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为长生[重生] 作者:谢亦
也要重新安置。”
朱定北略觉无奈地捏了捏鼻梁,告饶道:“阿爷你先别生气,我话不是还没说完嘛。”
老侯爷看着他不说话了。
朱定北咳了一声,正色道:“窦长东一事咱们暂且搁置不谈,就说,这军制该如何改,阿爷可有线索?”
朱定北的确像听一听他阿爷的想法,他半生军伍,很多事情比他看得更透。
朱定北会第一时间想到军制上,并非他深谋远虑道如此程度,而是前世就因为荆州驻军出了一件大岔子,让贞元皇帝气愤到大动干戈。大靖二十州的驻军一一被探查过去,查出的纰漏差点让贞元皇帝吐了几碗血。
那时候,朝廷也大肆主张修军制,可那些改革却让大靖军力好生乱了一阵子,外敌更趁乱几次起战,把大靖打得个措手不及,回防无力。
如此再三,贞元皇帝只好退让,只杀了几个罪责深重的将领,加大了监军制度,其他还是只能延续旧制。
就算是现在,贞元皇帝要对军制有动作,又岂是那么容易的。各大驻军都已经有自己的一方势力,联合起来抵制新政,朝廷根本拿他们没办法。
老侯爷细思,心里也不由生出一丝凉意。
他到底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对军制改革他是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可针对眼下时局如何着手改革却是毫无头绪。
他不由看向朱定北,出声道:“乖孙儿,你是不是也想过了?”
朱定北动了动手指,把心中想说的话忍住了,苦笑道:“阿爷,您太看得起孙儿了。”
老侯爷一想也是,孙儿才几岁大,若是对军制都有一番见解了,那还是孩子吗?
他想了想,道:“其实阿爷之前在凉州驻军时,私底下琢磨过这件事。”
老侯爷娓娓道来:“要彻底将军制改头换面却是异想天开,阿爷能想到的只有三件事:改动监军,加派更多人,每月回禀军况,此其一。其二,中郎将及都尉调防,三五年将这批人调换驻地,往后便是这些人做主将,实在不该让他们过早在一地扎根经营。这第三件么,便是兵权。”
说到兵权,老侯爷脸色有了些变化,但还是讲自己心中最真实的想法说了出来。
“咱们大靖将领手中握的兵权过大了。军印虎符分掌于两位将军手中,虽则合二为一才可调遣一师之军。可这两位主将看了彼此老脸十几年,有再多冲突,但彼此合作的时候更多。若有心做点什么,威胁就太大了。这虎符,或许由陛下收回,更好。”
他也曾是朱家军的主帅,手掌百万兵权,说到分权之事有些不甘心,但却是实实在在地为大靖的未来打算。
朱定北看着老侯爷出神,他没想到阿爷那么早以前就意识到了这一点,甚至连交还兵权都考虑过了。
老侯爷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看我干啥?你阿爷是那种恋栈权势的人吗?对咱们大靖有利的事,才是朱家人该想的事。”
朱定北不给面子地笑出声来,对老侯爷的大义凛然他当然相信,但到底人都有私心,哪有话说出来的那么简单。
“阿爷深明大义,是我大靖的福气。不过,旁的人可就没这么想得开了。”朱定北不客气地点明:“如果州府里的驻军联合起来抵制新政推行,这事就已经败了一半。再则,咱们大靖军心不稳,那匈奴羌族都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定有一场乱战,到时候为了对敌,这新政的成算又少了三分。”
“阿爷,您说这剩下的两分可行,陛下能否坚持呢?”
“这……”
“若是不能坚持,那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要动手,您说是也不是?”
听了这话,老侯爷虎了脸:“就算一次不成,难道皇室会就此放过任凭别人军权坐大?那就还有第二次第三次,最终也得改服帖喽。既然早晚都要来这么一遭,那还不如趁早。”
他说着,微顿了顿,“既然要做,何不趁匈奴内乱时发起呢?”
朱定北笑起来,他在提起这个话之前,就已经想到了老侯爷的选择。
这也是朱家军,朱家人必做的选择。
“窦长东的事情却是是揭开此事的良机,但却不能操之过急。这件事,还得阿爹仔细谋划,还是看他如何说吧。”
老侯爷点头道:“是该如此。”
他现在也不过是荣养在京的镇北侯爷,军中的事,该如何做得放手给儿子。皇帝陛下,也绝不愿他插手。
在老侯爷派人将窦长东所犯之事与军政一事密信送往鲜卑府后不多时,爷孙俩便收到朱振梁的信笺。
请教如何对付匈奴胡尔朵。
第79章 养虎为患
第七十九章
老侯爷受到战鹰信笺,一看就乐了。
“知父莫若子,好啊,原来你们父子俩却是想到一处去了。”老侯爷高兴地直笑,心中大感后继有人。
他老了,才退下来两年对战局的敏锐却变得迟钝许多,此次匈奴王死后他竟是一时没想起胡尔朵来,还好儿子和孙子不像他这是糊涂老头。
朱定北也笑,心中却明白这其中少不得古军师的慧眼。
他没点破,而是道:“阿爹已经对胡尔朵下过手了,结果不如人意,真要等到胡尔朵露面主持匈奴大局的时候动手,怕是比现在更难。”
老侯爷烧了信笺,想也不想道:“难也要做,这老妖婆是留不得了。”
朱定北没接话,老侯爷等了一会儿,这才发现他的异样。
他不解,“长生,你在想胡尔朵?”
朱定北犹豫了半晌,还是把心里的话和老侯爷说了:“阿爷,自古有言此消彼长。没了胡尔朵,匈奴会乱,会弱一段时间。咱们的气势也会因此大涨,说不定能趁势将匈奴的几个部落收入囊中,可也仅此而已。鲜卑府尚且百废待兴,徙民刚刚入驻,得了这几个部落也不过是个添头,而且后面治理的麻烦更多。”
“真到那个地步,匈奴势必拼死反扑,届时,只会比胡尔朵安定匈奴后再对敌的情况更不利。”
老侯爷先前还没摸不着头脑,等回过味来,不由脸色一变。
他张了张口,沉静了一会儿脾气,才出声问道:“你不同意杀胡尔朵?”
他的语气完全算不得询问了。
朱定北知道自己的想法与阿爷阿爹都背道而驰,内里的私心更会让他们不悦,但还是整理了话头,答道:“不错。”
“阿爷,杀与不杀胡尔朵,从大局上看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咱们就算真把匈奴攻占下来,朝廷也没那个本事将它消化为己有。”朱定北直言,“匈奴子民与鲜卑不同,他们从鲜卑部族中分离出来自立门户,往年对鲜卑下手就如同对大靖下手,他们的野心和不逊,比鲜卑族民更强烈。”
“哪怕一时将他们打怕了,也绝对打不服。不花上三五十年,匈奴成不了大靖的州府。”
他说着,不由分神打量了下老侯爷的脸色,见他神情沉肃,顿了顿,接着说道:
“况且,咱们现在计划军政改制,何不各退一步,留两方各自休养生息的时机?若是真把他们惹急了,趁机联合羌族打入境内,别说改换军政,要应付他们就损失惨重。”
老侯爷见他说完了,才出声:“长生说的确实在理,原本,一国之事也不会因为某一个人就如何。”
朱定北听他这样说,才略略松了一口气。
“既如此,阿爷也赞同我的做法,对么?”
老侯爷不答反问:“长生,你跟我说实话。你不主张杀胡尔朵,是不想匈奴就此势弱,想要以战养兵。是不是?”
朱定北脸上的表情一僵,微微撑大眼睛,有些无措地看着老侯爷。
老侯爷的说辞太客气了,朱定北这分明是想给朱家军留后路。军制改动,陛下下手最重的还不是朱家军?若是没有匈奴的后顾之忧,朱家军在鲜卑府的地位也随之一落千丈。真到那一步,陛下恐怕第一个想要夺朱家军的军权。
以战养兵,匈奴越强大,朱家军的地位就越稳固,皇室也不得不倚重朱家。
可这样做,无异于大逆不道。
老侯爷懂朱定北的私心,可……不免心中生起凉意。
他没想到,孙儿对皇室如此凉薄,甚至不惜给大靖留出一头猛虎来,也要保全朱家军。
老侯爷只觉喉咙发干,面对孙儿一点也不觉得羞愧,只是担心自己的反应的神情,心中也生出一些忐忑来。
“长生,你为何……”
为何怎样,他却又说不明白了。
到底是什么,让长生对皇帝如此忌惮,违背朱家的祖训。
朱家儿郎一生最重的便是一个忠。
忠于大靖,忠于家国,忠于皇室。
他们考虑的从来都应该是对大靖有利的事,而不该为自身地位权柄做出如此抉择。
朱定北咬了咬牙,冷声道:“阿爷,我若说我这样做,不是为了朱家手握的军权,你可信我?”
老侯爷没有半点犹豫,便道:“阿爷当然相信你。只是,你的心思太重了,就算没战打了,皇室不需要我们,我们卸甲归田就是,难道皇帝还会连活路也不给我们留吗?”
是,他不会。
朱定北眼中闪过一丝狠戾。
前世到底是怎么走到那一步,朱定北死了又活了一遭,却还是没想明白。
朱家军秉承祖训,就算手中权势过大,他们也从来没有留恋过权势,为什么皇帝会绝情到不言罪不招降就屠尽朱家满门?
他想不明白啊。
可既然前世他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朱定北丝毫不怀疑,贞元皇帝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他暗自平复心中翻滚的情绪,低眸掩藏眼中的戾气,低声道:“如今有了这个世袭的一品军侯,想要退隐,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何况,没了匈奴的威胁,军方必定会被皇室削权。长此以往,重文轻武,大靖又能走到哪一步?”
“水至清则无鱼,若真的安逸了,咱们大靖也就只能走到那一步了。”
他说着,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将心中滞塞的情绪一并发泄出来。
老侯爷闻言,怔了半晌。
“你这孩子……就是想得太多了。”
他重重地揉了揉孙儿的脑袋,有些心疼他思虑过度。
长生说的对,今时不同往日,若没有朱家军,一品军侯又如何?
正是镇北侯府成了皇室宗亲重臣,想要像以前一样抽身而退,却是不可能了。
“也罢,老虎爪子不磨,久了连树叶都割不破。等到大靖有那个本事将匈奴收为己有,自然也有后人争雄,却不是咱们爷俩该想的事了。”
这话,是同意了。
朱定北愣了下,而后笑起来,重重地点了点头。
老侯爷却不准备就此放过此事,他已经看出孙儿偏激的苗头自然不敢轻视,便拿了话,要朱定北每日练拳之外,誊抄朱家祖训和家谱送到他书房里来。
朱定北自然答应。
老夫人刚听到消息的时候,还吓了一跳,私下找了管家来问是否长生犯了错,才会被老侯爷如此重罚。
恋耽美
也要重新安置。”
朱定北略觉无奈地捏了捏鼻梁,告饶道:“阿爷你先别生气,我话不是还没说完嘛。”
老侯爷看着他不说话了。
朱定北咳了一声,正色道:“窦长东一事咱们暂且搁置不谈,就说,这军制该如何改,阿爷可有线索?”
朱定北的确像听一听他阿爷的想法,他半生军伍,很多事情比他看得更透。
朱定北会第一时间想到军制上,并非他深谋远虑道如此程度,而是前世就因为荆州驻军出了一件大岔子,让贞元皇帝气愤到大动干戈。大靖二十州的驻军一一被探查过去,查出的纰漏差点让贞元皇帝吐了几碗血。
那时候,朝廷也大肆主张修军制,可那些改革却让大靖军力好生乱了一阵子,外敌更趁乱几次起战,把大靖打得个措手不及,回防无力。
如此再三,贞元皇帝只好退让,只杀了几个罪责深重的将领,加大了监军制度,其他还是只能延续旧制。
就算是现在,贞元皇帝要对军制有动作,又岂是那么容易的。各大驻军都已经有自己的一方势力,联合起来抵制新政,朝廷根本拿他们没办法。
老侯爷细思,心里也不由生出一丝凉意。
他到底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对军制改革他是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可针对眼下时局如何着手改革却是毫无头绪。
他不由看向朱定北,出声道:“乖孙儿,你是不是也想过了?”
朱定北动了动手指,把心中想说的话忍住了,苦笑道:“阿爷,您太看得起孙儿了。”
老侯爷一想也是,孙儿才几岁大,若是对军制都有一番见解了,那还是孩子吗?
他想了想,道:“其实阿爷之前在凉州驻军时,私底下琢磨过这件事。”
老侯爷娓娓道来:“要彻底将军制改头换面却是异想天开,阿爷能想到的只有三件事:改动监军,加派更多人,每月回禀军况,此其一。其二,中郎将及都尉调防,三五年将这批人调换驻地,往后便是这些人做主将,实在不该让他们过早在一地扎根经营。这第三件么,便是兵权。”
说到兵权,老侯爷脸色有了些变化,但还是讲自己心中最真实的想法说了出来。
“咱们大靖将领手中握的兵权过大了。军印虎符分掌于两位将军手中,虽则合二为一才可调遣一师之军。可这两位主将看了彼此老脸十几年,有再多冲突,但彼此合作的时候更多。若有心做点什么,威胁就太大了。这虎符,或许由陛下收回,更好。”
他也曾是朱家军的主帅,手掌百万兵权,说到分权之事有些不甘心,但却是实实在在地为大靖的未来打算。
朱定北看着老侯爷出神,他没想到阿爷那么早以前就意识到了这一点,甚至连交还兵权都考虑过了。
老侯爷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看我干啥?你阿爷是那种恋栈权势的人吗?对咱们大靖有利的事,才是朱家人该想的事。”
朱定北不给面子地笑出声来,对老侯爷的大义凛然他当然相信,但到底人都有私心,哪有话说出来的那么简单。
“阿爷深明大义,是我大靖的福气。不过,旁的人可就没这么想得开了。”朱定北不客气地点明:“如果州府里的驻军联合起来抵制新政推行,这事就已经败了一半。再则,咱们大靖军心不稳,那匈奴羌族都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定有一场乱战,到时候为了对敌,这新政的成算又少了三分。”
“阿爷,您说这剩下的两分可行,陛下能否坚持呢?”
“这……”
“若是不能坚持,那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要动手,您说是也不是?”
听了这话,老侯爷虎了脸:“就算一次不成,难道皇室会就此放过任凭别人军权坐大?那就还有第二次第三次,最终也得改服帖喽。既然早晚都要来这么一遭,那还不如趁早。”
他说着,微顿了顿,“既然要做,何不趁匈奴内乱时发起呢?”
朱定北笑起来,他在提起这个话之前,就已经想到了老侯爷的选择。
这也是朱家军,朱家人必做的选择。
“窦长东的事情却是是揭开此事的良机,但却不能操之过急。这件事,还得阿爹仔细谋划,还是看他如何说吧。”
老侯爷点头道:“是该如此。”
他现在也不过是荣养在京的镇北侯爷,军中的事,该如何做得放手给儿子。皇帝陛下,也绝不愿他插手。
在老侯爷派人将窦长东所犯之事与军政一事密信送往鲜卑府后不多时,爷孙俩便收到朱振梁的信笺。
请教如何对付匈奴胡尔朵。
第79章 养虎为患
第七十九章
老侯爷受到战鹰信笺,一看就乐了。
“知父莫若子,好啊,原来你们父子俩却是想到一处去了。”老侯爷高兴地直笑,心中大感后继有人。
他老了,才退下来两年对战局的敏锐却变得迟钝许多,此次匈奴王死后他竟是一时没想起胡尔朵来,还好儿子和孙子不像他这是糊涂老头。
朱定北也笑,心中却明白这其中少不得古军师的慧眼。
他没点破,而是道:“阿爹已经对胡尔朵下过手了,结果不如人意,真要等到胡尔朵露面主持匈奴大局的时候动手,怕是比现在更难。”
老侯爷烧了信笺,想也不想道:“难也要做,这老妖婆是留不得了。”
朱定北没接话,老侯爷等了一会儿,这才发现他的异样。
他不解,“长生,你在想胡尔朵?”
朱定北犹豫了半晌,还是把心里的话和老侯爷说了:“阿爷,自古有言此消彼长。没了胡尔朵,匈奴会乱,会弱一段时间。咱们的气势也会因此大涨,说不定能趁势将匈奴的几个部落收入囊中,可也仅此而已。鲜卑府尚且百废待兴,徙民刚刚入驻,得了这几个部落也不过是个添头,而且后面治理的麻烦更多。”
“真到那个地步,匈奴势必拼死反扑,届时,只会比胡尔朵安定匈奴后再对敌的情况更不利。”
老侯爷先前还没摸不着头脑,等回过味来,不由脸色一变。
他张了张口,沉静了一会儿脾气,才出声问道:“你不同意杀胡尔朵?”
他的语气完全算不得询问了。
朱定北知道自己的想法与阿爷阿爹都背道而驰,内里的私心更会让他们不悦,但还是整理了话头,答道:“不错。”
“阿爷,杀与不杀胡尔朵,从大局上看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咱们就算真把匈奴攻占下来,朝廷也没那个本事将它消化为己有。”朱定北直言,“匈奴子民与鲜卑不同,他们从鲜卑部族中分离出来自立门户,往年对鲜卑下手就如同对大靖下手,他们的野心和不逊,比鲜卑族民更强烈。”
“哪怕一时将他们打怕了,也绝对打不服。不花上三五十年,匈奴成不了大靖的州府。”
他说着,不由分神打量了下老侯爷的脸色,见他神情沉肃,顿了顿,接着说道:
“况且,咱们现在计划军政改制,何不各退一步,留两方各自休养生息的时机?若是真把他们惹急了,趁机联合羌族打入境内,别说改换军政,要应付他们就损失惨重。”
老侯爷见他说完了,才出声:“长生说的确实在理,原本,一国之事也不会因为某一个人就如何。”
朱定北听他这样说,才略略松了一口气。
“既如此,阿爷也赞同我的做法,对么?”
老侯爷不答反问:“长生,你跟我说实话。你不主张杀胡尔朵,是不想匈奴就此势弱,想要以战养兵。是不是?”
朱定北脸上的表情一僵,微微撑大眼睛,有些无措地看着老侯爷。
老侯爷的说辞太客气了,朱定北这分明是想给朱家军留后路。军制改动,陛下下手最重的还不是朱家军?若是没有匈奴的后顾之忧,朱家军在鲜卑府的地位也随之一落千丈。真到那一步,陛下恐怕第一个想要夺朱家军的军权。
以战养兵,匈奴越强大,朱家军的地位就越稳固,皇室也不得不倚重朱家。
可这样做,无异于大逆不道。
老侯爷懂朱定北的私心,可……不免心中生起凉意。
他没想到,孙儿对皇室如此凉薄,甚至不惜给大靖留出一头猛虎来,也要保全朱家军。
老侯爷只觉喉咙发干,面对孙儿一点也不觉得羞愧,只是担心自己的反应的神情,心中也生出一些忐忑来。
“长生,你为何……”
为何怎样,他却又说不明白了。
到底是什么,让长生对皇帝如此忌惮,违背朱家的祖训。
朱家儿郎一生最重的便是一个忠。
忠于大靖,忠于家国,忠于皇室。
他们考虑的从来都应该是对大靖有利的事,而不该为自身地位权柄做出如此抉择。
朱定北咬了咬牙,冷声道:“阿爷,我若说我这样做,不是为了朱家手握的军权,你可信我?”
老侯爷没有半点犹豫,便道:“阿爷当然相信你。只是,你的心思太重了,就算没战打了,皇室不需要我们,我们卸甲归田就是,难道皇帝还会连活路也不给我们留吗?”
是,他不会。
朱定北眼中闪过一丝狠戾。
前世到底是怎么走到那一步,朱定北死了又活了一遭,却还是没想明白。
朱家军秉承祖训,就算手中权势过大,他们也从来没有留恋过权势,为什么皇帝会绝情到不言罪不招降就屠尽朱家满门?
他想不明白啊。
可既然前世他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朱定北丝毫不怀疑,贞元皇帝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他暗自平复心中翻滚的情绪,低眸掩藏眼中的戾气,低声道:“如今有了这个世袭的一品军侯,想要退隐,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何况,没了匈奴的威胁,军方必定会被皇室削权。长此以往,重文轻武,大靖又能走到哪一步?”
“水至清则无鱼,若真的安逸了,咱们大靖也就只能走到那一步了。”
他说着,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将心中滞塞的情绪一并发泄出来。
老侯爷闻言,怔了半晌。
“你这孩子……就是想得太多了。”
他重重地揉了揉孙儿的脑袋,有些心疼他思虑过度。
长生说的对,今时不同往日,若没有朱家军,一品军侯又如何?
正是镇北侯府成了皇室宗亲重臣,想要像以前一样抽身而退,却是不可能了。
“也罢,老虎爪子不磨,久了连树叶都割不破。等到大靖有那个本事将匈奴收为己有,自然也有后人争雄,却不是咱们爷俩该想的事了。”
这话,是同意了。
朱定北愣了下,而后笑起来,重重地点了点头。
老侯爷却不准备就此放过此事,他已经看出孙儿偏激的苗头自然不敢轻视,便拿了话,要朱定北每日练拳之外,誊抄朱家祖训和家谱送到他书房里来。
朱定北自然答应。
老夫人刚听到消息的时候,还吓了一跳,私下找了管家来问是否长生犯了错,才会被老侯爷如此重罚。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