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小蝴蝶 作者:核动力战列舰
第一百零二章 新政策
公元1353年二月中旬共和的两个师的先遣部队在海南岛东边文昌市登陆,共和在行动前了解了那边的战斗形式,北方硝烟弥漫的战斗方式还没有传过来,现如今广大大地上看不到火药的爆炸,完全是血肉横飞的场面,人类手持铁质兵器对砸对砍的战斗模式。共和这只大老虎南下行动可以说是将“战火”烧到了南面。
海南岛上的黎族军队可能是在广东与何珍起义军作战时砍人砍出自信,看到北边的反贼到了自己老家门口,决定带着家中的儿郎将敌人赶下海。但是他带着两千黎兵来到共和登陆的附近,看到共和的一万人驻扎的大营以及严正的军容,心里有些没底决定先退回去,从长计议。
共和方面的主官是陆海军长,好不容易捞到一次仗打陆海是不会让机会流失的。而且这次也许是陆海几年里最后一次指挥着非本土共合军在海外领地战斗了,随着北方战争场面的不断升级。共和海外领地采用的排枪枪毙战术已经不占据优势,或许在武器方面击发枪的射速精度射程方面还有大量的优势,但是共合军要单单和北方其他势力装备着共和外贸型后膛燧发枪相斗,伤亡率虽然低但是还是有一定数量级的。现在共和本土的军队已经在战术上向着散兵线和匍匐前进射击发展。这是枪械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火力已经不需要用列队射击来弥补,而躲避敌方火力对己方的打击也成为战地指挥官需要注意的一面。现在部分装备了米尼弹的北方非共和军队已经具有了对共和步兵的杀伤力。但是只要采用卧倒开枪的方式就可以避免大部分子弹伤害,而且这种战术现在只有共合军才能使用,原因是其他势力的火枪必须站式装药。
陆海和他的南下共合军还是采用排枪式战术,这种战术对付纯冷兵器的南方军队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打完这场仗后,海外领地所有的军官将分批与共和本土的军官互换,海外领地的军官要学习,海外驻军也要学习。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是,程攀不想让军官固定带一只军队太久,严防军阀割据的一切苗头。
陆海也清楚共和高层对海外军官军阀化可能的戒备,因为程攀已经明着在会议上提出了这个问题,但是没有军官对共和上层的这种“猜忌”行为有所不满。因为程攀已经确定未来公天下而不是家天下的制度,军队是国家稳定的基石,军队为国家而战的理念,在建军时已经深入共合军上下。既然军队是国家的,不是个人的,这种制度是国家为了军队稳定而设立的,而不是帝王为权利而设立,无所谓猜忌的。
话题回来,这只黎族军队想走,但是陆海怎么会放他们离开?这只两千人手持利器的人,难道是农民迁徙?
两个骑兵营,六百人围了上去。要将这只队伍堵截下来,看到骑兵冲过来,这群黎兵凶悍的张弓射箭。在确定敌意后带领两只骑兵营的团长左立人下令开火。骑兵们打出的子弹是三百米有效射程,远胜过弓箭50米。后膛枪时代无革命,这帮山里来的土包子被镇压。带领这支军队的首领还没有露名就领便当去了。
一千多人蹲倒抱头跪在地下等候发落。陆海在问明白情况后就让他们滚了,这时一旁的政委苏正问道:“陆军长,不给他们发遣散费是不是不符合俘虏政策?”陆海好像听到一个笑话嗤笑说道:“俘虏?这群人有资格做我们的敌军?这些就是不明真相的平民受到野心家的蛊惑带着吃饭的家伙,来军队门口闹事现在首恶已经伏诛,就让这些人回去。”苏正说道:“他们有弓箭呢和刀枪,勉强可以算的上是军队,这些都是军功,陆军长你可以将这些报上去。”政委作为军队的思想教育者同时也可以统计指挥官的军功,苏正说这些是军功,那么就可以按照军功上报。
不过陆海不愿意要这个军功,他回道:“这些弓箭长矛都是山里人打猎的家伙,这些缴获的兵器作为军功的依据报上去,我还要不要脸。与其报上去给人笑还不如不要。”苏正想了想陆海与何峰之间的那点事决定不掺和两个大佬之间的事。
不过到后来占领了整个海南岛,陆海也没有遇到成型的抵抗。陆海手下的火枪军队实在太强了。作为原本元朝官方信任的黎族军队打了几次死了上千人就老实了。找死去挨枪子的事没人去做。而且共合军释放黎族败兵的手笔来看,共合军对黎族还留了一线。这一线需要把握。元朝的军事力量肃清之后。下面就是行政工作。
这个行政工作有一些困难,当地的宗族势力在和黎族斗争的过程中给汉人一个主心骨的作用。上岛之后推行土地政策的话,很伤这些汉人的心。对此共和在调研的海南岛的情况后,发现现在海南岛的人口密度还不是很大,而且汉人依旧没有占据主导数量。
共和对此的政策是土地上限和南洋一个标准都是一百亩。而现在共和先不管这些,先从移民,将共和在这的经济体变成当地最大的,有了经济基础和武力的保障,在接下来的政策制定中,才能在和这些当地势力的谈判中增加筹码。
此时岛上孙李黄钱几个汉人大家族族长也在观望这当前的形式,这些大家族在这几天充分的体会到共和强大的战力,以往总要和他们斗来斗去的黎族人遇到共和简直就是鸡蛋碰石头。所有的大族族长都被这股军力所震慑。而且这些大家族也听说过共和的土地政策。对共和的到来会给自己有什么影响一直很担心,他们几次联名去拜访共和的军官都被值班守卫一句“军事重地闲杂人等不许进入”给回绝了。去拜访共和在海南的执政官,也被阻拦住了。军事主官陆海是不想惹这一身骚。反正拿下海南岛,稳定当地局势的功劳已经上报上去了,没有任何战功上报,但圆满完成任务的功劳还是少不了的。何必和当地的本土势力纠缠住给人打小报告呢。至于海南岛的执政官柳河,正为如何开展工作头疼等待上面拿下一个大纲下来。没有规范下来也是不敢动,老老实实的实行移民政策。现在好了上面的要求是按照南洋模板去执行,说明共和已经让到了极致。于是共和执政公报立刻将要求张贴,
几个大家族第一时间就听到了消息,经过几次讨论后,认为这是官方最大的让步了分田在所难免。于是准备实行分田方案。这是黄家的一个小儿子从共和一游回来,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让海南岛上的经济政策未知一变。
黄立业从小是就没仔细读过书。这么说吧他对四书五经这些微言大义不感兴趣,小时候习过一段武艺。还和巨鲸帮有过联系,也就是巨鲸帮解散黄立业开始注意共和,刚开始是抱着看共和楼塌的心态去看,后来共和越发强盛。黄立业开始转变心态开始用研究的心态看共和。直到共和发兵打到自己的老家,他开始着急了,自己的家族很可能就要解散了,至于反抗绝对是生死族灭。根据黄立业这么多年看下来发现只要共和制定的法律绝对会上下一致不折不扣的完成,这点不可能改变,明令禁止,法如山峦,黄立业在共和身上深深的体会到,而且黄立业认为这也是共和如此强大的根本。
但是黄立业真的不想让自己的家族解散,当他看到共和的股份制后萌生了一个想法。“各位叔伯”黄立业对着岛上几大家族的族长毫不怯场的说道“共和定下的100亩个人土地拥有上限,是不可能改变的,说句实话,一百亩土地的上限和大陆共和的政策相比已经十分宽松了,这个是共和的红线,我们在这一点上没得谈”孙家的族长点了点头说道:“共和的政策我也研究过。但是贤侄所说的折衷模式是什么”黄立业接着说道:“共和所谓的不过是土地均分,我们将土地分给族人,然后和族人们商量他们用土地来入股,我们用钱财购买蒸汽铁牛,和各种农具来入股,一起签订一个三年的劳动合同。这样我们的家族就会以一个工厂的模式存在下去”。所有的家族族长听到这个方案眼前一亮。一会一位黄家的长辈问道:“立业啊,这样做共和会答应?”。黄立业说道:“我们已经按照共和的要求将土地所有权分下去了,现在只不过是按照我们的号召力将所有人联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农业生产集群,既然共和允许浙江江南的人带着钱联合在一起开厂赚钱,,那么我们按照共和的农场模式建立一个家族式的农农场有何不可。我们们所做的没有违反共和的法律,同时这种模式在共和的法律上是站住脚的。”这时钱家族长问道:“那么我们问什么不签订几十年的合同,为啥只定三年。”黄立业看着钱家族长脑海中冒出共和报纸中的一句话,“人类的贪婪是人进化的动力,但是贪婪不被法律规则住,人类就无法建立文明”钱家族长问道这一点很有换了张分田的皮实际上不想将权利下方给族人的想法。黄立业打消了钱族长的想法说道:“共和法律只规定合约只能签三年”钱族长尖利的说道“三年,三年后这些分了田的人要单干怎么办。各位的家族还不是烟消云散”钱族长提出的疑问让所有人将眼神望着黄立业。黄立业有些明白当年共和为什么会采取暴力手段分田了。事实上这么多年共和已经证明了佃户制相对自耕农制度是一种生产低下的制度孟子也说过“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可是掌握土地的人虽然读着圣贤可是就是没有创立这有力天下粮食生产的制度的圣人之心,如此看来共和以小人之心治天下是对的,天下圣人太少。
黄立业展开了一张表格,上面是共和农场的生产数据。黄立业说道:“如果使用了共和的蒸汽机耕地,我们现在的人手足以开出三倍以上的农田,由于我们不仅有土地的股权,还有蒸汽机和一系列农具的股权,我们获得的红利要比普通族人要多,更重要的是我们管理农场也同时可以保证自己在族中的威望,至于三年后,如果有的族人认为自己在农场中干亏了,那么可以走人,但是在大多数获得利益的情况下谁会愿意离开这个家族?”黄立业这一番赤裸裸的利益之言在这些族长耳中带着浓浓的商侩气息,,一些族里的老头子立马训斥表现自己是为了族里的前程着想。不是以利笼络人这种地下的手段。听到几个家族的保守派对自己的质疑。黄立业冷笑的说道:“各位只不过是想继续保持自己在普通族面前高人一等身份,然后利用这个身份让广大家族中人供养你们,这么明白的事何必扯什么圣人之语。”
黄立业这番话让所有反对的人恼羞成怒。斥责黄立业没大没小以下犯上。黄立业冷笑一声将图卷收了起来。从此离开了黄家,将家族整改方案交给了共和,他不是想让共和强制完成自己提出的家族改造,对于共和来说共和的妥协已经够多了,只是希望共和剿灭几个家族后,自己的家族可以主动提出这个方案,从而在共和这拿到具体实行的方案。给黄家留下一条后路。
至于黄立业则踏上了迁往吕宋的船票。今后十年里从基层不断做起的他成为了吕宋的总督,进而展现了高超的地方治理手段被调到中央实行经济规划,进而成为了政务总理。这相当一个宰相的位置。至于黄家在黄立业离家出走后将他从家谱中取消。后来黄立业事业有成后又立刻重新编写家谱将其补上。
而黄立业走后海南岛上的几大家族还是要办这个事。于是分田行动开始,共和对这种行为表示同意,但是要求当地政府注意,第一就是合同三年的问题,第二就是这些对这些家族私设公堂,实行家法的违法行为给予密切监视,一旦发现直接执法。哪怕这个家族为了维护家法,动员大量的人阻碍执法,也要直接落实法律。
几家的农场组建其中黄家最为成功,黄立业的父亲毕竟是家主,迫于保守势力被迫将自己的儿子移除家谱扫地出门。但是一年后家族大部分底层人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粮食生产利益。黄家家主获得了巨大权威。而保守势力想借着宗族余威,强制要求底层族人交族粮又拒绝将族内账务公开,黄家家主好歹是读书人性格刚直不愿意做这种事情同时抗争,被几个保守势力联合踢了下去,但是黄家的这种违规操作,被举报。共和地方检察院在治安部队和黄家大部分民众支持下进入黄家逮捕了强收族粮拒绝公开账目的主使人,以抢劫罪这么重的罪行起诉这些保守的黄家人。而黄立业的父亲也被放出,重新执掌家族农场的工作。而其他几个家族中钱家最惨几乎整个高层借着分地强行与族人签订不公平的分配条约,三年后大部分钱家人看着四周移民们的收入,对比自己的收入,决定不续签合同,组建十户小公社,被钱家家主派人到处威胁,声称“生是钱家人,死是钱家鬼。”在闹出一场人命后被法院公诉,这些人还想反抗纠集几百家丁(用家族农场中的公粮养得)暴力抗法,引起军队镇压,所有主使人被以杀人罪叛乱罪公审死刑。
但是共和的妥协法案一实行之后对其最大影响的是江南那些纠结着如何保留家族的宗族们极大的启发,这些宗族看到安徽湖北境内家族的下场,发现有这一条路可走,欣喜若狂,完全没有想到起什么歪脑筋。这些宗族族长们已经明白共和不是靠自己这些地方上德高望重之辈维持。共和是完全站在广大生产者一边的。既然法律都是共和制定的,万一自己耍滑头断了这一条路,被共和的议员全体投票反对这项政策的实行,宗族最后一条路也就没了。所以相对与海南岛上那些家族,浙江和江苏大部分宗族都是看明白这天下大势的发展的。
大量家族农会大量发展,与此同时,这些家族大量分地采取农场模式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大量的无地者出现,这些无地者都是过去的佃户,农场模式让少量的人干更多的活,让更多的农民失业了。而且以农场为集团这些家族开始了新一轮的土地兼并土地扩张,逼近家族中的每一个人的土地上限都没达到顶峰还有扩张的余地。这些江浙的家族农场采取了来自先进的管理模式,也就是土地股份的红利保底农民的口粮,大部分分配按照工分来。十户一个大单位。只是在收粮和春耕一些大规模活动采取集团性的合作。
这些改变是迫于共和的压力下进行的。方家军对这些采取家族农场为模式的宗族很是没辙,农业生产的效率高了,方家军的农业税却没有提高,这些地方宗族由于对家族人员的整合,再配上走私来的武器,增强了地方上的实力,方家军对地方上的控制更弱了。而苏南和浙江产生的大量流民则踏上共和为其准备好的移民船向着新世界进发。
第一百零二章 新政策
第一百零二章 新政策
公元1353年二月中旬共和的两个师的先遣部队在海南岛东边文昌市登陆,共和在行动前了解了那边的战斗形式,北方硝烟弥漫的战斗方式还没有传过来,现如今广大大地上看不到火药的爆炸,完全是血肉横飞的场面,人类手持铁质兵器对砸对砍的战斗模式。共和这只大老虎南下行动可以说是将“战火”烧到了南面。
海南岛上的黎族军队可能是在广东与何珍起义军作战时砍人砍出自信,看到北边的反贼到了自己老家门口,决定带着家中的儿郎将敌人赶下海。但是他带着两千黎兵来到共和登陆的附近,看到共和的一万人驻扎的大营以及严正的军容,心里有些没底决定先退回去,从长计议。
共和方面的主官是陆海军长,好不容易捞到一次仗打陆海是不会让机会流失的。而且这次也许是陆海几年里最后一次指挥着非本土共合军在海外领地战斗了,随着北方战争场面的不断升级。共和海外领地采用的排枪枪毙战术已经不占据优势,或许在武器方面击发枪的射速精度射程方面还有大量的优势,但是共合军要单单和北方其他势力装备着共和外贸型后膛燧发枪相斗,伤亡率虽然低但是还是有一定数量级的。现在共和本土的军队已经在战术上向着散兵线和匍匐前进射击发展。这是枪械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火力已经不需要用列队射击来弥补,而躲避敌方火力对己方的打击也成为战地指挥官需要注意的一面。现在部分装备了米尼弹的北方非共和军队已经具有了对共和步兵的杀伤力。但是只要采用卧倒开枪的方式就可以避免大部分子弹伤害,而且这种战术现在只有共合军才能使用,原因是其他势力的火枪必须站式装药。
陆海和他的南下共合军还是采用排枪式战术,这种战术对付纯冷兵器的南方军队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打完这场仗后,海外领地所有的军官将分批与共和本土的军官互换,海外领地的军官要学习,海外驻军也要学习。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是,程攀不想让军官固定带一只军队太久,严防军阀割据的一切苗头。
陆海也清楚共和高层对海外军官军阀化可能的戒备,因为程攀已经明着在会议上提出了这个问题,但是没有军官对共和上层的这种“猜忌”行为有所不满。因为程攀已经确定未来公天下而不是家天下的制度,军队是国家稳定的基石,军队为国家而战的理念,在建军时已经深入共合军上下。既然军队是国家的,不是个人的,这种制度是国家为了军队稳定而设立的,而不是帝王为权利而设立,无所谓猜忌的。
话题回来,这只黎族军队想走,但是陆海怎么会放他们离开?这只两千人手持利器的人,难道是农民迁徙?
两个骑兵营,六百人围了上去。要将这只队伍堵截下来,看到骑兵冲过来,这群黎兵凶悍的张弓射箭。在确定敌意后带领两只骑兵营的团长左立人下令开火。骑兵们打出的子弹是三百米有效射程,远胜过弓箭50米。后膛枪时代无革命,这帮山里来的土包子被镇压。带领这支军队的首领还没有露名就领便当去了。
一千多人蹲倒抱头跪在地下等候发落。陆海在问明白情况后就让他们滚了,这时一旁的政委苏正问道:“陆军长,不给他们发遣散费是不是不符合俘虏政策?”陆海好像听到一个笑话嗤笑说道:“俘虏?这群人有资格做我们的敌军?这些就是不明真相的平民受到野心家的蛊惑带着吃饭的家伙,来军队门口闹事现在首恶已经伏诛,就让这些人回去。”苏正说道:“他们有弓箭呢和刀枪,勉强可以算的上是军队,这些都是军功,陆军长你可以将这些报上去。”政委作为军队的思想教育者同时也可以统计指挥官的军功,苏正说这些是军功,那么就可以按照军功上报。
不过陆海不愿意要这个军功,他回道:“这些弓箭长矛都是山里人打猎的家伙,这些缴获的兵器作为军功的依据报上去,我还要不要脸。与其报上去给人笑还不如不要。”苏正想了想陆海与何峰之间的那点事决定不掺和两个大佬之间的事。
不过到后来占领了整个海南岛,陆海也没有遇到成型的抵抗。陆海手下的火枪军队实在太强了。作为原本元朝官方信任的黎族军队打了几次死了上千人就老实了。找死去挨枪子的事没人去做。而且共合军释放黎族败兵的手笔来看,共合军对黎族还留了一线。这一线需要把握。元朝的军事力量肃清之后。下面就是行政工作。
这个行政工作有一些困难,当地的宗族势力在和黎族斗争的过程中给汉人一个主心骨的作用。上岛之后推行土地政策的话,很伤这些汉人的心。对此共和在调研的海南岛的情况后,发现现在海南岛的人口密度还不是很大,而且汉人依旧没有占据主导数量。
共和对此的政策是土地上限和南洋一个标准都是一百亩。而现在共和先不管这些,先从移民,将共和在这的经济体变成当地最大的,有了经济基础和武力的保障,在接下来的政策制定中,才能在和这些当地势力的谈判中增加筹码。
此时岛上孙李黄钱几个汉人大家族族长也在观望这当前的形式,这些大家族在这几天充分的体会到共和强大的战力,以往总要和他们斗来斗去的黎族人遇到共和简直就是鸡蛋碰石头。所有的大族族长都被这股军力所震慑。而且这些大家族也听说过共和的土地政策。对共和的到来会给自己有什么影响一直很担心,他们几次联名去拜访共和的军官都被值班守卫一句“军事重地闲杂人等不许进入”给回绝了。去拜访共和在海南的执政官,也被阻拦住了。军事主官陆海是不想惹这一身骚。反正拿下海南岛,稳定当地局势的功劳已经上报上去了,没有任何战功上报,但圆满完成任务的功劳还是少不了的。何必和当地的本土势力纠缠住给人打小报告呢。至于海南岛的执政官柳河,正为如何开展工作头疼等待上面拿下一个大纲下来。没有规范下来也是不敢动,老老实实的实行移民政策。现在好了上面的要求是按照南洋模板去执行,说明共和已经让到了极致。于是共和执政公报立刻将要求张贴,
几个大家族第一时间就听到了消息,经过几次讨论后,认为这是官方最大的让步了分田在所难免。于是准备实行分田方案。这是黄家的一个小儿子从共和一游回来,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让海南岛上的经济政策未知一变。
黄立业从小是就没仔细读过书。这么说吧他对四书五经这些微言大义不感兴趣,小时候习过一段武艺。还和巨鲸帮有过联系,也就是巨鲸帮解散黄立业开始注意共和,刚开始是抱着看共和楼塌的心态去看,后来共和越发强盛。黄立业开始转变心态开始用研究的心态看共和。直到共和发兵打到自己的老家,他开始着急了,自己的家族很可能就要解散了,至于反抗绝对是生死族灭。根据黄立业这么多年看下来发现只要共和制定的法律绝对会上下一致不折不扣的完成,这点不可能改变,明令禁止,法如山峦,黄立业在共和身上深深的体会到,而且黄立业认为这也是共和如此强大的根本。
但是黄立业真的不想让自己的家族解散,当他看到共和的股份制后萌生了一个想法。“各位叔伯”黄立业对着岛上几大家族的族长毫不怯场的说道“共和定下的100亩个人土地拥有上限,是不可能改变的,说句实话,一百亩土地的上限和大陆共和的政策相比已经十分宽松了,这个是共和的红线,我们在这一点上没得谈”孙家的族长点了点头说道:“共和的政策我也研究过。但是贤侄所说的折衷模式是什么”黄立业接着说道:“共和所谓的不过是土地均分,我们将土地分给族人,然后和族人们商量他们用土地来入股,我们用钱财购买蒸汽铁牛,和各种农具来入股,一起签订一个三年的劳动合同。这样我们的家族就会以一个工厂的模式存在下去”。所有的家族族长听到这个方案眼前一亮。一会一位黄家的长辈问道:“立业啊,这样做共和会答应?”。黄立业说道:“我们已经按照共和的要求将土地所有权分下去了,现在只不过是按照我们的号召力将所有人联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农业生产集群,既然共和允许浙江江南的人带着钱联合在一起开厂赚钱,,那么我们按照共和的农场模式建立一个家族式的农农场有何不可。我们们所做的没有违反共和的法律,同时这种模式在共和的法律上是站住脚的。”这时钱家族长问道:“那么我们问什么不签订几十年的合同,为啥只定三年。”黄立业看着钱家族长脑海中冒出共和报纸中的一句话,“人类的贪婪是人进化的动力,但是贪婪不被法律规则住,人类就无法建立文明”钱家族长问道这一点很有换了张分田的皮实际上不想将权利下方给族人的想法。黄立业打消了钱族长的想法说道:“共和法律只规定合约只能签三年”钱族长尖利的说道“三年,三年后这些分了田的人要单干怎么办。各位的家族还不是烟消云散”钱族长提出的疑问让所有人将眼神望着黄立业。黄立业有些明白当年共和为什么会采取暴力手段分田了。事实上这么多年共和已经证明了佃户制相对自耕农制度是一种生产低下的制度孟子也说过“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可是掌握土地的人虽然读着圣贤可是就是没有创立这有力天下粮食生产的制度的圣人之心,如此看来共和以小人之心治天下是对的,天下圣人太少。
黄立业展开了一张表格,上面是共和农场的生产数据。黄立业说道:“如果使用了共和的蒸汽机耕地,我们现在的人手足以开出三倍以上的农田,由于我们不仅有土地的股权,还有蒸汽机和一系列农具的股权,我们获得的红利要比普通族人要多,更重要的是我们管理农场也同时可以保证自己在族中的威望,至于三年后,如果有的族人认为自己在农场中干亏了,那么可以走人,但是在大多数获得利益的情况下谁会愿意离开这个家族?”黄立业这一番赤裸裸的利益之言在这些族长耳中带着浓浓的商侩气息,,一些族里的老头子立马训斥表现自己是为了族里的前程着想。不是以利笼络人这种地下的手段。听到几个家族的保守派对自己的质疑。黄立业冷笑的说道:“各位只不过是想继续保持自己在普通族面前高人一等身份,然后利用这个身份让广大家族中人供养你们,这么明白的事何必扯什么圣人之语。”
黄立业这番话让所有反对的人恼羞成怒。斥责黄立业没大没小以下犯上。黄立业冷笑一声将图卷收了起来。从此离开了黄家,将家族整改方案交给了共和,他不是想让共和强制完成自己提出的家族改造,对于共和来说共和的妥协已经够多了,只是希望共和剿灭几个家族后,自己的家族可以主动提出这个方案,从而在共和这拿到具体实行的方案。给黄家留下一条后路。
至于黄立业则踏上了迁往吕宋的船票。今后十年里从基层不断做起的他成为了吕宋的总督,进而展现了高超的地方治理手段被调到中央实行经济规划,进而成为了政务总理。这相当一个宰相的位置。至于黄家在黄立业离家出走后将他从家谱中取消。后来黄立业事业有成后又立刻重新编写家谱将其补上。
而黄立业走后海南岛上的几大家族还是要办这个事。于是分田行动开始,共和对这种行为表示同意,但是要求当地政府注意,第一就是合同三年的问题,第二就是这些对这些家族私设公堂,实行家法的违法行为给予密切监视,一旦发现直接执法。哪怕这个家族为了维护家法,动员大量的人阻碍执法,也要直接落实法律。
几家的农场组建其中黄家最为成功,黄立业的父亲毕竟是家主,迫于保守势力被迫将自己的儿子移除家谱扫地出门。但是一年后家族大部分底层人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粮食生产利益。黄家家主获得了巨大权威。而保守势力想借着宗族余威,强制要求底层族人交族粮又拒绝将族内账务公开,黄家家主好歹是读书人性格刚直不愿意做这种事情同时抗争,被几个保守势力联合踢了下去,但是黄家的这种违规操作,被举报。共和地方检察院在治安部队和黄家大部分民众支持下进入黄家逮捕了强收族粮拒绝公开账目的主使人,以抢劫罪这么重的罪行起诉这些保守的黄家人。而黄立业的父亲也被放出,重新执掌家族农场的工作。而其他几个家族中钱家最惨几乎整个高层借着分地强行与族人签订不公平的分配条约,三年后大部分钱家人看着四周移民们的收入,对比自己的收入,决定不续签合同,组建十户小公社,被钱家家主派人到处威胁,声称“生是钱家人,死是钱家鬼。”在闹出一场人命后被法院公诉,这些人还想反抗纠集几百家丁(用家族农场中的公粮养得)暴力抗法,引起军队镇压,所有主使人被以杀人罪叛乱罪公审死刑。
但是共和的妥协法案一实行之后对其最大影响的是江南那些纠结着如何保留家族的宗族们极大的启发,这些宗族看到安徽湖北境内家族的下场,发现有这一条路可走,欣喜若狂,完全没有想到起什么歪脑筋。这些宗族族长们已经明白共和不是靠自己这些地方上德高望重之辈维持。共和是完全站在广大生产者一边的。既然法律都是共和制定的,万一自己耍滑头断了这一条路,被共和的议员全体投票反对这项政策的实行,宗族最后一条路也就没了。所以相对与海南岛上那些家族,浙江和江苏大部分宗族都是看明白这天下大势的发展的。
大量家族农会大量发展,与此同时,这些家族大量分地采取农场模式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大量的无地者出现,这些无地者都是过去的佃户,农场模式让少量的人干更多的活,让更多的农民失业了。而且以农场为集团这些家族开始了新一轮的土地兼并土地扩张,逼近家族中的每一个人的土地上限都没达到顶峰还有扩张的余地。这些江浙的家族农场采取了来自先进的管理模式,也就是土地股份的红利保底农民的口粮,大部分分配按照工分来。十户一个大单位。只是在收粮和春耕一些大规模活动采取集团性的合作。
这些改变是迫于共和的压力下进行的。方家军对这些采取家族农场为模式的宗族很是没辙,农业生产的效率高了,方家军的农业税却没有提高,这些地方宗族由于对家族人员的整合,再配上走私来的武器,增强了地方上的实力,方家军对地方上的控制更弱了。而苏南和浙江产生的大量流民则踏上共和为其准备好的移民船向着新世界进发。
第一百零二章 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