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慕容冲 作者:楚云暮
第37节
任臻满腔怜爱,刚欲低头与其唇舌相就抚慰一番,却冷不防觉得身后一股大力将他抱离,向后仰做进一个宽、厚、火、热的怀抱之中。
任臻闷哼一声,盖因姿势变化,苻坚那物更深地插入体内,几乎要捅破他的肠道了。
苻坚扳过他的脑袋,深深地接了一吻,低声命道:“专心点。”随即打开他的双腿,挂在自己坚实的臂肘之上,同时臀肌用力,开始自下而上地顶弄这个姿势,让任臻如风中扁舟,只能身下不由己地随着惊涛骇浪上下飘摇,但搁在腹上的那副通红的物事却因此更显精神,随着苻坚的动作,直矗矗地来回晃动不已。
“大头,大头。。。”任臻摸索着向后按住了苻坚的脖颈,触手火热,肌肉虬张,显然也是激动狠了,苻坚适时地低头,两人又交换了一个缠绵至极的深吻,苻坚动情地望着任臻,忽然道:“小痞子,我带你升天。”
任臻正自不解,苻坚抱着他仰躺在榻,膝盖大大地加开他的双腿,突然胯下使劲,挺腰进出,一次比一次用力地向上狠命顶弄起来,毫不留情地直插地稀软的穴中喷溅出大片大片乳白色的淫液,床榻上一片狼藉。
任臻被操地门户大开,忍不住失声大叫,紧紧闭上双眼不敢再看,胸膛脖颈面颊上俱是一片情欲蒸腾的嫣红之色。
正在此时,任臻忽然觉得有双一双手解开了他阳根上的束缚,任臻勉强睁眼看向来人,却是震在当场。
谢玄手中正攥着那条被浸地湿透的发带,别有深意地瞥了任臻一眼,而后忽然送到鼻端轻轻一嗅。与此同时,苻坚似不满他的分神,突然发难,巨阳耸动,下下全往那最酸软最不堪的那一点招呼,任臻崩溃地喊了一声,自暴自弃闭上眼去,双手开始急速套弄自己已憋地快要爆炸的小兄弟。
谢玄却躬身上榻,挥开任臻的双手,自己接替了这份美差。掌心里的事物烫的吓人,冠沟铃口处不间歇地淌下透明粘腻的液体,混着股间翻覆而出乳白浆水,悉数流入谢玄的掌心。
他好奇似地看了看掌心液体,又盯向那不堪至极的接连之处,也不知怎的头脑一热,他俯下身去,含住顶端,销魂蚀骨地重重一吸
“啊!!!”任臻双腿蹬动,小腹剧烈颤抖,直指上天怒发冲冠的阳物猛地一抽,射出一大泊精液,随后又断断续续射出了十余道,悉数打在谢玄英俊的脸上,甚至连乌黑长发上都溅上了淫靡的白斑。
任臻觉得自己已射了个滴涓不剩,而然臀间一紧,他感觉到身后一股丰沛的热流劲力十足地打在谷道深处,又被贪婪的肠壁吞食殆尽。苻坚粗喘着伸手握住任臻半硬的鸟儿,又顺着茎棱揉捏数下,将最后一点残精挤出,全涂抹在了谢玄红润潮湿的嘴唇之上。
王国宝伸了个懒腰,浑身惬意地步出房门,忽然眼前一花,一道人影飞快地一闪而过,他赶忙推开身边的小倌,叫道:“任兄,哪里去?殿下还没完事呢?”
任臻如同落荒而逃一般头也不回地答道:“咏真观!”
王国宝呆了一下,奇道:这任臻从来不信劝人清心寡欲的老庄之学,怎么好好地找乐解乏到一半突然闹这么一出?
据说,任臻当日出城,彻夜未归,在咏真观的三清神像之下,无比忏悔虔诚地念了一晚的《道德经》。
注1:傅粉何郎:指的魏晋名士何晏,他是大将军何进的孙子,汉少帝何太后的侄孙,也是魏武帝曹操的继子,姿容俊美仪态如仙,宠惯一时(想歪的拉出去面壁)。“顾影自怜”说的也是他被自己的美貌倾倒,因而为其后的曹丕与曹睿不爽,明帝曹睿因他面容细腻洁白,宛若涂粉,便特地赐他一道热汤面当场吃完,何晏吃了大汗淋漓而肤色愈加细白,众人这才信他天生丽质,遂称其为傅粉何郎。
144、第一百四十一章
第一百四十一章
兀烈跪在榻边,听背后传来一道询问的声音:“今日如何?”
那是好不容易恢复自由官复原职的谢大都督在忙了一天之后,终于得空来探问一下已经病糊涂了的燕国皇帝。
兀烈背对着来人,红着独眼,一声不答。他是个没有来历的杂种,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家国与忠诚,当年占着身材高大和悍不畏死,从一群脏兮兮灰扑扑为口吃食能操刀杀人的马奴中选入虎贲营,跟着皇帝东征西讨无非也为挣个军功出人头地再不用挨饿受穷。他跟着的不算个顶好的主子,从来刚愎自用,自有一副城府心肠,除了极亲近的人,听不得属下一句劝,发起火来还会上鞭子一顿好打,但平日里又从无架子,很肯对他们这帮心腹勾肩搭背称兄道弟——十年过去了,他落下一身伤痛,瞎了一只眼睛,然而他最记得的,却是长子城内他们弹尽粮绝孤立无援之时,任臻凶神恶煞的一句恐吓“你若敢死在此处,朕绝不会当你是为国尽忠,绝不会赐你死后哀荣!”荣华富贵是他毕生追求,果然吓地他起死回生,豪情壮志地打算跟着自家皇帝,打下整座江山。
然而就这么三五日的工夫,就仿佛天崩地裂了。
北魏攻破函谷,姚嵩战死沙场,皇帝自闻噩耗,坠马受伤之后便似被魇住了一般神志不清,镇日昏沉,药食不灵,开口就说胡话,已是不能理事了。
河西王慕容永匆忙从汉中退兵,以保关中不失;然则关外将士浴血而得回来的大片土地已悉数沦陷;自己的数万虎贲军则群龙无首,滞留于此,仿佛陷进了一滩泥涂之中,进退不得——就是为了救一个谢玄!
谢玄上前,俯身查看,任臻刚歇下,面色苍白,眼下泛青,形容枯槁地个了无生气的将死之人。
兀烈挥开他的手,硬邦邦地道:“皇上进不了食,偶有半醒不醒的时候,都是喂多少,呕多少,只连声地叫‘子峻。。。’”
他不傻,有些内情纵然不能洞悉,却也猜的出几分。先前对谢玄舍命援救长子他也曾心存感激,然而从任臻不管不顾为其悍然出兵开始闹到如今这步田地,他对谢玄就全然只剩恨了,如今他是波澜不兴地重掌北府兵力了,而任臻却半死不活地卧病在床——真是祸水!若非一丝理智提醒他如今战乱刚过的江南大地还需要这位断臂都督稳定局势,他简直恨不得能饱以老拳。
谢玄闻言顿住了手,缓缓收回,一言不发地看着榻上光景惨淡之人,语气依旧云淡风轻:“会稽没有良医,还是带他回建康,召集御医会诊为好。”
兀烈一愣——他知道谢玄已经稳定局势,迟早要“护驾”还京,怎么听他的意思是预备把他们大燕国的皇帝也给一并挟往建康去?登时拒绝:“我军上下,可奉皇上万全,不劳都督!”
谢玄娓娓而道:“现在北方情势大乱,尔等军心不稳,你一个副帅就算镇日伺候在他病榻之前,也于事无补。”这话是让兀烈尽快出面稳定南下的虎贲军的军心,然则如今任臻是病糊涂了,掩耳盗铃一般地拒绝所听闻到的一切噩耗,谁都知道这是个心病,若挣不出来,仙丹妙药都是无用,还不知道要拖上多久,当今局势瞬息变化,他如何敢将人交给谢玄?他一咬牙,摇头道:“没人能带走皇上!”
谢玄平平静静地瞥了他一眼:“阿史那将军,本帅不是在于你商量。”
兀烈忍不住大怒,起身喝道:“都督欲兵戎相见?!”
床榻上形容枯槁之人似被惊动了一般,发出一丝不安的呓语。谢玄颦眉,坐在榻边安抚性地拍了拍任臻的手腕,任臻闭着双眼,迷迷糊糊地攥住了谢玄的手指,终于又平复了下来。
“西燕东晋,永为友邦,况且你们如今劳师远征又群龙无首,我何必在自己的国土上与你们开战?”谢玄转向兀烈,冰封一般的眼神出现一丝裂变,“何况,我怎会害他?”
兀烈顿时语塞,俩人间的种种牵绊,瞎子都看的出,梗着脖子与其僵持半晌,他还是败下阵来,做出让步。
不日,谢玄果然率北府军簇拥圣驾还都建康,兀烈则领燕军紧随其后,数万人马浩浩荡荡地启程北上,脚程必定缓慢,但谢玄与所有晋朝有史以来平定大乱后便急于入京秉政的权臣不同,不肯舟车劳顿,每天只行军半日必定扎营休整,生怕累着了一般。
谢玄将任臻安排与自己同车——这乘车驾乃是司马元显先前“迁都南下”之时所用,十分阔敞且舒服,正好用来安置病员。
偌大的车厢在行进中也依然四平八稳,岿然不动,亲兵奉进汤药,谢玄略一点头,挥手命他退下,而后伸出左手,别别扭扭地执起勺子——他生平没有伺候过人,何况如今失了一臂更是不便。他费劲儿地舀起一勺,试探地给任臻喂了一口,任臻牙关紧咬,黑褐色的汤水全冲嘴角淌了下来。谢玄赶忙丢开勺,抬袖轻轻为他拭去下颔水渍,定定地望着他出了许久的神,他忽然伸手端起药碗,悉数泼到窗外——反正跟随司马元显的这班巫医都是修道精于为医,如今进奉的汤药多半不是对症治本的,怕也是煎化了什么“仙丹”,利用霸道的药性来激发他的神智醒转,不吃也罢。
其实这样,忘却烦扰,彼此相对,默然寂静,也挺好的。
这个年头如迅雷一般疾闪而过,谢玄耸然一惊,暗骂自己荒唐,此时听得帘外响动,有亲兵在外禀道:“都督,刘大将军亲来接驾。”
此处刚到阳湖,离建康还远着呢,刘牢之却巴巴地赶来迎接,多半是因曾经党附司马元显而心中不安,想来探探虚实。谢玄收敛心神,恢复常色,吩咐道:“扎营之后,带他见我。”
谢玄有意慢待,用完膳才慢条斯理地踱了过来,刘牢之果然是含羞带愧地亲自来请罪了,一见谢玄便双膝跪地,一张紫膛脸低垂着,看也不敢看这上峰一眼。谢玄轻轻快快地上前弯腰,单手一揽,便将这铁塔般的壮汉抬了起来,平心静气地道:“道坚,不必如此。”
刘牢之天不怕地不怕,只是从小就敬畏谢玄,哪怕他现在落了残疾,脚步虚浮,气力不济,精神已大不如前。他低下头支支吾吾地辩解:“当初王大都督起兵,末将并非是不想救您,实在是他欺我出身行伍,百般轻贱,我一时气不过才投了东海王。。。”
谢玄落座,闻言便拍了拍他的肩:“王恭确是有些清高太过,又无军功,将士们不服他也是有的,何况司马元显那时候还是侍中相王,挟天子以令诸侯,原怪不得你。”一句话摘清了刘牢之,他一脸推心置腹的认真神色,压低声音继续道:“何况如今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本帅舍你其谁?”
刘牢之最怕的就是拨乱反正之后,谢玄会记恨旧事,对他弃若敝屣,自己就失了兵权——谢玄一重掌军权、稳定会稽局势,司马元显嫡系部队就悉数投降收编,然而解除武装还不够,这些天来,谢玄犒赏三军后便立时遣散了司马元显的“乐属军”,让他们就地返家,充作乡勇,以便在孙恩来袭之时能拼死保护自己的家乡。而与此相对的,就是大批曾经效忠司马元显的将领被迫卸甲交权,将来只怕也难逃清算——谢玄善战,然而对政治斗争却也驾轻就熟。对刘牢之而言,交出兵权就等同摔下巅峰,只有粉身碎骨的结局,因此闻言便是一喜,喃喃道:“谢大都督赏识!”
谢玄赏他吃茶,笑微微地道:“你来的正好。朝廷要迁回建康,江南却并非太平无事,我看你就直接领兵南下平叛,讨伐孙恩去吧。”刘牢之闻言一愣:这是要他交出京畿的卫戍大权让给刘裕接管了。不过他是素无政治远见的,一听有战可打便觉得南下也好,至少兵权还牢牢抓在自己手中,大都督迟早还要重用,况且江州又富庶,平叛堪乱,打个一年半载的,不愁刮不出一座金山银山,便也高高兴兴地应了,临走拜别时,他看了从容端坐着的谢玄,忍不住耳语道:“大都督,末将听说那东海王也随圣驾回京了?”
没了兵马的东海王司马元显连同其幕僚属官都被软禁,一路由北府军严加看管。
谢玄眼风不动,一点头道:“自然。”
刘牢之舔了舔唇:“大都督,斩草除根啊。”
谢玄瞟了刘牢之一眼,知道这一贯心狠手辣的老部下是想将功补过,顺便送自己的旧主上路,来个死无对证。他一扯嘴角:“他毕竟是帝室血胤,纵使反迹昭彰,但毕竟没有僭越称帝,目前兵连祸结的,自当求稳为上,于法于理,都不好杀他。”
刘牢之张了张嘴,他以为谢玄被司马元显软禁了这么久,早该恨得咬牙切齿,谁知还是一派从容,口口声声忧国忧民的大义凛然,这莫非就是他永远也学不来的所谓名士风度?“可废了这么多功夫,就这么算了?若全然不治他们的罪,那这次兴师动众的岂非师出无名?”
“若司马元显是老虎,那张法顺等人便是爪牙,分裂帝国的罪魁祸首——若将他们彻底铲除,便也够警慑东海王了。”谢玄低头啜了一口清茶,顺着话风接道,“道坚,你临行之前,便顺便了解此事吧。”
所谓彻底,便是诛其三族,彻底清洗。
刘牢之正是急于表功的时候,浑然不觉自己被借作了杀人快刀,忙不迭地一口答应下来。
刘牢之告辞离去,谢玄抬手掐灭了案头烛火,在黑漆漆的夜色中他敛去了面上从容不迫的笑意,嘴角紧抿,双眉枯锁,显出一丝隐带颓唐的凶光。
他现在很见不得蜡烛,每一道摇曳的光影,都仿佛在提醒那段充为禁脔的时光——百日噩梦,每一天都是在折辱他的尊严,谁能真地浑不在意、举重若轻?但他却不能轻易送他上路,就因为他是皇族、是司马元显!
还有刘牢之,一次不忠百次不用,又自有亲信兵马,即便他还敬重自己,但将来事有万一,终究是个难以制裁的隐患。可现在他没法追究——自古以来,哪有断臂上阵的大将,自己即便还能运筹帷幄,却还是得仰仗刘裕与刘牢之等人替他出兵放马征战四方,而比起见风使舵的刘牢之,他还宁可提拔立场坚定的刘裕。
他巨细无遗地思考定夺,脑海里简直忙乱成了一锅沸腾的粥,这么些天来,他日日如此,不敢让自己有一丝一毫的松懈与空隙。
因为只要他闭上眼,静下心,就会想起他从马上坠落的瞬间,就会想起自己数月以来暗无天日的绝望——而后他便无可控制自己的憎惧怨怖,这世上有什么比一个在位当权者失去理智来地更加可怕?他必须借由千头万绪的冗杂事务来让自己忘怀。
然而事情总有想无可想的时候,谢玄低头看着自己仅存的左手,在黑暗中出了许久的神,而后他身不由己地起身,悄悄往夜色之中掠去,没出多远,便远远瞥见兀烈今夜探望已毕,正从任臻房中走出——因为任臻病重,行军赶路之时二人同车,但扎营过后,便只能别处安置,以避人耳目。
这就是他们明面上应该有的关系,楚河汉界、泾渭分明。
谢玄耐心地等兀烈走远,这才现身,出手如电地将门口的两个亲兵一招点穴,谢玄像一条鬼影一样掠进屋,轻车熟路——他早已不是第一次掩人耳目地潜入此处了。
自家地盘,却要做贼一般,谢玄苦笑了一下,如往常一般在任臻身边盘腿坐下,不必再伪装那一派从容不破讳莫如深的名士风度,不必再算计筹谋计较得失——也唯有在他身边,他日渐纷乱与失控的情绪才能得到片刻的宁静,仿佛这些天的风风雨雨从未曾有。所以这些天夜深人静之时,他总是独自而来,演一场促膝谈心的独角戏,粉墨登场的,却终于是他们两人。
他转头看向昏睡着的任臻,仍有做梦一般的错觉。慕容垂兵围长子,他疯了一般突破封锁要援救燕军;而后他中箭身残,不得已卸职避祸,却又落到了司马元显手中;最后任臻为救他倾国而来,却失了函谷雄关以及他的爱人——最终落到了这步田地。谁都知道这二人乃刎颈之交,交情却好到倾国覆城的地步,徒惹众人侧目怨恨,如此种种,像是冥冥中谁也还不清的孽债。
谢玄在惨淡而微弱的月光下凝视了他,轻声道:“你可知我在人前为何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对你?”明知对方此时无知无识,他放心而直白地自问自答:“我心中有鬼。”
这话在平时是万万说不出口的,所以谢玄掩耳盗铃一般掩去了任臻的耳目,火热的掌心下是被秋风浸染的冰凉肌肤,谢玄倾身逼近了他,平淡冷静地,呢喃一般地道:“其实你这样也很好,至少不会为了旁人伤心失常。”这话甫一出口,他自己便打了一个寒颤,自觉有点变地像司马元显一般魔怔——他的清高他的风度,端足三十年,却是一朝丧尽,被囚禁折辱了三月有余,他纵使从未自暴自弃,却怎会全然不留创伤?
若任臻清醒着,那么他也须得强撑下去,做个他眼中一如往昔的谢家宝树,然而现在,他在天下所有人勉强都要伪装,唯独在他面前,大可不必了。
谢玄俯□,犹豫片刻,末了还是只将唇浅浅地印在了自己的手背上——隔着自己的血肉,他吻上了他曾经灿若星辰的眼眸。
手心里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谢玄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连忙掀开左掌,果然任臻昏昏沉沉地眨动眼睫,像是清醒的光景。谢玄一颗心砰砰直跳——他几乎以为是自己的吻唤醒了他!然而强敛心神,他又恢复成了从容端镇的谢都督,低声道:“醒了?”
任臻缓缓睁眼,却是似醒非醒,眼底还是一片混沌,朦胧中他呆呆地望着眼前的黑发披肩眉目如画的俊美男子半晌,忽然费力地抬起手,轻轻地将他拽向自己。
在谢玄还不及思考或反应的时候,任臻已微仰起头,颤抖地吻上他微张的唇,发出一丝哭泣般的慨叹:“子峻。。。子峻。”
太好了,原来种种悲讯,都是噩梦一场。这十年来我们聚散离合,爱恨纠缠,都挺过来了,有什么误会灾厄解不开闯不过?我们正要相守一世,你怎会有事,怎能有事?!
谢玄打了个剧烈的寒颤,他轻轻地推开他,冷冷地看着他,一字一字地开口道:“任臻,姚嵩死了。”
任臻痴痴傻傻地看着他,似不能理解,谢玄定了定神,再次重复道:“你的姚嵩,死在函谷关前,魏军蹄下——”他直起身子,居高临下地冷酷道:“你大可再画地为牢、顾影自怜,继续做你的春秋大梦!”
任臻哆嗦了一下,谢玄的字字句句皆如重锤一记一记地直击心扉,他本能地想要逃避,然而谢玄揪住了他的衣襟,不容他再做躲闪——姚嵩战死,埋骨他乡!
任臻惨叫一声,崩溃地一掌推开眼前的真相,谢玄人前再如常自若,身体却早已被丹药掏虚,竟被一把掼倒在地,背心撞上坚硬的桌案,他险些呕出一口老血。
谢玄狼狈地单手撑地,缓缓站起,眼见已经数日汤水不进的任臻不知哪里来的气力,从榻上一跃而起,发疯似地打烂了眼前的一切可见之物,最后他精疲力竭地趴在榻上,濒死老狗一般地喘息着,神智却开始回复了一丝清明,最后他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恸哭,眼泪无声无息地流了满脸——自那日堕马之后,这是他第一次流泪。
谢玄冷眼旁观,不施援手,他知道置诸死地而后生,任臻这是真要渐渐清醒了。
他还是做不到自欺欺人,做不到掩耳盗铃,这偷来的短短数日如一场荒唐而酸甜的梦,终是要慢慢散去。
那夜之后,任臻果然逐渐恢复了神智,开始进些清淡饮食,好歹能动弹之后,他对谢玄说的第一句话便是:“我要回燕军营。”
谢玄勉强一笑,从善如流,派人通知兀烈等燕将,众人自然喜极而泣,赶来问安之际却没人敢提及姚嵩,还是任臻先主动闻讯如今国内情势与关外战况,得知关中有慕容永回师而暂时无碍后,他开始长久地盯着沙盘地图出神——说是出神却也不恰当,因为他固然自顾自地沉默不语,仿佛游魂,却是神情阴鸷,目露凶光,有如暴风雨前的宁静。
自任臻康复,回到燕营,两军的脚程也明显加快,不出数日,已抵晋都建康城下。
为了避嫌,谢玄没让燕军进入建康,只是让他们驻跸于石头城军寨之中,并拨予米粮补给。自己则脚不沾地地进了建康城——都城之内百废待兴,他越发让自己忙地无暇他顾,以致熬地满眼红丝,胡子拉杂,今日难得回府沐休,便收到石头城送来的一张帖子。谢玄一看封皮上的笔迹,信也不拆,衣也不换,立即连夜出城来探,一口气赶了好几里路,他在那灯火通明的房门前住了脚,缓缓地平复了呼吸,正冠掸衣,整理仪容完毕,才推门入内,便见任臻横刀立马地坐在案前,捧着一大海碗热气腾腾的药膳,一面不怕烫似地猛灌,一面还死盯着面前的牛皮地图不放。
谢玄无声地轻叹一声,在他面前坐下,轻声道:“不嫌烫?”任臻将手里的药粥喝尽,抬头看他,倒是神色如常,温温和和地道:“大战在即,我须得尽快康复——这些天,多谢你了。”
谢玄只瞥了那地图一眼,道:“若真要与拓跋圭作战,可从京口北上,先下邺城,再图云中,拓跋圭必定分兵来救,此时可令慕容永的关中所部出战,先夺回函谷关。”谢玄之见堪称稳妥,任臻却是徐徐摇头,思路清晰地做出反驳:“战线太长,兵员不够,恐怕一时半会拿不下易守难攻的邺城。”
谢玄想了想,惊异道:“你想直接率军反攻函谷?”他低头迟疑片刻,道:“不成,太冒进了。如今我朝已还都建康,情势稍定,我可借兵予你——”
“不必。”任臻轻扯嘴角,眼中却殊无笑意,“我既请你来,该向你借用的补给粮草我不会与你客气,借兵就算了,你们北府军还要平定孙恩的二次叛乱,恐怕□无术。”
他的语气一如往昔,谢玄却从中听出了一丝从未有过的疏离与客气——更何况他已经派刘牢之领军南下,若连一群神神叨叨的叛军都镇压不住,他那江东虎的名号也该拱手让人了。
但他不吭声,平平静静地望着任臻,等他继续——他难得要见他,想说的话绝不仅仅于此。
任臻伸出手来,抚向他右边的空袖,谢玄本能地避了一下却被他一把攥住了,沉声道:“幼度,我对不起你。”
谢玄皱了皱眉,男儿丈夫马革裹尸尚且不惧,沙场负伤乃至臂断身残也与人无尤,他尚且不悔,任臻却不知道要道哪门子歉,生分之情溢于言表,不由也带了一丝怒气,意欲挣脱:“当日我率军援救长子一是因两国同盟二是为你我之谊,一切后果皆为自取,你这句抱歉究竟将我谢玄置于何地?!”
任臻却不肯放手,执拗地道:“幼度,你中箭断臂,非因战乱,而为人祸。”
谢玄彻底怔住,发梦一般听任臻三言两语道尽始末,又苦笑道:“姚嵩设计暗害,以至你伤残辞官甚至为司马元显所制,我有难以推卸之责,而姚嵩所为,无论对错,我皆要一力承担,方无愧于心。你大不必心怀愧疚,日夜走避,因为率军南下救你乃我分内之事,不如此不足以偿子峻之过,而非,而非我对你难以忘情。”
谢玄恍恍惚惚地听见自己道:“。。。原来,是姚嵩害我至此——而你,只是为他赎罪而来!”而并非为我!并非为情!内外轻重,高下立分!
任臻郑重起身,深深地俯身一揖:“正是如此,我燕国上下皆有愧于你,合该来救。”
谢玄忽而放声大笑:“你与他生死同心,既有愧于我,便合该来救——岂有他哉!”
任臻维持着抱拳作揖的姿势,木然地听着他隐带凄凉的笑声——如此,才好。
病重弥留的时日里,他并非全然无知无觉,有些事,有些话,长了心的,就都会疼。
可他无颜以对。每一次见到他,便会立时想起子峻,想起他那一夜的勃然大怒,想起他唇边蜿蜒的血迹与灰败的眼神——他原以为他还有机会去补救去追悔,然而函谷一战之后,世上再无伊人。他不能原谅自己,也不敢再多看谢玄一眼。
既是将来无望,又何必空留牵挂?而他如今有更重要的事须他孤注一掷再无旁骛!
一只手缓缓搭住任臻的左肩,不容置疑地抬他起身,谢玄盯住他的双眼,冷冷地道:“残躯亦为英雄,岂惜前因后果!我朝国事,本帅自有担当,不必烦请陛下旁顾挂心!”
言罢起身,他绝然而去——他谢幼度三十而立,虚度一世,毕生之耻,莫过于此!
任臻面无表情地看着他的背影,无滋无味地在心里道:这么一来,他算是彻底了却心事,至此无牵无挂了。
他微一踉跄,眩晕中撑住了书案,他死死地盯住地图上鲜红的“函谷关”三字,哆嗦着嘴唇,他一句话也说不出,一滴泪也淌不下——他这是憋狠了气卯足了劲,在报此血海深仇之前,他没有悲伤苦痛的权利!
145、第一百四十二章
第一百四十二章
谢玄没有食言,立即开仓清库,为西燕军队提供了万石粮草与数千战船——这对屡遭兵灾的东晋而言,已堪称倾其所有,任臻面上一派坦然地命人悉数接收,心里却苦涩地道:这只怕是谢玄竭力偿还旧恩,撇清关系的表现了。
在江南得到补给休整之后,虎贲军渡过长江,离开晋土,进入河南,首要目标便是北魏刚从南燕慕容德手中夺取的滑台,魏军乃是敕勒川诸部族联军构成,不惯中原战事,数日即向魏都平城仓皇败退。世人皆以为燕帝急于报函谷之仇,必挟威北上,痛追不舍,谁知任臻然而一胜之后并不急于挺进,而是做了两件震惊天下的大事:一是于滑台誓师三军,颁布檄文,加传国玺,昭告天下,痛斥拓跋圭不臣作乱,屠杀战俘诸罪,并表明“大燕子民,上下一心,皆与此逆死战到底”的决心;同时下令长安方面出关增援。二是遣使与割据山东建立南燕的慕容德议和,慕容德虽出自后燕,与西燕曾经年交战,但见慕容垂死后,后燕余脉已退至辽西还内斗不止,反观慕容冲一脉如今已占据大半个中原,且又持有传国玉玺,已具天子之相,而自己更欲向拓跋圭报当年参合陂杀降之血海深仇,便也就坡下驴,自去帝号与慕容冲结成军事同盟,以共图北魏。
传国玉玺重见天日,却落入个鲜卑皇帝手中,有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夜之间,传遍天下——自诩天朝正朔的东晋王朝,在刚刚对西燕军队倾国相援欢送而去之后,便被西燕此举当众扫了个没脸,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忧心冲冲。
曾经豪侈一时美轮美奂的东海王府如今成了一座戒备森严的华丽牢笼,一身墨色大氅的谢玄在众卫簇拥下迈步入内,一路掠风而行,有如照影惊鸿。
在紧闭的房门前他驻了足,缓缓抬起左手,侍卫们低下头,整齐划一地向后退了十步。青骢则踮起脚尖,为谢玄解开颈前的系带,脱下厚重的大氅。
谢玄瞥向他,沉声道:“你不必入内,也在外候着。”
青骢感激地答应了一声,抱着披风乖乖地退至廊下,站地笔直,有如风雪摧压下的一株小松。
将他留在身边不仅因为他对他有恩,更是因为他知道太多□秘辛——青骢本性不差,又与朝野内外的势力无瓜无葛,本不应忌他多嘴,但谢玄如今刚被晋封为建武公,操国之重柄,容不得一点纰漏丑闻。而对王国宝张法顺等原来司马元显的爪牙自然可以一杀了之,但是他此生自诩恩怨分明,青骢对他有恩,没有对恩人下手的道理。可为永保秘密,还是将人就近留用监视为好。
谢玄轻轻推开房门,外边刚下了一日小雪,天阴色暗,室内却并未掌灯,昏昏暗暗蒙蒙昧昧带出一室惨淡。谢玄燃起一支蜡烛,堪堪转过身,便见到一脸阴沉的司马元显无声无息地站在他身后。
谢玄一扯嘴角:“王爷气色不错。”
司马元显一把攥住谢玄的手腕,用力极大,谢玄左手乏力,掌中烛台啪地落地,室内重归黑暗,相隔咫尺的两人只能听见彼此呼吸的声音。
“本王当然气色不错,被谢公囚禁于府好吃好喝地伺候着,也没给本王下药落毒——”司马元显咬牙切齿地道,“你现在大权在握说一不二,怎么不干脆杀了我?!”
“下药落毒乃下三滥手段,谢某自然不屑为之。”谢玄抽回手,躬身行礼道,“而大王乃天潢贵胄,纵容受人蒙蔽而犯错,也不能由臣下断您生死。”
司马元显冷笑道:“谢公果然大度。那任臻害你断臂身残在先,又不顾你的颜面处境昭告天下传国玉玺在他的手中——你被弃若敝屣,倒也一样处之泰然!”
谢玄平淡地抬眼道:“大王慎言。当今世上,本无‘任臻’此人。谢某种种遭遇也与旁人无碍——谢某此来,乃是为颁圣旨——皇上口谕,建康冬寒,请东海王移驾交州,以养天年。”
司马元显勃然大怒:“你敢流放亲王!”
“我位列三公,有何不敢!” 谢玄忽然凝下脸,低声喝道,“并且不像你,还给对手留下一线生机——你去交州,你父王软禁在建康,你的几个冲龄孩儿迁往京口,所有忠于你的亲信幕僚都已被刘牢之清洗干净——司马元显,你完了!”
骨肉离散、墙倒人推,他为自己设想了无数的未来,独独没有料到这一遭,若非因眼前此人,他还是高高在上的相王,何至落到如斯田地!见谢玄毫不留恋地掸衣而去,司马元显在后狰狞地狂笑道:“谢玄!我今日虽然一败涂地,但我想要的至少不惜一切地到手过——而你呢?说白了留一个白痴皇帝,对你们世家大族而言更有好处罢了,分明是一场权谋博弈却非要自诩忠心,可笑!虚伪、懦弱,还不如我敢作敢为,到头来还不是为人所弃——你就抱着你可笑的尊严孤独终老吧!”
谢玄脚下不停,迈步而出,身后的门再一次紧紧关闭,隔绝了其后的咆哮。
真是太碍眼了。只要司马元显还活在这个世界上,便永远是锥心刺骨的暗痛。
谢玄心下翻江倒海,面上却毫无波澜地且行且吩咐:“将王府守卫全部撤换,我不想再发现任何人为东海王传递消息。”
谢玄星夜方才回府,杨平立即摆上席面,伺候他用饭,谁知还没吃几口,门房来报刘裕来拜。谢玄命人请进,又多添了一份碗筷酒盏,邀他同席。刘裕本是满腹心思而来,但晋人讲究食不言寝不语,又是上峰赐饭,他只得不声不吭憋闷着又用了一次饭。直到酒过三巡,谢玄又随口拉扯了几句朝中概况,方悠悠地问道:“如今刘牢之不在京畿,德舆应当军务缠身,百忙无暇才是——特地入城,所为何事?”
不知从何时起,谢玄已不再如当年一般唤他小名寄奴,而是正儿八经地开始称他的表字。刘裕心下不免五味杂陈,他将盏中残酒饮尽,还是开口道:“近来朝内军中,流言四起,人心不定,末将想讨都督一个示下。”
谢玄以指腹摩梭着杯沿,淡淡地扫了他一眼:“你如今已进位冠军将军,若遇流言蜚语捣乱民心,当以何手段尽快平息,想必早有定论。”
刘裕沉默片刻,还是忍不住不忿地道:“末将只是觉得。。。燕帝也太过分了。这传国玺乃天朝正朔所有,他刚得我国军援离开江南,就抛出传国玉玺,还与后燕重修旧好——咱们当初可是为了救援他而和慕容德的军队拼地你死我活!” 他吞了吞口水,又抬头望了谢玄一眼:“他明知对我朝而言,传国玉玺是何意义,这不就等于在天下人前往咱们脸上摔了一巴掌么?就算为了都督,他也不能这般翻脸无情——”
谢玄出了一会神,方平静一笑:“那他该如何?将传国玉玺拱手相让?他当年欠我的,此次引军而来救我脱险已是还清了,还指望什么?我和他之间,如同这国与国,本就不该有永远的情谊可言。”他缓缓地放下酒盏,垂首淡道:“当初我为了传国玉玺与他交手数次,到头来总是我棋差一筹,与人。。。无尤。”
刘裕望向谢玄,一时说不出话来——他是亲眼见证了二人间的聚散离合,怎猜不出其中的转折隐情?观谢玄神色言谈,心灰意冷之中却又隐带着一抹无可奈何的沧桑与酸楚——他少年市井浪荡,青年从军腾达,从未识得情之滋味,却不承想如此英雄豪杰亦会为它困坐愁城。
他尚在暗中思忖,忽而又听谢玄道:“比起外患,倒是内忧更叫人烦心。”
刘裕回过神来:孙恩之乱虽正闹地厉害,但刘牢之已经领军前往,平叛只是早晚问题,可见谢玄所言的内忧,并非孙恩。他揣著明白装糊涂,向谢玄敬了一杯酒:“都督是担心孙恩卢循之乱迟迟未平影响国政?”
谢玄席间多饮了几杯,此刻面色微醺,借着酒意挑明道:“东海王不日将离京就藩,可那交州虽地处偏远,若是有人仿效今日之事,再拿他做幌子存心作乱,只怕后患无穷。”
刘裕不是刘牢之,绝没傻到现阶段就把屠戮帝室的祸事惹上身,替人去受那天下骂名——哪怕那个人是谢玄,便故意犹豫着道:“那便将他改徙京口吧——那是咱北府军的大本营,谅没人敢兴风作浪。”
谢玄瞥了他一眼,声色不动地赞道:“往日见你杀伐决断雷厉风行,倒不知德舆这般仁慈,果有大将之风,我心。。。甚慰啊。”
刘裕眉眼一跳,知道自己是惹了主帅猜忌,这么些年的苦心经营万不能功亏一篑,连忙扑通一声跪在谢玄膝前:“末将只知忠于都督,忠于朝廷!”
将他置于国家之前,这便算是正式表了态。若是从前,谢玄未必会对司马氏下此毒手,然而现在,他忍不住,也不想忍了!谢玄阖目点了点头,决定一记鞭子一勺糖:“德舆,我如今虽还兼着北府都督之位,但是古往今来,战场上何曾有过断臂将军?我迟早得退居幕后,这北府督军之位始终得后继有人,你明白么?”
刘裕浑身一个激灵,俯身拜谢——谢玄近来虽对他颇为倚重,但却是头一回把继承之事摆上台面来说,还将刘牢之朱龄石等宿将绕开,属意由他接任!他一路都将宝压在谢玄身上,总算有了一线曙光!如若杀掉一个已经失势的司马元显可以换来这万里鹏程,那这笔赌注,下得值!
谢玄俯身想要搀起他来,左手微一使力——他是酒后乏力,而刘裕则激动狠了一时不察,竟是纹丝不动。谢玄收回手来,跌坐回去,漫声道:“起来罢。”他虽然面带微笑,眼中却是难掩落寞:长江后浪推前浪,他果真是难及这后起之秀了。这一年来他起起落落,连遭剧变,也唯有刘裕始终忠诚,不曾贰心,比起刘牢之一人□更适合当三军统帅,他本该信他用他,可他现在不敢了,他须得攥住这如日中天的锐将一个把柄,让他背上谋害皇室的污点,才敢真地提拔他顶替自己成为下一任的北府都督。
他下意识地看向自己空荡荡的衣袖,苦笑暗道:难道手臂断了,心也跟着残了,已不能策马弯弓,征战沙场,便只配躲在背后谋算人心,玩弄权术?
二人各怀心思,却还都面色如常地同饮对酌,末了还是谢玄扣杯摆手道:“真要醉了。”刘裕是千杯不醉的量,却也垂手起身道:“末将也要回军营去了。”谢玄点了点头,亲自送他出门,可阶上新雪初化,谢玄脚下发软,一个趔趄,刘裕眼明手快,连忙在旁不着痕迹地挡扶了一把,口中低声道:“雪后路滑,都督小心。”
谢玄脸上血色更显,掩饰似地一笑:“今夜果喝多了。”历劫归来,他的身体还是大不如前了,只是此时此刻,他万不能在人前显露分毫颓势。
刘裕面带微笑,心里却涌上一丝怪异的骚动:从前他对谢玄一直是高山仰止,却不知道原来坚忍不拔的谢家宝树也会有如此柔软的时候。只可恨他会为了一个绝情的异族之人百转千回,道是无情最是深情;却对他着意戒备,甚至趁着醉酒之机威逼利诱他去谋害司马元显,为他除一心腹大患而不脏了他芝兰玉树一般的清华名声——两种机心,若是能换上一换,该有多好?
谢玄强打精神主持东晋朝政之时,慕容永回守关中却更是焦头烂额。他已经收到了任臻第三道要求增兵出关的圣旨了——一再增兵并非因为战事胶着,燕魏宣战以来,进展出乎意料地顺利。
首先自然是因为那加盖传国玉玺的讨逆檄文,它固然令江南衣冠士族震惊不已哀叹不绝,北地中原的子民却是久苦战火,巴不得出现一个能号召五胡统一天下的“圣天子”,因此一令之下,民心齐聚,投军者众,皆愿燕胜魏败。其次北魏骑兵推进迅速战无不克,却往往没能留下足够的守城军队以抵抗燕军,所以旬月之内,西燕已攻占河南境内北魏所有的军事据点,兵锋直指函谷关。
如果此时关中出兵,内外夹击,想夺回函谷关绝非难事,然则他有预感,夺回函关只是第一步,任臻绝不肯就此善罢甘休,他是想一鼓作气,灭了拓跋圭!然而失去执政宰辅的西燕有没有能力去承担一场旷日持久的对魏战争?想到此节,慕容永心底抽痛,他至今也难以相信姚嵩真地战死沙场,何况任臻?所以此时此刻,任臻为了复仇要做什么他都只能支持到底,不管多难。
正当此时,门外盔甲铿锵,一员悍将迈步而入,二话不说对着慕容永单膝跪下先行军礼,又冲他行了个自家兄弟相见的鲜卑古礼。
慕容永冷冷一哼,上前一脚踹在来人肩上,骂道:“你还有脸回来见我!”
慕容钟已经袭了王爵,名义上并不比慕容永差,却跪在地上一声不吭地承受了慕容永雷霆暴雨一般的打骂,末了才鼻青眼肿哭丧着脸道:“大哥,我知错了,我是真没想到拓跋圭那么狠,下了死令要姚嵩的命,但是我没有出关增援也是为了保住潼关万无一失——您想想,那么混乱的时局,这要是拓跋圭趁势攻入潼关,那长安可就跃马可至无险可守了啊!皇上与您那时候也都不在关中坐镇,魏军一旦破关,后果不堪设想——我承担不了丧国失土的重责啊!”
慕容永又是一脚踹去,怒吼道:“所以你就眼睁睁地看姚嵩被活活困死?!你这一大篇道理倒是跟皇上解释去啊!”慕容钟的话当然属实,但坐视姚军被困却绝对有其私心,他懂,任臻又岂会不懂?又怎肯轻易放过慕容钟!?
慕容钟狼狈地爬起来,抱住慕容永的腿道:“大哥,我对大燕一片忠诚,天地可鉴啊!那姚嵩中了拓跋圭之计仓促出关迎敌,以至中伏,如今他死都死了,也并非是我所害,皇上难道还要我偿命么?!”
慕容永喘着粗气,也是一头两个大——他当然不希望慕容钟陪葬。事已至此,慕容钟骁勇善战,将来对魏作战绝少不了他,更何况十余年来,以他为首的慕容氏掌管了西燕除虎贲军以外的全国兵马,即便是姚嵩最位高权重之时,也一直没能插手军务。一旦任臻要了慕容钟的命,必定造成军心不稳,人心不附,他不想任臻因为一时之怒而造成难以弥补的过失。
“你给皇上上了谢罪折了么?”
慕容钟忙点头道:“皇上训斥了我一顿,严令我将功赎罪,旁的也没说什么。”
“那这次出关增援就由你来领军,你须得尽心拼命——再出差池,谁也救不了你!”慕容永还是放心不下,“我也再给皇上上一道折子替你求情。”现在非常时刻,只希望任臻能理智到底,从长计议,忍这一时之气,不要阵前杀将、自毁长城。
慕容钟赶紧俯身叩谢,心里却也不由地淡去了几分忧惧——姚嵩一去,西燕军政大权已悉归慕容氏,如今既有慕容永做保,皇帝又正要仰仗他为他出生入死征战沙场,便是心里再恨,还能为个死人要他堂堂亲王陪葬不成?
慕容永为支援任臻,将骄骑军最精锐的一万嫡系人马交予慕容钟,命他带兵出关,听候任臻调遣。
西燕军共陈兵五万,气势汹汹地自东西两个方向将函谷关包夹而围,镇守函谷关的北魏军队不到万人,越骑校尉奚斤慌忙向拓跋圭求援。
函谷关乃是拓跋魏国的南大门,也是漠北铁骑欲踏足中原的桥头堡,又兼奚斤乃代国贵族,其家族在刚刚立国还保留部落军事联盟残余的北魏举足轻重,拓跋圭无论如何是不能坐视不理的,便立即命刚刚上任的北豫州刺史贺兰隽从晋中发兵,星夜驰援函谷。
任臻围城打援,于邙山伏击贺兰隽,一战大捷,杀敌数千,迫使贺兰隽仓皇北撤,而与此同时,与西燕有约在先的南燕慕容德亦趁势出兵,从后掩杀,截断魏军退路。
两燕合兵,前后包抄,却又围城缺一,迫使贺兰隽拼死突围,一路接应无数皆为燕军所败,任臻势如破竹,攻破闻喜,兵锋直指河东、晋阳——若晋阳有失,则北魏国都平城亦跃马可至危在旦夕了。
如此一来,西燕对于北魏是先联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晋南,断其羽翼;固占甘陕,据其户槛——以最快时间完成了对北魏的战略大包围。新立建国的北魏虽军容强盛,国土广袤,在中原一带却逐渐了陷入了势孤援绝的境地。
北魏至此才醒悟过来,燕军所图绝非仅是夺回函谷,报仇雪恨,而是要对刚刚肇始的拓跋魏国鲸吞蚕食。不日,北魏暂停出兵,收缩军力,集中于冀州、并州还在己手的几大军事据点之中固守不出,而西燕军则在黄河沿岸的丘陵起伏间连营七百里,旌旗蔽日,铁甲震天,声势蔚为壮观。
拓跋圭遣使到营,声称愿意交还函谷,废除帝号,永奉燕国正朔,以换求贺兰隽与奚斤等人全身而退。任臻匆匆看毕,冷冷一笑,当即撕毁国书,将魏使推出辕门,当众枭首——战打到这份儿上,函谷关已孤悬在外,彻底与北魏中军大本营割裂开来,西燕攻之有如探囊取物,还须他拓跋圭做如此“让步”?!
果不其然,魏使血尤未冷,慕容钟捷报传至——燕军收复函谷关,几乎全歼魏军,唯守将奚斤领亲兵百骑败逃。
“汉武帝将此地赐名闻喜,果然名不虚传。”任臻勾起一抹冰冷的讽笑:“慕容钟不愧是我大燕虎将!”下令慕容钟北上闻喜,封赏其功。待真见了慕容钟,任臻则一反常态,笑微微地亲自搀起慕容钟:“河阳王劳苦功高。”
慕容钟心里因前事还有些暗自惴惴,见任臻殊无异色,才讪讪赔笑道:“末将为皇上鞠躬尽瘁,纵使马革裹尸又有何妨?!”
“果然智勇双全。”任臻点了点头,“所以交战之时既能做到全歼敌军,又能刚好一不小心放敌将一条生路。。。”
慕容钟闻言大骇,慌忙再次跪地:“是末将疏忽,望皇上恕罪!”
任臻俯身拍了拍慕容钟的肩膀,强行将人撑起:“不必如此。自古为将者,皆拥兵养寇以为计,朕明白的。”
慕容钟勉强与任臻对视了一眼,立时被那眸中的寒意激地浑身一凛——攻城之际,他确然是存了这么个心眼——皇帝对姚嵩之心几乎是昭然于世,又怎会不记恨于他?留他不过是为了用他领军打战,他也不过是给自己留条后路!想到这里,他料想慕容冲此时不会真对他下手,便又鼓足了勇气嗫嚅着道:“皇上。。。皇上,末将立即引兵去追!”
“你方才说,你愿为朕——马革裹尸,是么?”任臻的瞳仁映射出对方惊惶的脸孔,带出一芒怨毒的光,“那朕就准你所请,如你所愿!”
话音未落,慕容钟便浑身一僵,胸腹间一阵剧痛,他不敢置信地低头看去,胸前已被开了一个血洞,龙鳞匕尽刃而入,只余刀柄:“皇,皇上——你杀我,是,是为了姚嵩?阵前杀将,就,就不怕骄骑军。。。兵变?”
“朕倒要看看——谁敢!”任臻冷冷地看着他,手间使力,猛地拔出龙鳞匕,鲜血如注,喷溅上身,慕容钟高大的身子轰然倒地,手脚抽搐了数下,便再无声息。
军帐掀开,兀烈快步而入,看也不看地上的慕容钟,低声禀道:“皇上,长安八百里加急快报。”
这是慕容永听闻任臻要召慕容钟亲自“封赏”,便心知不妙,赶紧修书相劝,却已是晚了一步。任臻看也不看,将兀烈捧信的手一把挥开,踱到帐外,昂首扬声道:“河阳王慕容钟督战不力,抗旨纵敌,已被正法!将其尸首以马革裹之,沿途昭示,送至长安!”
诸兵将皆没想到在大敌当前之际,皇帝对个手握重兵的亲王居然说杀就杀,还“马革裹尸”,一路昭告到长安城,这对整个慕容家族来说都堪称奇耻大辱!
宣告已毕,任臻负手转身,沉声对兀烈吩咐道:“今天开始长安来的信件一律就地退回——你带着虎贲营人马回去接手函谷关军务,慕容钟带兵已久,朕只怕事有万一,后院失火。”
兀烈领命,又道:“那骄骑军中与慕容钟相睦的一干将领——?”
任臻头也不回,抬起手来,轻飘飘地做了个向下斩落的动作。
兀烈浑身一凛,明白这是要对昔日同僚大开杀戒了,他不愿,却也不能抗旨——打从皇帝对慕容钟起了杀心的那一刻起,随后的这番血腥清洗就已势不可免。
任臻一步一步地踱回帅帐,昔日不可一世的慕容钟被两个亲兵提着腿脚拖曳而出,经过身边之时,留下了一道挥之不去的浓重血痕。
他置若罔闻地缓缓落座,知道慕容永必会连连来信要他收回成命,所以他干脆来个视而不见。随即他苦笑着自语道:“子峻,你若还在,必也责我此时此举太过莽撞了吧。”他不自觉地往腰间轻轻一按,里面藏着一枚小小的旧旧的梅花金扣,他与姚嵩,各执一枚。
然而现在他根本不敢拿出相看,连略想一想都呼吸难继、痛楚难当。
战场无情,血流漂杵,子峻求救无门,践踏蹂躏之下竟是尸骨不存,无可收拾,他一想就痛,一想就恨——这只是第一步,还有沮渠蒙逊,还有拓跋圭!
可他自己呢?又当受何天罚?!想他今生对姚嵩说的最后一句话,竟然是废他权位,逐他出京,甚至言及“未清其罪,不复相见”——谁承想事到如今,当真是见不到了。
任臻缓缓地仰起头,未尝有一滴热泪流出,喉间却涌上一阵腥甜。
146、第一百四十三章
第一百四十三章
刚刚回到平城的拓跋圭淡淡地看了木匣里残破的头颅一眼,问跪地捧匣的亲兵道:“他还说了什么?”
“燕帝命人将我军使者推出营外,当众枭首,还让标下转告皇上——”那兵士战战兢兢地根本不敢抬头,一口气把话给囫囵传了,“他朝君体也相同!”
长孙嵩在旁老脸一白,他一直反对太早与西燕决裂,函谷关偷袭一击得手本就只属侥幸,如今见慕容冲来势汹汹,又挟传国玉玺之威,北魏立国不久民心不稳,便借机向拓跋圭谏言,向燕帝服软道歉,交出函谷关以免事态扩大,战局糜烂。谁知慕容冲一怒之下,连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惯例都顾不得了,干脆利落地回绝了一切和平的可能——他就要斩尽杀绝!长孙嵩怕素来阴晴不定的拓跋圭治罪,忙抢先跪地道:“臣思虑不周,致使皇上受辱敌前,罪该万死!”
拓跋圭视若罔闻似地,捻起一片沾血的碎笺残片,放在鼻端轻轻一嗅,血腥味中似乎还带着龙鳞匕久违的剑气。他伸舌舔了舔早已干涸的血渍,无声地一扯嘴角:他打叠心思写的那样感人的一封信去求饶,任臻却早已不念旧情,要与他你死我活了,真是可惜啊。
其实早在遣使送信之前他便猜到了,即便他退出函谷,甚至割让国土做出赔偿,都没有议和成功的可能——他与他,已再没有当年长安城中以情感人放过一马的奇迹,注定不死不休。
正在此时,殿外忽有脚步纷沓之声传来,转瞬之间已到眼前,却是刚因军功被拓跋圭封为“开国上将军”的沮渠蒙逊。
蒙逊对拓跋圭行了一礼,口称大帅,一直默不吭声的少年崔浩忽道:“大将军是在叫谁?”
蒙逊回过神来,却压根没将这十三四岁的汉人小崽子放在眼里,只对拓跋圭一跪道:“皇上恕罪!”
拓跋圭不甚在意地命他起身——北魏立国,制定规法全靠清河崔氏父子并一干汉人降臣,那些长于草原的部落酋长与鲜卑贵族至今都不能学会这些繁文缛节,称谓上闹出的笑话还多了去了。他斜睨了崔浩一眼,要笑不笑地道:“这小文书郎一贯爱较真,连朕都要受他管教。”
崔浩慌忙告罪,蒙逊却知道这话是敲打给他听的,心里一哂,随即正色道:“末将听说皇上遣使向慕容冲求和了?”他哼了一声:“如今正是皇上开疆辟地威震寰宇的大好时机,无论谁向皇上献此下策都该斩了!”长孙嵩抬头怒目而视,知道这话是冲他来的——因为自诩战功彪炳,这位昔日走投无路的“北凉公”已摇身一变,成为北魏军中一名实权人物,平日又张扬跋扈,许多鲜卑元老都对他很是不满,只是拓跋圭在军事上对他颇为重用,甚至压过了拓跋圭十年的心腹,同是代国豪族的贺兰隽一筹,其余旧臣便也更是无可奈何。
拓跋圭听到此处,便抬手命旁人退下,冲蒙逊一抬下巴:“你有良策?”
沮渠蒙逊在拓跋圭面前盘膝而坐,倾身向前,望进拓跋圭的双眼——这是两对同样凶光灿然嗜血坚毅的眸子,曾经对面为敌,也可携手逐鹿。
“只要皇上下定决心,打一场生死之战!”沮渠蒙逊握起案上纸镇,一字一字地道,“我们都不再是十年前的自己了。任臻挡住了我们的王霸之路,就必须将他彻底铲除!”话音刚落,他手中的纸镇便化为齑粉,纷纷扬扬地洒落。
我们的……王霸之路?拓跋圭目光闪动,转向蒙逊,轻轻点下头去:“好,沮渠蒙逊,你就替朕击碎这颗绊脚顽石吧!”顿了顿,他一舔唇角:“事成之后,朕允你借兵十万打回凉州,裂土封王——苻坚算什么,他老了,早该退位让贤!”
二人计议已定,拓跋圭也不吝啬,将中军三万精兵拨予沮渠蒙逊,加上沮渠蒙逊自己手中所掌的外军万余,总兵力与西燕五万大军相差并不甚大。沮渠蒙逊赶到前线,登高望远:此处乃是晋南的天然屏障中条山的余脉,丘陵起伏,燕军的百里连营依山势而蜿蜒,星旗电戟、军容俨然,大小军寨、虚实掩映有如铜墙铁壁。他哼了一声笑了:倒是长进了,瞧这排军布阵的,果真有一些君临天下的霸主气势。任臻,十年之前,陇山初见,你我可曾想过,会有一天兵戎相见,指挥十万大军拼死厮杀。
如果不是你与姚嵩与苻坚步步紧逼,我们本可以不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如今,都回不去了,那就——一决生死吧!
西燕兵力占优,如一道长长的屏障将孤立无援苦苦坚持的贺兰隽所部与沮渠蒙逊的援军隔绝开来,贺兰隽这次带来的是他贺氏私属,数月以来被燕军连消带打,已是折损大半,偏偏西面的函谷关已经失守,东面有南燕慕容德的军队虎视眈眈,南边是刚刚归属于东晋的洛阳至虎牢军事防线,总之朝哪走避都有可能被迎头痛击,自然不能投靠,他这算是被包了饺子,再这么下去,全军覆没只是时间问题,唯今之计只有向北突围,打破慕容冲的封锁回归魏国领土。他固然急地火烧火燎,可组织了数次冲锋都被任臻打退,而今好容易才盼来了援军,便赶忙催促沮渠蒙逊立即发兵开战,与自己内外夹击,好打开一条撤退之路。
沮渠蒙逊接信,看也不看,单手给揉了个粉碎,有副将劝道:“将军,贺兰氏乃皇上母家,在我国地位超然,皇上命我等全力救援,若迟迟不肯出手相助,真出了什么差池,回去之后只怕难以交待。”蒙逊嗤笑道:“贺兰隽也算个能打的,为什么就被困在此处动弹不得?还不是中了西燕围城打援以逸待劳之计?!如今西燕连胜数战气势正盛,我自然不去与他死战硬碰。更何况他兵力胜于我,我再分兵去救贺兰隽,不是重蹈覆辙、自寻死路么?”
话是如此,但他长久的按兵不动,连拓跋圭都受到各方施压,从平城发来旨意,催他出兵救援贺兰隽,沮渠蒙逊这才派出小股骑兵主动进攻燕军阵营,只是在燕军强大的蜿蜒长蛇阵前,这攻势实在太小,仅仅是分兵突袭各处军寨,而燕军的百里连营环环相扣唇齿相依,一寨遇袭则其余军寨皆可策应,迅速包围歼灭来犯之敌——一来二去,魏军也学乖了,一遇反击即告撤退,占着骑兵机动性强一再刺探燕军,但除了回回都丢下数十具尸首之外,连一兵一卒都无法越过燕军防线去支援被困的魏军。只是到了后来,连任臻都不堪沮渠蒙逊钝刀子割肉一般的不断滋扰,摆开阵势主动搦战,沮渠蒙逊却又缩回营寨之中,除了加固防卫工事之外,任对方在外如何骂阵,皆是充耳不闻按兵不动——这实在太有违沮渠蒙逊一贯的用兵之道了。
如此对峙数月,直到冬去春来残冰化冻,两军依旧僵持。任臻素知沮渠蒙逊狡诈,知道久拖无益——燕军离开故土,南征北战已逾一年,虽是胜多负少但一旦士气有所松懈,骄兵成了疲师,时刻都会被伺机而动的北魏军队反扑。
任臻无奈之下只得转头围剿苦苦支撑的贺兰隽——贺兰隽穷途末路,可没有沮渠蒙逊那样的时间与人力去布防筑寨,在连日猛攻之下伤亡十之□,眼看着就要全军覆没了,北魏朝野震动,拓跋圭连颁数旨,勒令沮渠蒙逊立即出战。
沮渠蒙逊置若罔闻,继续闭门固守,无论旁人如何相劝他皆是高深莫测地回以一句“时机未到”。直到斥候回报,西燕军队加大了围剿力度,分兵重击贺兰隽残部,显然已不想再留着这鱼饵,欲一举歼灭,好腾出手来对付另一头的沮渠蒙逊——与此同时,拓跋圭第七道催战的圣旨刚刚抵达军营。
沮渠蒙逊一目十行地看完,慢悠悠地卷起圣旨,踱到营帐外,在干燥微暖的夜风中伸了个懒腰,漫不经心地道:“既是圣旨,那就出兵吧。”
“啊?”副将已经习惯他“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的吊儿郎当了,此刻便疑心自己耳背,迟疑地又问了一遍,沮渠蒙逊霍然转身,须发皆张地暴喝一声:“传令三军,即刻出战!”
虽然令发仓促,但训练有素的北魏精兵依旧以最快的速度提刀上马整装待发,沮渠蒙逊铁甲戎装,翻身跃马,在这万籁俱寂的春夜里,潮水一般地杀向数十里外的燕军连营。
沮渠蒙逊一马当先,冲在最前,握着长戟的右手兴奋地在隐隐颤抖——他等这一刻已经等的太久了!为了一战击溃燕帝亲征的精锐骄骑军他装了三个月的孙子,终于等到了原本人数占优的燕军失了耐心,散了戒心,又分兵去打贺兰隽的绝佳反攻时机!
燕军的军寨如同鱼鳞联珠,排成一字长蛇,虽然面面俱到,环环相扣,可以支撑腹背受敌,但是任臻却忘了——但凡是蛇,就有七寸!先前无数次的刺探滋扰,便全是为了找出哪一处是燕军主寨——皇帝的帅帐所设之处,必是重兵陈设救援快疾,那就是长蛇阵的七寸要害!
思念电转间,北魏军队如同猛虎下山一般已冲进了燕军军营,燕军侦查的岗哨还来不及示警便已被撞了个粉碎,下一瞬间,随着突如其来的一声惨叫,燕军营寨之中,马蹄声,喊杀声,铿锵声忽然炸响了整个黑夜!
魏军在军营之中狼奔冢突,砍瓜切菜一般见人就杀,可怜西燕士兵根本想不到龟缩数月的北魏军队会突然夜袭,毫无防备之下还没来得及起身穿衣拿起武器,便死于刀砍践踏之下,但是越来越多的燕兵回过神来,开始顽强抵抗,但也已难挡颓势,节节败退。沮渠蒙逊传令下去,随后的数万大军悉数压上——他要将这些残军败将逼至他们身后的黄河,退无可退,他们只能仓惶渡河,初春的黄河冰棱未化但却绝挡不住千军万马一齐践踏,这些昏头昏脑的败军会有什么下场可想而知!而他等待至今,忍耐至今,也就是为了将这黄河一战变成西燕闻之色变的参合陂之战!
燕军联营此刻已经乱地如一锅煮沸的米粥,首尾难顾,哀号遍野,但是还有一战之力的军寨倾巢出动,却不退反进,不要命一般齐齐朝魏军掩杀而来,沮渠蒙逊横过一戟,将一名迎面杀来的燕将凌空劈成两半,瓢泼血雨兜头淋下,他抹了抹面颊——血红的脸、血红的眼,在森然黑夜之中犹如地狱阎罗一般,望着眼前越聚越多拼死反击的燕兵,他忽然一扯嘴角,知道自己来对了。
在这摧枯拉朽一般的突袭下,燕军还能这么快就集结完毕,而且奋不顾身地聚拢而来背水一战,只有一个可能——燕帝慕容冲就在此处身陷重围!
想到此处,他嗜血地大笑出声,一阵狂喜涌上心头,他已迫不及待要活捉这个一别十年、当初迫地他走投无路的老冤家!
沮渠蒙逊催动战马,风驰电掣一般跃进人海,左挑右刺,血雨腥风,挡路燕军皆成齑粉亡魂,一路如出入无人之境,最后一个彪形大汉挡在帅帐面前,手持双锤,大吼一声朝沮渠蒙逊猛地扑来,蒙逊丝毫不惧,一夹马腹,握紧血垢重重的长戟便直面撞上!随着一声巨响,那个壮汉被狠狠弹开,那杆杀钝了的长戟横穿胸腹,直直地将他插在了辕门之上,鲜血淋漓间肠穿肚烂,身躯尤自晃动不已。
沮渠蒙逊面无表情地一跃而过,终于冲进了帅帐,他俯身一把扯断帐上的燕军大纛,一把掷地,冷笑着抬眼看去——而后,他愣住了。
没有人。
那么多西燕士兵前赴后继拼死护卫的帅帐之中空无一人!
鼓噪的热血在瞬间冰冻,身经百战的沮渠蒙逊立时生起不祥的预感,他慌忙转身出帐,刚一抬头便见到了前方冲天的火光——那是他花费数月心血建造成的坚固营寨,而留在里面的北魏守军,不消说,定然已被全歼!
原来在他大军压境,踹这空营之时,燕军趁机抄了他的老巢!他上当了,中了西燕的诱敌之计!从来只有他这凉州之狐诡计频出地去算计旁人,却原来剃人头者人恒剃其头!
任臻,他处心积虑,牺牲这么多人,以成千上万的血肉之躯将他拖入深渊。
暗夜之中,火借风力,渐成燎原,使魏军军寨远远望去犹如一只巨大的舞火凤凰,忽然从凤翅两端杀出一支人马来,一路奔逸绝尘,俯冲而来,迅速地分做两翼,如潮水一般朝魏军包夹拍击而来。原本正杀地性起的魏军一下子被打地措手不及之时,燕军中路军又杀到,这一次却并非长驱直入,而是以重甲铁骑正面封锁,弯弓搭箭,却是绑上火石,射向营寨旁一个个垒砌的不起眼的黑坛子,砰砰的碎裂之声不绝于耳,伴随着是蓬蓬燃烧而起的火焰,惨叫声走避声呼号声响彻云霄,已然分不清敌我,皆陷入这火海地狱——整个豫北平原在春季吹的多是东北风,火舌便也借势肆虐,沮渠蒙逊一面组织兵力抵抗,一面却惊恐地发现自己的军队正被这场人为的大火一步步地朝西南的黄河退去——原来任臻与他一样,都想迫使对方强渡黄河!魏军战马膘肥体壮,负重尤胜燕军,若在前有堵截后无退路的情况之下被逼至黄河,其后果可想而知。他只是万没想到,任臻为了胜他,竟舍弃了己方这上万用以诱敌的兵马,眼睁睁地看着他们陪葬火海!
危急时刻已容不得他再多生犹豫,可正面是西燕铜墙铁壁一般的重骑屏障,东边是随风蓬勃的熊熊大火,背后是滚滚黄龙,沮渠蒙逊当机立断,聚拢残军,不惜一切代价从西北角拼死突围。
狼烟战火刀光剑影之间,燕军的最高统帅勒马驻足,面无表情地看向血雨纷飞喊杀震天的战场,冷静地如同作壁上观——只有他自己知道他为了这一天等待了多久,筹备了多少。
沮渠蒙逊一反常态地龟缩不出,只是不停派兵刺探虚实,只有一个可能,他在寻找燕军破绽,再等待寒冰化冻,发起突袭,一击即中,逼他们悉数葬身黄河。
既然如此,那他何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利用自己人数占优,佯装进攻贺兰隽实则绕道藏避以伺伏击——他要对付的从来就不是负隅顽抗的贺兰隽而是此仇不共戴天的沮渠蒙逊!
就在此时,战场上忽然传来数声呼啸,一面金漆大纛在夜色中高高举起,昏天暗地七零八落的魏军如又有了主心骨一般,开始不顾一切地突出重围朝主帅靠拢,人流汇成人潮,居然又渐渐聚拢成军,齐朝火光稍弱的西北处且战且退。
第37节
恋耽美
第37节
任臻满腔怜爱,刚欲低头与其唇舌相就抚慰一番,却冷不防觉得身后一股大力将他抱离,向后仰做进一个宽、厚、火、热的怀抱之中。
任臻闷哼一声,盖因姿势变化,苻坚那物更深地插入体内,几乎要捅破他的肠道了。
苻坚扳过他的脑袋,深深地接了一吻,低声命道:“专心点。”随即打开他的双腿,挂在自己坚实的臂肘之上,同时臀肌用力,开始自下而上地顶弄这个姿势,让任臻如风中扁舟,只能身下不由己地随着惊涛骇浪上下飘摇,但搁在腹上的那副通红的物事却因此更显精神,随着苻坚的动作,直矗矗地来回晃动不已。
“大头,大头。。。”任臻摸索着向后按住了苻坚的脖颈,触手火热,肌肉虬张,显然也是激动狠了,苻坚适时地低头,两人又交换了一个缠绵至极的深吻,苻坚动情地望着任臻,忽然道:“小痞子,我带你升天。”
任臻正自不解,苻坚抱着他仰躺在榻,膝盖大大地加开他的双腿,突然胯下使劲,挺腰进出,一次比一次用力地向上狠命顶弄起来,毫不留情地直插地稀软的穴中喷溅出大片大片乳白色的淫液,床榻上一片狼藉。
任臻被操地门户大开,忍不住失声大叫,紧紧闭上双眼不敢再看,胸膛脖颈面颊上俱是一片情欲蒸腾的嫣红之色。
正在此时,任臻忽然觉得有双一双手解开了他阳根上的束缚,任臻勉强睁眼看向来人,却是震在当场。
谢玄手中正攥着那条被浸地湿透的发带,别有深意地瞥了任臻一眼,而后忽然送到鼻端轻轻一嗅。与此同时,苻坚似不满他的分神,突然发难,巨阳耸动,下下全往那最酸软最不堪的那一点招呼,任臻崩溃地喊了一声,自暴自弃闭上眼去,双手开始急速套弄自己已憋地快要爆炸的小兄弟。
谢玄却躬身上榻,挥开任臻的双手,自己接替了这份美差。掌心里的事物烫的吓人,冠沟铃口处不间歇地淌下透明粘腻的液体,混着股间翻覆而出乳白浆水,悉数流入谢玄的掌心。
他好奇似地看了看掌心液体,又盯向那不堪至极的接连之处,也不知怎的头脑一热,他俯下身去,含住顶端,销魂蚀骨地重重一吸
“啊!!!”任臻双腿蹬动,小腹剧烈颤抖,直指上天怒发冲冠的阳物猛地一抽,射出一大泊精液,随后又断断续续射出了十余道,悉数打在谢玄英俊的脸上,甚至连乌黑长发上都溅上了淫靡的白斑。
任臻觉得自己已射了个滴涓不剩,而然臀间一紧,他感觉到身后一股丰沛的热流劲力十足地打在谷道深处,又被贪婪的肠壁吞食殆尽。苻坚粗喘着伸手握住任臻半硬的鸟儿,又顺着茎棱揉捏数下,将最后一点残精挤出,全涂抹在了谢玄红润潮湿的嘴唇之上。
王国宝伸了个懒腰,浑身惬意地步出房门,忽然眼前一花,一道人影飞快地一闪而过,他赶忙推开身边的小倌,叫道:“任兄,哪里去?殿下还没完事呢?”
任臻如同落荒而逃一般头也不回地答道:“咏真观!”
王国宝呆了一下,奇道:这任臻从来不信劝人清心寡欲的老庄之学,怎么好好地找乐解乏到一半突然闹这么一出?
据说,任臻当日出城,彻夜未归,在咏真观的三清神像之下,无比忏悔虔诚地念了一晚的《道德经》。
注1:傅粉何郎:指的魏晋名士何晏,他是大将军何进的孙子,汉少帝何太后的侄孙,也是魏武帝曹操的继子,姿容俊美仪态如仙,宠惯一时(想歪的拉出去面壁)。“顾影自怜”说的也是他被自己的美貌倾倒,因而为其后的曹丕与曹睿不爽,明帝曹睿因他面容细腻洁白,宛若涂粉,便特地赐他一道热汤面当场吃完,何晏吃了大汗淋漓而肤色愈加细白,众人这才信他天生丽质,遂称其为傅粉何郎。
144、第一百四十一章
第一百四十一章
兀烈跪在榻边,听背后传来一道询问的声音:“今日如何?”
那是好不容易恢复自由官复原职的谢大都督在忙了一天之后,终于得空来探问一下已经病糊涂了的燕国皇帝。
兀烈背对着来人,红着独眼,一声不答。他是个没有来历的杂种,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家国与忠诚,当年占着身材高大和悍不畏死,从一群脏兮兮灰扑扑为口吃食能操刀杀人的马奴中选入虎贲营,跟着皇帝东征西讨无非也为挣个军功出人头地再不用挨饿受穷。他跟着的不算个顶好的主子,从来刚愎自用,自有一副城府心肠,除了极亲近的人,听不得属下一句劝,发起火来还会上鞭子一顿好打,但平日里又从无架子,很肯对他们这帮心腹勾肩搭背称兄道弟——十年过去了,他落下一身伤痛,瞎了一只眼睛,然而他最记得的,却是长子城内他们弹尽粮绝孤立无援之时,任臻凶神恶煞的一句恐吓“你若敢死在此处,朕绝不会当你是为国尽忠,绝不会赐你死后哀荣!”荣华富贵是他毕生追求,果然吓地他起死回生,豪情壮志地打算跟着自家皇帝,打下整座江山。
然而就这么三五日的工夫,就仿佛天崩地裂了。
北魏攻破函谷,姚嵩战死沙场,皇帝自闻噩耗,坠马受伤之后便似被魇住了一般神志不清,镇日昏沉,药食不灵,开口就说胡话,已是不能理事了。
河西王慕容永匆忙从汉中退兵,以保关中不失;然则关外将士浴血而得回来的大片土地已悉数沦陷;自己的数万虎贲军则群龙无首,滞留于此,仿佛陷进了一滩泥涂之中,进退不得——就是为了救一个谢玄!
谢玄上前,俯身查看,任臻刚歇下,面色苍白,眼下泛青,形容枯槁地个了无生气的将死之人。
兀烈挥开他的手,硬邦邦地道:“皇上进不了食,偶有半醒不醒的时候,都是喂多少,呕多少,只连声地叫‘子峻。。。’”
他不傻,有些内情纵然不能洞悉,却也猜的出几分。先前对谢玄舍命援救长子他也曾心存感激,然而从任臻不管不顾为其悍然出兵开始闹到如今这步田地,他对谢玄就全然只剩恨了,如今他是波澜不兴地重掌北府兵力了,而任臻却半死不活地卧病在床——真是祸水!若非一丝理智提醒他如今战乱刚过的江南大地还需要这位断臂都督稳定局势,他简直恨不得能饱以老拳。
谢玄闻言顿住了手,缓缓收回,一言不发地看着榻上光景惨淡之人,语气依旧云淡风轻:“会稽没有良医,还是带他回建康,召集御医会诊为好。”
兀烈一愣——他知道谢玄已经稳定局势,迟早要“护驾”还京,怎么听他的意思是预备把他们大燕国的皇帝也给一并挟往建康去?登时拒绝:“我军上下,可奉皇上万全,不劳都督!”
谢玄娓娓而道:“现在北方情势大乱,尔等军心不稳,你一个副帅就算镇日伺候在他病榻之前,也于事无补。”这话是让兀烈尽快出面稳定南下的虎贲军的军心,然则如今任臻是病糊涂了,掩耳盗铃一般地拒绝所听闻到的一切噩耗,谁都知道这是个心病,若挣不出来,仙丹妙药都是无用,还不知道要拖上多久,当今局势瞬息变化,他如何敢将人交给谢玄?他一咬牙,摇头道:“没人能带走皇上!”
谢玄平平静静地瞥了他一眼:“阿史那将军,本帅不是在于你商量。”
兀烈忍不住大怒,起身喝道:“都督欲兵戎相见?!”
床榻上形容枯槁之人似被惊动了一般,发出一丝不安的呓语。谢玄颦眉,坐在榻边安抚性地拍了拍任臻的手腕,任臻闭着双眼,迷迷糊糊地攥住了谢玄的手指,终于又平复了下来。
“西燕东晋,永为友邦,况且你们如今劳师远征又群龙无首,我何必在自己的国土上与你们开战?”谢玄转向兀烈,冰封一般的眼神出现一丝裂变,“何况,我怎会害他?”
兀烈顿时语塞,俩人间的种种牵绊,瞎子都看的出,梗着脖子与其僵持半晌,他还是败下阵来,做出让步。
不日,谢玄果然率北府军簇拥圣驾还都建康,兀烈则领燕军紧随其后,数万人马浩浩荡荡地启程北上,脚程必定缓慢,但谢玄与所有晋朝有史以来平定大乱后便急于入京秉政的权臣不同,不肯舟车劳顿,每天只行军半日必定扎营休整,生怕累着了一般。
谢玄将任臻安排与自己同车——这乘车驾乃是司马元显先前“迁都南下”之时所用,十分阔敞且舒服,正好用来安置病员。
偌大的车厢在行进中也依然四平八稳,岿然不动,亲兵奉进汤药,谢玄略一点头,挥手命他退下,而后伸出左手,别别扭扭地执起勺子——他生平没有伺候过人,何况如今失了一臂更是不便。他费劲儿地舀起一勺,试探地给任臻喂了一口,任臻牙关紧咬,黑褐色的汤水全冲嘴角淌了下来。谢玄赶忙丢开勺,抬袖轻轻为他拭去下颔水渍,定定地望着他出了许久的神,他忽然伸手端起药碗,悉数泼到窗外——反正跟随司马元显的这班巫医都是修道精于为医,如今进奉的汤药多半不是对症治本的,怕也是煎化了什么“仙丹”,利用霸道的药性来激发他的神智醒转,不吃也罢。
其实这样,忘却烦扰,彼此相对,默然寂静,也挺好的。
这个年头如迅雷一般疾闪而过,谢玄耸然一惊,暗骂自己荒唐,此时听得帘外响动,有亲兵在外禀道:“都督,刘大将军亲来接驾。”
此处刚到阳湖,离建康还远着呢,刘牢之却巴巴地赶来迎接,多半是因曾经党附司马元显而心中不安,想来探探虚实。谢玄收敛心神,恢复常色,吩咐道:“扎营之后,带他见我。”
谢玄有意慢待,用完膳才慢条斯理地踱了过来,刘牢之果然是含羞带愧地亲自来请罪了,一见谢玄便双膝跪地,一张紫膛脸低垂着,看也不敢看这上峰一眼。谢玄轻轻快快地上前弯腰,单手一揽,便将这铁塔般的壮汉抬了起来,平心静气地道:“道坚,不必如此。”
刘牢之天不怕地不怕,只是从小就敬畏谢玄,哪怕他现在落了残疾,脚步虚浮,气力不济,精神已大不如前。他低下头支支吾吾地辩解:“当初王大都督起兵,末将并非是不想救您,实在是他欺我出身行伍,百般轻贱,我一时气不过才投了东海王。。。”
谢玄落座,闻言便拍了拍他的肩:“王恭确是有些清高太过,又无军功,将士们不服他也是有的,何况司马元显那时候还是侍中相王,挟天子以令诸侯,原怪不得你。”一句话摘清了刘牢之,他一脸推心置腹的认真神色,压低声音继续道:“何况如今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本帅舍你其谁?”
刘牢之最怕的就是拨乱反正之后,谢玄会记恨旧事,对他弃若敝屣,自己就失了兵权——谢玄一重掌军权、稳定会稽局势,司马元显嫡系部队就悉数投降收编,然而解除武装还不够,这些天来,谢玄犒赏三军后便立时遣散了司马元显的“乐属军”,让他们就地返家,充作乡勇,以便在孙恩来袭之时能拼死保护自己的家乡。而与此相对的,就是大批曾经效忠司马元显的将领被迫卸甲交权,将来只怕也难逃清算——谢玄善战,然而对政治斗争却也驾轻就熟。对刘牢之而言,交出兵权就等同摔下巅峰,只有粉身碎骨的结局,因此闻言便是一喜,喃喃道:“谢大都督赏识!”
谢玄赏他吃茶,笑微微地道:“你来的正好。朝廷要迁回建康,江南却并非太平无事,我看你就直接领兵南下平叛,讨伐孙恩去吧。”刘牢之闻言一愣:这是要他交出京畿的卫戍大权让给刘裕接管了。不过他是素无政治远见的,一听有战可打便觉得南下也好,至少兵权还牢牢抓在自己手中,大都督迟早还要重用,况且江州又富庶,平叛堪乱,打个一年半载的,不愁刮不出一座金山银山,便也高高兴兴地应了,临走拜别时,他看了从容端坐着的谢玄,忍不住耳语道:“大都督,末将听说那东海王也随圣驾回京了?”
没了兵马的东海王司马元显连同其幕僚属官都被软禁,一路由北府军严加看管。
谢玄眼风不动,一点头道:“自然。”
刘牢之舔了舔唇:“大都督,斩草除根啊。”
谢玄瞟了刘牢之一眼,知道这一贯心狠手辣的老部下是想将功补过,顺便送自己的旧主上路,来个死无对证。他一扯嘴角:“他毕竟是帝室血胤,纵使反迹昭彰,但毕竟没有僭越称帝,目前兵连祸结的,自当求稳为上,于法于理,都不好杀他。”
刘牢之张了张嘴,他以为谢玄被司马元显软禁了这么久,早该恨得咬牙切齿,谁知还是一派从容,口口声声忧国忧民的大义凛然,这莫非就是他永远也学不来的所谓名士风度?“可废了这么多功夫,就这么算了?若全然不治他们的罪,那这次兴师动众的岂非师出无名?”
“若司马元显是老虎,那张法顺等人便是爪牙,分裂帝国的罪魁祸首——若将他们彻底铲除,便也够警慑东海王了。”谢玄低头啜了一口清茶,顺着话风接道,“道坚,你临行之前,便顺便了解此事吧。”
所谓彻底,便是诛其三族,彻底清洗。
刘牢之正是急于表功的时候,浑然不觉自己被借作了杀人快刀,忙不迭地一口答应下来。
刘牢之告辞离去,谢玄抬手掐灭了案头烛火,在黑漆漆的夜色中他敛去了面上从容不迫的笑意,嘴角紧抿,双眉枯锁,显出一丝隐带颓唐的凶光。
他现在很见不得蜡烛,每一道摇曳的光影,都仿佛在提醒那段充为禁脔的时光——百日噩梦,每一天都是在折辱他的尊严,谁能真地浑不在意、举重若轻?但他却不能轻易送他上路,就因为他是皇族、是司马元显!
还有刘牢之,一次不忠百次不用,又自有亲信兵马,即便他还敬重自己,但将来事有万一,终究是个难以制裁的隐患。可现在他没法追究——自古以来,哪有断臂上阵的大将,自己即便还能运筹帷幄,却还是得仰仗刘裕与刘牢之等人替他出兵放马征战四方,而比起见风使舵的刘牢之,他还宁可提拔立场坚定的刘裕。
他巨细无遗地思考定夺,脑海里简直忙乱成了一锅沸腾的粥,这么些天来,他日日如此,不敢让自己有一丝一毫的松懈与空隙。
因为只要他闭上眼,静下心,就会想起他从马上坠落的瞬间,就会想起自己数月以来暗无天日的绝望——而后他便无可控制自己的憎惧怨怖,这世上有什么比一个在位当权者失去理智来地更加可怕?他必须借由千头万绪的冗杂事务来让自己忘怀。
然而事情总有想无可想的时候,谢玄低头看着自己仅存的左手,在黑暗中出了许久的神,而后他身不由己地起身,悄悄往夜色之中掠去,没出多远,便远远瞥见兀烈今夜探望已毕,正从任臻房中走出——因为任臻病重,行军赶路之时二人同车,但扎营过后,便只能别处安置,以避人耳目。
这就是他们明面上应该有的关系,楚河汉界、泾渭分明。
谢玄耐心地等兀烈走远,这才现身,出手如电地将门口的两个亲兵一招点穴,谢玄像一条鬼影一样掠进屋,轻车熟路——他早已不是第一次掩人耳目地潜入此处了。
自家地盘,却要做贼一般,谢玄苦笑了一下,如往常一般在任臻身边盘腿坐下,不必再伪装那一派从容不破讳莫如深的名士风度,不必再算计筹谋计较得失——也唯有在他身边,他日渐纷乱与失控的情绪才能得到片刻的宁静,仿佛这些天的风风雨雨从未曾有。所以这些天夜深人静之时,他总是独自而来,演一场促膝谈心的独角戏,粉墨登场的,却终于是他们两人。
他转头看向昏睡着的任臻,仍有做梦一般的错觉。慕容垂兵围长子,他疯了一般突破封锁要援救燕军;而后他中箭身残,不得已卸职避祸,却又落到了司马元显手中;最后任臻为救他倾国而来,却失了函谷雄关以及他的爱人——最终落到了这步田地。谁都知道这二人乃刎颈之交,交情却好到倾国覆城的地步,徒惹众人侧目怨恨,如此种种,像是冥冥中谁也还不清的孽债。
谢玄在惨淡而微弱的月光下凝视了他,轻声道:“你可知我在人前为何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对你?”明知对方此时无知无识,他放心而直白地自问自答:“我心中有鬼。”
这话在平时是万万说不出口的,所以谢玄掩耳盗铃一般掩去了任臻的耳目,火热的掌心下是被秋风浸染的冰凉肌肤,谢玄倾身逼近了他,平淡冷静地,呢喃一般地道:“其实你这样也很好,至少不会为了旁人伤心失常。”这话甫一出口,他自己便打了一个寒颤,自觉有点变地像司马元显一般魔怔——他的清高他的风度,端足三十年,却是一朝丧尽,被囚禁折辱了三月有余,他纵使从未自暴自弃,却怎会全然不留创伤?
若任臻清醒着,那么他也须得强撑下去,做个他眼中一如往昔的谢家宝树,然而现在,他在天下所有人勉强都要伪装,唯独在他面前,大可不必了。
谢玄俯□,犹豫片刻,末了还是只将唇浅浅地印在了自己的手背上——隔着自己的血肉,他吻上了他曾经灿若星辰的眼眸。
手心里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谢玄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连忙掀开左掌,果然任臻昏昏沉沉地眨动眼睫,像是清醒的光景。谢玄一颗心砰砰直跳——他几乎以为是自己的吻唤醒了他!然而强敛心神,他又恢复成了从容端镇的谢都督,低声道:“醒了?”
任臻缓缓睁眼,却是似醒非醒,眼底还是一片混沌,朦胧中他呆呆地望着眼前的黑发披肩眉目如画的俊美男子半晌,忽然费力地抬起手,轻轻地将他拽向自己。
在谢玄还不及思考或反应的时候,任臻已微仰起头,颤抖地吻上他微张的唇,发出一丝哭泣般的慨叹:“子峻。。。子峻。”
太好了,原来种种悲讯,都是噩梦一场。这十年来我们聚散离合,爱恨纠缠,都挺过来了,有什么误会灾厄解不开闯不过?我们正要相守一世,你怎会有事,怎能有事?!
谢玄打了个剧烈的寒颤,他轻轻地推开他,冷冷地看着他,一字一字地开口道:“任臻,姚嵩死了。”
任臻痴痴傻傻地看着他,似不能理解,谢玄定了定神,再次重复道:“你的姚嵩,死在函谷关前,魏军蹄下——”他直起身子,居高临下地冷酷道:“你大可再画地为牢、顾影自怜,继续做你的春秋大梦!”
任臻哆嗦了一下,谢玄的字字句句皆如重锤一记一记地直击心扉,他本能地想要逃避,然而谢玄揪住了他的衣襟,不容他再做躲闪——姚嵩战死,埋骨他乡!
任臻惨叫一声,崩溃地一掌推开眼前的真相,谢玄人前再如常自若,身体却早已被丹药掏虚,竟被一把掼倒在地,背心撞上坚硬的桌案,他险些呕出一口老血。
谢玄狼狈地单手撑地,缓缓站起,眼见已经数日汤水不进的任臻不知哪里来的气力,从榻上一跃而起,发疯似地打烂了眼前的一切可见之物,最后他精疲力竭地趴在榻上,濒死老狗一般地喘息着,神智却开始回复了一丝清明,最后他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恸哭,眼泪无声无息地流了满脸——自那日堕马之后,这是他第一次流泪。
谢玄冷眼旁观,不施援手,他知道置诸死地而后生,任臻这是真要渐渐清醒了。
他还是做不到自欺欺人,做不到掩耳盗铃,这偷来的短短数日如一场荒唐而酸甜的梦,终是要慢慢散去。
那夜之后,任臻果然逐渐恢复了神智,开始进些清淡饮食,好歹能动弹之后,他对谢玄说的第一句话便是:“我要回燕军营。”
谢玄勉强一笑,从善如流,派人通知兀烈等燕将,众人自然喜极而泣,赶来问安之际却没人敢提及姚嵩,还是任臻先主动闻讯如今国内情势与关外战况,得知关中有慕容永回师而暂时无碍后,他开始长久地盯着沙盘地图出神——说是出神却也不恰当,因为他固然自顾自地沉默不语,仿佛游魂,却是神情阴鸷,目露凶光,有如暴风雨前的宁静。
自任臻康复,回到燕营,两军的脚程也明显加快,不出数日,已抵晋都建康城下。
为了避嫌,谢玄没让燕军进入建康,只是让他们驻跸于石头城军寨之中,并拨予米粮补给。自己则脚不沾地地进了建康城——都城之内百废待兴,他越发让自己忙地无暇他顾,以致熬地满眼红丝,胡子拉杂,今日难得回府沐休,便收到石头城送来的一张帖子。谢玄一看封皮上的笔迹,信也不拆,衣也不换,立即连夜出城来探,一口气赶了好几里路,他在那灯火通明的房门前住了脚,缓缓地平复了呼吸,正冠掸衣,整理仪容完毕,才推门入内,便见任臻横刀立马地坐在案前,捧着一大海碗热气腾腾的药膳,一面不怕烫似地猛灌,一面还死盯着面前的牛皮地图不放。
谢玄无声地轻叹一声,在他面前坐下,轻声道:“不嫌烫?”任臻将手里的药粥喝尽,抬头看他,倒是神色如常,温温和和地道:“大战在即,我须得尽快康复——这些天,多谢你了。”
谢玄只瞥了那地图一眼,道:“若真要与拓跋圭作战,可从京口北上,先下邺城,再图云中,拓跋圭必定分兵来救,此时可令慕容永的关中所部出战,先夺回函谷关。”谢玄之见堪称稳妥,任臻却是徐徐摇头,思路清晰地做出反驳:“战线太长,兵员不够,恐怕一时半会拿不下易守难攻的邺城。”
谢玄想了想,惊异道:“你想直接率军反攻函谷?”他低头迟疑片刻,道:“不成,太冒进了。如今我朝已还都建康,情势稍定,我可借兵予你——”
“不必。”任臻轻扯嘴角,眼中却殊无笑意,“我既请你来,该向你借用的补给粮草我不会与你客气,借兵就算了,你们北府军还要平定孙恩的二次叛乱,恐怕□无术。”
他的语气一如往昔,谢玄却从中听出了一丝从未有过的疏离与客气——更何况他已经派刘牢之领军南下,若连一群神神叨叨的叛军都镇压不住,他那江东虎的名号也该拱手让人了。
但他不吭声,平平静静地望着任臻,等他继续——他难得要见他,想说的话绝不仅仅于此。
任臻伸出手来,抚向他右边的空袖,谢玄本能地避了一下却被他一把攥住了,沉声道:“幼度,我对不起你。”
谢玄皱了皱眉,男儿丈夫马革裹尸尚且不惧,沙场负伤乃至臂断身残也与人无尤,他尚且不悔,任臻却不知道要道哪门子歉,生分之情溢于言表,不由也带了一丝怒气,意欲挣脱:“当日我率军援救长子一是因两国同盟二是为你我之谊,一切后果皆为自取,你这句抱歉究竟将我谢玄置于何地?!”
任臻却不肯放手,执拗地道:“幼度,你中箭断臂,非因战乱,而为人祸。”
谢玄彻底怔住,发梦一般听任臻三言两语道尽始末,又苦笑道:“姚嵩设计暗害,以至你伤残辞官甚至为司马元显所制,我有难以推卸之责,而姚嵩所为,无论对错,我皆要一力承担,方无愧于心。你大不必心怀愧疚,日夜走避,因为率军南下救你乃我分内之事,不如此不足以偿子峻之过,而非,而非我对你难以忘情。”
谢玄恍恍惚惚地听见自己道:“。。。原来,是姚嵩害我至此——而你,只是为他赎罪而来!”而并非为我!并非为情!内外轻重,高下立分!
任臻郑重起身,深深地俯身一揖:“正是如此,我燕国上下皆有愧于你,合该来救。”
谢玄忽而放声大笑:“你与他生死同心,既有愧于我,便合该来救——岂有他哉!”
任臻维持着抱拳作揖的姿势,木然地听着他隐带凄凉的笑声——如此,才好。
病重弥留的时日里,他并非全然无知无觉,有些事,有些话,长了心的,就都会疼。
可他无颜以对。每一次见到他,便会立时想起子峻,想起他那一夜的勃然大怒,想起他唇边蜿蜒的血迹与灰败的眼神——他原以为他还有机会去补救去追悔,然而函谷一战之后,世上再无伊人。他不能原谅自己,也不敢再多看谢玄一眼。
既是将来无望,又何必空留牵挂?而他如今有更重要的事须他孤注一掷再无旁骛!
一只手缓缓搭住任臻的左肩,不容置疑地抬他起身,谢玄盯住他的双眼,冷冷地道:“残躯亦为英雄,岂惜前因后果!我朝国事,本帅自有担当,不必烦请陛下旁顾挂心!”
言罢起身,他绝然而去——他谢幼度三十而立,虚度一世,毕生之耻,莫过于此!
任臻面无表情地看着他的背影,无滋无味地在心里道:这么一来,他算是彻底了却心事,至此无牵无挂了。
他微一踉跄,眩晕中撑住了书案,他死死地盯住地图上鲜红的“函谷关”三字,哆嗦着嘴唇,他一句话也说不出,一滴泪也淌不下——他这是憋狠了气卯足了劲,在报此血海深仇之前,他没有悲伤苦痛的权利!
145、第一百四十二章
第一百四十二章
谢玄没有食言,立即开仓清库,为西燕军队提供了万石粮草与数千战船——这对屡遭兵灾的东晋而言,已堪称倾其所有,任臻面上一派坦然地命人悉数接收,心里却苦涩地道:这只怕是谢玄竭力偿还旧恩,撇清关系的表现了。
在江南得到补给休整之后,虎贲军渡过长江,离开晋土,进入河南,首要目标便是北魏刚从南燕慕容德手中夺取的滑台,魏军乃是敕勒川诸部族联军构成,不惯中原战事,数日即向魏都平城仓皇败退。世人皆以为燕帝急于报函谷之仇,必挟威北上,痛追不舍,谁知任臻然而一胜之后并不急于挺进,而是做了两件震惊天下的大事:一是于滑台誓师三军,颁布檄文,加传国玺,昭告天下,痛斥拓跋圭不臣作乱,屠杀战俘诸罪,并表明“大燕子民,上下一心,皆与此逆死战到底”的决心;同时下令长安方面出关增援。二是遣使与割据山东建立南燕的慕容德议和,慕容德虽出自后燕,与西燕曾经年交战,但见慕容垂死后,后燕余脉已退至辽西还内斗不止,反观慕容冲一脉如今已占据大半个中原,且又持有传国玉玺,已具天子之相,而自己更欲向拓跋圭报当年参合陂杀降之血海深仇,便也就坡下驴,自去帝号与慕容冲结成军事同盟,以共图北魏。
传国玉玺重见天日,却落入个鲜卑皇帝手中,有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夜之间,传遍天下——自诩天朝正朔的东晋王朝,在刚刚对西燕军队倾国相援欢送而去之后,便被西燕此举当众扫了个没脸,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忧心冲冲。
曾经豪侈一时美轮美奂的东海王府如今成了一座戒备森严的华丽牢笼,一身墨色大氅的谢玄在众卫簇拥下迈步入内,一路掠风而行,有如照影惊鸿。
在紧闭的房门前他驻了足,缓缓抬起左手,侍卫们低下头,整齐划一地向后退了十步。青骢则踮起脚尖,为谢玄解开颈前的系带,脱下厚重的大氅。
谢玄瞥向他,沉声道:“你不必入内,也在外候着。”
青骢感激地答应了一声,抱着披风乖乖地退至廊下,站地笔直,有如风雪摧压下的一株小松。
将他留在身边不仅因为他对他有恩,更是因为他知道太多□秘辛——青骢本性不差,又与朝野内外的势力无瓜无葛,本不应忌他多嘴,但谢玄如今刚被晋封为建武公,操国之重柄,容不得一点纰漏丑闻。而对王国宝张法顺等原来司马元显的爪牙自然可以一杀了之,但是他此生自诩恩怨分明,青骢对他有恩,没有对恩人下手的道理。可为永保秘密,还是将人就近留用监视为好。
谢玄轻轻推开房门,外边刚下了一日小雪,天阴色暗,室内却并未掌灯,昏昏暗暗蒙蒙昧昧带出一室惨淡。谢玄燃起一支蜡烛,堪堪转过身,便见到一脸阴沉的司马元显无声无息地站在他身后。
谢玄一扯嘴角:“王爷气色不错。”
司马元显一把攥住谢玄的手腕,用力极大,谢玄左手乏力,掌中烛台啪地落地,室内重归黑暗,相隔咫尺的两人只能听见彼此呼吸的声音。
“本王当然气色不错,被谢公囚禁于府好吃好喝地伺候着,也没给本王下药落毒——”司马元显咬牙切齿地道,“你现在大权在握说一不二,怎么不干脆杀了我?!”
“下药落毒乃下三滥手段,谢某自然不屑为之。”谢玄抽回手,躬身行礼道,“而大王乃天潢贵胄,纵容受人蒙蔽而犯错,也不能由臣下断您生死。”
司马元显冷笑道:“谢公果然大度。那任臻害你断臂身残在先,又不顾你的颜面处境昭告天下传国玉玺在他的手中——你被弃若敝屣,倒也一样处之泰然!”
谢玄平淡地抬眼道:“大王慎言。当今世上,本无‘任臻’此人。谢某种种遭遇也与旁人无碍——谢某此来,乃是为颁圣旨——皇上口谕,建康冬寒,请东海王移驾交州,以养天年。”
司马元显勃然大怒:“你敢流放亲王!”
“我位列三公,有何不敢!” 谢玄忽然凝下脸,低声喝道,“并且不像你,还给对手留下一线生机——你去交州,你父王软禁在建康,你的几个冲龄孩儿迁往京口,所有忠于你的亲信幕僚都已被刘牢之清洗干净——司马元显,你完了!”
骨肉离散、墙倒人推,他为自己设想了无数的未来,独独没有料到这一遭,若非因眼前此人,他还是高高在上的相王,何至落到如斯田地!见谢玄毫不留恋地掸衣而去,司马元显在后狰狞地狂笑道:“谢玄!我今日虽然一败涂地,但我想要的至少不惜一切地到手过——而你呢?说白了留一个白痴皇帝,对你们世家大族而言更有好处罢了,分明是一场权谋博弈却非要自诩忠心,可笑!虚伪、懦弱,还不如我敢作敢为,到头来还不是为人所弃——你就抱着你可笑的尊严孤独终老吧!”
谢玄脚下不停,迈步而出,身后的门再一次紧紧关闭,隔绝了其后的咆哮。
真是太碍眼了。只要司马元显还活在这个世界上,便永远是锥心刺骨的暗痛。
谢玄心下翻江倒海,面上却毫无波澜地且行且吩咐:“将王府守卫全部撤换,我不想再发现任何人为东海王传递消息。”
谢玄星夜方才回府,杨平立即摆上席面,伺候他用饭,谁知还没吃几口,门房来报刘裕来拜。谢玄命人请进,又多添了一份碗筷酒盏,邀他同席。刘裕本是满腹心思而来,但晋人讲究食不言寝不语,又是上峰赐饭,他只得不声不吭憋闷着又用了一次饭。直到酒过三巡,谢玄又随口拉扯了几句朝中概况,方悠悠地问道:“如今刘牢之不在京畿,德舆应当军务缠身,百忙无暇才是——特地入城,所为何事?”
不知从何时起,谢玄已不再如当年一般唤他小名寄奴,而是正儿八经地开始称他的表字。刘裕心下不免五味杂陈,他将盏中残酒饮尽,还是开口道:“近来朝内军中,流言四起,人心不定,末将想讨都督一个示下。”
谢玄以指腹摩梭着杯沿,淡淡地扫了他一眼:“你如今已进位冠军将军,若遇流言蜚语捣乱民心,当以何手段尽快平息,想必早有定论。”
刘裕沉默片刻,还是忍不住不忿地道:“末将只是觉得。。。燕帝也太过分了。这传国玺乃天朝正朔所有,他刚得我国军援离开江南,就抛出传国玉玺,还与后燕重修旧好——咱们当初可是为了救援他而和慕容德的军队拼地你死我活!” 他吞了吞口水,又抬头望了谢玄一眼:“他明知对我朝而言,传国玉玺是何意义,这不就等于在天下人前往咱们脸上摔了一巴掌么?就算为了都督,他也不能这般翻脸无情——”
谢玄出了一会神,方平静一笑:“那他该如何?将传国玉玺拱手相让?他当年欠我的,此次引军而来救我脱险已是还清了,还指望什么?我和他之间,如同这国与国,本就不该有永远的情谊可言。”他缓缓地放下酒盏,垂首淡道:“当初我为了传国玉玺与他交手数次,到头来总是我棋差一筹,与人。。。无尤。”
刘裕望向谢玄,一时说不出话来——他是亲眼见证了二人间的聚散离合,怎猜不出其中的转折隐情?观谢玄神色言谈,心灰意冷之中却又隐带着一抹无可奈何的沧桑与酸楚——他少年市井浪荡,青年从军腾达,从未识得情之滋味,却不承想如此英雄豪杰亦会为它困坐愁城。
他尚在暗中思忖,忽而又听谢玄道:“比起外患,倒是内忧更叫人烦心。”
刘裕回过神来:孙恩之乱虽正闹地厉害,但刘牢之已经领军前往,平叛只是早晚问题,可见谢玄所言的内忧,并非孙恩。他揣著明白装糊涂,向谢玄敬了一杯酒:“都督是担心孙恩卢循之乱迟迟未平影响国政?”
谢玄席间多饮了几杯,此刻面色微醺,借着酒意挑明道:“东海王不日将离京就藩,可那交州虽地处偏远,若是有人仿效今日之事,再拿他做幌子存心作乱,只怕后患无穷。”
刘裕不是刘牢之,绝没傻到现阶段就把屠戮帝室的祸事惹上身,替人去受那天下骂名——哪怕那个人是谢玄,便故意犹豫着道:“那便将他改徙京口吧——那是咱北府军的大本营,谅没人敢兴风作浪。”
谢玄瞥了他一眼,声色不动地赞道:“往日见你杀伐决断雷厉风行,倒不知德舆这般仁慈,果有大将之风,我心。。。甚慰啊。”
刘裕眉眼一跳,知道自己是惹了主帅猜忌,这么些年的苦心经营万不能功亏一篑,连忙扑通一声跪在谢玄膝前:“末将只知忠于都督,忠于朝廷!”
将他置于国家之前,这便算是正式表了态。若是从前,谢玄未必会对司马氏下此毒手,然而现在,他忍不住,也不想忍了!谢玄阖目点了点头,决定一记鞭子一勺糖:“德舆,我如今虽还兼着北府都督之位,但是古往今来,战场上何曾有过断臂将军?我迟早得退居幕后,这北府督军之位始终得后继有人,你明白么?”
刘裕浑身一个激灵,俯身拜谢——谢玄近来虽对他颇为倚重,但却是头一回把继承之事摆上台面来说,还将刘牢之朱龄石等宿将绕开,属意由他接任!他一路都将宝压在谢玄身上,总算有了一线曙光!如若杀掉一个已经失势的司马元显可以换来这万里鹏程,那这笔赌注,下得值!
谢玄俯身想要搀起他来,左手微一使力——他是酒后乏力,而刘裕则激动狠了一时不察,竟是纹丝不动。谢玄收回手来,跌坐回去,漫声道:“起来罢。”他虽然面带微笑,眼中却是难掩落寞:长江后浪推前浪,他果真是难及这后起之秀了。这一年来他起起落落,连遭剧变,也唯有刘裕始终忠诚,不曾贰心,比起刘牢之一人□更适合当三军统帅,他本该信他用他,可他现在不敢了,他须得攥住这如日中天的锐将一个把柄,让他背上谋害皇室的污点,才敢真地提拔他顶替自己成为下一任的北府都督。
他下意识地看向自己空荡荡的衣袖,苦笑暗道:难道手臂断了,心也跟着残了,已不能策马弯弓,征战沙场,便只配躲在背后谋算人心,玩弄权术?
二人各怀心思,却还都面色如常地同饮对酌,末了还是谢玄扣杯摆手道:“真要醉了。”刘裕是千杯不醉的量,却也垂手起身道:“末将也要回军营去了。”谢玄点了点头,亲自送他出门,可阶上新雪初化,谢玄脚下发软,一个趔趄,刘裕眼明手快,连忙在旁不着痕迹地挡扶了一把,口中低声道:“雪后路滑,都督小心。”
谢玄脸上血色更显,掩饰似地一笑:“今夜果喝多了。”历劫归来,他的身体还是大不如前了,只是此时此刻,他万不能在人前显露分毫颓势。
刘裕面带微笑,心里却涌上一丝怪异的骚动:从前他对谢玄一直是高山仰止,却不知道原来坚忍不拔的谢家宝树也会有如此柔软的时候。只可恨他会为了一个绝情的异族之人百转千回,道是无情最是深情;却对他着意戒备,甚至趁着醉酒之机威逼利诱他去谋害司马元显,为他除一心腹大患而不脏了他芝兰玉树一般的清华名声——两种机心,若是能换上一换,该有多好?
谢玄强打精神主持东晋朝政之时,慕容永回守关中却更是焦头烂额。他已经收到了任臻第三道要求增兵出关的圣旨了——一再增兵并非因为战事胶着,燕魏宣战以来,进展出乎意料地顺利。
首先自然是因为那加盖传国玉玺的讨逆檄文,它固然令江南衣冠士族震惊不已哀叹不绝,北地中原的子民却是久苦战火,巴不得出现一个能号召五胡统一天下的“圣天子”,因此一令之下,民心齐聚,投军者众,皆愿燕胜魏败。其次北魏骑兵推进迅速战无不克,却往往没能留下足够的守城军队以抵抗燕军,所以旬月之内,西燕已攻占河南境内北魏所有的军事据点,兵锋直指函谷关。
如果此时关中出兵,内外夹击,想夺回函谷关绝非难事,然则他有预感,夺回函关只是第一步,任臻绝不肯就此善罢甘休,他是想一鼓作气,灭了拓跋圭!然而失去执政宰辅的西燕有没有能力去承担一场旷日持久的对魏战争?想到此节,慕容永心底抽痛,他至今也难以相信姚嵩真地战死沙场,何况任臻?所以此时此刻,任臻为了复仇要做什么他都只能支持到底,不管多难。
正当此时,门外盔甲铿锵,一员悍将迈步而入,二话不说对着慕容永单膝跪下先行军礼,又冲他行了个自家兄弟相见的鲜卑古礼。
慕容永冷冷一哼,上前一脚踹在来人肩上,骂道:“你还有脸回来见我!”
慕容钟已经袭了王爵,名义上并不比慕容永差,却跪在地上一声不吭地承受了慕容永雷霆暴雨一般的打骂,末了才鼻青眼肿哭丧着脸道:“大哥,我知错了,我是真没想到拓跋圭那么狠,下了死令要姚嵩的命,但是我没有出关增援也是为了保住潼关万无一失——您想想,那么混乱的时局,这要是拓跋圭趁势攻入潼关,那长安可就跃马可至无险可守了啊!皇上与您那时候也都不在关中坐镇,魏军一旦破关,后果不堪设想——我承担不了丧国失土的重责啊!”
慕容永又是一脚踹去,怒吼道:“所以你就眼睁睁地看姚嵩被活活困死?!你这一大篇道理倒是跟皇上解释去啊!”慕容钟的话当然属实,但坐视姚军被困却绝对有其私心,他懂,任臻又岂会不懂?又怎肯轻易放过慕容钟!?
慕容钟狼狈地爬起来,抱住慕容永的腿道:“大哥,我对大燕一片忠诚,天地可鉴啊!那姚嵩中了拓跋圭之计仓促出关迎敌,以至中伏,如今他死都死了,也并非是我所害,皇上难道还要我偿命么?!”
慕容永喘着粗气,也是一头两个大——他当然不希望慕容钟陪葬。事已至此,慕容钟骁勇善战,将来对魏作战绝少不了他,更何况十余年来,以他为首的慕容氏掌管了西燕除虎贲军以外的全国兵马,即便是姚嵩最位高权重之时,也一直没能插手军务。一旦任臻要了慕容钟的命,必定造成军心不稳,人心不附,他不想任臻因为一时之怒而造成难以弥补的过失。
“你给皇上上了谢罪折了么?”
慕容钟忙点头道:“皇上训斥了我一顿,严令我将功赎罪,旁的也没说什么。”
“那这次出关增援就由你来领军,你须得尽心拼命——再出差池,谁也救不了你!”慕容永还是放心不下,“我也再给皇上上一道折子替你求情。”现在非常时刻,只希望任臻能理智到底,从长计议,忍这一时之气,不要阵前杀将、自毁长城。
慕容钟赶紧俯身叩谢,心里却也不由地淡去了几分忧惧——姚嵩一去,西燕军政大权已悉归慕容氏,如今既有慕容永做保,皇帝又正要仰仗他为他出生入死征战沙场,便是心里再恨,还能为个死人要他堂堂亲王陪葬不成?
慕容永为支援任臻,将骄骑军最精锐的一万嫡系人马交予慕容钟,命他带兵出关,听候任臻调遣。
西燕军共陈兵五万,气势汹汹地自东西两个方向将函谷关包夹而围,镇守函谷关的北魏军队不到万人,越骑校尉奚斤慌忙向拓跋圭求援。
函谷关乃是拓跋魏国的南大门,也是漠北铁骑欲踏足中原的桥头堡,又兼奚斤乃代国贵族,其家族在刚刚立国还保留部落军事联盟残余的北魏举足轻重,拓跋圭无论如何是不能坐视不理的,便立即命刚刚上任的北豫州刺史贺兰隽从晋中发兵,星夜驰援函谷。
任臻围城打援,于邙山伏击贺兰隽,一战大捷,杀敌数千,迫使贺兰隽仓皇北撤,而与此同时,与西燕有约在先的南燕慕容德亦趁势出兵,从后掩杀,截断魏军退路。
两燕合兵,前后包抄,却又围城缺一,迫使贺兰隽拼死突围,一路接应无数皆为燕军所败,任臻势如破竹,攻破闻喜,兵锋直指河东、晋阳——若晋阳有失,则北魏国都平城亦跃马可至危在旦夕了。
如此一来,西燕对于北魏是先联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晋南,断其羽翼;固占甘陕,据其户槛——以最快时间完成了对北魏的战略大包围。新立建国的北魏虽军容强盛,国土广袤,在中原一带却逐渐了陷入了势孤援绝的境地。
北魏至此才醒悟过来,燕军所图绝非仅是夺回函谷,报仇雪恨,而是要对刚刚肇始的拓跋魏国鲸吞蚕食。不日,北魏暂停出兵,收缩军力,集中于冀州、并州还在己手的几大军事据点之中固守不出,而西燕军则在黄河沿岸的丘陵起伏间连营七百里,旌旗蔽日,铁甲震天,声势蔚为壮观。
拓跋圭遣使到营,声称愿意交还函谷,废除帝号,永奉燕国正朔,以换求贺兰隽与奚斤等人全身而退。任臻匆匆看毕,冷冷一笑,当即撕毁国书,将魏使推出辕门,当众枭首——战打到这份儿上,函谷关已孤悬在外,彻底与北魏中军大本营割裂开来,西燕攻之有如探囊取物,还须他拓跋圭做如此“让步”?!
果不其然,魏使血尤未冷,慕容钟捷报传至——燕军收复函谷关,几乎全歼魏军,唯守将奚斤领亲兵百骑败逃。
“汉武帝将此地赐名闻喜,果然名不虚传。”任臻勾起一抹冰冷的讽笑:“慕容钟不愧是我大燕虎将!”下令慕容钟北上闻喜,封赏其功。待真见了慕容钟,任臻则一反常态,笑微微地亲自搀起慕容钟:“河阳王劳苦功高。”
慕容钟心里因前事还有些暗自惴惴,见任臻殊无异色,才讪讪赔笑道:“末将为皇上鞠躬尽瘁,纵使马革裹尸又有何妨?!”
“果然智勇双全。”任臻点了点头,“所以交战之时既能做到全歼敌军,又能刚好一不小心放敌将一条生路。。。”
慕容钟闻言大骇,慌忙再次跪地:“是末将疏忽,望皇上恕罪!”
任臻俯身拍了拍慕容钟的肩膀,强行将人撑起:“不必如此。自古为将者,皆拥兵养寇以为计,朕明白的。”
慕容钟勉强与任臻对视了一眼,立时被那眸中的寒意激地浑身一凛——攻城之际,他确然是存了这么个心眼——皇帝对姚嵩之心几乎是昭然于世,又怎会不记恨于他?留他不过是为了用他领军打战,他也不过是给自己留条后路!想到这里,他料想慕容冲此时不会真对他下手,便又鼓足了勇气嗫嚅着道:“皇上。。。皇上,末将立即引兵去追!”
“你方才说,你愿为朕——马革裹尸,是么?”任臻的瞳仁映射出对方惊惶的脸孔,带出一芒怨毒的光,“那朕就准你所请,如你所愿!”
话音未落,慕容钟便浑身一僵,胸腹间一阵剧痛,他不敢置信地低头看去,胸前已被开了一个血洞,龙鳞匕尽刃而入,只余刀柄:“皇,皇上——你杀我,是,是为了姚嵩?阵前杀将,就,就不怕骄骑军。。。兵变?”
“朕倒要看看——谁敢!”任臻冷冷地看着他,手间使力,猛地拔出龙鳞匕,鲜血如注,喷溅上身,慕容钟高大的身子轰然倒地,手脚抽搐了数下,便再无声息。
军帐掀开,兀烈快步而入,看也不看地上的慕容钟,低声禀道:“皇上,长安八百里加急快报。”
这是慕容永听闻任臻要召慕容钟亲自“封赏”,便心知不妙,赶紧修书相劝,却已是晚了一步。任臻看也不看,将兀烈捧信的手一把挥开,踱到帐外,昂首扬声道:“河阳王慕容钟督战不力,抗旨纵敌,已被正法!将其尸首以马革裹之,沿途昭示,送至长安!”
诸兵将皆没想到在大敌当前之际,皇帝对个手握重兵的亲王居然说杀就杀,还“马革裹尸”,一路昭告到长安城,这对整个慕容家族来说都堪称奇耻大辱!
宣告已毕,任臻负手转身,沉声对兀烈吩咐道:“今天开始长安来的信件一律就地退回——你带着虎贲营人马回去接手函谷关军务,慕容钟带兵已久,朕只怕事有万一,后院失火。”
兀烈领命,又道:“那骄骑军中与慕容钟相睦的一干将领——?”
任臻头也不回,抬起手来,轻飘飘地做了个向下斩落的动作。
兀烈浑身一凛,明白这是要对昔日同僚大开杀戒了,他不愿,却也不能抗旨——打从皇帝对慕容钟起了杀心的那一刻起,随后的这番血腥清洗就已势不可免。
任臻一步一步地踱回帅帐,昔日不可一世的慕容钟被两个亲兵提着腿脚拖曳而出,经过身边之时,留下了一道挥之不去的浓重血痕。
他置若罔闻地缓缓落座,知道慕容永必会连连来信要他收回成命,所以他干脆来个视而不见。随即他苦笑着自语道:“子峻,你若还在,必也责我此时此举太过莽撞了吧。”他不自觉地往腰间轻轻一按,里面藏着一枚小小的旧旧的梅花金扣,他与姚嵩,各执一枚。
然而现在他根本不敢拿出相看,连略想一想都呼吸难继、痛楚难当。
战场无情,血流漂杵,子峻求救无门,践踏蹂躏之下竟是尸骨不存,无可收拾,他一想就痛,一想就恨——这只是第一步,还有沮渠蒙逊,还有拓跋圭!
可他自己呢?又当受何天罚?!想他今生对姚嵩说的最后一句话,竟然是废他权位,逐他出京,甚至言及“未清其罪,不复相见”——谁承想事到如今,当真是见不到了。
任臻缓缓地仰起头,未尝有一滴热泪流出,喉间却涌上一阵腥甜。
146、第一百四十三章
第一百四十三章
刚刚回到平城的拓跋圭淡淡地看了木匣里残破的头颅一眼,问跪地捧匣的亲兵道:“他还说了什么?”
“燕帝命人将我军使者推出营外,当众枭首,还让标下转告皇上——”那兵士战战兢兢地根本不敢抬头,一口气把话给囫囵传了,“他朝君体也相同!”
长孙嵩在旁老脸一白,他一直反对太早与西燕决裂,函谷关偷袭一击得手本就只属侥幸,如今见慕容冲来势汹汹,又挟传国玉玺之威,北魏立国不久民心不稳,便借机向拓跋圭谏言,向燕帝服软道歉,交出函谷关以免事态扩大,战局糜烂。谁知慕容冲一怒之下,连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惯例都顾不得了,干脆利落地回绝了一切和平的可能——他就要斩尽杀绝!长孙嵩怕素来阴晴不定的拓跋圭治罪,忙抢先跪地道:“臣思虑不周,致使皇上受辱敌前,罪该万死!”
拓跋圭视若罔闻似地,捻起一片沾血的碎笺残片,放在鼻端轻轻一嗅,血腥味中似乎还带着龙鳞匕久违的剑气。他伸舌舔了舔早已干涸的血渍,无声地一扯嘴角:他打叠心思写的那样感人的一封信去求饶,任臻却早已不念旧情,要与他你死我活了,真是可惜啊。
其实早在遣使送信之前他便猜到了,即便他退出函谷,甚至割让国土做出赔偿,都没有议和成功的可能——他与他,已再没有当年长安城中以情感人放过一马的奇迹,注定不死不休。
正在此时,殿外忽有脚步纷沓之声传来,转瞬之间已到眼前,却是刚因军功被拓跋圭封为“开国上将军”的沮渠蒙逊。
蒙逊对拓跋圭行了一礼,口称大帅,一直默不吭声的少年崔浩忽道:“大将军是在叫谁?”
蒙逊回过神来,却压根没将这十三四岁的汉人小崽子放在眼里,只对拓跋圭一跪道:“皇上恕罪!”
拓跋圭不甚在意地命他起身——北魏立国,制定规法全靠清河崔氏父子并一干汉人降臣,那些长于草原的部落酋长与鲜卑贵族至今都不能学会这些繁文缛节,称谓上闹出的笑话还多了去了。他斜睨了崔浩一眼,要笑不笑地道:“这小文书郎一贯爱较真,连朕都要受他管教。”
崔浩慌忙告罪,蒙逊却知道这话是敲打给他听的,心里一哂,随即正色道:“末将听说皇上遣使向慕容冲求和了?”他哼了一声:“如今正是皇上开疆辟地威震寰宇的大好时机,无论谁向皇上献此下策都该斩了!”长孙嵩抬头怒目而视,知道这话是冲他来的——因为自诩战功彪炳,这位昔日走投无路的“北凉公”已摇身一变,成为北魏军中一名实权人物,平日又张扬跋扈,许多鲜卑元老都对他很是不满,只是拓跋圭在军事上对他颇为重用,甚至压过了拓跋圭十年的心腹,同是代国豪族的贺兰隽一筹,其余旧臣便也更是无可奈何。
拓跋圭听到此处,便抬手命旁人退下,冲蒙逊一抬下巴:“你有良策?”
沮渠蒙逊在拓跋圭面前盘膝而坐,倾身向前,望进拓跋圭的双眼——这是两对同样凶光灿然嗜血坚毅的眸子,曾经对面为敌,也可携手逐鹿。
“只要皇上下定决心,打一场生死之战!”沮渠蒙逊握起案上纸镇,一字一字地道,“我们都不再是十年前的自己了。任臻挡住了我们的王霸之路,就必须将他彻底铲除!”话音刚落,他手中的纸镇便化为齑粉,纷纷扬扬地洒落。
我们的……王霸之路?拓跋圭目光闪动,转向蒙逊,轻轻点下头去:“好,沮渠蒙逊,你就替朕击碎这颗绊脚顽石吧!”顿了顿,他一舔唇角:“事成之后,朕允你借兵十万打回凉州,裂土封王——苻坚算什么,他老了,早该退位让贤!”
二人计议已定,拓跋圭也不吝啬,将中军三万精兵拨予沮渠蒙逊,加上沮渠蒙逊自己手中所掌的外军万余,总兵力与西燕五万大军相差并不甚大。沮渠蒙逊赶到前线,登高望远:此处乃是晋南的天然屏障中条山的余脉,丘陵起伏,燕军的百里连营依山势而蜿蜒,星旗电戟、军容俨然,大小军寨、虚实掩映有如铜墙铁壁。他哼了一声笑了:倒是长进了,瞧这排军布阵的,果真有一些君临天下的霸主气势。任臻,十年之前,陇山初见,你我可曾想过,会有一天兵戎相见,指挥十万大军拼死厮杀。
如果不是你与姚嵩与苻坚步步紧逼,我们本可以不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如今,都回不去了,那就——一决生死吧!
西燕兵力占优,如一道长长的屏障将孤立无援苦苦坚持的贺兰隽所部与沮渠蒙逊的援军隔绝开来,贺兰隽这次带来的是他贺氏私属,数月以来被燕军连消带打,已是折损大半,偏偏西面的函谷关已经失守,东面有南燕慕容德的军队虎视眈眈,南边是刚刚归属于东晋的洛阳至虎牢军事防线,总之朝哪走避都有可能被迎头痛击,自然不能投靠,他这算是被包了饺子,再这么下去,全军覆没只是时间问题,唯今之计只有向北突围,打破慕容冲的封锁回归魏国领土。他固然急地火烧火燎,可组织了数次冲锋都被任臻打退,而今好容易才盼来了援军,便赶忙催促沮渠蒙逊立即发兵开战,与自己内外夹击,好打开一条撤退之路。
沮渠蒙逊接信,看也不看,单手给揉了个粉碎,有副将劝道:“将军,贺兰氏乃皇上母家,在我国地位超然,皇上命我等全力救援,若迟迟不肯出手相助,真出了什么差池,回去之后只怕难以交待。”蒙逊嗤笑道:“贺兰隽也算个能打的,为什么就被困在此处动弹不得?还不是中了西燕围城打援以逸待劳之计?!如今西燕连胜数战气势正盛,我自然不去与他死战硬碰。更何况他兵力胜于我,我再分兵去救贺兰隽,不是重蹈覆辙、自寻死路么?”
话是如此,但他长久的按兵不动,连拓跋圭都受到各方施压,从平城发来旨意,催他出兵救援贺兰隽,沮渠蒙逊这才派出小股骑兵主动进攻燕军阵营,只是在燕军强大的蜿蜒长蛇阵前,这攻势实在太小,仅仅是分兵突袭各处军寨,而燕军的百里连营环环相扣唇齿相依,一寨遇袭则其余军寨皆可策应,迅速包围歼灭来犯之敌——一来二去,魏军也学乖了,一遇反击即告撤退,占着骑兵机动性强一再刺探燕军,但除了回回都丢下数十具尸首之外,连一兵一卒都无法越过燕军防线去支援被困的魏军。只是到了后来,连任臻都不堪沮渠蒙逊钝刀子割肉一般的不断滋扰,摆开阵势主动搦战,沮渠蒙逊却又缩回营寨之中,除了加固防卫工事之外,任对方在外如何骂阵,皆是充耳不闻按兵不动——这实在太有违沮渠蒙逊一贯的用兵之道了。
如此对峙数月,直到冬去春来残冰化冻,两军依旧僵持。任臻素知沮渠蒙逊狡诈,知道久拖无益——燕军离开故土,南征北战已逾一年,虽是胜多负少但一旦士气有所松懈,骄兵成了疲师,时刻都会被伺机而动的北魏军队反扑。
任臻无奈之下只得转头围剿苦苦支撑的贺兰隽——贺兰隽穷途末路,可没有沮渠蒙逊那样的时间与人力去布防筑寨,在连日猛攻之下伤亡十之□,眼看着就要全军覆没了,北魏朝野震动,拓跋圭连颁数旨,勒令沮渠蒙逊立即出战。
沮渠蒙逊置若罔闻,继续闭门固守,无论旁人如何相劝他皆是高深莫测地回以一句“时机未到”。直到斥候回报,西燕军队加大了围剿力度,分兵重击贺兰隽残部,显然已不想再留着这鱼饵,欲一举歼灭,好腾出手来对付另一头的沮渠蒙逊——与此同时,拓跋圭第七道催战的圣旨刚刚抵达军营。
沮渠蒙逊一目十行地看完,慢悠悠地卷起圣旨,踱到营帐外,在干燥微暖的夜风中伸了个懒腰,漫不经心地道:“既是圣旨,那就出兵吧。”
“啊?”副将已经习惯他“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的吊儿郎当了,此刻便疑心自己耳背,迟疑地又问了一遍,沮渠蒙逊霍然转身,须发皆张地暴喝一声:“传令三军,即刻出战!”
虽然令发仓促,但训练有素的北魏精兵依旧以最快的速度提刀上马整装待发,沮渠蒙逊铁甲戎装,翻身跃马,在这万籁俱寂的春夜里,潮水一般地杀向数十里外的燕军连营。
沮渠蒙逊一马当先,冲在最前,握着长戟的右手兴奋地在隐隐颤抖——他等这一刻已经等的太久了!为了一战击溃燕帝亲征的精锐骄骑军他装了三个月的孙子,终于等到了原本人数占优的燕军失了耐心,散了戒心,又分兵去打贺兰隽的绝佳反攻时机!
燕军的军寨如同鱼鳞联珠,排成一字长蛇,虽然面面俱到,环环相扣,可以支撑腹背受敌,但是任臻却忘了——但凡是蛇,就有七寸!先前无数次的刺探滋扰,便全是为了找出哪一处是燕军主寨——皇帝的帅帐所设之处,必是重兵陈设救援快疾,那就是长蛇阵的七寸要害!
思念电转间,北魏军队如同猛虎下山一般已冲进了燕军军营,燕军侦查的岗哨还来不及示警便已被撞了个粉碎,下一瞬间,随着突如其来的一声惨叫,燕军营寨之中,马蹄声,喊杀声,铿锵声忽然炸响了整个黑夜!
魏军在军营之中狼奔冢突,砍瓜切菜一般见人就杀,可怜西燕士兵根本想不到龟缩数月的北魏军队会突然夜袭,毫无防备之下还没来得及起身穿衣拿起武器,便死于刀砍践踏之下,但是越来越多的燕兵回过神来,开始顽强抵抗,但也已难挡颓势,节节败退。沮渠蒙逊传令下去,随后的数万大军悉数压上——他要将这些残军败将逼至他们身后的黄河,退无可退,他们只能仓惶渡河,初春的黄河冰棱未化但却绝挡不住千军万马一齐践踏,这些昏头昏脑的败军会有什么下场可想而知!而他等待至今,忍耐至今,也就是为了将这黄河一战变成西燕闻之色变的参合陂之战!
燕军联营此刻已经乱地如一锅煮沸的米粥,首尾难顾,哀号遍野,但是还有一战之力的军寨倾巢出动,却不退反进,不要命一般齐齐朝魏军掩杀而来,沮渠蒙逊横过一戟,将一名迎面杀来的燕将凌空劈成两半,瓢泼血雨兜头淋下,他抹了抹面颊——血红的脸、血红的眼,在森然黑夜之中犹如地狱阎罗一般,望着眼前越聚越多拼死反击的燕兵,他忽然一扯嘴角,知道自己来对了。
在这摧枯拉朽一般的突袭下,燕军还能这么快就集结完毕,而且奋不顾身地聚拢而来背水一战,只有一个可能——燕帝慕容冲就在此处身陷重围!
想到此处,他嗜血地大笑出声,一阵狂喜涌上心头,他已迫不及待要活捉这个一别十年、当初迫地他走投无路的老冤家!
沮渠蒙逊催动战马,风驰电掣一般跃进人海,左挑右刺,血雨腥风,挡路燕军皆成齑粉亡魂,一路如出入无人之境,最后一个彪形大汉挡在帅帐面前,手持双锤,大吼一声朝沮渠蒙逊猛地扑来,蒙逊丝毫不惧,一夹马腹,握紧血垢重重的长戟便直面撞上!随着一声巨响,那个壮汉被狠狠弹开,那杆杀钝了的长戟横穿胸腹,直直地将他插在了辕门之上,鲜血淋漓间肠穿肚烂,身躯尤自晃动不已。
沮渠蒙逊面无表情地一跃而过,终于冲进了帅帐,他俯身一把扯断帐上的燕军大纛,一把掷地,冷笑着抬眼看去——而后,他愣住了。
没有人。
那么多西燕士兵前赴后继拼死护卫的帅帐之中空无一人!
鼓噪的热血在瞬间冰冻,身经百战的沮渠蒙逊立时生起不祥的预感,他慌忙转身出帐,刚一抬头便见到了前方冲天的火光——那是他花费数月心血建造成的坚固营寨,而留在里面的北魏守军,不消说,定然已被全歼!
原来在他大军压境,踹这空营之时,燕军趁机抄了他的老巢!他上当了,中了西燕的诱敌之计!从来只有他这凉州之狐诡计频出地去算计旁人,却原来剃人头者人恒剃其头!
任臻,他处心积虑,牺牲这么多人,以成千上万的血肉之躯将他拖入深渊。
暗夜之中,火借风力,渐成燎原,使魏军军寨远远望去犹如一只巨大的舞火凤凰,忽然从凤翅两端杀出一支人马来,一路奔逸绝尘,俯冲而来,迅速地分做两翼,如潮水一般朝魏军包夹拍击而来。原本正杀地性起的魏军一下子被打地措手不及之时,燕军中路军又杀到,这一次却并非长驱直入,而是以重甲铁骑正面封锁,弯弓搭箭,却是绑上火石,射向营寨旁一个个垒砌的不起眼的黑坛子,砰砰的碎裂之声不绝于耳,伴随着是蓬蓬燃烧而起的火焰,惨叫声走避声呼号声响彻云霄,已然分不清敌我,皆陷入这火海地狱——整个豫北平原在春季吹的多是东北风,火舌便也借势肆虐,沮渠蒙逊一面组织兵力抵抗,一面却惊恐地发现自己的军队正被这场人为的大火一步步地朝西南的黄河退去——原来任臻与他一样,都想迫使对方强渡黄河!魏军战马膘肥体壮,负重尤胜燕军,若在前有堵截后无退路的情况之下被逼至黄河,其后果可想而知。他只是万没想到,任臻为了胜他,竟舍弃了己方这上万用以诱敌的兵马,眼睁睁地看着他们陪葬火海!
危急时刻已容不得他再多生犹豫,可正面是西燕铜墙铁壁一般的重骑屏障,东边是随风蓬勃的熊熊大火,背后是滚滚黄龙,沮渠蒙逊当机立断,聚拢残军,不惜一切代价从西北角拼死突围。
狼烟战火刀光剑影之间,燕军的最高统帅勒马驻足,面无表情地看向血雨纷飞喊杀震天的战场,冷静地如同作壁上观——只有他自己知道他为了这一天等待了多久,筹备了多少。
沮渠蒙逊一反常态地龟缩不出,只是不停派兵刺探虚实,只有一个可能,他在寻找燕军破绽,再等待寒冰化冻,发起突袭,一击即中,逼他们悉数葬身黄河。
既然如此,那他何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利用自己人数占优,佯装进攻贺兰隽实则绕道藏避以伺伏击——他要对付的从来就不是负隅顽抗的贺兰隽而是此仇不共戴天的沮渠蒙逊!
就在此时,战场上忽然传来数声呼啸,一面金漆大纛在夜色中高高举起,昏天暗地七零八落的魏军如又有了主心骨一般,开始不顾一切地突出重围朝主帅靠拢,人流汇成人潮,居然又渐渐聚拢成军,齐朝火光稍弱的西北处且战且退。
第37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