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珠玉 作者:M的马甲君
第23节
黄锡彤闻言不甚明了,疑惑反问道:“岂非如之前主公等商议那般混迹于搜山的官兵之中……”
傅世纶未待黄锡彤言毕便插言道:“黄兄可有仔细寻思过,如今主公之业可谓是功败垂成,我们明日能否不被怀疑而混迹其中、逃出生天尚未可知,然即便我们当真渡江进入安徽寻到芜湖残部,便是以如今所余势力欲图东山再起可谓是难上加难……”
黄锡彤听罢这话问道:“依仁兄之意我等如今当如何是好……”
此番只听傅世纶压低嗓音说道:“此外,兄不是不知当初兵败被俘的张丕烈等人,于扬州被处以极刑,且亲眷亦未能获免……在下是想此番我等既谋不到个前程,亦寻不到出路,不若就此投靠了朝廷,既可保亲眷无碍,亦可令自身免此噩运,兄以为如何?”
黄锡彤闻言亦有所动,然念及一事又迟疑道:“然马公对我等恩重如山,临行之前亦将财产分于我等,令我如何能就此忘恩负义,为己活命而出卖于他?”
傅世纶对曰:“如今性命已是朝不保夕,那等财产不过是身外之物,无甚紧要。倘若命皆不保,便是有那财产亦无福消受。今日在下言尽于此,便是为劝君回头是岸,莫要执迷不悟。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若非马公今日已是走投无路,在下亦不欲出此下策。到底我等之命不该由马公掌握,乃应我等自己抉择去路与死生,兄道是如何?”
那黄锡彤听罢已是无不认同,随即问道:“仁兄所言甚是,如此仁兄道是如何?”
傅世纶忙道:“官兵如今已于牛首山下扎营,只待明日天明上山搜寻我等。此番可趁着马公并其余众人正沉睡之际,偷偷下山投靠官兵,趁马公未离此处之时引官兵上山,我等正可凭此将功赎罪。”傅世纶说罢顿了顿又道,“依在下想来不若此番便由在下亲自走上一遭,前往山下寻那王师大营,将此事报告五王爷。而兄则留守于此,替在下等牵制住马公。待事成之后,在下定将兄之事原本告知与王爷,绝不令兄之功劳湮没了。”
黄锡彤为傅世纶一番巧言说得心下大动,欢欣鼓舞,频频点头应承。之后二人商议一番细节,又再度约定一回,那傅世纶便悄声携了武器,飞奔下山去了。这边黄锡彤则因心怀鬼胎而心不能平静,再度翻身上榻,欲强自安睡,然思绪纷繁,却又难以静心入眠。正佯装熟睡之际,忽觉身侧一人暗推自己身子,那黄锡彤骇得浑身一颤,忙不迭坐起身来,只见推搡自己之人正是马文梦,骇得舌头打结,结结巴巴地问道:“主、主公,此、此时有何贵干?”
马文梦未觉有异,只答道:“睡至半夜却失了睡意,遂前往尔等房中探视一回。世纶可是睡在你之侧?”
黄锡彤答:“正、正是。”
马文梦则道:“如此为何榻上不见其人影,可知他现下往何处去了?”
黄锡彤道:“弟之前一直熟睡,并不知傅兄去向,设或外出如厕方便去了吧。”
马文梦闻罢对曰:“既如此,我们且在此候他片晌,如今我们人马不多,需得齐心方是,若见他无事方罢。”
那黄锡彤听罢马文梦之言心下生出几许不自在,他自是知晓傅世纶去向,正是为了卖主求荣,然此番马文梦尚且不晓,却仍忧心傅世纶安危,念及于此,黄锡彤不禁生出许多愧疚悔恨。然见马文梦此番只顾坐着不动,又生怕自己心事为马文梦知晓,遂便也格外忐忑难安。
此番他二人候了半晌,那傅世纶自是不会出现。至此马文梦方心下生疑,暗忖这般时候,山下又皆是官兵人马,他能前往何处?若说他胆小怕事欲撇下自己一行人等独自逃命,然他不会不知较了他一人逃命不若他十人一道,尚能相互有个照应;如此想来,他既非是为一人逃命,余下的可能便惟剩……念及于此那马文梦登时敛下面上神色,对黄锡彤肃然斥问道:“锡彤,可知傅世纶到底去了何处?”
黄锡彤见马文梦瞠目怒斥,惮其威严,心下辗转踟蹰,经历几许挣扎,口中支吾着,总算喃喃开口说道:“属下之前起身小解,便见傅世纶已不在身边,属下随即起身外出找寻,便见他偷偷摸摸下山去了……之前属下亦不敢肯定他下山所为何事,遂亦不知当讲不当讲……”
马文梦闻言大惊,当即立起身怒而斥道:“你好生糊涂懵懂!为何发现之初未曾将此事告知与我!险些误了我等!傅世纶此时下山,定是向山下官兵告密,此人是欲出卖我等!”
随后马文梦忙不迭召集屋内其余随从,将傅世纶之事大致说了一番:“……如今我等计划已为傅世纶知晓,此处已不安全,想必未过多久傅世纶便会带领官兵上山前来此处搜捕,我等需即刻离开此处。”
其余马文信等人闻言皆是大感意外,然亦是义愤填膺,只道是未想那傅世纶竟是忘恩负义禽兽不如之人。马文梦又将农户唤起来,告知他他们一行人即将离开,询问牛首山可有能避开山下大路而不为人知掩人耳目的小路之类的。那农户亦不怀疑马文梦等人身份,忙答:“有的有的,有一条小道生在悬崖边上,需紧挨着崖壁通过,只有村中少数人知晓。若是从那里下山,便能到达山下江宁镇了。”
马文信闻言遂道:“如此说来,不若就此更改计划,化装成百姓模样混入江宁镇中藏匿。”
马文梦颔首认同,随即向这农户买了几套他的衣服,一行人忙不迭就此乔装打扮。随后又虑及此番逃命要紧,王正玺无疑已形同累赘,马文梦即命马文忠将王正玺杀死灭口,再将尸首扔进悬崖下,以免其泄露行迹。那农户见状骇得面色苍白,瑟瑟发抖,马文梦又取了一个金镯子递与那农户说道:“此番你若代为保守秘密,且带领我等安全下山,此镯子便归你所有。”
那农户战战兢兢将镯子收了,望着马文忠手里那滴血的钢刀哪敢不从,只得跌跌撞撞地在前引路,将这一干要命的财神爷请下山去。却说那农户将马文梦等人送过悬崖,便指着下山的一条小路曰此处仅此一路,沿路下山,便可到达江宁镇了。马文梦等人依言去了,农户方返回家中。未料途中竟邂逅一本村相识的猎户,夜幕朦胧之中农户因之前之事尚且胆战心惊、心不在焉,只亟亟地往家里赶,便也未曾见到那猎户。猎户见农户正是从后山的小径而来,心下疑惑,不知农户这般天不见亮的前往那素昔无人问津的悬崖小径之上所为何事。又见农户神色慌张,行迹匆忙,遂心下生疑,待天明之后便往了农户家中探望。
?
☆、第七十回 江宁决战旧人重逢(九)
? 当日天刚破晓,那猎户便踏露前往农户家中,彼时夜幕未退,只见农户大屋之中尚且亮着一盏油灯。猎户见状心下生疑,只道是这农户为人向来克啬,平日里抠抠索索,连根点灯的灯芯俱是省了又省,生怕费得多了,何尝如今日这般于天将亮之时仍燃着油灯。遂忙出其不意地掀开农户家的大门,只见那农户闻见声响便手忙脚乱地将手中的两只镯子往了怀里一塞。
那猎户见罢忙步至农户跟前问道:“将什么东西塞进怀里,取出来给兄弟我看看。”
农户只拿身子背对猎户搪塞道:“没、没什么,你眼花看错了。”
那猎户嗤之以鼻:“大爷我连那跑的跳的毛兔皆不曾看走眼的,能百发百中,还能瞧不清你小子搞的鬼?你莫要跟我扯淡,将那藏着的镯子拿与我瞧瞧。”
那农户见糊弄不过,只得不情不愿地将镯子掏了出来,递与猎户看视。那猎户里外打量着手中颇具分量的两只纯金手镯,每只均有小指来宽,不禁眼放绿光,拽在手里便不欲归还与农户,一迭声儿地问道:“老天爷啊,你往日里可是连那银镯子都没见过的人,如今怎的竟有这金镯子,你往何处发的这等横财?!”
此番农户只忙不迭将镯子从猎户手中夺回,口中搪塞曰是他人送的,却断不肯再行细说是何人送的。那猎户听罢自是不肯相信,只一味逼问,农户亦一味搪塞。正待他二人相持不下之时,便闻见屋外忽地人声鼎沸,脚步纷杂,随即便传来急促粗鲁的叩门声。
农户听罢骇得魂飞魄散,只道是自己所系良民,从来安分老实,垂首做人,如何不过区区两日,便撞上这两起凶神恶煞之人。见那猎户向自己挤眉弄眼示意许久,方鼓起勇气前往应门,只见门外正立着之前跟随马文梦一道前来寄宿的傅世纶,在傅世纶身后,尚还立着一大官打扮之人。
那农户随即心惊胆寒地询问傅世纶道:“大、大爷,这是、这是出了甚事?小的、小的什么都不知道!……”
那傅世纶对身后站立地大官讪笑着示意:“于将军,正是此处。”
那大官正是于荫霖,闻罢傅世纶之言抬首往了农户屋内扫视一眼,问道:“你确信首逆一干人曾于此处停留?若是所言非实,当以谎报军情之罪论处。”
傅世纶忙不迭保证:“在下所言千真万确,愿以项上人头担保。若是将军不信,大可询问此屋主人。”傅世纶言毕随即摆出一副和蔼可亲之状诱哄农户说道:“你且将你知晓之事告知将军,若是能协助我等擒获马文梦,自是重重有赏。”
那农户只是下意识回答:“小的、小的什么也不知……”
此番于荫霖已是按捺不住,好不容易有了首逆的线索,若是能由自己这一队擒获首逆,当是头功一件,他自是不肯轻易放过了,心急火燎地推开身前傅世纶,一步上前跨至农户跟前厉声问道:“那马贼乃是朝廷钦犯,作乱首逆,还不将你所知之事悉数招来,否则当以包庇贼逆之罪论处!快说!首逆一干人等现下往何处去了?”
农户已为于荫霖淫威骇得浑身乱颤,口中结结巴巴地说道:“往、往后山小径……去了……”
于荫霖闻罢忙不迭追问:“后山小径是何处,还不快快领了我们前往!”
此番不及农户回答,一旁的猎户便亟亟上前对于荫霖自荐道,欲趁机讨些奖赏:“大人,小的知道后山那条小径,小的可领了大人等前往。”
于荫霖闻言转向猎户说道:“此言当真?”
猎户忙道:“您老一句话小的我便人头落地,又如何胆敢欺瞒了军爷……”这猎户为取信于于荫霖,将农户之事亦一并抖落出来,“这农户本是这牛首山上的赤贫户,素昔兜里搜不出几粒碎银子,今日忽地不知在哪里发了一笔横财,身上竟揣了两个拇指粗细的金镯子,若不是从那贼人手中得的赏赐,又是从何处来的?”
一旁农户闻言正待拿话掩饰支吾,却见于荫霖叱道:“你可是从那贼逆手中得了好处,方替人掩饰?”
农户还欲狡辩:“不、不,我什么都不知道!……”
于荫霖哪管他争辩,挥手命士卒搜身,从其衣襟内果真搜出那两只镯子,此番不言自明,罪证坐实,包庇首逆,于荫霖即刻命人将农户捆了,将那两只镯子亦一并没收,押回军营问罪。
此番于荫霖自是信了傅世纶并了猎户之言,遣了一传令兵将此间之事悉数禀告与城中五皇子知晓,并道自己定将首逆擒获。随后自是亲率一路人马携了傅世纶一道随了那猎户往了后山悬崖小径追缉马文梦。又另遣一队人马饶往山下,于马文梦下山的必经之路上埋伏,前后夹击,将其一网打尽。
与此同时,那马文梦一干人等踏夜奔逃,在那半山腰上借着晨曦的薄光已然目见山脚下的江宁镇,所剩几人皆是欢欣鼓舞,正待整齐着装,待清晨城门大开之后混迹于进城百姓之中进城。不料此番刚步至江宁镇北城门前,却见此处已设立关卡,城门处的官兵严查每一名进城之人,搜身之后需道明姓名户籍身份与进城理由,方可准入城中。马文梦等人见状只得于城门附近停下商议对策,只道是盘查如此严密,恐怕很难混入其间。半晌过后,尚未寻思出一二对策,便见从山下行来一队人马,并非城中官差衙吏,正是王师打扮。那领头之人向城外关卡处的差吏吩咐一阵,随后便分头驻扎在牛首山下各个路口,盘查上下山之人。众人见状心下一紧,皆知这队人马正是冲着自己而来,只怕是因了之前傅世纶出卖他们的行迹之故,官兵已知晓他们藏匿于牛首山上,方下令封山。此番马文梦等人下山已是不可,遂只得往了来路返回,只道是来路毕竟人迹稀少,尚可返回藏匿于山中。未想回头未行多远,便见一村民打扮之人并了那傅世纶正引着一队官兵从悬崖小径处追上前来。再度转身欲向山下逃去,却见山下的官兵亦已包围上山。不过片晌,周遭已围拢数百命官兵,将他几人团团包围。
此番马文梦等人见状,自是知晓此番是虎落平阳、寡不敌众,那黄锡彤因之前便与傅世纶有约,遂忙不迭对那傅世纶高喊:“傅兄,莫忘你我当时之约!”
那傅世纶闻言亦是颔首以示知晓,转身向为首的于荫霖言明。一旁闻罢黄锡彤之言的马文梦恍悟这黄锡彤原来早已与傅世纶沆瀣一气,背叛自己,登时怒上心头,气不打一处来,从身上抽出长剑,手起剑落,登时便将立于自己身后的黄锡彤斩杀。随后取出丝帕将刃上血迹抹了,掷于地面,一面恨声说道:“我马某扪心自问待尔等不薄,不料尔等竟是忘恩负义、卖主求荣之徒!”言罢手持长剑直指那躲闪在于荫霖身后神色慌张的傅世纶接着道,“此番我马某便是豁出性命不要,亦要亲手将尔等叛徒奸人斩杀!”说着挥剑直杀过来。于荫霖从旁见状,将手一挥,周遭士卒一拥而上,刀刀均架于马文梦脖颈之上,马文梦无法,只得停步,弃下手中之剑。于荫霖命人将马文梦几人拿绳子缚了,随即遣人飞马报知五皇子,只道是此乃擒获首逆的头功,此番便由他于荫霖拿下了,随后亲自将马文梦几人押往江宁受审。一路之上,马文梦仍是骂声不绝,将那傅世纶骂得狗血喷头、面无人色,押送的官兵只得将马文梦嘴里塞了土块石头方才堵住其口。
擒获马文梦的次日,五皇子便于江宁总督府的大堂之中庭审马文梦。此番只见五皇子端坐大堂之上,未着甲胄,惟着亲王常服,面上观来是年纪轻轻、相貌堂堂,文质彬彬、不怒自威,难以想象此人正是统领大军一手将马文梦所建之江南政权摧毁殆尽之人,乃传闻之中智勇双全、身手过人的“本朝第一高手”,便连那十面埋伏阵亦擒之不下。马文梦正如此暗忖,便为身侧士卒呵斥跪下拜见堂上五王爷。与此同时座上五皇子亦在打量这马文梦,只觉这首逆生得魁梧壮实、仪容伟悍,面宽口阔、面色黝黑,心下思量这等人如何在江淮地区兴风作浪,竟有那本事令十数万反民贼众追随,且其中不乏朱学笃那般颇具智识之人。只见马文梦虽反剪双手,然仍挺直了身子不肯下跪,一旁一左一右两名士卒使力仍是按捺不下。正立于五皇子一旁的稌永见状亲自步至马文梦跟前,使力狠踹了马文梦腿骨两脚,几近将马文梦的腿骨踢断,马文梦难以站立,方才跪了。
期间五皇子倒也极少开口,惟令帐下文官幕僚审讯那马文梦,此番只见那马文梦桀骜不驯,惟道自己乃是时运不济,误遭奸人算计,方落入官兵手中,否则又如何会有今日。称自己谋反乃是替天行道,举大义之旗,谋庶民之生存。反倒将五皇子帐下文官驳得哑口无言,不知如何应对。惟五皇子待那马文梦将自己的大义陈述毕,方缓缓开口,未言别事,只将此番自己出征所统领之王师人数、军资,并了此番朝廷为平定江淮之乱所消耗之人力物资,以及双方战争之中所牵连的城池百姓土地资源等数向马文梦述了大概,只道是:“……如尔等一场兵灾人祸,便需耗费甚巨,投以数以万计之兵卒性命方得平息,更勿论其牵连甚广,波及无辜;何况江淮地区以北产粮一向不丰,如今因尔等大兴战祸,该地已是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如此伤筋动骨,欲恢复江淮地区元气,当是耗时弥久。为上位之君者,若因一己之私而劳民伤财,尚属难以宥恕之罪;尔等区区一介草民,何德何能行此伤天害理、致使民不聊生之事,而自谓是替天行道,真真可笑!”
马文梦听罢方无言以对,心下难以置信,只道是五王爷作为本朝第一武将,战功赫赫,不料生性却不尚武治尚文治,尚能爱恤军民,颇具文景之风,王师不愧称之为仁义之师。五皇子见马文梦无言,亦不多话,令其先行写下供状,交待自己名姓身世并了谋反经过。亦将朱学笃等人的供状交与他对照,待马文梦阅至其中所言曰“不为其他,但求脑肝涂地以报知遇、馈赠之恩”之时,亦是泪盈双目,道句“马某一世,得朱先生相助,当死而无憾矣”。随后五皇子将此间事宜写成奏折命人呈递京师,按当初景治帝圣旨所言将首逆并了贼酋于江宁城中市曹处以极刑,逆贼眷属中年满十六岁者男眷一并处斩,女眷入官为奴,三日后行刑。五皇子亦命书办将之写成告示,于城中各处广为张贴。
?
☆、第七十回 江宁决战旧人重逢(十)
? 行刑前夜,待通报五皇子后,贾珠亲身前往总督府的大牢之中探视朱学笃,彼时钦思方才探视完毕,将将离开。贾珠目视一回钦思的背影,心下暗叹一口气。随后方于栅栏跟前坐了,对监内朱学笃自我介绍道,口气倒也分外客气:“在下兵部郎中贾珠,与钦思素昔相厚,此番特来探望先生。”
朱学笃闻罢贾珠之言倒也丝毫不以为意,惟问道:“贾大人此番前来可是替五王爷抑或朝廷做那说客?”
贾珠知晓碍于自己身份,朱学笃对他难免心存芥蒂,遂此番不言眼前之事,先从往事谈起,自报身份道:“并非做那说客,先生矢志不渝,钦思尚且未能令先生移其志向,在下一介晚生,又如何能够?不过是欲与先生闲说些许往事罢了。据闻早年家师曾有幸于江南这处面见过先生,与先生有过一场未完之局……”
朱学笃为此言勾出一丝兴味,遂问道:“不知大人尊师所系何人?”
贾珠答:“家师正是邵承祚先生,讳应麟。与先生正属同辈中人。”
朱学笃笑曰:“原来大人乃邵承祚高徒,失敬。”
贾珠忙自谦道:“先生过奖,高徒愧不敢当。邵先生声名远扬,平生所授之徒皆为才子文士,惟晚生乃名不经传之人,当不得如此盛名。”
朱学笃闻言却也不以为然,却并未反驳,只就势询问应麟北上之后的经历,贾珠皆一一作答,随后更是因了贾珠乃应麟之徒,只怕亦是自己平生最后能得以接触的与应麟相关之人,甚至提出欲就此与贾珠对弈一局,以了却平生所愿,却为贾珠婉言拒绝:“晚生棋力平平,素昔不谙此道,先生且允了晚生藏拙,莫要献丑于人前;且恐玷污家师之名,在下断然不敢代家师与先生对弈,若是换做家师其余高徒,无论子卿抑或珣玉,皆可令先生意忺。”
朱学笃闻罢则笑着摆手道:“贾大人到底过谦了,一味推诿,不能推心置腹,又言何交谈?”
贾珠忙道:“先生教训得是,晚生记下了。若是先生心有所念,若还记得当日之局,可将棋谱记下,待晚生归京之后交与家师,令其得以将残局完成。”
朱学笃听罢兴味顿生,亦是赞同,贾珠忙不迭命人送入纸笔,朱学笃则于监内将棋谱画下,又一面说道:“当日因事耽搁,汝师匆忙作别,彼时在下已落一子,正待看承祚如何应对,欲以此与之一决胜负,奈何却至今未尝能得以继续当日之局。若此番得蒙大人开恩,将之交与邵承祚,当可了却在下心愿。”半晌过去,终将棋谱完成,从内递与贾珠,贾珠接过,草草览视一番,只见此局分明便是死局,朱学笃最终所落之子已封死应麟所有棋路,接下去只怕亦惟有弃局认输之份。饶是如此,贾珠亦未发一语,只道是定将此物交与应麟。
随后朱学笃则道:“实不相瞒,以在下观之,贾大人断非如己所称那般凡俗无奇之人。素闻邵承祚识人观物、看相占命之术已入化境,得以入他青目之人,断非平庸之辈;若在下未曾错认,此番助五王爷大破在下十面埋伏阵之人,正是贾大人。”
贾珠闻言笑曰:“晚生一介文官,先生何以认为晚生有那身手?”
朱学笃对曰:“贾大人不必隐瞒,大人虽文质彬彬,一派斯文,然与五王爷一道具有武人所有之精气神,断非一手无缚鸡之力的弱质书生可以相提并论。在下虽不懂剑术,然钦思那点身手到底乃是在下依据剑谱逐字逐句教导训督之果,大人身手与否在下自是识得。”说罢亦自顾自叹息道,“回首在下一生,虽说邵承祚一生亦是运蹇时乖,然若说在下有甚歆羡邵承祚之处,便是他得以收徒授学,将一生所学传授下去……不若在下,惟有钦思一徒,虽待他如半子,然除却授他识字习剑之外,其余经史子集、诸子百家、杂学旁类等皆未能传授,当真乃是憾事一桩……”
贾珠:“……”
朱学笃又转向贾珠说道:“在下观大人迥异于此世间凡俗之辈,乃是胸有别才之人,想必教导大人亦是承祚引以为豪之事。邵承祚虽集此世经史百家之大成,所学颇杂,然为人倒颇为正统,此番竟亦教授出如大人这般离经叛道之徒,通晓阴阳五行、奇门遁甲之术,当真奇事。”
贾珠则道:“晚生所习当属不务正业,素昔亦常为家师嗔诫,奈何不知悔改。然家师为人亦极其豁达开明,断非那等惟圣贤之书皆蔑为旁门左道之人,遂晚生读书有幸得以从心所欲。”
朱学笃道:“在下此番当不讳言,若非托大人之福,五王爷并了王师南征未必便能如此顺遂;若非大人横加插入,大抵钟山之役在下之阵终能擒下五王爷,彼时王师惟有群龙无首、全军缟素。”
贾珠惟搪塞一句:“王爷帐下能人异士甚多,王爷本人更是足智多谋,能得今日之胜,断非晚生一人之故,俱是众人智慧之结果……”
朱学笃闻言终是叹息一声:“此言亦是在理……到底此乃天意,开阳与开阳增一乃相伴而生,于此在下亦是无能为力……”
贾珠沉默片晌,终无言以对,只得转了话题道:“如今先生尚有何憾?若是力所能及,晚生当代先生完成。”
朱学笃摇首答道:“除却上述所言之事,在下已无憾。如今,但求死耳。”
贾珠追问:“先生可曾有过那么一刻悔恨自己协助马氏之举?”
朱学笃摇首否认:“不过求仁得仁,亦无怨怼。”
贾珠道:“便如当日王爷所言,此乃兵灾人祸,对于江淮地区百姓而言,无论马氏所谓兴兵举义抑或是王师平叛剿贼,皆是兴师动众、生灵涂炭,先生若常怀仁义之心,又如何忍见此景?”
朱学笃对曰:“大人研习《易》,当不会不晓所谓否极泰来、不破不立,可知事无常全,皆是周而复始,若非坏至极致,安如何得生?以乱治乱,未尝不可求得乱去安来……”
贾珠又道:“便是不说百姓之苦,单就钦思一向视先生为父,先生如何忍心撒手而去,与钦思天人永隔?”
朱学笃闻言笑道:“钦思亦有其命定之局,断非在下所能主宰。若是在下能够抉择一二,在下惟盼钦思此生与在下皆为陌路方是,如此当不会有此诀别。”
贾珠闻罢此言,其决绝之意已是呼之欲出、显而易见,贾珠无法,自知朱学笃是万难说动,最终只得吩咐狱卒勿要苛待,便告辞而出。
话分两头,正待贾珠前往总督府议事厅回禀面见朱学笃诸事之时,只见此番议事厅内正聚集了为数不少的将领官员幕僚谋士。贾珠本道是明日便是行刑之日,五皇子怕是有那要事召集众人商议,不料却见钦思正跪于五皇子座前泣诉乞请道:“……钦思自知师父之举乃是大逆不道、罪大恶极,断无宽宥之理;钦思不敢妄想此番能够赦免师父之罪,免其一死……然钦思到底受其教养之恩,当需以父礼敬之;孝道乃人伦之首,钦思断不敢违逆了。此番钦思恳请殿下看在钦思份上,免其寸磔之刑,赐其速死,以全其最后的颜面……”言罢连连磕头。
一旁站立的众官员皆是一声儿言语也无,惟从旁沉默。人群之后的贾珠见状,又忆起方才狱中朱学笃言语中所流露的对钦思的照拂之意,心下悲凉之感顿生,遂将头转向一旁,不忍卒视。
只听座上五皇子急道:“钦思,你可知你此举将有何后果?”
钦思闻言顿了顿,方沉声答道:“弟……自是知晓,然弟亦是无怨无悔……”
五皇子又道:“钦思,本王尚待你效力于本王麾下。”
钦思听罢忙叩头对曰:“殿下抬爱,钦思不敢不从。此间事毕,钦思誓死追随殿下!……”
五皇子闻言,闭目长叹,道句:“你既以人子之道相求,本王何忍相拒,当成其所愿。明日朱学笃于市曹斩首,允你收敛其尸安葬。”
钦思听罢这话叩头:“钦思多谢殿下成全。”
贾珠见罢此景默默无语,心下长叹,只道是此举于五皇子而言不啻为仁义之举,于钦思而言……则不说也罢。贼酋之中,惟朱学笃得以速死,其余众人,则均是极刑……
正如此念着,便闻五皇子唤道:“鸿仪,见过朱学笃了?此番耗时弥久,你二人谈甚?”
贾珠闻言忙答是,上前行礼,随后将他二人谈话详述一番,将棋谱递与五皇子看了。五皇子见罢亦不甚在意,只道:“明日你做那监斩副官,与本王一道监斩。”
贾珠听罢虽心下不愿,极为抵触,然心知两江总督孙树身陨,无人可替,亦无可奈何,只得答道:“……是。”
?
☆、第七十回 江宁决战旧人重逢(十一)
? 翌日,行刑自卯时开始,彼时天未破晓,官兵便于江宁城市曹中将刑场布置妥当。因处决贼酋的告示于几日前便已张贴在城中各处,遂此番无论城内、城外的百姓俱知此事,早早赶至市曹这处,将刑场围得水泄不通。其中正有那带领于荫霖等人前往悬崖小径抓捕马文梦的猎户。
却说那猎户因助王师擒获马文梦而就此发迹,于荫霖不单将本属于农户的那两枚金镯子转赠与猎户,又额外赐了那猎户两碇十两的金元宝,令其跟随押送马文梦的官兵一道前往江宁叩见五王爷。那猎户见状喜得浑身发颤,跪在地上对着跟前于荫霖连连磕头。随后进城,猎户战战兢兢地入了总督府,宛如朝圣一般,见罢身着一等侍卫服的稌永之时便将之当作五皇子,未待将人瞧得清楚便忙不迭跪下磕头。稌永见状干咳一声,道句“我并非王爷”,之后于荫霖到达,方将猎户领至议事厅五皇子跟前回禀诸事,此番按下不表。
那猎户自得了一大笔赏赐,又立下“大功”一件,一跃成为牛首山这处的望族,出入之所无不受当地之人追捧。此番闻知王师于江宁市曹处置人犯,这猎户特意着了新添置的大毛外套,带领一干喜观热闹的乡民天不见亮便赶到江宁城外,急不可耐地待开了城门后前往市曹观看行刑。此番马文梦在寻常百姓口中不过贼寇,然在猎户这处却成了十恶不赦、罪大恶极的亡命之徒,沿途皆向身畔跟随的乡民吹得天花乱坠,只道是之前协助王师擒获马氏之时他是如何不惧艰险,坚定立场,为那马贼百般威逼利诱而不为所动。之后又如何拜见传闻中英明神武的五王爷,虽未瞧清五王爷长相若何(因了他回事之时皆是伏地跪启,不敢抬头),然倒将王爷的袍服皮靴瞧得分外清楚。
此番这猎户领着乡民亟亟地抢占了最为靠近监斩官主座的位置,此处亦是摆放安置回避、肃静等木牌仪仗之处。那猎户挤在人群之前,又不迭伸头远眺寻觅,嘴里嘟囔着:“这游街的队伍怎生还不出来?”
他身后一乡民闻罢则道:“时候还早,只怕要等到卯时罢,这时候寅时还不到。”
终于,东方微露破晓之光,卯时将至,只听从正中大道传来鸣锣之声,一共十三棒锣开道,伴着锣声而来的乃是回避、肃静的木牌并了诸仪仗,随后方是五皇子所乘由八人所抬银顶黄盖红帏舆轿。其后跟随官将诸人仍是按官阶大小排列,文官乘轿、武将骑马。之后方才押赴众贼酋入场。只见五皇子身着绯色亲王冠服,于场内下轿,周遭围观诸人皆跪下山呼“王爷千岁”,那猎户更是率先跪下叩拜,较了谁人均要积极。此番五皇子照旧率领一干文官武将祭拜上香,随后从一旁稌永手中接过圣旨,当众宣读,其上乃是景治帝亲手批示的马文梦等人十大罪状,于江宁市曹处以极刑示众。宣读毕,众官将并了周遭百姓又叩头高呼“吾皇万岁”。随后五皇子方掀衣入座,手掷签令牌,宣布行刑开始。贾珠从旁坐于副官座上,记录行刑经过。
此番最先押赴上前的正是朱学笃,只见朱学笃虽身着囚服,发髻凌乱,然神色安详,泰然自若,无一丝乞怜悲戚之色。信步走上高台,口吟七言绝命诗一首曰:
“生死成败皆为幻,
谁是谁非转头空。
堪怜世人窥不破,
但笑痴愚昧本真。”
吟毕,从容赴死。台下钦思早已备好棺椁等物,待行刑完毕,方与他人一道将朱学笃的尸首收殓入棺。一旁贾珠见罢此景心下着实钦佩,亦暗自叹惋“世间真名士又少一位”。将朱学笃之诗誊录下,又自顾自出了好一阵子的神,方将处决朱学笃的时间刑罚记录在案。而人群中那猎户见朱学笃被斩首,虽并不识得朱学笃,亦不知其事迹,然知晓其既为贼酋,定亦是罪大恶极之人,恶人被斩,正待欢呼几声,却碍于周遭众人鸦雀无声。那猎户方为情势所迫,只得随之沉默。
朱学笃过后,便是以马文梦为首的一干贼酋,包括马文梦及其两名族弟,麾下亲信将领等十七人皆处以磔刑,然因了马文梦为首逆,罪大恶极,所受刀数皆高于其余诸人,乃一千零二刀,其余贼酋则百数十刀。为马文梦株连的贼属众人,则皆先于马文梦等人处斩,定令贼酋众人见罢亲眷惨死。
此番只见马文梦被押赴刑架之时,虽身戴木枷,竟出其不意地挣脱了左右押送的兵卒,一脚踹翻一个,将二人踢倒在地,随后又补上几脚,竟将二人当场踹毙。随后便立于刑场中央仰天大笑。刑场众官将见状皆唏嘘惊诧,亦欲上前制止。却见座上五皇子只不慌不忙,亦未出声呵斥,惟淡淡唤声:“稌永。”
身侧侍立的稌永闻声答是,随即步至马文梦跟前,当胸一脚,将其踹倒在地,断了肋骨,稌永呵斥道:“无知狂妄贼逆,死到临头,尚还兴风作浪!”言毕方指挥士卒将马文梦缚于刑架之上。
马文梦尽管受伤,仍是叫嚣不迭:“任你千刀万剐,爷眼都不眨一下,今日赴死,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马文梦之后又将其余诸人一并押上高台,捆缚于刑架之上。随后行刑开始。
却说那马文梦倒是一真汉子,眸光追随刀锋过处而神色不变,更无戚容。其余马氏兄弟亦是闭目咬牙,未有一句呻|吟出口。贾珠从旁监斩,只顾垂首记录,亦不忍卒睹,心下默数着刀数,惟盼着煎熬快些过去。抬眼用余光偷觑一旁的五皇子,只见其仍如上回监斩那般神色格外漫不经心、索然无味。此番行刑过程进行了一个时辰有余,围观之人不见减少,反倒愈增。那猎户挤在靠近五皇子的位置观看,便也瞧上场中马文梦等人片晌间或又转头瞧上座上五皇子片晌,口中啧啧称奇。
之后人群中忽地传来一阵骚动,只见一名士卒从刑场外牵进一孩童,状貌三四岁,贾珠见状大惊,不禁脱口而出:“殿下,莫非此子便是?!……”
此番五皇子方目视着马文梦的方向露出饶有兴味的模样,亦不回头,答道:“不错,此乃首逆最幼之子。”
只见那稚子虽不晓此乃何处并了此间所行之事,见罢场中的马文梦,便挣脱那士卒的手跌跌撞撞地往了那台中跑去,奔至马文梦跟前仰头唤声:“爹爹。”
那刑架上的马文梦垂首,之前目睹自己长子次子斩于跟前尚且毫不动容,然此番见罢稚子清澈无暇的双眸,一派天真灿漫,终至于泪如雨落。而场上士卒未有领走幼子的意图,那领来幼子的士卒又将一木制玩具交到稚子手中,令其在此玩耍。见罢此景,座上贾珠终于再难忍受,径自离座蹲在一旁干呕,浑身战栗不迭,胸中翻江倒海、五味陈杂,双目盈泪悬于眶中将落未落。稚子不知世事,却仍令其目睹生父被刑经过,何其残忍。
一旁五皇子见状,伸出一手一把将贾珠从地上拽起,拉至自己双膝上坐着,一手搂着贾珠身子一面问道:“仪儿,你又在闹甚别扭?身为监斩官员,这般行止成何体统?你莫道这般时节你亦中暑……”
贾珠并未解释,身子兀自抖若筛糠,嗫喏着说道:“伏乞殿下……赐马文梦等人速死……莫要这般……”
五皇子闻言却不以为意,全当戏言,不答此话转而说道:“战场之上亦能刀锋舔血、视死如归之人,如何今日竟骇成这般模样?”
贾珠听罢此言知晓自己方才所求断无可能,闭了双眼,将面庞埋着五皇子肩上,方才又道:“如此,惟恳请殿下下令将那稚子带离此地……”
此番五皇子方允其言,于贾珠耳畔低声道句:“成卿之言。”
贾珠遂答:“多谢殿下。”
随后五皇子挥手示意场中士卒将稚子带离,稚子见自己离了父亲身侧,沿途俱是频频回首,顾看连连。
贾珠回首见幼子被带离刑场,方又转过头去,自知自己此番状貌不雅,难成佳话,忙不迭欲从五皇子腿上起身,不料五皇子却不松手。又挥手示意一旁侍立的英啓代为笔录,自己仍一手搂着贾珠,一手接过稌永呈上的盛有从栖霞寺所采之清茶的青花玲珑瓷茶盏慢尝细品。此番贾珠无法,仍将视线背对着刑场的方向,双手虚扶在五皇子一侧肩上,半靠于五皇子身子一侧,渐觉方才胸口那排山倒海的难受窒息之感随之平复,然心下那悲凉戚哀之感却始终挥之不去。
另一边,周遭侍立的众文官武将见罢行刑状况,因对马文梦恨之入骨而对其遭遇痛赞称道之人有之,对其面对酷刑无所畏惧、面色如常而暗自称奇之人有之,无论是何种态度,皆看得津津有味。围观的百姓之中,同情者有之,忿恨者有之,好奇者有之,如猎户那般跟风围观称道者则更多。此番那猎户只觉应接不暇,不知该将目光投放于何处,一面注视着场中马文梦等人被横刀剔肉,心下尚还默数计算着刀数;一面又迫不及待地转而欣赏主座上的五皇子,见罢五皇子搂着贾珠的闲适之状,心下又颇赞几句“王爷当真好个风流俊俏的人”,遂只得任由目光这般忙碌地来回逡巡。
若说彼时现场有谁与周遭众人迥异,除却整场将目光避向一旁,恨不能闭目塞听的贾珠之外,尚有一人。虽跟随众官员一道前来市曹观刑,然亦是扭头闭目,不忍卒视,此人正是梁思问。于此站立片晌,心下万般悔恨当初竟因一时好奇随众官员前来刑场观刑。落得此番看也不是走也不是,不知如何是好。正值这时,梁思问便见众官员之中尚有一人与己类似,亦是对了刑场之中的血腥情景难以卒睹。该人正是贾珠,即便是虚倚在五皇子怀中,亦始终面色难看,闭目转头,与其余官吏对照鲜明。那梁思问见状心下对贾珠生出几许好奇,随后眼光游弋至贾珠左手无名指所戴戒指之上,打量片晌,登时恍然大悟、感慨万千:这戒指不是……
?
☆、第七十回 江宁决战旧人重逢(十二)
? 却说当日行刑直至日落时分方才结束,期间贾珠屡次以不合礼数且己身不适为由请求五皇子放他起身,五皇子方才作罢。午间休息用膳,贾珠方回了驻地,随后的监斩笔录工作由英啓接手。除却马文梦之外的诸贼酋于上午皆行刑完毕,开膛破肚、枭首示众,器官为人高价预定,肉块一文一块出售。马文梦于午间之时被喂食稀粥充饥,下午行刑继续,直至被剐够一千零二刀方罢。
之后五皇子率领王师各部仍驻扎于江宁城外,以待江淮地区各府知府、知县长官陆续到任。期间五皇子仍命各地官府并了各路王师搜剿江淮安徽地区贼兵残余势力,处置贼酋贼属,查抄贼产,同时亦命各路将领安抚百姓,官府张榜晓谕。又命士卒将围攻江宁城之时所炸毁的两处城垣重新修缮加固,力图恢复至战前之状。待将此间诸事料理完毕,五皇子方上表申奏京师,以近万言详述此间诸事,将手下众文官武将按功勋大小叙述排列,以便论功行赏。随后待新任两江总督并了江苏巡抚到任,五皇子方率领诸将并三军凯旋归京。
临行之前,五皇子亦将梁思问召至跟前,因其协助平叛有功,赏赐黄金百两,之后又随口问到他今后有甚打算,从马文梦的供词之中得知之前他所效力之前任江苏巡抚王正玺业已身陨,尸首已从山中寻到运回。梁思问则答欲将王正玺灵柩并其家人护送回扬州祖籍。五皇子闻言亦不多问,又吩咐几句,方令其自去。
不料正值梁思问护送王正玺家人启程回乡的前夜,贾珠却见梁思问亲身前来他房中向他辞行。梁思问自谓跟随王师南征诸日,与众人皆生,惟受贾珠多番照顾,不胜感激,若非当日贾珠令他恢复神志,只怕自己如今仍是废人一名;兼之虽与贾珠不甚相熟,亦觉贾珠行止为人俱与别个不同,令他颇生亲近之意。此番相别,不知日后可还有相见之日,遂临别之前特来辞行道谢。
起初贾珠闻言倒也未尝放于心上,若说自扬州梁思问为王师“擒获”之后,自己倒也与之打过几次交道,不过力所能及地施予援手,却也并非有意为之。如今见梁思问竟郑重其事地前来辞别道谢,心下不禁生出几分受之有愧之感。
随后只听梁思问开口说道:“贾大人,我想请教你一件事。”
贾珠对曰:“何事,但说无妨。”
梁思问遂道:“你左手的那枚戒指,是钻戒吧。”
贾珠闻言大惊,只觉左手一阵莫名的痉挛之感,忙不迭反问道:“何出此言?你如何知晓此乃钻石戒指?!”
梁思问见状笑道:“看来我猜对了?我本来也只有五分肯定,看你这么说,那还真是钻戒,虽然因为没有采用现代切割技术,看起来更像是普通玻璃……按理说这个时代这个东西还没有出现在中国,所以,我很好奇你为什么会有这个……”
此番贾珠乃是暗地里倚靠一侧的桌案方能稳住身形,右手拽住桌沿将指骨拽得泛白,心中一个念头正呼之欲出,嗓音微哑地反问道:“你、你既说这个东西不该出现在此时,你又是如何知晓此物?”
梁思问闻言本可随意搪塞曰道听途说抑或是从书本之上读到之类,然不知为何,却对跟前的贾珠实言相告:“说起来你或许不信,我曾经与人约定,这辈子如果能和他结婚,一定会送钻戒给他,因为金刚石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石头,只有这样东西可以代表我对他的感情……从前只送给他一只用草编的戒指,说以后会换成钻戒,只是没来得及……”说到这里已是黯然神伤。
一旁贾珠闻言已是双目圆睁,情不自禁以右手捂唇,藏于云袖中的左手拽得死紧,指甲已深陷掌心之中。无人知晓他此番几近耗尽了全身力气方才勉力压抑住未曾恸哭出声,压抑住欲哭喊那人名字的冲动。方才一席话,唤回了贾珠脑中早已忘却的记忆,那正是自己前世的爱人曾对自己取下的承诺,从前世到今生,他一字亦不曾忘却。原来当年的那场车祸,前世的爱人亦同自己一道穿进了此世,作为“梁思问”存活在这里。到底是天意弄人,他二人终是天各一方,若非这场平叛之征,或许贾珠永远亦无法知晓此世尚有一个他。原来扬州之时梁思问神志恢复之时口中所道第一个词并非是那“阿谐”,而是自己前世的名字“阿燮”,只是彼时自己却未曾明了;无怪乎彼时惟有面对自己之时,他登时便能恢复神志,而之前自己亦多番下意识地施予援手,皆得以解释,便是因了他二人之间,冥冥之中拥有的一点情缘。亦无怪乎彼时总觉他行止怪异,与了此世格格不入,只因他与自己一道本并非此世之人;然事到如今改变的是自己,忘记过去的亦是自己,过去多少情难灭,情未了,欲抱情独守,终抵不过生死轮回流转……
正如此暗自忖度,心事辗转撕心裂肺,一旁的梁思问见贾珠身形微颤、面色发白,忙不迭问道:“你怎么了?是身体不舒服吗?”
贾珠闻言下意识否认:“不,并非,只、只是忆起些许旧事……”
梁思问听罢半信半疑,亦不多言,又问道:“你还没告诉我你的戒指是怎么来的,现在这里应该没有这种制造技术。”
贾珠低声对曰:“我曾接待过英国使团,团长是开辟新航路的航海者之一,戒指便是蒙该人所赠……”
梁思问闻言恍悟:“原来是这样,你还真时髦。”
此番贾珠是有满腔心事欲诉,奈何却是全然说不出口;欲就此告知他“我就是阿燮”,却已不能够。只得佯装随意地说道:“此番你若有那空闲,我想和你闲谈一阵。”
梁思问听罢颔首:“我没什么事,很闲。”
贾珠方问道:“我惟知你本籍姑苏,后来方成为王大人亲卫。在此之前,你家在何处,家中亲人若何?”
梁思问闻言略为疑惑,不知贾珠为何忽地与自己话那家常,然仍是如实告知:“我没有亲人,孤身一个……”从梁思问所言得知其生在一殷实小户人家,然两岁大小之时家乡遭遇草寇,全家罹难,惟他一人为一恰巧路过该处的僧人救下,被带至寺庙之中,跟随一干僧人长大,身上所习得的几许拳脚功夫皆得益于僧人传授。那寺庙修筑于深山之中,常年与世隔绝,遂从小到大便也并未受到多少外界的影响,不过听凭自然,仍保持原本性情。王正玺乃是那寺庙的香客,知晓梁思问习得拳脚功夫,方令其做了自己的亲卫。
贾珠听罢梁思问自述经历,心下感慨万千,沉默片晌方问道:“这些年,你自谓过得可好?”
梁思问则答:“不好,但也称不上很坏。我虽然没有家,好在王大人对我很好。”
贾珠:“……你护送王氏一家归乡之后,有何打算?你颇具身手,若为朝廷抑或地方效力,不愁不能成就一番事业。”
梁思问则道:“将他们一家安顿妥当之后,我大概会找个地方买一块土地自力更生吧,不想再为朝廷或者官府办事……”
贾珠闻言很是意外,问道:“如此岂非屈才?可知在此世间,若欲出人头地,惟有效力朝廷……”
梁思问则摇首打断贾珠之话道:“贾大人真是朝廷的代言人,这个时候还没忘记劝人加盟……”
贾珠忙道:“我……罢了,你误会我了……”顿了顿方道,“你唤我鸿仪罢,抑或直呼贾珠亦无妨。”
梁思问听罢沉默地瞅了贾珠一眼,亦未多言,随后似是忆起一事,又开口打趣道:“也难怪你会这么说,想必你在官场混得风生水起。我见你和孝亲王感情很好的样子,你和他的关系肯定不一般……”
贾珠听罢急道:“此事你当真误会了,他乃兵部尚书,我不过区区一介郎中,只上下属关系罢了。此话句句实言,绝无欺瞒。”
梁思问闻言似是兀自寻思。贾珠忙转了话题道:“既然你意已决,此番多说无益。如今你倘有甚遗憾抑或心愿,务必告知与我,我当尽力助你。”
梁思问很是意外,对曰:“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此番贾珠顿了顿,斟酌词句答道:“不知你信否,人与人之间,冥冥之中或可有些因缘,我自觉与你缘分匪浅,由此方欲尽力助你。”
梁思问闻言亦是认同:“我相信,并且我感觉和你之间有些说不出的熟悉感,如果你和我没有缘分,当时我恐怕也恢复不了了。”
听罢这话贾珠勉力从脸上抽出缕浅笑,却只如哭泣一般:“是吗……”
此番梁思问却是自顾自说道:“如果说我现在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的话,就是希望能找到他,虽然我不知道他在不在这个世上……只是我想他和这里的一切迥然不同,如果在这里,我一定能从茫茫人海之中认出他……这些年在山中生活,感觉时间过得很慢,像是什么也没有改变,但是过了这么久,找到他的希望也越来越渺茫……或许只是我自己不甘心罢了,才一直坚持,我因为阴错阳差来到这里,而他却根本不在这里,已经转世投胎了……”
一旁的贾珠闻言早已是九曲回肠、惨然大恸,几近拼尽全身力气方按捺住不令了悬在眼底的泪水就此夺眶而出。千愿万愿,千恨万憾,惟有此事是他无法助他实现之事,他不能亦无法开口告知他他寻找的那人尚还存在于此世间,无力应承亦无力取诺,那人抱守残生连来世均无法再行交付。
半晌,待梁思问说完回过神来,方觉察贾珠许久不曾言语,遂道句:“你觉得很无聊是吧,说的都是与你没多大关系而又虚无缥缈的事情……”随后见贾珠神色有异,又道,“你的脸色一直很不好,你先休息吧,我不打扰你了。”
贾珠听罢这话深吸一口气,将心头眼底泄漏的恸哭勉力压了下去,方抬首淡笑着对梁思问说道:“大抵未过多久我亦需随王师归京,今后你若有甚需要我相助之处,且遣人来京寻我,打听荣国府便是;若是彼时我已不在,你只需寻到城外的趣园,该处乃是一私家宅邸,我将三千两银子装进箱子里埋于园门处刻着《趣园序》的大石的地下,你若需要,可前去掘出救急。届时以此物为凭便是……”说着欲从身上取出一贴身之物当作信物,翻找半晌,只见此番戴于身上的皆是要紧之物,诸如煦玉的家传玉佩、元春亲手缝制的荷包、冰彩玉髓,便是脖子上戴着的蓝玉髓亦皆是不可与人之物。此番无法,贾珠只得将头上的一只碧玉簪子权作了信物赠予思问。
梁思问接过郑重道谢,又打趣一句:“其实我更希望你将你那钻戒当作信物给我。”
贾珠知晓此不过戏言,然此番听在耳里却是意味深长,只得强笑作答:“抱歉,若是他物我亦不作计较,只这戒指乃我成亲之信物。”
梁思问听罢亦不在意,摆手笑道:“我开玩笑的,你不要在意。”言毕却又肃然说道, “不过说真的,现在我倒希望有一天能在北京见到你,不为你的银子,只是单纯想见见你。”
对面贾珠闻言已是痛肠欲裂,只得强作欢颜对曰:“好,我于京扫榻以待。”
随后梁思问将那玉簪收了,告辞自去。房里贾珠目视梁思问离去的身影,再难支持,双膝一软,跪倒在床榻边上,失声哭喊,痛泪盈腮,口中无声呼号一个名字:“秉章!……”双手握拳无意识地砸在床榻之上,一拳又一拳,直至双手鲜血淋漓,亦不及心上的痛楚半分。
为何!为何前世他二人一道赴死,上天既令他二人来到同一世界,却为何又令他二人南北相隔!这许多年来从不曾令自己知晓这世上还有一个他!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如今既要令他出现,又如何不令自己先于煦玉遇见他!偏待自己已赔尽了感情赔尽了心,便连来生都尽皆赔了进去之时,方告知自己他亦在这个世界,尚还信守他二人从前的诺言!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只如今朱弦已断,旧情难遣,空余无边悔恨衔怨,千回转。
翌日,贾珠起身之时方觉自己双目红肿,难以示人。梁思问等人辞别归乡,贾珠只得推说身体不适,命千霰代为前往城外送行一回。自己则悄然将手上钻戒摘下,以麻绳串起系于脖子之上,垂于心脏上方。麻绳质地粗糙,磨砺着颈间的肌肤疼痛难忍,宛如那逝去的感情磨砺心上的肌肤那般,直至归京后与煦玉再度重逢,方才摘下重又戴回手指之上。
?
☆、番外 忆往生旧事又重提
? 张燮一家是在他五岁大小之时搬到这个小区的,彼时他对周遭全然陌生,亦没有认识的小孩。而那时小区里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圈子,一个院里认识的孩子皆爱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玩乐。而张燮初来乍到,未曾认识其中任何人。然即便他与这里的孩子们均认识了,恐怕亦不讨孩子们喜欢。在他们眼里,张燮为人有些孤僻,不善言谈,颇喜一人独处,自己静静待于一处看书,能坐上一上午。而在喜动不喜静的孩子们看来,当真是怪人一个。
在张燮家所在的单元附近有一个人造荷花池,荷花池旁是石制的靠椅,其宽度能容下两名成人并肩而坐且尚有余暇。张燮自小便喜坐于此处读书,长此以往,小区的居民虽不知这沉默寡言的小孩姓甚名谁,倒将他都认得熟了。
某一段时间,张燮喜欢上阅读关于历史与军事题材的书籍,家中的一套《上下五千年》被他翻来覆去读得不亦乐乎。惟一的憾事便是家里的这套没有下册,遂有一段时间,他只得怀着对后文的无限想象与憧憬继续反复读着上册与中册的内容。直到某一个春日的午后,张燮又一次坐于荷花池的石椅之上,将中册取出来读。未想却忽见眼前出现了一本书,正是《上下五千年》的下册。张燮见状一惊,顺着书本以及持书之手往上打量,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男孩稚气的脸。那是张燮第一次见到祝秉章。
祝秉章也是这个小区的孩子,确切而言可谓是这个小区孩子的头儿。较张燮长上一岁,张燮家住一栋二单元,祝秉章家则住二栋一单元。只因之前祝秉章曾于亲戚家寄住了一段时日,张燮一家刚搬来此地之时方并未见到他。
此番祝秉章见跟前张燮只拿眼瞅着自己,却既不接过亦不吭声,有些尴尬,于张燮身旁的石凳上坐了,开口说道:“这套书我家里也有,我见你看这两册书看了很久,却总不见你看下册,所以我想你家里大概没有这一本……”
张燮闻言,默默伸手接过那书册,半晌过去方低声道了回谢。他二人当天并未多谈,之后许多日也没有。这册书是张燮读得最快的一册《上下五千年》,不过三天便将五百页的内容读完。彼时他尚且不知祝秉章名姓,只知他常跟随小区里的小孩一道玩乐。之后是张燮第一次跟小区里的孩子打交道,便是询问祝秉章家住何处。随后便一个人寻到祝秉章家中,忐忑难安地敲开他家的门,将书双手奉还……
便是从那时开始的,彼时他两人都还只是小学生,识字不多。张燮教会祝秉章学写自己的名字花了很长时间。那时历史与军事是两人的共同喜好,有许多个周末,两人都爱一道前往市中心的新华书店看书。曾为了收集《辞海》上各个朝代皇帝的条目而从早到晚地泡在书店之中,直到书店关门。
这样的周末持续了不到一年,最后的那天,张燮与秉章亦如往常一般前往书店打发时间。他们喜欢前往二楼的科技类书籍的书架前看书,而非三楼的儿童专区,只因那里人少安静。那次张燮从书架上取下一本放错了位置的《二战武器图解》,他二人便一道并肩蹲在书柜跟前读得如醉如痴,一面还催促对方,嫌对方读得太慢。不料此番未过多久,便见从头顶上方忽地伸来一只骨节分明的大手,飞快将两人手中的书抽走。他二人随之莫名其妙地抬头一看,只见跟前站立着一名身材高大的男性店员,面色严肃,为人古板,垂首扫了一眼书的封面,对他二人道句:“这不是小孩子该看的书,小孩子应该上三楼儿童专柜。”
秉章还欲辩解一句曰:“可是我们想看……”
然那店员根本未闻见秉章的话,只径直说道:“快走吧走吧。”说着便将那书放回了书架最上层,他两人够不到之处。
张燮并未多说,只沉默地拉着秉章一道离了此处,也并未前往三楼儿童专区,而是一道离开书店。那一天时间尚早,他们亦不欲就此回家。书店的后门正对着城市里的人工渠,他们于是便沿着河岸一直走。那时不比现在,满目的高楼大厦堆成石头森林,城市的面积要小上许多。加之他们所居住之地乃是小城市,没走多远,便行出了市中心,来到城市的郊区。彼时那里还是田野,田里开着一大片一大片金黄的油菜花。一路上,秉章仍在抱怨之前在书店发生之事,张燮则沿途默默无语地跟随,径直想着心事。直到秉章发觉自己说话一直未曾得到回应,方才注意到张燮并未听他讲话。
遂秉章有些不悦地推了身侧张燮一把,开口问道:“阿燮,一直不说话,想什么呢?”
张燮方回过神来,答道:“我在想我刚才看到的那本书标价二十元,我要存上多久的钱能将它买下来。”
秉章则道:“你刚才就一直在想这事?”
张燮点头。
秉章:“……”
随后他二人步至一道铁门前,此处禁止任何人通行,他二人算是走到了尽头,干脆在此席地而坐,背靠着身后遍地的油菜花。张燮说道:“阿章,你明年会上x中吧?”
祝秉章听罢随口答道:“嗯。”
张燮道:“我会跟你上同一所中学。”
祝秉章闻言笑答:“好呀。”
此番张燮却是笑着说道:“其实刚才我不是特别生气,因为有你陪我一起被赶出来,感觉不是很难过……”
秉章听罢这话登时转身将一旁张燮推倒在菜花田里,一面挠他的痒一面嗔道:“哈,照你这么说来你将我当成为你垫背的了?”
张燮一面无力地推搡身上的秉章一面笑出了眼泪,二人在菜花田里滚作一团,拂了彼此满头满身的油菜花瓣。直到动弹不了,方并肩躺倒在地,秉章说道:“此番说好了,我们今后都要一直读同一所学校……”
却说之后不久便是张燮的生日,离张燮所计划的省吃俭用以凑够零用钱买下那本彩页硬壳的《二战武器图解》尚有些许时日,却意外地在生日这天收到了这本书的礼物,正是祝秉章送的。彼时张燮忙着体味喜悦与感动,尚且忘了询问此书来历,直到过去许多年后,某一日张燮为秉章收拾幼年的玩具之时发现他小学时期收集的全套水浒金卡只剩下零星的几张,便问他扔去了哪里。只听秉章答:“好像是和人换钱去了。”
张燮问:“你当时急着用钱吗?换钱做什么?”
秉章答:“为了凑钱替你买那本《二战图解》吧。”
张燮:“……”
三年初中与三年高中,六年的时光转瞬即逝。高考那年,祝秉章考起了省外的大学,学校虽然差强人意,然仍是足够支持少年背起行囊,告别这个生活了十余年的城市,独自步上求学之路。离家上学的那日,全家出动,前往火车站为秉章送行。张燮亦一道随同前往。在家中辗转片晌,寻思有什么可以当作纪念让秉章带去学校的,踟蹰许久,直到父母催促他出门,方才亟亟地将整个抽屉拉下,将放在抽屉最下层的一叠自己收集了三年的战车卡片悉数抽了出来,用报纸包了几层,一股脑塞进背包,方匆匆背着包跟着家人一道坐车前往火车站。
彼时火车站人山人海,祝家亲友挤在火车站的一个角落里,祝妈妈仍在往秉章包里塞入各种食物,又一面不迭地吩咐道:“板蓝根、黄连素、消炎片、止咳糖浆、云南白药……都在那个蓝塑料袋里,另外晕车药在衣服外面下面左边的口袋里,车票在一旁的口袋里。零钱在衣服里面的口袋里,与车票分开放,别掏钱的时候把车票带出来了……去了学校要照顾好自己,生病记得去医院……”车站环境嘈杂不堪,一干人等七嘴八舌说个不停。惟张燮从旁默默不语,独自立于一旁,宛如一个局外人,将手里抱着的背包拽得死紧。
直到列车员开始催促乘客上车,祝秉章已经背好背包、拎上箱子登上火车,张燮方匆匆将纸包从背包里取出,飞快塞到他的手上。正值这时,列车开始关闭车门,绿皮的车门镶着两扇窄窄的玻璃便将他二人分割在了两个世界。那一瞬间,秉章听见张燮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一年后,我也会考去你的大学,我们再在一起……”随后列车员令秉章入座,车外的张燮便跟着奔至秉章座位的窗前,匆匆用手指在车窗玻璃上写了两个字。之后只听头顶传来刺耳的铃声,秉章的父亲上前将张燮拉离车窗。只见火车缓缓启动,张燮跟着走了几步,随后渐渐小跑起来,将双手拢在嘴边喊道“记住我的话”,虽然不知道对方能否听见。终于跑到月台尽头只得停下,便见一长列的车厢从自己跟前驶过。
而车窗里的祝秉章一直追逐着窗外张燮的身影,直到列车奔驰起来再也望不见,方缓缓转身坐回座位上。有些木然地盯着窗外的风景发呆,神色难掩惆怅。彼时的火车站位于城市边缘,火车出站之后没过多久便已行驶到郊外,只见太阳刚刚从田野对面升起。一丝晨光穿过车窗玻璃迷迷糊糊地晃入人眼,祝秉章眨眨眼睛,定睛一看,阳光已将车窗玻璃照得透亮。在那玻璃之上,正是方才张燮写的两个字,一笔一划,清晰用力——等我。秉章伸手抚在窗玻璃上,那字划在车窗背面,是反向的,用手也抹不去,在阳光下闪着光……
一年的时间一点都不长,在张燮暗无天日、挥汗如雨的高三冲刺岁月中与秉章大一繁忙的军训与学业生活里一晃而过。银杏树的扇形树叶还没有染成金黄,大学便又迎来一届新生。那一年的高考,张燮超常发挥,高出重本线近一百分,然而他仍是不顾全家人反对毅然报了祝秉章所读的学校与专业。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祝秉章因为学校放暑假也休息在家。他二人时隔多年又一次沿着新华书店后门外的人工渠漫步。然而这个城市宛如暴发户一般的扩张速度,已经迅速占领这个城市之内及其之外的土地,年幼之时河畔的那一大片无边无际的菜花田早已消失了踪影。如今沿着河岸漫步,一直走到那架铁门之前,皆是一大片被建筑商收购之后亟待建房的荒地,其上长满了野草。
他二人依然在那铁门前坐下,秉章双手枕着后脑,躺倒在地,嘴里叼着一根狗尾草含糊不清地说道:“受不了了,我还没有完全离开这个城市,这个城市却已经变成了我不认识的样子……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是不变的呢……”
一旁坐着的张燮闻言笑道,意有所指:“你这么说,是指你也会变的啰?”
秉章对曰:“嗯,肯定的吧。”
张燮听罢敛下笑容,淡淡反问道:“是吗……”
秉章则道:“当然了,我至少会变老吧,不可能永远二十岁……”
张燮:“……”
随后只见秉章坐起身来,扔掉嘴里的狗尾草,随手从一旁拽了一根长草的叶子,在手里细细编成指环状,一面说道:“……不过有些事情是一定不会改变的,比如我喜欢你这件事,想和你在一起这件事……”说着伸手拉过张燮的手,便将手中编好的草环套在他的无名指上。
张燮见状感动与难为情相互交织,将眼光聚焦在那草编的戒指之上佯装不在意地打趣道:“拿个草做的环子就把我打发了,也太便宜你了。”
秉章则道:“这个先寄放在你那里,等到我们结婚的那一天,再把它换成钻石的……在这个世界上大概没有什么是能够长久的,连石头都能风化,金子也能褪色……不过金刚石应该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石头了吧,只有它才能代表我对你的感情……”
祝秉章说这话之时,周围寂静无声,只有微风轻抚草尖与发梢的轻柔触感。似乎就是在那时,他对他许下的关于钻戒的诺言,成为彼此关于爱情的信念。彼时虽只是一句随口而出的闲谈,却说得那样认真。而他虽然没有回答,却听得很专注,一直记在心里,就这样记了很多年……
?
☆、第七十一回 智斗学霸才子施威(一)
? 却说那日夜里,煦玉正于房中独坐闲读之时,从窗外忽地窜进一黑衣人,撞破窗户,跃进房中,举剑直向煦玉刺来。彼时情势危急,便是一旁的执扇因与煦玉隔了一段距离而不及救援。正值那时,只见煦玉立起身来,直面刺来的剑尖不躲不闪,甚至连眼睛亦未眨动一下,迎面而上伸出左手握着锋刃,顷刻间只见刃上血流如注。那黑衣人见煦玉全然不惧利刃当胸,反倒为煦玉气势所骇,致使手中动作迟疑了一瞬,正值那时,一旁的执扇灵机一动,提起桌上的陶瓷水壶一股脑儿地向那黑衣人仍去。那人见状只得闪身往一旁躲去,剑从煦玉手中抽出,煦玉随之身形微颤,蹙眉忍痛。执扇则趁那黑衣人躲闪之际从墙上抽出长剑,一个健步跨至煦玉身前,持剑护卫。
随后听见动静的学署中众衙吏纷纷前来探查,便是一旁房里已睡下的则谨亦持剑赶来。此番那黑衣人只见周遭人多势众,已是无机可趁,只得收剑逃遁。却听对面煦玉唤住他说道:“告诉周家椽,古人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此番便是杀了我,他之愆尤亦不容恕。身为一方学政,本官自当整顿科场弊端,导正不良士风。他所为乃是自取灭亡,此番又添上一条行刺钦差的大罪,本官绝不姑息。”
那黑衣人闻言忙不迭自去。这边则谨见状还欲追击,煦玉则抬手制止众人,只道是放其自去,此人不过听命行事的喽啰罢了,放他前去正可随之直捣黄龙,擒贼擒王。
则谨闻言亦未反对,随后径直步至煦玉跟前,令其伸出左手。煦玉本欲缩手掩藏,奈何掩藏不住,只得伸出与则谨探视。只见掌心并了手指之上,划出两道深可见骨的伤痕。则谨随即命学署的衙吏星夜前往将本地的大夫找来,随后转向煦玉嗔道:“这伤深可见骨,几近伤及左手经脉,令你此手尽废!……长了二十余岁行事仍是这般任性妄为,逞一时之勇,不懂避其锋芒,迂回婉曲,合该终一日跌足于此!……你先生往昔教诲皆为你做了那耳旁风,未曾听进一句半句。此番我亦管不了你,届时他如何训斥,我皆作不知,亦不管你……”
此番煦玉自知此举危险万分,亦无怪乎则谨心急忧心,只得作揖赔罪道:“玉儿累及公子担忧,日纷夜扰,不得安宁,万死难辞其咎。不敢承望公子再行宽宥一回,只公子念及怒气伤肝,则千万息怒,对玉儿宽待一二……”
则谨闻言长叹一声,哭笑不得,道句“所谓‘近墨者黑’果非虚言,怎亦学得跟珠儿一般油嘴滑舌的,令人肚子里多少埋怨的话都道不出”。知晓事到如今多说无益,何况煦玉性子自来如此,此生只怕亦难以改变。若他当真成为那等惟知明哲保身、趋利避害之人,便也不是煦玉了。
待大夫前来为煦玉诊视包扎完毕,煦玉方吩咐众人自去歇下。待众人去了之后,煦玉令执扇咏赋为自己展纸研磨,连夜写成谕民告示,告知城中士民自己将于何日开堂庭审南昌学霸周家椽并了不法武生武继志等人。于青天之下,众百姓见证,可谓是对周家椽等人的宣战,不容任何人阻扰。写毕搁笔,方唤了衙吏来,待明日天明便往城中张贴。随后方令执扇等人伺候着睡下,不提。
翌日,学政提督于学署之中遇刺之事登时传遍南昌府各处。若说在煦玉用计擒获武继志之时,江西巡抚董毓葆并了那南昌知府刘秉衡尚可不闻不问,隔岸观火,然此事一出,他二人却再难继续如之前那般保持沉默,作事不关己之状。可知学政乃是与总督巡抚一般朝廷钦命钦差大臣,不论品级,于所任之地与总督巡抚所受相同待遇。此番钦差大臣于自己任区内遇刺受伤,加之煦玉又将此事写成谕告喻示全府百姓,致使人尽皆知,若是学政将此事上书京师,足以治他二人之罪。遂此番他二人是断然不敢怠慢了,次日清晨便匆匆赶往学署探望。却说彼时煦玉堪堪起身,将将洗漱着装完毕,便闻见官差通报曰巡抚大人与知府大人来访。煦玉只得整肃衣冠前往面见,闻说他二人亦未用膳,方命家人将早膳又添了些精致膳食,一并摆在厅中,招待他二人用了膳。他二人此番亦无心吃食,随意吃了些许应景罢了。席上亦郑重承诺曰将全力配合审讯周家椽之案,已由衙内发出檄文缉拿刺客,将刺客及其主使之人擒拿归案后定然定下大罪,判以重刑,方与学政大人一个交待。
待三人吃罢了饭,董刘二人便告辞而去,只道是衙内尚有公务需得料理。煦玉亦不甚款留,只任他二人自去。这边董刘二人上了轿,一并回了南昌府衙。入衙后,他二人尚还商议方才之事,只听那刘秉衡说道:“照如今情势看来,下官与董大人是不得不插手此事,然如此一来岂非拉下了脸与周家为敌?那吏部尚书三王爷可是管着我等升调奖惩之事,亦是开罪不起的,否则日后宦途堪忧……”
董毓葆闻言摇首对曰:“如今是非如此不可了,素闻那林煦玉为人是极为刚正不阿,可谓是玉壶冰心,不讲情面的,若他将此间遇刺之事悉数上书与上头知晓,他本便是圣上钦命治理本省科场取试诸事的钦差,此番便是参劾你我二人一个对钦差保护不周之责,亦够我二人受了;周家楣到底惟是吏部侍郎,至于吏部尚书三王爷会保他到何种地步,尚不知晓,我们且自保为上……如今之计惟有希望亡羊补牢为时已晚,我二人助他将周家椽等人按他心意办了,待他心满意忺,方不理论我二人之事,否则当初他信中对我之言,怕便要实现了……”
这边刘秉衡则恨声说道:“这周家椽亦是情急之下频出昏招,使了何计不好偏遣那刺客,人没杀到不说还令人抓住了把柄,落了个要挟行刺钦差的罪名……”
董毓葆听罢则暗自思忖半晌,说道:“若说寻常之人倒也罢了,遣了刺客要挟,若是那寻常惜命之人只怕是不无所动,多少会有所顾忌。奈何此人根本临危不惧,将生死置之不顾。今晨我特意私下里将昨日为林煦玉诊治的易老九唤来询问,他与我道林煦玉的手伤极为严重,已经露骨伤筋,然他面上却仍是谈笑风生,毫不为动。我素昔只道是林煦玉家世极为优渥,自幼娇养,心比天高却也命比纸薄,不料此番却是如此。亦无怪乎便连那周家椽寻来的亡命之徒亦见之心下畏惧,奈何不了他……”
刘秉衡则道:“如今我们当如何行事?便是你我助他擒下周家椽,只怕他亦难恕遇刺之事,便连自己这一年多以来的考评亦不甚看重,遂他述职之时当如何参奏,当是无所顾忌。需想法与之调停周旋一番方是,不若待此间事毕,我等以为其践行为由,邀他一聚若何?”
董毓葆答曰:“朝廷禁止督抚与学政私聚,只怕便是我们相邀,他亦不肯赴约。”
那刘秉衡闻言忖度片晌,忽地心生一计,说道:“此番下官有一计,还请巡抚大人斟酌。”
董毓葆对曰:“何计?”
刘秉衡附耳低声说道:“据闻林煦玉虽才高八斗,生性却是倜傥风流。因年少登科、才貌双全,文章风采倾动一时,引得京师是名宿倾心、美人解佩,早年之时与京师第一名花的一段因缘纠葛更是人人称道艳羡。只后来不知因了何故忽地断了往来,不了了之……”
董毓葆问道:“此番刘兄言下之意是……”
刘秉衡遂道:“下官闻说那京师第一名花姓倪名幻玉,表字馥珠,正是本省之人。幼年家庭遭变,遂沦落娼门。这倪幻玉漂泊到京,随后蜚声京师。然她家中尚有一妹,尚在本府应酬,于本府亦算小有名气,名唤倪心怡,不若便由此女出面,想来那林煦玉念及往昔之情,亦不忍相拒……”
董毓葆则道:“林煦玉为人向来清高绝俗,只恐倪心怡到底乃是一介倡优之流,他闻说不肯屈就前来。”
刘秉衡对曰:“此事倒也无需多虑,据闻林煦玉虽素来潇洒风流,然为人却也极为纯粹,用情极专,否则亦无当年美称,乃是狎妓了。此番是断然不会相拒。”
董毓葆闻罢痛赞此言甚是,随即二人便依计行事。此番他二人分头行动,董毓葆前往周家椽家中,以巡抚之资责令那周家椽莫行无谓之事;另外刘秉衡则亲身拜访倪心怡。却说此二人依据些许只言片语而对煦玉为人琐事妄自揣测,窥其一斑却自诩知晓大概,真可谓是管窥蠡测矣,此番则按下不表。
另一边,煦玉遇刺受伤之事亦惊动南昌诸学子,待那董刘二人拜访过后,又有为数不少的学子欲前来探望宗师,尤其是经由煦玉科考录取之人,因了心存感激,此番更是忧心忡忡、关怀备至。另一些如常年饱受周家学霸之害的士子生员,闻说煦玉乃是为周家雇人刺伤,皆是义愤填膺,却因他不计利害,为士子排忧解难,遂均是感戴有加。因了探望来访之人甚多,煦玉不堪其扰,只得令学署官吏以病体不便需卧床静养为由一一谢绝,实则暗地里命人暗访受周家迫害的生员,收集证词罪状,欲待届时将南昌学霸一网打尽。此番则不消赘述。
?
☆、第七十一回 智斗学霸才子施威(二)
? 却说周家椽自上回遣人进入学署行刺未遂之后,便整日提心吊胆,惶惶难安。若说赣省历任学差他们亦是见过不少,赣省科场枪替拉榼之风是由来已久,因了周家背后有京城的势力,兼了周家更是驯养一批武童作为打手,历任学政为求自保,便是进场监考之时亦是自行寻人护卫,避之唯恐不及,以免误遭鱼池之殃。未尝有人胆敢亲身直面打手威胁而面不改色之人,更无此类先下手为强,设计将武童之首武继志并了诸武生诱捕归案之举,令他家拉榼之举悉数破产。如今便是遣了刺客前往行刺,这状似弱不禁风的年轻学政更是胆敢赤手握剑刃而不惧,倒将刺客骇退,反令自己落了把柄在人手。
随后学政以妨碍取试、谋害钦差为由发榜檄文,张贴于城,传令周家椽与武继志一道受审。周家椽自是知晓此番这年纪尚轻的学政乃是动了真格,铁了心欲办他一干人等。正待向往昔素有往来的巡抚董毓葆求助,令其代为从中斡旋一二。不料此番董毓葆亲上门来,却是一改往昔和善之态,竟拉下脸来,丝毫不留情面,道是自己身为巡抚,不可干预学政事务,且若是为学政发觉其有受贿徇私等情节,少不得被其封奏。此外,董毓葆更是过河拆桥,为求自保,免担保护不周之责,更是令周家椽速速将刺客交出,令其归案,如此双方皆可省事,否则亦添缉拿追剿刺客之务。此番周家椽见董毓葆毫不顾念周家旧情,曾受自己不少恩惠,待此番自己出事,竟丝毫不念往昔之恩,竟急于与周家撇清关系。
念及于此周家椽是气不打一处来,心下只道是你不念他周家椽之情尚可,看你今后如何面对京里的吏部侍郎!只是此时求救只怕为时已晚,先行写了家信令京里的家兄在圣上面前求情,求三王爷为自己作保。随后又命可靠之家人,携了金银等物上京打点,这边南昌府衙之中因董毓葆已亲自前来声明叮嘱过,遂暗自打点已然行之不通,董毓葆刘秉衡等人此番是急于将他抓捕归案。奈何时日太短,林煦玉即便受伤染恙亦不肯宽限庭审时日,令他家根本不及打点准备,开堂之时,只得硬着头皮前往。
此番煦玉于学署衙门开堂审讯,煦玉高坐公堂之上,一旁是陪审的董毓葆并了刘秉衡二人。只见大堂中间一溜儿跪着彼时煦玉设计于贡院现场抓获的一干拉榼的武生,为首的正是那武继志,一旁则立着作为证人的生员士子。
此番庭审之前,煦玉早已审讯过武继志,那武继志亦是尽皆招供,将所犯之罪写成供状。此番庭审不过将武继志等人所犯之罪与受害之生员人证等彼此相互对证一回,令百姓得以观看知晓罢了。
审过武生之后又审文童,却说周家椽之前是既以武生拉榼,又使文童枪替代考,此番煦玉依据知情之人举报,擒获几名周家资助培养又专替他人枪替的文生,又命他们招供,将他们知晓的其余同样专做枪替的文生招出,道是若是隐瞒不报,一经查出,一干人等一并连坐加罚。而随枪替之案而出的自是滥保,周家亦有一批年高辈老的秀才专管为人做那廪保,收取重金从而与枪替相互勾结合作,替枪替之人隐瞒。遂此番煦玉亦查出一干专做此营生的秀才,与枪替一并处理。随后依据这干文童的供词,列出周家椽所任用的枪替文生名单,此番庭审煦玉便将此名单并了诸生供状交与周家椽审视,那周家椽战战兢兢地接过,愈看愈心惊胆寒,只见此番煦玉几近将自己老底掀了出来。只听座上煦玉又道:“你且审视清楚了,其中可有那被冤枉的?本官极为公道,尚许你辩护。”
那供词等具有一干文生签字画押,便是周家椽欲狡辩几句亦无从辩起,只得默认。
随后煦玉正待将那周家椽的数罪坐实了,便见南昌府同知定保率领几名衙吏押着一人步至公堂之上,拱手说道:“大人,人犯兴安带到。”
那周家椽见状已是骇得面如土色,此人正是当初周家暗中培养的死士,专为周家椽行些勒索敲诈暗杀等见不得人的勾当,亦是此番前往学署刺杀煦玉的主犯。此人落网,则意味着周家椽行刺钦差的罪名坐实,如此一来则断非干涉本府取试一样罪名便能轻易结案的。
却说之前煦玉审讯一干武生文童并了周家椽之时,那堂上听审的董毓葆并了刘秉衡一直碍于此乃学政职责分内,遂惟有沉默倾听,未曾插言干涉。如今由定保所逮捕之人,所犯之罪则关涉本府刑事案件,确属知府巡抚任内之责,由此忙不迭从座上对犯人叱道:“堂下来者何人,速速报上名来!”
那人犯闻言方抬首对曰:“小人名唤兴安,正是南昌府武生。”
一旁定保则道:“下官遵知府大人之令,前往周家椽家中搜捕当日行刺林大人的刺客,从他家中搜到疑似行凶的兵器,被埋在花园之中,其上有血迹,还有夜行衣之类。此花园正对着这兴安的住处,此物疑似该人所有。”言毕便将证物呈上。
座上煦玉闻言,则道:“此番既是武生犯案,亦属学政职责范畴,若是此生罪名审实,将剥夺其武生资格。”
言毕煦玉从董刘二人手中接过那沾血长剑,又将自己左手纱布解下,将手中伤势与长剑锋刃相互比对一番,全然相合,可知划破煦玉手掌之物正是此剑。随后又取出一幅画轴,命一旁侍立的蔡新打开,只见正是一幅泼墨的《江南春雨图》,然青山的部分却清晰地印上了一个沾泥的鞋印。
那蔡新展开画轴之后则道:“此画不正是世兄当日午后闲来无事之时画的?彼时在下与史兄尚还赏鉴此画,在下等皆赞世兄妙笔丹青,墨泼纸素而随手点染,泼墨为山、泼翠为叶,云霞风雨皆是相映成趣、酣畅淋漓,如今这、这是……”
一旁煦玉闻言干咳一声对曰:“不错,正是此画,此画用墨较深,此地气候湿润,上午又降雨一场,遂半日来皆未曾干透,本官将其铺展于窗下案台之上晾晒。不料那刺客从窗口跃入,正踏在此画之上,留下了清晰的泥印。此番正可与这搜剿的夜行衣的鞋底比对一番,再将画上泥土与鞋底泥土相互比对,若是合对,便能证明此衣剑等物当真乃是刺客之物。”
蔡新则接了句:“只可惜了世兄一幅好画,为这刺客一脚尽毁,当真暴殄天物。”
随后煦玉便命衙吏将那鞋子取来比对,结果自是完全相合。此外又有衙吏前来回报曰在兴安的房中亦发现了大量类似的泥土脚印,因是降雨之故,兴安前往花园掩埋行凶之物时需得掘土,泥土湿润,自是沾了许多在鞋底,随着其主行动而留下痕迹,恰巧留在了兴安房中。此番煦玉则对堂下的兴安说道:“此物既为刺客留下的,如何此物于你院中地下被发现,院中泥土鞋印亦在你房中,你尚可解释一番;抑或你有那证人可证明行刺当时你人在他处,亦可证实你之清白……”
此番不及那兴安辩解,一旁的董毓葆便亟亟开口说道:“林大人何需赘言,鞋印泥土在此人房中被发现,此人嫌疑最大,命人摆下刑具,拶指棍棒地伺候一阵,还怕有甚抵赖狡辩的都悉数招了……”说着便转向那兴安问道,“此番可是你潜入学署意图刺杀林大人,又是何人指使,你且悉数招了,省得我们添这许多麻烦,你还徒受皮肉之苦!”
这兴安见自己主子已是自身难保,即便再行隐瞒如今亦无人可维护自己,何况这座上林大人胸有成竹,一旁董刘二人亦是来势汹汹,皆是不审出个结果誓不罢休之状,不若将自己知晓之事尽数招认,尚能少受些冤枉罪。如此念着方答道:“回大人,当夜奉命入署行刺林大人之人正是小人,小人乃是受了家主指使……”
此番听罢那兴安之言,座上煦玉倒也神色淡然、不辨喜怒,董刘二人面上则是洋洋得意,行刺钦差之事水落石出,他二人便有了交待,忙不迭令那兴安写了供词并签字画押。另一边跪着的周家椽则气不打一处来,这兴安一招供,自是将他这一幕后主使的罪行坐实了,他便也百口莫辩。只见那董毓葆转向自己问道:“周家椽,此番你指派之刺客皆已悉数招认,你还有何言可说?”
那周家椽垂首,咬牙切齿地寻思片晌,手下文童武生皆已悉数招供,如何还有自己这个主谋翻案的余地。正兀自不甘心地沉默着,便听那座上董毓葆将惊堂木拍得震天响,命他莫要抵赖拖延,速速招认了。随后只见那同知亲自递来纸笔,令自己将供状写了。
待审实周家椽等人之罪,煦玉方拉下脸来,此番南昌周家椽案涉及面之广之深实属罕见,其影响深远,严重危害南昌士风考风,遂煦玉判决亦是铁面无私,绝不容情。他素昔为人便是嫉恶如仇,如今更是为除此地毒瘤,惟用重典,只道是不下猛药无以医其痼疾。
此番周家椽之案所涉及之人皆由煦玉亲自定了罪,命衙吏写了卷宗,此番周家椽所犯共五条罪状:
其一,鬻贩枪替;其二,拉榼讹诈;其三,滥保包揽;其四,滋事扰民;其五,雇凶行刺钦差;以上诸罪,实不可恕,剥夺其举人资格,即刻收监,秋后问斩。
武生武继志,素行拉榼讹诈恶举,不法多年,横行乡里,鱼肉百姓,实属周家椽从犯,剥夺其生员资格,即刻收监,秋后问斩。
武生兴安,行刺钦差未遂,剥夺其生员资格,判处终身监|禁。
其余周家椽名下涉及枪替的文童,悉数剥其功名,开除生员资格,情节严重者监|禁三年,较轻者枷号三月以示惩处。
其参与拉榼讹诈之武生,其教习一并连坐,俱剥夺其生员资格,情节严重者监|禁三年,轻者枷号三月。
为周家椽枪替作保的廪保,则是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皆剥夺其生员资格,无论轻者重者,一律处流徙之刑。加以“滥保”勘语,一律革除,永不复用。
却说待此番煦玉将此案所涉及众人宣判完毕,为数不少之人因难受重刑皆跪地乞恩求饶,其中有那自诩才高能文之资深廪生者,欲凭己之才乞求煦玉开恩,免其流徙重刑。煦玉见状将身子往座上靠了,从袖中抽出撰扇啪地展开于手中轻摇慢扇,冷笑一声对曰:“既知今日之果,何行当日之事?你道是欲凭己之才,本官倒欲见识一番,是何种博古通今之伟才尚需本官格外开恩。”
一旁的蔡新史调二人见状便知座上煦玉被激起了性子,心下直怨这廪生不知深浅,戴罪之身竟敢在煦玉跟前叫板,逞才显能。不知素昔惟有这大才子在他人跟前逞才显能的份,他人何敢造次。惹着这大才子动了真怒,不将人驳得体无完肤、一败涂地便也誓不罢休。
第23节
恋耽美
第23节
黄锡彤闻言不甚明了,疑惑反问道:“岂非如之前主公等商议那般混迹于搜山的官兵之中……”
傅世纶未待黄锡彤言毕便插言道:“黄兄可有仔细寻思过,如今主公之业可谓是功败垂成,我们明日能否不被怀疑而混迹其中、逃出生天尚未可知,然即便我们当真渡江进入安徽寻到芜湖残部,便是以如今所余势力欲图东山再起可谓是难上加难……”
黄锡彤听罢这话问道:“依仁兄之意我等如今当如何是好……”
此番只听傅世纶压低嗓音说道:“此外,兄不是不知当初兵败被俘的张丕烈等人,于扬州被处以极刑,且亲眷亦未能获免……在下是想此番我等既谋不到个前程,亦寻不到出路,不若就此投靠了朝廷,既可保亲眷无碍,亦可令自身免此噩运,兄以为如何?”
黄锡彤闻言亦有所动,然念及一事又迟疑道:“然马公对我等恩重如山,临行之前亦将财产分于我等,令我如何能就此忘恩负义,为己活命而出卖于他?”
傅世纶对曰:“如今性命已是朝不保夕,那等财产不过是身外之物,无甚紧要。倘若命皆不保,便是有那财产亦无福消受。今日在下言尽于此,便是为劝君回头是岸,莫要执迷不悟。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若非马公今日已是走投无路,在下亦不欲出此下策。到底我等之命不该由马公掌握,乃应我等自己抉择去路与死生,兄道是如何?”
那黄锡彤听罢已是无不认同,随即问道:“仁兄所言甚是,如此仁兄道是如何?”
傅世纶忙道:“官兵如今已于牛首山下扎营,只待明日天明上山搜寻我等。此番可趁着马公并其余众人正沉睡之际,偷偷下山投靠官兵,趁马公未离此处之时引官兵上山,我等正可凭此将功赎罪。”傅世纶说罢顿了顿又道,“依在下想来不若此番便由在下亲自走上一遭,前往山下寻那王师大营,将此事报告五王爷。而兄则留守于此,替在下等牵制住马公。待事成之后,在下定将兄之事原本告知与王爷,绝不令兄之功劳湮没了。”
黄锡彤为傅世纶一番巧言说得心下大动,欢欣鼓舞,频频点头应承。之后二人商议一番细节,又再度约定一回,那傅世纶便悄声携了武器,飞奔下山去了。这边黄锡彤则因心怀鬼胎而心不能平静,再度翻身上榻,欲强自安睡,然思绪纷繁,却又难以静心入眠。正佯装熟睡之际,忽觉身侧一人暗推自己身子,那黄锡彤骇得浑身一颤,忙不迭坐起身来,只见推搡自己之人正是马文梦,骇得舌头打结,结结巴巴地问道:“主、主公,此、此时有何贵干?”
马文梦未觉有异,只答道:“睡至半夜却失了睡意,遂前往尔等房中探视一回。世纶可是睡在你之侧?”
黄锡彤答:“正、正是。”
马文梦则道:“如此为何榻上不见其人影,可知他现下往何处去了?”
黄锡彤道:“弟之前一直熟睡,并不知傅兄去向,设或外出如厕方便去了吧。”
马文梦闻罢对曰:“既如此,我们且在此候他片晌,如今我们人马不多,需得齐心方是,若见他无事方罢。”
那黄锡彤听罢马文梦之言心下生出几许不自在,他自是知晓傅世纶去向,正是为了卖主求荣,然此番马文梦尚且不晓,却仍忧心傅世纶安危,念及于此,黄锡彤不禁生出许多愧疚悔恨。然见马文梦此番只顾坐着不动,又生怕自己心事为马文梦知晓,遂便也格外忐忑难安。
此番他二人候了半晌,那傅世纶自是不会出现。至此马文梦方心下生疑,暗忖这般时候,山下又皆是官兵人马,他能前往何处?若说他胆小怕事欲撇下自己一行人等独自逃命,然他不会不知较了他一人逃命不若他十人一道,尚能相互有个照应;如此想来,他既非是为一人逃命,余下的可能便惟剩……念及于此那马文梦登时敛下面上神色,对黄锡彤肃然斥问道:“锡彤,可知傅世纶到底去了何处?”
黄锡彤见马文梦瞠目怒斥,惮其威严,心下辗转踟蹰,经历几许挣扎,口中支吾着,总算喃喃开口说道:“属下之前起身小解,便见傅世纶已不在身边,属下随即起身外出找寻,便见他偷偷摸摸下山去了……之前属下亦不敢肯定他下山所为何事,遂亦不知当讲不当讲……”
马文梦闻言大惊,当即立起身怒而斥道:“你好生糊涂懵懂!为何发现之初未曾将此事告知与我!险些误了我等!傅世纶此时下山,定是向山下官兵告密,此人是欲出卖我等!”
随后马文梦忙不迭召集屋内其余随从,将傅世纶之事大致说了一番:“……如今我等计划已为傅世纶知晓,此处已不安全,想必未过多久傅世纶便会带领官兵上山前来此处搜捕,我等需即刻离开此处。”
其余马文信等人闻言皆是大感意外,然亦是义愤填膺,只道是未想那傅世纶竟是忘恩负义禽兽不如之人。马文梦又将农户唤起来,告知他他们一行人即将离开,询问牛首山可有能避开山下大路而不为人知掩人耳目的小路之类的。那农户亦不怀疑马文梦等人身份,忙答:“有的有的,有一条小道生在悬崖边上,需紧挨着崖壁通过,只有村中少数人知晓。若是从那里下山,便能到达山下江宁镇了。”
马文信闻言遂道:“如此说来,不若就此更改计划,化装成百姓模样混入江宁镇中藏匿。”
马文梦颔首认同,随即向这农户买了几套他的衣服,一行人忙不迭就此乔装打扮。随后又虑及此番逃命要紧,王正玺无疑已形同累赘,马文梦即命马文忠将王正玺杀死灭口,再将尸首扔进悬崖下,以免其泄露行迹。那农户见状骇得面色苍白,瑟瑟发抖,马文梦又取了一个金镯子递与那农户说道:“此番你若代为保守秘密,且带领我等安全下山,此镯子便归你所有。”
那农户战战兢兢将镯子收了,望着马文忠手里那滴血的钢刀哪敢不从,只得跌跌撞撞地在前引路,将这一干要命的财神爷请下山去。却说那农户将马文梦等人送过悬崖,便指着下山的一条小路曰此处仅此一路,沿路下山,便可到达江宁镇了。马文梦等人依言去了,农户方返回家中。未料途中竟邂逅一本村相识的猎户,夜幕朦胧之中农户因之前之事尚且胆战心惊、心不在焉,只亟亟地往家里赶,便也未曾见到那猎户。猎户见农户正是从后山的小径而来,心下疑惑,不知农户这般天不见亮的前往那素昔无人问津的悬崖小径之上所为何事。又见农户神色慌张,行迹匆忙,遂心下生疑,待天明之后便往了农户家中探望。
?
☆、第七十回 江宁决战旧人重逢(九)
? 当日天刚破晓,那猎户便踏露前往农户家中,彼时夜幕未退,只见农户大屋之中尚且亮着一盏油灯。猎户见状心下生疑,只道是这农户为人向来克啬,平日里抠抠索索,连根点灯的灯芯俱是省了又省,生怕费得多了,何尝如今日这般于天将亮之时仍燃着油灯。遂忙出其不意地掀开农户家的大门,只见那农户闻见声响便手忙脚乱地将手中的两只镯子往了怀里一塞。
那猎户见罢忙步至农户跟前问道:“将什么东西塞进怀里,取出来给兄弟我看看。”
农户只拿身子背对猎户搪塞道:“没、没什么,你眼花看错了。”
那猎户嗤之以鼻:“大爷我连那跑的跳的毛兔皆不曾看走眼的,能百发百中,还能瞧不清你小子搞的鬼?你莫要跟我扯淡,将那藏着的镯子拿与我瞧瞧。”
那农户见糊弄不过,只得不情不愿地将镯子掏了出来,递与猎户看视。那猎户里外打量着手中颇具分量的两只纯金手镯,每只均有小指来宽,不禁眼放绿光,拽在手里便不欲归还与农户,一迭声儿地问道:“老天爷啊,你往日里可是连那银镯子都没见过的人,如今怎的竟有这金镯子,你往何处发的这等横财?!”
此番农户只忙不迭将镯子从猎户手中夺回,口中搪塞曰是他人送的,却断不肯再行细说是何人送的。那猎户听罢自是不肯相信,只一味逼问,农户亦一味搪塞。正待他二人相持不下之时,便闻见屋外忽地人声鼎沸,脚步纷杂,随即便传来急促粗鲁的叩门声。
农户听罢骇得魂飞魄散,只道是自己所系良民,从来安分老实,垂首做人,如何不过区区两日,便撞上这两起凶神恶煞之人。见那猎户向自己挤眉弄眼示意许久,方鼓起勇气前往应门,只见门外正立着之前跟随马文梦一道前来寄宿的傅世纶,在傅世纶身后,尚还立着一大官打扮之人。
那农户随即心惊胆寒地询问傅世纶道:“大、大爷,这是、这是出了甚事?小的、小的什么都不知道!……”
那傅世纶对身后站立地大官讪笑着示意:“于将军,正是此处。”
那大官正是于荫霖,闻罢傅世纶之言抬首往了农户屋内扫视一眼,问道:“你确信首逆一干人曾于此处停留?若是所言非实,当以谎报军情之罪论处。”
傅世纶忙不迭保证:“在下所言千真万确,愿以项上人头担保。若是将军不信,大可询问此屋主人。”傅世纶言毕随即摆出一副和蔼可亲之状诱哄农户说道:“你且将你知晓之事告知将军,若是能协助我等擒获马文梦,自是重重有赏。”
那农户只是下意识回答:“小的、小的什么也不知……”
此番于荫霖已是按捺不住,好不容易有了首逆的线索,若是能由自己这一队擒获首逆,当是头功一件,他自是不肯轻易放过了,心急火燎地推开身前傅世纶,一步上前跨至农户跟前厉声问道:“那马贼乃是朝廷钦犯,作乱首逆,还不将你所知之事悉数招来,否则当以包庇贼逆之罪论处!快说!首逆一干人等现下往何处去了?”
农户已为于荫霖淫威骇得浑身乱颤,口中结结巴巴地说道:“往、往后山小径……去了……”
于荫霖闻罢忙不迭追问:“后山小径是何处,还不快快领了我们前往!”
此番不及农户回答,一旁的猎户便亟亟上前对于荫霖自荐道,欲趁机讨些奖赏:“大人,小的知道后山那条小径,小的可领了大人等前往。”
于荫霖闻言转向猎户说道:“此言当真?”
猎户忙道:“您老一句话小的我便人头落地,又如何胆敢欺瞒了军爷……”这猎户为取信于于荫霖,将农户之事亦一并抖落出来,“这农户本是这牛首山上的赤贫户,素昔兜里搜不出几粒碎银子,今日忽地不知在哪里发了一笔横财,身上竟揣了两个拇指粗细的金镯子,若不是从那贼人手中得的赏赐,又是从何处来的?”
一旁农户闻言正待拿话掩饰支吾,却见于荫霖叱道:“你可是从那贼逆手中得了好处,方替人掩饰?”
农户还欲狡辩:“不、不,我什么都不知道!……”
于荫霖哪管他争辩,挥手命士卒搜身,从其衣襟内果真搜出那两只镯子,此番不言自明,罪证坐实,包庇首逆,于荫霖即刻命人将农户捆了,将那两只镯子亦一并没收,押回军营问罪。
此番于荫霖自是信了傅世纶并了猎户之言,遣了一传令兵将此间之事悉数禀告与城中五皇子知晓,并道自己定将首逆擒获。随后自是亲率一路人马携了傅世纶一道随了那猎户往了后山悬崖小径追缉马文梦。又另遣一队人马饶往山下,于马文梦下山的必经之路上埋伏,前后夹击,将其一网打尽。
与此同时,那马文梦一干人等踏夜奔逃,在那半山腰上借着晨曦的薄光已然目见山脚下的江宁镇,所剩几人皆是欢欣鼓舞,正待整齐着装,待清晨城门大开之后混迹于进城百姓之中进城。不料此番刚步至江宁镇北城门前,却见此处已设立关卡,城门处的官兵严查每一名进城之人,搜身之后需道明姓名户籍身份与进城理由,方可准入城中。马文梦等人见状只得于城门附近停下商议对策,只道是盘查如此严密,恐怕很难混入其间。半晌过后,尚未寻思出一二对策,便见从山下行来一队人马,并非城中官差衙吏,正是王师打扮。那领头之人向城外关卡处的差吏吩咐一阵,随后便分头驻扎在牛首山下各个路口,盘查上下山之人。众人见状心下一紧,皆知这队人马正是冲着自己而来,只怕是因了之前傅世纶出卖他们的行迹之故,官兵已知晓他们藏匿于牛首山上,方下令封山。此番马文梦等人下山已是不可,遂只得往了来路返回,只道是来路毕竟人迹稀少,尚可返回藏匿于山中。未想回头未行多远,便见一村民打扮之人并了那傅世纶正引着一队官兵从悬崖小径处追上前来。再度转身欲向山下逃去,却见山下的官兵亦已包围上山。不过片晌,周遭已围拢数百命官兵,将他几人团团包围。
此番马文梦等人见状,自是知晓此番是虎落平阳、寡不敌众,那黄锡彤因之前便与傅世纶有约,遂忙不迭对那傅世纶高喊:“傅兄,莫忘你我当时之约!”
那傅世纶闻言亦是颔首以示知晓,转身向为首的于荫霖言明。一旁闻罢黄锡彤之言的马文梦恍悟这黄锡彤原来早已与傅世纶沆瀣一气,背叛自己,登时怒上心头,气不打一处来,从身上抽出长剑,手起剑落,登时便将立于自己身后的黄锡彤斩杀。随后取出丝帕将刃上血迹抹了,掷于地面,一面恨声说道:“我马某扪心自问待尔等不薄,不料尔等竟是忘恩负义、卖主求荣之徒!”言罢手持长剑直指那躲闪在于荫霖身后神色慌张的傅世纶接着道,“此番我马某便是豁出性命不要,亦要亲手将尔等叛徒奸人斩杀!”说着挥剑直杀过来。于荫霖从旁见状,将手一挥,周遭士卒一拥而上,刀刀均架于马文梦脖颈之上,马文梦无法,只得停步,弃下手中之剑。于荫霖命人将马文梦几人拿绳子缚了,随即遣人飞马报知五皇子,只道是此乃擒获首逆的头功,此番便由他于荫霖拿下了,随后亲自将马文梦几人押往江宁受审。一路之上,马文梦仍是骂声不绝,将那傅世纶骂得狗血喷头、面无人色,押送的官兵只得将马文梦嘴里塞了土块石头方才堵住其口。
擒获马文梦的次日,五皇子便于江宁总督府的大堂之中庭审马文梦。此番只见五皇子端坐大堂之上,未着甲胄,惟着亲王常服,面上观来是年纪轻轻、相貌堂堂,文质彬彬、不怒自威,难以想象此人正是统领大军一手将马文梦所建之江南政权摧毁殆尽之人,乃传闻之中智勇双全、身手过人的“本朝第一高手”,便连那十面埋伏阵亦擒之不下。马文梦正如此暗忖,便为身侧士卒呵斥跪下拜见堂上五王爷。与此同时座上五皇子亦在打量这马文梦,只觉这首逆生得魁梧壮实、仪容伟悍,面宽口阔、面色黝黑,心下思量这等人如何在江淮地区兴风作浪,竟有那本事令十数万反民贼众追随,且其中不乏朱学笃那般颇具智识之人。只见马文梦虽反剪双手,然仍挺直了身子不肯下跪,一旁一左一右两名士卒使力仍是按捺不下。正立于五皇子一旁的稌永见状亲自步至马文梦跟前,使力狠踹了马文梦腿骨两脚,几近将马文梦的腿骨踢断,马文梦难以站立,方才跪了。
期间五皇子倒也极少开口,惟令帐下文官幕僚审讯那马文梦,此番只见那马文梦桀骜不驯,惟道自己乃是时运不济,误遭奸人算计,方落入官兵手中,否则又如何会有今日。称自己谋反乃是替天行道,举大义之旗,谋庶民之生存。反倒将五皇子帐下文官驳得哑口无言,不知如何应对。惟五皇子待那马文梦将自己的大义陈述毕,方缓缓开口,未言别事,只将此番自己出征所统领之王师人数、军资,并了此番朝廷为平定江淮之乱所消耗之人力物资,以及双方战争之中所牵连的城池百姓土地资源等数向马文梦述了大概,只道是:“……如尔等一场兵灾人祸,便需耗费甚巨,投以数以万计之兵卒性命方得平息,更勿论其牵连甚广,波及无辜;何况江淮地区以北产粮一向不丰,如今因尔等大兴战祸,该地已是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如此伤筋动骨,欲恢复江淮地区元气,当是耗时弥久。为上位之君者,若因一己之私而劳民伤财,尚属难以宥恕之罪;尔等区区一介草民,何德何能行此伤天害理、致使民不聊生之事,而自谓是替天行道,真真可笑!”
马文梦听罢方无言以对,心下难以置信,只道是五王爷作为本朝第一武将,战功赫赫,不料生性却不尚武治尚文治,尚能爱恤军民,颇具文景之风,王师不愧称之为仁义之师。五皇子见马文梦无言,亦不多话,令其先行写下供状,交待自己名姓身世并了谋反经过。亦将朱学笃等人的供状交与他对照,待马文梦阅至其中所言曰“不为其他,但求脑肝涂地以报知遇、馈赠之恩”之时,亦是泪盈双目,道句“马某一世,得朱先生相助,当死而无憾矣”。随后五皇子将此间事宜写成奏折命人呈递京师,按当初景治帝圣旨所言将首逆并了贼酋于江宁城中市曹处以极刑,逆贼眷属中年满十六岁者男眷一并处斩,女眷入官为奴,三日后行刑。五皇子亦命书办将之写成告示,于城中各处广为张贴。
?
☆、第七十回 江宁决战旧人重逢(十)
? 行刑前夜,待通报五皇子后,贾珠亲身前往总督府的大牢之中探视朱学笃,彼时钦思方才探视完毕,将将离开。贾珠目视一回钦思的背影,心下暗叹一口气。随后方于栅栏跟前坐了,对监内朱学笃自我介绍道,口气倒也分外客气:“在下兵部郎中贾珠,与钦思素昔相厚,此番特来探望先生。”
朱学笃闻罢贾珠之言倒也丝毫不以为意,惟问道:“贾大人此番前来可是替五王爷抑或朝廷做那说客?”
贾珠知晓碍于自己身份,朱学笃对他难免心存芥蒂,遂此番不言眼前之事,先从往事谈起,自报身份道:“并非做那说客,先生矢志不渝,钦思尚且未能令先生移其志向,在下一介晚生,又如何能够?不过是欲与先生闲说些许往事罢了。据闻早年家师曾有幸于江南这处面见过先生,与先生有过一场未完之局……”
朱学笃为此言勾出一丝兴味,遂问道:“不知大人尊师所系何人?”
贾珠答:“家师正是邵承祚先生,讳应麟。与先生正属同辈中人。”
朱学笃笑曰:“原来大人乃邵承祚高徒,失敬。”
贾珠忙自谦道:“先生过奖,高徒愧不敢当。邵先生声名远扬,平生所授之徒皆为才子文士,惟晚生乃名不经传之人,当不得如此盛名。”
朱学笃闻言却也不以为然,却并未反驳,只就势询问应麟北上之后的经历,贾珠皆一一作答,随后更是因了贾珠乃应麟之徒,只怕亦是自己平生最后能得以接触的与应麟相关之人,甚至提出欲就此与贾珠对弈一局,以了却平生所愿,却为贾珠婉言拒绝:“晚生棋力平平,素昔不谙此道,先生且允了晚生藏拙,莫要献丑于人前;且恐玷污家师之名,在下断然不敢代家师与先生对弈,若是换做家师其余高徒,无论子卿抑或珣玉,皆可令先生意忺。”
朱学笃闻罢则笑着摆手道:“贾大人到底过谦了,一味推诿,不能推心置腹,又言何交谈?”
贾珠忙道:“先生教训得是,晚生记下了。若是先生心有所念,若还记得当日之局,可将棋谱记下,待晚生归京之后交与家师,令其得以将残局完成。”
朱学笃听罢兴味顿生,亦是赞同,贾珠忙不迭命人送入纸笔,朱学笃则于监内将棋谱画下,又一面说道:“当日因事耽搁,汝师匆忙作别,彼时在下已落一子,正待看承祚如何应对,欲以此与之一决胜负,奈何却至今未尝能得以继续当日之局。若此番得蒙大人开恩,将之交与邵承祚,当可了却在下心愿。”半晌过去,终将棋谱完成,从内递与贾珠,贾珠接过,草草览视一番,只见此局分明便是死局,朱学笃最终所落之子已封死应麟所有棋路,接下去只怕亦惟有弃局认输之份。饶是如此,贾珠亦未发一语,只道是定将此物交与应麟。
随后朱学笃则道:“实不相瞒,以在下观之,贾大人断非如己所称那般凡俗无奇之人。素闻邵承祚识人观物、看相占命之术已入化境,得以入他青目之人,断非平庸之辈;若在下未曾错认,此番助五王爷大破在下十面埋伏阵之人,正是贾大人。”
贾珠闻言笑曰:“晚生一介文官,先生何以认为晚生有那身手?”
朱学笃对曰:“贾大人不必隐瞒,大人虽文质彬彬,一派斯文,然与五王爷一道具有武人所有之精气神,断非一手无缚鸡之力的弱质书生可以相提并论。在下虽不懂剑术,然钦思那点身手到底乃是在下依据剑谱逐字逐句教导训督之果,大人身手与否在下自是识得。”说罢亦自顾自叹息道,“回首在下一生,虽说邵承祚一生亦是运蹇时乖,然若说在下有甚歆羡邵承祚之处,便是他得以收徒授学,将一生所学传授下去……不若在下,惟有钦思一徒,虽待他如半子,然除却授他识字习剑之外,其余经史子集、诸子百家、杂学旁类等皆未能传授,当真乃是憾事一桩……”
贾珠:“……”
朱学笃又转向贾珠说道:“在下观大人迥异于此世间凡俗之辈,乃是胸有别才之人,想必教导大人亦是承祚引以为豪之事。邵承祚虽集此世经史百家之大成,所学颇杂,然为人倒颇为正统,此番竟亦教授出如大人这般离经叛道之徒,通晓阴阳五行、奇门遁甲之术,当真奇事。”
贾珠则道:“晚生所习当属不务正业,素昔亦常为家师嗔诫,奈何不知悔改。然家师为人亦极其豁达开明,断非那等惟圣贤之书皆蔑为旁门左道之人,遂晚生读书有幸得以从心所欲。”
朱学笃道:“在下此番当不讳言,若非托大人之福,五王爷并了王师南征未必便能如此顺遂;若非大人横加插入,大抵钟山之役在下之阵终能擒下五王爷,彼时王师惟有群龙无首、全军缟素。”
贾珠惟搪塞一句:“王爷帐下能人异士甚多,王爷本人更是足智多谋,能得今日之胜,断非晚生一人之故,俱是众人智慧之结果……”
朱学笃闻言终是叹息一声:“此言亦是在理……到底此乃天意,开阳与开阳增一乃相伴而生,于此在下亦是无能为力……”
贾珠沉默片晌,终无言以对,只得转了话题道:“如今先生尚有何憾?若是力所能及,晚生当代先生完成。”
朱学笃摇首答道:“除却上述所言之事,在下已无憾。如今,但求死耳。”
贾珠追问:“先生可曾有过那么一刻悔恨自己协助马氏之举?”
朱学笃摇首否认:“不过求仁得仁,亦无怨怼。”
贾珠道:“便如当日王爷所言,此乃兵灾人祸,对于江淮地区百姓而言,无论马氏所谓兴兵举义抑或是王师平叛剿贼,皆是兴师动众、生灵涂炭,先生若常怀仁义之心,又如何忍见此景?”
朱学笃对曰:“大人研习《易》,当不会不晓所谓否极泰来、不破不立,可知事无常全,皆是周而复始,若非坏至极致,安如何得生?以乱治乱,未尝不可求得乱去安来……”
贾珠又道:“便是不说百姓之苦,单就钦思一向视先生为父,先生如何忍心撒手而去,与钦思天人永隔?”
朱学笃闻言笑道:“钦思亦有其命定之局,断非在下所能主宰。若是在下能够抉择一二,在下惟盼钦思此生与在下皆为陌路方是,如此当不会有此诀别。”
贾珠闻罢此言,其决绝之意已是呼之欲出、显而易见,贾珠无法,自知朱学笃是万难说动,最终只得吩咐狱卒勿要苛待,便告辞而出。
话分两头,正待贾珠前往总督府议事厅回禀面见朱学笃诸事之时,只见此番议事厅内正聚集了为数不少的将领官员幕僚谋士。贾珠本道是明日便是行刑之日,五皇子怕是有那要事召集众人商议,不料却见钦思正跪于五皇子座前泣诉乞请道:“……钦思自知师父之举乃是大逆不道、罪大恶极,断无宽宥之理;钦思不敢妄想此番能够赦免师父之罪,免其一死……然钦思到底受其教养之恩,当需以父礼敬之;孝道乃人伦之首,钦思断不敢违逆了。此番钦思恳请殿下看在钦思份上,免其寸磔之刑,赐其速死,以全其最后的颜面……”言罢连连磕头。
一旁站立的众官员皆是一声儿言语也无,惟从旁沉默。人群之后的贾珠见状,又忆起方才狱中朱学笃言语中所流露的对钦思的照拂之意,心下悲凉之感顿生,遂将头转向一旁,不忍卒视。
只听座上五皇子急道:“钦思,你可知你此举将有何后果?”
钦思闻言顿了顿,方沉声答道:“弟……自是知晓,然弟亦是无怨无悔……”
五皇子又道:“钦思,本王尚待你效力于本王麾下。”
钦思听罢忙叩头对曰:“殿下抬爱,钦思不敢不从。此间事毕,钦思誓死追随殿下!……”
五皇子闻言,闭目长叹,道句:“你既以人子之道相求,本王何忍相拒,当成其所愿。明日朱学笃于市曹斩首,允你收敛其尸安葬。”
钦思听罢这话叩头:“钦思多谢殿下成全。”
贾珠见罢此景默默无语,心下长叹,只道是此举于五皇子而言不啻为仁义之举,于钦思而言……则不说也罢。贼酋之中,惟朱学笃得以速死,其余众人,则均是极刑……
正如此念着,便闻五皇子唤道:“鸿仪,见过朱学笃了?此番耗时弥久,你二人谈甚?”
贾珠闻言忙答是,上前行礼,随后将他二人谈话详述一番,将棋谱递与五皇子看了。五皇子见罢亦不甚在意,只道:“明日你做那监斩副官,与本王一道监斩。”
贾珠听罢虽心下不愿,极为抵触,然心知两江总督孙树身陨,无人可替,亦无可奈何,只得答道:“……是。”
?
☆、第七十回 江宁决战旧人重逢(十一)
? 翌日,行刑自卯时开始,彼时天未破晓,官兵便于江宁城市曹中将刑场布置妥当。因处决贼酋的告示于几日前便已张贴在城中各处,遂此番无论城内、城外的百姓俱知此事,早早赶至市曹这处,将刑场围得水泄不通。其中正有那带领于荫霖等人前往悬崖小径抓捕马文梦的猎户。
却说那猎户因助王师擒获马文梦而就此发迹,于荫霖不单将本属于农户的那两枚金镯子转赠与猎户,又额外赐了那猎户两碇十两的金元宝,令其跟随押送马文梦的官兵一道前往江宁叩见五王爷。那猎户见状喜得浑身发颤,跪在地上对着跟前于荫霖连连磕头。随后进城,猎户战战兢兢地入了总督府,宛如朝圣一般,见罢身着一等侍卫服的稌永之时便将之当作五皇子,未待将人瞧得清楚便忙不迭跪下磕头。稌永见状干咳一声,道句“我并非王爷”,之后于荫霖到达,方将猎户领至议事厅五皇子跟前回禀诸事,此番按下不表。
那猎户自得了一大笔赏赐,又立下“大功”一件,一跃成为牛首山这处的望族,出入之所无不受当地之人追捧。此番闻知王师于江宁市曹处置人犯,这猎户特意着了新添置的大毛外套,带领一干喜观热闹的乡民天不见亮便赶到江宁城外,急不可耐地待开了城门后前往市曹观看行刑。此番马文梦在寻常百姓口中不过贼寇,然在猎户这处却成了十恶不赦、罪大恶极的亡命之徒,沿途皆向身畔跟随的乡民吹得天花乱坠,只道是之前协助王师擒获马氏之时他是如何不惧艰险,坚定立场,为那马贼百般威逼利诱而不为所动。之后又如何拜见传闻中英明神武的五王爷,虽未瞧清五王爷长相若何(因了他回事之时皆是伏地跪启,不敢抬头),然倒将王爷的袍服皮靴瞧得分外清楚。
此番这猎户领着乡民亟亟地抢占了最为靠近监斩官主座的位置,此处亦是摆放安置回避、肃静等木牌仪仗之处。那猎户挤在人群之前,又不迭伸头远眺寻觅,嘴里嘟囔着:“这游街的队伍怎生还不出来?”
他身后一乡民闻罢则道:“时候还早,只怕要等到卯时罢,这时候寅时还不到。”
终于,东方微露破晓之光,卯时将至,只听从正中大道传来鸣锣之声,一共十三棒锣开道,伴着锣声而来的乃是回避、肃静的木牌并了诸仪仗,随后方是五皇子所乘由八人所抬银顶黄盖红帏舆轿。其后跟随官将诸人仍是按官阶大小排列,文官乘轿、武将骑马。之后方才押赴众贼酋入场。只见五皇子身着绯色亲王冠服,于场内下轿,周遭围观诸人皆跪下山呼“王爷千岁”,那猎户更是率先跪下叩拜,较了谁人均要积极。此番五皇子照旧率领一干文官武将祭拜上香,随后从一旁稌永手中接过圣旨,当众宣读,其上乃是景治帝亲手批示的马文梦等人十大罪状,于江宁市曹处以极刑示众。宣读毕,众官将并了周遭百姓又叩头高呼“吾皇万岁”。随后五皇子方掀衣入座,手掷签令牌,宣布行刑开始。贾珠从旁坐于副官座上,记录行刑经过。
此番最先押赴上前的正是朱学笃,只见朱学笃虽身着囚服,发髻凌乱,然神色安详,泰然自若,无一丝乞怜悲戚之色。信步走上高台,口吟七言绝命诗一首曰:
“生死成败皆为幻,
谁是谁非转头空。
堪怜世人窥不破,
但笑痴愚昧本真。”
吟毕,从容赴死。台下钦思早已备好棺椁等物,待行刑完毕,方与他人一道将朱学笃的尸首收殓入棺。一旁贾珠见罢此景心下着实钦佩,亦暗自叹惋“世间真名士又少一位”。将朱学笃之诗誊录下,又自顾自出了好一阵子的神,方将处决朱学笃的时间刑罚记录在案。而人群中那猎户见朱学笃被斩首,虽并不识得朱学笃,亦不知其事迹,然知晓其既为贼酋,定亦是罪大恶极之人,恶人被斩,正待欢呼几声,却碍于周遭众人鸦雀无声。那猎户方为情势所迫,只得随之沉默。
朱学笃过后,便是以马文梦为首的一干贼酋,包括马文梦及其两名族弟,麾下亲信将领等十七人皆处以磔刑,然因了马文梦为首逆,罪大恶极,所受刀数皆高于其余诸人,乃一千零二刀,其余贼酋则百数十刀。为马文梦株连的贼属众人,则皆先于马文梦等人处斩,定令贼酋众人见罢亲眷惨死。
此番只见马文梦被押赴刑架之时,虽身戴木枷,竟出其不意地挣脱了左右押送的兵卒,一脚踹翻一个,将二人踢倒在地,随后又补上几脚,竟将二人当场踹毙。随后便立于刑场中央仰天大笑。刑场众官将见状皆唏嘘惊诧,亦欲上前制止。却见座上五皇子只不慌不忙,亦未出声呵斥,惟淡淡唤声:“稌永。”
身侧侍立的稌永闻声答是,随即步至马文梦跟前,当胸一脚,将其踹倒在地,断了肋骨,稌永呵斥道:“无知狂妄贼逆,死到临头,尚还兴风作浪!”言毕方指挥士卒将马文梦缚于刑架之上。
马文梦尽管受伤,仍是叫嚣不迭:“任你千刀万剐,爷眼都不眨一下,今日赴死,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马文梦之后又将其余诸人一并押上高台,捆缚于刑架之上。随后行刑开始。
却说那马文梦倒是一真汉子,眸光追随刀锋过处而神色不变,更无戚容。其余马氏兄弟亦是闭目咬牙,未有一句呻|吟出口。贾珠从旁监斩,只顾垂首记录,亦不忍卒睹,心下默数着刀数,惟盼着煎熬快些过去。抬眼用余光偷觑一旁的五皇子,只见其仍如上回监斩那般神色格外漫不经心、索然无味。此番行刑过程进行了一个时辰有余,围观之人不见减少,反倒愈增。那猎户挤在靠近五皇子的位置观看,便也瞧上场中马文梦等人片晌间或又转头瞧上座上五皇子片晌,口中啧啧称奇。
之后人群中忽地传来一阵骚动,只见一名士卒从刑场外牵进一孩童,状貌三四岁,贾珠见状大惊,不禁脱口而出:“殿下,莫非此子便是?!……”
此番五皇子方目视着马文梦的方向露出饶有兴味的模样,亦不回头,答道:“不错,此乃首逆最幼之子。”
只见那稚子虽不晓此乃何处并了此间所行之事,见罢场中的马文梦,便挣脱那士卒的手跌跌撞撞地往了那台中跑去,奔至马文梦跟前仰头唤声:“爹爹。”
那刑架上的马文梦垂首,之前目睹自己长子次子斩于跟前尚且毫不动容,然此番见罢稚子清澈无暇的双眸,一派天真灿漫,终至于泪如雨落。而场上士卒未有领走幼子的意图,那领来幼子的士卒又将一木制玩具交到稚子手中,令其在此玩耍。见罢此景,座上贾珠终于再难忍受,径自离座蹲在一旁干呕,浑身战栗不迭,胸中翻江倒海、五味陈杂,双目盈泪悬于眶中将落未落。稚子不知世事,却仍令其目睹生父被刑经过,何其残忍。
一旁五皇子见状,伸出一手一把将贾珠从地上拽起,拉至自己双膝上坐着,一手搂着贾珠身子一面问道:“仪儿,你又在闹甚别扭?身为监斩官员,这般行止成何体统?你莫道这般时节你亦中暑……”
贾珠并未解释,身子兀自抖若筛糠,嗫喏着说道:“伏乞殿下……赐马文梦等人速死……莫要这般……”
五皇子闻言却不以为意,全当戏言,不答此话转而说道:“战场之上亦能刀锋舔血、视死如归之人,如何今日竟骇成这般模样?”
贾珠听罢此言知晓自己方才所求断无可能,闭了双眼,将面庞埋着五皇子肩上,方才又道:“如此,惟恳请殿下下令将那稚子带离此地……”
此番五皇子方允其言,于贾珠耳畔低声道句:“成卿之言。”
贾珠遂答:“多谢殿下。”
随后五皇子挥手示意场中士卒将稚子带离,稚子见自己离了父亲身侧,沿途俱是频频回首,顾看连连。
贾珠回首见幼子被带离刑场,方又转过头去,自知自己此番状貌不雅,难成佳话,忙不迭欲从五皇子腿上起身,不料五皇子却不松手。又挥手示意一旁侍立的英啓代为笔录,自己仍一手搂着贾珠,一手接过稌永呈上的盛有从栖霞寺所采之清茶的青花玲珑瓷茶盏慢尝细品。此番贾珠无法,仍将视线背对着刑场的方向,双手虚扶在五皇子一侧肩上,半靠于五皇子身子一侧,渐觉方才胸口那排山倒海的难受窒息之感随之平复,然心下那悲凉戚哀之感却始终挥之不去。
另一边,周遭侍立的众文官武将见罢行刑状况,因对马文梦恨之入骨而对其遭遇痛赞称道之人有之,对其面对酷刑无所畏惧、面色如常而暗自称奇之人有之,无论是何种态度,皆看得津津有味。围观的百姓之中,同情者有之,忿恨者有之,好奇者有之,如猎户那般跟风围观称道者则更多。此番那猎户只觉应接不暇,不知该将目光投放于何处,一面注视着场中马文梦等人被横刀剔肉,心下尚还默数计算着刀数;一面又迫不及待地转而欣赏主座上的五皇子,见罢五皇子搂着贾珠的闲适之状,心下又颇赞几句“王爷当真好个风流俊俏的人”,遂只得任由目光这般忙碌地来回逡巡。
若说彼时现场有谁与周遭众人迥异,除却整场将目光避向一旁,恨不能闭目塞听的贾珠之外,尚有一人。虽跟随众官员一道前来市曹观刑,然亦是扭头闭目,不忍卒视,此人正是梁思问。于此站立片晌,心下万般悔恨当初竟因一时好奇随众官员前来刑场观刑。落得此番看也不是走也不是,不知如何是好。正值这时,梁思问便见众官员之中尚有一人与己类似,亦是对了刑场之中的血腥情景难以卒睹。该人正是贾珠,即便是虚倚在五皇子怀中,亦始终面色难看,闭目转头,与其余官吏对照鲜明。那梁思问见状心下对贾珠生出几许好奇,随后眼光游弋至贾珠左手无名指所戴戒指之上,打量片晌,登时恍然大悟、感慨万千:这戒指不是……
?
☆、第七十回 江宁决战旧人重逢(十二)
? 却说当日行刑直至日落时分方才结束,期间贾珠屡次以不合礼数且己身不适为由请求五皇子放他起身,五皇子方才作罢。午间休息用膳,贾珠方回了驻地,随后的监斩笔录工作由英啓接手。除却马文梦之外的诸贼酋于上午皆行刑完毕,开膛破肚、枭首示众,器官为人高价预定,肉块一文一块出售。马文梦于午间之时被喂食稀粥充饥,下午行刑继续,直至被剐够一千零二刀方罢。
之后五皇子率领王师各部仍驻扎于江宁城外,以待江淮地区各府知府、知县长官陆续到任。期间五皇子仍命各地官府并了各路王师搜剿江淮安徽地区贼兵残余势力,处置贼酋贼属,查抄贼产,同时亦命各路将领安抚百姓,官府张榜晓谕。又命士卒将围攻江宁城之时所炸毁的两处城垣重新修缮加固,力图恢复至战前之状。待将此间诸事料理完毕,五皇子方上表申奏京师,以近万言详述此间诸事,将手下众文官武将按功勋大小叙述排列,以便论功行赏。随后待新任两江总督并了江苏巡抚到任,五皇子方率领诸将并三军凯旋归京。
临行之前,五皇子亦将梁思问召至跟前,因其协助平叛有功,赏赐黄金百两,之后又随口问到他今后有甚打算,从马文梦的供词之中得知之前他所效力之前任江苏巡抚王正玺业已身陨,尸首已从山中寻到运回。梁思问则答欲将王正玺灵柩并其家人护送回扬州祖籍。五皇子闻言亦不多问,又吩咐几句,方令其自去。
不料正值梁思问护送王正玺家人启程回乡的前夜,贾珠却见梁思问亲身前来他房中向他辞行。梁思问自谓跟随王师南征诸日,与众人皆生,惟受贾珠多番照顾,不胜感激,若非当日贾珠令他恢复神志,只怕自己如今仍是废人一名;兼之虽与贾珠不甚相熟,亦觉贾珠行止为人俱与别个不同,令他颇生亲近之意。此番相别,不知日后可还有相见之日,遂临别之前特来辞行道谢。
起初贾珠闻言倒也未尝放于心上,若说自扬州梁思问为王师“擒获”之后,自己倒也与之打过几次交道,不过力所能及地施予援手,却也并非有意为之。如今见梁思问竟郑重其事地前来辞别道谢,心下不禁生出几分受之有愧之感。
随后只听梁思问开口说道:“贾大人,我想请教你一件事。”
贾珠对曰:“何事,但说无妨。”
梁思问遂道:“你左手的那枚戒指,是钻戒吧。”
贾珠闻言大惊,只觉左手一阵莫名的痉挛之感,忙不迭反问道:“何出此言?你如何知晓此乃钻石戒指?!”
梁思问见状笑道:“看来我猜对了?我本来也只有五分肯定,看你这么说,那还真是钻戒,虽然因为没有采用现代切割技术,看起来更像是普通玻璃……按理说这个时代这个东西还没有出现在中国,所以,我很好奇你为什么会有这个……”
此番贾珠乃是暗地里倚靠一侧的桌案方能稳住身形,右手拽住桌沿将指骨拽得泛白,心中一个念头正呼之欲出,嗓音微哑地反问道:“你、你既说这个东西不该出现在此时,你又是如何知晓此物?”
梁思问闻言本可随意搪塞曰道听途说抑或是从书本之上读到之类,然不知为何,却对跟前的贾珠实言相告:“说起来你或许不信,我曾经与人约定,这辈子如果能和他结婚,一定会送钻戒给他,因为金刚石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石头,只有这样东西可以代表我对他的感情……从前只送给他一只用草编的戒指,说以后会换成钻戒,只是没来得及……”说到这里已是黯然神伤。
一旁贾珠闻言已是双目圆睁,情不自禁以右手捂唇,藏于云袖中的左手拽得死紧,指甲已深陷掌心之中。无人知晓他此番几近耗尽了全身力气方才勉力压抑住未曾恸哭出声,压抑住欲哭喊那人名字的冲动。方才一席话,唤回了贾珠脑中早已忘却的记忆,那正是自己前世的爱人曾对自己取下的承诺,从前世到今生,他一字亦不曾忘却。原来当年的那场车祸,前世的爱人亦同自己一道穿进了此世,作为“梁思问”存活在这里。到底是天意弄人,他二人终是天各一方,若非这场平叛之征,或许贾珠永远亦无法知晓此世尚有一个他。原来扬州之时梁思问神志恢复之时口中所道第一个词并非是那“阿谐”,而是自己前世的名字“阿燮”,只是彼时自己却未曾明了;无怪乎彼时惟有面对自己之时,他登时便能恢复神志,而之前自己亦多番下意识地施予援手,皆得以解释,便是因了他二人之间,冥冥之中拥有的一点情缘。亦无怪乎彼时总觉他行止怪异,与了此世格格不入,只因他与自己一道本并非此世之人;然事到如今改变的是自己,忘记过去的亦是自己,过去多少情难灭,情未了,欲抱情独守,终抵不过生死轮回流转……
正如此暗自忖度,心事辗转撕心裂肺,一旁的梁思问见贾珠身形微颤、面色发白,忙不迭问道:“你怎么了?是身体不舒服吗?”
贾珠闻言下意识否认:“不,并非,只、只是忆起些许旧事……”
梁思问听罢半信半疑,亦不多言,又问道:“你还没告诉我你的戒指是怎么来的,现在这里应该没有这种制造技术。”
贾珠低声对曰:“我曾接待过英国使团,团长是开辟新航路的航海者之一,戒指便是蒙该人所赠……”
梁思问闻言恍悟:“原来是这样,你还真时髦。”
此番贾珠是有满腔心事欲诉,奈何却是全然说不出口;欲就此告知他“我就是阿燮”,却已不能够。只得佯装随意地说道:“此番你若有那空闲,我想和你闲谈一阵。”
梁思问听罢颔首:“我没什么事,很闲。”
贾珠方问道:“我惟知你本籍姑苏,后来方成为王大人亲卫。在此之前,你家在何处,家中亲人若何?”
梁思问闻言略为疑惑,不知贾珠为何忽地与自己话那家常,然仍是如实告知:“我没有亲人,孤身一个……”从梁思问所言得知其生在一殷实小户人家,然两岁大小之时家乡遭遇草寇,全家罹难,惟他一人为一恰巧路过该处的僧人救下,被带至寺庙之中,跟随一干僧人长大,身上所习得的几许拳脚功夫皆得益于僧人传授。那寺庙修筑于深山之中,常年与世隔绝,遂从小到大便也并未受到多少外界的影响,不过听凭自然,仍保持原本性情。王正玺乃是那寺庙的香客,知晓梁思问习得拳脚功夫,方令其做了自己的亲卫。
贾珠听罢梁思问自述经历,心下感慨万千,沉默片晌方问道:“这些年,你自谓过得可好?”
梁思问则答:“不好,但也称不上很坏。我虽然没有家,好在王大人对我很好。”
贾珠:“……你护送王氏一家归乡之后,有何打算?你颇具身手,若为朝廷抑或地方效力,不愁不能成就一番事业。”
梁思问则道:“将他们一家安顿妥当之后,我大概会找个地方买一块土地自力更生吧,不想再为朝廷或者官府办事……”
贾珠闻言很是意外,问道:“如此岂非屈才?可知在此世间,若欲出人头地,惟有效力朝廷……”
梁思问则摇首打断贾珠之话道:“贾大人真是朝廷的代言人,这个时候还没忘记劝人加盟……”
贾珠忙道:“我……罢了,你误会我了……”顿了顿方道,“你唤我鸿仪罢,抑或直呼贾珠亦无妨。”
梁思问听罢沉默地瞅了贾珠一眼,亦未多言,随后似是忆起一事,又开口打趣道:“也难怪你会这么说,想必你在官场混得风生水起。我见你和孝亲王感情很好的样子,你和他的关系肯定不一般……”
贾珠听罢急道:“此事你当真误会了,他乃兵部尚书,我不过区区一介郎中,只上下属关系罢了。此话句句实言,绝无欺瞒。”
梁思问闻言似是兀自寻思。贾珠忙转了话题道:“既然你意已决,此番多说无益。如今你倘有甚遗憾抑或心愿,务必告知与我,我当尽力助你。”
梁思问很是意外,对曰:“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此番贾珠顿了顿,斟酌词句答道:“不知你信否,人与人之间,冥冥之中或可有些因缘,我自觉与你缘分匪浅,由此方欲尽力助你。”
梁思问闻言亦是认同:“我相信,并且我感觉和你之间有些说不出的熟悉感,如果你和我没有缘分,当时我恐怕也恢复不了了。”
听罢这话贾珠勉力从脸上抽出缕浅笑,却只如哭泣一般:“是吗……”
此番梁思问却是自顾自说道:“如果说我现在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的话,就是希望能找到他,虽然我不知道他在不在这个世上……只是我想他和这里的一切迥然不同,如果在这里,我一定能从茫茫人海之中认出他……这些年在山中生活,感觉时间过得很慢,像是什么也没有改变,但是过了这么久,找到他的希望也越来越渺茫……或许只是我自己不甘心罢了,才一直坚持,我因为阴错阳差来到这里,而他却根本不在这里,已经转世投胎了……”
一旁的贾珠闻言早已是九曲回肠、惨然大恸,几近拼尽全身力气方按捺住不令了悬在眼底的泪水就此夺眶而出。千愿万愿,千恨万憾,惟有此事是他无法助他实现之事,他不能亦无法开口告知他他寻找的那人尚还存在于此世间,无力应承亦无力取诺,那人抱守残生连来世均无法再行交付。
半晌,待梁思问说完回过神来,方觉察贾珠许久不曾言语,遂道句:“你觉得很无聊是吧,说的都是与你没多大关系而又虚无缥缈的事情……”随后见贾珠神色有异,又道,“你的脸色一直很不好,你先休息吧,我不打扰你了。”
贾珠听罢这话深吸一口气,将心头眼底泄漏的恸哭勉力压了下去,方抬首淡笑着对梁思问说道:“大抵未过多久我亦需随王师归京,今后你若有甚需要我相助之处,且遣人来京寻我,打听荣国府便是;若是彼时我已不在,你只需寻到城外的趣园,该处乃是一私家宅邸,我将三千两银子装进箱子里埋于园门处刻着《趣园序》的大石的地下,你若需要,可前去掘出救急。届时以此物为凭便是……”说着欲从身上取出一贴身之物当作信物,翻找半晌,只见此番戴于身上的皆是要紧之物,诸如煦玉的家传玉佩、元春亲手缝制的荷包、冰彩玉髓,便是脖子上戴着的蓝玉髓亦皆是不可与人之物。此番无法,贾珠只得将头上的一只碧玉簪子权作了信物赠予思问。
梁思问接过郑重道谢,又打趣一句:“其实我更希望你将你那钻戒当作信物给我。”
贾珠知晓此不过戏言,然此番听在耳里却是意味深长,只得强笑作答:“抱歉,若是他物我亦不作计较,只这戒指乃我成亲之信物。”
梁思问听罢亦不在意,摆手笑道:“我开玩笑的,你不要在意。”言毕却又肃然说道, “不过说真的,现在我倒希望有一天能在北京见到你,不为你的银子,只是单纯想见见你。”
对面贾珠闻言已是痛肠欲裂,只得强作欢颜对曰:“好,我于京扫榻以待。”
随后梁思问将那玉簪收了,告辞自去。房里贾珠目视梁思问离去的身影,再难支持,双膝一软,跪倒在床榻边上,失声哭喊,痛泪盈腮,口中无声呼号一个名字:“秉章!……”双手握拳无意识地砸在床榻之上,一拳又一拳,直至双手鲜血淋漓,亦不及心上的痛楚半分。
为何!为何前世他二人一道赴死,上天既令他二人来到同一世界,却为何又令他二人南北相隔!这许多年来从不曾令自己知晓这世上还有一个他!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如今既要令他出现,又如何不令自己先于煦玉遇见他!偏待自己已赔尽了感情赔尽了心,便连来生都尽皆赔了进去之时,方告知自己他亦在这个世界,尚还信守他二人从前的诺言!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只如今朱弦已断,旧情难遣,空余无边悔恨衔怨,千回转。
翌日,贾珠起身之时方觉自己双目红肿,难以示人。梁思问等人辞别归乡,贾珠只得推说身体不适,命千霰代为前往城外送行一回。自己则悄然将手上钻戒摘下,以麻绳串起系于脖子之上,垂于心脏上方。麻绳质地粗糙,磨砺着颈间的肌肤疼痛难忍,宛如那逝去的感情磨砺心上的肌肤那般,直至归京后与煦玉再度重逢,方才摘下重又戴回手指之上。
?
☆、番外 忆往生旧事又重提
? 张燮一家是在他五岁大小之时搬到这个小区的,彼时他对周遭全然陌生,亦没有认识的小孩。而那时小区里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圈子,一个院里认识的孩子皆爱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玩乐。而张燮初来乍到,未曾认识其中任何人。然即便他与这里的孩子们均认识了,恐怕亦不讨孩子们喜欢。在他们眼里,张燮为人有些孤僻,不善言谈,颇喜一人独处,自己静静待于一处看书,能坐上一上午。而在喜动不喜静的孩子们看来,当真是怪人一个。
在张燮家所在的单元附近有一个人造荷花池,荷花池旁是石制的靠椅,其宽度能容下两名成人并肩而坐且尚有余暇。张燮自小便喜坐于此处读书,长此以往,小区的居民虽不知这沉默寡言的小孩姓甚名谁,倒将他都认得熟了。
某一段时间,张燮喜欢上阅读关于历史与军事题材的书籍,家中的一套《上下五千年》被他翻来覆去读得不亦乐乎。惟一的憾事便是家里的这套没有下册,遂有一段时间,他只得怀着对后文的无限想象与憧憬继续反复读着上册与中册的内容。直到某一个春日的午后,张燮又一次坐于荷花池的石椅之上,将中册取出来读。未想却忽见眼前出现了一本书,正是《上下五千年》的下册。张燮见状一惊,顺着书本以及持书之手往上打量,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男孩稚气的脸。那是张燮第一次见到祝秉章。
祝秉章也是这个小区的孩子,确切而言可谓是这个小区孩子的头儿。较张燮长上一岁,张燮家住一栋二单元,祝秉章家则住二栋一单元。只因之前祝秉章曾于亲戚家寄住了一段时日,张燮一家刚搬来此地之时方并未见到他。
此番祝秉章见跟前张燮只拿眼瞅着自己,却既不接过亦不吭声,有些尴尬,于张燮身旁的石凳上坐了,开口说道:“这套书我家里也有,我见你看这两册书看了很久,却总不见你看下册,所以我想你家里大概没有这一本……”
张燮闻言,默默伸手接过那书册,半晌过去方低声道了回谢。他二人当天并未多谈,之后许多日也没有。这册书是张燮读得最快的一册《上下五千年》,不过三天便将五百页的内容读完。彼时他尚且不知祝秉章名姓,只知他常跟随小区里的小孩一道玩乐。之后是张燮第一次跟小区里的孩子打交道,便是询问祝秉章家住何处。随后便一个人寻到祝秉章家中,忐忑难安地敲开他家的门,将书双手奉还……
便是从那时开始的,彼时他两人都还只是小学生,识字不多。张燮教会祝秉章学写自己的名字花了很长时间。那时历史与军事是两人的共同喜好,有许多个周末,两人都爱一道前往市中心的新华书店看书。曾为了收集《辞海》上各个朝代皇帝的条目而从早到晚地泡在书店之中,直到书店关门。
这样的周末持续了不到一年,最后的那天,张燮与秉章亦如往常一般前往书店打发时间。他们喜欢前往二楼的科技类书籍的书架前看书,而非三楼的儿童专区,只因那里人少安静。那次张燮从书架上取下一本放错了位置的《二战武器图解》,他二人便一道并肩蹲在书柜跟前读得如醉如痴,一面还催促对方,嫌对方读得太慢。不料此番未过多久,便见从头顶上方忽地伸来一只骨节分明的大手,飞快将两人手中的书抽走。他二人随之莫名其妙地抬头一看,只见跟前站立着一名身材高大的男性店员,面色严肃,为人古板,垂首扫了一眼书的封面,对他二人道句:“这不是小孩子该看的书,小孩子应该上三楼儿童专柜。”
秉章还欲辩解一句曰:“可是我们想看……”
然那店员根本未闻见秉章的话,只径直说道:“快走吧走吧。”说着便将那书放回了书架最上层,他两人够不到之处。
张燮并未多说,只沉默地拉着秉章一道离了此处,也并未前往三楼儿童专区,而是一道离开书店。那一天时间尚早,他们亦不欲就此回家。书店的后门正对着城市里的人工渠,他们于是便沿着河岸一直走。那时不比现在,满目的高楼大厦堆成石头森林,城市的面积要小上许多。加之他们所居住之地乃是小城市,没走多远,便行出了市中心,来到城市的郊区。彼时那里还是田野,田里开着一大片一大片金黄的油菜花。一路上,秉章仍在抱怨之前在书店发生之事,张燮则沿途默默无语地跟随,径直想着心事。直到秉章发觉自己说话一直未曾得到回应,方才注意到张燮并未听他讲话。
遂秉章有些不悦地推了身侧张燮一把,开口问道:“阿燮,一直不说话,想什么呢?”
张燮方回过神来,答道:“我在想我刚才看到的那本书标价二十元,我要存上多久的钱能将它买下来。”
秉章则道:“你刚才就一直在想这事?”
张燮点头。
秉章:“……”
随后他二人步至一道铁门前,此处禁止任何人通行,他二人算是走到了尽头,干脆在此席地而坐,背靠着身后遍地的油菜花。张燮说道:“阿章,你明年会上x中吧?”
祝秉章听罢随口答道:“嗯。”
张燮道:“我会跟你上同一所中学。”
祝秉章闻言笑答:“好呀。”
此番张燮却是笑着说道:“其实刚才我不是特别生气,因为有你陪我一起被赶出来,感觉不是很难过……”
秉章听罢这话登时转身将一旁张燮推倒在菜花田里,一面挠他的痒一面嗔道:“哈,照你这么说来你将我当成为你垫背的了?”
张燮一面无力地推搡身上的秉章一面笑出了眼泪,二人在菜花田里滚作一团,拂了彼此满头满身的油菜花瓣。直到动弹不了,方并肩躺倒在地,秉章说道:“此番说好了,我们今后都要一直读同一所学校……”
却说之后不久便是张燮的生日,离张燮所计划的省吃俭用以凑够零用钱买下那本彩页硬壳的《二战武器图解》尚有些许时日,却意外地在生日这天收到了这本书的礼物,正是祝秉章送的。彼时张燮忙着体味喜悦与感动,尚且忘了询问此书来历,直到过去许多年后,某一日张燮为秉章收拾幼年的玩具之时发现他小学时期收集的全套水浒金卡只剩下零星的几张,便问他扔去了哪里。只听秉章答:“好像是和人换钱去了。”
张燮问:“你当时急着用钱吗?换钱做什么?”
秉章答:“为了凑钱替你买那本《二战图解》吧。”
张燮:“……”
三年初中与三年高中,六年的时光转瞬即逝。高考那年,祝秉章考起了省外的大学,学校虽然差强人意,然仍是足够支持少年背起行囊,告别这个生活了十余年的城市,独自步上求学之路。离家上学的那日,全家出动,前往火车站为秉章送行。张燮亦一道随同前往。在家中辗转片晌,寻思有什么可以当作纪念让秉章带去学校的,踟蹰许久,直到父母催促他出门,方才亟亟地将整个抽屉拉下,将放在抽屉最下层的一叠自己收集了三年的战车卡片悉数抽了出来,用报纸包了几层,一股脑塞进背包,方匆匆背着包跟着家人一道坐车前往火车站。
彼时火车站人山人海,祝家亲友挤在火车站的一个角落里,祝妈妈仍在往秉章包里塞入各种食物,又一面不迭地吩咐道:“板蓝根、黄连素、消炎片、止咳糖浆、云南白药……都在那个蓝塑料袋里,另外晕车药在衣服外面下面左边的口袋里,车票在一旁的口袋里。零钱在衣服里面的口袋里,与车票分开放,别掏钱的时候把车票带出来了……去了学校要照顾好自己,生病记得去医院……”车站环境嘈杂不堪,一干人等七嘴八舌说个不停。惟张燮从旁默默不语,独自立于一旁,宛如一个局外人,将手里抱着的背包拽得死紧。
直到列车员开始催促乘客上车,祝秉章已经背好背包、拎上箱子登上火车,张燮方匆匆将纸包从背包里取出,飞快塞到他的手上。正值这时,列车开始关闭车门,绿皮的车门镶着两扇窄窄的玻璃便将他二人分割在了两个世界。那一瞬间,秉章听见张燮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一年后,我也会考去你的大学,我们再在一起……”随后列车员令秉章入座,车外的张燮便跟着奔至秉章座位的窗前,匆匆用手指在车窗玻璃上写了两个字。之后只听头顶传来刺耳的铃声,秉章的父亲上前将张燮拉离车窗。只见火车缓缓启动,张燮跟着走了几步,随后渐渐小跑起来,将双手拢在嘴边喊道“记住我的话”,虽然不知道对方能否听见。终于跑到月台尽头只得停下,便见一长列的车厢从自己跟前驶过。
而车窗里的祝秉章一直追逐着窗外张燮的身影,直到列车奔驰起来再也望不见,方缓缓转身坐回座位上。有些木然地盯着窗外的风景发呆,神色难掩惆怅。彼时的火车站位于城市边缘,火车出站之后没过多久便已行驶到郊外,只见太阳刚刚从田野对面升起。一丝晨光穿过车窗玻璃迷迷糊糊地晃入人眼,祝秉章眨眨眼睛,定睛一看,阳光已将车窗玻璃照得透亮。在那玻璃之上,正是方才张燮写的两个字,一笔一划,清晰用力——等我。秉章伸手抚在窗玻璃上,那字划在车窗背面,是反向的,用手也抹不去,在阳光下闪着光……
一年的时间一点都不长,在张燮暗无天日、挥汗如雨的高三冲刺岁月中与秉章大一繁忙的军训与学业生活里一晃而过。银杏树的扇形树叶还没有染成金黄,大学便又迎来一届新生。那一年的高考,张燮超常发挥,高出重本线近一百分,然而他仍是不顾全家人反对毅然报了祝秉章所读的学校与专业。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祝秉章因为学校放暑假也休息在家。他二人时隔多年又一次沿着新华书店后门外的人工渠漫步。然而这个城市宛如暴发户一般的扩张速度,已经迅速占领这个城市之内及其之外的土地,年幼之时河畔的那一大片无边无际的菜花田早已消失了踪影。如今沿着河岸漫步,一直走到那架铁门之前,皆是一大片被建筑商收购之后亟待建房的荒地,其上长满了野草。
他二人依然在那铁门前坐下,秉章双手枕着后脑,躺倒在地,嘴里叼着一根狗尾草含糊不清地说道:“受不了了,我还没有完全离开这个城市,这个城市却已经变成了我不认识的样子……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是不变的呢……”
一旁坐着的张燮闻言笑道,意有所指:“你这么说,是指你也会变的啰?”
秉章对曰:“嗯,肯定的吧。”
张燮听罢敛下笑容,淡淡反问道:“是吗……”
秉章则道:“当然了,我至少会变老吧,不可能永远二十岁……”
张燮:“……”
随后只见秉章坐起身来,扔掉嘴里的狗尾草,随手从一旁拽了一根长草的叶子,在手里细细编成指环状,一面说道:“……不过有些事情是一定不会改变的,比如我喜欢你这件事,想和你在一起这件事……”说着伸手拉过张燮的手,便将手中编好的草环套在他的无名指上。
张燮见状感动与难为情相互交织,将眼光聚焦在那草编的戒指之上佯装不在意地打趣道:“拿个草做的环子就把我打发了,也太便宜你了。”
秉章则道:“这个先寄放在你那里,等到我们结婚的那一天,再把它换成钻石的……在这个世界上大概没有什么是能够长久的,连石头都能风化,金子也能褪色……不过金刚石应该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石头了吧,只有它才能代表我对你的感情……”
祝秉章说这话之时,周围寂静无声,只有微风轻抚草尖与发梢的轻柔触感。似乎就是在那时,他对他许下的关于钻戒的诺言,成为彼此关于爱情的信念。彼时虽只是一句随口而出的闲谈,却说得那样认真。而他虽然没有回答,却听得很专注,一直记在心里,就这样记了很多年……
?
☆、第七十一回 智斗学霸才子施威(一)
? 却说那日夜里,煦玉正于房中独坐闲读之时,从窗外忽地窜进一黑衣人,撞破窗户,跃进房中,举剑直向煦玉刺来。彼时情势危急,便是一旁的执扇因与煦玉隔了一段距离而不及救援。正值那时,只见煦玉立起身来,直面刺来的剑尖不躲不闪,甚至连眼睛亦未眨动一下,迎面而上伸出左手握着锋刃,顷刻间只见刃上血流如注。那黑衣人见煦玉全然不惧利刃当胸,反倒为煦玉气势所骇,致使手中动作迟疑了一瞬,正值那时,一旁的执扇灵机一动,提起桌上的陶瓷水壶一股脑儿地向那黑衣人仍去。那人见状只得闪身往一旁躲去,剑从煦玉手中抽出,煦玉随之身形微颤,蹙眉忍痛。执扇则趁那黑衣人躲闪之际从墙上抽出长剑,一个健步跨至煦玉身前,持剑护卫。
随后听见动静的学署中众衙吏纷纷前来探查,便是一旁房里已睡下的则谨亦持剑赶来。此番那黑衣人只见周遭人多势众,已是无机可趁,只得收剑逃遁。却听对面煦玉唤住他说道:“告诉周家椽,古人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此番便是杀了我,他之愆尤亦不容恕。身为一方学政,本官自当整顿科场弊端,导正不良士风。他所为乃是自取灭亡,此番又添上一条行刺钦差的大罪,本官绝不姑息。”
那黑衣人闻言忙不迭自去。这边则谨见状还欲追击,煦玉则抬手制止众人,只道是放其自去,此人不过听命行事的喽啰罢了,放他前去正可随之直捣黄龙,擒贼擒王。
则谨闻言亦未反对,随后径直步至煦玉跟前,令其伸出左手。煦玉本欲缩手掩藏,奈何掩藏不住,只得伸出与则谨探视。只见掌心并了手指之上,划出两道深可见骨的伤痕。则谨随即命学署的衙吏星夜前往将本地的大夫找来,随后转向煦玉嗔道:“这伤深可见骨,几近伤及左手经脉,令你此手尽废!……长了二十余岁行事仍是这般任性妄为,逞一时之勇,不懂避其锋芒,迂回婉曲,合该终一日跌足于此!……你先生往昔教诲皆为你做了那耳旁风,未曾听进一句半句。此番我亦管不了你,届时他如何训斥,我皆作不知,亦不管你……”
此番煦玉自知此举危险万分,亦无怪乎则谨心急忧心,只得作揖赔罪道:“玉儿累及公子担忧,日纷夜扰,不得安宁,万死难辞其咎。不敢承望公子再行宽宥一回,只公子念及怒气伤肝,则千万息怒,对玉儿宽待一二……”
则谨闻言长叹一声,哭笑不得,道句“所谓‘近墨者黑’果非虚言,怎亦学得跟珠儿一般油嘴滑舌的,令人肚子里多少埋怨的话都道不出”。知晓事到如今多说无益,何况煦玉性子自来如此,此生只怕亦难以改变。若他当真成为那等惟知明哲保身、趋利避害之人,便也不是煦玉了。
待大夫前来为煦玉诊视包扎完毕,煦玉方吩咐众人自去歇下。待众人去了之后,煦玉令执扇咏赋为自己展纸研磨,连夜写成谕民告示,告知城中士民自己将于何日开堂庭审南昌学霸周家椽并了不法武生武继志等人。于青天之下,众百姓见证,可谓是对周家椽等人的宣战,不容任何人阻扰。写毕搁笔,方唤了衙吏来,待明日天明便往城中张贴。随后方令执扇等人伺候着睡下,不提。
翌日,学政提督于学署之中遇刺之事登时传遍南昌府各处。若说在煦玉用计擒获武继志之时,江西巡抚董毓葆并了那南昌知府刘秉衡尚可不闻不问,隔岸观火,然此事一出,他二人却再难继续如之前那般保持沉默,作事不关己之状。可知学政乃是与总督巡抚一般朝廷钦命钦差大臣,不论品级,于所任之地与总督巡抚所受相同待遇。此番钦差大臣于自己任区内遇刺受伤,加之煦玉又将此事写成谕告喻示全府百姓,致使人尽皆知,若是学政将此事上书京师,足以治他二人之罪。遂此番他二人是断然不敢怠慢了,次日清晨便匆匆赶往学署探望。却说彼时煦玉堪堪起身,将将洗漱着装完毕,便闻见官差通报曰巡抚大人与知府大人来访。煦玉只得整肃衣冠前往面见,闻说他二人亦未用膳,方命家人将早膳又添了些精致膳食,一并摆在厅中,招待他二人用了膳。他二人此番亦无心吃食,随意吃了些许应景罢了。席上亦郑重承诺曰将全力配合审讯周家椽之案,已由衙内发出檄文缉拿刺客,将刺客及其主使之人擒拿归案后定然定下大罪,判以重刑,方与学政大人一个交待。
待三人吃罢了饭,董刘二人便告辞而去,只道是衙内尚有公务需得料理。煦玉亦不甚款留,只任他二人自去。这边董刘二人上了轿,一并回了南昌府衙。入衙后,他二人尚还商议方才之事,只听那刘秉衡说道:“照如今情势看来,下官与董大人是不得不插手此事,然如此一来岂非拉下了脸与周家为敌?那吏部尚书三王爷可是管着我等升调奖惩之事,亦是开罪不起的,否则日后宦途堪忧……”
董毓葆闻言摇首对曰:“如今是非如此不可了,素闻那林煦玉为人是极为刚正不阿,可谓是玉壶冰心,不讲情面的,若他将此间遇刺之事悉数上书与上头知晓,他本便是圣上钦命治理本省科场取试诸事的钦差,此番便是参劾你我二人一个对钦差保护不周之责,亦够我二人受了;周家楣到底惟是吏部侍郎,至于吏部尚书三王爷会保他到何种地步,尚不知晓,我们且自保为上……如今之计惟有希望亡羊补牢为时已晚,我二人助他将周家椽等人按他心意办了,待他心满意忺,方不理论我二人之事,否则当初他信中对我之言,怕便要实现了……”
这边刘秉衡则恨声说道:“这周家椽亦是情急之下频出昏招,使了何计不好偏遣那刺客,人没杀到不说还令人抓住了把柄,落了个要挟行刺钦差的罪名……”
董毓葆听罢则暗自思忖半晌,说道:“若说寻常之人倒也罢了,遣了刺客要挟,若是那寻常惜命之人只怕是不无所动,多少会有所顾忌。奈何此人根本临危不惧,将生死置之不顾。今晨我特意私下里将昨日为林煦玉诊治的易老九唤来询问,他与我道林煦玉的手伤极为严重,已经露骨伤筋,然他面上却仍是谈笑风生,毫不为动。我素昔只道是林煦玉家世极为优渥,自幼娇养,心比天高却也命比纸薄,不料此番却是如此。亦无怪乎便连那周家椽寻来的亡命之徒亦见之心下畏惧,奈何不了他……”
刘秉衡则道:“如今我们当如何行事?便是你我助他擒下周家椽,只怕他亦难恕遇刺之事,便连自己这一年多以来的考评亦不甚看重,遂他述职之时当如何参奏,当是无所顾忌。需想法与之调停周旋一番方是,不若待此间事毕,我等以为其践行为由,邀他一聚若何?”
董毓葆答曰:“朝廷禁止督抚与学政私聚,只怕便是我们相邀,他亦不肯赴约。”
那刘秉衡闻言忖度片晌,忽地心生一计,说道:“此番下官有一计,还请巡抚大人斟酌。”
董毓葆对曰:“何计?”
刘秉衡附耳低声说道:“据闻林煦玉虽才高八斗,生性却是倜傥风流。因年少登科、才貌双全,文章风采倾动一时,引得京师是名宿倾心、美人解佩,早年之时与京师第一名花的一段因缘纠葛更是人人称道艳羡。只后来不知因了何故忽地断了往来,不了了之……”
董毓葆问道:“此番刘兄言下之意是……”
刘秉衡遂道:“下官闻说那京师第一名花姓倪名幻玉,表字馥珠,正是本省之人。幼年家庭遭变,遂沦落娼门。这倪幻玉漂泊到京,随后蜚声京师。然她家中尚有一妹,尚在本府应酬,于本府亦算小有名气,名唤倪心怡,不若便由此女出面,想来那林煦玉念及往昔之情,亦不忍相拒……”
董毓葆则道:“林煦玉为人向来清高绝俗,只恐倪心怡到底乃是一介倡优之流,他闻说不肯屈就前来。”
刘秉衡对曰:“此事倒也无需多虑,据闻林煦玉虽素来潇洒风流,然为人却也极为纯粹,用情极专,否则亦无当年美称,乃是狎妓了。此番是断然不会相拒。”
董毓葆闻罢痛赞此言甚是,随即二人便依计行事。此番他二人分头行动,董毓葆前往周家椽家中,以巡抚之资责令那周家椽莫行无谓之事;另外刘秉衡则亲身拜访倪心怡。却说此二人依据些许只言片语而对煦玉为人琐事妄自揣测,窥其一斑却自诩知晓大概,真可谓是管窥蠡测矣,此番则按下不表。
另一边,煦玉遇刺受伤之事亦惊动南昌诸学子,待那董刘二人拜访过后,又有为数不少的学子欲前来探望宗师,尤其是经由煦玉科考录取之人,因了心存感激,此番更是忧心忡忡、关怀备至。另一些如常年饱受周家学霸之害的士子生员,闻说煦玉乃是为周家雇人刺伤,皆是义愤填膺,却因他不计利害,为士子排忧解难,遂均是感戴有加。因了探望来访之人甚多,煦玉不堪其扰,只得令学署官吏以病体不便需卧床静养为由一一谢绝,实则暗地里命人暗访受周家迫害的生员,收集证词罪状,欲待届时将南昌学霸一网打尽。此番则不消赘述。
?
☆、第七十一回 智斗学霸才子施威(二)
? 却说周家椽自上回遣人进入学署行刺未遂之后,便整日提心吊胆,惶惶难安。若说赣省历任学差他们亦是见过不少,赣省科场枪替拉榼之风是由来已久,因了周家背后有京城的势力,兼了周家更是驯养一批武童作为打手,历任学政为求自保,便是进场监考之时亦是自行寻人护卫,避之唯恐不及,以免误遭鱼池之殃。未尝有人胆敢亲身直面打手威胁而面不改色之人,更无此类先下手为强,设计将武童之首武继志并了诸武生诱捕归案之举,令他家拉榼之举悉数破产。如今便是遣了刺客前往行刺,这状似弱不禁风的年轻学政更是胆敢赤手握剑刃而不惧,倒将刺客骇退,反令自己落了把柄在人手。
随后学政以妨碍取试、谋害钦差为由发榜檄文,张贴于城,传令周家椽与武继志一道受审。周家椽自是知晓此番这年纪尚轻的学政乃是动了真格,铁了心欲办他一干人等。正待向往昔素有往来的巡抚董毓葆求助,令其代为从中斡旋一二。不料此番董毓葆亲上门来,却是一改往昔和善之态,竟拉下脸来,丝毫不留情面,道是自己身为巡抚,不可干预学政事务,且若是为学政发觉其有受贿徇私等情节,少不得被其封奏。此外,董毓葆更是过河拆桥,为求自保,免担保护不周之责,更是令周家椽速速将刺客交出,令其归案,如此双方皆可省事,否则亦添缉拿追剿刺客之务。此番周家椽见董毓葆毫不顾念周家旧情,曾受自己不少恩惠,待此番自己出事,竟丝毫不念往昔之恩,竟急于与周家撇清关系。
念及于此周家椽是气不打一处来,心下只道是你不念他周家椽之情尚可,看你今后如何面对京里的吏部侍郎!只是此时求救只怕为时已晚,先行写了家信令京里的家兄在圣上面前求情,求三王爷为自己作保。随后又命可靠之家人,携了金银等物上京打点,这边南昌府衙之中因董毓葆已亲自前来声明叮嘱过,遂暗自打点已然行之不通,董毓葆刘秉衡等人此番是急于将他抓捕归案。奈何时日太短,林煦玉即便受伤染恙亦不肯宽限庭审时日,令他家根本不及打点准备,开堂之时,只得硬着头皮前往。
此番煦玉于学署衙门开堂审讯,煦玉高坐公堂之上,一旁是陪审的董毓葆并了刘秉衡二人。只见大堂中间一溜儿跪着彼时煦玉设计于贡院现场抓获的一干拉榼的武生,为首的正是那武继志,一旁则立着作为证人的生员士子。
此番庭审之前,煦玉早已审讯过武继志,那武继志亦是尽皆招供,将所犯之罪写成供状。此番庭审不过将武继志等人所犯之罪与受害之生员人证等彼此相互对证一回,令百姓得以观看知晓罢了。
审过武生之后又审文童,却说周家椽之前是既以武生拉榼,又使文童枪替代考,此番煦玉依据知情之人举报,擒获几名周家资助培养又专替他人枪替的文生,又命他们招供,将他们知晓的其余同样专做枪替的文生招出,道是若是隐瞒不报,一经查出,一干人等一并连坐加罚。而随枪替之案而出的自是滥保,周家亦有一批年高辈老的秀才专管为人做那廪保,收取重金从而与枪替相互勾结合作,替枪替之人隐瞒。遂此番煦玉亦查出一干专做此营生的秀才,与枪替一并处理。随后依据这干文童的供词,列出周家椽所任用的枪替文生名单,此番庭审煦玉便将此名单并了诸生供状交与周家椽审视,那周家椽战战兢兢地接过,愈看愈心惊胆寒,只见此番煦玉几近将自己老底掀了出来。只听座上煦玉又道:“你且审视清楚了,其中可有那被冤枉的?本官极为公道,尚许你辩护。”
那供词等具有一干文生签字画押,便是周家椽欲狡辩几句亦无从辩起,只得默认。
随后煦玉正待将那周家椽的数罪坐实了,便见南昌府同知定保率领几名衙吏押着一人步至公堂之上,拱手说道:“大人,人犯兴安带到。”
那周家椽见状已是骇得面如土色,此人正是当初周家暗中培养的死士,专为周家椽行些勒索敲诈暗杀等见不得人的勾当,亦是此番前往学署刺杀煦玉的主犯。此人落网,则意味着周家椽行刺钦差的罪名坐实,如此一来则断非干涉本府取试一样罪名便能轻易结案的。
却说之前煦玉审讯一干武生文童并了周家椽之时,那堂上听审的董毓葆并了刘秉衡一直碍于此乃学政职责分内,遂惟有沉默倾听,未曾插言干涉。如今由定保所逮捕之人,所犯之罪则关涉本府刑事案件,确属知府巡抚任内之责,由此忙不迭从座上对犯人叱道:“堂下来者何人,速速报上名来!”
那人犯闻言方抬首对曰:“小人名唤兴安,正是南昌府武生。”
一旁定保则道:“下官遵知府大人之令,前往周家椽家中搜捕当日行刺林大人的刺客,从他家中搜到疑似行凶的兵器,被埋在花园之中,其上有血迹,还有夜行衣之类。此花园正对着这兴安的住处,此物疑似该人所有。”言毕便将证物呈上。
座上煦玉闻言,则道:“此番既是武生犯案,亦属学政职责范畴,若是此生罪名审实,将剥夺其武生资格。”
言毕煦玉从董刘二人手中接过那沾血长剑,又将自己左手纱布解下,将手中伤势与长剑锋刃相互比对一番,全然相合,可知划破煦玉手掌之物正是此剑。随后又取出一幅画轴,命一旁侍立的蔡新打开,只见正是一幅泼墨的《江南春雨图》,然青山的部分却清晰地印上了一个沾泥的鞋印。
那蔡新展开画轴之后则道:“此画不正是世兄当日午后闲来无事之时画的?彼时在下与史兄尚还赏鉴此画,在下等皆赞世兄妙笔丹青,墨泼纸素而随手点染,泼墨为山、泼翠为叶,云霞风雨皆是相映成趣、酣畅淋漓,如今这、这是……”
一旁煦玉闻言干咳一声对曰:“不错,正是此画,此画用墨较深,此地气候湿润,上午又降雨一场,遂半日来皆未曾干透,本官将其铺展于窗下案台之上晾晒。不料那刺客从窗口跃入,正踏在此画之上,留下了清晰的泥印。此番正可与这搜剿的夜行衣的鞋底比对一番,再将画上泥土与鞋底泥土相互比对,若是合对,便能证明此衣剑等物当真乃是刺客之物。”
蔡新则接了句:“只可惜了世兄一幅好画,为这刺客一脚尽毁,当真暴殄天物。”
随后煦玉便命衙吏将那鞋子取来比对,结果自是完全相合。此外又有衙吏前来回报曰在兴安的房中亦发现了大量类似的泥土脚印,因是降雨之故,兴安前往花园掩埋行凶之物时需得掘土,泥土湿润,自是沾了许多在鞋底,随着其主行动而留下痕迹,恰巧留在了兴安房中。此番煦玉则对堂下的兴安说道:“此物既为刺客留下的,如何此物于你院中地下被发现,院中泥土鞋印亦在你房中,你尚可解释一番;抑或你有那证人可证明行刺当时你人在他处,亦可证实你之清白……”
此番不及那兴安辩解,一旁的董毓葆便亟亟开口说道:“林大人何需赘言,鞋印泥土在此人房中被发现,此人嫌疑最大,命人摆下刑具,拶指棍棒地伺候一阵,还怕有甚抵赖狡辩的都悉数招了……”说着便转向那兴安问道,“此番可是你潜入学署意图刺杀林大人,又是何人指使,你且悉数招了,省得我们添这许多麻烦,你还徒受皮肉之苦!”
这兴安见自己主子已是自身难保,即便再行隐瞒如今亦无人可维护自己,何况这座上林大人胸有成竹,一旁董刘二人亦是来势汹汹,皆是不审出个结果誓不罢休之状,不若将自己知晓之事尽数招认,尚能少受些冤枉罪。如此念着方答道:“回大人,当夜奉命入署行刺林大人之人正是小人,小人乃是受了家主指使……”
此番听罢那兴安之言,座上煦玉倒也神色淡然、不辨喜怒,董刘二人面上则是洋洋得意,行刺钦差之事水落石出,他二人便有了交待,忙不迭令那兴安写了供词并签字画押。另一边跪着的周家椽则气不打一处来,这兴安一招供,自是将他这一幕后主使的罪行坐实了,他便也百口莫辩。只见那董毓葆转向自己问道:“周家椽,此番你指派之刺客皆已悉数招认,你还有何言可说?”
那周家椽垂首,咬牙切齿地寻思片晌,手下文童武生皆已悉数招供,如何还有自己这个主谋翻案的余地。正兀自不甘心地沉默着,便听那座上董毓葆将惊堂木拍得震天响,命他莫要抵赖拖延,速速招认了。随后只见那同知亲自递来纸笔,令自己将供状写了。
待审实周家椽等人之罪,煦玉方拉下脸来,此番南昌周家椽案涉及面之广之深实属罕见,其影响深远,严重危害南昌士风考风,遂煦玉判决亦是铁面无私,绝不容情。他素昔为人便是嫉恶如仇,如今更是为除此地毒瘤,惟用重典,只道是不下猛药无以医其痼疾。
此番周家椽之案所涉及之人皆由煦玉亲自定了罪,命衙吏写了卷宗,此番周家椽所犯共五条罪状:
其一,鬻贩枪替;其二,拉榼讹诈;其三,滥保包揽;其四,滋事扰民;其五,雇凶行刺钦差;以上诸罪,实不可恕,剥夺其举人资格,即刻收监,秋后问斩。
武生武继志,素行拉榼讹诈恶举,不法多年,横行乡里,鱼肉百姓,实属周家椽从犯,剥夺其生员资格,即刻收监,秋后问斩。
武生兴安,行刺钦差未遂,剥夺其生员资格,判处终身监|禁。
其余周家椽名下涉及枪替的文童,悉数剥其功名,开除生员资格,情节严重者监|禁三年,较轻者枷号三月以示惩处。
其参与拉榼讹诈之武生,其教习一并连坐,俱剥夺其生员资格,情节严重者监|禁三年,轻者枷号三月。
为周家椽枪替作保的廪保,则是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皆剥夺其生员资格,无论轻者重者,一律处流徙之刑。加以“滥保”勘语,一律革除,永不复用。
却说待此番煦玉将此案所涉及众人宣判完毕,为数不少之人因难受重刑皆跪地乞恩求饶,其中有那自诩才高能文之资深廪生者,欲凭己之才乞求煦玉开恩,免其流徙重刑。煦玉见状将身子往座上靠了,从袖中抽出撰扇啪地展开于手中轻摇慢扇,冷笑一声对曰:“既知今日之果,何行当日之事?你道是欲凭己之才,本官倒欲见识一番,是何种博古通今之伟才尚需本官格外开恩。”
一旁的蔡新史调二人见状便知座上煦玉被激起了性子,心下直怨这廪生不知深浅,戴罪之身竟敢在煦玉跟前叫板,逞才显能。不知素昔惟有这大才子在他人跟前逞才显能的份,他人何敢造次。惹着这大才子动了真怒,不将人驳得体无完肤、一败涂地便也誓不罢休。
第23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