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没空宅斗 作者:武思辰
第5节
其实民间的百姓大多知道一些关于抗生素的消炎功效。就好像会有人用青霉涂抹红肿发炎的伤口来消炎。但是那样的土方法,所含的抗生素含量太低,还比不上人体的自愈系统可以自主消炎,所以也是时灵时不灵的。
要怎样才能提取青霉素呢?王仁仔细回忆自己脑子里那些五花八门的知识之后,有了解决方案。安下心的王仁终于在天光微亮的时候有了睡意,上床睡觉了。
第二天一早,因为王仁要回宫继续伴读的工作,所以只能求助于自己的便宜爹王子胜,让王子胜给他找一个作坊,留着里面会过滤提纯的熟手伙计们。
这样的话,等他下次休沐回家,就可以开始制作青霉素了。如果情况顺利的话,说不定等到第三次休沐的时候,他就可以给兔子进行手术了。
被圈(juan)在宫里的王仁,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折腾。要知道,在几百年后,中医仍然是不被世界认可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但是如果王仁能在这里,在这个几百年之前的社会背景下,证明中医的大部分药方的功效,并且将后来已经被证明无效的药方和理论上的谬误剔除,引导如今的华夏医学界提前触及现代医学的理论体系。那么是不是,是不是就会在这个世界的未来,中医会被世界认可呢?
为了达成这个让王仁热血沸腾的目标,王仁开始大范围的搜集整理各种药方,打算对这些记录在册的所有药方,一一进行“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他要用这样既费力又费钱,但是却最有说服力的方式,来给华夏大地上诞生的医学正名!要传承中医里的精华!要剔除那些阻碍医学进展的谬误!要让中医成为现代医学的基础!要让所有后来的医生都承认中医的功效!
带着这样的野心,王仁开始大把大把的花钱。从搜集药方到寻找病人,从建隔离治疗的医院到雇佣记录病情的人,银子像流水一样花了出去。
才回家不过一个月的王熙凤看着王仁每次休沐回家,都会从公中支出大笔的银子,心中很是不满的向赵氏抱怨。
赵氏摸着王熙凤的头发,忍不住叹气。这个女儿,她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教了。
这孩子开口闭口都是叔父如何如何,闭口开口又全是叔母曾带我去了xx千金的赏花会……心里对自己的父母也多少有些瞧不上,对着自己的哥哥,更是轻蔑不止,做什么都看不顺眼。
这次王仁花钱的事情也是。若是他们家真是小门小户的勉强温饱,那么哥哥从家里不断的掏钱花,恐怕是真的不妥的。但一来王仁是在做正事,连那位喜爱医术的宗室贵子也插手了;二来他家的家底真的没有那么薄,就算王仁花费的银子再多一倍,王子胜和赵氏也供得起。
王子胜也说了,自古以来的高才之士大多是用钱堆出来的。隐士大儒们读书识字的银两花费,绝对不是一般的普通人家花费的起的。当世名将自小勤练武艺,若无名师指点或神兵利器让其如虎添翼,恐怕也不会有赫赫威名。喜爱金石雕刻书画鉴赏之人,若没有各种价值连城的珍品孤品自小调教熏陶,恐怕也难有成就。
这话虽然不是绝对,但是却也有大部分的道理。赵氏本身也很认同这点,所以对于王仁的花钱举动,心里并不是十分在意。而且为了不让王熙凤误会,也在小半个月前就和她说过一回这个道理了。
可王熙凤心里认定王仁就是个酒囊饭袋的废物,根本就没把赵氏的话听进耳朵里,反倒是对王仁更加嫉恨和瞧不上了。
王仁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忙着把自己脑子里能想得到的、知道制作方法的各种现代药品和器具做出来,完全没有时间去注意王熙凤的嫉恨。要知道,他根本就没系统的接受医学知识的教育。包括如今开始研究的青霉素在内,都是完全依靠回忆上辈子的自己,因为感兴趣上网搜索出来的信息。
还有包括手术刀的持刀姿势、缝合的方式等等,都是王仁努力回忆那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漏出来的一些细节,拼凑成的。
所以当王仁的进行了第一次手术,一只竹鼠因为术后感染而死亡时,王仁的心理压力骤增。科学研究本就是枯燥乏味而且会发生大量失误的。王仁不停的这样安慰自己。
在王仁第一次手术失败的同时,王子胜却顺利的进入了吏部,有了审核官员考绩优劣作为任务的官职。
王子腾没料到已经被自己赶回老宅的大哥,竟然就这么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直接进了吏部。原本王家的人脉经营竟然也全都不要了,表现出一副要另起炉灶的样子
这是要和王家彻底划清界限不成?
别说王子胜没有露出顺王爷这条人脉之前,王子胜那样破罐子破摔的在金陵胡作非为,王子腾都没打算让王子胜一家脱离自己的掌控。如今发现了王子胜手上竟然还有那么多自己完全不知道,而且看起来很庞大的底牌和力量,王子腾更不可能让这一家人单飞了。
原本还能以王仁的前途或者王熙凤的婚事来要挟王子胜听话。可这此王子胜一家回了京城,接回了王熙凤之后,整个家就像个铁桶一样,让王子腾无处下嘴。
没抓到任何把柄的王子腾,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母亲和那个自己“精心调、教”了好几年的王熙凤了。
所以在这一天,王子腾让人到王子胜的家里送口信,说是王老太太想孙子和孙女了,让王子胜带着王仁和王熙凤来王家。
不得不说,王子腾这招阳谋,王子胜是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老太太想儿子和孙子、孙女,谁能说一句不是?难道还能拦着一个快入土的老人享受天伦之乐么?
最后的结果,就是王仁只能和王熙凤一起,跟着王子胜回了王家老宅。但是临出发前,王仁和王子胜说好了,最晚就待到吃完晚饭。要是再晚些,说不定就被留宿了。当时候不一定又要出什么幺蛾子。
王仁的脑子里面全是自己鼓捣出来的那些药和器具,所以在到了王家之后,王仁就一直保持着面部的微笑谁问话都用“呵呵”回答,思绪却早就不知道飞到哪儿了的状态。
王熙凤是一进了门就直奔王老太太去,撒着娇要多住几天。王仁保持着神游天外的状态,被感觉到无趣的王老太太打发到外书房去找王子胜了。
终于从内院解脱了的王仁,转身就跑到了外书房外面,也不让小子通报,自己蹲下身躲着听壁脚。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王仁觉得王子胜和王子腾你来我往的对话里,每个字拆开读他都明白,但合并到一起,就完全摸不着头脑了。唯一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两个人的谈话氛围绝对是敌对且紧张的。
好半天之后,屋内的两人陷入了气氛凝滞的沉默。
王仁趁这个工夫,结合两家的情况又回忆了一下刚才两个人的对话内容,才明白是王子胜在指责王子腾当年的行为。王子腾的回答是成王败寇,不分兄弟与否。
而后王子胜又说,你不把我当兄弟,我却拿你当兄弟,所以当年我明明可以翻身却没有。王子腾说,那是你傻。
最后王子胜的语气有些疏冷的说,没错,当年他傻,如今不了。但是到底还有血脉情分在,若是井水不犯河水也就算了,要是王子腾再想把他捏在手里,就别怪他不念往日情分。
☆、 第28章 王仁37
好么,原来是要撕破脸啊。但是这场对话真是太诡异了!难道这就是世家的交谈方式?每说一句话都拐着无数个弯?王仁实在无法适应这种交谈方式,直接站起身来,把书房里的两个人都惊到了。
对着两个年龄加在一起都快六十的大男人,一脸“你吓到我了”的表情盯着,王仁心里也是满囧的。但是他是真的不耐烦了!
“二叔,我爹说的很清楚了。就算是天大的仇,到底手足之情在呢。更何况当年你和我爹也没结下什么不共戴天的杀妻夺子之恨。如今这样不是很好吗?咱们就井水不犯河水的,当作普通的同姓同僚交往着吧!”王仁直接给了两个人一个解决方案,“至于老太太,只要老太太还在一天,三节寿辰春节时,我们定然会来尽孝道的,可好?”
一个小辈,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王子腾也就只能默认了。他和王子胜的情分已经修补不了了,王仁的提议是最好的办法了。
不管以后王子腾会不会反悔,反正今天的事情是在王仁的乱入下结束了。王子胜带着不甘不愿的王熙凤回了自家,而王仁又跑去看青霉素的制作程度了。
其实青霉素真的很容易制作,只是很难提取出达到要求的纯度。所以只能反复的实验,来提纯青霉素。
当王仁到了作坊的时候,一群工人已经吓得不敢动弹了。一看见自己的老板来了,更是直接跪倒在地上。在这里工作的人都知道,老板每天在这些叫做青霉素上花掉的钱,恐怕就是把他们给卖了,也赔不起。
今天因为搬运的时候,一个不小心把一杯子消毒用的酒精洒进了制作出的青霉素溶液里,立刻就有了白色颗粒在溶液里形成了。所有的工人都包括在内,立刻就傻了眼,接着就想到,他们这次死定了。
王仁一听经过,自己看着形成的显得有些浑浊的液体发愣。他本来以为能做出青霉素溶液就不错了,虽然不易保存,但是起码做出来了!但是如今呢,这么一个小错误,竟然把青霉素溶液里的青霉素给提纯了!
这意味着,在彻底提纯这些粉末之后,他可以大量携带青霉素了!只要把粉末溶于水,就可以让人体摄入青霉素了!不再需要瓶瓶罐罐的还生怕打碎了!
这个错误真的是太美妙了!王仁一个机灵儿站起身问那个洒了酒精的人:“大哥你叫什么?我要给你五十两银子!他日史书工笔,你的名字必然会留下只言片语!”
那个工人一听说不光不会被罚,还会得着五十两银子,立刻高兴了。至于王仁说的关于青史留名的话,这位大哥是真的没听懂。
有了青霉素和迷沸散,王仁又开始了每到休沐日就为竹鼠和兔子“开膛破肚”的练习学习。一开始因为手法问题,王仁害死了许多的竹鼠和兔子。后来终于慢慢的把死亡率降低了。又过了许久,最近的几次手术,竟然一个死亡案例都没有!
这个数据让王仁很是兴奋。此时的王仁已经十四岁了,距离从金陵入京,也过了整四年了。明年十一皇子满了十五岁,就要入六部当差了,而王仁也势必就会结束自己的伴读生涯。
不得不说,十一皇子其实是一个好孩子。王仁作为十一皇子的伴读,一次也没有替十一皇子挨过打。倒是因为本身的原因,总是被上书房的师傅们打手板。
无论十一皇子多么的体恤王仁,王仁都没怎么往心里去。王仁其实也清楚,这是冲着自己的父亲和顺亲王的面子呢。
这几年里,王仁和太医院的太医们混得更熟了。因为有着一起完善缝合术的情谊在,这些太医们也不再对王仁的各种理论嗤之以鼻了。有时候,还会给王仁一些中医知识上的指导,加快了几个对照试验的进度。
这一天,几个太医又被王仁叫住,缠着他们讨论手术推广的可能。
这个时候的太医们,倒是有志一同的开始打击王仁了。他们列举了种种的不可能之后,王仁却一点都不气馁,一一反驳那些不可能的理由。恰好第二天就是休沐日,王子胜心血来潮进宫来借王仁回家,赶上了这场论战。
王仁看见王子胜来接自己了,立刻蹦出了一句:“我已经做过开膛手术了!”
一瞬间,太医们的视线全都落到了王仁的身上。
王仁面对众人的注目,一点也不怵,高傲的一抬下巴:“华佗做得,我也做得!我已经给十多只竹鼠,两只兔子开过膛!它们现在还在我家院子里养着呢。”
王子胜倒是知道王仁给这些动物开膛破肚之后又缝上了的事情的。但是要是太医们让他儿子此时把证据拿出来,恐怕他儿子就要丢大丑了。
上一个休沐日里,王仁和王熙凤大吵了一架之后就自己回宫继续当伴读去了,后脚王熙凤带着几个不停劝阻的嬷嬷闯进了王仁养动物的院子里把那些王仁平日里当宝贝一样养着的竹鼠和兔子给做成菜了。守院子的小子们也不能对家里的大姑娘动手,所以没拦住王熙凤,而且当时王仁已经进了宫里,所以王仁到现在也不知道这个事情。
王子胜眼见儿子要差人回去把那些拆了线过了感染期的兔子送进宫来,只能赶紧拦住,在王仁的耳朵边上说了前后因果。
王仁心里这个恨啊!那些兔子和竹鼠身上的手术伤口可还在呢!若是让这些太医看一眼,让他们相信并且开始普及推广了,那么无异于是拨快了华夏医学发展的时钟,能尽早的建立现代医学体系!王熙凤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做了一件多么愚蠢可怕的事情!
可事已至此,王仁也只能深吸几口气平复了心情:“几位大人若是有兴趣,可以到我府上亲眼看一下这项从华佗祖师爷之后就失传的技艺!小子必定扫榻以待!”
说完,就拉着王子胜回家。王仁感觉自己必须立刻回家去问问王熙凤到底是怎么想的?口舌之争而已,竟然这么不依不饶?四年的时间了,王熙凤如今也有十岁了,竟然还是把心向着外人不成?
可等王仁回到了家里,看见了好像没事儿人一样坐在赵氏身边的王熙凤事,却已经完全没有了找王熙凤的欲望。王熙凤说到底,不过是个什么都不懂的人罢了。她不明白她打杀的是多么重要的实验数据,她也不明白医道之于华夏未来的重要性。
正因为什么都不明白,所以也就无所顾忌。和这样一个无知的人,又有什么好质问的呢?
王子胜看着王仁脸上对着王熙凤的怜悯表情,心里开始合计,是不是应该早点把王熙凤嫁出门去?否则在这样下去,王仁恐怕就真的不再把王熙凤当妹妹了。
王仁怀着对王熙凤的怜悯进入了梦乡,第二天精神抖擞的起床。他料定今天一定会有太医来拜访自己。
果然,王仁才用了早饭,就有三个太医相携而来,要见识一下祖师爷华佗曾施展过的绝技。
王仁也没有藏私,从消毒手术室开始,到准备迷沸散、青霉素,最后到穿着手术衣、清洁双手。所有步骤都向三位太医巨细无遗的展示。
然后,三个人见证了王仁给一直怀孕足月的母兔子做了剖腹产手术,从母兔的体内取出了四只小兔子。
当手术成功之后,几个太医也从最初的震惊中恢复过来,一个个问着自己的问题。王仁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告知对方一切。
当三个太医夸奖王仁年少有为、堪称天才的时候,王仁忍不住苦笑,打断了他们想要在人体上做手术的讨论。
“几位大人大概不知道,手术室的东厢房里,放了许多拳头大小的骨灰罐子,都是被我这堪称天才的绝技给害死的。少说有几百只兔子竹鼠死在我的手上。”王仁一点儿也没觉得把自己曾经的失败告知对方有什么不妥,“小子之所以能给这母兔剖腹生产,是因为小子有这几百个生灵的死亡做奠基的。诸位大人若想在人体上动手术,也必须对人体的内脏器官知之甚详才行。请问哪位大人曾亲眼见过人的内脏?不光是活人的,死人的也可以。”
三个太医在王仁说话后冷静下来,全都沉默不语。王仁见三个太医全都一脸凝重,忍不住把当年自己认识的那个仵作的姓名告诉了这三个人。
“这位大哥认识义庄的庄头儿,我曾经和他一起去过几回义庄。那里的无名尸甚多,几位大人可以去找这位大哥帮忙。”
三个太医接了王仁的帖子,立刻要起身告辞,也不管此时已经是午饭的时间了。王仁对着几人匆忙离去的背影一笑,果然是医痴的范儿啊!
因为是十日一回的休沐日,王仁向来是把所有事情都集中在休沐日的当天下午处理的。待王仁吃了午饭,负责通过对照试验来验证王仁在医书上收集到的药方有无效果的管事,进来向王仁递交最近十天的试验结果。
又有一批药方被证明于病症一种有显著效果,四种无明显效果,七种无效果。这个数据已经很好了。要知道,王仁曾经在搜罗药方的过程中,看过许多明显属于无稽之谈的药方。要证明了这些药方真的属于“无稽之谈”,也是对医学进步的一大推动。
☆、 第29章 王仁38
为了这,王仁花了无数的银子。好多人,包括给王仁执行这份工作的下人,都觉得王仁傻。王仁只能反复安慰自己,这可是已知的、最科学的能够检验某种治疗方法和药物效果的手段了。
当年的林弗医生虽然通过对照试验了解了治疗坏血病的治疗方法,但还是等了将近二十年才彻底推广这种疗法的。他从这些试验开始,到现在也才过了三年而已。总会有那么一天,他的行为会被证明并不是犯傻的那么一天!
机会总是说来就来的。
这几年川省、鄂省频发洪灾,如今的鄂省虽然洪水退去,但是却爆发出了大范围的疟疾。因为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鄂省已有近十万人染上疟疾难以治愈。而且患病人数还在不断的增加。
这头王子胜和王仁说了当今因为疟疾而头疼不已,那头王仁立刻让人把自己去年对四千人进行的疟疾药物测试数据给整理出来。推广这种验证药物、疗法的科学方法的机会,来了!
在王仁进宫面圣的第二天,就带着赵氏给自己收拾好的行李,和五名太医一起赶往鄂省。而王仁要求准备的药物,要随后才能到达。
若说王仁赴鄂让谁的情感波动最大,那么莫属于一直看王仁不顺眼的王熙凤了。
在王熙凤的心里,王仁就是一个废物点心一样的人。每天不务正业不说,还大手大脚的肆意挥霍,鼓弄些一点用也没有的东西。本以为王仁就会这样过一辈子了,谁知道才一得到鄂省疟疾横行的消息,就自动请缨,带着他这几年弄出来的药物去了鄂省,扬言要三个月治好疟疾。
夸下了这样的海口,若是将来治不好这疟疾,恐怕不光是王仁本身,王子胜和赵氏也都好不了。王熙凤是真的不明白,王仁哪里来的自信?这样想着的同时,王熙凤的内心深处,产生了一个让她不愿意承认的想法:她比不上王仁。
若是谁家有姑娘拿自己和男子比较,而且果真的出色,也会成就一段佳话传奇。可王熙凤仔细的想了想,若是自己和王仁易地而处,自己有没有勇气踏上这可能是不归路的旅途?答案是否定的。
哪怕自己有十成十的把握可以治愈疟疾,她也没勇气踏上前往鄂省的道路。没来由的,王熙凤想起赵氏劝王仁不要去鄂省时,王仁的回答:“若此事一成,不光可以救鄂省百姓,更可以使学医者多思多践,后世百姓皆可受益。这是不世功德!孩儿愿意以身犯险以活万民!”
若是王仁说的是真心话,那么从前一直看不上王仁的自己的种种行为,岂不是既丑陋又无知么?若是真的,那么自己那些嫉妒心和私心,岂不是如同那混元浊物一样,污秽有不堪么?
不!我王熙凤不会比不上那个王仁的!王熙凤这样对自己说着,可是脑海里偏偏回响着那次和王仁吵架的时候,王仁说的话:“你总是自以为比谁都强,其实根本就比不上。都说你豪爽泼辣,不过是把泼妇换了个说法罢了!说自己会管家理事,可是谁家的千金不会管家理事?说自己是被当成儿子养大的,又有哪家的儿子只会看账本子?自视甚高不说,被人夸几句就毫不犹豫的给人当枪使!总是口口声声‘二叔’‘二叔’的,二叔的亲生女儿是王熙鸾!你就算上赶着认人家当爹,人家也不惜的要你!你总想压我一头证明自己比男人强,可是自古以来比男人强的女人多了去了,哪个不是有一技之长可以名留青史?你凭什么认为自己比我强?就因为牙尖嘴利不留口德么?”
也因为这次争吵,王熙凤把王仁养的竹鼠和兔子都给做成菜了。从那以后,王仁也不太理会自己了。
王熙凤一会儿觉得王仁说的有道理,一会儿又觉得自己没有王仁说的那么差。就这么反反复复的纠结着,不过几日的工夫,整个人就消瘦了下来。
待到王仁在鄂省的消息陆陆续续的传回来,那些有好有坏的消息,更是弄得王熙凤心神不宁。
人有时候容易走进窄胡同里,进退不得。但若是撑着走下去,说不定前面就是豁然开朗了。王熙凤在这么自我折磨了一段时间之后,忽然在一天早上,从窄胡同里出来了!她承认自己不如王仁,承认王仁说自己自视甚高其实不如人的事是事实。
她只是个普通的内宅女子,根本就算不上什么脂粉堆里的胭脂英雄。她无知又自私,端着可笑的嫉妒想跟男子比高下,却偏偏比不上。这没什么好丢人的!
王熙凤从来都不是个愚蠢的人。在认清了自己的错处之后,那些从鄂省不断传回来的消息,那些被治愈的地区的名字,都让王熙凤有种深深的自惭形秽的感觉。她开始迫切的希望王仁能平安归来,继续那个让后世百姓受益的“活万民”之事。
而远在鄂省的王仁,也真的控制住了鄂省的疟疾病情,并且让大批的患者不断痊愈。三个月后,王仁回到了京城,恍若隔世一般。
本来王仁是希望能够呆在鄂省跟进治疗,一直待到疟疾彻底被消除的。可是赵氏在家书里的哭诉、王子胜字里行间的关心和——令王仁感觉有些惊悚的——一向和自己不对付的王熙凤求的药王符,都在催促着王仁回京。
“……姑娘让奴才给大爷带句话,”来送信的小子在交给王仁药王符的时候说,“‘过去是妹妹左了心思想差了,如今妹妹只盼望哥哥能平安归来,还能再续手足之情’。姑娘为了求这个符,和太太一起,从山脚下跪着上了香山呢。要小的说,姑娘这回说不定是真的想和大爷和好了!”
鄂省这头基本上没什么大事情了,王仁也就忍不住想回京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那个恨不得自己从来不存在的妹妹改变的!
虽然王仁离京的时候,赵氏只是红了眼眶,王子胜也是面不改色。但是当王仁回京后,才知道原来那些都是假象。现在的赵氏,也不哭、也不骂王仁,就是一个劲儿的对着王仁嘘寒问暖。
甚至王仁刚回京的那几天里头,赵氏会在半夜带着丫头嬷嬷穿过二门到前院,只为了给王仁掖掖被角。
王子胜表现的正常一点,就是反复不停的唠叨着“我年纪大了”这样的话。王仁想到王子胜今年不过三十一岁,就忍不住嘴角抽搐。
王熙凤开始不停的给王仁送各种自己做的器物。从络子到荷包,从书签到扇坠子,后来把王仁的鞋面也给包了,绣了一幅看起来很抽象的“白菜平安”图。
面对这么让人受宠若惊的强烈感情,王仁是真的不适应。恰在此时,有人给王熙凤说亲了。这件事情,恰到好处的解了王仁的困境,转移了王子胜和赵氏的注意力。王仁的压力顿时大减。
本来王仁以为,王熙凤如今满打满算也就只有十二岁,是不可能这么早定亲的。谁知道自己才出去和太医院的太医们吃个饭的工夫,回来就听说自己的妹妹已经定亲了。对象是荣国府的大老爷之子——贾琏。
好不容易终于变得可心的妹妹,眼瞅着这么快就要归别人了,王仁真的很郁闷。而更郁闷的是,如果嫁给了贾琏,说不定此刻这个终于把自己当成的哥哥的王熙凤,最终还是会落得个“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的结局。
好吧,现在的自己是一定不会让这个妹妹破席卷身、抛尸荒野的。但是王熙凤和贾琏在一起,真的不幸福啊!
而且荣国府里还有个像苍蝇盯肉一样盯着府里爵位的大贾王氏——他们的大姑妈在呢。面对这位大贾王氏,王熙凤基本上就是给人送菜的料了。
但是婚事已经定了,不可能因为王仁的一句话就退了。对于现在(重音)这个真心实意爱戴自己的妹妹,王仁还是很喜欢的——要不是王熙凤的性格没变化,他还以为王熙凤也被穿越了呢——王熙凤对着别人不假辞色,偏偏对自己就是乖巧十足的样子,充分满足了王仁那种“我妹妹最崇拜我了”的虚荣心!
于是王仁直接找到了荣国府里。
因为王仁是未来的亲家大舅哥,又是二太太的侄子,算是贵客,所以被一路迎到了荣国府最高掌权人——贾史氏的院子里。
大贾王氏作为牵线人是必须在座的,贾琏作为未来妹夫也作为陪客,贾政上衙去了,贾赦纯粹是对王仁有些好奇所以来看看的。
王仁一看人挺齐,也没虚客套,直接张口提条件:“我们家嫁女儿,就两个条件。”
来看热闹的贾赦一点都不嫌事大,就当自己没看见贾史氏听到王仁提条件时候骤然落下的脸,开口接茬:“大侄子你说,只要合情合理,咱们贾家都答应!”
“这第一件事,就是麻烦亲家翁向圣人递折子,给我未来妹夫请封世子。”
“啪啦”一声,贾史氏一个手抖,把茶杯给摔了。
☆、 第30章 王仁39
“世子”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朝。原本是指天子或诸侯的嫡子中的储君。朝代更迭之后,“世子”一词成为了凡有爵位传承的人家里,继承人的称呼。
贾赦本人降三等承袭了贾代善的超品国公爵位,如今是正一品的三等候,称为“威烈将军”。本朝的勋贵们多是寒门军功出身,所以于爵位传承上多有马虎之处。大都是等到老一辈的袭爵之人仙去之前,才上折子向皇帝启封继承人。
渐渐的,也就没有人家在袭爵人尚在的时候来请封世子了。其实朝廷律法还是准许的,只是大家大都随波逐流罢了。
贾家的情况,稍微有点眼色的人都看得出来:若是贾赦没有在生前及时向当今递折子确立爵位传承,在有着更优秀的继承人的情况下,很可能贾琏什么都得不着,彻彻底底成为一个笑话。
而皇家,每天鸡零狗碎的事情那么多,谁有功夫管你一个没实权而且已经很碍眼了的爵位传给大房还是二房?明面上的理由摆出来,像是大房无德无能唯有二房另一嫡子德行高尚可承袭爵位,皇帝画个“准奏”就结了。
可惜贾家没等到那时候,就被抄家了。大贾王氏的一番算计终成了一场空,否则的话,还真的有可能是贾政这一脉承袭爵位。而最有可能得到爵位的,就是贾宝玉。因为那个时候,贾珠已死,而贾宝玉是贾政的唯一一个嫡子了。
但若是真的在此时就给贾琏请封,那么大贾王氏可就真的什么都得不着了。贾史氏也明白,若是真的给贾琏请封世子,那么她这么多年压一房抬一房,自己稳坐钓鱼台的局面就全毁了。
“仁哥儿怎么冒出这么句话?”贾史氏强压下起伏的心情,笑呵呵的问王仁。
王仁也笑呵呵的回道:“我朝立法本就有规定,‘凡爵位传承之人家,可上书天听,以定后嗣爵位之传承’。我也是希望我妹妹将来能嫁得风风光光的。
如今我这未来妹夫身上,不过是有个五品的虚职,就连请封诰命,也只能给我妹妹五品宜人的凤冠霞披。若是定下世子身份就不同啦。可以直接请礼部来主持婚礼不说,而且今后妹妹的穿戴都可以按照三品淑人的品级准备。这是大大的长脸啊!”
末了,王仁看着沉默不语的贾史氏和欲言又止的大贾王氏,又对着贾赦问了一句:“亲家翁,这个条件,算是合情合理吧?”
“合理!太合理啦!”贾赦也知道此事一成,对他和贾琏都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立刻大笑着回答王仁。
贾琏也不是不知事的人,立刻起身对着王仁行礼:“让哥哥见笑了!来日我定会让凤哥儿风风光光的嫁到我贾家来。”
“叫什么哥哥?今后该叫大舅兄了!”贾赦轻轻给了贾琏一个脑勺,笑斥道。
王仁听了笑眯眯的看着贾琏:“你也别忙着行礼。我们两家本就是老亲,凤儿又是我唯一的妹妹。为了能让凤儿嫁得风光,少不得我要对婚礼指手画脚讨你的嫌了。”
“全凭舅兄的吩咐!”贾琏再次深深施了一礼。
那头王仁和贾琏拉近感情呢,这头贾史氏一听贾赦的话,已经缓过劲儿来要立刻搅黄这件事。结果才抬起手要说话,就被王仁用余光看见了。
到底是当了几十年老太君的女人,比起一直绞着手中的帕子却不知该怎么应对的大贾王氏来说,临场反应还是很快的。再加上又占着辈分高的便宜,在贾家说一不二,恐怕自己今天要是不把事情彻底给钉死,贾赦还是会被贾史氏以孝道要挟,把今天的事情给抹了。
这样想着,王仁立刻见缝插针说起了第二个条件。“这第二个条件,却是姑妈给妹妹牵线保媒的时候许下的承诺,说是老太太也同意了的,让我妹妹进门儿就管家。可是这样?”
“是。仁哥儿,刚刚说给琏儿请封世子的……”贾史氏一听,点头承认,却立刻把话锋一转,想回到给贾琏请封世子的事情上来。
可王仁怎么会给她这个机会?立刻就把话音接上:“那就对了。都说管家理事,我希望我妹妹进门之后,姑妈能把府里的田契地契、下人的身契、掌事的对牌、大小库房的钥匙都一并交给妹妹。否则的话,劳心又劳力,却管事不管钱,不成了大丫头了?”
这句话一出口,可是捅了马蜂窝了。贾史氏还好,只是把脸给撂了下来,大贾王氏却是用尖利的嗓子叫了一声“不行”。
“为什么不行?”王仁今天既然来了,就打算给王熙凤争取到最大的利益。要是能把贾家彻底摆平,那是最好不过的。要是不能,那就让王熙凤放弃“荣国府”这个烂摊子,他要撺掇贾赦带着大房独善其身!
所以王仁说起话来是一点儿面子都没给大贾王氏留。“身为晚辈本来是不该说这话的,但是我妹妹不日就要嫁到贾家来,今后就是一家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我也顾不得许多了。
要说之前先亲家母过世,老太太又有了春秋,府里不能没个掌事的,姑妈管家是理所应当。但后来亲家翁娶了新太太,姑妈总该把管家权交还了吧?可是没有!到底这是亲家翁袭爵的府邸,弟妹总是替大伯管家,实在是不成样子。”王仁这话就差没说大贾王氏不守妇道了。
一听这话,贾史氏也不能端着了。她要是再不说话,王仁说大贾王氏的话就要坐实了。到时候贾政也的名声也会受牵累。
“仁哥儿,你不知内情。原本新太太,就是邢氏进门之后,是管了一段时间的。只是她小门小户出身,闹了几个大笑话。为了合家安宁,才不得不让老二家的继续管家理事的。”贾史氏对着王仁解释,心里暗自合计:如今的王仁,凭着那不知哪里学来的旁门左道的医术,入了圣人的眼,还解了鄂省的疫症,早就不是当初那个没什么好名声、学什么都不成的小子了。听说如今也经常陪王伴驾,万不能对王仁用身份、辈分来压制。
王仁听了忍不住嗤笑:“既然是小门小户出身的,本就不该配给亲家翁!虽说继室的身份不该高于原配,但亲家翁身上可是有正一品的爵位呢!一品二品官员的嫡长女娶不到,次女、庶女总是配得起的!怎么就非找了这么一个六品官的女儿!而且还是个丧妇长女!”这句话基本就是在说贾史氏的给贾赦选了这么个继室是心思不正了。
贾史氏一听王仁的话就要发火,谁知还没开口,又被王仁的后一句话给打断了:“算了,娶都娶了,说到底将来也是我妹妹的婆婆。出身再低也是一品命妇呢,我妹妹不是没教养的人!定然会好好尽孝的。”但要是邢氏故意刻薄妹妹,那就是二话了。
王仁的话,既让贾史氏的火气发不出来,又戳了一直看不上邢氏的大贾王氏的心。要是眼神能化作实体,这两个女人恐怕已经把王仁大卸八块了。
一旁的贾赦和贾琏父子俩都听傻了。不是说王仁是个只对医术感兴趣的医痴么?怎么说的每句话都这么给劲儿啊!
但是不得不说,王仁的每一句话都是贾赦积压多年的心声啊!本来贾赦因为之前议亲的时候,贾史氏只是通知了一声就把事情定下了,所以对这桩婚事是心存不满的。但是如今看来,这桩亲事真是再好不过了!
王仁根本就不在乎两个女人恨不得吃了自己的眼神,直接就和贾赦开始讨论王熙凤嫁过来之后要管家用得上的人手了。
贾史氏也明白了,王仁今天就是来找事儿的。可是偏偏就每一件事都在理,她都反驳不了。
不对,王熙凤虽然是明年要嫁过来,但是才十三岁啊!说好了及笄后和贾琏圆房的!年岁这么小,根本就管不了家!
想到这里,贾史氏又恢复了笑容,慢悠悠的开口:“仁哥儿啊,你看凤丫头才十三,年轻轻的可管不住这么大个府邸,还是让你姑妈给掌掌眼,帮一把比较好。”语气里满是王仁一定会答应的自信。
早就料到会有人在妹妹的年龄上做文章的王仁,很骄傲的抬高下巴:“我爹也怕妹妹年轻难免有疏漏。”这话让贾赦心里一沉,贾史氏和大贾王氏心中一喜。可下一句话,彻底把两拨人的心情掉了个个儿。
“所以我求了皇后娘娘,要了两个宫里的六品掌事姑姑给妹妹。要是这样还掌不好家,那就肯定是有人故意使坏了。”
顿了一顿,王仁又补充:“不过就算有人使坏了也不怕。使坏的人总不可能是府里的主子,顶多也就是欺负我妹妹年少的奴才罢了。既然是奴才生了为难主子的心,这种心大的奴才不要也罢!总不能为了个奴才,委屈了主子不成?所以妹妹掌家理事,凡在府内当差的奴才,身契必须交到妹妹手上。不然哪天有不长眼的人犯了错,开口就是‘我是谁谁谁的人’,那妹妹得受多少奴才的委屈啊!”
☆、 第31章 王仁310
贾赦和贾琏一想到自家的状况,还真想王仁说的一样:长辈屋里的奴才比主子的面子还要大。但是自家的丢人之处被这么大大咧咧的说出来,还是很伤面子的。所以贾赦就示意贾琏赶紧圆一下场。
贾琏接收到贾赦的眼神,立刻对王仁笑着道:“哪里就到了舅兄说的这种地步了?”
王仁点头回答:“我跟我爹说过这事,他也是像妹夫你这么说的。他说我杞人忧天,还说,若是真有这样的奴才,也用不着什么身契了,直接打死又能怎样?不过是牛马一样可以买卖的贱籍罢了。我一想也对,但是若能发卖不是更省事么?不然我爹还要多给妹妹配上几个手上有功夫的小子才能把他们打死。太麻烦了!”
谈话进行到这里,整个荣庆堂的气氛,已经紧张到好像空气都要凝滞了一样。可王仁像是完全没感觉一样,又开了口:“说起来,还有一件事,却是和妹夫你息息相关了。当年先亲家母,也就是妹夫的生母去世的时候,把嫁妆封存了起来。说是等我这未来妹夫上了十二岁就给他。如今他都十四了,似乎也没得着。我就只能厚着脸,为我妹妹来开口讨要过日子的钱了。”
这话一说出口,整个荣庆堂里的几个主子,就都沉默了。可是沉默的原因却各有不同。
之前曾经听说大贾王氏的荣禧堂里,摆着一张八扇的慧纹屏风,可以说是当世的珍品了。贾家早几年曾在办百花会的时候显摆过一回,让到场的诰命们羡慕不已。
有好信的人细细追查出处,却发现,这扇屏风,是当年贾琏的外家在贾琏生母出嫁的时候,为了给自己姑娘长脸面特意拿出来的传了几代的宝贝。
这样的宝贝,除非脑子被门挤了,否则谁也不可能出手送人。那么问题来了:它既然是贾琏生母的嫁妆,为什么现在却在荣禧堂里成为了大贾王氏的摆设呢?
王仁像是没注意屋里几个人的沉默一样,又接着说:“趁着两人还没成亲,就先把先亲家母的东西收拢一下给我的妹夫吧!”
又转向贾琏说:“妹夫你可能不太清楚,你外公可是两朝的太傅,你的大舅和二舅也是朝廷栋梁。你也知道我和太医院的太医比较熟悉,老太傅前些日子跟着你二舅回京,大概是舟车劳顿,身子有些不大双利了,圣人好派了刘太医去诊治呢。”
贾琏一听,整个人好像被雷劈了一样。他长到了十四岁,还是第一次听说自己是有外家的!而且听王仁话里的意思,好像是自己不清楚外家情况的事情,是圈子里所有人都清楚的。而且碍于一些什么人或者事情,所以从来没人跟自己提及外家的事情。
不,有人提过,是自己的好二婶儿。她说,他母亲家的亲戚都死绝了。所以自己也就再没提过关于外家的事情。若不是今天自己的未来大舅兄说了出来,恐怕自己还是不会知道这些事情的!
“什么?岳父进京了!”贾赦听了王仁的话,立刻也是和贾琏一样的表情。连贾赦这种常常在街面上行走的爷们,要不是王仁说了,都不知道自己的岳家进京了,贾史氏和大贾王氏就更不知道了。
“是啊,我想着咱家和张家怎么也是拐着弯的亲戚,我还特地递了帖子明日前去拜访呢。”王仁心里对着贾史氏瞬间阴沉下来的脸色视而不见。你自己没脸贪了大儿媳妇的嫁妆,如今该是归还的时候了。而这些,将来都会是我妹妹妹夫的!
“不说这些了!天色不早了,小子也要告辞了”王仁可没工夫理会这些人的内心涌起了多么大的惊涛骇浪,他只想赶紧说完赶紧走。和这帮人说话太累,有这精力还不如回去多整理几个药方呢!
贾史氏和大贾王氏现在可没有工夫理会王仁告不告辞,光是张家回京这件事,就够让两个人心惊了。所以直到贾琏和贾赦两人一起把王仁送出门,仍然沉默着。
王仁被贾赦和贾琏父子俩送到了大门口,却不急着走,而是转回身和父子俩又交代了几句话。
王仁从袖子里取出了一张写好的折子,交给了贾赦:“亲家翁,这是我托请十一皇子的手下书吏,按照朝廷律法和贵府的情况,写出的乞封折子。您照着抄一遍就好。晚些时候我派个小子来,直接送到宫里去,省的迟则生变。”
贾赦接了折子,就觉得王仁真是贴心啊。他本身只是袭了不用上朝的爵位的虚职,平日里根本用不着写折子,所以贾赦对于折子的用辞格式一类的事情,是完全不明白的。
府里虽然也有专门在年节里,书写给圣人上请安折子的书吏,但是那些人都是二房和老太太贾史氏的人!自己说的话他们不会听!事关爵位,恐怕老太太和自己的二弟也根本不会让他们帮忙写!
所以王仁这件事做的真是太贴心了!自己只要照着抄一遍,盖上印鉴就好了。
见贾赦小心的收好了折子,王仁又转过来对着贾琏说:“妹夫啊,我也不跟你来虚的。你也知道,这家里恐怕也就亲家翁是对你有真心的了。
如今你若想将来真正当家作主,唯一能借到的外力,就是你的外家!尤其是在你外家对你母亲有愧的情况下!”王仁拍拍贾琏的肩膀。
“具体的情况你问问亲家翁吧。要知道,亲家翁能在这府里凭着他一人的微薄之力,把你护到长大,是真的不容易啊!”说完就转身告辞了。
王仁虽然不知道贾家这些乱七八糟事情的细节,但是这并不妨碍他语焉不详的给贾赦卖好啊。贾琏如今被养的和贾赦不亲近,但是到底是王熙凤的正经老公公。所以贾赦的好感度,是必须要替妹妹刷一刷的。
王仁敢肯定,自己的这些不清不楚的话,一定会对修复父子俩的情感有帮助!
不得不说,是太有帮助了!这头父子两人送走了王仁,贾赦着急回书房抄折子,也就没怎么注意贾琏的异样。而听了王仁的话之后,贾琏立刻就脑补出了一出宅斗大戏。
贾琏终于明白自己的父亲为什么和自己一直不亲近了!终于明白什么叫“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了!终于明白自己的父亲为什么这么多年顶着纨绔好色的名号却一声不吭了!这都是为了自己啊!看看吧,才得了可以给自己定下身份的折子,就立刻去抄了!生怕晚了会生出什么变故!父亲是真的爱自己的啊!
贾琏看着贾赦急匆匆的背影,不禁红了眼眶。自己过去真是太不孝顺了!竟然一点都没有明白父亲的苦心,还对自己忍辱负重多年(并不)的父亲心存轻视之心!
今后,他一定要玩命的孝顺自己的父亲!他要振作起来!要让父亲以自己为傲!贾琏在心里赌咒发誓。然后就叫来了一个传话的小子:“你去,到亲家府上去找王大爷,就说,明天我和他一起去拜访张家。”
刚刚回府的王仁接到了传话,满意的笑了。果然,贾琏还是很堪造就的嘛!自己没提,也知道顺风拜访。虽然没有单独递拜帖,所以不那么正式,但是起码把急切的心情体现出来了。想必会有给张家留个好印象的!
转天王仁和贾琏就到了张家去拜访。刚下了马车,就有体面的下人带着两个小子笑容满面的来迎接:“王先生,我们老太爷和二老爷已经等着您了。”然后又转向贾琏,“恕小的眼拙,不知道这位爷也一起来了!小的该如何称呼?”
这时候就看出来下人们的水平了:王仁的帖子上可没写要和别人一起来,所以来迎接的下人想赶紧弄清楚,好让自家主子知道访客不止一人,也赶紧多准备齐另一人待客的香茶果品。而且说话之间,言辞恭敬、态度恭谦,令人心生好感。让人不得不赞叹,不愧是太傅府邸,连个下人都如此好规矩!
这位可是跟着老太傅几十年的老仆了。都说宰相门前七品官,这位老人也是跟着太傅陪过王伴过架的。见对方跟自己行礼,王仁也连忙还礼。
“当不得您一句先生。这是我的未来妹夫,刚刚得知贵府的老太爷进京了。本来是想备好礼物拜帖再来拜访的,但他家的情况您老想必也知道,要是等到府里的所有人都点了头备好礼,恐怕年都过了。而且都是一家子骨肉,他偏偏又生出些近乡情却之类的感觉,就搭着我的便利,来府里给老太爷请安了。也请老人家别怪罪晚辈的唐突之举!”说着,王仁又施了一礼。
“这是?这位莫非是?”老仆听着王仁的一番话,立刻反应过来自己眼前的人到底是谁。老仆人立刻回身高喊:“开中门!快开中门!”
又转身吩咐两个小子“快去告诉老太爷老太太和老爷太太!咱家姑娘留下的根子血脉来啦!贾家的琏二爷来拜访啦!”
☆、 第32章 王仁311
本来王仁给张家递帖子拜访,就是为了给妹妹找个外援。免得等将来王熙凤嫁到贾家以后,被贾家用孝道礼法之类的规矩束缚住。有了张家,贾赦和贾琏也算是在朝中有了人脉了,将来只会是腰杆越挺越直,也可以名正言顺的逐步掌控整个荣国府。贾赦和贾琏得了如此好的结果,必然对在中间穿针引线的王仁会有好感,将来也会对王熙凤更好一些。
而张家之所以接了王仁的帖子,也是因为知道王仁的亲妹子要和自家的外孙做亲,所以想要侧面打听一下自家外孙、外甥的状况。当年张家的两个兄弟还年轻气盛的时候,因为贾琏生母的去世原因,曾经大闹过贾家,算是和贾家彻底撕破脸了。可为了家族计,最后到底不了了之。
这么些年,兄弟俩都远离京城外任为官,老太傅也因为当年的义忠亲王反叛之事离京。如今张家重新入朝,太傅也在当今的旨意之下回京调养身体,算是重回盛宠了。所以对当初不得已留在京城的外孙、外甥,张家人还是十分挂心的。
王仁带着贾琏前来拜访,虽然让张家有些措手不及,但是就像王仁说的,都是一家子血脉相连的骨肉,早些见面圆了天伦之情才好,在意那些细枝末节做什么。
全程围观了贾琏痛哭流涕的和外祖一家相见相认之后,王仁回到家里,立刻把管事的叫来询问光学显微镜的进程。
都说微生物学是现代医学的基础之一,它使人们的眼光从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中医中常说的“病邪”,是人的肉眼看不到的。但是王仁站在举人的肩膀上,却十分清楚,若是把显微镜这样东西做出来,明明白白的让杏林众人看到了“病邪”的样子,那么那些如今仍旧和自己打嘴仗的人,一定会哑口无言的。
现在的琉璃,制造出来之后总是有许多杂质。要么是颜色不对,要不就是有许多细小的气泡。王仁也没工夫等着老师傅们改良技术了,直接让人找了几块透明无色的水晶和翡翠,取其中完全无杂质的地方,打磨成了透镜。今天就是早出成品的日子了。
不得不说,王仁这几年基本上净是花钱了,唯一能来钱的东西,就是自己鼓捣出来的青霉素。但是大多数人一听说这东西是直接注射到血液里的,就都害怕了。在离京城略远一些的地方,还有人说这东西是邪物之类的话。
还有当初王仁展示给三位太医看的剖腹产手术,虽然这几年里,太医院里的大部分太医都掌握了。可是因为太过骇人听闻,所以也只是小范围的流传。
王仁现在只能另辟蹊径,从已经被众人接受的中医体系中的理论入手,来让自己的名气大一些。在医道之中,名声等同于影响力。王仁现在迫切的需要名声!所以显微镜的研究也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王仁知道,自己所坚持的道路是正确的,自己的道路是华夏医学的捷径。正是这份自信,让王仁在所有人都觉得这是在白费力气的时候,仍然坚持着。
这份坚持,在今天,也真的给了王仁回报!
第二天一早,王仁就到了顺王府,请顺王爷帮忙求见皇帝。这是王仁第三次正式觐见皇帝。第一次,是作为十一皇子的伴读首次入宫时的觐见;第二次,是自鄂省归来受赏。其他时候,王仁多是在偏殿或是殿外直接听旨罢了。
后世记载,正是在这次觐见里,王仁向皇帝提出了集合天下名医纠古来之错处的想法,形成了医学研究院的雏形。
皇帝也的确被王仁的说辞打动了,但并没有同意王仁的所有要求。只是下旨,要每镇选拔两名医术精湛的年轻医生,入京至太医院下惠民医馆向吏部侍郎之子学习本朝先进医术。
大多数被选拔出来的人,对于自己要向一个尚未及冠的孩子学习医术,竟然奇妙的没有什么不满。一部分是因为盲目的对皇权有种崇拜感,还有一部分是因为知道王仁就是当年解决了鄂省疫病的那个大夫。
王仁借助了皇帝的力量,很轻易的就把下一代的最杰出的医学有生力量握在了手里,领着他们走上了自己趟过的道路。从此时开始,华夏医学真的开始进入了一种高速发展、广而告之的状态,并且在以后的近一千多年里,始终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但是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眼下的情况是,王仁从宫里回来之后,就面临了自家母亲的逼婚。
要知道,王仁可是王家嫡系的独苗苗,今年也到了可以娶妻的年纪了。若是一直不娶,又怎么给王家传递香火呢?为子嗣计,赵氏把京城里和王仁门户相当又性格相合的女子挨个扒拉了一遍,却没一个可心的。
在母亲眼里,自己的孩子总是世上最好的!哪怕就是个傻子,在傻子他娘的眼里,也是可爱憨厚的!更何况现在的王仁真的是个好孩子。
有谁家的孩子能在十几岁的时候,被人尊称为“先生”?别小看了这句“先生”,这是对一个人的名望和社会地位的最大肯定。
所以虽然王仁花钱狠了一点,经常做些别人眼里疯疯癫癫的事情(事后都证明这些疯癫的举动是有原因的),但是王仁也真的做到光宗耀祖了!在京城里的大夫,没有一个不佩服王仁的。就连太医们也是如此。
所以,因为王仁的争气,赵氏挑选儿媳妇的眼光也是格外的高。苦恼不堪的赵氏最后决定,让儿子自己去找个媳妇回来。
王仁听了自己母亲的无理要求,摸了摸鼻子,没吭声。倒是一旁的王熙凤插了嘴:“母亲真是的,哥哥的婚事且不急呢!”
“你倒是说说,为什么不急?”王子胜听了王熙凤的话,倒是来了兴趣,让王熙凤说出原因来。
王熙凤自从被赵氏接回家之后,还是狠狠的下了一番工夫,才把她从“无才便是德”的情况里给掰回来的,所以如今也说起话来,也是引经据典,很有说服力的。
王熙凤历数在青史留名的圣手国手们,大多都于女色上十分淡薄,终生独自一人。也有的直到中年才成婚,然后却是白头偕老的一生一世一双人。王仁虽然年纪尚轻,但是已经有了这个苗头,所以王熙凤才说且不急呢。
赵氏一听,来了气。这还不急?这是让人更着急吧!
可是王子胜却从王熙凤的话里听出了真正的意思。如果真的成了类似于孔圣这样的人,那么,后嗣的传承真的还重要么?
君不见,朝代更迭,山东孔家仍旧屹立不倒?自己女儿的意思,是希望儿子也做个圣人?只要成了圣人,只要世间还有人得了病需要医治,只要还有人用儿子整理出来的方法治病救人,那么王家就会始终是医道里的孔家!他们这一支的牌位,就会永远受后代香火供奉!不光如此,说不定还会有人建祠立碑、作诗写赋!
要不怎么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呢,从这些话里透出来的想法就能看出,王熙凤从骨子里来说,还是那个胆儿肥到让人难以置信的胭脂虎!
但是不得不说,这个提议太令人着迷了。若是真的实现了,那么自己就和孔子的爹一样了!王子胜激动的这样想着。
也因为这样,王子胜压下了给王仁议亲的事情,全力支持王仁的事业。在王仁对着选拔出来的将近一千人轮流在自己和太医们的指导下学习的同时,王子胜派了大批的人手,用“口耳相传”的方式替王仁打响知名度。
当这近一千人,被王仁和太医们培训了十八个月返乡后,王子胜派出的人更是卖力气的推荐病人去找那些从京城受训回来的大夫。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民众对王仁所整合的医学知识的接受程度。
所以,很快的,各地的百姓们,都知道了京城里有一个神医,专门抓出那些庸医害人的药方子改成救人的方子!还和华佗一样,能给人开膛破肚治病!
与此同时,王仁依靠“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所整理出的成药药方集,已经开始在各个书肆出售,并且进入了第二个阶段——成药制造。
花费了大量时间和金钱之后,王仁再次拜服在古代人民的高超生产技术之下——成药制造成功了
!虽然只有一部分药方被成功制成了可以长途运输、保质期十个月的效果。但是王仁相信,只要继续这样发展下去,用不了多久,剩下的那部分药方,也会成功的!
成药的制造成功,让王仁从来没见回头钱的事业终于开始有了金钱的回流。连带的青霉素也越来越被老百姓所接受。“外科手术是安全的”这样的意识,也开始一点一滴的渗透到普通老百姓的观念中。
☆、 第33章 史陌41
金陵城外一个靠山的小山村里,四岁的史陌正坐在村口的大石头上发呆。今天是每个月一次的大集,他在等村子里前往县城的牛车。
史陌是在刚出生不久的时候,被一对夫妻抱到这个小村子的。这对夫妻平日里没有什么营生,但就是不缺吃穿。只是每个月里,这户人家的男人,都要去一趟府城。回来的时候,总会大包小裹的带着好多吃用的东西和银两。
时间久了,村里人也多少察觉到了不对劲。不说史陌和夫妻俩的长相没有一点相似之处,就说这夫妻俩对史陌的态度,也是疏远的厉害,根本不像是有亲缘的关系。
村里的里正族老们,差不多猜到这又是哪个大户人家的阴、私,早在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开始讨论这户人家的来历的时候,就制止了大家。不光告诫村子里的人要离这户人家远远的,还千叮咛万嘱咐千万别伤着那户人家带来的孩子。
所以这四年里,史陌在村子里可以说是没人敢碰的。若是有哪家孩子不听话,回家就会是长辈们的一顿竹笋炒肉。这也造成了史陌现在被村子里的孩子们统一孤立的状况。
可是史陌却一点也不急,因为史陌的内里,有着一个成年人的灵魂。
史陌的情况,应该是属于投胎的时候忘了喝孟婆汤了。他在母体内的几个月里,大致知道了自己的情况。自己的母亲,姓氏为周,娘家是和山东孔家有亲的名门望族。自己的父亲,姓史,是侯府里的大儿子。自己的父亲还有两个弟弟。
他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听到自己的父亲给自己预备了两个名字,若是男孩,就从“耳”,取名“陌”;若是女孩,就从“湘”,叫湘云。
本来一切都是很好的。毕竟从史陌听到的情况来看,自己的父母都是出身名门,而且自己的父亲是板上钉钉的侯府继承人。可偏偏自己九个月的时候,忽然发生了一场大乱。似乎是有贼人打进了侯府,自己的父亲为了保护祖父,被流矢射中,就这么去了!自己的母亲一听,立刻动了胎气,进了产房。
虽然史陌在肚子里积极配合着向外面拱,可是每到自己快出了母体的时候,母亲就不知为什么会卸了力气。到了最后,史陌在母亲因为羊水流尽而快要一尸两命的时候,奋力向外挣命,却被接生嬷嬷用手指头压着脑袋推了回去的时候,就知道事情不对劲儿了。
但是到底史陌的求生意识占了上峰,在下一次头顶传来被推挤的触感时,史陌把自己的手挤进了母亲的宫口和自己的头部中间。小孩子的头骨是很软的,所以史陌也真的成功的顺着缝隙抓住了那个推压自己的手指。这一抓之下,那个嬷嬷一惊,立刻撤了手。
史陌也趁着这个工夫顺利出了母体。只是还来不及张嘴哭一声,就被一团帕子蒙在了脸上。接着就听到一个声音高声说:“恭喜大奶奶弄瓦之喜!”
但凡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弄瓦之喜”是说一个人生了女儿。可是自己是男孩儿啊!为什么要说是“弄瓦”?
还来不及思考,史陌就被帕子上的香气给勾起了睡意,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等到再次醒来的时候,自己已经被一对夫妻抱在怀里了。
史陌再次醒来的时候,只觉得自己的嗓子眼儿里面塞着什么东西,不上不下的让人难受。他猜测应该是因为自己还没张口哭一声,就被蒙上了一张帕子的缘故。于是史陌奋力的向下压了口口水,把卡在自己嗓子眼的东西咽了下去。
史陌的这个举动,其实是把他始终含在嘴里,没有像普通婴儿一样一哭就散掉的先天之气给咽进了肚子里。所以也才有了史陌后来的天生异象。
单说史陌醒来之后,从不断摇晃的环境和若隐若现的马蹄声判断出,自己应该是在一辆,马车里。抱着自己的夫妻俩因为史陌是个婴儿,说话也就没避着他,所以让他把情况弄清了个大概。
自己确实是个男孩,但是自己被偷龙转凤了。使了这个计策的人,是自己爷爷的妹妹,自己应该称作姑祖母的人做的。就是为了让史家的老二,也就是自己父亲的二弟来承袭爷爷的爵位。原因是自己的父亲不赞成搀和皇位夺嫡之争,而老二却投效了某位王爷。
而自己本来应该是和自己的父母一起死的,但是既然生了下来,这位姑祖母似乎想把自己作为一个把柄留下来,所以换了一个女婴作为自己母亲产下的孩子。毕竟他本身的存在,就注定了可能会让他父亲的二弟无法继承爵位和家中的势力。所以这位姑祖母,就派了这么一对夫妻,金祥和他的媳妇,把自己送到金陵的一个偏僻村子里看管起来。
从一切的迹象来看,史陌在目前的情况下,只能安于现状的装作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了。但是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快的,当史陌终于能够看清东西之后,心里只省下一句话在不断回响——我勒个去!
为什么史陌这么惊讶呢?原因就在于,史陌的眼睛竟然能看到一个人的命格。是的,就是命格。
原本史陌的眼睛还看不清东西的时候,他还不知道这一点,但是有天早上醒来,睁开眼就发现自己的视力已经基本正常了。这时候奉命看管自己的金祥家的来进屋给自己换尿布喂奶,一打照面,史陌的脑子里就出现了这个金李氏的生平和未来。
这种情况又在金祥的身上发生了一次之后,史陌就知道这绝对是金手指了。本来对未来很迷茫的史陌,也因为这个金手指而安下了心。但是等史陌长牙之后,他又有了新的烦恼。
史陌一开始,并没有注意自己的牙齿到底长得什么样。毕竟这里也没有玻璃镜子,能纤毫毕现的让史陌观察自己。
引起史陌注意的,是金祥家的一句闲话——“这孩子的牙像是老太太给的那块羊脂玉一样,真漂亮”。就算再怎么洁白的牙,也不可能像玉吧?史陌本身又有可以断人命格的能力在,难免胡思乱想一些“铁口直断”、“金口玉牙”之类的事情。莫非,自己的牙真的是那种“玉牙”?
不管是不是,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从那以后,史陌都会很注意,不在人前露出自己的牙齿。以至于史陌基本上除了吃饭喝水,基本上都不张嘴。
这也造成了村子里的人都认为史陌是个脑子有问题的哑巴。
村民们认为史陌是哑巴,是因为史陌直到四岁仍然不开口说话。但是认为史陌脑子有问题,就是因为史陌经常会做一些拦着人不放的事情了。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两三回,村民们自然认为史陌是脑子有问题才会拦着人不让走的。只有史陌自己知道,自己若是不拦着这些人,那么这些人就会死于非命。
也幸好当初里正和族老们反复告诉村子里的人,不可以伤了史陌,所以史陌想拦住谁,只要抓住人不放就好了。那人被史陌拉住,就算再怎么着急,也不敢把史陌给弄出个好歹了。毕竟谁也不知道史陌到底是哪个高门大户的子孙。要是不小心弄伤了,就是赔了命,也赔不起人家。
史陌就这样长到了四岁。平日里不是自己在村子里到处乱走,就是坐在村老槐树下的大石头上发呆。
今天是每月一次的大集,村子里的人一起在村口集合,坐车把式的牛车进县城赶集。当人都来得差不多了,车把式要起车的时候,史陌也从大石头上起身,站在了牛车前面,挡住牛车不让走。
“啊!又是这个呆娃子!”这是从外乡嫁到本村的媳妇子,说的家乡话。
“把式,你快绕开这孩子啊!今天可是大集!去晚了我的鸡蛋卖给谁去?”一个大婶开始催促。
车把式一听,看着史陌站的位置,也是一脑门子官司:“这路就这么窄,我怎么绕都会刮到孩子的!到时候里长还不弄死我!”
“娃子你快让开啊!伯子给你桂花糖好不?”又一个人下车开始想办法让史陌离开。
史陌不管他们怎么着急,就是不让开。到最后,干脆抱住了牛脖子不动了。
就在所有人都觉得今天只能走着去县城的时候,史陌看了看天时,就放开了抱着牛的手,一声也没有的离开了。
这种事情之前史陌也做了几回了,村民们也没多想,就上了牛车,让把式赶紧出发。毕竟从村里到县城,还有好长一段路呢。
这段平日里村民们走了好多次的路,在行程到了一半的时候,就停了。
坐在牛车上的村民还纳闷儿:这也没到县城啊,怎么就停了?结果抻脖子一看,我的天啊,那条不宽不窄的道路上,堆满了从道路一侧的山上滚下来的山石,把路都给堵了。
第5节
恋耽美
第5节
其实民间的百姓大多知道一些关于抗生素的消炎功效。就好像会有人用青霉涂抹红肿发炎的伤口来消炎。但是那样的土方法,所含的抗生素含量太低,还比不上人体的自愈系统可以自主消炎,所以也是时灵时不灵的。
要怎样才能提取青霉素呢?王仁仔细回忆自己脑子里那些五花八门的知识之后,有了解决方案。安下心的王仁终于在天光微亮的时候有了睡意,上床睡觉了。
第二天一早,因为王仁要回宫继续伴读的工作,所以只能求助于自己的便宜爹王子胜,让王子胜给他找一个作坊,留着里面会过滤提纯的熟手伙计们。
这样的话,等他下次休沐回家,就可以开始制作青霉素了。如果情况顺利的话,说不定等到第三次休沐的时候,他就可以给兔子进行手术了。
被圈(juan)在宫里的王仁,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折腾。要知道,在几百年后,中医仍然是不被世界认可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但是如果王仁能在这里,在这个几百年之前的社会背景下,证明中医的大部分药方的功效,并且将后来已经被证明无效的药方和理论上的谬误剔除,引导如今的华夏医学界提前触及现代医学的理论体系。那么是不是,是不是就会在这个世界的未来,中医会被世界认可呢?
为了达成这个让王仁热血沸腾的目标,王仁开始大范围的搜集整理各种药方,打算对这些记录在册的所有药方,一一进行“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他要用这样既费力又费钱,但是却最有说服力的方式,来给华夏大地上诞生的医学正名!要传承中医里的精华!要剔除那些阻碍医学进展的谬误!要让中医成为现代医学的基础!要让所有后来的医生都承认中医的功效!
带着这样的野心,王仁开始大把大把的花钱。从搜集药方到寻找病人,从建隔离治疗的医院到雇佣记录病情的人,银子像流水一样花了出去。
才回家不过一个月的王熙凤看着王仁每次休沐回家,都会从公中支出大笔的银子,心中很是不满的向赵氏抱怨。
赵氏摸着王熙凤的头发,忍不住叹气。这个女儿,她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教了。
这孩子开口闭口都是叔父如何如何,闭口开口又全是叔母曾带我去了xx千金的赏花会……心里对自己的父母也多少有些瞧不上,对着自己的哥哥,更是轻蔑不止,做什么都看不顺眼。
这次王仁花钱的事情也是。若是他们家真是小门小户的勉强温饱,那么哥哥从家里不断的掏钱花,恐怕是真的不妥的。但一来王仁是在做正事,连那位喜爱医术的宗室贵子也插手了;二来他家的家底真的没有那么薄,就算王仁花费的银子再多一倍,王子胜和赵氏也供得起。
王子胜也说了,自古以来的高才之士大多是用钱堆出来的。隐士大儒们读书识字的银两花费,绝对不是一般的普通人家花费的起的。当世名将自小勤练武艺,若无名师指点或神兵利器让其如虎添翼,恐怕也不会有赫赫威名。喜爱金石雕刻书画鉴赏之人,若没有各种价值连城的珍品孤品自小调教熏陶,恐怕也难有成就。
这话虽然不是绝对,但是却也有大部分的道理。赵氏本身也很认同这点,所以对于王仁的花钱举动,心里并不是十分在意。而且为了不让王熙凤误会,也在小半个月前就和她说过一回这个道理了。
可王熙凤心里认定王仁就是个酒囊饭袋的废物,根本就没把赵氏的话听进耳朵里,反倒是对王仁更加嫉恨和瞧不上了。
王仁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忙着把自己脑子里能想得到的、知道制作方法的各种现代药品和器具做出来,完全没有时间去注意王熙凤的嫉恨。要知道,他根本就没系统的接受医学知识的教育。包括如今开始研究的青霉素在内,都是完全依靠回忆上辈子的自己,因为感兴趣上网搜索出来的信息。
还有包括手术刀的持刀姿势、缝合的方式等等,都是王仁努力回忆那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漏出来的一些细节,拼凑成的。
所以当王仁的进行了第一次手术,一只竹鼠因为术后感染而死亡时,王仁的心理压力骤增。科学研究本就是枯燥乏味而且会发生大量失误的。王仁不停的这样安慰自己。
在王仁第一次手术失败的同时,王子胜却顺利的进入了吏部,有了审核官员考绩优劣作为任务的官职。
王子腾没料到已经被自己赶回老宅的大哥,竟然就这么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直接进了吏部。原本王家的人脉经营竟然也全都不要了,表现出一副要另起炉灶的样子
这是要和王家彻底划清界限不成?
别说王子胜没有露出顺王爷这条人脉之前,王子胜那样破罐子破摔的在金陵胡作非为,王子腾都没打算让王子胜一家脱离自己的掌控。如今发现了王子胜手上竟然还有那么多自己完全不知道,而且看起来很庞大的底牌和力量,王子腾更不可能让这一家人单飞了。
原本还能以王仁的前途或者王熙凤的婚事来要挟王子胜听话。可这此王子胜一家回了京城,接回了王熙凤之后,整个家就像个铁桶一样,让王子腾无处下嘴。
没抓到任何把柄的王子腾,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母亲和那个自己“精心调、教”了好几年的王熙凤了。
所以在这一天,王子腾让人到王子胜的家里送口信,说是王老太太想孙子和孙女了,让王子胜带着王仁和王熙凤来王家。
不得不说,王子腾这招阳谋,王子胜是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老太太想儿子和孙子、孙女,谁能说一句不是?难道还能拦着一个快入土的老人享受天伦之乐么?
最后的结果,就是王仁只能和王熙凤一起,跟着王子胜回了王家老宅。但是临出发前,王仁和王子胜说好了,最晚就待到吃完晚饭。要是再晚些,说不定就被留宿了。当时候不一定又要出什么幺蛾子。
王仁的脑子里面全是自己鼓捣出来的那些药和器具,所以在到了王家之后,王仁就一直保持着面部的微笑谁问话都用“呵呵”回答,思绪却早就不知道飞到哪儿了的状态。
王熙凤是一进了门就直奔王老太太去,撒着娇要多住几天。王仁保持着神游天外的状态,被感觉到无趣的王老太太打发到外书房去找王子胜了。
终于从内院解脱了的王仁,转身就跑到了外书房外面,也不让小子通报,自己蹲下身躲着听壁脚。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王仁觉得王子胜和王子腾你来我往的对话里,每个字拆开读他都明白,但合并到一起,就完全摸不着头脑了。唯一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两个人的谈话氛围绝对是敌对且紧张的。
好半天之后,屋内的两人陷入了气氛凝滞的沉默。
王仁趁这个工夫,结合两家的情况又回忆了一下刚才两个人的对话内容,才明白是王子胜在指责王子腾当年的行为。王子腾的回答是成王败寇,不分兄弟与否。
而后王子胜又说,你不把我当兄弟,我却拿你当兄弟,所以当年我明明可以翻身却没有。王子腾说,那是你傻。
最后王子胜的语气有些疏冷的说,没错,当年他傻,如今不了。但是到底还有血脉情分在,若是井水不犯河水也就算了,要是王子腾再想把他捏在手里,就别怪他不念往日情分。
☆、 第28章 王仁37
好么,原来是要撕破脸啊。但是这场对话真是太诡异了!难道这就是世家的交谈方式?每说一句话都拐着无数个弯?王仁实在无法适应这种交谈方式,直接站起身来,把书房里的两个人都惊到了。
对着两个年龄加在一起都快六十的大男人,一脸“你吓到我了”的表情盯着,王仁心里也是满囧的。但是他是真的不耐烦了!
“二叔,我爹说的很清楚了。就算是天大的仇,到底手足之情在呢。更何况当年你和我爹也没结下什么不共戴天的杀妻夺子之恨。如今这样不是很好吗?咱们就井水不犯河水的,当作普通的同姓同僚交往着吧!”王仁直接给了两个人一个解决方案,“至于老太太,只要老太太还在一天,三节寿辰春节时,我们定然会来尽孝道的,可好?”
一个小辈,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王子腾也就只能默认了。他和王子胜的情分已经修补不了了,王仁的提议是最好的办法了。
不管以后王子腾会不会反悔,反正今天的事情是在王仁的乱入下结束了。王子胜带着不甘不愿的王熙凤回了自家,而王仁又跑去看青霉素的制作程度了。
其实青霉素真的很容易制作,只是很难提取出达到要求的纯度。所以只能反复的实验,来提纯青霉素。
当王仁到了作坊的时候,一群工人已经吓得不敢动弹了。一看见自己的老板来了,更是直接跪倒在地上。在这里工作的人都知道,老板每天在这些叫做青霉素上花掉的钱,恐怕就是把他们给卖了,也赔不起。
今天因为搬运的时候,一个不小心把一杯子消毒用的酒精洒进了制作出的青霉素溶液里,立刻就有了白色颗粒在溶液里形成了。所有的工人都包括在内,立刻就傻了眼,接着就想到,他们这次死定了。
王仁一听经过,自己看着形成的显得有些浑浊的液体发愣。他本来以为能做出青霉素溶液就不错了,虽然不易保存,但是起码做出来了!但是如今呢,这么一个小错误,竟然把青霉素溶液里的青霉素给提纯了!
这意味着,在彻底提纯这些粉末之后,他可以大量携带青霉素了!只要把粉末溶于水,就可以让人体摄入青霉素了!不再需要瓶瓶罐罐的还生怕打碎了!
这个错误真的是太美妙了!王仁一个机灵儿站起身问那个洒了酒精的人:“大哥你叫什么?我要给你五十两银子!他日史书工笔,你的名字必然会留下只言片语!”
那个工人一听说不光不会被罚,还会得着五十两银子,立刻高兴了。至于王仁说的关于青史留名的话,这位大哥是真的没听懂。
有了青霉素和迷沸散,王仁又开始了每到休沐日就为竹鼠和兔子“开膛破肚”的练习学习。一开始因为手法问题,王仁害死了许多的竹鼠和兔子。后来终于慢慢的把死亡率降低了。又过了许久,最近的几次手术,竟然一个死亡案例都没有!
这个数据让王仁很是兴奋。此时的王仁已经十四岁了,距离从金陵入京,也过了整四年了。明年十一皇子满了十五岁,就要入六部当差了,而王仁也势必就会结束自己的伴读生涯。
不得不说,十一皇子其实是一个好孩子。王仁作为十一皇子的伴读,一次也没有替十一皇子挨过打。倒是因为本身的原因,总是被上书房的师傅们打手板。
无论十一皇子多么的体恤王仁,王仁都没怎么往心里去。王仁其实也清楚,这是冲着自己的父亲和顺亲王的面子呢。
这几年里,王仁和太医院的太医们混得更熟了。因为有着一起完善缝合术的情谊在,这些太医们也不再对王仁的各种理论嗤之以鼻了。有时候,还会给王仁一些中医知识上的指导,加快了几个对照试验的进度。
这一天,几个太医又被王仁叫住,缠着他们讨论手术推广的可能。
这个时候的太医们,倒是有志一同的开始打击王仁了。他们列举了种种的不可能之后,王仁却一点都不气馁,一一反驳那些不可能的理由。恰好第二天就是休沐日,王子胜心血来潮进宫来借王仁回家,赶上了这场论战。
王仁看见王子胜来接自己了,立刻蹦出了一句:“我已经做过开膛手术了!”
一瞬间,太医们的视线全都落到了王仁的身上。
王仁面对众人的注目,一点也不怵,高傲的一抬下巴:“华佗做得,我也做得!我已经给十多只竹鼠,两只兔子开过膛!它们现在还在我家院子里养着呢。”
王子胜倒是知道王仁给这些动物开膛破肚之后又缝上了的事情的。但是要是太医们让他儿子此时把证据拿出来,恐怕他儿子就要丢大丑了。
上一个休沐日里,王仁和王熙凤大吵了一架之后就自己回宫继续当伴读去了,后脚王熙凤带着几个不停劝阻的嬷嬷闯进了王仁养动物的院子里把那些王仁平日里当宝贝一样养着的竹鼠和兔子给做成菜了。守院子的小子们也不能对家里的大姑娘动手,所以没拦住王熙凤,而且当时王仁已经进了宫里,所以王仁到现在也不知道这个事情。
王子胜眼见儿子要差人回去把那些拆了线过了感染期的兔子送进宫来,只能赶紧拦住,在王仁的耳朵边上说了前后因果。
王仁心里这个恨啊!那些兔子和竹鼠身上的手术伤口可还在呢!若是让这些太医看一眼,让他们相信并且开始普及推广了,那么无异于是拨快了华夏医学发展的时钟,能尽早的建立现代医学体系!王熙凤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做了一件多么愚蠢可怕的事情!
可事已至此,王仁也只能深吸几口气平复了心情:“几位大人若是有兴趣,可以到我府上亲眼看一下这项从华佗祖师爷之后就失传的技艺!小子必定扫榻以待!”
说完,就拉着王子胜回家。王仁感觉自己必须立刻回家去问问王熙凤到底是怎么想的?口舌之争而已,竟然这么不依不饶?四年的时间了,王熙凤如今也有十岁了,竟然还是把心向着外人不成?
可等王仁回到了家里,看见了好像没事儿人一样坐在赵氏身边的王熙凤事,却已经完全没有了找王熙凤的欲望。王熙凤说到底,不过是个什么都不懂的人罢了。她不明白她打杀的是多么重要的实验数据,她也不明白医道之于华夏未来的重要性。
正因为什么都不明白,所以也就无所顾忌。和这样一个无知的人,又有什么好质问的呢?
王子胜看着王仁脸上对着王熙凤的怜悯表情,心里开始合计,是不是应该早点把王熙凤嫁出门去?否则在这样下去,王仁恐怕就真的不再把王熙凤当妹妹了。
王仁怀着对王熙凤的怜悯进入了梦乡,第二天精神抖擞的起床。他料定今天一定会有太医来拜访自己。
果然,王仁才用了早饭,就有三个太医相携而来,要见识一下祖师爷华佗曾施展过的绝技。
王仁也没有藏私,从消毒手术室开始,到准备迷沸散、青霉素,最后到穿着手术衣、清洁双手。所有步骤都向三位太医巨细无遗的展示。
然后,三个人见证了王仁给一直怀孕足月的母兔子做了剖腹产手术,从母兔的体内取出了四只小兔子。
当手术成功之后,几个太医也从最初的震惊中恢复过来,一个个问着自己的问题。王仁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告知对方一切。
当三个太医夸奖王仁年少有为、堪称天才的时候,王仁忍不住苦笑,打断了他们想要在人体上做手术的讨论。
“几位大人大概不知道,手术室的东厢房里,放了许多拳头大小的骨灰罐子,都是被我这堪称天才的绝技给害死的。少说有几百只兔子竹鼠死在我的手上。”王仁一点儿也没觉得把自己曾经的失败告知对方有什么不妥,“小子之所以能给这母兔剖腹生产,是因为小子有这几百个生灵的死亡做奠基的。诸位大人若想在人体上动手术,也必须对人体的内脏器官知之甚详才行。请问哪位大人曾亲眼见过人的内脏?不光是活人的,死人的也可以。”
三个太医在王仁说话后冷静下来,全都沉默不语。王仁见三个太医全都一脸凝重,忍不住把当年自己认识的那个仵作的姓名告诉了这三个人。
“这位大哥认识义庄的庄头儿,我曾经和他一起去过几回义庄。那里的无名尸甚多,几位大人可以去找这位大哥帮忙。”
三个太医接了王仁的帖子,立刻要起身告辞,也不管此时已经是午饭的时间了。王仁对着几人匆忙离去的背影一笑,果然是医痴的范儿啊!
因为是十日一回的休沐日,王仁向来是把所有事情都集中在休沐日的当天下午处理的。待王仁吃了午饭,负责通过对照试验来验证王仁在医书上收集到的药方有无效果的管事,进来向王仁递交最近十天的试验结果。
又有一批药方被证明于病症一种有显著效果,四种无明显效果,七种无效果。这个数据已经很好了。要知道,王仁曾经在搜罗药方的过程中,看过许多明显属于无稽之谈的药方。要证明了这些药方真的属于“无稽之谈”,也是对医学进步的一大推动。
☆、 第29章 王仁38
为了这,王仁花了无数的银子。好多人,包括给王仁执行这份工作的下人,都觉得王仁傻。王仁只能反复安慰自己,这可是已知的、最科学的能够检验某种治疗方法和药物效果的手段了。
当年的林弗医生虽然通过对照试验了解了治疗坏血病的治疗方法,但还是等了将近二十年才彻底推广这种疗法的。他从这些试验开始,到现在也才过了三年而已。总会有那么一天,他的行为会被证明并不是犯傻的那么一天!
机会总是说来就来的。
这几年川省、鄂省频发洪灾,如今的鄂省虽然洪水退去,但是却爆发出了大范围的疟疾。因为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鄂省已有近十万人染上疟疾难以治愈。而且患病人数还在不断的增加。
这头王子胜和王仁说了当今因为疟疾而头疼不已,那头王仁立刻让人把自己去年对四千人进行的疟疾药物测试数据给整理出来。推广这种验证药物、疗法的科学方法的机会,来了!
在王仁进宫面圣的第二天,就带着赵氏给自己收拾好的行李,和五名太医一起赶往鄂省。而王仁要求准备的药物,要随后才能到达。
若说王仁赴鄂让谁的情感波动最大,那么莫属于一直看王仁不顺眼的王熙凤了。
在王熙凤的心里,王仁就是一个废物点心一样的人。每天不务正业不说,还大手大脚的肆意挥霍,鼓弄些一点用也没有的东西。本以为王仁就会这样过一辈子了,谁知道才一得到鄂省疟疾横行的消息,就自动请缨,带着他这几年弄出来的药物去了鄂省,扬言要三个月治好疟疾。
夸下了这样的海口,若是将来治不好这疟疾,恐怕不光是王仁本身,王子胜和赵氏也都好不了。王熙凤是真的不明白,王仁哪里来的自信?这样想着的同时,王熙凤的内心深处,产生了一个让她不愿意承认的想法:她比不上王仁。
若是谁家有姑娘拿自己和男子比较,而且果真的出色,也会成就一段佳话传奇。可王熙凤仔细的想了想,若是自己和王仁易地而处,自己有没有勇气踏上这可能是不归路的旅途?答案是否定的。
哪怕自己有十成十的把握可以治愈疟疾,她也没勇气踏上前往鄂省的道路。没来由的,王熙凤想起赵氏劝王仁不要去鄂省时,王仁的回答:“若此事一成,不光可以救鄂省百姓,更可以使学医者多思多践,后世百姓皆可受益。这是不世功德!孩儿愿意以身犯险以活万民!”
若是王仁说的是真心话,那么从前一直看不上王仁的自己的种种行为,岂不是既丑陋又无知么?若是真的,那么自己那些嫉妒心和私心,岂不是如同那混元浊物一样,污秽有不堪么?
不!我王熙凤不会比不上那个王仁的!王熙凤这样对自己说着,可是脑海里偏偏回响着那次和王仁吵架的时候,王仁说的话:“你总是自以为比谁都强,其实根本就比不上。都说你豪爽泼辣,不过是把泼妇换了个说法罢了!说自己会管家理事,可是谁家的千金不会管家理事?说自己是被当成儿子养大的,又有哪家的儿子只会看账本子?自视甚高不说,被人夸几句就毫不犹豫的给人当枪使!总是口口声声‘二叔’‘二叔’的,二叔的亲生女儿是王熙鸾!你就算上赶着认人家当爹,人家也不惜的要你!你总想压我一头证明自己比男人强,可是自古以来比男人强的女人多了去了,哪个不是有一技之长可以名留青史?你凭什么认为自己比我强?就因为牙尖嘴利不留口德么?”
也因为这次争吵,王熙凤把王仁养的竹鼠和兔子都给做成菜了。从那以后,王仁也不太理会自己了。
王熙凤一会儿觉得王仁说的有道理,一会儿又觉得自己没有王仁说的那么差。就这么反反复复的纠结着,不过几日的工夫,整个人就消瘦了下来。
待到王仁在鄂省的消息陆陆续续的传回来,那些有好有坏的消息,更是弄得王熙凤心神不宁。
人有时候容易走进窄胡同里,进退不得。但若是撑着走下去,说不定前面就是豁然开朗了。王熙凤在这么自我折磨了一段时间之后,忽然在一天早上,从窄胡同里出来了!她承认自己不如王仁,承认王仁说自己自视甚高其实不如人的事是事实。
她只是个普通的内宅女子,根本就算不上什么脂粉堆里的胭脂英雄。她无知又自私,端着可笑的嫉妒想跟男子比高下,却偏偏比不上。这没什么好丢人的!
王熙凤从来都不是个愚蠢的人。在认清了自己的错处之后,那些从鄂省不断传回来的消息,那些被治愈的地区的名字,都让王熙凤有种深深的自惭形秽的感觉。她开始迫切的希望王仁能平安归来,继续那个让后世百姓受益的“活万民”之事。
而远在鄂省的王仁,也真的控制住了鄂省的疟疾病情,并且让大批的患者不断痊愈。三个月后,王仁回到了京城,恍若隔世一般。
本来王仁是希望能够呆在鄂省跟进治疗,一直待到疟疾彻底被消除的。可是赵氏在家书里的哭诉、王子胜字里行间的关心和——令王仁感觉有些惊悚的——一向和自己不对付的王熙凤求的药王符,都在催促着王仁回京。
“……姑娘让奴才给大爷带句话,”来送信的小子在交给王仁药王符的时候说,“‘过去是妹妹左了心思想差了,如今妹妹只盼望哥哥能平安归来,还能再续手足之情’。姑娘为了求这个符,和太太一起,从山脚下跪着上了香山呢。要小的说,姑娘这回说不定是真的想和大爷和好了!”
鄂省这头基本上没什么大事情了,王仁也就忍不住想回京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那个恨不得自己从来不存在的妹妹改变的!
虽然王仁离京的时候,赵氏只是红了眼眶,王子胜也是面不改色。但是当王仁回京后,才知道原来那些都是假象。现在的赵氏,也不哭、也不骂王仁,就是一个劲儿的对着王仁嘘寒问暖。
甚至王仁刚回京的那几天里头,赵氏会在半夜带着丫头嬷嬷穿过二门到前院,只为了给王仁掖掖被角。
王子胜表现的正常一点,就是反复不停的唠叨着“我年纪大了”这样的话。王仁想到王子胜今年不过三十一岁,就忍不住嘴角抽搐。
王熙凤开始不停的给王仁送各种自己做的器物。从络子到荷包,从书签到扇坠子,后来把王仁的鞋面也给包了,绣了一幅看起来很抽象的“白菜平安”图。
面对这么让人受宠若惊的强烈感情,王仁是真的不适应。恰在此时,有人给王熙凤说亲了。这件事情,恰到好处的解了王仁的困境,转移了王子胜和赵氏的注意力。王仁的压力顿时大减。
本来王仁以为,王熙凤如今满打满算也就只有十二岁,是不可能这么早定亲的。谁知道自己才出去和太医院的太医们吃个饭的工夫,回来就听说自己的妹妹已经定亲了。对象是荣国府的大老爷之子——贾琏。
好不容易终于变得可心的妹妹,眼瞅着这么快就要归别人了,王仁真的很郁闷。而更郁闷的是,如果嫁给了贾琏,说不定此刻这个终于把自己当成的哥哥的王熙凤,最终还是会落得个“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的结局。
好吧,现在的自己是一定不会让这个妹妹破席卷身、抛尸荒野的。但是王熙凤和贾琏在一起,真的不幸福啊!
而且荣国府里还有个像苍蝇盯肉一样盯着府里爵位的大贾王氏——他们的大姑妈在呢。面对这位大贾王氏,王熙凤基本上就是给人送菜的料了。
但是婚事已经定了,不可能因为王仁的一句话就退了。对于现在(重音)这个真心实意爱戴自己的妹妹,王仁还是很喜欢的——要不是王熙凤的性格没变化,他还以为王熙凤也被穿越了呢——王熙凤对着别人不假辞色,偏偏对自己就是乖巧十足的样子,充分满足了王仁那种“我妹妹最崇拜我了”的虚荣心!
于是王仁直接找到了荣国府里。
因为王仁是未来的亲家大舅哥,又是二太太的侄子,算是贵客,所以被一路迎到了荣国府最高掌权人——贾史氏的院子里。
大贾王氏作为牵线人是必须在座的,贾琏作为未来妹夫也作为陪客,贾政上衙去了,贾赦纯粹是对王仁有些好奇所以来看看的。
王仁一看人挺齐,也没虚客套,直接张口提条件:“我们家嫁女儿,就两个条件。”
来看热闹的贾赦一点都不嫌事大,就当自己没看见贾史氏听到王仁提条件时候骤然落下的脸,开口接茬:“大侄子你说,只要合情合理,咱们贾家都答应!”
“这第一件事,就是麻烦亲家翁向圣人递折子,给我未来妹夫请封世子。”
“啪啦”一声,贾史氏一个手抖,把茶杯给摔了。
☆、 第30章 王仁39
“世子”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朝。原本是指天子或诸侯的嫡子中的储君。朝代更迭之后,“世子”一词成为了凡有爵位传承的人家里,继承人的称呼。
贾赦本人降三等承袭了贾代善的超品国公爵位,如今是正一品的三等候,称为“威烈将军”。本朝的勋贵们多是寒门军功出身,所以于爵位传承上多有马虎之处。大都是等到老一辈的袭爵之人仙去之前,才上折子向皇帝启封继承人。
渐渐的,也就没有人家在袭爵人尚在的时候来请封世子了。其实朝廷律法还是准许的,只是大家大都随波逐流罢了。
贾家的情况,稍微有点眼色的人都看得出来:若是贾赦没有在生前及时向当今递折子确立爵位传承,在有着更优秀的继承人的情况下,很可能贾琏什么都得不着,彻彻底底成为一个笑话。
而皇家,每天鸡零狗碎的事情那么多,谁有功夫管你一个没实权而且已经很碍眼了的爵位传给大房还是二房?明面上的理由摆出来,像是大房无德无能唯有二房另一嫡子德行高尚可承袭爵位,皇帝画个“准奏”就结了。
可惜贾家没等到那时候,就被抄家了。大贾王氏的一番算计终成了一场空,否则的话,还真的有可能是贾政这一脉承袭爵位。而最有可能得到爵位的,就是贾宝玉。因为那个时候,贾珠已死,而贾宝玉是贾政的唯一一个嫡子了。
但若是真的在此时就给贾琏请封,那么大贾王氏可就真的什么都得不着了。贾史氏也明白,若是真的给贾琏请封世子,那么她这么多年压一房抬一房,自己稳坐钓鱼台的局面就全毁了。
“仁哥儿怎么冒出这么句话?”贾史氏强压下起伏的心情,笑呵呵的问王仁。
王仁也笑呵呵的回道:“我朝立法本就有规定,‘凡爵位传承之人家,可上书天听,以定后嗣爵位之传承’。我也是希望我妹妹将来能嫁得风风光光的。
如今我这未来妹夫身上,不过是有个五品的虚职,就连请封诰命,也只能给我妹妹五品宜人的凤冠霞披。若是定下世子身份就不同啦。可以直接请礼部来主持婚礼不说,而且今后妹妹的穿戴都可以按照三品淑人的品级准备。这是大大的长脸啊!”
末了,王仁看着沉默不语的贾史氏和欲言又止的大贾王氏,又对着贾赦问了一句:“亲家翁,这个条件,算是合情合理吧?”
“合理!太合理啦!”贾赦也知道此事一成,对他和贾琏都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立刻大笑着回答王仁。
贾琏也不是不知事的人,立刻起身对着王仁行礼:“让哥哥见笑了!来日我定会让凤哥儿风风光光的嫁到我贾家来。”
“叫什么哥哥?今后该叫大舅兄了!”贾赦轻轻给了贾琏一个脑勺,笑斥道。
王仁听了笑眯眯的看着贾琏:“你也别忙着行礼。我们两家本就是老亲,凤儿又是我唯一的妹妹。为了能让凤儿嫁得风光,少不得我要对婚礼指手画脚讨你的嫌了。”
“全凭舅兄的吩咐!”贾琏再次深深施了一礼。
那头王仁和贾琏拉近感情呢,这头贾史氏一听贾赦的话,已经缓过劲儿来要立刻搅黄这件事。结果才抬起手要说话,就被王仁用余光看见了。
到底是当了几十年老太君的女人,比起一直绞着手中的帕子却不知该怎么应对的大贾王氏来说,临场反应还是很快的。再加上又占着辈分高的便宜,在贾家说一不二,恐怕自己今天要是不把事情彻底给钉死,贾赦还是会被贾史氏以孝道要挟,把今天的事情给抹了。
这样想着,王仁立刻见缝插针说起了第二个条件。“这第二个条件,却是姑妈给妹妹牵线保媒的时候许下的承诺,说是老太太也同意了的,让我妹妹进门儿就管家。可是这样?”
“是。仁哥儿,刚刚说给琏儿请封世子的……”贾史氏一听,点头承认,却立刻把话锋一转,想回到给贾琏请封世子的事情上来。
可王仁怎么会给她这个机会?立刻就把话音接上:“那就对了。都说管家理事,我希望我妹妹进门之后,姑妈能把府里的田契地契、下人的身契、掌事的对牌、大小库房的钥匙都一并交给妹妹。否则的话,劳心又劳力,却管事不管钱,不成了大丫头了?”
这句话一出口,可是捅了马蜂窝了。贾史氏还好,只是把脸给撂了下来,大贾王氏却是用尖利的嗓子叫了一声“不行”。
“为什么不行?”王仁今天既然来了,就打算给王熙凤争取到最大的利益。要是能把贾家彻底摆平,那是最好不过的。要是不能,那就让王熙凤放弃“荣国府”这个烂摊子,他要撺掇贾赦带着大房独善其身!
所以王仁说起话来是一点儿面子都没给大贾王氏留。“身为晚辈本来是不该说这话的,但是我妹妹不日就要嫁到贾家来,今后就是一家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我也顾不得许多了。
要说之前先亲家母过世,老太太又有了春秋,府里不能没个掌事的,姑妈管家是理所应当。但后来亲家翁娶了新太太,姑妈总该把管家权交还了吧?可是没有!到底这是亲家翁袭爵的府邸,弟妹总是替大伯管家,实在是不成样子。”王仁这话就差没说大贾王氏不守妇道了。
一听这话,贾史氏也不能端着了。她要是再不说话,王仁说大贾王氏的话就要坐实了。到时候贾政也的名声也会受牵累。
“仁哥儿,你不知内情。原本新太太,就是邢氏进门之后,是管了一段时间的。只是她小门小户出身,闹了几个大笑话。为了合家安宁,才不得不让老二家的继续管家理事的。”贾史氏对着王仁解释,心里暗自合计:如今的王仁,凭着那不知哪里学来的旁门左道的医术,入了圣人的眼,还解了鄂省的疫症,早就不是当初那个没什么好名声、学什么都不成的小子了。听说如今也经常陪王伴驾,万不能对王仁用身份、辈分来压制。
王仁听了忍不住嗤笑:“既然是小门小户出身的,本就不该配给亲家翁!虽说继室的身份不该高于原配,但亲家翁身上可是有正一品的爵位呢!一品二品官员的嫡长女娶不到,次女、庶女总是配得起的!怎么就非找了这么一个六品官的女儿!而且还是个丧妇长女!”这句话基本就是在说贾史氏的给贾赦选了这么个继室是心思不正了。
贾史氏一听王仁的话就要发火,谁知还没开口,又被王仁的后一句话给打断了:“算了,娶都娶了,说到底将来也是我妹妹的婆婆。出身再低也是一品命妇呢,我妹妹不是没教养的人!定然会好好尽孝的。”但要是邢氏故意刻薄妹妹,那就是二话了。
王仁的话,既让贾史氏的火气发不出来,又戳了一直看不上邢氏的大贾王氏的心。要是眼神能化作实体,这两个女人恐怕已经把王仁大卸八块了。
一旁的贾赦和贾琏父子俩都听傻了。不是说王仁是个只对医术感兴趣的医痴么?怎么说的每句话都这么给劲儿啊!
但是不得不说,王仁的每一句话都是贾赦积压多年的心声啊!本来贾赦因为之前议亲的时候,贾史氏只是通知了一声就把事情定下了,所以对这桩婚事是心存不满的。但是如今看来,这桩亲事真是再好不过了!
王仁根本就不在乎两个女人恨不得吃了自己的眼神,直接就和贾赦开始讨论王熙凤嫁过来之后要管家用得上的人手了。
贾史氏也明白了,王仁今天就是来找事儿的。可是偏偏就每一件事都在理,她都反驳不了。
不对,王熙凤虽然是明年要嫁过来,但是才十三岁啊!说好了及笄后和贾琏圆房的!年岁这么小,根本就管不了家!
想到这里,贾史氏又恢复了笑容,慢悠悠的开口:“仁哥儿啊,你看凤丫头才十三,年轻轻的可管不住这么大个府邸,还是让你姑妈给掌掌眼,帮一把比较好。”语气里满是王仁一定会答应的自信。
早就料到会有人在妹妹的年龄上做文章的王仁,很骄傲的抬高下巴:“我爹也怕妹妹年轻难免有疏漏。”这话让贾赦心里一沉,贾史氏和大贾王氏心中一喜。可下一句话,彻底把两拨人的心情掉了个个儿。
“所以我求了皇后娘娘,要了两个宫里的六品掌事姑姑给妹妹。要是这样还掌不好家,那就肯定是有人故意使坏了。”
顿了一顿,王仁又补充:“不过就算有人使坏了也不怕。使坏的人总不可能是府里的主子,顶多也就是欺负我妹妹年少的奴才罢了。既然是奴才生了为难主子的心,这种心大的奴才不要也罢!总不能为了个奴才,委屈了主子不成?所以妹妹掌家理事,凡在府内当差的奴才,身契必须交到妹妹手上。不然哪天有不长眼的人犯了错,开口就是‘我是谁谁谁的人’,那妹妹得受多少奴才的委屈啊!”
☆、 第31章 王仁310
贾赦和贾琏一想到自家的状况,还真想王仁说的一样:长辈屋里的奴才比主子的面子还要大。但是自家的丢人之处被这么大大咧咧的说出来,还是很伤面子的。所以贾赦就示意贾琏赶紧圆一下场。
贾琏接收到贾赦的眼神,立刻对王仁笑着道:“哪里就到了舅兄说的这种地步了?”
王仁点头回答:“我跟我爹说过这事,他也是像妹夫你这么说的。他说我杞人忧天,还说,若是真有这样的奴才,也用不着什么身契了,直接打死又能怎样?不过是牛马一样可以买卖的贱籍罢了。我一想也对,但是若能发卖不是更省事么?不然我爹还要多给妹妹配上几个手上有功夫的小子才能把他们打死。太麻烦了!”
谈话进行到这里,整个荣庆堂的气氛,已经紧张到好像空气都要凝滞了一样。可王仁像是完全没感觉一样,又开了口:“说起来,还有一件事,却是和妹夫你息息相关了。当年先亲家母,也就是妹夫的生母去世的时候,把嫁妆封存了起来。说是等我这未来妹夫上了十二岁就给他。如今他都十四了,似乎也没得着。我就只能厚着脸,为我妹妹来开口讨要过日子的钱了。”
这话一说出口,整个荣庆堂里的几个主子,就都沉默了。可是沉默的原因却各有不同。
之前曾经听说大贾王氏的荣禧堂里,摆着一张八扇的慧纹屏风,可以说是当世的珍品了。贾家早几年曾在办百花会的时候显摆过一回,让到场的诰命们羡慕不已。
有好信的人细细追查出处,却发现,这扇屏风,是当年贾琏的外家在贾琏生母出嫁的时候,为了给自己姑娘长脸面特意拿出来的传了几代的宝贝。
这样的宝贝,除非脑子被门挤了,否则谁也不可能出手送人。那么问题来了:它既然是贾琏生母的嫁妆,为什么现在却在荣禧堂里成为了大贾王氏的摆设呢?
王仁像是没注意屋里几个人的沉默一样,又接着说:“趁着两人还没成亲,就先把先亲家母的东西收拢一下给我的妹夫吧!”
又转向贾琏说:“妹夫你可能不太清楚,你外公可是两朝的太傅,你的大舅和二舅也是朝廷栋梁。你也知道我和太医院的太医比较熟悉,老太傅前些日子跟着你二舅回京,大概是舟车劳顿,身子有些不大双利了,圣人好派了刘太医去诊治呢。”
贾琏一听,整个人好像被雷劈了一样。他长到了十四岁,还是第一次听说自己是有外家的!而且听王仁话里的意思,好像是自己不清楚外家情况的事情,是圈子里所有人都清楚的。而且碍于一些什么人或者事情,所以从来没人跟自己提及外家的事情。
不,有人提过,是自己的好二婶儿。她说,他母亲家的亲戚都死绝了。所以自己也就再没提过关于外家的事情。若不是今天自己的未来大舅兄说了出来,恐怕自己还是不会知道这些事情的!
“什么?岳父进京了!”贾赦听了王仁的话,立刻也是和贾琏一样的表情。连贾赦这种常常在街面上行走的爷们,要不是王仁说了,都不知道自己的岳家进京了,贾史氏和大贾王氏就更不知道了。
“是啊,我想着咱家和张家怎么也是拐着弯的亲戚,我还特地递了帖子明日前去拜访呢。”王仁心里对着贾史氏瞬间阴沉下来的脸色视而不见。你自己没脸贪了大儿媳妇的嫁妆,如今该是归还的时候了。而这些,将来都会是我妹妹妹夫的!
“不说这些了!天色不早了,小子也要告辞了”王仁可没工夫理会这些人的内心涌起了多么大的惊涛骇浪,他只想赶紧说完赶紧走。和这帮人说话太累,有这精力还不如回去多整理几个药方呢!
贾史氏和大贾王氏现在可没有工夫理会王仁告不告辞,光是张家回京这件事,就够让两个人心惊了。所以直到贾琏和贾赦两人一起把王仁送出门,仍然沉默着。
王仁被贾赦和贾琏父子俩送到了大门口,却不急着走,而是转回身和父子俩又交代了几句话。
王仁从袖子里取出了一张写好的折子,交给了贾赦:“亲家翁,这是我托请十一皇子的手下书吏,按照朝廷律法和贵府的情况,写出的乞封折子。您照着抄一遍就好。晚些时候我派个小子来,直接送到宫里去,省的迟则生变。”
贾赦接了折子,就觉得王仁真是贴心啊。他本身只是袭了不用上朝的爵位的虚职,平日里根本用不着写折子,所以贾赦对于折子的用辞格式一类的事情,是完全不明白的。
府里虽然也有专门在年节里,书写给圣人上请安折子的书吏,但是那些人都是二房和老太太贾史氏的人!自己说的话他们不会听!事关爵位,恐怕老太太和自己的二弟也根本不会让他们帮忙写!
所以王仁这件事做的真是太贴心了!自己只要照着抄一遍,盖上印鉴就好了。
见贾赦小心的收好了折子,王仁又转过来对着贾琏说:“妹夫啊,我也不跟你来虚的。你也知道,这家里恐怕也就亲家翁是对你有真心的了。
如今你若想将来真正当家作主,唯一能借到的外力,就是你的外家!尤其是在你外家对你母亲有愧的情况下!”王仁拍拍贾琏的肩膀。
“具体的情况你问问亲家翁吧。要知道,亲家翁能在这府里凭着他一人的微薄之力,把你护到长大,是真的不容易啊!”说完就转身告辞了。
王仁虽然不知道贾家这些乱七八糟事情的细节,但是这并不妨碍他语焉不详的给贾赦卖好啊。贾琏如今被养的和贾赦不亲近,但是到底是王熙凤的正经老公公。所以贾赦的好感度,是必须要替妹妹刷一刷的。
王仁敢肯定,自己的这些不清不楚的话,一定会对修复父子俩的情感有帮助!
不得不说,是太有帮助了!这头父子两人送走了王仁,贾赦着急回书房抄折子,也就没怎么注意贾琏的异样。而听了王仁的话之后,贾琏立刻就脑补出了一出宅斗大戏。
贾琏终于明白自己的父亲为什么和自己一直不亲近了!终于明白什么叫“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了!终于明白自己的父亲为什么这么多年顶着纨绔好色的名号却一声不吭了!这都是为了自己啊!看看吧,才得了可以给自己定下身份的折子,就立刻去抄了!生怕晚了会生出什么变故!父亲是真的爱自己的啊!
贾琏看着贾赦急匆匆的背影,不禁红了眼眶。自己过去真是太不孝顺了!竟然一点都没有明白父亲的苦心,还对自己忍辱负重多年(并不)的父亲心存轻视之心!
今后,他一定要玩命的孝顺自己的父亲!他要振作起来!要让父亲以自己为傲!贾琏在心里赌咒发誓。然后就叫来了一个传话的小子:“你去,到亲家府上去找王大爷,就说,明天我和他一起去拜访张家。”
刚刚回府的王仁接到了传话,满意的笑了。果然,贾琏还是很堪造就的嘛!自己没提,也知道顺风拜访。虽然没有单独递拜帖,所以不那么正式,但是起码把急切的心情体现出来了。想必会有给张家留个好印象的!
转天王仁和贾琏就到了张家去拜访。刚下了马车,就有体面的下人带着两个小子笑容满面的来迎接:“王先生,我们老太爷和二老爷已经等着您了。”然后又转向贾琏,“恕小的眼拙,不知道这位爷也一起来了!小的该如何称呼?”
这时候就看出来下人们的水平了:王仁的帖子上可没写要和别人一起来,所以来迎接的下人想赶紧弄清楚,好让自家主子知道访客不止一人,也赶紧多准备齐另一人待客的香茶果品。而且说话之间,言辞恭敬、态度恭谦,令人心生好感。让人不得不赞叹,不愧是太傅府邸,连个下人都如此好规矩!
这位可是跟着老太傅几十年的老仆了。都说宰相门前七品官,这位老人也是跟着太傅陪过王伴过架的。见对方跟自己行礼,王仁也连忙还礼。
“当不得您一句先生。这是我的未来妹夫,刚刚得知贵府的老太爷进京了。本来是想备好礼物拜帖再来拜访的,但他家的情况您老想必也知道,要是等到府里的所有人都点了头备好礼,恐怕年都过了。而且都是一家子骨肉,他偏偏又生出些近乡情却之类的感觉,就搭着我的便利,来府里给老太爷请安了。也请老人家别怪罪晚辈的唐突之举!”说着,王仁又施了一礼。
“这是?这位莫非是?”老仆听着王仁的一番话,立刻反应过来自己眼前的人到底是谁。老仆人立刻回身高喊:“开中门!快开中门!”
又转身吩咐两个小子“快去告诉老太爷老太太和老爷太太!咱家姑娘留下的根子血脉来啦!贾家的琏二爷来拜访啦!”
☆、 第32章 王仁311
本来王仁给张家递帖子拜访,就是为了给妹妹找个外援。免得等将来王熙凤嫁到贾家以后,被贾家用孝道礼法之类的规矩束缚住。有了张家,贾赦和贾琏也算是在朝中有了人脉了,将来只会是腰杆越挺越直,也可以名正言顺的逐步掌控整个荣国府。贾赦和贾琏得了如此好的结果,必然对在中间穿针引线的王仁会有好感,将来也会对王熙凤更好一些。
而张家之所以接了王仁的帖子,也是因为知道王仁的亲妹子要和自家的外孙做亲,所以想要侧面打听一下自家外孙、外甥的状况。当年张家的两个兄弟还年轻气盛的时候,因为贾琏生母的去世原因,曾经大闹过贾家,算是和贾家彻底撕破脸了。可为了家族计,最后到底不了了之。
这么些年,兄弟俩都远离京城外任为官,老太傅也因为当年的义忠亲王反叛之事离京。如今张家重新入朝,太傅也在当今的旨意之下回京调养身体,算是重回盛宠了。所以对当初不得已留在京城的外孙、外甥,张家人还是十分挂心的。
王仁带着贾琏前来拜访,虽然让张家有些措手不及,但是就像王仁说的,都是一家子血脉相连的骨肉,早些见面圆了天伦之情才好,在意那些细枝末节做什么。
全程围观了贾琏痛哭流涕的和外祖一家相见相认之后,王仁回到家里,立刻把管事的叫来询问光学显微镜的进程。
都说微生物学是现代医学的基础之一,它使人们的眼光从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中医中常说的“病邪”,是人的肉眼看不到的。但是王仁站在举人的肩膀上,却十分清楚,若是把显微镜这样东西做出来,明明白白的让杏林众人看到了“病邪”的样子,那么那些如今仍旧和自己打嘴仗的人,一定会哑口无言的。
现在的琉璃,制造出来之后总是有许多杂质。要么是颜色不对,要不就是有许多细小的气泡。王仁也没工夫等着老师傅们改良技术了,直接让人找了几块透明无色的水晶和翡翠,取其中完全无杂质的地方,打磨成了透镜。今天就是早出成品的日子了。
不得不说,王仁这几年基本上净是花钱了,唯一能来钱的东西,就是自己鼓捣出来的青霉素。但是大多数人一听说这东西是直接注射到血液里的,就都害怕了。在离京城略远一些的地方,还有人说这东西是邪物之类的话。
还有当初王仁展示给三位太医看的剖腹产手术,虽然这几年里,太医院里的大部分太医都掌握了。可是因为太过骇人听闻,所以也只是小范围的流传。
王仁现在只能另辟蹊径,从已经被众人接受的中医体系中的理论入手,来让自己的名气大一些。在医道之中,名声等同于影响力。王仁现在迫切的需要名声!所以显微镜的研究也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王仁知道,自己所坚持的道路是正确的,自己的道路是华夏医学的捷径。正是这份自信,让王仁在所有人都觉得这是在白费力气的时候,仍然坚持着。
这份坚持,在今天,也真的给了王仁回报!
第二天一早,王仁就到了顺王府,请顺王爷帮忙求见皇帝。这是王仁第三次正式觐见皇帝。第一次,是作为十一皇子的伴读首次入宫时的觐见;第二次,是自鄂省归来受赏。其他时候,王仁多是在偏殿或是殿外直接听旨罢了。
后世记载,正是在这次觐见里,王仁向皇帝提出了集合天下名医纠古来之错处的想法,形成了医学研究院的雏形。
皇帝也的确被王仁的说辞打动了,但并没有同意王仁的所有要求。只是下旨,要每镇选拔两名医术精湛的年轻医生,入京至太医院下惠民医馆向吏部侍郎之子学习本朝先进医术。
大多数被选拔出来的人,对于自己要向一个尚未及冠的孩子学习医术,竟然奇妙的没有什么不满。一部分是因为盲目的对皇权有种崇拜感,还有一部分是因为知道王仁就是当年解决了鄂省疫病的那个大夫。
王仁借助了皇帝的力量,很轻易的就把下一代的最杰出的医学有生力量握在了手里,领着他们走上了自己趟过的道路。从此时开始,华夏医学真的开始进入了一种高速发展、广而告之的状态,并且在以后的近一千多年里,始终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但是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眼下的情况是,王仁从宫里回来之后,就面临了自家母亲的逼婚。
要知道,王仁可是王家嫡系的独苗苗,今年也到了可以娶妻的年纪了。若是一直不娶,又怎么给王家传递香火呢?为子嗣计,赵氏把京城里和王仁门户相当又性格相合的女子挨个扒拉了一遍,却没一个可心的。
在母亲眼里,自己的孩子总是世上最好的!哪怕就是个傻子,在傻子他娘的眼里,也是可爱憨厚的!更何况现在的王仁真的是个好孩子。
有谁家的孩子能在十几岁的时候,被人尊称为“先生”?别小看了这句“先生”,这是对一个人的名望和社会地位的最大肯定。
所以虽然王仁花钱狠了一点,经常做些别人眼里疯疯癫癫的事情(事后都证明这些疯癫的举动是有原因的),但是王仁也真的做到光宗耀祖了!在京城里的大夫,没有一个不佩服王仁的。就连太医们也是如此。
所以,因为王仁的争气,赵氏挑选儿媳妇的眼光也是格外的高。苦恼不堪的赵氏最后决定,让儿子自己去找个媳妇回来。
王仁听了自己母亲的无理要求,摸了摸鼻子,没吭声。倒是一旁的王熙凤插了嘴:“母亲真是的,哥哥的婚事且不急呢!”
“你倒是说说,为什么不急?”王子胜听了王熙凤的话,倒是来了兴趣,让王熙凤说出原因来。
王熙凤自从被赵氏接回家之后,还是狠狠的下了一番工夫,才把她从“无才便是德”的情况里给掰回来的,所以如今也说起话来,也是引经据典,很有说服力的。
王熙凤历数在青史留名的圣手国手们,大多都于女色上十分淡薄,终生独自一人。也有的直到中年才成婚,然后却是白头偕老的一生一世一双人。王仁虽然年纪尚轻,但是已经有了这个苗头,所以王熙凤才说且不急呢。
赵氏一听,来了气。这还不急?这是让人更着急吧!
可是王子胜却从王熙凤的话里听出了真正的意思。如果真的成了类似于孔圣这样的人,那么,后嗣的传承真的还重要么?
君不见,朝代更迭,山东孔家仍旧屹立不倒?自己女儿的意思,是希望儿子也做个圣人?只要成了圣人,只要世间还有人得了病需要医治,只要还有人用儿子整理出来的方法治病救人,那么王家就会始终是医道里的孔家!他们这一支的牌位,就会永远受后代香火供奉!不光如此,说不定还会有人建祠立碑、作诗写赋!
要不怎么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呢,从这些话里透出来的想法就能看出,王熙凤从骨子里来说,还是那个胆儿肥到让人难以置信的胭脂虎!
但是不得不说,这个提议太令人着迷了。若是真的实现了,那么自己就和孔子的爹一样了!王子胜激动的这样想着。
也因为这样,王子胜压下了给王仁议亲的事情,全力支持王仁的事业。在王仁对着选拔出来的将近一千人轮流在自己和太医们的指导下学习的同时,王子胜派了大批的人手,用“口耳相传”的方式替王仁打响知名度。
当这近一千人,被王仁和太医们培训了十八个月返乡后,王子胜派出的人更是卖力气的推荐病人去找那些从京城受训回来的大夫。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民众对王仁所整合的医学知识的接受程度。
所以,很快的,各地的百姓们,都知道了京城里有一个神医,专门抓出那些庸医害人的药方子改成救人的方子!还和华佗一样,能给人开膛破肚治病!
与此同时,王仁依靠“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所整理出的成药药方集,已经开始在各个书肆出售,并且进入了第二个阶段——成药制造。
花费了大量时间和金钱之后,王仁再次拜服在古代人民的高超生产技术之下——成药制造成功了
!虽然只有一部分药方被成功制成了可以长途运输、保质期十个月的效果。但是王仁相信,只要继续这样发展下去,用不了多久,剩下的那部分药方,也会成功的!
成药的制造成功,让王仁从来没见回头钱的事业终于开始有了金钱的回流。连带的青霉素也越来越被老百姓所接受。“外科手术是安全的”这样的意识,也开始一点一滴的渗透到普通老百姓的观念中。
☆、 第33章 史陌41
金陵城外一个靠山的小山村里,四岁的史陌正坐在村口的大石头上发呆。今天是每个月一次的大集,他在等村子里前往县城的牛车。
史陌是在刚出生不久的时候,被一对夫妻抱到这个小村子的。这对夫妻平日里没有什么营生,但就是不缺吃穿。只是每个月里,这户人家的男人,都要去一趟府城。回来的时候,总会大包小裹的带着好多吃用的东西和银两。
时间久了,村里人也多少察觉到了不对劲。不说史陌和夫妻俩的长相没有一点相似之处,就说这夫妻俩对史陌的态度,也是疏远的厉害,根本不像是有亲缘的关系。
村里的里正族老们,差不多猜到这又是哪个大户人家的阴、私,早在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开始讨论这户人家的来历的时候,就制止了大家。不光告诫村子里的人要离这户人家远远的,还千叮咛万嘱咐千万别伤着那户人家带来的孩子。
所以这四年里,史陌在村子里可以说是没人敢碰的。若是有哪家孩子不听话,回家就会是长辈们的一顿竹笋炒肉。这也造成了史陌现在被村子里的孩子们统一孤立的状况。
可是史陌却一点也不急,因为史陌的内里,有着一个成年人的灵魂。
史陌的情况,应该是属于投胎的时候忘了喝孟婆汤了。他在母体内的几个月里,大致知道了自己的情况。自己的母亲,姓氏为周,娘家是和山东孔家有亲的名门望族。自己的父亲,姓史,是侯府里的大儿子。自己的父亲还有两个弟弟。
他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听到自己的父亲给自己预备了两个名字,若是男孩,就从“耳”,取名“陌”;若是女孩,就从“湘”,叫湘云。
本来一切都是很好的。毕竟从史陌听到的情况来看,自己的父母都是出身名门,而且自己的父亲是板上钉钉的侯府继承人。可偏偏自己九个月的时候,忽然发生了一场大乱。似乎是有贼人打进了侯府,自己的父亲为了保护祖父,被流矢射中,就这么去了!自己的母亲一听,立刻动了胎气,进了产房。
虽然史陌在肚子里积极配合着向外面拱,可是每到自己快出了母体的时候,母亲就不知为什么会卸了力气。到了最后,史陌在母亲因为羊水流尽而快要一尸两命的时候,奋力向外挣命,却被接生嬷嬷用手指头压着脑袋推了回去的时候,就知道事情不对劲儿了。
但是到底史陌的求生意识占了上峰,在下一次头顶传来被推挤的触感时,史陌把自己的手挤进了母亲的宫口和自己的头部中间。小孩子的头骨是很软的,所以史陌也真的成功的顺着缝隙抓住了那个推压自己的手指。这一抓之下,那个嬷嬷一惊,立刻撤了手。
史陌也趁着这个工夫顺利出了母体。只是还来不及张嘴哭一声,就被一团帕子蒙在了脸上。接着就听到一个声音高声说:“恭喜大奶奶弄瓦之喜!”
但凡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弄瓦之喜”是说一个人生了女儿。可是自己是男孩儿啊!为什么要说是“弄瓦”?
还来不及思考,史陌就被帕子上的香气给勾起了睡意,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等到再次醒来的时候,自己已经被一对夫妻抱在怀里了。
史陌再次醒来的时候,只觉得自己的嗓子眼儿里面塞着什么东西,不上不下的让人难受。他猜测应该是因为自己还没张口哭一声,就被蒙上了一张帕子的缘故。于是史陌奋力的向下压了口口水,把卡在自己嗓子眼的东西咽了下去。
史陌的这个举动,其实是把他始终含在嘴里,没有像普通婴儿一样一哭就散掉的先天之气给咽进了肚子里。所以也才有了史陌后来的天生异象。
单说史陌醒来之后,从不断摇晃的环境和若隐若现的马蹄声判断出,自己应该是在一辆,马车里。抱着自己的夫妻俩因为史陌是个婴儿,说话也就没避着他,所以让他把情况弄清了个大概。
自己确实是个男孩,但是自己被偷龙转凤了。使了这个计策的人,是自己爷爷的妹妹,自己应该称作姑祖母的人做的。就是为了让史家的老二,也就是自己父亲的二弟来承袭爷爷的爵位。原因是自己的父亲不赞成搀和皇位夺嫡之争,而老二却投效了某位王爷。
而自己本来应该是和自己的父母一起死的,但是既然生了下来,这位姑祖母似乎想把自己作为一个把柄留下来,所以换了一个女婴作为自己母亲产下的孩子。毕竟他本身的存在,就注定了可能会让他父亲的二弟无法继承爵位和家中的势力。所以这位姑祖母,就派了这么一对夫妻,金祥和他的媳妇,把自己送到金陵的一个偏僻村子里看管起来。
从一切的迹象来看,史陌在目前的情况下,只能安于现状的装作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了。但是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快的,当史陌终于能够看清东西之后,心里只省下一句话在不断回响——我勒个去!
为什么史陌这么惊讶呢?原因就在于,史陌的眼睛竟然能看到一个人的命格。是的,就是命格。
原本史陌的眼睛还看不清东西的时候,他还不知道这一点,但是有天早上醒来,睁开眼就发现自己的视力已经基本正常了。这时候奉命看管自己的金祥家的来进屋给自己换尿布喂奶,一打照面,史陌的脑子里就出现了这个金李氏的生平和未来。
这种情况又在金祥的身上发生了一次之后,史陌就知道这绝对是金手指了。本来对未来很迷茫的史陌,也因为这个金手指而安下了心。但是等史陌长牙之后,他又有了新的烦恼。
史陌一开始,并没有注意自己的牙齿到底长得什么样。毕竟这里也没有玻璃镜子,能纤毫毕现的让史陌观察自己。
引起史陌注意的,是金祥家的一句闲话——“这孩子的牙像是老太太给的那块羊脂玉一样,真漂亮”。就算再怎么洁白的牙,也不可能像玉吧?史陌本身又有可以断人命格的能力在,难免胡思乱想一些“铁口直断”、“金口玉牙”之类的事情。莫非,自己的牙真的是那种“玉牙”?
不管是不是,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从那以后,史陌都会很注意,不在人前露出自己的牙齿。以至于史陌基本上除了吃饭喝水,基本上都不张嘴。
这也造成了村子里的人都认为史陌是个脑子有问题的哑巴。
村民们认为史陌是哑巴,是因为史陌直到四岁仍然不开口说话。但是认为史陌脑子有问题,就是因为史陌经常会做一些拦着人不放的事情了。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两三回,村民们自然认为史陌是脑子有问题才会拦着人不让走的。只有史陌自己知道,自己若是不拦着这些人,那么这些人就会死于非命。
也幸好当初里正和族老们反复告诉村子里的人,不可以伤了史陌,所以史陌想拦住谁,只要抓住人不放就好了。那人被史陌拉住,就算再怎么着急,也不敢把史陌给弄出个好歹了。毕竟谁也不知道史陌到底是哪个高门大户的子孙。要是不小心弄伤了,就是赔了命,也赔不起人家。
史陌就这样长到了四岁。平日里不是自己在村子里到处乱走,就是坐在村老槐树下的大石头上发呆。
今天是每月一次的大集,村子里的人一起在村口集合,坐车把式的牛车进县城赶集。当人都来得差不多了,车把式要起车的时候,史陌也从大石头上起身,站在了牛车前面,挡住牛车不让走。
“啊!又是这个呆娃子!”这是从外乡嫁到本村的媳妇子,说的家乡话。
“把式,你快绕开这孩子啊!今天可是大集!去晚了我的鸡蛋卖给谁去?”一个大婶开始催促。
车把式一听,看着史陌站的位置,也是一脑门子官司:“这路就这么窄,我怎么绕都会刮到孩子的!到时候里长还不弄死我!”
“娃子你快让开啊!伯子给你桂花糖好不?”又一个人下车开始想办法让史陌离开。
史陌不管他们怎么着急,就是不让开。到最后,干脆抱住了牛脖子不动了。
就在所有人都觉得今天只能走着去县城的时候,史陌看了看天时,就放开了抱着牛的手,一声也没有的离开了。
这种事情之前史陌也做了几回了,村民们也没多想,就上了牛车,让把式赶紧出发。毕竟从村里到县城,还有好长一段路呢。
这段平日里村民们走了好多次的路,在行程到了一半的时候,就停了。
坐在牛车上的村民还纳闷儿:这也没到县城啊,怎么就停了?结果抻脖子一看,我的天啊,那条不宽不窄的道路上,堆满了从道路一侧的山上滚下来的山石,把路都给堵了。
第5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