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仇记 作者:白日梦0号
第3节
不一时,小二将早饭送进来。江苇这几日便没正经吃饱过一顿,这时见着热腾腾饭菜,放开肚子大嚼,莫霖知他一路上定然十分辛苦,不住夹了菜送到他碗中,自己倒没吃多少。
用过饭,热水并浴桶也送了来,江苇好生洗漱一番,搓去一身泥污,换了衣裳,这才同莫霖说起沔阳城里一番见闻。
第七章
莫霖这几日闷在屋中,除了看书便是胡思乱想,一时谋划来日如何谋生、如何报仇,一时思量江苇这一路又有怎生风波,隐隐便已料到妙春堂这份产业难得保全,此时听江苇讲述这一路所见,得知妙春堂被封,除了心下难过眼圈微红,倒也不大气愤填膺,唯有听到蒋家入京一事,登时难遏心中怒火,双拳攥得死紧,只恨不得蒋晨峰便在跟前,能立时扑上去啮骨食皮。
江苇知他心中恨意,安慰劝解之语说来无用,便也不说,只安安静静陪着他。
待得片刻,莫霖心绪平复,忽地道:「苇大哥,我要进京去。」
江苇点头,「好。」
莫霖一面想一面道:「日后蒋晨峰在哪儿,我便跟到哪儿,他不识得我,我改名换姓,偷偷盯着他,总能寻得时机……」
江苇无有不应,「行,咱们便进京去。不过眼下只有一匹马,赶路不便,明日我先去把马卖了,换两头驴子,也好代步。还需去县衙开张路引。京城不比别处,没有路引,怕咱们连城门也进不得。待准备妥当,便即启程。」
想了想,又道:「既要改名换姓,索性先想个名字出来,明儿个咱们去衙门,书吏问起咱俩籍贯姓氏,也好有个说辞,莫露了馅去。」
莫霖没出过远门,并不晓得还有这等规矩,听了便是一怔,思忖片刻才道:「我娘姓谢,我改叫做谢霖,可使得?」
江苇笑道:「有甚么使不得,这便挺好。我扮作你兄长,改叫谢苇,咱们只说祖籍荆州,家道中落,往京城投亲去。」
荆州与沔阳比邻,两地口音风俗近似,如此混淆,于外乡人眼中倒也分辨不大出来。
两人商量定了,江苇解开包袱,将从堂中搜罗出的物件一一展开,衣物各自收拾了,只余那堆药瓶并药丸。
莫霖将地窖中起出来的药瓶放进药匣中,那堆药丸单用布包了收好,叹道:「这些药还是爹爹亲手做的……」
想起当日父子俩一道忙活的情形,鼻头一酸,涌出几滴泪水,赶忙拿袖子擦了,心道,日后艰难苦楚之处不知还有多少,再不可这样哭哭啼啼,便是苇大哥肯担待,也叫别人看轻了去。
翌日一早,江苇向店家打听了县城中车马行所在,拉着马去与人换了两头驴,又同莫霖一道去县衙开具路引。那南诏县的书吏是个贪钱的,收了江苇塞过去的二两银子,也不多加盘问,当即照着两人所说姓名籍贯书就,盖上官印。
待从衙门出来,莫霖拿着那路引,看一看上面名字,同江苇道:「打今儿起,咱们便叫做谢霖、谢苇了。」
江苇一笑,「日后你需唤我大哥,咱们可得兄弟相称了。」
拉了莫霖回到客栈,收拾齐包袱、药匣,一人骑上一头驴,往京城而去。
两人结算完住店花销,自南诏县出来时,身上只剩了药匣中那二十两银子并七八十个铜板。这一趟行程千里之遥不说,便是到了京城,还要落脚安置,眼下这点子银钱,便需省之又省。因此一路上虽不曾餐风露宿,也少不得借宿农家、古刹,饭食上亦捡那便宜饱腹的来吃。好在谢苇身手非凡,捡块石子运劲一弹,便打只野鸟、野兔来,烤熟了与谢霖分食,两人才不至于饿着赶路。谢霖自小被父亲娇惯长大,哪里吃过这等苦头,却咬牙忍下,见着新鲜物事,尚且与谢苇指点说笑,不欲叫谢苇半点担心。
如此在路上走了二十余日,方到了京畿之地。此处已是京畿南郊,属宛县治下,离着京城已不足百里。这一路上,俞往北走,天气愈发冷起来,此时方十月初,沔阳尚是一片葱葱绿意,此地却已是叶枯枝黄,染上一片肃杀之色。
这几日日头尚好,晌午时暖洋洋的,早晚却已冷得厉害,谢霖单衣里头套了夹袄,仍觉不大暖和,晚上更是冻得瑟瑟发抖。先时两人为着省钱,借住农家牛棚也能挨得一宿,这几日谢苇却说甚么也不敢如此凑合了,唯恐谢霖着了风寒再病上一场,故此也不贪图赶路,到了宿头便投店住下,捡那十个铜板一晚的通铺,两人挤在一处睡下,翌日日头升起再行赶路。
这一日,两人起个大早,跟在一支商队后面,同向京城南门走去。初上路时,尚且披星戴月,渐渐月落日升,天色大亮起来,只见四下村落俨然,官道上也路人渐多,到处都是往来车马,行人口音亦是五花八门,好一派热闹景象,将那冷意都驱散了些许。又行得多半个时辰,已可遥遥望见国都平京城。
自熙朝立国之日起,便以平京为都,如今天下承平百余年,正是鼎盛之时,贸易往来、四海来朝,俱以此为中心,致使人中之杰,物中之宝,皆汇于此,将这一朝之都经营得愈发繁华富丽,城郭气势恢弘,人口繁盛,商铺栉次鳞比,便是冬日,亦是风景旖旎,如若梦华。
谢霖哪里见过这等景象,行到城南宣化门,站在门口底下,望着十余丈高的城墙咋舌不已,待被守城官兵检验过路引放进城内,更是目不暇接,直恨自己少生了两只眼睛,左盼右顾,看甚么都是新鲜热闹。
谢苇亦是头一遭见到这等繁华胜景,只是他心性沉稳,且惦记着今晚落脚之处,四下看了看,便拉着谢霖在街边一处香烛摊子边驻足,一抱拳,向那摊子上的老叟问道:「叨扰老丈,可知这城中哪处有便宜些的客栈?」
那老头儿一听他口音,便知是外乡人,道:「这位相公是打南边来罢?来平京作甚?长住还是短住?长住有长住的法子,短住亦有短住的去处。」
谢霖忙道:「我和兄长来此谋个生计,自然是要长住的。」
谢苇又道:「咱们兄弟囊中不丰,想寻处便宜又得住的地方,还请老丈指点。」
老头儿这摊子临近城门,想是常做这等指点之事,故而十分娴熟地指一指左边那条街,道:「打这儿往里走上半里地,有家安泰客栈,百十年的老店了,他家伙计消息最是灵通,你俩先去店里歇一歇脚,同伙计说要赁个房子长住,伙计自会带牙婆过来荐些屋子与你们,你们且随牙婆去转一转,若有合适的,当时便可付了租金,再与牙婆并伙计一人三百个辛苦钱。他家惯做这生意的,自来价格公道,童叟无欺,只管放心就是。」
谢霖一听光打赏的辛苦钱便要去掉半贯,登时心疼不已,同谢苇向那老头儿道过谢,牵着驴一面走一面道:「以往也曾听人说京城居大不易,不想竟是真的,光打赏就要这许多钱,那赁房子的钱还不知怎生贵法。咱们这一路已是花费不少,如今只剩十两不到,再无进项,当真是坐吃山空了。」
谢苇安慰他道:「不妨事,等安顿下来,我便去街上转转,看看有甚营生可做,只要卖得力气,挣口饭吃总是不难。」
谢霖想一想,点点头,「说的是,赶明儿我也寻个差事,咱两个一道挣钱就是。」
说着,两人已到了那安泰客栈门前。
这客栈门堂宽阔,大堂里人来人往,四五个伙计进进出出前后忙活,生意极是红火。谢苇同谢霖在门前一站,便有伙计上前招呼道:「二位相公是住店还是打尖?本店有干净的上好客房,饭菜可口,价钱也便宜。不信您去打听打听,南城这片数咱们安泰客栈口碑好,主顾多。」扬着手请二人进门。
谢霖不想京城里这伙计也比别处殷勤,自己尚未开口,便听了这一大堆话,忙道:「我们既不住店也不打尖,倒是想请贵店帮忙赁间屋子来住。」
店伙计一听,笑容不改,「好说好说,二位相公先请店里坐,我这便与您叫牙婆去。」
说着接过二人手中的驴子栓到了店门外,请两人到大堂中寻了张桌子坐下,这才去了,不多时,便领着个四十来岁的长脸妇人来,道:「二位相公想赁甚么样的房子,只管与郝二姑说,大的小的贵的贱的临街的带院子的应有尽有,价钱公道绝不欺客。」
那郝二姑见主顾是两个俊俏的年轻后生,先就笑了,道:「我晓得的空屋子倒有不少,只不知两位赁屋子来作甚,可有甚讲究?二位且先说说,若有合适的,现下便带你们去看上一看也使得。」
谢霖看谢苇一眼,道:「我们兄弟俩来平京谋生,想着住店不是长久打算,总得寻个能踏实住下的去处,有个两三间屋能住得人便行。」
郝二姑一笑,「倒是正有几处这样的屋子,两位相公这便随我去看看吗?」
谢苇道:「劳烦这位大嫂带路。」
两人随着郝二姑出了店门,自店旁那条巷子穿过去,便到了北面一条街上,又向西走,郝二姑一面走一面道:「咱们这平京城,城东住的是达官显贵,城西住的是巨商富贾,城北是皇亲国戚,城南便是平头百姓三教九流。二位相公别看这城南乱了些,却是天南海北各处风物应有尽有,布庄粮铺客栈酒楼外,夜市上还有各样摊子卖那吃的用的耍的,过日子最是方便不过。」
正说着,几人已是经过了一处钱庄、一处布店、一处镖局,街边还有卖香粉、猪肉、鸡鸭、菜蔬的,果然如郝二姑所说,既热闹又便宜。
三人行不多时,便到了一处院子,郝二姑拍了拍门,便有个下仆打扮的老者开了门出来,见是郝二姑,便问,「可是带了主顾来相看房子?」
郝二姑笑,「正是。」领着谢霖谢苇进门。
这院子独门独户,北面三间正房,东面还有两间厢房,西面是间厨房,桌椅床柜等家具俱是齐全的,打理得颇是干净。
那老者是主家留下来看顾房子的管家,与谢霖谢苇道:「这院子临街,虽吵闹了些,风水却再好不过。我家老爷只住了三年,便官升两级,如今已是外放做知府去了,舍不得将这院子卖了,便想着寻个好主顾租出去,一月只要一两五钱银子。」
谢霖惊了一跳,瞠目道:「这般贵。」
那老者听谢霖嚷贵,甚是不乐意,还未开口辩驳,郝二姑已拦在头里,道:「相公有所不知,平京城里这般房价已是十分公道,且这屋子家什齐全,也省得你兄弟俩再行置办,岂不减去许多麻烦。」
谢霖还想还价,谢苇已道:「我兄弟银钱不多,还请大嫂再寻一处便宜些的房子。」
郝二姑便带着二人辞了老管家,出得门来绕了几绕,到了另一条巷中,推门进到一处院子里。这院子比之方才那院子还要大些,东南西北四面均有屋子,只是北、东、南三面俱已住了人家,门外晾晒着衣服等物,北面屋里坐着个姑娘,正开了窗子对镜梳妆,见院里进来两个俊俏男子,便是娇俏一笑,不错眼地盯着两人看。
郝二姑指了西面两间空着的屋子,道:「这两间每月只要五百文。」
谢霖进屋看了一眼,见桌椅床铺虽旧了些,倒还住得,正要点头,却见谢苇背着郝二姑冲他摆了摆手,只得转口道:「可还有别处能看看吗?」
郝二姑便又带着两人出来。
谢霖拉着谢苇落在后面,轻声问,「如何住不得?」
谢苇道:「看北边那户人家里姑娘的做派,恐是暗娼一流,这院子里的人做的怕都不是甚正经营生。与他们混在一处,徒生事端。」
谢霖暗中一吐舌头,心道:得亏大哥跟在身边。
郝二姑带着两人又穿过两条巷子,到了一处院子里。
这院子离着方才那条街市已远了些,十分幽静,推开院门一看,只北面三间正房,挨着西边那间屋另有一间小小耳房,里面砌了灶台,权作厨房,却没有锅。三间正房中中间那屋有套桌椅,东边屋里一张床并个柜子,西边屋里便空荡荡的,只在窗子底下一张硕大台子,也不知是床还是榻。
谢霖指着问,「这是甚么?」
郝二姑笑道:「一看便知相公是南边来的,没见过这等物事。这叫炕,咱们北边冬日里冷得厉害,穷人家烧不起炭,便盘一座炕,同灶眼通着,做饭时将热气都带到炕底下,这般一烧,整座炕便是热的,冬日里睡在上面,暖和和的,极是舒坦。」
这房子后边便是茅厕,前院里靠近门口处还有一眼水井,院子虽只数丈方圆,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谢霖前后院都转了一遍,甚是满意,只担心价钱,皱着眉头问,「价钱上可能便宜?」
郝二姑道:「一月只要八百文。」
时下一两银子能兑一千二百文,这院子虽不如第一个那样精致,却不想能便宜出一多半去,不止谢霖,谢苇亦不由道:「价钱倒是合适,只不知如何便宜这许多?」
郝二姑尴尬一笑,「不瞒二位相公,这院子与东边那户人家原是相通的。这家人姓卢,本是个富裕人家,十来年前,他家宅院统共占了小半条街去。卢老爷子在世时纳了好几房姬妾,最得宠的一个是青楼出来的头牌倌人,不知怎的得罪了正房太太,给关到这小院里来,关了足有五六年,后来便疯了,一个雨天投了这井,待捞上来时,尸首都泡涨了。这小妾临死前骂了一宿,咒卢家人不得好报。待这小妾死后,没两年卢老爷子也病死了,卢家便似应了咒,一眨眼这家道便败了去,儿孙只得把房子或典或租出去,收些钱花用。这小院东墙上原有个角门,如今被封死了,单隔出来往外租,只是先后住了两茬人,都说这院子不干净,雨夜里能听见女人哭骂之声,便都退租不住了。主家这才把房钱降了下来。」
谢霖拿不定主意,向谢苇看去,不想谢苇极痛快便道:「我不信鬼神,便有鬼,咱们与她无冤无仇,莫说哭骂,便是半夜敲门也不惧她。」
谢霖当即同郝二姑道:「咱们便要这处院子了,租金如何付?」
郝二姑登时乐成一朵花,「今日先付八百文,以后每月初十卢家自有人过来收租。」
谢霖数出钱来与她,又另付了三百辛苦钱。同谢苇回了客栈,打赏了伙计,牵了驴过来。
此时已到晌午,两人半日功夫寻得落脚之处,都极欢喜,谢霖从街上买了几个包子回来,两人分吃了,一面吃一面道:「这包子素馅的一个五文钱,肉馅便要八文,咱俩少说八九个才填得饱肚子,这一顿下来便是几十文,这般吃可着实吃不起。待会儿我去街上买个锅回来,咱们还是自己买了米面菜蔬来做才是。」
谢苇道:「如今到了京城,这驴已是用不着了,我去市上卖了,换些钱回来,顺便把米面油盐买了。你去街上转转,买些锅碗瓢盆,再买两床被褥回来。其他还有甚要添置的,再一点点置办罢。」
说着一蹙眉,「当初回妙春堂收拾东西,竟没想起把铺盖带出来,如今还要花钱买。」
谢霖安慰道:「那铺盖多占地方,当日便是收拾了,驴背上也装不下啊。」
两人吃完饭,各去忙活。谢霖到杂货铺,先买了铁锅回来安到灶上,又去布庄买了两套被褥。那被褥厚重,谢霖原想着叫店伙计给送回来,一听伙计张口便要五文脚力钱,气得抱起被褥自己走了,来回运了两趟才弄回家中,大冬天的,也给累出一身汗。不待汗落,突地又省起那炕光秃秃的,也没个席子垫着,忙又去买床席子铺上。随后便是去买碗筷、茶壶,打水用的木桶,又有面盆、澡盆等零碎物事。瞅着差不多了,才想歇一歇,又想起厨下还没有烧火用的柴草,只得又去街上寻摸,一问价,一担柴居然也要二十文,登时一点脾气也没了,掏了钱,叫樵夫给担到家里,心里暗忖,若找不到赚钱的营生,便去城外打柴来卖。
这般忙活到傍晚,谢苇也回来了,背上背着袋米,手里还有个竹篮,里头放着油盐姜蒜菜蔬等物,一见谢霖便笑道:「这平京城里东西贵得很,两头驴居然卖得了四两银子。买米和这一堆零碎一共花了七百八十六文,还剩三两多银子。」
谢霖眼睛一亮,旋即又叹一口气,接过谢苇手上东西放进厨房里,又倒了一杯新烧好的热水与他解渴,便絮叨起今日花销,末了道:「方才买家什时与店主聊上两句,人家说这里冬天难熬,便有火炕,屋里也还是得烧个炭盆才行,似咱们这般屋子,一冬少说也要四百斤炭火,眼下一斤中等炭便要十文钱,还要买炭盆、火钳等物,我手上如今还剩四两银子零六十文,等买齐了,便分文不剩了。你手中那几两银子却不能动了,压在箱底,真有个甚么难处,也好应急。」
谢苇掏出卖驴剩下的钱交予他,「你管着罢,省着些花,怎么也能过了这一冬去。」喝干了杯中水,便去厨房做饭。
谢霖跟在一旁,帮着烧火添柴。
因要省钱,谢苇没敢买肉,这一顿饭只得萝卜和豆腐,却是两人奔波一个月后吃上的头一顿安稳饭,不由都心满意足。饭后,谢霖又烧了锅热水,两人洗漱后歇下。
因已入冬,为着取暖方便,两人的铺盖便都放在了西间炕上,东间木床暂且弃之不用。这火炕睡上三个人也绰绰有余,只是晚上冷了下来,谢霖怕冻着,便将两床铺盖紧挨着摆在离着灶头最近的西墙边。上半夜,那火炕果然暖和和的,只是谢霖头一遭睡在这上头,不晓得在灶里留些余柴,睡到后半夜,灶里的火早灭了,炕也渐渐不那么热,谢霖睡梦中觉出冷来,迷迷糊糊间便往那暖和的地方钻,扭咕扭咕便钻到了谢苇的被窝里。
谢苇给他挤醒,一睁眼,怀里已多出一个人来。他有内功在身,倒是不怕冷的,不过见谢霖怕冷的厉害,一个劲儿地往自己身上粘,便也不忍让他独个儿睡,且这一路上都是这般一处睡过来的,又不是孤男寡女讲究甚授受不亲,索性便将两床被子摞在一起,并成一个被窝。
谢霖踏踏实实睡了一个好觉,翌日早上朦朦胧胧醒来,抻一抻懒腰,忽见两床被子都在自己身上,谢苇已不见了,登时一个激灵,赶忙穿衣下床,出了堂屋门,果在厨房找着。
谢苇正熬着粥,见他起了,道:「拿碗筷来,吃饭了。」
两人吃了顿早饭,谢苇道:「我出去转转寻份差事,这一日你自己打发罢。」
说完出门去了。
谢霖洗过碗筷,将门锁了,出门买炭去。
第八章
谢苇还记得昨日寻房时经过一处镖局,出了门,辨明方向,径直便向镖局走来。到了镖局门口细一打量,门上匾额四个大字「四海镖局」,两扇漆黑大门左右敞着,时不时便有人进出,门口迎宾的伙计一身短打,虽脚下虚浮,身上倒有几分架势,见人便带三分笑,迎来送往毫不含糊,看着颇为精神。
谢苇暗中估量一番,觉着这镖局应是生意不错,这才走上前去。
那镖局伙计跟门口站了几年,也练出一双眼力,见上门的是个双手空空身着粗布袍的年轻后生,怎么看也不像是有家财需镖局护送的主儿,便也不称「相公」,一抱拳道:「这位小哥儿有甚事?」
谢苇回以一礼,道:「荆州谢苇,初来京城,想寻份差事谋生,敢问贵镖局可招镖师吗?」
这伙计名唤彭明旺,少时于武馆也学了些拳脚,投在四海镖局后干了三四年,只混了个趟子手,见谢苇年纪比自己大不到哪儿去,一出口便要做镖师,登时便嗤地一笑,「这位小哥儿,你可知能在咱们四海镖局押镖的师傅都是些甚么人物?莫说总镖头乃是名震北武林的神行拳聂大海,便是寻常押镖师傅也是武林中数得上名号的,金判官段行武,阎王刀周同,无影剑魏少光,哪个不是名扬一方,你也不掂量掂量自己本事,这一张口便想在本镖局做镖师,口气可也忒大了些。」
谢苇听他报出一串名号,依稀觉得似曾听闻,却怎生也想不起来,亦生不出半分忌惮抑或敬佩之心,只淡淡道:「我自己掂量着本事还行,却不知别人的怎样,兴许比一比也就知道了。」
彭明旺还是头一遭见到这般上门寻活计的人,也不知谢苇到底是来谋差事的还是来踢馆的,登时就给气乐了,指着他道:「行,小子有种便先与我比划比划,赢了我,便给你请总镖头去。」
谢苇负手而立,一点头,「好。」
彭明旺见来人这般托大,连个架势也不摆出来,怒火暗生,也不打招呼,右手成拳直击谢苇面门,想着打他个满脸花,谁知拳方出去,谢苇已身子一偏躲开去,这一拳便落了空,彭明旺左脚迈前一步,变拳成爪抓向谢苇心口,谢苇上身不动,只脚下一闪,便站在了彭明旺身后,紧接着左脚一抬,往彭明旺膝弯处一踹,登时便将彭明旺踹在地上,直跌了个狗吃屎。
彭明旺不料一个回合不到便出了这样一个大丑,恼羞成怒之下翻身爬起,大喝一声,又扑过来,拳脚中已使上了十二分力气,一招一式倒也虎虎生风。
谢苇浑不在意,双手负在身后,也不回击,只随着彭明旺拳脚所到之处左闪右避,腾挪闪转间身形洒脱直如闲庭信步,好一派悠然自在,任那拳脚再急,却沾不到他身上分毫。
如此躲了七八招,谢苇脚下一转,便又到了彭明旺身后,往他右脚踝处一勾,彭明旺登时立足不稳,右膝跪倒在地。
他两人交手间,已有好事之徒瞥见,见有热闹可看,招呼一声,呼啦啦瞬时涌来一群路人上前围观,见谢苇赢得漂亮,不由齐声喝彩,又对落败的彭明旺指指点点。
彭明旺哪里这般丢过脸,只气得七窍生烟,正要再战,却被从门里出来的一人叫住,「旺子,住手。」
彭明旺收拳回身,见了来人,叫一声「段爷。」连忙跑到这人身边,一指谢苇,「这小子是来踢馆的。」
来人大约四旬年纪,一张国字脸上口宽鼻阔,极是威武,听了彭明旺告状,仍是不紧不慢行了一礼,这才问道:「在下段行武,敢问来者何人,有何指教?」
谢苇回以一礼,「不才谢苇,本欲在贵镖局寻一份活计,不想这位兄弟要试一试在下武艺,因此多有冒犯。指教不敢当,只望能见一见贵局总镖头。」
段行武方才在门中已看见两人交手,见谢苇一招未出便已令彭明旺败得如此狼狈,不敢小觑之余,亦不由猜测来者非善,许是道上的仇家来寻四海镖局的晦气,这才急忙出面。须知镖局亦如寻常商铺,做生意讲究个和气生财,且又坐落在天子脚下,更怕有甚血光之灾招来官府查办,因此便是当真被仇家寻上门,那也是能化解便化解,万不得已才于拳脚上见高下。
段行武本意是要探探谢苇口风,先套套近乎,是以口气十分和缓,却不料谢苇竟只是上门求个差事,不由得便愣了一愣,旋即失笑道:「好说,好说,谢兄弟请进来说话。」
伸手请人入内,又对彭明旺吩咐道:「把门关了。」
彭明旺一口气咽不下去,当着段行武的面,又不敢再行动手,只得恨恨地过去把门一关,见一众人群还围在门前抻着脖颈往里看热闹,顿时没好气道:「看甚么看,有甚么好看的,回家看你娘去。」
咣当一声,把门关上。
这四海镖局乃是数十年前一位祖籍京城的聂姓少林俗家弟子所开,第一代总镖头聂少云精通少林七十二路拳法,又为人精明圆滑,于黑白两路并官面上都极吃得开,赚下偌大家业,这四海镖局所在的院子便是当年聂少云置办的产业,后又经数代子孙悉心经营,如今已是前后四进,再有左右偏院,比之一二品大员府第亦不遑多让。
段行武领着谢苇直奔正厅,待其落座,一面吩咐下人上茶,一面拱手道:「谢兄弟稍坐,且待我去请总镖头。」直奔后院去了。
这一代总镖头聂大海乃是聂少云第四代孙,今年五十有余,自小练得一身好武艺,一套罗汉拳便是与少林达摩堂首座智嗔禅师相较亦不分上下,于武林中大大的有名。
此时聂大海正在后院校场上教导孙儿练拳,段行武急匆匆赶到,将方才之事说了,末了道:「旺子的功夫虽说不怎么样,不过便是我与之交手,怎么也得过上三四招才能把人撂倒,这姓谢的一招未出,便接连摔了旺子两次。我看他步伐、身姿,却也看不出他武功是个甚么路数,更不知来历如何。还得大哥你去看看。若当真有些本事,身家又清白,咱们正好缺人,便把他留下,也是臂助,若是个不妥的,咱们好言好语打发了就是。他若不识趣,是个上门找事的,有您坐镇,动起手来,咱也不吃亏。」
聂大海一捋颌下长髯,点点头,「走,看看去。」
正厅里,仆役端上茶来,谢苇出门半晌正口渴,端起来要喝,还未送到嘴边,便见段行武与一个身着枣红长袍,弯眉笑目的魁梧老者进来,当即放下杯子,不待段行武为两人引荐,已起身拱手一礼,「荆州谢苇,见过聂总镖头。」
言谈举止间不卑不亢,并无武林中后学末进拜见前辈高人的谦恭之态。
聂大海自成名于武林,便不曾见年轻后生于他面前如此恬然自如,又见谢苇一语道出自己身份,不由一愣,旋即笑问:「谢兄弟识得聂某不成?恕老朽眼拙,竟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谢苇忘却前尘,自然也不晓得见没见过这聂大海,但听他如此说,想来两人以往并未谋面,遂摇一摇头,道:「在下并未见过总镖头,只是方才登门求见时,听那位守门的兄弟说起聂总镖头名号乃是神行拳,想必聂总镖头定是以拳术见长。擅拳者,讲究上下相随,步随手变,与拳术相衬的腿法,有腾、滚、扫、弹之分,下盘功夫自然稳当,步伐却又灵活多变。我见您一双手骨节粗大,迈步时落地轻盈,抬腿间又刚劲有力,自然是拳法精妙,已至一流高手之境。四海镖局上下,那也只有聂总镖头一人了。」
谢苇这一番话不过随口道来,却听得聂大海暗中一惊,暗忖不论来人身手如何,光只这一份眼力已非同小可,顿时升起试探之心,哈哈一笑,「谢兄弟好眼力。」话音未落,右手成拳直袭谢苇小腹。
聂大海浸淫拳法四十余年,早已至炉火纯青之境,这一拳击出,乍一看招式朴实无华,却是快逾闪电,且用的全是一股柔劲,竟无半点拳风,当真是令人防不胜防。好在他本意只在引人出手,考校一下谢苇武功,是以拳上并未灌注内力,饶是如此,寻常人挨上这一拳,怕也得送掉半条命去。
说时迟那时快,这一拳眼看便到谢苇身上,熟料谢苇身未动,脚未移,小腹却是骤然缩进一块,堪堪让这一拳落了空。
聂大海眼疾手快,当即变招,右拳回撤,左手成爪向上一托,便要去摘谢苇下巴。然这一招还未完全使出,谢苇已出手反袭,一手成勾,锁拿聂大海右腕,封住他后招,一手并指戳向他左臂曲池穴。曲池穴一旦点中,聂大海左手便再无力气,空有爪形,却伤不得人分毫。这一招妙到颠毫,便似算准了这一套拳法路数,实是精妙至极的一式小擒拿手。
聂大海与人交手无数,竟从未见过这等功夫,心下大为纳罕,却也由此而知这人绝非仇家,盖因四海镖局得罪过的人中并无人会这样手法,顿时后退一步,避过谢苇这一招,正色道:「谢兄弟身手不凡,佩服,佩服。」
谢苇收招,微微一笑,「承让。」
两人这一番交手只在须臾,聂大海已知眼前这年轻人武功绝不在自己之下。段行武功力稍弱,看不出两人到底孰强孰弱,但能让聂大海出言佩服之人,自是不同凡响,当下愈加殷勤客气,笑道:「我家大哥最喜与人切磋,唐突之处,谢兄弟千万莫怪。」又请二人坐下说话,旋即一瞥眼看见谢苇手边茶杯中只是招待寻常客人用的粗茶,忙又唤来仆役吩咐,「将这茶换了,拿我上月带回来的上好毛峰沏两盏来。」
聂大海坐下,又细细打量谢苇一遍,心中细数这几年武林中的后起之秀,哪一个也与面前这人对不上,不由问道:「谢兄弟年纪轻轻便有这般武艺,当真难得,只不知师从哪位前辈高人?老朽孤陋寡闻,竟看不出谢兄弟这一招出处。」
四海镖局自打做这门生意起,便从未失手,固然是因聂家子孙武艺出众,又兼黑白两路广结善缘,再有便是行事小心谨慎,所聘镖师无不是功夫过硬武艺上佳之人,便是个小小趟子手,那也需身家清白,方才能进得门来,是以遇见谢苇这等上门求聘的,自然便要好生盘问一番。
无奈谢苇全不记得,这一问,着实不好回答,若如实托出,又免不得牵扯出莫家父子一事,于是沉吟片刻,只得苦笑,「在下师门实不便告知总镖头,还请总镖头莫怪。」
武林中倒也不乏隐士高人抑或世家名门,因着诸般缘故,于子弟闯荡江湖时不准泄露来历及师承,聂大海并不奇怪,只当谢苇不愿言明,由此愈加笃定这年轻人来历不凡,转而又问,「谢兄弟家乡何处?」
谢苇道:「在下祖籍荆州。因家道中落,便与兄弟进京谋生,日前方在油坊街上赁了间屋子落脚。因这一路盘缠已然花用干净,故此急于谋份营生,能赚得一份嚼用,养家活口。不瞒总镖头,在下身无长物,只得这一身武艺,又不愿去与人看家护院,被主家吆来喝去,思来想去,只得厚着脸皮求到贵镖局门上,便是能做个趟子手,也是心满意足。」
他说得诚恳,聂大海阅人无数,自然听得出来,当下便起了爱才之心,决意收留,只是谢苇师承不明,这来历也还需验证,不好一下子便倾心相交,不免与段行武对视一眼,略作思量,道:「谢兄弟武艺过人,莫说是趟子手,便是镖头那也做得,肯来屈就咱们这小小镖局,老朽自然是乐意万分,只是咱们镖局打开门之日起便定下规矩,新来之人头两年只能走临近几州的粮镖、信镖,脚程近,镖利少,分与兄弟们的便也少些,需得挨过这两年,黑白两道趟得通透了,方能跟着银镖,花红自然也便多了。不知谢兄弟可愿意?」
谢苇一笑,起来躬身一礼,「多谢总镖头收留。」
谢苇出门半日便寻得份稳妥营生,心中大定,与聂大海说好三日后跟镖出行,便回了家来。一进门,见谢霖也已回了家,正在灶房前头靠墙处用碎砖、泥灰砌个小池子,旁边堆了一堆柴炭。
「你这是做甚呢?」
谢霖已是做了半天,累得满头大汗,连呼带喘地道:「我方才去买炭,叫那卖炭的担了两担子来,都堆在了院里。那卖炭的说咱家没有用来放炭的柴房,这般堆着碍事,风一吹,炭粉漫天飞不说,出来进去的也容易把鞋踩脏,不若砌个池子专门放它。我便去隔壁借了趁手的家伙,又去街上捡了些没人要的碎砖烂瓦,和了泥水砌个炭池子,这才砌到一半。」
说着拿袖子一抹额上汗水,登时把自己抹成个花猫脸。
谢苇忍不住发笑,夺过他手中泥铲,道:「我来,你去买菜,等我干完了好做饭。」
谢霖只得让出地方与他,拎着篮子出门买菜去。不一时,买回一篮子白菘来,足有七八棵,兴冲冲道:「方才上街遇见个老农进城卖菜,一担子菜只剩了这几棵,见我要,一股脑儿全给了我,也没论斤称,每棵才要我两个铜子,好生便宜,这一篮子,足够咱俩吃上五六日了。那老农是时常进城卖菜的,还与我说,这菜能腌了吃,放上一冬也不坏,若咱家买的多,他下次便给我送上门来。这里不比沔阳,冬日里没鲜菜,有也是贵得很,回头我好生学学怎么腌菜,咱俩这一冬便不愁了。」
说罢去打水洗菜,进了灶房生火做饭。
以往,家中饭食都是谢苇并莫恒来做,谢霖连厨房也极少进,如今自己过日子,想着总不能事事都叫谢苇忙活,于是慢慢地把生火烧饭都学了起来,只是还不大熟练,这一餐饭做得手忙脚乱。谢苇分心二用,一面砌池子,一面指点如何淘米,何时下锅,炒菜时放多少菜油。
待到炭池磊好,饭也得了,谢霖招呼一声,两人便坐下吃饭。谢苇尝了一筷子白菜,点点头,「还不赖。」
谢霖头一遭炒菜,得了夸奖,十分高兴,也夹了一筷子放进嘴中,刚嚼一口,便苦了脸道:「盐放多了,咸得很。」
谢苇哈哈笑道,「不碍事,当咸菜吃就是。」
把谢霖也给说乐了,一面扒着饭,一面说起今日都做了甚么。
「买了炭,还有炭盆,原想再买个汤婆子,也省得半夜挤你,钱不够了,便没买成。」
谢苇笑,「挤便挤了,还暖和些。」又道:「我找着活计了,去四海镖局走镖。」
将这一上午经过说了,末了道:「三日后便跟着出去,往济州押送一批粮食,七八日也便回来了。你一个人在家,守好门户,等我回来。」
谢霖一听,先是高兴,旋即又担心起来,「我听人说走镖路上辛苦得很,遇见恶人,还要交手,你可千万小心。」
等说完,突地想起谢苇还没有厚实棉衣,从沔阳一路行来,因天气算不得太冷,谢苇身子又一向壮实,便不曾置办,只把在沔阳做的一套薄棉衣穿在身上,脚上也还是双单鞋,如今快到冬至,一日冷过一日,这走镖又是在外奔波,说不得还要餐风露宿,没套厚实鞋袄,着凉生病可大是不妙。顿时心中盘算起来,便是手中银子不多,明日也需去置办齐了。
待到晚上,两人径直挤在一个被窝里睡下,睡到半夜,谢霖又手脚并用缠在谢苇身上,搂抱在一处取暖。
到了第二日早上,两人齐齐醒来,均觉对方身下硬邦邦的顶着自己。谢霖脸皮到底薄些,便想起床去茅厕里弄出来,才要掀开被子,便听谢苇问道:「哪儿去?」
谢霖脸上一红,「撒泡尿去,憋得很了。」
谢苇忍着笑揶揄道:「这哪儿是尿憋的啊。」见谢霖脸上越来越红,终于忍不住笑出声,「这大冷天,茅厕四处漏风,你去那里弄,还没出来,便给冻回去了。」
把谢霖拉了回来,将两人下边并在一处,没多时便给侍弄了出来。完了事,往谢霖腰上一拍,「起来了。」两人一同下炕去洗漱。
吃早饭时,谢苇道:「左右无事,还没逛过京城,待会儿上街转一转去。听人说瓦当街那边今日做庙会,热闹得很,咱们这些土包子也可开开眼。」
谢霖惦记着给他置办衣物,摇一摇头,「你去罢,我想着去东边几条街转转,看可有甚活计能做。」
说着自袖中掏出一把铜钱塞过去,「这几日都是清汤寡水,连个肉星也没,你去逛时看有甚好吃的,买来尝尝。左右现下已有了份营生,不怕坐吃山空了。」
谢苇说不动他,只得自己去了。
待他出门,谢霖从搬到西间的柜子里摸出银子,想了想,只拿了一两揣在怀里,余下又放了回去,再从药匣里取出一罐麝香来,想着寻家药铺卖了,换些银钱使,这才出了门去。
到了街上,谢霖先捡那成衣铺子逛,连着看了三四家,才选了一套最是厚实的棉袄并裤子,又挑了双厚底棉靴,一并花去一千零七十文,直心疼得要死。本想若有余钱便给自己也置办一身,眼下却舍不得再花了,将剩余铜板捂在怀里,想着回家去把那两件夹袄统统套在身上,也能过得这一冬去。
付完银钱,又向铺子伙计打听得京城最大一家药铺济世堂离此不远,谢霖便将靴袄寄存柜上,说好稍后来取,从成衣铺子出来,直奔济世堂。
这济世堂的东家姓肖,打这平京城建成起便在此行医,父传子子传孙,传了直有七八代,到这一代家主肖余庆,已因医术高明被先帝钦点为太医院掌院,连带着济世堂也名声大震。
谢霖走了三条街,到了济世堂门口驻足打量,只见这药堂占了一溜三间铺面,门面光鲜,虽是冬天,亦将大门敞开方便出入,只在门上挂了厚厚的棉帘,随着不时进出的人流掀起落下,透出里面忙活来去的场景。
谢霖心道,不想京城里的药铺也这般气派,暗暗欣羡一回,进到药堂中,四下一瞅,药堂里靠东是一整面墙的药柜,三四个伙计称药配药正忙乎,西面则是位坐堂大夫,想是医术高明,桌前已排了一溜人,俱是等着看诊的。谢霖站在堂中等了等,觑着柜上有伙计闲下来了,方才上前。
那伙计极是有眼力,招呼道:「这位小哥儿可是抓药?」
谢霖摇头,「我不抓药,倒是有点子好药材,想问问你家收不收。」
伙计一愣,问,「甚么药?」
谢霖自怀中把罐子掏出来,往柜上一放,「麝香。」
那罐子有成人巴掌大小,细白瓷,罐口用软木塞封着,伙计拿起掂了掂,估摸着约有小半斤,又揭开木塞闻了闻,一股浓烈香气扑鼻袭来,便知十有八九是真品无疑。
放下罐子,伙计十分客气道:「这收不收的我们做伙计的也做不了主,小哥儿稍等,我给你叫掌柜的去。」小跑着从柜上出来奔后面去了,不多时请出个四五十岁穿戴讲究的先生来,同谢霖道:「这是我们肖掌柜,小哥儿怎么称呼?」
「我姓谢。」
这掌柜的名肖贵,是肖家旁支,自少时便在济世堂帮忙,手上不知过了多少药材,一闻那香气,便先点点头,再捏出一点粉末在掌心,拿舌头舔了舔,这才放下,问道:「正是极好的麝香,谢小哥儿是打哪儿得来的?」
谢霖道,「家父以前是行医的郎中,攒下来这些,如今用不到了,家里日子又艰难,只得拿来换钱。」
肖贵上下看一眼谢霖,见这少年眉清目秀,眸光清正,想来这东西来路也正当,便不再盘问,径直道:「小哥儿想卖多少钱?」
谢霖晓得父亲当初买这麝香是花了足有三十两银子的,后来用去些许,还剩一小半,怎么也值个十五两,只是京城物价不比沔阳,怎么也得再加些钱才是,可加多少却不好说,要多了人家不收,要少了却是不划算,因此略一思量,道:「您老看着给罢,济世堂恁般大名声,人人夸道,想来也不会欺我年少,于银钱上让我吃亏。」
肖贵见眼前这少年十分精乖,不由一乐,「那好,小哥儿既这般说,我也不与你虚言。」说着伸出两根手指一比,「纹银二十两,如何?」
谢霖登时乐了,「行。」
肖贵吩咐伙计去账上支二十两银子来,不一时,伙计拿着两锭纹银回来交给谢霖,又对掌柜的道,「方才在后院撞见孙管事,说管切药的老刘叔今日来辞工,道是年纪大了,儿孙不叫干了,让回家养老去。孙管事准了,让来跟您说一声,还问能不能年前再招几个人进来。如今生意大了,药库活计也多,后面人手已是不够用了。」
肖贵想了想,道:「你去账房找章先生,请他写个招人的告示来,一会子贴门外去。」
谢霖接过银子揣在怀里,本要走人,一听说药堂招人,脚步便是一顿,回转身到两人跟前,道:「掌柜的,您这里招人?您看我行不行?」
肖贵一怔,问:「怎么,小哥儿想来咱们济世堂?」
谢霖一点头,道:「我家眼下日子艰难,正想找份活计养活自己,我跟着爹爹学过几年医术,认得字,识得药材,择药切药配药都会些。您雇了我,保准不亏。」
肖贵听他说完便笑了,「听你这么一说,倒真是挺得用的。」说着一指另一个伙计手上正配的一副药,问,「你既识得药材,可能讲讲,这副药里都有些甚么?」
谢霖晓得这是考校他来了,当下打叠起精神,细细看过一遍,朗声道:「这里头是龙沙、葛根、紫苏叶、防风、桂枝、白芷、陈皮、桔梗、甘草、干姜,这副药有解表发汗,疏风散寒之效,想来定是这几日天冷,病患得了伤风。」
肖贵先前见谢霖小小年纪,说甚识得药材,以为不过大话而已,不想这一串药名报下来,竟连个磕巴也不打,登时收起小觑之心,又叫过配药的伙计来问,「你配的甚药?」
那伙计方才在一旁已是听见了谢霖一番话,立时道:「这小兄弟报的药名一丝不错,正是副治伤风的方子。」
肖贵再不料眼前这少年当真有几分本事,不由刮目相看,道:「听小哥儿这口音该是外乡人氏,籍贯何方?今年多大了?」
「祖籍荆州,过了年便十六了。」
「如何进京来了?家里还有何人?」
「爹爹没了,家道中落,便和哥哥一道来京里谋生。」
「可受得了苦?」
「又不是大户人家娇养的少爷,有甚受不得。」
「明日可能来做活?」
「能。」
肖贵笑眯眯道:「那好,来了便先去药库帮忙,每日管一顿饭,头一年每月月钱八百文,逢节时另有赏钱和节礼,年下再发一套新衣。待日后做得好了,月钱自然更多。」
谢霖不料今日既得了银子又赚了份差事,心下喜滋滋的,同掌柜的道过谢,一路哼着小曲往成衣铺子去。
第九章
谢霖脚步轻快地到成衣铺子取了东西,便要回家,才迈出几步,忽地想起家中只剩了些萝卜白菘,眼看谢苇不日就要出门,怎的也得在出门前吃顿像样些的饭食,正好现下怀里还有几个铜板,不如去买只鸡,晚上回家炖了,吃肉喝汤,一举两得。这般想着,脚步一转,便往卖活禽的坊市走。走到街东口,刚要向右转,迎面撞见一队车马,当先几辆车俱是高头大马拉着,朱轮华盖,车厢四角垂坠着珠缨流苏等物,后面跟着的车驾上拉着大箱小笼,粗粗一数,足有二三十辆,乌压压占了半条街去。
此时临近晌午,街上行人极多,见了这等排场,便都站在一旁指指点点看热闹,把往坊市去的路也给堵了,谢霖过不去,便也在一旁站在,待车队从眼前驶过,蓦地发现车厢等处刻着的「蒋」字,算一算日子,蒋晨峰一家与自己前后脚北上京城,可不正是这些日子到京,且这车队是打南面过来,想是刚从宣化门进来,登时心下一沉,也没心思去买鸡了,缀在车队后头,跟着便向北走。
京城繁华,街上人群川流不息,这一队车马便不敢驶得太快,谢霖甩开步子,倒也跟得上。如此穿过大半个京城,直走到了东城一条街上,才见车马拐了进去,到得正中一户人家,停了下来。不多时,自当先一辆车中下来一名男子,约莫四旬年纪,锦衣玉带,洵洵儒雅中又带一丝英气,站在府门之前,守在门前的小厮看见来人,登时迎上前去。紧接着,府门大开,便有人进去通传。
谢霖贴着墙根站在街角处暗暗观望,见那朱漆大门上一副黑底漆金的匾额,上书四个大字「勇毅侯府」,已知自己找对人家了,再看见门前这人,笃定便是蒋晨峰,一腔愤恨撕心挠肺般翻滚不休,终是狠狠压了下来,只死死盯着这杀父之仇。
不多时,车上又下来几人,侯府中亦迎出一众人来,热热闹闹地进了府,又有数十仆役出来,帮着卸下车马上的箱笼。
谢霖满腹心绪,直勾勾看着这一番忙碌,直待那箱笼卸完,车马入院,府门关闭,方转身回家。
他这一番尾随盯视足有个多时辰,待到了家门口,才想起鸡还没买,却也没心思再去一趟坊市,推门进院,见谢苇已经回来,正在院中打拳,一举手一投足尽是剽悍矫健。
谢苇见他回来,收住拳势,问:「怎的这时辰才回来,晌午饭可吃了?」
谢霖心不在焉地摇摇头,忽地回过神,不欲谢苇担心,忙又点点头。
谢苇见他神色不大对头,一挑眉,走过来,「怎的了,可是有事?」
谢霖强打精神,挤出一抹笑来,「有,好事。」
拉着谢苇进了屋,自怀中掏出两只银锭来,「看。」
谢苇拿过来轻轻一捏,便在银锭上捏出两只手印,便知是足银无疑,问道,「哪儿来的?」
谢霖把用麝香换钱,并在济世堂寻了份活计的事一道说了,说完,把两锭银子收进柜子最底下,用昨日新买的一只铜锁锁了,钥匙收进怀中。拾掇完,打开包袱,又把新买的棉衣、裤子并靴子一件件展开与谢苇看,「这棉衣用的棉花俱是今年的新棉,布料也厚实,这靴底里夹了皮子,结实得很,快些试试。」
一面说,一面推着谢苇坐到炕沿,扒下他脚上旧鞋,递上新靴子。
谢苇接过来套在脚上,下地走了走,笑道:「正合脚。」
谢霖便催着他把棉衣和裤子也换上。
谢苇不急着换,只问,「怎的只买了一身,你的呢?」
谢霖晓得他要问,不慌不忙道:「我又不似你要去外头顶风冒雪的赶路,穿恁厚作甚。药堂这份活计,多是在屋里头做事,能冷到哪儿去,我今日去他堂里,那屋子生了好几只炭盆,人又多,只穿件夹袄,还得热出汗来。再者,掌柜的说了,年下的时候主家还给伙计一人做身新衣。这大冬天的,那衣服也必是厚实的,我现下自己掏钱买了,岂不亏得慌。」
他说得振振有词,谢苇却不信,虽说跟药堂里做活是在屋里,可难道来回路上便不冷了,且眼下离着过年还有两个多月,哪里是那么容易挨过去的。眼见着今天日头不大好,那天阴沉沉的,说不得明日便是一场大雪,凭谢霖身上这点子衣裳,怕是得冻坏了去。这般想着,便伸出手,道:「拿钱来,再去给你买一身。」
谢霖从前帮着父亲打理家事时便是个精打细算的主儿,自打父亲没后,心中凄惶,又兼晓得挣钱不易,于银钱上愈加抠索,便是一个铜板也舍不得白扔出去,何况一身棉衣少说也得六七百钱,当下摇头摇得似个拨浪鼓,「不买,没钱。」
谢苇实是哭笑不得,见劝他不动,便要伸手去他怀中掏钥匙。
谢霖双手抱在胸前护住钥匙,一下窜上炕去,缩在角落里,嚷道:「做甚么,做甚么,说好的我管钱。」
双目圆瞪,便似只炸了毛的猫崽子。
谢苇站在地上与他对瞪,见谢霖半点不服软,哼一声,从东边炕沿上拿起刀来,便要去撬柜子上那铜锁。
谢霖大急,道:「那锁花了三十文买的,撬坏了你赔我。」跳下炕去搂住谢苇胳膊,不叫他动弹。
谢苇停手,问他,「买不买?」
谢霖咬牙,「说不买就不买。」
谢苇刀交左手,仍要去撬。
谢霖拗他不过,只得道:「买,买,买还不成吗。」夺下那刀,哭丧着脸道:「反正有两件夹袄,我明日去买斤棉花,拆一件夹袄絮上,改件棉衣穿。」
见谢苇还是皱眉,不由大怒,「你走得急,来不及找人做衣裳才买的现成的,你晓得成衣铺子多黑,一身靴袄花了小一两银子,街口卖布的大娘管拆改衣裳,做件袄子才要一百文,省着点花不行吗,这日子还过不过啦?」
谢苇见他松口,收刀一笑,「过,怎么不过。」趁着谢霖松口气的功夫,一伸手自他怀里掏了钥匙出来,从柜中取出一串铜钱,拉了他往外走,「也不必等明日,这便买去。」
谢霖拦不住他,只得找出夹袄,两人去街上买了棉花,一并拿去街口交与那卖布大娘,趁着谢霖与那大娘讨价还价的功夫,谢苇又去买了双棉鞋,待回到家中,叫谢霖换上。
那棉鞋穿起来自是暖和得多,谢霖一路嘟着嘴回家,这时脚上暖和起来,又听谢苇说这鞋才花了一百八十文,比自己买的那双高筒皮靴子可便宜不少,方见了点笑模样,肚子亦觉出饿来,叽里咕噜地乱叫。
谢苇听见他肚子这动静,问:「饿了?」
此时已将傍晚,也该是吃晚饭的时候了,谢霖嗯地一声,便要去厨房洗菜烧饭,谢苇拦下他,道:「不用烧饭,有现成的吃食,我再做个汤便好,你歇着去。」
自去厨房忙乎,不多时端了一盆萝卜汤,一盘炒白菘,并一盘子烧饼进来。
谢霖看见烧饼,问,「打哪儿买回来的?」
谢苇笑道:「今日去瓦当街逛了逛,遇见卖这烧饼的,买了个尝尝,觉得味儿不错,多买了些回来。你尝尝。」
谢霖自小生在南边,平日里多是吃米,自打来这京城,发觉面食倒比米食便宜得多,渐渐便也改了口,这时见那一盘子里十个烧饼,各个手掌大,分量十足,外壳焦脆,还撒着一层芝麻,忍不住食指大动,捡起一个,一口下去,眼睛登时一亮,叫道:「肉馅的。」
他好几日不曾吃肉,这时不禁开怀大嚼,这一日的憋闷难受也渐渐消散了去。
待晚上睡下,谢霖躺在被窝里,方把撞见蒋家一事说了,谢苇听完,将他搂到怀里拍了拍,轻声安慰,「莫心急,咱们慢慢来。」
谢霖惦记着翌日去济世堂,卯时初刻便醒了,一看窗纸发白,只当天已大亮,误了时辰,吓了一跳,推开窗一看,才知竟是半夜下起雪来,飘飘洒洒积了有一掌厚,雪色映在窗纸上,这才显得亮堂。
他这一醒,谢苇也跟着醒了,见雪势未停,还风扯棉絮似的往下飘,便要叮嘱谢霖多穿些,忽地想起多余的一件夹袄拿去改了,便把自己换下的那件薄棉衣扔到谢霖怀里,「夹袄外头再套上这件。」
他已有了新衣,谢霖便也不客气,穿上走了。出了门,只见京城到处白茫茫一片,北风裹夹着雪花迎面扑来,从被窝里带来的那点子热乎气瞬间便给吹散了去。沔阳也有下雪的时候,却不似京城这般风雪齐作得眼睛也挣不开。谢霖顶风冒雪地往前走,心中暗忖,明日谢苇便要出去走镖,这一路还不知怎生辛苦。
正想着,济世堂便到了。谢霖见药堂门板还关着,便站在堂前屋檐下等。
此时天色尚早,街上店铺还未有开门做生意的,倒是有一两个铺子里的伙计早起,拿了扫帚打扫门前积雪。谢霖看了一会子,见药堂门边上也堆着几把扫帚,想是预备下打扫用的,便也拿来扫起雪来。不多时,手便给冻僵了去,咬牙忍着,把药堂门前这一块清得干净了。
待天色大亮时,打街东头来了辆小巧驴车,肖掌柜自车上下来,见堂前积雪已给清到墙角堆成一堆,谢霖拄着个人高的扫帚正累得直喘,脸上便笑眯眯地,问,「几时来的?吃了早饭不曾?」
谢霖还没答话,药堂门板开了,几个宿在药堂里的伙计开了门预备迎客,一见自家掌柜,齐齐躬身问好。
肖贵脸一沉,道:「夜里下了雪,也不知早些起来打扫,还不如个新来的勤快。」
说得那几个伙计讪讪的。
肖贵叱责完,叫过谢霖,「跟我后边去。」
亲自带着去了后院药库,找着管库的孙管事,道:「这是新来的伙计,唤谢霖,年纪轻些,倒是有眼力,识得药材,人又伶俐勤快,先在药库干着罢。」
又吩咐谢霖,「跟着孙管事,好生做活。」
这才去了。
那孙管事年纪比肖贵还大些,俱是年少时便在济世堂帮工,不似肖贵精明外露,一身富态,倒是个脾性温厚的瘦巴老头,见谢霖恭恭敬敬对自己行礼,笑道:「少见掌柜的这般夸谁。」领着谢霖进了药库。
济世堂七八年前只供着民间用药,直待家主当上了太医院掌院,深得先帝信任,连带着给了济世堂御药供奉的差事,这生意便越做越大,每年采买的药材便足有上万斤。济世堂后院专门辟了一进院子用来存药,院子里一溜三排房子,每排均有七八间,俱是炮制药材的所在。孙管事将人领进前面一排,只见屋子之间已是打通了,敞亮亮一个大通间,中间一张三丈长宽大木桌,上面堆满了柴胡,屋里已来了五六个伙计,有筛药的,有切药的,有装袋的,正忙活着。
谢霖见了这等场面,才知自家妙春堂实是小了些,顿生慨叹,暗忖还得是京城里方能见得这番世面。不等叹完,便见孙管事指着桌上一副药铡道:「这屋里俱是新采买来的柴胡,你把筛选好的柴胡切成寸断,这活计可会做罢?」
谢霖忙道:「会。」
正切药的伙计见来了新人分担活计,忙把自己跟前的一堆柴胡分出一半过去,谢霖挽起袖子,干了起来。
谢霖这一份活计直做到天黑方回,切了一整日药材,右边胳膊已是酸疼得端不住碗筷。谢苇看得直皱眉。谢霖却是辛苦中别有一份慨叹,同谢苇念叨,「今日才知,一个药铺生意也能做到这般大。听济世堂那些伙计说,不止东家在太医院里如何风光,便是堂里坐诊的几名大夫也是京城有名,时常出入勋贵官宦之家,去与那等高官显贵看诊。我寻思着,在这里好生做上几年,顶好能认下个名医做师父,慢慢熬出名声来,顶着济世堂大夫的名头,才好出入权贵之门,搭上勇毅侯府。待到能出入蒋家之时,还怕寻不到时机么。」
谢苇听了,不置可否,心中却暗自揣摩,似谢霖这般打算,没有个七八载,怕难近得蒋晨峰身侧,且尚不知这数年中有何变数,倒不如自己潜入侯府,伺机暗杀,只是似蒋晨峰这等朝中大员死于非命,怕平京顷刻便要闭城搜拿人犯,眼下两人初来乍到,那路引便禁不得盘查,可若是杀人后即刻逃出京去,现下手中却无上路的盘缠,以自家身手,倒也能偷些来,只是听闻京中六扇门十分难缠,便怕露出些蛛丝马迹,叫人缀上,倒难脱身了。早知今日,倒不如当日潜回沔阳城中时便即下手,哪怕蒋晨峰身边有亲兵护持,等闲也不是自己对手,杀了人后逃起来也容易些,奈何那时放心不下霖哥儿,只急着赶路,倒错失良机……
他这般左思右想,谢霖一无所觉,等吃过饭,便将那两本《医经》《毒经》拿出来,坐在堂屋里就着灯火仔细研读。
为着省钱,两人不过买了盏油灯,灯火甚暗,谢苇怕他看坏眼睛,生了旺旺一盆炭火端到桌上,照亮取暖一举两得。自己也在一旁坐下,拿刀削着一截木头。
谢霖催他,「明日便要出行,大哥早些睡罢,不必陪我。」
谢苇道:「时辰还早,恁般早躺下也睡不着。趁着得空,再与你做只弹弓,以前那个落在沔阳,也不及带出来。」
相视一笑,便各自忙活。
翌日,谢苇穿戴严实,一把刀拎在手中,同谢霖一道出门。两人在街边摊子上用过早饭,便各赴东西。
这一晚,谢霖回到家中,对着冷锅冷灶,尚还不觉甚么,待到独个儿一人躺在炕上,便是盖了两层被子,仍是觉得不甚暖和,折腾好一会儿,方才熟睡过去。
谢苇这一趟走镖乃是替粮商押运上百车粮食送往济州商铺分号,路程不远,却因才下了雪,路滑难行,待回程时,又赶上一场风雪,前后足有十日方回。虽说路上辛苦了些,倒是一路太平。
此次出行的镖头乃是四海镖局三当家魏少光,论理这一趟押运的并非值钱物事,动用这把无影剑实属杀鸡用了牛刀,只是谢苇毕竟新来,聂大海放心不下,特意叮嘱这寡言少语却眼明心亮的结拜兄弟多加查看。魏少光冷眼看了一路,只觉谢苇于走镖这一行当生嫩了些,然细微处颇见沉稳干练,心下满意,待回程时,两人已能聊上两句,生出些默契。
抵京后,去四海镖局交割完这一趟镖利,谢苇便领了这一趟的走镖银子,虽只得一两,却也不嫌,揣在怀里,还未出门,便被请去前厅,段行武已等在里头,同他道:「眼下刚接了个活计,需去哀牢关,替济世堂押一批药材回来,过得几日才出门,你先回家等着,何时出行,头前一日去叫你。」
谢苇应了,告辞回家。进了家门,便见院中墙角处多出个大缸,拿盖子盖着,揭开一看,是新腌的一缸白菘,登时便笑了。笑完又有些心酸,暗忖,霖哥儿何时做过这等活计,遭这一场难,如今竟是甚么都会了。
谢霖回到家时天色已然全黑,见院门没锁,晓得定是谢苇回来了,蹦着便进了院子,果见谢苇正在厨房烧火做饭,欢欢喜喜跑过去,「几时回来的?这一趟可顺当不?」
又见锅里炖着一锅肉,愈发笑得开心,咽一口唾沫,问,「你买肉了?这一趟走镖拿了多少银子?」
谢苇见他这副馋猫似的样子,也绷不住笑,道:「回程路上打的一只野兔子,天冷不怕坏,便一路带了回来。兔皮我拿去硝了,回头给你做个皮帽子戴。」
说着,掏出那一两镖银递过来,「走镖得的,只这么多。好在过几日还有一趟,这般算下来,一月怎么也能有二三两银子的进项,过日子尽够了。」
谢霖笑眯眯接过,盘算道:「正好拿来交下月的房租,剩下的再买些米面。待月底我那工钱也发了,攒起来,过年时好置办年货。」
谢苇原想着叫他拿钱去买几根蜡烛,晚上看书使,见他已是算计好了银子用处,晓得再想从他手上要出来还不知怎生费劲,索性便不言语,暗忖,明日去城外妫水码头上转转,看可有卖力气的活计,干上一两日,挣些钱,径直买了就是。
吃过饭,谢霖烧了好大一锅热水与谢苇,洗去一身尘土,待他洗完,自己也涮了一遍。等躺下时,便手脚并用缠了上来,叹一声,「还是这般更暖和些,独个儿睡时,这炕烧得再热,也总觉不如身边有人时舒坦。」
说罢,还将小腿搭在谢苇身上蹭了蹭。
这般肌肤相亲,谢苇不免觉出些燥热,想伸手推开些许,然右手一搭上谢霖腰间,只觉那皮肤细腻柔滑,宛如上好细绸,不舍得推开,倒忍不住摸了两把。不一时,两人呼吸便都有些急促起来。
谢霖年轻,沉不住气,喊了声「大哥」,又憋了会子,实在憋不住,又往谢苇怀里钻了钻。
谢苇静默须臾,旋即一使力,将谢霖抱到自己身上,头颈贴着头颈。
谢霖才要张口央求他给自己弄弄,便觉耳垂被滚烫的唇舌含住,登时脑中嗡的一响,再发不出一声……
身边有人陪伴,谢霖这一觉便睡得十分香甜,一睁眼已然天色将明,着急忙慌地穿戴好了出门去。
谢苇洗漱后也出了门,直奔宣化门,出了城再走小半个时辰,便到了妫水码头。
熙朝初建时,这妫水河面虽宽,河床却并不十分深,不过能行些小舟,待到至圣年间,国库渐丰,这才着手征召民夫,举三十年之功,先后历经两代皇帝,疏通河道,掘成一条深渠,与运河相连,直通苏浙数州,自此江南银粮等物方能直抵京师,再无骡马转运之苦,借此之便,南来北往商船无数,这妫水码头也由此成了平京城外头一等热闹之地,行脚苦力,往来游商,入京官吏,悉汇于此,熙熙攘攘,人声鼎沸。
谢苇今日来得巧,正逢今秋漕粮入京,百余艘粮船将一条妫水填得满满当当,不止往日便在码头扛活的苦力,便是附近村中农闲下来的壮汉,亦来此地挣这一包粮食五文的卸粮钱。
码头上自有专管卸粮的粮官,于空地上支了张桌子,谢苇混在人群中,去那粮官桌前录了名字,便去船上扛粮包。寻常人一次只扛得一包,谢苇掂一掂份量,见一包粮食不过百斤,径直让人放了两包在背上,依旧健步如飞,直看得旁人咋舌。待运到粮库,自有计数的小吏在他名下一笔一划凑个「正」字。
待到下半晌,谢苇看日头不早,便早早回家生火做饭,等着谢霖回来吃喝,到了翌日,依旧去码头卖力。连着两日,赚得足有八百余文,这才不再去了,拿钱买了二十根上好牛油蜡烛,又买了套便宜的烛台并文房四宝,拿回家去。
到了家中,正撞见彭明旺等在门外,见了他道:「段镖头叫我来跟你说一声,后日启程去哀牢关。」
谢苇点点头,「晓得了。」
彭明旺早已从段镖头处得知谢苇身手不凡,便是总镖头也需礼让几分,自己那日实是有眼不识金镶玉,平白出了个大丑,自那之后见了谢苇总有些讪讪的,能躲便躲,今次这差事躲不过去,硬着头皮过来带了话,完事之后也不多说,转身走了。
第3节
恋耽美
第3节
不一时,小二将早饭送进来。江苇这几日便没正经吃饱过一顿,这时见着热腾腾饭菜,放开肚子大嚼,莫霖知他一路上定然十分辛苦,不住夹了菜送到他碗中,自己倒没吃多少。
用过饭,热水并浴桶也送了来,江苇好生洗漱一番,搓去一身泥污,换了衣裳,这才同莫霖说起沔阳城里一番见闻。
第七章
莫霖这几日闷在屋中,除了看书便是胡思乱想,一时谋划来日如何谋生、如何报仇,一时思量江苇这一路又有怎生风波,隐隐便已料到妙春堂这份产业难得保全,此时听江苇讲述这一路所见,得知妙春堂被封,除了心下难过眼圈微红,倒也不大气愤填膺,唯有听到蒋家入京一事,登时难遏心中怒火,双拳攥得死紧,只恨不得蒋晨峰便在跟前,能立时扑上去啮骨食皮。
江苇知他心中恨意,安慰劝解之语说来无用,便也不说,只安安静静陪着他。
待得片刻,莫霖心绪平复,忽地道:「苇大哥,我要进京去。」
江苇点头,「好。」
莫霖一面想一面道:「日后蒋晨峰在哪儿,我便跟到哪儿,他不识得我,我改名换姓,偷偷盯着他,总能寻得时机……」
江苇无有不应,「行,咱们便进京去。不过眼下只有一匹马,赶路不便,明日我先去把马卖了,换两头驴子,也好代步。还需去县衙开张路引。京城不比别处,没有路引,怕咱们连城门也进不得。待准备妥当,便即启程。」
想了想,又道:「既要改名换姓,索性先想个名字出来,明儿个咱们去衙门,书吏问起咱俩籍贯姓氏,也好有个说辞,莫露了馅去。」
莫霖没出过远门,并不晓得还有这等规矩,听了便是一怔,思忖片刻才道:「我娘姓谢,我改叫做谢霖,可使得?」
江苇笑道:「有甚么使不得,这便挺好。我扮作你兄长,改叫谢苇,咱们只说祖籍荆州,家道中落,往京城投亲去。」
荆州与沔阳比邻,两地口音风俗近似,如此混淆,于外乡人眼中倒也分辨不大出来。
两人商量定了,江苇解开包袱,将从堂中搜罗出的物件一一展开,衣物各自收拾了,只余那堆药瓶并药丸。
莫霖将地窖中起出来的药瓶放进药匣中,那堆药丸单用布包了收好,叹道:「这些药还是爹爹亲手做的……」
想起当日父子俩一道忙活的情形,鼻头一酸,涌出几滴泪水,赶忙拿袖子擦了,心道,日后艰难苦楚之处不知还有多少,再不可这样哭哭啼啼,便是苇大哥肯担待,也叫别人看轻了去。
翌日一早,江苇向店家打听了县城中车马行所在,拉着马去与人换了两头驴,又同莫霖一道去县衙开具路引。那南诏县的书吏是个贪钱的,收了江苇塞过去的二两银子,也不多加盘问,当即照着两人所说姓名籍贯书就,盖上官印。
待从衙门出来,莫霖拿着那路引,看一看上面名字,同江苇道:「打今儿起,咱们便叫做谢霖、谢苇了。」
江苇一笑,「日后你需唤我大哥,咱们可得兄弟相称了。」
拉了莫霖回到客栈,收拾齐包袱、药匣,一人骑上一头驴,往京城而去。
两人结算完住店花销,自南诏县出来时,身上只剩了药匣中那二十两银子并七八十个铜板。这一趟行程千里之遥不说,便是到了京城,还要落脚安置,眼下这点子银钱,便需省之又省。因此一路上虽不曾餐风露宿,也少不得借宿农家、古刹,饭食上亦捡那便宜饱腹的来吃。好在谢苇身手非凡,捡块石子运劲一弹,便打只野鸟、野兔来,烤熟了与谢霖分食,两人才不至于饿着赶路。谢霖自小被父亲娇惯长大,哪里吃过这等苦头,却咬牙忍下,见着新鲜物事,尚且与谢苇指点说笑,不欲叫谢苇半点担心。
如此在路上走了二十余日,方到了京畿之地。此处已是京畿南郊,属宛县治下,离着京城已不足百里。这一路上,俞往北走,天气愈发冷起来,此时方十月初,沔阳尚是一片葱葱绿意,此地却已是叶枯枝黄,染上一片肃杀之色。
这几日日头尚好,晌午时暖洋洋的,早晚却已冷得厉害,谢霖单衣里头套了夹袄,仍觉不大暖和,晚上更是冻得瑟瑟发抖。先时两人为着省钱,借住农家牛棚也能挨得一宿,这几日谢苇却说甚么也不敢如此凑合了,唯恐谢霖着了风寒再病上一场,故此也不贪图赶路,到了宿头便投店住下,捡那十个铜板一晚的通铺,两人挤在一处睡下,翌日日头升起再行赶路。
这一日,两人起个大早,跟在一支商队后面,同向京城南门走去。初上路时,尚且披星戴月,渐渐月落日升,天色大亮起来,只见四下村落俨然,官道上也路人渐多,到处都是往来车马,行人口音亦是五花八门,好一派热闹景象,将那冷意都驱散了些许。又行得多半个时辰,已可遥遥望见国都平京城。
自熙朝立国之日起,便以平京为都,如今天下承平百余年,正是鼎盛之时,贸易往来、四海来朝,俱以此为中心,致使人中之杰,物中之宝,皆汇于此,将这一朝之都经营得愈发繁华富丽,城郭气势恢弘,人口繁盛,商铺栉次鳞比,便是冬日,亦是风景旖旎,如若梦华。
谢霖哪里见过这等景象,行到城南宣化门,站在门口底下,望着十余丈高的城墙咋舌不已,待被守城官兵检验过路引放进城内,更是目不暇接,直恨自己少生了两只眼睛,左盼右顾,看甚么都是新鲜热闹。
谢苇亦是头一遭见到这等繁华胜景,只是他心性沉稳,且惦记着今晚落脚之处,四下看了看,便拉着谢霖在街边一处香烛摊子边驻足,一抱拳,向那摊子上的老叟问道:「叨扰老丈,可知这城中哪处有便宜些的客栈?」
那老头儿一听他口音,便知是外乡人,道:「这位相公是打南边来罢?来平京作甚?长住还是短住?长住有长住的法子,短住亦有短住的去处。」
谢霖忙道:「我和兄长来此谋个生计,自然是要长住的。」
谢苇又道:「咱们兄弟囊中不丰,想寻处便宜又得住的地方,还请老丈指点。」
老头儿这摊子临近城门,想是常做这等指点之事,故而十分娴熟地指一指左边那条街,道:「打这儿往里走上半里地,有家安泰客栈,百十年的老店了,他家伙计消息最是灵通,你俩先去店里歇一歇脚,同伙计说要赁个房子长住,伙计自会带牙婆过来荐些屋子与你们,你们且随牙婆去转一转,若有合适的,当时便可付了租金,再与牙婆并伙计一人三百个辛苦钱。他家惯做这生意的,自来价格公道,童叟无欺,只管放心就是。」
谢霖一听光打赏的辛苦钱便要去掉半贯,登时心疼不已,同谢苇向那老头儿道过谢,牵着驴一面走一面道:「以往也曾听人说京城居大不易,不想竟是真的,光打赏就要这许多钱,那赁房子的钱还不知怎生贵法。咱们这一路已是花费不少,如今只剩十两不到,再无进项,当真是坐吃山空了。」
谢苇安慰他道:「不妨事,等安顿下来,我便去街上转转,看看有甚营生可做,只要卖得力气,挣口饭吃总是不难。」
谢霖想一想,点点头,「说的是,赶明儿我也寻个差事,咱两个一道挣钱就是。」
说着,两人已到了那安泰客栈门前。
这客栈门堂宽阔,大堂里人来人往,四五个伙计进进出出前后忙活,生意极是红火。谢苇同谢霖在门前一站,便有伙计上前招呼道:「二位相公是住店还是打尖?本店有干净的上好客房,饭菜可口,价钱也便宜。不信您去打听打听,南城这片数咱们安泰客栈口碑好,主顾多。」扬着手请二人进门。
谢霖不想京城里这伙计也比别处殷勤,自己尚未开口,便听了这一大堆话,忙道:「我们既不住店也不打尖,倒是想请贵店帮忙赁间屋子来住。」
店伙计一听,笑容不改,「好说好说,二位相公先请店里坐,我这便与您叫牙婆去。」
说着接过二人手中的驴子栓到了店门外,请两人到大堂中寻了张桌子坐下,这才去了,不多时,便领着个四十来岁的长脸妇人来,道:「二位相公想赁甚么样的房子,只管与郝二姑说,大的小的贵的贱的临街的带院子的应有尽有,价钱公道绝不欺客。」
那郝二姑见主顾是两个俊俏的年轻后生,先就笑了,道:「我晓得的空屋子倒有不少,只不知两位赁屋子来作甚,可有甚讲究?二位且先说说,若有合适的,现下便带你们去看上一看也使得。」
谢霖看谢苇一眼,道:「我们兄弟俩来平京谋生,想着住店不是长久打算,总得寻个能踏实住下的去处,有个两三间屋能住得人便行。」
郝二姑一笑,「倒是正有几处这样的屋子,两位相公这便随我去看看吗?」
谢苇道:「劳烦这位大嫂带路。」
两人随着郝二姑出了店门,自店旁那条巷子穿过去,便到了北面一条街上,又向西走,郝二姑一面走一面道:「咱们这平京城,城东住的是达官显贵,城西住的是巨商富贾,城北是皇亲国戚,城南便是平头百姓三教九流。二位相公别看这城南乱了些,却是天南海北各处风物应有尽有,布庄粮铺客栈酒楼外,夜市上还有各样摊子卖那吃的用的耍的,过日子最是方便不过。」
正说着,几人已是经过了一处钱庄、一处布店、一处镖局,街边还有卖香粉、猪肉、鸡鸭、菜蔬的,果然如郝二姑所说,既热闹又便宜。
三人行不多时,便到了一处院子,郝二姑拍了拍门,便有个下仆打扮的老者开了门出来,见是郝二姑,便问,「可是带了主顾来相看房子?」
郝二姑笑,「正是。」领着谢霖谢苇进门。
这院子独门独户,北面三间正房,东面还有两间厢房,西面是间厨房,桌椅床柜等家具俱是齐全的,打理得颇是干净。
那老者是主家留下来看顾房子的管家,与谢霖谢苇道:「这院子临街,虽吵闹了些,风水却再好不过。我家老爷只住了三年,便官升两级,如今已是外放做知府去了,舍不得将这院子卖了,便想着寻个好主顾租出去,一月只要一两五钱银子。」
谢霖惊了一跳,瞠目道:「这般贵。」
那老者听谢霖嚷贵,甚是不乐意,还未开口辩驳,郝二姑已拦在头里,道:「相公有所不知,平京城里这般房价已是十分公道,且这屋子家什齐全,也省得你兄弟俩再行置办,岂不减去许多麻烦。」
谢霖还想还价,谢苇已道:「我兄弟银钱不多,还请大嫂再寻一处便宜些的房子。」
郝二姑便带着二人辞了老管家,出得门来绕了几绕,到了另一条巷中,推门进到一处院子里。这院子比之方才那院子还要大些,东南西北四面均有屋子,只是北、东、南三面俱已住了人家,门外晾晒着衣服等物,北面屋里坐着个姑娘,正开了窗子对镜梳妆,见院里进来两个俊俏男子,便是娇俏一笑,不错眼地盯着两人看。
郝二姑指了西面两间空着的屋子,道:「这两间每月只要五百文。」
谢霖进屋看了一眼,见桌椅床铺虽旧了些,倒还住得,正要点头,却见谢苇背着郝二姑冲他摆了摆手,只得转口道:「可还有别处能看看吗?」
郝二姑便又带着两人出来。
谢霖拉着谢苇落在后面,轻声问,「如何住不得?」
谢苇道:「看北边那户人家里姑娘的做派,恐是暗娼一流,这院子里的人做的怕都不是甚正经营生。与他们混在一处,徒生事端。」
谢霖暗中一吐舌头,心道:得亏大哥跟在身边。
郝二姑带着两人又穿过两条巷子,到了一处院子里。
这院子离着方才那条街市已远了些,十分幽静,推开院门一看,只北面三间正房,挨着西边那间屋另有一间小小耳房,里面砌了灶台,权作厨房,却没有锅。三间正房中中间那屋有套桌椅,东边屋里一张床并个柜子,西边屋里便空荡荡的,只在窗子底下一张硕大台子,也不知是床还是榻。
谢霖指着问,「这是甚么?」
郝二姑笑道:「一看便知相公是南边来的,没见过这等物事。这叫炕,咱们北边冬日里冷得厉害,穷人家烧不起炭,便盘一座炕,同灶眼通着,做饭时将热气都带到炕底下,这般一烧,整座炕便是热的,冬日里睡在上面,暖和和的,极是舒坦。」
这房子后边便是茅厕,前院里靠近门口处还有一眼水井,院子虽只数丈方圆,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谢霖前后院都转了一遍,甚是满意,只担心价钱,皱着眉头问,「价钱上可能便宜?」
郝二姑道:「一月只要八百文。」
时下一两银子能兑一千二百文,这院子虽不如第一个那样精致,却不想能便宜出一多半去,不止谢霖,谢苇亦不由道:「价钱倒是合适,只不知如何便宜这许多?」
郝二姑尴尬一笑,「不瞒二位相公,这院子与东边那户人家原是相通的。这家人姓卢,本是个富裕人家,十来年前,他家宅院统共占了小半条街去。卢老爷子在世时纳了好几房姬妾,最得宠的一个是青楼出来的头牌倌人,不知怎的得罪了正房太太,给关到这小院里来,关了足有五六年,后来便疯了,一个雨天投了这井,待捞上来时,尸首都泡涨了。这小妾临死前骂了一宿,咒卢家人不得好报。待这小妾死后,没两年卢老爷子也病死了,卢家便似应了咒,一眨眼这家道便败了去,儿孙只得把房子或典或租出去,收些钱花用。这小院东墙上原有个角门,如今被封死了,单隔出来往外租,只是先后住了两茬人,都说这院子不干净,雨夜里能听见女人哭骂之声,便都退租不住了。主家这才把房钱降了下来。」
谢霖拿不定主意,向谢苇看去,不想谢苇极痛快便道:「我不信鬼神,便有鬼,咱们与她无冤无仇,莫说哭骂,便是半夜敲门也不惧她。」
谢霖当即同郝二姑道:「咱们便要这处院子了,租金如何付?」
郝二姑登时乐成一朵花,「今日先付八百文,以后每月初十卢家自有人过来收租。」
谢霖数出钱来与她,又另付了三百辛苦钱。同谢苇回了客栈,打赏了伙计,牵了驴过来。
此时已到晌午,两人半日功夫寻得落脚之处,都极欢喜,谢霖从街上买了几个包子回来,两人分吃了,一面吃一面道:「这包子素馅的一个五文钱,肉馅便要八文,咱俩少说八九个才填得饱肚子,这一顿下来便是几十文,这般吃可着实吃不起。待会儿我去街上买个锅回来,咱们还是自己买了米面菜蔬来做才是。」
谢苇道:「如今到了京城,这驴已是用不着了,我去市上卖了,换些钱回来,顺便把米面油盐买了。你去街上转转,买些锅碗瓢盆,再买两床被褥回来。其他还有甚要添置的,再一点点置办罢。」
说着一蹙眉,「当初回妙春堂收拾东西,竟没想起把铺盖带出来,如今还要花钱买。」
谢霖安慰道:「那铺盖多占地方,当日便是收拾了,驴背上也装不下啊。」
两人吃完饭,各去忙活。谢霖到杂货铺,先买了铁锅回来安到灶上,又去布庄买了两套被褥。那被褥厚重,谢霖原想着叫店伙计给送回来,一听伙计张口便要五文脚力钱,气得抱起被褥自己走了,来回运了两趟才弄回家中,大冬天的,也给累出一身汗。不待汗落,突地又省起那炕光秃秃的,也没个席子垫着,忙又去买床席子铺上。随后便是去买碗筷、茶壶,打水用的木桶,又有面盆、澡盆等零碎物事。瞅着差不多了,才想歇一歇,又想起厨下还没有烧火用的柴草,只得又去街上寻摸,一问价,一担柴居然也要二十文,登时一点脾气也没了,掏了钱,叫樵夫给担到家里,心里暗忖,若找不到赚钱的营生,便去城外打柴来卖。
这般忙活到傍晚,谢苇也回来了,背上背着袋米,手里还有个竹篮,里头放着油盐姜蒜菜蔬等物,一见谢霖便笑道:「这平京城里东西贵得很,两头驴居然卖得了四两银子。买米和这一堆零碎一共花了七百八十六文,还剩三两多银子。」
谢霖眼睛一亮,旋即又叹一口气,接过谢苇手上东西放进厨房里,又倒了一杯新烧好的热水与他解渴,便絮叨起今日花销,末了道:「方才买家什时与店主聊上两句,人家说这里冬天难熬,便有火炕,屋里也还是得烧个炭盆才行,似咱们这般屋子,一冬少说也要四百斤炭火,眼下一斤中等炭便要十文钱,还要买炭盆、火钳等物,我手上如今还剩四两银子零六十文,等买齐了,便分文不剩了。你手中那几两银子却不能动了,压在箱底,真有个甚么难处,也好应急。」
谢苇掏出卖驴剩下的钱交予他,「你管着罢,省着些花,怎么也能过了这一冬去。」喝干了杯中水,便去厨房做饭。
谢霖跟在一旁,帮着烧火添柴。
因要省钱,谢苇没敢买肉,这一顿饭只得萝卜和豆腐,却是两人奔波一个月后吃上的头一顿安稳饭,不由都心满意足。饭后,谢霖又烧了锅热水,两人洗漱后歇下。
因已入冬,为着取暖方便,两人的铺盖便都放在了西间炕上,东间木床暂且弃之不用。这火炕睡上三个人也绰绰有余,只是晚上冷了下来,谢霖怕冻着,便将两床铺盖紧挨着摆在离着灶头最近的西墙边。上半夜,那火炕果然暖和和的,只是谢霖头一遭睡在这上头,不晓得在灶里留些余柴,睡到后半夜,灶里的火早灭了,炕也渐渐不那么热,谢霖睡梦中觉出冷来,迷迷糊糊间便往那暖和的地方钻,扭咕扭咕便钻到了谢苇的被窝里。
谢苇给他挤醒,一睁眼,怀里已多出一个人来。他有内功在身,倒是不怕冷的,不过见谢霖怕冷的厉害,一个劲儿地往自己身上粘,便也不忍让他独个儿睡,且这一路上都是这般一处睡过来的,又不是孤男寡女讲究甚授受不亲,索性便将两床被子摞在一起,并成一个被窝。
谢霖踏踏实实睡了一个好觉,翌日早上朦朦胧胧醒来,抻一抻懒腰,忽见两床被子都在自己身上,谢苇已不见了,登时一个激灵,赶忙穿衣下床,出了堂屋门,果在厨房找着。
谢苇正熬着粥,见他起了,道:「拿碗筷来,吃饭了。」
两人吃了顿早饭,谢苇道:「我出去转转寻份差事,这一日你自己打发罢。」
说完出门去了。
谢霖洗过碗筷,将门锁了,出门买炭去。
第八章
谢苇还记得昨日寻房时经过一处镖局,出了门,辨明方向,径直便向镖局走来。到了镖局门口细一打量,门上匾额四个大字「四海镖局」,两扇漆黑大门左右敞着,时不时便有人进出,门口迎宾的伙计一身短打,虽脚下虚浮,身上倒有几分架势,见人便带三分笑,迎来送往毫不含糊,看着颇为精神。
谢苇暗中估量一番,觉着这镖局应是生意不错,这才走上前去。
那镖局伙计跟门口站了几年,也练出一双眼力,见上门的是个双手空空身着粗布袍的年轻后生,怎么看也不像是有家财需镖局护送的主儿,便也不称「相公」,一抱拳道:「这位小哥儿有甚事?」
谢苇回以一礼,道:「荆州谢苇,初来京城,想寻份差事谋生,敢问贵镖局可招镖师吗?」
这伙计名唤彭明旺,少时于武馆也学了些拳脚,投在四海镖局后干了三四年,只混了个趟子手,见谢苇年纪比自己大不到哪儿去,一出口便要做镖师,登时便嗤地一笑,「这位小哥儿,你可知能在咱们四海镖局押镖的师傅都是些甚么人物?莫说总镖头乃是名震北武林的神行拳聂大海,便是寻常押镖师傅也是武林中数得上名号的,金判官段行武,阎王刀周同,无影剑魏少光,哪个不是名扬一方,你也不掂量掂量自己本事,这一张口便想在本镖局做镖师,口气可也忒大了些。」
谢苇听他报出一串名号,依稀觉得似曾听闻,却怎生也想不起来,亦生不出半分忌惮抑或敬佩之心,只淡淡道:「我自己掂量着本事还行,却不知别人的怎样,兴许比一比也就知道了。」
彭明旺还是头一遭见到这般上门寻活计的人,也不知谢苇到底是来谋差事的还是来踢馆的,登时就给气乐了,指着他道:「行,小子有种便先与我比划比划,赢了我,便给你请总镖头去。」
谢苇负手而立,一点头,「好。」
彭明旺见来人这般托大,连个架势也不摆出来,怒火暗生,也不打招呼,右手成拳直击谢苇面门,想着打他个满脸花,谁知拳方出去,谢苇已身子一偏躲开去,这一拳便落了空,彭明旺左脚迈前一步,变拳成爪抓向谢苇心口,谢苇上身不动,只脚下一闪,便站在了彭明旺身后,紧接着左脚一抬,往彭明旺膝弯处一踹,登时便将彭明旺踹在地上,直跌了个狗吃屎。
彭明旺不料一个回合不到便出了这样一个大丑,恼羞成怒之下翻身爬起,大喝一声,又扑过来,拳脚中已使上了十二分力气,一招一式倒也虎虎生风。
谢苇浑不在意,双手负在身后,也不回击,只随着彭明旺拳脚所到之处左闪右避,腾挪闪转间身形洒脱直如闲庭信步,好一派悠然自在,任那拳脚再急,却沾不到他身上分毫。
如此躲了七八招,谢苇脚下一转,便又到了彭明旺身后,往他右脚踝处一勾,彭明旺登时立足不稳,右膝跪倒在地。
他两人交手间,已有好事之徒瞥见,见有热闹可看,招呼一声,呼啦啦瞬时涌来一群路人上前围观,见谢苇赢得漂亮,不由齐声喝彩,又对落败的彭明旺指指点点。
彭明旺哪里这般丢过脸,只气得七窍生烟,正要再战,却被从门里出来的一人叫住,「旺子,住手。」
彭明旺收拳回身,见了来人,叫一声「段爷。」连忙跑到这人身边,一指谢苇,「这小子是来踢馆的。」
来人大约四旬年纪,一张国字脸上口宽鼻阔,极是威武,听了彭明旺告状,仍是不紧不慢行了一礼,这才问道:「在下段行武,敢问来者何人,有何指教?」
谢苇回以一礼,「不才谢苇,本欲在贵镖局寻一份活计,不想这位兄弟要试一试在下武艺,因此多有冒犯。指教不敢当,只望能见一见贵局总镖头。」
段行武方才在门中已看见两人交手,见谢苇一招未出便已令彭明旺败得如此狼狈,不敢小觑之余,亦不由猜测来者非善,许是道上的仇家来寻四海镖局的晦气,这才急忙出面。须知镖局亦如寻常商铺,做生意讲究个和气生财,且又坐落在天子脚下,更怕有甚血光之灾招来官府查办,因此便是当真被仇家寻上门,那也是能化解便化解,万不得已才于拳脚上见高下。
段行武本意是要探探谢苇口风,先套套近乎,是以口气十分和缓,却不料谢苇竟只是上门求个差事,不由得便愣了一愣,旋即失笑道:「好说,好说,谢兄弟请进来说话。」
伸手请人入内,又对彭明旺吩咐道:「把门关了。」
彭明旺一口气咽不下去,当着段行武的面,又不敢再行动手,只得恨恨地过去把门一关,见一众人群还围在门前抻着脖颈往里看热闹,顿时没好气道:「看甚么看,有甚么好看的,回家看你娘去。」
咣当一声,把门关上。
这四海镖局乃是数十年前一位祖籍京城的聂姓少林俗家弟子所开,第一代总镖头聂少云精通少林七十二路拳法,又为人精明圆滑,于黑白两路并官面上都极吃得开,赚下偌大家业,这四海镖局所在的院子便是当年聂少云置办的产业,后又经数代子孙悉心经营,如今已是前后四进,再有左右偏院,比之一二品大员府第亦不遑多让。
段行武领着谢苇直奔正厅,待其落座,一面吩咐下人上茶,一面拱手道:「谢兄弟稍坐,且待我去请总镖头。」直奔后院去了。
这一代总镖头聂大海乃是聂少云第四代孙,今年五十有余,自小练得一身好武艺,一套罗汉拳便是与少林达摩堂首座智嗔禅师相较亦不分上下,于武林中大大的有名。
此时聂大海正在后院校场上教导孙儿练拳,段行武急匆匆赶到,将方才之事说了,末了道:「旺子的功夫虽说不怎么样,不过便是我与之交手,怎么也得过上三四招才能把人撂倒,这姓谢的一招未出,便接连摔了旺子两次。我看他步伐、身姿,却也看不出他武功是个甚么路数,更不知来历如何。还得大哥你去看看。若当真有些本事,身家又清白,咱们正好缺人,便把他留下,也是臂助,若是个不妥的,咱们好言好语打发了就是。他若不识趣,是个上门找事的,有您坐镇,动起手来,咱也不吃亏。」
聂大海一捋颌下长髯,点点头,「走,看看去。」
正厅里,仆役端上茶来,谢苇出门半晌正口渴,端起来要喝,还未送到嘴边,便见段行武与一个身着枣红长袍,弯眉笑目的魁梧老者进来,当即放下杯子,不待段行武为两人引荐,已起身拱手一礼,「荆州谢苇,见过聂总镖头。」
言谈举止间不卑不亢,并无武林中后学末进拜见前辈高人的谦恭之态。
聂大海自成名于武林,便不曾见年轻后生于他面前如此恬然自如,又见谢苇一语道出自己身份,不由一愣,旋即笑问:「谢兄弟识得聂某不成?恕老朽眼拙,竟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谢苇忘却前尘,自然也不晓得见没见过这聂大海,但听他如此说,想来两人以往并未谋面,遂摇一摇头,道:「在下并未见过总镖头,只是方才登门求见时,听那位守门的兄弟说起聂总镖头名号乃是神行拳,想必聂总镖头定是以拳术见长。擅拳者,讲究上下相随,步随手变,与拳术相衬的腿法,有腾、滚、扫、弹之分,下盘功夫自然稳当,步伐却又灵活多变。我见您一双手骨节粗大,迈步时落地轻盈,抬腿间又刚劲有力,自然是拳法精妙,已至一流高手之境。四海镖局上下,那也只有聂总镖头一人了。」
谢苇这一番话不过随口道来,却听得聂大海暗中一惊,暗忖不论来人身手如何,光只这一份眼力已非同小可,顿时升起试探之心,哈哈一笑,「谢兄弟好眼力。」话音未落,右手成拳直袭谢苇小腹。
聂大海浸淫拳法四十余年,早已至炉火纯青之境,这一拳击出,乍一看招式朴实无华,却是快逾闪电,且用的全是一股柔劲,竟无半点拳风,当真是令人防不胜防。好在他本意只在引人出手,考校一下谢苇武功,是以拳上并未灌注内力,饶是如此,寻常人挨上这一拳,怕也得送掉半条命去。
说时迟那时快,这一拳眼看便到谢苇身上,熟料谢苇身未动,脚未移,小腹却是骤然缩进一块,堪堪让这一拳落了空。
聂大海眼疾手快,当即变招,右拳回撤,左手成爪向上一托,便要去摘谢苇下巴。然这一招还未完全使出,谢苇已出手反袭,一手成勾,锁拿聂大海右腕,封住他后招,一手并指戳向他左臂曲池穴。曲池穴一旦点中,聂大海左手便再无力气,空有爪形,却伤不得人分毫。这一招妙到颠毫,便似算准了这一套拳法路数,实是精妙至极的一式小擒拿手。
聂大海与人交手无数,竟从未见过这等功夫,心下大为纳罕,却也由此而知这人绝非仇家,盖因四海镖局得罪过的人中并无人会这样手法,顿时后退一步,避过谢苇这一招,正色道:「谢兄弟身手不凡,佩服,佩服。」
谢苇收招,微微一笑,「承让。」
两人这一番交手只在须臾,聂大海已知眼前这年轻人武功绝不在自己之下。段行武功力稍弱,看不出两人到底孰强孰弱,但能让聂大海出言佩服之人,自是不同凡响,当下愈加殷勤客气,笑道:「我家大哥最喜与人切磋,唐突之处,谢兄弟千万莫怪。」又请二人坐下说话,旋即一瞥眼看见谢苇手边茶杯中只是招待寻常客人用的粗茶,忙又唤来仆役吩咐,「将这茶换了,拿我上月带回来的上好毛峰沏两盏来。」
聂大海坐下,又细细打量谢苇一遍,心中细数这几年武林中的后起之秀,哪一个也与面前这人对不上,不由问道:「谢兄弟年纪轻轻便有这般武艺,当真难得,只不知师从哪位前辈高人?老朽孤陋寡闻,竟看不出谢兄弟这一招出处。」
四海镖局自打做这门生意起,便从未失手,固然是因聂家子孙武艺出众,又兼黑白两路广结善缘,再有便是行事小心谨慎,所聘镖师无不是功夫过硬武艺上佳之人,便是个小小趟子手,那也需身家清白,方才能进得门来,是以遇见谢苇这等上门求聘的,自然便要好生盘问一番。
无奈谢苇全不记得,这一问,着实不好回答,若如实托出,又免不得牵扯出莫家父子一事,于是沉吟片刻,只得苦笑,「在下师门实不便告知总镖头,还请总镖头莫怪。」
武林中倒也不乏隐士高人抑或世家名门,因着诸般缘故,于子弟闯荡江湖时不准泄露来历及师承,聂大海并不奇怪,只当谢苇不愿言明,由此愈加笃定这年轻人来历不凡,转而又问,「谢兄弟家乡何处?」
谢苇道:「在下祖籍荆州。因家道中落,便与兄弟进京谋生,日前方在油坊街上赁了间屋子落脚。因这一路盘缠已然花用干净,故此急于谋份营生,能赚得一份嚼用,养家活口。不瞒总镖头,在下身无长物,只得这一身武艺,又不愿去与人看家护院,被主家吆来喝去,思来想去,只得厚着脸皮求到贵镖局门上,便是能做个趟子手,也是心满意足。」
他说得诚恳,聂大海阅人无数,自然听得出来,当下便起了爱才之心,决意收留,只是谢苇师承不明,这来历也还需验证,不好一下子便倾心相交,不免与段行武对视一眼,略作思量,道:「谢兄弟武艺过人,莫说是趟子手,便是镖头那也做得,肯来屈就咱们这小小镖局,老朽自然是乐意万分,只是咱们镖局打开门之日起便定下规矩,新来之人头两年只能走临近几州的粮镖、信镖,脚程近,镖利少,分与兄弟们的便也少些,需得挨过这两年,黑白两道趟得通透了,方能跟着银镖,花红自然也便多了。不知谢兄弟可愿意?」
谢苇一笑,起来躬身一礼,「多谢总镖头收留。」
谢苇出门半日便寻得份稳妥营生,心中大定,与聂大海说好三日后跟镖出行,便回了家来。一进门,见谢霖也已回了家,正在灶房前头靠墙处用碎砖、泥灰砌个小池子,旁边堆了一堆柴炭。
「你这是做甚呢?」
谢霖已是做了半天,累得满头大汗,连呼带喘地道:「我方才去买炭,叫那卖炭的担了两担子来,都堆在了院里。那卖炭的说咱家没有用来放炭的柴房,这般堆着碍事,风一吹,炭粉漫天飞不说,出来进去的也容易把鞋踩脏,不若砌个池子专门放它。我便去隔壁借了趁手的家伙,又去街上捡了些没人要的碎砖烂瓦,和了泥水砌个炭池子,这才砌到一半。」
说着拿袖子一抹额上汗水,登时把自己抹成个花猫脸。
谢苇忍不住发笑,夺过他手中泥铲,道:「我来,你去买菜,等我干完了好做饭。」
谢霖只得让出地方与他,拎着篮子出门买菜去。不一时,买回一篮子白菘来,足有七八棵,兴冲冲道:「方才上街遇见个老农进城卖菜,一担子菜只剩了这几棵,见我要,一股脑儿全给了我,也没论斤称,每棵才要我两个铜子,好生便宜,这一篮子,足够咱俩吃上五六日了。那老农是时常进城卖菜的,还与我说,这菜能腌了吃,放上一冬也不坏,若咱家买的多,他下次便给我送上门来。这里不比沔阳,冬日里没鲜菜,有也是贵得很,回头我好生学学怎么腌菜,咱俩这一冬便不愁了。」
说罢去打水洗菜,进了灶房生火做饭。
以往,家中饭食都是谢苇并莫恒来做,谢霖连厨房也极少进,如今自己过日子,想着总不能事事都叫谢苇忙活,于是慢慢地把生火烧饭都学了起来,只是还不大熟练,这一餐饭做得手忙脚乱。谢苇分心二用,一面砌池子,一面指点如何淘米,何时下锅,炒菜时放多少菜油。
待到炭池磊好,饭也得了,谢霖招呼一声,两人便坐下吃饭。谢苇尝了一筷子白菜,点点头,「还不赖。」
谢霖头一遭炒菜,得了夸奖,十分高兴,也夹了一筷子放进嘴中,刚嚼一口,便苦了脸道:「盐放多了,咸得很。」
谢苇哈哈笑道,「不碍事,当咸菜吃就是。」
把谢霖也给说乐了,一面扒着饭,一面说起今日都做了甚么。
「买了炭,还有炭盆,原想再买个汤婆子,也省得半夜挤你,钱不够了,便没买成。」
谢苇笑,「挤便挤了,还暖和些。」又道:「我找着活计了,去四海镖局走镖。」
将这一上午经过说了,末了道:「三日后便跟着出去,往济州押送一批粮食,七八日也便回来了。你一个人在家,守好门户,等我回来。」
谢霖一听,先是高兴,旋即又担心起来,「我听人说走镖路上辛苦得很,遇见恶人,还要交手,你可千万小心。」
等说完,突地想起谢苇还没有厚实棉衣,从沔阳一路行来,因天气算不得太冷,谢苇身子又一向壮实,便不曾置办,只把在沔阳做的一套薄棉衣穿在身上,脚上也还是双单鞋,如今快到冬至,一日冷过一日,这走镖又是在外奔波,说不得还要餐风露宿,没套厚实鞋袄,着凉生病可大是不妙。顿时心中盘算起来,便是手中银子不多,明日也需去置办齐了。
待到晚上,两人径直挤在一个被窝里睡下,睡到半夜,谢霖又手脚并用缠在谢苇身上,搂抱在一处取暖。
到了第二日早上,两人齐齐醒来,均觉对方身下硬邦邦的顶着自己。谢霖脸皮到底薄些,便想起床去茅厕里弄出来,才要掀开被子,便听谢苇问道:「哪儿去?」
谢霖脸上一红,「撒泡尿去,憋得很了。」
谢苇忍着笑揶揄道:「这哪儿是尿憋的啊。」见谢霖脸上越来越红,终于忍不住笑出声,「这大冷天,茅厕四处漏风,你去那里弄,还没出来,便给冻回去了。」
把谢霖拉了回来,将两人下边并在一处,没多时便给侍弄了出来。完了事,往谢霖腰上一拍,「起来了。」两人一同下炕去洗漱。
吃早饭时,谢苇道:「左右无事,还没逛过京城,待会儿上街转一转去。听人说瓦当街那边今日做庙会,热闹得很,咱们这些土包子也可开开眼。」
谢霖惦记着给他置办衣物,摇一摇头,「你去罢,我想着去东边几条街转转,看可有甚活计能做。」
说着自袖中掏出一把铜钱塞过去,「这几日都是清汤寡水,连个肉星也没,你去逛时看有甚好吃的,买来尝尝。左右现下已有了份营生,不怕坐吃山空了。」
谢苇说不动他,只得自己去了。
待他出门,谢霖从搬到西间的柜子里摸出银子,想了想,只拿了一两揣在怀里,余下又放了回去,再从药匣里取出一罐麝香来,想着寻家药铺卖了,换些银钱使,这才出了门去。
到了街上,谢霖先捡那成衣铺子逛,连着看了三四家,才选了一套最是厚实的棉袄并裤子,又挑了双厚底棉靴,一并花去一千零七十文,直心疼得要死。本想若有余钱便给自己也置办一身,眼下却舍不得再花了,将剩余铜板捂在怀里,想着回家去把那两件夹袄统统套在身上,也能过得这一冬去。
付完银钱,又向铺子伙计打听得京城最大一家药铺济世堂离此不远,谢霖便将靴袄寄存柜上,说好稍后来取,从成衣铺子出来,直奔济世堂。
这济世堂的东家姓肖,打这平京城建成起便在此行医,父传子子传孙,传了直有七八代,到这一代家主肖余庆,已因医术高明被先帝钦点为太医院掌院,连带着济世堂也名声大震。
谢霖走了三条街,到了济世堂门口驻足打量,只见这药堂占了一溜三间铺面,门面光鲜,虽是冬天,亦将大门敞开方便出入,只在门上挂了厚厚的棉帘,随着不时进出的人流掀起落下,透出里面忙活来去的场景。
谢霖心道,不想京城里的药铺也这般气派,暗暗欣羡一回,进到药堂中,四下一瞅,药堂里靠东是一整面墙的药柜,三四个伙计称药配药正忙乎,西面则是位坐堂大夫,想是医术高明,桌前已排了一溜人,俱是等着看诊的。谢霖站在堂中等了等,觑着柜上有伙计闲下来了,方才上前。
那伙计极是有眼力,招呼道:「这位小哥儿可是抓药?」
谢霖摇头,「我不抓药,倒是有点子好药材,想问问你家收不收。」
伙计一愣,问,「甚么药?」
谢霖自怀中把罐子掏出来,往柜上一放,「麝香。」
那罐子有成人巴掌大小,细白瓷,罐口用软木塞封着,伙计拿起掂了掂,估摸着约有小半斤,又揭开木塞闻了闻,一股浓烈香气扑鼻袭来,便知十有八九是真品无疑。
放下罐子,伙计十分客气道:「这收不收的我们做伙计的也做不了主,小哥儿稍等,我给你叫掌柜的去。」小跑着从柜上出来奔后面去了,不多时请出个四五十岁穿戴讲究的先生来,同谢霖道:「这是我们肖掌柜,小哥儿怎么称呼?」
「我姓谢。」
这掌柜的名肖贵,是肖家旁支,自少时便在济世堂帮忙,手上不知过了多少药材,一闻那香气,便先点点头,再捏出一点粉末在掌心,拿舌头舔了舔,这才放下,问道:「正是极好的麝香,谢小哥儿是打哪儿得来的?」
谢霖道,「家父以前是行医的郎中,攒下来这些,如今用不到了,家里日子又艰难,只得拿来换钱。」
肖贵上下看一眼谢霖,见这少年眉清目秀,眸光清正,想来这东西来路也正当,便不再盘问,径直道:「小哥儿想卖多少钱?」
谢霖晓得父亲当初买这麝香是花了足有三十两银子的,后来用去些许,还剩一小半,怎么也值个十五两,只是京城物价不比沔阳,怎么也得再加些钱才是,可加多少却不好说,要多了人家不收,要少了却是不划算,因此略一思量,道:「您老看着给罢,济世堂恁般大名声,人人夸道,想来也不会欺我年少,于银钱上让我吃亏。」
肖贵见眼前这少年十分精乖,不由一乐,「那好,小哥儿既这般说,我也不与你虚言。」说着伸出两根手指一比,「纹银二十两,如何?」
谢霖登时乐了,「行。」
肖贵吩咐伙计去账上支二十两银子来,不一时,伙计拿着两锭纹银回来交给谢霖,又对掌柜的道,「方才在后院撞见孙管事,说管切药的老刘叔今日来辞工,道是年纪大了,儿孙不叫干了,让回家养老去。孙管事准了,让来跟您说一声,还问能不能年前再招几个人进来。如今生意大了,药库活计也多,后面人手已是不够用了。」
肖贵想了想,道:「你去账房找章先生,请他写个招人的告示来,一会子贴门外去。」
谢霖接过银子揣在怀里,本要走人,一听说药堂招人,脚步便是一顿,回转身到两人跟前,道:「掌柜的,您这里招人?您看我行不行?」
肖贵一怔,问:「怎么,小哥儿想来咱们济世堂?」
谢霖一点头,道:「我家眼下日子艰难,正想找份活计养活自己,我跟着爹爹学过几年医术,认得字,识得药材,择药切药配药都会些。您雇了我,保准不亏。」
肖贵听他说完便笑了,「听你这么一说,倒真是挺得用的。」说着一指另一个伙计手上正配的一副药,问,「你既识得药材,可能讲讲,这副药里都有些甚么?」
谢霖晓得这是考校他来了,当下打叠起精神,细细看过一遍,朗声道:「这里头是龙沙、葛根、紫苏叶、防风、桂枝、白芷、陈皮、桔梗、甘草、干姜,这副药有解表发汗,疏风散寒之效,想来定是这几日天冷,病患得了伤风。」
肖贵先前见谢霖小小年纪,说甚识得药材,以为不过大话而已,不想这一串药名报下来,竟连个磕巴也不打,登时收起小觑之心,又叫过配药的伙计来问,「你配的甚药?」
那伙计方才在一旁已是听见了谢霖一番话,立时道:「这小兄弟报的药名一丝不错,正是副治伤风的方子。」
肖贵再不料眼前这少年当真有几分本事,不由刮目相看,道:「听小哥儿这口音该是外乡人氏,籍贯何方?今年多大了?」
「祖籍荆州,过了年便十六了。」
「如何进京来了?家里还有何人?」
「爹爹没了,家道中落,便和哥哥一道来京里谋生。」
「可受得了苦?」
「又不是大户人家娇养的少爷,有甚受不得。」
「明日可能来做活?」
「能。」
肖贵笑眯眯道:「那好,来了便先去药库帮忙,每日管一顿饭,头一年每月月钱八百文,逢节时另有赏钱和节礼,年下再发一套新衣。待日后做得好了,月钱自然更多。」
谢霖不料今日既得了银子又赚了份差事,心下喜滋滋的,同掌柜的道过谢,一路哼着小曲往成衣铺子去。
第九章
谢霖脚步轻快地到成衣铺子取了东西,便要回家,才迈出几步,忽地想起家中只剩了些萝卜白菘,眼看谢苇不日就要出门,怎的也得在出门前吃顿像样些的饭食,正好现下怀里还有几个铜板,不如去买只鸡,晚上回家炖了,吃肉喝汤,一举两得。这般想着,脚步一转,便往卖活禽的坊市走。走到街东口,刚要向右转,迎面撞见一队车马,当先几辆车俱是高头大马拉着,朱轮华盖,车厢四角垂坠着珠缨流苏等物,后面跟着的车驾上拉着大箱小笼,粗粗一数,足有二三十辆,乌压压占了半条街去。
此时临近晌午,街上行人极多,见了这等排场,便都站在一旁指指点点看热闹,把往坊市去的路也给堵了,谢霖过不去,便也在一旁站在,待车队从眼前驶过,蓦地发现车厢等处刻着的「蒋」字,算一算日子,蒋晨峰一家与自己前后脚北上京城,可不正是这些日子到京,且这车队是打南面过来,想是刚从宣化门进来,登时心下一沉,也没心思去买鸡了,缀在车队后头,跟着便向北走。
京城繁华,街上人群川流不息,这一队车马便不敢驶得太快,谢霖甩开步子,倒也跟得上。如此穿过大半个京城,直走到了东城一条街上,才见车马拐了进去,到得正中一户人家,停了下来。不多时,自当先一辆车中下来一名男子,约莫四旬年纪,锦衣玉带,洵洵儒雅中又带一丝英气,站在府门之前,守在门前的小厮看见来人,登时迎上前去。紧接着,府门大开,便有人进去通传。
谢霖贴着墙根站在街角处暗暗观望,见那朱漆大门上一副黑底漆金的匾额,上书四个大字「勇毅侯府」,已知自己找对人家了,再看见门前这人,笃定便是蒋晨峰,一腔愤恨撕心挠肺般翻滚不休,终是狠狠压了下来,只死死盯着这杀父之仇。
不多时,车上又下来几人,侯府中亦迎出一众人来,热热闹闹地进了府,又有数十仆役出来,帮着卸下车马上的箱笼。
谢霖满腹心绪,直勾勾看着这一番忙碌,直待那箱笼卸完,车马入院,府门关闭,方转身回家。
他这一番尾随盯视足有个多时辰,待到了家门口,才想起鸡还没买,却也没心思再去一趟坊市,推门进院,见谢苇已经回来,正在院中打拳,一举手一投足尽是剽悍矫健。
谢苇见他回来,收住拳势,问:「怎的这时辰才回来,晌午饭可吃了?」
谢霖心不在焉地摇摇头,忽地回过神,不欲谢苇担心,忙又点点头。
谢苇见他神色不大对头,一挑眉,走过来,「怎的了,可是有事?」
谢霖强打精神,挤出一抹笑来,「有,好事。」
拉着谢苇进了屋,自怀中掏出两只银锭来,「看。」
谢苇拿过来轻轻一捏,便在银锭上捏出两只手印,便知是足银无疑,问道,「哪儿来的?」
谢霖把用麝香换钱,并在济世堂寻了份活计的事一道说了,说完,把两锭银子收进柜子最底下,用昨日新买的一只铜锁锁了,钥匙收进怀中。拾掇完,打开包袱,又把新买的棉衣、裤子并靴子一件件展开与谢苇看,「这棉衣用的棉花俱是今年的新棉,布料也厚实,这靴底里夹了皮子,结实得很,快些试试。」
一面说,一面推着谢苇坐到炕沿,扒下他脚上旧鞋,递上新靴子。
谢苇接过来套在脚上,下地走了走,笑道:「正合脚。」
谢霖便催着他把棉衣和裤子也换上。
谢苇不急着换,只问,「怎的只买了一身,你的呢?」
谢霖晓得他要问,不慌不忙道:「我又不似你要去外头顶风冒雪的赶路,穿恁厚作甚。药堂这份活计,多是在屋里头做事,能冷到哪儿去,我今日去他堂里,那屋子生了好几只炭盆,人又多,只穿件夹袄,还得热出汗来。再者,掌柜的说了,年下的时候主家还给伙计一人做身新衣。这大冬天的,那衣服也必是厚实的,我现下自己掏钱买了,岂不亏得慌。」
他说得振振有词,谢苇却不信,虽说跟药堂里做活是在屋里,可难道来回路上便不冷了,且眼下离着过年还有两个多月,哪里是那么容易挨过去的。眼见着今天日头不大好,那天阴沉沉的,说不得明日便是一场大雪,凭谢霖身上这点子衣裳,怕是得冻坏了去。这般想着,便伸出手,道:「拿钱来,再去给你买一身。」
谢霖从前帮着父亲打理家事时便是个精打细算的主儿,自打父亲没后,心中凄惶,又兼晓得挣钱不易,于银钱上愈加抠索,便是一个铜板也舍不得白扔出去,何况一身棉衣少说也得六七百钱,当下摇头摇得似个拨浪鼓,「不买,没钱。」
谢苇实是哭笑不得,见劝他不动,便要伸手去他怀中掏钥匙。
谢霖双手抱在胸前护住钥匙,一下窜上炕去,缩在角落里,嚷道:「做甚么,做甚么,说好的我管钱。」
双目圆瞪,便似只炸了毛的猫崽子。
谢苇站在地上与他对瞪,见谢霖半点不服软,哼一声,从东边炕沿上拿起刀来,便要去撬柜子上那铜锁。
谢霖大急,道:「那锁花了三十文买的,撬坏了你赔我。」跳下炕去搂住谢苇胳膊,不叫他动弹。
谢苇停手,问他,「买不买?」
谢霖咬牙,「说不买就不买。」
谢苇刀交左手,仍要去撬。
谢霖拗他不过,只得道:「买,买,买还不成吗。」夺下那刀,哭丧着脸道:「反正有两件夹袄,我明日去买斤棉花,拆一件夹袄絮上,改件棉衣穿。」
见谢苇还是皱眉,不由大怒,「你走得急,来不及找人做衣裳才买的现成的,你晓得成衣铺子多黑,一身靴袄花了小一两银子,街口卖布的大娘管拆改衣裳,做件袄子才要一百文,省着点花不行吗,这日子还过不过啦?」
谢苇见他松口,收刀一笑,「过,怎么不过。」趁着谢霖松口气的功夫,一伸手自他怀里掏了钥匙出来,从柜中取出一串铜钱,拉了他往外走,「也不必等明日,这便买去。」
谢霖拦不住他,只得找出夹袄,两人去街上买了棉花,一并拿去街口交与那卖布大娘,趁着谢霖与那大娘讨价还价的功夫,谢苇又去买了双棉鞋,待回到家中,叫谢霖换上。
那棉鞋穿起来自是暖和得多,谢霖一路嘟着嘴回家,这时脚上暖和起来,又听谢苇说这鞋才花了一百八十文,比自己买的那双高筒皮靴子可便宜不少,方见了点笑模样,肚子亦觉出饿来,叽里咕噜地乱叫。
谢苇听见他肚子这动静,问:「饿了?」
此时已将傍晚,也该是吃晚饭的时候了,谢霖嗯地一声,便要去厨房洗菜烧饭,谢苇拦下他,道:「不用烧饭,有现成的吃食,我再做个汤便好,你歇着去。」
自去厨房忙乎,不多时端了一盆萝卜汤,一盘炒白菘,并一盘子烧饼进来。
谢霖看见烧饼,问,「打哪儿买回来的?」
谢苇笑道:「今日去瓦当街逛了逛,遇见卖这烧饼的,买了个尝尝,觉得味儿不错,多买了些回来。你尝尝。」
谢霖自小生在南边,平日里多是吃米,自打来这京城,发觉面食倒比米食便宜得多,渐渐便也改了口,这时见那一盘子里十个烧饼,各个手掌大,分量十足,外壳焦脆,还撒着一层芝麻,忍不住食指大动,捡起一个,一口下去,眼睛登时一亮,叫道:「肉馅的。」
他好几日不曾吃肉,这时不禁开怀大嚼,这一日的憋闷难受也渐渐消散了去。
待晚上睡下,谢霖躺在被窝里,方把撞见蒋家一事说了,谢苇听完,将他搂到怀里拍了拍,轻声安慰,「莫心急,咱们慢慢来。」
谢霖惦记着翌日去济世堂,卯时初刻便醒了,一看窗纸发白,只当天已大亮,误了时辰,吓了一跳,推开窗一看,才知竟是半夜下起雪来,飘飘洒洒积了有一掌厚,雪色映在窗纸上,这才显得亮堂。
他这一醒,谢苇也跟着醒了,见雪势未停,还风扯棉絮似的往下飘,便要叮嘱谢霖多穿些,忽地想起多余的一件夹袄拿去改了,便把自己换下的那件薄棉衣扔到谢霖怀里,「夹袄外头再套上这件。」
他已有了新衣,谢霖便也不客气,穿上走了。出了门,只见京城到处白茫茫一片,北风裹夹着雪花迎面扑来,从被窝里带来的那点子热乎气瞬间便给吹散了去。沔阳也有下雪的时候,却不似京城这般风雪齐作得眼睛也挣不开。谢霖顶风冒雪地往前走,心中暗忖,明日谢苇便要出去走镖,这一路还不知怎生辛苦。
正想着,济世堂便到了。谢霖见药堂门板还关着,便站在堂前屋檐下等。
此时天色尚早,街上店铺还未有开门做生意的,倒是有一两个铺子里的伙计早起,拿了扫帚打扫门前积雪。谢霖看了一会子,见药堂门边上也堆着几把扫帚,想是预备下打扫用的,便也拿来扫起雪来。不多时,手便给冻僵了去,咬牙忍着,把药堂门前这一块清得干净了。
待天色大亮时,打街东头来了辆小巧驴车,肖掌柜自车上下来,见堂前积雪已给清到墙角堆成一堆,谢霖拄着个人高的扫帚正累得直喘,脸上便笑眯眯地,问,「几时来的?吃了早饭不曾?」
谢霖还没答话,药堂门板开了,几个宿在药堂里的伙计开了门预备迎客,一见自家掌柜,齐齐躬身问好。
肖贵脸一沉,道:「夜里下了雪,也不知早些起来打扫,还不如个新来的勤快。」
说得那几个伙计讪讪的。
肖贵叱责完,叫过谢霖,「跟我后边去。」
亲自带着去了后院药库,找着管库的孙管事,道:「这是新来的伙计,唤谢霖,年纪轻些,倒是有眼力,识得药材,人又伶俐勤快,先在药库干着罢。」
又吩咐谢霖,「跟着孙管事,好生做活。」
这才去了。
那孙管事年纪比肖贵还大些,俱是年少时便在济世堂帮工,不似肖贵精明外露,一身富态,倒是个脾性温厚的瘦巴老头,见谢霖恭恭敬敬对自己行礼,笑道:「少见掌柜的这般夸谁。」领着谢霖进了药库。
济世堂七八年前只供着民间用药,直待家主当上了太医院掌院,深得先帝信任,连带着给了济世堂御药供奉的差事,这生意便越做越大,每年采买的药材便足有上万斤。济世堂后院专门辟了一进院子用来存药,院子里一溜三排房子,每排均有七八间,俱是炮制药材的所在。孙管事将人领进前面一排,只见屋子之间已是打通了,敞亮亮一个大通间,中间一张三丈长宽大木桌,上面堆满了柴胡,屋里已来了五六个伙计,有筛药的,有切药的,有装袋的,正忙活着。
谢霖见了这等场面,才知自家妙春堂实是小了些,顿生慨叹,暗忖还得是京城里方能见得这番世面。不等叹完,便见孙管事指着桌上一副药铡道:「这屋里俱是新采买来的柴胡,你把筛选好的柴胡切成寸断,这活计可会做罢?」
谢霖忙道:「会。」
正切药的伙计见来了新人分担活计,忙把自己跟前的一堆柴胡分出一半过去,谢霖挽起袖子,干了起来。
谢霖这一份活计直做到天黑方回,切了一整日药材,右边胳膊已是酸疼得端不住碗筷。谢苇看得直皱眉。谢霖却是辛苦中别有一份慨叹,同谢苇念叨,「今日才知,一个药铺生意也能做到这般大。听济世堂那些伙计说,不止东家在太医院里如何风光,便是堂里坐诊的几名大夫也是京城有名,时常出入勋贵官宦之家,去与那等高官显贵看诊。我寻思着,在这里好生做上几年,顶好能认下个名医做师父,慢慢熬出名声来,顶着济世堂大夫的名头,才好出入权贵之门,搭上勇毅侯府。待到能出入蒋家之时,还怕寻不到时机么。」
谢苇听了,不置可否,心中却暗自揣摩,似谢霖这般打算,没有个七八载,怕难近得蒋晨峰身侧,且尚不知这数年中有何变数,倒不如自己潜入侯府,伺机暗杀,只是似蒋晨峰这等朝中大员死于非命,怕平京顷刻便要闭城搜拿人犯,眼下两人初来乍到,那路引便禁不得盘查,可若是杀人后即刻逃出京去,现下手中却无上路的盘缠,以自家身手,倒也能偷些来,只是听闻京中六扇门十分难缠,便怕露出些蛛丝马迹,叫人缀上,倒难脱身了。早知今日,倒不如当日潜回沔阳城中时便即下手,哪怕蒋晨峰身边有亲兵护持,等闲也不是自己对手,杀了人后逃起来也容易些,奈何那时放心不下霖哥儿,只急着赶路,倒错失良机……
他这般左思右想,谢霖一无所觉,等吃过饭,便将那两本《医经》《毒经》拿出来,坐在堂屋里就着灯火仔细研读。
为着省钱,两人不过买了盏油灯,灯火甚暗,谢苇怕他看坏眼睛,生了旺旺一盆炭火端到桌上,照亮取暖一举两得。自己也在一旁坐下,拿刀削着一截木头。
谢霖催他,「明日便要出行,大哥早些睡罢,不必陪我。」
谢苇道:「时辰还早,恁般早躺下也睡不着。趁着得空,再与你做只弹弓,以前那个落在沔阳,也不及带出来。」
相视一笑,便各自忙活。
翌日,谢苇穿戴严实,一把刀拎在手中,同谢霖一道出门。两人在街边摊子上用过早饭,便各赴东西。
这一晚,谢霖回到家中,对着冷锅冷灶,尚还不觉甚么,待到独个儿一人躺在炕上,便是盖了两层被子,仍是觉得不甚暖和,折腾好一会儿,方才熟睡过去。
谢苇这一趟走镖乃是替粮商押运上百车粮食送往济州商铺分号,路程不远,却因才下了雪,路滑难行,待回程时,又赶上一场风雪,前后足有十日方回。虽说路上辛苦了些,倒是一路太平。
此次出行的镖头乃是四海镖局三当家魏少光,论理这一趟押运的并非值钱物事,动用这把无影剑实属杀鸡用了牛刀,只是谢苇毕竟新来,聂大海放心不下,特意叮嘱这寡言少语却眼明心亮的结拜兄弟多加查看。魏少光冷眼看了一路,只觉谢苇于走镖这一行当生嫩了些,然细微处颇见沉稳干练,心下满意,待回程时,两人已能聊上两句,生出些默契。
抵京后,去四海镖局交割完这一趟镖利,谢苇便领了这一趟的走镖银子,虽只得一两,却也不嫌,揣在怀里,还未出门,便被请去前厅,段行武已等在里头,同他道:「眼下刚接了个活计,需去哀牢关,替济世堂押一批药材回来,过得几日才出门,你先回家等着,何时出行,头前一日去叫你。」
谢苇应了,告辞回家。进了家门,便见院中墙角处多出个大缸,拿盖子盖着,揭开一看,是新腌的一缸白菘,登时便笑了。笑完又有些心酸,暗忖,霖哥儿何时做过这等活计,遭这一场难,如今竟是甚么都会了。
谢霖回到家时天色已然全黑,见院门没锁,晓得定是谢苇回来了,蹦着便进了院子,果见谢苇正在厨房烧火做饭,欢欢喜喜跑过去,「几时回来的?这一趟可顺当不?」
又见锅里炖着一锅肉,愈发笑得开心,咽一口唾沫,问,「你买肉了?这一趟走镖拿了多少银子?」
谢苇见他这副馋猫似的样子,也绷不住笑,道:「回程路上打的一只野兔子,天冷不怕坏,便一路带了回来。兔皮我拿去硝了,回头给你做个皮帽子戴。」
说着,掏出那一两镖银递过来,「走镖得的,只这么多。好在过几日还有一趟,这般算下来,一月怎么也能有二三两银子的进项,过日子尽够了。」
谢霖笑眯眯接过,盘算道:「正好拿来交下月的房租,剩下的再买些米面。待月底我那工钱也发了,攒起来,过年时好置办年货。」
谢苇原想着叫他拿钱去买几根蜡烛,晚上看书使,见他已是算计好了银子用处,晓得再想从他手上要出来还不知怎生费劲,索性便不言语,暗忖,明日去城外妫水码头上转转,看可有卖力气的活计,干上一两日,挣些钱,径直买了就是。
吃过饭,谢霖烧了好大一锅热水与谢苇,洗去一身尘土,待他洗完,自己也涮了一遍。等躺下时,便手脚并用缠了上来,叹一声,「还是这般更暖和些,独个儿睡时,这炕烧得再热,也总觉不如身边有人时舒坦。」
说罢,还将小腿搭在谢苇身上蹭了蹭。
这般肌肤相亲,谢苇不免觉出些燥热,想伸手推开些许,然右手一搭上谢霖腰间,只觉那皮肤细腻柔滑,宛如上好细绸,不舍得推开,倒忍不住摸了两把。不一时,两人呼吸便都有些急促起来。
谢霖年轻,沉不住气,喊了声「大哥」,又憋了会子,实在憋不住,又往谢苇怀里钻了钻。
谢苇静默须臾,旋即一使力,将谢霖抱到自己身上,头颈贴着头颈。
谢霖才要张口央求他给自己弄弄,便觉耳垂被滚烫的唇舌含住,登时脑中嗡的一响,再发不出一声……
身边有人陪伴,谢霖这一觉便睡得十分香甜,一睁眼已然天色将明,着急忙慌地穿戴好了出门去。
谢苇洗漱后也出了门,直奔宣化门,出了城再走小半个时辰,便到了妫水码头。
熙朝初建时,这妫水河面虽宽,河床却并不十分深,不过能行些小舟,待到至圣年间,国库渐丰,这才着手征召民夫,举三十年之功,先后历经两代皇帝,疏通河道,掘成一条深渠,与运河相连,直通苏浙数州,自此江南银粮等物方能直抵京师,再无骡马转运之苦,借此之便,南来北往商船无数,这妫水码头也由此成了平京城外头一等热闹之地,行脚苦力,往来游商,入京官吏,悉汇于此,熙熙攘攘,人声鼎沸。
谢苇今日来得巧,正逢今秋漕粮入京,百余艘粮船将一条妫水填得满满当当,不止往日便在码头扛活的苦力,便是附近村中农闲下来的壮汉,亦来此地挣这一包粮食五文的卸粮钱。
码头上自有专管卸粮的粮官,于空地上支了张桌子,谢苇混在人群中,去那粮官桌前录了名字,便去船上扛粮包。寻常人一次只扛得一包,谢苇掂一掂份量,见一包粮食不过百斤,径直让人放了两包在背上,依旧健步如飞,直看得旁人咋舌。待运到粮库,自有计数的小吏在他名下一笔一划凑个「正」字。
待到下半晌,谢苇看日头不早,便早早回家生火做饭,等着谢霖回来吃喝,到了翌日,依旧去码头卖力。连着两日,赚得足有八百余文,这才不再去了,拿钱买了二十根上好牛油蜡烛,又买了套便宜的烛台并文房四宝,拿回家去。
到了家中,正撞见彭明旺等在门外,见了他道:「段镖头叫我来跟你说一声,后日启程去哀牢关。」
谢苇点点头,「晓得了。」
彭明旺早已从段镖头处得知谢苇身手不凡,便是总镖头也需礼让几分,自己那日实是有眼不识金镶玉,平白出了个大丑,自那之后见了谢苇总有些讪讪的,能躲便躲,今次这差事躲不过去,硬着头皮过来带了话,完事之后也不多说,转身走了。
第3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