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 作者:肉书屋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231部分阅读

    布、侍郎党阿赖、田从典、刑部尚书赖都、张廷枢、工部侍郎王度昭、左副都御史董弘毅、郝林、通政使周道新,祈雨处虽曾亲到,奏妄称不胜幸之语,亦属不合。

    其中,只是大学士王,在圣驾四月出京前,曾有过面谕,让其在家调养,因此著宽免。

    剩下萧永藻、星峨泰、长寿、张鹏、孙柱、李旭升、汤右曾、傅尔、吕履恒、殷特布、党阿赖、田从典、赖都、张廷枢、王度昭、董弘毅、郝林、周道新等人,俱著降二级留任,恩诏所得荫生俱著革退。

    大学士嵩祝不将在京诸臣不虔诚祈雨、奏报迟延之处即行指名参奏,亦属不合,著革职留任,恩诏所得荫生著革退。

    京城留守的六部九卿衙门,有头有脸地,都在这里了。别的不说,就说六部衙门,就发作了八个尚书,十三个侍郎。

    除了礼部尚书赫硕咨被革退外,其他的都降级留任。饶是如此,也够让人吃惊的。

    偌大一个京城,没有几个三品以上顶戴地了。

    除了吃惊,不少人心里剩下地就是窃喜。

    工部尚书出缺没多久,还没有人补缺,这又空出来一个礼部尚书来。

    曹颙这边,寻思的却是别的。

    既然专程回京详查官员祈雨之事的嵩祝没有即行指名参奏,那递折子的是哪个?

    即便是当初废太子时,康熙也没有这么大面积地处置群臣。不过同那时地处置相比,这次更像是“小惩”。

    “降级留任”,不过是换身顶戴罢了,没有换差事,只要出点小成绩,就是“官复原职”;当然,要是出了纰漏,怕是就彻底掉下来,甭指望在充京堂。

    这相当于每个人的脖子上,都逃了个套,就得战战兢兢地才行,否则就要断送了前程。

    作完留守京城的官员,内侍没有像平素朝会似的,喊什么“有本早奏,无本退朝”,而是直接喊了“散朝”。

    朝堂上的几位皇子,三阿哥、四阿哥、十五阿哥、十六阿哥几个,则是有内侍传口谕,到烟波致爽殿见驾去了。

    曹颙则随着文武百官出来,回到内务府衙门这条。

    康熙并无大碍,这使得曹松了口气。不过也开始琢磨,是不是再写个请旨折子。

    曹颙这边惦记着事儿,伊都立这边也没闲着。

    因修缮行宫,伊都立这边才立了功,还惦记着自己复职之事。就算不回太仆寺,仍在内务府这边,从五品的位置也委实太低些。

    趁着四下无人,伊都立问曹道:“孚若,瞅着这番动作,倒是瞧不出皇上用意来,到底因何大怒,总不会就为了祈雨吧?”

    曹听了,摇了摇头,道:“圣心难测,我也不知。”

    伊都立则是有些坐不住,在地上踱了两步,叹了口气道:“就算熬下来优异的考评又能如何?我想要升一升,怕是艰难。”说到最后,已经分外沮丧。

    曹见了,劝慰道:“左右大人还年轻,着急什么?熬上几

    不定什么时候就碰到机会。”

    他说这些,是因为伊都立是十三阿哥地连襟,同十三阿哥关系还好,但凭这两条,往后的前程就错不了。

    “早过了而立之年,快要四十了,还年轻什么?”伊都立摇摇头,道:“先父这个年岁,已经进了内阁,迁了礼部侍郎,我却还在从五品上混着,真是给祖宗蒙羞。早知如此,我就该考进士,入翰林,也用这般苦熬。”

    伊都立抱怨了两句,想起一事来,道:“大人,今儿衙门要是不忙地话,卑职想早些回去。仕云到热河轮班,正打算给他接风洗尘。”

    听他这般说,曹摆摆手,道:“大人去吧,衙门没什么事儿,不用在这边耗着。”

    伊都立听了大喜,便先出了衙门家去。

    曹颙看着伊都立的背影,想起到河南府赴任地曹项。

    在曹颙心中,十六岁地曹项还是个半大孩子,正是该学习地年纪。他只当现在逮了机会,得以出仕,却不晓得这地方官一级一级地升起来,也不是那么好熬巴的。

    又不是个有心机的孩子,品性纯良,是个老实人。

    不晓得多少年后,当他地同窗们走进士科入了翰林,做了革臣时,他会不会后悔。

    河南府知府衙门驻地在洛阳,训导是知府衙门地辅官,并没有自己的衙门,就是知府衙门这边办公。

    曹项五月初六打京城出,在月末到抵洛阳。

    洛阳知府李廷臣虽不是科班出身,但是资历熬了多年,才推升到知府任上。

    虽早有公文下来,晓得衙门里要补一个训导,但是见到曹项时,李廷臣还是意外得紧。

    原本还担心曹项带着世家子弟的恶习,是傲慢无礼之人,没想到竟然这般儒雅。

    一番恳谈下来,两人倒是相投。

    听说曹项身边只跟来一妾照看起居,还没有娶正妻,李廷臣不由心动。

    曹项虽不过是七品官身,但是兄长是侍卫,伯父、堂兄都是京堂,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李廷臣是汉军旗的,两家联姻也能使得。只是他没有女儿,想要召曹项为女婿也是空想罢了。

    曹项这边,打家里出来,虽带着新奇,但是也多了份小心,怕行池有差,使得家族蒙羞。

    前任训导的宅子虽空着,但是脏破不堪。

    而且不久前,前任训导就是害病,死在这边。

    曹项听了,心里忌讳,加上不愿委屈绿菊,便暂住驿站,使人出去寻宅子租赁。

    没几日,在衙门附近寻了处两进地小宅,三年四十两银子的租金租赁下来。里头地木头家具都是现成的,曹项一行便搬了进去。

    绿菊向来伶俐,以前也帮着兆佳氏料理过家务的。

    她带着丫鬟媳妇,将内宅收拾得妥妥当当的,前院厅堂也都装饰一新,看着有些过日子人家的模样。

    曹项见了,不胜欢喜。若不是还惦记着生母,他真想就这么在洛阳过下去。

    六月初一,按照规,是各佐属官吏参见知府的日子。

    就像是个小朝会似地,在知府衙门正堂,通判、察院、盐道、推官、儒学、粮捕、刑理等人都来了。

    虽说曹项年级最轻,官职最小,但是背后有个曹家,谁人敢小觑?

    李廷臣见过各属官后,提议今晚设宴,给曹项接风,大家就都跟着捧场。

    曹项是官场新人,没经过这个,但是也晓得入乡随俗,不敢扫大家的兴致。

    一顿酒菜下来,就有不少人拍着曹项地肩膀,跟他攀关系了。有祖籍直隶的,说是同乡;还有去过江宁地,话里话外就是与曹家有旧的意思。

    曹项虽不晓得哪句真,哪句假,但是都恭敬地应了。

    待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散去时,李廷臣还特意吩咐人带了食盒,叫曹项拿回去给女眷。

    曹项感激不尽,谢了又谢后,才带着人回宅子。

    因喝了不少酒,又吹了风,回到宅子门口下马时,曹项就有些受不住,只觉得胃里翻江倒海一般。

    实是挺不住,他就扶着墙根,吐了个痛快,而后由小厮扶着,进了院子。

    绿菊那边得了消息,已经带着丫鬟在二门迎着,见曹项浑身酒气,亲自扶进屋子。

    晓他出去吃席,绿菊这边已经先使人熬了醒酒汤。

    服侍着曹项更衣漱口后,绿菊就亲自将醒酒汤送到曹项嘴边。

    曹项笑着接了,指了指桌子上地食盒,道:“是知府大人从酒楼要的点心,叫我拿回来给你吃的。你快尝尝,跟京里地饽饽比起来如何?今晚晚饭上,吃了一小盅老汤烩面,味道甚好,可惜方才都吐了。等忙过这两日,我带你过去吃。”

    听说曹项吐了,绿菊怕他肚子空不舒坦,就起身去捧了食盒,神色却颇为意外,笑着说道:“都是什么吃的,怪沉的。”

    话间,她已经将食盒捧过来,搁在炕桌上,揭开盖子。

    灯盏下,里头白晃晃的,不是银子是什么?满满地一层银元宝,都是精巧可爱。

    绿菊地笑容凝住,用帕子捂了嘴巴,惊诧得紧。

    曹项这边也是诧异万分,丝毫不觉欣喜,只觉得后背只冒冷汗,醉意立时去了八、九分。

    上下两

    ,每层十个银元宝,每个十两,拢共是二百两银

    曹项这个七品训导,一年的俸银也不过是四十五两。眼前这些,比他四年的俸银还多。

    “爷……”绿菊抓了曹项的手,面上有些担心。

    曹项的视线从银子上移开,站起身来,涨红了脸道:“不行,我要给大伯写信。”说话间,就开始四处找笔墨。

    绿菊忙扶住他,道:“爷别急,我这就叫人给爷取去。”

    这内宅地正房三间,两人在西屋住着,东屋收拾出来,做了曹项的书房。

    听了吩咐,端了纸张笔墨送过来时,绿菊已经盖上食盒。

    绿菊铺好纸张,打下去,自己拿起墨条,亲自给曹项磨墨。

    曹项拿起笔,却不晓得该如何落笔,抬头看看边上给他磨墨地绿菊,道:“我该怎么办?”

    绿菊犹豫了一下,道:“外头爷们的事儿,我也不晓得。只是这世间哪里会有天上掉馅饼的没事?若是爷是上官,李知府是属下还罢了,巴结孝敬也不算什么。

    这平白无故的,给属下银钱,怎么说都蹊跷。反常即妖,这些银子来意不明,爷心里也当惊醒。”

    曹项听了,使劲点头,撂下笔道:“就是这个道理。我也觉得不对,贪小便宜吃大亏,这不明不白的银子,谁稀罕呢。只是瞅着知府大人说话办事,是个爱面子的,要是直接还回去,抹了他地脸也不好。还要想个法子,不要留了是非口舌。”

    “爷也别急,也不必就直接了当地将银子送回去。等过些日子,寻个由子,送份差不多的回礼就是。”绿菊思量了一回,开口劝道。

    曹项点了点头,道:“有你在我身边,真是我地福气。赵师爷那边,虽说教起来,一套一套的,但是我瞧着,还不如你有主意。”

    “都是我不好,本不该卖弄口舌。只是担心爷,忍不住多说了两句。”绿菊听了,犹豫了一下,轻声说道:“爷不要怪我,下次我不敢了。”

    “什么怪不怪地,我欢喜还来不及。”曹项说着,见绿菊手指上沾了墨汁,忙抓了她的手,亲自用帕子给她擦拭了,道:“往后你就好好养着,动手地活都交给我。”

    “哪里就那么金贵了?”绿菊闻言,淡笑道:“就是为了侍候爷,我才跟着爷过来的。”

    听绿菊说这个,引起曹项的心病。他也顾不得给曹寅写信,摩挲着绿菊的胳膊,道:“天不早了,该歇了……”

    他只说了一半,最后一句话却含在嘴里,没有说出来,那就是早点生个儿子吧……

    热河,学士府,内堂。

    伊都立坐在炕边,脸色黑得怕人。杨瑞雪在旁见了,心里有数,面上越小心,亲自斟了茶,送到伊都立跟前,柔声道:“爷,喝杯酽茶解解酒吧。晓得爷不爱醒酒汤的味儿,就给爷预备了这个。用井水拔了,正凉着。”

    伊都立接过,一口饮了,只觉得去了几分暑气,舒坦了不少。

    他犹豫了一下,皱眉问道:“好好的,月娘怎么跑去见外客了?”

    月娘是他春日里添的妾室,今年才十三,正是豆蔻年纪,娇小可人。

    伊都立的妻子伊尔根觉罗氏原是要过来热河的,因家务脱不得身,就叫人将月娘送了过来。

    刚好伊都立因初瑜在府里遇刺之事,有些迁怒杨瑞雪,见小妾到了,就一直歇在月娘屋里。

    “许是想探听姐姐的消息吧,不是说月娘的姐姐做了云少爷的屋里人么?”杨瑞雪轻声回道。

    “饶是如此,你也当拦着小。她年岁小,不晓得规矩,你这当姐姐的,也不管教管教。”伊都立想着刚回来时,见月娘与仕云两个在堂上说话,心里就有些不对味儿。

    “是,爷,奴晓得了。”杨瑞雪低头应着,拉了伊都立胳膊,道:“爷别恼了,月娘妹妹同仕少爷年岁差不多,小孩子愿意亲近些也是有的。”

    她不说这个还好,一说这个,伊都立的眉头皱得更紧。

    杨瑞雪乖觉,已经收了声,走了两步,到窗前的桌子前,摘了一根钗下来,挑了挑香炉里的烟灰。

    伊都立原还怕小妾出身场合,闺门不肃,给自己戴了帽子。

    见了杨瑞雪轻柔的腰肢,想着她床之上的风情,伊都立不由身上有些热。

    加上酒气未消,又是美色当前,伊都立哪里还把持得住。

    他站起身来,走上前去,一把将杨瑞雪楼在怀里,手脚已经开始不老实。

    “爷,妹妹还等着爷呢……”杨瑞雪想要挣扎开来,却被伊都立抱得紧紧的。

    伊都立被挑得兴起,一把将杨瑞雪横抱起来,脚下走了两步,将她压在炕上。

    这时,就听外头有丫鬟禀告:“老爷,二太太,月姨娘使人过来,问老爷何时过去。”

    伊都立的手在杨瑞雪的胸前揉着,正是激荡之时,闻言不由扫兴,转过头来,对着门外道:“不过去了,叫马嬷嬷过去,教教她规矩……”

    杨瑞雪化作一汪春水,心里得意,嘴里微微呻吟着,身子已经软了……

    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六百七十八章 酷暑

    六月初二,曹颙还没将新写的折子递上去,十六阿哥消息。他之前的请旨折子,康熙已经批了,允他暂回京城。

    并且还有旨意,让他回去带人探察京城四周,看看旱情如何。

    曹颙不胜欢喜,将手头的差事都交接了,又请陛辞。

    康熙便没有传召他见驾,不过也打发魏珠出来带了口谕,让他精心差事,不可糊弄。

    因一个祈雨之事,已经折了多少官员,曹就算再大意,也不会在这个上面偷懒。

    李氏与初瑜这边,早已收拾好行李。因女眷都回去,所以魏黑之妻香草带着七娘,也收拾好东西,要跟着一块回京。

    只是想着这边就剩下曹寅,李氏心里又有些不放心,待曹寅再三劝了,才依依不舍地上路。

    来时还是春日,回去时已经是盛夏,道路两边别有一番景致。

    一行都是妇孺,曹颙就吩咐人缓行。

    除了天佑与恒生两个天天嚷着骑马外,偶尔曹颙也将天慧抱到马背上透透气。

    刚从热河出来时还好。青山绿水。并不觉得暑热。行了两、三天后。就开始觉得热了。

    李氏上了年纪。初瑜是大病初愈。孩子们也娇嫩。所以也怕中暑。每日里早早出发。中午就在驿站歇了。

    如此这般。总算在六月初七那天。平平安安地抵达京城。

    早先在京城里还不觉得。这去了趟热河。再回京城。越发觉得京里地暑热难当。

    兰院上房这边。已经搁了两个冰盆。李氏还是热得睡不着觉。

    想着要去海淀园子小住。但是素芯之事还没处置妥当。李氏也好过去享清闲。

    兆佳氏这边,已经是抱怨了两遭,倒不是挑这门亲事如何,而且觉得眼下董家还不接姑娘有些不对劲。

    到底是亲娘没不在了,后娘也不精心。要是想赶在年底前出门子的话,这要预备的事儿还多着。

    李氏这边,对于丈夫给侄子定下素芯之事,心里并不怎么看好。

    女子本就青春有限,找个小夫君,往后怕是会吃力。

    兆佳氏早就惦记给幼子张罗亲事,是李氏晓得的,所以还担心她嫌素芯年纪大,往后婆媳不好相处。没想到兆佳氏这边却是反常,提起素芯并无不满之意。

    她哪里晓得,现下兆佳氏已经将素芯当成了自己人。

    早年兆佳氏刚进曹家时,就因不识字,受过丈夫的挑剔。曹荃当初,还曾想着亲手给妻子启蒙,但是兆佳氏对别地还伶俐,对于学习写字,却是打死也不开窍,终是不了了之。

    曹家年轻一辈的媳妇,初瑜不用说,是尊贵的皇孙女,满汉文都通晓;就是静惠这边,也是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

    论出身也好,论品貌也好,都比兆佳氏强许多。

    静惠那边,又是个滴水不漏的,使得兆佳氏都没地方摆婆婆的谱。

    如今有了素芯,她也开始念叨“高门嫁女,低门取妇”这句话,想起孙老太君在氏时的威风,心里有了祈盼……

    李氏这边,则是有些为难。

    按理来说,儿女亲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是素芯后母高氏,并不是董家能说得上话之人。

    思量了一番后,她还是使人往董家送了名帖,言明想要登门拜访之事。

    董家当日就使人回了帖子,说是六月十四,正好是董家一个孙儿的“抓周”,邀请李氏与兆佳氏过去做客。

    李氏这边同兆佳氏说了,倒是使得兆佳氏欢喜不少。

    虽说小定还没下,但是眼下也有会亲家的意思。

    转眼,到了六月十二这天,李氏、兆佳氏、初瑜三个就乘着马车,到了董家做客。

    因祈雨的缘故,五月里没有人家敢请戏班子,兆佳氏也是许久没听戏了,觉得热热闹闹地,趁着很有人气。

    加上董家儿孙多,女眷多,加上几位回门子的姑奶奶,漫漫地坐了好几桌子。

    不管是儿媳、孙媳们娘家,还是老姑奶奶、小姑婆家,都是有头有脸的官宦人家。

    兆佳氏看在眼里,心里对这门亲事越发满意。

    虽说董家不如曹家门第高,但是这姻亲故旧,往来关系,丝毫不比曹家弱。几门往来联姻地人家,都是内务府实权人物,并不比曹家的姻亲李家、孙家差。

    董殿邦之妻那拉氏已经上了年级,如今家中内务多是由董家长媳尚氏打理。

    李氏此番前来,并不是为了听戏来地,主要还是为了放定之事。

    尚氏这边已经先得了董殿邦的吩咐,挑了本月下旬一个好日子,说好了那日放定。

    因姑娘大了,怕误了花期,所以大定之事,话里话外尚氏也提了一句。

    李氏这边,自然是没话说,只是到底要兆佳氏拿主意,便没有说死。

    葵院,上房。

    一片寂静,长生已经被奶子抱回兰院,天佑与恒生两个也在书房上课去了。

    屋子里,素芯低头坐着,脸上露出几分迷茫之色。

    紫晶见她如此,心里叹了口气,亲手倒了一盏凉茶,送到素芯手上。

    素芯双手握着茶杯,抬起头来,轻声道:“谢谢姐姐。”

    “不过一盏茶,外道什么?”紫晶笑着坐在炕边,问道:“姑娘如此心神不宁,可是为了太太、二太太今日赴贵府之事?”

    素芯闻言,点了点头,道:“怕是我要走了,真舍得太太与姐姐……”

    “没几个月,就要坐着轿子回来了,到时候姑娘就是再想走,也走不了了。”紫晶拉过素芯地手,笑着说道。

    “真羡慕姐姐,哪里还会有这般自在的日子呢?”素芯咬着嘴唇,说道:“打小就学规矩,进了宫里,也是学规矩、看脸色。只有这半年,虽说不是自己个儿家,却是难得的清静与自在。好好的人,为什么偏要说人家。”

    “身为女子,总要寻人家地,也不好就这么耽搁下去。况且姑娘也没说给别人家去,往后隔墙住着,往来往常地,多好。都说做媳妇难,也要分人家。二太太看着厉害点儿,却没有坏心,只要恭敬着,说几句好话哄着就成;二奶奶性子柔顺,你也见过地,》之间也不难相处。五爷早年在老爷、太太身边养着,待人最是和气不过。姑娘且安心,不要再胡思乱想了。”紫晶见她如此不安,开口劝着,给她吃定心丸。

    素芯听出紫晶的好意,反而拉着紫晶地手,看着她的脸,犹豫了一下,问出心中所晓得这个道理,为了误了花期,孤独至今?”

    紫晶听了,身子一僵,过了半晌才露出笑来,道:“谁晓得呢,早先我也想着嫁人来着,寻思做个贤妻良母。可是嫁谁呢?就算想嫁,也要有男人肯娶才好。既是没人要,就只能这样熬下去……”说到最后,已经露了几分孤寂

    “姐姐……”素芯见她这般清冷模样,心中不忍,道:“要不我同嫂子说说,看能不能给姐姐寻个合适的人家……”

    紫晶听了,忙摆摆手,笑着说道:“姑娘的心意,我心领了,还是算了吧。做人家的填房,去当便宜娘,我没那个福气;入土半截的人,也没那脸面却做人地妾侍。姑娘刚还说这边日子清静自在,舍不得走。姑娘才住了半年就如此,我住了大半辈子,自然更舍不得走了……”

    虽说如今正是酷暑,天热得不行,但是曹颙身上背了圣命,也不是清闲的时候。

    从热河到京城这一路,两侧的庄稼都因少雨长势不好。京畿如何,还得下去看看,才能得知详情。

    在家里歇了半日,次日曹就带着几个内务府的属官出京,先是去了昌平,而后密云、延庆、通州、大兴、房山、怀柔转了一圈才回京。

    除了有河道地地方,引水灌,旱情稍稍缓解外,其他的地方,看着令人心忧。

    端午节后,虽说京城下了几场雨,但是因云层薄,覆盖小,许多地方并没有沐浴甘霖。

    今年是三月,所以立秋会比往年早,就算现下有雨,想要补种庄稼已经是来不及。看来,今秋京畿少粮,已经成定局。

    曹颙将这几日所见,仔细写了折子,由阁臣那边使人送往热河。

    折子才送去两日,京城就有旨意传回来。

    打从六月十五日起,热河那边斋戒祈雨,京城这边亦从十五日起,由礼部主持,一起祈雨。

    谕旨到抵京城时,已经是十六日,礼部那边忙打发人通告京城各个衙门。

    有前车之鉴在,如今提到“祈雨”二字,还有谁敢怠慢?

    太和殿广场上,一堆穿着三、四品补服地尚书侍郎,看着蔚为壮观。

    这众人排位,都是按照品级高低来的。曹颙这个正三品的内务府总管,原本是站在众尚书侍郎后的,现下在他前面的却没有几个。

    在京的皇子阿哥,被圈进地大阿哥、二阿哥不算,除了八阿哥与十三阿哥两个,剩下的成年阿哥也都每天来太和殿广场站着。

    以往祈雨,都是钦天监那边选日子,这次却是康熙临时起意。

    天有不测风云,这雨那是那么容易,说来就来地。

    又是酷暑难当的时候,祈了两日,就晒晕了好几个大臣,剩下地也都是苦熬。礼部那边,已经叫人预备了绿豆汤,但是也不顶用,眼见着每日晃晃悠悠的人,越来越多。

    曹颙虽说年轻,但是架不住这日头正毒,晒了几日,也觉得恶心头晕,像是要中暑了。

    因已经是大暑天气,京城就像个大蒸笼似地。

    刑部衙门那边,一日就倒毙了五个人犯。

    刑部的六位堂官,两位随扈,一位病故尚未补缺,剩下的三位在京城的,都因五月祈雨之事,受了责罚。

    其中,两位尚书降两级留用,一个侍郎降三级留用。

    本就战战兢兢的,如今又摊上人犯倒毙之事,唬得这几位都不行,连联名上了折子,请旨是否将监禁人犯从宽拘系。

    几日后,有旨意传回来,不只刑部衙门这边,京城各处在押犯人都从宽拘系,众人才算松了口气。

    饶是如此,数日内,各处倒毙的犯人也有十多人。

    京城各大寺院门口,多有施绿豆汤的。城里市集人口密集之地,多有顺天府衙门派了水车,使得百姓在酷暑下,能免费喝上一碗凉水……

    到了六月二十,总算老天开眼,天色开始有云层堆积。

    白日里阴了半天,到响午时分,开始下起雨来。

    开始还是淅淅沥沥的小雨,而后越来越疾,到了黄昏时候,街上积水之处,雨水已经能没马蹄。

    曹颙披着雨披,冒雨而回,心里也是松了口气。

    有雨总比没雨好,这庄稼减产,庄户人还能活,不过是吃力些。要是绝收的话,怕就要卖儿卖女、流离失所。

    进了二门,曹颙先去兰苑给李氏请安。

    李氏从董家回来后,原是打算去海淀园子避暑的,但是赶上曹要进宫祈雨,她不忍心儿子城里城外奔波,就没有成行。

    眼见下雨了,想来祈雨之事也能告一段落,李氏这边也是欢喜。

    “祈了六日了,这雨也下了,是不是明儿就不用去晒日头了?”李氏一边给儿子递瓜果,一边问道。

    “最少七日,明儿还得祈。然后由礼部那边上折子,看看热河那边的旨意再说。”曹颙回道。

    李氏听了,不由皱眉,道:“这样下去,何时是头啊?大热天的,在屋子里都难熬,更不好说日头底下。”

    “母亲,明儿去园子吧,刚好让儿子也缓缓。这京城里,实是太闷热了。就算下了这场雨,也未必能缓过来。”曹说道。

    “可是你往返城里,是不是太劳累了?”李氏犹豫了一下,问道。

    曹摇摇头,说道:“快马就半个时辰的事儿,还是去那边住吧。天佑与恒生都起热疹了,还是那边凉快。”

    李氏见儿子这般说,就点点头,道:“嗯,那明儿我就同媳妇商量商量,看看都谁过去。你二婶也嚷着热呢,等下完小定,就一道出城住也。”

    曹陪着李氏说了两句话,就起身回了梧桐苑。

    初瑜服侍曹颙换了衣服,想起一件事,道:“额驸,是不是咱们家昌平庄子也该多减些租子?”

    “怎么想起这个,那边不是井地么?”曹不解。

    “早先没想其他的,不过要是旁边的人家,见咱们家不减也跟着不减的话,那遭罪的还是百姓。”初瑜说道:“前几日额驸从京畿回来,不是说旱情严重。就算下雨,今年庄稼收成也不看好么?”

    颙,连连点头,道:“难为你想到这个,我竟疏忽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持正版阅读!)

    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六百七十九章 贺寿

    说没有认成义女,成了侄儿媳妇,但是李氏这边仍是预备各色厚礼。待董家使了高氏与尚氏来接人时,随着回去的马车就多了好几车。

    除了曹家这边,内务府那边也下来康熙的赏赐。

    曹寅性子最是求稳,怎么会没经过康熙同意就说定亲事,已经在御前报备后,所以康熙也晓得此事。

    董家极为体面,六月二十四,曹家放了小定,曹家这边就开始预备素芯的嫁妆。

    在素芯回去前,曹睿苷獗咧帐谴』幔艘幻妗?

    但是因素芯避闪的急,曹睿懿19挥锌凑媲小?

    不过瞧着这般守规矩,曹睿苷獗咭哺呖醇阜帧s忠蚶钍险獗咚灯鹚匦荆际呛没埃杂谡饷徘资拢芩闶怯辛思阜帜钕搿?

    李氏在原想要等曹董两家亲事安排妥当,就带着孙子、孙女们往海淀园子小住的。尚未成行,就赶上高氏老太君身子不舒坦。

    李氏这边,要侍疾,离不开身,就仍留在府里,打发紫晶带着田氏与怜秋她们过去,也权当散心。紫晶因府里有事,还不想去,是初瑜再三劝了,才去了海淀园子。

    兆佳氏这边,还打算带着四姐、五儿两个,随同李氏前往海淀园子避暑的。见李氏不去,她自然也不好巴巴地前往。

    只是她嘴边开始念叨着。想要修园子了。省得自家没有园子。大热天地。只能在京里苦熬。

    静惠这边。只是听着。并不应答。

    如今。府里地开支。用地是曹颂地俸禄与庄子地出息。

    兆佳氏这边将银钱把得紧紧地。连给四姐、五儿添新衣地例。都想着要节俭。由每季四套。变成每季两套。府中下人地。难得有回赏赐。也多是用旧衣旧裳了事。

    曹颙这边。也住到城外。等着旨意下来。看是否前往热河。还是继续在京。

    因海淀这边有畅春园。所以海淀到东直门中间都是青石板地官道。许是有了年限。有地方已经残破。如今正有役夫修路。还有在工部官员跟着。

    曹颙之前出入京城,前往京畿各处世,瞅着这架势,就觉得有些奇怪。

    今年,京畿大旱,就算工部有余银,也该想着开渠休整水路才对。北方少雨,十年里要旱五、六年。要是水渠畅通,增加灌,于国于民有利。

    待问清楚,曹颙实不知说什么好了。

    工部正有大工程,其实也不能说是工部,是直隶总督赵弘奏请的功臣,在直隶境内搭桥垫道。

    这个境内,实际上就是京城到热河的官道,外加上畅春园到东直门这条路。

    事情的起因,只因今年圣驾赴热河时,途中曾过问了道路之事。

    至于工部派人跟着,名义上是“与向道官员等共同监看搭桥垫道,不但钱粮不致费,而夫役亦均沾实惠”,其实不过是这笔大工程,油水丰厚,伸手捞一把罢了。

    曹颙这边,想着十六阿哥清查内务府蠹虫之事也是不了了之,在看着京城官场地情景,心里也只有叹气的份。

    虽说还不到天怒人怨地地步,但是官场上乌烟瘴气,就算是性子高洁之人,为求自保,也就与光同尘。

    就在等待热河圣旨中,曹颙迎来的他的二十三岁生日。

    早起,曹颙刚睁开眼睛,便见初瑜穿戴一新,边上天佑、恒生、天慧一溜排开。三个小家伙也都跟初瑜似的,穿戴一新,看着甚是喜气。

    将曹颙起身,初瑜忙拍了拍天佑。

    天佑牵头,兄妹三人齐齐跪下,道:“孩儿祝父亲“阿爹”福如东海,日月昌明,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说着,已经俯地叩首。

    曹颙听了,心里也是熨贴,忙起身,招呼孩子们起来。

    初瑜已经捧来新衣,湖蓝色的长袍,月白色的马褂,服侍着曹换上。

    雨不用求了,京畿也看过了,曹颙难得休沐,不用往衙门里去。

    喜彩已经带着天佑他们出去等着,曹颙笑着对初瑜道:“不是说不张罗了,还折腾他们起来?”

    “我跟太太说了,但是孩子们嚷着要来。”初瑜笑着说道。

    “孩子们要来?那吉祥话谁教地,怪顺溜的?”曹问道。

    “是妞妞,也不晓什么时候听人地词儿,记下了,教了天佑他们半晌。”初瑜说道。

    夫妻两个说了两句话,就出了屋子,带着孩子们,一道往兰院来。

    李氏已经起身,见儿子、媳妇带着孙儿们过来,脸上露出慈色。

    曹颙扶着李氏在炕上坐好,随后退后两步,撩了前襟,双膝跪下,叩头道:“儿的生日,就是母亲地受难日。儿子在这里,谢过母亲了。”

    “说这些做什么?怪让人心酸的。”李氏闻言,红了眼圈,亲手将曹颙扶起,仔细打量他地脸,道:“当初你刚落地,比小猫大不了多少。如今这一转眼,都当爹了。”

    说了几句话,李氏就使人摆桌子,一家人吃了早饭。

    桌子刚撤,紫晶、田氏与怜秋她们就带着孩子们来贺寿。

    曹颙这边,还带着几分奇怪。由初瑜边上说了,才晓得为了给他过生日,大家昨晚就回城了。

    曹颙这边,少不得一一回礼。

    内宅见完,前院也等着。蒋坚、李卫、钱陈群、魏黑、郑虎等人,都齐齐过来给曹颙拜寿。

    曹颙这里,这是不停俯身回礼。

    折腾一圈,已经有管家来传话,三姑娘与国公爷来了。

    曹颙听了,亲自出门相迎。

    塞什图乘马,曹颐乘车,怀里抱着寿哥儿。

    看到自己的外甥,曹颙亦是亲地不行,从曹颐手中接过来,狠狠地亲了两口。

    寿哥儿掰着手指,转身看着曹颐,撅着小嘴,可怜巴巴地唤道:“额娘……”

    “半年没见,不认识舅舅了?”曹笑着摸了摸寿哥儿地头发,问道。

    曹颐上前一步,对儿子说道:“在家怎么教你的,快些叫人。”

    寿哥儿犹豫了一下,方低声说道:“祝舅舅福寿安康。”

    瞧着他这乖巧的模样,曹颙也心疼得不行。想着母亲早起还念叨外孙儿,曹颙就请妹子带着外甥先去二门。妹夫塞什图这边,则是曹颙亲自领着,到了客厅这边说话。

    “大哥这是要在京城这边当差,还是要再往御前?”塞什图喝了半口凉茶,问道。

    “谁晓得呢,还没有旨意下来,我只当是享清闲。”曹回道。

    “大哥,我许是要往宗人府当差了,前几日见了简亲王,说是宗人府右宗人出缺。”塞什图犹豫了一下,说道。

    “宗人府?”曹颙听了,笑道:“那就要恭喜了。宗人府位居内阁、六部之上,平素管辖的差事,又多是清闲的,即体面又自在,多好。”

    塞什图见了曹颙的反映,有些奇怪,问道:“大哥平素不是不愿结交皇亲么?因储位未定,还曾担心我来着,怕我不小心被牵连进去。”

    曹颙摇摇头,道:“不是一回事。只是你是新贵,少不得有人打你的主意,想要拉拢你什么地。皇上那边,又最是厌恶结党的,对于皇子结党更是无法容忍。阿灵阿与叙两个,为何‘休养’,想来你这边也晓得些风声。至于宗人府,你是当差去了,理直气壮的,还有什么可避讳的?”

    塞什图边听边点头,这才晓得曹颙地真正用意。

    两人正说着话,曹颂已经带着曹睿芄础a饺烁茱j贺寿,又跟姐夫塞什图见过。

    “今儿不是当差么?”曹颙见了曹颂,颇为意外。

    “晓得是大哥寿辰,央了人换班。”曹颂憨笑着说道。

    曹颙点点头,瞅了曹睿芰窖鄣溃骸笆背讲辉缌耍遣皇且哺萌パ昧耍俊?

    “就是专程过来给大哥拜寿的,这就走。”曹睿苄ψ潘档溃骸按蟾纾到穸依镉邢罚艿苣艽笥鸦乩刺访矗俊?

    “有什么不能,带回来玩吧。只是别耽搁了功课,等下了学再来。”曹颙回道。

    曹睿苄ψ庞α耍雒派涎チ恕?

    少一时,亲自过来拜寿地,或者奉命送礼的,络绎不绝。

    曹颙已经是三品京堂,内务府这边的属官,自然少不得登门道贺。就连新上任的署理内务府总管董殿邦,也亲自过来。

    虽说说起来两人是平级,但是从曹睿苣潜呗燮鹄矗畎钤蚴浅け病?

    其他的,户部衙门、兵部衙门、太仆寺衙门、侍卫处,都有曹的同僚故旧。关系好地,亲自道贺;关系远些的,也有人情往来。

    姻亲这边,平郡王、十七阿哥、淳王府地几位阿哥、傅鼎也都陆续来了。

    作为曹家的大姑爷,孙珏这边却有些姗姗来迟。

    倒不是他故意来迟,而且衙门里有差事,落衙回家换了衣服,才使人捧着寿礼过来。

    看着曹家大门外地一溜马车,大门里帐房先生唱礼的声音,孙珏不由生出几分艳羡。

    在京城磨练了几年,他已经不是刚进京时地腐儒,将什么都挂在脸上。因此,心里想着,面上却是不显,吩咐小厮将寿礼奉上,自己跟着管家往客厅去了。

    曹家的亲戚,他多半都见过,只有董殿邦还是头一遭见。

    说起来,他与董家都是曹家二房的姻亲,关系本应好些。

    孙珏这样想着,对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231部分阅读

    欲望文

章节目录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书屋只为原作者肉书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肉书屋并收藏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