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骑 作者:虎贲中郎
【第600章】 闻密报夤夜惊雷
(感谢:书友君子柏、天马行空6668、dafasdff书友月票支持,多谢!)
——————
眼见张扬神色急躁,与此前截然不同,袁绍不禁神情微变,轻声询问道:“稚叔你这是怎么了?究竟发生何事让你如此焦虑,六神无主,难道是我军出兵方略有何不妥?”
“呃!”张扬闻声惊醒,缓缓松开攥紧的右手,随之手心里显露出一叠信帛。
随即他将信帛递给袁绍,恭声解释道:“这是刚才侍女进来奉茶时交给我的细作密报。信上说,连日来李贼之所以裹足不前,是因为他已将出征大军交付于一个名叫周瑜的将领全权接管战事。而我等派往北地郡的细作却浑然不知,还以为李贼出征受挫,战事胶着,故而一直留在朔风口大营思考破敌之策。
不承想,事实根本不是这样。西凉出征大军完全由周瑜全权掌管,一应战事都不需要事先禀报李贼,更不需要李贼亲自领兵出战。故而我等手下细作都被李贼蒙蔽了视线,一直守在朔风口大营周围,傻傻等待李贼亲赴前线领兵作战。却不料前线主将周瑜已经率领大军于青狼谷大败於夫罗蛮军,一战歼灭蛮军十余万战骑,继而势如破竹,数日间攻占大半个匈奴草原。
如今西凉军已兵临匈奴王庭,不日即可平定蛮夷,大获全胜!”
“啊!”堂内众人闻声色变,异口同声地失声惊呼。纷纷神情惊骇,满脸不可置信之色。
愕然失神之中。曹操脸色铁青地沉吟道:“怎么会这样?蛮贼於夫罗拥兵十余万,池阳城惨败之后仍有近十万大军,而后他向本初兄求助,我等又送与他十万石粮草和五十车军械。凭借这些粮草、辎重,他足可再次聚集数万战骑,重整旗鼓,与李贼相持数月毫无问题。怎么会旬日之间就惨败至此呢?”
语气稍顿,曹操怒其不争地破口大骂道:“於夫罗真是一头蠢猪!十几万大军哪。再加上战马,连人带马二十余万,就算是二十万头蠢猪,傻站在哪里不动,任由西凉军砍杀,也足可拖住西凉军半个月时间。可现在竟然如此不堪,十余万战骑竟被李贼随便派出一个籍籍无名的将领率军剿灭。真是岂有此理,愚蠢至极!”
“呀啊啊!”就在曹操大骂於夫罗愚蠢时,早已看完信帛的袁绍更是满脸狰狞,勃然大怒地厉声怒吼:“蛮贼坏我大事啊!全是一群蠢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都去死吧!气煞我也!呼呼呼———”
咬牙切齿地大骂一通之余。袁绍气得脸颊绛红,鼻息粗重如牛,张嘴急促地喘息,却仍旧是怒不可泄,一口气堵在胸口上不去下不来。难受至极。
吕布英俊的面孔此刻同样剧烈变化,一阵青一阵红。变幻莫测,最终脸上浮现出略显苍白的神色。但他没有像袁绍和曹操二人那样严重失态,破口大骂,而是满脸阴沉地若有所思,神情不由得黯淡下来。
相比从未与李利正面交战的袁绍和曹操,以及从未近距离接触过李利的张扬、许攸和荀彧等人,吕布是屋内众人之中唯一一个熟识李利的人。
此次众人秘密会面之中,曹操、袁绍、张扬和许攸等人言谈举止中俨然极度藐视李利,张嘴李贼闭口小儿,百无禁忌,肆意贬斥李利,但吕布很少咒骂李利,甚至还会尊称李利为大将军。
正所谓无知者无畏。
在吕布看来,袁绍等人未免太过自大,以至于目中无人,因为只有从未见过李利的人,才会如此大言不惭,无视李利的存在。然而真正与李利近距离接触过的人,绝对不会也不敢轻视李利,更不会出言不逊地诋毁李利。因为在吕布心里,李利是个值得尊重的对手,更是一个当世罕见的睿智霸主。可惜他吕布与李利终究不是一路人,两人都不是甘居人下之辈,且又因董卓之死结下宿怨,矛盾无法调和,今生注定是敌人,根本没有化敌为友的可能性。
然而这并不妨碍吕布对李利的敬重。或许在袁绍、曹操等人眼里,西凉李利不过是个弱冠之龄的后学末进,跟他们的儿子一般大,即使能耐再大,也不足为惧。但吕布却没有因为李利年少而轻视于他,反而对李利颇为忌惮,将其视为生平之大敌。
其实,吕布早年也像袁绍等人一样,根本没把李利放在眼里,甚至于不屑一顾。遥想当年李利晋升龙骧校尉却无实权,整天在长安城无所事事地四处游荡之时,吕布已是董卓身边的红人,初次听到李利的名字时根本没放在心上,转眼就忘了长安城还有李利这号人。直到李利外放武威郡出任太守之际,他奉命前去送行,那是他第一次与李利面对面的近距离接触。当时双方没有过多交谈,说过的话总共没有超过五句,算是匆匆一晤,点头之交,实在不值一提。
然而,就是这个被他遗忘在脑后的李利,时隔一年之后再次返回长安时却是威风八面,出尽风头,手握数万雄兵,雄踞一方,以至于董卓都不敢轻视,亲自派遣西凉军一众将领出城相迎。那次吕布谎称身体微恙,故意推脱,没有前去迎接李利进城,也正是从那一刻起,李利才算正式进入他的视线,让他记住西凉军中还有李利这么一个不可小视的实权将领。
自从李利率部回到长安之后,立即成为长安城百姓热议的焦点人物,随之更是继吕布之后成为董卓面前的红人,隐隐表现出与他分庭抗礼的架势,由此引发两人之间的明争暗斗。随后吕布与李利数次交锋,尽数落于下风。吃了大亏。然而当时他并不知道自己成为李利在西凉军立威的垫脚石,每一次斗争失利。就意味着抬高李利的声望;当灞河一战落败之后,李利在西凉军中的威望升至顶峰,俨然超越他吕布,成为西凉军中标杆式的强大存在。
这其中隐藏的深层用意,吕布一直懵懂不知,直到逃离西凉之后经陈宫点拨,他才理清头绪,恍然大悟。只可惜他明白的太晚。后知后觉,当彻底想通始末之后,已然大势已去,悔之晚矣。
回顾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吕布心里无比苦涩,耻辱、惭愧、怨恨和敬佩等思绪一股脑地涌上心头,当真是百味杂陈。冷暖自知。
按理说吕布应该对李利恨之入骨,除了耻辱仇恨,敬佩之说根本无从谈起,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实际上,吕布内心深处确实对李利颇为钦佩,从而敬重李利。这一切便源于武关城下李利信守诺言放任他率部离去而起。
纵观吕布将近二十年的征战生涯之中,从未向任何人低头认输,更不会俯首请求饶命。即使是在丁原、董卓等人面前,他不过是逢场作戏,谋求晋升之道而已。实际上并未将丁原、董卓之辈放在眼里。对他而言,认人做义父只是谋求晋升的一条捷径。说他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亦不为过。但在正面战场上,他却从未向任何人服输,因为他自身就是无敌的化身,不败的战神,没有人能在战场上将他打败。
有道是:山外青山楼外楼,一山还比一山高。
长安大战当夜,吕布率部出击非但没有救出王允和天子,反而被李利端掉郿邬,断了退路。随后吕布率部星夜逃离长安,却又被李利抄近路赶在他前面抵达武关,继而从容设伏,以致于吕布及其麾下战骑束手待毙,毫无反抗之力。
那一夜,吕布生平第一次感到绝望,感觉死亡一步步逼近,近在咫尺。而他却束手无策,以致于连拼死一战的勇气都没有,只得下马俯首认输,请求李利饶命。
那一夜,纵横沙场十余载,凭借手中方天戟、胯下赤兔马无敌于天下的战神吕布,站在李利面前俯首求饶,将左膀右臂张辽和高顺的陷阵营拱手送给李利,藉此换取自身性命。
当是时,吕布心里没有半分耻辱和惭愧,唯一的念头就是活命,除此再无所求,心无旁骛。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李利居然信守承诺,果断放他离去,并且还让他率部离开,没有再行刁难和阻拦。
正是从那一刻起,吕布对李利既有仇恨与耻辱之感,又心存敬畏。因为他真切感受到李利的强大自信和一切尽在掌中的王者胸怀,或许世人都怕他吕布,但他在李利的眼神中却看不到半分畏惧,看到的只有李利气吞山河的万丈豪情,以及无惧无畏的强者之心。而这恰恰是吕布所没有的,或者他曾经有过,但自从斩杀丁原充作晋升之礼后,他就彻底失去这份豪气冲天的胸襟和无所畏惧的强者之心。
逃亡中原之后,吕布最恨的人是李利,内心深处最敬重的人也是李利。因为他真正败给了李利,一败涂地,败得很彻底,败得口不服心服。而他之所以敬重李利,不是因为李利武艺高强以及其麾下猛将如云,而是李利胸怀博大,豪气干云,一言九鼎。武关城下那一幕,若是易地而处,吕布无论如何都不会放过李利,必定除之而后快。但李利却能心平气和地放走他,并且事后也没有派兵追杀,任由他率众离去。单凭李利这份自信和胸怀,吕布自认自己做不到,可李利却果真这么做了,并且自始至终都没有一丝悔意。
时隔两年,吕布再次与袁绍、曹操等人结盟对付李利及其麾下的西凉军。他的真正意图很简单也很单纯,就是想借助盟军之力与李利堂堂正正地大战一场,重新夺回曾经失去的尊严和自信,一雪前耻。是以他从未想过使用阴谋诡计赢得胜利,更不屑于勾结蛮夷出兵袭扰凉州,从而达到取胜的目的。但他现在从袁绍和曹操二人口中得知,蛮贼於夫罗出兵凉州竟是袁绍在背后支持,其目的就是想将西凉军拖在匈奴草原战场上不可自拔。从而给盟军创造有利战机,前后夹击攻打西凉军。一举功成。
这让吕布深感不耻,在坐之人没有谁比他更能体会匈奴蛮夷对大汉边境的危害有多大、又有多深,早年他之所以投身军旅,正是为了抵御蛮夷烧杀劫掠,立志诛灭蛮夷,为大汉开疆扩土。可惜时过境迁,他当初参军的理想如今已经渐行渐远,变得遥不可及。但他对蛮夷的仇恨从未削减半分,始终视蛮夷为生平之敌。
梳理思绪之后,吕布神色黯然地静静坐在那里,一声不吭,此前萌生的雄心壮志突然间消失殆尽,颇有意兴阑珊之感。是以他对袁绍、曹操、许攸等人破口大骂李利的骂声视若无睹,不置可否地冷眼旁观。不时眉头微皱,眼底闪过一丝鄙夷厌恶之色。
“呼———!”内堂上,除吕布之外,众人骂得口干舌燥,直到气喘嘘嘘之时方才重新落座,长吁短叹地各自平复心神。
其实屋内还有一人与吕布的心境有些相似。而他也只是象征性地出言附和,实际上并没有大肆咒骂李利。此人便是曹操的心腹谋士荀彧。
荀彧谋略深远,眼光独到,逢大事有静气,于无声处听惊雷。确有王佐之才。但他与一般谋士不同,别人都是围着主公打转。处处揣摩主上的心思,而荀彧却从不刻意迎合曹操的心思。他之所以投到曹操麾下,此后倾尽心力辅佐曹操,是因为曹操确实是一位当世少有的雄主,并且忠心汉室。
此次於夫罗联合蛮夷各部联合出兵袭扰凉州之事,荀彧事先并不知情,直到最近才听曹操提起此事。不过这件事情与曹操没有关系,完全是袁绍一手策划实施的,其目的就是为了牵制李利及其麾下的西凉军,从而为盟军创造有利战机,出其不意袭取司隶,力求一举打败西凉军。荀彧之所以笃定此事与曹操无关,是因为曹操眼下根本没有多余的钱粮支持於夫罗出兵,纵然有心也没有这份能力。
纵观中原各镇诸侯之中,惟有袁绍有此实力,而这种事情也只有袁绍能做得出来。就像他早年建议何进密召董卓、丁原等人领兵进京一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几乎什么阴招损招都能想出来,而袁绍帐下谋士之中也不缺乏这种阴损小人。最重要的是冀州钱粮充足,袁绍这个家伙近年来财大气粗,先前还曾资助吕布招兵买马,其目的就是想让吕布出兵剿灭黑山贼,由此袁绍才能剿灭于毒、李大目等数股黑山贼。
此番袁绍故技重施,暗中资助蛮贼於夫罗,促使於夫罗联合草原各部出兵袭扰凉州。只可惜蛮军本性难移,根本没有按照袁绍的真实意图行事,将出兵袭扰改为大举进犯凉州,继而招致李利亲率大军誓师北伐。只是出乎所有人预料之外的是,於夫罗麾下蛮军多达十几万战骑,实力之强大足以令中原诸侯侧目,可如此强大的兵力却被西凉军打得一败涂地,最终十几万蛮军灰飞烟灭,西凉军大获全胜。
这件事情不仅袁绍、曹操二人想不通,就连荀彧这等顶尖智者也想不明白蛮军何以惨败至此,西凉军究竟有何倚仗竟能如此轻易地歼灭十几万蛮军?
“稚叔啊,你久在司隶,与安邑大营距离颇近,消息灵通,可曾听说过这个打败於夫罗蛮军的周瑜究竟是何许人?”好不容易平复心神后,袁绍眉头紧蹙地瓮声问道。
张扬闻言后,神情茫然地摇摇头,思量着说道:“这个周瑜是何来历,我也说不清楚。只知道此人是李贼前番游历扬州时征辟的一个文士,算算时日,其人投到李贼麾下的时间至今不满三个月,资历很浅;按照西凉军以往的晋升惯例,此人根本不可能这么快就得到李贼重用,也不够资格独当一面。
但此次李贼却是一反常态,破格提拔周瑜,出征之前就授予周瑜左中郎将之职,待出征大军抵达北地郡后,又提拔周瑜担任中军副将,池阳城大胜之后周瑜便是大军主将。其后周瑜领兵秘密出击,以至于我手下的细作对此毫无察觉,直到青狼谷大胜的消息不胫而走,细作们方才后知后觉地传回密报。”
“扬州周瑜?”张扬说完话后,曹操忽然沉吟一声,眯着眼睛说道:“这个周瑜的名字听起来很耳熟,十几年前洛阳令周异膝下有一子,聪慧过人,有洛阳神童之美名,此子的名字也叫周瑜。当年我就在周异手下任职,还曾见过此子一面,那时他还是个五六岁大的孩童,却生得相貌俊美,聪明伶俐,十分喜人。难不成李贼手下的这个周瑜就是庐江周异之子?”
曹操话音未落,荀彧接声道:“主公所言不错,周瑜正是洛阳令周异之子!诸位有所不知,周瑜其人并非无名之辈,只不过他先前远在扬州,即使小有名气也传不到中原各州,是以诸位不曾耳闻。不过属下对此人倒是有所耳闻,据说其人相貌堂堂,风流倜傥,精通六艺,文武双全,尤擅音律,在荆扬二州颇有才名,更有好事之人称其‘美周郎’。”
——————————————(未完待续)
【第600章】 闻密报夤夜惊雷
【第600章】 闻密报夤夜惊雷
(感谢:书友君子柏、天马行空6668、dafasdff书友月票支持,多谢!)
——————
眼见张扬神色急躁,与此前截然不同,袁绍不禁神情微变,轻声询问道:“稚叔你这是怎么了?究竟发生何事让你如此焦虑,六神无主,难道是我军出兵方略有何不妥?”
“呃!”张扬闻声惊醒,缓缓松开攥紧的右手,随之手心里显露出一叠信帛。
随即他将信帛递给袁绍,恭声解释道:“这是刚才侍女进来奉茶时交给我的细作密报。信上说,连日来李贼之所以裹足不前,是因为他已将出征大军交付于一个名叫周瑜的将领全权接管战事。而我等派往北地郡的细作却浑然不知,还以为李贼出征受挫,战事胶着,故而一直留在朔风口大营思考破敌之策。
不承想,事实根本不是这样。西凉出征大军完全由周瑜全权掌管,一应战事都不需要事先禀报李贼,更不需要李贼亲自领兵出战。故而我等手下细作都被李贼蒙蔽了视线,一直守在朔风口大营周围,傻傻等待李贼亲赴前线领兵作战。却不料前线主将周瑜已经率领大军于青狼谷大败於夫罗蛮军,一战歼灭蛮军十余万战骑,继而势如破竹,数日间攻占大半个匈奴草原。
如今西凉军已兵临匈奴王庭,不日即可平定蛮夷,大获全胜!”
“啊!”堂内众人闻声色变,异口同声地失声惊呼。纷纷神情惊骇,满脸不可置信之色。
愕然失神之中。曹操脸色铁青地沉吟道:“怎么会这样?蛮贼於夫罗拥兵十余万,池阳城惨败之后仍有近十万大军,而后他向本初兄求助,我等又送与他十万石粮草和五十车军械。凭借这些粮草、辎重,他足可再次聚集数万战骑,重整旗鼓,与李贼相持数月毫无问题。怎么会旬日之间就惨败至此呢?”
语气稍顿,曹操怒其不争地破口大骂道:“於夫罗真是一头蠢猪!十几万大军哪。再加上战马,连人带马二十余万,就算是二十万头蠢猪,傻站在哪里不动,任由西凉军砍杀,也足可拖住西凉军半个月时间。可现在竟然如此不堪,十余万战骑竟被李贼随便派出一个籍籍无名的将领率军剿灭。真是岂有此理,愚蠢至极!”
“呀啊啊!”就在曹操大骂於夫罗愚蠢时,早已看完信帛的袁绍更是满脸狰狞,勃然大怒地厉声怒吼:“蛮贼坏我大事啊!全是一群蠢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都去死吧!气煞我也!呼呼呼———”
咬牙切齿地大骂一通之余。袁绍气得脸颊绛红,鼻息粗重如牛,张嘴急促地喘息,却仍旧是怒不可泄,一口气堵在胸口上不去下不来。难受至极。
吕布英俊的面孔此刻同样剧烈变化,一阵青一阵红。变幻莫测,最终脸上浮现出略显苍白的神色。但他没有像袁绍和曹操二人那样严重失态,破口大骂,而是满脸阴沉地若有所思,神情不由得黯淡下来。
相比从未与李利正面交战的袁绍和曹操,以及从未近距离接触过李利的张扬、许攸和荀彧等人,吕布是屋内众人之中唯一一个熟识李利的人。
此次众人秘密会面之中,曹操、袁绍、张扬和许攸等人言谈举止中俨然极度藐视李利,张嘴李贼闭口小儿,百无禁忌,肆意贬斥李利,但吕布很少咒骂李利,甚至还会尊称李利为大将军。
正所谓无知者无畏。
在吕布看来,袁绍等人未免太过自大,以至于目中无人,因为只有从未见过李利的人,才会如此大言不惭,无视李利的存在。然而真正与李利近距离接触过的人,绝对不会也不敢轻视李利,更不会出言不逊地诋毁李利。因为在吕布心里,李利是个值得尊重的对手,更是一个当世罕见的睿智霸主。可惜他吕布与李利终究不是一路人,两人都不是甘居人下之辈,且又因董卓之死结下宿怨,矛盾无法调和,今生注定是敌人,根本没有化敌为友的可能性。
然而这并不妨碍吕布对李利的敬重。或许在袁绍、曹操等人眼里,西凉李利不过是个弱冠之龄的后学末进,跟他们的儿子一般大,即使能耐再大,也不足为惧。但吕布却没有因为李利年少而轻视于他,反而对李利颇为忌惮,将其视为生平之大敌。
其实,吕布早年也像袁绍等人一样,根本没把李利放在眼里,甚至于不屑一顾。遥想当年李利晋升龙骧校尉却无实权,整天在长安城无所事事地四处游荡之时,吕布已是董卓身边的红人,初次听到李利的名字时根本没放在心上,转眼就忘了长安城还有李利这号人。直到李利外放武威郡出任太守之际,他奉命前去送行,那是他第一次与李利面对面的近距离接触。当时双方没有过多交谈,说过的话总共没有超过五句,算是匆匆一晤,点头之交,实在不值一提。
然而,就是这个被他遗忘在脑后的李利,时隔一年之后再次返回长安时却是威风八面,出尽风头,手握数万雄兵,雄踞一方,以至于董卓都不敢轻视,亲自派遣西凉军一众将领出城相迎。那次吕布谎称身体微恙,故意推脱,没有前去迎接李利进城,也正是从那一刻起,李利才算正式进入他的视线,让他记住西凉军中还有李利这么一个不可小视的实权将领。
自从李利率部回到长安之后,立即成为长安城百姓热议的焦点人物,随之更是继吕布之后成为董卓面前的红人,隐隐表现出与他分庭抗礼的架势,由此引发两人之间的明争暗斗。随后吕布与李利数次交锋,尽数落于下风。吃了大亏。然而当时他并不知道自己成为李利在西凉军立威的垫脚石,每一次斗争失利。就意味着抬高李利的声望;当灞河一战落败之后,李利在西凉军中的威望升至顶峰,俨然超越他吕布,成为西凉军中标杆式的强大存在。
这其中隐藏的深层用意,吕布一直懵懂不知,直到逃离西凉之后经陈宫点拨,他才理清头绪,恍然大悟。只可惜他明白的太晚。后知后觉,当彻底想通始末之后,已然大势已去,悔之晚矣。
回顾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吕布心里无比苦涩,耻辱、惭愧、怨恨和敬佩等思绪一股脑地涌上心头,当真是百味杂陈。冷暖自知。
按理说吕布应该对李利恨之入骨,除了耻辱仇恨,敬佩之说根本无从谈起,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实际上,吕布内心深处确实对李利颇为钦佩,从而敬重李利。这一切便源于武关城下李利信守诺言放任他率部离去而起。
纵观吕布将近二十年的征战生涯之中,从未向任何人低头认输,更不会俯首请求饶命。即使是在丁原、董卓等人面前,他不过是逢场作戏,谋求晋升之道而已。实际上并未将丁原、董卓之辈放在眼里。对他而言,认人做义父只是谋求晋升的一条捷径。说他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亦不为过。但在正面战场上,他却从未向任何人服输,因为他自身就是无敌的化身,不败的战神,没有人能在战场上将他打败。
有道是:山外青山楼外楼,一山还比一山高。
长安大战当夜,吕布率部出击非但没有救出王允和天子,反而被李利端掉郿邬,断了退路。随后吕布率部星夜逃离长安,却又被李利抄近路赶在他前面抵达武关,继而从容设伏,以致于吕布及其麾下战骑束手待毙,毫无反抗之力。
那一夜,吕布生平第一次感到绝望,感觉死亡一步步逼近,近在咫尺。而他却束手无策,以致于连拼死一战的勇气都没有,只得下马俯首认输,请求李利饶命。
那一夜,纵横沙场十余载,凭借手中方天戟、胯下赤兔马无敌于天下的战神吕布,站在李利面前俯首求饶,将左膀右臂张辽和高顺的陷阵营拱手送给李利,藉此换取自身性命。
当是时,吕布心里没有半分耻辱和惭愧,唯一的念头就是活命,除此再无所求,心无旁骛。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李利居然信守承诺,果断放他离去,并且还让他率部离开,没有再行刁难和阻拦。
正是从那一刻起,吕布对李利既有仇恨与耻辱之感,又心存敬畏。因为他真切感受到李利的强大自信和一切尽在掌中的王者胸怀,或许世人都怕他吕布,但他在李利的眼神中却看不到半分畏惧,看到的只有李利气吞山河的万丈豪情,以及无惧无畏的强者之心。而这恰恰是吕布所没有的,或者他曾经有过,但自从斩杀丁原充作晋升之礼后,他就彻底失去这份豪气冲天的胸襟和无所畏惧的强者之心。
逃亡中原之后,吕布最恨的人是李利,内心深处最敬重的人也是李利。因为他真正败给了李利,一败涂地,败得很彻底,败得口不服心服。而他之所以敬重李利,不是因为李利武艺高强以及其麾下猛将如云,而是李利胸怀博大,豪气干云,一言九鼎。武关城下那一幕,若是易地而处,吕布无论如何都不会放过李利,必定除之而后快。但李利却能心平气和地放走他,并且事后也没有派兵追杀,任由他率众离去。单凭李利这份自信和胸怀,吕布自认自己做不到,可李利却果真这么做了,并且自始至终都没有一丝悔意。
时隔两年,吕布再次与袁绍、曹操等人结盟对付李利及其麾下的西凉军。他的真正意图很简单也很单纯,就是想借助盟军之力与李利堂堂正正地大战一场,重新夺回曾经失去的尊严和自信,一雪前耻。是以他从未想过使用阴谋诡计赢得胜利,更不屑于勾结蛮夷出兵袭扰凉州,从而达到取胜的目的。但他现在从袁绍和曹操二人口中得知,蛮贼於夫罗出兵凉州竟是袁绍在背后支持,其目的就是想将西凉军拖在匈奴草原战场上不可自拔。从而给盟军创造有利战机,前后夹击攻打西凉军。一举功成。
这让吕布深感不耻,在坐之人没有谁比他更能体会匈奴蛮夷对大汉边境的危害有多大、又有多深,早年他之所以投身军旅,正是为了抵御蛮夷烧杀劫掠,立志诛灭蛮夷,为大汉开疆扩土。可惜时过境迁,他当初参军的理想如今已经渐行渐远,变得遥不可及。但他对蛮夷的仇恨从未削减半分,始终视蛮夷为生平之敌。
梳理思绪之后,吕布神色黯然地静静坐在那里,一声不吭,此前萌生的雄心壮志突然间消失殆尽,颇有意兴阑珊之感。是以他对袁绍、曹操、许攸等人破口大骂李利的骂声视若无睹,不置可否地冷眼旁观。不时眉头微皱,眼底闪过一丝鄙夷厌恶之色。
“呼———!”内堂上,除吕布之外,众人骂得口干舌燥,直到气喘嘘嘘之时方才重新落座,长吁短叹地各自平复心神。
其实屋内还有一人与吕布的心境有些相似。而他也只是象征性地出言附和,实际上并没有大肆咒骂李利。此人便是曹操的心腹谋士荀彧。
荀彧谋略深远,眼光独到,逢大事有静气,于无声处听惊雷。确有王佐之才。但他与一般谋士不同,别人都是围着主公打转。处处揣摩主上的心思,而荀彧却从不刻意迎合曹操的心思。他之所以投到曹操麾下,此后倾尽心力辅佐曹操,是因为曹操确实是一位当世少有的雄主,并且忠心汉室。
此次於夫罗联合蛮夷各部联合出兵袭扰凉州之事,荀彧事先并不知情,直到最近才听曹操提起此事。不过这件事情与曹操没有关系,完全是袁绍一手策划实施的,其目的就是为了牵制李利及其麾下的西凉军,从而为盟军创造有利战机,出其不意袭取司隶,力求一举打败西凉军。荀彧之所以笃定此事与曹操无关,是因为曹操眼下根本没有多余的钱粮支持於夫罗出兵,纵然有心也没有这份能力。
纵观中原各镇诸侯之中,惟有袁绍有此实力,而这种事情也只有袁绍能做得出来。就像他早年建议何进密召董卓、丁原等人领兵进京一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几乎什么阴招损招都能想出来,而袁绍帐下谋士之中也不缺乏这种阴损小人。最重要的是冀州钱粮充足,袁绍这个家伙近年来财大气粗,先前还曾资助吕布招兵买马,其目的就是想让吕布出兵剿灭黑山贼,由此袁绍才能剿灭于毒、李大目等数股黑山贼。
此番袁绍故技重施,暗中资助蛮贼於夫罗,促使於夫罗联合草原各部出兵袭扰凉州。只可惜蛮军本性难移,根本没有按照袁绍的真实意图行事,将出兵袭扰改为大举进犯凉州,继而招致李利亲率大军誓师北伐。只是出乎所有人预料之外的是,於夫罗麾下蛮军多达十几万战骑,实力之强大足以令中原诸侯侧目,可如此强大的兵力却被西凉军打得一败涂地,最终十几万蛮军灰飞烟灭,西凉军大获全胜。
这件事情不仅袁绍、曹操二人想不通,就连荀彧这等顶尖智者也想不明白蛮军何以惨败至此,西凉军究竟有何倚仗竟能如此轻易地歼灭十几万蛮军?
“稚叔啊,你久在司隶,与安邑大营距离颇近,消息灵通,可曾听说过这个打败於夫罗蛮军的周瑜究竟是何许人?”好不容易平复心神后,袁绍眉头紧蹙地瓮声问道。
张扬闻言后,神情茫然地摇摇头,思量着说道:“这个周瑜是何来历,我也说不清楚。只知道此人是李贼前番游历扬州时征辟的一个文士,算算时日,其人投到李贼麾下的时间至今不满三个月,资历很浅;按照西凉军以往的晋升惯例,此人根本不可能这么快就得到李贼重用,也不够资格独当一面。
但此次李贼却是一反常态,破格提拔周瑜,出征之前就授予周瑜左中郎将之职,待出征大军抵达北地郡后,又提拔周瑜担任中军副将,池阳城大胜之后周瑜便是大军主将。其后周瑜领兵秘密出击,以至于我手下的细作对此毫无察觉,直到青狼谷大胜的消息不胫而走,细作们方才后知后觉地传回密报。”
“扬州周瑜?”张扬说完话后,曹操忽然沉吟一声,眯着眼睛说道:“这个周瑜的名字听起来很耳熟,十几年前洛阳令周异膝下有一子,聪慧过人,有洛阳神童之美名,此子的名字也叫周瑜。当年我就在周异手下任职,还曾见过此子一面,那时他还是个五六岁大的孩童,却生得相貌俊美,聪明伶俐,十分喜人。难不成李贼手下的这个周瑜就是庐江周异之子?”
曹操话音未落,荀彧接声道:“主公所言不错,周瑜正是洛阳令周异之子!诸位有所不知,周瑜其人并非无名之辈,只不过他先前远在扬州,即使小有名气也传不到中原各州,是以诸位不曾耳闻。不过属下对此人倒是有所耳闻,据说其人相貌堂堂,风流倜傥,精通六艺,文武双全,尤擅音律,在荆扬二州颇有才名,更有好事之人称其‘美周郎’。”
——————————————(未完待续)
【第600章】 闻密报夤夜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