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曜权臣 作者:林千寻

    第17节

    正在此时,杜思危从一旁经过,伶舟忙唤住他:“杜大人,我想见廷尉大人,希望您能帮忙通传一下。”

    杜思危停下了脚步,面无表情地往他们这个方向看了一眼。

    伶舟话一出口,心里便“咯噔”了一声。之前他因为韶宁和的缘故,曾经出口冲撞过杜思危,虽然最后那件事就这么不了了之了,但如果杜思危是个记仇的人,此刻还不趁机打击报复回来,又怎会好心帮他通传?

    周长风朝杜思危一挑眉,警告道:“杜思危,你可别插手管我的闲事。”

    他这话不说,杜思危或许还真懒得管闲事,但如此挑衅的话一出口,杜思危原本毫无表情的脸上立即发生了一丝变化。

    只见他左右看了看对峙的两人,露出一丝若有似无的微笑:“顾大人曾经说过,廷尉府的大门,是向所有平民百姓敞开的。周长风,你这是想跟顾大人对着干呢?”

    周长风成功被他噎到了。于是杜思危施施然转身走了进去,想必是帮伶舟通报去了。

    伶舟在一旁十分识相地没有搭话,他看了看杜思危渐渐走远的背影,又看了看周长风被气成了黑炭一般的脸,心中一哂,看来之前他是太过高估自己在杜思危心里产生的仇恨值了,两相一比较,显然周长风的仇恨值占了上风。

    不消片刻,顾子修便迎了出来,见了伶舟废话也不多说,只对他招手道:“随我来吧。”

    伶舟转头冲周长风做了个挑衅的表情,便大摇大摆地从他面前走了过去。

    周长风先是被杜思危倒打一把,现在又被伶舟挑衅,心下邪火无处发泄,大喝一声:“唐泰!”

    “是是,小的在。”远处的左监领唐泰手忙脚乱地奔了过来。

    “走,跟我查案去!”

    “耶?”唐泰不知刚才发生了什么事,一脸莫名地问,“周大人,不是安排下午才去……”

    周长风两眼一瞪:“我临时改主意了不成么?”

    “成,成。”唐泰抹了抹额头上的虚汗,一边整理衣冠一边跟着周长风火急火燎地出了门,心中暗暗叫苦,“这祖宗又是发的什么疯!”

    却说顾子修将伶舟引至内室,遣退了无关人等,关上门之后,才转头看伶舟:“如此着急找我,不像你的谨慎作风啊。”

    伶舟无心对他解释太多,只是问道:“宋翊的军队,你可查清楚了,当真只有那五百轻骑入了京城?”

    顾子修皱了皱眉:“当初我的人是看着他们入城的……怎么,出了什么变故?”

    “眼下倒是没有什么变故,但我担心……宋翊还有后招。”

    顾子修一脸狐疑地看着他:“你是不是从哪里听到了什么风声?”

    伶舟满腹纠结,他总不能直接告诉顾子修,他是从两年后穿越回来的,所以知道宋翊肯定会拥兵自立,意图谋反,与朝廷军展开了长达一年多的拉锯战吧?

    更何况,这一世的历史轨迹已经发生了偏移,首先在接管兵权方面,李往昔就是一个变数,再加上韶宁和又从中参了一脚,不同的人会引发不同的结果,未来的走向究竟会如何,他也实在很难下判断。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朝廷与宋翊之间的前期交锋,还是沿着历史的原有轨迹在走的,所以他敢断定,宋翊在返京之前,应该也会像上一世那样,事先就已经备好了后手。

    既然他重生了一世,预知了即将发生的事情,自然要好好利用这一优势。如果朝廷能及早发现宋翊的伏兵,及时部署应对措施,或许就能先发制人地平息战乱,而上一世因这长达一年之久的内战所造成的朝廷政局动荡、百姓流离失所之类的悲剧也能相应避免。

    只是这些想法,他却无法诉诸于口。就算他说了,顾子修也绝对不会相信,甚至有可能破坏他与顾子修之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互信关系。

    于是他只能扯谎道:“我只是传达丞相大人的意思罢了。丞相大人说,宋翊对皇上的赐婚表现出非常消极的态度,同时又极力隐瞒自己未婚妻的状况,从各方面表现来看,宋翊极有可能是在拖延时间。”

    “拖延时间?”顾子修略一沉吟,随即眉心轻颤,脱口道,“丞相大人的意思是,宋翊可能是为了等待援兵的到来,而故意拖延时间与朝廷周旋?”

    伶舟颔首,顾子修是他所有心腹之中,颇受倚重的一个,不仅因为他肩负廷尉要职,身份特殊,更因为顾子修心思活络,许多事情不需说得太明白,一点就透。

    既然顾子修已经明白了其中利害,想必接下来无需再多说什么,他便已经知道该如何做了。于是伶舟十分干脆地起身告辞。

    送走伶舟之后,顾子修原地踱了几步,然后命人将周长风与杜思危一起叫进来。

    结果,进来的只有杜思危。

    “周长风呢?”顾子修问。

    “怒气冲冲地跑出去查案了。”杜思危面无表情地添油加醋。

    “怒气冲冲?查案?”顾子修不知其中因果,有些摸不着头脑,虽说周长风每次查案都很激情,但是怒气冲冲地去查案,是不是有点激情过头了?

    杜思危不答,只是板着一张面无表情的脸。

    顾子修知道杜思危与周长风素有间隙,只要两人不在他面前掐得天翻地覆,他也就睁只眼闭只眼随他们闹腾去了。

    当下他故作无事地转回了正题,对杜思危道:“我会即刻招周长风回来,你与他各带一队人马,扮作寻常商户的模样,在京城附近各地游走查探,尤其是那些人少地荒的区域,一旦发现有可疑兵马出没,立即回来报告。”

    第八十三章

    杜思危与周长风听从顾子修的安排,各领一支易容改装成商队的侦查小队,在繁京之外的周边地区来回巡视。

    到了第七日,侦查小队陆续派人回来报告,在良石、亭坨、海庄等地均发现了不明兵马的踪迹,这几队兵马偃旗息鼓、昼伏夜行,走的又都是陡峭山路,以至于行军速度十分缓慢,但却在很大程度上避开了沿途官兵的耳目,悄无声息地展开三角夹击之势,往繁京之地缓缓逼近。

    顾子修收到密报之后,一方面知会京兆尹徐清源,暗中调遣京城护卫队,在各大城门设下防御,以备不时之需;另一方面,由于光禄大夫蔡衡宇的秘密造访,双方对谏议大夫张崇翮的处理意见也达成了一致。

    十一月十九日,午夜时分,一队身份不明的黑衣人,悄然闯入谏议大夫宅邸,不由分说便将其一家老幼十余口人悉数带走。

    由于是在深夜,他们行动十分低调迅速,以至于根本没有惊动左右邻居。

    到了第二日上午,街坊邻居们才发现,谏议大夫的宅子居然一夜间人去楼空。

    廷尉府刑讯室内,张崇翮手脚均被镣铐锁着,披头散发,衣衫不整,模样十分狼狈。

    他是在睡梦中被夜闯者惊醒的,不待他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便已被对方一个拳头砸晕了过去。

    刚恢复意识的时候,他以为自己是遭了贼,但当看清楚自己所处的环境后,他渐渐变得惊惶了起来。

    “张大人,认得我吗?”杜思危坐在几步开外的椅子上,手中把玩着一把爪形利器,一双眸子不带半点感情色彩,阴恻恻地注视着张崇翮。

    “……杜大人?”张崇翮声音有些发颤。

    相比起廷尉顾子修的低调温雅、廷尉正周长风的高调乖张,这位专门负责刑讯的廷尉丞杜思危,更让朝廷上下讳莫如深。

    文武百官们若是触犯了律法,在面对顾子修与周长风的时候,他们或许还能装腔作势与其周旋一番,但是一旦进了这刑讯室,见了这玉面阎王杜思危,那就意味着毫无转圜余地可言了,因为杜思危是出了名的不讲道理的人。

    杜思危毫不意外张崇翮会认得自己,事实上他认识的官员不多,但是认识他的人却不少,这一点也不奇怪。

    当下,他淡淡问道:“张大人,你可知你犯了什么事?”

    “我……我不知道。”张崇翮故作不知,双眼却不由自主地低垂下去,不敢与杜思危直视。

    “张大人,其实我是个好人,”杜思危一脸诚恳地望着他,“世人都道我心狠手辣、草菅人命,但事实上,只要大家都乖乖配合把实情交代出来,我又何必跟你们过不去,你说是不是呢?”

    张崇翮无言以对。

    杜思危站起身,走到张崇翮面前,低声道:“我再问一次,你可知你犯了什么事么?”

    张崇翮咬了咬牙关,依然摇头:“我不知道。”

    杜思危叹了口气,对身后两名狱司摆了摆手:“用刑吧。按照惯常规矩,从最简单的刑具开始,一道一道来,直到他老实招供为止。”

    于是,刑讯室内传来刑具拖曳的声音,以及张崇翮的惨叫声。

    杜思危背过身子,一边继续把玩着手中刑具,一边闭上双眼,听那时而低哑、时而高亢的惨叫声,他几乎能根据受刑者惨叫的声音与节奏,分辨出他此刻正在接受何种刑罚。

    待刑具换到了第四道,杜思危抬手道:“停。”

    于是狱司放下手中刑具,退至一旁。

    杜思危转过身去,见张崇翮除了一张脸完好无损外,身上各处都已血流不止。他走到张崇翮面前,眼中透出怜悯之色,温言细语地问:“张大人,还是不愿招供么?”

    张崇翮有气无力地道:“老夫……无话可说。”

    “看来,身体上的折磨,对你已经没有威慑力了。”杜思危淡淡道,“你心里一定在想,自己不过是老命一条,即便死了也无所谓,对么?”

    张崇翮掀了掀眼皮,看了他一眼,眼神中透出一丝嘲讽的意味。

    杜思危却对他的嘲讽视若无睹,只是低下头去,聚精会神地把玩着手中那只刑具,光洁饱满的拇指指腹在锋锐的刀刃上轻轻擦过,立即有殷红的血珠从一道极细的口子里渗了出来。

    杜思危将受伤的拇指贴在唇边吮了吮,漫不经心地道:“我记得,你那最小的孙儿,今年才六岁。”

    张崇翮蓦然抬头,眼神陡然变得惊恐:“你是什么意思?你将我孙儿也抓来了?”

    “不止你的孙儿,你们张家十余口人,眼下都在我们廷尉府里做客。”杜思危笑了笑,“至于他们将受到何种待遇,端看张大人的表现了。”

    他说着,吩咐其中一名狱司道:“去将张大人的宝贝孙儿押入隔壁刑房,按照刚才伺候张大人的那一套‘菜单’,给他孙儿也轮番上一遍。”

    “是。”狱司领命离开。

    “杜思危,你想做什么?”张崇翮挣扎着要向他扑过来,无奈手脚都被锁住,他只能像困兽一般疯狂挣扎,“杜思危,我警告你,你若胆敢动我孙儿一根汗毛,我诅咒你永世不得超生!”

    “这样的诅咒,我已经听过无数遍了,”杜思危掏了掏耳朵,“如果诅咒有用的话,我还有命站在你跟前吗?”

    张崇翮只能转为央求:“杜思危,快让他们住手,我孙儿才六岁,他什么都不懂,你不能这样对他!”

    “六岁小儿,的确什么都不懂,”杜思危面色近乎冷酷,“但我会让狱司告诉他,他之所以会有此番遭遇,全是因他祖父之过。”

    “杜思危,你要我招什么,我招供便是,快把我孙儿放了!”

    杜思危这才抬眼看他:“当真?”

    “当真!只要你放过我孙儿,放过我一家十余口人,我……我招供便是!”

    “想让我放人,得看你有没有足够的诚意。”杜思危说着,朝身后招了招手,便有狱司端着笔墨上来,将笔塞进张崇翮手中。

    杜思危道:“将你犯下的事,原原本本记录下来,包括你与宋翊之间的书信内容。”

    张崇翮无可奈何,只得将自己秘密向宋翊传递讯息的始末记录下来。

    写完之后,他将笔一掷,脸上已是老泪纵横:“宋将军于我张家有恩,如今我却无以回报,若是因此而牵连宋将军,我死后也无颜见宋家先人啊!”

    杜思危收起他的供书,冷笑道:“张大人,你只记宋翊之恩,却将朝廷之恩抛在了脑后,难道在你心里,只有宋翊,没有皇上、没有社稷百姓么?今日你助宋翊谋反,他日会有多少黎民百姓因你而遭受无妄之灾,如此算来,你岂不是更加罪孽深重?”

    张崇翮无话可驳,只是一再央求杜思危按照约定,放过他的家人。

    杜思危按着他的手指,在供书上画了押,说道:“张大人既已伏罪,我也没有必要再为难你的家人。只不过,眼下宋翊之事尚未了结,还得委屈他们在廷尉府多呆几日了。”

    第八十四章

    就在张崇翮受审当日,宋翊接到成帝口谕,命他随驾前往御林苑狩猎。

    宋翊抵达御林苑入口时,发现随行官员不止他一人,三公九卿之首和另外几位武将也在受邀之列。

    成帝似乎兴致颇高,命人为随行官员每人配了一匹马,并为他们准备了狩猎装备与弓箭。

    武将们都是个中高手,自然是跃跃欲试,而文官们则个个愁眉苦脸,他们有的不善骑射,有的因为坐惯了马车,甚至连马都骑不稳。

    太尉殷峰却是老当益壮,虽已年逾六旬,穿上一身铠甲,依然威风不减当年。武官们皆以太尉马首是瞻,自然对他诸多奉承,太尉却哈哈一笑,拍了拍宋翊的肩膀道:“我是已经老喽,哪里比得过宋将军。”

    宋翊则低眉谦让:“殷大人说笑了,末将怎敢在皇上与太尉大人面前献丑。”

    殷峰瞄了远处的闻守绎一眼,高声道:“骑射之事于我们而言,不过是小儿戏耍,但对某些人来说,可就难于登天了,希望不要在皇上跟前出了洋相才好。”

    他这话原是含沙射影地嘲讽闻守绎,却连带着将一干文官都奚落了进去,顿时遭来众文官怒目而视。

    太常卿陈廉名体态臃肿,连上个马都直喘气,此时听了殷峰的话,更是气得直哆嗦,转身问诸位同僚:“咱文官就没有擅长骑射的了吗,露一手让他们瞧瞧!”

    然而没有一人出声响应。于是又有人低声劝道:“太尉在后宫有皇后帮衬,如今又有宋大将军助力,气势自是不同以往,你又何必与他置气。”

    随后,他们一同看向了丞相闻守绎,但闻守绎只是拨弄着手中的缰绳,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此时成帝一身戎装策马而来,看上去神采奕奕英姿勃发。

    他不知此前文武两派斗嘴,只是看见几名武将精神抖擞整装待发,而几名文官有的骑在马上一脸忧色,有的连马鞍也坐不稳,东摇西晃地拽着缰绳不敢往前一步,心中自是对文官的表现感到不满。

    于是他只对太尉与几位将军道:“今日我们的狩猎时间为两个时辰,时辰到了之后,大家去约定地点汇合,所得猎物最多者,有赏。”

    武将们欣然响应。

    成帝又转头对闻守绎等人道:“你们……能参加的就尽量参加吧,若是实在上不了马,也别太勉强了。”

    他原意也是为了体谅文官,但听在武将们耳中,自然又是一番洋洋得意。

    在成帝示意之下,太厩令站在起跑线上,手中大旗一挥,于是以成帝为首的几人相继策马朝林子的方向飞驰而去。

    顾子修一派清闲地驾着马儿踱着步,此时闻守绎策马从他身边经过,低低丢下一句:“护着皇上。”声音低得只有他们两人听得见。

    顾子修先是一怔,随即想到,皇上身边俱是武将,虽说在此类场合之中,做臣子的都会刻意让着皇上,但眼下宋翊谋反之心已生,难保不会趁着皇上落单下阴手。

    当下他大喝一声“驾——”,一抖缰绳追了上去。

    事实上闻守绎此话只是字面意思,他担心皇上年轻冒进,反而忽略了自身安危,不料顾子修却因伶舟之故,将这句话理解得深了。而闻守绎也不知顾子修心中所想,两人虽考虑的角度不同,但终归还是做出了同样的判断。

    望着顾子修渐渐消失的身影,闻守绎依然不紧不慢地驾着马。身旁光禄卿管喻龄跟了上来,没话找话地与他闲聊:“真没想到,顾大人骑术如此了得,看来此次狩猎,我们这一边也是有望拔得头筹的嘛。”

    闻守绎瞥了他一眼:“胡说什么,头筹自然是皇上的。”

    “是是,下官失言。”光禄勋讪讪赔罪。

    闻守绎无心狩猎,一边策马一边往后看,只见太常卿陈廉名落于最后,非但他在马上摇摇欲坠,连他的马也走得歪歪扭扭,这架势仿佛不是去狩猎,而是去受刑。

    闻守绎叹了口气,问管喻龄:“听说,你与陈廉名关系不错?”

    “啊,是。”管喻龄不明白他为何有此一问,答得有些摸不着头脑。

    “劝他有空多运动运动,也该减减肥了。”

    “呃,是。”管喻龄一脸尴尬,丞相大人这是……关心下属?

    两人又聊了一些寻常闲话,闻守绎见管喻龄一直跟在自己身侧不曾离开,于是问道:“你是不是有话说?”

    管喻龄吞吞吐吐地道:“其实,下官是想问,关于那韶议郎,丞相大人想给他什么官职?”

    闻守绎失笑看着他:“他是你光禄勋的人,自然是由你决定。”

    “我这儿大多是没有常务的闲职,依着韶议郎近来的表现,是否可以往四大夫的行列靠?”

    “这个嘛……”闻守绎想了想,议郎地位较低,一般是没有什么机会面见皇上的,但若是晋升为四大夫,就等于能够让皇上亲眼看到他的才能了。

    来日他若是有把握住了机会得到了皇上的青睐,想要一步高升,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就比如几个月前的李往昔。但那样的高升,又有多少坚强的后盾可依靠,一旦失了皇宠,他又会立即被打回原形。

    想到此,闻守绎微微一笑:“便由你决定吧。”他顿了顿,又有些困惑地问:“但据我所知,你那儿四位大夫皆已安排人了,你要将韶议郎往哪儿放?”

    管喻龄脸上露出汗颜之色:“实不相瞒,昨日光禄大夫蔡衡宇向我密报一事,是关于谏议大夫张崇翮的……”于是便将张崇翮泄密之事说了。

    闻守绎听罢,眉梢微挑:“如此说来,张崇翮此人,目前已被廷尉府控制住了?”

    “是,听说廷尉府已对张崇翮进行审讯,想必结果很快就会出来了。”

    闻守绎心中微讶,张崇翮泄密如此要紧的事,怎未听顾子修提起?还是说,顾子修打算待整件事水落石出之后,再向自己汇报?

    管喻龄不知闻守绎与顾子修之间那一层关系,心中只想着宋翊的事,低声道:“丞相大人,我看太尉也得意不了几天了,只要宋翊之事一经揭发,看他还能嚣张到几时。”

    闻守绎颔首道:“所以,眼下不管对方如何出言挑衅,我们都不要理会。我们所要做的,便是耐心等候。”

    管喻龄应道:“丞相大人说得是。”

    两人这一路谈话,不知不觉竟已穿出了树林。

    此时皇上尚未出来,目的地已有几名武将在那里等候,手中猎物颇丰。他们见闻守绎与管喻龄两手空空地出来,眼神中自然又是一番嘲弄。

    闻守绎下了马,立即有自家小厮迎上来为他端茶递水。

    他接过茶水时,忽听身旁那小厮低声道:“大人,刚接到密报,董心蓝死了。”

    闻守绎饮茶的动作微微一顿,面上却丝毫不露端倪,只低声问道:“怎么死的?”

    “是自杀,她趁着身边无人之际,拿了把剪子往自己心口上戳了七八刀。”小厮说着,脸上现出一丝不忍,“听说心脏都被戳烂了,她可真对自己狠得下手。”

    第八十五章

    宋翊是在狩猎回去之后,才获知了董心蓝的死讯。

    他曾一度怀疑董心蓝是被人所害,但请了当地几位经验丰富的仵作来验,都确认是自杀无误。

    因为即便是死后,董心蓝手中那把剪子仍握得很紧,如果是凶手杀人之后所施的障眼法,死者握着剪子的力度,不可能紧到如此程度。

    至于董心蓝心口上杂乱不堪的伤口,则是死者在眼盲的情况下,自刺不准导致的。如果是他人所为,不至于准头如此失常。

    如此一来,董心蓝自杀的原因,就很值得推敲了。

    据奶娘回忆,前日有一名贵族少女突然造访,关了门与董心蓝说了会话,期间两人似乎发生了什么争执,而后少女趾高气扬地离去,董心蓝则将自己关在屋里痛哭,不论奶娘问什么,她都不肯回答。

    奶娘觉得此事蹊跷,原想即刻通知宋翊,但当时宋翊被皇上召了去,一时半会见不着面,这事便暂且搁置了。不想过了午后,她只是出去买个菜的工夫,董心蓝便在卧室中自杀身亡了。

    由此看来,那名贵族少女的出现,是董心蓝自杀的关键。

    至于她是什么身份,如何知道董心蓝的存在,又对董心蓝说了些什么,虽然不得而知,但宋翊却已经猜出了八九分。

    整整三天,宋翊一直将自己关在董心蓝的卧房里,陪着爱人的尸体,不吃不喝,也不允许他人打扰。

    到了第四日,宋翊终于开了门,将董心蓝交由宋府管家进行安葬,此时的他,仿佛突然间衰老了十几岁。

    成帝为表体恤,特别恩准他在家休息半个月,不必上朝议事;私下却又派人秘密监视,掌控宋家的一举一动。

    第七日,董心蓝正式下葬,宋翊以原配名义为董心蓝立碑。

    此事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百官都在看成帝如何表态,但成帝一直未予表态,只不过阴沉的脸色昭示着皇家对宋翊行事的不满,双方剑拔弩张的气氛渐浓。

    十一月二十七日,韶宁和从议郎阁归来时,天色已经入暮。

    这几日因为宋家的事情,搞得朝廷百官人心惶惶,即便是身在议郎阁的韶宁和,也明显感觉到了局势的变化,从朝廷日益提防的态度来看,双方冲突已在所难免。

    于私,他十分同情宋翊,更为董心蓝之死感到惋惜与愤慨;但于公,他还是希望宋翊能够放下个人仇怨,毕竟他手握兵权,与朝廷作对非但是大逆不道的行为,还将对整个国家的安定造成破坏。

    其时,路上行人渐稀,韶宁和只顾低头行走,不想与对面走来一人撞了个满怀。

    他向后趔趄了一步,堪堪稳住身形,刚要开口向对方道歉,发现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宋翊。

    与上次见到的不同,此时的宋翊,满脸胡渣、形容憔悴,手中握着一只酒壶,步履蹒跚,醉态醺然。即便是在十一月末的寒冷夜晚,他身上只穿了一件薄薄的棉衣,肩膀上披了件颜色醒目却又非常不搭调的披风。

    这般模样的宋翊,乍看觉得十分滑稽,然而此刻的韶宁和,望着醉得连路都走不稳的宋翊,心中只觉苦涩,怎么也笑不出来。

    “宋……兄,”他上前一步,扶住了宋翊,“你还好吧?”

    宋翊眯起眼睛,打量了他片刻,才道:“是你啊,韶议郎。”

    韶宁和心下一松,能认出自己,说明他醉得还不算太厉害。当下他温言劝道:“宋兄,天色不早了,你还是早些回家吧。或者……我送你回去?”

    宋翊望着韶宁和的目光渐渐锐利了起来:“韶议郎知道我住在哪么?想必你早就知道我是谁了吧?”

    “这……”韶宁和原可谎称不知,但看着如此落魄的宋翊,他不忍再撒谎骗他,“的确,第二次在酒楼见到宋兄……宋将军,我便已经认出来了。只因你我立场不同,下官一时不便言明,还望宋将军见谅。”

    宋翊满不在乎地笑了笑:“立场不同又如何,我从来不看重这种东西。”他顿了一顿,望向韶宁和的目光突然清明了起来,“韶议郎,事到如今,有一件事除了拜托你,我无人可求了,希望你能答应我。”

    “宋将军请讲。”

    “玉冰公主……她原本约了我今晚戌时在宫门口相见,但你看我这副模样,如何能去见公主。希望韶议郎能替我赴约,帮我将此物呈递于公主,代为赔罪。”他说着,将身后背着的一只长形木盒卸了下来,交托于韶宁和手中。

    韶宁和掂了掂,木盒有些沉,他问道:“此是何物?”

    “此物只需转交公主,她自会明白。”

    韶宁和想了想,咬牙道:“好,我便替你送这一次。”

    他将木盒缚在自己身后,便要离去。

    “等等,”宋翊却又叫住了他,随手将身上披风解了下来,披在韶宁和肩膀上,一脸真诚地道:“夜间天寒,韶议郎请多保重。”

    韶议郎怔了怔,推辞道:“这披风还是……”

    宋翊却按住了他的手:“韶议郎这份恩情,宋某无以回报,聊表心意罢了,还望不要推辞。”

    韶宁和无话,只得称谢告辞。

    宋翊目送韶宁和渐渐走远,低低道了一句:“保重,保重。”说罢转过身去,往反方向拔腿疾奔,瞬间消失了踪影。

    韶宁和背着木盒来到宫门之外,却没有看见玉冰公主的踪影。

    他看了看天空中月亮移动的位置,心里估摸着,戌时应该已经到了,为何公主尚未现身?

    他正茫然间,忽见身后追来几名黑衣蒙面人,人未至,剑已出鞘,顿时齐刷刷几柄长剑同时对准了韶宁和,将他团团围住。

    韶宁和一介书生,何时见过如此阵仗,当即有些发懵。好在他即刻回过神来,这是在宫门之外,尚不至于是盗贼行凶,这几人身份十分可疑。

    他在打量对方的时候,对方也在打量他。其中一人扼住韶宁和下颚,仔细看了看,道:“居然不是?”

    另一人道:“可他明明穿着这件披风……”

    又一人道:“不必说了,定是调虎离山之计。”

    韶宁和听得莫名其妙,抱拳道:“几位义士,是否有什么误会?”

    其中一人一把撕去夜行黑衣,露出肩上卫尉府的标志,冷笑道:“误会?我且问你,你深夜出现在此,有何企图?”

    韶宁和一见那标志,心下暗惊,没想到卫尉府的人居然乔装改扮地跟踪自己,顿时有些哭笑不得。但当着这么多把剑,他却没有心情发笑,只得恭谨道:“下官受宋翊宋将军之托,来给玉冰公主传个信,不知玉冰公主现在何处?”

    那卫尉府侍卫怒道:“简直口出狂言,公主冰清玉洁,怎会深更半夜在宫门外与男子幽会?!”

    “这……”韶宁和有些哑口,他虽心中也有些疑惑,但想到玉冰公主倾慕宋翊,两人又定下了婚约,私下约见倒也在情理之中。但此时被那侍卫一问,他又对自己之前的判断生出了疑惑,觉得事情的确有些蹊跷。

    那侍卫看了看韶宁和背后的木盒,又问:“你背上背的是什么东西?”

    “是宋将军托下官转呈给玉冰公主的礼物,下官不敢随意观看。”

    那侍卫却丝毫不信,只是喝令:“打开它!”

    韶宁和被逼无奈,只好解下木盒,当着众人的面打开了盒盖。

    然而下一刻,他却被眼前之物震住了——那木盒中放置的,竟是一把锋利宝剑!

    为首那名侍卫见此利剑,暴喝一声:“大胆反贼,速速将他擒下!”话音未落,几名黑衣人同时挥剑向韶宁和周身刺来。

    这一瞬间,韶宁和心中只闪过一个念头:他竟被宋翊利用了!

    第八十六章

    就在韶宁和以为自己必死无疑之际,忽见一蒙面人从天而降,手中剑花翻转,竟以一人之力挑翻了几名侍卫的四面夹击。

    这一变故来得太过突然,几名侍卫甚至来不及看清那蒙面人的武功路数,便眼睁睁看着对方携韶宁和飞身遁去。

    两人甩脱侍卫之后,韶宁和惊魂未定地打量了蒙面人一番,问道:“恩公如何称呼?”

    “你的恩公不是我。”蒙面人道,“我家主人担心你有危险,特命我暗中保护你。”

    韶宁和皱了皱眉:“你家主人是……?”

    “主人不让说。”

    韶宁和心中一动,难道是那位大人?但一想又不对,若真是那人,要卖他这么大的人情,何必如此遮遮掩掩。

    他又问:“你可知宋将军为何如此害我?”

    “最近朝廷对宋家监控十分严密,但宋家老小早在一日之前便已通过府内密道暗中转出了京城。宋翊一人留在城内,不过是掩人耳目罢了,如今他要设法脱身,必须找一个替死鬼,不幸就让你给撞上了。”

    韶宁和一惊:“所以,现在宋将军极有可能已经逃出城外去了?”

    “或许。”蒙面人模棱两可地答了一句。

    韶宁和左右看了看,发现右前方的一个马厩里养了两匹马。他奔至马厩前,丢下碎银子便翻身上了马。

    蒙面人不明所以,拦住他道:“你要去哪里?”

    “我必须阻止宋翊出城!”韶宁和话音未落,一抖缰绳已策马飞驰而去。

    蒙面人呆呆看着他的背影,哭笑不得:“就凭你?”

    然而他总不能眼睁睁看着韶宁和去送死,既然拦不住他,只好先回去向主子报告。

    却说韶宁和驾着马一路狂奔至城门口,发现通往城外的道路早已被京兆尹下令重重封锁,过往百姓必须经过严密审查才能通过。

    韶宁和不知此刻宋翊究竟是已经逃出生天了,还是依然滞留在城内,他坐在马上四处张望,未能看到一张与宋翊相像的脸,心下越发焦急,难道还是让宋翊逃了出去?

    此时,互听一人在远处唤他:“这不是韶议郎么?”

    韶宁和循声望去,见一名士兵笑着朝他走了过来。此人正是当初韶宁和初入繁京之时,在城门口刁难过他的那名守卫。

    那之后的某天,两人在路上不期而遇,守卫生怕他报复,只想避着他走,不想韶宁和非但没有怪罪于他,反而请他喝了一次酒。从此这名守卫被韶宁和治得服服帖帖,每次见到他,都像见到亲兄弟般热情。

    韶宁和见到了熟人,于是下了马与他打招呼。

    “怎么,韶议郎这是要出城去?”士兵问道。

    “对,”韶宁和点了点头,含糊地道,“出去办些事。”

    “看这日子挑的,最近城里城外恐怕都不太平。”士兵压低了声音道,“韶议郎如果一定要出城,可得小心些才好。”

    韶宁和点头应下,抬眼见城墙之下已公然张贴出宋翊的画像,于是故作随意地问了一句,“你们这是……在抓人?”

    “是啊,真是糟心。”士兵一提这事就焦躁。

    “还没抓到?”

    “就怕他已经蒙混过关了,而我们还在这里白忙活。”士兵似乎得了禁口令,不欲对韶宁和多言,只叮嘱他千万小心。

    韶宁和谢过之后,在那士兵的引领下,顺利通过了关卡。

    此时已近亥时,天空中月朗星稀,天空之下却是一片苍茫。韶宁和生怕宋翊已经混出城去,但又不知该去哪里找他,一时没了主意。

    此时城门再度打开,一列富家商队缓缓行了出来,商队的首领似乎与城门守卫十分熟络,塞了些好处便被全数放了出来。

    那商队末尾,跟了几个步行的家丁,其中一人将帽檐压得很低,看不清脸上容貌,但韶宁和只消一眼便能认出,那略显寒碜的单薄棉衣,正是宋翊送别他所穿的那一件!

    宋翊低着头跟在商队之后,直到走出守卫们的视线,才悄悄脱离了商队,往另外一个方向奔去。

    韶宁和也不声张,驾着马追了上去。

    宋翊似乎察觉自己被人跟踪,立即施展轻功加快了脚步,韶宁和咬了咬牙,猛抽了几鞭子,那马儿便发疯了似地往前窜去,很快追上了宋翊的脚步。

    “宋将军,请留步。”韶宁和拉住缰绳横在宋翊面前,一脸急切地道,“宋将军,请听我一言!”

    宋翊抬头,发现追他之人竟是韶宁和,不由吃了一惊:“怎么是你?”

    “没错,是我。宋将军一定没有想到,我非但大难不死,还能追来此地吧?”他说着,翻身下了马,一步步朝宋翊走去。

    宋翊立即陷入备战状态,全身紧绷地看着他。

    韶宁和苦笑着摊了摊手:“宋将军不必紧张,我一介书生,根本不是您的对手。我此番前来,只是想劝宋将军一句,趁着还未犯下大错,回头是岸。”

    宋翊面上闪过一丝讥诮:“回头是岸?你怎么不去问问皇上,他肯不肯给我这道岸?”

    韶宁和叹道:“只要宋将军始终对皇上忠心、对朝廷忠心,想必皇上一定能谅解宋将军的。”

    “谅解?”宋翊像是听到了十分愚蠢的笑话,仰面哈哈大笑了几声,面色突然变得狰狞,“事到如今,就算他能谅解我,我也不能谅解他!”

    他说着,向前冲了几步,指着自己的心口道:“你可知道,我是为了谁才参的军?为了谁才心甘情愿呆在西北边关一守就是十几年?我又是为了谁奋勇杀敌、屡立军功,潜移默化地扩大宋家在西北军队中的势力,直到将西北大军彻底改造成只听令于我宋翊的宋家军!”

    韶宁和渐渐睁大了双眼,听宋翊这话的意思,难道他参军十几年,早就开始谋划这件事了?

    “我都是为了一个女人,她的名字叫董心蓝。”宋翊的声音由激愤渐渐转为低哑,“没错,她是罪臣之女,她是奴隶之身,但那又如何,不管别人如何看待她,她都是我宋翊认定了一辈子的妻子。

    “我在军中一步步往上爬,不为别的,只是为了让心蓝终有一日可以光明正大地嫁我为妻,我要让她抬起头来、扬眉吐气,我要让那些曾经轻视过她、羞辱过她、糟践过她的人,全部臣服在她的脚下!”宋翊说到此,重重吐出一口气来,“所以,就算为此而背上叛臣的罪名,我也在所不惜。”

    他说到此处,声音渐渐哽咽:“可惜……可惜就差了那么一点点的时间。我一直告诉她,让她再耐心等一等,只要再等一等,我就可以正式接她过门了,可是她为什么不愿意相信我,不愿意再多给我一点时间……她为什么,连走也不跟我打声招呼……”

    韶宁和怔怔望着他,心中已经不知道是惊愕更多,还是怜悯更多。

    此时身后传来“哒哒”的马蹄声,韶宁和转头望去,发现月色之下,衣袂翩然策马追来的人,竟是伶舟。

    宋翊见有第三人追来,低低道了一声“对不住”,然后一把扼住韶宁和的咽喉,挟持着他疾步后退,一脸警惕地瞪着伶舟。

    伶舟翻身下了马,看了看韶宁和,又看向宋翊,紧绷着的脸上透出一丝寒光。只见他将马鞭抛至宋翊脚边,冷冷道:“放了他,这匹马便是你的了。”

    宋翊疑惑地皱了皱眉,似乎不相信他会就此放过自己。

    伶舟不耐地催促道:“还不走么?城里已经确认了你出逃的消息,此刻正在结集兵马,很快就要追出来了。”

    宋翊不再犹豫,一把将韶宁和推了出去,然后捡起马鞭,翻身上了马,最后看了韶宁和一眼:“韶议郎,不管怎样,我谢谢你。日后若有机会再次相见……”

    “再次相见,我们便是敌人了。”韶宁和仰头看着他,喟然而叹。

    宋翊点了点头,不再多说,大喝一声:“驾——!”转身消失在夜幕之中。

    第八十七章

    宋翊离开之后,韶宁和才看向伶舟,问道:“你怎么会追来这里?”

    伶舟张口刚要回答,忽听城门的方向传来嘈杂的马蹄声,想是追兵已经出城。

    韶宁和知道自己难逃干系,于是对伶舟道:“你快走,这里我顶着。”

    伶舟瞥了他一眼:“你能顶什么用?”

    韶宁和噎了一下,想起伶舟之前曾经提醒他提防宋翊,他却没有听,如今惹来如此大祸,还要牵连伶舟,一时间也十分过意不去。

    伶舟却似早有准备,自靴内抽出一把短剑,看向韶宁和,低低说了一声:“你忍着些。”

    韶宁和还未反应过来,忽见伶舟举剑刺来,他下意识闪避,剑锋便从他胳膊上划了过去,割开一道长长的口子,顿时鲜血直流。

    “伶舟,你……”韶宁和捂住受伤的手臂,倒退几步,望向伶舟,惊诧莫名。

    “放心,我又不会真杀了你。”伶舟手中握着短剑不放,“你乖乖站着别动,再让我刺两剑。”

    韶宁和大惊:“这样还不把我刺死了?”

    他话未说完,便见伶舟“唰唰”又是两剑,将他一身官袍割得七零八落,狼狈不堪。

    “唔,这样应该差不多了。”伶舟十分满意自己的杰作,然后将手中短剑往远处一抛,那只见那柄剑在夜空中划过一道银弧,便没入黑暗消失不见。

    韶宁和似乎有些明白伶舟的意思了,心中更是惊讶:“你一早就准备好了短剑?”

    “是啊,我时刻将短剑随身带着,见了你就能砍你个十刀八刀的,好泄愤。”

    第17节

    恋耽美

章节目录

大曜权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书屋只为原作者林千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林千寻并收藏大曜权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