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 作者:肉书屋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192部分阅读

    人还能忍得,八福晋却是爆碳脾气,这话又是她进门才说的,哪里还忍得住?

    她挑了挑嘴角,着看向三福晋。冷笑道:“看来嫂子是真疼我们了?使得我们这些个小肚鸡肠的的家伙,也学学规矩,好大一份人情。”

    三福晋说完,也深感失言,正寻思用什么话转过去,八福晋已经是斗鸡一般。

    论序齿,三福晋是嫂子,八福晋是弟妹;论爵位,三福晋是和硕亲王福晋。八福晋却是个贝勒夫人;论尊贵,三福晋也是勋爵府邸出来的,比郭络罗家要有权势。

    因此,对于八福晋的失礼,三福晋神色淡淡的,道:“算不上什么,不过是空口白牙,说口说两句罢了。

    八福晋皱了眉,脸色越来越难看。

    七福晋怕她们两个起争执。忙打发人将天佑、恒生与八福晋带来的小姑娘都送到东屋去了。

    “你是谁?”天佑带着几分好奇问道:“是叔姥爷家地小姑姑么?”

    “叔姥爷?”小女生笑着跟学了一句,明白其中之意。摆摆手。道:“我不是他们家的格格,只是借住罢了。”

    说话间。她的视线却落到炕桌上的一本《庄子》上。

    她已经十岁,已经启蒙好几年,对于读写都不在话下。

    她伸手拿了,里面都是各色的花样、鞋子,想来是大丫环做阵线用的。

    《庄子》她已经开始学,早已经听了老师讲了很多了,但是今天见便了成年人之间地钩心斗角,她对这本书的感觉又有些不同……

    曹听了伊都立的话,甚是意外,不禁问道:“什么?你被连降三级?到底是什么罪名,不是之前立了功劳么?”

    伊都立面上带着几分尴尬,道:“你这些日子病着,所以没听说,却是四九城都传遍了,这回丢人却是丢大发了。”

    “到底是什么?你也忒不小心,怎么就被御史抓了尾巴?这连降三级,是从五品,莫非要进六部做员外郎?”曹沉吟着,说道。

    “还能有什么?五月去归化,我收了个女子,哎……我又不是军职,这算什么事儿……”伊都立拍着脑门回道:“不去六部,是去内务府,给你当帮手去,这点还算是不错……”

    6点码到现在,7个小时,对不起了,更晚了,泪。

    第一卷 世家子 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五百八十二章 药材(下)

    伊都立巴巴的过来,自然不会只为了告诉曹自己个降职之事,主要目的是为了求药。

    他家老太太身子有些不舒坦,最近正寻好的人参滋补,但是城里药铺的上等药材却是紧缺得很。

    影影绰绰的,伊都立也听到些风声,晓得京里的大药铺,这货源多由九阿哥把持。这药源,自然是太医院生药铺那边。

    这次曹生病,十六阿哥“奉旨赐药”,却是使得京城药房名贵药材紧缺,价格数日之内翻了好几番,仍是有价无市。

    想到此处,伊都立看着曹一眼,道:“说起来,我还真是服了你,伤风都能闹出这么大动静来。你也要小心些,这京城还没有谁能从九阿哥嘴里刨食儿吃。”

    曹苦笑,十六阿哥一时兴起,闹出这样一出来,实是招眼得紧。

    曹次日晓得,自己这边只留了一些,其他的多是使人悄悄地送到十三阿哥府去了。因没有声张,外界还不晓得,要不然伊都立也不会求到这边。

    见曹不说话,伊都立道:“你且瞧着,今儿这是我来了,明儿、后儿还不晓得谁会来。到时候,你给了这个,不给那个的,少不得闹出些是非。又是担个御赐的名声,看你怎么收银子?”

    曹道:“大人说的正是,我也想到这个,已经使人将药材都送到十三爷府去了。过几天他那边地铺子手收拾出来。就会往外卖。要是大人用其他药材,就只能往十三爷府上自取;这人参。我们府倒是真有几株好的。”说着,叫来小厮,吩咐他去二门传话,从内院库房取两株好参过来。

    伊都立听说都送到十三阿哥府了,颇为意外。

    少一时,小厮已经捧着一只一尺来宽、两尺来长地锦盒过来。

    伊都立打开锦盒,红绒面上,正是两株参须完整的老参。

    有句老化,“七两是金。八两是宝”,说的就是人参。这两株人参看上去,就算不到八两,也差不离了。

    虽是想着给母亲求好人参,但是这个也委实名贵了些。

    伊都立带着几分犹疑,问道:“孚若。莫非这些人参是太后赐给令堂的?这给我拿去使,有些不妥当啊。”

    曹摆摆手,道:“不是那个,这个是之前我打发人从外地淘换来的,就是想着给母亲补身子。后来这宫里的人参赐下来的,外头人送礼也有送这个的。这些就没有使。”

    伊都立闻言,松了口气,道:“如此正好,那就谢谢孚若了。这银钱……”

    曹见他说这个,道:“说这个,就见外了,大人还是少费口舌。”

    伊都立爽朗一笑,对曹道:“既是如此,那我就不同你嗦了。等我过些日子。淘换些好药来,送你一份做回礼。”

    曹听了,实在无语。

    伊都立所说的“好药”,就是有助房事地壮阳药。

    “大人,”曹心里实在有些好奇:“不是知道损身子么,大人怎么……”

    伊都立听曹提及这个,脸上露出几分得色,挑挑眉,笑着说道:“女人么,就是好马。今儿骑这个。明儿是骑那个,燕瘦环肥。其中滋味儿却是不同。小姑娘生涩,却是最好调理,这破瓜之乐,却是妙不可言;小女人晓得服侍人,床笫之间,百般手段,使得人飘飘欲仙。”

    说到这里,他横了曹一眼,道:“这齐人之福虽说辛苦些,但是哪个男人不乐意?像你这样的,这世上却是少了又少。人生漫漫,若是只有一老马在身边相伴,那还有什么趣味?”

    曹讪笑了两声,没有说话,心里却是将陈太医给骂了好几遭。

    就算他因前几个月的受伤损了元气,也不至于肾虚”;就算肾虚了,也没有那啥啊。

    该坚挺的时候依旧坚挺,做男人就要像个男人,要不然那成了什么?

    结果,陈太医这诊断出来,曹这边就难受了。

    不管是曹寅、庄先生,还是初瑜,都将曹当成是“肾虚”的病患来待的。

    庄先生送过来“三宝酒”,勒令曹早晚喝这个酒强身补气;曹寅这边,也是给儿子淘换了补肾地补药。

    初瑜则是亲自给丈夫确定食谱,每顿菜中都有什么“火爆腰花”、“溜腰片”、“烤羊腰”什么的,剩下的素菜也是韭菜、山药这些,都是壮阳的。

    要不是曹不吃狗肉,怕是狗肉汤也要上来了……宅正堂。

    赫舍里氏有些清瘦,却是板着腰身,坐在炕边上,同来探望的侄媳妇马佳氏说家常。

    马佳氏身边,站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是马佳氏地儿子,乾清宫三等侍卫仕云。

    说起来,仕云是赫舍里氏的堂侄孙,今儿休浴,陪母亲一同来看探病。

    赫舍里氏同马佳氏说了几句,这又聊到仕云身上。

    仕云不比其他人家子弟,他是独子,父亲过身的又早,正当早日娶亲生死,开枝散叶。

    马佳氏闻言,慈爱地看看儿子,笑着对赫舍里氏道:“婶子,您不知道,云哥儿腰子正着呢,想要自己个儿挑媳妇。这孽障太磨人,我也拿他没法子。”

    赫舍里氏点点头,道:“怨不得你们家今年没动静,今年大选。宫里留下牌子地闺女不说,其他的大家伙也当抢着相看了。”

    “可不是。咋地。他的几个表哥都是这个月下定,有个表妹也是这个月订的人家。”马佳氏附和着。

    仕云见母亲与堂叔祖母说起自己个儿的亲事,神情有些不自在,视线也避开来。

    这时,就听廊下有人道:“太太,二姨娘来了。”

    赫舍里氏听了,眉头微皱,虽不相见,也不好当着客人发作。

    外头来地。正是带着丫鬟,捧着燕窝来的杨氏瑞雪。

    见里屋没有动静,她已经轻手轻脚地进了屋子,却是没有想到有客人,而且还有一个男客。

    媚眼如丝,轻扫了一眼。杨瑞雪对眼前这个少年第一感觉是好年轻,模样也俊。

    待再看一眼,她却是唬的小心肝都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

    她低下头来不语,她的后背已经都是汗。

    赫舍里氏原本就不怎么喜欢杨瑞雪,见她冒失地进来,心里已经是不痛快。

    “还杵着做什么?还不快些给六奶奶行礼。”老太太的声音中带着几分严厉。

    杨瑞雪只觉得头发发麻。却也无可奈尔,只好低头上前,在马佳氏面前行了蹲礼。

    马佳氏见她虽妇人装扮,但是颜色却同少女一般,心里也是赞叹。

    “咦?”仕云原还有些怔然,见了杨瑞雪地容貌后,却是不由地诧异出声。

    杨瑞雪见仕云如此,只觉得两眼发黑,真想就此晕过去。

    仕云的脸已经红了。低着头不言语。

    赫舍里氏见仕云如此,不禁生疑,皱眉道:“云哥,你见过杨氏?”

    “啊?”仕云没想到老太太会直言相问,正犹豫着该如何回答,就见杨氏正满眼祈求地看着自己。

    虽然已经过去两年半,但是想起是眼前的女人,将自己变成了男人,仕云的心里也生出几分怜惜。

    他“嘿嘿”地笑了两声,对老太太道:“叔祖母。孙儿是没想到叔叔有这般好服气。婶子贤惠不说。小婶子也是这般品貌。”

    赫舍里氏听了,没有再问。让杨氏放下燕窝,打发她出去。

    杨氏强稳了心神,俯首退了出去。

    仕云看了看杨氏的背影,想着两年之前,不由地脸红心热。

    赫舍里氏没有多想,只当是小孩子爱色。她心里思量着,往后对杨氏也要多加管束,少让她出头露面,要不然那张脸也是凭添是非。

    却说,杨氏出了赫舍里氏地屋子,身子已经是不稳。

    她心里,实是后悔万分。

    为何要去献这个殷勤,要是没有去地话,也不至于如此狼狈。

    神情恍惚之下,却是连兆佳氏过来也没有瞧见,疾步往自己院子里去。

    兆佳氏见她连规矩也不讲了,止了脚步,正要着恼。

    就听到“啪嗒”一声,杨瑞雪身上挂着的一串玛瑙手串摔到地方。杨瑞雪仍是闻所未闻,疾步走了。她地丫鬟俯身将手串拾起,小跑着跟在她身后。

    “奔丧么?”兆佳氏咬了咬嘴唇,冲着杨瑞雪的背影吐了两口吐沫。

    杨瑞雪奔回自己的屋子,连孩子也顾不及看,到了炕边,直接软倒在炕上。

    她趴在炕上,不禁嚎啕大哭起来。

    她向来觉得自己有些小聪明,以为能将男人玩弄于股掌之上。

    却是一步一步,身不由己,走到今天。

    稀里糊涂地做了妾,她已经是满心不情愿。只是因她费了心思,笼络住了伊都立,在府里也不用看大妇的脸色。

    这一年多来,倒是习惯了宅门地日子,没事也学着点规矩什么的,像个良家妇人一般。

    她不是小姑娘,不会傻的以为伊都立是真心喜欢她,不过是爱她的色罢了。

    现下,就不停有新人进府;等到她老了,就算再使出什么稀奇花样,伊都立也不可能愿意上她的床。

    手上有余财,身边又有两个女儿,不用在吃穿上依仗伊都立,对于将来之事,杨瑞雪也就没想那么多。

    只寻思,好好将两个女儿照看大,消停地过日子。

    没想到,这昔日的床上宾,竟是丈夫的堂侄儿。

    若是当年什刹海待客的事情败露,能不能保得住性命,却是两说。

    想到这些,杨瑞雪倍感凄苦。

    不行,总要想个法子才好,她猛地坐起身来,面上露出决绝之色……

    十三阿哥与十三福晋坐在堂上,王郑氏坐在十三福晋右手边的第二把椅子上,向他们夫妻两个说起新到地一批洋货的情形。

    因到年底,是人情往来与娶亲嫁女的日子,这东西卖出去的多。

    所以铺子那边,已经提前两月就给广州那边送了消息,让他们赶在腊月前,送一批货进京。

    如今,这新货已经清点入库。

    王郑氏已经将货物单子递给十三阿哥与十三福晋查看,又将南边来的稀罕物件使人捧了些过来。她随着丈夫,已经成了十三阿哥的门人。

    不过,却不只是为十三阿哥的铺子做掌柜,这铺子也有她三分的干股。

    这干股原是一分,由十三阿哥给提到三分。

    除了因赏识王郑氏的经商才华外,十三阿哥如此,主要也是为了卖曹一个人情。

    这洋货生意如此赚钱,货源那边又是曹的管事。要是曹自己想支起一摊来,不过是动动嘴皮是地事。

    曹却是将这个让给十三阿哥,十三阿哥本不是爱占便宜之人,心里就始终惦记着这个事

    待晓得王郑氏地哥哥是曹的心腹,王郑氏未嫁时又执掌过曹家地珠场,十三阿哥就不愿以寻常仆下视王氏夫妇。

    是一份也好,是三分也好,王郑氏并没有太计较。

    她家人口少,夫妻两个加上几个仆人,拢共才十来个人,每月支出有限,王全泰的薪俸已够开销。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王郑氏的这种从容,这世上又有几个能做到?

    越是接触,越发现这个小女子的不俗,十三阿哥与十三福晋不禁啧啧称奇。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巧妇伴拙夫”。

    王郑氏从十三阿哥府出来,坐在马车上,心里想着即将开业的生药铺子。

    虽说现下有了百十来斤药材,但是也不过十多种,其他的药材,多多少少也要寻地方进些。

    这几日京里的名贵药材稀缺,这开业的日子到底要定得早些,还是晚些。

    由药材又想到曹家,自打得了曹卧床的消息,她随同丈夫已经去过曹家探望。

    虽没有看到曹,但是王郑氏也能想象得到他慵懒的神情。

    却是当时年纪小,谁爱哭来谁爱闹。

    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想到此处,王郑氏阖了眼睛,叹了口气。

    少一时,马车停了。

    王郑氏扶着小丫鬟的胳膊下车,就见门房躬身上前,禀道:“奶奶,有客到,在厅上候着。”

    王郑氏听了有些稀奇,道:“爷不在城里,要过两天才回来,怎么还留客吃茶?”

    门房回道:“奶奶,不是来见爷的……是位堂客,说是娘家人,要见奶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sail007

    粉丝:65607金币:3539威望:162347注册时间:20120104发私信 关注ta

    发表于20120704 11:29 只看该作者

    253

    第一卷 世家子 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速客

    王家的宅子只有两进,院子不算宽敞,

    前面上房是客厅与书房,左右厢房是门房护院的住处。

    因是女客上门,前面的门房就传话二门,喊了个媳妇子乔安家的来奉茶。

    这个媳妇子是王郑氏早年在广州买的丫鬟,最是伶俐不过。到京城后,由王郑氏做主,嫁给了王全泰的长随乔安。

    成亲后,乔安家的还在内宅当差。赶上王郑氏月初、月末忙的时候,乔安家的还像过去似的,帮着对账。

    听说来了女客,乔安家的带着个小丫头出来,除了奉茶,就是有一句没一句地打听这女眷的身份。

    说起来,这女客也颇为稀奇。

    这个时候,除了小门小户与商贾之家,谁家的女子会轻易抛头露面?

    瞧着她穿着湖蓝色的旗装,外罩浅蓝色暗花缎镶毛边马褂,足上一双低跟短靴。说是旗人,这耳朵上只有一个耳朵眼;说是汉人,这却是一身的旗装。

    还有带来的小姑娘,穿着一身粉色旗装,带着金项圈,屏气敛声的,看着也分外懂规矩。

    瞧着这装扮,像是大户人家的奶奶带着小姐出门子,但是光秃秃的两人,不见半个丫鬟婆子跟着,是哪家的规矩?

    不会是有什么隐情吧?乔安家的心里嘀咕,是不是姑爷在外头不规矩,勾搭了睡觉的小媳妇。

    杨瑞雪,生在富贵之家,这一年多在伊都立家又是见惯了气派的,哪里会将乔安家的一个媳妇子放在眼里。

    她随口敷衍着,眼角的余光。却四处打量。

    看到屋子里的家具摆设,杨瑞雪地眉头不由微皱。

    家具是榆木的,这些她虽然没用过,但是家里下人房预备的就是这个。

    隔开厅堂与里屋的多宝格上,摆放的也不过是漆盘、木雕,还有个铜达摩立项。

    屋子收拾得虽干净。但是却是寒酸了些。

    之前她已经打听得清楚,郑虎在曹家过得甚是体面。娶的是曹家大管家之女,家里也买了宅子,身上捐了功名。 《

    郑沃雪这边嫁了个待职地武官,夫妻两人在十三阿哥府当差。

    杨瑞雪对旧事实是怕了,要是去找郑虎,说不定又要牵出些什么来,这才带着女儿来寻郑沃雪来了。

    目的无他,只有两个字,认亲。寻个靠山。

    这世上,血缘是骗不了人的。不管是多了恶劣的关系,中间有血脉牵系着,就有着千丝万缕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缠。

    王郑氏进了院子时,杨瑞雪已是听到了动静。

    她已经悄悄地将手腕上的宝石镯子与宝石戒指都褪下,塞进荷包里。筠儿明晃晃的项圈挂着胸前。杨瑞雪想要摘,已是来不及。

    却是失算,没有考虑周全,要不然应换身素色的衣裳过来,也能显得落魄些。

    “姐姐!”杨瑞雪嘴里说着,身子已经矮了下去。

    王郑氏见杨瑞雪躬身。忙侧身一步,没有受她的礼。

    从门房那里听说来客自称“娘家人”,王郑氏便想到杨瑞雪身上。她嫂子来过这边,门房与下人们认识。

    除去她嫂子,是女眷,又能自称为她“娘家人”的,怕只有杨氏瑞雪。

    早在王郑氏进京初,郑虎便提出想要认下这个妹妹如何,云云。还是王郑氏硬拦下。才劝得郑虎改了主意。

    无事不登三宝殿,她才不会以为杨瑞雪是为了“手足情深”来认亲地。

    况且,这世上,除了她自己个儿,便只有兄长一位至亲。其他人,不管血脉如何,名分如何,却只是其他人。

    杨瑞雪见王郑氏避开,脸上有些僵硬,眼圈已是红了。

    她却是没有多说什么。而是拉过一边站着的女儿。对王郑氏道:“姐姐,您要是恼妹妹。妹妹也无话可说。姐姐高洁,妹妹却是再嫁妇人,又是侧室,这实是无脸面再以姐姐的妹妹身份自居。这是您的亲外甥女儿,叫巧筠,还有个小的,已经半岁多了,不方便抱出来。”

    说到这里,她低下头,小声地吩咐女儿道:“筠儿,这是你姨母,却叫人。”

    筠儿抓着母亲的手,仰起小脸,见王郑氏没有笑意地面容,怯怯地叫了声:“姨母。”

    王郑氏的脸上,却是铁青铁青的,难现慈色。

    杨瑞雪见她不进盐津,哽咽着说:“姐姐就算不待见妹妹,不愿认下妹妹,好歹看在血脉相依的份上,认了筠儿这个亲外甥女儿啊。妹妹这几年甚是凄苦,先是死了男人,守了寡;又为了避开族人谋算遗产,进了京城。却是不小心让人看上,稀里糊涂的做了妾。大户人家的规矩重,嫡妻地手段也是防不胜防。妹妹这里,苦熬罢了;孩子们还小,妹妹实是惶恐不安……”

    说到最后,她已经是忍不住低头饮泣。

    杨瑞雪一半是为了给王郑氏看,一半却是哭自己个儿。只觉得心里悔恨不已,要是自己在江宁,也不用这般茫然无助。

    筠儿被唬住了,抓了母亲的小手,脸上有些惶恐。

    虽说杨瑞雪的唱作俱佳,王郑氏却是不屑一顾,视线落到筠儿身上。

    六、七岁的年纪,梳着双鬟,看着白白嫩嫩的,刹是可爱。

    王郑氏看着筠儿,脑子里出现另外一个差不多年纪的小姑娘。

    那正是当年随着母亲与哥哥到江宁寻父的王郑氏。

    不仅没有见到父亲,还被白氏辱骂,王郑氏之母亲当晚就撒手人寰了。

    “这位奶奶说笑了,我姓郑,你姓杨,两户人家。何谈血脉?”王郑氏神色淡淡地说道。

    “姐姐……”杨瑞雪的脸上带着几分祈求。

    王郑氏见了她这般作态,心里却是警醒。

    听说她在学士府过得甚是滋润儿,这好好的怎么又想起“认亲”戏码来了?

    “这位奶奶,我是说过了,不敢当这声姐姐。今日有些劳乏,就暂时先不陪客了。还请这位奶奶见谅。”王郑氏站起身来,已经是送客地姿势。

    “姐姐真是狠心,怨不得大哥不想认我,想来也是姐姐地意思……”杨瑞雪的泪簌簌落下,看着甚是凄苦可怜。

    王郑氏脸上露出一丝痛苦之色,她的母亲郑氏说是“病故”,真相并非如此。而是在丈夫家门前,被白氏骂得羞愤难当,悬梁自尽。

    杨瑞雪却只当王郑氏已经被软化,不禁窃喜。嘴里还絮絮叨叨地说着。

    王郑氏心里正堵得慌,听了杨瑞雪没完没了的,有些不耐烦,皱眉道:“说这些做什么,这位奶奶却是有些交浅言深了。请恕少陪。”说着,已经是起身要出去。

    杨瑞雪见了。有些着急,上前拉了王郑氏的衣衫,带着哭腔道:“姐姐到底要怎样才肯认我?”

    王郑氏止了脚步,冷笑了两声道:“因为你母亲,家母失了丈夫;因为你父亲,使得我失了母亲。父债女还也好。母债女偿也罢,这亲人二字还请少说出……”

    说完,她便没有再留。

    她侧身绕过杨瑞雪,出门去了。

    杨瑞雪怔怔地,却是说不出话……

    曹喝了半月的汤药,身子看起来已经好得差不多。只是表面上看罢了,动弹多了,就浑身冒虚汗。

    尽管如此。他也晓得自己这病不能再拖延下去。

    宫里已经几次派太医过来,曹就算想要偷懒多歇几天,怕也是不能。

    这还是署内务府总管地消息后,曹头一遭在朝廷上露面。

    这关注曹的人,不免都要过来,与他寒暄两句。

    虽说还没到上朝时辰,圣驾未到,但是这边也是禁止喧哗的。

    于是乎,官员与官员之间说话,就都“窃窃私语”地。

    这朝会地礼仪。还有个不得“交头接耳”这一条。于是乎。大家伙寒暄时,这身子板得整整齐齐的。声音不大不小地。

    曹笑着听了两句,心里却也没什么兴致。

    自己这个内务府总管的职位,说白了就是皇宫里的后勤主事儿之一,在明朝都是由太监兼任。

    想到“太监”。曹想起这数日来的补药,却是只觉得鼻子湿打打地。

    他忙掏出帕子,捂住鼻子,殷红的血渍,看着甚是使人触目惊心。

    有没看清楚的,见他帕子上有血渍,还当他是咳出来的,这也使得不少人想入非非。

    少一时,康熙圣驾到了,朝会开始。

    除了升福建巡抚觉罗满保为闽浙总督之外,今日的朝会就说了一件事儿,那就是将南书房行走何焯的官衔与进士、举人地功名都革了。留着白身,仍在修书处行走;如不悔改,著该管官员即行参奏。

    何焯的罪名主要有三,一是将今时文章比之万历末年文章,这却是大不敬之罪了。

    其实,是他在康熙前些年丁忧时曾将女儿托付给八阿哥。因八福晋没有生育,所以就收了何女为养女,带在身边。

    南书房行走,武英殿纂修,都是在宫里当差的。朝廷早有制度,大臣禁止结交皇子阿哥。

    第三条罪名,就是何焯受贿,为知县之子夤缘。

    三条罪名下来,已经是死罪了。

    还是康熙念其“稍能记诵”,从宽免死,。只是将他的官职与功名都革去。

    曹冷眼旁观,却是心里好笑得紧。

    康熙却是老了。有些蛇影杯弓。

    二阿哥那边刚闹出“矾书案”这边康熙就已经先向八阿哥动手了。明面上是发作何焯,实际上却是杀鸡骇猴,给那些还对十三阿哥有希望的人先动手。

    关于夺嫡之事,曹心里晓得后事,已是失了关注的兴致。

    散朝后,曹却是忙起来。

    先是皇太后打发人过来,传曹过去。

    曹成亲后,随着妻子来给太后请过安,对太后地印象就只是一般。觉得她不爱说话,架子到。

    今天,太后的脸上慈爱得不行。

    除了问了几句曹的身子如何,太后还专门问起了李氏。说话的功夫,已经有内侍收捧了匣子过来,里面却是银丝的长命锁。

    不用说,这自然是为了长生满月预备的。

    到底没完没完?

    曹心里付费不已,寻思自己是不是忘恩负义。明知道太后是好心好意,但仍是不愿使人领情。

    曹从太后宫出来,魏珠就已经在外头等着了:“曹爷,皇上口谕,传您青溪书屋见驾,”

    这个倒是不意外,瞧着太医造访曹家的次数,怕是康熙正在愁银子。

    青溪书屋外,吏部尚书领着几个外地官员等着传召。曹来后,却是直接被魏珠引到书屋去了,看着那些官员不禁眼热。

    “痊愈了?”康熙打量了曹一句,问道。

    曹这边,却是只能接话“谢圣恩”了。

    康熙指了指炕边不远的小凳子上,道:“坐下说话吧,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想来你心里也是预备好了。朕还等着,你有了章程没有?”

    曹这边,已是早有应对,见康熙开口,从袖子里拿出一奏本,双手奉上去。

    魏珠伸手接了,又转身递到康熙的炕桌上。

    康熙拿起看了,神色却有些复杂,说不上是欢喜,还是难过。

    “这……若是想要在明年春夏前筹集到军费,只有这这个下策?”康熙地声音中带着几分不情愿。

    难道这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能出来银子不成?

    曹原本是按照三年来规划的,时间上还感觉舒缓;额今天曹的目的是曹点了点头,道:“皇上,国库空迷,地方商绅却是富足。要是想数月内筹集钱粮,怕是只能从他们身上入手。”

    说到此处,曹却有些佩服康熙了。

    “破家知府,灭门县令”,地上官员为所欲为,将商贾富绅当成肥肉一般,饿了就来咬一

    康熙这边,却好像没想象过其他的。

    其实,有什么比“抄家”来钱的更快?

    只是曹才不会傻兮兮的提这个话题,得罪的人海了去,搞不好始作俑者还要承担责任……人,却是说不出话来。

    紫晶与叶嬷嬷侍立一边,也是带着几分疑惑,打量眼前的女子。

    那女子已经是双膝跪下,道:“奴婢素芯见过格格,给格格磕头了。”

    初瑜的脸上露出几分笑,道:“既是皇玛法送来地,我们也不好怠慢,姑娘请来吧!”

    “奴婢遵命!”素芯应声而起。

    “素芯姑娘初来,先歇两日,这所用差事,等我同额驸说过,再看看给姑娘安排什么差事。”初瑜已是恢复了平静,温煦着说道。

    素芯起身,看着堂上诸位一眼,却是低头退到一边……求助月票,推荐票。

    第一卷 世家子 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五百八十四章 雄风

    畅春园,清溪书屋。

    曹不禁有些愕然,抬起头来,道:“皇上,这……这……”

    康熙见曹这般反应,不禁想要逗逗他,笑着说道:“素芯的保姆是南边人,这丫头也煲得一手好汤,朕晓得你身子有损,正想着如何赏你,这回就将她赏你。已经使人送到你家来,想来往后你的身子也能好好滋补滋补。”

    狗屁的金口玉言,能相信才怪。

    别的不说,就说宫里的膳食,从材料预备到传膳,都有制度章程。可不是说哪里宫女手艺好了,就能煲个汤送到御前的。

    毕竟,是入口的东西,忌讳颇多。

    这御前当差的宫女在宫里位分虽尊,但是规矩也最繁琐。

    为了怕有异味,饮食上诸多禁忌,一年四季吃饭也不能吃饱。只要是当差,就要里外沐浴更衣,收拾得干干净净的。

    这样一个有头有脸的大宫女,会不懂规矩,去给皇帝煲汤?

    素芯编个辫子,服侍人穿个衣服什么的,有板有眼,侍候得周到舒坦。就是在曹身边侍候的那些日子,也没有惹人生厌的地方。

    需要的时候,就低眉顺眼地出现了;不需要的时候,悄然回避。

    别的不说,那份看脸色的功夫,是值得一赞的。说她厨艺好,曹却有些不信了。

    除了那身宫女的装扮,十指纤纤。同养在深闺的小姐没有什么不同。

    说起来,她地出身……

    曹心有明悟,俯首道:“皇上,臣惶恐。董女官是御前得用之人,岂能入臣府为差?想来皇上圣明,另有他意,臣鲁钝,却是不解圣心。”

    “哼!你鲁钝?怎么,不再耍小聪明了?十六阿哥奉旨送到你处的药材。你转手就送到十三阿哥府上,这是你的鲁钝?”康熙冷哼一声。听不出是嘲讽,还是责备。

    曹听了,心里却是怪怪的。

    帝王自有耳目,即便不像雍正朝地血滴子那般邪乎,也不会相差太多。这点。曹早已知晓,别的不说。庄先生手上就有些线人。

    晓得是晓得,但是用到自己身上,谁会舒坦呢?

    他心里叹了口气,从荷包里将十三阿哥之前给的与自己让初瑜给预备的银票,掏了出来,双手奉上。

    原就想着借着这次药材的由子,将十三阿哥的这笔银子献上去。既能表表十三阿哥地孝父爱国之心,也能避开刻意谋划的嫌疑。

    所以这银票他带着身上,没想到今儿却是正好用着。

    康熙接过银票,看着上面地数目字。脸上却是收敛了笑意。神情变得凝重起来。

    过了半晌,他方开口。道:“你将那些药材送到十三阿哥处,就是为了换成银钱?其心可嘉,却是杯水车薪,顶不大用。”

    曹心里稍加思量,道:“其中三万两是十三爷数年勤俭之积蓄,另外两万两,是臣与郡主这几年的积蓄。虽是微末之力,却是尽在本心,还望皇上体恤我等孝敬之意。其他药材所得银两,十三爷同臣商议,也是尽做军饷之资,不敢有半点贪

    康熙坐在炕上,看着那银票,胳膊微微有些发抖。

    若是曹说别的,以康熙爱面子的性子,指定少不得一顿申斥。

    曹却是提得“孝敬”两个字,让康熙亦是颇有感触。

    他冲龄登基,做了五十多年帝王。

    在“兄友弟恭”上,他能坦然地夸自己两句,皇兄皇弟俱封亲王,这是国朝第一君。

    所谓“父慈子孝”,却是大笑话了。

    二十多个皇子,近百皇孙,“顺”是有了,“孝”却是未必。

    他摩挲着银票,心里对十三阿哥的厌弃减了几分,对曹也多了几分慈爱。

    他点点头,道:“难为你们有心,朕晓得了。素芯是董家嫡孙,其母又是出自尚家。你若是想要执掌内务府,没有这两家地助力,也是难为。你是你父独子,膝下又只有天佑一根血脉,也当想想开枝散叶之事。素芯也算是朕看着长大的,性子温顺,宜家宜室,做你地侧室,也不算便宜了你这小子。”

    曹听了,心却是往下沉。

    曹家虽然抬旗。但是在外人眼中,仍是被划到内务府世家中。

    这内务府世家,眼下曹家虽说是风光,但却不是最显赫的人家。

    最显赫的人家,就是尚家与董家。

    尚家,正白旗包衣。曹家没抬旗前,与尚家同一佐领,两家子孙相继为佐领。

    尚家现下当家人,是尚家从龙入关后的第三代尚志杰。

    虽是包衣人家,但却是军功起家,征三藩有功,升内务府员外郎,进广储司郎中兼御书处总管,旋署总管内务府大臣,管理崇文门税务。

    现下,尚志杰虽没有署内务府主管,但是其兄弟子侄多在内务府各衙门当差。是内务府诸世家书数一数二的人家。

    他的辈分又高,虽说不过比曹寅大七、八岁,但是却占着“世叔”的名分,是曹的祖辈。

    除了尚家,内务府的大户,就要数董家了。

    董家是正黄旗包衣,也是军功获得官爵、世职。如今的家主是董殿邦,身上席着二等轻车都尉地爵位,现下是慎刑司郎中。

    他地母族是舒穆禄氏,继母是纳喇氏,自己娶的几房妻子也都是八旗大姓。

    董殿邦比曹寅大几岁。官职虽不如曹寅显赫,但是家族子孙繁茂。

    他地长子董郝善,征战多年,屡立战功。要不是英年早逝,现在也是显位。

    他的长媳是郭络罗氏,继长媳是赫舍里氏。

    除了这个英年早逝的长子,董殿邦还有八子十二孙,多在朝内外任官;几个女儿,也多是嫁显贵人家。

    “皇上。臣母已育下臣弟长生……”曹斟酌着,说道。

    “嗯?”康熙的声音有些森冷。道:“曹,你敢抗旨不成?”

    曹地心里“咯噔”一下,只觉得头皮发麻。

    这叫什么事儿,难不成指婚娶个媳妇,还要再娶个小老婆不成?

    他的心里“扑腾”、“扑腾”地狂跳起来。想起在蒙古养伤的日子,素芯给他梳头时。周身的淡淡幽香。

    能选在御前做大宫女的,那品貌自然是不用说。就是曹,也曾在心思纳闷,为什么康熙没有对素芯下手。

    随即,耳边就是初瑜的轻叹,使得曹地思绪渐渐平静下来。是了,对方是包衣之女,晓得规矩,不会忤逆大妇,也不会做出迫害嫡子嫡女之事。

    但是这世间女子。为女子弱。为母则强。

    更不要说她背后有两个子孙庞大的家族势力支撑,就算碍于身份。不能与初瑜分庭抗礼,但是到了子辈、孙辈,谁会晓得闹出什么幺蛾子。

    这,似乎想地有些远了。

    曹为自己一时的意乱情迷羞愧不已,初瑜与天佑他们娘几个,才是他的家人。为了一时的色心,竟要使得家人伤心么?

    顺承旨意,无法抗旨,这个借口能骗得了别人,如何能骗得了自己?

    “皇上,臣不敢抗旨,只是臣求皇上体恤,臣体弱不堪,这些日子多劳郡主衣不解带照看。她是王府贵女,下嫁曹家,操持家务,为臣生儿育女,何其劳乏。臣妄为人夫,多年来却是忙着家国之事,甚少有时间儿女情长。愧疚之心甚深,如何能不顾夫妻情谊,另纳新人?皇上,人贵在有自知之明,臣不是有魄力之人,实不愿为家事所累,还请皇上体恤。”说到最后,曹已经起身,跪了下去。

    虽说这话七拐八拐的说了许多,但是归根结底还是抗旨,曹地心里也没底。

    一方面,他盼着康熙能讲讲人情,将这赏赐“收”回去;一方面,他隐藏的阴暗面,也盼着康熙能态度强硬一些。

    他低下头,心里不禁骂自己是天地间最虚伪之人。

    若是康熙赏赐地是丑女,若是初瑜不是老用看“病人”的眼神看他,让他很伤自尊,他会这样想入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192部分阅读

    欲望文

章节目录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书屋只为原作者肉书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肉书屋并收藏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