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骨之人 作者:阳关大盗
第33节
陈江点了点头,遣散了周围人等,仇牧小心翼翼地关上了门,转身对陈江道:“……对你说一件事……”
陈江点了点头,“公子请讲。”
仇牧道:“……雍公子给我来了一封信,说朝廷不日就要嘉奖汉王大捷,要从上京直接运一批粮草来支援抗戎,把这封信给汉王的时候,我想……”说着仇牧从怀中抽出了信笺,果然上面有鎏金的‘摄政王府’几个字,仇牧继续说:“……我想跟汉王说,我去接那批粮草,你说,汉王能同意吗?”
陈江愣了一下:“……这……”
仇牧道:“……我也不明白……你说,汉王不会疑心我通敌罢?”
陈江道:“汉王明察秋毫,你若没通敌,他怎么会疑心你通敌?”陈江想了想,又说:“这件事事关重大,你怎么来找我说了?我可拿不了主意。”
仇牧挠了挠头,道:“……你把渔阳城中百姓安抚得好,粮饷也从来没出过差错……又是本太守的郡丞……”
陈江道:“这件事,如果你见汉王之前,一定想找个人商量,为何不去找虞太守?虞太守与汉王亲近,人素来又是极温和好说话的。”
仇牧道:“……你说的有理,我这就去拜访虞公子。”
☆、第142章
仇牧径直来到了虞君樊的住处,守门的虞家部曲对仇牧说:“主公昨日一早便出去了,尚未归来,不如公子明日再来。”
仇牧有些焦急地来回踱步,问道:“虞公子去做什么了?怎么这么久不回呢?”
那虞家部曲心知自家太守领了汉王之命,前往渔阳之北,与汉戎混血之部洽谈去了,但他并不准备告诉眼前的这位求见者,于是他便对仇牧摇了摇头。
仇牧见状,叹了口气,道:“我就在这儿等着他。”
那虞家部曲道:“既然如此,公子里面请。”
仇牧负手入了门,撩衣坐了下来;这一等,就等到了晌午。
晌午的时候,虞君樊便回了,不过没有直接回到住处,而是先去了古骜房中。虞君樊一进门,古骜就放下笔,推开椅子,站起身几步走上前去,为虞君樊解下披风:“君樊,路上辛苦。”
虞君樊回头对古骜笑了一笑:“倒没什么辛苦的,刘之山听说汉王能把那片牧场划给他,去戎地探虚实的事,已经满口答应下来。”
古骜携着虞君樊的手坐到了桌边:“我就知道,这件事交给你,定然万全。”这时侍者上了茶,虞君樊端起茶盏轻啜了一口:“……是不是万全,还要看后面的情势,别急着夸我……”
古骜笑了:“……饿了吗?我让人上菜吧。”
虞君樊看了古骜一眼,忽然站起身,一只手搭在古骜的肩上,弯腰吻了吻古骜的侧颜。古骜仰面看着虞君樊,虞君樊又吻了吻古骜另一边脸颊。
古骜伸手捧起虞君樊的脸,对着他的唇亲了上去……一边亲吻着,古骜的手一边抚摸着虞君樊的背脊,伸到暖裘内柔软的锦衣上,隔着锦衣,仿佛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
两人的唇轻轻分开一条线,有些气喘,虞君樊被古骜拉着坐到了古骜腿上,古骜笑着低声问:“……不想吃饭啦?”
虞君樊低头看着古骜:“不过是想亲亲你,谁叫你把我拉过来的?”
古骜说:“我有些不想吃饭了,我们坐过去那边榻上去好么?”
虞君樊道:“……青天白日的,不好吧。”
古骜双臂环着虞君樊的腰:“……上次被打断,倒让我心痒了好几夜。”
虞君樊笑道:“军机要事,又有什么办法。”
古骜重重地叹了口气:“唉!”
虞君樊揽住古骜的肩膀,额头抵着古骜的前额,低声问道:“……之前我就一直觉得奇怪,栈道被冲毁的事,你怎么一点也不担心似得,那天也让陈江照常发放配给粮饷,可又没见你派征粮队下去征新粮;这军中的粮食,不够十五日了罢?”
“也就十日多一些。”
“……那怎么办呢?”虞君樊伸手缕着古骜的发。
古骜道:“叶雄关若能修好栈道,也就这十多日、至多一个月的事,我还等着十三部的人来偷袭呢。可现在好像一点动静也没有,说来也奇怪,摄政王那边,也应该有动静啊,我倒要看看,他们能做到什么地步。”
虞君樊笑了笑:“原来汉王是放了一个饵,愿者上钩呢。”
古骜道:“若只以征戎的胜败来说,我不该这样冒险;可摄政王到底和戎人有多少羁绊牵连,我倒是想探探虚实。毕竟以后,总有一日会交手。”
虞君樊亲了亲古骜的额头:“……你这个样子,我真喜欢。”
这时有人在外面通报,说一位虞家部曲从虞君樊的住处前来求见,虞君樊只好从古骜身上下来,理了理衣衫道:“进来吧。”
那虞家部曲进门上前一步,对虞君樊道:“仇公子今晨求见,问及主公何在,如今已等了许久。”
虞君樊和古骜对望一眼,都心道:“来了!”
虞君樊对古骜道:“既然如此,仇公子还等着,我不陪你吃饭了。”
古骜点了点头,微笑:“去吧。”
……
怀歆这几日除了继续训练尚存战力的铁浮屠,安抚伤员,更重要的,便是监视戎人十三部的方向有无异动。
铁浮屠已经被看过一次,破法也许很快就会被戎人研究出来,因此怀歆心中难免有些忧心……而新的战法,则是怀歆自从上郡被破以后,就一直日思夜想的,可惜此种战法虽然作战强悍,冲击力该不亚于铁浮屠——但极容易被戎人学去。
建造铁浮屠所需要的完整铠甲,是戎人无法获得的,可这种新战术所需要的东西,却不过是一个极为微小的改动,只要见过一次,便能模仿。
怀歆执掌了义军骑兵大印后,自从铁浮屠大破戎军,便不断地实验着新的战法,可却总是不尽人意,怀歆心想,也许只有最后对上右贤王的决战,才能把此利器示人,一次性地击垮戎部方可。
在怀歆的想法中,从未有过与戎人妥协之意,他所有战术的立足点,全是击溃与歼灭。
这日他一个人立在帐外,遥望着十三部的方向,身旁全是士兵操练的喊杀声。“怀公子!怀公子!”一个少女的声音传了过来,怀歆来不及回头,就看见典小男迎面冲了过来,躲在了怀歆身后:“姐姐抓不到我!”典小女追着典小男极近,一个没收住脚,便撞进了怀歆怀里。
怀歆的脸上升起一阵不正常的红晕,典小女忙跳开:“哎呀!怀公子,你怎么啦!”
怀歆退了一步,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到那边去玩。”
典小女也不管抓典小男了,仰头问怀歆:“怀公子,你还好罢?”
“……我没事。”
“我……我知道你不开心,不该惹你生气。”
“……”
“我错了啦!”典小女小心翼翼地拉住怀歆的衣角,典小男心想:姐姐这是怎么了?刚才不是还说,让我跑到怀公子身边来……是为了……
“没事,我没生气。”怀歆说。
典小女说:“那你为什么不开心?”
怀歆深吸了几口气,面色终于恢复了如常:“哪有什么开心与不开心?你怎么专门问这样奇怪的问题?”
典小女撅起嘴,说:“……你就是不开心嘛!上次你从渔阳郡城回来,你就不开心。你说去送什么信使的信,可是你回来的时候,坐着发呆,我都看见了!”
怀歆忽然生气起来:“谁让你在军营里乱跑,还有没有规矩了?”典小男在一边被唬的一愣,典小女得理不饶人地脖子一梗:“……你被我说道痛处就要赶我走!”
怀歆别过头去,找来一个士兵:“把他们带回帐子里,乱跑像什么样?”
☆、第143章 (改bug)
看着典小女和典小男被带走,典小女一步三回头的样子,怀歆叹了口气,转过了身,继续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中。
城外的大帐,掀开一层帘子,就能感到北地大漠孤烟的肃杀,和渔阳郡城中的安然是不同的。怀歆喜欢这种感觉。
古骜曾请怀歆在渔阳郡城多住几日,也便一同商讨接下来的抗戎事宜,可怀歆还是以要操练兵士为由拒绝了。古骜当时说:“操练之事,交给诸将就好,还是先筹谋抗戎策略为上,再者,事必躬亲太过操劳,我只担心你身有不豫。”
怀歆答道:“怎会不豫,我平生之志便是抗戎,我住在大帐中,听着外面操练的喊杀声,心里还踏实些。”
古骜笑道:“我倒是忘了,你从小就是在这里长大的。”
是啊,他从小就是在这里长大的。
怀歆看着北地落日的景色,不由得又有些伤怀,在北地,他总是会想起自己的父母,然后想到他们也在这片土地上以兵戈战戎,悲情中又会生出一些壮志。
可同在北地长大的仇牧,却似乎并无怀歆这番志向。
渔阳城中,虞君樊这时刚跨进门,仇牧便从椅子上跳起来一般,几步上前便拉住了虞君樊:“虞公子,你终于回了,在下等了你好久!”
虞君樊笑道:“仇公子还没用中膳罢?里面请,边吃边说。”
仇牧连连点头,跟着虞君樊就进了内室,几杯热酒下肚,仇牧便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对虞君樊倒豆子一般地说了。虞君樊听罢叹了口气,道:“……粮草之重,关乎三军。公子贵为渔阳郡太守,如此亲力亲为,心意可嘉,只是公子若率轻兵出城,至于上京,只怕北地将士忧心公子安危,人心浮动,反倒不妥……”
仇牧有些委屈地说:“……你不知道我的苦衷,我许久没见过他了,我这几日还想给他画一幅画像,可是都有些记不清他长得模样……我又想,这许久不见,他一定变了些,可我却没办法看到。”
说着仇牧又自饮了一杯,“汉王早将北军部编入了抗戎义军,他们也都很好,据说前几日铁浮屠大败左贤王,他们杀敌有功,还在义军中升了官爵呢,我把大事都托付于汉王,如今大仇得报,父亲在天之灵定也得宽慰,我心中着实欣慰,于功名上别无所求了。我仇牧没愧对先祖,也没愧对这些北地将士,更没有愧对北地百姓……如今,我只是想回上京去看一看,也不行吗?”
虞君樊看着仇牧,道:“……也不是不行,只是有些难料,毕竟之前你与摄政王有些龃龉,我担心他不利于你。”
仇牧以袖捂脸道:“……可如今我好端端的,是我当初利用了他对我的信任,暗算于他,不知他如今过得如何……每想到此处,我心里就愧疚不安。”
虞君樊道:“仇公子那次是为天下国家计,如果没有那一次,如今又哪里有义军出天水抗戎?你万不要本末倒置。”
仇牧道:“……我知道我说错话了。可我就是想去上京……虞公子,我知道汉王满心都是征战,我画完《汉王出天水破戎图》,就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了,所以我不敢和他说,我怕他疑心我通敌。我与你说,你就不能帮我想个办法么?”
虞君樊沉默了一阵,问:“摄政王给你的那封信呢?”
仇牧把信从怀中取出,小心翼翼地递给了虞君樊,虞君樊取出信看了片刻:“……既然你意已决,我试着劝劝汉王,如何?”
仇牧擦了擦眼睛,忙作礼道:“那就全拜托虞公子了。”
……
渔阳城内纷纷杂杂,上京之中,亦波诡云涌。春气潮湿带着一丝阴冷,皇宫中也挥不去寒意。御书房烧着火炭,暖气从火盆中一点一点地升腾而起,却仍暖不住空旷。
雍驰被赐了座,正坐在小皇帝对面,与他谈心。雍驰道:“陛下,汉军接连大捷,如今天下世家,十有四五都派了子侄去汉军中参与抗戎事,他们或战死于北地,或立了功勋,却由汉王为其赐谥或加官进爵……这抗戎的功劳,不算在世家头上,却算在汉王头上;这嘉奖的旨意,汉王也不请示朝廷,却自行封赏……以臣之意,不妥呀。”
小皇帝点了点头,道:“确实不妥。朕当年体恤汉王是个心怀国家的,才给他进了王爵。世家在封地自行封赏也就罢了,他一个寒门小姓,竟然也在渔阳如此……”
雍驰道:“……此人不臣之心,昭然。”
小皇帝道:“那爱卿有什么好办法么?”
雍驰道:“皇上若是现在下旨责备他,就怕五王不服啊。臣听说,汉王大捷的时候,五王可是急着送贺礼贺信,据说广平王世子都去了,皇上登机那会儿,他都没来。”
小皇帝道:“……这也欺人太甚!”
雍驰道:“正是。而且汉王扯起抗戎的大旗,赢了,他得民心;输了,若是戎人打过来,受损的还是京城,还是皇上的国本——虎贲与奋武二军。”
小皇帝道:“朕从前还以为五王都是忠臣良将,这才破格封他们为王,如今一看,竟然如此是非不分。爱卿,朕以前受五王的挑唆,有些错怪你了,你倒是给朕想个办法呀!”
雍驰道:“这汉王究竟如何狼子野心,臣准备试他一试,此次北地大捷,皇上不如大为嘉奖,并援以粮草,让汉王亲自入上京谢恩。如果他不敢来,则定是有不臣之心;若是他来了,皇上再慢慢教化他也不迟。”
小皇帝道:“爱卿妙计,朕立即就颁诏。”
雍驰道:“皇上,此次汉王若是接招,不知他带多少兵甲来,臣要多调些虎贲以为应对。”
小皇帝道:“什么?他还敢带兵来?”
雍驰笑道:“请皇上拭目以待。”
雍驰从御书房出来的时候,站在台阶上停了一会儿。他的目光越过了层层叠叠的宫闱,望向了远方的天空,天阴云湿,愁云压城……雍驰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他笑了笑,抬起步子,向宫外走去了。
之前多么恶劣的形势,如今随着古骜在戎地的节节胜利,随着恐惧与担忧渐渐蔓延在上京世家之中,他雍驰总算是一点一点扳回了局面。
既然小皇帝当初能被不切实际的‘亲政’二字诱惑,在五王的挑唆下疏远他这个亲舅舅;那也同样,能在五王以‘平世庶’为邀,愿与汉王共分天下的恐惧中,向自己这个血缘上的亲人靠拢。
思及此处,雍驰心中冷笑了一声:就这么个庸才,也配做皇帝?如此不知进退,居然还是先帝从子嗣中千挑万选出来精明的!可见那被擒的左贤王该是更加了愚笨了,也难怪会败在善使阴谋诡计的古骜手下。
自从在汉中被兵谏以来,雍驰痛定思痛,把各方的态势也摸得清楚了……
雍驰自忖从青年时起奋发图强,在浑浊日下的世风中,也算一道清新之气,由此得了许多长辈、贵人青眼。后来交由他训练的虎贲亦军纪严整有素,未负国恩,将许多纨绔的世家子弟培养成了随他南征北战的骁将,一时间人人振奋,人人向上。他雍驰亦在那时声名鹊起,令诸世家有归心之向。
再就是他挂帅大将军平定江衢之乱,手起刀落,干净爽利,甚至让人看到了这个分崩离析的四海,再次九州归一的光曙。
因此他受封摄政王。
可征汉中一战,却另那些推他到这个位置的人大失所望。他还是太年轻、太气盛、太轻敌……因他气盛,在平江衢之乱时的势如破竹,在征汉中时却变成了兵败如山。
他的营盘散落了,曾经压抑着的、被他用血腥手段吓阻的、被他用胜利的希望迷惑的,一时间汇聚成反对的暗流,全喷涌而出,几乎让回京的他猝不及防。可好在,他还有兵权……虎贲中兄弟的交情,让他有了辗转腾挪之机。
雍驰回忆着那些自己最难的时光,那些日子历练了他,如果说他之前是刀刃寒光出鞘,如今他已经半隐了锋芒,那藏在剑鞘中的利刃,只比从前更为锋利。
雍驰沉默地走在皇宫里……他看着老树长了新芽,严寒已经过去,春日已经来临,雍驰不禁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那些反对他的人,嘴上骂他不抗戎,甚至在朝廷里话里话外推崇汉王,可这些人心里却未必不忌惮寒门;
那些说起来和五王称兄道弟的人,若是真要他们把自己的利益让给五王,那可要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如今,在五王与汉王‘共分天下’的恐惧中,他们又会如何做呢?
他们能指望的——不还是虎贲吗?
他们不还是要躲在自己的羽翼之下吗?
情势,与去年不一样了呢。
雍驰一步跨出了宫门,乌骓已经在门外等好了。
☆、第144章 (捉虫)
“报!戎人十三部方向有五万人马,全是轻骑,直向渔阳日夜兼程而来!约莫还有一日路程。”
古骜接到战报的时候,正在穿铠甲,最后披上赤色的披风,将那雕花短剑挂在腰间。古骜推开门,只见外面兵将列列,战旗飘扬,‘抗戎义军’四字随着北地的西风呼啸作响。
廖清辉和古谦两人分率世家与寒门两列抗戎将领,早已等候多时,古骜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寒门诸将中便爆发出一声整齐划一的呼喊:“汉王!”世家将领则纷纷作礼:“汉王!”
古骜道:“诸位,我义军自从入戎以来,连战连捷,先下渔阳、上郡两座城池,收复河山,后又以铁浮屠大破左贤王十万精锐。为何?只因诸位志安社稷,激怀奋勇;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说着古骜摆了摆手,这时一个义军千夫长头颅被端了上来,古骜道:“可是此人在北地散布流言,说我义军粮草不济,又说铁浮屠在战中折损过半,如今不足万余,万万抵挡不住戎人再次进攻。如此动摇军心,不得不斩!”
这时身后兵甲给每人端上一碗北地烈酒,古骜端酒在手:“如今义军军威远扬,不仅戎人战栗,就连中原亦是震惶。有人劝本王收敛,否则功高震主;还有人劝本王适可而止,养戎以自重……可本王出汉中时,就已立下誓言,不破戎地,不还乡!但凭赤胆忠心,莫问前程官路。今者,本王率汝等,不畏天下众口,戮力征戎,与汝等同袍,上阵杀敌,不求令名,只求开疆拓土,成全心中灭戎之志,扬我国威!”说罢,古骜举杯:“我与诸位饮!”
“与汉王饮!”
义军步兵骑兵两军整肃,誓师毕后,倾巢出城。步兵由古骜统帅,来到渔阳郡西北十里,安营扎寨,与怀歆所率骑兵大营成犄角之势,廖清辉则率骑兵潜伏在大营不远处。虞君樊快马入营,驰至古骜面前:“汉王,仇公子已准备启行向上京去了。他让我把那幅《汉王出天水征戎图》献上,以谢汉王任他为使,至上京谢恩。”
古骜道:“好,你带兵送送他,渔阳南面险关,我便交予你手;谨防雍驰借机偷袭。”
“我知道,放心。”虞君樊勒马转身:“我这就去。”
虞君樊策马驰去,古骜此处亦在加紧做战斗准备。怀歆之铁浮屠的确折损过半,这次战斗无疑无法再充当主要战力。第二日天色刚白,远处就传来了鼓角之声。
最先响在耳边的,是隆隆的马蹄音。远处天地相接的一线处,被旭日渲染出了血色,那升腾的云气好似颤动着大地,一片橙色的雾霭中,好似开了金盘。声音越来越近,沙尘扬起,十三部的骑兵,从地平线上出现了。
义军的营帐中,所有人神色肃穆,却没有声响,这时两队弓箭兵悄无声息地上前一步,一前一后地拉开弯弓……只待再近一些……再近一些。
随着令旗默无声息地挥下,无数羽箭凌空划过,第一队弓箭手射完,第二队立即上前一步,紧接着放箭,如是再三。
许多戎人骑兵尚未靠近营寨便中箭倒地,可他们中更多的,则是挟冲杀之势,极快地靠近了营寨!
营寨中的步兵,以藩篱为依,举着长戟,想将迎面而来的骑兵挑落马下。第一批冲锋的戎人骑兵,遭遇的便是一柄一柄伸出的利刃。
只见临到近了,座下之马扬起前蹄,高声嘶鸣,立即被躲在藩篱后的汉军步兵,用长戟戳穿了肚皮,一个个地滚倒在地。
血,染红了兵器和脆弱的屏障。
紧接着,戎人骑兵一波又一波的冲锋更加猛烈,它们积攒了更多的勇猛,爆发出戎人逐草而居原始的血性……
大营的栅栏,一个一个被踏平。
里面守卫的汉军步兵,一个一个被踩踏,毫无还手之力。
几位戎将大喝一声,高举起了手中弯刀,带领着部队直直地冲入义军大营之内,直奔着最大的营帐而去……他们飞驰的马匹仿佛入了无人之境,停不下速度……只听轰然一声,最前的戎部掉入了一个早就挖好的巨大土坑中,后面的戎人来不及勒马,一时间呼啦啦地摔进去许多。坑顶一时间冒出无数弓箭手,落坑中箭如雨下。这时又有尚未摔进去的戎人骑兵,骑马对着周围的汉军弓箭手一阵乱踏,死伤无数。
这样场景的战斗发生在这个战场每一个角落,一时间血染红了大地!酣战了整整两个时辰,每个幸存者脸上,都沾满了污血;每一柄刀口上,都卷起了刃边。战斗渐渐停歇了下来,古谦踉踉跄跄地来到古骜身边,嘶声喊道:“……古骜!我数过了,这里没有五万戎兵,最多两万,蹊跷!还有三万呢!”
古骜咬着牙,嗤嗤地喘气,他手上这柄短剑尚还锋利,只是上面已沾染太多血污,而显得黏腻,他的马倒在战场的尸堆中了……古谦的话,古骜如何不知——怀歆这么久都没有驰援,原本约定的廖清辉率骑兵伏击也没有出现——这说明他的计策被识破了,他们已被分头狙击。
古骜甩了甩剑上的血,还剑入鞘,残兵从四面八方向古骜聚集而来。古骜牵来一匹马,翻身跨上马去,高声道:“还能战的,随我一道去铁浮屠大营。”
“是!”众人纷纷在战场上找来马匹,有的是受了轻伤的戎马,有的是掉进坑中爬不出来的战马,都被一一拉了出来,一起随着古骜向渔阳北面行去。
……
正在这时,雍驰帅虎贲,在入上京的关隘处,已经等了一个多时辰了。
雍驰身上穿着打扮,与从前一样——一身枣红色的战袍,头戴金冠,胯下乌骓骏马;只不过以往那似笑非笑的神情,如今在那雪白无暇的面容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冷峻如冰霜的肃容。这神情配着那高挑细眉,与上翘的桃花眼,倒是又多了一股阴翳的气息。
仇牧远远地就看到了雍驰,忙快马加鞭,脱离了身后保护的部队,很快驰近雍驰身前:“……我……我来了,好久不见……”仇牧带着愧疚与思念,将所有目光都投在雍驰身上。
他看着他,凝视着他,仿佛想看出雍驰一丝一毫的想法。想看这想法中,有没有一点点对自己的宽恕与原谅。
可事与愿违,雍驰的眼睛冰冷地扫过仇牧,好像在看一具尸体。仇牧被这眼神看得打了一个寒颤,说:“……你……你是不是等了很久?”
“是呀,”雍驰说,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了一卷紫缎,缓缓地展开。
仇牧问:“这,这是圣旨么?”
雍驰没有答话,仇牧咬了咬嘴唇,还是翻身下马,对着雍驰的地方撩衣跪了下去。雍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着摄政王迎汉王入京;汉王若失约,便是贰心存;若着将领带兵甲,与摄政王对峙,便是谋逆。”说着雍驰将圣旨收入怀中,道:“来人哪,还不快把此逆拿下!”
仇牧连滚带爬地爬近雍驰的马,道:“汉……汉王没有失约,我是汉王使者,你……你看,还有汉王令牌为信。”说着仇牧慌慌张张地将令牌双手奉给雍驰,仇牧断断续续地说:“……而且,而且这后面的,也不是兵甲,毫无冒犯之意,是汉王派来保护我的,不是要谋逆……”
正说话间,被仇牧甩在身后的骑兵也渐渐近了,雍驰微微抬了一只手,身后在就勃发待机的虎贲得令,便气势如虹地冲了过去!毫无准备的汉军百人队便一个个地倒在了虎贲精锐的突袭之下……一颗颗脑袋人头落地,虎贲精锐还刀入鞘。血色蔓延开来……
“啊……啊……”仇牧大叫出声,他再次望向雍驰:“……你……你……”
雍驰跳下马,闲庭兴步般地缓缓走到仇牧身前,仇牧仰着头,目光追随着雍驰,雍驰在仇牧身前停下了。
然后雍驰扬起手,狠狠地抽了仇牧一巴掌,仇牧整个人被力道掀翻,雍驰追上几步,一脚踩在了仇牧的手上,仇牧的手上,还握着一个铁质令牌,上面写着一个‘汉’字。
仇牧大声地呜咽起来,他一边呜咽一边哭道:“不要踩我的手……不要……”
雍驰一脚把仇牧踢得腾空而起,重重地摔在地上,仇牧昏了过去。雍驰回身上马,他从侧腰处抽出一只锦帕,擦了擦手,对众人道:“走,入渔阳郡讨逆。”
有虎贲上前一步,笑道:“听说那个古骜,让虞公子守住了渔阳南面的要津,可惜还是算晚了一步,不敌摄政王英断啊。”
雍驰的面容上这才出现一丝笑意:“就凭他?我敢说,这位虞公子,但听见本王的名号,就望风而逃了。”
……
此时虞君樊率部驻守在上京到渔阳的关隘之中,正调兵遣将之时,便忽然有一个满脸是血的虞家暗曲跋涉千山,匆匆来报:“主公!主公!不好了!”
虞君樊上前一步,忙将他扶起,这位暗曲追随他多年,就是因此才将他留在黔中镇守:“……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那暗曲咬牙道:“黔中……失了!虞嘉那老儿,借了外人之手,偷袭郡府,如今已经受封做了黔中太守了。”
虞君樊问:“……那……巴蜀呢?”
“巴蜀还好好的,属下无能丢了黔中。”
虞君樊抽了一口凉气:“……非你之过也,我一时妇人之仁,没有对叔父赶尽杀绝,才至今日之祸。”
那虞家暗曲道:“虞嘉那老儿在黔中民心尽失,如今不过是靠着一张圣旨压人,抓了部曲中两位将领关在牢中,便是吃定了主公在北地分/身乏术……若是主公星夜赶回,定能为我等主持大局。”
虞君樊在房中来回踱步:“……可我已答应汉王,在此死守,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那虞家部曲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道:“主公之志乃是实现先主公遗愿,如今先主公之地被外人夺去,主公您就视而不见么?主公!”
虞君樊深吸了一口气,停下了脚步:“你说得不错,若黔中巴蜀落入外人之手,汉中一地,无以为援,又如何能以一郡之力,千里运粮抗戎?”说着虞君樊咬破了手指,撕下一块衣襟,用血写了寥寥数语,交给了一位守关将领:“帮我转交汉王。”
“是。”
虞君樊让人找来一件新衣给那虞家部曲换上,又带了伤药,道:“走!回黔中!”
……
雍驰带着人马来到渔阳郡南面关隘的时候,便看见兵甲森然;守卫之人,比之前所知的,少了许多。
有虎贲在旁笑道:“看来那位名满天下的虞公子,不仅对摄政王望风而逃,好似还带走了一半兵甲!”
雍驰忽然仰面哈哈大笑,面容有些狰狞:
“……古骜啊古骜,你自以为妙算,如今,又如何?以谋略取胜,你比本王,还差得远呢……
你第一次得渔阳上郡,是诈力偷袭;
你第二次以铁浮屠大破戎军,不过是前两战缴获了大批戎地战马,又巧获了渔阳炼铁之术,这才有铁浮屠得以成军;
后来你与左贤王拼的两败俱伤,战后,你手中能与戎人抗衡的战马该也不多了。
可惜犹到此时,你还不知败期将近……
你以为戎人都是蛮夷,不懂计谋,因此即便你战马不多,据有两郡,剩余骑兵与步兵配合,也能以计谋取胜……可是你就没想到么,虽然戎人是蛮夷,但难道就不会有人去点拨他们一二?”
“摄政王,攻么?”一位虎贲在一旁问道。
雍驰敛了笑容,道:“既然是逆党,为何不攻?……虞公子可好心给我留了这么一座空城呢,万不可辜负了他这番心意。”
☆、第145章 (捉虫)
怀歆发现被伏击时,他正准备率着大营中仅有的骑兵,向古骜的营地包抄而去;打算与古骜所率步兵配合,里外夹击,将陷在满是机关沟壑的义军大营中的戎人,一举剿灭干净。
伏击是从箭如雨下的突袭开始的,怀歆身后所率骑兵,因为避让剑雨而冲散了,各部军统与千夫长急忙率众应对,可是对方攻我不备,义军已然先输了一招。
怀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义军中有奸细!”
“怀公子当心!”怀歆只感到面前一晃眼,便看见一个少女穿着细甲,挥着双刀,纵马飞驰而至,挡在了他的面前。只见典小女身手敏捷,薄刃开合,几只羽箭在空中便被斩为两段。这时,戎人十三部的骑兵已然冲杀了过来,义军骑兵也忙整队挥刀朝戎人骑兵冲去,如此数番,不少人落马摔落在地……
混乱中,怀歆来不及问典小女为何身在此处,只是指着不远处说:“那边有个土坡,我是统帅,我要站到上面去……”
典小女点了点头,说:“好!”说着她吹了一声口哨,只见不远处,一个正在和一戎将缠斗的小个子义军士兵,一个滚身,便躲开了那戎将的弯刀,反手一剑,正刺入了那戎将的喉咙。血撒了他满脸,他向哨声的方向奔来,擦了擦脸上的血,露出了一个少年的面容:“姐姐,怎么了?”
典小女一刀砍过了要近身的戎兵,对典小男说:“护着怀公子去那边土坡。”
典小男点了点头,对怀歆道:“跟着我!”
三人很快杀出了一条血路,上了土坡。正是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丘陵,在平野上遮蔽住了戎人偷袭的人马,怀歆从怀中拿出令旗,典小女在一边吹起了号角……
……厮杀进行得惨烈,千夫长战死百夫长顶上,百夫长战死什长顶上。怀歆举旗为令,应变布阵,经过整整一个时辰的胶着拼杀,义军终于渐渐掌控了战场的形势。
而就在这时,那原本在人群中厮杀的戎人统帅,在一刀解决了两个近身缠斗的义军千夫长后,提着发卷的刀,一步一步地朝怀歆的方向走来……他踏着无数义军的尸首,一脚一个血印地走近。
怀歆拍了拍典小女的肩膀:“你快走,带着弟弟去找汉王!”
“我不!”典小女说。
典小男怒吼一声,挡在了前面。那戎将看也没看典小男一眼,只见手起刀落,典小男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典小女大叫了一声,手握着双刀就朝那戎将冲了过去,刚近了身,那戎将抬起一脚,就把典小女踢飞了出去。
这时,四周响起了马蹄声……
难道,还有戎人骑兵的援军么?
汉王的马,可没有这么多呢……听那马蹄矫健,并不像中原战马……
还真是未曾料到……
怀歆想到这里的时候,那戎人已铁塔般地立在了面前。
怀歆拔出了剑,那戎人统帅也举起了刀。
怀歆看着眼前的人……
没想到心愿未竟,居然会止于此,还真是可笑。
忽然,一个娇小的身影飞扑而至,那戎人统帅一个反身,一剑便刺入了站在一步之远、正举着刀的,典小女的胸膛。
典小女手中的薄刃落到了地上……血顺着那刃缘一点一滴地流了下来,典小女用手死死地握住了那插入胸口的利刃,她嘴角浸出了鲜血,丝毫不放手。
她转过头,眨了眨眼睛,望着怀歆。
这时,怀歆手中剑尖,也早已穿透了那戎人统帅的皮甲,钉入了他的后背。那戎人统帅抽了一口气,一把拔出了刺入典小女身上的刀。刀口淌着血,那戎人转身,再一次向怀歆举起了利刃,这一次,他的动作已经迟钝了许多……
可此时,怀歆手中也同样没有剑了,他的剑插在那戎将的背上,却并没有透出胸口。
怀歆闭上了眼睛。
……带着腥臭的热/液一滴一滴地落在怀歆的面颊。怀歆睁开眼,却见那戎人统帅胸前已穿透出了剑尖,正是那里流淌的血液喷涌着……甚至喷到了自己的脸颊上。那戎人统帅先是僵立着,接着他握着刀,直直地倒了下去。
站在那戎人统帅身后的,是满脸血污的古骜,古骜身后,是骑着戎马的义军将领,义军将领身后,是一排又一排的义军兵甲。
怀歆抽了一口气,哑声道:“……骜兄,你来了啊。”
古骜点了点头:“我来了。”
怀歆踉跄了一步,推开了古骜,向典小女倒下的地方走了过去。她一动不动地躺在那里,她的身下全是血,她的软甲被染上了一层鲜红的艳色……
怀歆在她身前跪了下来,典小女的手指动了动,怀歆感到眼角无法抑制地酸胀,典小女伸出手,有些颤抖地抓住了怀歆的衣角:“……别……别哭。”
怀歆伸臂将典小女抱在了怀里,泪流满面:“……你……你别死。”
典小女的面色惨白如纸,她的头发散开了一半,乱蓬蓬地和地上的血与泥土混在一起,她笑了笑:“……我……我不死,我要长大……嫁给你,做你的妻子。”
怀歆说:“你别死……你长大了,我就娶你……做我的妻子。”
典小女的笑容僵硬在了她的脸上,她的眼睛还望着怀歆,却已经没有神采了;她微微张着嘴,却已经没有了呼吸……怀歆弯下腰去,发出一声低沉的呜咽。
古骜走到了怀歆原本站立的高处,郎声道:“清理战场伤兵与伤马,撤回渔阳郡城!”
……
当天夜里,廖清辉那队人马,只回城了一百五十二骑,其中,包括重伤的廖清辉。
原来十三部的戎人兵分三路,分别袭击了廖清辉所部轻骑兵、古骜所部步兵、怀歆所部铁浮屠余部……最后戎人全军覆没,可抗戎义军这胜利得来并不容易,不过惨胜而已。
渔阳城大门紧闭,以古谦为守城大将,静待敌变。
而城中,收疗伤患、清点各部、运筹粮草,一时间灯火通明。
古骜战甲未脱,坐在郡府大堂正中,扫视着阶下的诸将……他们有跟着廖清辉准备伏击戎人,却反被戎人伏击的世家子;有在怀歆帐下,死里逃生的铁浮屠千夫长与北军军统;也有与古骜一道血战的汉中兵。他们有的受了轻伤,用布包裹着渗血的伤口,有的受伤较重,只能靠在椅中……
古骜的目光,从他们每个人的脸上掠过,道:“汝等自从入义军以来,本王视汝等为兄弟,可此次,却有人泄露了军机。”
众人一下子炸开了锅一般,交头接耳地说起话来。有人道:“我就知道,否则戎人怎么会早早地等好了我们!”“什么?!居然有人做这等亲痛仇快的事?”“到底是谁?”“要知道了是谁,准把他大卸八块!”
古骜道:“此人若是无心之过,本王免他不死。究竟是何人泄露了军情,这便站出来罢?”
众人安静了下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晌并无一人出列。
古骜道:“本王以手足待下,未曾料到有人会相背;既然相背,本王又想着,定有什么难言的苦衷;既然事到如今都无悔改之心……”
说着古骜轻摆了摆手,这时坐在古骜右边侧座的怀歆起身,从一个暗曲处接过一个木盒,他打开了木盒,将其中的几封信笺展开了来,念道:“摄政王亲启:在下于义军中,已一百三十又五日矣,已探明各部调配、粮草、军需……”
怀歆音色不动地顺着念了下去,直到念至最后落款姓名……话音刚落,廖清辉身后的一个世家子,倏地扑通一声从椅子上摔下。所有人的目光,一时间都如火般地灼烧着他,他颤抖着双手,半弓起了身子,走出列,对古骜道:“……这,这封信,的确是末将写给摄政王的,可……可……可与戎人有什么关系?”
古骜轻叩着座椅的扶手:“……看来你还不知道啊,摄政王于今日午时,已开始率兵攻打渔阳郡南面关隘,如今也快到城下了罢……”
众将大哗,纷纷吵闹了起来,有人说:“我就知道是世家搞的鬼!”有人说:“你怎么血口喷人!我就是世家!只是摄政王怎么会如此?!”“那就要问摄政王好巧不巧,怎么和戎人里应外合?!”
众人吵了一阵,渐息声响,古骜道:“本王也不知摄政王为何会与戎人一道攻渔阳,不过天子诏书中写得明白,说本王此次未去上京谢恩,乃是对朝廷有贰心。不仅如此,还说本王派仇公子,率汉中亲兵,去截了朝廷本就要赏给本王的粮草,结果仇公子被摄政王以谋逆之罪所擒。”
这时一个北军的将领大声道:“这是冤枉!谁不知道是我家公子求汉王,让他为使,公子他不过是想见摄政王一面!”
另一人道:“仇公子纵情书画,这等事就算是汉王让他做,他也不会做。”
又有人道:“汉王在北地连战连捷,何必让仇公子做这种事?!”
古骜道:“本王与诸位戮力抗戎,如何能分/身去上京,这才遣仇公子为使,代本王南下谢恩。不料事竟至此,本王百口莫辩。”
这时廖清辉高声说:“汉王,这是有人在害你!有人在掣肘抗戎啊!春风不度北门关,恩泽不及边塞意,我今日算是明白了!”
廖清辉的话,像滴入即将沸腾的热水中的一滴油,一时间炸裂开来,众将群情激奋。有人道:“我父亲在京城为官,我今夜就写信告诉他北地实情!”“皇上被奸人蒙蔽,我家与御史交往甚厚,我今夜也立即写信!这天下还有没有公道了!”“雍驰那小子这也欺人太甚!”
众人激昂过后,古骜站起身,长揖为礼:“本王在此,为北地百姓,为在战场上死去的同袍,谢诸位,大义在心。”
古骜走到廖清辉面前,看了一眼那被众人踢倒在地的告密者,道:“此人,是你举荐入义军的,该怎么办,清辉你说了算。”
说罢,古骜走回了座中,转过身坐下。
那告密者爬过去一把抓住了廖清辉的脚:“我……我不知道摄政王会把我写的信给戎人啊,廖公子,廖公子……我……”
通明烛火明灭,勾勒着廖清辉的面容。
尚残着污血的青年轮廓中,如今稚气褪尽,显出刚毅来,他刷的一声抽出了长剑:“就算你不知道,可为你此番无知,死了多少弟兄,我不得不杀你。”
白刃闪过,血色染红了大堂。
☆、第146章
北地狼烟烽火无宁日,江衢郡此时却浸润在春风的润泽中——万物萌发,骚客才子春游踏青,扁舟戏水,好有一番闲情逸致。位于江衢郡云山脚下的江衢郡城,更如纷扰天下中的一方安宁净土。
这日,廖勇正笼着袖子,歇在小亭子里,看着廖府院中荷塘春/意,雨后新柳。一个老仆上前一步,给廖勇披上一件外袍:“王爷,仔细着凉。”
廖勇指了指正坐在荷塘边喂鱼的廖去疾,对那老仆道:“给世子也拿件衣裳,这几日湿气重,他就是仗着自己年轻,穿得单薄。”
“诶”,那老仆应答着去了,廖勇叹了口气,起身下了台阶,走到廖去疾身边,廖去疾忙站起道:“父王……”廖勇拍了拍廖去疾的肩膀:“你坐着。”
“是”,廖去疾应道。
廖勇从廖去疾手中拿了些饵食,投入了荷塘之中。只见水皆缥碧,浅而见底,碧色静流中,红鲤纷纷闻香拥簇而至,一时间你争我抢,个个大张着鱼唇,将廖勇投下的鱼食争抢一空。
廖勇仿佛有感而发一般,慨然道:“……这吃相也太难看。”
廖去疾意有所会地看了廖勇一眼,笑道:“父王,鱼生而为鱼,便是如此,比不得人造化。别说是鱼了,就是人中也有上中下之品呢。”
廖勇将廖去疾手中的鱼饵拿过,都投入了池中,这才拍了拍手,抚了抚袖,道:“正是啊,我从前还不这么认为呢……现下这一看啊,什么出身,办什么事,高下之分立现。”
廖去疾放下手中的鱼食盒,赶上几步,道:“父王此言何讲?”
廖勇笑了笑,道:“以前世人在小字辈中排号,言及什么四大公子。老夫也不过是听来玩玩,说将你排在了第三,我也就是一笑了之。如今一看,世人容易被声势迷,没有眼光啊。”
廖勇负手走回了凉亭之中,那候在一边的老仆忙上前一步,铺上锦垫,廖勇撩袍在石桌边坐下了,廖去疾也上了石阶,坐到了廖勇身旁,道:“喔?儿子自知不如虞、雍两位公子,愿听父王教诲。”
廖勇道:“……老夫本也是觉着,英雄出少年,你们这几个小子,在同辈里面,也能称之为少年英豪了……可日久见人心,到了今日,却越来越发现,只有你与仇公子,才能配得上‘公子’这两字。当年我年少意气时,读书人之间,也有些平世庶之思渐萌……因此自从我掌了江衢政务以来,用人也是不拘一格。春夏逝者如斯,至今年知天命,终究还是那句话,这尊卑啊,其实乱不得。”
廖去疾聆听颔首,廖勇接着说道:“你看那雍驰,被人赞誉何其多也……年纪轻轻,便与老夫同位王爵,可他究竟只是个雍家族子,出身还是低浅了些……怕是幼时也受过许多委屈,怎么这做起事来,忒的急功近利,不择手段……”
廖去疾道:“父王说的是……此次摄政王居然与戎人一道围攻渔阳,甚为不妥吧。”
廖勇点了点头:“‘围攻’二字用的妙啊,你我父子远在千里之外,尚看出不妥;那雍家的小子,却是觉得天下人眼睛都瞎了,就他一个人睁着眼,这不是短视是什么?雍家也是大族了,竟出了这么一个刚愎自用的小子,可不就是他出身不好,眼界不高么?归根结底,不是嫡子,难有气量。否则,怎么会连这么些简单的道理都不懂……”
廖去疾笑了笑:“这件事,倒是让仇公子委屈了。”
廖勇道:“这又不得不提到仇家那孩子了。这嫡子和族子,风流胸襟,又怎么能比?仇家那孩子可是正经的嫡出,不过是不善带兵,不善权谋罢了,但做事做人,都是大义为上。当年老夫兵谏摄政王,这位仇公子,可是私情未徇,稳如泰山哪。唉,他与雍家那孩子有些交情,此次不避讳往上京去,也是光明磊落,却不想,给人暗算了。”
廖去疾道:“仇公子胸怀大义,据说一幅《摄政王落马图》与一幅《汉王征戎图》,可谓妙手丹青,神来之笔,千古绝唱。行事磊落,为抗戎,将北军统帅之权全交予了汉王。这也是常人难做到的气魄。”
廖勇道:“因此我说,四大公子中,也就他与你,配得上这公子之号。”
廖去疾道:“这么说,父王觉着,虞公子也不配?”
廖勇道:“虞君樊那孩子,也是这么多长辈看着长大的。慧心聪敏,忍辱负重,莫过于此。本是温润气度,公子如玉,天下人见他出淤泥不染,也是心底敬佩的。可奈何他自从跟了吕谋忠那个老儿,近墨者黑,不仅夺了他叔父的黔中巴蜀;就在今晨,老夫听闻,他星夜赶回黔中,以部曲围攻郡府,杀了他叔父一家四口。”
廖去疾一愣:“……有此事?”
廖勇点了点头,道:“你还记得当年吕谋忠那老匹夫来江衢的时候,竟然悄无声息,入了郡界,打出了旗号,老夫方知,可谓奇耻大辱。原来就是虞家那小子练的暗曲,又与各地商户暗联,入郡的时候,以走商为掩,这才没有被发现。”
廖去疾笑了一笑:“……我本以为虞公子如何温雅的一个人,原来竟也如此无所不用其极。看来其夺叔父之位,也是筹谋已久。还真是看不出来呢,那样一张脸下面,竟然是如此蛇蝎心肠。”
廖勇道:“……我们都忘啦,他可是世庶混血,并非真正的世家子。世人给他如此令名,也是盼着他能为世家做出点事,可他呢?竟然还把恨藏在心底……如今二十余年,大仇得报,痛下杀手。再想到他从前卧冰求鲤,真是不寒而栗。你说这样的人,又怎么配得上与你,还有与仇公子齐名并驱?真是连陪衬也算不上啊……”
廖去疾道:“……我之前,倒是错看虞公子了。”
廖勇道:“只是这个古骜……老夫倒是小觑他了。”说着廖勇叹了口气,“要是早知他能在北地立下如此赫赫战功,老夫早该把他收在帐下……老夫若做这个义父,也该比吕老儿那个娈宠之辈要好上许多罢……古骜那小子,还是从山云书院走出来的呢……”
廖去疾躬身道:“是儿子无能……当年……”
廖勇摆了摆手:“……不是你无能,是老夫无能啊!他在云山上这么些年岁,我从未想过要去看他一看。”
廖去疾道:“他不过是一个寒门的小子,那时说来,父王也太过屈尊了。”
廖勇哈哈地笑了:“可若是……他是俊廉公的儿子呢?”
廖去疾睁大了眼睛:“……父王是说……俊廉公并未身亡,一直在江衢?”
廖勇道:“正是啊。不仅在江衢落户,娶妻生子,还把儿子送入了本王眼皮子底下的山云书院……是本王失策啊。”
第33节
恋耽美
第33节
陈江点了点头,遣散了周围人等,仇牧小心翼翼地关上了门,转身对陈江道:“……对你说一件事……”
陈江点了点头,“公子请讲。”
仇牧道:“……雍公子给我来了一封信,说朝廷不日就要嘉奖汉王大捷,要从上京直接运一批粮草来支援抗戎,把这封信给汉王的时候,我想……”说着仇牧从怀中抽出了信笺,果然上面有鎏金的‘摄政王府’几个字,仇牧继续说:“……我想跟汉王说,我去接那批粮草,你说,汉王能同意吗?”
陈江愣了一下:“……这……”
仇牧道:“……我也不明白……你说,汉王不会疑心我通敌罢?”
陈江道:“汉王明察秋毫,你若没通敌,他怎么会疑心你通敌?”陈江想了想,又说:“这件事事关重大,你怎么来找我说了?我可拿不了主意。”
仇牧挠了挠头,道:“……你把渔阳城中百姓安抚得好,粮饷也从来没出过差错……又是本太守的郡丞……”
陈江道:“这件事,如果你见汉王之前,一定想找个人商量,为何不去找虞太守?虞太守与汉王亲近,人素来又是极温和好说话的。”
仇牧道:“……你说的有理,我这就去拜访虞公子。”
☆、第142章
仇牧径直来到了虞君樊的住处,守门的虞家部曲对仇牧说:“主公昨日一早便出去了,尚未归来,不如公子明日再来。”
仇牧有些焦急地来回踱步,问道:“虞公子去做什么了?怎么这么久不回呢?”
那虞家部曲心知自家太守领了汉王之命,前往渔阳之北,与汉戎混血之部洽谈去了,但他并不准备告诉眼前的这位求见者,于是他便对仇牧摇了摇头。
仇牧见状,叹了口气,道:“我就在这儿等着他。”
那虞家部曲道:“既然如此,公子里面请。”
仇牧负手入了门,撩衣坐了下来;这一等,就等到了晌午。
晌午的时候,虞君樊便回了,不过没有直接回到住处,而是先去了古骜房中。虞君樊一进门,古骜就放下笔,推开椅子,站起身几步走上前去,为虞君樊解下披风:“君樊,路上辛苦。”
虞君樊回头对古骜笑了一笑:“倒没什么辛苦的,刘之山听说汉王能把那片牧场划给他,去戎地探虚实的事,已经满口答应下来。”
古骜携着虞君樊的手坐到了桌边:“我就知道,这件事交给你,定然万全。”这时侍者上了茶,虞君樊端起茶盏轻啜了一口:“……是不是万全,还要看后面的情势,别急着夸我……”
古骜笑了:“……饿了吗?我让人上菜吧。”
虞君樊看了古骜一眼,忽然站起身,一只手搭在古骜的肩上,弯腰吻了吻古骜的侧颜。古骜仰面看着虞君樊,虞君樊又吻了吻古骜另一边脸颊。
古骜伸手捧起虞君樊的脸,对着他的唇亲了上去……一边亲吻着,古骜的手一边抚摸着虞君樊的背脊,伸到暖裘内柔软的锦衣上,隔着锦衣,仿佛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
两人的唇轻轻分开一条线,有些气喘,虞君樊被古骜拉着坐到了古骜腿上,古骜笑着低声问:“……不想吃饭啦?”
虞君樊低头看着古骜:“不过是想亲亲你,谁叫你把我拉过来的?”
古骜说:“我有些不想吃饭了,我们坐过去那边榻上去好么?”
虞君樊道:“……青天白日的,不好吧。”
古骜双臂环着虞君樊的腰:“……上次被打断,倒让我心痒了好几夜。”
虞君樊笑道:“军机要事,又有什么办法。”
古骜重重地叹了口气:“唉!”
虞君樊揽住古骜的肩膀,额头抵着古骜的前额,低声问道:“……之前我就一直觉得奇怪,栈道被冲毁的事,你怎么一点也不担心似得,那天也让陈江照常发放配给粮饷,可又没见你派征粮队下去征新粮;这军中的粮食,不够十五日了罢?”
“也就十日多一些。”
“……那怎么办呢?”虞君樊伸手缕着古骜的发。
古骜道:“叶雄关若能修好栈道,也就这十多日、至多一个月的事,我还等着十三部的人来偷袭呢。可现在好像一点动静也没有,说来也奇怪,摄政王那边,也应该有动静啊,我倒要看看,他们能做到什么地步。”
虞君樊笑了笑:“原来汉王是放了一个饵,愿者上钩呢。”
古骜道:“若只以征戎的胜败来说,我不该这样冒险;可摄政王到底和戎人有多少羁绊牵连,我倒是想探探虚实。毕竟以后,总有一日会交手。”
虞君樊亲了亲古骜的额头:“……你这个样子,我真喜欢。”
这时有人在外面通报,说一位虞家部曲从虞君樊的住处前来求见,虞君樊只好从古骜身上下来,理了理衣衫道:“进来吧。”
那虞家部曲进门上前一步,对虞君樊道:“仇公子今晨求见,问及主公何在,如今已等了许久。”
虞君樊和古骜对望一眼,都心道:“来了!”
虞君樊对古骜道:“既然如此,仇公子还等着,我不陪你吃饭了。”
古骜点了点头,微笑:“去吧。”
……
怀歆这几日除了继续训练尚存战力的铁浮屠,安抚伤员,更重要的,便是监视戎人十三部的方向有无异动。
铁浮屠已经被看过一次,破法也许很快就会被戎人研究出来,因此怀歆心中难免有些忧心……而新的战法,则是怀歆自从上郡被破以后,就一直日思夜想的,可惜此种战法虽然作战强悍,冲击力该不亚于铁浮屠——但极容易被戎人学去。
建造铁浮屠所需要的完整铠甲,是戎人无法获得的,可这种新战术所需要的东西,却不过是一个极为微小的改动,只要见过一次,便能模仿。
怀歆执掌了义军骑兵大印后,自从铁浮屠大破戎军,便不断地实验着新的战法,可却总是不尽人意,怀歆心想,也许只有最后对上右贤王的决战,才能把此利器示人,一次性地击垮戎部方可。
在怀歆的想法中,从未有过与戎人妥协之意,他所有战术的立足点,全是击溃与歼灭。
这日他一个人立在帐外,遥望着十三部的方向,身旁全是士兵操练的喊杀声。“怀公子!怀公子!”一个少女的声音传了过来,怀歆来不及回头,就看见典小男迎面冲了过来,躲在了怀歆身后:“姐姐抓不到我!”典小女追着典小男极近,一个没收住脚,便撞进了怀歆怀里。
怀歆的脸上升起一阵不正常的红晕,典小女忙跳开:“哎呀!怀公子,你怎么啦!”
怀歆退了一步,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到那边去玩。”
典小女也不管抓典小男了,仰头问怀歆:“怀公子,你还好罢?”
“……我没事。”
“我……我知道你不开心,不该惹你生气。”
“……”
“我错了啦!”典小女小心翼翼地拉住怀歆的衣角,典小男心想:姐姐这是怎么了?刚才不是还说,让我跑到怀公子身边来……是为了……
“没事,我没生气。”怀歆说。
典小女说:“那你为什么不开心?”
怀歆深吸了几口气,面色终于恢复了如常:“哪有什么开心与不开心?你怎么专门问这样奇怪的问题?”
典小女撅起嘴,说:“……你就是不开心嘛!上次你从渔阳郡城回来,你就不开心。你说去送什么信使的信,可是你回来的时候,坐着发呆,我都看见了!”
怀歆忽然生气起来:“谁让你在军营里乱跑,还有没有规矩了?”典小男在一边被唬的一愣,典小女得理不饶人地脖子一梗:“……你被我说道痛处就要赶我走!”
怀歆别过头去,找来一个士兵:“把他们带回帐子里,乱跑像什么样?”
☆、第143章 (改bug)
看着典小女和典小男被带走,典小女一步三回头的样子,怀歆叹了口气,转过了身,继续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中。
城外的大帐,掀开一层帘子,就能感到北地大漠孤烟的肃杀,和渔阳郡城中的安然是不同的。怀歆喜欢这种感觉。
古骜曾请怀歆在渔阳郡城多住几日,也便一同商讨接下来的抗戎事宜,可怀歆还是以要操练兵士为由拒绝了。古骜当时说:“操练之事,交给诸将就好,还是先筹谋抗戎策略为上,再者,事必躬亲太过操劳,我只担心你身有不豫。”
怀歆答道:“怎会不豫,我平生之志便是抗戎,我住在大帐中,听着外面操练的喊杀声,心里还踏实些。”
古骜笑道:“我倒是忘了,你从小就是在这里长大的。”
是啊,他从小就是在这里长大的。
怀歆看着北地落日的景色,不由得又有些伤怀,在北地,他总是会想起自己的父母,然后想到他们也在这片土地上以兵戈战戎,悲情中又会生出一些壮志。
可同在北地长大的仇牧,却似乎并无怀歆这番志向。
渔阳城中,虞君樊这时刚跨进门,仇牧便从椅子上跳起来一般,几步上前便拉住了虞君樊:“虞公子,你终于回了,在下等了你好久!”
虞君樊笑道:“仇公子还没用中膳罢?里面请,边吃边说。”
仇牧连连点头,跟着虞君樊就进了内室,几杯热酒下肚,仇牧便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对虞君樊倒豆子一般地说了。虞君樊听罢叹了口气,道:“……粮草之重,关乎三军。公子贵为渔阳郡太守,如此亲力亲为,心意可嘉,只是公子若率轻兵出城,至于上京,只怕北地将士忧心公子安危,人心浮动,反倒不妥……”
仇牧有些委屈地说:“……你不知道我的苦衷,我许久没见过他了,我这几日还想给他画一幅画像,可是都有些记不清他长得模样……我又想,这许久不见,他一定变了些,可我却没办法看到。”
说着仇牧又自饮了一杯,“汉王早将北军部编入了抗戎义军,他们也都很好,据说前几日铁浮屠大败左贤王,他们杀敌有功,还在义军中升了官爵呢,我把大事都托付于汉王,如今大仇得报,父亲在天之灵定也得宽慰,我心中着实欣慰,于功名上别无所求了。我仇牧没愧对先祖,也没愧对这些北地将士,更没有愧对北地百姓……如今,我只是想回上京去看一看,也不行吗?”
虞君樊看着仇牧,道:“……也不是不行,只是有些难料,毕竟之前你与摄政王有些龃龉,我担心他不利于你。”
仇牧以袖捂脸道:“……可如今我好端端的,是我当初利用了他对我的信任,暗算于他,不知他如今过得如何……每想到此处,我心里就愧疚不安。”
虞君樊道:“仇公子那次是为天下国家计,如果没有那一次,如今又哪里有义军出天水抗戎?你万不要本末倒置。”
仇牧道:“……我知道我说错话了。可我就是想去上京……虞公子,我知道汉王满心都是征战,我画完《汉王出天水破戎图》,就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了,所以我不敢和他说,我怕他疑心我通敌。我与你说,你就不能帮我想个办法么?”
虞君樊沉默了一阵,问:“摄政王给你的那封信呢?”
仇牧把信从怀中取出,小心翼翼地递给了虞君樊,虞君樊取出信看了片刻:“……既然你意已决,我试着劝劝汉王,如何?”
仇牧擦了擦眼睛,忙作礼道:“那就全拜托虞公子了。”
……
渔阳城内纷纷杂杂,上京之中,亦波诡云涌。春气潮湿带着一丝阴冷,皇宫中也挥不去寒意。御书房烧着火炭,暖气从火盆中一点一点地升腾而起,却仍暖不住空旷。
雍驰被赐了座,正坐在小皇帝对面,与他谈心。雍驰道:“陛下,汉军接连大捷,如今天下世家,十有四五都派了子侄去汉军中参与抗戎事,他们或战死于北地,或立了功勋,却由汉王为其赐谥或加官进爵……这抗戎的功劳,不算在世家头上,却算在汉王头上;这嘉奖的旨意,汉王也不请示朝廷,却自行封赏……以臣之意,不妥呀。”
小皇帝点了点头,道:“确实不妥。朕当年体恤汉王是个心怀国家的,才给他进了王爵。世家在封地自行封赏也就罢了,他一个寒门小姓,竟然也在渔阳如此……”
雍驰道:“……此人不臣之心,昭然。”
小皇帝道:“那爱卿有什么好办法么?”
雍驰道:“皇上若是现在下旨责备他,就怕五王不服啊。臣听说,汉王大捷的时候,五王可是急着送贺礼贺信,据说广平王世子都去了,皇上登机那会儿,他都没来。”
小皇帝道:“……这也欺人太甚!”
雍驰道:“正是。而且汉王扯起抗戎的大旗,赢了,他得民心;输了,若是戎人打过来,受损的还是京城,还是皇上的国本——虎贲与奋武二军。”
小皇帝道:“朕从前还以为五王都是忠臣良将,这才破格封他们为王,如今一看,竟然如此是非不分。爱卿,朕以前受五王的挑唆,有些错怪你了,你倒是给朕想个办法呀!”
雍驰道:“这汉王究竟如何狼子野心,臣准备试他一试,此次北地大捷,皇上不如大为嘉奖,并援以粮草,让汉王亲自入上京谢恩。如果他不敢来,则定是有不臣之心;若是他来了,皇上再慢慢教化他也不迟。”
小皇帝道:“爱卿妙计,朕立即就颁诏。”
雍驰道:“皇上,此次汉王若是接招,不知他带多少兵甲来,臣要多调些虎贲以为应对。”
小皇帝道:“什么?他还敢带兵来?”
雍驰笑道:“请皇上拭目以待。”
雍驰从御书房出来的时候,站在台阶上停了一会儿。他的目光越过了层层叠叠的宫闱,望向了远方的天空,天阴云湿,愁云压城……雍驰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他笑了笑,抬起步子,向宫外走去了。
之前多么恶劣的形势,如今随着古骜在戎地的节节胜利,随着恐惧与担忧渐渐蔓延在上京世家之中,他雍驰总算是一点一点扳回了局面。
既然小皇帝当初能被不切实际的‘亲政’二字诱惑,在五王的挑唆下疏远他这个亲舅舅;那也同样,能在五王以‘平世庶’为邀,愿与汉王共分天下的恐惧中,向自己这个血缘上的亲人靠拢。
思及此处,雍驰心中冷笑了一声:就这么个庸才,也配做皇帝?如此不知进退,居然还是先帝从子嗣中千挑万选出来精明的!可见那被擒的左贤王该是更加了愚笨了,也难怪会败在善使阴谋诡计的古骜手下。
自从在汉中被兵谏以来,雍驰痛定思痛,把各方的态势也摸得清楚了……
雍驰自忖从青年时起奋发图强,在浑浊日下的世风中,也算一道清新之气,由此得了许多长辈、贵人青眼。后来交由他训练的虎贲亦军纪严整有素,未负国恩,将许多纨绔的世家子弟培养成了随他南征北战的骁将,一时间人人振奋,人人向上。他雍驰亦在那时声名鹊起,令诸世家有归心之向。
再就是他挂帅大将军平定江衢之乱,手起刀落,干净爽利,甚至让人看到了这个分崩离析的四海,再次九州归一的光曙。
因此他受封摄政王。
可征汉中一战,却另那些推他到这个位置的人大失所望。他还是太年轻、太气盛、太轻敌……因他气盛,在平江衢之乱时的势如破竹,在征汉中时却变成了兵败如山。
他的营盘散落了,曾经压抑着的、被他用血腥手段吓阻的、被他用胜利的希望迷惑的,一时间汇聚成反对的暗流,全喷涌而出,几乎让回京的他猝不及防。可好在,他还有兵权……虎贲中兄弟的交情,让他有了辗转腾挪之机。
雍驰回忆着那些自己最难的时光,那些日子历练了他,如果说他之前是刀刃寒光出鞘,如今他已经半隐了锋芒,那藏在剑鞘中的利刃,只比从前更为锋利。
雍驰沉默地走在皇宫里……他看着老树长了新芽,严寒已经过去,春日已经来临,雍驰不禁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那些反对他的人,嘴上骂他不抗戎,甚至在朝廷里话里话外推崇汉王,可这些人心里却未必不忌惮寒门;
那些说起来和五王称兄道弟的人,若是真要他们把自己的利益让给五王,那可要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如今,在五王与汉王‘共分天下’的恐惧中,他们又会如何做呢?
他们能指望的——不还是虎贲吗?
他们不还是要躲在自己的羽翼之下吗?
情势,与去年不一样了呢。
雍驰一步跨出了宫门,乌骓已经在门外等好了。
☆、第144章 (捉虫)
“报!戎人十三部方向有五万人马,全是轻骑,直向渔阳日夜兼程而来!约莫还有一日路程。”
古骜接到战报的时候,正在穿铠甲,最后披上赤色的披风,将那雕花短剑挂在腰间。古骜推开门,只见外面兵将列列,战旗飘扬,‘抗戎义军’四字随着北地的西风呼啸作响。
廖清辉和古谦两人分率世家与寒门两列抗戎将领,早已等候多时,古骜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寒门诸将中便爆发出一声整齐划一的呼喊:“汉王!”世家将领则纷纷作礼:“汉王!”
古骜道:“诸位,我义军自从入戎以来,连战连捷,先下渔阳、上郡两座城池,收复河山,后又以铁浮屠大破左贤王十万精锐。为何?只因诸位志安社稷,激怀奋勇;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说着古骜摆了摆手,这时一个义军千夫长头颅被端了上来,古骜道:“可是此人在北地散布流言,说我义军粮草不济,又说铁浮屠在战中折损过半,如今不足万余,万万抵挡不住戎人再次进攻。如此动摇军心,不得不斩!”
这时身后兵甲给每人端上一碗北地烈酒,古骜端酒在手:“如今义军军威远扬,不仅戎人战栗,就连中原亦是震惶。有人劝本王收敛,否则功高震主;还有人劝本王适可而止,养戎以自重……可本王出汉中时,就已立下誓言,不破戎地,不还乡!但凭赤胆忠心,莫问前程官路。今者,本王率汝等,不畏天下众口,戮力征戎,与汝等同袍,上阵杀敌,不求令名,只求开疆拓土,成全心中灭戎之志,扬我国威!”说罢,古骜举杯:“我与诸位饮!”
“与汉王饮!”
义军步兵骑兵两军整肃,誓师毕后,倾巢出城。步兵由古骜统帅,来到渔阳郡西北十里,安营扎寨,与怀歆所率骑兵大营成犄角之势,廖清辉则率骑兵潜伏在大营不远处。虞君樊快马入营,驰至古骜面前:“汉王,仇公子已准备启行向上京去了。他让我把那幅《汉王出天水征戎图》献上,以谢汉王任他为使,至上京谢恩。”
古骜道:“好,你带兵送送他,渔阳南面险关,我便交予你手;谨防雍驰借机偷袭。”
“我知道,放心。”虞君樊勒马转身:“我这就去。”
虞君樊策马驰去,古骜此处亦在加紧做战斗准备。怀歆之铁浮屠的确折损过半,这次战斗无疑无法再充当主要战力。第二日天色刚白,远处就传来了鼓角之声。
最先响在耳边的,是隆隆的马蹄音。远处天地相接的一线处,被旭日渲染出了血色,那升腾的云气好似颤动着大地,一片橙色的雾霭中,好似开了金盘。声音越来越近,沙尘扬起,十三部的骑兵,从地平线上出现了。
义军的营帐中,所有人神色肃穆,却没有声响,这时两队弓箭兵悄无声息地上前一步,一前一后地拉开弯弓……只待再近一些……再近一些。
随着令旗默无声息地挥下,无数羽箭凌空划过,第一队弓箭手射完,第二队立即上前一步,紧接着放箭,如是再三。
许多戎人骑兵尚未靠近营寨便中箭倒地,可他们中更多的,则是挟冲杀之势,极快地靠近了营寨!
营寨中的步兵,以藩篱为依,举着长戟,想将迎面而来的骑兵挑落马下。第一批冲锋的戎人骑兵,遭遇的便是一柄一柄伸出的利刃。
只见临到近了,座下之马扬起前蹄,高声嘶鸣,立即被躲在藩篱后的汉军步兵,用长戟戳穿了肚皮,一个个地滚倒在地。
血,染红了兵器和脆弱的屏障。
紧接着,戎人骑兵一波又一波的冲锋更加猛烈,它们积攒了更多的勇猛,爆发出戎人逐草而居原始的血性……
大营的栅栏,一个一个被踏平。
里面守卫的汉军步兵,一个一个被踩踏,毫无还手之力。
几位戎将大喝一声,高举起了手中弯刀,带领着部队直直地冲入义军大营之内,直奔着最大的营帐而去……他们飞驰的马匹仿佛入了无人之境,停不下速度……只听轰然一声,最前的戎部掉入了一个早就挖好的巨大土坑中,后面的戎人来不及勒马,一时间呼啦啦地摔进去许多。坑顶一时间冒出无数弓箭手,落坑中箭如雨下。这时又有尚未摔进去的戎人骑兵,骑马对着周围的汉军弓箭手一阵乱踏,死伤无数。
这样场景的战斗发生在这个战场每一个角落,一时间血染红了大地!酣战了整整两个时辰,每个幸存者脸上,都沾满了污血;每一柄刀口上,都卷起了刃边。战斗渐渐停歇了下来,古谦踉踉跄跄地来到古骜身边,嘶声喊道:“……古骜!我数过了,这里没有五万戎兵,最多两万,蹊跷!还有三万呢!”
古骜咬着牙,嗤嗤地喘气,他手上这柄短剑尚还锋利,只是上面已沾染太多血污,而显得黏腻,他的马倒在战场的尸堆中了……古谦的话,古骜如何不知——怀歆这么久都没有驰援,原本约定的廖清辉率骑兵伏击也没有出现——这说明他的计策被识破了,他们已被分头狙击。
古骜甩了甩剑上的血,还剑入鞘,残兵从四面八方向古骜聚集而来。古骜牵来一匹马,翻身跨上马去,高声道:“还能战的,随我一道去铁浮屠大营。”
“是!”众人纷纷在战场上找来马匹,有的是受了轻伤的戎马,有的是掉进坑中爬不出来的战马,都被一一拉了出来,一起随着古骜向渔阳北面行去。
……
正在这时,雍驰帅虎贲,在入上京的关隘处,已经等了一个多时辰了。
雍驰身上穿着打扮,与从前一样——一身枣红色的战袍,头戴金冠,胯下乌骓骏马;只不过以往那似笑非笑的神情,如今在那雪白无暇的面容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冷峻如冰霜的肃容。这神情配着那高挑细眉,与上翘的桃花眼,倒是又多了一股阴翳的气息。
仇牧远远地就看到了雍驰,忙快马加鞭,脱离了身后保护的部队,很快驰近雍驰身前:“……我……我来了,好久不见……”仇牧带着愧疚与思念,将所有目光都投在雍驰身上。
他看着他,凝视着他,仿佛想看出雍驰一丝一毫的想法。想看这想法中,有没有一点点对自己的宽恕与原谅。
可事与愿违,雍驰的眼睛冰冷地扫过仇牧,好像在看一具尸体。仇牧被这眼神看得打了一个寒颤,说:“……你……你是不是等了很久?”
“是呀,”雍驰说,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了一卷紫缎,缓缓地展开。
仇牧问:“这,这是圣旨么?”
雍驰没有答话,仇牧咬了咬嘴唇,还是翻身下马,对着雍驰的地方撩衣跪了下去。雍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着摄政王迎汉王入京;汉王若失约,便是贰心存;若着将领带兵甲,与摄政王对峙,便是谋逆。”说着雍驰将圣旨收入怀中,道:“来人哪,还不快把此逆拿下!”
仇牧连滚带爬地爬近雍驰的马,道:“汉……汉王没有失约,我是汉王使者,你……你看,还有汉王令牌为信。”说着仇牧慌慌张张地将令牌双手奉给雍驰,仇牧断断续续地说:“……而且,而且这后面的,也不是兵甲,毫无冒犯之意,是汉王派来保护我的,不是要谋逆……”
正说话间,被仇牧甩在身后的骑兵也渐渐近了,雍驰微微抬了一只手,身后在就勃发待机的虎贲得令,便气势如虹地冲了过去!毫无准备的汉军百人队便一个个地倒在了虎贲精锐的突袭之下……一颗颗脑袋人头落地,虎贲精锐还刀入鞘。血色蔓延开来……
“啊……啊……”仇牧大叫出声,他再次望向雍驰:“……你……你……”
雍驰跳下马,闲庭兴步般地缓缓走到仇牧身前,仇牧仰着头,目光追随着雍驰,雍驰在仇牧身前停下了。
然后雍驰扬起手,狠狠地抽了仇牧一巴掌,仇牧整个人被力道掀翻,雍驰追上几步,一脚踩在了仇牧的手上,仇牧的手上,还握着一个铁质令牌,上面写着一个‘汉’字。
仇牧大声地呜咽起来,他一边呜咽一边哭道:“不要踩我的手……不要……”
雍驰一脚把仇牧踢得腾空而起,重重地摔在地上,仇牧昏了过去。雍驰回身上马,他从侧腰处抽出一只锦帕,擦了擦手,对众人道:“走,入渔阳郡讨逆。”
有虎贲上前一步,笑道:“听说那个古骜,让虞公子守住了渔阳南面的要津,可惜还是算晚了一步,不敌摄政王英断啊。”
雍驰的面容上这才出现一丝笑意:“就凭他?我敢说,这位虞公子,但听见本王的名号,就望风而逃了。”
……
此时虞君樊率部驻守在上京到渔阳的关隘之中,正调兵遣将之时,便忽然有一个满脸是血的虞家暗曲跋涉千山,匆匆来报:“主公!主公!不好了!”
虞君樊上前一步,忙将他扶起,这位暗曲追随他多年,就是因此才将他留在黔中镇守:“……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那暗曲咬牙道:“黔中……失了!虞嘉那老儿,借了外人之手,偷袭郡府,如今已经受封做了黔中太守了。”
虞君樊问:“……那……巴蜀呢?”
“巴蜀还好好的,属下无能丢了黔中。”
虞君樊抽了一口凉气:“……非你之过也,我一时妇人之仁,没有对叔父赶尽杀绝,才至今日之祸。”
那虞家暗曲道:“虞嘉那老儿在黔中民心尽失,如今不过是靠着一张圣旨压人,抓了部曲中两位将领关在牢中,便是吃定了主公在北地分/身乏术……若是主公星夜赶回,定能为我等主持大局。”
虞君樊在房中来回踱步:“……可我已答应汉王,在此死守,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那虞家部曲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道:“主公之志乃是实现先主公遗愿,如今先主公之地被外人夺去,主公您就视而不见么?主公!”
虞君樊深吸了一口气,停下了脚步:“你说得不错,若黔中巴蜀落入外人之手,汉中一地,无以为援,又如何能以一郡之力,千里运粮抗戎?”说着虞君樊咬破了手指,撕下一块衣襟,用血写了寥寥数语,交给了一位守关将领:“帮我转交汉王。”
“是。”
虞君樊让人找来一件新衣给那虞家部曲换上,又带了伤药,道:“走!回黔中!”
……
雍驰带着人马来到渔阳郡南面关隘的时候,便看见兵甲森然;守卫之人,比之前所知的,少了许多。
有虎贲在旁笑道:“看来那位名满天下的虞公子,不仅对摄政王望风而逃,好似还带走了一半兵甲!”
雍驰忽然仰面哈哈大笑,面容有些狰狞:
“……古骜啊古骜,你自以为妙算,如今,又如何?以谋略取胜,你比本王,还差得远呢……
你第一次得渔阳上郡,是诈力偷袭;
你第二次以铁浮屠大破戎军,不过是前两战缴获了大批戎地战马,又巧获了渔阳炼铁之术,这才有铁浮屠得以成军;
后来你与左贤王拼的两败俱伤,战后,你手中能与戎人抗衡的战马该也不多了。
可惜犹到此时,你还不知败期将近……
你以为戎人都是蛮夷,不懂计谋,因此即便你战马不多,据有两郡,剩余骑兵与步兵配合,也能以计谋取胜……可是你就没想到么,虽然戎人是蛮夷,但难道就不会有人去点拨他们一二?”
“摄政王,攻么?”一位虎贲在一旁问道。
雍驰敛了笑容,道:“既然是逆党,为何不攻?……虞公子可好心给我留了这么一座空城呢,万不可辜负了他这番心意。”
☆、第145章 (捉虫)
怀歆发现被伏击时,他正准备率着大营中仅有的骑兵,向古骜的营地包抄而去;打算与古骜所率步兵配合,里外夹击,将陷在满是机关沟壑的义军大营中的戎人,一举剿灭干净。
伏击是从箭如雨下的突袭开始的,怀歆身后所率骑兵,因为避让剑雨而冲散了,各部军统与千夫长急忙率众应对,可是对方攻我不备,义军已然先输了一招。
怀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义军中有奸细!”
“怀公子当心!”怀歆只感到面前一晃眼,便看见一个少女穿着细甲,挥着双刀,纵马飞驰而至,挡在了他的面前。只见典小女身手敏捷,薄刃开合,几只羽箭在空中便被斩为两段。这时,戎人十三部的骑兵已然冲杀了过来,义军骑兵也忙整队挥刀朝戎人骑兵冲去,如此数番,不少人落马摔落在地……
混乱中,怀歆来不及问典小女为何身在此处,只是指着不远处说:“那边有个土坡,我是统帅,我要站到上面去……”
典小女点了点头,说:“好!”说着她吹了一声口哨,只见不远处,一个正在和一戎将缠斗的小个子义军士兵,一个滚身,便躲开了那戎将的弯刀,反手一剑,正刺入了那戎将的喉咙。血撒了他满脸,他向哨声的方向奔来,擦了擦脸上的血,露出了一个少年的面容:“姐姐,怎么了?”
典小女一刀砍过了要近身的戎兵,对典小男说:“护着怀公子去那边土坡。”
典小男点了点头,对怀歆道:“跟着我!”
三人很快杀出了一条血路,上了土坡。正是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丘陵,在平野上遮蔽住了戎人偷袭的人马,怀歆从怀中拿出令旗,典小女在一边吹起了号角……
……厮杀进行得惨烈,千夫长战死百夫长顶上,百夫长战死什长顶上。怀歆举旗为令,应变布阵,经过整整一个时辰的胶着拼杀,义军终于渐渐掌控了战场的形势。
而就在这时,那原本在人群中厮杀的戎人统帅,在一刀解决了两个近身缠斗的义军千夫长后,提着发卷的刀,一步一步地朝怀歆的方向走来……他踏着无数义军的尸首,一脚一个血印地走近。
怀歆拍了拍典小女的肩膀:“你快走,带着弟弟去找汉王!”
“我不!”典小女说。
典小男怒吼一声,挡在了前面。那戎将看也没看典小男一眼,只见手起刀落,典小男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典小女大叫了一声,手握着双刀就朝那戎将冲了过去,刚近了身,那戎将抬起一脚,就把典小女踢飞了出去。
这时,四周响起了马蹄声……
难道,还有戎人骑兵的援军么?
汉王的马,可没有这么多呢……听那马蹄矫健,并不像中原战马……
还真是未曾料到……
怀歆想到这里的时候,那戎人已铁塔般地立在了面前。
怀歆拔出了剑,那戎人统帅也举起了刀。
怀歆看着眼前的人……
没想到心愿未竟,居然会止于此,还真是可笑。
忽然,一个娇小的身影飞扑而至,那戎人统帅一个反身,一剑便刺入了站在一步之远、正举着刀的,典小女的胸膛。
典小女手中的薄刃落到了地上……血顺着那刃缘一点一滴地流了下来,典小女用手死死地握住了那插入胸口的利刃,她嘴角浸出了鲜血,丝毫不放手。
她转过头,眨了眨眼睛,望着怀歆。
这时,怀歆手中剑尖,也早已穿透了那戎人统帅的皮甲,钉入了他的后背。那戎人统帅抽了一口气,一把拔出了刺入典小女身上的刀。刀口淌着血,那戎人转身,再一次向怀歆举起了利刃,这一次,他的动作已经迟钝了许多……
可此时,怀歆手中也同样没有剑了,他的剑插在那戎将的背上,却并没有透出胸口。
怀歆闭上了眼睛。
……带着腥臭的热/液一滴一滴地落在怀歆的面颊。怀歆睁开眼,却见那戎人统帅胸前已穿透出了剑尖,正是那里流淌的血液喷涌着……甚至喷到了自己的脸颊上。那戎人统帅先是僵立着,接着他握着刀,直直地倒了下去。
站在那戎人统帅身后的,是满脸血污的古骜,古骜身后,是骑着戎马的义军将领,义军将领身后,是一排又一排的义军兵甲。
怀歆抽了一口气,哑声道:“……骜兄,你来了啊。”
古骜点了点头:“我来了。”
怀歆踉跄了一步,推开了古骜,向典小女倒下的地方走了过去。她一动不动地躺在那里,她的身下全是血,她的软甲被染上了一层鲜红的艳色……
怀歆在她身前跪了下来,典小女的手指动了动,怀歆感到眼角无法抑制地酸胀,典小女伸出手,有些颤抖地抓住了怀歆的衣角:“……别……别哭。”
怀歆伸臂将典小女抱在了怀里,泪流满面:“……你……你别死。”
典小女的面色惨白如纸,她的头发散开了一半,乱蓬蓬地和地上的血与泥土混在一起,她笑了笑:“……我……我不死,我要长大……嫁给你,做你的妻子。”
怀歆说:“你别死……你长大了,我就娶你……做我的妻子。”
典小女的笑容僵硬在了她的脸上,她的眼睛还望着怀歆,却已经没有神采了;她微微张着嘴,却已经没有了呼吸……怀歆弯下腰去,发出一声低沉的呜咽。
古骜走到了怀歆原本站立的高处,郎声道:“清理战场伤兵与伤马,撤回渔阳郡城!”
……
当天夜里,廖清辉那队人马,只回城了一百五十二骑,其中,包括重伤的廖清辉。
原来十三部的戎人兵分三路,分别袭击了廖清辉所部轻骑兵、古骜所部步兵、怀歆所部铁浮屠余部……最后戎人全军覆没,可抗戎义军这胜利得来并不容易,不过惨胜而已。
渔阳城大门紧闭,以古谦为守城大将,静待敌变。
而城中,收疗伤患、清点各部、运筹粮草,一时间灯火通明。
古骜战甲未脱,坐在郡府大堂正中,扫视着阶下的诸将……他们有跟着廖清辉准备伏击戎人,却反被戎人伏击的世家子;有在怀歆帐下,死里逃生的铁浮屠千夫长与北军军统;也有与古骜一道血战的汉中兵。他们有的受了轻伤,用布包裹着渗血的伤口,有的受伤较重,只能靠在椅中……
古骜的目光,从他们每个人的脸上掠过,道:“汝等自从入义军以来,本王视汝等为兄弟,可此次,却有人泄露了军机。”
众人一下子炸开了锅一般,交头接耳地说起话来。有人道:“我就知道,否则戎人怎么会早早地等好了我们!”“什么?!居然有人做这等亲痛仇快的事?”“到底是谁?”“要知道了是谁,准把他大卸八块!”
古骜道:“此人若是无心之过,本王免他不死。究竟是何人泄露了军情,这便站出来罢?”
众人安静了下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晌并无一人出列。
古骜道:“本王以手足待下,未曾料到有人会相背;既然相背,本王又想着,定有什么难言的苦衷;既然事到如今都无悔改之心……”
说着古骜轻摆了摆手,这时坐在古骜右边侧座的怀歆起身,从一个暗曲处接过一个木盒,他打开了木盒,将其中的几封信笺展开了来,念道:“摄政王亲启:在下于义军中,已一百三十又五日矣,已探明各部调配、粮草、军需……”
怀歆音色不动地顺着念了下去,直到念至最后落款姓名……话音刚落,廖清辉身后的一个世家子,倏地扑通一声从椅子上摔下。所有人的目光,一时间都如火般地灼烧着他,他颤抖着双手,半弓起了身子,走出列,对古骜道:“……这,这封信,的确是末将写给摄政王的,可……可……可与戎人有什么关系?”
古骜轻叩着座椅的扶手:“……看来你还不知道啊,摄政王于今日午时,已开始率兵攻打渔阳郡南面关隘,如今也快到城下了罢……”
众将大哗,纷纷吵闹了起来,有人说:“我就知道是世家搞的鬼!”有人说:“你怎么血口喷人!我就是世家!只是摄政王怎么会如此?!”“那就要问摄政王好巧不巧,怎么和戎人里应外合?!”
众人吵了一阵,渐息声响,古骜道:“本王也不知摄政王为何会与戎人一道攻渔阳,不过天子诏书中写得明白,说本王此次未去上京谢恩,乃是对朝廷有贰心。不仅如此,还说本王派仇公子,率汉中亲兵,去截了朝廷本就要赏给本王的粮草,结果仇公子被摄政王以谋逆之罪所擒。”
这时一个北军的将领大声道:“这是冤枉!谁不知道是我家公子求汉王,让他为使,公子他不过是想见摄政王一面!”
另一人道:“仇公子纵情书画,这等事就算是汉王让他做,他也不会做。”
又有人道:“汉王在北地连战连捷,何必让仇公子做这种事?!”
古骜道:“本王与诸位戮力抗戎,如何能分/身去上京,这才遣仇公子为使,代本王南下谢恩。不料事竟至此,本王百口莫辩。”
这时廖清辉高声说:“汉王,这是有人在害你!有人在掣肘抗戎啊!春风不度北门关,恩泽不及边塞意,我今日算是明白了!”
廖清辉的话,像滴入即将沸腾的热水中的一滴油,一时间炸裂开来,众将群情激奋。有人道:“我父亲在京城为官,我今夜就写信告诉他北地实情!”“皇上被奸人蒙蔽,我家与御史交往甚厚,我今夜也立即写信!这天下还有没有公道了!”“雍驰那小子这也欺人太甚!”
众人激昂过后,古骜站起身,长揖为礼:“本王在此,为北地百姓,为在战场上死去的同袍,谢诸位,大义在心。”
古骜走到廖清辉面前,看了一眼那被众人踢倒在地的告密者,道:“此人,是你举荐入义军的,该怎么办,清辉你说了算。”
说罢,古骜走回了座中,转过身坐下。
那告密者爬过去一把抓住了廖清辉的脚:“我……我不知道摄政王会把我写的信给戎人啊,廖公子,廖公子……我……”
通明烛火明灭,勾勒着廖清辉的面容。
尚残着污血的青年轮廓中,如今稚气褪尽,显出刚毅来,他刷的一声抽出了长剑:“就算你不知道,可为你此番无知,死了多少弟兄,我不得不杀你。”
白刃闪过,血色染红了大堂。
☆、第146章
北地狼烟烽火无宁日,江衢郡此时却浸润在春风的润泽中——万物萌发,骚客才子春游踏青,扁舟戏水,好有一番闲情逸致。位于江衢郡云山脚下的江衢郡城,更如纷扰天下中的一方安宁净土。
这日,廖勇正笼着袖子,歇在小亭子里,看着廖府院中荷塘春/意,雨后新柳。一个老仆上前一步,给廖勇披上一件外袍:“王爷,仔细着凉。”
廖勇指了指正坐在荷塘边喂鱼的廖去疾,对那老仆道:“给世子也拿件衣裳,这几日湿气重,他就是仗着自己年轻,穿得单薄。”
“诶”,那老仆应答着去了,廖勇叹了口气,起身下了台阶,走到廖去疾身边,廖去疾忙站起道:“父王……”廖勇拍了拍廖去疾的肩膀:“你坐着。”
“是”,廖去疾应道。
廖勇从廖去疾手中拿了些饵食,投入了荷塘之中。只见水皆缥碧,浅而见底,碧色静流中,红鲤纷纷闻香拥簇而至,一时间你争我抢,个个大张着鱼唇,将廖勇投下的鱼食争抢一空。
廖勇仿佛有感而发一般,慨然道:“……这吃相也太难看。”
廖去疾意有所会地看了廖勇一眼,笑道:“父王,鱼生而为鱼,便是如此,比不得人造化。别说是鱼了,就是人中也有上中下之品呢。”
廖勇将廖去疾手中的鱼饵拿过,都投入了池中,这才拍了拍手,抚了抚袖,道:“正是啊,我从前还不这么认为呢……现下这一看啊,什么出身,办什么事,高下之分立现。”
廖去疾放下手中的鱼食盒,赶上几步,道:“父王此言何讲?”
廖勇笑了笑,道:“以前世人在小字辈中排号,言及什么四大公子。老夫也不过是听来玩玩,说将你排在了第三,我也就是一笑了之。如今一看,世人容易被声势迷,没有眼光啊。”
廖勇负手走回了凉亭之中,那候在一边的老仆忙上前一步,铺上锦垫,廖勇撩袍在石桌边坐下了,廖去疾也上了石阶,坐到了廖勇身旁,道:“喔?儿子自知不如虞、雍两位公子,愿听父王教诲。”
廖勇道:“……老夫本也是觉着,英雄出少年,你们这几个小子,在同辈里面,也能称之为少年英豪了……可日久见人心,到了今日,却越来越发现,只有你与仇公子,才能配得上‘公子’这两字。当年我年少意气时,读书人之间,也有些平世庶之思渐萌……因此自从我掌了江衢政务以来,用人也是不拘一格。春夏逝者如斯,至今年知天命,终究还是那句话,这尊卑啊,其实乱不得。”
廖去疾聆听颔首,廖勇接着说道:“你看那雍驰,被人赞誉何其多也……年纪轻轻,便与老夫同位王爵,可他究竟只是个雍家族子,出身还是低浅了些……怕是幼时也受过许多委屈,怎么这做起事来,忒的急功近利,不择手段……”
廖去疾道:“父王说的是……此次摄政王居然与戎人一道围攻渔阳,甚为不妥吧。”
廖勇点了点头:“‘围攻’二字用的妙啊,你我父子远在千里之外,尚看出不妥;那雍家的小子,却是觉得天下人眼睛都瞎了,就他一个人睁着眼,这不是短视是什么?雍家也是大族了,竟出了这么一个刚愎自用的小子,可不就是他出身不好,眼界不高么?归根结底,不是嫡子,难有气量。否则,怎么会连这么些简单的道理都不懂……”
廖去疾笑了笑:“这件事,倒是让仇公子委屈了。”
廖勇道:“这又不得不提到仇家那孩子了。这嫡子和族子,风流胸襟,又怎么能比?仇家那孩子可是正经的嫡出,不过是不善带兵,不善权谋罢了,但做事做人,都是大义为上。当年老夫兵谏摄政王,这位仇公子,可是私情未徇,稳如泰山哪。唉,他与雍家那孩子有些交情,此次不避讳往上京去,也是光明磊落,却不想,给人暗算了。”
廖去疾道:“仇公子胸怀大义,据说一幅《摄政王落马图》与一幅《汉王征戎图》,可谓妙手丹青,神来之笔,千古绝唱。行事磊落,为抗戎,将北军统帅之权全交予了汉王。这也是常人难做到的气魄。”
廖勇道:“因此我说,四大公子中,也就他与你,配得上这公子之号。”
廖去疾道:“这么说,父王觉着,虞公子也不配?”
廖勇道:“虞君樊那孩子,也是这么多长辈看着长大的。慧心聪敏,忍辱负重,莫过于此。本是温润气度,公子如玉,天下人见他出淤泥不染,也是心底敬佩的。可奈何他自从跟了吕谋忠那个老儿,近墨者黑,不仅夺了他叔父的黔中巴蜀;就在今晨,老夫听闻,他星夜赶回黔中,以部曲围攻郡府,杀了他叔父一家四口。”
廖去疾一愣:“……有此事?”
廖勇点了点头,道:“你还记得当年吕谋忠那老匹夫来江衢的时候,竟然悄无声息,入了郡界,打出了旗号,老夫方知,可谓奇耻大辱。原来就是虞家那小子练的暗曲,又与各地商户暗联,入郡的时候,以走商为掩,这才没有被发现。”
廖去疾笑了一笑:“……我本以为虞公子如何温雅的一个人,原来竟也如此无所不用其极。看来其夺叔父之位,也是筹谋已久。还真是看不出来呢,那样一张脸下面,竟然是如此蛇蝎心肠。”
廖勇道:“……我们都忘啦,他可是世庶混血,并非真正的世家子。世人给他如此令名,也是盼着他能为世家做出点事,可他呢?竟然还把恨藏在心底……如今二十余年,大仇得报,痛下杀手。再想到他从前卧冰求鲤,真是不寒而栗。你说这样的人,又怎么配得上与你,还有与仇公子齐名并驱?真是连陪衬也算不上啊……”
廖去疾道:“……我之前,倒是错看虞公子了。”
廖勇道:“只是这个古骜……老夫倒是小觑他了。”说着廖勇叹了口气,“要是早知他能在北地立下如此赫赫战功,老夫早该把他收在帐下……老夫若做这个义父,也该比吕老儿那个娈宠之辈要好上许多罢……古骜那小子,还是从山云书院走出来的呢……”
廖去疾躬身道:“是儿子无能……当年……”
廖勇摆了摆手:“……不是你无能,是老夫无能啊!他在云山上这么些年岁,我从未想过要去看他一看。”
廖去疾道:“他不过是一个寒门的小子,那时说来,父王也太过屈尊了。”
廖勇哈哈地笑了:“可若是……他是俊廉公的儿子呢?”
廖去疾睁大了眼睛:“……父王是说……俊廉公并未身亡,一直在江衢?”
廖勇道:“正是啊。不仅在江衢落户,娶妻生子,还把儿子送入了本王眼皮子底下的山云书院……是本王失策啊。”
第33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