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303部分阅读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 作者:肉书屋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303部分阅读
个人物。
这些日子咬牙不松口,还想方设法打探大爷的消息。
却不知背后的主子是那个,总不会是那个只会吃酒吟诗的翰林老爷。”
见牵扯到自己身上,曹颙倒是有些意外。
想到这里,曹颙忍不住多问一句,道:“二师傅的旧友,是不是闽地的?”曹乙听了,脸上笑容僵住,半晌点了点头,道:
“确实福州一带。”他神情有些惊疑,随后就镇定下来,笑着说道:
“大爷怎么猜到的?是晓得张鹰是闽人了?”曹颙点点头,看着曹甲、曹乙两个,脑子里飞速运转。
不仅因张鹰是闽人,还因为方七娘也是闽人。
曹乙同他们相处久后,无意会露出闽音。
曹乙就算不是闽人,也在闽地生活过。
福建是什么地方?是清朝建立后,前朝遗民最多的地方,反清复明闹腾的最欢的地方。
以父亲谨慎忠君的性子,根本不可能将心里怀着“反清复明”念头的人在自己身边,而后还将儿子的安危交给这几人。
曹颙有些犹豫,不知道有些话该不该问。
混沌让人难受,但是晓得多了,也未必是好事。
再说,若真是曹乙不愿宣之于口的私事,冒然相问,也让人厌烦。
见曹颙微微皱眉,曹甲上前一步,道:“大爷放心,我们兄弟早年虽在闽地住过,但并无不可告人之处。
这点老大人生前晓得,宫城里那位也晓得。”
他在曹颙身边几年,也有些了结曹颙的性子,最不爱沾麻烦的,才如是说,曹颙听了。
点了点头,道:
“我知道了。两位师傅若有用得上曹某之处,不用客气。这些年也多赖几位师傅护卫保全,若是能力所能及之处,曹某定当尽力。”
待曹甲、曹乙二人出去,曹颙却有些不好受。
虽然早就想过曹甲这四人的身份是皇帝的人,但是亲耳同曹甲说出。感觉还是不一样,这样也好。
曹颙往床上一趟,闷闷地想着。凡事皇帝都晓得了,也省得别人谗言说嘴。再说。
康熙未必有那闲功夫。关心小小臣子的吃喝拉撒。
转念一想。就凭曹甲、曹乙的性子,是不像是做耳目眼线的。这些年,多赖他们,只看好的吧
曹甲房中。
曹乙脸上露出疑惑,道:
“大哥。为何你要在大爷面前提宫里?咱们又不是皇帝的奴才,不过是偿还曹大人的恩情,才归了曹家。若是大爷误会了,往后日子也别扭。”
曹甲微微笑道:“你觉得大爷是不能容人的?”
“那到不是,只是任谁都不乐意身边有眼线盯着。只是这些年下来,多少有些情分在,平白就疏远了,怪叫人难受的。”曹乙嘟囔道。
“大爷不会疏远我们。”曹甲淡淡地说道。
“咦?”曹乙有些好奇,眼睛转了几圈。道:
“是顾及太多,怕宫里那位多心?还是舍不得多年的情分。不会因这个就怪罪咱们?”
“许是两个都有吧,反正大爷不是容易翻脸的人”曹甲说道。
曹乙听了越发糊涂,道:“既是如此,大哥还唬他做什么?弄得他疑神疑鬼的,总是叫人不自在。”
“现下已经八月了。”
曹甲站在窗前,说道:“他还有四个月就出孝。
以他之前的履历与政绩,这次会是显眼的职位。
往后,他的身份只会越来越显赫,等着抓他小辫子的人也越来越多。
要不然他就学会诸事坦荡,要不然”就将你我也瞒了去,未来的日子才会好过”曹乙听完这席话,看着曹甲跟看怪物似的。
兄弟两人相交大半辈子,什么时候看他为旁人操心过。
曹乙的嘴角有些抽动,脑子里将这几年的情形过了一遍,也想不起曹颙有什么收买人心的举动苏州,织造府,书房。
看着面色苍白的孙子,李煦脸上露出几分不忍,道:“要带的东西都预备齐了?这一去要一个多月,要吃不少苦头。
你这孩子,太倔强些。”
李诚已经十三岁,看着比去年高了半头,脸上褪去孩童的青涩,有儒雅少年的模样。
“母亲早就预备齐了,祖父不用担心孙儿,好好保养身子才好。”
李诚躬身回道。
“你才十三,下场委实还早些。
也不用想太多,只当是长长见识,为下一科做准备。”
李煦见李诚小脸绷得紧紧的,怕他想太多,道。
李诚袖子里的拳头,却是攥得紧紧的。
真的不着急么?父亲补缺不成。
祖父大人看样子也不过是终老织造府。在江南三十多年,李家的亏空,可不是倾家荡产能还清的。
曹家那位名声显赫的“表叔”就是十来岁时,帮着曹家“姑老爷”偿还亏空的。李诚心中,竟生出几分凄然。
想着去年灰溜溜地从京城回来。他心里跟火烧了一般。既然父亲补缺不成,那他就去考举人。
年家嫡子十二岁中举,曹家五表叔也是十几岁中举,自己今年已经十三。只是想得好,日子却是有些赶了。
他原是打算七月间往京城,参加顺天府乡试的,没想到一场大病下来。拖延至今。
如今,只能拖着大病初愈的身子,赶路往京城去。
李煦原本想让李翰送子去应试,但是七月间李诚病重无法上路,李鼐代父去热河请安,先行一步,现下正在热河。
最后,还是安排李诚的庶兄李语送他上京。
李诚虽觉得自己不是小孩子,没必要,但是耐不住祖父威严,老实地遵命。
等李诚见过祖父,就去内宅跟长辈们辞行。
文老太君从去年开始,就有些糊涂。平素里都不认人。高太君见状。搬过去近身侍候,到底是古稀之年。劳累之下这几年也老的厉害。
听说李诚要去出远门,文太君嘴里咱咱呀呀的,别人也听不懂她说什么。
高太君俯身过去,凑到她嘴边听了一会儿,才笑着对李诚道:“老太太说京城的栗子糕好吃,让你带栗子糕回来呢。”
李诚同曾祖母感情平平,倒是因打小在高太君身边长大,对高太君多有依恋,看着高太君头发都白了,拉着她的袖子道:“就算老太太身子不舒坦,有丫鬟小婆子们侍候口要是祖太也累病了,老太太在病榻上。也不能心安。”
高太君见他小脸发白,摸了摸他的胳膊,皮包骨似的,疼地不行。道:
“诚哥儿,你的病才好。如何能出远门。要不要我月你祖父说一声,叫旁人换了你去?”李诚摇了摇头。道:
“祖太。是曾孙儿想出去见识一下。不过一个多月的功夫,九月里就回来了,到时候陪着祖太过重阳。”
高太君见他这般懂事的模样。仔细叮嘱了几句才撒开手。
京城,十三阿哥府,客厅。
看着眼前眉目俊朗的青年,十三阿哥一愣,笑着说道:
“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奴才年熙见过十三爷,请十三爷安。”那人甩了甩了袖子,请了个大安。
十三阿哥见了。倒是觉得稀奇,扬了扬眉,道:
“这日头是打西边出来了,还是你这壳子里换人了,怎么还跟爷来这套?”年熙,四川总督年羹尧嫡子,四阿哥内侄,打小养在四阿哥府多年。
这两年,因为他父亲高升,忌讳多了,才搬出四阿哥府。
十三阿哥同他早就相熟,虽看不惯他父亲的孤傲,但是对于年熙还是当子侄待的。
如今,见他郑重其事地来请安,十三阿哥心要就有些范嘀咕。
“尊卑有别,礼不可废。”年熙憋了半晌,来了这么一句。
十三阿哥听了,不由笑道:“既是守着礼,怎么年大人想起来爷这里了?”年熙年岁不大,才过弱冠之年。却是康熙五十年的举人。
中举后。就补了官,只是年岁小,一直没有实缺,前两年才在御史衙门补了个闲差。
按照规矩,他也算朝臣。
朝臣文武百官不得结交皇子阿哥,所以说他今日也是逾礼。
第十二卷 奉天运 第八百七十三章 仲秋
年熙被十三爷打趣得满脸沥红,讪讪地站着。
十三阿哥挑了挑眉毛,笑骂道:“得了,跟你爷来这套虚的。爷瞧着。你就是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赶紧坐下说事儿。再墨迹,爷就要送客了。”
年熙被骂了两句,反而没了方才的拘谨,自在了许多,带着几分恳切道:“十三爷,奴才真是求您来了。”
十三爷虽是看出他有事上门,但仍是心里中诧异。
年熙毕竟不是一般人,有个总督老子,和硕亲王姑父,一般的事儿不会叫他这么为难。
他毕竟不再是那个热血莽撞的十三郎。他寻思一会儿,方开口道:“四爷向来照拂你。有什么是他看顾不到的地方?”年熙听了,忙道:
“十三爷误会了,四爷待奴才甚好,奴才感激不尽。只是,只是,奴才挂了两年副职,想要谋个正差”他身子向来孱弱,虽说捐官出仕,也是闲差,就是怕他累着。这其中,未尝没有四阿哥的爱护关切之意。毕竟。年熙是年羹尧嫡长子,又少小失母,身世堪怜。
“你才多大,急什么?好好养几年,将身子养好了,再想着差事也不迟。”十三阿哥摆摆手,说道。
“十三爷,奴才毕竟是年家男儿,已经不是黄口小儿,当尽人子之责。”年熙的声音,越发恳切。
十三阿哥微微皱眉,道:“你是担心你大伯革职影响到你父亲?大可不必。你父亲是皇上亲自点拨的臣子,在西北当大用,不会手牵连的。再说,你大伯只是失察之罪,并无性命之忧,你不可太多忧思,伤了身子让亲长担忧。”
“十三爷,所谓失察之罪,不过是皇上恩典,给大伯留几分体面。如今父亲在外,奴才这做儿子的也当尽心为父分忧。”年熙说道。
十三阿哥晓得,年熙说得没错。年希尧任安徽布政使这几年,没少刮地皮。江南肥硕之地,倒了多少个督抚。有几个去了能保持操守的?真问起罪责来。别说顶戴,就是顶戴下的家伙事儿也未必能保全。
如今。大事化小,将年希尧索贿、贪墨的罪过都抹了,推到下面知府身上。只留了个失察之罪,确实康熙的恩典。
这体面,并不是留给年希尧的,而是留给四川总督年羹尧的。
只是这个时候西北战事关键时候,皇帝能想起个臣子留几分体面;等到时过境迁。
还不知会如何。
原本,年氏兄弟都为督抚大吏,可以相互为援;如今这边问罪,西北又是硝烟弥漫之地,年熙怕父亲独木难支,想要出人头地,为父亲内援。
瞧着年熙神情坚定的模样,十三阿哥问道:“你不会想着外放吧?这个四爷是不会允的。等什么时候你断了药了,再打这个主意不迟。”
年熙摇摇头,道:“没想着出京,还在督察院,只是想补个正缺。做了两年副职,不过是混日子,奴才也想做实事儿。”
十三阿哥见他眼睛闪亮,不禁笑道:“这是已经谋算好了,到底是什么缺,说给爷听听?”
“十三爷,淅江道监察御史出缺,奴才想补这个,四爷那边,却是不允奴才自专。”年熙回道。
“淅江道监察御史?”十三阿哥听了。不由皱眉。江浙虽是富庶之地,但也走出名的贪官窝。
去江淅的官员下场好的少,但是淅江道监察御史也不是那么好干的。能谋的江南实缺的,多是天子近臣,要不就走出身勋爵之家。就算御史弹劾。告倒了这些人,接下来要迎接的就是各种诘难。因此,淅江道监察御史鲜少有能做满一任的。
“怎么想起去捡这个苦差?费力不讨好,你的身子也熬不住。”十三阿哥还是摇头,满脸不赞同。
年熙压低了音量,道:“十三爷,难道就任由蛀虫横行?江南一地,朝廷总要整治的。如今大伯贪墨,连带着父亲名声都受损,我谋个监察御史。做出些政绩来,就算不能光耀门据,也能为朝廷尽份心力。”
十三阿哥听了,心中一动,想到四阿哥念及户部银库时与江南官场糜烂时的痛心疾首。
“四爷疼奴才,奴才都晓得,只是奴才也想要为四爷尽些力。四爷身边正人手不足,我虽不顶用,没有什么筹划,还是能看能听的。”年熙抬头,说道。
他说的直白,十三阿哥到是不好说什么。
用手指敲了敲桌子,道:“四爷的脾气,你是晓得的,爷只替你说说看,至于能不能成,就不是爷能说了算的了”年熙闻言,已经站起身来,执礼谢过
待管家送年熙出去,十三阿哥立时站起身来,看着屏风处。
屏风后转出一人,正是面带沉思的四阿哥。
“四哥。他怎么想起到我这里来?”十三阿哥有些不解:“这年熙已经不是第一个了,前两日就有个求到我这里来的,我还想着怎么推了,省得叫四哥心烦。”
“我最近要安排几个人,自己不好出面,戴锦的意思,推到十三弟身上。也省得外头惹眼。”四阿哥说道:
“前几日就想过来同你说这个,赶上湖广水患。拨银粮,忙了几日,今日才得空过来。”
见是四阿哥安排的,十三阿哥点了点头,道:“原来如此,弟弟晓得了。”
面上虽平静,但是他心中越发惊诧,端着茶杯的手一抖,险些摔了杯子。
如今四哥安排人手,去熟悉江南官场,到底是什么打算?是不是皇阿玛的身子,想到此处,十三阿哥只觉得太阳|岤“突突”直跳。
他忙将茶杯送到嘴边,饮了两口,才镇定下来。
时间,他倒是有些同情十四阿哥。
虽然朝廷在西北号称三十万大军,实际上不过十几万。
这十几万中,还分为几路。
就算十四阿哥身上封了“抚远大将军”可未必能将这十几万大军尽数抓在手中。
就算抓在手中,又有什么用?四川总督年羹尧管着后方,十四阿哥想要带军回京,也不是容易事儿。
除非西北战事平定前,皇阿玛无碍,那样的话十四阿哥有着军功,夺储的希望加大;若是皇阿玛身子不好时。
西北战事尚未平定,那十四阿哥‘功勋’越大。往后的处境越尴尬。
四阿哥脸色晦暗,像是疲惫至极,没有看到十三阿哥的失态,揉了揉额头,道:“大军开拔两年,备战一年多,今年开打了。六月里、七月间,出动了几次大军,歼敌两百人,他们也好意思报大捷!户部的银子早空了,如今军饷钱粮全赖地方。已经有人弹劾云贵总督蒋陈锡、云南巡抚甘国璧迟误军饷之罪了。
云南从去岁开始就少雨,许多地方绝收,不少地方还等着朝廷放粮,哪里又能预备出军饷来?”说到说着。四阿哥已经带了几分怨愤:
“朝廷空糜,官员不思报国,各个尽晓得贪银子。一个知州,亏空就能数千两,一个知府,开口索贿。就是一万多两!都该杀!”这说的,就是年希尧牵扯进去的安徽官场贪墨案了。
十三阿哥没有接话,想起一个关于年羹尧的传言来。
年羹尧康熙四十八年去四川,在四川先巡抚后总督,已经十二年。期间,回京叙职过两、三次。平常年份。就算人不回来,礼也是不断的。这并不算稀奇,也是外地督抚常例。
年希尧固然贪婪,年羹尧手上也不是那个干净的。
否则,他当年拿什么左右逢源,四处投机?而后,八阿哥薨,年羹尧也对四阿哥死心塌地起来。
据十三阿哥所知,四阿哥府的进项,除了王府庄子,就是年莫尧的孝敬。
只是现下。四阿哥当年羹尧是心腹,顾不得这个。他又最是护短的,如今看年羹尧“忠心”这银钱“孝敬”也就生受了。
等到日后追查起来,十三阿哥心下一颤,对于眼前向来关系最为亲厚的兄长。莫名生出几分敬畏之心”
路上快马加鞭,曹颙终于在八月十四回到京城。
进了城门。
曹颙暗暗松了口气。
人就是这样奇怪。
多年前,他曾想要逃离京城;在京城待了十来年后,这里又让人有了念想。
秋风送爽,京城里不少街道连个都挂起花灯,街上行人手中也多是提着点心包。
还有走街串巷的货郎,嘴里吆喝着“月饼”实际上不过是百姓人家吃的红糖饼,二、三文一个”不过是百姓人家买来凑节景的。
街上人熙熙攘攘的,曹颙等一行只能勒马慢行。
路过前门稻香村时,看着排得街尾的队伍,小满直念叨:“半年没吃稻香村的饽饽了,真是想这口了,回到家里。一定使人买个三、五斤,好生解解馋。”
曹乙在旁,看着他座骑两侧挂着的大包小包,打趣道:“是想吃饽饽了,还是想吃旁的?小别胜新婚,这回弟媳妇要可得小心了,说不得要被你囫囵个吞进去。”
小满年纪大了。脸皮也厚了,听了这打趣,哼哼了两声,道:“二师父别尽晓得打趣小的,有能耐二师父回去了,别想着往前门胡同去,忍个三日再笑笑。
一行人到了曹府。大管家曹元的了信,忙迎了出来。
因这一路赶路。曹颙还是六月里离开广州时。往家里写过一次信。
曹元走驿站。倒是比他们早几日到京。
想着广州到京城数千里,众人都以为曹颙要入冬前才能到京,没想到他今日便到了。
“请大爷安。”曹元看到曹颙。躬身请安。曹颙虚扶一把。
连声问道:“府中有事儿没?东府那边如何?二爷有信回来没有?”
“大爷放心。府中一切安好,东府也无事,二爷前几日有家书回来,听五爷说,都平安。”曹元躬身回道。
曹颙点点小头,道:“跟着我去的这些人,都放假一旬,除了月例,每人再赏两身新衣,二十两银子,大师傅、二师父加倍。过几日曹方、魏大爷回来。也按此例加倍赏。”
曹元应了,曹颙回头同曹甲、曹乙说了两句,就转身往内宅去了。
这会儿功夫。初瑜早已得了消息,带着人在二门相迎。
看着半年没见的妻子,曹颙胸口暖暖的,顾不的丫鬟婆子看着,上前牵了她的手道:
“怎么在这里等着?今天有风,仔细头疼?”初瑜看着因赶路,面色晒得黑红的丈夫,眼中多了抹心疼,反握住他的手,道:“不是说六月底才从广州出发么?怎么这暂就到了?赶路干得急。身子怎么熬得住。”
“没事儿。”
曹颙笑了笑,叫妻子安心,夫妻两个一道往兰院去。
刚进院子。
就见李氏扶着个小丫鬟,在廊下等候。
曹颙放下妻子的手,快走几步上前:“母亲,儿子回来了。”
李氏扶着儿子的胳膊,眼睛上下的打量着,满脸的心疼:“去了整半年,看都瘦成什么样子了。”
说也奇怪。早年曹颙还小时,李氏在他面前还能有几分自持,疼爱虽疼爱,但因是长子的缘故,也不曾将儿子当孩童般宠溺。
如今,曹颙大了,李氏知天命之年,反而将儿子当成孩童一般,越发惦记得厉害。
曹颙扶着母亲的胳膊,母子两个一道进了屋子。
少一时,暂居曹府的曹颖也过来了。
初瑜这边。
晓得丈夫爱洁,使人吩咐厨房,送洗澡水到梧桐苑。
随后。她又叫人去学堂,带孩子们过来。
今日是八月十四,恒生的生日。
虽说小孩子的生日,没有摆宴请客,但是也早早地叫厨房预备了席面。
如今,直接给曹颙接风也算便宜。
只是如此一来。
就不是西府一府的事儿。
少不的请东府诸人,一起过来热闹热闹。
等曹颙陪母亲、堂姐说了会儿话,同儿女们见过。就回梧桐苑沐浴更衣。许是太乏了。
曹颙在木桶中,差点没睡过去。
等到更衣完毕。
东府诸人都过来了。
兄弟相见,少不得又说说别情。
东府两兄弟见到堂兄比预期得提前归来,倒是松了口气。
如今已经八月。
距离明年春闺就剩下半年,钱陈群该预备科举了。
初瑜将寻夫子之事托付给两位小叔子,这两人找了几个,都觉得不妥当。
如今有曹颙回来拿主意,是再好不过”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sail007
粉丝:65607金币:3539威望:162348注册时间:20120104发私信 关注ta
发表于20120705 11:24 只看该作者
354
第十二卷 奉天运 第八百七十四章举荐
说起请夫子也是犯难的事。真是博学之士。多是同钱陈群这样的,滞留京城。不过为三年一次的春闱。
在读书人眼中。科举出仕是征途。实是与科场无缘。数次落第的,不是买缺补官,就是被权贵笼络为幕僚,两种前途有限,但是都有‘钱’。
乐意坐馆为西席的。多是老夫子,科举没精力。补官为幕没体力,才教几个小孩子,赚一份束倏。
这样的老夫子,曹颙如何能看上?
年轻些的仕林名士,多是在预备明年春的科举,谁会这个时候做馆?实在不行,就在翰林院致仕的老翰林里找,就算对方不会屈尊坐馆,送几个男孩过去教导也好。虽然这几个孩子已经启蒙,但毕竟年岁还小,择了平庸的夫子,别再耽搁孩子们的课业。
次日。中秋佳节。
李家庶孙李语,带着节礼,过来给姑祖母请安。
他是八月初七赶到京城的,八月初八送弟弟下场前,兄弟两个一起到曹府给李氏请过安。李氏想着他一个人过节,太冷清些,便让他过这边来,一起过中秋。
曹颙康熙四十九年去苏州李家接高太君那次,见过这个表侄。当时不过七、八岁的模样,他是李鼐次子,婢妾所出,生母生他后就病故。
如今,十来年过去,昔日孩童,已经长成少年。
他穿着件七成新的蓝衣,藏青色的马甲,头上帽正上也没有镶嵌宝石玉器,腰间只挂着个藏青色平纹荷包,再无别的装饰。
一身看着也洁净。但是瞧着衣服料子,还有袖口磨起的毛边,多少有些寒酸。
这身装扮,同李家的奢靡家风,皆然不同。换做其他人,换了这身衣服到亲戚家做客。还是富贵亲戚,少不得要自怨自艾,带着几分别别扭扭的小家子气。
李语却神清目明,处之泰然。
他上面有庶长兄,下边有嫡出的弟弟,是李家第三代中最不显眼的一个。
说起来,他倒是不像李家人,没有李煦的算计,李诚的卖弄,也没有李鼐的忠厚,是个极会看脸色的人。
见李氏待他亲近,他就越发恭敬;见曹颙兄弟几个神色淡淡的,他也就眼观鼻、鼻观心,不去主动与曹家这几位表叔攀谈。
顿中秋饭下来;就是看人向来挑剔的曹睿埽粤轿桓绺缢灯鹫飧隼罴摇氨碇丁币驳溃骸盎顾惚痉帧!?
只有曹项,同是庶出,见李语的谨小慎微,理解他的苦处,心中戚戚然。
同李语说了几句话,问了几句课业上的事,曹项又觉得庆幸。自己就算是庶出,还有生母可依,手足相处也是兄友弟恭。
李语十八岁。比李诚大五岁,按理说,应当兄弟二人一同下场才是。
但是李家只使人安排李诚乡试应试适宜,李语这边,听着功课也有小成。却不知为何没有下场。
瞧着李语这个脾气,也不像是能争的。
曹项随口问了两句,晓得李语没有参加县试、府试,也没有捐监生,还是白身,前两年开始协助父亲打理家庭琐事。
京城不少人家也是如此,嫡子继承爵位家业,庶子出面打理家族产业。
以庶子庶孙行仆从事,对于家主来说,是安心了。毕竟,再心腹的下人,也是外人;哪比用自家骨肉,叫人心里踏实。
对于庶子来说,却是悲哀之事,只能依附本家生活,有主子之名,没有主子之尊。前途没指望了。做得最好了。不过是落下点钱财。
待李语走后。曹颙听着两个堂弟对李语的评价,心里颇为喘嘘。
同小小年纪,就浑身心眼子的李诚相比,这个李语实是个本分的。不管是捐官,还是科举,若是他走仕途,说不定还有重振李家的一日。
李煦许是老糊涂了,执着嫡庶之见,宁愿培养狡猾成性的李诚,也不留心下这个庶孙。
虽觉得李语有点可惜,但是曹颙也没兴趣,去介入李家家事。以他的想法,巴不得躲得远远的,怎么肯往前面靠?
中秋节过后。曹颙回京的消息,亲戚之间也多得了音讯,少不得往来应酬。
曹颙原想将寻西席的消息传出去,托人打听,但是想了想,若是那样,亲戚长辈推荐的。自己到不好意思好好挑了,还是算了。
所以,他就叫管家在京城官宦人家,打听谁家孩子大了,夫子要辞馆的。想从其中寻常妥当的人选。
钱陈群那边。不晓得是胸有成竹,还是体恤夫子不好找。倒是没有催促。还如常用半日的功夫,教导几个孩子。
这日,曹颙打外头回来,门房就送来几张拜帖。
曹颙接过来看了,有几个江苏籍的官员,到京城候官,以曹寅旧友的名义,往这边投帖。
曹家在江南的影响,曹颙巴不得早日消得干干净净,如何肯费心拉拢江南人士,给自己惹事,所以,这几张拜帖不必理会。
最后一张拜帖,却是个眼熟的名字程梦显。
曹颙接过拜帖看了。上面写着想要给曹颙请安之类的话。
这倒是有些奇怪,因韩江氏的缘故,程梦显去年来曹家那两次,都是以给李氏请安为由子。
如今。这帖子里却说的是曹颙,不是李氏。
想到自己在扬州那几日,受了程家昆仲款待,曹颙就吩咐曹元,使个人去程宅,请程梦显明日巳时过府相见。
次日,巳初上午九点,程梦显如约而至。
在他开口前,曹颙还以为程家有事相求,待程梦显说明来意,才晓,得他是听说曹家寻西席,荐人来了。
推荐的是个秀才,扬州人氏,说起来同程梦显有亲,是他表姨母继子。
曹颙听说是秀才,心中就有些不愿意。虽说乡试不过是八股,小举人未必比秀才博学多少。但是千军万马走过独木桥的,肚子里的墨水总要多些。
心中想着,曹颙也没有开口拒绝。
这个程梦显是个稳当之人,不会做没头没脑之事。
京里消息灵通的人家,都晓得曹家的西席不是谁人都能做的。当年曹寅为曹颙请的庄席,是曹颙初到京城时的“智囊”;现象这位钱陈群,是士林颇有名气的才子。
曹颙多问了两句,程梦显就将那秀才的详情一一讲了。
虽只是秀才,但是那人父亲就是给人家做西席的,学生中得功名者上百人。坐馆授徒,也算家学渊源。
这秀才,字画双绝。如今携妻带子滞留京城,就是因为了想要拜一个大师学画。
只是这年头,不是所有的大师都是爱才之人。
这秀才家境贫寒,生活窘迫,拿不出体面的拜师礼。最后,那个大师将他拒之门外,另授了两个家境殷实的弟子。
曹颙,听到程梦显提及那秀才名字,就已经明了。
郑燮,“难得糊涂”那个郑板桥?
后世对他不熟,只晓得“扬州郑板桥”是个字画大家,年岁很大才中举,官场并不如意。
当年那个爱哭的顶着一脑袋头癣的便宜师侄,如今在京城?
回想一下,两个人年龄相仿,那郑燮应该不到而立之年,离中举还差得远,在曹家也算便宜。
对画坛大家的好奇,曹颙倒是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见见自己这个。便宜师侄,差点就要开口答应程梦显荐人之事。
不过,话到嘴边,他又改口了,只说想要见郑秀才看看。
大家是大家,怪才是怪才,这请夫子,会不会教导孩子,是其中关键。
程梦显见他没有拒绝,脸上已是添了笑意。
说起来,他要叫郑燮一声表哥,但是真是隔了好几个弯的亲戚,实算不上什么。
说起来,不说程家,就是他自己扶持郑燮一把,也不算什么。但商人逐利,帮急不帮穷,他不平白接济人,郑燮也不是能屈膝祈食的。
刚好得了曹家要寻夫子的消息,程梦显就“多事”一把,递帖子上门来“举荐”
这边,郑燮还没见到,李家出事了。
李诚病了,而且病的不轻。李语花银子,请了几个太医,开了几个方子,开没有好,病情反而越来越重,整日里高烧不止。咳个不停。
不管兄弟感情如何。李语晓得,弟弟要是真有什么闪失,自己也得不到好去。
实是没法子,他只好再次登门,将弟弟病重之事告之姑祖母李氏。
李氏听了,到底念及李诚是娘家骨肉,就算记得儿子告诫的同娘家保持距离,也无法狠心看着侄孙子出事。
她乘了车架,央求儿子同自己一道过李家探望李诚。
不过半月功夫,李诚就瘦了一大圈,听说姑祖母来探望自己,想要挣扎着更衣,却是喘个不停。
待李氏同曹颙进内宅。进到他时,他正咳得厉害,险些喘不过去来。
看着他满脸赤红。还有不停的咳。有些肺炎的症状。这病多是从感冒上得的,听李语所说,李诚是在乡试考场出来,身子就不舒坦。
显然是年纪小,身子骨孱弱,长途跋涉后又连着考了九天,熬不住。
病榻之上,李诚露出笑脸,安慰李氏自己无碍,全然不知道自己的脸色有多难看。
李氏想着这个侄孙自小是高太君养育的,爱屋及乌,到是真有几分心疼。
娘俩正说这话,就见有婆子传话,说是大管家请“二少爷”过去。
这“二少爷”就是李语了,李语同李氏和曹颙告罪,起身挑了帘子出去。
李诚看着李语的背影。脸色却是瞬间变得苍白,身子不可抑制地颤了起来
第十二卷 奉天运 第八百七十五章 打击
听了大总管钱仲窖的话。李语的心,也沉了下去。虽晓得弟弟年岁还小,又拖着病体下场。没有考好也是寻常,但是想着弟弟素来好强的性子,这个消息如何能告之?
今日是放桂榜之日,李诚落第。
钱仲睿见李语不说话,心里不禁叹气。
去年三少爷在京城时。也曾由大爷带着拜访过几个大儒,都说三少爷聪敏,功课扎实。
若不是这些老夫子的捧杀。三少爷也不会才十三岁,就想着下场应试。
就是青壮,下场九天也不是好熬的。三少爷又是千里奔波之后,拖着病体下场。
“二少爷,要不想法子瞒下?或是拖一拖?”见李语不说话。钱仲睿试探地问道。
李语抬起头来,看着钱仲睿小苦笑道:“大总管,怎么瞒?怎么拖?”
钱仲睿也是无语,是啊。三少爷虽病着,也没病糊涂,晓得今儿是放榜之日。
就算想要拖一拖再告诉他,最多也就能拖到晚饭时候。
“姑太太同表叔还在。等送走客人后,再徐徐告之吧。”李语直觉得脑仁疼,可也没有旁的法子,直能走一步看一步。
钱仲睿原想着是不是告之李氏,请李氏好好开导安慰三少爷,随后想着三少爷最是好强,指定不愿在亲戚面前没面子的,便也觉得李语安排的还妥当。
内宅,李诚房里。
看着面色煞白的李诚。不见丁点儿血色,说话声音越发虚弱,李氏生怕累着他,说了两句话,便俯身掖了掖他的被子,道:“好生歇着,我带了两根老参,让人熬了给你补补,过些日子我再过来瞧。
李诚挤出几分笑,道:“都是孙儿的不是累姑祖母担心了,孙儿没事,过两日好了,就去给姑祖母请安”咳、咳”
他极力想装作无事,但是说了一句话,就开始不停地咳起来。
脸上已经咳得眼泪都出来,再无平素的伶俐模样,看着倒是叫人心里不落忍。
“好孩子,不要再说话了。好好养着。”李氏眼中怜惜更盛,拍了拍被子,起身对旁边侍立的李家的婆子丫鬟吩咐了两句,不过是仔细照看什么的,随后带着曹颙出来。
见母亲脸上都是担忧,曹颙安慰道:“母亲不必太过担心,太医不是说了么?李诚身子虚弱。外邪入侵,染了风寒,慢慢调理,并无大碍。”
“你舅舅就这一个嫡孙,又是你外祖母亲自养大的,若是真在京城有了闪失,也叫人不忍。”李氏叹了口气,道。
曹颙少不得再安慰几句,虽是不喜李诚,但是他也不会幸灾乐祸地盼着一个十三岁的孩子病死。他也是为人父者,也有自己的孩子。
不过,他心中不无埋怨。李诚这家伙,明明就是自作自受,还要让别人跟着操心。乡试三场九天他大病初愈,又赶路十来天路,再下场熬九天,这跟找死差不多了。
想到这里,他想起今日是放榜之期。
“姑祖母,表叔。”李语里面走来,见过二人。口中说着留客的。
“诚儿身子不好,你也忙。我们就不跟着添乱了。好生照看你兄弟,若是缺什么,就使人过去说一声。”李氏对李语道。
李语低声应了,送李氏母子出去。
曹颙骑马,护在母亲马车旁边,一行人从李宅回来。
才过了西四牌楼,就见前面一户人家门口挂起鞭炮,“噼里啪啦”地放起来。
李氏马车所用的马,都是马场用心调教过的,并不怕吵杂之声。所以车夫稳稳地挥着鞭子小继续前行。
看着有衙门的人从那家门口出来,曹颙也不禁眺望过去。
小满骑马跟在一旁,勒了马缰,上前道;“大爷,是桂榜放榜了,顺天府的差役过来报喜。咱们是不是打舅老爷家出来的早了,要不然说不定就能赶上那边的热闹。”
曹颙点点头,就见那边宅子里,走出一个喜气洋洋地中年男人。跟了那几个差役身后。看着装扮打扮,并不像是管家之人。
这时,刚好有几个人过来。对着那人抱拳道:“恭喜赵四爷高中,早就晓得四爷不是俗人,下了六次场,终于六六大顺,往后定官运通达,还得记得提挈我们这些街坊才好。”
“同喜、同喜。”那“赵爷”忙俯身地回礼,眼睛已经笑得张不开。
这时,就见一个虎头虎脑的童子,从门里蹿出来,抓了那“赵爷”袖子,垫了脚道:“爷爷当举人了,爷爷要当官了”
那赵爷低头抱起童子。回头看着破旧的大门,不知说了句什么”
曹颙收回视线,内城住的都是在旗的人家。但凡有些根基的人家,都不会吊死在科举一跳绳上。
这个赵四爷,若不是家道衰落,也不会下场六次,年过不惑,还走科举这个独木桥。
想到这里,曹颙对李诚是否能高中,有些拿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303部分阅读
欲望文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303部分阅读
个人物。
这些日子咬牙不松口,还想方设法打探大爷的消息。
却不知背后的主子是那个,总不会是那个只会吃酒吟诗的翰林老爷。”
见牵扯到自己身上,曹颙倒是有些意外。
想到这里,曹颙忍不住多问一句,道:“二师傅的旧友,是不是闽地的?”曹乙听了,脸上笑容僵住,半晌点了点头,道:
“确实福州一带。”他神情有些惊疑,随后就镇定下来,笑着说道:
“大爷怎么猜到的?是晓得张鹰是闽人了?”曹颙点点头,看着曹甲、曹乙两个,脑子里飞速运转。
不仅因张鹰是闽人,还因为方七娘也是闽人。
曹乙同他们相处久后,无意会露出闽音。
曹乙就算不是闽人,也在闽地生活过。
福建是什么地方?是清朝建立后,前朝遗民最多的地方,反清复明闹腾的最欢的地方。
以父亲谨慎忠君的性子,根本不可能将心里怀着“反清复明”念头的人在自己身边,而后还将儿子的安危交给这几人。
曹颙有些犹豫,不知道有些话该不该问。
混沌让人难受,但是晓得多了,也未必是好事。
再说,若真是曹乙不愿宣之于口的私事,冒然相问,也让人厌烦。
见曹颙微微皱眉,曹甲上前一步,道:“大爷放心,我们兄弟早年虽在闽地住过,但并无不可告人之处。
这点老大人生前晓得,宫城里那位也晓得。”
他在曹颙身边几年,也有些了结曹颙的性子,最不爱沾麻烦的,才如是说,曹颙听了。
点了点头,道:
“我知道了。两位师傅若有用得上曹某之处,不用客气。这些年也多赖几位师傅护卫保全,若是能力所能及之处,曹某定当尽力。”
待曹甲、曹乙二人出去,曹颙却有些不好受。
虽然早就想过曹甲这四人的身份是皇帝的人,但是亲耳同曹甲说出。感觉还是不一样,这样也好。
曹颙往床上一趟,闷闷地想着。凡事皇帝都晓得了,也省得别人谗言说嘴。再说。
康熙未必有那闲功夫。关心小小臣子的吃喝拉撒。
转念一想。就凭曹甲、曹乙的性子,是不像是做耳目眼线的。这些年,多赖他们,只看好的吧
曹甲房中。
曹乙脸上露出疑惑,道:
“大哥。为何你要在大爷面前提宫里?咱们又不是皇帝的奴才,不过是偿还曹大人的恩情,才归了曹家。若是大爷误会了,往后日子也别扭。”
曹甲微微笑道:“你觉得大爷是不能容人的?”
“那到不是,只是任谁都不乐意身边有眼线盯着。只是这些年下来,多少有些情分在,平白就疏远了,怪叫人难受的。”曹乙嘟囔道。
“大爷不会疏远我们。”曹甲淡淡地说道。
“咦?”曹乙有些好奇,眼睛转了几圈。道:
“是顾及太多,怕宫里那位多心?还是舍不得多年的情分。不会因这个就怪罪咱们?”
“许是两个都有吧,反正大爷不是容易翻脸的人”曹甲说道。
曹乙听了越发糊涂,道:“既是如此,大哥还唬他做什么?弄得他疑神疑鬼的,总是叫人不自在。”
“现下已经八月了。”
曹甲站在窗前,说道:“他还有四个月就出孝。
以他之前的履历与政绩,这次会是显眼的职位。
往后,他的身份只会越来越显赫,等着抓他小辫子的人也越来越多。
要不然他就学会诸事坦荡,要不然”就将你我也瞒了去,未来的日子才会好过”曹乙听完这席话,看着曹甲跟看怪物似的。
兄弟两人相交大半辈子,什么时候看他为旁人操心过。
曹乙的嘴角有些抽动,脑子里将这几年的情形过了一遍,也想不起曹颙有什么收买人心的举动苏州,织造府,书房。
看着面色苍白的孙子,李煦脸上露出几分不忍,道:“要带的东西都预备齐了?这一去要一个多月,要吃不少苦头。
你这孩子,太倔强些。”
李诚已经十三岁,看着比去年高了半头,脸上褪去孩童的青涩,有儒雅少年的模样。
“母亲早就预备齐了,祖父不用担心孙儿,好好保养身子才好。”
李诚躬身回道。
“你才十三,下场委实还早些。
也不用想太多,只当是长长见识,为下一科做准备。”
李煦见李诚小脸绷得紧紧的,怕他想太多,道。
李诚袖子里的拳头,却是攥得紧紧的。
真的不着急么?父亲补缺不成。
祖父大人看样子也不过是终老织造府。在江南三十多年,李家的亏空,可不是倾家荡产能还清的。
曹家那位名声显赫的“表叔”就是十来岁时,帮着曹家“姑老爷”偿还亏空的。李诚心中,竟生出几分凄然。
想着去年灰溜溜地从京城回来。他心里跟火烧了一般。既然父亲补缺不成,那他就去考举人。
年家嫡子十二岁中举,曹家五表叔也是十几岁中举,自己今年已经十三。只是想得好,日子却是有些赶了。
他原是打算七月间往京城,参加顺天府乡试的,没想到一场大病下来。拖延至今。
如今,只能拖着大病初愈的身子,赶路往京城去。
李煦原本想让李翰送子去应试,但是七月间李诚病重无法上路,李鼐代父去热河请安,先行一步,现下正在热河。
最后,还是安排李诚的庶兄李语送他上京。
李诚虽觉得自己不是小孩子,没必要,但是耐不住祖父威严,老实地遵命。
等李诚见过祖父,就去内宅跟长辈们辞行。
文老太君从去年开始,就有些糊涂。平素里都不认人。高太君见状。搬过去近身侍候,到底是古稀之年。劳累之下这几年也老的厉害。
听说李诚要去出远门,文太君嘴里咱咱呀呀的,别人也听不懂她说什么。
高太君俯身过去,凑到她嘴边听了一会儿,才笑着对李诚道:“老太太说京城的栗子糕好吃,让你带栗子糕回来呢。”
李诚同曾祖母感情平平,倒是因打小在高太君身边长大,对高太君多有依恋,看着高太君头发都白了,拉着她的袖子道:“就算老太太身子不舒坦,有丫鬟小婆子们侍候口要是祖太也累病了,老太太在病榻上。也不能心安。”
高太君见他小脸发白,摸了摸他的胳膊,皮包骨似的,疼地不行。道:
“诚哥儿,你的病才好。如何能出远门。要不要我月你祖父说一声,叫旁人换了你去?”李诚摇了摇头。道:
“祖太。是曾孙儿想出去见识一下。不过一个多月的功夫,九月里就回来了,到时候陪着祖太过重阳。”
高太君见他这般懂事的模样。仔细叮嘱了几句才撒开手。
京城,十三阿哥府,客厅。
看着眼前眉目俊朗的青年,十三阿哥一愣,笑着说道:
“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奴才年熙见过十三爷,请十三爷安。”那人甩了甩了袖子,请了个大安。
十三阿哥见了。倒是觉得稀奇,扬了扬眉,道:
“这日头是打西边出来了,还是你这壳子里换人了,怎么还跟爷来这套?”年熙,四川总督年羹尧嫡子,四阿哥内侄,打小养在四阿哥府多年。
这两年,因为他父亲高升,忌讳多了,才搬出四阿哥府。
十三阿哥同他早就相熟,虽看不惯他父亲的孤傲,但是对于年熙还是当子侄待的。
如今,见他郑重其事地来请安,十三阿哥心要就有些范嘀咕。
“尊卑有别,礼不可废。”年熙憋了半晌,来了这么一句。
十三阿哥听了,不由笑道:“既是守着礼,怎么年大人想起来爷这里了?”年熙年岁不大,才过弱冠之年。却是康熙五十年的举人。
中举后。就补了官,只是年岁小,一直没有实缺,前两年才在御史衙门补了个闲差。
按照规矩,他也算朝臣。
朝臣文武百官不得结交皇子阿哥,所以说他今日也是逾礼。
第十二卷 奉天运 第八百七十三章 仲秋
年熙被十三爷打趣得满脸沥红,讪讪地站着。
十三阿哥挑了挑眉毛,笑骂道:“得了,跟你爷来这套虚的。爷瞧着。你就是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赶紧坐下说事儿。再墨迹,爷就要送客了。”
年熙被骂了两句,反而没了方才的拘谨,自在了许多,带着几分恳切道:“十三爷,奴才真是求您来了。”
十三爷虽是看出他有事上门,但仍是心里中诧异。
年熙毕竟不是一般人,有个总督老子,和硕亲王姑父,一般的事儿不会叫他这么为难。
他毕竟不再是那个热血莽撞的十三郎。他寻思一会儿,方开口道:“四爷向来照拂你。有什么是他看顾不到的地方?”年熙听了,忙道:
“十三爷误会了,四爷待奴才甚好,奴才感激不尽。只是,只是,奴才挂了两年副职,想要谋个正差”他身子向来孱弱,虽说捐官出仕,也是闲差,就是怕他累着。这其中,未尝没有四阿哥的爱护关切之意。毕竟。年熙是年羹尧嫡长子,又少小失母,身世堪怜。
“你才多大,急什么?好好养几年,将身子养好了,再想着差事也不迟。”十三阿哥摆摆手,说道。
“十三爷,奴才毕竟是年家男儿,已经不是黄口小儿,当尽人子之责。”年熙的声音,越发恳切。
十三阿哥微微皱眉,道:“你是担心你大伯革职影响到你父亲?大可不必。你父亲是皇上亲自点拨的臣子,在西北当大用,不会手牵连的。再说,你大伯只是失察之罪,并无性命之忧,你不可太多忧思,伤了身子让亲长担忧。”
“十三爷,所谓失察之罪,不过是皇上恩典,给大伯留几分体面。如今父亲在外,奴才这做儿子的也当尽心为父分忧。”年熙说道。
十三阿哥晓得,年熙说得没错。年希尧任安徽布政使这几年,没少刮地皮。江南肥硕之地,倒了多少个督抚。有几个去了能保持操守的?真问起罪责来。别说顶戴,就是顶戴下的家伙事儿也未必能保全。
如今。大事化小,将年希尧索贿、贪墨的罪过都抹了,推到下面知府身上。只留了个失察之罪,确实康熙的恩典。
这体面,并不是留给年希尧的,而是留给四川总督年羹尧的。
只是这个时候西北战事关键时候,皇帝能想起个臣子留几分体面;等到时过境迁。
还不知会如何。
原本,年氏兄弟都为督抚大吏,可以相互为援;如今这边问罪,西北又是硝烟弥漫之地,年熙怕父亲独木难支,想要出人头地,为父亲内援。
瞧着年熙神情坚定的模样,十三阿哥问道:“你不会想着外放吧?这个四爷是不会允的。等什么时候你断了药了,再打这个主意不迟。”
年熙摇摇头,道:“没想着出京,还在督察院,只是想补个正缺。做了两年副职,不过是混日子,奴才也想做实事儿。”
十三阿哥见他眼睛闪亮,不禁笑道:“这是已经谋算好了,到底是什么缺,说给爷听听?”
“十三爷,淅江道监察御史出缺,奴才想补这个,四爷那边,却是不允奴才自专。”年熙回道。
“淅江道监察御史?”十三阿哥听了。不由皱眉。江浙虽是富庶之地,但也走出名的贪官窝。
去江淅的官员下场好的少,但是淅江道监察御史也不是那么好干的。能谋的江南实缺的,多是天子近臣,要不就走出身勋爵之家。就算御史弹劾。告倒了这些人,接下来要迎接的就是各种诘难。因此,淅江道监察御史鲜少有能做满一任的。
“怎么想起去捡这个苦差?费力不讨好,你的身子也熬不住。”十三阿哥还是摇头,满脸不赞同。
年熙压低了音量,道:“十三爷,难道就任由蛀虫横行?江南一地,朝廷总要整治的。如今大伯贪墨,连带着父亲名声都受损,我谋个监察御史。做出些政绩来,就算不能光耀门据,也能为朝廷尽份心力。”
十三阿哥听了,心中一动,想到四阿哥念及户部银库时与江南官场糜烂时的痛心疾首。
“四爷疼奴才,奴才都晓得,只是奴才也想要为四爷尽些力。四爷身边正人手不足,我虽不顶用,没有什么筹划,还是能看能听的。”年熙抬头,说道。
他说的直白,十三阿哥到是不好说什么。
用手指敲了敲桌子,道:“四爷的脾气,你是晓得的,爷只替你说说看,至于能不能成,就不是爷能说了算的了”年熙闻言,已经站起身来,执礼谢过
待管家送年熙出去,十三阿哥立时站起身来,看着屏风处。
屏风后转出一人,正是面带沉思的四阿哥。
“四哥。他怎么想起到我这里来?”十三阿哥有些不解:“这年熙已经不是第一个了,前两日就有个求到我这里来的,我还想着怎么推了,省得叫四哥心烦。”
“我最近要安排几个人,自己不好出面,戴锦的意思,推到十三弟身上。也省得外头惹眼。”四阿哥说道:
“前几日就想过来同你说这个,赶上湖广水患。拨银粮,忙了几日,今日才得空过来。”
见是四阿哥安排的,十三阿哥点了点头,道:“原来如此,弟弟晓得了。”
面上虽平静,但是他心中越发惊诧,端着茶杯的手一抖,险些摔了杯子。
如今四哥安排人手,去熟悉江南官场,到底是什么打算?是不是皇阿玛的身子,想到此处,十三阿哥只觉得太阳|岤“突突”直跳。
他忙将茶杯送到嘴边,饮了两口,才镇定下来。
时间,他倒是有些同情十四阿哥。
虽然朝廷在西北号称三十万大军,实际上不过十几万。
这十几万中,还分为几路。
就算十四阿哥身上封了“抚远大将军”可未必能将这十几万大军尽数抓在手中。
就算抓在手中,又有什么用?四川总督年羹尧管着后方,十四阿哥想要带军回京,也不是容易事儿。
除非西北战事平定前,皇阿玛无碍,那样的话十四阿哥有着军功,夺储的希望加大;若是皇阿玛身子不好时。
西北战事尚未平定,那十四阿哥‘功勋’越大。往后的处境越尴尬。
四阿哥脸色晦暗,像是疲惫至极,没有看到十三阿哥的失态,揉了揉额头,道:“大军开拔两年,备战一年多,今年开打了。六月里、七月间,出动了几次大军,歼敌两百人,他们也好意思报大捷!户部的银子早空了,如今军饷钱粮全赖地方。已经有人弹劾云贵总督蒋陈锡、云南巡抚甘国璧迟误军饷之罪了。
云南从去岁开始就少雨,许多地方绝收,不少地方还等着朝廷放粮,哪里又能预备出军饷来?”说到说着。四阿哥已经带了几分怨愤:
“朝廷空糜,官员不思报国,各个尽晓得贪银子。一个知州,亏空就能数千两,一个知府,开口索贿。就是一万多两!都该杀!”这说的,就是年希尧牵扯进去的安徽官场贪墨案了。
十三阿哥没有接话,想起一个关于年羹尧的传言来。
年羹尧康熙四十八年去四川,在四川先巡抚后总督,已经十二年。期间,回京叙职过两、三次。平常年份。就算人不回来,礼也是不断的。这并不算稀奇,也是外地督抚常例。
年希尧固然贪婪,年羹尧手上也不是那个干净的。
否则,他当年拿什么左右逢源,四处投机?而后,八阿哥薨,年羹尧也对四阿哥死心塌地起来。
据十三阿哥所知,四阿哥府的进项,除了王府庄子,就是年莫尧的孝敬。
只是现下。四阿哥当年羹尧是心腹,顾不得这个。他又最是护短的,如今看年羹尧“忠心”这银钱“孝敬”也就生受了。
等到日后追查起来,十三阿哥心下一颤,对于眼前向来关系最为亲厚的兄长。莫名生出几分敬畏之心”
路上快马加鞭,曹颙终于在八月十四回到京城。
进了城门。
曹颙暗暗松了口气。
人就是这样奇怪。
多年前,他曾想要逃离京城;在京城待了十来年后,这里又让人有了念想。
秋风送爽,京城里不少街道连个都挂起花灯,街上行人手中也多是提着点心包。
还有走街串巷的货郎,嘴里吆喝着“月饼”实际上不过是百姓人家吃的红糖饼,二、三文一个”不过是百姓人家买来凑节景的。
街上人熙熙攘攘的,曹颙等一行只能勒马慢行。
路过前门稻香村时,看着排得街尾的队伍,小满直念叨:“半年没吃稻香村的饽饽了,真是想这口了,回到家里。一定使人买个三、五斤,好生解解馋。”
曹乙在旁,看着他座骑两侧挂着的大包小包,打趣道:“是想吃饽饽了,还是想吃旁的?小别胜新婚,这回弟媳妇要可得小心了,说不得要被你囫囵个吞进去。”
小满年纪大了。脸皮也厚了,听了这打趣,哼哼了两声,道:“二师父别尽晓得打趣小的,有能耐二师父回去了,别想着往前门胡同去,忍个三日再笑笑。
一行人到了曹府。大管家曹元的了信,忙迎了出来。
因这一路赶路。曹颙还是六月里离开广州时。往家里写过一次信。
曹元走驿站。倒是比他们早几日到京。
想着广州到京城数千里,众人都以为曹颙要入冬前才能到京,没想到他今日便到了。
“请大爷安。”曹元看到曹颙。躬身请安。曹颙虚扶一把。
连声问道:“府中有事儿没?东府那边如何?二爷有信回来没有?”
“大爷放心。府中一切安好,东府也无事,二爷前几日有家书回来,听五爷说,都平安。”曹元躬身回道。
曹颙点点小头,道:“跟着我去的这些人,都放假一旬,除了月例,每人再赏两身新衣,二十两银子,大师傅、二师父加倍。过几日曹方、魏大爷回来。也按此例加倍赏。”
曹元应了,曹颙回头同曹甲、曹乙说了两句,就转身往内宅去了。
这会儿功夫。初瑜早已得了消息,带着人在二门相迎。
看着半年没见的妻子,曹颙胸口暖暖的,顾不的丫鬟婆子看着,上前牵了她的手道:
“怎么在这里等着?今天有风,仔细头疼?”初瑜看着因赶路,面色晒得黑红的丈夫,眼中多了抹心疼,反握住他的手,道:“不是说六月底才从广州出发么?怎么这暂就到了?赶路干得急。身子怎么熬得住。”
“没事儿。”
曹颙笑了笑,叫妻子安心,夫妻两个一道往兰院去。
刚进院子。
就见李氏扶着个小丫鬟,在廊下等候。
曹颙放下妻子的手,快走几步上前:“母亲,儿子回来了。”
李氏扶着儿子的胳膊,眼睛上下的打量着,满脸的心疼:“去了整半年,看都瘦成什么样子了。”
说也奇怪。早年曹颙还小时,李氏在他面前还能有几分自持,疼爱虽疼爱,但因是长子的缘故,也不曾将儿子当孩童般宠溺。
如今,曹颙大了,李氏知天命之年,反而将儿子当成孩童一般,越发惦记得厉害。
曹颙扶着母亲的胳膊,母子两个一道进了屋子。
少一时,暂居曹府的曹颖也过来了。
初瑜这边。
晓得丈夫爱洁,使人吩咐厨房,送洗澡水到梧桐苑。
随后。她又叫人去学堂,带孩子们过来。
今日是八月十四,恒生的生日。
虽说小孩子的生日,没有摆宴请客,但是也早早地叫厨房预备了席面。
如今,直接给曹颙接风也算便宜。
只是如此一来。
就不是西府一府的事儿。
少不的请东府诸人,一起过来热闹热闹。
等曹颙陪母亲、堂姐说了会儿话,同儿女们见过。就回梧桐苑沐浴更衣。许是太乏了。
曹颙在木桶中,差点没睡过去。
等到更衣完毕。
东府诸人都过来了。
兄弟相见,少不得又说说别情。
东府两兄弟见到堂兄比预期得提前归来,倒是松了口气。
如今已经八月。
距离明年春闺就剩下半年,钱陈群该预备科举了。
初瑜将寻夫子之事托付给两位小叔子,这两人找了几个,都觉得不妥当。
如今有曹颙回来拿主意,是再好不过”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sail007
粉丝:65607金币:3539威望:162348注册时间:20120104发私信 关注ta
发表于20120705 11:24 只看该作者
354
第十二卷 奉天运 第八百七十四章举荐
说起请夫子也是犯难的事。真是博学之士。多是同钱陈群这样的,滞留京城。不过为三年一次的春闱。
在读书人眼中。科举出仕是征途。实是与科场无缘。数次落第的,不是买缺补官,就是被权贵笼络为幕僚,两种前途有限,但是都有‘钱’。
乐意坐馆为西席的。多是老夫子,科举没精力。补官为幕没体力,才教几个小孩子,赚一份束倏。
这样的老夫子,曹颙如何能看上?
年轻些的仕林名士,多是在预备明年春的科举,谁会这个时候做馆?实在不行,就在翰林院致仕的老翰林里找,就算对方不会屈尊坐馆,送几个男孩过去教导也好。虽然这几个孩子已经启蒙,但毕竟年岁还小,择了平庸的夫子,别再耽搁孩子们的课业。
次日。中秋佳节。
李家庶孙李语,带着节礼,过来给姑祖母请安。
他是八月初七赶到京城的,八月初八送弟弟下场前,兄弟两个一起到曹府给李氏请过安。李氏想着他一个人过节,太冷清些,便让他过这边来,一起过中秋。
曹颙康熙四十九年去苏州李家接高太君那次,见过这个表侄。当时不过七、八岁的模样,他是李鼐次子,婢妾所出,生母生他后就病故。
如今,十来年过去,昔日孩童,已经长成少年。
他穿着件七成新的蓝衣,藏青色的马甲,头上帽正上也没有镶嵌宝石玉器,腰间只挂着个藏青色平纹荷包,再无别的装饰。
一身看着也洁净。但是瞧着衣服料子,还有袖口磨起的毛边,多少有些寒酸。
这身装扮,同李家的奢靡家风,皆然不同。换做其他人,换了这身衣服到亲戚家做客。还是富贵亲戚,少不得要自怨自艾,带着几分别别扭扭的小家子气。
李语却神清目明,处之泰然。
他上面有庶长兄,下边有嫡出的弟弟,是李家第三代中最不显眼的一个。
说起来,他倒是不像李家人,没有李煦的算计,李诚的卖弄,也没有李鼐的忠厚,是个极会看脸色的人。
见李氏待他亲近,他就越发恭敬;见曹颙兄弟几个神色淡淡的,他也就眼观鼻、鼻观心,不去主动与曹家这几位表叔攀谈。
顿中秋饭下来;就是看人向来挑剔的曹睿埽粤轿桓绺缢灯鹫飧隼罴摇氨碇丁币驳溃骸盎顾惚痉帧!?
只有曹项,同是庶出,见李语的谨小慎微,理解他的苦处,心中戚戚然。
同李语说了几句话,问了几句课业上的事,曹项又觉得庆幸。自己就算是庶出,还有生母可依,手足相处也是兄友弟恭。
李语十八岁。比李诚大五岁,按理说,应当兄弟二人一同下场才是。
但是李家只使人安排李诚乡试应试适宜,李语这边,听着功课也有小成。却不知为何没有下场。
瞧着李语这个脾气,也不像是能争的。
曹项随口问了两句,晓得李语没有参加县试、府试,也没有捐监生,还是白身,前两年开始协助父亲打理家庭琐事。
京城不少人家也是如此,嫡子继承爵位家业,庶子出面打理家族产业。
以庶子庶孙行仆从事,对于家主来说,是安心了。毕竟,再心腹的下人,也是外人;哪比用自家骨肉,叫人心里踏实。
对于庶子来说,却是悲哀之事,只能依附本家生活,有主子之名,没有主子之尊。前途没指望了。做得最好了。不过是落下点钱财。
待李语走后。曹颙听着两个堂弟对李语的评价,心里颇为喘嘘。
同小小年纪,就浑身心眼子的李诚相比,这个李语实是个本分的。不管是捐官,还是科举,若是他走仕途,说不定还有重振李家的一日。
李煦许是老糊涂了,执着嫡庶之见,宁愿培养狡猾成性的李诚,也不留心下这个庶孙。
虽觉得李语有点可惜,但是曹颙也没兴趣,去介入李家家事。以他的想法,巴不得躲得远远的,怎么肯往前面靠?
中秋节过后。曹颙回京的消息,亲戚之间也多得了音讯,少不得往来应酬。
曹颙原想将寻西席的消息传出去,托人打听,但是想了想,若是那样,亲戚长辈推荐的。自己到不好意思好好挑了,还是算了。
所以,他就叫管家在京城官宦人家,打听谁家孩子大了,夫子要辞馆的。想从其中寻常妥当的人选。
钱陈群那边。不晓得是胸有成竹,还是体恤夫子不好找。倒是没有催促。还如常用半日的功夫,教导几个孩子。
这日,曹颙打外头回来,门房就送来几张拜帖。
曹颙接过来看了,有几个江苏籍的官员,到京城候官,以曹寅旧友的名义,往这边投帖。
曹家在江南的影响,曹颙巴不得早日消得干干净净,如何肯费心拉拢江南人士,给自己惹事,所以,这几张拜帖不必理会。
最后一张拜帖,却是个眼熟的名字程梦显。
曹颙接过拜帖看了。上面写着想要给曹颙请安之类的话。
这倒是有些奇怪,因韩江氏的缘故,程梦显去年来曹家那两次,都是以给李氏请安为由子。
如今。这帖子里却说的是曹颙,不是李氏。
想到自己在扬州那几日,受了程家昆仲款待,曹颙就吩咐曹元,使个人去程宅,请程梦显明日巳时过府相见。
次日,巳初上午九点,程梦显如约而至。
在他开口前,曹颙还以为程家有事相求,待程梦显说明来意,才晓,得他是听说曹家寻西席,荐人来了。
推荐的是个秀才,扬州人氏,说起来同程梦显有亲,是他表姨母继子。
曹颙听说是秀才,心中就有些不愿意。虽说乡试不过是八股,小举人未必比秀才博学多少。但是千军万马走过独木桥的,肚子里的墨水总要多些。
心中想着,曹颙也没有开口拒绝。
这个程梦显是个稳当之人,不会做没头没脑之事。
京里消息灵通的人家,都晓得曹家的西席不是谁人都能做的。当年曹寅为曹颙请的庄席,是曹颙初到京城时的“智囊”;现象这位钱陈群,是士林颇有名气的才子。
曹颙多问了两句,程梦显就将那秀才的详情一一讲了。
虽只是秀才,但是那人父亲就是给人家做西席的,学生中得功名者上百人。坐馆授徒,也算家学渊源。
这秀才,字画双绝。如今携妻带子滞留京城,就是因为了想要拜一个大师学画。
只是这年头,不是所有的大师都是爱才之人。
这秀才家境贫寒,生活窘迫,拿不出体面的拜师礼。最后,那个大师将他拒之门外,另授了两个家境殷实的弟子。
曹颙,听到程梦显提及那秀才名字,就已经明了。
郑燮,“难得糊涂”那个郑板桥?
后世对他不熟,只晓得“扬州郑板桥”是个字画大家,年岁很大才中举,官场并不如意。
当年那个爱哭的顶着一脑袋头癣的便宜师侄,如今在京城?
回想一下,两个人年龄相仿,那郑燮应该不到而立之年,离中举还差得远,在曹家也算便宜。
对画坛大家的好奇,曹颙倒是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见见自己这个。便宜师侄,差点就要开口答应程梦显荐人之事。
不过,话到嘴边,他又改口了,只说想要见郑秀才看看。
大家是大家,怪才是怪才,这请夫子,会不会教导孩子,是其中关键。
程梦显见他没有拒绝,脸上已是添了笑意。
说起来,他要叫郑燮一声表哥,但是真是隔了好几个弯的亲戚,实算不上什么。
说起来,不说程家,就是他自己扶持郑燮一把,也不算什么。但商人逐利,帮急不帮穷,他不平白接济人,郑燮也不是能屈膝祈食的。
刚好得了曹家要寻夫子的消息,程梦显就“多事”一把,递帖子上门来“举荐”
这边,郑燮还没见到,李家出事了。
李诚病了,而且病的不轻。李语花银子,请了几个太医,开了几个方子,开没有好,病情反而越来越重,整日里高烧不止。咳个不停。
不管兄弟感情如何。李语晓得,弟弟要是真有什么闪失,自己也得不到好去。
实是没法子,他只好再次登门,将弟弟病重之事告之姑祖母李氏。
李氏听了,到底念及李诚是娘家骨肉,就算记得儿子告诫的同娘家保持距离,也无法狠心看着侄孙子出事。
她乘了车架,央求儿子同自己一道过李家探望李诚。
不过半月功夫,李诚就瘦了一大圈,听说姑祖母来探望自己,想要挣扎着更衣,却是喘个不停。
待李氏同曹颙进内宅。进到他时,他正咳得厉害,险些喘不过去来。
看着他满脸赤红。还有不停的咳。有些肺炎的症状。这病多是从感冒上得的,听李语所说,李诚是在乡试考场出来,身子就不舒坦。
显然是年纪小,身子骨孱弱,长途跋涉后又连着考了九天,熬不住。
病榻之上,李诚露出笑脸,安慰李氏自己无碍,全然不知道自己的脸色有多难看。
李氏想着这个侄孙自小是高太君养育的,爱屋及乌,到是真有几分心疼。
娘俩正说这话,就见有婆子传话,说是大管家请“二少爷”过去。
这“二少爷”就是李语了,李语同李氏和曹颙告罪,起身挑了帘子出去。
李诚看着李语的背影。脸色却是瞬间变得苍白,身子不可抑制地颤了起来
第十二卷 奉天运 第八百七十五章 打击
听了大总管钱仲窖的话。李语的心,也沉了下去。虽晓得弟弟年岁还小,又拖着病体下场。没有考好也是寻常,但是想着弟弟素来好强的性子,这个消息如何能告之?
今日是放桂榜之日,李诚落第。
钱仲睿见李语不说话,心里不禁叹气。
去年三少爷在京城时。也曾由大爷带着拜访过几个大儒,都说三少爷聪敏,功课扎实。
若不是这些老夫子的捧杀。三少爷也不会才十三岁,就想着下场应试。
就是青壮,下场九天也不是好熬的。三少爷又是千里奔波之后,拖着病体下场。
“二少爷,要不想法子瞒下?或是拖一拖?”见李语不说话。钱仲睿试探地问道。
李语抬起头来,看着钱仲睿小苦笑道:“大总管,怎么瞒?怎么拖?”
钱仲睿也是无语,是啊。三少爷虽病着,也没病糊涂,晓得今儿是放榜之日。
就算想要拖一拖再告诉他,最多也就能拖到晚饭时候。
“姑太太同表叔还在。等送走客人后,再徐徐告之吧。”李语直觉得脑仁疼,可也没有旁的法子,直能走一步看一步。
钱仲睿原想着是不是告之李氏,请李氏好好开导安慰三少爷,随后想着三少爷最是好强,指定不愿在亲戚面前没面子的,便也觉得李语安排的还妥当。
内宅,李诚房里。
看着面色煞白的李诚。不见丁点儿血色,说话声音越发虚弱,李氏生怕累着他,说了两句话,便俯身掖了掖他的被子,道:“好生歇着,我带了两根老参,让人熬了给你补补,过些日子我再过来瞧。
李诚挤出几分笑,道:“都是孙儿的不是累姑祖母担心了,孙儿没事,过两日好了,就去给姑祖母请安”咳、咳”
他极力想装作无事,但是说了一句话,就开始不停地咳起来。
脸上已经咳得眼泪都出来,再无平素的伶俐模样,看着倒是叫人心里不落忍。
“好孩子,不要再说话了。好好养着。”李氏眼中怜惜更盛,拍了拍被子,起身对旁边侍立的李家的婆子丫鬟吩咐了两句,不过是仔细照看什么的,随后带着曹颙出来。
见母亲脸上都是担忧,曹颙安慰道:“母亲不必太过担心,太医不是说了么?李诚身子虚弱。外邪入侵,染了风寒,慢慢调理,并无大碍。”
“你舅舅就这一个嫡孙,又是你外祖母亲自养大的,若是真在京城有了闪失,也叫人不忍。”李氏叹了口气,道。
曹颙少不得再安慰几句,虽是不喜李诚,但是他也不会幸灾乐祸地盼着一个十三岁的孩子病死。他也是为人父者,也有自己的孩子。
不过,他心中不无埋怨。李诚这家伙,明明就是自作自受,还要让别人跟着操心。乡试三场九天他大病初愈,又赶路十来天路,再下场熬九天,这跟找死差不多了。
想到这里,他想起今日是放榜之期。
“姑祖母,表叔。”李语里面走来,见过二人。口中说着留客的。
“诚儿身子不好,你也忙。我们就不跟着添乱了。好生照看你兄弟,若是缺什么,就使人过去说一声。”李氏对李语道。
李语低声应了,送李氏母子出去。
曹颙骑马,护在母亲马车旁边,一行人从李宅回来。
才过了西四牌楼,就见前面一户人家门口挂起鞭炮,“噼里啪啦”地放起来。
李氏马车所用的马,都是马场用心调教过的,并不怕吵杂之声。所以车夫稳稳地挥着鞭子小继续前行。
看着有衙门的人从那家门口出来,曹颙也不禁眺望过去。
小满骑马跟在一旁,勒了马缰,上前道;“大爷,是桂榜放榜了,顺天府的差役过来报喜。咱们是不是打舅老爷家出来的早了,要不然说不定就能赶上那边的热闹。”
曹颙点点头,就见那边宅子里,走出一个喜气洋洋地中年男人。跟了那几个差役身后。看着装扮打扮,并不像是管家之人。
这时,刚好有几个人过来。对着那人抱拳道:“恭喜赵四爷高中,早就晓得四爷不是俗人,下了六次场,终于六六大顺,往后定官运通达,还得记得提挈我们这些街坊才好。”
“同喜、同喜。”那“赵爷”忙俯身地回礼,眼睛已经笑得张不开。
这时,就见一个虎头虎脑的童子,从门里蹿出来,抓了那“赵爷”袖子,垫了脚道:“爷爷当举人了,爷爷要当官了”
那赵爷低头抱起童子。回头看着破旧的大门,不知说了句什么”
曹颙收回视线,内城住的都是在旗的人家。但凡有些根基的人家,都不会吊死在科举一跳绳上。
这个赵四爷,若不是家道衰落,也不会下场六次,年过不惑,还走科举这个独木桥。
想到这里,曹颙对李诚是否能高中,有些拿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303部分阅读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