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院长,这次真的辛苦你了!”
玉兰研究院门口,看着面前略显消瘦的中年人,王宁客气的说道。
王宁正在进行逆核装置的研究,当然不可能随便出门,他每一次出门都是有目的的。前几个月,他将逆核公式推导了出来,在逆核公式的基础上进行逆核装置的基础推导。
每一项发现,每一项研究都有自己独特的基础公式,那组公式普通人不明白,在研究者眼中,它们才是一切的基础。
就像是水和空气对生命体的作用一样,缺少了基础公式,多么伟大的发现都没有任何意义。
王宁在推导逆核装置基础公式的时候比较简单,毕竟有超脑信息库在提供帮助,很多疑问可以在超脑中得到答案。推导起来并没有那么困难,真正困难的是逆向找到一种可以稀释或者吸收核能的物质。最少,能够最大限度的克制核能。
这才是逆核装置的基础,只有寻找到它们,逆核装置才能够演变成现实。否则,只能是理论上的东西,无法真正被使用。
要说不管哪个国家之中,都不会缺少所谓的黑科技。很多黑科技在普通人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悬浮列车,干净无污染的新型能源,航空飞船,甚至是宇宙战舰,很多国家之中都有科学储备,并且有了一定的研究进展。
至于为什么没有实体出现,还不是因为基础条件不具备,最起码物质跟不上。能量更加持久,消耗更少的推动机,发动机,还有可以在宇宙中长时间存在的金属,很多东西理论上已经存在,现实中却还有太多的问题。
王宁要做的自然不是提出一个所谓的理论支持,他更想要将实物制造出来。他当然不是空想,超脑之中。逆核装置已经有了实物,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将超脑中的实物复制下来。
有实物作为参照物,再加上有一定的理论支持,王宁想要将逆核装置制造出来并不困难。相比较而言。更困难的事情反而是怎么堂堂正正的将逆核装置拿出来。
逆核装置是超越时代的东西,它的作用是完全吸收,控制核能的爆发,就像是一种清除剂,在核能爆发的片刻重新将核能吸收。储存下来。
对,是储存起来。储存之后,核能并没有消失反而被控制在逆核装置之中,以便于进一步的开发跟利用。
不说逆核装置下一步的效果,光是可以吸收核能就相当逆天。全世界都笼罩在核能的威胁之下,除了核能巨大的破坏力还有更加危险的辐射,一旦控制住核能,核弹也不过是大号的手榴弹而已,没有了原本的致命性。
就算是在维格列所在的时代,他提出逆核装置的时候依然被人怀疑。在他最终拿出实物之后,整个世界都感到不可思议。
维格列拿出逆核装置的时机是他提出维格列第四猜想之后,那个时候的维格列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数学家,最具有创新性的科学家,甚至有崇拜他的学者在公众场所称他为世界第一科学家。
维格列的地位是王宁无法相比的,就算是维格列提出逆核装置都受到了质疑更别说现在的王宁。他能做的就是在暗处将实物制造出来,到时候就算是受到质疑他也不担心,有了具体的东西,上面会进行隐藏的。
王宁一点都不担心上面看不到逆核装置的价值,可以这么说。他现在所做的研究,不管是正确的方向还是错误方向,每一步都属于战略级价值,上面任何一个记录都能算的上是特级绝密。稍微泄露一点就算是叛国。
逆核装置战略价值之大,绝对是重中之重。正是知道这些东西,王宁在研究的时候才会小心翼翼。可惜,因为提出的时间太早,他反而还需要留下不少痕迹,这些痕迹是必要的。否则无法解释他怎么能够在短时间之内拿出逆核装置。
三个月的缓冲如此,让王天准备的各项材质也是如此,各种资料同样也是如此,而今天来到玉兰研究院也是为了留下一些痕迹。
玉兰市虽然经济不发达,却是华国知名的科教城市,更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布局重点城市之一,重要性仅次于帝都。
这个称呼当然不是随便说说,不说知名学府,更主要的还是玉兰有三所国家实验室和四座重大科学装置,很多目前国家唯一性质的实验室就落座在玉兰市。更别说省部级的重点实验室,这才是玉兰市成为重点科学布局城市的原因,玉兰研究院就是其中之一。
坐落在‘科学岛’的玉兰研究院是玉兰重点研究院之一,是中科院下辖的重要研究院,研究院部署的主要学科有等离子体物理与磁约束核聚变、强磁场科学与技术、材料物理与纳米技术、大气光学与遥感、环境光学与技术、仿生感知与智能系统、激光材料与技术、超导电工与节能应用、离子束生物工程、智能农业信息技术、太阳能材料与工程等。随着科研事业的发展,玉兰研究院建成了20多个装备优良的实验室、研究中心和10多个大型技术物理实验平台,包括国家“863”计划大气光学、智能机器人传感技术、中科院材料物理、离子束生物工程、安皖省环境光学监测技术等9个国家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玉兰研究院在职职工2404人,其中正高级人员297人,副高级人员691人,包括两院院士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973”计划首席专家26人、国家“863”计划项目负责人34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1人、“万人计划”入选者3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69人、安皖省“百人计划”4人。目前研究院在职职工60.7%具有研究生学历,40.3%具有博士学位,人员队伍结构不断优化。通过组织优势科研团队,研究所组织和承担国家重大重点科研任务的能力不断加强,形成等离子体物理、纳米材料、大气环境等多个创新团队和973、863团队。
可以说,它是国内大型研究院之一,拥有国内最尖端的人才。也就是传说中,就算是清洁工也需要研究生学历的地方!(未完待续。)
玉兰研究院门口,看着面前略显消瘦的中年人,王宁客气的说道。
王宁正在进行逆核装置的研究,当然不可能随便出门,他每一次出门都是有目的的。前几个月,他将逆核公式推导了出来,在逆核公式的基础上进行逆核装置的基础推导。
每一项发现,每一项研究都有自己独特的基础公式,那组公式普通人不明白,在研究者眼中,它们才是一切的基础。
就像是水和空气对生命体的作用一样,缺少了基础公式,多么伟大的发现都没有任何意义。
王宁在推导逆核装置基础公式的时候比较简单,毕竟有超脑信息库在提供帮助,很多疑问可以在超脑中得到答案。推导起来并没有那么困难,真正困难的是逆向找到一种可以稀释或者吸收核能的物质。最少,能够最大限度的克制核能。
这才是逆核装置的基础,只有寻找到它们,逆核装置才能够演变成现实。否则,只能是理论上的东西,无法真正被使用。
要说不管哪个国家之中,都不会缺少所谓的黑科技。很多黑科技在普通人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悬浮列车,干净无污染的新型能源,航空飞船,甚至是宇宙战舰,很多国家之中都有科学储备,并且有了一定的研究进展。
至于为什么没有实体出现,还不是因为基础条件不具备,最起码物质跟不上。能量更加持久,消耗更少的推动机,发动机,还有可以在宇宙中长时间存在的金属,很多东西理论上已经存在,现实中却还有太多的问题。
王宁要做的自然不是提出一个所谓的理论支持,他更想要将实物制造出来。他当然不是空想,超脑之中。逆核装置已经有了实物,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将超脑中的实物复制下来。
有实物作为参照物,再加上有一定的理论支持,王宁想要将逆核装置制造出来并不困难。相比较而言。更困难的事情反而是怎么堂堂正正的将逆核装置拿出来。
逆核装置是超越时代的东西,它的作用是完全吸收,控制核能的爆发,就像是一种清除剂,在核能爆发的片刻重新将核能吸收。储存下来。
对,是储存起来。储存之后,核能并没有消失反而被控制在逆核装置之中,以便于进一步的开发跟利用。
不说逆核装置下一步的效果,光是可以吸收核能就相当逆天。全世界都笼罩在核能的威胁之下,除了核能巨大的破坏力还有更加危险的辐射,一旦控制住核能,核弹也不过是大号的手榴弹而已,没有了原本的致命性。
就算是在维格列所在的时代,他提出逆核装置的时候依然被人怀疑。在他最终拿出实物之后,整个世界都感到不可思议。
维格列拿出逆核装置的时机是他提出维格列第四猜想之后,那个时候的维格列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数学家,最具有创新性的科学家,甚至有崇拜他的学者在公众场所称他为世界第一科学家。
维格列的地位是王宁无法相比的,就算是维格列提出逆核装置都受到了质疑更别说现在的王宁。他能做的就是在暗处将实物制造出来,到时候就算是受到质疑他也不担心,有了具体的东西,上面会进行隐藏的。
王宁一点都不担心上面看不到逆核装置的价值,可以这么说。他现在所做的研究,不管是正确的方向还是错误方向,每一步都属于战略级价值,上面任何一个记录都能算的上是特级绝密。稍微泄露一点就算是叛国。
逆核装置战略价值之大,绝对是重中之重。正是知道这些东西,王宁在研究的时候才会小心翼翼。可惜,因为提出的时间太早,他反而还需要留下不少痕迹,这些痕迹是必要的。否则无法解释他怎么能够在短时间之内拿出逆核装置。
三个月的缓冲如此,让王天准备的各项材质也是如此,各种资料同样也是如此,而今天来到玉兰研究院也是为了留下一些痕迹。
玉兰市虽然经济不发达,却是华国知名的科教城市,更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布局重点城市之一,重要性仅次于帝都。
这个称呼当然不是随便说说,不说知名学府,更主要的还是玉兰有三所国家实验室和四座重大科学装置,很多目前国家唯一性质的实验室就落座在玉兰市。更别说省部级的重点实验室,这才是玉兰市成为重点科学布局城市的原因,玉兰研究院就是其中之一。
坐落在‘科学岛’的玉兰研究院是玉兰重点研究院之一,是中科院下辖的重要研究院,研究院部署的主要学科有等离子体物理与磁约束核聚变、强磁场科学与技术、材料物理与纳米技术、大气光学与遥感、环境光学与技术、仿生感知与智能系统、激光材料与技术、超导电工与节能应用、离子束生物工程、智能农业信息技术、太阳能材料与工程等。随着科研事业的发展,玉兰研究院建成了20多个装备优良的实验室、研究中心和10多个大型技术物理实验平台,包括国家“863”计划大气光学、智能机器人传感技术、中科院材料物理、离子束生物工程、安皖省环境光学监测技术等9个国家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玉兰研究院在职职工2404人,其中正高级人员297人,副高级人员691人,包括两院院士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973”计划首席专家26人、国家“863”计划项目负责人34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1人、“万人计划”入选者3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69人、安皖省“百人计划”4人。目前研究院在职职工60.7%具有研究生学历,40.3%具有博士学位,人员队伍结构不断优化。通过组织优势科研团队,研究所组织和承担国家重大重点科研任务的能力不断加强,形成等离子体物理、纳米材料、大气环境等多个创新团队和973、863团队。
可以说,它是国内大型研究院之一,拥有国内最尖端的人才。也就是传说中,就算是清洁工也需要研究生学历的地方!(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