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万户侯 作者:高月
第 400 章
“陛下,边令诚回来了,在门外候旨!”他见李隆基似乎没有听见,又低声重复了一遍。
“哦!”来!”
片刻,边令诚战战兢兢走了进来,双膝跪倒,向李隆基重重磕了三个头,“奴才特来向皇上领罪!”
他是在昨日赶回长安,他是监军,只管监视大将是否有异心,而对作战部署并不干涉,但对高仙芝这一仗的评价大大超出了他的职责范围,将他的调兵遣将,甚至排兵布阵都狠狠批了一番,尤其是高仙芝纵兵洗劫仓库一事,更是用浓墨渲染,可报告交出后他心中又忐忑起来,如果皇上责问他为何不早报,又该如何回答。
李隆基眼皮一抬,瞥了一眼他道:“先不要说罪,朕来问你,你在报告中
本有获胜的机会,胜机从何而来?”
“陛下,奴才以为,此战败就败在高仙芝用兵迟疑不决、举棋不定上,奴才曾劝他要么一鼓作气和叛军决战,要么出奇兵绕过叛军偷袭洛阳,逼叛军回援,从而衔尾追击,便可大败叛军,可高仙芝却说叛军骑兵机动,回避不战之意是在拖垮唐军,所以以不动来应动,待敌军疲乏自然会退军,这样,战机一次次失去,最后焉能不败?”
“那他纵兵洗劫陕州仓禀,你为何不早报?”
—
边令诚心中一沉,他最担心的事情终于来了,他迟迟不报自然是他想趁机勒索高仙芝,结果被高仙芝一直拖到大战前,最后回绝了他,可这怎么能说,边令诚情急之下,连连磕头道:“陛下。此事奴才有私心,不敢隐瞒陛下!”
“什么私心?讲来!”李隆基已经坐起身来,他盯着边令诚,目光严厉。
“陛下,奴才也曾听信高仙芝之言,以为纵兵抢掠可能激发士气,从大局考虑,奴才便替他隐瞒了,但当叛军夜袭唐营,那些士兵为保抢来的财物。个个争先逃命,导致大军不战而溃。奴才才意识到,高仙芝犯下了大错。所以才晚报了。”
说罢,边令诚连连磕头请罪,李隆基却阴沉着脸,慢慢翻阅边令诚的报告。眼中若有所思,沉默了片刻,他淡淡说道:“朕听说楚王因病才将兵权移交给高仙芝,可有此事?”
边令诚一愣,李豫一直便呆在潼关,他从未听说他生了病。边令诚抬起头刚要回答。忽然发现高力士向他使了个眼色。他猛然醒悟,连忙答道:“楚王殿下确实是生了病。奴才曾劝他回长安静养,他却说将士在前方浴血,他一点小病并不碍事,奴才好生景仰!”
李隆基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他将边令诚的奏折扔还给他,道:“这本折子还给你,连同楚王生病之事,再写一本来!”
可就在他抬手的一瞬间,高力士突然发现,在那本折子的最后一页,李隆基早已写上了两个触目惊心大字:“皆斩!”
等李隆基出去更衣回来,他忽然发现桌上又多了一本奏折,看了看,竟是李清写来的折子,他不由微微一愣,不解向高力士望去,高力士连忙禀道:“这是李清下午派人送来,老奴见陛下疲惫,不忍让陛下太操劳,本想明日再上呈,可现在陛下精神颇好,便斗胆拿了出来,请陛下恕罪!“
李隆基笑了笑,“你关心朕,朕怎会怪你!”
说罢,他坐下随手拾起奏折,细细阅读,渐渐,他的目光变得明亮起来。
“臣闻唐军新败,不胜忧虑,但潼关不失,又感苍天佑我大唐,臣以为安禄山洛阳篡逆,彰显其狼子野心,已令天下人共愤,又使臣看到了转机,现唐军虽败,但关中仍有带甲士不下十万,只要用其之长,避其之短,逆势未必不能扭转,臣特献三策,以供陛下参考。
一、潼关天险,乃关中门户,臣建议可选大将率重兵镇守,当拒关不出,切不可与敌争长短,如此可保京师不失。
二、史思明大军南下,河东必然空虚,臣建议可由朔方军东出井,攻打太原,随即转攻河北,直取安禄山老巢。
三、安禄山虽篡逆,但大唐民心犹在,臣建议陛下向天下下诏,号召大唐士民共戮国贼,可择勇者重赏之,以激励天下人士气。
“好策!”李隆基禁不住拍案而起,他兴奋对高力士道:“李侍郎能在朕最危难之时献此良策,足见其忠于大唐之心,朕欣慰之极”
高力士见李隆基喜悦之情溢于颜表,便趁热打铁道:“既然李侍郎能出此良策,他必有应对之法,陛下为何不召他来替高仙芝?”
李隆基点头笑道:“朕也正有此意!”
他快步走到案前,提笔便要在李清的奏折上批示,忽然他似想到了什么,又将笔放了下来,淡淡一笑道:“此事待朕再考虑考虑。”
高力士暗暗一叹,李隆基必然是发现了这封奏折的漏洞,知道李清此时已不在安西。
雨依然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天已经黑尽,此时尚不到关城门时间,但街上没有一个行人,安禄山造反之初,长安市民并未将它放在心上,但唐军大败的消息传来后,长安立刻人心惶惶,米价暴涨,只几天时间,一斗米已涨到五百文,因陕州粮库皆被焚毁,漕运断绝,军粮也开始吃紧,李隆基下旨从蜀中调米,粮商趁机囤积,米价再次大幅上扬,斗米竟值千钱,朝廷也无力进行平仓。
在这种情况下,开始有人举家迁移躲避兵灾,或迁往蜀中,或迁往陇右,甚至迁往遥远的安西。
雨越下越大,三十步外视线已经模糊,这时。一阵马蹄声由远而
朱雀大街上奔驰,渐渐一辆马车出现在雨中,数百簇拥,马车在丰乐坊一拐,便驶进了坊门。
这是杨国忠的马车,他要去的方是哥舒翰的宅子,马车内,杨国忠目光闪烁不定,似乎在想着什么?嘴角不时露出一丝得意笑容。
唐军大败。对所有人都是噩耗,惟独对他杨国忠是件喜事。这样一来李豫难辞其咎,在群情激愤之下。皇上未必再敢冒这个风险强行立他为储。
昨日,三十三位亲王及嗣王联名上书反对立皇孙为储,甚至太庙也走水示警,这是一个好兆头。让杨国忠在即将绝望之时,忽然看到了转机。
而今晚,他要取得左相哥舒翰支持,在朝臣中掀起一场‘追究兵败责任,反对楚王立储’上书运动。
马车在哥舒翰的府门前缓缓停了下来,哥舒翰早听到消息。亲自出来迎接。说来也奇怪。自哥舒翰任左相之后,他足病竟神奇般好了。不仅能跑,而且还能饮酒,可以拼却一醉!
“杨相国要来也不先说一声,若哥舒有事出门怎么办?”
哥舒翰一面埋怨,一面搭上杨国忠的肩膀,语气亲昵之极,杨国忠被他搂得浑身不自在,只得干笑一声道:“这么大的雨,我想左相应该是呆在家里喝酒,不会外出。”
哥舒翰仰天大笑,“是极!是极!既然猜出来了,那杨相国必须得与哥舒同醉,今晚就别走了。”
杨国忠吓了一跳,赶忙回绝道:“今晚我有要事来和左相商量,不能喝酒!”
“那喝一小杯也无妨!”
半个时辰后,面红耳赤的杨国忠被扶到哥舒翰书房,他一屁股坐下,随手端起茶碗一饮而尽,这才长长出了一口气道:“哥舒相国的酒量,国忠是见识了,下此再不能上当!”
“杨相国也是好酒量,哥舒佩服!”
虽这样说,但哥舒翰的脸上却半点酒意也没有,他也端起茶碗,细细吮吸,目光却在偷偷打量杨国忠,猜测他今晚来用意。
“酒喝完了,也该说正事了。”杨国忠打了个酒嗝,只觉心跳得厉害,他闭上眼睛等了一会儿才道:“这次唐军兵败,三十万大军竟被十万叛军击败,我以为应追究主帅的责任。”
本来应该小心翼翼试探着说出话,此时却随口说出,哥舒翰心中一阵冷笑,他已经明白杨国忠今晚来目了,自己是左相,他要反对李豫立储,必须要得到自己支持。
坦率说,哥舒翰也并不希望李豫立储,他支持的是永王李璘,但李璘一直被庆王李琮压制,没有了出头机会,但李琮被赐死后,又使哥舒翰看到了李璘希望,两人随即商议如何争取东宫,但还没等他们商议出一个结果来,皇太孙忽然被封为楚王,立储意图异常明显。
可随即李豫又被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率军东征安禄山,就在所有人都认为这是李隆基为加强楚王权力而作的举动时,哥舒翰却知道此事必将给李豫立储带来变数。
果然,唐军大败,声讨李豫的呼声再次高起,哥舒翰便在等待着机会,今天,杨国忠终于上门了。
第 400 章
恋耽美
第 400 章
“陛下,边令诚回来了,在门外候旨!”他见李隆基似乎没有听见,又低声重复了一遍。
“哦!”来!”
片刻,边令诚战战兢兢走了进来,双膝跪倒,向李隆基重重磕了三个头,“奴才特来向皇上领罪!”
他是在昨日赶回长安,他是监军,只管监视大将是否有异心,而对作战部署并不干涉,但对高仙芝这一仗的评价大大超出了他的职责范围,将他的调兵遣将,甚至排兵布阵都狠狠批了一番,尤其是高仙芝纵兵洗劫仓库一事,更是用浓墨渲染,可报告交出后他心中又忐忑起来,如果皇上责问他为何不早报,又该如何回答。
李隆基眼皮一抬,瞥了一眼他道:“先不要说罪,朕来问你,你在报告中
本有获胜的机会,胜机从何而来?”
“陛下,奴才以为,此战败就败在高仙芝用兵迟疑不决、举棋不定上,奴才曾劝他要么一鼓作气和叛军决战,要么出奇兵绕过叛军偷袭洛阳,逼叛军回援,从而衔尾追击,便可大败叛军,可高仙芝却说叛军骑兵机动,回避不战之意是在拖垮唐军,所以以不动来应动,待敌军疲乏自然会退军,这样,战机一次次失去,最后焉能不败?”
“那他纵兵洗劫陕州仓禀,你为何不早报?”
—
边令诚心中一沉,他最担心的事情终于来了,他迟迟不报自然是他想趁机勒索高仙芝,结果被高仙芝一直拖到大战前,最后回绝了他,可这怎么能说,边令诚情急之下,连连磕头道:“陛下。此事奴才有私心,不敢隐瞒陛下!”
“什么私心?讲来!”李隆基已经坐起身来,他盯着边令诚,目光严厉。
“陛下,奴才也曾听信高仙芝之言,以为纵兵抢掠可能激发士气,从大局考虑,奴才便替他隐瞒了,但当叛军夜袭唐营,那些士兵为保抢来的财物。个个争先逃命,导致大军不战而溃。奴才才意识到,高仙芝犯下了大错。所以才晚报了。”
说罢,边令诚连连磕头请罪,李隆基却阴沉着脸,慢慢翻阅边令诚的报告。眼中若有所思,沉默了片刻,他淡淡说道:“朕听说楚王因病才将兵权移交给高仙芝,可有此事?”
边令诚一愣,李豫一直便呆在潼关,他从未听说他生了病。边令诚抬起头刚要回答。忽然发现高力士向他使了个眼色。他猛然醒悟,连忙答道:“楚王殿下确实是生了病。奴才曾劝他回长安静养,他却说将士在前方浴血,他一点小病并不碍事,奴才好生景仰!”
李隆基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他将边令诚的奏折扔还给他,道:“这本折子还给你,连同楚王生病之事,再写一本来!”
可就在他抬手的一瞬间,高力士突然发现,在那本折子的最后一页,李隆基早已写上了两个触目惊心大字:“皆斩!”
等李隆基出去更衣回来,他忽然发现桌上又多了一本奏折,看了看,竟是李清写来的折子,他不由微微一愣,不解向高力士望去,高力士连忙禀道:“这是李清下午派人送来,老奴见陛下疲惫,不忍让陛下太操劳,本想明日再上呈,可现在陛下精神颇好,便斗胆拿了出来,请陛下恕罪!“
李隆基笑了笑,“你关心朕,朕怎会怪你!”
说罢,他坐下随手拾起奏折,细细阅读,渐渐,他的目光变得明亮起来。
“臣闻唐军新败,不胜忧虑,但潼关不失,又感苍天佑我大唐,臣以为安禄山洛阳篡逆,彰显其狼子野心,已令天下人共愤,又使臣看到了转机,现唐军虽败,但关中仍有带甲士不下十万,只要用其之长,避其之短,逆势未必不能扭转,臣特献三策,以供陛下参考。
一、潼关天险,乃关中门户,臣建议可选大将率重兵镇守,当拒关不出,切不可与敌争长短,如此可保京师不失。
二、史思明大军南下,河东必然空虚,臣建议可由朔方军东出井,攻打太原,随即转攻河北,直取安禄山老巢。
三、安禄山虽篡逆,但大唐民心犹在,臣建议陛下向天下下诏,号召大唐士民共戮国贼,可择勇者重赏之,以激励天下人士气。
“好策!”李隆基禁不住拍案而起,他兴奋对高力士道:“李侍郎能在朕最危难之时献此良策,足见其忠于大唐之心,朕欣慰之极”
高力士见李隆基喜悦之情溢于颜表,便趁热打铁道:“既然李侍郎能出此良策,他必有应对之法,陛下为何不召他来替高仙芝?”
李隆基点头笑道:“朕也正有此意!”
他快步走到案前,提笔便要在李清的奏折上批示,忽然他似想到了什么,又将笔放了下来,淡淡一笑道:“此事待朕再考虑考虑。”
高力士暗暗一叹,李隆基必然是发现了这封奏折的漏洞,知道李清此时已不在安西。
雨依然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天已经黑尽,此时尚不到关城门时间,但街上没有一个行人,安禄山造反之初,长安市民并未将它放在心上,但唐军大败的消息传来后,长安立刻人心惶惶,米价暴涨,只几天时间,一斗米已涨到五百文,因陕州粮库皆被焚毁,漕运断绝,军粮也开始吃紧,李隆基下旨从蜀中调米,粮商趁机囤积,米价再次大幅上扬,斗米竟值千钱,朝廷也无力进行平仓。
在这种情况下,开始有人举家迁移躲避兵灾,或迁往蜀中,或迁往陇右,甚至迁往遥远的安西。
雨越下越大,三十步外视线已经模糊,这时。一阵马蹄声由远而
朱雀大街上奔驰,渐渐一辆马车出现在雨中,数百簇拥,马车在丰乐坊一拐,便驶进了坊门。
这是杨国忠的马车,他要去的方是哥舒翰的宅子,马车内,杨国忠目光闪烁不定,似乎在想着什么?嘴角不时露出一丝得意笑容。
唐军大败。对所有人都是噩耗,惟独对他杨国忠是件喜事。这样一来李豫难辞其咎,在群情激愤之下。皇上未必再敢冒这个风险强行立他为储。
昨日,三十三位亲王及嗣王联名上书反对立皇孙为储,甚至太庙也走水示警,这是一个好兆头。让杨国忠在即将绝望之时,忽然看到了转机。
而今晚,他要取得左相哥舒翰支持,在朝臣中掀起一场‘追究兵败责任,反对楚王立储’上书运动。
马车在哥舒翰的府门前缓缓停了下来,哥舒翰早听到消息。亲自出来迎接。说来也奇怪。自哥舒翰任左相之后,他足病竟神奇般好了。不仅能跑,而且还能饮酒,可以拼却一醉!
“杨相国要来也不先说一声,若哥舒有事出门怎么办?”
哥舒翰一面埋怨,一面搭上杨国忠的肩膀,语气亲昵之极,杨国忠被他搂得浑身不自在,只得干笑一声道:“这么大的雨,我想左相应该是呆在家里喝酒,不会外出。”
哥舒翰仰天大笑,“是极!是极!既然猜出来了,那杨相国必须得与哥舒同醉,今晚就别走了。”
杨国忠吓了一跳,赶忙回绝道:“今晚我有要事来和左相商量,不能喝酒!”
“那喝一小杯也无妨!”
半个时辰后,面红耳赤的杨国忠被扶到哥舒翰书房,他一屁股坐下,随手端起茶碗一饮而尽,这才长长出了一口气道:“哥舒相国的酒量,国忠是见识了,下此再不能上当!”
“杨相国也是好酒量,哥舒佩服!”
虽这样说,但哥舒翰的脸上却半点酒意也没有,他也端起茶碗,细细吮吸,目光却在偷偷打量杨国忠,猜测他今晚来用意。
“酒喝完了,也该说正事了。”杨国忠打了个酒嗝,只觉心跳得厉害,他闭上眼睛等了一会儿才道:“这次唐军兵败,三十万大军竟被十万叛军击败,我以为应追究主帅的责任。”
本来应该小心翼翼试探着说出话,此时却随口说出,哥舒翰心中一阵冷笑,他已经明白杨国忠今晚来目了,自己是左相,他要反对李豫立储,必须要得到自己支持。
坦率说,哥舒翰也并不希望李豫立储,他支持的是永王李璘,但李璘一直被庆王李琮压制,没有了出头机会,但李琮被赐死后,又使哥舒翰看到了李璘希望,两人随即商议如何争取东宫,但还没等他们商议出一个结果来,皇太孙忽然被封为楚王,立储意图异常明显。
可随即李豫又被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率军东征安禄山,就在所有人都认为这是李隆基为加强楚王权力而作的举动时,哥舒翰却知道此事必将给李豫立储带来变数。
果然,唐军大败,声讨李豫的呼声再次高起,哥舒翰便在等待着机会,今天,杨国忠终于上门了。
第 400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