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
华盛顿国家广场。
从上午开始,广场的四周就站满了全副武装的白人警察,数量众多,竟是将这个占地面积巨大的广场围了起来。
因为从早上开始,就陆陆续续有黑人来此,他们都会带着一点面包或饼干,进了广场后就找地方安静地坐了下来,开始等待。
时间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黑人越聚越多,其中也参杂了一些白人,但是很少。
到了中午时分,这个历来就作为米国重大示威游行演说重要场地的广场竟是站满了人,挤得水泄不通!
一张张黝黑的脸庞,带着满是期盼的神情张望着前方的演讲台。
与此同时,广场边缘处围着的白人警察也更多了,统统全副武装。
米国大大小小新闻媒体的记者也纷纷到场。
这一幕,让很多不知情的其他国家的游客都非常咤异,纷纷打听之后才知道,原来这些黑人在等着他们的教父马丁。
下午一点半的时候。
一名老人在几名黑人的护送下缓缓走上演讲台。
黝黑粗糙的皮肤,黑白相杂的短发,脸上的每一道皱纹都蓄满了这个种族的忧患和不幸。
但他的神情却是兴奋而又激动的。
“教父!”
“教父!教父!!”
“教父!”
“教父请告诉我该怎么做!”
“教父!教父!”
他一上台,一露面,顿时,整个广场响起巨大的欢呼与呐喊,声势浩大,远远地传了开去。
见此。周围的白人警察神情微微紧张,下意识地握了握腰间的枪支。
……
不远处的白宫。
听着远处隐隐传来的声响,正在办公的白人总统微微停手。旋即若无其事地继续低头办公。
“这老家伙的演讲一向就只能煽动那些黑人而已,不足为虑。”
……
附近的一家酒店。
某高层房间中。一女子放下手里的望远镜,咋舌道:“你这是要把米国捅个窟窿出来吗?”
她身后站着的年轻人笑了笑,没有说话。
女子道:“如果米国总统知道,让你产生这种想法的源头,竟是那些出版社和格莱美的话,他恐怕把他们全部枪毙的心思都要有了。”
……
“今天,我高兴地同大家一起参加这次将成为我国历史上为争取自由而举行的最伟大的示威集会。
150年前,一位伟大的米国人——今天我们就站在他象征性的身影下——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这项重要法令的颁布。对于千百万灼烤于非正义残焰中的黑奴,犹如带来希望之光的硕大灯塔,恰似结束漫漫长夜禁锢的欢畅黎明。
然而150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
……”
附近的某家酒店里。
虽说华盛顿国家广场上的演讲,音响放得很大,但在这儿显然是听不清的。
不过,这倒也没事,因为有很多媒体进行了实况转播。
电视上,老人正进行着慷慨激昂的演说,镜头拉近。对他的那双眼睛给予了特写——这是叶予这一生所见过的最让他震撼的眼睛。
沧桑,愤怒,悲哀。期盼,渴求,怜悯,疲惫……
有人说,人只要活得久了,经历得多了,就会变得无悲无喜。
但显然,对这个老人而言,无悲无喜是一种奢侈。
或许。就是因为这双眼睛,米国的黑人才至今没有倒下。
叶予忍不住轻轻叹了口气。
他把《i-have-a-dream》稍加修改后交给这世界的米国黑人“非暴力反抗”教父马丁。是有私心的。
米国的巨头出版社及其背后站着的公司堵住了米国的出版渠道,想要逼叶予跟他们合作。而他和格莱美之间极其激烈的矛盾冲突更是让出版渠道一事雪上加霜,因为连从音乐领域借道这一步棋都没法走了。
而这事让那些出版社喜出望外,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又多了一个重要的筹码。
格莱美颁奖典礼后,那些出版社马上就找上门来,说可以帮叶予牵线搭桥,去跟格莱美道个歉,服个软,做出点赔偿,然后双方握手言和,条件则是要压低叶予的稿酬比例。
看着那些人得意中又带着讥讽,仿佛吃定自己的神情,叶予二话不说就让人把他们赶了出去。
米国出版社想要压榨叶予,他们提出的合作方式,叶予根本不可能同意!至于在格莱美上做的事情,叶予也一点都不后悔!
出版社的封锁?格莱美的封锁?说我绕不开这两道封锁?
我为何要绕开!
我只要让我的影响力远远凌驾于他们之上就行了!
或许还有其他方法,但这是叶予想到的最直接,最粗暴,一旦成功,也绝对是最有效,成本也最低的方法!
这家伙狂起来狂到没边,把米国捅个窟窿什么的,有什么不敢的?!
而这就是他把《i-have-a-dream》稍加修改后交给马丁的最初原因!
但现在,看着那双眼睛,叶予突然想要帮他们一把。
……
“……
如果米国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那么,这对米国来说,将是致命伤。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2017年并不意味着斗争的结束,而是开始。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黑人得不到公民的基本权利,米国就不可能有安宁或平静,正义的光明的一天不到来,叛乱的旋风就将继续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
……”
广场上,很多新闻记者听着听着就觉得不对劲了!
与在场的绝大多数人相比,从事新闻工作的他们对语言和文字更加敏感!
以往,作为米国黑人“非暴力反抗”教父的马丁演讲时不是这样说的。
因为信奉且推崇“非暴力反抗”,以前的他说起话来更软,更加偏向于安抚黑人,想要和米国政府进行谈判,有些类似于请愿!
然而,今天却明显不一样了!
虽然依旧是“非暴力反抗”,但却展现出了巨大的决心和强硬的态度!
这是以往所没有的!
——(未完待续。)
华盛顿国家广场。
从上午开始,广场的四周就站满了全副武装的白人警察,数量众多,竟是将这个占地面积巨大的广场围了起来。
因为从早上开始,就陆陆续续有黑人来此,他们都会带着一点面包或饼干,进了广场后就找地方安静地坐了下来,开始等待。
时间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黑人越聚越多,其中也参杂了一些白人,但是很少。
到了中午时分,这个历来就作为米国重大示威游行演说重要场地的广场竟是站满了人,挤得水泄不通!
一张张黝黑的脸庞,带着满是期盼的神情张望着前方的演讲台。
与此同时,广场边缘处围着的白人警察也更多了,统统全副武装。
米国大大小小新闻媒体的记者也纷纷到场。
这一幕,让很多不知情的其他国家的游客都非常咤异,纷纷打听之后才知道,原来这些黑人在等着他们的教父马丁。
下午一点半的时候。
一名老人在几名黑人的护送下缓缓走上演讲台。
黝黑粗糙的皮肤,黑白相杂的短发,脸上的每一道皱纹都蓄满了这个种族的忧患和不幸。
但他的神情却是兴奋而又激动的。
“教父!”
“教父!教父!!”
“教父!”
“教父请告诉我该怎么做!”
“教父!教父!”
他一上台,一露面,顿时,整个广场响起巨大的欢呼与呐喊,声势浩大,远远地传了开去。
见此。周围的白人警察神情微微紧张,下意识地握了握腰间的枪支。
……
不远处的白宫。
听着远处隐隐传来的声响,正在办公的白人总统微微停手。旋即若无其事地继续低头办公。
“这老家伙的演讲一向就只能煽动那些黑人而已,不足为虑。”
……
附近的一家酒店。
某高层房间中。一女子放下手里的望远镜,咋舌道:“你这是要把米国捅个窟窿出来吗?”
她身后站着的年轻人笑了笑,没有说话。
女子道:“如果米国总统知道,让你产生这种想法的源头,竟是那些出版社和格莱美的话,他恐怕把他们全部枪毙的心思都要有了。”
……
“今天,我高兴地同大家一起参加这次将成为我国历史上为争取自由而举行的最伟大的示威集会。
150年前,一位伟大的米国人——今天我们就站在他象征性的身影下——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这项重要法令的颁布。对于千百万灼烤于非正义残焰中的黑奴,犹如带来希望之光的硕大灯塔,恰似结束漫漫长夜禁锢的欢畅黎明。
然而150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
……”
附近的某家酒店里。
虽说华盛顿国家广场上的演讲,音响放得很大,但在这儿显然是听不清的。
不过,这倒也没事,因为有很多媒体进行了实况转播。
电视上,老人正进行着慷慨激昂的演说,镜头拉近。对他的那双眼睛给予了特写——这是叶予这一生所见过的最让他震撼的眼睛。
沧桑,愤怒,悲哀。期盼,渴求,怜悯,疲惫……
有人说,人只要活得久了,经历得多了,就会变得无悲无喜。
但显然,对这个老人而言,无悲无喜是一种奢侈。
或许。就是因为这双眼睛,米国的黑人才至今没有倒下。
叶予忍不住轻轻叹了口气。
他把《i-have-a-dream》稍加修改后交给这世界的米国黑人“非暴力反抗”教父马丁。是有私心的。
米国的巨头出版社及其背后站着的公司堵住了米国的出版渠道,想要逼叶予跟他们合作。而他和格莱美之间极其激烈的矛盾冲突更是让出版渠道一事雪上加霜,因为连从音乐领域借道这一步棋都没法走了。
而这事让那些出版社喜出望外,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又多了一个重要的筹码。
格莱美颁奖典礼后,那些出版社马上就找上门来,说可以帮叶予牵线搭桥,去跟格莱美道个歉,服个软,做出点赔偿,然后双方握手言和,条件则是要压低叶予的稿酬比例。
看着那些人得意中又带着讥讽,仿佛吃定自己的神情,叶予二话不说就让人把他们赶了出去。
米国出版社想要压榨叶予,他们提出的合作方式,叶予根本不可能同意!至于在格莱美上做的事情,叶予也一点都不后悔!
出版社的封锁?格莱美的封锁?说我绕不开这两道封锁?
我为何要绕开!
我只要让我的影响力远远凌驾于他们之上就行了!
或许还有其他方法,但这是叶予想到的最直接,最粗暴,一旦成功,也绝对是最有效,成本也最低的方法!
这家伙狂起来狂到没边,把米国捅个窟窿什么的,有什么不敢的?!
而这就是他把《i-have-a-dream》稍加修改后交给马丁的最初原因!
但现在,看着那双眼睛,叶予突然想要帮他们一把。
……
“……
如果米国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那么,这对米国来说,将是致命伤。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2017年并不意味着斗争的结束,而是开始。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黑人得不到公民的基本权利,米国就不可能有安宁或平静,正义的光明的一天不到来,叛乱的旋风就将继续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
……”
广场上,很多新闻记者听着听着就觉得不对劲了!
与在场的绝大多数人相比,从事新闻工作的他们对语言和文字更加敏感!
以往,作为米国黑人“非暴力反抗”教父的马丁演讲时不是这样说的。
因为信奉且推崇“非暴力反抗”,以前的他说起话来更软,更加偏向于安抚黑人,想要和米国政府进行谈判,有些类似于请愿!
然而,今天却明显不一样了!
虽然依旧是“非暴力反抗”,但却展现出了巨大的决心和强硬的态度!
这是以往所没有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