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仙记 作者:程嘉喜
第 688 章
从春末到秋收,也不过是两个季节不到的时候,对于乔木来说,就是儿子从会翻身到会爬了,更加闹腾不好带了。
对于燕城来说,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燕城上下卯足了劲头,从科学论,到大米,在到丰收节,折腾出来的小高潮此起彼伏,让本是过来这里只是看看,探探风头的学子文士包括商团们,愣是到了八月都没能走出燕城。
书信友人在这里的见识与盛况,当然了最后总是要说上一句,闻名不如见面,盼与君在燕城相聚。
燕城在他们眼皮子底下的变化太惊奇了。没见过这种翻天覆地的力量。所以大家一起来见证奇迹吧。
长期驻留燕城,就要考虑居住的问题,至于说落脚安家这等事,需要考虑考虑,不过有个固定的临时住所那是有必要的。
名士风流要保持,经济角度也要考虑。
燕城在小半年的时间内,涌入如此众多的人群,虽说安置问题还算是稳妥。可客栈的费用,一直居高不下那也是事实。
就在大家想要看看,燕城到底还有什么底牌,燕城的高等学院到底有何魅力。里面到底要教导学子们什么东西的时候,燕城又推出了新的政令。
但凡在燕城落户购置田产的人家,可以同燕城当地人家的子女一样,享受免费到学堂就读一年的福利待遇。
对只有一年。不过燕城把这免费一年之内的教导课程表都在布告里面贴出来了。
里面有最基本的识字,人数,以及少城主新退出的简单运算。
其中竟然还有一门兴趣课,每日一个时辰。学生们若是有精力,学院里面有在各个领域比较有名气的先生在这一个时辰里面讲述一些专业领域的知识,经验。
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这些专业领域里面小有成就的先生们,别具一格,有当官的,有世家子弟,有名儒,有游侠,这些都不算什么,竟然还有跑堂的,掌柜的,大铁的,买豆腐的,等等不一。
别说这些学子们,就是乔木看到这条布告的时候,都被惊奇到了。这是把高级学堂里面的东西搬过来了吗。话说燕城有这么多的先生吗。难怪连打铁买豆腐的都算上了。
不得不说,燕阳这厮脑子好用,这到底是怎么想的,要走行行出状元的路线吗。
这样广撒网的网罗各行各业的人才,燕少城主可真是好胃口。
想到燕少城主每日雷打不动的搂着自家的笔记本写写画画的样子,乔木都觉得或许不该给这人看这么多的东西,这也太能够活学活用了。
也是人家燕城主能豁得出去地方让儿子折腾。
乔木想过上一二十年说不得在这里能看到个现代场景呢。照着燕少城主这个吸收进度不是不可能的。
唯一让乔木安慰的就是,经过一个季度的努力,她的庄子就要竣工了。这个时候配合着这则政令,没准他乔木能发一笔横财。
不过为了燕阳,乔木也没想坐地起价,房价弄得那么贵,回头把人给吓跑了。没准燕阳会找她拼命的。所以多少挣点就好。
乔木可是比谁都明白,燕阳这段时间满脑子都是怎么把这些人,把这些得用的人留在燕城的呢。作为内子,自己不帮忙就算了,总不能扯后腿。
燕城处处生机,大道上走着的人里面,十个总有两三个是在打听居所的,是在询问官府的布告真实性的。就像风一样,这样的布告很快就传的沸沸扬扬。
这则布告颁发之后,最最蠢蠢欲动的就是那些经济稍好些,还没有能力让孩子上学的人家,若是能够到燕城落户,没准子孙就能换个活法。
可以说这则政令颁布下去以后,整个大齐都是震动的。平头百姓一辈子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若是有可能谁愿意自家子孙祖祖辈辈的做泥腿子呀。
所以但凡有经济条件能够到燕城的人家,心里都要活泛活泛。谁没点想法呀。即便是没有迁居之意,也挡不住他们嘴巴上扯扯不是。一时间街头巷尾说的都是这个。
尤其是同燕城临边的几座城池变动最大。也就是人口流失最多。距离燕城太近,迁移方便,而且政令如何也最是知根知底。能不动吗。
燕少城主也没想到,当初燕城主的本意是,那些学子们若是留在燕城,房子免费送的。
可为了自家媳妇的庄子,房屋买卖,燕少城主私心,转弯的把政令变成如今这样。本也就是用来留住那些学子商户们的。
谁承想,政令颁布下去不过月余,来燕城最多的竟然是流民同临近城池迁移过来的农户。
看来贫民百姓对学识的向往更加的重视。
迁移来的人家就算了,大多是有能力建房或者购买田地的,那些流民就比较不好办了。
百姓来燕城官府落户,宁可没有屋子凭租而居。亦或者落户以后,说是在亲戚家居住的,其实就是在燕城随便找个地方弄个临时的窝棚的都有。
对于那些流民来说,在哪都一样,可不就有了如今燕城城门外随处都有临时窝棚的场景吗。
对于这群人来说,购买房屋肯定是没有能力的。不过当初政令颁布的时候说的是在燕城落户购置田产。对于燕氏父子来说,人就代表着希望,将来,这些投奔你来的,哪怕是流民也不能让人冷了心。
要说这事还是很让人烦恼的,不过对于燕城来说,最缺的就是人,不管什么人都缺,地广人稀吗。
燕城放不下,那不是还有境内的其他城池呢吗。看到大米的收成,燕城主一狠心,紧紧裤腰带就把这些人给收编了。
政令不变,凡在燕城落户的人家,都享受免费入学一年的政令,只要是燕城境内的城池俱都如此。要知道燕城的这种官学已经在境内各个城池都设立了。
师傅都是现成的,高级学堂里面那些学子,不是都要到下面去讲学的吗。
所以大家不用大老远的奔走到燕城来了,就近城池就可安置。
对于流民官府还给荒地,一亩荒地官府留一半,剩下的自己耕种,税务同燕城原住民一样。其他的福利待遇也同原住民一样。
房屋都是一口人补贴一两银子,来年从税收里面逐年扣除。缓解了那些流民的居住安置问题。
虽然说银子不多,不过对于流民来说,能够有个遮风挡雨的窝棚他们就知足,何况是一口人两银子的房屋补贴了。活命大恩。
这样的政令一处,对于那些流民来说,简直就是一条生路。索性战乱不多,流民也不多,不然燕城非得乱起来不可。不过即便是如此,燕城境内诸城的人口也是猛增。开出来的荒地更是猛增。
燕城针对于安置落户居民的政策一则一则的颁布下来,燕城内外有条不紊的把城门口的窝棚给迁移走了。
这一项项的举措,让在燕城看热闹的学子们再次为惊叹。流民越多,是不是燕城的人口越多,燕城的土地也越多。
按照城门口流民的数量来说,是不是每日燕城开出来的荒地都在增加,别说税收的粮食,就是光开荒之后,官府的粮仓那就是一笔可观大的数量呢,
再想到燕城大米的产量。这么雄厚的实力,燕城主就是没有想法,外人都已经要给按上点想法了。
就因为这点意料之外的事情,燕少城主给媳妇的惊喜一拖再拖。
第 688 章
恋耽美
第 688 章
从春末到秋收,也不过是两个季节不到的时候,对于乔木来说,就是儿子从会翻身到会爬了,更加闹腾不好带了。
对于燕城来说,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燕城上下卯足了劲头,从科学论,到大米,在到丰收节,折腾出来的小高潮此起彼伏,让本是过来这里只是看看,探探风头的学子文士包括商团们,愣是到了八月都没能走出燕城。
书信友人在这里的见识与盛况,当然了最后总是要说上一句,闻名不如见面,盼与君在燕城相聚。
燕城在他们眼皮子底下的变化太惊奇了。没见过这种翻天覆地的力量。所以大家一起来见证奇迹吧。
长期驻留燕城,就要考虑居住的问题,至于说落脚安家这等事,需要考虑考虑,不过有个固定的临时住所那是有必要的。
名士风流要保持,经济角度也要考虑。
燕城在小半年的时间内,涌入如此众多的人群,虽说安置问题还算是稳妥。可客栈的费用,一直居高不下那也是事实。
就在大家想要看看,燕城到底还有什么底牌,燕城的高等学院到底有何魅力。里面到底要教导学子们什么东西的时候,燕城又推出了新的政令。
但凡在燕城落户购置田产的人家,可以同燕城当地人家的子女一样,享受免费到学堂就读一年的福利待遇。
对只有一年。不过燕城把这免费一年之内的教导课程表都在布告里面贴出来了。
里面有最基本的识字,人数,以及少城主新退出的简单运算。
其中竟然还有一门兴趣课,每日一个时辰。学生们若是有精力,学院里面有在各个领域比较有名气的先生在这一个时辰里面讲述一些专业领域的知识,经验。
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这些专业领域里面小有成就的先生们,别具一格,有当官的,有世家子弟,有名儒,有游侠,这些都不算什么,竟然还有跑堂的,掌柜的,大铁的,买豆腐的,等等不一。
别说这些学子们,就是乔木看到这条布告的时候,都被惊奇到了。这是把高级学堂里面的东西搬过来了吗。话说燕城有这么多的先生吗。难怪连打铁买豆腐的都算上了。
不得不说,燕阳这厮脑子好用,这到底是怎么想的,要走行行出状元的路线吗。
这样广撒网的网罗各行各业的人才,燕少城主可真是好胃口。
想到燕少城主每日雷打不动的搂着自家的笔记本写写画画的样子,乔木都觉得或许不该给这人看这么多的东西,这也太能够活学活用了。
也是人家燕城主能豁得出去地方让儿子折腾。
乔木想过上一二十年说不得在这里能看到个现代场景呢。照着燕少城主这个吸收进度不是不可能的。
唯一让乔木安慰的就是,经过一个季度的努力,她的庄子就要竣工了。这个时候配合着这则政令,没准他乔木能发一笔横财。
不过为了燕阳,乔木也没想坐地起价,房价弄得那么贵,回头把人给吓跑了。没准燕阳会找她拼命的。所以多少挣点就好。
乔木可是比谁都明白,燕阳这段时间满脑子都是怎么把这些人,把这些得用的人留在燕城的呢。作为内子,自己不帮忙就算了,总不能扯后腿。
燕城处处生机,大道上走着的人里面,十个总有两三个是在打听居所的,是在询问官府的布告真实性的。就像风一样,这样的布告很快就传的沸沸扬扬。
这则布告颁发之后,最最蠢蠢欲动的就是那些经济稍好些,还没有能力让孩子上学的人家,若是能够到燕城落户,没准子孙就能换个活法。
可以说这则政令颁布下去以后,整个大齐都是震动的。平头百姓一辈子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若是有可能谁愿意自家子孙祖祖辈辈的做泥腿子呀。
所以但凡有经济条件能够到燕城的人家,心里都要活泛活泛。谁没点想法呀。即便是没有迁居之意,也挡不住他们嘴巴上扯扯不是。一时间街头巷尾说的都是这个。
尤其是同燕城临边的几座城池变动最大。也就是人口流失最多。距离燕城太近,迁移方便,而且政令如何也最是知根知底。能不动吗。
燕少城主也没想到,当初燕城主的本意是,那些学子们若是留在燕城,房子免费送的。
可为了自家媳妇的庄子,房屋买卖,燕少城主私心,转弯的把政令变成如今这样。本也就是用来留住那些学子商户们的。
谁承想,政令颁布下去不过月余,来燕城最多的竟然是流民同临近城池迁移过来的农户。
看来贫民百姓对学识的向往更加的重视。
迁移来的人家就算了,大多是有能力建房或者购买田地的,那些流民就比较不好办了。
百姓来燕城官府落户,宁可没有屋子凭租而居。亦或者落户以后,说是在亲戚家居住的,其实就是在燕城随便找个地方弄个临时的窝棚的都有。
对于那些流民来说,在哪都一样,可不就有了如今燕城城门外随处都有临时窝棚的场景吗。
对于这群人来说,购买房屋肯定是没有能力的。不过当初政令颁布的时候说的是在燕城落户购置田产。对于燕氏父子来说,人就代表着希望,将来,这些投奔你来的,哪怕是流民也不能让人冷了心。
要说这事还是很让人烦恼的,不过对于燕城来说,最缺的就是人,不管什么人都缺,地广人稀吗。
燕城放不下,那不是还有境内的其他城池呢吗。看到大米的收成,燕城主一狠心,紧紧裤腰带就把这些人给收编了。
政令不变,凡在燕城落户的人家,都享受免费入学一年的政令,只要是燕城境内的城池俱都如此。要知道燕城的这种官学已经在境内各个城池都设立了。
师傅都是现成的,高级学堂里面那些学子,不是都要到下面去讲学的吗。
所以大家不用大老远的奔走到燕城来了,就近城池就可安置。
对于流民官府还给荒地,一亩荒地官府留一半,剩下的自己耕种,税务同燕城原住民一样。其他的福利待遇也同原住民一样。
房屋都是一口人补贴一两银子,来年从税收里面逐年扣除。缓解了那些流民的居住安置问题。
虽然说银子不多,不过对于流民来说,能够有个遮风挡雨的窝棚他们就知足,何况是一口人两银子的房屋补贴了。活命大恩。
这样的政令一处,对于那些流民来说,简直就是一条生路。索性战乱不多,流民也不多,不然燕城非得乱起来不可。不过即便是如此,燕城境内诸城的人口也是猛增。开出来的荒地更是猛增。
燕城针对于安置落户居民的政策一则一则的颁布下来,燕城内外有条不紊的把城门口的窝棚给迁移走了。
这一项项的举措,让在燕城看热闹的学子们再次为惊叹。流民越多,是不是燕城的人口越多,燕城的土地也越多。
按照城门口流民的数量来说,是不是每日燕城开出来的荒地都在增加,别说税收的粮食,就是光开荒之后,官府的粮仓那就是一笔可观大的数量呢,
再想到燕城大米的产量。这么雄厚的实力,燕城主就是没有想法,外人都已经要给按上点想法了。
就因为这点意料之外的事情,燕少城主给媳妇的惊喜一拖再拖。
第 688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