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292部分阅读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 作者:肉书屋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292部分阅读
么说,有,“仗势欺人”的嫌疑。换做初瑜却是再自然无比。
初瑜是皇孙郡主,和硕格格,孙家是包衣,即便是曹家的姻亲,也丢不掉皇家奴才的身份。
初瑜别说是叫她“诰封”就是直接叫她“安氏”也使得。毕竟不是夫族,有宗法的帽子在上头压着。需要守着长幼尊卑的身份。
因这个缘故,李氏也没有觉的初瑜说得有升么不时,笑着说道:
“亲戚之间,隔得远,难得过来。自然要留饭,叫厨房预备了。”
她原想多嘱咐两句,叫媳妇多预备几道好菜,但是怕落到安氏眼中,又成了显摆,就没有多说。
初瑜应了,随后望向安氏,开口问道:“宜人有什么忌口没有,不要外道,直说便是,省得奴才们预备得不和宜人口味。”
和硕格格相问,安氏却是不好坐着了,红着脸,起身回道:“不敢劳烦格格费心,随意就好。”
初瑜微微颌首,道:“晓得了。宜人陪着太太慢坐,我先下去了。
安氏摒弃凝神,站着恭送,见她出去,才松了口气。
李氏坐在炕上瞧了,到是有些不好意思,道:“不用拘谨,到底是亲是”
安氏讪讪地坐了,掂量着说道:“大表姓,贵人下降,固然是福气。这婆婆也不好当吧?瞧着这位格格。说话和气,这周身的气度却是叫人心惊。倒不像是做人家媳妇。倒像是当主子来了。”
自打初瑜进,,李氏对初瑜这个媳妇向来没挑。眼下听安氏话中有挑拨之意,李氏不由生恼。
之前安氏的酸话,李氏不会放在心上,毕竟早年这几家的状况都差不多,如今曹家确实比那李、孙两家过得好些。
但是这说到自己家事,李氏就不爱听了。
她看了安氏一眼,道:“这满京城。谁不夸我家媳妇贤惠?相处这么多年了,我怎么没发现媳妇有什么不妥当之处?她本来就尊贵,皇孙格格,天家血脉,又嫁入曹家为长媳。正经的主子,难道还要当奴才不成?”
安氏被堵得无话,忙赔笑道:“不是那个意思,只是觉得侄媳妇太威严了些,叫人不好亲近。”
李氏听了,只有无语。
曹家往来这些亲戚,女眷没有不赞初瑜好的,安氏却是翻来覆去地想要挑毛病。
换做在其他人面前,许是能落下好来。毕竟这自古以来,婆婆看媳妇。都是鸡蛋里挑骨头。李氏却是宽厚性子,加上初瑜确实当得起贤妻良母,婆媳两个甚是相得。
李氏越听越烦,心里已经认定安氏“剪薄勺”原本盼着曹颖夫妻和好的那点念头也消了。有这样一位婆婆,看来侄女这些年也没少遭罪。
幸好这几年在京城,总算是远着点。
安氏见李氏不应声,只当是说到她的痒处,更是没话找话,道:
“不说别的,就是夫妻恩爱,也当顾念子嗣大事。外头种田的老汉,多收了几亩粮食,还惦记纳个妾,更不要说大家的公子哥儿”
李氏却是有些听不进去了,这孙珏殴妻鞭子的缘由,就是纳妾。看来。孙家到是不觉得自家有错,怪不得孙弦能不念结发之情。
她“咳”了一声,打断安氏的话,道:小两口的事儿,当老人的也不好说。谁家的闺女不金贵?还是随他们吧。”
安氏只当李氏说愕是曹颙夫妇,李氏却是打定主意,不掺合孙珏夫妻之事。
初瑜站在,外,听了安氏这番话。面色有些难看,心里越发赞同丈夫的意思,支持曹颖“析产别居”。
曹家的女儿,如何可白白受欺负?
要晓得,天慧也终有嫁人的一日
西府这边,李氏还是那样温和。曹颙也没有失礼之处,但‘李家,孙府’之人,却只能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回到李家,孙文千少不得将孙珏再次臭骂一顿。
孙珏是个拧的,如何可认自己有错,叔侄两个差点上演一段全武行。孙珏不想着反省其身,自当曹家借机羞辱,话里话外,将妻儿咒骂一番,气得孙文千半死。
就是李鼐,也觉得小舅子有些过了。
这天下,夫妻反目的多,狠心对嫡子如此的却是少有,要不然怎么有“虎毒不食子。那一句。
瞧着孙珏,为了个来路不明的女子,几欲癫狂,差点鞭死嫡长子。这已是令人发指。
虽说曹颙也提及“析产别居”但是孙文千到底不死心,想着要不然拖一拖,说不定要转机。
没想到,还未等二次前往曹府。九门提督衙门的传票到了。
之前压下案卷没审,一是案情有未明之处,,是孙珏是官身。现下案情渐渐明朗,孙珏又因御史弹劾停了差事,就到了审案之时。
孙文千身上只是个监生,李鼐不过是个候补知府,两人实没什么分量。
别说是九门提督的长官隆科多,就是几个书办,也没将他们放在眼中。毕竟,在京城别的不多,就有身份的人多。皇亲国戚都一抓一把。更不要说官伸。
孙文千的意思,还想厚颜请曹颙出面的。曹颙却是往西山,给父亲祈福去了,不在城里。至于东府的曹项兄弟,孙文千是想也不敢想的。
作为姻亲,来到京城,又是中秋节前,孙文千少不得往平郡王府请安。
不是至亲骨肉,平郡王福晋也不好见男客,只打发王府管事招待了喝了半盏茶。
王府管事交代的明白,福晋对于曹家大奶奶之事很恼怒,说是要的为这个可怜的姐姐做主,孙家若是不给个妥善安排,怕王府这边就要为大姑奶奶出气。
话虽没有明说。但就是这个意思。
孙文千初还不明白,只觉得平郡王福晋说得是气话。就是再出气。能怎么着,就是王府权贵,也不能随意打杀人。
没想到,等到孙珏被传唤到九门提督衙门,情势大变。
原本只是传唤,成了收监。
按照大清律,职官没有御旨,不得随意用刑。但是孙珏入狱当日。就收了三十板子,打了个半死。
直至这时,孙文千花了五百两银子。才从书办那里买了几句准话。
圣旨已经下了,皇上的旨意只有两个字“准查”。
孙家带进京的那些银子,不出数日的功夫,就已经往九门提督衙门砸了两千两,却是没挡住提审。
不过三、五日功夫,就审了两次。
孙珏不肯应承,就挨了两次板子。他贪色还酒,身子本就不结实。如何经得起这般折腾?
又不是个有骨气的,被板子打怕了。顾不得面子里子,将自己被涉及陷害之事交代一番。
这官员贪欢,本不是什么大案,关系硬的,掏出些银子私了就好,只是隆科多得了各方的托付,要给孙珏一个教刮,才这般按章办事。
没想到,这还咬出个“欺诈案”来。
程梦显如今就在庄亲王府,另外一个被孙珏咬出来的新任湖广守道是九阿哥的门人。
就是隆科多,也觉得头疼了。
程梦显倒是得了传票,就过来听训。说了吃酒的事儿,对于其他“以清绾为瘦马敲诈”之事,却是坚决否认。
孙珏又不是大财主,就算真要欺诈,也轮不到他头上。再说,程家真不缺银钱。
那个湖广守道,前些日子在热河陛见完毕,已经往湖广赴任,这次代替他面前的是九贝子府的管事。
那管事说的好,既背负皇命。就当镇守地方,难道还为了一个罪人的胡乱攀咬,就撂下差事,回来听审。
这九门提督衙门,虽是显位。也是多事之地。隆科多能坐稳几年。早已学会了打太极。
这本是小案,他何苦做大,的罪庄亲王府同九阿哥不说,还闹到御前给皇帝添堵。
他使了个心腹幕僚,去见孙文千。提点了几句。
接下来,就没孙珏什么事儿了。
欢喜楼,人证、物证俱在,前,外孙家外宅下人同左邻右舍的口供也在,孙珏、“私拐娼户以娼为妾”的罪名算是坐实了。
孙文千半月之内,像是老了几岁,已经快马往杭州送信。
子弟行为不检点,孙文成那边必须还要上折子请罪。若是惹恼了皇上,一个,“治家不严”的罪过。也能断送前程。
等到九月初,在孙珏入狱一个多月后,九李家,孙提督衙李家,孙递往御前的折子才批回来。
孙珏失了朝廷体面,立身不检,按律,当革职,杖一百,判流刑。
圣旨准革职,免流,孙珏这才算逃过死劫。
入狱这些日子,挨了几顿板子后。他始终病着,小命只剩下半条。
这个时候,再挨一百仗,就算恩从上出。只依照规矩打四十仗,也能要了他的小命又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sail007
粉丝:65607金币:3539威望:162348注册时间:20120104发私信 关注ta
发表于20120705 09:03 只看该作者
344
第十二卷 奉天运 第八百四十二章 终了
就算孙珏心中万分不愿,也只能接受叔叔的提议在刚写好的‘折产别居’的文书上,写了自己的大名。
实是没法子,他也不想落得如此狼狈的下场,但是孙文千一句话说的好,就是他现下想将子女带回杭州。父亲会让么?曹家会肯么?
他是孙礼、孙娴的父亲不假。但是他真能去衙门告发妻拐带骨肉不成?想到“衙门”二字,孙珏只觉得腿肚子转筋,如何肯再往前凑近乎?
更不要说,凭着他眼下的狼狈。有什么资格同曹家打官司。
孙家,在京城,已经成了大笑话。
孙礼十三,孙娴十一,过几年一个下场,一个要参加内廷小选,又都到了说亲的年纪。被孙珏这个父亲拖累,两个孩子少不得要挨些闲话。
与其带回杭州,还不若留在京城,得曹家庇护。
不管如何,他们兄妹都姓孙,若是祖宗保估真有光耀门据那日,长脸的也是孙家。
孙珐进了遭衙门,生受了大罪,如今腰杆子也不如过去硬了。不说别的,就是曹家兄弟那一万零五百两的账务,他也还不清。
如今,借着“析产别居”的名头。也好将曹颙手寻中那三十顷地清算了。
按照曹睿艿囊馑迹镧蹇鞑芗业囊煌蛴嗔揭饧硬苡钡呐慵蓿峭ㄖ萑甑男∽兔凰镧迨裁词铝恕?
但是孙珏还指望这个庄子剩些银钱。他如今丢了官,原本想跟着叔叔、母亲回杭州,但是孙文成已经来信,说是不许他回杭州。
人要脸,树要皮。
虽说官场上没有秘密,但是京城同杭州毕竟隔得远,就算有些影影绰绰的闲话,只要孙珏不回去,孙家就能支吾两句。
孙珏回去了,这么个大大活人,岂是一句话能遮掩的。
一时之间,孙珏竟成了孤魂野鬼一般,京城不能待,杭州不能回,凄凄惨惨。
还是安氏心疼儿子,想起有个堂兄弟在徐州做官,就同孙文千商量了,携孙经一同南下,将他送到徐州住几年,等过了风头,他父亲消了气。再接儿子回杭州。
孙文千晓得自己兄长的脾气。最是要面子的。孙珏这次却是将孙家的面子里子都丢干净了,若是真带侄子回杭州,怕走进不去大门,就得被“清理门户”
就算曹颖带着几个孩子回曹家,孙珏身边总要人照看。他的三房妾中,梁氏是曹颗的陪嫁,跟在曹颖身边,谢氏同文氏却是要随着孙报离京的。
这一去徐州,少说也要三、两年,即便投靠亲戚,也得带足抛费才有底气。
孙珏他们几个,眼下真是底气不足。手上银子都添了衙门不说,还亏了曹、李两家的债务。
孙珏的主意就落到通州小庄。于是在叔叔的提议下,顺水推舟地同曹家谈起条件来。
三十顷良田,折成银子也有贰万来两;孙家那处宅子,地方好!院子还算宽敞,加上家具摆设,也能值个两三千两;孙家城外的小庄,也有将近二十顷地。
他的意思,是想着自己这辈子也没脸再到京城,还不若将这些产业都推给曹家,多带些银钱走。左右这些产业往后还是归在曹颖、孙礼他们母子名下。难道他没银钱花的时候。儿子还能不瞻养不成?
他却是不想想,曹颙何曾是吃过亏的。
小庄不说,按市价折银,曹家不占他的便宜,但是要先扣除孙珏从曹家兄弟手中借去的银子。余下。还剩下银钱八千六百两。
这八千六百两银钱,孙珏、曹颖夫妇一人一半,每人四千三百两。
可是曹颖出嫁时,曹寅曾送侄女一处杭州城的铺面做产业,后来孙珏上京。银子不够开销,变卖了妻子这处陪嫁铺面,得银两千五百两。
为这个缘故,孙珏那份银钱中。就要扣下当初这两千五百两,算是补上妻子的嫁妆。
孙家的宅子,并不是祖产,而是孙落进京后置办的,其中有半数的买房之资是曹颖的嫁妆银钱。这宅子,就归到曹颖名下,正好补了她被丈夫当掉的细软。
孙家在城外的庄子,既是孙家京城产业,“析产”正当归在孙家长孙名下,做曹颖、梁氏瞻养费用同孙礼兄妹三人教养之资。
最终,孙珏、只落得一千八百两银子。
至于欠李家那四千两银子,他没想着还;李鼐心中有愧,也没想着催要,倒是含糊过去。
只有李诚,担惊受怕两个月。如今回头算算账,却是发现自己亏大。
三十顷的庄子,换来五千两银子。还有一对双生子。
若是二房那房断嗣,这家业都是父亲的,至于那个庶出三叔,身子打小不好,能不能站住都是两说。
如今二房有了传承,父亲的家业就少了一半。
没人的时候,他咬牙跺脚,说不清后悔不后悔。同时,心中又隐隐后怕,祖父的来信中,已经催着他回苏州。
想来,是对他失望了,要不然不会轻易改变留他在京的主意。
曹家,东府。
看着孙文千亲自送来的孙珏亲书、孙文千同李鼐作保、曹家兄弟随着签字的“析产别居”文书,曹颖泪如雨下。
这一刻,她仍是孙家妇,却不再像之前依附于丈夫,而是自掌门户。
她忙肃身拜下,哽咽着说道:“侄媳不孝,让四叔操心了。”
孙文年叹了口气,对旁边侍立的孙礼道:“还不快扶你母亲起来。”
待曹颖收好了文书,擦了脸,孙文千才道:“已经定了内务府的船。明儿就出京。你婆婆那边,你好歹过去看一眼。这一别,还不知哪年能见。”
曹颖并不是冷血之人,如今心想事成,也没想过真的同孙家“一刀两断”毕竟那是她的“夫族”生前,她是孙家大奶奶;死后,她也会葬入孙家的祖坟。
“应当的,只是没想到走得这般急。”曹颖说到这里,吩咐儿子道:“去同你二弟同妹妹说一声。叫他们换衣裳,一会儿去给你们祖母请安。”
孙礼闻言,仔细看了母亲几眼,见她除了眼圈泛红,并无其他为难不愿之色,就点了点头,退了出去。
孙文千犹豫了一下,问出心中疑惑:“侄媳妇,往后侄儿不京中…。你一个妇道人家,带着几个孩子,也不容易。不知,亲家太太是什么意思,可否继续住在娘家?”
曹颖摇了摇头,道:“不会住在娘家!等礼儿身子调理好些,还是回家里去住。礼儿如今也大了,往后侄媳就指望他了。”
孙文千点了点头,道:“也是。亲戚家再好,也不及自己个儿家。
“侄儿糊涂,大哥却不糊涂。他向来疼爱礼儿这个长孙,对你这个长媳也没说过半个不字。你也宽心些,别因侄儿的缘故,就将孙家人都怨上。即便礼儿他们,往后要靠曹家提挈,最后能绮为臂膀的,还是孙家人。”说到最后,已经带了几分郑重。
曹颖见他如此,也正色道:“四叔放心,侄媳为人女、为人媳,还知“孝顺,二字,不敢对公婆心生怨尤。”
孙文千心中不以为然,倘若这个侄媳妇真晓得“孝顺”那就不会闹什么“别居”将安氏气个半死
且不说曹颖带着孙礼、孙初、孙娴三人如何随孙文千去李家拜别安氏,也不说安氏如何不含长孙,孙珏如何柱了拐杖想要大闹最后被李鼐等人驾了出去。
转眼,到了次日。
孙家诸位登舟南下之日,曹项兄弟这些日子是黑面神,是不肯放下身段送别的,无奈之下,只好曹颙这个“老好人”带着外甥孙礼同李家父子,一起送孙家的马车到通州。
瞧着曹家东府没来人,孙文千心里直犯嘀咕。
毕竟,曹颖是东府出来的,东府那几位才是孙礼的亲舅舅。倘若他们因孙家的缘故,迁怒孙礼,那就不要再想提挈之事。
曹颙虽是曹家兄弟中最显赫之人,但走到底隔了一层,能不能顾念到孙礼这个堂外甥还是两说。
孙珏却是颇为感动,早先他嫉妒曹颙,横竖看不看上眼。如今世态炎凉,却是看出真心假意,倒是比东府那几个势利眼小舅子不知强出多少。
耳边,似乎还有曹颙早年劝他少喝些酒的忠言:“姐夫,往后人前少喝些。京城是非之地,就算好友至交,酒桌上也要留有三分清明,省的祸从口出,引火上身。”
如今,岂是一个“悔”字,能说清的。
激动之下,他拉着曹颙的胳膊。几欲落泪:“早年我嫉恨孚若少年英才,没有半句好话,即便孚若提点与我,我也不识好人心。如今,却是晓得孚若待人是真心”
曹颙却是被他看得头皮发麻。想甩开他的手,又顾念到旁边的孙礼。
看着孙礼抿着嘴唇侍立一旁,曹颙想起早年在江宁城中第一次见到孙珏的情景。十几岁的少年,眼中是清高同傲气,全无现下的浑浊。
事情到了今日,到底是谁的过错?
难道真是孙家祖坟不好,子弟不肖?耸月如水,改变的是人心。
曹颙心中唷叹一声,对孙珏道:“山高水远,姐夫万事珍重。”
李鼐这边,少不得也上前说了几句别言,直到内务府的属官来催了。孙珏才扶了安氏上了船,挥别了众人。
通州码头这边,多是内务府的船只。网好今儿有从苏州过来的,船上有李鼐故人。李鼐带着儿子,过去斯见去了。
曹颙同孙礼没有马上离开,目送孙家乘坐的船远去。
至始至终,孙珏没有看孙礼一眼。没有叮嘱一个字。
孙礼面色苍白,眼神晦暗下去。即便埋怨父亲,但是为人子者,也不愿被父母厌弃。
曹颙见状,摸了摸他的头,道:“你父亲不是埋怨你留在你母亲身边。而是觉得不好意思同你说话。你是晓得他的,他最爱面子,并不是不要你这个儿子了。”
就算不喜欢孙珏,曹颙也不会在孩子面前说他的坏话。毕竟孩子夹在父母之间,心中无伤那是假话。
孙礼望着远处渐渐消失的船影。终是红了眼圈,低声道:“谁想送他。不过是母亲逼着我来的。”
明明是个半大骇子,却因家变的缘故,日益沉默寡言,委实叫人心疼。
曹颙也见他嘴硬,也不揭破,只是淡淡地说道:“不管父母有何过失。生养之恩不可忘。你也大了,晓得好歹。就该晓得你父亲是你父亲。你是你。你父亲打你是不慈,这是他的错;你却不能不孝。要不然就是你之过失。”
在这个讲究孔孟之道的社会。“百善孝为先,万恶滛为首”这句俗话。就是对俗世男女的基本要求。
孙礼是立志要走科举仕途的。毕竟要尊奉礼教,半点不得行差,人生有能顺畅。
说这些道理,就太远了,其中曹颙的私心,是不想孩子因父母的缘故有什么心里阴影。对于这个外甥。在这次事件之前,他印象平平,并不觉得亲近。
这两个月的接触,他看出来。这个外甥品性纯良,是个孝顺懂事的好孩子,也就多心疼了几分,不愿其因家变转了性情。
梅花香从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自古以来,成大事者,不乏经历坎柯之人;然愤世嫉俗性子的,有几个好下场的?
孙礼扬起头来,红着眼圈问道:“大舅,四舅、五舅都怨恨父亲,大舅不恨么?”
有一句话,他却没有问出来。既然大家都那么厌恶他的父亲,他身上也流淌着他父亲的血,如何能不自惭形愧。
曹颙见他心有忧虑的模样,道:“你晓得你四舅、五舅怨恨你父亲。也当晓得原因。若是你父亲是陌生人,谁会想着怨不怨、恨不恨的。不过是因他委屈了你母亲同你们兄妹,大家才怪罪了他,归根结底还是心疼你们母子的缘故。你母亲这些年过的辛苦,往后好生孝顺你母亲,你父亲那边,你不用惦记,有你祖父、祖母在。天下间,这做父母的心,都是一样的,”
甥舅两个难得有说体己话的时候。从通州到京城,就是说了一路。
孙礼眼神渐渐清明。曹颙放下心来。
看着远处的城门边枯黄的柳树,曹颙默默算了下日子,圣驾就要回京了。
看来,得想法子同顾纳见一面,等九阿哥回来,就更不便宜了。
第十二卷 奉天运 第八百四十三章 烧周年
曹佳氏拉着曹颖打量了,见她除了略带清减,净胜还算爽利,才放下心来,她拉曹颖在炕边坐了,又招呼旁边的曹颐:“三妹妹也坐,难得咱们姊妹聚聚,也说说体己话。”
曹颐跟着坐了,曹颖虽惦记着规矩。但是见屋子里留着侍候的都是曹佳氏的身边人,就没有闹那些虚的破坏气氛。
再过几日,就是曹寅的周年。曹佳氏使人接了姊妹过来,就是为父亲烧周之事。
曹颖是侄女,已经脱孝。曹佳氏同颐为亲女、养女,要烧周后才脱。
说起这个,姊妹几个少不得感伤几句,就是曹颖,也暂时顾不得孙家的龌龊事儿,心中只有大伯在世时的慈爱。
曹佳氏同颐姊妹,则更加感伤,默默垂泪。
还是曹佳氏,先擦了泪,对两人道:“瞧瞧,都怨我,请大姐姐同三妹妹来,原是要说说烧周上坟的事儿,这正事没说,倒是掉上金珠了。”
曹颐也擦了泪,道:“二姐姐可有什么安排?妹妹想着要不寻座大寺。为父亲做几场法事。若是二姐姐有其他安排,妹妹跟着也是一样的。”
曹佳氏点头道:“除了正日子给父亲上坟,我也想着给父亲在崇福寺做几场法事,点上几盏长明灯,正打算使人往崇福寺送了香油钱。若是大姐姐同三妹妹愿意,就一起在崇福寺做了吧。”
崇福寺是京城年代最久远的古刹。是有名的大寺之一,里面有不少的到高僧,鲜少接外头的法事。
也只有曹佳氏,有宗室福晋的身份,才能顺心如愿。
曹颐、曹颖这边自然无话,曹颐道:“到是借了二姐姐的光,也能让我们尽尽孝心。”
曹颖也跟着说道:“是啊,听说崇福寺祈福极灵验,若是能为大伯祈得一二,就好了。”
曹佳氏的意思,是让姊妹跟着挂名,做法事的银钱由王府这边出。曹颐同曹颖却是不肯,最后议定王府这边掏三百两;曹颐减等,二百四十两;曹颖再减等,一百八十两。
因想着曹颖不富裕,她的那份曹佳氏姊妹原要替她出的,她却是不干,也想着的尽尽自己的孝心。曹佳氏同曹颐不好再拦,只好依她。
说完正事儿。曹佳氏想起日子渐冷,对曹颖道:“眼看立冬了,我使人收拾出些皮子,赶明送到大姐姐宅子,大姐姐同外甥儿们添衣服穿吧。”
曹颖听了,连声道:“心意领了,又不少穿的,还是二妹妹留着自用。要不孝敬伯娘也是好的。”
曹佳氏见她如此见外,摇头道:“大姐姐也真是,我已听三妹妹说了,大姐姐稍微入眼的皮毛衣裳都让孙珏当了。三妹妹能给大姐姐赎首饰,我也是做妹妹的,就不能为大姐姐尽尽心?再说,我这府里是不缺皮子的。年年围猎,都有我们府里的分例,今年我们爷不在,内务府也没有短了我们,反而领了皇上恩典,与了我们双份。都是好皮子,送外人还舍不得,刚好自家人用。太太同二太太那边,我都使人留了。大姐姐只管放心用就是。”
曹颖闻言,眼圈泛红,低头垂泪道:“都是我没用,叫妹妹们看笑话了。”
曹佳氏喝叹一声,道:“骨肉至亲。说这些作甚,且看以后。”
姊妹三人,用了下晌饭才散。从王府出来,曹颐拉着曹颖坐了一辆马车,说起枝仙姊妹之事。
如今孙珏已经走了,这两个孙家婢妾也没必要在躲着,总不好一直在城外庄子住。毕竟是两个娇滴滴的美人,搁在外头久了,闹出点别的来。也有碍名声。
曹颖心里倒是有些踌躇,倒不是她心眼小,丈夫不在了,就容不下枝仙姊妹,而是想起那对双生子。
她原是顾及庶子,爱惜名声。才没有听丈夫的安排,将枝仙姊妹卖掉。
听到丈夫对婆婆、四叔斩钉截铁说得着双生庶子已经“病故”曹颖就算隐隐晓得些内情,也不知当如何对这姊妹分说。
曹颖将心比心,自是能体谅枝仙的失子之痛。若是枝仙姊妹两个不知好歹,为此怨恨孙家,曹颖将她们留在身边,不是给儿女招灾么?
见曹颖踌躇,曹颐道:“若是姐姐有所顾忌,就使人牙子远远地卖了就是,要是心软,舍些银钱,安置了就是。她们走出做妾,年岁本就不大,也不必就守在孙家过一辈子。”
“哎!说到底,都是苦命人。三妹妹还是使人送回来吧,我问问她们姊妹的意思再说。”曹颖道。
这本是曹颖家事,曹颐也不好说什么,点头应了。
次日,王府管事就送了两车皮子到孙宅。
待请了制皮衣裳的裁缝过来。看了这些皮子也是咋舌,说这些皮子的市价怎么也得千、八百两银子。
曹颖心里,只能红了眼圈,感慨一番。
除了曹颐帮赎的首饰,曹佳氏送来的皮毛,前些日子曹颐还使人送了两车古董摆设来,都是曹颖的嫁妆,是曹颐使人从京城各大当铺中赎买回来的,,
来不及感伤,国公府送人的马车到了,枝仙姊妹带了围帽,进了孙宅。
屋子里丫鬟都打发下去,只留下梁妈,曹颖同枝仙姊妹低语一番,确认了双生子的真实身份。枝仙还好。叶仙已经跪到在地,想要得知儿子的下落。
曹颖哪里会说“病故”这样的话,掂量着说道:“若不是有人找来。爷也不会想起追究此事。他们是被接去享福了,纵然是母子不得相见,只想好处吧。那家比孙家富贵,这一房又没有其他子嗣,上面只有祖父、祖母,没有嫡母嫡兄。他们兄弟只会过的更好,不会受委屈的。”
她话中没有言明,可枝仙姊妹本就是李家婢,自然晓得她话中所指。
即便儿子万般富贵,骨肉相隔,又哪里能欢喜起来,叶仙少不得又哭了一场。
还是枝仙,怕曹颖不耐烦,劝住了妹子。
曹颖没有提自己详情,只说了句孙珏离京的话。她没有留枝仙、叶仙姊妹,而是还了她们的身契。每人又给了二十两银子还有一包姊妹俩的旧衣服。
“我不好留你们,要不然大爷同那家人晓得,也是给你们埋祸。你们姊妹要么投亲靠友,要不寻妥当人家嫁了吧,到底还年轻。”曹颖说道。
枝仙、叶仙晓得大户人家为了阴私,打死个婢妾并不算什么,倒是庆幸自己能逃过一劫,哪里还会埋怨曹颖。
姊妹两个给曹颖磕了三个头,拿着身契银物,出了孙宅。
曹颖到底不放心,使人悄悄盯了两日,得了消息,姊妹两个上了南下的船,看来是往苏州寻子去了。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曹颖到是佩服枝仙姊妹两个的魄力。虽有些不放心,但是想到枝仙素来是个圆滑懂事的,有她在,姊妹两个当不会直接傻乎乎地上李家要儿子,此事就抛开不提,,
转眼,到了九月十二,曹寅故去周年。
大清早,曹府门前就排了一溜马车,曹家:姊妹都回来,随着曹颙等人,前往海淀曹家墓地。
祭席、祭酒,各种繁琐礼节下来。直闹腾到中午才完。
早在墓地附近的一座寺定了素斋,中午大家伙就一起到这边暂歇。
过了今日,除了李氏同曹颙、长生还需要守孝外,其他人都除孝。
禅室中,曹颐见到了一袭青衣的顾纳。
顾纳大曹颙四岁,今年整三十。嘴上蓄了短须,模样清瘦,倒是真有几分两袖清风、飘飘欲仙的做派。
见了曹颙,他已是跪拜下去:“表叔!”
曹颙忙上前扶起,道:“好不容易见上一面,得空说上几句话,还费功夫闹着虚礼做什么?”
仔细打量顾纳片玄,彼此落座。他皱眉道:“怎么又瘦了?如今你的顶头上司是你的岳父,他向来器重你,怎么就不知照拂一二?”
如今顾纳在督察院当差,时任督察院左督御史的,就是担任康熙四十四只江南乡试主考官的蔡升元。
他不仅是顾纳的座师,还是顾纳的岳父。
顾纳苦笑道:“岳父为人方正。最怕人说绚私。虽说本朝官场上亲族回避,只避“父子、伯叔、兄弟”不避外姻亲,但是我进督察院。也引得不少人说嘴。我原想回避,被岳父拦下,如今只能苦熬完这一任。”
现下大清官场执行的回避制度。是顺治朝制定的,亲族回避这块。规定的并不繁杂,除了规定现任三品以上京官子弟不得考选科道官。就是父子、伯叔、兄弟不得共事。还有就是康熙五十五年补充的,“凡大学士之子弟不得任内阁学士”。
自然,这“大学士”是指在朝的大学士,毕竟本朝父子双学士、叔侄双学士的人家,不是一二。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皇帝的喜好,就是这天下最大的规矩。要不然,按照规矩。前两年曹颙也不能任户部给事中。
在“钦点”二字面前,规矩就是摆设。
见顾纳如此,向来督察院衙门也难熬,曹颙想了想,道:“许是不用熬那么久,听说礼部尚书陈铣入秋以来身体不太爽利,如今已经以老病乞休。若是礼部尚书出缺,你岳父说不定就要转礼部。他本是阁臣。又向来得圣心,如今满汉大学士都出缺。若是皇上想要提拔他,礼部衙门是要走个过场的。”
顾纳闻言,大喜,道:“果真如此。就是万幸。岳父为人刚直,这两年我日夜为他忧心,能早日离开督察院,也能早日平安。”
曹颙想起即将要回京的九阿哥。为顾纳的仕途发愁。
谁都晓得,顾纳是九阿哥的门人。等到四阿哥上台,清算的人中,少不得就要有顾纳的名字。
“京城是非之地,不宜久留,听我一言,还是谋上一任外任,在外头历练几年,倒是风平浪静。才是你展才之时。”曹颙思量一遭。劝道:“就是九阿哥那边,也不好再亲近,能疏远就疏远些。九阿哥生性张扬,不知收敛,早已埋祸。往后怕是不知累己,还要累人。”
顾纳叹了口气,道:“侄儿也晓的这个道理,只是岳父科举出仕,朝中没有内援外应,这些年来全赖我自污,暗中周旋,才保全这份太平。倘若离了九阿哥,或是被九阿哥所嫉恨,岳父晚年也难以消停,侄儿如何能忍心?”
京官就是如此,越在显位,就越是凶险。顾纳所说,也不是无的放矢。
“你要想好了,倘若再这么下去。固然能保你岳父几年太平,你的仕途就要断送了。”曹颙叹息一声,说道。
顾纳闻言,神色变幻,半晌方道:“并非侄儿留恋官场,贪慕富贵。只是这些年下来,侄儿也明白些道理。想要大自在,就要不自在。若是没有权势支撑,就是乡下隐居种田,也不是容易之事。还请表叔教我。”
人生就是这么无奈,他是通透之人,当然不会天真地以为自己能从官场全身而退。
“九阿哥那边,即便不断,也不能太亲近。不可再敛财,否则的话。外人眼中,你只是九阿哥门下的一条狗。既走到了要紧的衙门,就好好露几手,不要怕得罪人,到了显本领的时候,会有人看着。”曹颙想了想四阿哥是惜才之人,顾纳虽是九阿哥的门人,但是位低名声不显,并没有借着九阿哥的名头做过坏事,只要在四阿哥心中留下“能吏”的印象,总是好的。
这两年,康熙的身子不好,众所周知。
大家没有人敢明说,但是心里也都晓得,说不定什么时候变天。
顾纳听了曹颙的话,心里有数。只有自己做出功绩。才会引起新君注目,不会因九阿哥的缘故断送前程。
他起身做了长揖,道:“侄儿谢表叔教导。”
曹颙摆摆手,道:“教导谈不上,谁也不能保准,不过只要尽力,做到“不悔,二字,往后就算真离了官场,心里也能舒坦些。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道:“你早上去过坟地了,看到你留下的酒了。”
顾纳点了点头,道:“侄儿去了,说起来,姑祖父与侄儿还有数年教养之恩,我本就当去的。只是人前多少避讳些,省得九阿哥那边晓的。又要借此生事。”
说起往事,曹颙心中亦是喘嘘。
顾纳在织造府生活了四年,同曹颙一起上学,一起练习骑射。说起来,他们的交情,比曹颙同永庆、宁春他们的更深厚一层。
若不是九阿哥当年多事,逼着顾纳入了他的门下,这亲戚往来也不至如此偷偷摸摸的。
“在熬几年吧,九阿哥不会总这么得势。”曹颙带着几分愕怅道。
顾纳听了,也只能点头应和。
因是私下相见,顾纳也不好众目睽睽下给李氏请安,叔侄两个又说了一会儿话,顾纳就跟着相熟的小沙弥悄悄地退了出去。
曹府众人,也都用好了斋饭,启程回城,,
户部衙门,本堂。
李卫站在地上,低头看着自己的靴子头,心中腹诽不已。虽说他只是俗人,心中也有攀附权贵的心思,但是也得分人。
像眼前这位冷面王爷,他还真不敢生出攀附的心思。
只是,人到霉喝口凉水都塞牙。
自打得罪了庄亲王,他的日子难熬。庄亲王爱面子,就算真恼恨。但是李卫已经登门请罪,也不好直接收拾李卫。
但是架不住会看眼色的多,四方排挤之下,李卫的日子就不好过。
换做其他人,就算不战战兢兢吓死。也得提心吊胆小心过日子。还好,李卫是心大之人,加上面皮厚。对于同僚的刁难玄薄,只做未见。该怎么样还怎么样。
他心里却是盘算,怎么也要熬过一任,省得就这样灰溜溜回乡,在乡亲四邻面前直不起腰来。
王爷又如何,这京城的王爷,两个巴掌都数不完。
没想到,他这份镇定,倒是引起四阿哥的兴趣。
如今,每隔个三、五日,就叫上李卫斥一次,成了四阿哥的乐趣。
开始时,还有司官揣摩上意,以为四阿哥青睐李卫,对他客气三分;后来,听本堂两个笔帖式传出话来。才晓得李卫虽然被四阿哥“另眼相待”但是却与器重无关。
如此一来,李卫所受的待遇,就是“外甥点灯照舅”
今儿,四阿哥捧着户部库房的一本账册,看着上面李卫歪歪扭扭的签名,劈头盖脸地将李卫训了一顿。
李卫嘴里请罪。心里却是恨得牙痒痒。
怪不得外人都说这位爷刻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292部分阅读
欲望文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292部分阅读
么说,有,“仗势欺人”的嫌疑。换做初瑜却是再自然无比。
初瑜是皇孙郡主,和硕格格,孙家是包衣,即便是曹家的姻亲,也丢不掉皇家奴才的身份。
初瑜别说是叫她“诰封”就是直接叫她“安氏”也使得。毕竟不是夫族,有宗法的帽子在上头压着。需要守着长幼尊卑的身份。
因这个缘故,李氏也没有觉的初瑜说得有升么不时,笑着说道:
“亲戚之间,隔得远,难得过来。自然要留饭,叫厨房预备了。”
她原想多嘱咐两句,叫媳妇多预备几道好菜,但是怕落到安氏眼中,又成了显摆,就没有多说。
初瑜应了,随后望向安氏,开口问道:“宜人有什么忌口没有,不要外道,直说便是,省得奴才们预备得不和宜人口味。”
和硕格格相问,安氏却是不好坐着了,红着脸,起身回道:“不敢劳烦格格费心,随意就好。”
初瑜微微颌首,道:“晓得了。宜人陪着太太慢坐,我先下去了。
安氏摒弃凝神,站着恭送,见她出去,才松了口气。
李氏坐在炕上瞧了,到是有些不好意思,道:“不用拘谨,到底是亲是”
安氏讪讪地坐了,掂量着说道:“大表姓,贵人下降,固然是福气。这婆婆也不好当吧?瞧着这位格格。说话和气,这周身的气度却是叫人心惊。倒不像是做人家媳妇。倒像是当主子来了。”
自打初瑜进,,李氏对初瑜这个媳妇向来没挑。眼下听安氏话中有挑拨之意,李氏不由生恼。
之前安氏的酸话,李氏不会放在心上,毕竟早年这几家的状况都差不多,如今曹家确实比那李、孙两家过得好些。
但是这说到自己家事,李氏就不爱听了。
她看了安氏一眼,道:“这满京城。谁不夸我家媳妇贤惠?相处这么多年了,我怎么没发现媳妇有什么不妥当之处?她本来就尊贵,皇孙格格,天家血脉,又嫁入曹家为长媳。正经的主子,难道还要当奴才不成?”
安氏被堵得无话,忙赔笑道:“不是那个意思,只是觉得侄媳妇太威严了些,叫人不好亲近。”
李氏听了,只有无语。
曹家往来这些亲戚,女眷没有不赞初瑜好的,安氏却是翻来覆去地想要挑毛病。
换做在其他人面前,许是能落下好来。毕竟这自古以来,婆婆看媳妇。都是鸡蛋里挑骨头。李氏却是宽厚性子,加上初瑜确实当得起贤妻良母,婆媳两个甚是相得。
李氏越听越烦,心里已经认定安氏“剪薄勺”原本盼着曹颖夫妻和好的那点念头也消了。有这样一位婆婆,看来侄女这些年也没少遭罪。
幸好这几年在京城,总算是远着点。
安氏见李氏不应声,只当是说到她的痒处,更是没话找话,道:
“不说别的,就是夫妻恩爱,也当顾念子嗣大事。外头种田的老汉,多收了几亩粮食,还惦记纳个妾,更不要说大家的公子哥儿”
李氏却是有些听不进去了,这孙珏殴妻鞭子的缘由,就是纳妾。看来。孙家到是不觉得自家有错,怪不得孙弦能不念结发之情。
她“咳”了一声,打断安氏的话,道:小两口的事儿,当老人的也不好说。谁家的闺女不金贵?还是随他们吧。”
安氏只当李氏说愕是曹颙夫妇,李氏却是打定主意,不掺合孙珏夫妻之事。
初瑜站在,外,听了安氏这番话。面色有些难看,心里越发赞同丈夫的意思,支持曹颖“析产别居”。
曹家的女儿,如何可白白受欺负?
要晓得,天慧也终有嫁人的一日
西府这边,李氏还是那样温和。曹颙也没有失礼之处,但‘李家,孙府’之人,却只能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回到李家,孙文千少不得将孙珏再次臭骂一顿。
孙珏是个拧的,如何可认自己有错,叔侄两个差点上演一段全武行。孙珏不想着反省其身,自当曹家借机羞辱,话里话外,将妻儿咒骂一番,气得孙文千半死。
就是李鼐,也觉得小舅子有些过了。
这天下,夫妻反目的多,狠心对嫡子如此的却是少有,要不然怎么有“虎毒不食子。那一句。
瞧着孙珏,为了个来路不明的女子,几欲癫狂,差点鞭死嫡长子。这已是令人发指。
虽说曹颙也提及“析产别居”但是孙文千到底不死心,想着要不然拖一拖,说不定要转机。
没想到,还未等二次前往曹府。九门提督衙门的传票到了。
之前压下案卷没审,一是案情有未明之处,,是孙珏是官身。现下案情渐渐明朗,孙珏又因御史弹劾停了差事,就到了审案之时。
孙文千身上只是个监生,李鼐不过是个候补知府,两人实没什么分量。
别说是九门提督的长官隆科多,就是几个书办,也没将他们放在眼中。毕竟,在京城别的不多,就有身份的人多。皇亲国戚都一抓一把。更不要说官伸。
孙文千的意思,还想厚颜请曹颙出面的。曹颙却是往西山,给父亲祈福去了,不在城里。至于东府的曹项兄弟,孙文千是想也不敢想的。
作为姻亲,来到京城,又是中秋节前,孙文千少不得往平郡王府请安。
不是至亲骨肉,平郡王福晋也不好见男客,只打发王府管事招待了喝了半盏茶。
王府管事交代的明白,福晋对于曹家大奶奶之事很恼怒,说是要的为这个可怜的姐姐做主,孙家若是不给个妥善安排,怕王府这边就要为大姑奶奶出气。
话虽没有明说。但就是这个意思。
孙文千初还不明白,只觉得平郡王福晋说得是气话。就是再出气。能怎么着,就是王府权贵,也不能随意打杀人。
没想到,等到孙珏被传唤到九门提督衙门,情势大变。
原本只是传唤,成了收监。
按照大清律,职官没有御旨,不得随意用刑。但是孙珏入狱当日。就收了三十板子,打了个半死。
直至这时,孙文千花了五百两银子。才从书办那里买了几句准话。
圣旨已经下了,皇上的旨意只有两个字“准查”。
孙家带进京的那些银子,不出数日的功夫,就已经往九门提督衙门砸了两千两,却是没挡住提审。
不过三、五日功夫,就审了两次。
孙珏不肯应承,就挨了两次板子。他贪色还酒,身子本就不结实。如何经得起这般折腾?
又不是个有骨气的,被板子打怕了。顾不得面子里子,将自己被涉及陷害之事交代一番。
这官员贪欢,本不是什么大案,关系硬的,掏出些银子私了就好,只是隆科多得了各方的托付,要给孙珏一个教刮,才这般按章办事。
没想到,这还咬出个“欺诈案”来。
程梦显如今就在庄亲王府,另外一个被孙珏咬出来的新任湖广守道是九阿哥的门人。
就是隆科多,也觉得头疼了。
程梦显倒是得了传票,就过来听训。说了吃酒的事儿,对于其他“以清绾为瘦马敲诈”之事,却是坚决否认。
孙珏又不是大财主,就算真要欺诈,也轮不到他头上。再说,程家真不缺银钱。
那个湖广守道,前些日子在热河陛见完毕,已经往湖广赴任,这次代替他面前的是九贝子府的管事。
那管事说的好,既背负皇命。就当镇守地方,难道还为了一个罪人的胡乱攀咬,就撂下差事,回来听审。
这九门提督衙门,虽是显位。也是多事之地。隆科多能坐稳几年。早已学会了打太极。
这本是小案,他何苦做大,的罪庄亲王府同九阿哥不说,还闹到御前给皇帝添堵。
他使了个心腹幕僚,去见孙文千。提点了几句。
接下来,就没孙珏什么事儿了。
欢喜楼,人证、物证俱在,前,外孙家外宅下人同左邻右舍的口供也在,孙珏、“私拐娼户以娼为妾”的罪名算是坐实了。
孙文千半月之内,像是老了几岁,已经快马往杭州送信。
子弟行为不检点,孙文成那边必须还要上折子请罪。若是惹恼了皇上,一个,“治家不严”的罪过。也能断送前程。
等到九月初,在孙珏入狱一个多月后,九李家,孙提督衙李家,孙递往御前的折子才批回来。
孙珏失了朝廷体面,立身不检,按律,当革职,杖一百,判流刑。
圣旨准革职,免流,孙珏这才算逃过死劫。
入狱这些日子,挨了几顿板子后。他始终病着,小命只剩下半条。
这个时候,再挨一百仗,就算恩从上出。只依照规矩打四十仗,也能要了他的小命又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sail007
粉丝:65607金币:3539威望:162348注册时间:20120104发私信 关注ta
发表于20120705 09:03 只看该作者
344
第十二卷 奉天运 第八百四十二章 终了
就算孙珏心中万分不愿,也只能接受叔叔的提议在刚写好的‘折产别居’的文书上,写了自己的大名。
实是没法子,他也不想落得如此狼狈的下场,但是孙文千一句话说的好,就是他现下想将子女带回杭州。父亲会让么?曹家会肯么?
他是孙礼、孙娴的父亲不假。但是他真能去衙门告发妻拐带骨肉不成?想到“衙门”二字,孙珏只觉得腿肚子转筋,如何肯再往前凑近乎?
更不要说,凭着他眼下的狼狈。有什么资格同曹家打官司。
孙家,在京城,已经成了大笑话。
孙礼十三,孙娴十一,过几年一个下场,一个要参加内廷小选,又都到了说亲的年纪。被孙珏这个父亲拖累,两个孩子少不得要挨些闲话。
与其带回杭州,还不若留在京城,得曹家庇护。
不管如何,他们兄妹都姓孙,若是祖宗保估真有光耀门据那日,长脸的也是孙家。
孙珐进了遭衙门,生受了大罪,如今腰杆子也不如过去硬了。不说别的,就是曹家兄弟那一万零五百两的账务,他也还不清。
如今,借着“析产别居”的名头。也好将曹颙手寻中那三十顷地清算了。
按照曹睿艿囊馑迹镧蹇鞑芗业囊煌蛴嗔揭饧硬苡钡呐慵蓿峭ㄖ萑甑男∽兔凰镧迨裁词铝恕?
但是孙珏还指望这个庄子剩些银钱。他如今丢了官,原本想跟着叔叔、母亲回杭州,但是孙文成已经来信,说是不许他回杭州。
人要脸,树要皮。
虽说官场上没有秘密,但是京城同杭州毕竟隔得远,就算有些影影绰绰的闲话,只要孙珏不回去,孙家就能支吾两句。
孙珏回去了,这么个大大活人,岂是一句话能遮掩的。
一时之间,孙珏竟成了孤魂野鬼一般,京城不能待,杭州不能回,凄凄惨惨。
还是安氏心疼儿子,想起有个堂兄弟在徐州做官,就同孙文千商量了,携孙经一同南下,将他送到徐州住几年,等过了风头,他父亲消了气。再接儿子回杭州。
孙文千晓得自己兄长的脾气。最是要面子的。孙珏这次却是将孙家的面子里子都丢干净了,若是真带侄子回杭州,怕走进不去大门,就得被“清理门户”
就算曹颖带着几个孩子回曹家,孙珏身边总要人照看。他的三房妾中,梁氏是曹颗的陪嫁,跟在曹颖身边,谢氏同文氏却是要随着孙报离京的。
这一去徐州,少说也要三、两年,即便投靠亲戚,也得带足抛费才有底气。
孙珏他们几个,眼下真是底气不足。手上银子都添了衙门不说,还亏了曹、李两家的债务。
孙珏的主意就落到通州小庄。于是在叔叔的提议下,顺水推舟地同曹家谈起条件来。
三十顷良田,折成银子也有贰万来两;孙家那处宅子,地方好!院子还算宽敞,加上家具摆设,也能值个两三千两;孙家城外的小庄,也有将近二十顷地。
他的意思,是想着自己这辈子也没脸再到京城,还不若将这些产业都推给曹家,多带些银钱走。左右这些产业往后还是归在曹颖、孙礼他们母子名下。难道他没银钱花的时候。儿子还能不瞻养不成?
他却是不想想,曹颙何曾是吃过亏的。
小庄不说,按市价折银,曹家不占他的便宜,但是要先扣除孙珏从曹家兄弟手中借去的银子。余下。还剩下银钱八千六百两。
这八千六百两银钱,孙珏、曹颖夫妇一人一半,每人四千三百两。
可是曹颖出嫁时,曹寅曾送侄女一处杭州城的铺面做产业,后来孙珏上京。银子不够开销,变卖了妻子这处陪嫁铺面,得银两千五百两。
为这个缘故,孙珏那份银钱中。就要扣下当初这两千五百两,算是补上妻子的嫁妆。
孙家的宅子,并不是祖产,而是孙落进京后置办的,其中有半数的买房之资是曹颖的嫁妆银钱。这宅子,就归到曹颖名下,正好补了她被丈夫当掉的细软。
孙家在城外的庄子,既是孙家京城产业,“析产”正当归在孙家长孙名下,做曹颖、梁氏瞻养费用同孙礼兄妹三人教养之资。
最终,孙珏、只落得一千八百两银子。
至于欠李家那四千两银子,他没想着还;李鼐心中有愧,也没想着催要,倒是含糊过去。
只有李诚,担惊受怕两个月。如今回头算算账,却是发现自己亏大。
三十顷的庄子,换来五千两银子。还有一对双生子。
若是二房那房断嗣,这家业都是父亲的,至于那个庶出三叔,身子打小不好,能不能站住都是两说。
如今二房有了传承,父亲的家业就少了一半。
没人的时候,他咬牙跺脚,说不清后悔不后悔。同时,心中又隐隐后怕,祖父的来信中,已经催着他回苏州。
想来,是对他失望了,要不然不会轻易改变留他在京的主意。
曹家,东府。
看着孙文千亲自送来的孙珏亲书、孙文千同李鼐作保、曹家兄弟随着签字的“析产别居”文书,曹颖泪如雨下。
这一刻,她仍是孙家妇,却不再像之前依附于丈夫,而是自掌门户。
她忙肃身拜下,哽咽着说道:“侄媳不孝,让四叔操心了。”
孙文年叹了口气,对旁边侍立的孙礼道:“还不快扶你母亲起来。”
待曹颖收好了文书,擦了脸,孙文千才道:“已经定了内务府的船。明儿就出京。你婆婆那边,你好歹过去看一眼。这一别,还不知哪年能见。”
曹颖并不是冷血之人,如今心想事成,也没想过真的同孙家“一刀两断”毕竟那是她的“夫族”生前,她是孙家大奶奶;死后,她也会葬入孙家的祖坟。
“应当的,只是没想到走得这般急。”曹颖说到这里,吩咐儿子道:“去同你二弟同妹妹说一声。叫他们换衣裳,一会儿去给你们祖母请安。”
孙礼闻言,仔细看了母亲几眼,见她除了眼圈泛红,并无其他为难不愿之色,就点了点头,退了出去。
孙文千犹豫了一下,问出心中疑惑:“侄媳妇,往后侄儿不京中…。你一个妇道人家,带着几个孩子,也不容易。不知,亲家太太是什么意思,可否继续住在娘家?”
曹颖摇了摇头,道:“不会住在娘家!等礼儿身子调理好些,还是回家里去住。礼儿如今也大了,往后侄媳就指望他了。”
孙文千点了点头,道:“也是。亲戚家再好,也不及自己个儿家。
“侄儿糊涂,大哥却不糊涂。他向来疼爱礼儿这个长孙,对你这个长媳也没说过半个不字。你也宽心些,别因侄儿的缘故,就将孙家人都怨上。即便礼儿他们,往后要靠曹家提挈,最后能绮为臂膀的,还是孙家人。”说到最后,已经带了几分郑重。
曹颖见他如此,也正色道:“四叔放心,侄媳为人女、为人媳,还知“孝顺,二字,不敢对公婆心生怨尤。”
孙文千心中不以为然,倘若这个侄媳妇真晓得“孝顺”那就不会闹什么“别居”将安氏气个半死
且不说曹颖带着孙礼、孙初、孙娴三人如何随孙文千去李家拜别安氏,也不说安氏如何不含长孙,孙珏如何柱了拐杖想要大闹最后被李鼐等人驾了出去。
转眼,到了次日。
孙家诸位登舟南下之日,曹项兄弟这些日子是黑面神,是不肯放下身段送别的,无奈之下,只好曹颙这个“老好人”带着外甥孙礼同李家父子,一起送孙家的马车到通州。
瞧着曹家东府没来人,孙文千心里直犯嘀咕。
毕竟,曹颖是东府出来的,东府那几位才是孙礼的亲舅舅。倘若他们因孙家的缘故,迁怒孙礼,那就不要再想提挈之事。
曹颙虽是曹家兄弟中最显赫之人,但走到底隔了一层,能不能顾念到孙礼这个堂外甥还是两说。
孙珏却是颇为感动,早先他嫉妒曹颙,横竖看不看上眼。如今世态炎凉,却是看出真心假意,倒是比东府那几个势利眼小舅子不知强出多少。
耳边,似乎还有曹颙早年劝他少喝些酒的忠言:“姐夫,往后人前少喝些。京城是非之地,就算好友至交,酒桌上也要留有三分清明,省的祸从口出,引火上身。”
如今,岂是一个“悔”字,能说清的。
激动之下,他拉着曹颙的胳膊。几欲落泪:“早年我嫉恨孚若少年英才,没有半句好话,即便孚若提点与我,我也不识好人心。如今,却是晓得孚若待人是真心”
曹颙却是被他看得头皮发麻。想甩开他的手,又顾念到旁边的孙礼。
看着孙礼抿着嘴唇侍立一旁,曹颙想起早年在江宁城中第一次见到孙珏的情景。十几岁的少年,眼中是清高同傲气,全无现下的浑浊。
事情到了今日,到底是谁的过错?
难道真是孙家祖坟不好,子弟不肖?耸月如水,改变的是人心。
曹颙心中唷叹一声,对孙珏道:“山高水远,姐夫万事珍重。”
李鼐这边,少不得也上前说了几句别言,直到内务府的属官来催了。孙珏才扶了安氏上了船,挥别了众人。
通州码头这边,多是内务府的船只。网好今儿有从苏州过来的,船上有李鼐故人。李鼐带着儿子,过去斯见去了。
曹颙同孙礼没有马上离开,目送孙家乘坐的船远去。
至始至终,孙珏没有看孙礼一眼。没有叮嘱一个字。
孙礼面色苍白,眼神晦暗下去。即便埋怨父亲,但是为人子者,也不愿被父母厌弃。
曹颙见状,摸了摸他的头,道:“你父亲不是埋怨你留在你母亲身边。而是觉得不好意思同你说话。你是晓得他的,他最爱面子,并不是不要你这个儿子了。”
就算不喜欢孙珏,曹颙也不会在孩子面前说他的坏话。毕竟孩子夹在父母之间,心中无伤那是假话。
孙礼望着远处渐渐消失的船影。终是红了眼圈,低声道:“谁想送他。不过是母亲逼着我来的。”
明明是个半大骇子,却因家变的缘故,日益沉默寡言,委实叫人心疼。
曹颙也见他嘴硬,也不揭破,只是淡淡地说道:“不管父母有何过失。生养之恩不可忘。你也大了,晓得好歹。就该晓得你父亲是你父亲。你是你。你父亲打你是不慈,这是他的错;你却不能不孝。要不然就是你之过失。”
在这个讲究孔孟之道的社会。“百善孝为先,万恶滛为首”这句俗话。就是对俗世男女的基本要求。
孙礼是立志要走科举仕途的。毕竟要尊奉礼教,半点不得行差,人生有能顺畅。
说这些道理,就太远了,其中曹颙的私心,是不想孩子因父母的缘故有什么心里阴影。对于这个外甥。在这次事件之前,他印象平平,并不觉得亲近。
这两个月的接触,他看出来。这个外甥品性纯良,是个孝顺懂事的好孩子,也就多心疼了几分,不愿其因家变转了性情。
梅花香从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自古以来,成大事者,不乏经历坎柯之人;然愤世嫉俗性子的,有几个好下场的?
孙礼扬起头来,红着眼圈问道:“大舅,四舅、五舅都怨恨父亲,大舅不恨么?”
有一句话,他却没有问出来。既然大家都那么厌恶他的父亲,他身上也流淌着他父亲的血,如何能不自惭形愧。
曹颙见他心有忧虑的模样,道:“你晓得你四舅、五舅怨恨你父亲。也当晓得原因。若是你父亲是陌生人,谁会想着怨不怨、恨不恨的。不过是因他委屈了你母亲同你们兄妹,大家才怪罪了他,归根结底还是心疼你们母子的缘故。你母亲这些年过的辛苦,往后好生孝顺你母亲,你父亲那边,你不用惦记,有你祖父、祖母在。天下间,这做父母的心,都是一样的,”
甥舅两个难得有说体己话的时候。从通州到京城,就是说了一路。
孙礼眼神渐渐清明。曹颙放下心来。
看着远处的城门边枯黄的柳树,曹颙默默算了下日子,圣驾就要回京了。
看来,得想法子同顾纳见一面,等九阿哥回来,就更不便宜了。
第十二卷 奉天运 第八百四十三章 烧周年
曹佳氏拉着曹颖打量了,见她除了略带清减,净胜还算爽利,才放下心来,她拉曹颖在炕边坐了,又招呼旁边的曹颐:“三妹妹也坐,难得咱们姊妹聚聚,也说说体己话。”
曹颐跟着坐了,曹颖虽惦记着规矩。但是见屋子里留着侍候的都是曹佳氏的身边人,就没有闹那些虚的破坏气氛。
再过几日,就是曹寅的周年。曹佳氏使人接了姊妹过来,就是为父亲烧周之事。
曹颖是侄女,已经脱孝。曹佳氏同颐为亲女、养女,要烧周后才脱。
说起这个,姊妹几个少不得感伤几句,就是曹颖,也暂时顾不得孙家的龌龊事儿,心中只有大伯在世时的慈爱。
曹佳氏同颐姊妹,则更加感伤,默默垂泪。
还是曹佳氏,先擦了泪,对两人道:“瞧瞧,都怨我,请大姐姐同三妹妹来,原是要说说烧周上坟的事儿,这正事没说,倒是掉上金珠了。”
曹颐也擦了泪,道:“二姐姐可有什么安排?妹妹想着要不寻座大寺。为父亲做几场法事。若是二姐姐有其他安排,妹妹跟着也是一样的。”
曹佳氏点头道:“除了正日子给父亲上坟,我也想着给父亲在崇福寺做几场法事,点上几盏长明灯,正打算使人往崇福寺送了香油钱。若是大姐姐同三妹妹愿意,就一起在崇福寺做了吧。”
崇福寺是京城年代最久远的古刹。是有名的大寺之一,里面有不少的到高僧,鲜少接外头的法事。
也只有曹佳氏,有宗室福晋的身份,才能顺心如愿。
曹颐、曹颖这边自然无话,曹颐道:“到是借了二姐姐的光,也能让我们尽尽孝心。”
曹颖也跟着说道:“是啊,听说崇福寺祈福极灵验,若是能为大伯祈得一二,就好了。”
曹佳氏的意思,是让姊妹跟着挂名,做法事的银钱由王府这边出。曹颐同曹颖却是不肯,最后议定王府这边掏三百两;曹颐减等,二百四十两;曹颖再减等,一百八十两。
因想着曹颖不富裕,她的那份曹佳氏姊妹原要替她出的,她却是不干,也想着的尽尽自己的孝心。曹佳氏同曹颐不好再拦,只好依她。
说完正事儿。曹佳氏想起日子渐冷,对曹颖道:“眼看立冬了,我使人收拾出些皮子,赶明送到大姐姐宅子,大姐姐同外甥儿们添衣服穿吧。”
曹颖听了,连声道:“心意领了,又不少穿的,还是二妹妹留着自用。要不孝敬伯娘也是好的。”
曹佳氏见她如此见外,摇头道:“大姐姐也真是,我已听三妹妹说了,大姐姐稍微入眼的皮毛衣裳都让孙珏当了。三妹妹能给大姐姐赎首饰,我也是做妹妹的,就不能为大姐姐尽尽心?再说,我这府里是不缺皮子的。年年围猎,都有我们府里的分例,今年我们爷不在,内务府也没有短了我们,反而领了皇上恩典,与了我们双份。都是好皮子,送外人还舍不得,刚好自家人用。太太同二太太那边,我都使人留了。大姐姐只管放心用就是。”
曹颖闻言,眼圈泛红,低头垂泪道:“都是我没用,叫妹妹们看笑话了。”
曹佳氏喝叹一声,道:“骨肉至亲。说这些作甚,且看以后。”
姊妹三人,用了下晌饭才散。从王府出来,曹颐拉着曹颖坐了一辆马车,说起枝仙姊妹之事。
如今孙珏已经走了,这两个孙家婢妾也没必要在躲着,总不好一直在城外庄子住。毕竟是两个娇滴滴的美人,搁在外头久了,闹出点别的来。也有碍名声。
曹颖心里倒是有些踌躇,倒不是她心眼小,丈夫不在了,就容不下枝仙姊妹,而是想起那对双生子。
她原是顾及庶子,爱惜名声。才没有听丈夫的安排,将枝仙姊妹卖掉。
听到丈夫对婆婆、四叔斩钉截铁说得着双生庶子已经“病故”曹颖就算隐隐晓得些内情,也不知当如何对这姊妹分说。
曹颖将心比心,自是能体谅枝仙的失子之痛。若是枝仙姊妹两个不知好歹,为此怨恨孙家,曹颖将她们留在身边,不是给儿女招灾么?
见曹颖踌躇,曹颐道:“若是姐姐有所顾忌,就使人牙子远远地卖了就是,要是心软,舍些银钱,安置了就是。她们走出做妾,年岁本就不大,也不必就守在孙家过一辈子。”
“哎!说到底,都是苦命人。三妹妹还是使人送回来吧,我问问她们姊妹的意思再说。”曹颖道。
这本是曹颖家事,曹颐也不好说什么,点头应了。
次日,王府管事就送了两车皮子到孙宅。
待请了制皮衣裳的裁缝过来。看了这些皮子也是咋舌,说这些皮子的市价怎么也得千、八百两银子。
曹颖心里,只能红了眼圈,感慨一番。
除了曹颐帮赎的首饰,曹佳氏送来的皮毛,前些日子曹颐还使人送了两车古董摆设来,都是曹颖的嫁妆,是曹颐使人从京城各大当铺中赎买回来的,,
来不及感伤,国公府送人的马车到了,枝仙姊妹带了围帽,进了孙宅。
屋子里丫鬟都打发下去,只留下梁妈,曹颖同枝仙姊妹低语一番,确认了双生子的真实身份。枝仙还好。叶仙已经跪到在地,想要得知儿子的下落。
曹颖哪里会说“病故”这样的话,掂量着说道:“若不是有人找来。爷也不会想起追究此事。他们是被接去享福了,纵然是母子不得相见,只想好处吧。那家比孙家富贵,这一房又没有其他子嗣,上面只有祖父、祖母,没有嫡母嫡兄。他们兄弟只会过的更好,不会受委屈的。”
她话中没有言明,可枝仙姊妹本就是李家婢,自然晓得她话中所指。
即便儿子万般富贵,骨肉相隔,又哪里能欢喜起来,叶仙少不得又哭了一场。
还是枝仙,怕曹颖不耐烦,劝住了妹子。
曹颖没有提自己详情,只说了句孙珏离京的话。她没有留枝仙、叶仙姊妹,而是还了她们的身契。每人又给了二十两银子还有一包姊妹俩的旧衣服。
“我不好留你们,要不然大爷同那家人晓得,也是给你们埋祸。你们姊妹要么投亲靠友,要不寻妥当人家嫁了吧,到底还年轻。”曹颖说道。
枝仙、叶仙晓得大户人家为了阴私,打死个婢妾并不算什么,倒是庆幸自己能逃过一劫,哪里还会埋怨曹颖。
姊妹两个给曹颖磕了三个头,拿着身契银物,出了孙宅。
曹颖到底不放心,使人悄悄盯了两日,得了消息,姊妹两个上了南下的船,看来是往苏州寻子去了。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曹颖到是佩服枝仙姊妹两个的魄力。虽有些不放心,但是想到枝仙素来是个圆滑懂事的,有她在,姊妹两个当不会直接傻乎乎地上李家要儿子,此事就抛开不提,,
转眼,到了九月十二,曹寅故去周年。
大清早,曹府门前就排了一溜马车,曹家:姊妹都回来,随着曹颙等人,前往海淀曹家墓地。
祭席、祭酒,各种繁琐礼节下来。直闹腾到中午才完。
早在墓地附近的一座寺定了素斋,中午大家伙就一起到这边暂歇。
过了今日,除了李氏同曹颙、长生还需要守孝外,其他人都除孝。
禅室中,曹颐见到了一袭青衣的顾纳。
顾纳大曹颙四岁,今年整三十。嘴上蓄了短须,模样清瘦,倒是真有几分两袖清风、飘飘欲仙的做派。
见了曹颙,他已是跪拜下去:“表叔!”
曹颙忙上前扶起,道:“好不容易见上一面,得空说上几句话,还费功夫闹着虚礼做什么?”
仔细打量顾纳片玄,彼此落座。他皱眉道:“怎么又瘦了?如今你的顶头上司是你的岳父,他向来器重你,怎么就不知照拂一二?”
如今顾纳在督察院当差,时任督察院左督御史的,就是担任康熙四十四只江南乡试主考官的蔡升元。
他不仅是顾纳的座师,还是顾纳的岳父。
顾纳苦笑道:“岳父为人方正。最怕人说绚私。虽说本朝官场上亲族回避,只避“父子、伯叔、兄弟”不避外姻亲,但是我进督察院。也引得不少人说嘴。我原想回避,被岳父拦下,如今只能苦熬完这一任。”
现下大清官场执行的回避制度。是顺治朝制定的,亲族回避这块。规定的并不繁杂,除了规定现任三品以上京官子弟不得考选科道官。就是父子、伯叔、兄弟不得共事。还有就是康熙五十五年补充的,“凡大学士之子弟不得任内阁学士”。
自然,这“大学士”是指在朝的大学士,毕竟本朝父子双学士、叔侄双学士的人家,不是一二。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皇帝的喜好,就是这天下最大的规矩。要不然,按照规矩。前两年曹颙也不能任户部给事中。
在“钦点”二字面前,规矩就是摆设。
见顾纳如此,向来督察院衙门也难熬,曹颙想了想,道:“许是不用熬那么久,听说礼部尚书陈铣入秋以来身体不太爽利,如今已经以老病乞休。若是礼部尚书出缺,你岳父说不定就要转礼部。他本是阁臣。又向来得圣心,如今满汉大学士都出缺。若是皇上想要提拔他,礼部衙门是要走个过场的。”
顾纳闻言,大喜,道:“果真如此。就是万幸。岳父为人刚直,这两年我日夜为他忧心,能早日离开督察院,也能早日平安。”
曹颙想起即将要回京的九阿哥。为顾纳的仕途发愁。
谁都晓得,顾纳是九阿哥的门人。等到四阿哥上台,清算的人中,少不得就要有顾纳的名字。
“京城是非之地,不宜久留,听我一言,还是谋上一任外任,在外头历练几年,倒是风平浪静。才是你展才之时。”曹颙思量一遭。劝道:“就是九阿哥那边,也不好再亲近,能疏远就疏远些。九阿哥生性张扬,不知收敛,早已埋祸。往后怕是不知累己,还要累人。”
顾纳叹了口气,道:“侄儿也晓的这个道理,只是岳父科举出仕,朝中没有内援外应,这些年来全赖我自污,暗中周旋,才保全这份太平。倘若离了九阿哥,或是被九阿哥所嫉恨,岳父晚年也难以消停,侄儿如何能忍心?”
京官就是如此,越在显位,就越是凶险。顾纳所说,也不是无的放矢。
“你要想好了,倘若再这么下去。固然能保你岳父几年太平,你的仕途就要断送了。”曹颙叹息一声,说道。
顾纳闻言,神色变幻,半晌方道:“并非侄儿留恋官场,贪慕富贵。只是这些年下来,侄儿也明白些道理。想要大自在,就要不自在。若是没有权势支撑,就是乡下隐居种田,也不是容易之事。还请表叔教我。”
人生就是这么无奈,他是通透之人,当然不会天真地以为自己能从官场全身而退。
“九阿哥那边,即便不断,也不能太亲近。不可再敛财,否则的话。外人眼中,你只是九阿哥门下的一条狗。既走到了要紧的衙门,就好好露几手,不要怕得罪人,到了显本领的时候,会有人看着。”曹颙想了想四阿哥是惜才之人,顾纳虽是九阿哥的门人,但是位低名声不显,并没有借着九阿哥的名头做过坏事,只要在四阿哥心中留下“能吏”的印象,总是好的。
这两年,康熙的身子不好,众所周知。
大家没有人敢明说,但是心里也都晓得,说不定什么时候变天。
顾纳听了曹颙的话,心里有数。只有自己做出功绩。才会引起新君注目,不会因九阿哥的缘故断送前程。
他起身做了长揖,道:“侄儿谢表叔教导。”
曹颙摆摆手,道:“教导谈不上,谁也不能保准,不过只要尽力,做到“不悔,二字,往后就算真离了官场,心里也能舒坦些。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道:“你早上去过坟地了,看到你留下的酒了。”
顾纳点了点头,道:“侄儿去了,说起来,姑祖父与侄儿还有数年教养之恩,我本就当去的。只是人前多少避讳些,省得九阿哥那边晓的。又要借此生事。”
说起往事,曹颙心中亦是喘嘘。
顾纳在织造府生活了四年,同曹颙一起上学,一起练习骑射。说起来,他们的交情,比曹颙同永庆、宁春他们的更深厚一层。
若不是九阿哥当年多事,逼着顾纳入了他的门下,这亲戚往来也不至如此偷偷摸摸的。
“在熬几年吧,九阿哥不会总这么得势。”曹颙带着几分愕怅道。
顾纳听了,也只能点头应和。
因是私下相见,顾纳也不好众目睽睽下给李氏请安,叔侄两个又说了一会儿话,顾纳就跟着相熟的小沙弥悄悄地退了出去。
曹府众人,也都用好了斋饭,启程回城,,
户部衙门,本堂。
李卫站在地上,低头看着自己的靴子头,心中腹诽不已。虽说他只是俗人,心中也有攀附权贵的心思,但是也得分人。
像眼前这位冷面王爷,他还真不敢生出攀附的心思。
只是,人到霉喝口凉水都塞牙。
自打得罪了庄亲王,他的日子难熬。庄亲王爱面子,就算真恼恨。但是李卫已经登门请罪,也不好直接收拾李卫。
但是架不住会看眼色的多,四方排挤之下,李卫的日子就不好过。
换做其他人,就算不战战兢兢吓死。也得提心吊胆小心过日子。还好,李卫是心大之人,加上面皮厚。对于同僚的刁难玄薄,只做未见。该怎么样还怎么样。
他心里却是盘算,怎么也要熬过一任,省得就这样灰溜溜回乡,在乡亲四邻面前直不起腰来。
王爷又如何,这京城的王爷,两个巴掌都数不完。
没想到,他这份镇定,倒是引起四阿哥的兴趣。
如今,每隔个三、五日,就叫上李卫斥一次,成了四阿哥的乐趣。
开始时,还有司官揣摩上意,以为四阿哥青睐李卫,对他客气三分;后来,听本堂两个笔帖式传出话来。才晓得李卫虽然被四阿哥“另眼相待”但是却与器重无关。
如此一来,李卫所受的待遇,就是“外甥点灯照舅”
今儿,四阿哥捧着户部库房的一本账册,看着上面李卫歪歪扭扭的签名,劈头盖脸地将李卫训了一顿。
李卫嘴里请罪。心里却是恨得牙痒痒。
怪不得外人都说这位爷刻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292部分阅读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