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 作者:肉书屋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21部分阅读

    看看咱们四个到底能够走到哪一步!”

    朋友几个正说着话,就听见楼下传来吵杂声,还有桌椅倒地的声音。

    宁春皱着眉,打开雅间的门出去,站在二楼楼梯那里往下张望。

    “天子脚下,何处来的山野村夫,竟敢动手打人?”一个书生打扮的人,站在桌后,捂着嘴巴,仰着头道。

    一个三十来岁的汉子,满脸怒气:“爷打得就是你,谁让你满嘴喷粪、胡咧咧!”

    那书生一副不屈的模样:“我只是实话实话罢了,曹寅,国之蛀虫,谁人不知、哪人不晓?仗着圣上的恩典,在江南作威作福,谋盐茶之私利以肥己,不除不足以平民愤、不除不足以正法度!”

    第五卷 繁华处 第七十三章 酒楼(下)

    前门,大栅栏,贵宾楼。

    “我只是实话实话罢了,曹寅,国之蛀虫,谁人不知、哪人不晓?仗着圣上的恩典,在江南作威作福,谋盐茶之私利以肥己,不除不足以平民愤、不除不足以正法度!”

    楼下大堂里的书生说得大义凛然,楼上雅间的几位都变了脸色。

    “看来爷打得轻啊,你竟然还敢胡吣!”魏黑气得不行,迈开步,奔那书生而去。

    “住手!”有人拦在魏黑前面,是大堂那对父子客人中的儿子,二十来岁,身材微显魁梧。他见魏黑阴沉着脸,怒视自己,忙磕磕巴巴地解释道:“虽然那位公子说话不中听,但不过是一文弱读书人,这位大哥打了一巴掌也就是了,否则闹出事来两下都不好!”

    “滑天下之大稽,文弱书生怎么了?文弱书生就能够肆意污蔑朝廷命官?这样说来,文弱书生就可以凌驾于律法之外,今儿我到头一遭儿听说世上还有这个道理!”随着说话声,马俊冷着脸,走下楼。

    “我又没有信口开河,何谈污蔑?”那书生看着马俊,挺了挺脖子,很是不服气地说道。

    马俊是秀才、举人、进士一路考过来的,身上自带几分清贵儒雅,当下看着那书生道:“敢问,你是刑部的,还是大理寺的,要不就是御史台的?既然不是信口开河,那有何为证?”

    那书生青白了脸,应道:“学生是国子监的监生,清谈又不违法纪!”

    “清谈不违法纪?曹大人是都转盐运使司运使,皇上钦点的从三品大员,岂容人随意污蔑?此风若长,何人敢入朝为官?单凭无知后天的清谈,鞠躬尽瘁的忠臣的官声就要蒙诟,公理何在,天道何在?看来是有人对朝廷心存不满,指责圣上是非不分、用人不当!说出的话,没有收回去的道理,眼下众人皆是明证,咱们还是顺天府里走一遭吧!”马俊朗声说道,嘴角含着一丝冷笑。曹家卖地遣奴之事,他是尽都知晓的,就连曹家亏空的缘故,官场上又有哪个不知?无非是掏空曹家的积蓄,补皇帝历年南巡的糜费。

    小满与魏家兄弟听马俊说得痛快,都忍不住拍手叫好。

    那书生本就是喝了点酒后,就时世不满,从怀才不遇说到吏治腐败,才引出曹寅的话题。没想到,刚一说出口,就引来魏黑的巴掌。因仗着自己是监生身份,而魏黑几人都穿着布衣,像是百姓,又在同窗面前,就仍是强辩。待见楼上下来几位贵公子,具是气度不凡,心就虚了几分。听到马俊这番要送顺天府的话,更是吓得战战兢兢,牙齿都忍不住打起架来。

    曹颙与宁春、永庆三个,是跟在马俊身后下楼的。听到那番“曹寅蛀虫论”,曹颙心中不仅仅是愤懑,还有说不出的悲凉。到曹家八年,除了感受长辈们的慈爱,他另外一个感受就是曹寅的勤勉。一年到头,根本没有几日闲暇。每年总有几次,曹寅会因过度劳累而病倒。这般敬业的臣子,被外人视之为佞臣?

    曹家自打祖上从龙入关,至曹颙已经有五代,五代官宦之家,积攒的那点家财一朝散尽,还背负着沉重的债务,只是因曹寅的尽忠,为了皇家的脸面罢了。结果呢?落下个“不除不足以平民愤、不除不足以正法度”的名声。

    想到这些,曹颙对康熙那位所谓的明君也开始厌恶起来。

    这位皇帝爷,是既要里子,又要面子,生性好大喜功,每隔两三年就带着皇妃阿哥浩浩荡荡地下江南,美名曰“视查河务”。又怕在史书上留下糜费国库之恶名,每每南巡都要提前下圣旨,一切从简。可是,帝王的颜面又是要的,哪里是说从简就能够简的呢?结果,国库账面上是省了,但是地方接驾的银子却半两也省不下,无非是由臣子们分摊了这部分费用。其中,曹家因接驾数次,负担最为沉重。

    若是没有曹颙的转世,没有前几年的绸缪,曹家这个百年望族就会如后世所知的那样,生生地被这些债务拖垮。

    “公子!”魏黑见曹颙沉重脸下楼,看不出喜怒来,有些担心:“犯不着与这种孬人置气!”

    小满在旁,紧握着拳头:“大爷,不能够轻易饶了这小子去,要不那些人真当咱们曹家是软柿子,谁都能捏两下!”

    那书生本被马俊的话吓住,但在同窗面前失了面子,终究心有不甘,听了魏黑与小满的话,才知道他们是曹家的家奴,眼下这个不吭声的少年就是曹家之人。虽然有几分胆怯,但仍是挺着脖子道:“曹家远在江南做官,家仆就敢在京城跋扈至此,我说的话到底是不是污蔑,由此可见一斑!”

    那书生的几个同窗见了几位贵公子下楼,就已经有些后悔,圆滑点的已经跟马俊套话,想要脱干系。眼下,竟是曹家正主到了,更是惴惴不安,拉着那书生,不让他再说话。

    曹颙上前两步,望着那书生,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气势。那书生的几个同窗,被他的眼神骇住,都不自觉地退到一边。

    那书生吓得退后一步,面露惊慌,口出吱唔道:“你……你要做什么?我非布衣,身上带着功名的!”

    曹颙仰起头,嘴角多了三分笑意。

    那书生被笑得浑身发麻,一时尚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个大耳刮子就已经狠狠地甩到他脸上。他身子像陀螺似的,转了个过儿,堆萎在地上,一张嘴从嘴里吐出几颗牙齿。

    曹颙看了看自己微微泛红的手掌,拿出块帕子轻轻擦拭了,然后,才低下头对那书生,很是平静地道:“清谈不清谈的,与曹颙无干,只是既为人子,总不能听之任之,多少要有些作为!”

    那书生看着地上红红白白的,张着漏风的嘴巴,满脸悲愤:“尼当中行熊,窝去丫们膏尼(你当众行凶,我要是衙门膏你)!”

    旁边永庆早就看这小子腻腻歪歪地不顺眼,只因曹颙还没表态,不好先动手。如今见曹颙一个巴掌下去,正感觉痛快,偏偏这小子还不长教训,当即上前,狠狠踹了两脚:“我叫你作死,我叫你作死,谁看见行凶了?谁看见了?小曹是御前三等侍卫,正五品的官职,你个小监生竟然对侍卫大人不敬。这是正当防卫,懂不?”

    大家都登场了,怎么能够拉下宁春。宁春笑眯眯地上前,拉住了永庆:“善余,踹两脚出出气便罢了,瞧这小子的身子骨,没二两肉,万一咽了气,倒要让你浪费张铺盖钱!再说,他在这酒楼用餐,还没给银子呢!小本生意做着不容易,你先容人家把饭钱给结了!”说着,冲那小二使了个颜色。

    那小二笑嘻嘻地上前,看了那桌子上的菜,有模有样地盘点一番,然后才走到那书生面前,躬着腰道:“承蒙惠顾,共计纹银八十六两,请公子结账吧!”

    那书生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指着小二:“胡说,我不过点了四道菜,要了两壶酒,怎么就八十六两?”

    那小二伸手在鼻子面前扇了扇:“啧啧,公子啊,你嘴巴臭不打紧,出来熏人就是你的不对了!那几道酒菜虽然不值这些个钱,但是……”他指了指那边的桌椅:“这些个,既然染了公子的‘贵’气,哪里还能再用来招待客人,就算是劈柴烧火,怕都要脏了空气。”又指了指大堂:“公子你抬抬屁股可以一走了之,这堂里堂外的,还不得我们几日收拾的!这个价格已经是极公道,难道公子还想吃白食不成?”

    一席俏皮话,说得马俊与永庆都笑出声来,望向宁春的神色多了几分深意。

    那书生被小二挤兑得又羞又恼,偏偏口袋里没有足够的银钱结账。

    那曾出声阻拦魏黑打人的年轻人看着众人戏耍那书生,略带不平,想要开口说话,被他身边的老者止住。

    第五卷 繁华处 第七十四章 上书房

    康熙四十八年十月初一,城西,曹府,葵院。

    今儿是曹颙首次进宫为伴读的日子,丑正二刻(凌晨两点半)紫晶与几个丫鬟就都起了,准备曹颙所穿的衣服与早间的吃食。

    曹颙虽然习惯早起,但今儿这般这也太早了些,不情不愿地起床。温水净面,青盐漱口,他还是忍不住打了几个哈欠。

    紫晶看了,笑道:“外头的百姓,都以为皇子阿哥是何等作威作福,谁又能够想到他们竟然这般辛苦,连累着大爷也要勤快些了!”

    曹颙点了点头,深有感触,由侍卫转伴读原还以为轻省,事到如今却知道根本不是那回事。他一边眯着眼睛瞌睡,一边无比怀念那为期不长的侍卫生涯。每六日一倒班,上六日,歇六日。当值那六日每天只要站两个时辰大门就算是齐活,实在是很轻松。

    与侍卫相比,伴读倒算是累活。清朝皇子皇孙满六岁,就要去上书房读书。夏秋每日寅正(凌晨四点),冬春每日寅正二刻(凌晨四点半),一直到未时二刻(下午一点半)才下书房。一年下来,只有端午、中秋、万寿节(皇帝生日)以及皇子本人生日已经春节前后才能够休几天假。

    吃过早点,曹颙见紫晶捧了套新衣服过来,笑着摇头道:“又不是小孩子新入学,换什么新衣服,找一套寻常的就是。”

    紫晶笑着回道:“且不说大爷这一年个子高了不少,去年的衣服已经小了。就是还合身,也是在南边穿的,怎耐得住京里秋寒?别说是这一套,就是冬天里的大小毛衣服,都要在京城现做呢!”

    曹颙伸着胳膊,任由几个丫鬟穿上了长袍,又套了马甲,戴上帽子,收拾得利利索索。紫晶将曹颙上课所需的《四书》、《五经》、《资治通鉴》等书包好,这就算是曹颙的书包。

    前院,曹忠早起侯着,小满、魏家兄弟等收拾了马匹等着。

    曹颙见因自己一个,折腾得满府人不安,就对曹忠道:“忠叔不必早起侯着,跟班的人也是提前一日安排好就成。”

    曹忠笑着说:“知道大爷体恤下人,但是哪有主子起了,奴才们还懒睡的规矩?只望大爷好好读书,日后光耀门楣!”

    曹颙知道这老人家固执,就不再多费口舌,骑马往宫里去。小满与魏黑、魏白,还有其他两个长随跟着。

    到了东华门,曹颙下马,打发小满等人回去,自己着拿出腰牌进宫。

    上书房在乾清门内,乾清宫东侧的五间排房里。曹颙从东华门到上书房,需要过好几个门户,验了好几次腰牌才到。这腰牌与侍卫腰牌又不相同,都是在宫里备过档的。

    曹颙虽在内班侍卫没当过几天值,但是大家都随扈塞外,混了不少眼熟的同事。大家知道他是万岁另眼相待的,自然也客气十分。

    上书房寅正二刻上学,曹颙寅正到的,屋里稀稀拉拉的来了好几个小阿哥。其中有几个年纪小的,不过六七岁的模样,规规矩矩地站着,见到来了新人,略带好奇地望过来。

    曹颙忍不住要羞红脸,在江宁时因年纪小,在宗学里读了不少年的书。眼下自己这年纪也算不小,怎么还混学堂?这个,实在是有些奇怪。别人穿过来,风起云涌自不必说,就算混不成王权霸业,起码是一手遮天的首辅重臣,像自己这样读了七八年书后,又来做学生的应该算是其中异类。

    皇子皇孙们,不管穿着打扮如何,腰上都系着黄带着,以示身份。

    寅正一刻,十五阿哥与十六阿哥结伴而来。看到曹颙到了,十六阿哥笑着上前:“辰时前学习国语与蒙语,还是有用处的!”

    十六阿哥所说的“国语”是指满语,清朝皇子到上书房后,除了学习《四书》、《五经》等儒学经典外,还有专门的满蒙师傅。伴读们跟着学习,只是老师与皇子皇孙们的区分开,有专门指派来的伴读师傅。

    曹颙随着十六阿哥进了上书房,上书房共五间,没有隔断,但是众人进书房后却泾渭分明。东侧两间屋子,稀稀落落地摆放了十三、四个几案,是皇子皇孙们的所在。西侧两间屋子,桌案就多了些,二十五六个几案,是曹颙等人的所在。

    因上书房学制是九年,通常都是六岁到十五岁,到十五岁后皇子皇孙分封爵位或者有了差事后就不来上学。若是没差事的话,每天过来,却不用像小阿哥们那样熬时间,通常到午初(上午十一点)就可以下学。伴读们都是分在诸位皇子皇孙名下的,某某阿哥的伴读,某某皇孙的伴读等等,他们的年岁通常也同跟着的皇子差不多。因此,曹颙的上书房同窗里,多是十来岁的小少年,像他这般十五、六的,只有四五人。

    将到寅时二刻,随着一阵爽朗的笑声,一个眉目俊朗的少年走进上书房。不管是东侧,还是西侧,除了十五阿哥、十六阿哥与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仍坐着外,其他人都起身。

    曹颙入乡随俗,自然也跟着起来的,心里却想着,能够有这种身份的,应该就是诸皇孙之长,太子的儿子二贝勒弘皙。那坐在十六阿哥右侧的,不声不响的就是以后的“四爷党”十七阿哥。

    上书房里,除了十五阿哥、十六阿哥与十七阿哥外,其他都是皇孙。弘皙年纪最长,身份又最为贵重,大家自然起身相迎。

    弘皙个子高挑,脸上始终带着三分笑意,进来后环视了四周,在看到曹颙时,目光停顿了一下。随后,他才到十五阿哥、十六阿哥、十七阿哥前:“侄儿给几位叔叔请安!”

    十五阿哥面容平和:“起吧!”

    弘皙这才到十七阿哥下首坐下。

    随着弘皙的到来,皇子皇孙那边的座位都满了。曹颙简单看了一眼,那些说不上名字的皇孙中六、七岁的有三个,八、九岁的有两个,十二、三的四个,加上第一排的三位皇阿哥与弘皙,上书房里的皇子皇孙总共有十三人。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sail007

    粉丝:65607金币:3533威望:162345注册时间:20120104发私信 关注ta

    发表于20120703 08:50 只看该作者

    31

    大阿哥胤褆自打一废太子后,被夺爵圈禁,他的儿子也失去到上书房读书的机会。四阿哥胤禛的长子、次子夭折,三子弘时好像年岁还小,没有上书房学习的岁数。八阿哥胤祀儿子是康熙四十七年出生的,眼下估计也就刚学说话。

    或许正是因此如何,这上书房还算清净。否则按照十六阿哥所说的,要是那些个强势哥哥们将小阿哥都堆到上书房来,那上书房也就不用待了。

    眼下的上书房,算是弘皙的天下。虽然有三位叔叔在,但是这三位皇子都是汉女所出,生母地位不高,又没有显赫的外戚可依仗。弘皙则不同,他已经封了贝勒,父亲又是太子,自认为是皇家嫡孙,身份贵重无人可比。虽不会做出欺负弟弟之类的蠢事,但是身上带着的傲气却是无法掩饰的。

    偏偏不是所有的皇孙都任由弘皙嚣张,弘皙坐下后,就有人冷哼一声。

    弘皙回头,冷冷地看了一眼。坐在十五阿哥身后的那位,就是刚刚发出冷哼之人,冲着弘皙扬了扬下巴,满脸不服气的模样。

    曹颙在远处瞧着,想起十六阿哥之前对上书房诸人的介绍,知道这不服气之人就是三阿哥诚亲王的嫡子弘晟。虽然眼下还没有封世子,但凭着嫡长身份这个却是跑不掉的。二贝勒弘皙是太子庶子,只因太子妃没有嫡子,他自己又占了个长孙,才倍受康熙宠爱。因此,像弘晟这样,瞧不起弘皙的嚣张,也算情有可原。

    在各个王府贝勒府中,嫡庶之分可谓天差地别。除了铁帽子王世袭罔替,宗室爵位共有十二等。各王府中,除了一个儿子降级继承父亲爵位外,其他儿子都是到成年后根据出身来封爵位的。庶子的爵位要比嫡子降两级,有的低更多。

    寅正二刻,上书房的几位师傅迈着方步进来,大家开始上课。

    +++++++

    请大家多多支持推荐票,谢谢!!

    第五卷 繁华处 第七十五章 传旨

    皇宫,上书房。

    曹颙本来还有几分担心,怕自己刚到这里,有人要跳出来给个下马威。到了后才发现竟似高看了自己,那些个伴读里都是八旗世家子弟,甚至还有宗室,自己这个外官之子根本就称不上分量。

    刚落座时,还有人探头探脑地询问他父祖的官职爵位,听说是个从三品官的儿子,父亲爵位不过是个二等男,对方神情立刻冷淡下去。

    曹颙心中暗暗好笑,这些个小屁孩,一个个年纪不大,都学得如此世故。不过,这样也好,没人关注,消停地陪着十六阿哥混上一段时间就是。

    总的来说,上书房里的硝烟味儿还是很浓的,只是都集中在弘皙与弘晟之间。弘皙有个十三岁的弟弟弘晋在上书房,弘晟那边虽然有两个弟弟,但是一个七岁,一个六岁,实在太小了些。二对三,加上几人的伴读,课余时间就是一场大戏。

    课间休息时,十六阿哥就到曹颙这边,一边向他介绍那几个皇孙,一边同他一起看热闹,不良地很。其实,那些皇子皇孙也算好区分。除了三个皇子外,十个皇孙是出自四个阿哥膝下。太子与五阿哥每家两个,三阿哥与七阿哥每家三个。五阿哥由太后抚养大,七阿哥则早年随扈讨伐葛尔丹时落下了残疾,两人都有意无意地避开了夺嫡争斗。他们的儿子,也都是行事低调,颇具乃父之风。而与之对比的,太子与三阿哥的儿子们,则显得张扬一些。

    差一刻辰时,康熙来到上书房。待众人请安问礼后,他很是慈爱地询问了几个年幼的皇孙功课,最后又劝勉了几句才出去。曹颙有些奇怪,因为发现这位老爷子似乎往自己这边多看了好几眼,甚至好像还冲他笑了笑。

    辰初(早晨七点),上书房下了早课,是大家用早饭的时间。早饭都有宫里的膳房提供,不管是皇子皇孙,还是诸位伴读,都有一定的份例。

    此时,不远处清晰地传来鼓乐声,康熙皇帝在乾清门早朝听政。

    早饭过后,到了辰初二刻(早晨七点半),就是汉师傅来授课,学习内容就是《四书》、《五经》与《资治通鉴》等。这些内容,曹颙在江宁时已经学了七八年,已经很熟悉。因伴读师傅都是翰林院的翰林,讲起书来另有一番味道,课程倒也不显得枯燥。只是授课时间太久了,到了午正(中午十二点)才结束。

    十五阿哥与弘皙都是到十五岁的,熬到午初(中午十一点)就走了,引得十六阿哥一阵羡慕。

    午饭后,又换了师傅,来教授大家书法与诗赋。这次课程是半个时辰,未初二刻(下午一点半),曹颙结束了上书房课程。

    与十六阿哥相随到阿哥所,过后曹颙自己按照早晨来的路线,从东华门出宫。

    小满、魏黑魏白以及另外两个名叫吴茂、吴盛的长随,牵着马在东华门外守着,见曹颙出来,都迎上前来。吴茂、吴盛也是兄弟俩,年纪都不大,一个十七、一个十五,曹府的家生子。他们的父亲是曹家在京城的一个管事,前几年病死了,家中只剩下孤儿寡母。

    曹颙进京后,大管家曹忠给他选长随,因念及吴家兄弟憨实本分,就挑了他们出来。两人话不多,曹颙比较满意。魏黑与魏白兄弟两个,对这两个老实本分的孩子也印象很好,闲暇时分就指点指点两人拳脚。

    曹颙出了东华门,就忍不住伸了下腰,除了早饭与晚饭的半个时辰外,整整上了四个时辰、八个小时的课,这功课实在不轻松。江宁时族学里的功课,与上书房相比,根本不是一个份量。

    曹颙看到吴家兄弟的马鞍边上挂着两个蓝缎包袱,一个大些,一个小些,问小满:“那是你紫晶姐姐送出来的?”

    小满回道:“嗯,紫晶姐姐说大爷交代的,小包的算是给马爷的新婚贺礼;大包的是南面带来的各种药材。”

    曹颙从小满手中接过缰绳,上了马,没有直接回曹府,而是去了位于东四十条的马府。这是礼部侍郎马衍的府邸,是马俊的伯父家,马俊进京后就住在这里。

    上几日在贵宾楼,因遇到那书生编派曹寅,扫了众人的兴致,最后大家说了几句闲话,就散了。

    马俊定了十月初二离京,去湖南长沙县任县令。

    曹颙明儿要去上书房,没有时间送行,就在今儿过府送程仪。因人人都知道曹家眼下缺钱,所以金银之物曹颙就免了,只让紫晶寻了些上好药材。湖南那边多湿气,气候不像江宁那般宜人,多准备些药物还是妥当的。另外,马俊成亲时,曹颙在塞外没赶上,这新婚贺礼也补了一份,是紫晶准备的一些精细物件,给两位新娘子的。一式两份,也不显得厚此薄彼。

    东四十条,马府。

    马俊听到门房通报,知道曹颙来了,亲自出门相迎。

    两人到了客厅,马俊明日要早起赶路,行囊物品都准备妥当。

    马家虽不是旗人,但是世代诗书传家,祖父那辈就入朝为官,到马俊父亲这代,兄弟两人都是进士出身,其中马俊的伯父还是探花及第。兄弟两个,一个为京官,一个为外官,如今一个是二品侍郎,一个是正四品道台,在汉官中也算是显赫。

    马俊伯父在部里当差还没回来,伯母听说是侄儿的至交好友来了,叫人出来传话,请客人留下用晚饭。曹颙与马俊两个要说话,也就不推辞。虽然在宫里中午吃了些,但是那些饭菜只是看着体面,实在不合胃口。不过,从这个细节,也能够看出满汉规矩的不同。满人的主妇是不避外客的,汉人之家礼教守得更严些。

    清朝官场有句俗话:“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郭省城;恶贯满盈,附郭京城。”其中“知县附郭”,指知县与知府同城;“附郭省城”就是知县、知府与巡抚同在一城:“附郭京城”就是京县。

    马俊带着几分读书人的清高,在谋缺时不愿动用伯父的关系,结果落得个附郭知县。不过,瞧他的精神头儿,实在是很有信心的模样。他在侍郎府里好几年,已经远非昔日阿蒙,曹颙对他倒是没有什么好担心的。马家就这一棵独苗,长辈们当然不可能袖手旁观。上头有人好做官,何况上头的这位又是二品京官。就算是看在马俊伯父面子上,相信湖南的那些官员绝对不敢刁难他。

    用过晚饭,曹颙与马俊又说了几句闲话,看看时辰申初二刻(下午三点半),想着马俊远行事务繁多,就告辞回府。

    刚出马府没多久,对面就有人骑马过来,却是眼熟的,是赵安,李氏从江宁带来的下人,惠心的丈夫。

    见到曹颙等人,赵安下马打了个千,说出的话却让曹颙吓了一跳:“大爷,宫里来人了,大管家派奴才过来请您回去!”

    曹颙扬了扬眉:“是十六阿哥来了?”心里却琢磨着,皇子不是不能随意出宫吗?这小十六找什么理由出来的?

    赵安听了,连忙摇头:“不是皇子阿哥,是位年轻的公公,带着圣旨来的!”

    康熙的旨意?曹颙有些意外,冲赵安点了点头:“知道了,回府吧!”

    城西,曹府,客厅。

    一位二十来岁的内侍笑吟吟地坐着吃茶,大管家曹忠站在旁边陪着说话。

    后堂里,紫晶与庄席两个神色都有些凝重。贵宾楼的纠纷,小满回府对两人说了。曹家处境尴尬,眼下两人都悬着心,不知道这所谓圣旨到底是福是祸。雷霆雨露,具是天恩,曹家又哪里有回旋的余地?

    等到曹颙回府,看到那内侍,脸上却多了几分笑意,竟是熟人,忙抱着拳道:“魏公公,七、八日没见你了,瞧着气色倒好!”

    来人是乾清宫的太监魏珠,曹颙几次见驾,都是他带着引进的。

    魏珠起身笑道:“曹侍卫如今儿在上书房,往后自当常见的,还是让咱家先结了差事,咱们再闲话!”

    大厅上,接旨的香案曹忠早准备好的。

    曹颙背靠门站立,魏珠面南背北,举起手中的圣旨,高声道:“一等轻车都尉、乾清宫三等侍卫曹颙接旨!”

    ++++++++

    大家,不嫌麻烦地给几张推荐票吧。鞠躬感谢

    第五卷 繁华处 第七十六章 恩典

    城西,曹府,大厅。

    曹颙跪下听旨,只听圣旨中赞曹寅“老成持重、谨厚宽平、殚力转输、悉心经画”,接任江宁织造十余年间“从无稽迟贻误之事”,又说到“今年齿已长、而精力未衰、久任勤劳、良可嘉尚”,因此在圣寿节(皇太后生辰)到来之际,加封为二等伯。然后,又赞曹寅之子曹颙“人才壮健、善骑步射、通晓文艺、恪尽职守”,赏赐田庄一座。

    曹颙听得迷迷糊糊,这二等伯照曹寅原本的二等男,可是连升三级;点名赏赐自己庄子,更是有些莫名其妙。难道关于曹寅“贪污”的传言已经传到康熙耳朵里,老爷子因内疚又开始下恩典了?

    不管心里琢磨什么,曹颙还是先谢恩接旨,起身将圣旨双手奉到香案上,随后才请魏珠坐下闲话。

    魏珠笑着道:“是内务府那边拨出的庄子,听说足足有八十顷,万岁爷中午叫交代人办去了,想必这两日就有人上府来交割,府上还是提前准备好人手才是。”

    “多谢公公提醒!”曹颙开口道谢,状似无意地说道:“我们曹家都感念太后老人家的恩德,想必京城其他人家这几日也沐浴天恩?”

    魏珠不以为然:“不过是借由头罢了,看万岁爷的意思,怕是心里早就准备赏的。”

    曹颙听了,心里嘀咕,难道是塞外小十六弄银钱买地的事闹的,使得康熙老爷子心生不忍,因此拨下给田庄给自己?

    魏珠还要回宫复旨,吃了半杯茶,就起身告辞。大管家奉上辛苦费,魏珠笑着接过,掂出分量不轻,心中带着几分欢喜,看来自己没交错人,这小曹侍卫确实是个够意思的。

    送走魏珠后,曹颙回到厅上,见庄席与紫晶都出来了,知道两人是跟着担心,笑着指了指圣旨:“不是坏事,好大一份恩典呢!”

    庄席摸着胡子,笑着点了点头:“看来万岁爷是表态呢,眼下对曹家示恩,也算是给那些蠢蠢欲动之辈一个警告!”

    紫晶也是满脸喜色,只是又有些为难:“早知老爷要升伯爵,咱们府当初就不该放人出去,眼下人手又该不够了!”

    旁边曹忠跟着点头:“是啊,大爷,咱们府的牌匾都要新制,人口怕也是要酌量添些个!”

    曹颙听了,忙摆了摆手:“人口别再添了,何必讲那个排场,毕竟父亲又不在京里居住,门面上过得去就行。眼下这七十来口,已经不少了!”

    曹忠想着宅子虽不用扩建,但是换匾额,重新粉刷大门,再定制两个大些的石狮子,这些都是起码的,下去找账房规划去了。

    封爵赏地,是曹府的大喜事,紫晶去找曹忠家的,准备内外下人的赏了。总要让大家都沾沾喜气,才会对曹家更忠心。

    厅上,只剩下曹颙与庄席二人。

    曹颙在脑子里盘算着自己名下的土地,祖母留下的庄子十顷,密嫔与十五阿哥送的十五顷,再加上今儿康熙赏赐的八十顷,总计一百零五顷,一万零五百亩。一不小心,自己又成了大地主。若是再加上让昌平管事何茂才私下买进的那几十顷荒山,那曹颙名下的土地超过了一万五千亩,已经超过孙氏老太君最早留给他的一万两千亩。这半年来,因为折腾这些地,得了几万两银子出来,还了曹家的部分亏空,没想到到头来,竟然土地不减反增。

    曹颙没做过农民,对于一万五千亩地,没有什么具体的概念,但仍忍不住有些兴奋。若是不沾政治,做个大地主,过着悠哉的日子多美。不过想想社会现实,又觉得那种想法太不切实际,若是没有与之相符合的社会地位,拥有这么多土地,也未必守得住。说不定哪日,就有权贵惦记你这点儿地,寻个由子吞并了。不过,他还是告诫自己,即便当个地主,也不能够当个心太黑的地主,虽不会冒着大不韪弄什么人人平等的论据,但是在不惹眼的情况下让佃户们生活的好点还是要的。总不能像电视上演的那种地主,叼着个旱烟袋,脸上贴块膏药,逼得那些佃户卖儿卖女,嘴里还阴阳怪气地说:“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得,这些,想得有些远了。

    就这次圣旨,庄席先生似乎想得更多。犹豫了片刻,他才对曹颙道:“看来颙儿你这种不骄不躁、温良孝顺的脾气确实对了上边那位的胃口!”

    曹颙从自己的地主大梦中醒来,不解地看着庄席:“先生此话怎讲?”

    庄席看了看圣旨的方向:“颙儿,那庄子可是指明赏给你的!”

    曹颙点了点头:“恩,这个,估计是因为大家都知道我卖了昌平的地吧!不过赏赐给我,与赏赐给曹家,不都一样吗?”

    庄席摇了摇头:“颙儿,若是赏赐给曹家,是整个家族的公产;若是单单赏赐给你,是你的私产,这怎么能一样?”

    “私产?”曹颙笑了笑:“先生怎么会想到这些个,公产、私产的,不都是家里人用吗?”

    庄席略有深意地看了曹颙一眼:“颙儿,你不看重外财,这算是好事,但是有时还应多想想!曹家两房人,就算是长房这支,也并不是只有你一个儿子!你前几年在寺庙里,今年又上京,时日久了……”

    曹颙无奈地笑了笑,虽然这几年都不在家里,但是江宁那边的消息通过各种渠道也算尽知。对于父亲宠爱幼子之事早有耳闻,难道还让他费心机与幼弟争宠不成?母亲李氏也是因这个缘故,到京城后不愿意回南。

    幸好曹家不是王公之家,否则要上演一场继承人闹剧,听说那边的琉璃姨娘在府里的风头一时无二,除了在李氏面前不敢放肆外,在其他人面前很是跋扈。

    曹颙并不怨曹寅,曹寅五十多岁,寻常人正是“含饴弄孙”的年纪。曹顺是他年近五十才得的老生儿子,自然不会像对长子那般苛责。

    曹颙是曹家的长子嫡孙,又是郡王福晋的同母兄弟,家族继承人的位置不容置疑。没有人会质疑这点,即使庄席先生也是这样认为。

    只是这时候,还有分家一说,按照民间约定俗成的宗族制度,分家时是不分嫡庶、财产均分的,只有女眷的嫁妆除外。例如,曹家若是分家的话,李氏与兆佳氏的嫁妆是不算在内的;曹寅这房要是分家的话,李氏的嫁妆留给亲生子女,其他家产由曹颙与曹顺两兄弟均分。

    庄席先生一番分家的话说出口,听得曹颙瞠目结舌。曹家还有那么大一个窟窿等着填,哪里就能够想到分家?再说,曹家从康熙四十四年开始还亏空,眼下哪里还有什么家底?除了京城与江宁的宅子外,怕是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而江宁的宅子毕竟是官宅,若是曹家人不任织造了,自然由内务府收回。

    想到这些,曹颙觉得很没意思,自己为了曹家的亏空费心筹谋,到了京城又是忍气吞声地装孙子,做到这个地步也算尽了为人子女的义务。若是这般,曹寅还想着要算计着大儿子,偏疼小儿子,那他对这个父亲就只有无语。就算是更年期,也不至于糊涂如此吧?难道他这个做哥哥的,就不会照顾弟弟吗?不过,就算曹寅想法子将家财都留给小儿子,又有多少?

    曹颙往椅子背靠了靠,觉得当个大地主也不错,心里踏实很多。若是曹寅还一味地宠琉璃母子,那是不是该将母亲接到京城来?不知不觉,他心里萌生这个念头。

    +++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当儿子也不是那样容易的……

    可怜的小曹,实在是不容易啊

    第五卷 繁华处 第七十七章 菊影

    康熙四十八年十月二日,曹颙自上书房下课,就到乾清宫外递谢恩折子。结果,听到圣驾去了畅春园。

    十六阿哥没有回阿哥所,跟着曹颙身边。他昨晚就听十五阿哥说到曹颙受赏之事,很为曹颙高兴。听说曹颙要去畅春园谢恩,十六阿哥去太后那请了个懿旨,寻了个见驾的由子要与他一起出宫。

    当值的领侍卫内大臣巴浑德调了八名侍卫,又叫人从护军营抽调五十人,这才安排十六阿哥出宫。

    这些人,加上十六阿哥与他贴身小太监,再加上曹颙主仆几个,六十来人的队伍颇有点浩浩荡荡的意思。

    曹颙看着众人将身穿常服的十六阿哥护卫在中间,心里就想着上辈子看那些电视剧也好,看小说也好,别说是皇子阿哥,就是皇帝老子,也是只带上三两个人满街溜达。可是,眼前的小十六,好不容易逮个出宫的机会,被这六十来人围成一团,哪里有半点自由可言。

    十六阿哥被围得难受,拉着马缰往曹颙这边靠过来。这下可好,连着曹颙主仆几个都被众人围住。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sail007

    粉丝:65607金币:3533威望:162345注册时间:20120104发私信 关注ta

    发表于20120703 08:54 只看该作者

    32

    十六阿哥与那领头的侍卫抱怨了几句,对方只是一句“上命难为”,丝毫不肯散开来。皇子身份贵重,虽然在京城不至于有什么危险,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若是因懈怠磕着碰到有点什么闪失,那大家的身家性命就不用要了,所以他们自然是格外恪尽职守。

    幸好畅春园不远,从安定门出城,往北快马疾驰大半个时辰也就到了。

    将十六阿哥平安送达,侍卫与护军营的兵丁就算完成任务。接下来,十六阿哥是留宿畅春园,还是返回宫里,那自有这边的大人安排。

    曹颙吩咐小满等人在园子外等了,自己跟着十六阿哥进了畅春园。按照规矩,他是不能够进园子的,需要园子外递谢恩折子,等着康熙召见,才能够进入。不过,十六阿哥嫌麻烦,让曹颙随行,去侍卫处侯着,等他去见康熙时,帮曹颙递折子。

    太朴轩,领侍卫内大臣在畅春园中的当值地点,今儿当值的内大臣是鄂飞与贵升。两人见十六阿哥来了,都起身行礼。

    曹颙原本跟在十六阿哥身后,见状连忙退到一旁。两人都是一品大员,一位还是宗室,十六阿哥哪里肯受他们的礼,笑嘻嘻地扶住,问了圣驾所在,知道是在澹宁殿,就先去见驾去了。

    十六阿哥走后,曹颙又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21部分阅读

    欲望文

章节目录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书屋只为原作者肉书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肉书屋并收藏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