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苏联 作者:青山白松
第三章 大地震
“军备竞赛啊……”跟随者谢列平一行领导的后面,谢洛夫感叹了一声。
“阿塞拜疆的鱼子酱在世界上都是一流的!”谢洛夫含含糊糊的说道,对于鱼子酱谢洛夫也就是吃个新鲜,从没尝试过的东西第一次品尝总是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幸亏这几天他恶补了一下本地知识,不然可就露馅了。
“不错,祖国的美味可能我们一生都没法全部品尝!”谢列平虽然位高权重,却不能时刻吃到这么地道的鱼子酱,自然毫不吝啬赞美之词。
总的来说,对于谢列平一行人的接待,谢洛夫自认为做的很算是中规中矩,虽然不免有些刻意加小心,可这也不能怪他,谁都知道谢列平是出了名的强势不讲理,而且谢洛夫比其他人更加了解谢列平以后的轨迹,没法对这个差点掌控苏联的人保持淡定。
“说实话,我蛮喜欢这个小伙子!”对于谢列平来讲,整个苏联几乎对他已经没有秘密,想要谢洛夫的资料更加是轻而易举“父母在战争中逝去,十八岁进入红军,不过入伍两个月战争就已经结束了!随后进入地方工作,很年轻,从这次阿塞拜疆的经历来看,还算不错,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觉得他有才能,他就有才能!”
谢列平用一句霸气无比的话作为收尾,一点也不担心自己的话被有心人听去。
因为旁边的两个人,尼古拉·叶戈雷切夫和尼古拉·梅夏采夫都是谢列平的朋友,他们之间的关系甚至可以追诉到二战中,并且在随后的日子里面不断巩固。
“这么说你这次出去考察又找到了几个年轻的干部?收获不错?”叶戈雷切夫合上手中的书,一字一顿的说道,并且和年轻两个字咬的特别重道,“亚历山大,这段时间有些异常,你最好形式不要太过高调。你这个人,不用总是锋芒毕露!”
“叶戈雷切夫说的不错!”梅夏采夫点点头说道,“克格勃这段时间正在肃查,不知道有多少人倒霉!”
“一帮吃饱了没事干的混蛋!”谢列平口中的鄙视显而易见,“一群毫无主见的工具,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只能成为一把刀……”
不过谢列平还是将两位老朋友的话听了进去,克格勃虽然是一把刀,但是谁也不知道握刀的人准备要砍谁?
谢列平走了之后也算是留下了一个任务,对此谢洛夫欣然领命,国立石油大学的学生们以后也许会成为意想不到的助力,在前世的记忆中,苏联越到后期对石油越是依赖,所以不论是未雨绸缪还是搭顺风车,对这些未来可能在能源系统工作的年轻学生,谢洛夫也必须重视起来。
从20世纪50年代起,苏联油气出口在逐步增加。石油出口从1950年的30万吨增加到1960年的1783万吨。苏联大量出口石油正逢世界石油价格上涨的有利时机。其燃料和石油产品出口从1970年的17000万吨增加到1988年的44700万吨。
其中,石油为20500万吨,天然气是880亿立方米。石油成为苏联出口的大宗产品。苏联在全球的原油市场中约占10,如把全部石油产品都包括进去,则合12。
天然气在苏联能源平衡中的地位不断上升。1960年前,苏联天然气开采和消费占其燃料开采和消费总量的8左右。这一比重在60年代达到18~19。到80年代末,苏联统一煤气供应系统提供了苏联燃料消费的40以上,保障了东欧各国和许多西欧国家大部分燃料消费。
如果这些服务于苏联能源产业的人能被谢洛夫掌握在手里,可以说谢洛夫马上就能成为苏联国内一号人物,而现在,第二巴库正在开发中,号称第三巴库的秋明油田更是没有影子,巴库的国立石油大学的学生们就非常重要,也许这几年的学生未来会成为掌握苏联能源命脉的一群人。
而在莫斯科,一切都似乎和平时没有什么两样,各个部门和机构都在有条不紊的持续进行。第四个五年计划已经完成,苏联恢复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执行的结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苏联在最短的时间内,以难以置信的努力为代价,不仅医治了严重的战争创伤,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恢复;而且经济实力比战前大大增强。大约已经到了美国的百分之四十,处在世界第二位。
而苏联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五个五年计划,规定到1955年,工业生产水平比1950年提高百分之七十左右,生产资料的生产约增加百分之八十,消费品的生产约增加百分之六十。似乎一切都在像好的方向发展,事实上,此时整个苏联也都会这么认为,除了谢洛夫。
1953年3月1日下午6点30分,斯大林因中风摔倒。最后被发现时,他穿着睡裤和背心坐在毯子中打鼾。斯大林的助手最初以为他只是喝醉了,但随后发现他可能陷入昏迷。
苏联宣布全国默哀八天,所有部门、司局、工厂停止工作。退役军官都穿上了原来的军服,仿佛如临大敌重回卫国战争时期。斯大林躺在工会大厦的圆柱大厅,几公里长的队伍蜿蜒在莫斯科的大街小巷,人们向普希金大街缓缓移动,军队和卡车勉强维持着秩序。
美国方面把斯大林逝世看作难得的机遇。经过一个多月的深入讨论和反复修改,美国政府敲定了心理战略计划,利用、自由欧洲电台等工具对苏联、东欧等国进行宣传战。艾森豪威尔发表演说,声称“一个时代已随约瑟夫·斯大林的逝世而结束”,美国准备与所有诚心致力于和平的国家一起为和平而努力。他反问“苏联准备做什么?”1953年6月1日,捷克斯洛伐克发生反对货币改革的骚动,自由欧洲电台立即强调,斯大林逝世后苏联政权虚弱,鼓励捷克军队忠于人民而不是布拉格政府。
万里之外的中国,自3月7日至9日,全国下半旗致哀;全国各工矿、企业、部队、机关、学校及人民团体一律停止宴会、娱乐活动。
斯大林的突然去世对中国不可谓不是个打击,当时中朝和美方正在停战问题上艰难地对峙,苏联的态度至关重要。1952年8月,美国同意遣返战俘83万人,其中朝鲜战俘76万,中国战俘只有6400人,不到中国总战俘数的三分之一。金日成有意让步,中方坚持要美方遣返全部战俘。斯大林给予了中方支持,明确讲:“对美国必须强硬。中国同志必须了解,如果美国不输掉这场战争,那么中国永远也收复不了台湾。”斯大林刚逝世,苏联政府致信中朝领袖,提出:从中、朝、苏三国利益出发,应当在停止战争方面表现出一种“主动精神”。最终中国只得到7110名战俘,14万名志愿军战俘被“拒绝遣返”。中国领导人都感到非常遗憾,他们认为如果再打一段时间,可以争取在更有利的条件下结束这场战争。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承认,到1953年7月的时候,“志愿军已经极大地改善了它的后勤、空防和火力状况”。
3月9日,莫斯科还在冬天,飘着零星雪片。中国总理八点钟先到工会大厦护灵,中国代表团其他人在九点钟到红场参加葬仪。可以看到,中国总理走在送葬队伍的前列,与贝利亚、马林科夫和赫鲁晓夫并排。
斯大林走后的第一天,湿润的寒风刺骨,砭人肌肤。市内的生活陷于停顿。岂止是莫斯科,全国都取消了音乐会、戏剧演出和会议。昨日五彩缤纷的广告柱和阅报栏一片雪白:夜间全都糊上了大张的白纸。全国举哀,并不是装出来的,不是因为下了命令,而是真正的。似乎全国上下就这么永远地陷入悲痛而不能自拔。
距离千里之外的巴库也是如此,谢洛夫发誓,他从来不知道地广人稀,距离一场世界大战还不到十年的苏联,竟然有这么多人。各地的报纸全版面报道斯大林去世的消息,整个巴库似乎瞬间陷入到永恒的静寂中,人们仿佛行尸走肉一般。距离阿塞拜疆不远的格鲁吉亚,报纸上刊登,斯大林的老家已经有数千人启程前往莫斯科。
谁会知道几十年后,格鲁吉亚人几乎会对斯大林恨之入骨,他们甚至不知道斯大林是一个格鲁吉亚人,而不是一个俄罗斯人。当然了,就算是知道,他们也会选择性的忘记。、
似乎一切事情都停滞下来了,所有的一切都围绕的斯大林,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一开始谢洛夫还尽量冷眼旁观,但是渐渐这种气氛马上感染了他,似乎他已经被同化了。
钢铁的领袖已经逝去,领袖的钢铁则永远保卫人民
第三章 大地震
第三章 大地震
“军备竞赛啊……”跟随者谢列平一行领导的后面,谢洛夫感叹了一声。
“阿塞拜疆的鱼子酱在世界上都是一流的!”谢洛夫含含糊糊的说道,对于鱼子酱谢洛夫也就是吃个新鲜,从没尝试过的东西第一次品尝总是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幸亏这几天他恶补了一下本地知识,不然可就露馅了。
“不错,祖国的美味可能我们一生都没法全部品尝!”谢列平虽然位高权重,却不能时刻吃到这么地道的鱼子酱,自然毫不吝啬赞美之词。
总的来说,对于谢列平一行人的接待,谢洛夫自认为做的很算是中规中矩,虽然不免有些刻意加小心,可这也不能怪他,谁都知道谢列平是出了名的强势不讲理,而且谢洛夫比其他人更加了解谢列平以后的轨迹,没法对这个差点掌控苏联的人保持淡定。
“说实话,我蛮喜欢这个小伙子!”对于谢列平来讲,整个苏联几乎对他已经没有秘密,想要谢洛夫的资料更加是轻而易举“父母在战争中逝去,十八岁进入红军,不过入伍两个月战争就已经结束了!随后进入地方工作,很年轻,从这次阿塞拜疆的经历来看,还算不错,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觉得他有才能,他就有才能!”
谢列平用一句霸气无比的话作为收尾,一点也不担心自己的话被有心人听去。
因为旁边的两个人,尼古拉·叶戈雷切夫和尼古拉·梅夏采夫都是谢列平的朋友,他们之间的关系甚至可以追诉到二战中,并且在随后的日子里面不断巩固。
“这么说你这次出去考察又找到了几个年轻的干部?收获不错?”叶戈雷切夫合上手中的书,一字一顿的说道,并且和年轻两个字咬的特别重道,“亚历山大,这段时间有些异常,你最好形式不要太过高调。你这个人,不用总是锋芒毕露!”
“叶戈雷切夫说的不错!”梅夏采夫点点头说道,“克格勃这段时间正在肃查,不知道有多少人倒霉!”
“一帮吃饱了没事干的混蛋!”谢列平口中的鄙视显而易见,“一群毫无主见的工具,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只能成为一把刀……”
不过谢列平还是将两位老朋友的话听了进去,克格勃虽然是一把刀,但是谁也不知道握刀的人准备要砍谁?
谢列平走了之后也算是留下了一个任务,对此谢洛夫欣然领命,国立石油大学的学生们以后也许会成为意想不到的助力,在前世的记忆中,苏联越到后期对石油越是依赖,所以不论是未雨绸缪还是搭顺风车,对这些未来可能在能源系统工作的年轻学生,谢洛夫也必须重视起来。
从20世纪50年代起,苏联油气出口在逐步增加。石油出口从1950年的30万吨增加到1960年的1783万吨。苏联大量出口石油正逢世界石油价格上涨的有利时机。其燃料和石油产品出口从1970年的17000万吨增加到1988年的44700万吨。
其中,石油为20500万吨,天然气是880亿立方米。石油成为苏联出口的大宗产品。苏联在全球的原油市场中约占10,如把全部石油产品都包括进去,则合12。
天然气在苏联能源平衡中的地位不断上升。1960年前,苏联天然气开采和消费占其燃料开采和消费总量的8左右。这一比重在60年代达到18~19。到80年代末,苏联统一煤气供应系统提供了苏联燃料消费的40以上,保障了东欧各国和许多西欧国家大部分燃料消费。
如果这些服务于苏联能源产业的人能被谢洛夫掌握在手里,可以说谢洛夫马上就能成为苏联国内一号人物,而现在,第二巴库正在开发中,号称第三巴库的秋明油田更是没有影子,巴库的国立石油大学的学生们就非常重要,也许这几年的学生未来会成为掌握苏联能源命脉的一群人。
而在莫斯科,一切都似乎和平时没有什么两样,各个部门和机构都在有条不紊的持续进行。第四个五年计划已经完成,苏联恢复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执行的结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苏联在最短的时间内,以难以置信的努力为代价,不仅医治了严重的战争创伤,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恢复;而且经济实力比战前大大增强。大约已经到了美国的百分之四十,处在世界第二位。
而苏联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五个五年计划,规定到1955年,工业生产水平比1950年提高百分之七十左右,生产资料的生产约增加百分之八十,消费品的生产约增加百分之六十。似乎一切都在像好的方向发展,事实上,此时整个苏联也都会这么认为,除了谢洛夫。
1953年3月1日下午6点30分,斯大林因中风摔倒。最后被发现时,他穿着睡裤和背心坐在毯子中打鼾。斯大林的助手最初以为他只是喝醉了,但随后发现他可能陷入昏迷。
苏联宣布全国默哀八天,所有部门、司局、工厂停止工作。退役军官都穿上了原来的军服,仿佛如临大敌重回卫国战争时期。斯大林躺在工会大厦的圆柱大厅,几公里长的队伍蜿蜒在莫斯科的大街小巷,人们向普希金大街缓缓移动,军队和卡车勉强维持着秩序。
美国方面把斯大林逝世看作难得的机遇。经过一个多月的深入讨论和反复修改,美国政府敲定了心理战略计划,利用、自由欧洲电台等工具对苏联、东欧等国进行宣传战。艾森豪威尔发表演说,声称“一个时代已随约瑟夫·斯大林的逝世而结束”,美国准备与所有诚心致力于和平的国家一起为和平而努力。他反问“苏联准备做什么?”1953年6月1日,捷克斯洛伐克发生反对货币改革的骚动,自由欧洲电台立即强调,斯大林逝世后苏联政权虚弱,鼓励捷克军队忠于人民而不是布拉格政府。
万里之外的中国,自3月7日至9日,全国下半旗致哀;全国各工矿、企业、部队、机关、学校及人民团体一律停止宴会、娱乐活动。
斯大林的突然去世对中国不可谓不是个打击,当时中朝和美方正在停战问题上艰难地对峙,苏联的态度至关重要。1952年8月,美国同意遣返战俘83万人,其中朝鲜战俘76万,中国战俘只有6400人,不到中国总战俘数的三分之一。金日成有意让步,中方坚持要美方遣返全部战俘。斯大林给予了中方支持,明确讲:“对美国必须强硬。中国同志必须了解,如果美国不输掉这场战争,那么中国永远也收复不了台湾。”斯大林刚逝世,苏联政府致信中朝领袖,提出:从中、朝、苏三国利益出发,应当在停止战争方面表现出一种“主动精神”。最终中国只得到7110名战俘,14万名志愿军战俘被“拒绝遣返”。中国领导人都感到非常遗憾,他们认为如果再打一段时间,可以争取在更有利的条件下结束这场战争。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承认,到1953年7月的时候,“志愿军已经极大地改善了它的后勤、空防和火力状况”。
3月9日,莫斯科还在冬天,飘着零星雪片。中国总理八点钟先到工会大厦护灵,中国代表团其他人在九点钟到红场参加葬仪。可以看到,中国总理走在送葬队伍的前列,与贝利亚、马林科夫和赫鲁晓夫并排。
斯大林走后的第一天,湿润的寒风刺骨,砭人肌肤。市内的生活陷于停顿。岂止是莫斯科,全国都取消了音乐会、戏剧演出和会议。昨日五彩缤纷的广告柱和阅报栏一片雪白:夜间全都糊上了大张的白纸。全国举哀,并不是装出来的,不是因为下了命令,而是真正的。似乎全国上下就这么永远地陷入悲痛而不能自拔。
距离千里之外的巴库也是如此,谢洛夫发誓,他从来不知道地广人稀,距离一场世界大战还不到十年的苏联,竟然有这么多人。各地的报纸全版面报道斯大林去世的消息,整个巴库似乎瞬间陷入到永恒的静寂中,人们仿佛行尸走肉一般。距离阿塞拜疆不远的格鲁吉亚,报纸上刊登,斯大林的老家已经有数千人启程前往莫斯科。
谁会知道几十年后,格鲁吉亚人几乎会对斯大林恨之入骨,他们甚至不知道斯大林是一个格鲁吉亚人,而不是一个俄罗斯人。当然了,就算是知道,他们也会选择性的忘记。、
似乎一切事情都停滞下来了,所有的一切都围绕的斯大林,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一开始谢洛夫还尽量冷眼旁观,但是渐渐这种气氛马上感染了他,似乎他已经被同化了。
钢铁的领袖已经逝去,领袖的钢铁则永远保卫人民
第三章 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