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之战,从正月间开始,到如今已经打了四个多月的时间。
自从多铎攻寨受挫退回汝州后,双方便进入了对持阶段,都等着对方,漏出破绽。
高义欢毕竟人少地少,物资和钱粮都有限,而清军人力物力则要远胜于他。
多铎对于继续对持并不着急,他判断这一战,只会有两种情况,一种结局。
第一种情况是高义欢粮食将尽,急于一战,且洛阳被围多日,粮食也已经告急,高义欢撑不下去,于是领兵过来,寻他决战,而他则变攻为守,消磨高义欢,最后一战破敌。
战场上的情势就是这么奇妙,瞬息万变,他发大军过来,高义欢坚守营垒,他硬功死伤惨重,战场是高义欢掌握主动权。
现在他退至汝州,凭借大清地大物博的优势,同高义欢对持,高义欢耗不起,便只能来寻他决战,他便掌握了主动权。
这一退一进之间,攻守的位置立变,局势也完全逆转。
当然,高义欢除了寻他决战之外,还有一种可能,便是不管洛阳的死活,在粮食耗尽之前,便仓皇逃回老巢。
不过这个高义欢做了那么多坏事,多铎岂会让他退走?
两军之间相距只有五六十里,多铎早已命斥候,严密监视高义欢的大营,一旦高义欢粮尽而退,他便大军压上,咬住他,不让他撤退,等他粮草耗完,便大军掩杀,同样能杀他个大败。
因此,在多铎看来,这场战事对持下去,高义欢要么前来与他决战,要么不救洛阳,选择撤退,不过无论他做何种选择,结果都必然是失败。
想明白这些,多铎便耐心驻扎于汝州,同高义欢拼消耗,看谁先顶不住。
然而他这一等,就是近四个月。
汝州,魏军霍山大营外的一座山头,几名清军斥候,躲在山顶的树林中,监视着霍山大营,魏军的一举一动,都尽收他们的眼底。
“今天还没有过来么?”一个清军头目,从山的背面爬上来,趴在一个清军斥候旁边,低声问道。
“还没有,都已经三天时间没见粮车入营了!”清军斥候小声回道。
这就这时,旁边一人却指着远处,“来了!”
清军领催立刻抬头看去,便见远处的道路上,一队粮车在士卒的护卫下,慢悠悠的向营地走来。
“只有三十辆,粮车又少了一半!”领催点了点车辆,脸上露出一丝冷笑,他忽然站起身来,对几人道:“你们继续监视,我去通知豫王爷!”
汝州城,多铎的临时节堂内,一封旨意摆在他的案前。
多铎看完后,脸色阴沉的负手站在一副地图前,目光阴鸷的盯着关中的地界。
这时一名斥候却进得堂来,手连拍马蹄袖,给多铎行了个满礼,大声禀报,“启禀王爷,卑职奉命监视贼营,发现贼兵送入营内的粮草,又少了一半。”
多铎闻语,不禁精神一振,目光移开地图,转身盯着斥候,“哦,这是第几次减少呢?”
斥候回道:“回禀王爷,进入四月以来,这已经是第五减少。”
多铎闻语脸上不禁冷笑一声,“这次运来多少粮食?”
“刚好三十车粮食!”
“才三十车,几万人马能吃几餐?”多铎面露喜色,“高蛮子硬挺四个月,终于要粮尽了吧!哈哈~”
穷不与富斗,这点道理高蛮子也不懂,本王便做一做他的老师,给他好好上一课。
汝州,魏军霍山大营,高义欢一身黑色铁甲,骑马主立在营地外。
大队的魏军士卒,排成队列,从营盘中走了出来。
高义欢与众将立于高坡上,放眼下望,道路上一片人头攒动,魏军就像一条黑蛇穿行于山丘之间,蔓延数里,往东南郏县移动。
在队伍中,魏军各部旌旗半卷,滚滚而动,却没有发出什么声响,大军偃旗息鼓而行。
这时太阳东升,高义欢站在半坡上,望见东面的山峦,被朝阳镀了一层金边,景色蔚为壮观,让他的心情也豪迈起来。
“李际遇、赵明冲你二人听令。”高义欢一手按刀,一手插腰,威风凛凛,忽然大声喝令。
“末将在!”两人齐齐抱拳,因为动作太大,身上甲片哗哗直响。
高义欢看着两人道:“你二人带半月军粮,留守断后,多铎如果来攻,你们只需阻击一日,待本帅退至郏县,便可向两翼山林撤退。若是多铎大军去追本帅,你二人便要从侧翼,骚扰多铎粮道!本帅的话,你们听明白没有?”
“末将知晓!”两人肃然领命。
高义欢一挥手,“好,你二人去准备吧!”
两人领命去准备,高义欢遂即又大声唤道:“金声桓、徐黑虎、虎大威听令!”
“末将在!”三人龙行虎步的走出来,大声抱拳。
高义欢看向三人,沉声道:“你们率领龙骑、选虎两营兵,可趁着本帅吸引多铎的机会,向东进至颍水,然后逆流而上,避开清军主力,入少室山,经过大谷关,直驱洛阳城下。”
说着,高义欢脸色严肃起来:“你们要切记,不能恋战,打开一道缺口,便立刻撤回。一定在多铎回师之前,撤出来,否则退路被清军堵住,本帅也救不了你们!”
三人互看了一眼,郑重的抱拳,“大帅放心,我等必不辱使命!”
高义欢微微颔首,“你们先往郏县方向去,等脱离了清军的眼线,便转道去洛阳。洛阳一事,就拜托你们了。”
此时高义欢与多铎近距离对持,一举一动,都在对方的眼中,他只有向后撤退,让大军脱离清军斥候侦查的范围,才能完成大军的调动。
他的计划是,示弱撤军,将多铎的注意力吸引住,然后派精兵偷袭洛阳,救李岩出城。
当然洛阳城外还有一万多清军,即便是打开了一道缺口,能逃出来的人,怕也只能看天命了。
这时高义欢环视众人一眼,遂即一扯马缰,大声喝道:“其余人马,随本将先退到郏县,然后退往襄城。”
自从多铎攻寨受挫退回汝州后,双方便进入了对持阶段,都等着对方,漏出破绽。
高义欢毕竟人少地少,物资和钱粮都有限,而清军人力物力则要远胜于他。
多铎对于继续对持并不着急,他判断这一战,只会有两种情况,一种结局。
第一种情况是高义欢粮食将尽,急于一战,且洛阳被围多日,粮食也已经告急,高义欢撑不下去,于是领兵过来,寻他决战,而他则变攻为守,消磨高义欢,最后一战破敌。
战场上的情势就是这么奇妙,瞬息万变,他发大军过来,高义欢坚守营垒,他硬功死伤惨重,战场是高义欢掌握主动权。
现在他退至汝州,凭借大清地大物博的优势,同高义欢对持,高义欢耗不起,便只能来寻他决战,他便掌握了主动权。
这一退一进之间,攻守的位置立变,局势也完全逆转。
当然,高义欢除了寻他决战之外,还有一种可能,便是不管洛阳的死活,在粮食耗尽之前,便仓皇逃回老巢。
不过这个高义欢做了那么多坏事,多铎岂会让他退走?
两军之间相距只有五六十里,多铎早已命斥候,严密监视高义欢的大营,一旦高义欢粮尽而退,他便大军压上,咬住他,不让他撤退,等他粮草耗完,便大军掩杀,同样能杀他个大败。
因此,在多铎看来,这场战事对持下去,高义欢要么前来与他决战,要么不救洛阳,选择撤退,不过无论他做何种选择,结果都必然是失败。
想明白这些,多铎便耐心驻扎于汝州,同高义欢拼消耗,看谁先顶不住。
然而他这一等,就是近四个月。
汝州,魏军霍山大营外的一座山头,几名清军斥候,躲在山顶的树林中,监视着霍山大营,魏军的一举一动,都尽收他们的眼底。
“今天还没有过来么?”一个清军头目,从山的背面爬上来,趴在一个清军斥候旁边,低声问道。
“还没有,都已经三天时间没见粮车入营了!”清军斥候小声回道。
这就这时,旁边一人却指着远处,“来了!”
清军领催立刻抬头看去,便见远处的道路上,一队粮车在士卒的护卫下,慢悠悠的向营地走来。
“只有三十辆,粮车又少了一半!”领催点了点车辆,脸上露出一丝冷笑,他忽然站起身来,对几人道:“你们继续监视,我去通知豫王爷!”
汝州城,多铎的临时节堂内,一封旨意摆在他的案前。
多铎看完后,脸色阴沉的负手站在一副地图前,目光阴鸷的盯着关中的地界。
这时一名斥候却进得堂来,手连拍马蹄袖,给多铎行了个满礼,大声禀报,“启禀王爷,卑职奉命监视贼营,发现贼兵送入营内的粮草,又少了一半。”
多铎闻语,不禁精神一振,目光移开地图,转身盯着斥候,“哦,这是第几次减少呢?”
斥候回道:“回禀王爷,进入四月以来,这已经是第五减少。”
多铎闻语脸上不禁冷笑一声,“这次运来多少粮食?”
“刚好三十车粮食!”
“才三十车,几万人马能吃几餐?”多铎面露喜色,“高蛮子硬挺四个月,终于要粮尽了吧!哈哈~”
穷不与富斗,这点道理高蛮子也不懂,本王便做一做他的老师,给他好好上一课。
汝州,魏军霍山大营,高义欢一身黑色铁甲,骑马主立在营地外。
大队的魏军士卒,排成队列,从营盘中走了出来。
高义欢与众将立于高坡上,放眼下望,道路上一片人头攒动,魏军就像一条黑蛇穿行于山丘之间,蔓延数里,往东南郏县移动。
在队伍中,魏军各部旌旗半卷,滚滚而动,却没有发出什么声响,大军偃旗息鼓而行。
这时太阳东升,高义欢站在半坡上,望见东面的山峦,被朝阳镀了一层金边,景色蔚为壮观,让他的心情也豪迈起来。
“李际遇、赵明冲你二人听令。”高义欢一手按刀,一手插腰,威风凛凛,忽然大声喝令。
“末将在!”两人齐齐抱拳,因为动作太大,身上甲片哗哗直响。
高义欢看着两人道:“你二人带半月军粮,留守断后,多铎如果来攻,你们只需阻击一日,待本帅退至郏县,便可向两翼山林撤退。若是多铎大军去追本帅,你二人便要从侧翼,骚扰多铎粮道!本帅的话,你们听明白没有?”
“末将知晓!”两人肃然领命。
高义欢一挥手,“好,你二人去准备吧!”
两人领命去准备,高义欢遂即又大声唤道:“金声桓、徐黑虎、虎大威听令!”
“末将在!”三人龙行虎步的走出来,大声抱拳。
高义欢看向三人,沉声道:“你们率领龙骑、选虎两营兵,可趁着本帅吸引多铎的机会,向东进至颍水,然后逆流而上,避开清军主力,入少室山,经过大谷关,直驱洛阳城下。”
说着,高义欢脸色严肃起来:“你们要切记,不能恋战,打开一道缺口,便立刻撤回。一定在多铎回师之前,撤出来,否则退路被清军堵住,本帅也救不了你们!”
三人互看了一眼,郑重的抱拳,“大帅放心,我等必不辱使命!”
高义欢微微颔首,“你们先往郏县方向去,等脱离了清军的眼线,便转道去洛阳。洛阳一事,就拜托你们了。”
此时高义欢与多铎近距离对持,一举一动,都在对方的眼中,他只有向后撤退,让大军脱离清军斥候侦查的范围,才能完成大军的调动。
他的计划是,示弱撤军,将多铎的注意力吸引住,然后派精兵偷袭洛阳,救李岩出城。
当然洛阳城外还有一万多清军,即便是打开了一道缺口,能逃出来的人,怕也只能看天命了。
这时高义欢环视众人一眼,遂即一扯马缰,大声喝道:“其余人马,随本将先退到郏县,然后退往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