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仇记 作者:白日梦0号
第7节
谢苇见他酒意上脸,一张脸染成了胭脂色,眼波流转间,好一派活色生香,登时心猿意马起来,撂下酒杯,将谢霖手中残酒亦泼了,道:「你明儿个还要去宫里当值,仔细喝多了起不来。」
哄着谢霖去睡,等到了炕上,又做起旁的事来,却也顾不得明日起不起得了身了。
翌日晨起,等谢霖穿戴好衣裳,谢苇方想起昨日回家忘了说的事,道:「我明日便往青州押镖去,少说得有月余方能返家,换宅子的事,你拿主意就是。」
谢霖回头一笑,「晓得了。」步履轻快地出了门。
等谢苇一走,谢霖便寻了牙婆来,依旧找的当初那位郝二姑,只道要换个好宅子,不论是赁是买,俱都使得。
那郝二姑极是精明的一个妇人,尚且记得这兄弟俩租了卢家鬼宅一事,见这许多年过去,两人不止住得踏实,且把日子过得舒坦,如今既攒下余财,又有了官身,眼瞅着发达起来,不由没口子赞道:「老身当初便觉着两位相公不是那等凡夫俗子,可见还是有几分眼力的,这可不是出人头地了么,连带着卢家这院子也跟着沾光。日后再有人说这院子不好,可得叫他们自打嘴巴,要不怎的两位相公住着便没事,还官运亨通呢。可见这人身上若是自有福气,凭它甚么鬼怪也压不下去。」
她这般舌灿莲花,听得谢霖亦是欢喜,笑道:「京城居,大不易,全赖二姑当年荐来这便宜又得住的屋子,我兄弟方站稳脚跟。今日还要再请二姑费心一回,捡那好宅子荐来。我家中人口简单,不过兄弟二人,也不需甚大院子,前后有个两进便足使得,顶好家什齐全,也省得再去置办。」想了想,又道:「我现下在宫中当差,若能离皇宫近些,自是最好,不能也便罢了。若有得用的厨子或小厮,也请二姑一并荐来便是。」
郝二姑心知这桩生意做成,不拘佣金还是赏钱,必然不少,自是上心,不过三两日功夫便上门来,一口气荐了四处宅子供谢霖挑拣。
谢霖挨个往这几处走了一遍,比较来去,挑了城西钱粮胡同里最东头的一处院子。这院子离着皇宫并不甚近,却与肖春和家相距不远,走动起来极是方便。院子分前后两进,每进均是三间正房,又有东西厢房各三间,桌椅床榻并锅灶马厩一应俱全,更有一处专门储粮放菜的地窖,前院靠墙处栽了几丛紫竹,极是风雅,后院正中又搭了一架葡萄,此刻正是果实累累,一串串垂落下来,诱人垂涎。谢霖一眼相中,再一打听,原主乃是翰林院的一位编修,上个月方才致仕,前几日已是回乡养老去了,这才将宅子发卖,要价纹银四百两,也甚是公道。
当日这位编修府上遣散了七八名仆人,其中有个叫程贵的厨子,因尚未寻得新差事,便带着儿子暂替旧主看顾几日宅院。郝二姑见他儿子金宝已有十三四岁,正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年岁,便多问了几句,见这程贵有意替儿子寻个活计,正中下怀,向街坊四邻打听清楚这对父子人品行事,一并给谢霖荐了去。
谢霖将他父子叫到跟前问,「我家中人口少,活计也不多,不过一日三餐并日常洗衣扫撒,你父子可做得?」
这程贵自打前年死了老婆,便与儿子相依为命,也是无家可回,见谢霖愿意收留他父子二人,再没有甚不乐意的,当即领着金宝跪下与新主人叩头。
谢霖收下二人,讲好与他父子每月一两半的月钱,又寻里正做了中人,与那编修留下来打理琐事的管事签了买卖文书,再一齐去衙门用了印,前后不过两日,便将地契攥在了手里。
谢霖与谢苇这几年着实攒下不少银子,待付过与郝二姑的辛苦钱,谢霖清点所剩钱财,见尚有些余裕,便去做了全套新被褥并床帐来,问肖春和家中借了几名仆役,花了足足七八日,里外陈设更换一新,为着日后出行便宜,又去市上买了匹马养在家中。
谢苇怎料得到这置办宅子一事恁般快便办得妥当,自青州回来之日,仍旧回返旧宅,一推门,只见宅子里人去屋空,莫说房中细软,便连门前那只腌菜缸都不见了踪影,登时愣在当场,好半晌方缓过来,正要四处去寻,忽听院门吱呀一声开了,谢霖从外头进来,见了他,双眼笑成两弯月牙,道:「我今日去镖局问你行程,聂老镖头说你已回了家,我才省起忘了告诉镖局中人咱家这两日搬去了钱粮胡同,赶忙回来寻你。」
谢苇吁出一口气,伸手在谢霖额上狠狠一弹,道:「我还当家里遭了贼,搬得这般干净。」
谢霖痛呼一声,一捂额头,斜眼瞪他,「做甚手劲恁般,疼得很。」
谢苇哪里好意思说自己方才险被吓着,嘿嘿一笑,揽过谢霖,道:「走,回家去。」
又将新分得的一百两镖利塞到谢霖怀里。
谢霖这些日子正将往日积蓄花得一干二净,见有银钱入账,登时转怒为喜,欢欢喜喜抱了银子走在前头,领着谢苇回了新家。
第十九章
这钱粮胡同的新宅子极是宽敞,自是住得比那卢家院子舒坦。前院除了待客的正厅,又设了书房、药室。因两人上无长辈,后院三间正房便成了卧榻所在,一个东间,一个西间,并间中一处小厅,俱被肖春和夫人派来的两个丫鬟收拾得干净雅致。
谢苇看过里外陈设,见两间房中榻上的铺盖俱是只得一套,不由斜睨谢霖一眼,道:「怎的,这是要分房睡了?」
谢霖正忙着将银子收入柜中,也没顾得上看他脸色,径直道:「自然还是一处睡的,你看是东间好还是西间好?回头再找床被子出来就是。另一套铺盖且放着,如今家里有了下人,总不好叫人晓得咱们睡在一个屋里,装装样子也是好的。」
谢苇眼中流露出几分笑意,指了东间,道:「便是这间罢。」
一伸手,拽住谢霖手臂,牵了走进里屋,一同滚到榻上,笑,「且试试这床结不结实。」
正笑闹间,忽听屋外传来少年公鸭嗓般的一句问,「二爷,饭菜都得了,是摆在院里还是送进屋来?」
谢霖赶忙止住他动作,扬声道:「搁那葡萄架子下头,再摘两串葡萄洗了来。」
程金宝答应着去了。
谢霖推一推谢苇,低笑道:「先吃饭,等到了晚上再弄。」
谢苇惦记了恁许多天,正欲大快朵颐,见此情状,只得硬生生憋了回去,叹口气道:「先时那院子虽小,倒也自在,如今宅子大了,也用得起下人,却要避人耳目。」
谢霖头一次听见他说这等幽怨之语,趴在床上乐得直不起腰来,谢苇回过神,亦觉可笑,两人登时乐成一团,过得好一会子,方一前一后出得屋来。
此时已过中秋,早晚间天气微凉,白日里日头却好,傍晚时夕阳余晖尚未散去,那葡萄架子上的绿叶染了层金光,微风轻拂间,荡起一层层涟漪。饭菜摆在架子下的石桌上,四菜一汤烹制得甚是用心,对着这美食美景,又有谢霖把酒言欢,谢苇方才升起的一点怨气登时烟消云散,只觉岁月安然,时日静好,这般厮守一生,与君同老,已是人间乐事,更有何求。
两人搬到新宅,先是摆了场酒宴请肖春和并四海镖局中人,连肖余庆亦来徒儿家中凑了场热闹,众人齐贺乔迁之喜时,便有那热心的提及二人婚事,张罗着与谢霖并谢苇说亲。
肖春和与段镖头齐齐拍案道:「可不是怎的,人常道成家立业,如今你二人家业已然齐全,何不赶快娶房妻室进门,也好打理家宅。」
谢霖觑一眼谢苇,笑道:「自来长幼有序,大哥还不曾说亲,哪里就轮到我了。」
谢苇淡淡一笑,「这走镖本是刀头舔血的勾当,何苦叫个女子守在家中日日担惊受怕。再说时下女子多庸脂俗粉,无可入眼之人,不娶也罢。」
不等众人再说,先劝起酒来,将这话茬越了过去。
他不提此事,却自有旁人惦记,酒宴之后,聂大海几次帮着说媒,俱叫谢苇回绝了去。有了谢苇在前顶着,谢霖便只拿长幼有序做文章,肖余庆本是想将个侄孙女许与他,见谢霖只是不应,便也罢了。
待这一场热闹过去,谢苇护镖往兖州走了一趟,因镖中颇有几件奇珍异宝,也不知怎的漏了消息,一路上不止山匪,便连江湖上有名的巨盗也来凑了一脚,好在众镖师守得严密,终是平平安安到了地头,只是与人交手时,谢苇平日里惯使的腰刀又折了一把,待回到京城,便直奔城外小王庄的一处刀剑作坊,寻了位有名的锻造师傅打制一把利刃。这位瞿师傅乃是昔年为兵部锻造处制军刀的老匠,因年纪大了退养还家,手上功夫却不曾丢下,又带出几个徒弟,不过一月便将刀打了出来。
此时天气已然冷了下来,秋去冬来,平京城转眼又裹上了一层素白。这一日风停雪住,明晃晃的日头挂在天边,将满地白雪映上淡淡一层金晖,煞是漂亮。谢苇看得有趣,也不骑马,索性踏雪出城到小王庄取刀。等刀一拿在手中,只见刀身长约三尺,狭长如剑,刀尖处略微弯曲,使得整把刀形如禾苗,刃口雪亮,挥手一斩,带出一道劲风,院中树上的一根枝桠应声而断,端的是锋利无匹。
谢苇心中喜爱,付过银子,回返家中。
这小王庄在京南十里处,回程时途径妫水码头,便见河道里船来船往,直将河面堵得水泄不通,其中打头的几艘大船方在码头停稳,已有脚夫上得船去,从上头卸下一袋袋粮食来,却是今年刚收下来运抵京师的漕粮。
谢苇见了这番场面,登时想起当年自己来这码头挣钱与谢霖买蜡烛,不觉数年光景转瞬即过。正自驻足慨叹,忽见一艘漕船上下来一群人,当先是扛箱提笼的十数仆役,尔后是七八名劲装护卫,簇拥着当中一名锦衣公子,自搭在船沿的栈板上缓缓走下。
那锦衣公子面色白皙,两道剑眉斜飞入鬓,眉下一双凤眼湛然有神,淡淡一扫间,便见威仪,行止中步履从容,其气度闲雅,令人观之忘俗,与之相比,这人的一副好相貌倒在其次了。
谢苇隔着人群远远望见此人,初时只觉那面容似在哪里见过,不由又多看几眼,越看越觉熟悉莫名,渐渐地,脑海中便现出这一张俊颜或调笑、或嗔怒、或落寞的景象来,须臾间已走马灯似在脑中转了一轮,最后停在眼前的却是这人眉梢带煞眼含冰霜的一幕,那凤眼没了往日温情,波澜不惊地看过来,嘴角弯出一抹冷笑……
这一幕幕景象如雪片般不知从何席卷而至,将谢苇一颗脑袋塞得满满当当,浑似要炸了开来,不由得浑身僵住,站成一根木桩,只一双眼死死盯着那锦衣公子。
眼看此人步下座船,登上一辆停在码头的四驾马车,身影将逝之际,谢苇心神陡然一震,便要跟了上去,忽在这时,身侧传来一记高声吆喝,「劳驾让让。」三四个精壮汉子抬着一只半人高厚重木箱走了过来,旁边跟着个二十五六披着殷红大氅的姑娘,又有两名腰悬刀剑的年轻护卫走在姑娘后方。
谢苇心思尽在那锦衣公子身上,全没听见这声喊,脚步径直前冲,走得又快又急,登时与这群人撞在一处,眼瞅着便要撞在姑娘身上。那姑娘不由轻呼一声,腰身一拧,躲向一侧。身旁跟着的两名护卫怕自家主子被冲撞了去,急忙上前伸臂拦挡,情急之下使力着实不小。
谢苇此际正是心神大乱,又不曾防备,被两条手臂一推,身子登时一歪,脑袋狠狠撞在那几人合抬的木箱之上,只听咚的一声,谢苇便觉眼前一黑,当即晕倒在地,一动不动了。
那两名护卫不料一出手便打得人昏了过去,不由面面相觑地愣在当地,作声不得,几个抬箱子的大汉见惹了麻烦,赶忙放下箱子上前查看,其中一人试了试谢苇鼻息,又摸了摸脉搏,道:「看样子不像有甚大碍,许是撞懵了,歇一会子说不得便醒了。」
那姑娘亦走到近前,俯下身仔细看了看,道:「无碍自是最好,莫要当真撞坏了哪里,倒是咱们的罪过了。」
说罢横了那两名护卫一眼,「上船之前是怎生嘱咐你们的,天子脚下,万事小心为上,切不可以拳脚生非,你们倒是都当成了耳旁风。」
她声音清糯,一番话又是绵软的江南口音,入耳十分好听,虽是责备之语,口气倒也并不如何重,那两名护卫却如被人扇了两个耳光,面皮涨得通红,略年长些的一个嗫嚅道:「属下知错了。实是怕这人冲撞了少帮主,这才手劲大了些,绝非有意伤人。」
抬箱子的几个汉子亦道:「姑娘莫要责备他们,大何小何也是怕您有甚闪失不是。」
那姑娘淡淡一笑,「若当真怪罪他两个,便不是这几句话能算了的。」
转头吩咐两名护卫,「小何背上这人跟我走,大何替李叔抬箱子。」
又冲其中一名大汉道:「李叔是常来京城的,想是知道哪里有医馆,劳烦您跑一趟,请个大夫过来看看,我们先行一步,在客栈等候。」
三人纷纷应了,各自领命。
这一行人落脚的客栈便在宣化门左近,进城走不多远便是,客栈中房间一早便已订下,几人将谢苇安置在房中,不多时,那李叔请了大夫回来,查看一番,道:「不碍事,且待我扎上两针。」
抽了根银针往合谷、外关、人中等穴位扎下,不多时,便见谢苇醒了过来。
那李叔正守在一边,见他醒了,忙上前问道:「这位相公,身上可有何不妥之处?」
谢苇这一下撞得实则并不大重,盖因适才心神激荡,气血上涌,又挨了这一撞,方才晕了过去,如今醒了过来,除却脑袋上肿起个包,略觉疼痛外,余下并无不适,非止如此,多年求而不得的过往竟被这一撞一股脑儿寻了回来,现下脑中清晰无比,竟是将平生诸事俱都忆了起来,一时惊诧过甚,不由有些怔愣。
这李叔唤了几声「相公」,见他只呆愣愣地望着床帐不言声,还道被撞傻了,心下登时忐忑起来,一转身往外跑,去隔壁将那姑娘请了过来,道:「姑娘,这人怕是给撞狠了,瞧着不大对头。」
那姑娘进门时,大夫方将谢霖身上银针收了回来,谢霖于拔针时被惊动,已然回过神坐了起来,见一个四五十的汉子领着个姑娘进来,省起方才险些撞在那姑娘身上,忙起身一抱拳道:「在下谢苇,适才不防冲撞了诸位,还请海涵。」
李叔不想他一转眼的功夫便好了,立时松了口气,道:「谢天谢地,无事便好,无事便好。」
又谢过那大夫,掏出一两银子做诊金,送了出门。
姑娘敛衽还了一礼,道:「实是小女子手下行事莽撞,不合伤了这位相公,如何反倒让相公致歉,忒也折煞小女子了。」说罢微微一笑。
这位姑娘生得明眸皓齿,眉翠唇红,又是这般嫣然而笑,不禁叫人眼前一亮,便是谢苇不好女色,亦不由心中暗赞,只是赞过之后,总觉这姑娘面相与谢霖好生相似,尤其那一笑间左颊上若隐若现的一个梨涡,直是如出一辙,登时心头一凛,问道:「敢问姑娘可是漕帮中人?不知如何称呼?」
本朝男女之防并不似前朝那般严苛,女子出门行走并不罕见,只也不好盯着人家姑娘细看,谢苇这般直愣愣看过来,本已叫这姑娘心中暗生不悦,但见谢苇眸光清正,并无淫邪之色,言语间又极是客气,这才暗道自己许是多心,又见他问及漕帮,显见颇为熟稔,说不得与漕帮有些渊源,遂道:「小女子姓谢,正是漕帮中人,谢相公如何知晓?」
便在这时,大何小何两人忙完差遣寻了过来,见自家主子与谢苇独处一室,虽是房门大敞,亦急火火冲进门来,站在这位谢姑娘身后,同声道:「少帮主。」
谢苇听见两人这一声喊,心中已然有数,晓得这位姑娘定然便是谢霖同母异父的姐姐无疑,道:「在下与姑娘乃是同姓,舍弟更是与贵祖上颇有渊源,只是一直无缘得见,今日有幸,不想却又是这般唐突。不知姑娘在此逗留几日?改日谢某必携舍弟登门拜访。」
这女子正是现下漕帮帮主谢韵芝之女谢汀兰,见谢苇如此说,脑中一转,已暗自想了一圈亲朋故旧,着实不记得有哪家子弟同是姓谢,又与自家颇有渊源的,但观谢苇神色,又着实不似作伪,说不得真有此事,许是母亲未曾提及,故此自己不知罢了,如此一想,待谢苇益发客气几分,道:「原来竟是同宗,这可当真有缘了。」
又道:「小女子此番送漕粮入京,事务繁琐,说不得待开了春方能回返江南,总也需盘桓三四个月。敢问谢相公家住何处?当由小女子上门拜访才是。」
谢苇轻轻一笑,「姑娘客气了。」又摇一摇头,「长幼有序,合该舍弟前来的。」
谢汀兰听得一头雾水,暗道:既是兄弟,如何单把做弟弟的提出来说?
正想再问几句,却听谢苇道:「打扰姑娘甚久,谢某尚有事在身,这便告辞了。」
谢汀兰亦是有事在身,便也不留,将人送出门去。
谢苇出了大门,记下客栈名字,转身便返回妫水码头,只是那锦衣公子连带一并下人已然走了个干净,遍寻不着下,眉头紧皱地思索半晌,又直奔城东,一条街一条街寻过去,终于寻着处门上挂着「同安侯府」四字的宅子,站在街上观望移时,这才脚步一转,回了钱粮胡同。
谢霖今日下值甚早,一早吩咐程贵备下热锅子,只等谢苇回来涮肉吃,不想直到上灯时分,谢苇方才进了家门,身上衣裳沾了不少污渍不说,手脸亦被风吹得不见一丝热气,不由埋怨道:「早说了叫你骑马去,就是不听,才下了恁般大的雪,路上必是不好走的,看你这一身泥,是摔了跤了?可伤到哪儿没?」
见谢苇摇头,放下心来,又道:「便是路不大好走,有个半日也尽够了,你一大早出去,如何这早晚才回来?」
谢苇打从码头见了那人,心头便似压着块冰做的石头,又冷又沉地喘不过气来,这时进到暖融融的屋子里,被谢霖扒了外头袍子,催着换过干净衣裳,又听见这一通唠叨,方觉心口渐渐回暖,冰霜化去,吁出口气来,待谢霖端着碗热汤过来,一手接了汤碗,一手攥了谢霖暖烘烘的手贴在脸上,笑嘻嘻道:「今日回来时在码头上撞见个人,这才耽搁了时辰。」
谢霖把两只手都贴了上去,捂着他脸,待他把汤喝完,方才问道:「甚么人?」
谢苇拽着他坐到桌前,撂下汤碗,往铜锅子底下添了些炭,点起火来,一面等那汤水滚开,一面道:「漕帮今日运送漕粮入京,此番押船的乃是漕帮少帮主,一位姓谢的姑娘,比你略长几岁,生得与你十足相似。我乍一看见,吃了一惊,与人攀谈几句,寻思着许便是你那位从未谋面的姐姐了。」
谢霖正拿了铁筷子拨弄那炭火,闻言吃了一惊,手一松,铁筷子咣当掉在桌上,瞪大了眼问,「当真?」
谢苇失笑,「难道我还来骗你不成?」
谢霖既惊又喜,呆了呆方道:「哪个说你骗我来,只是爹爹曾道姐姐祖上姓林,如何又姓了谢呢?再说母亲既已招赘了师兄弟为夫,说不得有了别的孩儿,怎的倒叫姐姐做这少帮主?难不成她再生的孩儿也都是姑娘?」
谢苇哪里晓得,只得摇摇头,道:「此乃谢家私事,旁人如何得知,再说这又不是漕帮地界,便想打听也不大容易。」
见谢霖犹自冥思苦想,不禁劝道:「想恁多作甚,赶明儿个你上门拜访一趟就是了。漕帮一行人便住在宣化门左近的钱家老店,说是开春才回江南,正该趁机多亲近亲近。」
说话间,那锅子里的汤水已经滚开,谢霖收回思绪,夹了一堆菜肉进去,一面与谢苇烫酒,一面皱眉问道:「如何亲近?总不好一上门去便说我是你弟弟,哪里张得开这嘴来?再说我们姐弟二十余年不曾见过,人家记不记得有我这弟弟还是一说,万一找上门去,人家不认,赶我出来,岂不丢人至极。」
谢苇早料到这一节,道:「你身世本就尴尬,岂能与人直言,且先上门去,只说你家祖上与她漕帮谢家有旧,迁居京城后不曾往来,这才断了音信,先攀上交情,再徐徐探她口风,拜问你母亲可还安好,便是只晓得这一件,也是桩喜事不是?」
谢霖自晓得母亲与姐姐尚在人世,便因不得一见而引为憾事,如今得着机缘,如何肯错过,略想一想,便道:「说的极是,明日先打发金宝送拜帖过去,再备上份礼,过得两日休沐,便上门拜见去。」
谢苇看他喜滋滋的,亦不禁替他欢喜,有心想再说说今日码头上撞见的那个锦衣公子,话到嘴边,实不知如何开口,索性咽了回去,只笑呵呵地与谢霖夹菜斟酒,饱食一顿后被谢霖拉着吃了杯神曲茶消食,又打了盘双陆,这才睡下。
翌日,谢霖自宫中下值后不忙回家,先去有名的糕饼铺子定了份上好果饼,又去济世堂寻肖掌柜拿了两只百年老参,回家后再寻出往日里宫中赏下的两匹宫缎,犹自不放心,拉着谢苇看过一遍,问,「这礼可还使得,是否轻了些?」
谢苇指着那两只人参道:「单只这一样已是贵重,如何还算轻了?又不是登门有求于人,这一份礼尽够了。」
谢霖这才放下心来。
待到了休沐之日,谢霖天不亮便爬起来洗漱整衣,特地穿得一身簇新,倒比他入宫上值还精细些,谢苇本还睡着,叫他这一通折腾闹醒,哭笑不得道:「哪里有这般早便登门的,你也忒心急了些。好歹等用了早饭再去。」
谢霖见吵醒了他,甚是过意不去,讪讪道:「你再睡一会子,我去西间屋里看书,等早饭得了再来叫你。」
谢苇哪里还睡得着,也跟着起身,洗漱完,先去院里耍了一趟拳脚。
待两人用过早饭,捱到巳时初刻,昨日从车马行订下的车便到了门口,金宝进来后院禀道:「大爷,二爷,车来了。」
谢霖叫金宝捧了缎子、人参等物,跟着自己同谢苇坐上马车,来到了钱家老店。
谢汀兰昨日接了拜帖,晓得今日有客上门,一早叫大何在店门前等候,见着谢苇同一个年轻相公自车上下来,便迎上前去,道一声「谢相公」,领着两人往里去。
漕帮这一众人包了钱家老店一处院子,大何将二人带入后院正堂,谢汀兰已端坐堂上,那日请医问药的李叔并另一位帮中长老陪坐在一旁,见有客进来,纷纷起身。
谢汀兰今日穿了一袭秋香色窄袖袄,下面一条银红月华裙,本是十分样貌,这一打扮,越发明艳照人,此时盈盈一立,笑着见礼,道:「昨日半夜还下了场雪,我想着今日天寒路滑,还道谢相公晚些才来,不想这般早便到了。有失远迎,实是失礼得很。」
谢苇抱拳一揖,「少帮主忒也客气。」
谢霖自进屋起,一双眼便似长在了谢汀兰身上。他从未见过母亲,每每夜深人静,时常暗自幻想母亲容貌,只觉生母必是个温柔美丽的娴雅女子,方能叫父亲一见倾心,俗话说长姐如母,且又有血脉天性,如今见着了谢汀兰,便好似见着了母亲一般,一时心情激荡难以自抑,便连行礼也忘了,还是谢苇见他失神,偷偷伸脚踢了一记,方叫谢霖回过神来,赶忙深深一揖,「谢霖见过少帮主。」
谢汀兰掌管漕帮帮务已有数年,结交之人上至达官显贵,下至三教九流,数不胜数,其中不乏心怀爱慕的青年才俊,因惑于其美貌,初次相见便大为失态的亦不在少数,故此于那等盯视之举,早便习以为常,虽觉不快,却多是一笑置之。今日初见谢霖,乍一眼看去,只觉是个相貌颇俊的年轻公子,许是不曾见过多少貌美女子,故此略为失礼,直待见他呆愣愣盯着自己,目光炽热,却不含一丝往日所见的男女之情,倒更似孺慕之意,不觉生出些许诧异,等谢霖行礼后抬起头来,便愈发仔细打量了一番。
谢霖虽非文人,然日常相处的诸同僚却均是一方名医,各个俱是书香并药香一道薰出来的,其文雅之气,比之翰林诸学士亦不差甚么,久处其中,不免近朱者赤,亦染得一身温文尔雅,兼且这几年出入宫闱,一举一动皆有规矩可循,又生得一副好皮相,不拘怎生审视,入得眼中,便是个举止斯文玉树临风般的翩翩佳公子。
谢汀兰看得仔细,不知为何,愈是打量,愈发觉出几分面善,当真似曾相识一般,心中先生出几分喜欢,含笑道:「这位谢公子好生眼熟,总觉似在哪里见过般。」
一旁的李叔并那位岑长老亦频频点头,「可不是,这位公子好生面善。」
谢汀兰又为谢苇谢霖引荐一番,几人寒暄几句,这才纷纷落座。
不一时,大何小何奉上茶水点心来,谢汀兰笑道:「这茶是自家茶园产的,比不得龙井恁般有名,倒是尚可入口。」
谢霖轻抿一口,赞道:「清芬悦鼻,回味甘爽,比之龙井也不差甚么了。」
说罢,示意金宝呈上所携之物,「初次登门,区区薄礼,着实不成敬意。」
小何见少帮主点了头,便上前接过,站在一边。
第二十章
漕帮并非江湖第一大帮,却最是富得流油的一个,谢汀兰耳濡目染,见过奇珍无数,自是识货之人,略看一眼,已知那缎子是难得一见的上用之物,更不知那盒子中装的是甚,想必也不比这宫缎差甚么,暗道这礼虽不如何贵重,却显见来者有心,不免暗自点头,含笑道:「那日我家手下失礼,冲撞了谢相公,虽说当日请大夫看过,到底不大放心,惜乎相公走得匆忙,竟不知贵府何处,探望无门,叫人心下好生难安,今日见相公神采奕奕,想必已无大碍,我也便放心了,只是我等尚不曾登门致歉,倒叫贤昆仲先来拜访,着实叫人过意不去。」
谢霖并未听闻谢苇详说当日与姐姐相识情形,今日听了这一番话,才晓得两人竟是不打不相识,似是谢苇还吃了亏,不由一惊,看了过来,然又一回想,那日晚上除了衣服上几处污渍,倒不曾见他身上有甚伤处,想来也无甚大碍,便又放下心来,咽下询问之语。
谢苇这几年在外走南闯北,阅历非凡,自然听得出谢汀兰话中深意,这是拐着弯儿地套问二人意图、来历,谢霖在宫中日日与一帮子人精打交道,亦是熏染出一颗七窍玲珑心,闻弦歌而知雅意,两人对视一眼,便由谢苇道:「少帮主言重了,怎么说也是一家人,哪里值当为这点子小事过意不去。」
谢汀兰心道:你我不过同姓个「谢」字,说是同宗并不为过,只这「一家人」却是从何提起?
她心中疑惑愈甚,索性直言道:「不瞒二位相公,我谢家在江南多年,祖上已是四代单传,到了我这辈,连个男丁也无,平日里亦不曾见过甚同姓亲戚,那日听闻相公乃是同宗,着实心中纳罕,竟不知谢家祖上哪一支子孙是到京城落脚的,想是我年轻识浅,家中长辈又不曾提及,故此孤陋寡闻之故。今日既得二位上门,少不得要打听打听,还请二位相公莫要怪罪。」
谢霖自打晓得要上门拜见这位姐姐,已与谢苇斟酌好说辞,这时便道:「少帮主不晓得并不为奇,我兄弟二人亦是数年前才得知竟还有这一门亲戚。这其中缘由却需从二十余年前说起。家父年少时在扬州习医,阴差阳错与贵帮少帮主谢云和相识,不知为何,二人竟生得极是相似,又是同姓,不免大为投缘,二人便结为兄弟,叙做同宗。其后家父游历四方,再回江南时,方晓得这位结义兄弟已然过世,着实伤心了一场。不多时便听闻老帮主因着独子身故,不得已为女招婿,延续谢家香火。家父本想上门拜见,无奈当日家中长辈亦因病身故,家父有孝在身,又需扶灵回乡,登门不便,也只得将此事撂下。待孝满之后,又是诸事缠身,竟始终未能往苏州一行,引为毕生憾事,过世前特嘱咐于我,若有机缘得见谢家后人,当上门问安,也不枉昔年一番情谊。不想这般巧,恰日前撞见少帮主一行,这才登门求见,冒昧之处,还请勿怪。」
谢汀兰幼时随母居于杭州,满月时自是见过谢云和这位舅父的,只哪里还能记得,唯从母亲口中方得知一二往事,又怎清楚谢霖口中结拜之事是否当真,但见谢霖一脸情真意切,所说前后因果又是严丝合缝,心下登时信了三四分,嘴上却道:「原来还有这一桩旧事,我竟是头一遭听闻。」
一面说,一面拿眼去看李、岑二位长老。
那二位长老乃是漕帮旧人,昔日里俱在谢云和手下当个小小头目,虽晓得些旧事,但因并非日日跟在谢云和身边的亲随,知道得便也不大清楚,然扬州与苏州甚近,又是十里繁华之地,谢云和当日时常往扬州游玩,二人却是晓得的,亦曾因帮务去过扬州数次,李叔便问:「敢问令尊当日师从扬州哪位名医?」
谢霖道:「家父尊师姓俞,名讳上清下霜。」
这位俞清霜俞师祖乃是当日扬州城中大大有名的一位名医,只因故世甚久,这才渐渐无人提及,李叔昔年虽不曾求诊,却也是听说过此人名头的,登时肃然起敬,道:「令尊竟是俞神医传人,失敬失敬。」
二人说话间,那岑长老只盯着谢霖看了又看,忽地一拍大腿,道:「怪道老夫觉得这位相公面善,仔细瞅瞅,可不与咱家少帮主一个模子印出来的。」赞叹一番,又道,「这位谢相公的相貌想是随了令尊罢?」
他这话一出,李叔同谢汀兰俱是齐齐去看谢霖。
仔细端详一番,李叔亦是惊道:「可不是,这眉毛眼睛当真像得不能再像。」想起谢云和并谢韵芝长相,又道:「咱们帮主姐弟俩本就生得相似,少帮主长相随母,自然与舅舅也有几分相仿,这位谢相公的尊长又是因相貌与云和少帮主结缘……」
余下这话不言自明。
当下谢汀兰再无疑虑,道:「不想舅舅还有这一段旧缘,怪道谢相公说是一家人,如此算来,可不当真是一家人么。」
言语间已是热络起来,不似初时那般生疏客气。
谢云和与谢韵芝姐弟容貌相似之事,乃是莫恒偶然间听妻子提及,数年前又转述与儿子的,谢霖记在心里,这编好的说辞自是天衣无缝,眼见漕帮一众人俱是信了,也自欢喜,忙道:「听家父说,谢世伯亡故后,乃是其姐接掌帮务,论起来,我兄弟当尊称一声姑母,如今忽忽廿余年,也不知姑母大人身体安好否?」
谢汀兰笑吟吟回道:「家母身子康健,只是远在苏州,尚不知舅舅故人之子来访,若见着二位相公,定然也是欢喜的。」
谢苇此时忽道:「少帮主直呼我兄弟名姓即可,相公二字,忒也客气。」
谢汀兰眉梢一挑,点点头,「既如此说,少帮主这三字也忒外道了,咱们既是同宗,理当兄妹相称才是。」
李、岑二人亦道:「不错,不错。」
谢霖求之不得,当即从善如流,待三人叙过年齿,道:「姐姐好容易来京城,还需容小弟尽一尽地主之谊,若有甚么想吃的想玩儿的,只管与小弟说来,管教姐姐欢喜。」
谢汀兰听他言语诚挚,话中尽是一片赤子之情,不由抿嘴一乐,「好,那我也不与弟弟客套,改日得了空,还请弟弟带我去这京中繁华之处游逛一番,也不枉我大老远跑这一趟。」
几人这般谈谈说说,不知不觉便到午时,谢汀兰执意留饭,早备下一桌酒席,席间问及二人营生,得知谢苇谢霖一个是四海镖局镖头,一个是宫中御医,益发高看一眼,这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直待未时将尽方酒干席散,谢霖谢苇遂起身告辞。
谢汀兰并李、岑两位长老欲将人送出门外,谢霖急忙拦道:「外头冷得很,姐姐才喝了酒,仔细吹了风着凉,莫要出屋了,我们自己出去就是。」
谢汀兰并不曾吃多少酒,不过略酌一二杯罢了,倒是谢霖酒意上脸,两颊红扑扑的憨态可掬,因吃多了酒,脚步有些不稳,被谢苇半扶着,犹自不忘体贴入微,直说得谢汀兰掩嘴笑个不停,「我的好兄弟,姐姐又不是纸糊的灯笼,哪里就被吹坏了。」
说完,执意与李、岑二位长老送出门去,眼见二人上车离去方回转屋中。
谢霖并谢苇乘车回到家中,醉醺醺往床上一倒,嘿嘿笑道:「姐姐当真是又漂亮又和气,我娘定然也是这般,怪道我爹一见倾心。」
谢苇酒量不似他这般不济,神智甚是清明,见状哄道:「那是自然。」
一面说,一面脱去谢霖衣袍鞋袜,塞入被中,自己也去了外裳躺下来,「你酒吃多了,好生睡一觉罢。」
谢霖心中欢喜,犹自嘟囔个不停,谢苇许久不曾见他这般孩子气,暗自好笑,只得搂了他,似哄孩儿般轻轻拍打不停,过不多时,谢霖眼皮发涩,终于停了嘟囔,沉沉睡去。
两人这一睡足有两三个时辰,直到申时方醒,谢苇先行起身,叫厨下做了些米粥,又回来唤醒谢霖。谢霖酒意方去,仍自渴睡,只抱着被子不撒手,叫谢苇掀了被子拽起来,「先把肚子垫垫,吃过了饭再睡,小心半夜饿醒,到时又是一番折腾。」
谢霖让他这一吵,一时片刻也睡不下去了,只得起来吃了碗米粥,待吃完,嗅见自家身上一股子酒气,赶忙又唤金宝去烧水,同谢苇好生洗漱一番,这才又躺下,一转眼便即酣然入梦。
谢苇睡了半下午,此时并不大困,且心中有事,睁着眼只是睡不着,待到过了子时,看了看谢霖,听他鼻息沉重,微微放心,一翻身轻轻坐起,下床去换了身夜行衣,悄悄出了门来,直奔当日寻着的那处同安侯府。
此时天寒地冻,九城巡防司的兵丁亦不大愿意出来走动,便是巡街,也不过草草走过一圈便即回去交差,是以街上一个人影也无。谢苇黑巾蒙面,顶着朔风一路疾奔,不过一顿饭功夫便到了长兴街,街巷正中是两扇朱漆大门,门前两盏灯笼,映出门上那道匾额,「同安侯府」四个金漆大字便是在夜色中亦被灯火映得熠熠生辉,说不出的荣华富贵。
谢苇小心翼翼,站在墙根处听了移时,觉墙内并无人声,方纵身跃上墙头,蹲下身来,凝神四望,见各处院落俱是灯熄火灭,一片寂静,却仍是不大放心,自墙头捡起一块碎石,往院中一扔,并不见惊动甚么,这才落到地上,打前院起,挨间查看屋舍,寻那书房所在。
这同安侯府与勇毅侯府品级相当,与之相比却少了几处院落,饶是如此,亦是房舍众多。厅堂之类不曾上锁,一推便开,谢苇略看一眼便掩门而去,动作轻巧,毫无声息,遇见锁了门窗的,便舔破窗纸,借着月色探看一番,如此一来便耽搁了功夫,待寻到后院,终于找着间屋子,里头案几之上笔墨纸砚色色齐全,东墙上一溜书架,正是间书房。谢苇站在窗下,透过窗纸上的小洞看了个仔细,待闻见房中透出的那股子香气,悠然淡雅中夹杂一丝甜意,正是上品奇楠的味道,登时便晓得找对了地方。
这书房门用道铜锁锁了,窗子亦从里头关得严实,谢苇琢磨着一时半会儿撬它不开,又见时辰不早,只得又溜了出来,一路返回家中。
到家时已是寅正,谢霖犹自沉睡,谢苇去了外裳钻进被中,闭目养神,小睡了个把时辰,谢霖便醒了,两人一同起身洗漱。
待谢霖出门入宫去,谢苇取来笔墨修书一封,待字迹干了,将几张纸塞入一只信封中,用蜡封了口子,更衣出门,直奔四海镖局。
此际离着年关尚有个把月,正是各商号年前结算利钱的时候,又有官眷省亲,不拘是钱还是人,俱是托了镖局护送。四海镖局日前正接了这样一笔买卖,要护送三品京官的几位家眷往徽州回乡祭祖,因所行并不带多少财物,是以只叫段行武押镖随行,只待明日便要上路。
谢苇径直到后院校场寻了段行武,道:「段兄此去徽州歙县,必然途径含山,劳烦段兄将此信送往山南十里处的云来客栈,交予客栈掌柜。」
说着自怀中掏出那封信来。
段行武接了信去,见那信封上画着一柄断刀,余下抬头落款俱无,不由纳罕问道:「那客栈掌柜姓甚名谁?你这信封上只画这么个劳什子,没头没尾的,给错了人可如何是好?」
谢苇一愣,片刻后方苦笑摇头,「时日太久,我也不晓得现下掌柜是谁。只那客栈若还在,不拘掌柜的是谁,定能将此信交至那人手中。」
段行武如此老成精道之人,见谢苇语焉不详,面有难色,似是有难言之隐,便也不再追问,一面道:「老弟放心,当哥哥的定然将信送到。」一面将那信揣入怀中。
两人正说话间,聂大海亦打前头寻了过来。最近镖局生意兴隆,聂大海心中既欢喜又得意,左手耍着两枚铁胆,右手负在身后,一路哼着戏词走到二人近前,见了谢苇,笑眯眯道:「老弟来得可巧,正要使人往家寻你去。」
谢苇便问:「可是有甚要紧差事?」
聂大海道:「今儿个局里新接了笔买卖,年前替同源南货行往蜀中送一趟人参貂绒,脚程是远些,胜在东西轻便,又不招人眼。如何,可去得?」
谢苇心中一算路程,便是快马来回亦须个多月功夫,若遇见蜀道险难处,更不知耽搁到几时,只怕含山中人接了信赶来,却要与之错过,遂一思忖,摇头道,「不瞒总镖头,近日舍弟与我正欲为故世亲长择一福地安葬,家中事多,着实离不得人。」
长辈安葬自是要紧之事,聂大海听闻,便也不再强求,只道:「既如此,叫魏老弟去便是。」
又嘱咐两句,「家中若有忙不过来的,只管叫兄弟们过去帮衬一二,千万莫要外道才是。」
谢苇道过谢,匆匆告辞出门,待回到家中,先去前院药室里翻找一通。
谢霖欣羡恩师肖余庆府上辨草斋里的药庐,便仿照其式,也弄了间药室出来,为着自家用药,又兼研习医术便宜,各类药材多有收录,药柜整整齐齐码了三堵墙,且因着谢苇之故,治那刀伤、跌打之类的金创药更是齐全。谢苇同他日夜起卧一处,这药室亦是常来的,耳濡目染,于药材药性上亦颇长了些见识,此时趁着谢霖还不曾下值,找出一小瓶曼陀罗散来,袖在手中,又若无其事进到厨下。
程厨子方从街上买菜回来,正给条大草鱼去鳃刮鳞,见着谢苇进来,忙放下手中物事,问道:「大爷,可是有甚么想吃的?您尽管吩咐。」
谢苇正盘算今晚吃甚么好,见那鱼甚是新鲜,便道:「这鱼弄干净了先拿姜片、黄酒腌上,等到晚上,我亲自下厨做道酸辣鱼汤与二弟吃。」
程贵乃是北人,擅作京味菜肴,煎炒烹炸,调味平和,鲜香脆爽,偏谢霖自小长在南边,更喜蒸煮煨炖,浓香酸辣,是以有了厨子后,谢苇仍是不时下厨一展身手,只为叫谢霖一饱口福,程贵见惯,便也不觉奇怪,当即道:「晓得,大爷放心,这鱼指定腌得透透的,一丝腥味儿没有。」又笑道,「二爷有大爷这么位兄长,可当真好福气。」
谢苇淡淡一笑,也不言语,等到了傍晚,便将那鱼肉用刀一片片薄薄削下,先用鱼骨熬了一锅浓汤,待汤水滚开,放入酸菜、茱萸、胡椒等物,再将鱼片丢入汤中,略一滚熟便即出锅,端上桌去,浓香四溢,闻之垂涎。
这一日太医院中事务繁忙,谢霖好容易熬到下值归家,已然饥肠辘辘,嗅着饭菜香气,登时腹中狂叫不止,待见了这一盆鲜汤,更是迈不开步,坐下便要夹菜,被谢苇抽掉筷子,催道:「且去换了衣裳,洗过手脸再吃。仔细鱼汤溅在官服上,明儿个便穿不得了。」
谢霖无法,只得急急忙忙去洗漱更衣,待坐下来,谢苇已盛好一碗鱼汤递与他,「慢些吃,莫烫着。」
那鱼汤已晾了盏茶时分,入口正是温热适度,谢霖先拿勺子舀一口尝了,旋即扔了汤匙,一口气灌了大半碗下去,那汤又酸又辣又鲜,一入腹中,登觉暖烘烘热辣辣一片,好不舒坦。等这饥火中烧的饿劲儿稍压下去些,方捡起筷子,一口口夹那鱼片吃。
谢苇亦给自己盛了小半碗,却是摆在面前放着,偶尔沾一沾唇,也只是做个样子,鱼肉一口不动。
待一顿饭吃完,那盆鱼汤只剩了小半,谢霖方后知后觉道:「大哥怎的没吃多少?」
谢苇一笑,「晌午去镖局,与段大哥他们吃的便是这个,哪里还想吃它,不过程贵今日偏买了鱼来做菜,又想着你爱吃这口,这才做的。」
谢霖不疑有他,抚了抚肚子笑道,「冬日天冷,便是吃这种酸酸辣辣的才好。」
过得片时,金宝进屋收拾了碗筷下去,又送来一壶茶,谢霖倒出一杯,拿了医书来翻看,不想没看几页,便觉眼皮发涩,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谢苇问:「可是困了?这便去睡罢。」
谢霖揉揉眼睛,「这才不到二更,忒早了些,往日里这时辰也不觉得困呀。」
谢苇道:「许是白日里累着了。」说罢扯了他去床上躺下。
不多时,谢霖便睡了过去。
谢苇亦闭目养神,待到三更一过,忽地起身,唤了两声,「霖哥儿,霖哥儿。」见谢霖毫无动静,遂放心下地着衣,又是一身夜行服,悄然出了门去,轻车熟路来到同安侯府,直奔那间书房。
此际夜深人静,府中只一两处房中透出微弱灯火,应是下仆值夜所用,余下便是黑黢黢一片,万籁俱寂中,偶然听见一两声猫叫,也不知是哪个养的老猫正在捉耗子。便是这般毫无人声,谢苇亦不敢掉以轻心,伏在隐秘处屏息窥伺足有顿饭功夫,见确是无人,方脚步轻移到书房门外,见那门上仍旧上了道严严实实的铜锁,便自袖中抽出把薄刃匕首,自窗缝中插进去,抵在窗栓上,一点点撬了起来,不多时,那木栓一松,窗户便即开了,谢苇轻轻一推,纵身一跃,落入屋中,旋即回身将窗子关好,这才自怀中掏出一只火折子,燃起一丝火光,借着这星微光亮,一步迈到书案前,翻检起案上一堆物事。
那案上放着信笺若干、近日新发的邸报,又有尚未写完的折子一封,谢苇一一看过,却并无自己想要的那件物事,便仍旧依照原样放好,顺序位置不错分毫,归置完,弯下身去,将书案从里到外摸索一遍,亦不曾发觉有甚暗格,遂又回身去书架上翻找。
那架上典籍甚多,谢苇叼了火折子在口中,空出双手,翻个不停,将那书一册册打开抖落一遍,忙活半晌,却是分毫无获,只得将书册一一收拾好。待一切停当,已然将近五更时分,再不敢耽搁,悄然出了书房,将窗栓对准,照旧用匕首从外头挪回栓口里插好,这才出了同安侯府返回家中。
一大早,谢霖伸个懒腰翻起身来,见谢苇仍自睡着,不觉纳罕,暗忖少见他起得比自己还迟,也不扰他,轻手轻脚下了床来洗漱。待金宝端了早饭上来,仍不见谢苇醒来,便低声嘱咐金宝道:「大爷还睡着,留些饭食在锅里,等他醒了热一热再端来。」
自家胡乱吃了两口,便去了宫中。
这一天白日里无甚要紧事,太医院中甚是清闲,待到下半晌,谢霖提早溜了出宫,回到家中,金宝在门口处迎着他,道:「二爷,今儿个上午住钱家老店的那位谢姑娘遣人递了话来,说是后日要去逛一逛京城,问二爷可愿作陪。」
谢霖一怔,旋即欢喜道,「自是有空的,你现下便去钱家老店一趟,同谢姑娘说,后日巳时我一准儿备了车去接她。」说着从袖中掏出些碎银塞给金宝,「快些去,送完了话再去车马行雇辆好些的车来,叫车夫后日一早来咱家等着。」
金宝见那银子足有一两,道:「二爷,便是雇辆好车,也用不了这许多银子。」
谢霖一拍他脑袋,笑道:「余下的你拿去买零嘴就是。」
这剩下的钱着实能有不少,金宝得了赏,欢喜得一蹦老高,高声应道:「我这便去。」
一溜烟跑了出门。
谢霖回到后院更衣,一进院门,便见谢苇正在院中练武,一柄刀翻转劈刺,使得杀气腾腾,只在旁看着,便叫人随着那刀刃所指心惊胆战,无端端生出几分惧意。
谢霖以往也常见他习武,不拘拳脚棍棒还是刀枪剑戟,却从未这般叫人心惊,一时站住脚看得呆了,倒是谢苇见他回来,慢慢收了招式,过来问道:「今日回来的倒早,可是无甚要紧差事?」又道:「你姐姐遣了她身边小何过来……」
谢霖回过神来,道:「我晓得了,金宝方才已同我说了。我明日去宫里告假,后日好生陪姐姐转一转京城。」说完,见谢苇额上满是汗水,忙催着他进屋,「莫在外头站久了,才出了汗,仔细吹了风受凉。」
谢苇一笑,「你几时见过我伤风?」
谢霖一撇嘴,「晓得你身子壮实,不过白嘱咐一句罢了。」
两人说说笑笑进屋,谢苇放下刀,道:「我去厨下看看,晚上给你做道酱香茄盒吃。」
谢霖极是爱吃茄子,自然欢喜,等到晚饭端上来,就着那道茄子足吃了两碗饭才放下。也不知怎的,吃过饭不久又犯起困来,强撑着在院里溜达了两圈消消食,便打着哈欠被谢苇催上床去。
待到三更将过,谢苇又悄然出得门来,溜入同安侯府之中,这次却是绕过书房直奔内院,挨屋查看起来。
第二十一章
平京城每逢初一十五,东西两处坊市并各处寺观门前俱有集市聚集,烧香礼佛、卖艺杂耍、求签测字,并各色小吃摊子不一而足,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眼下虽是冬日,但这一日日头晴好,风亦不甚大,衬得天高云淡,街头便不减丝毫人气,到处摩肩接踵,一派繁华。
谢汀兰数年前亦曾来往平京,却因帮务繁忙,不过走马观花略转一转罢了,这还是头一遭有余裕游逛赏玩,好奇之余,叹道:「我素知京城繁华,不想竟热闹至此。江南虽亦是富庶之地,论起人口,却远远不如了。」
她这日穿了一袭宝兰织锦镶狐裘的大氅,弯月髻上斜插一枚白玉簪,簪头垂下拇指大小一枚珍珠,余下再无别物,清丽脱俗中又别有一股英气,这般掀了车窗上的帘子与一旁骑马并行的谢霖说话,路上行人撞见,纷纷回头张望,猜测是哪家小姐这般标致。
谢霖笑道:「这才不过到金梁巷,西市并前头的州西瓦子才叫真热闹呢,车驾到了那儿,是再挤不过去了,只好请姐姐移步走上一走。到了瓦子里,不拘是听曲看百戏还是吃茶果品菜肴,俱是顶好的,便是六部的相公们亦是常来的。眼看着便是太后六十圣寿,各地藩王诸侯俱来京城贺寿,连带着来京献艺的名班亦是不少,我听闻这几日瓦子里最有名的便是个叫庆喜班的,耍百戏乃是一绝,见过的无不说好,正在桑家正店里卖艺,那桑家正店里的厨子原是宫里出来的,做得一手好菜品,一道花炊鹌子并五珍脍乃是一绝,除了宫中,别处是再吃不到那般味道的。」
谢汀兰嫣然一笑,「弟弟说好,自然是好的,今儿个可是沾了弟弟的光,不然,我等哪里知晓尚有这等好去处。」
大何小何亦跟在车马后头,他两人年轻,听见有这等热闹可看,已是忍不住欢喜雀跃起来,跟着凑趣道:「正是呢,托了相公的福,咱兄弟也能见识见识京城风物。」
一行人说说笑笑便进了瓦子里去。
谢霖着意款待姐姐,自然是花了十二分心思在上头,这一日宾主尽欢,待到下半晌方尽兴而归。
待送谢汀兰回了钱家老店,谢霖回转家中,四处不见谢苇,听金宝说大爷一上午便出门去了,只当是镖局有事,也不以为意,先是小憩片刻,待醒来,又去药室中消磨。直待天色暗了下去,将掌灯时分,才见谢苇从外面回来。
临近深冬,天气益发冷了些,一到日头落山,朔风顿起,谢霖方自药室里出来,便被冷风吹得一个哆嗦,见谢苇只着一身常服,外袍也不曾穿的自外头回来,不知冻了多久,登时便唠叨着迎上来,「你这是去哪儿了,怎的不穿厚实些?」
谢苇不提防一进门便撞见他,愣了一愣,方才笑道:「你今日回来的倒早,我还当你需陪着姐姐用了晚饭再回来。」
谢霖去拉他手,一触冰凉,赶忙拽着他往屋里走,「姐姐累了,下半晌便回来了。倒是你,这一日跑哪里去了?前日新给你做的那件外袍呢?今早还见你穿来,哪儿去了?」
谢苇这时方省起那袍子叫他给丢在了外头,脑子急转,随口扯道:「方才同镖局里几个兄弟过招,穿着它忒是碍事,随手丢在校场了,赶明儿个我去取回来就是。」
谢霖不疑有他,进了屋便忙着倒热水与他洗漱。
眼瞅着天黑下来,金宝进来问道:「大爷,二爷,这便用饭,还是再等一会子?」
谢霖道:「这便用罢,叫你爹做一道热热的羊汤来,多放些葱姜驱寒。」
金宝答应着去了。
谢苇擦洗完手脸,道:「我去厨下瞅瞅,若羊肉还有多的,与你做道烧羊肉吃。」
谢霖拉住他道:「这外边天寒地冻的,你才暖和过来,还出去作甚。程贵一早把菜准备好了,只等你回来便要下锅,哪里用你去忙活,只等吃就是了。」
说着端了杯热茶来与他捂手。
谢苇只得收住脚,坐下吃茶。
不多时,饭菜端上来,谢霖先盛出一大碗羊汤放在谢苇面前,「先喝一碗去了寒气再用饭。」
谢苇喝了一口,道:「盐放少了,味儿有些淡。」
谢霖亦尝了一口,觉得咸淡适中,但见谢苇如此说,便道:「我叫金宝拿盐来,再放些就是。」说着去门口喊人。
趁他离桌,谢苇自袖中抽出那瓶曼陀罗散,往谢霖那碗汤中撒上少许,又迅即收回,待谢霖重又坐下,药粉已然混在汤中,看不出分毫。
不多时,金宝拿了盐罐进来,重新调了汤味。
谢苇在外奔波一日,待一碗汤下肚,顿觉出饿来,连扒了三碗饭。谢霖却是晌午那顿陪着姐姐用了不少,晚上便有些吃不下,那汤也只喝了小半碗便撂下了。
待晚上就寝,谢苇照旧三更起身,下床去摸索着穿衣,一身玄衣才穿戴整齐,正要开门出去,便听身后道:「三更半夜不睡觉,做甚么去?」
谢苇一脚跨在门外,一脚留在门内,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登时愣在当场,眼睁睁瞅着谢霖翻身坐起,下床来点起了蜡烛。
烛光一亮,映出谢苇一身装扮,谢霖看了心里便是一惊,只他早已不是当年那等无知少年,这几年阅历渐增,益发沉稳,慌而不乱,先到桌旁坐下,这才不紧不慢道:「看你这身打扮,是去杀人,还是越货?好歹先与我说说,日后东窗事发,也好与你遮掩。」
谢苇情知今晚是出不去了,关门回身,讪讪一笑,「这大晚上的,你起来便起来了,好歹多披件衣裳,仔细冻着。」一面说,一面去拾了件衣裳给谢霖披上。
谢霖既不恼,也不怒,眼皮一耷拉,由着谢苇忙活。
谢苇晓得再糊弄不过去了,只得道:「你莫急,我与你说就是。」也坐了下来,提茶壶倒了两杯茶出来。
那茶壶拿棉套子包了,茶水尚温,谢苇将茶杯攥在手中,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啜了一口,定一定神,方道:「霖哥儿,我落水前的那些事,前几日已尽数记起来了。」
两人自相识足有十年,谢苇身世来历成谜,但天长日久下来,却也碍不着过日子,两人均是早已抛诸脑后,不曾料竟还有记起来的一日,谢霖一时也傻了,过得好半晌方回过神来,瞪大眼睛,惊问道:「记起来了?当真?」
谢苇苦笑,「自是真的,不然何来这许多麻烦。」
「那,那……你……」谢霖既好奇他来历,又急于知晓当年到底是谁下手加害,脑中乱成一片,一时间也不知到底该问些甚么,只是眼巴巴瞅过来。
谢苇沉吟片刻,缓缓道:「我原姓雷,单名一个霆字,祖籍荆州雷家堡。」
荆州与沔阳可说比邻而居,两处相距不过三百余里,谢霖却从未听过雷家堡之名,便问,「这雷家堡在荆州何处,怎的我从没听过?」
谢苇微微一笑,「雷家堡便在荆州城北,数十年前,于武林中可是大大有名,只不过早在家父出生时,已是日趋没落,待得三十年前,更是屋宇破败,族人流落四地,远不复当日胜景。你没听过,自是毫不为奇。」
谢霖又皱眉问道,「你家离着沔阳这般近,怎的当日也没人找过来打听你下落?」
谢苇神色间透出几分怅然无奈,苦笑着摇摇头,「十数年前,我父母便已相继过世,家中再无旁人了。」
谢霖「啊」的惊呼一声,心下不免代他难过,须臾间又不知如何安慰,好一会儿,握住他手道:「你当日能平安无事,必是伯父伯母在天之灵相佑,如今见你日子平顺,他们地下有知,想必也是安心的。」顿了一顿,终于忍不住问道:「你那日到底因何落水?可是有人害你?那人是谁,你可也记起来了?」
说到这里,谢苇神色顿时一变,双目中流露出愤恨之色,总算时隔多日,早已不复初初忆起旧事的激愤难平,待平复下一腔恨意,放下茶杯,双手回握住谢霖,道:「这件事颇多内情,我记起当日便想告诉与你,却又不知如何开口,今晚索性也睡不成了,那便说一说罢。只是其中缘由还需从头说起。」
想一想,道:「我雷家堡百年前出过一位先祖,不止通晓拳脚,尤其精擅兵器机关等术,这位先祖晚年之时,感慨于武功难以与一流高手争锋,遂另辟蹊径,穷毕生心力造出一件兵器,名唤雷震子,虽不过龙眼大小,里头却暗藏奇巧,以火药充填,掷出去后,一丈方圆内屠尽生灵,绝无活物,便是绝世高手亦难逃此厄。此物一出,震动武林,我雷家堡也自此扬名于江湖。先祖过世之时,为防子孙后代滥制雷震子为祸武林,便定下规矩,堡主之位并此物制法,均只传于长子嫡孙。
如此传承数代,雷家堡于江湖中声名日盛,到我高祖雷百鸣之时,已是第五代传人,不止将雷家堡打理兴旺,更将雷震子制法精益求精,更上层楼。只是高祖之后,接连三代子孙均无出众人才,拳脚功夫平平,制这雷震子的手艺亦是远不如先辈精道,连经营祖产的庶务亦是难以胜任。雷家堡本是人数众多,子孙繁衍数百,全靠祖产养活,这般一来,不过二三十年光景,已是入不敷出,家业难以为继。到家父雷响之时,乃是雷家堡第八代堡主,却已无力挽回颓势,只得将祖产散与众人,分家各自过活去了。
我出生之时,家道已然中落,自幼便只跟着父母靠那几亩祖传田地过活,家父偶尔帮人打制些兵器,寥补家用,日子不说十分富足,倒也过得下去。八岁那年,家中忽来了一位贵客,来请家父打造一柄短刀,那日我正在院中习练拳脚,这位贵客见我年纪小小,打拳却有模有样,不免勾起兴致来,随手教了我两招,见我一学便会,不禁赞我悟性高,又见我骨骼清奇,遂问家父可愿将我送他为徒,家父喜不自胜,当即便应了,叫我磕头拜师。」
谢霖听到这里,奇道:「这位贵客是何方高人?你一身功夫便是习自他吗?」
提及师承,谢苇面带微笑,点一点头,「我那时尚且年幼,只晓得师父姓云,名讳上澄下心,待得年纪稍长,方知师父乃是名震武林的神兵谷谷主。」
谢霖毫不知晓武林典故,自然也不晓得这神兵谷是个甚么所在,不由追问。
谢苇只得一一讲解道:「这神兵谷历代谷主武功皆称天下第一,谷中所藏武功秘籍无数,入谷弟子无不潜心钻研武学,出得谷来,却极少与江湖中人逞凶斗狠,乃是武林中一处圣地,等闲之人便连听也不曾听过。江湖上那些一流高手或有听闻,若无机缘,却也一辈子难窥门径,不得与神兵谷门人一见。
家师当年已年近花甲,膝下已有两名弟子,本不欲再收徒弟,见我根骨奇佳,见猎心喜,这才又起了收徒之心,将我带回谷中调教。那时谷中已是大师兄贺长峰代掌庶务,我那入门功夫,亦由大师兄代师授艺。除却大师兄,尚有一位二师兄,名唤雍钰堂的,便是害我落水之人了。」
谢霖听了,大吃一惊,道,「你们同门学艺,既是师兄弟,本该交好,他却缘何害你?难道往日里有甚龃龉不成?」
谢苇冷冷一笑,道:「说起这位二师兄,却不得不说他出身来历。他乃是姓雍,当朝国姓,祖上原是靖西王,传至其父,降等袭爵为同安侯,正是不折不扣的太祖嫡脉,宗室之子。雍钰堂生于侯府,其母却不过是名侍妾,因貌美而得宠,连带着他这庶子也颇得同安侯宠爱,自幼便是同嫡子们一道锦衣玉食养大的。此人天性聪敏,读书骑射无一不精,比起两个嫡兄尚且出众几分,由此惹得嫡母不悦。同安侯夫人出身陈国公府,身份贵重,同安侯不敢与夫人争执,又不愿见庶子受委屈,便求到安王雍怀舟处。
安亲王雍怀舟亦是神兵谷门下,与家师正是同门师兄弟,往日里再亲厚不过,那时同安侯正在镇北军中效力,安王却不过情面,又见雍钰堂确有可造之处,便修书一封,将人送至谷中,拜入家师门下。此人比我年长四岁,先我两年进谷,因年纪相近,便常带我一道习武玩耍。我那时不过是乡下来的穷小子一个,年幼识浅,只觉这位师兄生得好看,文武双全,又待人和气,比起只会催着人练功的大师兄和那几个吵吵闹闹的师侄可有意思的多了,不免十分投缘,时常与他玩在一处。」
说到这里,忽地住口不言,一双眼怔怔看着那烛火,似回思往事,双眸中透出几许留恋向往之色。
谢霖不敢搅他思绪,只静静等着,片刻后,方又听他缓缓道:「我在谷中习武,日夜不辍,匆匆便是数年,十五岁那年,我家中忽然来信,道母亲病重,我辞了师父师兄飞奔回去,却终究没能来得及见母亲最后一面。停灵那七日里,我与父亲日夜守在灵堂中,那时正值隆冬,父亲伤心至极,往日里又操劳过甚,待安葬完母亲,随之也一病不起。我忙去请医问药,来看诊的几个大夫却多是摇头,开出的药吃下去也不见甚起色。幸得当日师父叫我带了几只人参回来,每日用参汤养着,一时倒也不见恶化。
一日晚上,家父忽地将我叫到床前,拿出一只银丝编织的香囊来,叫我戴在身上,嘱咐我日后万不可离身。那香囊是家中旧物,我幼时见过,也曾拿来玩耍,还被父亲好生骂了一顿,后来被母亲收了起来,再没见过,那日父亲将它交到我手中,又千叮万嘱,我只觉奇怪,问父亲是何缘故。父亲叫我拧开那香囊侧面一处暗扣,我打开来一看,里面竟藏着一方绢布。那绢布上绘着一幅图,竟然便是祖上所传雷震子的制法,每一片机关、暗簧、尺寸、拼接之法,无不详加备述。我在神兵谷待了数年,时常听师父讲些江湖掌故,自然晓得雷家堡当年名震武林,全靠这小小一枚雷震子,然直待那日,我才亲眼见了此物,心中不免又是惊讶又是好奇。
家父那晚看上去精神好了些,便靠在床上,与我讲起祖上辛密。原来这雷震子之所以威力奇大,却不仅仅是靠那机关暗簧,多半是靠其中装填的火药之功。这火药不同于花炮之流,其配制方法极是繁复,然制成后,却是无坚不摧。先祖深怕这火药流入外人之手,便定下规矩,每代长子需于二十岁前学会那雷震子机关的诸般制法,火药配方却只能在每一代堡主将死之前,才能口述与继任之人,如此一代代传之不绝,方能保我雷家堡凭此物称雄一方。只是人算不如天算,传至我祖父时却出了岔子。
我太祖父晚年时得了风瘫之症,因病得突然,便来不及将配方说与祖父知晓,其后瘫痪在床数日,断断续续将配方交代了一多半便故去了。我祖父穷尽一生,试着将那方子配全,却始终不得其法,拿着这半副方子,无论如何再制不出雷震子来,就此郁郁而终。到家父这一辈,索性便绝了此念。只这雷震子毕竟是祖上所传,便再制不出来,亦不可轻抛,倘若侥天之幸,日后有子孙能将这那火药重新配制出来,也未可知,故此这雷震子的机关图便仍旧传了下来。
家父自忖来日无多,那日将香囊交到我手中,再三叮嘱此物不可离身,更不可示之外人,我自是不敢有违。待家父将此事交代完,心中再无挂碍,精神眼瞅着每况愈下,其后不过月余,便即病故了。」
提及父母病逝,谢苇言语平静,然毕竟心中难过,讲到此处,良久不能成言。
谢霖亦经丧父之痛,自然晓得他心思,便故意引开话头道:「之后呢?」
谢苇回神,讲道:「我操办完丧事,便回了谷中。师父与大师兄晓得我难过,也不如何逼着我练武,随我每日四处游玩散心。我那时心绪郁结,足有半年都郁郁寡欢,雍钰堂便陪在我身边,日夜开解。他与我年纪相近,同门学艺数年,本就情谊弥笃,如此一来,自然愈加交好,便说是同起同卧也不为过。」
谢霖见他唇角噙着一抹笑,不知怎的,只觉那笑中有说不出的讥讽之意,「情谊弥笃」、「同起同卧」几个字听在耳中,顿生怪异之感。
谢苇不知他心中所想,犹自道:「如此过了一年,雍钰堂已然将及弱冠。他家中自有规矩,子弟戴冠之时,需于祠堂祭祖,如此一来,便需回家一趟。那日我正帮他收拾行囊,忽见他家中仆役送信到谷中来,说是他长兄半月前坠马死了,嫡母伤心爱子亡故,亦卧病在床,眼瞅着也要不好,叫他速速归家。雍钰堂当即便快马加鞭赶了回去。彼时其父同安侯已因军功分封于淮阴,他赶回家中不久,嫡母便即辞世,诸子需守孝三年。
同安侯子嗣众多,雍钰堂庶子之身,虽然得宠,亦免不得与众兄弟一争长短,居于家中,却远不如神兵谷来的清静,故此时常写信来,一诉愁闷。一日,那信中忽地写道,他二哥行止不端,居然于母亲丧期内为个青楼女子赎身,暗纳外室,且那女子竟已有了身孕。此事遮掩不住,被巡按御史知晓,一本参了上去,直斥同安侯府帷薄不修。同安侯嫡长子已故,这嫡次子便是承爵之人,却不意闹出这件事来,皇帝震怒,同安侯请立次子为世子的折子便被宗人府驳了回去。因府中只得这两名嫡子,如此一来,竟无人承爵,同安侯又已有了年纪,便是立时再娶,只怕也生不出嫡子来了,只待数十年后,这侯府便荡然无存了。
此信之后足有年余,雍钰堂再无音信,我去信问候,亦不见回音,想是他家中已然乱作一团,无暇提笔之故。我有意上门看望,无奈那时练功正到紧要关头,师父不允我出谷,且同安侯府只怕也不乐意接待一个外人,平白叫人看了热闹,故此只得作罢。不想才过半月,雍钰堂忽地回返谷中。」
谢霖听他一口一个「雍钰堂」,又说「有意上门看望」,暗自腹诽,这两人旧时交情可当真非比寻常,继而心中冒出一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忍不住皱眉问道:「他回谷来做甚么?」
谢苇沉湎于旧事之中,并未觉出他话音有异,道:「我那时亦曾问他,回谷作甚。他只道,家中到处乌烟瘴气,老父尚在,众兄弟已然起了龃龉,他不耐家中杂乱,故此来谷中躲个清净。其实细细一想,便知雍钰堂出身宗室,最重礼法,嫡母孝期未过,他如何便会离家,落人话柄。只是彼时我尚且年少,又怎知其中不妥处,自是深信不疑。
他回来后,照旧与我亲近,然有意无意中,总是问起雷家堡旧事,又话里话外提及雷震子。我先时只当他好奇江湖掌故,便捡那无关紧要的说与他听,待后来,他追问越来越紧,我才隐隐觉出些不对来,只是多年情谊,不愿将他往坏处去想罢了。饶是如此,我暗中也起了戒心,且家父临终嘱托言犹在耳,故此雍钰堂再来套问,我只推说不知。他许是觉出甚么,又或许当真以为我不晓得雷震子制法,之后便也不再追问,倒叫我松了一口气。」
谢霖这时听出些眉目来,问道:「难道这雍钰堂想要你家雷震子的制法不成?」
谢苇点点头,「如此过去数月,正是家父家母忌辰,我孝期已满,正要回乡祭扫。雍钰堂得知,定要同我一道回去。我不疑有他,只当他有心相陪,自然欢喜,携了他一道回到堡中住下。前后月余,我忙着祭扫诸事,便叫雍钰堂自行游玩。那日我从祖坟回来,去父亲房中寻些旧物,忽觉房中被人翻动过,登时警觉起来。
我雷家堡以雷震子起家,精擅机关、兵器,便是家道中落,家中旧居亦不是能任人来去的,且父亲房中颇有几处暗格,极为隐秘,原是用来藏些银钱、地契等物,等闲人哪得发现,却不防竟被人动过了。我细细查看,见银钱田契并无丢失,可几封信函却均被拆开看过,思来想去,能在堡中来去的便只得雍钰堂一人,终于不得不起了疑心。我那时年轻气盛,又气又急之下,哪里压得住火气,待乘船回返神兵谷途中,船行汉江之上,终于按捺不住,诘问雍钰堂。」
谢霖听到此处,一颗心登时提了起来。
第二十二章
「那日,雍钰堂见行迹被我识破,抵赖不过,只得将缘由和盘托出。原来同安侯见嫡子承爵无望,又不欲死后夺爵,子孙无依无靠,便将主意打到一干庶子身上。本朝宗室承爵原有定例,府中若无嫡子,或可由近枝过继嫡脉,或庶子中有功于社稷者,可酌情赏爵。同安侯子嗣众多,断然不欲从别家过继,众多庶子中,最为出众又最得其心者,非雍钰堂莫属,故此便思令这三子取嫡子代之。然有祖宗成法在,却不是他父子想一想便成的。
雍钰堂其母乃是奴籍,断然不能扶正为夫人,想由庶转嫡无异做梦,便只得从有功于社稷上做文章。同安侯府本不是书香门第,雍钰堂又从未在文章上下过苦功,想以科举入朝为官,积功升迁而得赏,自是不成的,思来想去,便只有军功一途了。只是彼时北燕早已被镇北军阻于关外,便是安王雍怀舟故世,亦不敢入中原一步,边关承平日久,这军功莫说三年五载,便是十年八载也未见得到手,且同安侯年过半百,身子骨已然不大硬朗,能否撑到那日还未可知。
急切之下,同安侯忽的忆起旧日一事,他年轻时久在安王麾下,曾听安王提及,雷家堡所制雷震子威力奇绝,若能用于阵战,不啻于如虎添翼,惜乎这雷震子系雷家堡不传之秘,且产出稀少,售价又高,不得广用于军中,当年若有个百八十枚,与北燕交战时说不得便不必损伤那许多兵将。雍钰堂往年里曾同其父说起谷中师兄弟,同安侯晓得我出身雷家堡,便思量让雍钰堂从我手中讨得这雷震子制法,献与朝廷。如此利器若能装备军中,可不是大功一件吗,正可邀功请赏。
雍钰堂遵从其父计策,母孝未满便即回谷,便是为着向我套取雷震子制法,见问我不出,又借同我回乡祭扫之便,于我家暗中搜检,不想仍是一无所获,倒叫我识破。」
谢霖大为不忿,「这雍钰堂便是为着一个爵位,多年同门之谊竟也不顾了吗?」
谢苇却是淡然道:「你不晓得,雍钰堂生母出身卑贱,母子俩便是得宠,在侯府之中亦少不得被人作践,雍钰堂自幼迫于嫡母之威,同其母忍气吞声二十年,一朝有望做这一府之主,再不必仰他人鼻息,便连嫡兄亦须俯首,如何不令他心动。」
谢霖怒道:「便是如此,他向你讨要不成,也不必下此毒手。」
谢苇忆起当日情形,眸色一冷,「他讲完这番缘由,便向我苦苦哀求,叫我看在往日情分上,帮他一帮。他不说这句还好,提起情分,我心中只觉又是难过又是恶心,原来往日里他待我的好,都是假的,在他眼中,我俩多年情分竟还比不上那爵主之位。那时已是深夜,我气恼交加,将父亲嘱托全然忘在脑后,自身上拽下那香囊来,当着雍钰堂之面,从中取出那方绢布,同他道,便是烧了此物,也绝不如他之意,便将绢布凑到烛火上。雍钰堂见状,大惊失色,伸手来夺,我出手抵挡,自然便交起手来。
第7节
恋耽美
第7节
谢苇见他酒意上脸,一张脸染成了胭脂色,眼波流转间,好一派活色生香,登时心猿意马起来,撂下酒杯,将谢霖手中残酒亦泼了,道:「你明儿个还要去宫里当值,仔细喝多了起不来。」
哄着谢霖去睡,等到了炕上,又做起旁的事来,却也顾不得明日起不起得了身了。
翌日晨起,等谢霖穿戴好衣裳,谢苇方想起昨日回家忘了说的事,道:「我明日便往青州押镖去,少说得有月余方能返家,换宅子的事,你拿主意就是。」
谢霖回头一笑,「晓得了。」步履轻快地出了门。
等谢苇一走,谢霖便寻了牙婆来,依旧找的当初那位郝二姑,只道要换个好宅子,不论是赁是买,俱都使得。
那郝二姑极是精明的一个妇人,尚且记得这兄弟俩租了卢家鬼宅一事,见这许多年过去,两人不止住得踏实,且把日子过得舒坦,如今既攒下余财,又有了官身,眼瞅着发达起来,不由没口子赞道:「老身当初便觉着两位相公不是那等凡夫俗子,可见还是有几分眼力的,这可不是出人头地了么,连带着卢家这院子也跟着沾光。日后再有人说这院子不好,可得叫他们自打嘴巴,要不怎的两位相公住着便没事,还官运亨通呢。可见这人身上若是自有福气,凭它甚么鬼怪也压不下去。」
她这般舌灿莲花,听得谢霖亦是欢喜,笑道:「京城居,大不易,全赖二姑当年荐来这便宜又得住的屋子,我兄弟方站稳脚跟。今日还要再请二姑费心一回,捡那好宅子荐来。我家中人口简单,不过兄弟二人,也不需甚大院子,前后有个两进便足使得,顶好家什齐全,也省得再去置办。」想了想,又道:「我现下在宫中当差,若能离皇宫近些,自是最好,不能也便罢了。若有得用的厨子或小厮,也请二姑一并荐来便是。」
郝二姑心知这桩生意做成,不拘佣金还是赏钱,必然不少,自是上心,不过三两日功夫便上门来,一口气荐了四处宅子供谢霖挑拣。
谢霖挨个往这几处走了一遍,比较来去,挑了城西钱粮胡同里最东头的一处院子。这院子离着皇宫并不甚近,却与肖春和家相距不远,走动起来极是方便。院子分前后两进,每进均是三间正房,又有东西厢房各三间,桌椅床榻并锅灶马厩一应俱全,更有一处专门储粮放菜的地窖,前院靠墙处栽了几丛紫竹,极是风雅,后院正中又搭了一架葡萄,此刻正是果实累累,一串串垂落下来,诱人垂涎。谢霖一眼相中,再一打听,原主乃是翰林院的一位编修,上个月方才致仕,前几日已是回乡养老去了,这才将宅子发卖,要价纹银四百两,也甚是公道。
当日这位编修府上遣散了七八名仆人,其中有个叫程贵的厨子,因尚未寻得新差事,便带着儿子暂替旧主看顾几日宅院。郝二姑见他儿子金宝已有十三四岁,正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年岁,便多问了几句,见这程贵有意替儿子寻个活计,正中下怀,向街坊四邻打听清楚这对父子人品行事,一并给谢霖荐了去。
谢霖将他父子叫到跟前问,「我家中人口少,活计也不多,不过一日三餐并日常洗衣扫撒,你父子可做得?」
这程贵自打前年死了老婆,便与儿子相依为命,也是无家可回,见谢霖愿意收留他父子二人,再没有甚不乐意的,当即领着金宝跪下与新主人叩头。
谢霖收下二人,讲好与他父子每月一两半的月钱,又寻里正做了中人,与那编修留下来打理琐事的管事签了买卖文书,再一齐去衙门用了印,前后不过两日,便将地契攥在了手里。
谢霖与谢苇这几年着实攒下不少银子,待付过与郝二姑的辛苦钱,谢霖清点所剩钱财,见尚有些余裕,便去做了全套新被褥并床帐来,问肖春和家中借了几名仆役,花了足足七八日,里外陈设更换一新,为着日后出行便宜,又去市上买了匹马养在家中。
谢苇怎料得到这置办宅子一事恁般快便办得妥当,自青州回来之日,仍旧回返旧宅,一推门,只见宅子里人去屋空,莫说房中细软,便连门前那只腌菜缸都不见了踪影,登时愣在当场,好半晌方缓过来,正要四处去寻,忽听院门吱呀一声开了,谢霖从外头进来,见了他,双眼笑成两弯月牙,道:「我今日去镖局问你行程,聂老镖头说你已回了家,我才省起忘了告诉镖局中人咱家这两日搬去了钱粮胡同,赶忙回来寻你。」
谢苇吁出一口气,伸手在谢霖额上狠狠一弹,道:「我还当家里遭了贼,搬得这般干净。」
谢霖痛呼一声,一捂额头,斜眼瞪他,「做甚手劲恁般,疼得很。」
谢苇哪里好意思说自己方才险被吓着,嘿嘿一笑,揽过谢霖,道:「走,回家去。」
又将新分得的一百两镖利塞到谢霖怀里。
谢霖这些日子正将往日积蓄花得一干二净,见有银钱入账,登时转怒为喜,欢欢喜喜抱了银子走在前头,领着谢苇回了新家。
第十九章
这钱粮胡同的新宅子极是宽敞,自是住得比那卢家院子舒坦。前院除了待客的正厅,又设了书房、药室。因两人上无长辈,后院三间正房便成了卧榻所在,一个东间,一个西间,并间中一处小厅,俱被肖春和夫人派来的两个丫鬟收拾得干净雅致。
谢苇看过里外陈设,见两间房中榻上的铺盖俱是只得一套,不由斜睨谢霖一眼,道:「怎的,这是要分房睡了?」
谢霖正忙着将银子收入柜中,也没顾得上看他脸色,径直道:「自然还是一处睡的,你看是东间好还是西间好?回头再找床被子出来就是。另一套铺盖且放着,如今家里有了下人,总不好叫人晓得咱们睡在一个屋里,装装样子也是好的。」
谢苇眼中流露出几分笑意,指了东间,道:「便是这间罢。」
一伸手,拽住谢霖手臂,牵了走进里屋,一同滚到榻上,笑,「且试试这床结不结实。」
正笑闹间,忽听屋外传来少年公鸭嗓般的一句问,「二爷,饭菜都得了,是摆在院里还是送进屋来?」
谢霖赶忙止住他动作,扬声道:「搁那葡萄架子下头,再摘两串葡萄洗了来。」
程金宝答应着去了。
谢霖推一推谢苇,低笑道:「先吃饭,等到了晚上再弄。」
谢苇惦记了恁许多天,正欲大快朵颐,见此情状,只得硬生生憋了回去,叹口气道:「先时那院子虽小,倒也自在,如今宅子大了,也用得起下人,却要避人耳目。」
谢霖头一次听见他说这等幽怨之语,趴在床上乐得直不起腰来,谢苇回过神,亦觉可笑,两人登时乐成一团,过得好一会子,方一前一后出得屋来。
此时已过中秋,早晚间天气微凉,白日里日头却好,傍晚时夕阳余晖尚未散去,那葡萄架子上的绿叶染了层金光,微风轻拂间,荡起一层层涟漪。饭菜摆在架子下的石桌上,四菜一汤烹制得甚是用心,对着这美食美景,又有谢霖把酒言欢,谢苇方才升起的一点怨气登时烟消云散,只觉岁月安然,时日静好,这般厮守一生,与君同老,已是人间乐事,更有何求。
两人搬到新宅,先是摆了场酒宴请肖春和并四海镖局中人,连肖余庆亦来徒儿家中凑了场热闹,众人齐贺乔迁之喜时,便有那热心的提及二人婚事,张罗着与谢霖并谢苇说亲。
肖春和与段镖头齐齐拍案道:「可不是怎的,人常道成家立业,如今你二人家业已然齐全,何不赶快娶房妻室进门,也好打理家宅。」
谢霖觑一眼谢苇,笑道:「自来长幼有序,大哥还不曾说亲,哪里就轮到我了。」
谢苇淡淡一笑,「这走镖本是刀头舔血的勾当,何苦叫个女子守在家中日日担惊受怕。再说时下女子多庸脂俗粉,无可入眼之人,不娶也罢。」
不等众人再说,先劝起酒来,将这话茬越了过去。
他不提此事,却自有旁人惦记,酒宴之后,聂大海几次帮着说媒,俱叫谢苇回绝了去。有了谢苇在前顶着,谢霖便只拿长幼有序做文章,肖余庆本是想将个侄孙女许与他,见谢霖只是不应,便也罢了。
待这一场热闹过去,谢苇护镖往兖州走了一趟,因镖中颇有几件奇珍异宝,也不知怎的漏了消息,一路上不止山匪,便连江湖上有名的巨盗也来凑了一脚,好在众镖师守得严密,终是平平安安到了地头,只是与人交手时,谢苇平日里惯使的腰刀又折了一把,待回到京城,便直奔城外小王庄的一处刀剑作坊,寻了位有名的锻造师傅打制一把利刃。这位瞿师傅乃是昔年为兵部锻造处制军刀的老匠,因年纪大了退养还家,手上功夫却不曾丢下,又带出几个徒弟,不过一月便将刀打了出来。
此时天气已然冷了下来,秋去冬来,平京城转眼又裹上了一层素白。这一日风停雪住,明晃晃的日头挂在天边,将满地白雪映上淡淡一层金晖,煞是漂亮。谢苇看得有趣,也不骑马,索性踏雪出城到小王庄取刀。等刀一拿在手中,只见刀身长约三尺,狭长如剑,刀尖处略微弯曲,使得整把刀形如禾苗,刃口雪亮,挥手一斩,带出一道劲风,院中树上的一根枝桠应声而断,端的是锋利无匹。
谢苇心中喜爱,付过银子,回返家中。
这小王庄在京南十里处,回程时途径妫水码头,便见河道里船来船往,直将河面堵得水泄不通,其中打头的几艘大船方在码头停稳,已有脚夫上得船去,从上头卸下一袋袋粮食来,却是今年刚收下来运抵京师的漕粮。
谢苇见了这番场面,登时想起当年自己来这码头挣钱与谢霖买蜡烛,不觉数年光景转瞬即过。正自驻足慨叹,忽见一艘漕船上下来一群人,当先是扛箱提笼的十数仆役,尔后是七八名劲装护卫,簇拥着当中一名锦衣公子,自搭在船沿的栈板上缓缓走下。
那锦衣公子面色白皙,两道剑眉斜飞入鬓,眉下一双凤眼湛然有神,淡淡一扫间,便见威仪,行止中步履从容,其气度闲雅,令人观之忘俗,与之相比,这人的一副好相貌倒在其次了。
谢苇隔着人群远远望见此人,初时只觉那面容似在哪里见过,不由又多看几眼,越看越觉熟悉莫名,渐渐地,脑海中便现出这一张俊颜或调笑、或嗔怒、或落寞的景象来,须臾间已走马灯似在脑中转了一轮,最后停在眼前的却是这人眉梢带煞眼含冰霜的一幕,那凤眼没了往日温情,波澜不惊地看过来,嘴角弯出一抹冷笑……
这一幕幕景象如雪片般不知从何席卷而至,将谢苇一颗脑袋塞得满满当当,浑似要炸了开来,不由得浑身僵住,站成一根木桩,只一双眼死死盯着那锦衣公子。
眼看此人步下座船,登上一辆停在码头的四驾马车,身影将逝之际,谢苇心神陡然一震,便要跟了上去,忽在这时,身侧传来一记高声吆喝,「劳驾让让。」三四个精壮汉子抬着一只半人高厚重木箱走了过来,旁边跟着个二十五六披着殷红大氅的姑娘,又有两名腰悬刀剑的年轻护卫走在姑娘后方。
谢苇心思尽在那锦衣公子身上,全没听见这声喊,脚步径直前冲,走得又快又急,登时与这群人撞在一处,眼瞅着便要撞在姑娘身上。那姑娘不由轻呼一声,腰身一拧,躲向一侧。身旁跟着的两名护卫怕自家主子被冲撞了去,急忙上前伸臂拦挡,情急之下使力着实不小。
谢苇此际正是心神大乱,又不曾防备,被两条手臂一推,身子登时一歪,脑袋狠狠撞在那几人合抬的木箱之上,只听咚的一声,谢苇便觉眼前一黑,当即晕倒在地,一动不动了。
那两名护卫不料一出手便打得人昏了过去,不由面面相觑地愣在当地,作声不得,几个抬箱子的大汉见惹了麻烦,赶忙放下箱子上前查看,其中一人试了试谢苇鼻息,又摸了摸脉搏,道:「看样子不像有甚大碍,许是撞懵了,歇一会子说不得便醒了。」
那姑娘亦走到近前,俯下身仔细看了看,道:「无碍自是最好,莫要当真撞坏了哪里,倒是咱们的罪过了。」
说罢横了那两名护卫一眼,「上船之前是怎生嘱咐你们的,天子脚下,万事小心为上,切不可以拳脚生非,你们倒是都当成了耳旁风。」
她声音清糯,一番话又是绵软的江南口音,入耳十分好听,虽是责备之语,口气倒也并不如何重,那两名护卫却如被人扇了两个耳光,面皮涨得通红,略年长些的一个嗫嚅道:「属下知错了。实是怕这人冲撞了少帮主,这才手劲大了些,绝非有意伤人。」
抬箱子的几个汉子亦道:「姑娘莫要责备他们,大何小何也是怕您有甚闪失不是。」
那姑娘淡淡一笑,「若当真怪罪他两个,便不是这几句话能算了的。」
转头吩咐两名护卫,「小何背上这人跟我走,大何替李叔抬箱子。」
又冲其中一名大汉道:「李叔是常来京城的,想是知道哪里有医馆,劳烦您跑一趟,请个大夫过来看看,我们先行一步,在客栈等候。」
三人纷纷应了,各自领命。
这一行人落脚的客栈便在宣化门左近,进城走不多远便是,客栈中房间一早便已订下,几人将谢苇安置在房中,不多时,那李叔请了大夫回来,查看一番,道:「不碍事,且待我扎上两针。」
抽了根银针往合谷、外关、人中等穴位扎下,不多时,便见谢苇醒了过来。
那李叔正守在一边,见他醒了,忙上前问道:「这位相公,身上可有何不妥之处?」
谢苇这一下撞得实则并不大重,盖因适才心神激荡,气血上涌,又挨了这一撞,方才晕了过去,如今醒了过来,除却脑袋上肿起个包,略觉疼痛外,余下并无不适,非止如此,多年求而不得的过往竟被这一撞一股脑儿寻了回来,现下脑中清晰无比,竟是将平生诸事俱都忆了起来,一时惊诧过甚,不由有些怔愣。
这李叔唤了几声「相公」,见他只呆愣愣地望着床帐不言声,还道被撞傻了,心下登时忐忑起来,一转身往外跑,去隔壁将那姑娘请了过来,道:「姑娘,这人怕是给撞狠了,瞧着不大对头。」
那姑娘进门时,大夫方将谢霖身上银针收了回来,谢霖于拔针时被惊动,已然回过神坐了起来,见一个四五十的汉子领着个姑娘进来,省起方才险些撞在那姑娘身上,忙起身一抱拳道:「在下谢苇,适才不防冲撞了诸位,还请海涵。」
李叔不想他一转眼的功夫便好了,立时松了口气,道:「谢天谢地,无事便好,无事便好。」
又谢过那大夫,掏出一两银子做诊金,送了出门。
姑娘敛衽还了一礼,道:「实是小女子手下行事莽撞,不合伤了这位相公,如何反倒让相公致歉,忒也折煞小女子了。」说罢微微一笑。
这位姑娘生得明眸皓齿,眉翠唇红,又是这般嫣然而笑,不禁叫人眼前一亮,便是谢苇不好女色,亦不由心中暗赞,只是赞过之后,总觉这姑娘面相与谢霖好生相似,尤其那一笑间左颊上若隐若现的一个梨涡,直是如出一辙,登时心头一凛,问道:「敢问姑娘可是漕帮中人?不知如何称呼?」
本朝男女之防并不似前朝那般严苛,女子出门行走并不罕见,只也不好盯着人家姑娘细看,谢苇这般直愣愣看过来,本已叫这姑娘心中暗生不悦,但见谢苇眸光清正,并无淫邪之色,言语间又极是客气,这才暗道自己许是多心,又见他问及漕帮,显见颇为熟稔,说不得与漕帮有些渊源,遂道:「小女子姓谢,正是漕帮中人,谢相公如何知晓?」
便在这时,大何小何两人忙完差遣寻了过来,见自家主子与谢苇独处一室,虽是房门大敞,亦急火火冲进门来,站在这位谢姑娘身后,同声道:「少帮主。」
谢苇听见两人这一声喊,心中已然有数,晓得这位姑娘定然便是谢霖同母异父的姐姐无疑,道:「在下与姑娘乃是同姓,舍弟更是与贵祖上颇有渊源,只是一直无缘得见,今日有幸,不想却又是这般唐突。不知姑娘在此逗留几日?改日谢某必携舍弟登门拜访。」
这女子正是现下漕帮帮主谢韵芝之女谢汀兰,见谢苇如此说,脑中一转,已暗自想了一圈亲朋故旧,着实不记得有哪家子弟同是姓谢,又与自家颇有渊源的,但观谢苇神色,又着实不似作伪,说不得真有此事,许是母亲未曾提及,故此自己不知罢了,如此一想,待谢苇益发客气几分,道:「原来竟是同宗,这可当真有缘了。」
又道:「小女子此番送漕粮入京,事务繁琐,说不得待开了春方能回返江南,总也需盘桓三四个月。敢问谢相公家住何处?当由小女子上门拜访才是。」
谢苇轻轻一笑,「姑娘客气了。」又摇一摇头,「长幼有序,合该舍弟前来的。」
谢汀兰听得一头雾水,暗道:既是兄弟,如何单把做弟弟的提出来说?
正想再问几句,却听谢苇道:「打扰姑娘甚久,谢某尚有事在身,这便告辞了。」
谢汀兰亦是有事在身,便也不留,将人送出门去。
谢苇出了大门,记下客栈名字,转身便返回妫水码头,只是那锦衣公子连带一并下人已然走了个干净,遍寻不着下,眉头紧皱地思索半晌,又直奔城东,一条街一条街寻过去,终于寻着处门上挂着「同安侯府」四字的宅子,站在街上观望移时,这才脚步一转,回了钱粮胡同。
谢霖今日下值甚早,一早吩咐程贵备下热锅子,只等谢苇回来涮肉吃,不想直到上灯时分,谢苇方才进了家门,身上衣裳沾了不少污渍不说,手脸亦被风吹得不见一丝热气,不由埋怨道:「早说了叫你骑马去,就是不听,才下了恁般大的雪,路上必是不好走的,看你这一身泥,是摔了跤了?可伤到哪儿没?」
见谢苇摇头,放下心来,又道:「便是路不大好走,有个半日也尽够了,你一大早出去,如何这早晚才回来?」
谢苇打从码头见了那人,心头便似压着块冰做的石头,又冷又沉地喘不过气来,这时进到暖融融的屋子里,被谢霖扒了外头袍子,催着换过干净衣裳,又听见这一通唠叨,方觉心口渐渐回暖,冰霜化去,吁出口气来,待谢霖端着碗热汤过来,一手接了汤碗,一手攥了谢霖暖烘烘的手贴在脸上,笑嘻嘻道:「今日回来时在码头上撞见个人,这才耽搁了时辰。」
谢霖把两只手都贴了上去,捂着他脸,待他把汤喝完,方才问道:「甚么人?」
谢苇拽着他坐到桌前,撂下汤碗,往铜锅子底下添了些炭,点起火来,一面等那汤水滚开,一面道:「漕帮今日运送漕粮入京,此番押船的乃是漕帮少帮主,一位姓谢的姑娘,比你略长几岁,生得与你十足相似。我乍一看见,吃了一惊,与人攀谈几句,寻思着许便是你那位从未谋面的姐姐了。」
谢霖正拿了铁筷子拨弄那炭火,闻言吃了一惊,手一松,铁筷子咣当掉在桌上,瞪大了眼问,「当真?」
谢苇失笑,「难道我还来骗你不成?」
谢霖既惊又喜,呆了呆方道:「哪个说你骗我来,只是爹爹曾道姐姐祖上姓林,如何又姓了谢呢?再说母亲既已招赘了师兄弟为夫,说不得有了别的孩儿,怎的倒叫姐姐做这少帮主?难不成她再生的孩儿也都是姑娘?」
谢苇哪里晓得,只得摇摇头,道:「此乃谢家私事,旁人如何得知,再说这又不是漕帮地界,便想打听也不大容易。」
见谢霖犹自冥思苦想,不禁劝道:「想恁多作甚,赶明儿个你上门拜访一趟就是了。漕帮一行人便住在宣化门左近的钱家老店,说是开春才回江南,正该趁机多亲近亲近。」
说话间,那锅子里的汤水已经滚开,谢霖收回思绪,夹了一堆菜肉进去,一面与谢苇烫酒,一面皱眉问道:「如何亲近?总不好一上门去便说我是你弟弟,哪里张得开这嘴来?再说我们姐弟二十余年不曾见过,人家记不记得有我这弟弟还是一说,万一找上门去,人家不认,赶我出来,岂不丢人至极。」
谢苇早料到这一节,道:「你身世本就尴尬,岂能与人直言,且先上门去,只说你家祖上与她漕帮谢家有旧,迁居京城后不曾往来,这才断了音信,先攀上交情,再徐徐探她口风,拜问你母亲可还安好,便是只晓得这一件,也是桩喜事不是?」
谢霖自晓得母亲与姐姐尚在人世,便因不得一见而引为憾事,如今得着机缘,如何肯错过,略想一想,便道:「说的极是,明日先打发金宝送拜帖过去,再备上份礼,过得两日休沐,便上门拜见去。」
谢苇看他喜滋滋的,亦不禁替他欢喜,有心想再说说今日码头上撞见的那个锦衣公子,话到嘴边,实不知如何开口,索性咽了回去,只笑呵呵地与谢霖夹菜斟酒,饱食一顿后被谢霖拉着吃了杯神曲茶消食,又打了盘双陆,这才睡下。
翌日,谢霖自宫中下值后不忙回家,先去有名的糕饼铺子定了份上好果饼,又去济世堂寻肖掌柜拿了两只百年老参,回家后再寻出往日里宫中赏下的两匹宫缎,犹自不放心,拉着谢苇看过一遍,问,「这礼可还使得,是否轻了些?」
谢苇指着那两只人参道:「单只这一样已是贵重,如何还算轻了?又不是登门有求于人,这一份礼尽够了。」
谢霖这才放下心来。
待到了休沐之日,谢霖天不亮便爬起来洗漱整衣,特地穿得一身簇新,倒比他入宫上值还精细些,谢苇本还睡着,叫他这一通折腾闹醒,哭笑不得道:「哪里有这般早便登门的,你也忒心急了些。好歹等用了早饭再去。」
谢霖见吵醒了他,甚是过意不去,讪讪道:「你再睡一会子,我去西间屋里看书,等早饭得了再来叫你。」
谢苇哪里还睡得着,也跟着起身,洗漱完,先去院里耍了一趟拳脚。
待两人用过早饭,捱到巳时初刻,昨日从车马行订下的车便到了门口,金宝进来后院禀道:「大爷,二爷,车来了。」
谢霖叫金宝捧了缎子、人参等物,跟着自己同谢苇坐上马车,来到了钱家老店。
谢汀兰昨日接了拜帖,晓得今日有客上门,一早叫大何在店门前等候,见着谢苇同一个年轻相公自车上下来,便迎上前去,道一声「谢相公」,领着两人往里去。
漕帮这一众人包了钱家老店一处院子,大何将二人带入后院正堂,谢汀兰已端坐堂上,那日请医问药的李叔并另一位帮中长老陪坐在一旁,见有客进来,纷纷起身。
谢汀兰今日穿了一袭秋香色窄袖袄,下面一条银红月华裙,本是十分样貌,这一打扮,越发明艳照人,此时盈盈一立,笑着见礼,道:「昨日半夜还下了场雪,我想着今日天寒路滑,还道谢相公晚些才来,不想这般早便到了。有失远迎,实是失礼得很。」
谢苇抱拳一揖,「少帮主忒也客气。」
谢霖自进屋起,一双眼便似长在了谢汀兰身上。他从未见过母亲,每每夜深人静,时常暗自幻想母亲容貌,只觉生母必是个温柔美丽的娴雅女子,方能叫父亲一见倾心,俗话说长姐如母,且又有血脉天性,如今见着了谢汀兰,便好似见着了母亲一般,一时心情激荡难以自抑,便连行礼也忘了,还是谢苇见他失神,偷偷伸脚踢了一记,方叫谢霖回过神来,赶忙深深一揖,「谢霖见过少帮主。」
谢汀兰掌管漕帮帮务已有数年,结交之人上至达官显贵,下至三教九流,数不胜数,其中不乏心怀爱慕的青年才俊,因惑于其美貌,初次相见便大为失态的亦不在少数,故此于那等盯视之举,早便习以为常,虽觉不快,却多是一笑置之。今日初见谢霖,乍一眼看去,只觉是个相貌颇俊的年轻公子,许是不曾见过多少貌美女子,故此略为失礼,直待见他呆愣愣盯着自己,目光炽热,却不含一丝往日所见的男女之情,倒更似孺慕之意,不觉生出些许诧异,等谢霖行礼后抬起头来,便愈发仔细打量了一番。
谢霖虽非文人,然日常相处的诸同僚却均是一方名医,各个俱是书香并药香一道薰出来的,其文雅之气,比之翰林诸学士亦不差甚么,久处其中,不免近朱者赤,亦染得一身温文尔雅,兼且这几年出入宫闱,一举一动皆有规矩可循,又生得一副好皮相,不拘怎生审视,入得眼中,便是个举止斯文玉树临风般的翩翩佳公子。
谢汀兰看得仔细,不知为何,愈是打量,愈发觉出几分面善,当真似曾相识一般,心中先生出几分喜欢,含笑道:「这位谢公子好生眼熟,总觉似在哪里见过般。」
一旁的李叔并那位岑长老亦频频点头,「可不是,这位公子好生面善。」
谢汀兰又为谢苇谢霖引荐一番,几人寒暄几句,这才纷纷落座。
不一时,大何小何奉上茶水点心来,谢汀兰笑道:「这茶是自家茶园产的,比不得龙井恁般有名,倒是尚可入口。」
谢霖轻抿一口,赞道:「清芬悦鼻,回味甘爽,比之龙井也不差甚么了。」
说罢,示意金宝呈上所携之物,「初次登门,区区薄礼,着实不成敬意。」
小何见少帮主点了头,便上前接过,站在一边。
第二十章
漕帮并非江湖第一大帮,却最是富得流油的一个,谢汀兰耳濡目染,见过奇珍无数,自是识货之人,略看一眼,已知那缎子是难得一见的上用之物,更不知那盒子中装的是甚,想必也不比这宫缎差甚么,暗道这礼虽不如何贵重,却显见来者有心,不免暗自点头,含笑道:「那日我家手下失礼,冲撞了谢相公,虽说当日请大夫看过,到底不大放心,惜乎相公走得匆忙,竟不知贵府何处,探望无门,叫人心下好生难安,今日见相公神采奕奕,想必已无大碍,我也便放心了,只是我等尚不曾登门致歉,倒叫贤昆仲先来拜访,着实叫人过意不去。」
谢霖并未听闻谢苇详说当日与姐姐相识情形,今日听了这一番话,才晓得两人竟是不打不相识,似是谢苇还吃了亏,不由一惊,看了过来,然又一回想,那日晚上除了衣服上几处污渍,倒不曾见他身上有甚伤处,想来也无甚大碍,便又放下心来,咽下询问之语。
谢苇这几年在外走南闯北,阅历非凡,自然听得出谢汀兰话中深意,这是拐着弯儿地套问二人意图、来历,谢霖在宫中日日与一帮子人精打交道,亦是熏染出一颗七窍玲珑心,闻弦歌而知雅意,两人对视一眼,便由谢苇道:「少帮主言重了,怎么说也是一家人,哪里值当为这点子小事过意不去。」
谢汀兰心道:你我不过同姓个「谢」字,说是同宗并不为过,只这「一家人」却是从何提起?
她心中疑惑愈甚,索性直言道:「不瞒二位相公,我谢家在江南多年,祖上已是四代单传,到了我这辈,连个男丁也无,平日里亦不曾见过甚同姓亲戚,那日听闻相公乃是同宗,着实心中纳罕,竟不知谢家祖上哪一支子孙是到京城落脚的,想是我年轻识浅,家中长辈又不曾提及,故此孤陋寡闻之故。今日既得二位上门,少不得要打听打听,还请二位相公莫要怪罪。」
谢霖自打晓得要上门拜见这位姐姐,已与谢苇斟酌好说辞,这时便道:「少帮主不晓得并不为奇,我兄弟二人亦是数年前才得知竟还有这一门亲戚。这其中缘由却需从二十余年前说起。家父年少时在扬州习医,阴差阳错与贵帮少帮主谢云和相识,不知为何,二人竟生得极是相似,又是同姓,不免大为投缘,二人便结为兄弟,叙做同宗。其后家父游历四方,再回江南时,方晓得这位结义兄弟已然过世,着实伤心了一场。不多时便听闻老帮主因着独子身故,不得已为女招婿,延续谢家香火。家父本想上门拜见,无奈当日家中长辈亦因病身故,家父有孝在身,又需扶灵回乡,登门不便,也只得将此事撂下。待孝满之后,又是诸事缠身,竟始终未能往苏州一行,引为毕生憾事,过世前特嘱咐于我,若有机缘得见谢家后人,当上门问安,也不枉昔年一番情谊。不想这般巧,恰日前撞见少帮主一行,这才登门求见,冒昧之处,还请勿怪。」
谢汀兰幼时随母居于杭州,满月时自是见过谢云和这位舅父的,只哪里还能记得,唯从母亲口中方得知一二往事,又怎清楚谢霖口中结拜之事是否当真,但见谢霖一脸情真意切,所说前后因果又是严丝合缝,心下登时信了三四分,嘴上却道:「原来还有这一桩旧事,我竟是头一遭听闻。」
一面说,一面拿眼去看李、岑二位长老。
那二位长老乃是漕帮旧人,昔日里俱在谢云和手下当个小小头目,虽晓得些旧事,但因并非日日跟在谢云和身边的亲随,知道得便也不大清楚,然扬州与苏州甚近,又是十里繁华之地,谢云和当日时常往扬州游玩,二人却是晓得的,亦曾因帮务去过扬州数次,李叔便问:「敢问令尊当日师从扬州哪位名医?」
谢霖道:「家父尊师姓俞,名讳上清下霜。」
这位俞清霜俞师祖乃是当日扬州城中大大有名的一位名医,只因故世甚久,这才渐渐无人提及,李叔昔年虽不曾求诊,却也是听说过此人名头的,登时肃然起敬,道:「令尊竟是俞神医传人,失敬失敬。」
二人说话间,那岑长老只盯着谢霖看了又看,忽地一拍大腿,道:「怪道老夫觉得这位相公面善,仔细瞅瞅,可不与咱家少帮主一个模子印出来的。」赞叹一番,又道,「这位谢相公的相貌想是随了令尊罢?」
他这话一出,李叔同谢汀兰俱是齐齐去看谢霖。
仔细端详一番,李叔亦是惊道:「可不是,这眉毛眼睛当真像得不能再像。」想起谢云和并谢韵芝长相,又道:「咱们帮主姐弟俩本就生得相似,少帮主长相随母,自然与舅舅也有几分相仿,这位谢相公的尊长又是因相貌与云和少帮主结缘……」
余下这话不言自明。
当下谢汀兰再无疑虑,道:「不想舅舅还有这一段旧缘,怪道谢相公说是一家人,如此算来,可不当真是一家人么。」
言语间已是热络起来,不似初时那般生疏客气。
谢云和与谢韵芝姐弟容貌相似之事,乃是莫恒偶然间听妻子提及,数年前又转述与儿子的,谢霖记在心里,这编好的说辞自是天衣无缝,眼见漕帮一众人俱是信了,也自欢喜,忙道:「听家父说,谢世伯亡故后,乃是其姐接掌帮务,论起来,我兄弟当尊称一声姑母,如今忽忽廿余年,也不知姑母大人身体安好否?」
谢汀兰笑吟吟回道:「家母身子康健,只是远在苏州,尚不知舅舅故人之子来访,若见着二位相公,定然也是欢喜的。」
谢苇此时忽道:「少帮主直呼我兄弟名姓即可,相公二字,忒也客气。」
谢汀兰眉梢一挑,点点头,「既如此说,少帮主这三字也忒外道了,咱们既是同宗,理当兄妹相称才是。」
李、岑二人亦道:「不错,不错。」
谢霖求之不得,当即从善如流,待三人叙过年齿,道:「姐姐好容易来京城,还需容小弟尽一尽地主之谊,若有甚么想吃的想玩儿的,只管与小弟说来,管教姐姐欢喜。」
谢汀兰听他言语诚挚,话中尽是一片赤子之情,不由抿嘴一乐,「好,那我也不与弟弟客套,改日得了空,还请弟弟带我去这京中繁华之处游逛一番,也不枉我大老远跑这一趟。」
几人这般谈谈说说,不知不觉便到午时,谢汀兰执意留饭,早备下一桌酒席,席间问及二人营生,得知谢苇谢霖一个是四海镖局镖头,一个是宫中御医,益发高看一眼,这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直待未时将尽方酒干席散,谢霖谢苇遂起身告辞。
谢汀兰并李、岑两位长老欲将人送出门外,谢霖急忙拦道:「外头冷得很,姐姐才喝了酒,仔细吹了风着凉,莫要出屋了,我们自己出去就是。」
谢汀兰并不曾吃多少酒,不过略酌一二杯罢了,倒是谢霖酒意上脸,两颊红扑扑的憨态可掬,因吃多了酒,脚步有些不稳,被谢苇半扶着,犹自不忘体贴入微,直说得谢汀兰掩嘴笑个不停,「我的好兄弟,姐姐又不是纸糊的灯笼,哪里就被吹坏了。」
说完,执意与李、岑二位长老送出门去,眼见二人上车离去方回转屋中。
谢霖并谢苇乘车回到家中,醉醺醺往床上一倒,嘿嘿笑道:「姐姐当真是又漂亮又和气,我娘定然也是这般,怪道我爹一见倾心。」
谢苇酒量不似他这般不济,神智甚是清明,见状哄道:「那是自然。」
一面说,一面脱去谢霖衣袍鞋袜,塞入被中,自己也去了外裳躺下来,「你酒吃多了,好生睡一觉罢。」
谢霖心中欢喜,犹自嘟囔个不停,谢苇许久不曾见他这般孩子气,暗自好笑,只得搂了他,似哄孩儿般轻轻拍打不停,过不多时,谢霖眼皮发涩,终于停了嘟囔,沉沉睡去。
两人这一睡足有两三个时辰,直到申时方醒,谢苇先行起身,叫厨下做了些米粥,又回来唤醒谢霖。谢霖酒意方去,仍自渴睡,只抱着被子不撒手,叫谢苇掀了被子拽起来,「先把肚子垫垫,吃过了饭再睡,小心半夜饿醒,到时又是一番折腾。」
谢霖让他这一吵,一时片刻也睡不下去了,只得起来吃了碗米粥,待吃完,嗅见自家身上一股子酒气,赶忙又唤金宝去烧水,同谢苇好生洗漱一番,这才又躺下,一转眼便即酣然入梦。
谢苇睡了半下午,此时并不大困,且心中有事,睁着眼只是睡不着,待到过了子时,看了看谢霖,听他鼻息沉重,微微放心,一翻身轻轻坐起,下床去换了身夜行衣,悄悄出了门来,直奔当日寻着的那处同安侯府。
此时天寒地冻,九城巡防司的兵丁亦不大愿意出来走动,便是巡街,也不过草草走过一圈便即回去交差,是以街上一个人影也无。谢苇黑巾蒙面,顶着朔风一路疾奔,不过一顿饭功夫便到了长兴街,街巷正中是两扇朱漆大门,门前两盏灯笼,映出门上那道匾额,「同安侯府」四个金漆大字便是在夜色中亦被灯火映得熠熠生辉,说不出的荣华富贵。
谢苇小心翼翼,站在墙根处听了移时,觉墙内并无人声,方纵身跃上墙头,蹲下身来,凝神四望,见各处院落俱是灯熄火灭,一片寂静,却仍是不大放心,自墙头捡起一块碎石,往院中一扔,并不见惊动甚么,这才落到地上,打前院起,挨间查看屋舍,寻那书房所在。
这同安侯府与勇毅侯府品级相当,与之相比却少了几处院落,饶是如此,亦是房舍众多。厅堂之类不曾上锁,一推便开,谢苇略看一眼便掩门而去,动作轻巧,毫无声息,遇见锁了门窗的,便舔破窗纸,借着月色探看一番,如此一来便耽搁了功夫,待寻到后院,终于找着间屋子,里头案几之上笔墨纸砚色色齐全,东墙上一溜书架,正是间书房。谢苇站在窗下,透过窗纸上的小洞看了个仔细,待闻见房中透出的那股子香气,悠然淡雅中夹杂一丝甜意,正是上品奇楠的味道,登时便晓得找对了地方。
这书房门用道铜锁锁了,窗子亦从里头关得严实,谢苇琢磨着一时半会儿撬它不开,又见时辰不早,只得又溜了出来,一路返回家中。
到家时已是寅正,谢霖犹自沉睡,谢苇去了外裳钻进被中,闭目养神,小睡了个把时辰,谢霖便醒了,两人一同起身洗漱。
待谢霖出门入宫去,谢苇取来笔墨修书一封,待字迹干了,将几张纸塞入一只信封中,用蜡封了口子,更衣出门,直奔四海镖局。
此际离着年关尚有个把月,正是各商号年前结算利钱的时候,又有官眷省亲,不拘是钱还是人,俱是托了镖局护送。四海镖局日前正接了这样一笔买卖,要护送三品京官的几位家眷往徽州回乡祭祖,因所行并不带多少财物,是以只叫段行武押镖随行,只待明日便要上路。
谢苇径直到后院校场寻了段行武,道:「段兄此去徽州歙县,必然途径含山,劳烦段兄将此信送往山南十里处的云来客栈,交予客栈掌柜。」
说着自怀中掏出那封信来。
段行武接了信去,见那信封上画着一柄断刀,余下抬头落款俱无,不由纳罕问道:「那客栈掌柜姓甚名谁?你这信封上只画这么个劳什子,没头没尾的,给错了人可如何是好?」
谢苇一愣,片刻后方苦笑摇头,「时日太久,我也不晓得现下掌柜是谁。只那客栈若还在,不拘掌柜的是谁,定能将此信交至那人手中。」
段行武如此老成精道之人,见谢苇语焉不详,面有难色,似是有难言之隐,便也不再追问,一面道:「老弟放心,当哥哥的定然将信送到。」一面将那信揣入怀中。
两人正说话间,聂大海亦打前头寻了过来。最近镖局生意兴隆,聂大海心中既欢喜又得意,左手耍着两枚铁胆,右手负在身后,一路哼着戏词走到二人近前,见了谢苇,笑眯眯道:「老弟来得可巧,正要使人往家寻你去。」
谢苇便问:「可是有甚要紧差事?」
聂大海道:「今儿个局里新接了笔买卖,年前替同源南货行往蜀中送一趟人参貂绒,脚程是远些,胜在东西轻便,又不招人眼。如何,可去得?」
谢苇心中一算路程,便是快马来回亦须个多月功夫,若遇见蜀道险难处,更不知耽搁到几时,只怕含山中人接了信赶来,却要与之错过,遂一思忖,摇头道,「不瞒总镖头,近日舍弟与我正欲为故世亲长择一福地安葬,家中事多,着实离不得人。」
长辈安葬自是要紧之事,聂大海听闻,便也不再强求,只道:「既如此,叫魏老弟去便是。」
又嘱咐两句,「家中若有忙不过来的,只管叫兄弟们过去帮衬一二,千万莫要外道才是。」
谢苇道过谢,匆匆告辞出门,待回到家中,先去前院药室里翻找一通。
谢霖欣羡恩师肖余庆府上辨草斋里的药庐,便仿照其式,也弄了间药室出来,为着自家用药,又兼研习医术便宜,各类药材多有收录,药柜整整齐齐码了三堵墙,且因着谢苇之故,治那刀伤、跌打之类的金创药更是齐全。谢苇同他日夜起卧一处,这药室亦是常来的,耳濡目染,于药材药性上亦颇长了些见识,此时趁着谢霖还不曾下值,找出一小瓶曼陀罗散来,袖在手中,又若无其事进到厨下。
程厨子方从街上买菜回来,正给条大草鱼去鳃刮鳞,见着谢苇进来,忙放下手中物事,问道:「大爷,可是有甚么想吃的?您尽管吩咐。」
谢苇正盘算今晚吃甚么好,见那鱼甚是新鲜,便道:「这鱼弄干净了先拿姜片、黄酒腌上,等到晚上,我亲自下厨做道酸辣鱼汤与二弟吃。」
程贵乃是北人,擅作京味菜肴,煎炒烹炸,调味平和,鲜香脆爽,偏谢霖自小长在南边,更喜蒸煮煨炖,浓香酸辣,是以有了厨子后,谢苇仍是不时下厨一展身手,只为叫谢霖一饱口福,程贵见惯,便也不觉奇怪,当即道:「晓得,大爷放心,这鱼指定腌得透透的,一丝腥味儿没有。」又笑道,「二爷有大爷这么位兄长,可当真好福气。」
谢苇淡淡一笑,也不言语,等到了傍晚,便将那鱼肉用刀一片片薄薄削下,先用鱼骨熬了一锅浓汤,待汤水滚开,放入酸菜、茱萸、胡椒等物,再将鱼片丢入汤中,略一滚熟便即出锅,端上桌去,浓香四溢,闻之垂涎。
这一日太医院中事务繁忙,谢霖好容易熬到下值归家,已然饥肠辘辘,嗅着饭菜香气,登时腹中狂叫不止,待见了这一盆鲜汤,更是迈不开步,坐下便要夹菜,被谢苇抽掉筷子,催道:「且去换了衣裳,洗过手脸再吃。仔细鱼汤溅在官服上,明儿个便穿不得了。」
谢霖无法,只得急急忙忙去洗漱更衣,待坐下来,谢苇已盛好一碗鱼汤递与他,「慢些吃,莫烫着。」
那鱼汤已晾了盏茶时分,入口正是温热适度,谢霖先拿勺子舀一口尝了,旋即扔了汤匙,一口气灌了大半碗下去,那汤又酸又辣又鲜,一入腹中,登觉暖烘烘热辣辣一片,好不舒坦。等这饥火中烧的饿劲儿稍压下去些,方捡起筷子,一口口夹那鱼片吃。
谢苇亦给自己盛了小半碗,却是摆在面前放着,偶尔沾一沾唇,也只是做个样子,鱼肉一口不动。
待一顿饭吃完,那盆鱼汤只剩了小半,谢霖方后知后觉道:「大哥怎的没吃多少?」
谢苇一笑,「晌午去镖局,与段大哥他们吃的便是这个,哪里还想吃它,不过程贵今日偏买了鱼来做菜,又想着你爱吃这口,这才做的。」
谢霖不疑有他,抚了抚肚子笑道,「冬日天冷,便是吃这种酸酸辣辣的才好。」
过得片时,金宝进屋收拾了碗筷下去,又送来一壶茶,谢霖倒出一杯,拿了医书来翻看,不想没看几页,便觉眼皮发涩,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谢苇问:「可是困了?这便去睡罢。」
谢霖揉揉眼睛,「这才不到二更,忒早了些,往日里这时辰也不觉得困呀。」
谢苇道:「许是白日里累着了。」说罢扯了他去床上躺下。
不多时,谢霖便睡了过去。
谢苇亦闭目养神,待到三更一过,忽地起身,唤了两声,「霖哥儿,霖哥儿。」见谢霖毫无动静,遂放心下地着衣,又是一身夜行服,悄然出了门去,轻车熟路来到同安侯府,直奔那间书房。
此际夜深人静,府中只一两处房中透出微弱灯火,应是下仆值夜所用,余下便是黑黢黢一片,万籁俱寂中,偶然听见一两声猫叫,也不知是哪个养的老猫正在捉耗子。便是这般毫无人声,谢苇亦不敢掉以轻心,伏在隐秘处屏息窥伺足有顿饭功夫,见确是无人,方脚步轻移到书房门外,见那门上仍旧上了道严严实实的铜锁,便自袖中抽出把薄刃匕首,自窗缝中插进去,抵在窗栓上,一点点撬了起来,不多时,那木栓一松,窗户便即开了,谢苇轻轻一推,纵身一跃,落入屋中,旋即回身将窗子关好,这才自怀中掏出一只火折子,燃起一丝火光,借着这星微光亮,一步迈到书案前,翻检起案上一堆物事。
那案上放着信笺若干、近日新发的邸报,又有尚未写完的折子一封,谢苇一一看过,却并无自己想要的那件物事,便仍旧依照原样放好,顺序位置不错分毫,归置完,弯下身去,将书案从里到外摸索一遍,亦不曾发觉有甚暗格,遂又回身去书架上翻找。
那架上典籍甚多,谢苇叼了火折子在口中,空出双手,翻个不停,将那书一册册打开抖落一遍,忙活半晌,却是分毫无获,只得将书册一一收拾好。待一切停当,已然将近五更时分,再不敢耽搁,悄然出了书房,将窗栓对准,照旧用匕首从外头挪回栓口里插好,这才出了同安侯府返回家中。
一大早,谢霖伸个懒腰翻起身来,见谢苇仍自睡着,不觉纳罕,暗忖少见他起得比自己还迟,也不扰他,轻手轻脚下了床来洗漱。待金宝端了早饭上来,仍不见谢苇醒来,便低声嘱咐金宝道:「大爷还睡着,留些饭食在锅里,等他醒了热一热再端来。」
自家胡乱吃了两口,便去了宫中。
这一天白日里无甚要紧事,太医院中甚是清闲,待到下半晌,谢霖提早溜了出宫,回到家中,金宝在门口处迎着他,道:「二爷,今儿个上午住钱家老店的那位谢姑娘遣人递了话来,说是后日要去逛一逛京城,问二爷可愿作陪。」
谢霖一怔,旋即欢喜道,「自是有空的,你现下便去钱家老店一趟,同谢姑娘说,后日巳时我一准儿备了车去接她。」说着从袖中掏出些碎银塞给金宝,「快些去,送完了话再去车马行雇辆好些的车来,叫车夫后日一早来咱家等着。」
金宝见那银子足有一两,道:「二爷,便是雇辆好车,也用不了这许多银子。」
谢霖一拍他脑袋,笑道:「余下的你拿去买零嘴就是。」
这剩下的钱着实能有不少,金宝得了赏,欢喜得一蹦老高,高声应道:「我这便去。」
一溜烟跑了出门。
谢霖回到后院更衣,一进院门,便见谢苇正在院中练武,一柄刀翻转劈刺,使得杀气腾腾,只在旁看着,便叫人随着那刀刃所指心惊胆战,无端端生出几分惧意。
谢霖以往也常见他习武,不拘拳脚棍棒还是刀枪剑戟,却从未这般叫人心惊,一时站住脚看得呆了,倒是谢苇见他回来,慢慢收了招式,过来问道:「今日回来的倒早,可是无甚要紧差事?」又道:「你姐姐遣了她身边小何过来……」
谢霖回过神来,道:「我晓得了,金宝方才已同我说了。我明日去宫里告假,后日好生陪姐姐转一转京城。」说完,见谢苇额上满是汗水,忙催着他进屋,「莫在外头站久了,才出了汗,仔细吹了风受凉。」
谢苇一笑,「你几时见过我伤风?」
谢霖一撇嘴,「晓得你身子壮实,不过白嘱咐一句罢了。」
两人说说笑笑进屋,谢苇放下刀,道:「我去厨下看看,晚上给你做道酱香茄盒吃。」
谢霖极是爱吃茄子,自然欢喜,等到晚饭端上来,就着那道茄子足吃了两碗饭才放下。也不知怎的,吃过饭不久又犯起困来,强撑着在院里溜达了两圈消消食,便打着哈欠被谢苇催上床去。
待到三更将过,谢苇又悄然出得门来,溜入同安侯府之中,这次却是绕过书房直奔内院,挨屋查看起来。
第二十一章
平京城每逢初一十五,东西两处坊市并各处寺观门前俱有集市聚集,烧香礼佛、卖艺杂耍、求签测字,并各色小吃摊子不一而足,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眼下虽是冬日,但这一日日头晴好,风亦不甚大,衬得天高云淡,街头便不减丝毫人气,到处摩肩接踵,一派繁华。
谢汀兰数年前亦曾来往平京,却因帮务繁忙,不过走马观花略转一转罢了,这还是头一遭有余裕游逛赏玩,好奇之余,叹道:「我素知京城繁华,不想竟热闹至此。江南虽亦是富庶之地,论起人口,却远远不如了。」
她这日穿了一袭宝兰织锦镶狐裘的大氅,弯月髻上斜插一枚白玉簪,簪头垂下拇指大小一枚珍珠,余下再无别物,清丽脱俗中又别有一股英气,这般掀了车窗上的帘子与一旁骑马并行的谢霖说话,路上行人撞见,纷纷回头张望,猜测是哪家小姐这般标致。
谢霖笑道:「这才不过到金梁巷,西市并前头的州西瓦子才叫真热闹呢,车驾到了那儿,是再挤不过去了,只好请姐姐移步走上一走。到了瓦子里,不拘是听曲看百戏还是吃茶果品菜肴,俱是顶好的,便是六部的相公们亦是常来的。眼看着便是太后六十圣寿,各地藩王诸侯俱来京城贺寿,连带着来京献艺的名班亦是不少,我听闻这几日瓦子里最有名的便是个叫庆喜班的,耍百戏乃是一绝,见过的无不说好,正在桑家正店里卖艺,那桑家正店里的厨子原是宫里出来的,做得一手好菜品,一道花炊鹌子并五珍脍乃是一绝,除了宫中,别处是再吃不到那般味道的。」
谢汀兰嫣然一笑,「弟弟说好,自然是好的,今儿个可是沾了弟弟的光,不然,我等哪里知晓尚有这等好去处。」
大何小何亦跟在车马后头,他两人年轻,听见有这等热闹可看,已是忍不住欢喜雀跃起来,跟着凑趣道:「正是呢,托了相公的福,咱兄弟也能见识见识京城风物。」
一行人说说笑笑便进了瓦子里去。
谢霖着意款待姐姐,自然是花了十二分心思在上头,这一日宾主尽欢,待到下半晌方尽兴而归。
待送谢汀兰回了钱家老店,谢霖回转家中,四处不见谢苇,听金宝说大爷一上午便出门去了,只当是镖局有事,也不以为意,先是小憩片刻,待醒来,又去药室中消磨。直待天色暗了下去,将掌灯时分,才见谢苇从外面回来。
临近深冬,天气益发冷了些,一到日头落山,朔风顿起,谢霖方自药室里出来,便被冷风吹得一个哆嗦,见谢苇只着一身常服,外袍也不曾穿的自外头回来,不知冻了多久,登时便唠叨着迎上来,「你这是去哪儿了,怎的不穿厚实些?」
谢苇不提防一进门便撞见他,愣了一愣,方才笑道:「你今日回来的倒早,我还当你需陪着姐姐用了晚饭再回来。」
谢霖去拉他手,一触冰凉,赶忙拽着他往屋里走,「姐姐累了,下半晌便回来了。倒是你,这一日跑哪里去了?前日新给你做的那件外袍呢?今早还见你穿来,哪儿去了?」
谢苇这时方省起那袍子叫他给丢在了外头,脑子急转,随口扯道:「方才同镖局里几个兄弟过招,穿着它忒是碍事,随手丢在校场了,赶明儿个我去取回来就是。」
谢霖不疑有他,进了屋便忙着倒热水与他洗漱。
眼瞅着天黑下来,金宝进来问道:「大爷,二爷,这便用饭,还是再等一会子?」
谢霖道:「这便用罢,叫你爹做一道热热的羊汤来,多放些葱姜驱寒。」
金宝答应着去了。
谢苇擦洗完手脸,道:「我去厨下瞅瞅,若羊肉还有多的,与你做道烧羊肉吃。」
谢霖拉住他道:「这外边天寒地冻的,你才暖和过来,还出去作甚。程贵一早把菜准备好了,只等你回来便要下锅,哪里用你去忙活,只等吃就是了。」
说着端了杯热茶来与他捂手。
谢苇只得收住脚,坐下吃茶。
不多时,饭菜端上来,谢霖先盛出一大碗羊汤放在谢苇面前,「先喝一碗去了寒气再用饭。」
谢苇喝了一口,道:「盐放少了,味儿有些淡。」
谢霖亦尝了一口,觉得咸淡适中,但见谢苇如此说,便道:「我叫金宝拿盐来,再放些就是。」说着去门口喊人。
趁他离桌,谢苇自袖中抽出那瓶曼陀罗散,往谢霖那碗汤中撒上少许,又迅即收回,待谢霖重又坐下,药粉已然混在汤中,看不出分毫。
不多时,金宝拿了盐罐进来,重新调了汤味。
谢苇在外奔波一日,待一碗汤下肚,顿觉出饿来,连扒了三碗饭。谢霖却是晌午那顿陪着姐姐用了不少,晚上便有些吃不下,那汤也只喝了小半碗便撂下了。
待晚上就寝,谢苇照旧三更起身,下床去摸索着穿衣,一身玄衣才穿戴整齐,正要开门出去,便听身后道:「三更半夜不睡觉,做甚么去?」
谢苇一脚跨在门外,一脚留在门内,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登时愣在当场,眼睁睁瞅着谢霖翻身坐起,下床来点起了蜡烛。
烛光一亮,映出谢苇一身装扮,谢霖看了心里便是一惊,只他早已不是当年那等无知少年,这几年阅历渐增,益发沉稳,慌而不乱,先到桌旁坐下,这才不紧不慢道:「看你这身打扮,是去杀人,还是越货?好歹先与我说说,日后东窗事发,也好与你遮掩。」
谢苇情知今晚是出不去了,关门回身,讪讪一笑,「这大晚上的,你起来便起来了,好歹多披件衣裳,仔细冻着。」一面说,一面去拾了件衣裳给谢霖披上。
谢霖既不恼,也不怒,眼皮一耷拉,由着谢苇忙活。
谢苇晓得再糊弄不过去了,只得道:「你莫急,我与你说就是。」也坐了下来,提茶壶倒了两杯茶出来。
那茶壶拿棉套子包了,茶水尚温,谢苇将茶杯攥在手中,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啜了一口,定一定神,方道:「霖哥儿,我落水前的那些事,前几日已尽数记起来了。」
两人自相识足有十年,谢苇身世来历成谜,但天长日久下来,却也碍不着过日子,两人均是早已抛诸脑后,不曾料竟还有记起来的一日,谢霖一时也傻了,过得好半晌方回过神来,瞪大眼睛,惊问道:「记起来了?当真?」
谢苇苦笑,「自是真的,不然何来这许多麻烦。」
「那,那……你……」谢霖既好奇他来历,又急于知晓当年到底是谁下手加害,脑中乱成一片,一时间也不知到底该问些甚么,只是眼巴巴瞅过来。
谢苇沉吟片刻,缓缓道:「我原姓雷,单名一个霆字,祖籍荆州雷家堡。」
荆州与沔阳可说比邻而居,两处相距不过三百余里,谢霖却从未听过雷家堡之名,便问,「这雷家堡在荆州何处,怎的我从没听过?」
谢苇微微一笑,「雷家堡便在荆州城北,数十年前,于武林中可是大大有名,只不过早在家父出生时,已是日趋没落,待得三十年前,更是屋宇破败,族人流落四地,远不复当日胜景。你没听过,自是毫不为奇。」
谢霖又皱眉问道,「你家离着沔阳这般近,怎的当日也没人找过来打听你下落?」
谢苇神色间透出几分怅然无奈,苦笑着摇摇头,「十数年前,我父母便已相继过世,家中再无旁人了。」
谢霖「啊」的惊呼一声,心下不免代他难过,须臾间又不知如何安慰,好一会儿,握住他手道:「你当日能平安无事,必是伯父伯母在天之灵相佑,如今见你日子平顺,他们地下有知,想必也是安心的。」顿了一顿,终于忍不住问道:「你那日到底因何落水?可是有人害你?那人是谁,你可也记起来了?」
说到这里,谢苇神色顿时一变,双目中流露出愤恨之色,总算时隔多日,早已不复初初忆起旧事的激愤难平,待平复下一腔恨意,放下茶杯,双手回握住谢霖,道:「这件事颇多内情,我记起当日便想告诉与你,却又不知如何开口,今晚索性也睡不成了,那便说一说罢。只是其中缘由还需从头说起。」
想一想,道:「我雷家堡百年前出过一位先祖,不止通晓拳脚,尤其精擅兵器机关等术,这位先祖晚年之时,感慨于武功难以与一流高手争锋,遂另辟蹊径,穷毕生心力造出一件兵器,名唤雷震子,虽不过龙眼大小,里头却暗藏奇巧,以火药充填,掷出去后,一丈方圆内屠尽生灵,绝无活物,便是绝世高手亦难逃此厄。此物一出,震动武林,我雷家堡也自此扬名于江湖。先祖过世之时,为防子孙后代滥制雷震子为祸武林,便定下规矩,堡主之位并此物制法,均只传于长子嫡孙。
如此传承数代,雷家堡于江湖中声名日盛,到我高祖雷百鸣之时,已是第五代传人,不止将雷家堡打理兴旺,更将雷震子制法精益求精,更上层楼。只是高祖之后,接连三代子孙均无出众人才,拳脚功夫平平,制这雷震子的手艺亦是远不如先辈精道,连经营祖产的庶务亦是难以胜任。雷家堡本是人数众多,子孙繁衍数百,全靠祖产养活,这般一来,不过二三十年光景,已是入不敷出,家业难以为继。到家父雷响之时,乃是雷家堡第八代堡主,却已无力挽回颓势,只得将祖产散与众人,分家各自过活去了。
我出生之时,家道已然中落,自幼便只跟着父母靠那几亩祖传田地过活,家父偶尔帮人打制些兵器,寥补家用,日子不说十分富足,倒也过得下去。八岁那年,家中忽来了一位贵客,来请家父打造一柄短刀,那日我正在院中习练拳脚,这位贵客见我年纪小小,打拳却有模有样,不免勾起兴致来,随手教了我两招,见我一学便会,不禁赞我悟性高,又见我骨骼清奇,遂问家父可愿将我送他为徒,家父喜不自胜,当即便应了,叫我磕头拜师。」
谢霖听到这里,奇道:「这位贵客是何方高人?你一身功夫便是习自他吗?」
提及师承,谢苇面带微笑,点一点头,「我那时尚且年幼,只晓得师父姓云,名讳上澄下心,待得年纪稍长,方知师父乃是名震武林的神兵谷谷主。」
谢霖毫不知晓武林典故,自然也不晓得这神兵谷是个甚么所在,不由追问。
谢苇只得一一讲解道:「这神兵谷历代谷主武功皆称天下第一,谷中所藏武功秘籍无数,入谷弟子无不潜心钻研武学,出得谷来,却极少与江湖中人逞凶斗狠,乃是武林中一处圣地,等闲之人便连听也不曾听过。江湖上那些一流高手或有听闻,若无机缘,却也一辈子难窥门径,不得与神兵谷门人一见。
家师当年已年近花甲,膝下已有两名弟子,本不欲再收徒弟,见我根骨奇佳,见猎心喜,这才又起了收徒之心,将我带回谷中调教。那时谷中已是大师兄贺长峰代掌庶务,我那入门功夫,亦由大师兄代师授艺。除却大师兄,尚有一位二师兄,名唤雍钰堂的,便是害我落水之人了。」
谢霖听了,大吃一惊,道,「你们同门学艺,既是师兄弟,本该交好,他却缘何害你?难道往日里有甚龃龉不成?」
谢苇冷冷一笑,道:「说起这位二师兄,却不得不说他出身来历。他乃是姓雍,当朝国姓,祖上原是靖西王,传至其父,降等袭爵为同安侯,正是不折不扣的太祖嫡脉,宗室之子。雍钰堂生于侯府,其母却不过是名侍妾,因貌美而得宠,连带着他这庶子也颇得同安侯宠爱,自幼便是同嫡子们一道锦衣玉食养大的。此人天性聪敏,读书骑射无一不精,比起两个嫡兄尚且出众几分,由此惹得嫡母不悦。同安侯夫人出身陈国公府,身份贵重,同安侯不敢与夫人争执,又不愿见庶子受委屈,便求到安王雍怀舟处。
安亲王雍怀舟亦是神兵谷门下,与家师正是同门师兄弟,往日里再亲厚不过,那时同安侯正在镇北军中效力,安王却不过情面,又见雍钰堂确有可造之处,便修书一封,将人送至谷中,拜入家师门下。此人比我年长四岁,先我两年进谷,因年纪相近,便常带我一道习武玩耍。我那时不过是乡下来的穷小子一个,年幼识浅,只觉这位师兄生得好看,文武双全,又待人和气,比起只会催着人练功的大师兄和那几个吵吵闹闹的师侄可有意思的多了,不免十分投缘,时常与他玩在一处。」
说到这里,忽地住口不言,一双眼怔怔看着那烛火,似回思往事,双眸中透出几许留恋向往之色。
谢霖不敢搅他思绪,只静静等着,片刻后,方又听他缓缓道:「我在谷中习武,日夜不辍,匆匆便是数年,十五岁那年,我家中忽然来信,道母亲病重,我辞了师父师兄飞奔回去,却终究没能来得及见母亲最后一面。停灵那七日里,我与父亲日夜守在灵堂中,那时正值隆冬,父亲伤心至极,往日里又操劳过甚,待安葬完母亲,随之也一病不起。我忙去请医问药,来看诊的几个大夫却多是摇头,开出的药吃下去也不见甚起色。幸得当日师父叫我带了几只人参回来,每日用参汤养着,一时倒也不见恶化。
一日晚上,家父忽地将我叫到床前,拿出一只银丝编织的香囊来,叫我戴在身上,嘱咐我日后万不可离身。那香囊是家中旧物,我幼时见过,也曾拿来玩耍,还被父亲好生骂了一顿,后来被母亲收了起来,再没见过,那日父亲将它交到我手中,又千叮万嘱,我只觉奇怪,问父亲是何缘故。父亲叫我拧开那香囊侧面一处暗扣,我打开来一看,里面竟藏着一方绢布。那绢布上绘着一幅图,竟然便是祖上所传雷震子的制法,每一片机关、暗簧、尺寸、拼接之法,无不详加备述。我在神兵谷待了数年,时常听师父讲些江湖掌故,自然晓得雷家堡当年名震武林,全靠这小小一枚雷震子,然直待那日,我才亲眼见了此物,心中不免又是惊讶又是好奇。
家父那晚看上去精神好了些,便靠在床上,与我讲起祖上辛密。原来这雷震子之所以威力奇大,却不仅仅是靠那机关暗簧,多半是靠其中装填的火药之功。这火药不同于花炮之流,其配制方法极是繁复,然制成后,却是无坚不摧。先祖深怕这火药流入外人之手,便定下规矩,每代长子需于二十岁前学会那雷震子机关的诸般制法,火药配方却只能在每一代堡主将死之前,才能口述与继任之人,如此一代代传之不绝,方能保我雷家堡凭此物称雄一方。只是人算不如天算,传至我祖父时却出了岔子。
我太祖父晚年时得了风瘫之症,因病得突然,便来不及将配方说与祖父知晓,其后瘫痪在床数日,断断续续将配方交代了一多半便故去了。我祖父穷尽一生,试着将那方子配全,却始终不得其法,拿着这半副方子,无论如何再制不出雷震子来,就此郁郁而终。到家父这一辈,索性便绝了此念。只这雷震子毕竟是祖上所传,便再制不出来,亦不可轻抛,倘若侥天之幸,日后有子孙能将这那火药重新配制出来,也未可知,故此这雷震子的机关图便仍旧传了下来。
家父自忖来日无多,那日将香囊交到我手中,再三叮嘱此物不可离身,更不可示之外人,我自是不敢有违。待家父将此事交代完,心中再无挂碍,精神眼瞅着每况愈下,其后不过月余,便即病故了。」
提及父母病逝,谢苇言语平静,然毕竟心中难过,讲到此处,良久不能成言。
谢霖亦经丧父之痛,自然晓得他心思,便故意引开话头道:「之后呢?」
谢苇回神,讲道:「我操办完丧事,便回了谷中。师父与大师兄晓得我难过,也不如何逼着我练武,随我每日四处游玩散心。我那时心绪郁结,足有半年都郁郁寡欢,雍钰堂便陪在我身边,日夜开解。他与我年纪相近,同门学艺数年,本就情谊弥笃,如此一来,自然愈加交好,便说是同起同卧也不为过。」
谢霖见他唇角噙着一抹笑,不知怎的,只觉那笑中有说不出的讥讽之意,「情谊弥笃」、「同起同卧」几个字听在耳中,顿生怪异之感。
谢苇不知他心中所想,犹自道:「如此过了一年,雍钰堂已然将及弱冠。他家中自有规矩,子弟戴冠之时,需于祠堂祭祖,如此一来,便需回家一趟。那日我正帮他收拾行囊,忽见他家中仆役送信到谷中来,说是他长兄半月前坠马死了,嫡母伤心爱子亡故,亦卧病在床,眼瞅着也要不好,叫他速速归家。雍钰堂当即便快马加鞭赶了回去。彼时其父同安侯已因军功分封于淮阴,他赶回家中不久,嫡母便即辞世,诸子需守孝三年。
同安侯子嗣众多,雍钰堂庶子之身,虽然得宠,亦免不得与众兄弟一争长短,居于家中,却远不如神兵谷来的清静,故此时常写信来,一诉愁闷。一日,那信中忽地写道,他二哥行止不端,居然于母亲丧期内为个青楼女子赎身,暗纳外室,且那女子竟已有了身孕。此事遮掩不住,被巡按御史知晓,一本参了上去,直斥同安侯府帷薄不修。同安侯嫡长子已故,这嫡次子便是承爵之人,却不意闹出这件事来,皇帝震怒,同安侯请立次子为世子的折子便被宗人府驳了回去。因府中只得这两名嫡子,如此一来,竟无人承爵,同安侯又已有了年纪,便是立时再娶,只怕也生不出嫡子来了,只待数十年后,这侯府便荡然无存了。
此信之后足有年余,雍钰堂再无音信,我去信问候,亦不见回音,想是他家中已然乱作一团,无暇提笔之故。我有意上门看望,无奈那时练功正到紧要关头,师父不允我出谷,且同安侯府只怕也不乐意接待一个外人,平白叫人看了热闹,故此只得作罢。不想才过半月,雍钰堂忽地回返谷中。」
谢霖听他一口一个「雍钰堂」,又说「有意上门看望」,暗自腹诽,这两人旧时交情可当真非比寻常,继而心中冒出一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忍不住皱眉问道:「他回谷来做甚么?」
谢苇沉湎于旧事之中,并未觉出他话音有异,道:「我那时亦曾问他,回谷作甚。他只道,家中到处乌烟瘴气,老父尚在,众兄弟已然起了龃龉,他不耐家中杂乱,故此来谷中躲个清净。其实细细一想,便知雍钰堂出身宗室,最重礼法,嫡母孝期未过,他如何便会离家,落人话柄。只是彼时我尚且年少,又怎知其中不妥处,自是深信不疑。
他回来后,照旧与我亲近,然有意无意中,总是问起雷家堡旧事,又话里话外提及雷震子。我先时只当他好奇江湖掌故,便捡那无关紧要的说与他听,待后来,他追问越来越紧,我才隐隐觉出些不对来,只是多年情谊,不愿将他往坏处去想罢了。饶是如此,我暗中也起了戒心,且家父临终嘱托言犹在耳,故此雍钰堂再来套问,我只推说不知。他许是觉出甚么,又或许当真以为我不晓得雷震子制法,之后便也不再追问,倒叫我松了一口气。」
谢霖这时听出些眉目来,问道:「难道这雍钰堂想要你家雷震子的制法不成?」
谢苇点点头,「如此过去数月,正是家父家母忌辰,我孝期已满,正要回乡祭扫。雍钰堂得知,定要同我一道回去。我不疑有他,只当他有心相陪,自然欢喜,携了他一道回到堡中住下。前后月余,我忙着祭扫诸事,便叫雍钰堂自行游玩。那日我从祖坟回来,去父亲房中寻些旧物,忽觉房中被人翻动过,登时警觉起来。
我雷家堡以雷震子起家,精擅机关、兵器,便是家道中落,家中旧居亦不是能任人来去的,且父亲房中颇有几处暗格,极为隐秘,原是用来藏些银钱、地契等物,等闲人哪得发现,却不防竟被人动过了。我细细查看,见银钱田契并无丢失,可几封信函却均被拆开看过,思来想去,能在堡中来去的便只得雍钰堂一人,终于不得不起了疑心。我那时年轻气盛,又气又急之下,哪里压得住火气,待乘船回返神兵谷途中,船行汉江之上,终于按捺不住,诘问雍钰堂。」
谢霖听到此处,一颗心登时提了起来。
第二十二章
「那日,雍钰堂见行迹被我识破,抵赖不过,只得将缘由和盘托出。原来同安侯见嫡子承爵无望,又不欲死后夺爵,子孙无依无靠,便将主意打到一干庶子身上。本朝宗室承爵原有定例,府中若无嫡子,或可由近枝过继嫡脉,或庶子中有功于社稷者,可酌情赏爵。同安侯子嗣众多,断然不欲从别家过继,众多庶子中,最为出众又最得其心者,非雍钰堂莫属,故此便思令这三子取嫡子代之。然有祖宗成法在,却不是他父子想一想便成的。
雍钰堂其母乃是奴籍,断然不能扶正为夫人,想由庶转嫡无异做梦,便只得从有功于社稷上做文章。同安侯府本不是书香门第,雍钰堂又从未在文章上下过苦功,想以科举入朝为官,积功升迁而得赏,自是不成的,思来想去,便只有军功一途了。只是彼时北燕早已被镇北军阻于关外,便是安王雍怀舟故世,亦不敢入中原一步,边关承平日久,这军功莫说三年五载,便是十年八载也未见得到手,且同安侯年过半百,身子骨已然不大硬朗,能否撑到那日还未可知。
急切之下,同安侯忽的忆起旧日一事,他年轻时久在安王麾下,曾听安王提及,雷家堡所制雷震子威力奇绝,若能用于阵战,不啻于如虎添翼,惜乎这雷震子系雷家堡不传之秘,且产出稀少,售价又高,不得广用于军中,当年若有个百八十枚,与北燕交战时说不得便不必损伤那许多兵将。雍钰堂往年里曾同其父说起谷中师兄弟,同安侯晓得我出身雷家堡,便思量让雍钰堂从我手中讨得这雷震子制法,献与朝廷。如此利器若能装备军中,可不是大功一件吗,正可邀功请赏。
雍钰堂遵从其父计策,母孝未满便即回谷,便是为着向我套取雷震子制法,见问我不出,又借同我回乡祭扫之便,于我家暗中搜检,不想仍是一无所获,倒叫我识破。」
谢霖大为不忿,「这雍钰堂便是为着一个爵位,多年同门之谊竟也不顾了吗?」
谢苇却是淡然道:「你不晓得,雍钰堂生母出身卑贱,母子俩便是得宠,在侯府之中亦少不得被人作践,雍钰堂自幼迫于嫡母之威,同其母忍气吞声二十年,一朝有望做这一府之主,再不必仰他人鼻息,便连嫡兄亦须俯首,如何不令他心动。」
谢霖怒道:「便是如此,他向你讨要不成,也不必下此毒手。」
谢苇忆起当日情形,眸色一冷,「他讲完这番缘由,便向我苦苦哀求,叫我看在往日情分上,帮他一帮。他不说这句还好,提起情分,我心中只觉又是难过又是恶心,原来往日里他待我的好,都是假的,在他眼中,我俩多年情分竟还比不上那爵主之位。那时已是深夜,我气恼交加,将父亲嘱托全然忘在脑后,自身上拽下那香囊来,当着雍钰堂之面,从中取出那方绢布,同他道,便是烧了此物,也绝不如他之意,便将绢布凑到烛火上。雍钰堂见状,大惊失色,伸手来夺,我出手抵挡,自然便交起手来。
第7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