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骨之人 作者:阳关大盗

    第13节

    古骜见云卬如此动情,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我当不起……”

    云卬这时更哭出声来:“……你都要走了,我送你一件东西,你也不要?”

    古骜心中亦有些伤怀,不得已接过了腰带,道:“既然如此,我也送一副字给你吧。”说罢,古骜着人在马车中拿了一缎崭新的绸布,找出针线简单地缝纫成方状,又研了磨,在其上写下:“高谊厚爱,无以为报,还望珍重。”古骜将绸布折好,双手奉给云卬,云卬看了字,不禁抽了一口凉气:“你……你……”

    古骜道:“我走了,你也保重。”说着,古骜返身上了马车,云卬站在车辙后,一时间饮泣失声……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大家订阅v支持,也感谢大家的留言,感谢投地雷的亲:

    我是吃货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1020 16:40:57

    宋小鱼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1020 17:46:12

    宋小鱼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1020 17:54:56

    暖暖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1020 20:00:40

    错觞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1020 21:54:32

    sur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1021 01:26:46

    ☆、第56章

    西风烈,孤烟落日,霜晨雁飞叫长空。

    在一望无际的北上官道上,马蹄声急,此时一列尽书“吕”字的仪仗中,一个白衣青年纵着一匹赤马,在前面六驾之舆边停下:“吕先生,前面就是河间郡了,可要通报?”

    吕谋忠挑起帘子,摆了摆手:“不过那里去了,直上京城罢,我也该去看看皇上了。”

    “也好……”虞君樊刚勒住辔头原地踏了几步,又要前行,吕谋忠却叫住了他:“君樊!”

    虞君樊又再次紧了紧缰绳,调转马头:“吕先生,何事?”

    “你进来说!”

    虞君樊依言翻身下马,将赤驹与马鞭交给守卫在车驾旁的仆役,微一欠身,就进了马车帐内,只听吕谋忠叹了口气道:

    “唉……路上我一直在想啊,我汉中郡的人才,还是少了……原本我以为,以寒门郡守之名,任人唯贤,便必能引寒门之士躬身效力……可这次我到江衢一看,那些学子,但凡廖家所荐,不分士庶,倒人人都能进山云书院进学,其势不可小视啊……且廖勇那老匹夫,虽然自己无能,用人倒还不拘一格,江衢郡郡丞之任如何重大,他竟委于寒门,听说也是一位山云子亲授之徒……从前不出门尚且不知,如今一看,我倒是担忧汉中郡,毕竟根基浅薄,于世家之人才济济,一时之间,倒还真有些望尘莫及呐……”

    “吕先生是说……”虞君樊温恭自虚地问道。

    吕谋忠劝道:“你有此佳名于世家,正是结交俊杰之资,何不在黔中郡开府立户?”

    虞君樊闻言微微一笑:“我还住在叔父叔母府上,怕是不妥。俊杰可交,但不至于开府立户。”

    “唉……”吕谋忠见虞君樊无意于此,不禁失望地摇了摇头。

    虞君樊道:“若廖家真是如此礼贤下士,昨日先生见的那位山云子的关门弟子,怎么没有投在廖家麾下?”

    “……喔?你的意思是?”

    “廖家,谦恭爱人之名尔,只能得泛泛之辈为之驱策。廖太守虽有广纳贤才之意,奈何招纳寒门之心不诚,难道寒门入江衢,就是为了能在山云书院进学?日后若天下有事,廖太守真能倚重于此?……今后如何,还要再观,吕先生莫要过于忧心了。”

    “……”吕谋忠看着虞君樊,一言不发。其实他说此事,又何尝是为了自己,不过是找一个话头,抛砖引玉,希望虞君樊在黔中有所作为。

    却听虞君樊续道:“……不如先生回到郡中后,将科举办好,再扩充些门类,今虽不能广于天下而告之,然但凡做得好了,便总有用到的一日……”

    “也是啊……”吕谋忠思及此处,亦只好应承如是,然又另起了话题:“对了,这次来见山云子,可解了你心中之惑?”

    “分条缕析,君樊已有忖度。”

    “……那就好。”吕谋忠道。

    虞君樊看了吕谋忠一眼,作礼道:“那君樊不叨扰了。”

    吕谋忠摆了摆手:“你去吧……”

    看着虞君樊挑帘而出,翻身上马,纵赤驹而去,吕谋忠心下不由得微微一沉。

    他和这位虞家少爷虽有往日羁绊,可两人之间,却一直有一大事未决——那便是主仆之分。

    按说自己年轻时曾为黔中郡郡丞,曾有臣名,可虞父于自己,亦曾事之以师礼。且虞父故去后,乃是自己以雄踞一方的太守之姿,为虞君樊暗中筹谋,才令他得以有伸展之机……

    虞父西征巴蜀而亡,若不是自己尽力收拢其旧部,那些称虞君樊为‘少主公’的人,怕是早就树倒猢狲散了。且那次败绩太过惨烈,正是世家谋于东窗所下之毒手,方使大计功败垂成。自己从那以后,便再也不相信世家之人能成事了,一切,都要靠寒门自身。

    吕谋忠有些疲惫地呼出一口气,这么多年来,在虞君樊还没有长大的时候,是自己一个人在勉力支撑……在漫长的独自守望中,吕谋忠亦早就下定决心,要以一己之力扭转乾坤。

    于是在内心里,吕谋忠一直只将虞君樊作为小辈扶持,所帮助之事,也是顺势而为罢了。他从没有期望过,虞君樊能自己闯出一番雅名;吕谋忠甚至曾经觉得,虞君樊若是日后在虞家没有安身立命之地,倒是能来汉中郡辅佐自己的儿子……

    可是这一切打算,都随着虞君樊渐渐长大而失去了掌控。

    虞君樊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打算,虞君樊甚至都不愿意开门立户,也不知他究竟在筹谋什么……

    想到这里,吕谋忠的嘴角,不禁挂了一丝苦笑。

    与虞君樊从小便掩藏自己所思所想,乃至于今日都丝毫看不出心事相比,自己的少年与青年时代,却是截然不同的。

    吕谋忠生在经营镖局的富商之家,从小就英武过人,上马能征,下马即饮。原本每日无拘无束,鲜衣怒马、佳人环抱,是他这样无路仕途的富家公子所应该有的人生……可那曾经无拘无束的自由烂漫,却被所谓‘理想’与现实无情地埋葬,将他就此引上另一条难行之路。

    桎梏与束缚,来自于他下定决心扛起一切的时候。

    那时他身无长物,身后还有虞父托付给他,需要他看顾的一行人马;那是他第一次对所谓权力和名分有所渴求,除了这些,他还需要兵马。

    为了这身汉中郡郡守的蛟纹官服,面对曾经烈马畅饮的友人,吕谋忠第一次觉得自己简直寡廉鲜耻。

    当时那位友人指着龙塌挑眉问他:‘难道一次也不行吗?’

    他无言以对,只能颔首。

    吕谋忠年轻时从未想过,自己会落到这般田地。

    他至今仍记得那一夜,展现在面前的,是从未见过的苍白躯体,因为并不年轻了,所以皮肤显得有些松弛,他从不知道,原来阿凌身上有如此多的战伤。

    当时他宽腰解衣覆上身去,问道:‘以至尊之躯雌+伏于人,你不觉得羞耻么?’

    其实,‘你不觉得羞耻’这几个字,他又何尝不是言于自己:“卖身求荣,但凡是人,便该耻于以幸进上。”

    回答他的是低低的笑,与冰凉的指尖,吕谋忠当时只觉脏腑具焚,天昏日暗。原本说好的一次,再一月之中,又被妄加到了许多次,乃至于后来自己已经麻木了。伸起脚,连大内总管都跑着赶来,给自己跪着穿靴,也许这就是权力的味道。吕谋忠品尝着它,有些自虐地笑了。

    当他终于挂印成为了汉中郡太守的那一日,吕谋忠遣散了家中所有姬妾。他知道从前的生活,那豪放不羁又任意恣睢的日子,早在自己流连帝王寝宫时,就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不过,就是为了内心仅存的那一点执念。

    吕谋忠自忖已经付出了太多;以至于事到如今,他无法容忍他人来与自己争夺主导之权。

    虞君樊看似温和守礼,也从不与人相争,可谁要想一探他心中的究竟,又或想改变他心中所想,却非‘深不可测’与‘冥顽不通’两词不足以谓。

    究竟,该如何办才好呢?

    吕谋忠放下了车驾的帘子,坐在车中假寐起来。

    ☆、第57章

    看着窗外漫道雄关,吕谋忠随即又想:“都说阿凌病得重,也不知他好些了没有……他若是现在去了,却是令我不好腾挪啊……”然后又不禁想:“这次太子新立,我也算拥立有功,日后倒是不用像待阿凌这般委屈求权了……”

    而就在吕谋忠行途之中筹谋时,古骜此时也正好行于路途之上,之前他一直疑惑,为何自己之于虞君樊有误判之处,吹着萧萧西风,看着路途漫漫,古骜忽然灵光一现,明白了过来。

    他之前听云卬所言时,觉得虞君樊屈心抑志,神机鬼械,心深叵测,定然欲将其叔父所夺舞阳侯之爵位连本带利取回,如今一看,倒未必是虞君樊日思夜想,而是为他扬名之人所计——这股带着仇怨的暗隐之流,看似无张胆明目,却潜伏在每一句关于虞君樊的美名之中,倒与自己那夜所见温雅之行不符。

    ……看来,如果世上真有一人,希望报那征巴蜀在外而受暗箭之仇,令虞君樊鲸吞虞家,盘踞巴蜀,那么那个人……一定是吕谋忠。

    他才是站在虞君樊背后的黑影,所以才让自己误以为那片阴暗,便是虞君樊。

    古骜还记得云卬曾言于他,虞君樊在黔中郡可谓被人交口称赞。

    反驳之言历历在耳:“若真如你所说,为何在世家之中,虞公子只有孝悌之名,甚至连一丝才情都不曾有?若他真有虎狼之志,为何他在虞家生活十余载,无人看出;他出门交游,巴蜀那么多名士,也无人看出?他叔父如今已经开始让他掌虞家部曲了……按你的意思,他是把所有人都骗了?”

    原来虞君樊并非行骗于人,所谓骗,乃是隐藏心中真实所想,而将伪装部分示人,令人产生错觉……可前日之一见,虞君樊本就如此浑然天成,如一块美玉,丝毫看不见瑕疵,又何谓瑕不掩瑜?若世上有如此一人,连琴声都听不出阴暗诡秘,这世间,又怎会有人能真正了解他?恐怕,是没有人能看穿他心中所想了……又或,他心中所想明明白白,只不过凡者以己度人无法理解罢了。这个虞君樊,倒还真是个迷呢……

    “大人,不好了!”外面御者的声音响起,将古骜拉出了纷杂思绪。古骜闻言,欠身出了马车,问道:“……怎么了?”

    这御者唤作‘黄二’,乃是山云书院中的奴仆,据说驾车十分精熟,所以方才被山云子指派给古骜此行做了车夫。起初这黄二一听是给‘曾率兵护卫山云书院’的那位御车,忙不迭地便答应下来,连声道:“那次初春来匪寇时,是大人带着我等如神兵天降赶走了贼人,既然是大人有意出行,我自是愿意为他驾马!”。

    这时候,黄二便渐渐勒住了马车,对古骜伸手指道:“大人,您看前路。”

    古骜随之望去,只见那并不宽敞的官道之上,两侧树木葱荣,一颗被雷劈倒之木横拦住了去路,而在那颗横卧之木后,道路亦被毁坏得严重,似乎是前日连绵阴雨使山石泥流冲下所致。

    古骜行路并无经验,便问道:“你常在外行路,可知这该如何?”

    那黄二立即答道:“官道既然走不了,便也只能绕远些,走条小道,错过这一段。”

    古骜点了点头,道:“那便如此罢。”

    “小道就是有些颠簸。”

    “颠簸无妨,只要能走便可。”

    于是如此这般,古骜所乘之车驾便转而行至小道之上,除了没有官道走得舒爽,常常遇见坑洼处,古骜不得不下车与黄二一道推拉片刻,其他倒也并无大碍。行了一日,黄二道:“大人您坐好嘞,前面又能拐到大路上去咯!”

    “甚好。”

    在距离大路尚余十里时,黄二停了车,起身去小解,古骜见黄二就在路边哼着曲撒尿,顿觉有些不雅,自己便往草丛树林中走深了些,这才撩袍解带。

    可就在古骜出完恭,返身准备回到马车时,却从疏密不间的树丛之隙依稀看见,马车周围竟不知道何时已经站了一群人,细数有七,带头的那人握着一把缺了口的破刀,其他几人都扛着锄头或镰耙,倒都是衣衫褴褛又面黄肌瘦,他们正竭力摆出一副恶狠狠之容立在马车身周。

    再顺目而望,却见原来他们已将黄二团团围住,那领头的操着刀就抵住了黄二,而黄二则扑在了马车板上,硬声大叫道:“你们这群贼寇!休想从我这里拿走半分,我说不给,杀了我也不给!”

    古骜微微一愣……他知道黄二亦曾经参加过自己在书院中组织的那次对流寇之伏击。因那次以诈力轻松取胜,书院各人并无太大伤亡,以至于后来随着日子的推移,有些事迹在书院仆役之中越传越离谱。

    古骜曾亲耳听到有人曾在书院妇孺面前吹嘘:“喝!那时我大叫一声,贼人你哪里走!说着我挥剑一击!你猜怎么样?”

    众妇孺都紧张而屏住了呼吸,连连摇头,“快说,快说!”

    那仆役道:“我这一击而出,面前十个贼人纷纷倒地!我道,你们想来山云书院上撒野!也不看看是谁在这里!贼人,你们休想掳掠去半分!”

    众妇孺欢欣鼓舞,纷纷叫好。

    古骜路过偶遇此场景,也就一笑而过了,可如今见黄二对着刀刃还如此嘴硬,不禁上前一步,走出草木丛林,道:“我车里有粮,你们要,就拿去吧!”

    那领头的听见有人说话,不禁一惊,扭头一看,只见一个身着质朴的青年正从高草中一步跨出,长身挺立。说着青年走到了那车夫身前,对领头的道:“粮食都给你们了,把人放了……”

    被饿得饥肠辘辘的几个人一听有粮,便忙往马车中冲,一时间你撞了我,一时间我挤了你,倒一个都进不去了。马车中狭窄,并不能同入,那几个推搡了一番,这才有一个脱颖而出的钻进了车中,翻箱倒袋。

    那领头的拿眼一瞟,也知道古骜是掌事的,便把刀刃从黄二的胸前,移动到了古骜的胸前。

    古骜将这一幕幕都尽收眼中,心下不禁微微一笑。他算是看出来这伙人是半路出家了,不说别的,就说拿着刀指着自己的姿势,就破绽太多。哪怕仅仅学过初等防身之武,要破解也是易如反掌,但古骜此时并未妄动,反而毫不在意地对那不断在马车中翻倒的人呼道:“粮食在靠左边,压在最下面的那个袋子里!”

    黄二心怀不甘地看着那些人一眼,又小声对古骜道:“他们就是来抢米的哩,大人怎么还给他们?”

    古骜亦小声道:“他们没有米嘛!”

    那领头的发现古骜与黄二在交头接耳,便喊了一声:“你!对,就是你!去把米给搬下来!”说着那领头用下巴指了指黄二,黄二咬牙切齿地抿了唇,只好弓着身子在诸人的注目下,钻进了马车中,倒是适才那几个人原本还在争抢,见黄二要给他们搬米,这才都站到车下安安静静地把马车给围了起来。

    古骜这时还有一份闲情逸致,便问道:“今年收成不好罢?”

    众人不言。

    “……唉,你们也是可怜啊。”古骜道。

    “嘿,我抢了你的东西,你还说我可怜?”那领头的一听古骜这么说,便有些生气。

    古骜道:“庶民吃不饱,不是庶民的错,是为官者的错。”

    这时倒是有个站在旁边的扛锄头的听了古骜所言,心有戚戚焉地应了一句:“讲得好。”

    可刚说完,就被那领头的瞪了一眼,把其他的话都瞪回了肚子里。

    古骜心道:“搬得也差不多了,我得留足些两人的口粮到下个郡城……这就跟他们别过吧……”

    正如此思考着,古骜便准备试一试自己曾练的反手夺刀之法,可就在此时,那小路尽头,却忽然传出一阵急急的马蹄声,随之而起的是不远处一声暴喝!

    古骜惊见一匹高头大马踩踏而来,不禁一步便跨开了刀刃,顺势一滚,一个支身,便半跪在了路旁丛中了。

    古骜抬首而望,尚未回神,只见眼前白刃纷纷,刀光阵阵,看不真切……视域中一时间血肉横飞,“砰”的一声,一个首级掉在了古骜身旁,古骜侧头一看,这不就是适才应和自己的那位么?古骜再抬头,只见那领头的重伤之下,已被一柄巨斧嚓的一声,整个身体砍成了两段,这时那拴在马车前的马也受了惊,拉着车就朝前奔去,碾压过路边尚且温热的尸体。

    古骜来不及呼喝,只擦了擦眼睛,抽了口气……终于见血雾散开,典不识满身溅红,手持双板巨斧,目光狰狞扫视了一周,见诸人已毙。这才大步朝古骜迈来,朗声笑道:“古先生!不识来迟了!我想好了,我得跟着你!”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大家定v支持,感谢留言的亲,感谢扔霸王票的亲

    凤梨味棉花糖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1022 17:35:00

    凤梨味棉花糖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1022 17:51:12

    凤梨味棉花糖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1022 17:59:05

    莉莉特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1023 00:01:39

    ☆、第58章

    古骜看着诸人身首异处的尸体,再看看满脸兴奋的典不识,有些发愣,一时间无法尽收神智。

    “你……”古骜抽了口气,忙起身跨前几步,赶到血泊中的黄二身前,伸手摸了摸他的鼻息,见已然完全感觉不到了,这才长长地叹了一声,又看了一眼典不识,痛心疾首地道:“你呀……”

    典不识恍若不觉地嘿嘿一笑,尚自以为功:“古先生!你看幸好我来了,我就说先生会遇见匪徒,你还不信!”

    古骜皱眉瞥了典不识一眼,典不识有些奇怪,心道:“我救了他,他怎么还瞪我。我舍家弃幼地追随他至此,为何一个笑脸也得不到……”这么一想,典不识心中就有些不是滋味。

    古骜一言不发地将黄二拖到一边,有些不忍心看他的脸,却又不得不伸出手,将黄二未曾瞑目的双眼轻轻阖上。古骜站起身,又走到前马失蹄处,将那拖车之马从旁边的泥地里牵了出来,摸了摸它的鬃毛,待它适才暴烈的气息平复下来,这才欠身进到车中拿了一件外衫,下车走到黄二身旁,将他盖好了。抬起脸,古骜看着典不识道:“既然你还叫我一声先生,我就问一句,你知道这是谁吗?”

    典不识看了黄二一眼,鼻子中抽了抽气,见古骜对他并未和颜悦色,典不识便也有些生气地道:“他给匪徒搬米,自然是匪徒了。”

    古骜冷道:“他是我的车夫,山云书院的仆役。”

    “……什么?”典不识微微一怔后,立即倒竖横眉:“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怎么跟匪徒成了一伙?!”

    古骜怒道:“你错杀了好人居然还说这等话?……你以后别叫我先生!我没有你这样的学生!草菅人命,你行啊——”

    典不识一下有些傻了眼:“……”见古骜对他声色俱厉起来,典不识顿时感到一阵委屈——他又不知道那人不是匪徒,那人脸上也没写‘山云书院仆役’几个字,一瞬之间自己又怎么分辨得清?

    典不识初见古骜时,尚带着些期冀与兴奋的心怀,如今终于完全黯淡消散,当下便铁青了一张脸,低了头,把大斧往地上一扔,一屁股坐在了路边的矮石上,嘴里喃喃地辩解道:“……我……我从小就想做豪侠,你之前也说好,说我能做豪侠,怎么现在又变了?”

    古骜不答,只给典不识露了一个背影,典不识见古骜一言不发地跨过那些尸体丛中,躬身捡起一把锄头,走到路边林中,便开始刨坑。典不识盯着古骜看了半晌,见古骜丝毫不理会他,不由得更加生气,这下便难过地转过了脑袋。

    两人默默无言地过了两个时辰,古骜已经挖好了一个丈长的方土椁,与一个单人的坑棺,古骜将那七人并排地搬进了方土椁,又将黄二单独地放入坑棺,这才开始往里面填土。

    典不识一时间只觉得委屈得不行,见古骜一直在忙活,终于忍不住粗声问道:“你在干嘛?”他没有叫古先生,因为古骜不让他叫先生了,他便也赌气不愿叫,只称古骜为‘你’。

    古骜冷冷剔了典不识一眼:“给你收拾残局。”

    典不识眉头一皱,虎了一张脸,又不言不语了。

    过了一会儿,古骜终于把尸体都清理干净了,见典不识仍坐在矮石上望向别处,似乎还在生气,古骜终于走过去碰了碰他的肩膀,叹了口气,问道:“……你怎么过来的?”

    典不识一指那匹高头大马,瓮声瓮气地答道:“武师父送我的,让我骑马来追你。”说罢典不识又指了指被自己扔在地上的双斧:“这也是武师父新送我的。”

    古骜从车上拿出一个水袋,递给典不识道:“把脸上血洗一洗……我问你,你出来了,弟妹怎么办?”

    典不识虎背熊腰地窝着身子,低着头:“……我托付给陈婶了,陈婶说,你日后要带着村里人出山的,要我来好好保护你。”

    听到这里,古骜终是道:“……委屈啦?”

    典不识低着头,不言。

    古骜翻身在典不识身旁坐下,道:“刚才,我也想了……我知道你是好意,但好意不等于善行,但凡人立身处事,难道不该在度上有所忖度吗?你看,这一下死了这么多人,他们真的都罪已至死吗?”

    典不识喃喃地道:“难道你就为了他们,要赶我走?”

    古骜叹了口气:“我怎么会赶你走呢?你来了,我高兴都来不及……”

    “你都说不让我叫你作古先生了……”

    古骜郑重地看着典不识:“你真的想当豪侠?”

    典不识点了点头:“那还用说?”

    “你知道‘豪侠’二字,所包含的是什么意思吗?”

    典不识想了想,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古骜道:“所谓豪侠,便是要惩恶扬善,为天下伸张正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你还记得吗?我以前上课讲过。”

    “可他们是匪徒啊?!杀匪徒,有什么不对?”

    古骜看着典不识梗着脖子不愿认错的摸样,不禁在心中忖度着:

    ‘适才我平静下来也想明白了,这次事情已经发生,人死不能复生,但我怕的是今后他再错杀无辜。

    看来对于典不识,我从前在陈村中时,对于他的教化之功,尚且不够啊……他身上有一身血气,当年如是,到了今天,仍然如是。就如田榕在田家庄如是,被诗书易理熏陶了数载,来到山云书院,仍然是脱不掉旧习。

    如今循循善诱却是无法令他心服口服认错了……当年以大义劝田榕时,也是这般……也是,总不能令所有人,都跟着我所思所想法而行。要令人真心有悔,定要以其愿意接受之法才能行之有效,典不识粗莽如是,我与他讲这么多,未必有一刀而断来得有效……’

    思毕,古骜便换了一个方式,对典不识道:“你有这个心是好的,情我领了,但日后生杀予夺之事,交给我定夺。以后有人需要你相助,或是需要你惩戒,你报给我,我说杀就杀,我说放就放,如何?”

    典不识看了古骜一眼,这才低声道:“你早说嘛!你得给我个准绳!”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典不识忙点了点头。

    古骜站起身,来到黄二的坟前,招手对典不识道:“你过来。”

    典不识走了过去,古骜道:“给黄二陪个不是,认个错。”

    典不识道:“老兄弟,我是真不知道……我杀错了人,我有不对的地方,可我是行侠仗义的,不是匪徒,一但你做了鬼,莫要冤枉在我头上,是那边那几个人把你带下了水,不关我的事。”

    古骜又指了指埋了另外七个人的地方:“这边呢?”

    “匪徒也要?”典不识有些不忿地道。

    古骜挑眉看着他,典不识刚才经受了要被古骜赶走的惊吓,这才放低了身段,只好不情不愿地道:“……你们做匪徒,可怜就可怜在遇见了爷爷我。希望你们下辈子吃饱穿暖,别再出来抢了。你们抢谁不好,抢他,我自然是要跟你们拼命的。”

    见典不识话语中多少带了一丝悔意,古骜便也由之如此了,当下便带着典不识走到车边,亦放缓了声音:

    “你出来,陈村人都知道?”

    典不识点了点头。

    “知道你是来找我的?”

    “嗯。”

    “若是以后查起来,这些匪徒是你杀的,黄二是他们杀的,懂吗?”

    典不识微微一怔,点点头,回过神来,适才被冷落了许久的胸口,这才升起一丝丝暖意。

    古骜道,“通关铭牌上都是黄二的名字,你用他的名字罢。以后在外人面前,我叫你黄二。刚才,我说令你不要叫我古先生,在外行路,这么叫的确不妥,你以后叫我古兄罢。”

    “噢……可是古兄听着多生分?不如叫你大哥罢。”

    古骜微微一怔:“亦可……把衣服换一下,上马。”

    典不识点点头,在一边背起了巨斧,跨上了自己的那匹高头大马;而古骜则因为损了车夫,便只好自己摸索着驾车。

    前面又行了十里,很快就转出大路,上了官道,方向远近倒是好辨认了,不久古骜便带着典不识,到了前方驿站歇脚,又经过一天的路途,终于进入了颍川郡地界。

    古骜驾着车,典不识牵着马,两人入城时递交了通行之牌,这才来到了颍川郡郡城脚下。古骜举目而望,见此处繁华之景不及江衢,但防务一等,却是做得极好的。适才进城门时,古骜曾专门留意看见,那瓮城之上,修出了高半丈的城墩,倒是能在围城退敌时有些用处,看来这位颍川郡太守倒是位守成之人。

    一行到了郡府别馆,古骜与典不识入住其中后又沐浴更衣,将行路服换上了干净的衣衫,这才将山云子的荐信着人呈上。

    在等待回信的这段时间里,古骜一个人骑着马沿着颍川郡郡城的城墙转了一圈,细观之后,发现其防务一等,倒皆是模仿得江衢郡,看来廖家还真是兄弟同心。再次回到郡城别馆时,已是傍晚,古骜递上的荐信亦有了回音。

    晚暮间,一位自称是郡中幕府中舍人的郡吏,前来拜别馆访了古骜与典不识,他将山云子的荐信恭恭敬敬地返还呈上,客气地笑道:“本来……郡守大人是准备亲自摆宴款待二位的……可惜,晚上郡守大人忽然身体不适,这才有所不便……然,又想着郡丞来代为宴请大人,可惜郡丞又今夜正好有客在家,这才不得已令下官来作陪,呵呵……不知大人,来我颍川郡,有何指教啊?”

    古骜微微一愣,问道:“那郡守大人的病,是不是这阵子一直都好不了了?”

    “这个……”那中舍人有些尴尬地道,“下官不敢说……”

    古骜点点头:“那也无妨,我游学四海,最喜登山游水,不知颍川有何盛景,能否借地图一观?”

    那中舍人想了想,道:“若是只看一眼,倒也不难。大人请跟我来……”说着,那中舍人领着古骜来到一处幕府之舍,推开门,点亮了烛光,只见里面挂着一幅颍川郡地图,古骜细细地看了片刻,那中舍人指点道:“郡中有三水五山,若是大人想登山,倒是只有朱华峰可一看,这西边的屸山,岳山,有些流寇出入,大人还是小心为上……”

    古骜点点头:“多谢提点……不知若是登山,可否需要郡守特准之令?”

    “这都好办,在下便能为大人准备一张。”

    “那真是多谢了!”

    回到所住别馆中,古骜送走了中舍人,阖上了门,典不识这才在一边道:“那郡守是看不上我们,才不见我们的罢?”

    原来自从与古骜约定之后,典不识平常之事,倒都交由古骜定夺。只是在两人相处的时候,典不识才会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古骜微微一笑:“又何必令他看得上?”

    “你明日是要去爬山吗?”典不识问。

    “这些水文地理,天下四方之地图,我早在书院承远殿中就看过背过,今日此说,不过是想看一看如今颍川郡,与过去是否有变革沿袭,照此一观,倒并无多少……明日我们便去山川河流实地勘察一番罢……”

    典不识道:“那如何去呢?”

    古骜道:“你有马,我也有,不过我还差一副马鞍,明日一道买了便是,车驾先停放在此处,应该无虞。”

    典不识嘿嘿一笑:“这样倒好!我还真不曾晓,原来云游天下便是游山玩水!”

    古骜亦笑了一声:“你明日就知道了。”

    第二天古骜一早起来,便给马配了鞍,与典不识一道驰出了郡城,朝颍川郡中的大山奔去。其实古骜如此遍历,又何尝是为了游山玩水。果然不过半日,典不识便叫道:“马不停蹄,看了一处又一处,没有一点逍遥气韵!”

    古骜笑道:“我们本就不是来玩的。”

    其实古骜如是实地勘察,正乃为了解各处地形地貌,原本整个颍川郡之地图都在他心中,但却从未真正实地看过。

    古骜与典不识这么一路纵马而去,倒是又发现地图上许多不曾标注的攻守之处,每到一处,但凡有所裨益,古骜便在自己随身所带的绢布中加上一笔。

    举目而望,古骜指着一处峭壁,对典不识道:“这里倒是一处驻军的好地方,看得出来吗?”

    典不识摇摇头,古骜解释道:“山上有水而不旱,绝壁陡峭易守难攻,后山茂密又可作狩猎藏粮之资,甚是有利啊!”

    典不识疑惑道:“那这里为何没有驻军?”

    “只是现在没有而已,”古骜微微一笑,“另外此处也有不便,三千人驻是最佳,再多便不行了。”

    古骜与典不识就这么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评,一路记,不过十五日,便将颍川郡大体勘察完毕,这一日来到最后一处高岭,原来此地已有郡中守军驻扎,那巡视的什长一看见典不识与古骜两人纵马已近,便喝道:“何人?”

    古骜令典不识将郡丞中舍人授通行之令奉上,那什长这才道:“你们是要过山那边去么?”

    古骜点了点头:“正是。”

    “跟我来!”说着,那什长将他们领到了一处关隘处,只见里面就是营地,外面一间木栅,一共三层,开了门便能出山。

    “你们在此稍待片刻,营中有大事,现在不能开栅,等大事毕,就令人带你们过去。”那什长交代道。

    说着领着古骜来到旁边一间小舍,里面有桌椅板凳,似乎正是专为远客休息所设。古骜来到窗边朝外看去,典不识则一屁股坐了下来,吐出一口气,伸手便解下腰间酒袋来喝酒。

    那站在门口的什长闻到酒香,看了典不识一眼,典不识立即举了举酒袋,问道:“大兄弟,要不要同饮?”

    那什长摇了摇头,道:“你喝。”

    典不识一路上困乏得很。古骜一直心有所思,倒令典不识有些无聊了,古骜又不能陪他夜晚畅饮。这下看见那什长嘴角松动,典不识便笑道:“来嘛!一道喝才美味!大兄弟,我给你倒!”说着便在桌上拿起一个木碗,就要把自己的酒倒给那什长喝。

    那什长忙摆了摆手,道:“心意我领了,但是今日真是不敢喝!”

    古骜看到了这一幕,不由得问道:“美酒在前,为何不敢喝呢?”

    那什长道:“你没看见外面在干什么呢?”

    古骜从窗边望去,只见其中杀气腾腾,那高台上似乎在执行军法,便道:“那人犯了什么错?”

    “唉!”那什长叹道,“那是咱们副兵统,要说他犯了什么罪,不过是当班的时候喝了一壶酒罢了!”

    古骜一怔:“我倒没想到,贵军军法如此之严呐。”

    那什长冷笑了一声,这才坐到了典不识对面,放低了声道:“什么严?兵统日日饮酒,帐里还有美娇娘……”

    古骜上前了几步,也坐到了桌边,不禁微微前倾了身子,问道:“那为何此人喝了一壶酒便要治罪?”

    那什长道:“你们是外来人,怕是不知道。我们这营中,之前战功最大的便是副兵统,可奈何副兵统是小姓,当不了正职,每次上面派下来的兵统又带不了兵,之前几年换了三个兵统了,如今这位,据说是郡守的亲眷,治军最是说一不二,这不,要拿副统开刀哩!”

    典不识炸了锅般皱眉道:“怎么能这样,功劳大就该做老大,副兵统早就该是兵统才是。”

    古骜闻言微微一笑,对那什长道:“我这兄弟便是这般口出无忌。”

    那什长摇头哂道:“这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世上不都是如此么?大姓和小姓,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小姓的再怎么翻腾就是翻腾不过那个世道去,大姓的生下来就统御一方,这是命定的。你这兄弟,也太没眼界了点。”

    古骜道:“的确是我们没眼界,我们一直都不知,这大姓小姓在军中,功禄爵位究竟是个怎么分法?计功算劳,大姓小姓又有什么分别?还求您给我们详解啊……”

    古骜与典不识两人从大营出栅,绕到山这一边时,典不识的脸色就一直不好,走了半晌,他忽然赶上几步,凑近古骜身边道:“……我今天算是知道,为什么大明天王要整军出山了,这也太欺负人了!”

    古骜道:“觉得委屈,不过是一时的意气。意气又有什么用?”

    “……那大哥的意思是?”

    “我等既为万物灵长之人,路遇不平时最贵重的,便是知道该怎么办。如今遍游四海,不外乎为深究两件事而来,其一,究竟什么样的天下方才最好;其二,这般天下如何才能致力以成。现在这些你看见了,先把意气存在心中,时时留意,夜夜思考,日后有用到的时候。”

    “……那……我们以后也要像大明天王那样行侠仗义吗?”典不识不禁追问。

    古骜一挥马鞭:“不能像他那样,他那样只有一条死路,我们能比他做得更好!”

    ☆、第59章

    不久,古骜与典不识便勘毕了颍川郡风物地理,便直上河间郡而去。

    河间郡同颍川郡一样,都处廖家同宗之人治下,可古骜驾着车沿郡城而观,却见那武备一等,却是赶不上颍川,更别说江衢了。城墙许多缺口之处,年久失修,瓮城修的也不甚大,许多八王之乱时的遗迹尚存……

    进了郡城,其中亦熙攘热闹,四处皆是沿街叫卖之商贩,倒是一点也不见江衢与颍川二郡中守卫森严的甲士,目所及处,全是一副百姓安乐无求的景象,就连典不识这个平日里反应迟缓的,都在一边诧异道:“这既郡城,怎么一点没气派似的?”

    古骜问道:“……何谓‘气派’?”

    典不识道:“这儿房子也不高大,看起来没丝毫威严之相,城墙也不整齐,城中人骑马的少,穿锦衣的也少,但百姓倒是多……”

    古骜笑道:“你是说这河间郡不及江衢郡中,楼宇墙囿之间那般华丽风骚罢?”

    典不识点点头,道:“大抵就是如此了!”

    两人一道在郡城别馆住下,古骜照例递了荐信,令典不识在房中等待回音,自己则纵马而出,又将郡城沿着城墙看了一遍,回到舍中,荐信尚未有应,典不识一个人坐在房里,见古骜来了,不由得有些抓耳挠腮地道:“……我也想出去看看嘞!”

    古骜道:“行,我在此处等着,你出去顽会,不过晚上得回来。”

    典不识立即站起身,叫道:“好!”

    “出门在外,谨言慎行,若遇什么大事不决,来找我。”

    “大哥,你放心。”

    典不识走后,古骜便打开行李,开始在房中整理这段时间所勘所载的信息文字,将它们都分门别类地归好,又研了墨,准备自己写一些所触所感作为批语,可不曾想到,自己正在忙碌的时候,却探头探脑地进来一个锦衣少年。

    古骜一看来人,便放下笔,问道:“这位是?”

    那锦衣少年穿着极为富贵,华服上暗纹隽秀,在烛光中微衬出精雅亮泽,面庞倒是如常人少年般,端正有余却也并无出彩之处。

    古骜端详那少年的时候,少年也望见了古骜,他摇了摇手中的荐信,带着些期冀道:“你是从江衢来的么?”

    “正是。”

    那少年脸上兴奋之情更盛:“……那你也是在山云书院中进学的?你认识我堂哥么?”

    古骜再次打量了少年一番,细而观去,只见少年面目之间,倒似和廖去疾有一两分相似……但不同之处是,廖去疾若立远而观,总能令人感受到些名士派之风韵,且气质上佳,可这位就乏善可陈了……古骜大概猜到他的身份,但仍然问:“……你堂哥是?”

    那少年有些自豪地道:“我堂哥就是天下人都知道的四大公子之一,廖去疾啊!”

    古骜微微一笑:“我认识他,可惜和他不太熟。”

    “噢,”少年有些落寞地叹了口气,“我父亲还说我能来找你玩会。”

    “你父亲也是山云子的学生吗?”

    那少年摇了摇头:“我父亲只是游学住过山云书院,去找我伯父的。”

    古骜点了点头,又道:“那你伯父也曾在书院游学?”

    那少年道:“我伯父不曾,我伯父一直在江衢练兵。”

    古骜微微颔首。

    那少年又追问道:“……那个……我堂哥平时,是不是特别厉害?”

    古骜微笑:“我不是很了解。”

    那少年有些失望地叹了口气,又道:“那江衢,是不是比这里好玩?”

    古骜道:“河间郡全境,我尚未游过,既然未知,又何能作比?”

    那少年闻言,眼睛微微一亮,笑道:“那你要游河间郡吗?”

    古骜点了点头,道:“我的确有打算,想在四处都看一看。”

    那少年道:“这个不难,我能带你去。”

    古骜微微一怔:“这……”

    那少年有些急切地道:“让我带你去嘛!你是我堂哥那里书院中进学的,既然来了,我就得好好招待你,否则岂不是待客不周?”

    “还未请教尊姓大名?年方几何?”

    那少年微微一笑,露出一颗虎牙:“我叫廖清辉,过了年,就满十四了。”

    古骜点了点头:“在下古骜,只是觉得劳动廖公子怕有些不妥。”

    “这有什么?反正我也没什么事。”廖清辉有些不好意思地看了古骜一眼,“郡中也没什么人能陪我玩……”

    两人正说话间,门吱呀一声响起,却是典不识回了,典不识见房里有人,也是一怔。倒是廖清辉刹那之间,看见典不识一张黑脸被烛光映衬得明暗不清的模样,腿不由得一软,一时间便要跌到,古骜伸手扶住他站稳了,向廖清辉介绍道:“这位是我兄弟。”

    又对典不识道:“这位是廖公子。”

    典不识一瞧廖清辉满脸惊恐的样子就有些来气,便一言不发地从廖清辉身旁走过,虎步生风。廖清辉被吓得不轻,只敢小声问古骜:“这位壮士可是你同宗?”

    古骜摇了摇头,将廖清辉送出了别馆,临行的时候,廖清辉还挥手道:“我明日辰时来找你!我带你去郡中转转!”

    回到房间后,典不识问道:“那究竟是谁啊!”

    “江衢郡郡守公子的堂弟。”

    典不识皱眉道:“脚软得和兔子似的,真没用。”

    古骜微微一笑:“刚才出去看了什么了?”

    典不识叹了口气:“什么都没看成,丧气!这儿有的,江衢都有,这儿没有的,江衢也有。”

    古骜点点头:“今日看了粗略,明日我们再细观。”

    第二日古骜和典不识早间梳洗用膳毕了,刚一走出别馆的大门,便看见百余廖家部曲,已经在门口列好了队伍,廖清辉一看见古骜,便跳下马来,跑到古骜身边道:“我本来不想带的……”说着,他拿手指了一指那百人之队,哭丧了一张脸:“可父亲非要我带……”

    古骜点了点头,道:“那我们走罢。”说着,便与典不识一道,从马厩中牵出了自己的马匹,一道上了马,古骜道,“我想从南边的崏山看起,再途经鳛水,如此行路,不知可否?”

    “你想从哪里看,我都无妨的,我就跟着你们就行。”廖清辉道。

    古骜伸手扬鞭起蹄,三人便一道向城外纵马而去;而廖家那一百部曲,则隔着一段距离,跟在三人身后。

    古骜道:“廖公子,世上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游历四方,便是为了看尽书中所学,我曾在书院中读过关于河间郡各地之风貌,农田作物一等,不知然否,这一路行去,还望廖公子指正。”

    廖清辉一听要他指正,忙摇头道:“……我指正不了,你尽看就是。”

    马蹄急处,古骜丝毫不避讳地与典不识说起河间郡山河纵横,哪里适合守备,哪里适合集结,哪里适合进攻,哪里可以屯粮,哪里风土如何。因为此次比周游颍川多了经验,再加又与廖清辉一处,一路上倒是顺畅许多……原先在颍川郡只能略看而不能细究,但在河间郡中,有了那一百廖家部曲相随,古骜倒是每至于一地,都能将县令请出来相询县中事物,遇到不明白之处,甚至还能在田间地头,与里正相谈。

    这般考察勘探一路,古骜一行,便在河间郡逗留了二十余天。

    马不停蹄的奔走,令习惯了温香软怀的廖清辉有些吃不消,可他一咬牙,不是让那部曲百夫长牵着他骑马,就是在县城中借了马车小憩,总算是硬挺过来。

    古骜自然看出来廖清辉的疲倦,多次相劝:“廖公子若是累了,不如回去休息片刻?”

    廖清辉摇摇头,“我不回去,你们是从书院来的,我从未想到,你们竟然如此认真进学。这是我不曾见过的……你都如此,我堂哥定然更加厉害,我作为廖家子孙,不能落后了。”

    第13节

    恋耽美

章节目录

反骨之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书屋只为原作者阳关大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阳关大盗并收藏反骨之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