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1
[红楼钗黛]咸猪手,蟹黄酒 作者:司晨客
分卷阅读181
[红楼钗黛]咸猪手,蟹黄酒 作者:司晨客
分卷阅读181
了,自然而然惹那坐在龙椅上的人厌恶忌惮,这种厌恶,是她再小心翼翼、挖空心思地讨好都没有用的。故而只能趁着两位圣人尚在的时候,早早给自己谋求后路。她想着发展海上贸易,正是为自己谋的后路。意在赚够了钱,跑到个小国,女扮男装,隐居起来,好享福过日子。可是,出海的事情才刚刚开始,不晓得商队猴年马月才能回来,此时若是她宫里头的靠山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只怕一切都会泡汤。
宝钗度其气色,趁机在一旁说:“听闻两位圣人和皇太妃娘娘都是得了痰症。可巧我有个堂弟,他母亲也是得了这种病,前几日有个女先生给治好了。公主殿下莫如试上一试?”
宝钗此语也是费尽了斟酌。其实论情理,她和宝琴的关系更近一些。之所以说是堂弟的母亲,把宝琴刻意撇清了去,是因为知道这长公主殿下素来有些不妥的毛病,最爱年轻美貌的女子,风流花心之名,传得很远,再被京城里那一起子盼着她倒霉的贵妇们编排,被她看上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故而隐去宝琴,只说薛蝌。
长公主听了,略略来了些精神,正欲说话间,她旁边那受宠的大侍女桑落已经冷冷说道:“宫中御医妙手尚无济于事的,你荐一个女先生来,又能派什么用场?难道你竟不知道,这荐人入宫,是要担大干系的,若治得不好时,莫说你我,就是长公主殿下,也要吃罪责。你只管把这些事都放到一边,专心致志替公主殿下打理生意就好。”
宝钗听桑落如此说,只得赔笑应了。顷刻韩奇诸人到来,各自跟长公主见礼。长公主随即命人赐了宴。直至午后告辞之时,宝钗带了莺儿小红正要离开,那韩奇突然追了上来,在后头叫道:“薛大姑娘请留步。”
宝钗只得停下脚步,问他何事时,韩奇便道:“这几日京城里传得沸沸扬扬,都说令堂大人急于嫁女,竟是挑都不挑,连傅家那等续弦,都忙不迭拿来说事,多有为姑娘抱不平者。并非在下冒昧,只想提上一句,从前在下所议之事,姑娘考虑得如何了。”
其实这就是变相的提亲了。虽说不合礼法,但是经了薛姨妈那么一闹,礼法不礼法的,也就全成笑话了。韩奇的意思,宝钗自然明白,只要宝钗说声愿意,他这边再遣了人上薛家提亲,再不会有那傅家的续弦、换亲之事困扰宝钗了。
宝钗当面为答,一直回到家中,待到无人之时,莺儿终于按捺不住说道:“姑娘,其实韩爷的提议,大有道理……”
宝钗心中烦恼,看了她一眼,勉强打趣道:“怎么,难道莺儿看上他了?”
宝钗若出嫁时,小红是不是陪嫁还要斟酌,莺儿一家却是她一定会带去的。而莺儿,也是最有可能成为通房大丫头的人选。这些事情,早在许多年前,阖家尽知,故而宝钗才这般打趣,实际上却是不想提起这事了。
“姑娘!”莺儿果然羞红了脸,一脸娇嗔,不再说下去了。
但是小红却是来了劲:“姑娘请恕奴婢直言。韩爷确是良配。姑娘此时内忧外困,尽人皆知,姑娘的亲生母亲一意看姑娘不顺眼,想打发姑娘出门,她是当家主母,难道姑娘还能赖在家里头,一辈子不嫁人不成?便是姑娘有意如此,只怕这家里却也容不得。既然早晚都是要嫁,姑娘也并无什么青目之人,不若就嫁与韩爷,未尝不是一段好姻缘。”
宝钗摇头:“他的盘算我也知道。无非是看着我是个持家的好手,想图个安稳罢了。绝非真的有什么情弊。”
小红着急道:“虽是如此说,但是也未尝不是一条可行之路。”
宝钗却只是摇头。她也知道韩奇此时的提议,无非是盘算着她相夫教子,必是一把好手,况且又跟他合作做生意,账目上也爽利,便想着娶回家当个贤内助。世间男子便是这般自由,娶正妻的时候,只管娶妻娶贤,自己喜欢哪个寒门小户的女子,只管纳了当妾室,甚至养在外面,成就所谓的妻妾和睦之道。宝钗原本也是看透了的,并没有什么不甘,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十分抗拒起这种模式来。前世里直到她黯然死去的时候,韩家尚未败落,本来也不失为一个好去处,只是她却感到很是厌倦,不想再把个人荣辱前程,和完全没有感情的夫家牵扯在一处。
此事因宝钗的抗拒,只得暂时按下。这日宝钗正在铺子里看账,掌柜的却匆匆进来说:“有位冯公子前来拜访。”宝钗想了半天,想不起来是谁。待到那冯公子进了厅堂,莺儿陪着宝钗在屏风后头看了这么一看,突然就惊叫道:“这不是金陵城的那位冯渊冯公子吗?怎么跑到京城来了?”
宝钗这次回过神来。这位冯渊冯公子,是昔年同她哥哥薛蟠一起抢香菱的乡绅之家的公子,守着些薄产度日。因和薛蟠的一场争执,宝钗被金锁里的声音提醒,及时赶到救了他,从此就被他纠缠不放,甚至还攀了亲戚,宝钗都搬来京城住了,每每还逢年过节遣了婆子来京城中请安,也不怕自家的产业撑不起每年来京的盘缠。
其实,对于冯渊心里头的打算,宝钗也是略摸有数的。大概是色迷心窍,缠上了她的意思。从前她对这种纠缠,恨不得敬而远之,但是近日被薛姨妈逼迫,急于寻找一门出路,突然就觉得,或许嫁给冯渊,也是个不错的主意?
冯渊和韩奇家不同。前者只是无权无势的小乡绅,容易拿捏,后者却是钟鸣鼎食之家的嫡子,纵使薛家全盛之时,她嫁进去也算是高嫁,处处受制于人自不必说。最妙在冯渊父母双亡,人口简单,从此便是她养着他也无妨,反而更好拿捏。如此对于宝钗来说,只不过是花些银子,买个已婚妇人的身份,出来走动也容易罢了。
打发冯渊走后,宝钗就去孙穆家中,把心里的打算和师父说了。孙穆先是叹息道:“你母亲怎就糊涂如此,逼得女儿到这种地步?”姚静止不住地义愤填膺,就想冲出去寻薛姨妈理论,幸好有刘姥姥、香菱等人拦了下来。孙穆的老姐妹赵芳也一旁,替宝钗筹谋了半晌,方道:“这等的人家,若宝钗不愿与他同房时,使银子替他纳几房美妾,为他家开枝散叶,只怕他也是愿意的。全当破财消灾,买个门口罢了。”
此话一出,众人无不叹息,却又不好再反对什么。独孙穆迟疑着:“既是要嫁时,我劝你嫁韩家。下嫁什么小乡绅之子,这若是传了出去,还不定他们怎么说,于你名声上也不好听。”
宝钗苦笑道:“还能怎么说,最多编排我和姓冯的从前
分卷阅读181
分卷阅读181
分卷阅读181
[红楼钗黛]咸猪手,蟹黄酒 作者:司晨客
分卷阅读181
了,自然而然惹那坐在龙椅上的人厌恶忌惮,这种厌恶,是她再小心翼翼、挖空心思地讨好都没有用的。故而只能趁着两位圣人尚在的时候,早早给自己谋求后路。她想着发展海上贸易,正是为自己谋的后路。意在赚够了钱,跑到个小国,女扮男装,隐居起来,好享福过日子。可是,出海的事情才刚刚开始,不晓得商队猴年马月才能回来,此时若是她宫里头的靠山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只怕一切都会泡汤。
宝钗度其气色,趁机在一旁说:“听闻两位圣人和皇太妃娘娘都是得了痰症。可巧我有个堂弟,他母亲也是得了这种病,前几日有个女先生给治好了。公主殿下莫如试上一试?”
宝钗此语也是费尽了斟酌。其实论情理,她和宝琴的关系更近一些。之所以说是堂弟的母亲,把宝琴刻意撇清了去,是因为知道这长公主殿下素来有些不妥的毛病,最爱年轻美貌的女子,风流花心之名,传得很远,再被京城里那一起子盼着她倒霉的贵妇们编排,被她看上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故而隐去宝琴,只说薛蝌。
长公主听了,略略来了些精神,正欲说话间,她旁边那受宠的大侍女桑落已经冷冷说道:“宫中御医妙手尚无济于事的,你荐一个女先生来,又能派什么用场?难道你竟不知道,这荐人入宫,是要担大干系的,若治得不好时,莫说你我,就是长公主殿下,也要吃罪责。你只管把这些事都放到一边,专心致志替公主殿下打理生意就好。”
宝钗听桑落如此说,只得赔笑应了。顷刻韩奇诸人到来,各自跟长公主见礼。长公主随即命人赐了宴。直至午后告辞之时,宝钗带了莺儿小红正要离开,那韩奇突然追了上来,在后头叫道:“薛大姑娘请留步。”
宝钗只得停下脚步,问他何事时,韩奇便道:“这几日京城里传得沸沸扬扬,都说令堂大人急于嫁女,竟是挑都不挑,连傅家那等续弦,都忙不迭拿来说事,多有为姑娘抱不平者。并非在下冒昧,只想提上一句,从前在下所议之事,姑娘考虑得如何了。”
其实这就是变相的提亲了。虽说不合礼法,但是经了薛姨妈那么一闹,礼法不礼法的,也就全成笑话了。韩奇的意思,宝钗自然明白,只要宝钗说声愿意,他这边再遣了人上薛家提亲,再不会有那傅家的续弦、换亲之事困扰宝钗了。
宝钗当面为答,一直回到家中,待到无人之时,莺儿终于按捺不住说道:“姑娘,其实韩爷的提议,大有道理……”
宝钗心中烦恼,看了她一眼,勉强打趣道:“怎么,难道莺儿看上他了?”
宝钗若出嫁时,小红是不是陪嫁还要斟酌,莺儿一家却是她一定会带去的。而莺儿,也是最有可能成为通房大丫头的人选。这些事情,早在许多年前,阖家尽知,故而宝钗才这般打趣,实际上却是不想提起这事了。
“姑娘!”莺儿果然羞红了脸,一脸娇嗔,不再说下去了。
但是小红却是来了劲:“姑娘请恕奴婢直言。韩爷确是良配。姑娘此时内忧外困,尽人皆知,姑娘的亲生母亲一意看姑娘不顺眼,想打发姑娘出门,她是当家主母,难道姑娘还能赖在家里头,一辈子不嫁人不成?便是姑娘有意如此,只怕这家里却也容不得。既然早晚都是要嫁,姑娘也并无什么青目之人,不若就嫁与韩爷,未尝不是一段好姻缘。”
宝钗摇头:“他的盘算我也知道。无非是看着我是个持家的好手,想图个安稳罢了。绝非真的有什么情弊。”
小红着急道:“虽是如此说,但是也未尝不是一条可行之路。”
宝钗却只是摇头。她也知道韩奇此时的提议,无非是盘算着她相夫教子,必是一把好手,况且又跟他合作做生意,账目上也爽利,便想着娶回家当个贤内助。世间男子便是这般自由,娶正妻的时候,只管娶妻娶贤,自己喜欢哪个寒门小户的女子,只管纳了当妾室,甚至养在外面,成就所谓的妻妾和睦之道。宝钗原本也是看透了的,并没有什么不甘,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十分抗拒起这种模式来。前世里直到她黯然死去的时候,韩家尚未败落,本来也不失为一个好去处,只是她却感到很是厌倦,不想再把个人荣辱前程,和完全没有感情的夫家牵扯在一处。
此事因宝钗的抗拒,只得暂时按下。这日宝钗正在铺子里看账,掌柜的却匆匆进来说:“有位冯公子前来拜访。”宝钗想了半天,想不起来是谁。待到那冯公子进了厅堂,莺儿陪着宝钗在屏风后头看了这么一看,突然就惊叫道:“这不是金陵城的那位冯渊冯公子吗?怎么跑到京城来了?”
宝钗这次回过神来。这位冯渊冯公子,是昔年同她哥哥薛蟠一起抢香菱的乡绅之家的公子,守着些薄产度日。因和薛蟠的一场争执,宝钗被金锁里的声音提醒,及时赶到救了他,从此就被他纠缠不放,甚至还攀了亲戚,宝钗都搬来京城住了,每每还逢年过节遣了婆子来京城中请安,也不怕自家的产业撑不起每年来京的盘缠。
其实,对于冯渊心里头的打算,宝钗也是略摸有数的。大概是色迷心窍,缠上了她的意思。从前她对这种纠缠,恨不得敬而远之,但是近日被薛姨妈逼迫,急于寻找一门出路,突然就觉得,或许嫁给冯渊,也是个不错的主意?
冯渊和韩奇家不同。前者只是无权无势的小乡绅,容易拿捏,后者却是钟鸣鼎食之家的嫡子,纵使薛家全盛之时,她嫁进去也算是高嫁,处处受制于人自不必说。最妙在冯渊父母双亡,人口简单,从此便是她养着他也无妨,反而更好拿捏。如此对于宝钗来说,只不过是花些银子,买个已婚妇人的身份,出来走动也容易罢了。
打发冯渊走后,宝钗就去孙穆家中,把心里的打算和师父说了。孙穆先是叹息道:“你母亲怎就糊涂如此,逼得女儿到这种地步?”姚静止不住地义愤填膺,就想冲出去寻薛姨妈理论,幸好有刘姥姥、香菱等人拦了下来。孙穆的老姐妹赵芳也一旁,替宝钗筹谋了半晌,方道:“这等的人家,若宝钗不愿与他同房时,使银子替他纳几房美妾,为他家开枝散叶,只怕他也是愿意的。全当破财消灾,买个门口罢了。”
此话一出,众人无不叹息,却又不好再反对什么。独孙穆迟疑着:“既是要嫁时,我劝你嫁韩家。下嫁什么小乡绅之子,这若是传了出去,还不定他们怎么说,于你名声上也不好听。”
宝钗苦笑道:“还能怎么说,最多编排我和姓冯的从前
分卷阅读181
分卷阅读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