桃李满宫堂 作者:木兰竹
第29节
凌蔚这意思,就是遇到这种好事,程家脑子不一定清醒了。
也不是凌蔚悲观。凌蔚和程家并无多少往来,毕竟程家出程鸾的那一支在外地,在京城的这一支和程鸾并非一房,平时来往也不怎么亲密。
就算是程鸾本房,凌蔚这个做小叔子的和程家也不可能多亲密。
但是凌蔚总觉得,他这嫂子也不是不好,就是太符合古代女子的特征了,像对待自己,对待侄子,对待他哥,都有些让这个现代小小的不舒服。
不过两家人不住在一起,他又不常和程鸾打交道,也无所谓。
但若程家嫡女都和程鸾性格相似,做皇后肯定是会出问题的。
只是这种事他又不可能大喇喇的说出来,还是让大哥去决定吧。
他事先和大哥说明了,程家就算出了皇后,也和他们凌家没关系,别把凌家弄的跟皇后娘家似的。
凌韫回到家之后,听母亲兄弟这么一说,黑着脸道:“母亲还是把这件事推了吧。太子妃的事,让皇后娘娘操心即可,我们家若是不在朝为官,掺和这件事还无所谓。我和二弟都深受陛下重用,由我们插手像个什么样啊?”
常乐公主听凌韫这么一说,也反应过来。
她不是普通的家中丈夫儿子都清闲的普通公主,她丈夫不提,儿子都是陛下的肱骨之臣,要是她插手太子妃的事,以后太子即位,会不会猜忌他们?
虽然现在太子很信任凌蔚,很信任凌家,那是因为太子还是太子,不是皇帝。
就算太子看上了和凌家有关系的女儿,那也是太子自己看中的,和他们没关系才成。
“可我要如何和皇后推了这件事?”常乐公主为难道。
凌韫笑道:“母亲直说即可。和瑾堂相处久了,我觉得他对着陛下和娘娘有话直说的态度挺好的。况且娘娘既然对母亲直说了不想让刘家荣宠太过,那么母亲直说,娘娘也是理解的。”
常乐公主虽然好几年没和皇后打交道,技能生疏了些,一时没想到那么多,但凌韫凌蔚两兄弟一提点,曾经的技能就慢慢的想起来了。
她立刻进宫,直言回家听了两个儿子的话,认为自家两个儿子都在朝当大官,自己还插手皇后的事不好。以后若是有人认为是因为皇后家感谢她的推荐,会不会有人说她两个儿子是靠着裙带关系爬上来的?这不能忍,绝对不能忍。
刘皇后听着常乐公主一番话,哭笑不得,便不再提这件事。
不就知道,刘皇后又跟常乐公主说,多加了几家候选,候选人凑足了十个。增加的七个人,家中和凌家都关系不大。
凌蔚知道后,松了口气。
刘皇后,其实真的只是试探一下他们的心思吧?还是说这是皇帝陛下想试探一下?
细思恐极,还是别想了。
第八十一章 出局
太子即将选妃的事很快就不是秘密了,其候选的名单只有寥寥数人知道,但这知道的人都守口如瓶。
这高门望族并不愿意让自家嫡女入宫为妃——就算是皇帝的妃嫔,那也是小妾,除非是实在想富贵想疯了,才会让旁支的嫡女或者是自家庶女去争一争那皇帝宠妾的位置。
虽然世家有诸多弊端,但至少他们还是要脸的。
而皇帝后宫也很少收大家族嫡女。
纵观历史,没能耐的皇帝才会用后宫平衡朝堂。有能耐的皇帝,连皇后都可以是自己喜欢的小家碧玉。看看黎隶的后宫里,早年侧妃多是大家嫡女,到后来再进宫的,都是温柔贤惠美丽柔顺的小家碧玉,别说大家族的一个都没有,连寒门出身的高官女儿也是没有的。
皇帝回到后宫是为了安心放心,他们对大家族嫡女有着本能的不信任。总认为大家族嫡女都是向着娘家,且心机深沉;小家碧玉才是以夫为天,单纯可爱。
不过那都是选妃嫔的事,现在的太子妃,未来的皇后这位置,大家族都是要争一争的。
京城中顿时人心浮动,各种赏花踏青赛马活动层出不穷,各位女子明争暗抢,闹出了许多佳话和笑话。
给凌蔚递帖子的人也不少,什么赏花论诗花样繁多。不过凌蔚可不是普通的年轻人,他是年少有为的年轻人。
这年少有为,就代表着忙。所以凌蔚以很忙很忙为借口,推掉了所有人宴请。
反正现在他也不怕得罪人,有底气拒绝。
不只是凌蔚,凌家所有人都缩在府中不出门,连凌梧都很安静。
凌蔚问过凌韫后才知道,原来公主娘对凌梧说道,凌家没有合适的女子为太子妃,何必让别人借着我们的手去推举他们的女儿当太子妃。况且我们家的权势已经够强了,不必去和未来的皇后拉关系,求裙带关系更进一步。
说到底,太子妃最后亲近的还是她的娘家。既然不能全心全意的帮咱们,还不如不讨好了。两个儿子在朝堂上得用,到时候无论是哪家女儿当了太子妃,都得求着自家人。现在就应该高冷些。
凌梧本来还想着自家没适合女儿入宫当太子妃,心里满憋屈的。常乐公主这么一开导,他立刻就乐了。
是啊,自家的功劳可都是实打实的拼出来的,跟那些要靠女儿家入宫为家里谋利的人家逼格都不一样。就算别人家中出了太子妃,也得来讨好自家。
枕头风什么的,比得过咱二儿子对太子的谆谆教导吗?
闭门谢客,一定要闭门谢客!不闭门谢客怎么能展现出自家的逼格来?
凌蔚哭笑不得。没想到自家爹还挺好哄的。
或者说……也看得挺透彻的。
至于他大嫂心思有些浮动,还绑着京城程家给自己下帖子。凌蔚转手就让人把那帖子送到了大哥手上,然后万事不管了。
他们夫妻两的事,就让他们夫妻之间解决了。他这个分了家的小叔子,何必掺和这个。
他的技能也没点歪到宅斗上,也不需要宅斗。
……“瑾堂倒是悠闲。”太子最开始知道自己要找媳妇儿了,还是蛮兴奋的。但是经过这段时间的疲劳轰炸,他被吓到了,躲到了凌蔚府上。
现在凌蔚府上没有窝着一只叫黎膺的凶兽,太子在这里呆的比在自己东宫还自在,恨不得常住了。
“殿下即将成家立业,这点麻烦都怕,以后三宫六院三千粉黛,岂不是要烦死?”凌蔚窝在太师椅上,懒懒的抬了抬眼皮。
太子打了个寒颤:“别说了,好可怕。”
“殿下只是相看,世家女子都矜持,也不会像当初甘州一样,用尽法子使劲手段,明面上还是很温柔的。殿下怎么跟见了一堆胭脂虎似的?”凌蔚忍不住笑道。
太子诉苦道:“可不是胭脂虎?我觉得,比胭脂虎还可怕。”
这一诉苦,就停不下来了,凌蔚不听也得听。于是凌蔚就听了一耳朵世家女子为了争夺太子位置的趣事。
他本以为,世家女子教养好,不至于像电视剧中那么夸张。没想到现实中,精彩程度有过之无不及。
当然什么大打出手肯定是没有的,但时不时的上眼药打嘴皮子肯定是有的;故意往太子身上扑肯定是没有的,但时不时的偶遇肯定是有的。
不知道是不是对溺爱大的儿子要有另一个亲近的女人的恐惧,又或者是对儿子将要遇到一大波凶残女人的担心,又或者是受了凌蔚这个经常不按常理出牌的异端分子的影响(凌蔚:怪我啰?),刘皇后开始给太子剖析那一帮女孩的行为的内在含义,听得太子是心惊胆战。
再加上甘州遇到的层出不穷的“碰瓷”,太子对女性有一丝丝阴影了。看到个温柔的女性,就条件反射的忍不住猜测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是不是外表柔顺,内里藏刀什么的。
太子突然对谢贵妃那么作死,父皇还没动她的打算有了共鸣。谢贵妃蠢啊,看着就放心啊,不用猜来猜去啊。
“但是一个聪明的人即使猜不透,做事也知道分寸。”凌蔚好笑道,“一个蠢人才更可怕,他们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怕,其破坏力不一定比聪明人差。或者说,在陛下能掌控大权,不惧怕任何威胁的时候,这种蠢人的杀伤力才是最大的。”
太子挠了挠头:“科举那件事?”
“若不是陛下应对得当,这件事传开,首先打击的其实是陛下的声誉。”凌蔚叹息,“这科举是为陛下选人才。若是出了事,那买答案的书生肯定永不录取。但是这其中几乎所有的书生都只是当做普通参考书来买的,殿下说他们冤枉不冤枉?而这些人当中,有才华的人也不少。出这种事,陛下会损失多少人才?”
凌蔚又叹了口气:“更别说这其中牵扯到多少家族。只是一场科举舞弊,引起社会的动荡是不可估计的。”
太子揉了揉眉头:“若是大哥聪明,就不会从科举下手。”
“若是谢贵妃聪明,也不会掺和进这些事,两个儿子,还不够她养老吗?”凌蔚看着呆愣楞的太子,忍不住像在太子小时候一样,摸了摸太子的脑袋。这估计是最后一次了吧?
“若谢贵妃聪明,母后也不会天天提心吊胆,担心她又弄出什么幺蛾子。”太子冷笑。
“好了好了,不说这些不高兴的话了。殿下不是来这里休息的吗?”凌蔚安慰道。
太子挤出一个笑容:“瑾堂闭门谢客,外人都说瑾堂懂进退。如果人人都和瑾堂一样就好了。”
“懂进退?下官说这不是真正的理由,你信吗?”凌蔚开玩笑道。
太子好奇道:“那真正理由是什么?”
凌蔚大笑:“因为那些人下官都不认识啊。若要给殿下介绍小姑娘,下官至少得了解那个小姑娘是好是坏,合不合殿下的心意吧?下官什么都不知道,要怎么介绍?就凭他们两片嘴皮子?”
太子一愣,这理由也太……
“现在的太子妃,之后的皇后什么的,那都是别人考虑的事。对你而言,那只是你的媳妇儿而已。”凌蔚笑眯眯道,“那是要和你生儿育女,要和你共度一生的人。你又不需要选一个名门女子撑门面当后台,肯定要选一个看得顺眼,能和自己日久生情的吧?”
太子瞬间脸红了:“选太子妃而已,哪来的儿女情长。”
“选媳妇儿而已,太子妃只是你媳妇儿的身份。”凌蔚逗弄道,“你不跟我说你喜欢怎样的女子,我怎么知道给你介绍哪种?”
太子支支吾吾道:“介绍……比起太子妃,更想当我媳妇儿的?”
凌蔚哈哈大笑:“下官就知道会是这样。”
太子扭捏了一下,也忍不住笑了:“当然是这样。”
说罢,太子又道:“瑾堂说的理由,我信。瑾堂说的,我信。”
“哦?”
“因为瑾堂自己很厉害。”太子道。
凌蔚笑道:“那下官多谢太子夸奖了。”
太子害羞的岔过这个话题,开始和凌蔚谈论最近学习中遇到的一些困惑,以及生活中遇到的一些趣事。
太子当然相信凌蔚所说的理由才是真的,因为凌蔚从他还小的时候开始,就是这么关心她。
就连父皇母后,都会更多的担忧那女子能不能胜任太子妃之位。但凌蔚是与众不同的,他总是更关心黎启辰这个人本身。
……凌蔚再次收到了程家的拜帖。
这次他们聪明了,是让程家一读书的儿郎来向凌蔚讨教。
凌蔚暗笑不已。
家中没女主人就是这点很棒,那些拉关系的女人都没办法来,连他大嫂也不可能单独来见他这个小叔子。程家的男人似乎对这事并不是很热衷,也没有单独来找过自己。这次来的程家儿郎,是那被看中的程家嫡女的异母弟,程家庶子程珲。
程珲和凌蔚还算有点关系,他是赵昭某位入室弟子,也就是凌蔚某位师兄的弟子,承认了的拜师了的那种。
所以,这人也是他师侄。因着这层关系,凌蔚也不好将他拒之门外。
“见过师伯。”因着凌蔚师兄在外地任职,凌蔚对这位师侄也指点过几次,所以也还算熟悉。不过凌蔚家里常年窝着一只秦王爷,程珲来过一次之后,就再也不敢登门拜访。
“嗯。”凌蔚面无表情的看着程珲,看得他冷汗直冒之后,才道,“进来吧。”
程珲手脚都僵硬了。凌蔚平时看着一副好好先生的模样,板起脸来时候还真有点气势。
“学生此次来,是为了请教……”程珲手忙脚乱的把学习笔记递上。凌蔚教太子的方法,自然也教导给了其他让他指导的人。因为这方法好,渐渐在京城的读书人圈子里就传开了。
凌蔚并非翻开学习笔记,而是意味深长的看着程珲。
程家的家风好,庶子没受什么虐待,还有良好的教育机会,不但也不会拜在凌蔚师兄门下。但毕竟只是个未经世事的读书人,凌蔚好歹是上过战场的,被他这么盯着,程珲的脚都软了。
“你这样做,拿学习当借口,师兄会失望的。”凌蔚叹了口气,“你还能静下心来学习吗?”
程珲鼻子一下子就酸了。
他也不愿意啊。老师不在,凌蔚对他真的是非常好,比起不亲近的父亲的母亲,和已经去世、毫无记忆的生母,凌蔚才给了他长辈的感觉。
凌家所有人都闭门不出,连凌将军的夫人程氏想要接程家人进府一叙,不但没成功,还遭到了她在京外的父兄来信训斥。
凌将军和程家尚且沾亲带故都如此,更别说已经分家,和程家毫无关系的凌蔚。
虽然不太懂这其中的弯弯道道,但凌蔚这么做,自有他的道理,不然不会其他师叔师伯、以及自家父亲叔伯感叹的说自己不如凌蔚。
父亲叔伯都对妹妹入宫为太子妃一事看得很淡,有一种成很好不成也可的态度,只有嫡母很不甘心,背着父亲让自己来找凌蔚探口风。
他一庶子,又能如何?
凌蔚见程珲红着眼睛半晌不语的样子,怎么觉得自己在欺负小孩子。
“咳。”凌蔚干咳一声,拿起程珲的学习笔记。这师侄做功课倒是很认真的,说要来请教问题,也并不都是借口。
凌蔚便略过这事不提,细心的给程珲讲解功课。
程珲先还很尴尬,见凌蔚不提这事,渐渐被凌蔚所讲学问吸引,尴尬渐渐消失,但愧疚却越发重了。
为了这种事麻烦师叔,还拿着学问的接口,师叔很失望,老师知道了也会很失望吧。
待凌蔚讲解完的时候,已到半下午的时间,下人来报,说程琪程大人来访。
那程琪就是程珲的大哥,也是家中嫡长子。
“凌大人,这件事真的十分抱歉。”程琪和凌蔚也有过几面之缘,他如今在京中任统领一职,在黎膺还在京城中的时候,算是黎膺的下属。
“无碍,程珲是我师侄,在师兄不在的时候,指导他的学问是他的分内之责。”凌蔚拍了拍程珲的肩膀,语重心长道,“不用多想,安心学习,待三年之后,师叔等着你金榜题名。程家的荣耀,是靠你们男儿建功立业撑起来的。你兄长就很好。”
“学生受教。”程珲对着凌蔚拱手,做了一个长揖。
“凌大人不用担心,家父已经和家母说清,不会再来烦扰凌大人和凌将军。”程琪的神情有些动容,“多谢凌大人对幼弟的指导了。”
凌蔚挥挥手表示不在意,然后叫人送客。
待人走后,凌蔚叹气。
刘皇后眼光确实不错,程家男丁都很清醒。但是程夫人这么一急躁,估计程姑娘是与太子妃无缘了。
毕竟女子教养多由母亲教导。
……“大哥,我错了。”上了马车之后,程珲立刻低头认错。
“你何错之有?”程琪捏了一下眉间,“回去之后就收拾一下,这段时间住在书院吧。好好读书。程家嫡系就我们两个男丁,程家的辉煌是由我们撑起来的。”
程珲点点头。
程琪看着乖巧文弱的弟弟,心头冒火。
他母亲原本育有两子,但幼弟早夭,伤心之余流了一胎,导致身体一直不好,难有身孕,便送了自己丫鬟给他父亲。
程琪那时已经懂事,那丫鬟对他一直很好。或者说因为父母都高高在上,那丫鬟还亲近些。他曾经偷听到,那丫鬟已经快准备求母亲把她放出去,自行婚配,还为自己做了许多小东西,笑着称以后就见不到小少爷了。
后来那丫鬟成了父亲的通房丫鬟,他看着那丫鬟的眼泪,去问母亲为何要让不愿意留下的人留下来。
母亲当时回答,不想留下来,就心有不甘,心有不甘,父亲就会看出来,自然就不喜这个通房丫鬟。
然后那丫鬟虽然有孕,但果然不被父亲喜欢,产后郁郁而终,留下这个儿子,虽然是庶子,但已经被人在母亲名下,对外也是半个嫡子。
这个弟弟和他母亲长得很相似,性格也很相似,让他不由多照顾了一点。
他明白母亲所做是对的,但总是不由有些愧疚。
是对在整个童年时期,悉心照顾他的丫鬟的愧疚,也是对这个从小亲近尊重自己的弟弟的愧疚。
“待这件事之后,再多向凌大人讨教吧。”程琪继续道,“学得凌大人一两分,就够你用一辈子了。”
“是……”程珲小声道,“那妹妹的事?”
“父亲说,母亲不断托人向族叔写信,让姑母插手这件事,又让你来找已经闭门谢客的凌大人,这事已经定了。”程琪有些无奈。其实他也蛮期待妹妹当太子妃的。
不是脑子有问题的人都能看出来,太子地位稳固的很,只要没有意外,绝对是未来的皇帝。那么他妹妹就是未来的皇后,程家成为皇亲国戚,自然地位与众不同。
但他也知道,若是妹妹当了太子妃是喜事,没有当上也没关系,毕竟程家有他,还有程珲。凭他们两兄弟,要让程家更加辉煌也是没问题的。
但就这么很快出局,程琪也是有些尴尬的。
按理说,他妹妹才是最有可能成为太子妃的。无论家世还是自身德容,抑或是和皇上太子最信任的凌家沾亲带故,都是加分项。
若是安安静静的等待结果,说不得这太子妃就是妹妹的。
但是现在母亲这么逼迫凌家,甚至明知凌大人关门谢客,逼迫程珲用他老师的面子敲开凌大人的门,这直接把人得罪了不说,也让皇上和皇后看着母亲的处事手段太过急躁和霸道。
妹妹还不是太子妃,她就对备受皇上重用的凌家兄弟如此不客气,若是妹妹成了太子妃,岂不是没人可以让她客气了?
程琪早觉得母亲那脾气有点问题,但父亲说母亲是世家嫡长女,从小到大都是被捧着长大。老牌世家脾气都大的很,连皇家都看不上眼,认为皇家家族没有他们历史长,都是土包子。母亲脾气大,心气高,是理所当然的。
不过父亲又补充了一句,不过现在时过境迁,世家早就不是以往的世家,皇家也不是以往的皇家,所以母亲家已经慢慢败落了,而程家满满崛起了。
以前母亲可是下嫁。
父亲都无可奈何,程琪为人子,自然更无可奈何。
算了,妹妹不入宫也好。若是妹妹入宫,母亲的脾气,说不得会惹出更大的麻烦。
就算是太子妃,也不一定成得了皇后。就算是皇后,也不一定不会被厌弃。
说不得也是因祸得福,让他们程家不趟这浑水吧。
……正如程琪所料,在下一次刘皇后召集女眷们在宫里小聚的时候,留下的女子少了一半,其中少了的名单中,就有程琪妹妹的名字。
这之后,程家夫人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整个人精神气都少了许多。
而程鸾经过父兄训斥,似乎也清醒了些。只是夫妻两关系已经变得紧张。
想想也是,程鸾无视凌家全家人决定避开这次风波的决定,擅自和京中程家勾搭策划,这明摆着是背弃夫家心向着娘家,这在古代是大忌。让凌家人不喜理所当然。
所幸程鸾父兄都是十分清醒的人,及时来信劝住了程鸾,才没导致这情况进一步恶化。
但是要修复夫妻间关系,还是有的熬了。
凌蔚得知之后,不由再感叹一声,还好家中没有女主人。
恩,只有两个男主人。
真不知道黎膺在边疆过得如何了。
第八十二章 治水
“你最近闲得慌啊。”凌蔚偷懒了许久之后,被黎隶叫到了宫里训斥道。
凌蔚道:“陛下,冤枉啊,微臣每天都有很努力的工作的。”
黎隶瞪了凌蔚一眼,冷哼道:“不用贫嘴了,这里有事交给你。”
凌蔚双手接过黎隶递过来的折子,翻开一看,是江南发大水,祈求朝廷救援的折子。
“陛下,这是?”朝廷赈灾一直都是有固定的流程的。户部发粮发钱,然后一层一层的发下去。凌蔚已经不在户部,这事本不是他的分内之责。
“你上次做出来的水泥不错。”黎隶道,“可用。”
凌蔚还是不解:“这制造水泥的法子微臣已经交给内造的工匠们了,由工匠过去不就成了。”
黎隶道:“你没听出来这是借口吗?”
凌蔚:“……”我怎么听得出来这是借口?
黎隶又递了一个折子过去,看着那折子的样式,凌蔚心里咯噔一下。
这是密折。
密折就代表着麻烦呀。
凌蔚打开密折,看着里面写着江南盐商们开始不安分,往北勾结瓦剌,往东勾结倭寇,火气蹭蹭蹭的往上冒。当看到最后一段,盐商们似乎很恨他,要对他不轨的时候,凌蔚冷笑道:“微臣愿意走这一趟。”
“朕可是拿你当诱饵。”黎隶见凌蔚这么干脆的答应,有些意外。当然,他知道凌蔚肯定会答应的,但是还以为在答应之前,凌蔚肯定要哭闹耍赖,讨要些好处呢。
“作为晏朝人,胆敢勾连敌国,定要让他们付出代价。”凌蔚黑着脸道,“若是微臣当诱饵能让他们快点漏出马脚,微臣愿意当这个诱饵。”
凌蔚顿了顿,笑道:“再说了,陛下不会让微臣遭遇不测的。”
黎隶冷哼:“朕自然不会。朕会从军中给你调出两百人护卫,只听你的命令,你可让他们打扮成家丁走卒,隐藏起来。另外朕会让老二和老四跟你一起去,他们将从江南附近军营调兵协助你赈灾。”
“赵王殿下和越王殿下?”凌蔚还以为皇帝陛下又会派出太子去历练,后一想,京中正在忙太子妃的事。选太子妃也是要让太子相看的,太子出京了,那太子妃还真么相看?而且赈灾可不是地方上的事,中央的协调更重要。有太子坐镇京中,他心中也安稳些。
不然除了太子,还真没人能压得下来汉王。皇帝陛下总不好自己出手。
凌蔚已经感受到,皇帝陛下已经对汉王彻底失望。现在晾着他,是想他身后的世家做出更大的动作,好一网打尽。
凌蔚有些胆寒。若是皇帝陛下现在对汉王出手,汉王最多也就是个削爵降职,当个闲王而已。皇帝陛下一旦出手,汉王也知道之后不能做什么坏事了。
但现在皇帝陛下是等着汉王作死,作更大的死,好掌握幕后之人的证据。待这些证据齐全,不但幕后家族会倒大霉,汉王的下场……也有堪怜了。
圈禁什么的还算是好的,若是扯上谋反或者通敌之事,估计就要被“自尽”了。
或许谢荣也隐约察觉皇帝陛下的用意,似乎终于准备不要脸面,准备把谢家家主的位置给别人了。
只是宗族礼法,哪有那么容易?
凌蔚心中百转千回,面上不动声色道:“此去江南,恐多凶险,赵王殿下和越王殿下……”
“就是凶险才让他们去。”黎隶道,“启辰少年时便在甘州面对抵扣,在缅甸战场上负责后勤。老二和老四好歹都已经成家,怎能一直待在京中安稳之地。朕本想把老三派去,不过老三媳妇怀上了,第一个孩子,还是让他看着落地吧。”
凌蔚点头道:“臣会尽力保护两位王爷的安全。”
黎隶嗤笑一声:“朕是要他们保证你的安全!要是你受伤,回来朕抽死他们!”
凌蔚忙道:“臣会尽力……嗯,王爷和臣三人都安全。”
“这才差不多。”黎隶把一个牌子扔给凌蔚,“朕已经点好了兵,你好好的带着。好歹跟老幺学了那么久,怎么带自己懂吧?”
“大……大概?”凌蔚还真不确定。
黎隶也不指望凌蔚有多懂,只要这些人保护凌蔚的安全即可。这些兵都是黎膺留在京中直接保护黎隶的亲兵,深受黎膺和黎隶信任,所以在保护和黎膺“莫逆之交”的凌蔚事上,定能更尽心。
凌蔚正要告退,黎隶把他叫住,道:“若……遇上为难的官吏,让老二去处理。”
凌蔚心中苦笑。看来这其中又有汉王在里面掺和了。
……凌蔚出宫之前,接到刘皇后的懿旨,去看望了一下小皇子小公主们,考校了他们的功课。
在知道凌蔚又要出京之后,锦阙趴在凌蔚背上,双手抱着他的脖子,怎么也不肯下来。安康也拽着凌蔚的衣角,眼巴巴的问道:“老师注意安全,老师什么时候回来?”
凌蔚自从当了太子少傅之后,皇帝陛下便让小皇子小公主们称呼凌蔚为老师。不过这群小殿下们“老师”、“表哥”、“瑾堂”混着叫,被皇帝陛下训斥了一下后,才会在宫里称呼凌蔚为“老师”,出宫之后,还是称呼“表哥”。至于“瑾堂”,只有太子和成年皇子这么叫了。
“等臣安抚好江南的灾民就回来。”凌蔚拍了拍背上的锦阙,“他们没得吃没得穿没得住,很可怜的。陛下担心赈灾的人不尽心,不但臣要去看着赈灾的官员,让他们好好努力,赵王殿下和越王殿下也要去。”
“二哥和四哥?”锦阙用肉肉的脸蛋在凌蔚背上蹭了蹭,“我可不可以去?我也可以帮忙的!”
“等魏王殿下长大后,陛下定会让魏王殿下也出京的。”凌蔚道。
锦阙嘟着嘴:“那还得多久啊。为什么我不能‘嗖’的一下,马上就长大了。”
“那……是不可能的。”凌蔚忍不住笑道,“臣不在宫里的时候,殿下们的功课也不能放松,更不能对其他的老师调皮。”
“知道了。”小殿下们兴致不高的答应道。
“殿下们都是乖孩子。江南有许多有趣的小东西,微臣回京之后给小殿下们带礼物好不好?只要殿下们乖乖的完成功课,让老师们满意。”
小殿下们才稍稍高兴了些,让凌蔚一定要带礼物回来。
好不容易哄住了这帮小朋友,凌蔚正准备离宫的时候,遇到了黎瑚和黎淳的联手阻拦。
凌蔚:……还要不要我出宫了?
“真是好巧。”黎瑚道,“瑾堂可否和我兄弟二人同行?”
黎淳也点头:“嗯,好巧。”
凌蔚呵呵。你们两这等候多时的模样,跟我说好巧,逗我笑呢。
“两位王爷有何指教,就直说吧。”凌蔚拱手道。
黎瑚和黎淳对视一眼,无奈笑道:“我和四弟只是从未出京办过事,有些紧张了。对于治水和赈灾,我两是真的不太懂。思来想去,就忍不住来找瑾堂,先讨些主意。”
“瑾堂可否邀我二人到你府上一叙?”黎淳道。
凌蔚叹气:“王爷自管来就成了,何必这么客气。”
黎淳笑道:“这不是碰巧和二哥一起刚从父皇那里领旨出来,听说瑾堂还未出宫,就等着一起呗。瑾堂府中不缺我和二哥的饭食吧?”
“粗茶淡饭,两位王爷不嫌弃就尝尝吧。”都说这份上了,凌蔚还说自己缺吃少喝不成?
三人一起出宫,马车也是朝着一个方向驶去,这事自然很快就被有心人传开了。
不知道这局面是不是皇帝陛下以及两位王爷故意的。
……黎瑚和黎淳虽说的确从未出京,也从未接触过赈灾和治水的事。但两人之前就已经听皇帝陛下透露过风声,也做过一番准备,看过不少相关书籍,翻阅过不少赈灾的档案。
凌蔚在户部的时候,这些档案都看过了,也记下了。虽说已经离开户部一些时间,但他的记忆是不会褪色的。三人谈论的时候,凌蔚在旁作补充纠正错误,黎瑚和黎淳赞叹不已。
“若不是父皇说瑾堂今天才知道去江南赈灾之事,我肯定认为瑾堂也已经早有准备。”黎瑚感叹道。
凌蔚笑道:“下官毕竟在户部任过职,刚去的时候,整理了不少档案,之后对这些也毕竟感兴趣,所以一直记得。”
但是你也记得太清楚了。黎瑚和黎淳在心中感叹。瑾堂大概是在水灾之时就有意识的查找相关内容了吧?真是忧国忧民啊。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瑾堂这么教导太子和他们的弟弟们,自己更是以身作则。
凌蔚又莫名其妙的被误会了。
“我听闻在江河两岸栽树,并禁止过度砍伐也是瑾堂的主意。我在书上看过相关的记载,说是涵养水土。但上面说的简略,我一直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黎瑚问道。
“这其实很简单。”凌蔚拿起水杯,走到给小殿下们玩的沙地旁,黎瑚和黎淳也跟着走过去,“两位殿下请看。”
凌蔚把水杯倒了一半出去,流水将沙地冲出了一个小坑。
他又将剩下一半水倒在了旁边长着小草的地面,水被吸收了,地面并未有痕迹。
凌蔚见黎瑚和黎淳若有所思,又笑着将草地刨开,挖了一小块带着草的泥土起来:“两位王爷请看。”
黎瑚和黎淳仔细一看,地面上浅浅的草芽,在地底下却有深深的根须。这些根须连城一片网,将泥土牢牢的禁锢住。
“这就是涵养水土。”下人忙端着水盆过来,凌蔚洗净手后,继续道,“不仅仅是植物的根须能够将泥土禁锢住,根须还会吸水。”
黎瑚好奇道:“这些都是常见之事,但我居然从来没注意到。”
凌蔚笑道:“越是司空见惯之事,越是包含着大道理。在海外,专门有人研究这些小事背后的道理,称之为‘自然科学’。这些‘自然科学’在海外贡献可大呢。在咱们晏朝也是如此吧。哪一次利国利民的发明,不是从小事中获得的启发?”
黎淳蹲下来看着那片草地出神:“瑾堂……也是如此教导太……教导弟弟们?”
凌蔚微笑:“许多学问都是很有趣的,小殿下们学得很好。”
“我突然有些羡慕弟弟们。”黎淳叹气,“若是我小时候也遇到瑾堂这样的老师就好了。”
“现在也不晚。”黎瑚对着凌蔚拱手道,“瑾堂可否多我这个学生?”
凌蔚连忙侧身避过黎瑚的行礼:“王爷折煞下官。若王爷有什么需要问的,尽管问就好。”
“瑾堂如今是皇子之师,受得起这一礼。”黎淳也拱手道,“此去江南,希望瑾堂能多多指导。”
凌蔚苦笑:“下官一定尽力辅助两位王爷。”
“父皇说了,是我们两协助瑾堂。”黎瑚笑道,“我和四弟都是第一次出京办事,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能协助好瑾堂,不出错就不错了。太子殿下尚且给瑾堂打下手,我和四弟又什么做不得的。”
凌蔚尴尬道:“两位王爷别说了,再说下去,下官可要臊的挖了地洞钻下去了。”
黎瑚和黎淳笑了笑,不再谈这个话题,而是继续请教江南之事。
凌蔚一边回答,一边暗暗抹汗。哪能一样吗,咱和你们不熟啊,摸不透你们的性子啊。
……在离京前,黎瑚和黎淳几乎每日都会来找凌蔚请教江南之事,凌蔚劝了几次之后无果,便自己找了曾在江南任职、或者祖籍是江南的官员,向他们请教江南风土人情之事。
那些官员先见着有两位王爷还有些拘谨,后来听闻是要去赈灾,便稍稍放开些了。
不管怎样,他们都是希望自己熟悉的地方能更好的。
黎瑚和黎淳还是第一次和这么多官员相处。他们两没有争夺皇位的野心,在宫里一直表现的很低调,也尽量不参与政事。如今太子已经成婚,不是当初的小孩,地位十分稳固,在朝中声望也十分高,他们参与政事也不会引起别人注意,才敢接这种事。
毕竟作为皇子,就算没有争夺皇位的野心,但其他野心不可能没有,比如成为一个贤王而不是闲王。
男子汉大丈夫,谁不想做一番事业?
之前既然故意低调,自然不可能和官员们多接触。这次和这么多官员们接触,别说官员们紧张,他们也紧张,深怕自己哪里做的不好,落了皇子的名声。
凌蔚微笑着看着两方人紧张来紧张去。这样才对嘛。好好干,不是说给我打下手吗?这种恼人的人际往来就交给你们了。
黎隶在知道此事之后把凌蔚叫去笑骂了一顿,然后给予了凌蔚支持,让凌蔚多多教导这两个儿子。
“他们之前太闲了,再闲下去,就成了废物了。”黎隶当然知道两个儿子之前是什么心思,不过现在太子地位稳固了,他也要把儿子们扶起来了。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他和太子,都需要苦力啊,“好好教教,朕的儿子,不怕吃苦。”
“既然陛下都这么说了,那臣就斗胆了。”这段时间,两位皇子故意的表现,让凌蔚知道这两位是真心求教,心胸也宽广,不是事后记仇的人,便放下心来。
“若是你早点回来,教教朕其他几个儿子……唉。”黎隶感叹。若是凌蔚教导的他大儿子,说不准就没这些破事了,大儿子也不会被世家笼络去。
“可是微臣那时候还小,也教不了……”凌蔚打破了黎隶的幻想,被黎隶的书卷打脑袋。
“滚滚滚。”黎隶挥手,“别来气朕了。”
凌蔚笑着滚走了。
……赈灾的物资准备好之后,凌蔚和黎瑚、黎淳便急急忙忙出京了。
在出京之前,黎隶悄悄赐给凌蔚一道圣旨加一把弯刀,在通敌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准他先斩后奏。
凌蔚摸着腰间用金刀鞘装着的雕着龙的弯刀,这就是尚方宝刀了吧?啧啧,真威风。就是不知道这宝刀锋利不锋利,能不能一刀砍下人的脑袋。
咳咳,还是不要想这么血腥的事了。已经经历过多次死人,自己还亲手杀过不少人的凌蔚,对人命已经没有原来那么恐惧了。
“瑾堂,这刀……”黎瑚眼力比较好,一眼就认出来凌蔚腰间的刀。
或许黎淳也认出来了,只是没说出来。
“陛下说下官连把像样的防身的武器都没有,就扔给了下官一把刀让下官好好带着,别给陛下丢脸。”凌蔚笑道,“下官一介文臣,哪会收集什么好刀好剑,陛下也是为难下官了。”
黎瑚扯着嘴角笑了笑。果然是父皇经常佩戴的那一把刀。
“瑾堂的确得好好带着。”黎淳皱眉。这次去江南,果然不只是赈灾那么简单吧。
其他御赐之物倒是无所谓,但是那刀剑、特别是父皇身上佩戴的刀剑却是不能随便赐予的。在这种特殊时候赐予,任谁都想得到其中含义。
先斩后奏。
江南有什么需要先斩后奏的?黎淳想想就觉得很麻烦。
长这么大,他还没自己砍过人呢。
比起黎淳担心自己会不会有亲手杀人的机会,黎瑚心情就更沉重了。
汉王和谢贵妃已经当没有这个弟弟和儿子,一切事都将他排除在外。但毕竟是血脉相连,黎瑚又十分关注汉王的动静,汉王在江南有人,他当然是知道的。
在出京之前,皇帝陛下专门将他单独召见,说江南一些事,是他大哥惹出来的,就让他来替他大哥解决。
黎瑚听后,本就惶恐不安,现在见皇帝陛下将随身的宝刀都赐给凌蔚了,就更惶恐了。
大哥这次到底又做了什么事,比上次科举之事还过分吗?他后背不禁渐渐被冷汗浸湿。
且不提两位皇子心中何敢,一行车马经过快马加鞭,很快就到了江南的地界上。
江南原本是世家盘踞之地,不过经过皇帝陛下几次打击,再加上缅甸一事上弄下不少人,现在服管教多了。
再加上凌家在南边海域经营多年,在江南也有不小的势力。虽然现在凌家人都在京城,但嫡系部队还是在南边驻扎着。因为南边没有战事,所以这次赈灾也从凌家军中调有人来。
这些人见着凌蔚这位凌家二少爷,自然恭恭敬敬。谁不知道凌家这位少爷的威名?
本以为凌蔚分家之后泯于众人,结果其先是三元及第,又是因功爵位节节攀升,已经封侯,甚至以一介文臣,献计有功,得了不小的军功。
他们对凌蔚都是很佩服的。后来得知凌韫凌蔚两兄弟十分亲近,对凌蔚也就更亲近了。
凌蔚见着这些“自己人”,心中松口气之余,也不由有些担心。
这些以凌家家军自居的军队,在皇上看来,肯定如鲠在喉吧?虽然有自家得军队底气很足,但是这种底气也会成为催命符啊。
不过大哥应该也注意到了,等军队交给大哥之后,应该还是能放心的。就是希望凌家军中不要出现刺头,连累了自家人。
这么想起来,自家真是有些渣,有些愧疚呢。
这些都是后面才解决的事,等人和物齐了之后,凌蔚就开始准备赈灾之事。
凌蔚把救济灾民,分发物资之事交给了黎瑚——江南给他穿小鞋的官员多是汉王一系的,汉王做的孽,就让他亲弟弟来偿还吧。
黎瑚只能苦笑着应下。谁让他有这么个好哥哥呢?
黎淳则跟着凌蔚跑到大坝上,带着人去修大坝。
“让士兵去修大坝真的好吗?”黎淳问道。以前修大坝都是服徭役的人来,军队只是负责维持秩序,现在他们不但把附近军队调来修筑大坝,还把自己的护卫也叫上了,这还是第一次。
“好不好,王爷借着看下去就是了。”凌蔚挽着袖子,“下官也要跟着去帮忙,王爷要去吗?”
黎淳咬咬牙:“去!”既然父皇都说了全听凌蔚的,那他就跟着做!
第八十三章 团结就是力量
第29节
恋耽美
第29节
凌蔚这意思,就是遇到这种好事,程家脑子不一定清醒了。
也不是凌蔚悲观。凌蔚和程家并无多少往来,毕竟程家出程鸾的那一支在外地,在京城的这一支和程鸾并非一房,平时来往也不怎么亲密。
就算是程鸾本房,凌蔚这个做小叔子的和程家也不可能多亲密。
但是凌蔚总觉得,他这嫂子也不是不好,就是太符合古代女子的特征了,像对待自己,对待侄子,对待他哥,都有些让这个现代小小的不舒服。
不过两家人不住在一起,他又不常和程鸾打交道,也无所谓。
但若程家嫡女都和程鸾性格相似,做皇后肯定是会出问题的。
只是这种事他又不可能大喇喇的说出来,还是让大哥去决定吧。
他事先和大哥说明了,程家就算出了皇后,也和他们凌家没关系,别把凌家弄的跟皇后娘家似的。
凌韫回到家之后,听母亲兄弟这么一说,黑着脸道:“母亲还是把这件事推了吧。太子妃的事,让皇后娘娘操心即可,我们家若是不在朝为官,掺和这件事还无所谓。我和二弟都深受陛下重用,由我们插手像个什么样啊?”
常乐公主听凌韫这么一说,也反应过来。
她不是普通的家中丈夫儿子都清闲的普通公主,她丈夫不提,儿子都是陛下的肱骨之臣,要是她插手太子妃的事,以后太子即位,会不会猜忌他们?
虽然现在太子很信任凌蔚,很信任凌家,那是因为太子还是太子,不是皇帝。
就算太子看上了和凌家有关系的女儿,那也是太子自己看中的,和他们没关系才成。
“可我要如何和皇后推了这件事?”常乐公主为难道。
凌韫笑道:“母亲直说即可。和瑾堂相处久了,我觉得他对着陛下和娘娘有话直说的态度挺好的。况且娘娘既然对母亲直说了不想让刘家荣宠太过,那么母亲直说,娘娘也是理解的。”
常乐公主虽然好几年没和皇后打交道,技能生疏了些,一时没想到那么多,但凌韫凌蔚两兄弟一提点,曾经的技能就慢慢的想起来了。
她立刻进宫,直言回家听了两个儿子的话,认为自家两个儿子都在朝当大官,自己还插手皇后的事不好。以后若是有人认为是因为皇后家感谢她的推荐,会不会有人说她两个儿子是靠着裙带关系爬上来的?这不能忍,绝对不能忍。
刘皇后听着常乐公主一番话,哭笑不得,便不再提这件事。
不就知道,刘皇后又跟常乐公主说,多加了几家候选,候选人凑足了十个。增加的七个人,家中和凌家都关系不大。
凌蔚知道后,松了口气。
刘皇后,其实真的只是试探一下他们的心思吧?还是说这是皇帝陛下想试探一下?
细思恐极,还是别想了。
第八十一章 出局
太子即将选妃的事很快就不是秘密了,其候选的名单只有寥寥数人知道,但这知道的人都守口如瓶。
这高门望族并不愿意让自家嫡女入宫为妃——就算是皇帝的妃嫔,那也是小妾,除非是实在想富贵想疯了,才会让旁支的嫡女或者是自家庶女去争一争那皇帝宠妾的位置。
虽然世家有诸多弊端,但至少他们还是要脸的。
而皇帝后宫也很少收大家族嫡女。
纵观历史,没能耐的皇帝才会用后宫平衡朝堂。有能耐的皇帝,连皇后都可以是自己喜欢的小家碧玉。看看黎隶的后宫里,早年侧妃多是大家嫡女,到后来再进宫的,都是温柔贤惠美丽柔顺的小家碧玉,别说大家族的一个都没有,连寒门出身的高官女儿也是没有的。
皇帝回到后宫是为了安心放心,他们对大家族嫡女有着本能的不信任。总认为大家族嫡女都是向着娘家,且心机深沉;小家碧玉才是以夫为天,单纯可爱。
不过那都是选妃嫔的事,现在的太子妃,未来的皇后这位置,大家族都是要争一争的。
京城中顿时人心浮动,各种赏花踏青赛马活动层出不穷,各位女子明争暗抢,闹出了许多佳话和笑话。
给凌蔚递帖子的人也不少,什么赏花论诗花样繁多。不过凌蔚可不是普通的年轻人,他是年少有为的年轻人。
这年少有为,就代表着忙。所以凌蔚以很忙很忙为借口,推掉了所有人宴请。
反正现在他也不怕得罪人,有底气拒绝。
不只是凌蔚,凌家所有人都缩在府中不出门,连凌梧都很安静。
凌蔚问过凌韫后才知道,原来公主娘对凌梧说道,凌家没有合适的女子为太子妃,何必让别人借着我们的手去推举他们的女儿当太子妃。况且我们家的权势已经够强了,不必去和未来的皇后拉关系,求裙带关系更进一步。
说到底,太子妃最后亲近的还是她的娘家。既然不能全心全意的帮咱们,还不如不讨好了。两个儿子在朝堂上得用,到时候无论是哪家女儿当了太子妃,都得求着自家人。现在就应该高冷些。
凌梧本来还想着自家没适合女儿入宫当太子妃,心里满憋屈的。常乐公主这么一开导,他立刻就乐了。
是啊,自家的功劳可都是实打实的拼出来的,跟那些要靠女儿家入宫为家里谋利的人家逼格都不一样。就算别人家中出了太子妃,也得来讨好自家。
枕头风什么的,比得过咱二儿子对太子的谆谆教导吗?
闭门谢客,一定要闭门谢客!不闭门谢客怎么能展现出自家的逼格来?
凌蔚哭笑不得。没想到自家爹还挺好哄的。
或者说……也看得挺透彻的。
至于他大嫂心思有些浮动,还绑着京城程家给自己下帖子。凌蔚转手就让人把那帖子送到了大哥手上,然后万事不管了。
他们夫妻两的事,就让他们夫妻之间解决了。他这个分了家的小叔子,何必掺和这个。
他的技能也没点歪到宅斗上,也不需要宅斗。
……“瑾堂倒是悠闲。”太子最开始知道自己要找媳妇儿了,还是蛮兴奋的。但是经过这段时间的疲劳轰炸,他被吓到了,躲到了凌蔚府上。
现在凌蔚府上没有窝着一只叫黎膺的凶兽,太子在这里呆的比在自己东宫还自在,恨不得常住了。
“殿下即将成家立业,这点麻烦都怕,以后三宫六院三千粉黛,岂不是要烦死?”凌蔚窝在太师椅上,懒懒的抬了抬眼皮。
太子打了个寒颤:“别说了,好可怕。”
“殿下只是相看,世家女子都矜持,也不会像当初甘州一样,用尽法子使劲手段,明面上还是很温柔的。殿下怎么跟见了一堆胭脂虎似的?”凌蔚忍不住笑道。
太子诉苦道:“可不是胭脂虎?我觉得,比胭脂虎还可怕。”
这一诉苦,就停不下来了,凌蔚不听也得听。于是凌蔚就听了一耳朵世家女子为了争夺太子位置的趣事。
他本以为,世家女子教养好,不至于像电视剧中那么夸张。没想到现实中,精彩程度有过之无不及。
当然什么大打出手肯定是没有的,但时不时的上眼药打嘴皮子肯定是有的;故意往太子身上扑肯定是没有的,但时不时的偶遇肯定是有的。
不知道是不是对溺爱大的儿子要有另一个亲近的女人的恐惧,又或者是对儿子将要遇到一大波凶残女人的担心,又或者是受了凌蔚这个经常不按常理出牌的异端分子的影响(凌蔚:怪我啰?),刘皇后开始给太子剖析那一帮女孩的行为的内在含义,听得太子是心惊胆战。
再加上甘州遇到的层出不穷的“碰瓷”,太子对女性有一丝丝阴影了。看到个温柔的女性,就条件反射的忍不住猜测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是不是外表柔顺,内里藏刀什么的。
太子突然对谢贵妃那么作死,父皇还没动她的打算有了共鸣。谢贵妃蠢啊,看着就放心啊,不用猜来猜去啊。
“但是一个聪明的人即使猜不透,做事也知道分寸。”凌蔚好笑道,“一个蠢人才更可怕,他们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怕,其破坏力不一定比聪明人差。或者说,在陛下能掌控大权,不惧怕任何威胁的时候,这种蠢人的杀伤力才是最大的。”
太子挠了挠头:“科举那件事?”
“若不是陛下应对得当,这件事传开,首先打击的其实是陛下的声誉。”凌蔚叹息,“这科举是为陛下选人才。若是出了事,那买答案的书生肯定永不录取。但是这其中几乎所有的书生都只是当做普通参考书来买的,殿下说他们冤枉不冤枉?而这些人当中,有才华的人也不少。出这种事,陛下会损失多少人才?”
凌蔚又叹了口气:“更别说这其中牵扯到多少家族。只是一场科举舞弊,引起社会的动荡是不可估计的。”
太子揉了揉眉头:“若是大哥聪明,就不会从科举下手。”
“若是谢贵妃聪明,也不会掺和进这些事,两个儿子,还不够她养老吗?”凌蔚看着呆愣楞的太子,忍不住像在太子小时候一样,摸了摸太子的脑袋。这估计是最后一次了吧?
“若谢贵妃聪明,母后也不会天天提心吊胆,担心她又弄出什么幺蛾子。”太子冷笑。
“好了好了,不说这些不高兴的话了。殿下不是来这里休息的吗?”凌蔚安慰道。
太子挤出一个笑容:“瑾堂闭门谢客,外人都说瑾堂懂进退。如果人人都和瑾堂一样就好了。”
“懂进退?下官说这不是真正的理由,你信吗?”凌蔚开玩笑道。
太子好奇道:“那真正理由是什么?”
凌蔚大笑:“因为那些人下官都不认识啊。若要给殿下介绍小姑娘,下官至少得了解那个小姑娘是好是坏,合不合殿下的心意吧?下官什么都不知道,要怎么介绍?就凭他们两片嘴皮子?”
太子一愣,这理由也太……
“现在的太子妃,之后的皇后什么的,那都是别人考虑的事。对你而言,那只是你的媳妇儿而已。”凌蔚笑眯眯道,“那是要和你生儿育女,要和你共度一生的人。你又不需要选一个名门女子撑门面当后台,肯定要选一个看得顺眼,能和自己日久生情的吧?”
太子瞬间脸红了:“选太子妃而已,哪来的儿女情长。”
“选媳妇儿而已,太子妃只是你媳妇儿的身份。”凌蔚逗弄道,“你不跟我说你喜欢怎样的女子,我怎么知道给你介绍哪种?”
太子支支吾吾道:“介绍……比起太子妃,更想当我媳妇儿的?”
凌蔚哈哈大笑:“下官就知道会是这样。”
太子扭捏了一下,也忍不住笑了:“当然是这样。”
说罢,太子又道:“瑾堂说的理由,我信。瑾堂说的,我信。”
“哦?”
“因为瑾堂自己很厉害。”太子道。
凌蔚笑道:“那下官多谢太子夸奖了。”
太子害羞的岔过这个话题,开始和凌蔚谈论最近学习中遇到的一些困惑,以及生活中遇到的一些趣事。
太子当然相信凌蔚所说的理由才是真的,因为凌蔚从他还小的时候开始,就是这么关心她。
就连父皇母后,都会更多的担忧那女子能不能胜任太子妃之位。但凌蔚是与众不同的,他总是更关心黎启辰这个人本身。
……凌蔚再次收到了程家的拜帖。
这次他们聪明了,是让程家一读书的儿郎来向凌蔚讨教。
凌蔚暗笑不已。
家中没女主人就是这点很棒,那些拉关系的女人都没办法来,连他大嫂也不可能单独来见他这个小叔子。程家的男人似乎对这事并不是很热衷,也没有单独来找过自己。这次来的程家儿郎,是那被看中的程家嫡女的异母弟,程家庶子程珲。
程珲和凌蔚还算有点关系,他是赵昭某位入室弟子,也就是凌蔚某位师兄的弟子,承认了的拜师了的那种。
所以,这人也是他师侄。因着这层关系,凌蔚也不好将他拒之门外。
“见过师伯。”因着凌蔚师兄在外地任职,凌蔚对这位师侄也指点过几次,所以也还算熟悉。不过凌蔚家里常年窝着一只秦王爷,程珲来过一次之后,就再也不敢登门拜访。
“嗯。”凌蔚面无表情的看着程珲,看得他冷汗直冒之后,才道,“进来吧。”
程珲手脚都僵硬了。凌蔚平时看着一副好好先生的模样,板起脸来时候还真有点气势。
“学生此次来,是为了请教……”程珲手忙脚乱的把学习笔记递上。凌蔚教太子的方法,自然也教导给了其他让他指导的人。因为这方法好,渐渐在京城的读书人圈子里就传开了。
凌蔚并非翻开学习笔记,而是意味深长的看着程珲。
程家的家风好,庶子没受什么虐待,还有良好的教育机会,不但也不会拜在凌蔚师兄门下。但毕竟只是个未经世事的读书人,凌蔚好歹是上过战场的,被他这么盯着,程珲的脚都软了。
“你这样做,拿学习当借口,师兄会失望的。”凌蔚叹了口气,“你还能静下心来学习吗?”
程珲鼻子一下子就酸了。
他也不愿意啊。老师不在,凌蔚对他真的是非常好,比起不亲近的父亲的母亲,和已经去世、毫无记忆的生母,凌蔚才给了他长辈的感觉。
凌家所有人都闭门不出,连凌将军的夫人程氏想要接程家人进府一叙,不但没成功,还遭到了她在京外的父兄来信训斥。
凌将军和程家尚且沾亲带故都如此,更别说已经分家,和程家毫无关系的凌蔚。
虽然不太懂这其中的弯弯道道,但凌蔚这么做,自有他的道理,不然不会其他师叔师伯、以及自家父亲叔伯感叹的说自己不如凌蔚。
父亲叔伯都对妹妹入宫为太子妃一事看得很淡,有一种成很好不成也可的态度,只有嫡母很不甘心,背着父亲让自己来找凌蔚探口风。
他一庶子,又能如何?
凌蔚见程珲红着眼睛半晌不语的样子,怎么觉得自己在欺负小孩子。
“咳。”凌蔚干咳一声,拿起程珲的学习笔记。这师侄做功课倒是很认真的,说要来请教问题,也并不都是借口。
凌蔚便略过这事不提,细心的给程珲讲解功课。
程珲先还很尴尬,见凌蔚不提这事,渐渐被凌蔚所讲学问吸引,尴尬渐渐消失,但愧疚却越发重了。
为了这种事麻烦师叔,还拿着学问的接口,师叔很失望,老师知道了也会很失望吧。
待凌蔚讲解完的时候,已到半下午的时间,下人来报,说程琪程大人来访。
那程琪就是程珲的大哥,也是家中嫡长子。
“凌大人,这件事真的十分抱歉。”程琪和凌蔚也有过几面之缘,他如今在京中任统领一职,在黎膺还在京城中的时候,算是黎膺的下属。
“无碍,程珲是我师侄,在师兄不在的时候,指导他的学问是他的分内之责。”凌蔚拍了拍程珲的肩膀,语重心长道,“不用多想,安心学习,待三年之后,师叔等着你金榜题名。程家的荣耀,是靠你们男儿建功立业撑起来的。你兄长就很好。”
“学生受教。”程珲对着凌蔚拱手,做了一个长揖。
“凌大人不用担心,家父已经和家母说清,不会再来烦扰凌大人和凌将军。”程琪的神情有些动容,“多谢凌大人对幼弟的指导了。”
凌蔚挥挥手表示不在意,然后叫人送客。
待人走后,凌蔚叹气。
刘皇后眼光确实不错,程家男丁都很清醒。但是程夫人这么一急躁,估计程姑娘是与太子妃无缘了。
毕竟女子教养多由母亲教导。
……“大哥,我错了。”上了马车之后,程珲立刻低头认错。
“你何错之有?”程琪捏了一下眉间,“回去之后就收拾一下,这段时间住在书院吧。好好读书。程家嫡系就我们两个男丁,程家的辉煌是由我们撑起来的。”
程珲点点头。
程琪看着乖巧文弱的弟弟,心头冒火。
他母亲原本育有两子,但幼弟早夭,伤心之余流了一胎,导致身体一直不好,难有身孕,便送了自己丫鬟给他父亲。
程琪那时已经懂事,那丫鬟对他一直很好。或者说因为父母都高高在上,那丫鬟还亲近些。他曾经偷听到,那丫鬟已经快准备求母亲把她放出去,自行婚配,还为自己做了许多小东西,笑着称以后就见不到小少爷了。
后来那丫鬟成了父亲的通房丫鬟,他看着那丫鬟的眼泪,去问母亲为何要让不愿意留下的人留下来。
母亲当时回答,不想留下来,就心有不甘,心有不甘,父亲就会看出来,自然就不喜这个通房丫鬟。
然后那丫鬟虽然有孕,但果然不被父亲喜欢,产后郁郁而终,留下这个儿子,虽然是庶子,但已经被人在母亲名下,对外也是半个嫡子。
这个弟弟和他母亲长得很相似,性格也很相似,让他不由多照顾了一点。
他明白母亲所做是对的,但总是不由有些愧疚。
是对在整个童年时期,悉心照顾他的丫鬟的愧疚,也是对这个从小亲近尊重自己的弟弟的愧疚。
“待这件事之后,再多向凌大人讨教吧。”程琪继续道,“学得凌大人一两分,就够你用一辈子了。”
“是……”程珲小声道,“那妹妹的事?”
“父亲说,母亲不断托人向族叔写信,让姑母插手这件事,又让你来找已经闭门谢客的凌大人,这事已经定了。”程琪有些无奈。其实他也蛮期待妹妹当太子妃的。
不是脑子有问题的人都能看出来,太子地位稳固的很,只要没有意外,绝对是未来的皇帝。那么他妹妹就是未来的皇后,程家成为皇亲国戚,自然地位与众不同。
但他也知道,若是妹妹当了太子妃是喜事,没有当上也没关系,毕竟程家有他,还有程珲。凭他们两兄弟,要让程家更加辉煌也是没问题的。
但就这么很快出局,程琪也是有些尴尬的。
按理说,他妹妹才是最有可能成为太子妃的。无论家世还是自身德容,抑或是和皇上太子最信任的凌家沾亲带故,都是加分项。
若是安安静静的等待结果,说不得这太子妃就是妹妹的。
但是现在母亲这么逼迫凌家,甚至明知凌大人关门谢客,逼迫程珲用他老师的面子敲开凌大人的门,这直接把人得罪了不说,也让皇上和皇后看着母亲的处事手段太过急躁和霸道。
妹妹还不是太子妃,她就对备受皇上重用的凌家兄弟如此不客气,若是妹妹成了太子妃,岂不是没人可以让她客气了?
程琪早觉得母亲那脾气有点问题,但父亲说母亲是世家嫡长女,从小到大都是被捧着长大。老牌世家脾气都大的很,连皇家都看不上眼,认为皇家家族没有他们历史长,都是土包子。母亲脾气大,心气高,是理所当然的。
不过父亲又补充了一句,不过现在时过境迁,世家早就不是以往的世家,皇家也不是以往的皇家,所以母亲家已经慢慢败落了,而程家满满崛起了。
以前母亲可是下嫁。
父亲都无可奈何,程琪为人子,自然更无可奈何。
算了,妹妹不入宫也好。若是妹妹入宫,母亲的脾气,说不得会惹出更大的麻烦。
就算是太子妃,也不一定成得了皇后。就算是皇后,也不一定不会被厌弃。
说不得也是因祸得福,让他们程家不趟这浑水吧。
……正如程琪所料,在下一次刘皇后召集女眷们在宫里小聚的时候,留下的女子少了一半,其中少了的名单中,就有程琪妹妹的名字。
这之后,程家夫人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整个人精神气都少了许多。
而程鸾经过父兄训斥,似乎也清醒了些。只是夫妻两关系已经变得紧张。
想想也是,程鸾无视凌家全家人决定避开这次风波的决定,擅自和京中程家勾搭策划,这明摆着是背弃夫家心向着娘家,这在古代是大忌。让凌家人不喜理所当然。
所幸程鸾父兄都是十分清醒的人,及时来信劝住了程鸾,才没导致这情况进一步恶化。
但是要修复夫妻间关系,还是有的熬了。
凌蔚得知之后,不由再感叹一声,还好家中没有女主人。
恩,只有两个男主人。
真不知道黎膺在边疆过得如何了。
第八十二章 治水
“你最近闲得慌啊。”凌蔚偷懒了许久之后,被黎隶叫到了宫里训斥道。
凌蔚道:“陛下,冤枉啊,微臣每天都有很努力的工作的。”
黎隶瞪了凌蔚一眼,冷哼道:“不用贫嘴了,这里有事交给你。”
凌蔚双手接过黎隶递过来的折子,翻开一看,是江南发大水,祈求朝廷救援的折子。
“陛下,这是?”朝廷赈灾一直都是有固定的流程的。户部发粮发钱,然后一层一层的发下去。凌蔚已经不在户部,这事本不是他的分内之责。
“你上次做出来的水泥不错。”黎隶道,“可用。”
凌蔚还是不解:“这制造水泥的法子微臣已经交给内造的工匠们了,由工匠过去不就成了。”
黎隶道:“你没听出来这是借口吗?”
凌蔚:“……”我怎么听得出来这是借口?
黎隶又递了一个折子过去,看着那折子的样式,凌蔚心里咯噔一下。
这是密折。
密折就代表着麻烦呀。
凌蔚打开密折,看着里面写着江南盐商们开始不安分,往北勾结瓦剌,往东勾结倭寇,火气蹭蹭蹭的往上冒。当看到最后一段,盐商们似乎很恨他,要对他不轨的时候,凌蔚冷笑道:“微臣愿意走这一趟。”
“朕可是拿你当诱饵。”黎隶见凌蔚这么干脆的答应,有些意外。当然,他知道凌蔚肯定会答应的,但是还以为在答应之前,凌蔚肯定要哭闹耍赖,讨要些好处呢。
“作为晏朝人,胆敢勾连敌国,定要让他们付出代价。”凌蔚黑着脸道,“若是微臣当诱饵能让他们快点漏出马脚,微臣愿意当这个诱饵。”
凌蔚顿了顿,笑道:“再说了,陛下不会让微臣遭遇不测的。”
黎隶冷哼:“朕自然不会。朕会从军中给你调出两百人护卫,只听你的命令,你可让他们打扮成家丁走卒,隐藏起来。另外朕会让老二和老四跟你一起去,他们将从江南附近军营调兵协助你赈灾。”
“赵王殿下和越王殿下?”凌蔚还以为皇帝陛下又会派出太子去历练,后一想,京中正在忙太子妃的事。选太子妃也是要让太子相看的,太子出京了,那太子妃还真么相看?而且赈灾可不是地方上的事,中央的协调更重要。有太子坐镇京中,他心中也安稳些。
不然除了太子,还真没人能压得下来汉王。皇帝陛下总不好自己出手。
凌蔚已经感受到,皇帝陛下已经对汉王彻底失望。现在晾着他,是想他身后的世家做出更大的动作,好一网打尽。
凌蔚有些胆寒。若是皇帝陛下现在对汉王出手,汉王最多也就是个削爵降职,当个闲王而已。皇帝陛下一旦出手,汉王也知道之后不能做什么坏事了。
但现在皇帝陛下是等着汉王作死,作更大的死,好掌握幕后之人的证据。待这些证据齐全,不但幕后家族会倒大霉,汉王的下场……也有堪怜了。
圈禁什么的还算是好的,若是扯上谋反或者通敌之事,估计就要被“自尽”了。
或许谢荣也隐约察觉皇帝陛下的用意,似乎终于准备不要脸面,准备把谢家家主的位置给别人了。
只是宗族礼法,哪有那么容易?
凌蔚心中百转千回,面上不动声色道:“此去江南,恐多凶险,赵王殿下和越王殿下……”
“就是凶险才让他们去。”黎隶道,“启辰少年时便在甘州面对抵扣,在缅甸战场上负责后勤。老二和老四好歹都已经成家,怎能一直待在京中安稳之地。朕本想把老三派去,不过老三媳妇怀上了,第一个孩子,还是让他看着落地吧。”
凌蔚点头道:“臣会尽力保护两位王爷的安全。”
黎隶嗤笑一声:“朕是要他们保证你的安全!要是你受伤,回来朕抽死他们!”
凌蔚忙道:“臣会尽力……嗯,王爷和臣三人都安全。”
“这才差不多。”黎隶把一个牌子扔给凌蔚,“朕已经点好了兵,你好好的带着。好歹跟老幺学了那么久,怎么带自己懂吧?”
“大……大概?”凌蔚还真不确定。
黎隶也不指望凌蔚有多懂,只要这些人保护凌蔚的安全即可。这些兵都是黎膺留在京中直接保护黎隶的亲兵,深受黎膺和黎隶信任,所以在保护和黎膺“莫逆之交”的凌蔚事上,定能更尽心。
凌蔚正要告退,黎隶把他叫住,道:“若……遇上为难的官吏,让老二去处理。”
凌蔚心中苦笑。看来这其中又有汉王在里面掺和了。
……凌蔚出宫之前,接到刘皇后的懿旨,去看望了一下小皇子小公主们,考校了他们的功课。
在知道凌蔚又要出京之后,锦阙趴在凌蔚背上,双手抱着他的脖子,怎么也不肯下来。安康也拽着凌蔚的衣角,眼巴巴的问道:“老师注意安全,老师什么时候回来?”
凌蔚自从当了太子少傅之后,皇帝陛下便让小皇子小公主们称呼凌蔚为老师。不过这群小殿下们“老师”、“表哥”、“瑾堂”混着叫,被皇帝陛下训斥了一下后,才会在宫里称呼凌蔚为“老师”,出宫之后,还是称呼“表哥”。至于“瑾堂”,只有太子和成年皇子这么叫了。
“等臣安抚好江南的灾民就回来。”凌蔚拍了拍背上的锦阙,“他们没得吃没得穿没得住,很可怜的。陛下担心赈灾的人不尽心,不但臣要去看着赈灾的官员,让他们好好努力,赵王殿下和越王殿下也要去。”
“二哥和四哥?”锦阙用肉肉的脸蛋在凌蔚背上蹭了蹭,“我可不可以去?我也可以帮忙的!”
“等魏王殿下长大后,陛下定会让魏王殿下也出京的。”凌蔚道。
锦阙嘟着嘴:“那还得多久啊。为什么我不能‘嗖’的一下,马上就长大了。”
“那……是不可能的。”凌蔚忍不住笑道,“臣不在宫里的时候,殿下们的功课也不能放松,更不能对其他的老师调皮。”
“知道了。”小殿下们兴致不高的答应道。
“殿下们都是乖孩子。江南有许多有趣的小东西,微臣回京之后给小殿下们带礼物好不好?只要殿下们乖乖的完成功课,让老师们满意。”
小殿下们才稍稍高兴了些,让凌蔚一定要带礼物回来。
好不容易哄住了这帮小朋友,凌蔚正准备离宫的时候,遇到了黎瑚和黎淳的联手阻拦。
凌蔚:……还要不要我出宫了?
“真是好巧。”黎瑚道,“瑾堂可否和我兄弟二人同行?”
黎淳也点头:“嗯,好巧。”
凌蔚呵呵。你们两这等候多时的模样,跟我说好巧,逗我笑呢。
“两位王爷有何指教,就直说吧。”凌蔚拱手道。
黎瑚和黎淳对视一眼,无奈笑道:“我和四弟只是从未出京办过事,有些紧张了。对于治水和赈灾,我两是真的不太懂。思来想去,就忍不住来找瑾堂,先讨些主意。”
“瑾堂可否邀我二人到你府上一叙?”黎淳道。
凌蔚叹气:“王爷自管来就成了,何必这么客气。”
黎淳笑道:“这不是碰巧和二哥一起刚从父皇那里领旨出来,听说瑾堂还未出宫,就等着一起呗。瑾堂府中不缺我和二哥的饭食吧?”
“粗茶淡饭,两位王爷不嫌弃就尝尝吧。”都说这份上了,凌蔚还说自己缺吃少喝不成?
三人一起出宫,马车也是朝着一个方向驶去,这事自然很快就被有心人传开了。
不知道这局面是不是皇帝陛下以及两位王爷故意的。
……黎瑚和黎淳虽说的确从未出京,也从未接触过赈灾和治水的事。但两人之前就已经听皇帝陛下透露过风声,也做过一番准备,看过不少相关书籍,翻阅过不少赈灾的档案。
凌蔚在户部的时候,这些档案都看过了,也记下了。虽说已经离开户部一些时间,但他的记忆是不会褪色的。三人谈论的时候,凌蔚在旁作补充纠正错误,黎瑚和黎淳赞叹不已。
“若不是父皇说瑾堂今天才知道去江南赈灾之事,我肯定认为瑾堂也已经早有准备。”黎瑚感叹道。
凌蔚笑道:“下官毕竟在户部任过职,刚去的时候,整理了不少档案,之后对这些也毕竟感兴趣,所以一直记得。”
但是你也记得太清楚了。黎瑚和黎淳在心中感叹。瑾堂大概是在水灾之时就有意识的查找相关内容了吧?真是忧国忧民啊。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瑾堂这么教导太子和他们的弟弟们,自己更是以身作则。
凌蔚又莫名其妙的被误会了。
“我听闻在江河两岸栽树,并禁止过度砍伐也是瑾堂的主意。我在书上看过相关的记载,说是涵养水土。但上面说的简略,我一直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黎瑚问道。
“这其实很简单。”凌蔚拿起水杯,走到给小殿下们玩的沙地旁,黎瑚和黎淳也跟着走过去,“两位殿下请看。”
凌蔚把水杯倒了一半出去,流水将沙地冲出了一个小坑。
他又将剩下一半水倒在了旁边长着小草的地面,水被吸收了,地面并未有痕迹。
凌蔚见黎瑚和黎淳若有所思,又笑着将草地刨开,挖了一小块带着草的泥土起来:“两位王爷请看。”
黎瑚和黎淳仔细一看,地面上浅浅的草芽,在地底下却有深深的根须。这些根须连城一片网,将泥土牢牢的禁锢住。
“这就是涵养水土。”下人忙端着水盆过来,凌蔚洗净手后,继续道,“不仅仅是植物的根须能够将泥土禁锢住,根须还会吸水。”
黎瑚好奇道:“这些都是常见之事,但我居然从来没注意到。”
凌蔚笑道:“越是司空见惯之事,越是包含着大道理。在海外,专门有人研究这些小事背后的道理,称之为‘自然科学’。这些‘自然科学’在海外贡献可大呢。在咱们晏朝也是如此吧。哪一次利国利民的发明,不是从小事中获得的启发?”
黎淳蹲下来看着那片草地出神:“瑾堂……也是如此教导太……教导弟弟们?”
凌蔚微笑:“许多学问都是很有趣的,小殿下们学得很好。”
“我突然有些羡慕弟弟们。”黎淳叹气,“若是我小时候也遇到瑾堂这样的老师就好了。”
“现在也不晚。”黎瑚对着凌蔚拱手道,“瑾堂可否多我这个学生?”
凌蔚连忙侧身避过黎瑚的行礼:“王爷折煞下官。若王爷有什么需要问的,尽管问就好。”
“瑾堂如今是皇子之师,受得起这一礼。”黎淳也拱手道,“此去江南,希望瑾堂能多多指导。”
凌蔚苦笑:“下官一定尽力辅助两位王爷。”
“父皇说了,是我们两协助瑾堂。”黎瑚笑道,“我和四弟都是第一次出京办事,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能协助好瑾堂,不出错就不错了。太子殿下尚且给瑾堂打下手,我和四弟又什么做不得的。”
凌蔚尴尬道:“两位王爷别说了,再说下去,下官可要臊的挖了地洞钻下去了。”
黎瑚和黎淳笑了笑,不再谈这个话题,而是继续请教江南之事。
凌蔚一边回答,一边暗暗抹汗。哪能一样吗,咱和你们不熟啊,摸不透你们的性子啊。
……在离京前,黎瑚和黎淳几乎每日都会来找凌蔚请教江南之事,凌蔚劝了几次之后无果,便自己找了曾在江南任职、或者祖籍是江南的官员,向他们请教江南风土人情之事。
那些官员先见着有两位王爷还有些拘谨,后来听闻是要去赈灾,便稍稍放开些了。
不管怎样,他们都是希望自己熟悉的地方能更好的。
黎瑚和黎淳还是第一次和这么多官员相处。他们两没有争夺皇位的野心,在宫里一直表现的很低调,也尽量不参与政事。如今太子已经成婚,不是当初的小孩,地位十分稳固,在朝中声望也十分高,他们参与政事也不会引起别人注意,才敢接这种事。
毕竟作为皇子,就算没有争夺皇位的野心,但其他野心不可能没有,比如成为一个贤王而不是闲王。
男子汉大丈夫,谁不想做一番事业?
之前既然故意低调,自然不可能和官员们多接触。这次和这么多官员们接触,别说官员们紧张,他们也紧张,深怕自己哪里做的不好,落了皇子的名声。
凌蔚微笑着看着两方人紧张来紧张去。这样才对嘛。好好干,不是说给我打下手吗?这种恼人的人际往来就交给你们了。
黎隶在知道此事之后把凌蔚叫去笑骂了一顿,然后给予了凌蔚支持,让凌蔚多多教导这两个儿子。
“他们之前太闲了,再闲下去,就成了废物了。”黎隶当然知道两个儿子之前是什么心思,不过现在太子地位稳固了,他也要把儿子们扶起来了。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他和太子,都需要苦力啊,“好好教教,朕的儿子,不怕吃苦。”
“既然陛下都这么说了,那臣就斗胆了。”这段时间,两位皇子故意的表现,让凌蔚知道这两位是真心求教,心胸也宽广,不是事后记仇的人,便放下心来。
“若是你早点回来,教教朕其他几个儿子……唉。”黎隶感叹。若是凌蔚教导的他大儿子,说不准就没这些破事了,大儿子也不会被世家笼络去。
“可是微臣那时候还小,也教不了……”凌蔚打破了黎隶的幻想,被黎隶的书卷打脑袋。
“滚滚滚。”黎隶挥手,“别来气朕了。”
凌蔚笑着滚走了。
……赈灾的物资准备好之后,凌蔚和黎瑚、黎淳便急急忙忙出京了。
在出京之前,黎隶悄悄赐给凌蔚一道圣旨加一把弯刀,在通敌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准他先斩后奏。
凌蔚摸着腰间用金刀鞘装着的雕着龙的弯刀,这就是尚方宝刀了吧?啧啧,真威风。就是不知道这宝刀锋利不锋利,能不能一刀砍下人的脑袋。
咳咳,还是不要想这么血腥的事了。已经经历过多次死人,自己还亲手杀过不少人的凌蔚,对人命已经没有原来那么恐惧了。
“瑾堂,这刀……”黎瑚眼力比较好,一眼就认出来凌蔚腰间的刀。
或许黎淳也认出来了,只是没说出来。
“陛下说下官连把像样的防身的武器都没有,就扔给了下官一把刀让下官好好带着,别给陛下丢脸。”凌蔚笑道,“下官一介文臣,哪会收集什么好刀好剑,陛下也是为难下官了。”
黎瑚扯着嘴角笑了笑。果然是父皇经常佩戴的那一把刀。
“瑾堂的确得好好带着。”黎淳皱眉。这次去江南,果然不只是赈灾那么简单吧。
其他御赐之物倒是无所谓,但是那刀剑、特别是父皇身上佩戴的刀剑却是不能随便赐予的。在这种特殊时候赐予,任谁都想得到其中含义。
先斩后奏。
江南有什么需要先斩后奏的?黎淳想想就觉得很麻烦。
长这么大,他还没自己砍过人呢。
比起黎淳担心自己会不会有亲手杀人的机会,黎瑚心情就更沉重了。
汉王和谢贵妃已经当没有这个弟弟和儿子,一切事都将他排除在外。但毕竟是血脉相连,黎瑚又十分关注汉王的动静,汉王在江南有人,他当然是知道的。
在出京之前,皇帝陛下专门将他单独召见,说江南一些事,是他大哥惹出来的,就让他来替他大哥解决。
黎瑚听后,本就惶恐不安,现在见皇帝陛下将随身的宝刀都赐给凌蔚了,就更惶恐了。
大哥这次到底又做了什么事,比上次科举之事还过分吗?他后背不禁渐渐被冷汗浸湿。
且不提两位皇子心中何敢,一行车马经过快马加鞭,很快就到了江南的地界上。
江南原本是世家盘踞之地,不过经过皇帝陛下几次打击,再加上缅甸一事上弄下不少人,现在服管教多了。
再加上凌家在南边海域经营多年,在江南也有不小的势力。虽然现在凌家人都在京城,但嫡系部队还是在南边驻扎着。因为南边没有战事,所以这次赈灾也从凌家军中调有人来。
这些人见着凌蔚这位凌家二少爷,自然恭恭敬敬。谁不知道凌家这位少爷的威名?
本以为凌蔚分家之后泯于众人,结果其先是三元及第,又是因功爵位节节攀升,已经封侯,甚至以一介文臣,献计有功,得了不小的军功。
他们对凌蔚都是很佩服的。后来得知凌韫凌蔚两兄弟十分亲近,对凌蔚也就更亲近了。
凌蔚见着这些“自己人”,心中松口气之余,也不由有些担心。
这些以凌家家军自居的军队,在皇上看来,肯定如鲠在喉吧?虽然有自家得军队底气很足,但是这种底气也会成为催命符啊。
不过大哥应该也注意到了,等军队交给大哥之后,应该还是能放心的。就是希望凌家军中不要出现刺头,连累了自家人。
这么想起来,自家真是有些渣,有些愧疚呢。
这些都是后面才解决的事,等人和物齐了之后,凌蔚就开始准备赈灾之事。
凌蔚把救济灾民,分发物资之事交给了黎瑚——江南给他穿小鞋的官员多是汉王一系的,汉王做的孽,就让他亲弟弟来偿还吧。
黎瑚只能苦笑着应下。谁让他有这么个好哥哥呢?
黎淳则跟着凌蔚跑到大坝上,带着人去修大坝。
“让士兵去修大坝真的好吗?”黎淳问道。以前修大坝都是服徭役的人来,军队只是负责维持秩序,现在他们不但把附近军队调来修筑大坝,还把自己的护卫也叫上了,这还是第一次。
“好不好,王爷借着看下去就是了。”凌蔚挽着袖子,“下官也要跟着去帮忙,王爷要去吗?”
黎淳咬咬牙:“去!”既然父皇都说了全听凌蔚的,那他就跟着做!
第八十三章 团结就是力量
第29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