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兄弟昨晚的事情已经传遍李庄一带,毕竟一赏就是一万两,这种规格的奖励是前所未有的异事,传扬开来也是必然之事。

    “那只是一件小事,很惭愧受到重赏。”宋应星谦虚了一句,接着道:“不知道诸位对纺机改良之事,有没有什么想法?”

    弗雷德里克思索道:“我听说张大人是打算用水力带动纺机和织机,这就面临很多问题,先是驱动梭机的动力连接装置,然后是纺锤和梭机与动力的配合,我知道大明有一种黄道婆织机,可以集杆、弹、纺、织为一体,用脚踏来带动三个锭子运动,同时纺三根纱。老实说,我看过我们欧洲带过来的纺机,比起大明的这种织机在技术上还是落后的,尽管在欧洲已经是最好的织机了。”

    宋应星早就知道,不过听到眼前这个学识很渊博的青年传教士肯定的说法后,脸上还是露出失望的神色。

    “奇怪了。”宋应星忍不住道:“为什么大人说欧洲的纺织技术把我们远远抛在身后呢。”

    一群欧洲人都是无所谓的表情,并没有受到冒犯的感觉……弗雷德里克是普鲁士人,传教中有葡萄牙人,萨克森人,瑞士人,还有法国人,就是没有英国人和西班牙人,当然也没有荷兰人。

    这也是和当时亚洲的军政时势有关,荷兰人正和大明处于战争状态,与大明这边的海上群雄一直争夺南海这边的海上控制权,至于西班牙人一直对中国人很不友好,这帮混帐东西担心中国人有殖民南洋的打算,不仅对大明十分提防和警觉,对自己治下的华人移民也是十分的提防,在西班牙人统治的吕宋已经有两次大规模的排华屠杀,每次华人都是被屠万人以上,场面惨不堪言,西班牙人又怎么会接受内6的中国人雇佣呢。

    “还是要解决很多问题啊。”宋应星向一群泰西人拱手致意,打算告辞。

    弗雷德里克看着慢慢走远的宋应星,耸耸肩膀,说道:“这个中国人十分有趣,从气质上来说,很象我的大学教授。”

    何塞也道:“在来这里之前,我以为中国人全象广州那边的官员士绅一样,迂腐不堪,过于自大,只有商人还有理智和不在欧洲人之下的精明。现在看来,我还是太小视这个悠久的文明了。”

    “这可是一个传承几千年没有断绝的文明啊。”弗雷德里克露出了和他年龄不相符的老成,感慨着道。

    ……

    宋应星赶去的地方是所,就在杂项局技术研究所的对面,这个地方再熟悉不过,事实上宋应星每天都会到所转一转,看看各种座钟和挂表的最新进展。

    常进有就是这个机构的负责人,同时也是杂项局的局正之一,宋应星放缓步伐走进去时,常进有已经坐在大桌子前忙碌了。

    整个所就是一座四合院,正中的大房间里从东到西就是一张大的桌子,四角放着各式座钟,有的金碧辉煌,有的朴实无华,有的高达丈许,人站在钟前只到座钟的一半高,有的则已经只有半人大小,但最小的也是有近半人高,正在使用的,技术纯熟的座钟已经可以缩小到半人高大小,但距离张瀚提出来的精确的可以挂在胸前的挂表,毫无疑问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由于挂表计划,座钟的利润也被抵销了不少。

    试验的消耗是十分恐怖的,各种材料不乏相当昂贵的原料,而大量的原料在试验过程中被毁损了,然后再申请拨付,再毁损。

    如果这些材料全部制成座钟,那就是相当可观的利润,而不是大量的损耗了。

    不仅如此,能制座钟的合格的匠人的数量还是不多,毕竟中国人会制这玩意的基数原本就十分的小,只有苏州那边有少量的工匠成功的仿制了一些粗陋的仿品,最少在这个时期,成功的座钟量很少,在几百年后,清季的座钟存量不仅多,而且花样繁多,说明座钟的技术飞快进步,存世量变大,还是得在百年之后。

    现在和裕升要做的不仅是推进座钟技术的展,还得提前在中国将怀表仿制出来……在此时的欧洲,怀表也只是少数最顶级的工匠可以做出质量合格的成品来,从技术上来说,所才成立不到两年,已经可以成功仿制大量座钟,并且已经在持续缩小零部件,而且达到稳定的构造,这个成就已经是相当大了。

    不过正和军司中有相当的人对台湾那边的情形不满,在各个局的内部,也不乏有相当多的人对常进有不满。

    如果不是常进有是张瀚正牌岳父的身份,恐怕各种非议甚至是弹劾案都会有人提出来了。

    在各个研究所有联合的评议会,对那些不怎么靠谱又太花钱的项目,就算是张瀚支持,也照样有人提出非议和弹劾,一旦通过,那就只能终止项目了。

    所这边是张瀚早就放话,如果真的评议会终止研究,他就自己拿钱出来继续搞,在这种高压下,有意提请弹劾的人也就只能放弃。

    在和裕升内部,还没有敢于无视张瀚威严的人出现,哪怕是张瀚所谓的理工科书呆子。

    长桌上摆放的就是各种各样的零件,有大有小,十几个熟练的技工坐在桌子两侧,正在不停的拆解和安装。

    等一个程序完成后就是加以记录,宋应星看过记录档案,图文并茂,不仅是成功的,也有失败的记录。

    一个个记录之下是枯燥的分解和试验新零件的过程,如果一个外行刚进房间可能会被吸引一段时间,然后就是感觉到无聊,最终是无趣和毫无兴趣。

    每个人的动作都很熟练,这些人是所这几年栽培出来的最好的匠人,可以说整个中国的顶尖匠都在这里也并不为远。

    常进有就是其中一个。

    这两年来这个痴为于杂学和各种技术的中年人已经把全部精气神都用在上了,可许是常进有以前对造大水车特别有兴趣,齿轮转动,水车被水力不停的带动,然后水流顺着水槽流入水桶,然后齿轮转动着将水桶中的水倾倒在岸边的渠道之中……这是一个周而复始的曲杆运动的过程,和的运动方式十分相似……总之常进有一看到内部运行之后就痴迷上了这种泰西机械,在很多有钱人只关注座钟壳镶嵌了什么名贵宝石的时候,常进有已经和他的部下开始将座钟小型化的艰苦历程了。

    “在下见过常局正。”

    宋应星只是副所正,和常进全的地位相差其实也不算大,他们这些技术人员都基本上有书呆子的脾气,对身份地位不是那么敏感。

    而且从在大明的身份来说,常进有是秀才生员,宋应星可是正经的举人,科名制度深入读书人的内心,可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

    常进有原本心思已经沉浸在手头的活上,听到宋应星的问候后才醒过神来,他赶紧起身,揖道:“宋老先生,今日怎这么早就过来?赶紧请坐,叫杂役上茶。”

    常进有的脾气有些迂腐,别人都是以职位相称,他还是以科名的旧习惯称呼,一时也是改不过来。

    宋应星也素知道这个局正的脾气,当下含笑应了一声,不过还是客气道:“今日前来还是有事与常局正商量,喝便不喝了。”

    “好。”常进有一点也不客气,拉了一张椅子对宋应星道:“老先生请坐。”

    “好,多谢。”宋应星坐下之后,直接便是道:“我就直接说正题了。局正是否知道昨日试验的事情?”

    “这当然知道。”常进有道:“这事是好事,军司的财政压力要小很多。”

    宋应星闻言点了点头,“财政压力”这四个字已经成了沉甸甸的大山,压在军司中高层的头顶,叫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倒是没有人敢非议张瀚在军事上的扩张和对军队的标准的花费,五百多万的军费,其实算上银息的话得过六百万,其中有三百多万是给十几万军人的军饷,还不算田亩的股份分红在内,军人的平均年收入过了二十两,哪怕是辽镇的家丁也不过一两八的月饷,辽饷加征后军饷开支增加,也就平均二两多一个月,还不一定能拿到足色足额的银子,哪怕是家丁的银子也会被克扣的,在和裕升当然没有这方面的问题,所以军人收入高,除了军司的中高层官吏,各个制造局的中层技术人员,负责商业的掌柜,除此之外,一般的工人和农民和普通的军司吏员是远远赶不上军人的收入,也是体现了军队的最高地位。

    不过对普通的军司人员来说,财政压力象一块巨石,沉甸甸的压在所有人的头上。

    “明年财政上压力确实很大。”宋应星沉吟着道:“而且在下觉得,未来两三年内,恐怕财政压力都不会小。”

章节目录

大明1617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书屋只为原作者淡墨青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淡墨青衫并收藏大明1617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