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 作者:肉书屋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315部分阅读

    阿哥与他相交甚深,却是晓得他恼了。

    连十六阿哥都开口了,伊都立也不好再忸怩,拱手强笑道:“既是如此,奴才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弘明后知后觉,这才想起伊都立不仅是十三阿哥府的姻亲,还是曹家的姻亲”

    第十二卷 奉天运 第九百零九章 朔日变

    这样打他们的“亲戚长辈”,就显得有些失礼。

    不过,在宫里长大,变脸是人人会的。

    弘明已经一脸温煦,对伊都立道:“哎呀,原来伊大人还同姐夫是姻亲,看来往后去内务府不用寻十六叔了,还要请大人多照应。”

    “二阿哥身份贵重,哪里轮不到奴才照应?二阿哥吩咐,奴才敢不从命?”伊都立不软不硬地回道。

    他出身相府,也带着几分傲气。弘明平白地给他没脸,他哪里还耐烦应付?

    皇孙又如何?皇上龙马精神,皇子阿哥生了三十多人,序齿的就二十四阿哥。除了几位小阿哥,其他皇子阿哥都成亲生子。

    这京城的皇孙,总有上百。弘明毕竟无爵无差事,也不是人人都抱着十四阿哥的大腿,上来巴结他。

    弘明被伊都立不软不硬的一句话顶过来,脸色就有些不好看,讪讪地望向宴席的东主曹颙,等着他圆场。

    曹颙哪里会顺他的心,说句实在话,还真巴不得得罪他。

    这两年不在朝,冷眼旁观,曹颙已经瞧出来,康熙不过是给十四阿哥画了个饼。

    作为一个“太平”君主,又是八旗在关内站穗脚跟之后,正是需要“文治”养民的时候,哪里会需要“武功”皇帝做接班人?

    见弘明下不来台,曹颙只装傻,才懒得给他递台阶。

    “二阿哥是贵客,不好怠慢,来啊,再开一席,二阿哥与福彭阿哥座。”前边一句,是曹颙对弘明说的,后边却是吩咐旁边侍候的曹家小厮。

    这倒也不能说不合规矩,毕竟十六阿哥与伊都立是曹颙长辈,弘明与福彭是平辈与晚辈,分开枝也寻常。

    小厮应声去了,十六阿哥已经扯了伊都立坐下说话,弘明站在一边,却有些待不住,挤出几分笑,道:“寿礼送到,就不讨饶了,还要去四伯家请安……”

    曹颙客气留了两句,叫吴盛送他出去了。

    弘明出去时,怒气已经有些压不住,但是他也不能强求曹颙,将两个“长辈”撂到一边,送他出去。

    毕竟,从身份尊贵上说,他这个皇孙,到底比不过十六阿哥这个皇子。

    屏风里这席面,只有十六阿哥、曹颙、伊都立三人。十六阿哥居中坐了,伊都立在他左手,曹颙在他右手。

    见弘明走了,曹颙亲自执壶,探身给十六阿哥与伊都立斟满酒。

    他没有先敬二人,而是自罚一杯,道:“好好的,耽搁了开席,都是我的不是。”

    十六阿哥自是晓得他走向伊都立赔罪,看向伊都立。

    伊都立已经从愤怒,转为沮丧,一仰脖,干了杯中酒,苦笑道:

    “孚若说这个,就外道了。还是我自己个儿不顶用,出仕二十来年,不惑之年还在五品位上,怎能怨旁人瞧不起?”

    十六阿哥见气氛沉重,忙道:“拉倒,老伊也知足些。就说那些正牌子出身的进士,花甲之年,任知县的也不稀奇,爷如今也是椅三十的人,当差十几年,连个奉恩将军都没混上,也没抱怨……”

    一句话说得曹颙与伊都立都笑了。

    伊都立也不是扫兴之人,撂下酒杯,早先的懊忸已经烟消云散……内院里,福彭陪着宝雅在水榭说话,阿尔斯楞也坐在福彭下,肃手作陪。

    少一时,就见初瑜亲自过来详询。

    福彭与阿尔斯楞两个见状,都从座位上起身。

    与福彭同来的弘明既走了,那是不是就留福彭与阿尔斯楞在水榭这边用席。大家伙儿都是至亲,自然是便宜些好。

    宝雅巴不得同侄子多待一会儿,自然是点头不已,只说‘请初瑜不用费’初瑜还有女客要陪,说了两句,便过去陪客了。

    说起来,福彭是康熙四十七年六月二十六生的,生日同曹颙差不了几日。

    宝雅这做姑姑的,自然也上心,亲手预备的衣服鞋袜。都是用内造最好的料子,选得也是最袼人的宝蓝色。

    到底是做母亲多年,如今她的针线虽不算出色,跟那些针线上人没法比,但是总算也不露针脚,勉强能见人了。

    福彭今日穿得这身衣裳,就是前几日宝雅使人送进行宫的。袖子有些长,已经用针脚缀上。

    宝雅见侄儿有心,心里也欢喜……

    不说宝雅同福澎两个骨肉团圆,就说这弘明从曹宅出来,饥肠辘辘地回行宫。

    所谓去四阿哥府上请安,不过是托辞。因十四阿哥与四阿哥不亲,弘明对那位嫡亲的伯父,也都避而远之。

    回到行宫,下人摆上膳食,弘明却憋了一肚子火,胡乱对付了两口,就撂下筷子。

    他是不知是怪曹颙的“怠慢”,还是怪伊都立的不知趣,还是怪十六阿哥的自在逍遥。

    这皇室之中,母以子贵、子以母贵。

    像十六阿哥这样母族低微的皇子,就该像七阿哥、十二阿哥那样安份做人;但是十六阿哥这些年来最得皇上的宠。

    又因他不争大位,为人圆滑,同诸位皇子关系也亲近。

    弘明却忘了,他是嫡子不假,却不是嫡孙,身份并不比十六阿哥高贵。

    他瞧不起十六阿哥,觉得王嫔出身低,是江南几位织造早年“进贡”的汉女,却忘了他亲祖母包衣出身,小选进宫,也不是什么好出身。

    想着在曹宅的灰头土脸,弘明就愤愤不已。

    他眯了眯眼睛,唤来一人,低声询问两句,随后起身,往御前去了。

    近日天气睛好,康熙喜日饭后,都要在海子边遛弯儿。

    祖孙两个“不期而遇”,康熙少不得唤过这个孙子,聊上几句。

    弘明虽十七,但是还在上书房,没有出来当差,所以也晓得避讳,决口不提政务,只是说些家常。

    看着孙子有心奉承,康熙面上温煦,心里并不痛快。

    做了六十来年皇帝,他自然是火眼金晶,弘明那点小聪明,还不入康熙的眼。

    弘明负气而来,就是想给十六阿哥与曹颙上点儿眼药的。他也瞧出来了,曹颙“胆小如鼠”,并不是有魄力之人。

    明面上,是不站队、不结党,要承继曹家传统,做“纯臣”;实际上,是怕受了特别的牵连,避而远之。

    想着曹颙对自己的疏离,弘明就觉得恶心。

    下贱包衣,只因借了父祖的光,娶了皇孙格格,袭了伯爵,就当自己几斤几两。

    他心中虽将曹颙与十六阿哥都蔑视上,但是因时康熙的畏惧,使得他不敢带出讥讽出来,只是将话题转到热河最近流行的‘烟嘴儿’上。

    “怪不得十六叔倚重曹额驸,曹额驸这‘招财童子’”

    第十二卷 奉天运 第九百一十章 幸园(上)

    …天色幽暗。接着便是温度骤降,曹颙直觉得胳膊上,瞬间发凉。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原本在院子中,拿着琉璃瓦观看日食的几个司官,也都带了几分惶恐回到厅上。就连醉意朦胧的伊都立,酒也醒了不少,扶着个相熟的内务府司官,走到曹颙身边。

    幽暗与寂静,让时间变得漫长,实际上也就一转眼的功夫,就开始生光。

    前后不到半盏茶的功夫,日食已经完了,仍是阳光普照,烈日骄阳。

    众人如大梦初醒般,不管心里如何想得,脸上都是镇定得很,同曹颙告辞离去。

    只有略显急促的脚步,流露出他们的慌张。

    谁也没有心情再喝第二场了。十六阿哥直觉得心里不安,对曹颙道:“孚若,今儿就这样吧,我先回去了”

    曹颙晓得他担心康熙,也不拦他,送他出府。

    按照每次日食的常例,都要大学士或者六部尚书上折子“敛罪责”不知这次是哪位老臣有幸为帝王“分忧”

    曹颙回到厅上,看着呼呼大睡的伊都立,也不能叫他一直睡在椅子里,就叫两个小厮扶他到客房小憩。

    这会儿功夫,就见福彭带着阿尔斯楞过来。阿尔斯楞还好,仍是虎头虎脑,看来没有被方才的日食唬到;福彰却是脸色苍白,同曹颙早先见到的少年老成模样大不相同。

    “舅舅,日全食 ,西北 ”饶是再稳重,也不过是个十四岁的孩子,想到远在西北的父亲,还是带了几分惶恐。

    见他如此,曹颙倒是有些意外了。

    转念一想,西洋天文历法,并不是上书房的正课,就是十六阿哥、十七阿哥他们,也多是通过书籍略知一二。

    想到此处,曹颙招招手,唤福彭与阿尔斯楞过去坐下,对他们表兄弟两个来了一堂日食相关的简单课程。

    “这日食是年年都有的,是月亮与太阳交汇所致。方才咱们看到的,并不是百姓所说的“天狗吞太阳”也不是天生异相,不过是月亮遮住了太阳”曹颙总结说道。

    福彭还是细细思索,阿尔斯楞则是满脸的糊涂,道:“表舅。太阳昼出,月亮夜行,它们怎么能遇到一块儿?”

    曹颙见他懵懂,起身拿来只茶盘,放到几案上,将一个茶杯,放到茶盘不远处,又掏出怀表,放在茶杯一边。

    “茶盘如日,茶杯就是咱们待着的地球,这怀表就是月亮。地球绕日而行,月绕地球而行。等到月亮行到地球与太阳中间,遮住了光亮,就是日食。”曹颙指着几案说道。

    阿尔斯楞似懂非懂,并不是他笨拙,而是对于“地球”还有会转的太阳、月亮,多少还有些糊涂。但是他没有再多话,只是看看福彰,见表哥明了的神态,就不再露怯,想看待会在私下里问表哥。

    福彰就算早先不知日食是怎么回事儿,听曹颙这般解说也就明白了,毕竟宫里是有地球仪的,比阿尔斯楞这个蒙古小王子基本知识要多。

    现下,不担心了,他倒是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康熙病了,虽然行宫里消息压得紧,但是在热河的皇子阿哥都进避暑山庄侍疾,官署衙门这边气氛也不对。

    六部官员每日要御前轮班的,打朔日开始,康熙已经停了小朝。

    每年随扈热河,都被大家当成美差,既体面,还能有机会在御前露脸。现下,大家却是都苦着脸。

    要是圣驾真有不测,那热河就是紧要之地,谁晓得会发生什么变故,

    因为历史已经发生细小的改变,曹颙也不敢打保票说康熙指定能熬到明年,他也有些心里没底。

    想着八阿哥病故,十四阿哥一时半会儿还赶不会来,年羹尧已经坐镇四川、陕西,隆科多任着九门提督,曹颙就淡定了。

    说句不好听的话,四阿哥并不是善茬,该布局的都布局完毕,就算现下康熙有什么意外,以四阿哥多年谋划,这大位也似跑不了的。

    如此一来,曹颙就该做什么还做什么,趁着几日没新的差事派下来,将手头的公文料理一遍。

    不管是户部,还是其他衙门的堂官、司官,正经有不少人盯着曹颙。

    原因无他,就是因为他与十六阿哥往来交好,消息灵通。

    曹颙虽没说什么,但是这般“镇定”却是使得不少人从焦躁不安中冷静下和……

    康熙确实病了,却没有外头猜测的那般严重。

    只是因他越老,疑心越重,不放心儿子们,才以“侍疾”的名义,全部留在行宫里。

    一时之间,几个皇子轮流奉药,入眼都是‘父皇’。

    像三阿哥,更是笃定,皇父要借此查看大家的“孝行”目的自然是择孝 。

    从御前侍疾的那日起,三阿哥就不肯好好睡了,人前膳食也只有两口,胡子拉碴的,衣服上都是褶子,完全是床前孝子的模样。

    却是富贵惯了的,熬了两、三日,他便受不了。行宫里眼睛又多,他又不好寻摸吃的,打自己嘴巴,就使劲地喝奶茶,不管什么时候,一开口就是奶腥味儿。

    他这般做作,看得十六阿哥冷笑不已。

    十六阿哥心中,是真心盼着康熙长寿的,虽说有几位年长的阿哥在,奉药这样的活也轮不到他,但是他也不恼,只借着内务府的便利,将御膳房、御茶房料理得妥妥当当。

    面上虽强装镇定,到底着急,他嘴里已经是都是水泡。

    虽说茶饭不思,他也不敢随意,因为他晓得自己个儿不能倒下,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母亲。

    每到了吃饭的时候,十六阿哥也不管自己有胃口没胃口。都要灌进去两碗粥。

    一个见天喝奶茶,一个只喝粥,数日下来,三阿哥与十六阿哥都见清减,但是跟越发“道骨仙风”的四阿哥相比,他们两个又不显了。

    从入行宫侍疾起,四阿哥便斋戒茹素,每日只用一顿。不仅如此,他还刺血写佛经,为皇父祈福社。

    就连平素同这个长子不亲近的德妃,见了四阿哥的模样,也都不由动容。

    十六阿哥看在眼中,到是有些疑惑,并不是怀疑四阿哥作伪,而是疑惑自己。为何三阿哥行事,他就觉得做作;四阿哥行事,他就要感其虔诚?

    康熙卧床修养,每日里很少说话,但是儿子们的变化也都看在眼中。

    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对于一个老人来说,很是享受这种子孙都在跟前服侍的感觉。加上他确实精力不足,前些日子为国事忧心,就趁机让自己休息几日。

    不过,他也晓得,休养的日子不宜过长,省得外臣不稳。

    转眼,到了七月初十,福建提督施世镖的折子,六百里加急送抵御前。

    台湾民乱已平,贼首朱一贵已被擒获,其他从贼或剿或抚,俱已料理完毕。

    看到这条好消息,康熙晓得,自己不能再“病。下去了,还有不少事需要自己料理。

    东南既平,他这个做帝王的,底气也足了许多,象征性地申斥了两个因日食上折子的大学士,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随着他的病愈,皇子阿哥们也结束了“侍疾”生活,该干嘛干嘛去。

    结果,四阿哥终于受不住,从行宫出来,就病下了。

    四阿哥管着户部,正好是曹颙的直属上司。上司病了,曹颙这做属下的,也不好失了礼数,少不得要去探病。

    四阿哥斋戒茹素写经之事,并没有张扬,十六阿哥是执掌内务府,才从内侍口中得知此事。

    他没有瞒曹颙,对曹颙说了此事。

    曹颙真是这件的事,一直以为四阿哥是个内敛的性子,真没想利他也会做到这个地步。

    不过,他也没有多事儿,自作聪明地送些“补血”的药材去,而是挑了两盒上等山参,亲自送到四阿哥府邸。

    至于十六阿哥那边,他也没有疏忽,送了一盒子新鲜莲子还有金银花、薄荷等物,都是去火的。

    四阿哥许是病得厉害,没有出来见客,曹颙也没有久坐,送完礼就出来了。

    才出了王府大门,没等上马,曹颙就见不远处有不少人簇拥着一辆马车徐徐而来。

    小满眼见,已经看出那行人骑马带队的人眼熟:“咦?像是十六爷?。

    曹颙定睛眺望,见那骑马之人,影影绰绰的,是有些像十六阿哥。

    他正眺望着,就见那人策马疾行几步,近前道:“曹大人”

    这会儿功夫,众人已经近前,那马车周围护卫的,都是侍卫服饰。

    曹颙撂下马缰,驱步上前,规规矩矩道:“臣曹颙见过十六爷,请十六爷安。”

    十六阿哥已经跳下马背,回头看了一眼马车,道:“圣驾在此,曹大人”

    说到这里,他像是有些为难,不知该打发曹颙回避,还是当如何。他没有自专,先使人上前传话四阿哥府门房开中门,而后亲自走到已经停稳的马车旁,躬身道:“皇阿玛,户部侍郎曹颙也在此,您看”

    半晌,车里才传来声音:“一起进吧,待会儿联有话与他说。”

    第十二卷 奉天运 第九百一十一章 幸园(下)

    仙驾亲临,就算县轻车简从,也不是雍亲王府众人能想象到的。

    早有管家带人大开中门,这会儿功夫,四阿哥也得了消息,疾步而来,在大门前跪迎圣驾。

    曹颙虽是外臣,但是有和硕额驸的身份,又穿了常服探病,退到十六阿哥身后,倒也不显得扎眼。

    许是走得急了,四阿哥原本病态的脸越发苍白,额头上渗出汗珠,跪在那里强忍了身子才没有打晃。

    别说旁人,就是曹颙见了他这个模样,都觉得诧异。

    这哪里还像有十几年寿元的?还没有登上皇位。事必躬亲之时,就累成这样?

    到底是上了年纪,怕是上回感冒没好利索。就又侍疾半月的缘故。加上茹素少食,滴血写经书。

    曹颙心中,只剩下敬佩。

    能舍得将自己折腾成这样,可见四阿哥的隐忍非同一般。

    就算他同三阿哥“行孝”之事,都容易让人揣测,但是见了他现下的模样,怕是连最多疑的康熙也生不出其他想法来。

    果不其然,康熙下了马车,看见跪倒在地的四阿哥时,眼神晦暗难明。

    像是受到触动,又像是在打量,半晌他才开口道:“听说你病了,联来看看你

    虽说只是一句话,但是四阿哥不由动容,忙。首道:“累皇阿玛担心,儿臣不孝!”

    康熙上前两步,俯下身去,像是要去扶四阿哥。不过,随即他又直了身子,微微退后一步,回头对十六阿哥与曹颙道:“扶四阿哥起来

    曹颙正冷眼旁观这出父子君臣会,没想到还有自己的事儿,应了一声随十六阿哥上前,一左一右,搀四阿哥起身。

    不过是做个样子,毕竟四阿哥病是病了,还不到动弹不了的时候。

    四阿哥也不好意思让他们两个真扶,要自己起身。却是跪的功夫久了,有些晕眩,身子不由趔趄。

    曹颙见状,轻推了十六阿哥一把。

    十六阿哥进前一步,刚好接住四阿哥。

    这挣扎间,四阿哥面色惨白,额头上的汗更多了。他身上穿着青绸衣服,后背处已经湿透。

    饶是康熙先前还有所顾及,见儿子到了这个地步,也不由皱眉,生出几分忧心。

    作为父亲,他是骄傲的,不能说个儿顶个儿的文武双全,也没有庸才;作为父亲,他又是悲哀的,在君君臣臣之前,父父子子都要靠后,骨肉是骨肉,骨肉又不单单是骨肉。

    身为大清帝王,他最畏惧的,不是外邦引起征战,也不是百姓不太平,而是他这些能干的儿子们。

    历朝历代,不得善终的帝王,何曾少见了?

    该打压的打压了,该防范的防范了,前些日子大病一场,并不单单是为了日食,也不是忧心西北、东南兵事。而是他发现自己真的老了。

    他眼睛已经花了,看东西要眯缝了眼睛,不带花镜已经看不了折子;他的耳朵也重了,每次都要使劲听,才能听清旁人说什么。

    不仅如此,他的记忆力也在消退。

    有的时候,听臣子回禀近期条陈,只觉得听着耳熟,压根就想不起是自己之前吩咐下去的。

    就算再畏惧年老与死亡,他也不能再自欺欺人下去。

    御宇登基六十年,古往今来第一人,他晓得自己该知足。

    要说,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就是他缺少一个能叫他放心的储君。

    最有希望继承皇位的三个儿子,两个圈成了废人,一个死了,剩下的皇子中,并没有哪个特别另康熙满意。

    三阿哥耳根子软,太酸腐,喜听好话,爱虚证声势,见识有限;四阿哥太冷情,人缘不好,连生母与同胞兄弟都同他不亲近,更不要说旁人;五阿哥、七阿哥两个只知道藏拙,没有上进心;九阿哥贪财,十阿哥暴躁,十二阿哥胆怯,十四阿哥骄横,十五阿哥阴沉,十六阿哥眼界是够了,生母出身又低,十七阿哥缺乏坚韧,十三阿哥,少谋重情,

    躺在床上这半月,康熙在心里,将几个儿子琢磨来、琢磨去,真是没一个能满意的。

    这期间,儿子们的所作所为,自然也入了康熙的眼。

    对于十六阿哥的用心,他很满意;对于三阿哥“孝行”他是嗤之以鼻的;对于四阿哥所作所为,他的心情很复杂。

    像是不满他如此“做作”又是被这其中的虔诚所打动。

    只是帝王之心,深不可测,就算心中想什么,他也不会露在脸上。

    听说四阿哥病了,他临时决定幸王园,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亲眼确认四阿哥到底是真病还是假病。

    当亲眼目睹确然后,他的胸口暖暖的,竟是欣慰不已。

    他素以“仁孝”治国,他的儿子也是真心依礼。

    确认了这点,再望向四阿哥时,他的性情已经不一样。

    这个儿子。只是不习惯张扬而已。

    生母待他不亲,他也从没有失过礼数,相应孝敬半点不少;同胞兄弟待他不亲,他也不已为意,却能将异母兄弟待之如同胞。

    这些年来,他只兢兢业业的当差,外不结督抚,内不交京官,恪守臣子本分。

    康熙的目光越发柔和,心情颇佳地在众人的簇拥中进了府邸。

    见四阿哥病怏怏的模样,加上康熙自己体力也不支,倒是没想到逛逛四阿哥的园子,就在前厅坐了。

    “听说你在家,也料理户部的公文,这不合规矩。还是好好将养,将身子调理好了,再说其他。”康熙想起一事儿,板着脸,对四阿哥说道。

    说完,他好像还不放心,转过头对侍立在十六阿哥下首的曹颙道:“曹颙。联说的,你也记下,联要四阿哥好生休养,不许拿户部公事让扰他休息。”

    四阿哥闻言,心里“咯噔”一下。

    皇上“突然而至。”一句话又夺了他的差事,这到底是为何缘故?

    曹颙旁观者清,却是看出来了,康熙是难得地关心儿子,可摆惯了严父的谱,说不出软话来。

    四阿哥这场病,得到的收益,应该会比他想象的还多。

    心里想着,曹颙面上不显,迈出一步,躬身道:“臣领旨。”

    四阿哥这时,也醒过神来,少不得又说了几句请罪的话。无非还是老一套,不该让皇父担心,云云。

    康熙到是耐心听了,没有丝毫不耐烦。

    见十六阿哥与曹颙还站着,康熙摆摆手,叫他们坐了。

    这会儿功夫,四福晋早在外头侯了多时,因不知康熙前来的用意,也不敢冒然打扰。

    直到康熙开口问起四福晋,才有人回说四福晋来给康熙请安,在外头候着。

    这个媳妇是四阿哥的养母孝懿皇后生前亲自挑选的,温良贤惠,康熙对这个儿媳妇也颇为看重。

    见要传召四福晋进来,十六阿哥与曹颙都起身。

    康熙看了曹颙一眼,也没有叫他回避。

    四福晋低头进来,身子蹲下去请安。

    媳妇面前,康熙倒是没有再摆出严父的架子,问了几句四阿哥的饮食起居。

    听说四阿哥如今还在茹素,他倒是有些恼了,皱眉道:“胡闹!病成这样,真是当好生滋补的时候,不沾荤腥怎么行?就算他胡闹,你也当劝着些!”

    这到像是寻常人家长辈在说话了,四福晋直觉得眼圈发红,并不是委屈,而是带了感激,低声回道:“皇阿玛,媳妇也劝了。只是王爷说了,前些日子在行宫侍疾时,在佛祖面前发了宏愿,要吃九九八十一天的斋,如今还不到时日

    虽说康熙对四阿哥“孝心”很满意,但是他心里对于神佛之说,向来不信的:“你也太心实,怎么不知变通。虽说他要吃九九八十一天的斋,也未必就要连着吃。初一十五吃两天,或者逢五逢十吃,诚心既到了。也不至于损身伤体。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四阿哥孝心可嘉,孝行愚不可及。” 后边一句,是对四阿哥说的。

    虽说对四阿哥、四福晋都是“斥”的话,但是这话里话外的关切却是实实在在的。

    曹颙与十六阿哥对视一眼,心中各有思量。十六阿哥心中明白,皇父是被四阿哥的“孝心”打动了。

    都是做儿子的,他心中带了几分嫉妒,想着自己也是真心孝敬皇父,没得皇父一个字的夸奖,四阿哥这边却是“收获”颇丰,不过他也暗暗松了口气,觉得踏实许多。

    曹颙却是留心到康熙的说话声渐高。叫人将四阿哥、四福晋的位置设置的离御前也太近了些。

    上辈子他父母就是老人,这辈子小时候又一直在老太君身边养大,如何猜不出这其中的缘由。

    不管康熙怎么忌讳,也终于到最后选储的时候了。

    四阿哥、四福晋两媳子,少不得乖乖认错。

    康熙说了这会儿话儿,觉得精神头有些不足,不由地有些晕眩。

    他扶着额头,缓了一会儿,才开口吩咐十六阿哥,准备回行宫。

    早先想要留曹颙说话,现下也有些顾不上,打发他先家去。

    从四阿哥府出来,看着圣驾远去,曹颙才骑马回别院。

    这一路上,他想方在康熙的异样,隐隐地有些担心。

    老天保佑,不要让历史出现太大的变故,否则他真要措手不及了。

    第十二卷 奉天运 第九百一十二章 佳音

    按说“忠君爱国”曹颙还做不到古人的忠义,但是他还晓得一句老话,“宁做太平人。勿做乱世人”

    如今西北虽有意思要和谈,但是没有一年半载的也安稳不下来。

    这样,西北的十几万大军,就还要集结。

    要是康熙熬不到西北战事尘埃落定就驾崩,十四阿哥要是破釜沉舟一把,谁知道会如何?

    四阿哥确实少助力。要是九阿哥、十阿哥联合八旗权贵。站在十四阿哥一边,那四阿哥还真是吃力得紧。

    换其他皇子登基。那对曹家来说,不仅不是福气,许还是天大的麻烦。

    一时之间,曹颙倒是真心期待,康熙能太太平平的再过两年。

    许是被四阿哥的孝行感动,引得康熙心情大好,这身子骨也见天儿的利索起来。

    虽没有人大肆宣扬,但是四阿哥为皇上康泰斋戒祈福之事,还是渐渐被众人知晓。不管大家心中做如何评价,这人前说起,还是要赞一个“孝”字。

    唯有三阿哥,气的牙痒痒,直觉委屈的很,却又无处倾诉。只能跟十五阿哥唠叨:“这叫什么事儿?他不过是斋戒,每日还好好地吃一餐,我可是衣不解带、茶饭不思地在皇阿玛床前侍奉了半个月。如今,他倒成孝子了!”

    十五阿哥看着他腮帮子的肥肉乱颤,总不好明说他不是败在吃多吃少的,实是输在这发福的体格上。

    换做谁看,都是四阿哥熬得狠。

    不过,三阿哥在行宫侍疾时,“茶饭不思”十五阿哥是晓得的。他口里顺着三阿哥的话。好生为他抱不平,心里却寻思着,看来奶茶着实养人,也让自己的两位福晋多用些”

    就在外头,为了康熙这场大病,暗流涌动之时,曹颙终于得了个好消息,大小舅子弘曙到京了。

    不禁曹颙松了口气,连初瑜都欢喜了好几日。

    这眼看着就是七阿哥寿辰,弘曙能赶在七阿哥寿辰前回京,也是“双喜临门”

    康熙七月这场“大病”心病的成分居多,这一剂“孝子”方下去,就好了大半。

    等调理到七月中旬,他已经恢复如初,甚至看着精气神儿比早先还好些。

    手中捏着把汗的曹颙,与那些肚子里打着小九九的御前大臣,心里都踏实了。

    今日是曹颙的休沐日。他拿了几本书,在荷塘旁的亭子里看书。

    初瑜不在家,她被宝雅请去听戏了。

    前些日子,因康熙病着,热河虽没有朝廷明示,但是权贵人家还是自觉地老实度日,少了宴饮听戏这些。

    如今圣驾病愈,也定下行围的日子,大家才轻松起来。

    曹颙拿的这些。不是话本演绎,而是前朝徐光启所编著的《农政全书》成套。

    说句实在话,两辈子算起来,他也是寻常人。

    这户部侍郎,按照几百年后的说法,就是副部级。虽说他施兢业业,到底年纪轻,跃居高位,许多事情处理起来,颇显吃力。

    蒋坚是尽心,但是他早年在地方为幕,与六部衙门行事又不相同。

    曹颙想要差事不出砒漏,也只能多学了。

    如今,他正翻到《备荒考》这册,看得津津有味。这这之前,曹颙也读过《齐民要术》、《王祯农书》,都不如现下这本《农政全书》来得齐全。

    尤其令人触动颇深的是,这《备荒考》后,还附了《救荒本草》与《野菜谱》,真是一本利国利民的好书。

    然而,这本书的流传范围却是有限。

    就拿曹颙这两年想要在土地贫着省份推广的地瓜来说。在现下这本一百年前的书中,已有记载。不仅记录了种植方法,还有它亩产多,抗灾强的优点,都一一列明。

    要是地方府县手中。都有这样一本书,那是不是能少死几个人?

    但这是不大可能的,因为这本书是前朝遗留的书,即便不在朝廷禁书之列,民间也不敢私自印刷。

    官方印刷成册的。也多是束之高阁。

    曹颙合上书,揉了揉眼睛,心里有点沉重。

    这是皇权社会。帝王心术的重地,不在于民生太平,而是在权利的稳固。

    四阿哥能雷厉风行的推行各种改革,固然有让民生百姓好过的想法,更多的时这个国家已经千疮百孔,不大刀阔斧的改革不行了。

    即便曹颙不读清史。也晓得雍正后的乾隆皇帝,是个比康熙还好大喜功的皇帝。

    数次南巡,不停的打仗,使得清朝走向衰败。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康熙这次的病,让曹颙触动许多。其中,引得他关注的两个命题,一是不是四阿哥即位。他当如何自处;二是四阿哥登基,却没有如料想得待见曹家,当如何。

    现下,说这些。好像有些杞人忧天,但是总要料到最坏处,才能做完全打算。

    正寻思着,就听有人笑道:“孚若到是好用功,却缺了红袖添香的情趣!”

    是十六阿哥的声音。曹颙起身相迎,十六阿哥已经大刺刺的入座,使劲往躺椅上一靠:“呼,总算是皇阿玛病愈,四哥也渐好了。”

    这些日子忙得脚打后脑勺的十六阿哥,终于忙里偷闲,就出来寻曹颙。

    曹颙见他眼睛里都是红血丝,面上难掩乏色,道:“十六爷也小心保养 ,多安排下边人去做差事,事必躬亲,未必事事照看得道,反而累坏自己,得不偿失。”

    十六阿哥闻言。苦笑道:“我到是想,也得有那个福气不是?圣驾要行围,这里里外外的琐事哪件能撂开手?”

    见他如此,曹颙也不多股嗦,将放着的金银花凉茶给他到了一盏。

    十六阿哥接过茶盏。看着里面沉沉浮浮的金银花,怔了一下,道:“孚若也上火了?不是说七哥的伤病渐好,弘曙也回来了么,你还有什么可费心的?”

    曹颙总不好说。我怕你皇阿玛驾崩的早,担心你行四的哥哥不能顺利继承大位,就推了推眼前的书,道:“还能有什么?户部的差事繁重,我又是半个生手,不懂的太多,需要学的不少。”

    十六阿哥晓得曹颙的性子,面上淡淡的,但是骨子里也好强。旁的还好说,在差事上从不怠慢。

    身在官场,这好好当差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加上如今曹家长辈相继凋零小辈相继出仕,曹颙身为一家之长,还要庇护兄弟手足更是不能让人挑出半点错。

    “四哥这一病,倒是累了你了,”不过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你勤勉是好,也得悠着点儿”十六阿哥看着曹颙,说道。

    这一看不打紧,才发现曹颙跟他一样,顶着个黑眼圈。

    “哈哈”十六阿哥的心情莫名地愉悦起来,笑着说道:“孚若这样子,才真该多往御前凑凑,让人晓得你的勤勉。

    曹颙瞥了他一眼,道:“十六爷这是夸人,还是损人?说得好听叫“勤勉”说白了还是‘无能’而已。若是能游刃有余。何苦这般勤勉?”

    十六阿哥闻言。故作深沉地摇了摇头,道:“迂腐啊,迂腐!孚若,你就是看得太通透了,心思才这么重。当糊涂的时候,还是要糊涂些才好。”

    “难的糊涂么?”曹颙心下一动,喃喃道。

    十六阿哥已经压低了音量,低声道:“除了差事的事儿,孚若也担心皇阿玛吧?你放心,先前不好说,有了这次“侍疾”那位八九不离十就要的偿心愿了”

    十六阿哥直言相诉,曹颙倒是有些为先前的遮掩羞愧,终于说出自己的担忧:“名不正,则言不顺”,即便圣心默定

    “原来是担心十四哥那边”十六阿哥闻言,皱眉半晌,说道:“这就有些摸不准了,毕竟是这不是兄弟分家,谁多占一两银子、一亩地的事儿”不过就算到时他不服,这远离京城,又能如何?带着十几万人马打回来?”

    就算十四阿哥真想带兵回京,也得有那个本事才行。

    康熙在西北军中层层辖制,十四阿哥真正能调集的兵马委实有限。

    曹颙担心的,不是西北,而是京城。

    若是四阿哥没有储君的名分,康熙就驾崩。那其他皇子联合起来,谁能登上大位还真是两说。

    每每想到四阿哥登基后,发《大义迷觉录》为自己的污名自辩,就让曹颙觉得心惊肉跳。

    将一个皇帝逼到这个份上,宗亲皇室与八旗权贵的分量,可见一斑。

    偏四阿哥不是个热络施恩的人,旁人投靠其他皇子,并不稀奇。可想而知。要是四阿哥没有名正言顺的身份。那康熙驾崩之时,就是一场血雨腥风。

    曹颙能想到此处,十六阿哥自然也想到。

    他缄默半晌,道:“即便皇阿玛心里认定了他,也不会轻言立储之事儿。这个,孚若万不可掺合,”

    曹颙点头,他又不是傻子,晓得自己几斤几两,怎么会去沾这个,就听他道“十六爷放心,这毕竟是皇家事。还轮不到外臣说话。”

    十六阿哥听了,失笑道:“不怕孚若笑话。这些日子爷心里也痒痒的,想着是不是去抱那位的粗腿。想起你曾信誓旦旦的。说爷面相好,日后能得王爵。爷还真想使把劲儿。不过,近了容易生怨,这拥立之功。果然能带来治天富贵,也是天大祸患。有哪个君王,能受得臣子挟恩图报的?怕是富贵赚到了,也不过是黄梁一梦,难以善终。”

    新皇登基,封交好的手足兄弟王爵,并不是稀奇事儿。十六阿哥却能在王爵的诱惑下,还这般理智冷静,到叫得曹颙刮目相看。

    想那背负“拥立”大功的年羹尧与隆科多,可不是封到不能再封,皇帝就容忍不了了么?

    十六阿哥这席话,连带着让曹颙也警醒了。

    原本。他还在犹豫,在最后时刻,是不是在四阿哥面前尽尽力,添几分政治资本。现下,才认识到,权势是双刃剑,帝王的恩宠亦然”

    三日后。圣驾开始今年的行围之旅,三阿哥、四阿哥、十五阿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315部分阅读

    欲望文

章节目录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书屋只为原作者肉书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肉书屋并收藏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