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英雄 作者:贰零肆柒
第八十六章 铁路
克里斯蒂安被雷奥带了进来,他忍着热,穿着拉风的英国军官礼服,这应该也是缴获的,全身一片红色,加上他不小的肚子,活像只红红的大公鸡。对于雷奥他没有怨言,毕竟上次战争的时候雷奥救过他的命。他把马鞭放在桌子上,开始看那份清单。
“哦,真是个大计划!”他看了第一页感叹了一句,又很快的把后面几页也看完了,“杨,你似乎要建很多工厂,这些工厂的产量互相配套吗?你希望生产什么样的步枪,它们的产量是多少?”作为专业的军需官,克里斯蒂安发现这份单子上只有设备名称,没有数量。
这真是个问题,这个时代完全是拴动步枪时代,杨锐对此一无所知,当然就是后世,除了对ak47知道些皮毛之外,其他的枪械也不甚了了。还有就是工厂的规模,规模到底要多大,对于杨锐来说,他当然希望工厂越大越好,但是工厂越大,设备越多,不但投入巨大同时被关注度就越大,而且专业工人就需要更多。心里想了一下,“我对步枪还很不了解的,并不清楚要生产什么步枪,但是在东北战场上只会有两种步枪,一种是俄国的莫辛纳甘,另外的则是日本步枪……,我希望这些工厂能支撑五到六万人作战,……”
“那你的军队到时候最少会有四种步枪,需要毛瑟95/96的7、委员会的792、俄国的762、日本的65四种口径的子弹,”克里斯蒂安感叹了一下说道“那可真是军需官的噩梦啊,还有炮弹,我相信到时候你也会有三种炮弹,一种俄国的,一种日本的,一种是自己的。”
杨锐愣愣的看着他,之前这些问题都没有想过的,是的,到时候真是会像他所说的那样,部队最少会有四种步枪,四种不同口径的子弹,这还算那批英国枪,当然他数量太少,不值得关注。“难道,难道……”杨锐小心翼翼的问了一个很小白的问题,“是不是能在造毛瑟步枪的时候把口径改小呢,比如都改为7,或者是改成俄国的762口径?日本枪和委员会枪干脆就卖掉,整个军队只有两种口径的子弹。”
这次不要克里斯蒂安回答,雷奥抢先说道:“这不可能,毛瑟不会把步枪制造技术出售的,7虽然不是主流口径,但是毛瑟96的技术和毛瑟98差异不大,生产出来的步枪都是现在的一流产品。还有任何一种步枪的制造都是经过反复试验过后才确定的,如果贸然的去改造那么性能无法保证,而且真的要改造,那也不是我们能够完成的。路德维希那酒鬼完全做不了。”雷奥怕路德维希那家伙喝醉了又说什么疯话,再此断了杨锐的想法。
“杨,计划里的上面的钢铁、火药、子弹、炮弹、木工这些工厂的设备都很容易解决的,”说到这里,克里斯蒂安来了一个转折,他和雷奥是一个意思,“但是,如果要制造毛瑟步枪和克虏伯75炮的话,那是不可能的,先不说有没有图纸和技术,就是那些机床供货商也不会卖给我们与此相关的机器的,要知道,毛瑟和克虏伯是不会允许那些机器制造商把同样的设备卖给另外一个国家的工厂,然后生产和自己一样的步枪的。”
克里斯蒂安的话很浅显,这让杨锐想到了英美烟草公司对萨克帮卷烟机的垄断,是的,作为国家的现役装备,怎么可能被别国山寨呢?“那我们能买到什么设备,或者说我们能生产什么步枪呢?”杨锐感觉自己想的问题太简单了,虚心询问意见。
“如果是被许可,那么生产的一定是上一代步枪”克里斯蒂安回答道,怕杨锐不懂,他又道,“比如曼利夏步枪或者是犹太步枪,当然这两款步枪都很老了,各国都在退役。我想还是先问问德国那边吧,有消息我会尽快通知你。”
此次交谈到此为止。杨锐索性不再想和工厂有关的事情。只是此时国内的电报来了,通知他枪支的运输计划。
钟观光从沪上带着护厂队和三个从长兴煤矿借来的德国探矿工程师直接往旅顺而去。本来是准备到了旅顺之后坐火车直上奉天,然后再到通化的,但是他准备离开旅顺的时候王季同及时把杨锐的电报转给了他,于是原计划只好调整。他在旅顺雇了两个懂航运的师傅,分派两个人安排他们乘船从安东沿鸭绿江、浑江走水路到通化县城,顺便看一看这条水路能通行多大吨位的货船。探查下来的结果不容乐观,浑江虽然水面宽度,水深都能行大船,可是整个航道异常曲折,平时三百吨以下的小船勉强能通,但是再大一点的船就人容易搁浅,没办法,主要是拐弯拐不过去,而且航道曲折,使得整个航程时间很长,下行还好,只要十天左右,上行的话从安东到通化需要三十天。等探河队赶到通化的时候,钟观光都已经到了十多天,早在县城站住脚了。
当地的县令秋桐孚就是浙江山阴人,听闻钟观光也是浙江人士,又有秀才的功名,加之见钟观光一表人才、温文儒雅,秋老大人很是喜爱,就差点问他是否婚配了。钟观光此去的目的有三,一是找到合适的走私路径和枪支隐藏地点,再是了解地方情况,为今后招兵买马打下基础,三则是了解这边的煤铁矿情况,为今后建立工业基地做准备。在等走水路的这路人马的时候,通过县令老爷他已经把通化的情况了解很透彻了,他准备在这边办一个榨油厂和一个面粉厂,然后以运输机器的名义把枪支从水路运进来,只要过了安东的关卡,那么倒是可以在通化境内找一个临河的地方把枪支先行存放。现在长兴煤矿那边基本运行正常,护厂队也有所扩大,多余的可靠人手完全可以调到通化。
钟观光的电报很简要,一是筹毕即运,二是通乱兵源多,三是煤已商办但可谈,铁金铜矿未办,四是水运不畅,限三百吨。杨锐看完电报马上催着克里斯蒂安给荷兰佬发电报,通知他马上找船把货到远东,现在已经是8月26日,算上荷兰佬准备船的十五天,估计到沪上应该在10月上中旬。货物也比之前预料的多,有7子弹三百万发,792子弹三十万发,马克沁子弹也买了二十万发,英国枪子弹五万发,还有就是若干炸药,加起来有一百多吨,加上枪械,超过一百五十吨了,杨锐也给王季同发了电报,通知其数量有变,希望钟观光能有办法搞定。枪支弹药的事情终于弄完,只是这样一折腾二十万块立马花光,这才多少人,一万支枪就这么花钱,还真是花钱如流水啊,这打仗可真是最花钱的事情。
既然花了钱,那么就要找些挣钱的事情来做。杨锐打开电脑里以前存的电子地图,看着辽东半岛发呆。就煤铁而言最充裕的是抚顺和鞍山,但是这两个地方都在根据地外围,特别是鞍山直接就在旅顺到大连的铁路线上,不管谁占了辽东,铁路旁边的矿产不是中国人可以打主意的。抚顺好些,离铁路远,但是就不知道这地方是不是有人在办矿。至于通化的煤矿和铁矿,倒不必担心,那里将来是根据地的势力范围,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就是文明些,那也可以通过增资的方式把对方股份给弱化,然后拿到控制权。
关键是运输问题,自己占了抚顺煤矿,那日本人一定不会罢休的,而且铁路到时候掌握在他们手里,拿捏自己还不是手到擒来,又想到通化水运不畅,看着地图一个想法不由自主的冒了出来——干脆造一条奉天到通化,通化到安东的铁路,往西南可以和已经造好的京奉铁路连起来,直通关内,往南可以直接到安东出海,往北可以连上吉林,虽然和那边的俄轨不通用,但是最起码还是能换车轮的,吉林黑龙江两省的货物可以直接经过通化到安东出海,完全没有必要沿着未来的南满铁路运到到旅顺大连再上船。
计划是很大的,杨锐感觉自己是不是太过狂热了,连忙喝了几口凉茶降火。已经是九月,最冷的季节马上就要过去,天气开始热了起来。半响之后,杨锐重新开始审视自己的计划,铁路是好的,根据地选在靠近朝鲜和俄罗斯边境的山林地区什么都好,但最大的弱点就是交通不便,按照计划哪怕到辛亥革命之后东北根据地也只能低调发展,要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才雄起收复俄占区以及东北片被割国土,从现在算起还有十四年,铁路早修的话那么今后十四年当有大益,有出海口和没有出海口至关重要。铁路是该修的,最少通化到安东这段必修不可。
修铁路就要花钱,从通化到安东三百多公里,通化到奉天两百多公里,以两万块每公里来算得需要一千两百万块,如果是简易铁路那造价将更低,六七百万就能建成。一千两百万虽多,但是如果逐年建造那么资金压力不会那么大,铁路不是一年建成的,再说如果钢厂建成,用自己的钢轨那么造价还可以下来不少,至于枕木,东北还担心缺木头吗?唯一担忧的就是山林地区,土方量会很大,隧道将增多,但如果除提供食宿之外,以股票代替工资,人力成本也将省不少,杨锐不确定这些措施到底能省多少钱,他对铁路一无所知,又在闭门造车、胡编乱造了。想到铁路,杨锐就不由的想到詹天佑,这个中国铁路第一人要是在身边的话那很多问题就有解答了。
杨锐不打算去变化历史,日俄战争的结果还是和历史上一样,整个东北俄国和日本一人一半。自己所处的地方在战后是日本人的,怎么样让日本人不搞破坏——日本对中国而言简直是破坏之王,后世说防火防盗防河西,用在现在那应该是防火防盗防日本。作为其战后的势力范围,这条不属于其管理的铁路日本人一定是会想办法破坏。虽然现在他们的主要精力还在备战,对于清廷批复这条铁路也不会横加干涉——为了要取得清廷和东北民众的支持,在战争结果没有出来之前,日本人还是要讨好清廷和东北民众,以图获得全方面的支持。可是,在日俄战后,日本作为胜利者那就会想办法掌控这条铁路,真要跟他们为了铁路打一战吗?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这条铁路也废了,出什么海啊,就是出了海也会给日本军舰赶回来。看来还是得以夷制夷,把老美拉出来才行。
按照某本穿越到清末东北的书分析,整个日俄战争就是英美在背后怂恿,日本人才敢跟比自己强大许多倍的俄国硬拼。英国是为了遏制俄国南下,美国是为了保护其在东北的商业利益。当然,在战后,英国的目的达到了,美国的算盘则打飞了——事先谈好的收购南满铁路的计划被日本人拒绝了。如果有这么一条可以连接北满的铁路在,那么老美还是会很乐意的提供保护的,毕竟这个时代,日本还没有牛到完全不顾美国的感受。
想不到自己将会变成常凯申,杨锐在起草电报稿的时候自嘲的想,也许革命失败自己会被当权者描述成一个卖国贼,然后网上五毛美分们就开始热闹异常的彼此问候。杨锐开始有些理解政治人物头疼的地方在哪里了,在不择手段和社会道义之间有一道细细的红线,要想成功很多时候你必须要触线行走,但是一旦触线那你就玩完了。知道真相的公知们激愤之下,只会说你用了多么可耻的手段,行动的本意,也会在恶意的猜忌中变成一种纯粹的利己行为,爱国变成了卖国。杨锐想着那些触线的人不由的告诫自己:这便是礼教道德之下中国的传统吧。若是以后革命成功,那么触线行为便会被吹嘘成是自己忍辱负重,若是以后革命失败了,那自己便永远钉上了丧权辱国的招牌,一切都是成王败寇!
~
今日似乎是春节,祝各位书友全家团圆,马年大吉!
第八十六章 铁路
第八十六章 铁路
克里斯蒂安被雷奥带了进来,他忍着热,穿着拉风的英国军官礼服,这应该也是缴获的,全身一片红色,加上他不小的肚子,活像只红红的大公鸡。对于雷奥他没有怨言,毕竟上次战争的时候雷奥救过他的命。他把马鞭放在桌子上,开始看那份清单。
“哦,真是个大计划!”他看了第一页感叹了一句,又很快的把后面几页也看完了,“杨,你似乎要建很多工厂,这些工厂的产量互相配套吗?你希望生产什么样的步枪,它们的产量是多少?”作为专业的军需官,克里斯蒂安发现这份单子上只有设备名称,没有数量。
这真是个问题,这个时代完全是拴动步枪时代,杨锐对此一无所知,当然就是后世,除了对ak47知道些皮毛之外,其他的枪械也不甚了了。还有就是工厂的规模,规模到底要多大,对于杨锐来说,他当然希望工厂越大越好,但是工厂越大,设备越多,不但投入巨大同时被关注度就越大,而且专业工人就需要更多。心里想了一下,“我对步枪还很不了解的,并不清楚要生产什么步枪,但是在东北战场上只会有两种步枪,一种是俄国的莫辛纳甘,另外的则是日本步枪……,我希望这些工厂能支撑五到六万人作战,……”
“那你的军队到时候最少会有四种步枪,需要毛瑟95/96的7、委员会的792、俄国的762、日本的65四种口径的子弹,”克里斯蒂安感叹了一下说道“那可真是军需官的噩梦啊,还有炮弹,我相信到时候你也会有三种炮弹,一种俄国的,一种日本的,一种是自己的。”
杨锐愣愣的看着他,之前这些问题都没有想过的,是的,到时候真是会像他所说的那样,部队最少会有四种步枪,四种不同口径的子弹,这还算那批英国枪,当然他数量太少,不值得关注。“难道,难道……”杨锐小心翼翼的问了一个很小白的问题,“是不是能在造毛瑟步枪的时候把口径改小呢,比如都改为7,或者是改成俄国的762口径?日本枪和委员会枪干脆就卖掉,整个军队只有两种口径的子弹。”
这次不要克里斯蒂安回答,雷奥抢先说道:“这不可能,毛瑟不会把步枪制造技术出售的,7虽然不是主流口径,但是毛瑟96的技术和毛瑟98差异不大,生产出来的步枪都是现在的一流产品。还有任何一种步枪的制造都是经过反复试验过后才确定的,如果贸然的去改造那么性能无法保证,而且真的要改造,那也不是我们能够完成的。路德维希那酒鬼完全做不了。”雷奥怕路德维希那家伙喝醉了又说什么疯话,再此断了杨锐的想法。
“杨,计划里的上面的钢铁、火药、子弹、炮弹、木工这些工厂的设备都很容易解决的,”说到这里,克里斯蒂安来了一个转折,他和雷奥是一个意思,“但是,如果要制造毛瑟步枪和克虏伯75炮的话,那是不可能的,先不说有没有图纸和技术,就是那些机床供货商也不会卖给我们与此相关的机器的,要知道,毛瑟和克虏伯是不会允许那些机器制造商把同样的设备卖给另外一个国家的工厂,然后生产和自己一样的步枪的。”
克里斯蒂安的话很浅显,这让杨锐想到了英美烟草公司对萨克帮卷烟机的垄断,是的,作为国家的现役装备,怎么可能被别国山寨呢?“那我们能买到什么设备,或者说我们能生产什么步枪呢?”杨锐感觉自己想的问题太简单了,虚心询问意见。
“如果是被许可,那么生产的一定是上一代步枪”克里斯蒂安回答道,怕杨锐不懂,他又道,“比如曼利夏步枪或者是犹太步枪,当然这两款步枪都很老了,各国都在退役。我想还是先问问德国那边吧,有消息我会尽快通知你。”
此次交谈到此为止。杨锐索性不再想和工厂有关的事情。只是此时国内的电报来了,通知他枪支的运输计划。
钟观光从沪上带着护厂队和三个从长兴煤矿借来的德国探矿工程师直接往旅顺而去。本来是准备到了旅顺之后坐火车直上奉天,然后再到通化的,但是他准备离开旅顺的时候王季同及时把杨锐的电报转给了他,于是原计划只好调整。他在旅顺雇了两个懂航运的师傅,分派两个人安排他们乘船从安东沿鸭绿江、浑江走水路到通化县城,顺便看一看这条水路能通行多大吨位的货船。探查下来的结果不容乐观,浑江虽然水面宽度,水深都能行大船,可是整个航道异常曲折,平时三百吨以下的小船勉强能通,但是再大一点的船就人容易搁浅,没办法,主要是拐弯拐不过去,而且航道曲折,使得整个航程时间很长,下行还好,只要十天左右,上行的话从安东到通化需要三十天。等探河队赶到通化的时候,钟观光都已经到了十多天,早在县城站住脚了。
当地的县令秋桐孚就是浙江山阴人,听闻钟观光也是浙江人士,又有秀才的功名,加之见钟观光一表人才、温文儒雅,秋老大人很是喜爱,就差点问他是否婚配了。钟观光此去的目的有三,一是找到合适的走私路径和枪支隐藏地点,再是了解地方情况,为今后招兵买马打下基础,三则是了解这边的煤铁矿情况,为今后建立工业基地做准备。在等走水路的这路人马的时候,通过县令老爷他已经把通化的情况了解很透彻了,他准备在这边办一个榨油厂和一个面粉厂,然后以运输机器的名义把枪支从水路运进来,只要过了安东的关卡,那么倒是可以在通化境内找一个临河的地方把枪支先行存放。现在长兴煤矿那边基本运行正常,护厂队也有所扩大,多余的可靠人手完全可以调到通化。
钟观光的电报很简要,一是筹毕即运,二是通乱兵源多,三是煤已商办但可谈,铁金铜矿未办,四是水运不畅,限三百吨。杨锐看完电报马上催着克里斯蒂安给荷兰佬发电报,通知他马上找船把货到远东,现在已经是8月26日,算上荷兰佬准备船的十五天,估计到沪上应该在10月上中旬。货物也比之前预料的多,有7子弹三百万发,792子弹三十万发,马克沁子弹也买了二十万发,英国枪子弹五万发,还有就是若干炸药,加起来有一百多吨,加上枪械,超过一百五十吨了,杨锐也给王季同发了电报,通知其数量有变,希望钟观光能有办法搞定。枪支弹药的事情终于弄完,只是这样一折腾二十万块立马花光,这才多少人,一万支枪就这么花钱,还真是花钱如流水啊,这打仗可真是最花钱的事情。
既然花了钱,那么就要找些挣钱的事情来做。杨锐打开电脑里以前存的电子地图,看着辽东半岛发呆。就煤铁而言最充裕的是抚顺和鞍山,但是这两个地方都在根据地外围,特别是鞍山直接就在旅顺到大连的铁路线上,不管谁占了辽东,铁路旁边的矿产不是中国人可以打主意的。抚顺好些,离铁路远,但是就不知道这地方是不是有人在办矿。至于通化的煤矿和铁矿,倒不必担心,那里将来是根据地的势力范围,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就是文明些,那也可以通过增资的方式把对方股份给弱化,然后拿到控制权。
关键是运输问题,自己占了抚顺煤矿,那日本人一定不会罢休的,而且铁路到时候掌握在他们手里,拿捏自己还不是手到擒来,又想到通化水运不畅,看着地图一个想法不由自主的冒了出来——干脆造一条奉天到通化,通化到安东的铁路,往西南可以和已经造好的京奉铁路连起来,直通关内,往南可以直接到安东出海,往北可以连上吉林,虽然和那边的俄轨不通用,但是最起码还是能换车轮的,吉林黑龙江两省的货物可以直接经过通化到安东出海,完全没有必要沿着未来的南满铁路运到到旅顺大连再上船。
计划是很大的,杨锐感觉自己是不是太过狂热了,连忙喝了几口凉茶降火。已经是九月,最冷的季节马上就要过去,天气开始热了起来。半响之后,杨锐重新开始审视自己的计划,铁路是好的,根据地选在靠近朝鲜和俄罗斯边境的山林地区什么都好,但最大的弱点就是交通不便,按照计划哪怕到辛亥革命之后东北根据地也只能低调发展,要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才雄起收复俄占区以及东北片被割国土,从现在算起还有十四年,铁路早修的话那么今后十四年当有大益,有出海口和没有出海口至关重要。铁路是该修的,最少通化到安东这段必修不可。
修铁路就要花钱,从通化到安东三百多公里,通化到奉天两百多公里,以两万块每公里来算得需要一千两百万块,如果是简易铁路那造价将更低,六七百万就能建成。一千两百万虽多,但是如果逐年建造那么资金压力不会那么大,铁路不是一年建成的,再说如果钢厂建成,用自己的钢轨那么造价还可以下来不少,至于枕木,东北还担心缺木头吗?唯一担忧的就是山林地区,土方量会很大,隧道将增多,但如果除提供食宿之外,以股票代替工资,人力成本也将省不少,杨锐不确定这些措施到底能省多少钱,他对铁路一无所知,又在闭门造车、胡编乱造了。想到铁路,杨锐就不由的想到詹天佑,这个中国铁路第一人要是在身边的话那很多问题就有解答了。
杨锐不打算去变化历史,日俄战争的结果还是和历史上一样,整个东北俄国和日本一人一半。自己所处的地方在战后是日本人的,怎么样让日本人不搞破坏——日本对中国而言简直是破坏之王,后世说防火防盗防河西,用在现在那应该是防火防盗防日本。作为其战后的势力范围,这条不属于其管理的铁路日本人一定是会想办法破坏。虽然现在他们的主要精力还在备战,对于清廷批复这条铁路也不会横加干涉——为了要取得清廷和东北民众的支持,在战争结果没有出来之前,日本人还是要讨好清廷和东北民众,以图获得全方面的支持。可是,在日俄战后,日本作为胜利者那就会想办法掌控这条铁路,真要跟他们为了铁路打一战吗?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这条铁路也废了,出什么海啊,就是出了海也会给日本军舰赶回来。看来还是得以夷制夷,把老美拉出来才行。
按照某本穿越到清末东北的书分析,整个日俄战争就是英美在背后怂恿,日本人才敢跟比自己强大许多倍的俄国硬拼。英国是为了遏制俄国南下,美国是为了保护其在东北的商业利益。当然,在战后,英国的目的达到了,美国的算盘则打飞了——事先谈好的收购南满铁路的计划被日本人拒绝了。如果有这么一条可以连接北满的铁路在,那么老美还是会很乐意的提供保护的,毕竟这个时代,日本还没有牛到完全不顾美国的感受。
想不到自己将会变成常凯申,杨锐在起草电报稿的时候自嘲的想,也许革命失败自己会被当权者描述成一个卖国贼,然后网上五毛美分们就开始热闹异常的彼此问候。杨锐开始有些理解政治人物头疼的地方在哪里了,在不择手段和社会道义之间有一道细细的红线,要想成功很多时候你必须要触线行走,但是一旦触线那你就玩完了。知道真相的公知们激愤之下,只会说你用了多么可耻的手段,行动的本意,也会在恶意的猜忌中变成一种纯粹的利己行为,爱国变成了卖国。杨锐想着那些触线的人不由的告诫自己:这便是礼教道德之下中国的传统吧。若是以后革命成功,那么触线行为便会被吹嘘成是自己忍辱负重,若是以后革命失败了,那自己便永远钉上了丧权辱国的招牌,一切都是成王败寇!
~
今日似乎是春节,祝各位书友全家团圆,马年大吉!
第八十六章 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