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东宫 作者:涩涩儿
第31节
原本按照大棠规矩,皇子在没有成亲娶妻前,是不能随意上早朝的。棠落瑾如今虽没有娶妻,但天元帝破例让他日日上朝,其余人畏于天元帝天威和太子在民间和军中的威望不敢多说,可是,如果棠落瑾犯了错,无故缺席早朝,那,事情就不好说了。
小径还想不明白这其中的缘故,但他跟随棠落瑾多日,闻言虽不懂,但却听话,立时点了头,帮棠落瑾梳好了头发,再转身看一眼周遭还有没有太子带来的东西,就要跟着太子离开。
“殿下,信国公来了……”
小径想到说这句话的时候,棠落瑾已然出了门,和正在门外等着的宁君迟碰了个面对面。
棠落瑾脚步微微一滞,随即只冲宁君迟微微颔首,接着就对跟来的侍卫道:“留下十个,送蒋少爷回城。其余人,快马加鞭,回宫!”
宁君迟一句话都没来得及跟棠落瑾说,接着就跟在棠落瑾后面,策马疾行。
大清早的,长安城外和长安城里的街道上,人都不算多。
还好人不算多,棠落瑾一路疾驰,终于在早朝前赶回了东宫,忙忙换了太子朝服,又令石媚想法子把他眼下的青黑遮掩住了,囫囵灌了小半碗的燕窝粥,就急匆匆的赶去了紫宸殿。
不早不晚,恰好比天元帝早了一步,并未迟到。
九皇子的外祖父夏大人微微惊讶的看了过来,精明的目光里还带着审慎之色。
棠落瑾毫不犹豫地回看了过去,双目清澈而有威势,直接把夏大人看得鼻尖生汗,低了头,这才转了头。
上朝的忠臣皆非寻常人物,蓦地瞧见太子如此毫不客气的释放自己的气势,心中只觉奇怪,对这个年纪轻轻的太子,更加忌惮起来。
——原来,这位少年太子,不单单是长得好,会打仗,仁爱百姓,也是会教训大臣的啊。
天元帝到来之后,不着痕迹的瞧了棠落瑾一眼,就开始正常上朝。
朝堂之事,与平日并无不同。
甚至如今年有六十岁的宁山宁元帅的辞官折子,都与往日并无不同。
——宁山自从两年前,就开始递辞官折子。原因无他,一是为着向天元帝表忠心,表示他并不贪恋兵权,随时可以离开;二来么,则是宁山自己的确是年纪大了,他将近二十年没有回长安城,如今对长安城,如何又会不想?
按照原先的例子,这样的折子,是必然要被打回的。
天元帝看重宁山,宁家又是太子的母家,宁山还是太子的亲外祖父,有这等血缘关系在,谁也不能当真把宁山给撸下来。
可是今日,宁山的折子被徐有为念完,天元帝正在沉思时,棠落瑾却突然站了出来。
“父皇,外祖父如今年事已高,又有将近二十年时间,一次都不曾回长安城。旁的不说,儿子的小姨,外祖父最年幼的女儿,自记事起,就从未曾见过外祖父一面。外祖父疼爱子女,二十年时光倏然而过,如何又不会想念在长安城的儿女?且,外祖父自十岁起,就常常往返于长安城和边境,如今外祖父打仗超过四十载,身上大大小小的伤势无数,儿子虽未见过外祖父,却知儿女孙辈关心长辈之心,犹如长辈爱护儿女孙辈之心。儿子因此请父皇准许,让外祖父得偿所愿,得以回长安城安享晚年。”
棠落瑾的话一出口,不少人都惊呆住了。
众人都以为,宁家是太子最大的靠山,而最会打仗、最有打仗经验的宁山宁元帅,应当是太子最强有力的靠山。哪怕祖孙二人从不曾见过,但只要太子在,宁山这个外祖父,为了宁家的将来,就会屹立在边境,为大棠守住边境,为太子做最后的靠山。
因此就算是宁山每每假惺惺的送来辞官折子,有些看不惯宁山的人,也只是在心里头暗暗诅咒宁山一番,偷偷的拜佛求天元帝能一时糊涂,准了此事。
可是谁也没有料到,天元帝没有“一时糊涂”,他们的太子殿下,却“糊涂”了起来,竟当真为宁山说话,恳请天元帝允许了宁山的辞呈。
九皇子的外祖父夏尚书当即站了出来:“太子英明。宁元帅为我大棠奋斗多年,这些年来,不但鲜少回家,连着祖父祖母丧、父母丧、妻丧等等,皆有皇上夺情,许其不必守孝。然而,纵使是如此,宁元帅孝顺祖父母和父母,爱护妻子,不曾为其守孝,甚至都不曾回来见长辈妻子最后一面,宁元帅心中,岂有不遗憾的道理?且,宁元帅有将近二十年的时间没有回长安,他不曾见到的,不只是宁元帅的幼女,还有宁元帅的七个孙子孙女,宁元帅都不曾见过。皇上就算不准备宁元帅辞官,也好歹要允许宁元帅回长安一次,让宁元帅得以享得天伦之乐,如此才算不负宁元帅从前四十年前在战场上的付出啊!”
天元帝沉吟不语。
众大臣接着就互相辩论起来。有的大臣支持夏尚书的话,有的大臣则极力反对。
“如今大棠和突厥边境虽暂时安稳,但,突厥虎视眈眈,一直在等着机会攻打大棠。一旦宁元帅回来,边境将才青黄不接,无人能顶替宁元帅,守住边境的位置,又当如何?难道大棠,还要像建国之初那般,难道皇上还要像武皇那般,被突厥打到长安城外,然后不得不再次对突厥俯首称臣,纳岁贡不成?”
“正是如此,此事万万不可!”
“这件事却并非绝对。如今边境之中,并非那么缺少良将。宁元帅和宁世子之下,尚且还有寒门出身的罗云、卫汤,太子的善堂出身的林四有、齐秋才,还有当年和宁山元帅齐名的左潜左将军的两个儿子左文睿和左思睿等等,这些人,哪一个不是将才?若说青黄不接,这些将才,又作何解释?”
“正是如此。如今有宁山元帅在,宁山元帅的打仗本事,自是无人能敌。可也正是因为有宁山元帅在,其余年轻将才,才被宁山元帅压制的无法发挥自己的本事,数将争鸣,夺得元帅之位!臣亦赞同太子的观点,既突厥暂时被大棠重创,不敢轻举妄动,那倒不如挑选此刻,令宁元帅回长安,如此既能让留守边境的将才们各凭本事,争夺元帅的位置。也因挑选的时机合适,哪怕他们做不到,大棠所受的灾难也不会太大。宁山元帅再返回,亦无不可。”
……
众人登时争吵起来。
天元帝和棠落瑾一直不语。
宁君迟也不曾开口。
直到众人为此事争执的口干舌燥,天元帝才道:“此事明日再议。众卿有想法者,今日回去,便细细写了奏折,明日呈上!退朝!”
天元帝很快离开。
棠落瑾接着往东宫走去。
三皇子向来胆小,这次也不曾说过什么,只跟着棠落瑾后面,出了宫。
四皇子微微发了会呆,才被身后的六皇子用手臂捅了一下,回过神来,离开了。
众成年皇子之后,就是众有爵之臣。
宁君迟也很快离开了紫宸殿。但他没有出宫,而是去了东宫。
棠落瑾这次走得极慢,似是原本就在路上等着他。
宁君迟快步追了上去。
棠落瑾回头看了众人一眼,一众人立时停了下来,等二人走得远了,他们才慢慢缀在后面跟着。
宁君迟正在心头酝酿,不知该如何开口,就听棠落瑾先开口了。
“三舅舅向来疼我。自我记事起,就一直是三舅舅陪着我。甚至比起父皇,三舅舅陪着我的时间,还要更长。”棠落瑾缓缓道,“然而,自我出生那日起,清宁宫发生的事情,早就令舅舅和我,势不两立。我从前以为,三舅舅与旁人不同,哪怕我与整个宁家为敌,也不会与三舅舅为难。因此,自从清欢告诉我了三舅舅的琴声有情,我虽踟蹰,虽利用,却也并非没有丁点心思。毕竟,自我出生以来,三舅舅几乎是唯一一个,肯毫无目的的待我好的人。”
宁君迟心口“砰砰”直跳。
棠落瑾接着道:“我虽为着自己的性命、安危和自由,不得不稳坐这个位置,但也的的确确如寻常人一般,贪恋不可多得的感情。那份感情,这世上,唯有三舅舅可以给我。我昨日之前,就一直在犹豫。”
宁君迟声音微微沙哑:“然后呢?”
棠落瑾驻足,微微闭目:“可是,我想,我还是错了。世人成亲,结两姓之好,尚且要看两个家族。我与三舅舅之间,相隔的有何止是两个家族?三舅舅大约还不知道,昨日我出事,不得不急着下山,为我诊脉的大夫,一个是李家旁系,医术并不算好的大夫,一个则是专门给二舅舅治病的老大夫。”
昨日事情紧急,他并未多想,只当事情正如那老大夫所说,他也的确是容易手脚冰凉,其他法子,对他并不适用。可是……
“无论宁家如何,三舅舅待我的确很好。而我出言利用,虽情有可原,然,错便是错。”棠落瑾转过身,认真的看着宁君迟道,“如此,今日,我许三舅舅三件事,算是偿还过往恩情和利用。但,宁家既敢仍旧帮着皇后和十二皇子,对我出手,那么,对宁家,我却不会再留手。”
“宁山也好,宁君榆也好,他们二人,一个都不能留在边境,执掌军权。当然,若是三舅舅喜欢,愿意接过宁家兵权,这件事情,就算是我答应舅舅的第一件事。至于另外两件事,舅舅莫要急着开口,毕竟,将来需要舅舅开口的时候,怕是还要不少。”
棠落瑾说罢,定定的看了宁君迟片刻,转身就走。
一生一世一双人。
说起来美好又简单,可惜,做起来,却犹如登天。
长安城,大长公主府。
蒋寒冰是铁青着脸从东宫回来的。
他一回来,就冲到了蒋寒茵的住处。
这时候,不但是大长公主,还有蒋夫人,都在蒋寒茵的房间里,询问蒋寒茵诸多事情。
蒋寒冰冲了进来,险些就要再去打蒋寒茵一巴掌。
蒋夫人立时拦住了他:“你胡闹甚么?她如今,可不算是咱们府里的人了!”
蒋寒冰冷着脸,指着蒋寒茵道:“我正要问她!太子对我说,让我回来代他问上一句,是否还要再进东宫!左右也没有出事,她若要嫁给旁人,太子也会送上一份重礼。若要进东宫,东宫却也不缺那一口饭给她!只是良娣的位置,是绝不能再想了!”
蒋寒茵脸色登时煞白。
第96章 权势
蒋寒冰的一通责骂出口,大长公主和蒋夫人先是一愣,随即瞧见蒋寒茵的模样,登时明白过来。
蒋夫人原本拦住蒋寒冰的手立时收了回来,蒋寒冰毫不犹豫的上前,一巴掌甩在了蒋寒茵的俏脸上。
“我蒋家自来光明磊落,即便姐姐与太子联姻,也是太子先开的口,蒋家才对太子尽忠。姐姐不幸去世,太子也数年不曾娶妻,一朝回长安,心中仍旧记挂着要去看姐姐,甚至还带了姐姐的嫁衣,要烧了给姐姐。以太子对姐姐的心意,蒋家将来,只要好生跟着太子,至少也能再延续三代富贵昌盛!
可是你呢?你只为着自己的小心思,就哄我说,是家人让你跟着太子上山祭拜姐姐的?可祖母和母亲何时这样说过?她们只让你去在太子面前露上一面,让太子心中记得这门亲事,便也就罢了。谁让你学了姐姐的打扮,还用了姐姐从前用过的冷梅香?把自己弄成那副模样,让我蒋家在太子面前失了颜面。等我不得不把你送去给太子临幸,你竟又完璧归赵的出来了?我还被太子叫去,说了那一番话,你到底心中是怎么想的?蒋家从未薄待过你?母亲和姐姐,待你从来不薄?你竟是为何,要这般害得姐姐在太子心中有了污点,又害我蒋家再太子心里成了只想着以裙带上位的阴险狡诈的没本事的世家?”
蒋寒冰每说一句,蒋寒茵就摇着头,泪流满面。她想说,她是有自己的小心思,是想要借着蒋寒漪从前的打扮和香味引得太子注意,但她从未想过让蒋家不好,让太子不好。可是,话到嘴边,瞧见这个一向嘻嘻哈哈的嫡出弟弟,如今义正言辞、气势汹汹的模样,蒋寒茵就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蒋夫人原就不喜欢蒋寒茵。从前倒也罢了,有蒋寒漪在,蒋夫人瞧着庶女不顺眼,却也给她们按照规矩请了最好的女夫子来教导,请了最好的姑姑来教她们规矩。蒋寒漪没了,蒋夫人骤失女儿,心中哀痛不已,更加没心思去虐待庶女。只是等到家中商量,让蒋寒茵代替蒋寒漪嫁到东宫,虽是做妾,蒋夫人心中仍旧是不舒服。
这样的不舒服,在得知了蒋寒茵不但学了蒋寒漪的打扮,还弄了当年漪儿身上的梅花香时,蒋夫人对蒋寒茵的厌恶,直接达到了顶点。转过脸去,根本不愿相劝。
大长公主脸色比蒋夫人还要难看。
她原是太子的姑祖母,辈分何其高也?就是太子当初求亲,也是好生乖巧的在她面前,拉着她的宝贝孙女的手来求的。
既是太子的姑祖母,又是太子的岳祖母,大长公主在众多皇亲面前,一时间风头无两。哪怕是蒋寒漪去世,大长公主在众皇亲里,依旧是数一数二的。
可是,大长公主在太子面前的颜面,此刻却被一个小小的庶出孙女给毁了!
“寒冰说的,可都是真的?”大长公主黑着脸道,“寒茵,其余诸事,本宫暂且不问。本宫只问你,太子为何在房间里,不曾动你?太子既中了招,贵为太子,断断没有忍着的道理。太子身边的太监既选了你进去,显见是太子授意。太子既授意,你又如何能,如何能……这般囫囵出来?太子竟还说了那番话,让你别嫁或是贬了位分再往东宫去?”
大长公主是从宫中历练出来的,又是被过世的太皇太后一手教导出来的。比起蒋寒冰的少年意气,她更能一下子抓住重点。
原先蒋寒冰质问蒋寒茵时,蒋寒茵虽怕,但也觉得自己能活下来。可是,听得大长公主如此问她,明明大长公主的语气比蒋寒冰要温和了不知几许,蒋寒茵仍旧忍不住心生寒意,极其害怕。
“莫要怕,慢慢说。”大长公主越是恼,语气越是温和,“一点一点,把自你进了房间后,太子的一言一行,你的一一应对,俱都说出来。茵儿乖乖的,否则的话,太子肯看在漪儿和你父兄的面子上绕过你,本宫却不肯你成为漪儿和你父兄的污点,必会让你此生后悔生在蒋家!”
蒋寒茵面上惨白如雪,身体都忍不住微微开始发抖。
蒋寒冰怒道:“还不快说!”
蒋寒茵终于战战兢兢的开了口,不止是说了昨夜房间里的事情,还说了自己身上的梅花香。
“……我知晓太子喜欢姐姐,只是想借姐姐去世那年最喜欢的梅花香,让太子记住我而已。因此才令人去寻。结果我的乳母,不但寻来了数盆梅花,还寻来了一种更加特殊的香料,说是一旦圆房那日,用了这种香料……必能一举得男。”
蒋寒茵还没说罢,大长公主、蒋夫人和蒋寒冰就立时明白了太子为何会动怒。
如果蒋寒茵和太子一样,都是遭人陷害,而处于那种境地,太子虽恼,却也不会对蒋寒茵一个女子恼。而是会当真成了好事,解了两人的症状。尔后尽快将蒋寒茵迎到东宫里去。
可是,蒋寒茵却是自寻死路,先前梅花香一事,虽是她无意之举,被人陷害,勉强算是无辜;但在她被送到棠落瑾的房间后,她还敢大着胆子,用那种可以让女子“一举得男”的香料,棠落瑾岂会容她?
非但不会容她,怕是连先前的梅花香一事,棠落瑾大约都会怀疑,是不是蒋寒茵甚至是蒋家故意做至少也是故意放纵了的。
这种情形下,棠落瑾岂还肯碰她?
“你身上的香料,是作何用处,你也说与太子听了?”大长公主是咬着牙问出这句话的。
蒋寒茵垂首泣道:“太子平日瞧着脾气好,但昨个儿……昨个儿太子一生起气来,孙女儿心中怕得不行,只得全都招了。”
大长公主恨得直接砸了一个杯子到蒋寒茵的脚下。
“混账东西,还敢抱怨太子脾气不好?你以为太子之位,当真是那么好坐的?你以为太子,是寻常男子么?”大长公主气道,“你这般胡乱作为,本宫岂能容你离开蒋家,到东宫为蒋家丢脸?来人,将她送去庵堂,剃了头发,做姑子去罢!再把她身边弄来梅花和香料的奴才,统统绑了来,送去太子在宫外的别院。”
蒋寒茵傻在当场,不断求情道:“祖母、祖母你饶了我罢!我再不敢了!再不敢了!”
蒋寒冰不意如此,微微迟疑。
大长公主却挥手道:“立即给本宫堵了嘴,拖下去!”
蒋寒茵立时被婆子用脏污的抹布堵了嘴,再说不出一句话来。
大长公主瞧见蒋寒冰有些疑惑,叹道:“你当太子是何人?他是一国储君,周遭想算计他的人不知凡几。若咱们把这么一个胆敢算计并且已经不被太子信任的人,送去给太子。寒茵糊涂,耳根子又软,一旦行差踏错,那么,最后倒霉的,只能是蒋家。若非太子还惦记着你们父子对他的忠心,太子只怕昨日就要处置了她了,哪里还会把人完好无损的送回来?”
蒋寒冰羞愧道:“是孙儿不好,昨个儿被寒茵一哭一求,就以为她真的是被家里嘱咐了,要跟着太子去的。”
大长公主摇头道:“这件事情,是摆明了有人要算计咱们府里和太子。咱们别的做不了,寒茵身边的奴才,还有动了寒漪的嫁衣的那些奴才,都送去给太子,卖身契也送过去。太子能问出甚么,咱们都不必管。也是咱们蒋家害得太子遭了这场折辱,咱们必须要做出让步来。”
蒋寒冰点了点头,又道:“那寒茵去做姑子了,难道要把寒芬嫁过去?寒芬性子木讷,容貌也一般,怕是不会讨喜。”
大长公主不语,倒是蒋夫人开口道:“木讷就木讷,总比自己害了自己,还牵累了家人的好。”
蒋寒冰便不再说话,出门把那些奴才都绑了起来,只等着天色晚些,悄无声息的把人都送到了太子在城里的别院去了。
宁君迟这一日,却是回了承恩公府。
他头一遭,就要见昨日为太子诊脉的老大夫。
下人只回复他,说是老大夫在二公子那里。
宁君迟便直接往宁君远的院子里去。
宁君远的院子里,此刻却煞是热闹。
宁君榆的七个子女,齐齐在院子里玩耍。
七个孩子差不多一般大,前后最多的也只差五个月而已,因宁君榆走前,就说了不让七个孩子见生母,因此七个正是懵懂年纪的孩子,如今倒当真是天真无忧,活泼可爱。
“三伯来啦!”
“三伯、三伯,抱抱咱们!”
“三伯三伯,一起抱,一起抱!”
宁君迟对几个孩子算是很好,常常买了小玩意儿和吃食来哄孩子,几个孩子,俱都不怕他,一见他来,就纷纷迎了上来。
宁君远坐在轮椅里,正和老大夫说着话。
瞧见宁君迟来了,宁君远也不急着和他说话,只笑眯眯的继续和老大夫攀谈。好一会,才发现这老大夫的额头上不知何时,竟冒了冷汗。
宁君远的笑容蓦地一收,目光锐利的看向老大夫。
老大夫叹了口气,低声道:“是老朽糊涂。四公子来了信,说是、说是三公子糊涂,竟喜欢上了太子。但三公子打小就是想找一个和他一样,愿意彼此只有彼此一个的人。若太子犯了女色,那么……”接着就把昨日的事情一一说了出来。
老大夫昨个儿却是没有对太子下药甚么的,只是太子中了招儿,亟需纾解,若不纾解,泡冷水或是忍上一忍就会好。毕竟太子彼时,一闻到不该出现的味道,就令仆从用水浇灭了被火烧出来的衣服上的味道。太子虽重了招儿,但程度却不深。
而李家那个大夫,老大夫是识得他。李家的大夫最擅长的是正骨之类的,对这等奇特的药,并不擅长。事情也的确如老大夫所料想的,李大夫因不擅长,就只得把事情往深里说,左右在李大夫看来,这太子貌比潘安,天潢贵胄,怕是十二三岁就开了荤了。如今睡上个把乡野间的丫头,然后解了药性,便也就罢了。因此旁的就没有多说。
李大夫尚且如此,老大夫又是受人所托,心中亦觉得李大夫的想法正确。太子么,睡一个丫鬟而已,又有甚么?当即把事情夸大了说。心中想着,他既如此说了,太子定要立时寻人来纾解。却不想太子的确快快的寻了人,偏偏蒋寒茵糊涂,又带了能“一举得男”的香料来,太子根本不肯信她,立时就开始抓住蒋寒茵审问。
等审问完了,太子心中,就只剩下怒火了。
宁君远根本不知这其中的事情,他从前只以为,三弟和太子交好,乃是因相处的日子久。太子是皇后的儿子,三弟和他交好,未为不可,便也不曾阻止。他竟是此刻,才知晓自己的三弟,对太子的心思。
而且,三弟有了这等心思不说,四弟竟比三弟还糊涂,竟会托了自己身边的老大夫去做这等事情,宁君远脸色一下子难看起来。
宁君迟哄完几个孩子,就令仆从打发几个孩子去写字。
这才走近宁君远和那个老大夫。
尔后定定的看住那个老大夫。
老大夫年纪大了,因在战场上做过数年军医,甚么样的气势威胁都瞧见过。他虽敬佩宁家,但他敬佩的更多的是在战场上挥洒热血的宁山元帅、宁君远和宁君榆兄弟,对于这样一个根本不曾真正上过战场,只在长安城里享受着父亲兄弟抛头颅、洒热血唤来的富贵安泰的日子的宁君迟,老大夫打心底,其实是不怎么瞧得上的。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他不怎么瞧得上的富贵公子,竟是直接把他看得忍不住腿软,竟是一个激灵,直接跪在了地上时,才终于回过神来。
“你、你……”老大夫要强撑着出口指责时,宁君迟却不再看他了。
“下去。”宁君迟神色淡淡地看向宁君远,“我和二哥,有话要说。”
老大夫准备了一肚子的话,登时只能怎么准备的,怎么带走了。待走得远了,还要抹一把额头上的冷汗。
怎么会?元帅的四个儿子,怎么会是这个最不出众的三儿子,给他的压力最大呢?
宁君远以为,宁君迟是来向他讨要老大夫的,正想着要怎么劝他,就见宁君迟根本不在乎老大夫,不禁奇怪宁君迟要来作甚。
“二哥,今日朝廷上,太子亲口,请皇上允许,让父亲回长安城。”
宁君远表情一滞。
“皇上虽踟蹰,却已然心动。早朝之后,太子与我谈话,说,要让君榆这次也回来。”宁君迟慢慢开口,一个一个的放出惊人的消息。
宁君远蓦地一拍石桌:“太子要作甚?难道他想要卸磨杀驴?如今宁家好不容易收服了边境的军队,太子就要鸟尽弓藏了么?”
宁君迟将歪倒的杯子扶了起来,缓缓道:“二哥忘了,宁家,还有我。”
权势或许并非好物,但是显然的,如果,他还想要他的小七,那么,这样的权势,他必须要拿到手。
不但要拿到手,保证所有人都不能伤害小七,还要保证,小七不得不站在他的身边。
他的小七,或许还不足够喜欢他,所以,才会在权势和他之前,选择了前者。
那么,如果,他是带着让小七忌惮的权势,来让小七选择呢?
想来到时,他的小七,定然不会让他失望。
第97章 贤王
“二哥忘了,宁家,还有我。”
宁君远闻得宁君迟这样一说,就是一怔。
良久才复杂的看向宁君迟,道:“二哥以为,君迟和宁家的其他儿郎不同,并不喜欢上战场。”
宁君迟摇头道:“并非我不喜欢。而是比起有些事情、有些人来,战场并非我最喜欢的。”
而且,当初父亲来信,说是让他和宁君榆互相比,看谁一定时间内生的儿子多,谁才能往战场上去。
虽然知道父亲那时说这番话,只是为着让宁家有后。
可是在宁君迟听来,这番话却有着另外的折辱的意思——他们并非被挑选出来的专门留种的畜生,娶妻生子,或许是很多人的人生选择,但被这样威胁着生孩子,且还是要二人比拼谁让女人怀孕的数量多……宁君迟收到那封信时,对父亲第一次感到了反感。
因此尽管那时他还不曾明白自己的心意,也拒绝像宁君榆那样,快速的娶妻纳妾生子,闹到最后,嫡妻大着肚子就要合离。最后妾室闹鬼,竟又让宁君榆的妻子小产。孩子没了,宁君榆的妻子也跑了。
然后留下一溜妾室生下的七个儿女。
宁君迟微微摇头。
宁君远沉默了一会,才道:“父亲年岁大了,如今回长安,也并非回不得。但是君榆……三弟不比君榆。君榆在战场已经待了三四年,仗也打了无数。他是父亲手把手教出来的。有他在边境,父亲与我,才能安心。当然,二哥不是说君迟不该去,而是想说,君迟去战场自是无妨,若父亲回来,二哥也在长安,长安城里还有君榆的七个子女,想来皇上也能安心让你和四弟在战场上,保卫大棠。”
宁君远的想法很简单。父亲年纪的确大了,身上也的确有诸多因连年征战留下来的暗伤。因此太子如果当真要父亲回来,对他来说,亦无不可。
毕竟,君榆虽年轻,在战场上的天赋却是可以和过世的大哥相比。有君榆在战场上,君迟亦去战场上辅佐君榆的话,那些将士,仍旧是大棠的将士,仍旧会更加信任宁家。而宁家因着边境的将士,也会在大棠站得更稳。
至于宁君迟为何会说出这番话来,宁君远心中隐隐有些猜测,但却又不敢说出来。
宁君迟却不会让宁君远这般逃避。
“二哥难道不疑惑,为何四弟会出手,让为二哥治病的老大夫,奔赴庄子上,误导太子么?二哥难道不奇怪,为何太子一出手,就要让父亲和四弟,一齐回长安么?”宁君迟缓缓道,“父亲为大棠奉献数年,太子只是就着父亲上的辞呈,请父亲归长安。但是四弟……太子的意思,则是四弟若肯自己回来,那便罢了。若是四弟不肯自己回来……”
那么太子,就要使出手段,让宁君榆不得不回来。
“而那个时候,君迟即便赶到边境,亦来不及了。”
宁君远定定的看着宁君迟,不语。
宁君迟道:“二哥素来足智多谋,见微知著,从前远在边境,尚且会写信来试探我二姐待太子如何,太子对二姐是否敬重。如今,二哥回长安城许久,在长安城里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更多,想来,有些事情,二哥也并非是完全不知道的。”
宁君远这才收回目光,摩挲着被宁君迟扶起来的茶杯,叹道:“并不是知道,只是有所猜测而已。毕竟,当年太子甫一出生,二姐就令于姑姑抱着他,在瓢泼大雨时,奔赴长乐宫外跪着。太子几个月大时,刚刚被抱到清宁宫中,就几次生病。最严重的一次,甚至使太子沦为痴傻。皇上震怒,将原本无过错的馨贵妃的头一个孩子五公主送往庵堂,第一次再批给父亲的折子里,痛骂了父亲。后来明明有诸多比你更适合的人,可以陪伴太子去福建,但皇上偏偏选了你。再及后来的诸多事情,不单是我,就是父亲心中,未必就没有怀疑。”
只是怀疑也只是怀疑。换子一事,事关重大。若当真是皇后换子,他和父亲也大约能猜得到,皇后彼时换子,是为宁家。然而无论皇后换子,心中是有多少无奈,但,欺君之罪是真,混淆嫡庶是真,事后虐待皇子亦是真。
如此情形之下,宁君远也好,宁山也好,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期盼他们的怀疑是错的。皇后根本没有做下那等事情。皇后和太子关系不睦,也仅仅是因着二人相处得时日短而已。
然而,今日宁君迟这样问他,宁君远就是想要再装作任事不知,竟也不能了。
“当真是,二姐换的孩子?”宁君远和皇后年纪相差很小,姐弟二人相处的时间,比皇后和宁君迟要多得多,“当真不是,其他人动的手?”
宁君迟道:“民间有俗语,七活八死。二姐七月产女,馨贵妃八月产子。二人皆是早产,本就惹人生疑。且,我细细查过,那一日,二姐身边跟着于姑姑五人,馨贵妃身边只有两个宫女,其中一个,一直都在跟侍卫纠缠,是以馨贵妃身边只有一个宫女而已。这种情形下,二哥以为,动手的不是二姐,而是馨贵妃么?”
宁君远沉默下来。
是了,馨贵妃的娘家是沈家,馨贵妃原本是他的表妹。这个表妹,旁人不知,宁君远却是知道的,馨贵妃素来天真娇憨,不少男子都喜欢这样的女子。虽不聪明,带在身边,却格外讨喜。而这样不聪明又有些胆小的馨贵妃,又怎么做得出来换子一事?且,若他没有记错,从前的馨贵妃,可是格外依赖二姐这个表姐的。
至于太子的长相,宁君远却是连问都不必问了。旁人或许不曾注意,但宁家人却是自家事,自家知。皇后的相貌和他们的母亲相似。而他们的母亲,和沈家的沈夫人是堂姐妹,容貌相似。太子的容貌不像生母馨贵妃,反而像外祖母沈夫人,倒也没甚么好奇怪的。
而以二姐的手段,和对他们这些家人的看重……宁君远深深地叹了口气。
他想,他是完全能明白,二姐为何要这般做。
“二姐虽有过错,但……”宁君远颇有些说不下去。皇后是他的血亲不假。甚至无论皇后是嫁了谁,只要不是皇上,哪个人胆敢容不下皇后,他都能带着一群亲卫打上门去。
偏偏皇后嫁得就是皇上。
皇后换子,本就欺君,混淆嫡庶,虐待庶子,几次欲杀太子,虽没有杀成,但大长公主的嫡孙女、太子的未婚妻却是因此而死,而太子也因此身子受损……如此种种之下,饶是宁君远,也说不出该放过皇后的话。
“皇上既饶了她一命,又把十二皇子发配到福建百佛寺,当真剃度为僧,”宁君远干巴巴地道,“显见是皇上已经惩罚了她,绝了她的念想。只要太子不要二人的性命。宁家,自然还是站在太子这边的。只是这些,和太子让父亲、君榆回来有何关系?”
宁君迟目光微微一凝,嘲讽道:“宁家在长安城的人手,一半在我的手中,另外一半,在二姐手中,是么?”
宁君远一怔,随即苦笑。
宁君迟九岁那年,便担着宁家洗清冤屈的重任,从边境一路逃亡,一路还要追捕山西前知府的千金,好为宁家洗清冤屈再加一个筹码。彼时宁山手中,因被人陷害,一时间竟没有太多人可以信任,因此只给了宁君迟三十个护卫,让这些人护送着宁君迟,从边境逃往长安。
而等宁君迟带着活的山西前知府的千金,到了长安城的时候,三十个侍卫,只剩下了三个。
一路上的艰难险阻,危险重重,竟是不必去想,都能猜得到。
宁山原本是看好宁君迟的,偏偏那个时候,皇后生子,宁家不得不让九岁的三子宁君迟和四岁的宁君榆在长安城中留作质子。
因那时候宁君迟年纪还小,好在他有一路逃亡的经历,让宁山格外看重,这才在那个时候,将宁家在长安城的一半势力给了宁君迟,另一半,则给了皇后。
宁山原本想着,等宁君迟再年长一些,就把那些人手给宁君迟。谁知长安城中频频传来皇后接连失女,皇后与太子不睦的消息。宁山能打一辈子仗,显见是个有本事的。他虽不确定,但心中既有了怀疑,又知晓三子、四子早就在皇上的安排下,和太子极其亲近,便一直没有把皇后手中的人手收回。而是只给了宁君迟一半的人手,让宁君迟做原本双倍人手该做的事情。
宁君远显然是知道这件事的。
他一开始是对宁君迟有所愧疚的,但父亲一意孤行,既不喜宁君迟不肯娶妻生子一事,又不肯委屈皇后,他这才只能对这件事情缄默不语。
“父亲,总是有父亲的为难的。”宁君远只得干巴巴的解释道,“你和太子关系素来亲近,而二姐……父亲总要顾着二姐……还有同在宫中的三妹的。”
宁君迟微微扯了扯唇角。三妹?宁玥儿么?父亲若当真还记得他这个三姐,当初就不该将宁玥儿的婚事交给二姐,害得宁玥儿在不愿下嫁根本不能如意的人时,迫不得已,开始勾搭天元帝。
不过,那些事情,却不是宁君迟如今要说的了。
“那些人手,我并不管。”宁君迟缓缓道,“只是,二哥若还想保住君榆,就快些写信与父亲,让父亲找个借口,让君榆和他一同回来;二哥若想保住宁家在长安的另一半的人手,也要快些动手。最好,此刻就动手,把那些人手还有君榆留给二姐的人,统统接手过来。”
宁君远微微肃容。
宁君迟接着道:“从前太子不在意那些人,多少是顾念着宁家和皇上。可是现在,皇后和君榆糊涂,明明被太子放过了不止一次,还再继续算计太子,让太子……”宁君迟攥紧了拳头,“如此侮辱,太子岂能再忍?若二哥不快些出手,只怕长安城的人手,不止要折损许多,就连四弟……怕也不能整个儿的回来了。”
宁君远蓦地看他。
宁君远道:“君榆既敢算计太子,就该有太子会反过来算计他的觉悟。况,君榆如何算计太子的,二哥难道没有从老大夫那里知道么?君榆糊涂,太子岂会糊涂?害太子中招的东西,早早就被看管了起来,现下怕是早就找了不知道几个大夫去辨识那种东西了。”
宁君远犹自不肯死心:“君榆和太子自小一起长大,他还是太子的伴读。宁家为大棠付出良多,且边境那些将士,向来只认元帅虎符,不认其他。宁家如此,太子也敢动手?”
宁君远拍一拍衣裳,起身,面无表情道:“二哥莫要忘了,二姐几次欲要杀太子,太子看在宁家面子上,才数次放过她。宁家的脸面,早就在二姐几次欲杀太子的过程中,被用的一干二净。且,旁的我并不知道,但是我伴太子,一路从吐蕃边境,回到长安,途中不知遇到了多少次刺杀,那其中,难道就没有二姐的手笔么?蒋家小姐去世、昨日太子被算计,这却是好无疑问是二姐动的手。这一桩桩的事情,宁家的脸面,哪里还够用?”
宁君远脸色微微发白:“父亲的意思,只是想留些人手,让二姐在像冷宫一样的明水殿里,不至于过得太苦。”
“二哥还是早早劝父亲,莫要再这样想了。否则的话,二姐若是赔上了自己的性命,亦未可知。”
宁君迟见宁君远还在迟疑,又加了一句,“二哥莫非忘了,自从几年前,太子提出,将士闲暇时刻,可分作两队,互相对战,以此博取名次时。皇上和太子,就在一步一步,挑选能领兵打仗的将才。父亲向来看重有将才的将士,这几年来,对他们怕是也颇多培养。如此一来……就是边境当真没有了宁家人,边境稍稍乱上三四年,也定能恢复安稳。说不得,那些将士里,还能有几个脱颖而出,在混乱中成为英雄。彼时,宁家,又有何用?”
一席话,将宁君远说的脸色发白。
宁君迟却不管其他,说了这番话后,就离开了。不是去他在承恩公府的院子,而是直接回了信国公府。
那里才是,他的家。
宁君远听了宁君迟的话,虽心中惊异,但也没有立即动手,收回皇后身边的人。
毕竟,明水殿四周都是水,寻常人尚且不得进入。而明水殿里,除了宫人,就只有皇后和贤妃两个主子。
贤妃正是宁玥儿。
宁君远此刻,还不知道宁玥儿对皇后的不喜,只当宁玥儿此举,是为了姐妹情深。而宫中传消息出来的人,不知为何,竟也一直没有把贤妃虐待皇后的消息传出来。
只是尽管甚么都不知道,宁君远顾念姐弟之情,心中依旧在踟蹰——毕竟,太子即便是再出色,也并非是后宫之主,并不能对宫中留得人手动手。
宁君远这样想着,就先动手把宫外的人手整合了起来,至于宫里和福建的十二皇子身边的人,则都没有动。
只是可不等两日,宫中就传来消息,说是太后梦中忽见太皇太后和先帝,二人都说,如今大棠人口太少,当将宫中适龄女子放出宫外,令其早早出嫁。还有不少人是阴差阳错被处以宫刑,留在宫中做太监。为着天下太平,百姓之福,当将这些人,也早早放出宫外才好。
对天元帝来说,他的后宫妃嫔,本就比先帝的妃嫔要少了一半,如今他因身体缘故,又鲜少临幸妃嫔,就是临幸,也只临幸跟了他数年的妃嫔。宫中放出一部分宫女太监,对天元帝来说,既可以减少宫中支出,又能造福百姓,这等事情,他自然愿意做。
于是宫中很快就放出了一批二十岁以上的宫女,还有不少太监。
宁君远发现,宁家安排在宫里的人,有三分之二,都被送了出来。剩下的三分之一里,其中一部分,已经因“犯错”,直接被在宫里处置了。
宁君远这才沉默下来。
太子的确不方便处置后宫人手,但是,太后却可以。
不但太后可以,还有馨贵妃……馨贵妃是太子生母,她不帮着太子,又帮着谁呢?
瞧,太子要动手,那根本就是一句话的事情,不是么?
至于宁家的人手为何会被清的这么干净……一方面是皇后做事不小心,一方面当然也是宁家在后宫放的人手并不多的缘故。
但即便如此,太子能准确无误的找出这些人来,宁君远已然服气了。
“我这便写信给父亲,让他和四弟,尽快回来。就算是绑,也要把四弟绑回来才好!”宁君远终于下定了决心,尔后看向宁君迟,“只是三弟,父亲和四弟都回来了,皇上当真会允许你再去边境么?”
宁君迟正在练剑。
收了剑招后,才道:“自然。皇上和太子都不糊涂。宁家数代都在边境为将为帅。哪怕是边境的将士,如今早已习惯了宁家人为将帅的事情。就算皇上和太子能承受边境三四年的动荡,可是,既然有人可以让这三四年的动荡变少,皇上和太子,为何要拒绝?”
宁君远沉默了下来。
宁君迟道:“二哥也莫要常常教侄儿们边境的事情了。否则,将来若他们不能去边境打仗,岂非是有志向而不能追求,徒惹伤悲?”
他还有一句话没有说,这些侄儿,都是庶子。可是,宁君榆却还年轻,娶妻之事,待他回来,必会提上日程。
到时候,这些庶出的侄儿们,又会过上甚么样的日子呢?
宁君迟稍稍一动,不再多想,又重新开始练剑。
天元二十四年,十月。
太后朱氏,大肆裁减宫中宫女太监,令宫女回归百姓中,为大棠诞育子女,令宫外自行宫刑,送往宫中的太监减少。并将宫中宫人数量做了具体规定。是为善举,载于史册。
太后原本做这些事情,只是为着太子相求。可是等做完了这件事情,才发现自己当真是做了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太后不免高兴。
六皇子见了,笑道:“皇祖母可是难得这样高兴呀。要知道,孙儿得了头一个孩儿的时候,您都没高兴成这个样子。反倒是给七皇弟费心帮了忙,您就高兴成这般了。”
太后指了指他,笑道:“哀家如何能不高兴呢?哀家,”她顿了顿,才继续笑道,“哀家论及才干,不及姑母多已。论及生养,皇帝并非哀家亲生。将来于青史上,怕也只有寥寥一句棠朱氏。如今太子顾念哀家,让朝堂上众人对哀家交口称赞,百姓高呼哀家仁善,将来留在青史上的,还有哀家此举。哀家岂会不高兴?”
六皇子笑眯眯的道:“皇祖母既喜欢七皇弟,那,就从了七皇弟的意思,晚些再给他指婚好啦!”
太后闻言哭笑不得,指了指他,道:“哀家道是你这孩子怎的有了空闲,来哀家这里逗乐,原是受了太子的托付,过来求哀家来了。”
六皇子是太后亲手养大的,巴巴的坐在太后身边,揽着太后的手臂,道:“皇祖母,您就心疼心疼七皇弟罢。父皇给七皇弟找了两个妾室,七皇弟自己找了一个妾室,结果这三个里头,只有蒋家那个,完好无损的嫁了过来,另外两个,还没进门,就都……”六皇子小声道,“皇祖母,珏儿知道皇祖母想让七皇弟娶一个朱家女。可是,珏儿已经娶了朱家女做嫡妻啦。珏儿和七皇弟亲近,朱家又一直支持七皇弟。朱家将来,不会出事啦!”
太后微微迟疑。
六皇子接着小声道:“我瞧着七皇弟喜欢的是蒋家小姐那样的性子,可是朱家的表妹里……并没有一个合适的。皇祖母,七皇弟可不是任由人拿捏的性子啊。他现下既然不愿意娶妻纳妾,您又何必为难他呢?等到七皇弟当真想要娶妻纳妻了,必会告诉皇祖母的。到时候,皇祖母再挑了人,让他来选,必是错不了的!七皇弟最不喜欢别人替他做决定了!”
太后原本听着六皇子的劝,神色间就稍有松动。待听到六皇子悄悄把棠落瑾的脾气告诉她了,太后终于叹道:“罢罢罢,既是你来替太子传来,那你再替哀家传话给太子好了,他的亲事,哀家暂时不过问了,但如果皇帝问起来,那哀家,可就真的兜不住了!”
六皇子大喜,又是作揖又是捶背,把太后哄得乐不可支,愣是把他赶了出去,他这才告辞。
六皇子做到了太子所托,心中正高兴着,就发现假山处,似是有人。
还是个小孩子。
六皇子微微皱眉。这后宫里,哪怕是个小孩子,他也是要打起精神来应对的。
却不想,他正想着该如何脱身,那假山后的小孩子,就突然转过身来,“砰”的一声,朝他跪下。
“六皇兄救我!”九皇子冲着六皇子,直接跪了下来,“六皇兄,你救救我!”
六皇子先是一惊,随即大力将九皇子搀扶了起来——他和九皇子同是皇子,九皇子本不该对他行此大礼。这种情形,若被人瞧见,只怕他就要麻烦了。
“九皇弟莫哭,你若有事,夏家和你母妃,都不会放着不管的。”六皇子温声推卸责任,“再不济,还可以去求父皇。父皇是天下之主,没甚么做不到的。”
九皇子一脸惶恐,抓着六皇子的手道:“不,我不能求他们!他们……”九皇子终究没说出他们的不好,而是道,“六皇兄,你带我去见一见七皇兄可好?母妃她、她想要我去边境搏军功,可是,我并不想去!”
他还小的时候,或许当真以为,以他的身份,是有能力争一争太子的位置的。
可是,等到教他功课的夫子,一点一点把太子曾经做过的事情,告诉他之后。又经历了紫宸殿一事,九皇子如今,根本没有了争胜之心。
“我、我并没有再想那个位置。”九皇子喃喃道,“父皇说,七皇兄宽厚,我若乖了,将来做一贤王,也能一展才学,为百姓做些实事。可是……我愿为文臣,却不要兵权。”
“六皇兄,你帮帮我。”
第98章 一别
九皇子会来求六皇子,着实也是因他当真没有法子了。
九皇子如今才只有九岁。在宫外的人而言,九岁,只是个半大的孩子而已。可以贪玩,可以胡闹,甚至可以做很多幼稚的错事。
可是,对宫里的皇子皇女来说,九岁的年纪,就已然算是“长大”了。
也正因此,无论是皇上、妃嫔、兄弟姐妹还是宫外的其他人,都不会再把他当成孩子一般看待,而有心思的生母,此时就该把一些阴险的算计,一一摊开在他面前,并且慢慢教会他,该如何将这些算计一一实现。
九皇子原本就很早很早在学这些。他自小听着母妃和外祖家的教诲长大,曾经一度以为,他当真是比太子更适合太子之位的人选。就算他偶有怀疑,可是当夫子频频夸赞他的课程,周遭的人有意无意的捧着他的时候,九皇子就忍不住慢慢想,或许,他真的是比如今的太子更适合皇储之位的。
毕竟,宁家虽军权在握,可是夏家和慕容家联合在一起,他的母族势力,比起太子,从来都不遑多让;而且,太子如今纵然瞧着聪慧过人,但若往前数呢?要知道,太子可是曾经痴傻过的人!
九皇子尚且记得外祖母曾经有些恶毒的抱着他道:“从几个月的时候,脑袋就烧傻了。傻了那么久,在百佛寺下念了好几年经才慢慢清醒过来的。可是,如果这太子肯继续精心礼佛,不乱早杀孽,说不得,太子还能继续理智下去。可是,太子这几年来,手段从来干脆利落,这手上沾的血……大约也早早就把佛祖重新给他的恩惠,给夺了个一干二净了。况且,都是傻子生出来的都是傻子,太子虽然现在好了,可他毕竟真的做过傻子,说不得,他现在都没有成亲纳妾生子,就是担心自己会真的生出个傻子出来!”
九皇子那时尚且懵懂。他只能听出外祖母口中的恶意,并且记住这些话,慢慢为自己鼓劲,自己的确会比太子更适合的那个储位,然后越发的上进,以期能打败太子,坐上那个母妃和外祖父一家都期盼他坐上的那个位置。
可是,等着一年年的过去,九皇子的确尽他最大的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事实上,在除了太子的一众皇子里,众位师傅都说,无论文治武功,九皇子都是头一位的。甚至论起上课的次数,更是比自三岁就开始学着各种逃课的太子要多上许多。
然而,即便是如此,众位师傅,从不肯把太子拿来与他比较。
九皇子六岁那年,太子离开长安城,往边境戍守,防卫吐蕃。太子一走就是三年,九皇子六岁到九岁的时间里,因为没有太子的存在,师傅们提起太子的次数越来越少,九皇子就越发觉得自己有些本事、有些天赋,应当正如母亲所说,他,是适合那个位置的。
然而,任是甚么事情,都是需要比较的。
太子一朝回来,来皇子学院“看望”诸位弟弟时,就开始不小心露了一手——众人纵然是知晓太子过目不忘的本事。可是,这等本事太过奇特,须知许多人虽号称是过目不忘,实则只是记性比旁人好上一些,短时记忆能力强些而已。
但太子却与其他人不同。太子是当真过目不忘。
九皇子亲眼看着太子,和众位师傅谈古论今,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尔后又瞧见太子的书画。太子的画自不必提,太子三岁学画,彼时头一样闻名的,就是太子画的优伶图。而太子的书法,仿佛梅兰竹菊,傲骨铮铮,然而比起梅兰竹菊的清高,太子的书法里,更多了一些不可言喻的野心和洒脱。
但凡看其字者,都忍不住交口称赞。
这件事,倒也就罢了。毕竟,这世上的绝顶聪明的文人虽可以名垂青史,但却鲜少能在帝位上坐的稳稳地。九皇子彼时只能在心里这般安慰自己。
可是,等到紫宸殿里,天元帝携众皇子“议事”,杀二皇子之后,九皇子就渐渐明白,这个太子,并非是单纯的只有功课上和书画上的造诣,这个太子,他还有耐心,有毅力,能一举将那些杀手活捉大半,并送了似假还真的“画押口供”来,让二皇子一举落马,还让父皇开始对十二皇子出手。
并且在那时,太子还能当着父皇的面,来威逼他。
饶是九皇子自小聪慧,亦忍不住心惊胆战,被棠落瑾吓得心生寒意。
等到事后,九皇子以为,事情已然定了下来,太子的确是遇到死士攻击,但是,那些死士,是二皇子的人手。是以二皇子才会被父皇直接杀了。而十二皇子或许亦有牵连,这才让十二皇子被贬谪到百佛寺暂时当和尚。
可惜,九皇子又料错了。
彼时二皇子一死,太子瞧着父皇可怜,便不肯再提其他皇子的事情。接下来的一两个月里,太子为了让父皇平复心情,亦不曾提及这件事情。
九皇子甚至以为,这件事情,如此便是终结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慕容家贪污一事忽而被捅了出来。
原本官员贪污,本是常事。奈何慕容家仗着和夏家关系密切,数代姻亲。而夏家又有了妃子,并且夏氏还诞育了九皇子。此等威势之下,慕容家的有些人,哪里还能忍得住?俱都从悄无声息的偷偷贪污,变得开始一步一步,在家中子弟外放的偏远州府,慢慢的开始扩大自己的野心。
钱财一物,谁能嫌多?尤其是,慕容世家里,有了几个被有心人引着变得嗜赌如命的子孙。如此一来,慕容家只得变本加厉的开始揽财。
而招揽钱财的法子,除了贪污,就是夺民之利,如此情形之下,岂会没有民怨?
从前夏家顾念姻亲之情,又知晓单单只自己一家,恐并不能够帮扶九皇子上位,因此拉拢住慕容家,为慕容家遮掩贪污一事,就成了夏家不可拒绝的选择。
慕容家虽大胆,却也乖觉,动手的事情,都是发生在大棠相对偏远的地方,那些地方的人,即使因官员贪污与民夺利一事而受了诸多委屈,甚至妻离子散,奈何天高皇帝远,这些人,就是想要状告慕容家,竟也是苦于连离开家乡、去往长安的文书都要不来。如此情形之下,又该如何告状?
夏家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又令人施压,将他们是九皇子亲戚的事情告诉了下去。那些被夏家欺压之人,还能有甚么话可说?除了认命,只能认命。
原本夏家做事,虽有人发现,但因九皇子之故,又为着明哲保身,鲜少有人会在朝上奏上一折。就算偶有人做了这件事情,朝中事务何其繁多,天元帝处置不过来,只得往下面压这件事情。夏家和慕容家又因此找到了钻空子的地方。
天元帝对这件事情未必不知,只是单单以贪污一事,处置慕容家,其结果只能是慕容家将银钱还给朝廷和乡里,然后朝廷再处置几个慕容家推出来的替死鬼,天元帝贬谪慕容家的官职而已。
慕容家既是世家,显然并不能这么轻易的以贪污之罪惩处。因此纵然天元帝恼怒慕容家,却也一直在等待这个机会。
九皇子对此并不知情,但他的不知情,并不妨碍太子雷霆出手,以慕容家私自豢养死士过千名、贪污上百万白银、夺民之利以致使上百个百姓家中生计被毁、妻离子散之罪,将慕容家一意打入谷底。
九皇子尚且要劝,奈何外祖一家却在劝他,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今日舍得自断一臂,将来才有望真正成得大事,得到储位甚至是帝位。
第31节
恋耽美
第31节
原本按照大棠规矩,皇子在没有成亲娶妻前,是不能随意上早朝的。棠落瑾如今虽没有娶妻,但天元帝破例让他日日上朝,其余人畏于天元帝天威和太子在民间和军中的威望不敢多说,可是,如果棠落瑾犯了错,无故缺席早朝,那,事情就不好说了。
小径还想不明白这其中的缘故,但他跟随棠落瑾多日,闻言虽不懂,但却听话,立时点了头,帮棠落瑾梳好了头发,再转身看一眼周遭还有没有太子带来的东西,就要跟着太子离开。
“殿下,信国公来了……”
小径想到说这句话的时候,棠落瑾已然出了门,和正在门外等着的宁君迟碰了个面对面。
棠落瑾脚步微微一滞,随即只冲宁君迟微微颔首,接着就对跟来的侍卫道:“留下十个,送蒋少爷回城。其余人,快马加鞭,回宫!”
宁君迟一句话都没来得及跟棠落瑾说,接着就跟在棠落瑾后面,策马疾行。
大清早的,长安城外和长安城里的街道上,人都不算多。
还好人不算多,棠落瑾一路疾驰,终于在早朝前赶回了东宫,忙忙换了太子朝服,又令石媚想法子把他眼下的青黑遮掩住了,囫囵灌了小半碗的燕窝粥,就急匆匆的赶去了紫宸殿。
不早不晚,恰好比天元帝早了一步,并未迟到。
九皇子的外祖父夏大人微微惊讶的看了过来,精明的目光里还带着审慎之色。
棠落瑾毫不犹豫地回看了过去,双目清澈而有威势,直接把夏大人看得鼻尖生汗,低了头,这才转了头。
上朝的忠臣皆非寻常人物,蓦地瞧见太子如此毫不客气的释放自己的气势,心中只觉奇怪,对这个年纪轻轻的太子,更加忌惮起来。
——原来,这位少年太子,不单单是长得好,会打仗,仁爱百姓,也是会教训大臣的啊。
天元帝到来之后,不着痕迹的瞧了棠落瑾一眼,就开始正常上朝。
朝堂之事,与平日并无不同。
甚至如今年有六十岁的宁山宁元帅的辞官折子,都与往日并无不同。
——宁山自从两年前,就开始递辞官折子。原因无他,一是为着向天元帝表忠心,表示他并不贪恋兵权,随时可以离开;二来么,则是宁山自己的确是年纪大了,他将近二十年没有回长安城,如今对长安城,如何又会不想?
按照原先的例子,这样的折子,是必然要被打回的。
天元帝看重宁山,宁家又是太子的母家,宁山还是太子的亲外祖父,有这等血缘关系在,谁也不能当真把宁山给撸下来。
可是今日,宁山的折子被徐有为念完,天元帝正在沉思时,棠落瑾却突然站了出来。
“父皇,外祖父如今年事已高,又有将近二十年时间,一次都不曾回长安城。旁的不说,儿子的小姨,外祖父最年幼的女儿,自记事起,就从未曾见过外祖父一面。外祖父疼爱子女,二十年时光倏然而过,如何又不会想念在长安城的儿女?且,外祖父自十岁起,就常常往返于长安城和边境,如今外祖父打仗超过四十载,身上大大小小的伤势无数,儿子虽未见过外祖父,却知儿女孙辈关心长辈之心,犹如长辈爱护儿女孙辈之心。儿子因此请父皇准许,让外祖父得偿所愿,得以回长安城安享晚年。”
棠落瑾的话一出口,不少人都惊呆住了。
众人都以为,宁家是太子最大的靠山,而最会打仗、最有打仗经验的宁山宁元帅,应当是太子最强有力的靠山。哪怕祖孙二人从不曾见过,但只要太子在,宁山这个外祖父,为了宁家的将来,就会屹立在边境,为大棠守住边境,为太子做最后的靠山。
因此就算是宁山每每假惺惺的送来辞官折子,有些看不惯宁山的人,也只是在心里头暗暗诅咒宁山一番,偷偷的拜佛求天元帝能一时糊涂,准了此事。
可是谁也没有料到,天元帝没有“一时糊涂”,他们的太子殿下,却“糊涂”了起来,竟当真为宁山说话,恳请天元帝允许了宁山的辞呈。
九皇子的外祖父夏尚书当即站了出来:“太子英明。宁元帅为我大棠奋斗多年,这些年来,不但鲜少回家,连着祖父祖母丧、父母丧、妻丧等等,皆有皇上夺情,许其不必守孝。然而,纵使是如此,宁元帅孝顺祖父母和父母,爱护妻子,不曾为其守孝,甚至都不曾回来见长辈妻子最后一面,宁元帅心中,岂有不遗憾的道理?且,宁元帅有将近二十年的时间没有回长安,他不曾见到的,不只是宁元帅的幼女,还有宁元帅的七个孙子孙女,宁元帅都不曾见过。皇上就算不准备宁元帅辞官,也好歹要允许宁元帅回长安一次,让宁元帅得以享得天伦之乐,如此才算不负宁元帅从前四十年前在战场上的付出啊!”
天元帝沉吟不语。
众大臣接着就互相辩论起来。有的大臣支持夏尚书的话,有的大臣则极力反对。
“如今大棠和突厥边境虽暂时安稳,但,突厥虎视眈眈,一直在等着机会攻打大棠。一旦宁元帅回来,边境将才青黄不接,无人能顶替宁元帅,守住边境的位置,又当如何?难道大棠,还要像建国之初那般,难道皇上还要像武皇那般,被突厥打到长安城外,然后不得不再次对突厥俯首称臣,纳岁贡不成?”
“正是如此,此事万万不可!”
“这件事却并非绝对。如今边境之中,并非那么缺少良将。宁元帅和宁世子之下,尚且还有寒门出身的罗云、卫汤,太子的善堂出身的林四有、齐秋才,还有当年和宁山元帅齐名的左潜左将军的两个儿子左文睿和左思睿等等,这些人,哪一个不是将才?若说青黄不接,这些将才,又作何解释?”
“正是如此。如今有宁山元帅在,宁山元帅的打仗本事,自是无人能敌。可也正是因为有宁山元帅在,其余年轻将才,才被宁山元帅压制的无法发挥自己的本事,数将争鸣,夺得元帅之位!臣亦赞同太子的观点,既突厥暂时被大棠重创,不敢轻举妄动,那倒不如挑选此刻,令宁元帅回长安,如此既能让留守边境的将才们各凭本事,争夺元帅的位置。也因挑选的时机合适,哪怕他们做不到,大棠所受的灾难也不会太大。宁山元帅再返回,亦无不可。”
……
众人登时争吵起来。
天元帝和棠落瑾一直不语。
宁君迟也不曾开口。
直到众人为此事争执的口干舌燥,天元帝才道:“此事明日再议。众卿有想法者,今日回去,便细细写了奏折,明日呈上!退朝!”
天元帝很快离开。
棠落瑾接着往东宫走去。
三皇子向来胆小,这次也不曾说过什么,只跟着棠落瑾后面,出了宫。
四皇子微微发了会呆,才被身后的六皇子用手臂捅了一下,回过神来,离开了。
众成年皇子之后,就是众有爵之臣。
宁君迟也很快离开了紫宸殿。但他没有出宫,而是去了东宫。
棠落瑾这次走得极慢,似是原本就在路上等着他。
宁君迟快步追了上去。
棠落瑾回头看了众人一眼,一众人立时停了下来,等二人走得远了,他们才慢慢缀在后面跟着。
宁君迟正在心头酝酿,不知该如何开口,就听棠落瑾先开口了。
“三舅舅向来疼我。自我记事起,就一直是三舅舅陪着我。甚至比起父皇,三舅舅陪着我的时间,还要更长。”棠落瑾缓缓道,“然而,自我出生那日起,清宁宫发生的事情,早就令舅舅和我,势不两立。我从前以为,三舅舅与旁人不同,哪怕我与整个宁家为敌,也不会与三舅舅为难。因此,自从清欢告诉我了三舅舅的琴声有情,我虽踟蹰,虽利用,却也并非没有丁点心思。毕竟,自我出生以来,三舅舅几乎是唯一一个,肯毫无目的的待我好的人。”
宁君迟心口“砰砰”直跳。
棠落瑾接着道:“我虽为着自己的性命、安危和自由,不得不稳坐这个位置,但也的的确确如寻常人一般,贪恋不可多得的感情。那份感情,这世上,唯有三舅舅可以给我。我昨日之前,就一直在犹豫。”
宁君迟声音微微沙哑:“然后呢?”
棠落瑾驻足,微微闭目:“可是,我想,我还是错了。世人成亲,结两姓之好,尚且要看两个家族。我与三舅舅之间,相隔的有何止是两个家族?三舅舅大约还不知道,昨日我出事,不得不急着下山,为我诊脉的大夫,一个是李家旁系,医术并不算好的大夫,一个则是专门给二舅舅治病的老大夫。”
昨日事情紧急,他并未多想,只当事情正如那老大夫所说,他也的确是容易手脚冰凉,其他法子,对他并不适用。可是……
“无论宁家如何,三舅舅待我的确很好。而我出言利用,虽情有可原,然,错便是错。”棠落瑾转过身,认真的看着宁君迟道,“如此,今日,我许三舅舅三件事,算是偿还过往恩情和利用。但,宁家既敢仍旧帮着皇后和十二皇子,对我出手,那么,对宁家,我却不会再留手。”
“宁山也好,宁君榆也好,他们二人,一个都不能留在边境,执掌军权。当然,若是三舅舅喜欢,愿意接过宁家兵权,这件事情,就算是我答应舅舅的第一件事。至于另外两件事,舅舅莫要急着开口,毕竟,将来需要舅舅开口的时候,怕是还要不少。”
棠落瑾说罢,定定的看了宁君迟片刻,转身就走。
一生一世一双人。
说起来美好又简单,可惜,做起来,却犹如登天。
长安城,大长公主府。
蒋寒冰是铁青着脸从东宫回来的。
他一回来,就冲到了蒋寒茵的住处。
这时候,不但是大长公主,还有蒋夫人,都在蒋寒茵的房间里,询问蒋寒茵诸多事情。
蒋寒冰冲了进来,险些就要再去打蒋寒茵一巴掌。
蒋夫人立时拦住了他:“你胡闹甚么?她如今,可不算是咱们府里的人了!”
蒋寒冰冷着脸,指着蒋寒茵道:“我正要问她!太子对我说,让我回来代他问上一句,是否还要再进东宫!左右也没有出事,她若要嫁给旁人,太子也会送上一份重礼。若要进东宫,东宫却也不缺那一口饭给她!只是良娣的位置,是绝不能再想了!”
蒋寒茵脸色登时煞白。
第96章 权势
蒋寒冰的一通责骂出口,大长公主和蒋夫人先是一愣,随即瞧见蒋寒茵的模样,登时明白过来。
蒋夫人原本拦住蒋寒冰的手立时收了回来,蒋寒冰毫不犹豫的上前,一巴掌甩在了蒋寒茵的俏脸上。
“我蒋家自来光明磊落,即便姐姐与太子联姻,也是太子先开的口,蒋家才对太子尽忠。姐姐不幸去世,太子也数年不曾娶妻,一朝回长安,心中仍旧记挂着要去看姐姐,甚至还带了姐姐的嫁衣,要烧了给姐姐。以太子对姐姐的心意,蒋家将来,只要好生跟着太子,至少也能再延续三代富贵昌盛!
可是你呢?你只为着自己的小心思,就哄我说,是家人让你跟着太子上山祭拜姐姐的?可祖母和母亲何时这样说过?她们只让你去在太子面前露上一面,让太子心中记得这门亲事,便也就罢了。谁让你学了姐姐的打扮,还用了姐姐从前用过的冷梅香?把自己弄成那副模样,让我蒋家在太子面前失了颜面。等我不得不把你送去给太子临幸,你竟又完璧归赵的出来了?我还被太子叫去,说了那一番话,你到底心中是怎么想的?蒋家从未薄待过你?母亲和姐姐,待你从来不薄?你竟是为何,要这般害得姐姐在太子心中有了污点,又害我蒋家再太子心里成了只想着以裙带上位的阴险狡诈的没本事的世家?”
蒋寒冰每说一句,蒋寒茵就摇着头,泪流满面。她想说,她是有自己的小心思,是想要借着蒋寒漪从前的打扮和香味引得太子注意,但她从未想过让蒋家不好,让太子不好。可是,话到嘴边,瞧见这个一向嘻嘻哈哈的嫡出弟弟,如今义正言辞、气势汹汹的模样,蒋寒茵就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蒋夫人原就不喜欢蒋寒茵。从前倒也罢了,有蒋寒漪在,蒋夫人瞧着庶女不顺眼,却也给她们按照规矩请了最好的女夫子来教导,请了最好的姑姑来教她们规矩。蒋寒漪没了,蒋夫人骤失女儿,心中哀痛不已,更加没心思去虐待庶女。只是等到家中商量,让蒋寒茵代替蒋寒漪嫁到东宫,虽是做妾,蒋夫人心中仍旧是不舒服。
这样的不舒服,在得知了蒋寒茵不但学了蒋寒漪的打扮,还弄了当年漪儿身上的梅花香时,蒋夫人对蒋寒茵的厌恶,直接达到了顶点。转过脸去,根本不愿相劝。
大长公主脸色比蒋夫人还要难看。
她原是太子的姑祖母,辈分何其高也?就是太子当初求亲,也是好生乖巧的在她面前,拉着她的宝贝孙女的手来求的。
既是太子的姑祖母,又是太子的岳祖母,大长公主在众多皇亲面前,一时间风头无两。哪怕是蒋寒漪去世,大长公主在众皇亲里,依旧是数一数二的。
可是,大长公主在太子面前的颜面,此刻却被一个小小的庶出孙女给毁了!
“寒冰说的,可都是真的?”大长公主黑着脸道,“寒茵,其余诸事,本宫暂且不问。本宫只问你,太子为何在房间里,不曾动你?太子既中了招,贵为太子,断断没有忍着的道理。太子身边的太监既选了你进去,显见是太子授意。太子既授意,你又如何能,如何能……这般囫囵出来?太子竟还说了那番话,让你别嫁或是贬了位分再往东宫去?”
大长公主是从宫中历练出来的,又是被过世的太皇太后一手教导出来的。比起蒋寒冰的少年意气,她更能一下子抓住重点。
原先蒋寒冰质问蒋寒茵时,蒋寒茵虽怕,但也觉得自己能活下来。可是,听得大长公主如此问她,明明大长公主的语气比蒋寒冰要温和了不知几许,蒋寒茵仍旧忍不住心生寒意,极其害怕。
“莫要怕,慢慢说。”大长公主越是恼,语气越是温和,“一点一点,把自你进了房间后,太子的一言一行,你的一一应对,俱都说出来。茵儿乖乖的,否则的话,太子肯看在漪儿和你父兄的面子上绕过你,本宫却不肯你成为漪儿和你父兄的污点,必会让你此生后悔生在蒋家!”
蒋寒茵面上惨白如雪,身体都忍不住微微开始发抖。
蒋寒冰怒道:“还不快说!”
蒋寒茵终于战战兢兢的开了口,不止是说了昨夜房间里的事情,还说了自己身上的梅花香。
“……我知晓太子喜欢姐姐,只是想借姐姐去世那年最喜欢的梅花香,让太子记住我而已。因此才令人去寻。结果我的乳母,不但寻来了数盆梅花,还寻来了一种更加特殊的香料,说是一旦圆房那日,用了这种香料……必能一举得男。”
蒋寒茵还没说罢,大长公主、蒋夫人和蒋寒冰就立时明白了太子为何会动怒。
如果蒋寒茵和太子一样,都是遭人陷害,而处于那种境地,太子虽恼,却也不会对蒋寒茵一个女子恼。而是会当真成了好事,解了两人的症状。尔后尽快将蒋寒茵迎到东宫里去。
可是,蒋寒茵却是自寻死路,先前梅花香一事,虽是她无意之举,被人陷害,勉强算是无辜;但在她被送到棠落瑾的房间后,她还敢大着胆子,用那种可以让女子“一举得男”的香料,棠落瑾岂会容她?
非但不会容她,怕是连先前的梅花香一事,棠落瑾大约都会怀疑,是不是蒋寒茵甚至是蒋家故意做至少也是故意放纵了的。
这种情形下,棠落瑾岂还肯碰她?
“你身上的香料,是作何用处,你也说与太子听了?”大长公主是咬着牙问出这句话的。
蒋寒茵垂首泣道:“太子平日瞧着脾气好,但昨个儿……昨个儿太子一生起气来,孙女儿心中怕得不行,只得全都招了。”
大长公主恨得直接砸了一个杯子到蒋寒茵的脚下。
“混账东西,还敢抱怨太子脾气不好?你以为太子之位,当真是那么好坐的?你以为太子,是寻常男子么?”大长公主气道,“你这般胡乱作为,本宫岂能容你离开蒋家,到东宫为蒋家丢脸?来人,将她送去庵堂,剃了头发,做姑子去罢!再把她身边弄来梅花和香料的奴才,统统绑了来,送去太子在宫外的别院。”
蒋寒茵傻在当场,不断求情道:“祖母、祖母你饶了我罢!我再不敢了!再不敢了!”
蒋寒冰不意如此,微微迟疑。
大长公主却挥手道:“立即给本宫堵了嘴,拖下去!”
蒋寒茵立时被婆子用脏污的抹布堵了嘴,再说不出一句话来。
大长公主瞧见蒋寒冰有些疑惑,叹道:“你当太子是何人?他是一国储君,周遭想算计他的人不知凡几。若咱们把这么一个胆敢算计并且已经不被太子信任的人,送去给太子。寒茵糊涂,耳根子又软,一旦行差踏错,那么,最后倒霉的,只能是蒋家。若非太子还惦记着你们父子对他的忠心,太子只怕昨日就要处置了她了,哪里还会把人完好无损的送回来?”
蒋寒冰羞愧道:“是孙儿不好,昨个儿被寒茵一哭一求,就以为她真的是被家里嘱咐了,要跟着太子去的。”
大长公主摇头道:“这件事情,是摆明了有人要算计咱们府里和太子。咱们别的做不了,寒茵身边的奴才,还有动了寒漪的嫁衣的那些奴才,都送去给太子,卖身契也送过去。太子能问出甚么,咱们都不必管。也是咱们蒋家害得太子遭了这场折辱,咱们必须要做出让步来。”
蒋寒冰点了点头,又道:“那寒茵去做姑子了,难道要把寒芬嫁过去?寒芬性子木讷,容貌也一般,怕是不会讨喜。”
大长公主不语,倒是蒋夫人开口道:“木讷就木讷,总比自己害了自己,还牵累了家人的好。”
蒋寒冰便不再说话,出门把那些奴才都绑了起来,只等着天色晚些,悄无声息的把人都送到了太子在城里的别院去了。
宁君迟这一日,却是回了承恩公府。
他头一遭,就要见昨日为太子诊脉的老大夫。
下人只回复他,说是老大夫在二公子那里。
宁君迟便直接往宁君远的院子里去。
宁君远的院子里,此刻却煞是热闹。
宁君榆的七个子女,齐齐在院子里玩耍。
七个孩子差不多一般大,前后最多的也只差五个月而已,因宁君榆走前,就说了不让七个孩子见生母,因此七个正是懵懂年纪的孩子,如今倒当真是天真无忧,活泼可爱。
“三伯来啦!”
“三伯、三伯,抱抱咱们!”
“三伯三伯,一起抱,一起抱!”
宁君迟对几个孩子算是很好,常常买了小玩意儿和吃食来哄孩子,几个孩子,俱都不怕他,一见他来,就纷纷迎了上来。
宁君远坐在轮椅里,正和老大夫说着话。
瞧见宁君迟来了,宁君远也不急着和他说话,只笑眯眯的继续和老大夫攀谈。好一会,才发现这老大夫的额头上不知何时,竟冒了冷汗。
宁君远的笑容蓦地一收,目光锐利的看向老大夫。
老大夫叹了口气,低声道:“是老朽糊涂。四公子来了信,说是、说是三公子糊涂,竟喜欢上了太子。但三公子打小就是想找一个和他一样,愿意彼此只有彼此一个的人。若太子犯了女色,那么……”接着就把昨日的事情一一说了出来。
老大夫昨个儿却是没有对太子下药甚么的,只是太子中了招儿,亟需纾解,若不纾解,泡冷水或是忍上一忍就会好。毕竟太子彼时,一闻到不该出现的味道,就令仆从用水浇灭了被火烧出来的衣服上的味道。太子虽重了招儿,但程度却不深。
而李家那个大夫,老大夫是识得他。李家的大夫最擅长的是正骨之类的,对这等奇特的药,并不擅长。事情也的确如老大夫所料想的,李大夫因不擅长,就只得把事情往深里说,左右在李大夫看来,这太子貌比潘安,天潢贵胄,怕是十二三岁就开了荤了。如今睡上个把乡野间的丫头,然后解了药性,便也就罢了。因此旁的就没有多说。
李大夫尚且如此,老大夫又是受人所托,心中亦觉得李大夫的想法正确。太子么,睡一个丫鬟而已,又有甚么?当即把事情夸大了说。心中想着,他既如此说了,太子定要立时寻人来纾解。却不想太子的确快快的寻了人,偏偏蒋寒茵糊涂,又带了能“一举得男”的香料来,太子根本不肯信她,立时就开始抓住蒋寒茵审问。
等审问完了,太子心中,就只剩下怒火了。
宁君远根本不知这其中的事情,他从前只以为,三弟和太子交好,乃是因相处的日子久。太子是皇后的儿子,三弟和他交好,未为不可,便也不曾阻止。他竟是此刻,才知晓自己的三弟,对太子的心思。
而且,三弟有了这等心思不说,四弟竟比三弟还糊涂,竟会托了自己身边的老大夫去做这等事情,宁君远脸色一下子难看起来。
宁君迟哄完几个孩子,就令仆从打发几个孩子去写字。
这才走近宁君远和那个老大夫。
尔后定定的看住那个老大夫。
老大夫年纪大了,因在战场上做过数年军医,甚么样的气势威胁都瞧见过。他虽敬佩宁家,但他敬佩的更多的是在战场上挥洒热血的宁山元帅、宁君远和宁君榆兄弟,对于这样一个根本不曾真正上过战场,只在长安城里享受着父亲兄弟抛头颅、洒热血唤来的富贵安泰的日子的宁君迟,老大夫打心底,其实是不怎么瞧得上的。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他不怎么瞧得上的富贵公子,竟是直接把他看得忍不住腿软,竟是一个激灵,直接跪在了地上时,才终于回过神来。
“你、你……”老大夫要强撑着出口指责时,宁君迟却不再看他了。
“下去。”宁君迟神色淡淡地看向宁君远,“我和二哥,有话要说。”
老大夫准备了一肚子的话,登时只能怎么准备的,怎么带走了。待走得远了,还要抹一把额头上的冷汗。
怎么会?元帅的四个儿子,怎么会是这个最不出众的三儿子,给他的压力最大呢?
宁君远以为,宁君迟是来向他讨要老大夫的,正想着要怎么劝他,就见宁君迟根本不在乎老大夫,不禁奇怪宁君迟要来作甚。
“二哥,今日朝廷上,太子亲口,请皇上允许,让父亲回长安城。”
宁君远表情一滞。
“皇上虽踟蹰,却已然心动。早朝之后,太子与我谈话,说,要让君榆这次也回来。”宁君迟慢慢开口,一个一个的放出惊人的消息。
宁君远蓦地一拍石桌:“太子要作甚?难道他想要卸磨杀驴?如今宁家好不容易收服了边境的军队,太子就要鸟尽弓藏了么?”
宁君迟将歪倒的杯子扶了起来,缓缓道:“二哥忘了,宁家,还有我。”
权势或许并非好物,但是显然的,如果,他还想要他的小七,那么,这样的权势,他必须要拿到手。
不但要拿到手,保证所有人都不能伤害小七,还要保证,小七不得不站在他的身边。
他的小七,或许还不足够喜欢他,所以,才会在权势和他之前,选择了前者。
那么,如果,他是带着让小七忌惮的权势,来让小七选择呢?
想来到时,他的小七,定然不会让他失望。
第97章 贤王
“二哥忘了,宁家,还有我。”
宁君远闻得宁君迟这样一说,就是一怔。
良久才复杂的看向宁君迟,道:“二哥以为,君迟和宁家的其他儿郎不同,并不喜欢上战场。”
宁君迟摇头道:“并非我不喜欢。而是比起有些事情、有些人来,战场并非我最喜欢的。”
而且,当初父亲来信,说是让他和宁君榆互相比,看谁一定时间内生的儿子多,谁才能往战场上去。
虽然知道父亲那时说这番话,只是为着让宁家有后。
可是在宁君迟听来,这番话却有着另外的折辱的意思——他们并非被挑选出来的专门留种的畜生,娶妻生子,或许是很多人的人生选择,但被这样威胁着生孩子,且还是要二人比拼谁让女人怀孕的数量多……宁君迟收到那封信时,对父亲第一次感到了反感。
因此尽管那时他还不曾明白自己的心意,也拒绝像宁君榆那样,快速的娶妻纳妾生子,闹到最后,嫡妻大着肚子就要合离。最后妾室闹鬼,竟又让宁君榆的妻子小产。孩子没了,宁君榆的妻子也跑了。
然后留下一溜妾室生下的七个儿女。
宁君迟微微摇头。
宁君远沉默了一会,才道:“父亲年岁大了,如今回长安,也并非回不得。但是君榆……三弟不比君榆。君榆在战场已经待了三四年,仗也打了无数。他是父亲手把手教出来的。有他在边境,父亲与我,才能安心。当然,二哥不是说君迟不该去,而是想说,君迟去战场自是无妨,若父亲回来,二哥也在长安,长安城里还有君榆的七个子女,想来皇上也能安心让你和四弟在战场上,保卫大棠。”
宁君远的想法很简单。父亲年纪的确大了,身上也的确有诸多因连年征战留下来的暗伤。因此太子如果当真要父亲回来,对他来说,亦无不可。
毕竟,君榆虽年轻,在战场上的天赋却是可以和过世的大哥相比。有君榆在战场上,君迟亦去战场上辅佐君榆的话,那些将士,仍旧是大棠的将士,仍旧会更加信任宁家。而宁家因着边境的将士,也会在大棠站得更稳。
至于宁君迟为何会说出这番话来,宁君远心中隐隐有些猜测,但却又不敢说出来。
宁君迟却不会让宁君远这般逃避。
“二哥难道不疑惑,为何四弟会出手,让为二哥治病的老大夫,奔赴庄子上,误导太子么?二哥难道不奇怪,为何太子一出手,就要让父亲和四弟,一齐回长安么?”宁君迟缓缓道,“父亲为大棠奉献数年,太子只是就着父亲上的辞呈,请父亲归长安。但是四弟……太子的意思,则是四弟若肯自己回来,那便罢了。若是四弟不肯自己回来……”
那么太子,就要使出手段,让宁君榆不得不回来。
“而那个时候,君迟即便赶到边境,亦来不及了。”
宁君远定定的看着宁君迟,不语。
宁君迟道:“二哥素来足智多谋,见微知著,从前远在边境,尚且会写信来试探我二姐待太子如何,太子对二姐是否敬重。如今,二哥回长安城许久,在长安城里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更多,想来,有些事情,二哥也并非是完全不知道的。”
宁君远这才收回目光,摩挲着被宁君迟扶起来的茶杯,叹道:“并不是知道,只是有所猜测而已。毕竟,当年太子甫一出生,二姐就令于姑姑抱着他,在瓢泼大雨时,奔赴长乐宫外跪着。太子几个月大时,刚刚被抱到清宁宫中,就几次生病。最严重的一次,甚至使太子沦为痴傻。皇上震怒,将原本无过错的馨贵妃的头一个孩子五公主送往庵堂,第一次再批给父亲的折子里,痛骂了父亲。后来明明有诸多比你更适合的人,可以陪伴太子去福建,但皇上偏偏选了你。再及后来的诸多事情,不单是我,就是父亲心中,未必就没有怀疑。”
只是怀疑也只是怀疑。换子一事,事关重大。若当真是皇后换子,他和父亲也大约能猜得到,皇后彼时换子,是为宁家。然而无论皇后换子,心中是有多少无奈,但,欺君之罪是真,混淆嫡庶是真,事后虐待皇子亦是真。
如此情形之下,宁君远也好,宁山也好,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期盼他们的怀疑是错的。皇后根本没有做下那等事情。皇后和太子关系不睦,也仅仅是因着二人相处得时日短而已。
然而,今日宁君迟这样问他,宁君远就是想要再装作任事不知,竟也不能了。
“当真是,二姐换的孩子?”宁君远和皇后年纪相差很小,姐弟二人相处的时间,比皇后和宁君迟要多得多,“当真不是,其他人动的手?”
宁君迟道:“民间有俗语,七活八死。二姐七月产女,馨贵妃八月产子。二人皆是早产,本就惹人生疑。且,我细细查过,那一日,二姐身边跟着于姑姑五人,馨贵妃身边只有两个宫女,其中一个,一直都在跟侍卫纠缠,是以馨贵妃身边只有一个宫女而已。这种情形下,二哥以为,动手的不是二姐,而是馨贵妃么?”
宁君远沉默下来。
是了,馨贵妃的娘家是沈家,馨贵妃原本是他的表妹。这个表妹,旁人不知,宁君远却是知道的,馨贵妃素来天真娇憨,不少男子都喜欢这样的女子。虽不聪明,带在身边,却格外讨喜。而这样不聪明又有些胆小的馨贵妃,又怎么做得出来换子一事?且,若他没有记错,从前的馨贵妃,可是格外依赖二姐这个表姐的。
至于太子的长相,宁君远却是连问都不必问了。旁人或许不曾注意,但宁家人却是自家事,自家知。皇后的相貌和他们的母亲相似。而他们的母亲,和沈家的沈夫人是堂姐妹,容貌相似。太子的容貌不像生母馨贵妃,反而像外祖母沈夫人,倒也没甚么好奇怪的。
而以二姐的手段,和对他们这些家人的看重……宁君远深深地叹了口气。
他想,他是完全能明白,二姐为何要这般做。
“二姐虽有过错,但……”宁君远颇有些说不下去。皇后是他的血亲不假。甚至无论皇后是嫁了谁,只要不是皇上,哪个人胆敢容不下皇后,他都能带着一群亲卫打上门去。
偏偏皇后嫁得就是皇上。
皇后换子,本就欺君,混淆嫡庶,虐待庶子,几次欲杀太子,虽没有杀成,但大长公主的嫡孙女、太子的未婚妻却是因此而死,而太子也因此身子受损……如此种种之下,饶是宁君远,也说不出该放过皇后的话。
“皇上既饶了她一命,又把十二皇子发配到福建百佛寺,当真剃度为僧,”宁君远干巴巴地道,“显见是皇上已经惩罚了她,绝了她的念想。只要太子不要二人的性命。宁家,自然还是站在太子这边的。只是这些,和太子让父亲、君榆回来有何关系?”
宁君迟目光微微一凝,嘲讽道:“宁家在长安城的人手,一半在我的手中,另外一半,在二姐手中,是么?”
宁君远一怔,随即苦笑。
宁君迟九岁那年,便担着宁家洗清冤屈的重任,从边境一路逃亡,一路还要追捕山西前知府的千金,好为宁家洗清冤屈再加一个筹码。彼时宁山手中,因被人陷害,一时间竟没有太多人可以信任,因此只给了宁君迟三十个护卫,让这些人护送着宁君迟,从边境逃往长安。
而等宁君迟带着活的山西前知府的千金,到了长安城的时候,三十个侍卫,只剩下了三个。
一路上的艰难险阻,危险重重,竟是不必去想,都能猜得到。
宁山原本是看好宁君迟的,偏偏那个时候,皇后生子,宁家不得不让九岁的三子宁君迟和四岁的宁君榆在长安城中留作质子。
因那时候宁君迟年纪还小,好在他有一路逃亡的经历,让宁山格外看重,这才在那个时候,将宁家在长安城的一半势力给了宁君迟,另一半,则给了皇后。
宁山原本想着,等宁君迟再年长一些,就把那些人手给宁君迟。谁知长安城中频频传来皇后接连失女,皇后与太子不睦的消息。宁山能打一辈子仗,显见是个有本事的。他虽不确定,但心中既有了怀疑,又知晓三子、四子早就在皇上的安排下,和太子极其亲近,便一直没有把皇后手中的人手收回。而是只给了宁君迟一半的人手,让宁君迟做原本双倍人手该做的事情。
宁君远显然是知道这件事的。
他一开始是对宁君迟有所愧疚的,但父亲一意孤行,既不喜宁君迟不肯娶妻生子一事,又不肯委屈皇后,他这才只能对这件事情缄默不语。
“父亲,总是有父亲的为难的。”宁君远只得干巴巴的解释道,“你和太子关系素来亲近,而二姐……父亲总要顾着二姐……还有同在宫中的三妹的。”
宁君迟微微扯了扯唇角。三妹?宁玥儿么?父亲若当真还记得他这个三姐,当初就不该将宁玥儿的婚事交给二姐,害得宁玥儿在不愿下嫁根本不能如意的人时,迫不得已,开始勾搭天元帝。
不过,那些事情,却不是宁君迟如今要说的了。
“那些人手,我并不管。”宁君迟缓缓道,“只是,二哥若还想保住君榆,就快些写信与父亲,让父亲找个借口,让君榆和他一同回来;二哥若想保住宁家在长安的另一半的人手,也要快些动手。最好,此刻就动手,把那些人手还有君榆留给二姐的人,统统接手过来。”
宁君远微微肃容。
宁君迟接着道:“从前太子不在意那些人,多少是顾念着宁家和皇上。可是现在,皇后和君榆糊涂,明明被太子放过了不止一次,还再继续算计太子,让太子……”宁君迟攥紧了拳头,“如此侮辱,太子岂能再忍?若二哥不快些出手,只怕长安城的人手,不止要折损许多,就连四弟……怕也不能整个儿的回来了。”
宁君远蓦地看他。
宁君远道:“君榆既敢算计太子,就该有太子会反过来算计他的觉悟。况,君榆如何算计太子的,二哥难道没有从老大夫那里知道么?君榆糊涂,太子岂会糊涂?害太子中招的东西,早早就被看管了起来,现下怕是早就找了不知道几个大夫去辨识那种东西了。”
宁君远犹自不肯死心:“君榆和太子自小一起长大,他还是太子的伴读。宁家为大棠付出良多,且边境那些将士,向来只认元帅虎符,不认其他。宁家如此,太子也敢动手?”
宁君远拍一拍衣裳,起身,面无表情道:“二哥莫要忘了,二姐几次欲要杀太子,太子看在宁家面子上,才数次放过她。宁家的脸面,早就在二姐几次欲杀太子的过程中,被用的一干二净。且,旁的我并不知道,但是我伴太子,一路从吐蕃边境,回到长安,途中不知遇到了多少次刺杀,那其中,难道就没有二姐的手笔么?蒋家小姐去世、昨日太子被算计,这却是好无疑问是二姐动的手。这一桩桩的事情,宁家的脸面,哪里还够用?”
宁君远脸色微微发白:“父亲的意思,只是想留些人手,让二姐在像冷宫一样的明水殿里,不至于过得太苦。”
“二哥还是早早劝父亲,莫要再这样想了。否则的话,二姐若是赔上了自己的性命,亦未可知。”
宁君迟见宁君远还在迟疑,又加了一句,“二哥莫非忘了,自从几年前,太子提出,将士闲暇时刻,可分作两队,互相对战,以此博取名次时。皇上和太子,就在一步一步,挑选能领兵打仗的将才。父亲向来看重有将才的将士,这几年来,对他们怕是也颇多培养。如此一来……就是边境当真没有了宁家人,边境稍稍乱上三四年,也定能恢复安稳。说不得,那些将士里,还能有几个脱颖而出,在混乱中成为英雄。彼时,宁家,又有何用?”
一席话,将宁君远说的脸色发白。
宁君迟却不管其他,说了这番话后,就离开了。不是去他在承恩公府的院子,而是直接回了信国公府。
那里才是,他的家。
宁君远听了宁君迟的话,虽心中惊异,但也没有立即动手,收回皇后身边的人。
毕竟,明水殿四周都是水,寻常人尚且不得进入。而明水殿里,除了宫人,就只有皇后和贤妃两个主子。
贤妃正是宁玥儿。
宁君远此刻,还不知道宁玥儿对皇后的不喜,只当宁玥儿此举,是为了姐妹情深。而宫中传消息出来的人,不知为何,竟也一直没有把贤妃虐待皇后的消息传出来。
只是尽管甚么都不知道,宁君远顾念姐弟之情,心中依旧在踟蹰——毕竟,太子即便是再出色,也并非是后宫之主,并不能对宫中留得人手动手。
宁君远这样想着,就先动手把宫外的人手整合了起来,至于宫里和福建的十二皇子身边的人,则都没有动。
只是可不等两日,宫中就传来消息,说是太后梦中忽见太皇太后和先帝,二人都说,如今大棠人口太少,当将宫中适龄女子放出宫外,令其早早出嫁。还有不少人是阴差阳错被处以宫刑,留在宫中做太监。为着天下太平,百姓之福,当将这些人,也早早放出宫外才好。
对天元帝来说,他的后宫妃嫔,本就比先帝的妃嫔要少了一半,如今他因身体缘故,又鲜少临幸妃嫔,就是临幸,也只临幸跟了他数年的妃嫔。宫中放出一部分宫女太监,对天元帝来说,既可以减少宫中支出,又能造福百姓,这等事情,他自然愿意做。
于是宫中很快就放出了一批二十岁以上的宫女,还有不少太监。
宁君远发现,宁家安排在宫里的人,有三分之二,都被送了出来。剩下的三分之一里,其中一部分,已经因“犯错”,直接被在宫里处置了。
宁君远这才沉默下来。
太子的确不方便处置后宫人手,但是,太后却可以。
不但太后可以,还有馨贵妃……馨贵妃是太子生母,她不帮着太子,又帮着谁呢?
瞧,太子要动手,那根本就是一句话的事情,不是么?
至于宁家的人手为何会被清的这么干净……一方面是皇后做事不小心,一方面当然也是宁家在后宫放的人手并不多的缘故。
但即便如此,太子能准确无误的找出这些人来,宁君远已然服气了。
“我这便写信给父亲,让他和四弟,尽快回来。就算是绑,也要把四弟绑回来才好!”宁君远终于下定了决心,尔后看向宁君迟,“只是三弟,父亲和四弟都回来了,皇上当真会允许你再去边境么?”
宁君迟正在练剑。
收了剑招后,才道:“自然。皇上和太子都不糊涂。宁家数代都在边境为将为帅。哪怕是边境的将士,如今早已习惯了宁家人为将帅的事情。就算皇上和太子能承受边境三四年的动荡,可是,既然有人可以让这三四年的动荡变少,皇上和太子,为何要拒绝?”
宁君远沉默了下来。
宁君迟道:“二哥也莫要常常教侄儿们边境的事情了。否则,将来若他们不能去边境打仗,岂非是有志向而不能追求,徒惹伤悲?”
他还有一句话没有说,这些侄儿,都是庶子。可是,宁君榆却还年轻,娶妻之事,待他回来,必会提上日程。
到时候,这些庶出的侄儿们,又会过上甚么样的日子呢?
宁君迟稍稍一动,不再多想,又重新开始练剑。
天元二十四年,十月。
太后朱氏,大肆裁减宫中宫女太监,令宫女回归百姓中,为大棠诞育子女,令宫外自行宫刑,送往宫中的太监减少。并将宫中宫人数量做了具体规定。是为善举,载于史册。
太后原本做这些事情,只是为着太子相求。可是等做完了这件事情,才发现自己当真是做了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太后不免高兴。
六皇子见了,笑道:“皇祖母可是难得这样高兴呀。要知道,孙儿得了头一个孩儿的时候,您都没高兴成这个样子。反倒是给七皇弟费心帮了忙,您就高兴成这般了。”
太后指了指他,笑道:“哀家如何能不高兴呢?哀家,”她顿了顿,才继续笑道,“哀家论及才干,不及姑母多已。论及生养,皇帝并非哀家亲生。将来于青史上,怕也只有寥寥一句棠朱氏。如今太子顾念哀家,让朝堂上众人对哀家交口称赞,百姓高呼哀家仁善,将来留在青史上的,还有哀家此举。哀家岂会不高兴?”
六皇子笑眯眯的道:“皇祖母既喜欢七皇弟,那,就从了七皇弟的意思,晚些再给他指婚好啦!”
太后闻言哭笑不得,指了指他,道:“哀家道是你这孩子怎的有了空闲,来哀家这里逗乐,原是受了太子的托付,过来求哀家来了。”
六皇子是太后亲手养大的,巴巴的坐在太后身边,揽着太后的手臂,道:“皇祖母,您就心疼心疼七皇弟罢。父皇给七皇弟找了两个妾室,七皇弟自己找了一个妾室,结果这三个里头,只有蒋家那个,完好无损的嫁了过来,另外两个,还没进门,就都……”六皇子小声道,“皇祖母,珏儿知道皇祖母想让七皇弟娶一个朱家女。可是,珏儿已经娶了朱家女做嫡妻啦。珏儿和七皇弟亲近,朱家又一直支持七皇弟。朱家将来,不会出事啦!”
太后微微迟疑。
六皇子接着小声道:“我瞧着七皇弟喜欢的是蒋家小姐那样的性子,可是朱家的表妹里……并没有一个合适的。皇祖母,七皇弟可不是任由人拿捏的性子啊。他现下既然不愿意娶妻纳妾,您又何必为难他呢?等到七皇弟当真想要娶妻纳妻了,必会告诉皇祖母的。到时候,皇祖母再挑了人,让他来选,必是错不了的!七皇弟最不喜欢别人替他做决定了!”
太后原本听着六皇子的劝,神色间就稍有松动。待听到六皇子悄悄把棠落瑾的脾气告诉她了,太后终于叹道:“罢罢罢,既是你来替太子传来,那你再替哀家传话给太子好了,他的亲事,哀家暂时不过问了,但如果皇帝问起来,那哀家,可就真的兜不住了!”
六皇子大喜,又是作揖又是捶背,把太后哄得乐不可支,愣是把他赶了出去,他这才告辞。
六皇子做到了太子所托,心中正高兴着,就发现假山处,似是有人。
还是个小孩子。
六皇子微微皱眉。这后宫里,哪怕是个小孩子,他也是要打起精神来应对的。
却不想,他正想着该如何脱身,那假山后的小孩子,就突然转过身来,“砰”的一声,朝他跪下。
“六皇兄救我!”九皇子冲着六皇子,直接跪了下来,“六皇兄,你救救我!”
六皇子先是一惊,随即大力将九皇子搀扶了起来——他和九皇子同是皇子,九皇子本不该对他行此大礼。这种情形,若被人瞧见,只怕他就要麻烦了。
“九皇弟莫哭,你若有事,夏家和你母妃,都不会放着不管的。”六皇子温声推卸责任,“再不济,还可以去求父皇。父皇是天下之主,没甚么做不到的。”
九皇子一脸惶恐,抓着六皇子的手道:“不,我不能求他们!他们……”九皇子终究没说出他们的不好,而是道,“六皇兄,你带我去见一见七皇兄可好?母妃她、她想要我去边境搏军功,可是,我并不想去!”
他还小的时候,或许当真以为,以他的身份,是有能力争一争太子的位置的。
可是,等到教他功课的夫子,一点一点把太子曾经做过的事情,告诉他之后。又经历了紫宸殿一事,九皇子如今,根本没有了争胜之心。
“我、我并没有再想那个位置。”九皇子喃喃道,“父皇说,七皇兄宽厚,我若乖了,将来做一贤王,也能一展才学,为百姓做些实事。可是……我愿为文臣,却不要兵权。”
“六皇兄,你帮帮我。”
第98章 一别
九皇子会来求六皇子,着实也是因他当真没有法子了。
九皇子如今才只有九岁。在宫外的人而言,九岁,只是个半大的孩子而已。可以贪玩,可以胡闹,甚至可以做很多幼稚的错事。
可是,对宫里的皇子皇女来说,九岁的年纪,就已然算是“长大”了。
也正因此,无论是皇上、妃嫔、兄弟姐妹还是宫外的其他人,都不会再把他当成孩子一般看待,而有心思的生母,此时就该把一些阴险的算计,一一摊开在他面前,并且慢慢教会他,该如何将这些算计一一实现。
九皇子原本就很早很早在学这些。他自小听着母妃和外祖家的教诲长大,曾经一度以为,他当真是比太子更适合太子之位的人选。就算他偶有怀疑,可是当夫子频频夸赞他的课程,周遭的人有意无意的捧着他的时候,九皇子就忍不住慢慢想,或许,他真的是比如今的太子更适合皇储之位的。
毕竟,宁家虽军权在握,可是夏家和慕容家联合在一起,他的母族势力,比起太子,从来都不遑多让;而且,太子如今纵然瞧着聪慧过人,但若往前数呢?要知道,太子可是曾经痴傻过的人!
九皇子尚且记得外祖母曾经有些恶毒的抱着他道:“从几个月的时候,脑袋就烧傻了。傻了那么久,在百佛寺下念了好几年经才慢慢清醒过来的。可是,如果这太子肯继续精心礼佛,不乱早杀孽,说不得,太子还能继续理智下去。可是,太子这几年来,手段从来干脆利落,这手上沾的血……大约也早早就把佛祖重新给他的恩惠,给夺了个一干二净了。况且,都是傻子生出来的都是傻子,太子虽然现在好了,可他毕竟真的做过傻子,说不得,他现在都没有成亲纳妾生子,就是担心自己会真的生出个傻子出来!”
九皇子那时尚且懵懂。他只能听出外祖母口中的恶意,并且记住这些话,慢慢为自己鼓劲,自己的确会比太子更适合的那个储位,然后越发的上进,以期能打败太子,坐上那个母妃和外祖父一家都期盼他坐上的那个位置。
可是,等着一年年的过去,九皇子的确尽他最大的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事实上,在除了太子的一众皇子里,众位师傅都说,无论文治武功,九皇子都是头一位的。甚至论起上课的次数,更是比自三岁就开始学着各种逃课的太子要多上许多。
然而,即便是如此,众位师傅,从不肯把太子拿来与他比较。
九皇子六岁那年,太子离开长安城,往边境戍守,防卫吐蕃。太子一走就是三年,九皇子六岁到九岁的时间里,因为没有太子的存在,师傅们提起太子的次数越来越少,九皇子就越发觉得自己有些本事、有些天赋,应当正如母亲所说,他,是适合那个位置的。
然而,任是甚么事情,都是需要比较的。
太子一朝回来,来皇子学院“看望”诸位弟弟时,就开始不小心露了一手——众人纵然是知晓太子过目不忘的本事。可是,这等本事太过奇特,须知许多人虽号称是过目不忘,实则只是记性比旁人好上一些,短时记忆能力强些而已。
但太子却与其他人不同。太子是当真过目不忘。
九皇子亲眼看着太子,和众位师傅谈古论今,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尔后又瞧见太子的书画。太子的画自不必提,太子三岁学画,彼时头一样闻名的,就是太子画的优伶图。而太子的书法,仿佛梅兰竹菊,傲骨铮铮,然而比起梅兰竹菊的清高,太子的书法里,更多了一些不可言喻的野心和洒脱。
但凡看其字者,都忍不住交口称赞。
这件事,倒也就罢了。毕竟,这世上的绝顶聪明的文人虽可以名垂青史,但却鲜少能在帝位上坐的稳稳地。九皇子彼时只能在心里这般安慰自己。
可是,等到紫宸殿里,天元帝携众皇子“议事”,杀二皇子之后,九皇子就渐渐明白,这个太子,并非是单纯的只有功课上和书画上的造诣,这个太子,他还有耐心,有毅力,能一举将那些杀手活捉大半,并送了似假还真的“画押口供”来,让二皇子一举落马,还让父皇开始对十二皇子出手。
并且在那时,太子还能当着父皇的面,来威逼他。
饶是九皇子自小聪慧,亦忍不住心惊胆战,被棠落瑾吓得心生寒意。
等到事后,九皇子以为,事情已然定了下来,太子的确是遇到死士攻击,但是,那些死士,是二皇子的人手。是以二皇子才会被父皇直接杀了。而十二皇子或许亦有牵连,这才让十二皇子被贬谪到百佛寺暂时当和尚。
可惜,九皇子又料错了。
彼时二皇子一死,太子瞧着父皇可怜,便不肯再提其他皇子的事情。接下来的一两个月里,太子为了让父皇平复心情,亦不曾提及这件事情。
九皇子甚至以为,这件事情,如此便是终结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慕容家贪污一事忽而被捅了出来。
原本官员贪污,本是常事。奈何慕容家仗着和夏家关系密切,数代姻亲。而夏家又有了妃子,并且夏氏还诞育了九皇子。此等威势之下,慕容家的有些人,哪里还能忍得住?俱都从悄无声息的偷偷贪污,变得开始一步一步,在家中子弟外放的偏远州府,慢慢的开始扩大自己的野心。
钱财一物,谁能嫌多?尤其是,慕容世家里,有了几个被有心人引着变得嗜赌如命的子孙。如此一来,慕容家只得变本加厉的开始揽财。
而招揽钱财的法子,除了贪污,就是夺民之利,如此情形之下,岂会没有民怨?
从前夏家顾念姻亲之情,又知晓单单只自己一家,恐并不能够帮扶九皇子上位,因此拉拢住慕容家,为慕容家遮掩贪污一事,就成了夏家不可拒绝的选择。
慕容家虽大胆,却也乖觉,动手的事情,都是发生在大棠相对偏远的地方,那些地方的人,即使因官员贪污与民夺利一事而受了诸多委屈,甚至妻离子散,奈何天高皇帝远,这些人,就是想要状告慕容家,竟也是苦于连离开家乡、去往长安的文书都要不来。如此情形之下,又该如何告状?
夏家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又令人施压,将他们是九皇子亲戚的事情告诉了下去。那些被夏家欺压之人,还能有甚么话可说?除了认命,只能认命。
原本夏家做事,虽有人发现,但因九皇子之故,又为着明哲保身,鲜少有人会在朝上奏上一折。就算偶有人做了这件事情,朝中事务何其繁多,天元帝处置不过来,只得往下面压这件事情。夏家和慕容家又因此找到了钻空子的地方。
天元帝对这件事情未必不知,只是单单以贪污一事,处置慕容家,其结果只能是慕容家将银钱还给朝廷和乡里,然后朝廷再处置几个慕容家推出来的替死鬼,天元帝贬谪慕容家的官职而已。
慕容家既是世家,显然并不能这么轻易的以贪污之罪惩处。因此纵然天元帝恼怒慕容家,却也一直在等待这个机会。
九皇子对此并不知情,但他的不知情,并不妨碍太子雷霆出手,以慕容家私自豢养死士过千名、贪污上百万白银、夺民之利以致使上百个百姓家中生计被毁、妻离子散之罪,将慕容家一意打入谷底。
九皇子尚且要劝,奈何外祖一家却在劝他,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今日舍得自断一臂,将来才有望真正成得大事,得到储位甚至是帝位。
第31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