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襄急急忙忙的穿上满衣戴上满帽出来迎接,便见姜有光领着一员穿着黑色官袍,胸前二品补子,挂着朝珠,头上戴着红顶斗笠的二品大员,走进院来。
“哈哈哈~金侍郎今日过来,怎么不事先通知一声,本将好出门迎接嘛!”姜襄立时大笑着走上前来,埋怨道。
金之俊是明朝万历年间的进士,历经万历、天启、崇祯,可以说是三朝元老,见证了明朝的衰落。
清军入关后,招降明朝官员,许以原官录用,他便投降了清廷,并给清廷出了许多主意,帮助满清在北直隶站稳了脚跟。
清军入关之初,北京粮价飞涨,他是唆使满清南下攻击江南,恢复漕运的主要大臣之一。
多尔衮很看重金之俊,因此才派他来宣大,巡抚地方,监视姜襄。
金之俊五十多岁,脸上清瘦,一张黑脸,看上去就不太好说话。
姜襄笑脸相迎,金之俊却是一张冷脸,他目光往院子内瞟了瞟,“有些急事要找将军商谈,便直接过来了。”说完,他便主动提出道:“去军门书房谈吧!”
语毕,金之俊便疾步向前走去,姜襄心头一凛,看来他府上应该是有清廷安插的密探,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姜襄见此只能疾步跟上来,金之俊闯进姜襄的书房,四下张望,却什么也没有。
“金侍郎,可是要找什么东西?”姜襄跟进来,板着脸道。
“呵呵,姜军门以为本官再找什么呢?”金之俊脸上尬笑,遂即正色道:“姜军门,现今是非常时期,有些事情太敏感,希望军门不要做出事什么糊涂事来,以免引起误会啊。”
金之俊打着哑谜,不过话里的意思却相当的明显,算是一种警告。
虽然心里很不舒服,但是姜襄还是道:“金侍郎可能对本将有所误会,本将对朝廷一向是很忠心的。”
“那朝廷让军门发兵,军门何故拖延?”金之俊盯着姜襄:“军门这样做,让本官很难做,也让朝廷不放心啊!”
姜襄却心痛道:“侍郎这么说,让本将很心寒啊!本将对朝廷可是赤胆忠心啊!前段时间,肃王出征,大半的粮草都是大同、朔州提供,朝廷现在让本将出兵,本将确实难啊!“
金之俊见他这么说,严厉道,“那好,这次朝廷不让你准备粮草,太原会留一批粮草给你。军门先调一万人,前王晋南给英亲王助战吧!这是军令,姜军门不得违抗,懂吗?”
姜襄非常厌烦金之俊这种姿态,大家都是汉奸,你凭啥那么横,居然命令本将。
在明朝时,这些伪君子就看不起他们这些丘八,芝麻大点的文官,也能给他摆脸色,现在投靠满清,这群孙子居然还是压他一头,让姜襄心里很不舒服。
不过感受到金之俊的目光,姜襄知道他已经快触及到清廷的底线了,如果再次拒绝,恐怕满清将会对他采取强硬的手段。
“呵呵~”姜襄正色道:“既然朝廷备好了粮草,那本将还有什么话说?金侍郎放心,我不日就调拨兵马南下!”
金之俊见姜襄答应,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姜军门能服从朝廷的命令,本官深感欣慰,来日定替军门向摄政王请功,届时山西提督军务总兵官,非军门莫属。”
姜襄眉头一挑,满清也开出价码了,不过要是满清能早点给他,他或许真的会为满清卖命,但现在却有些迟了。
当初老子为了支持清军攻入关中灭李自成,不仅派兵,还提供粮草,结果清军灭了李自成,就把老子踢到一旁,现在又想用个提督挽回老子,当老子是夜壶吗?
姜襄心中冷笑,脸上却兴奋道:“那本将就先谢过侍郎了。”
金之俊目光又在书房内扫视了一眼,才道:“那好,军门尽快发兵吧!本官就先回衙里办公了。”
姜襄同意发兵,那事情就好办多了,等将他的兵马掉出大同,然后便能找机会控制姜襄。
当下,姜襄将金之俊送到府外,两个各怀鬼胎的人行礼告别。
姜襄看着金之俊上了八抬大轿走远,脸色立时沉了下来,“有光,你将府上的人清查一遍,隐秘一些,把监视本将的细作找出来!”
“是,军门!”姜有光一抱拳,遂即又问道:“军门,咱们到底站哪一边啊?”
姜襄道:“本将心中已经有了决断,清廷已经怀疑我们,你通知众将,今晚来府上商议大事!”
……
蒲州府,吕梁山南路的山坡上,一阵呼啸,腾起一团团的白烟,二十多枚炮弹,砸向远处的魏军阵线。
阿济格骑马驻立在山头,身后大旗迎风猎猎,山坡上清军火炮轰鸣,山脚下,三千多绿营兵正集结着,准备冲击明军阵线。
这时阿济格看了看魏军阵线上的旗帜,一面写有“黄”字的帅旗,十分的惹眼。
对明的将领,应该是高义欢的心腹大将黄秉忠,军中诨号“神射黄三郎”,是最早追随高义欢的魏将之一。
据说魏军中,有五虎上将“关张赵马黄”,还有二十四将“小尉迟、秦琼”之内的诸多诨号。
这个黄秉忠应该是魏军中第二梯队,是二十四将中的一人,他擅长防守作战,一直镇守蒲津渡和潼关一线,是魏军中难得的人才。
阿济格正观察着魏军防线,一匹战马爬上坡来,准塔大声道:“王爷,李本深的三千绿营为第一个梯队,已经准备好了!”
阿济格闻语,抬起马鞭,指着远处魏军的防线,开口道:“蛮子兵马分布在三条防线后,他们的防守面太广,兵力便比较稀薄。传令李本深,不要散开攻击,集中攻击一点,先拿下涑水边上的下阳堡,只要突破一点,蛮子防线就破了。”
准塔行礼道:“喳!卑职这就去传令。”
“等等!”阿济格却一挥手,“进攻前炮击半个时辰!”
(感谢书友亱空の彩虹的1000,剑非刀的999,小竹子哥哥的打赏,求月票,推荐,订阅,感谢大家的支持。)
“哈哈哈~金侍郎今日过来,怎么不事先通知一声,本将好出门迎接嘛!”姜襄立时大笑着走上前来,埋怨道。
金之俊是明朝万历年间的进士,历经万历、天启、崇祯,可以说是三朝元老,见证了明朝的衰落。
清军入关后,招降明朝官员,许以原官录用,他便投降了清廷,并给清廷出了许多主意,帮助满清在北直隶站稳了脚跟。
清军入关之初,北京粮价飞涨,他是唆使满清南下攻击江南,恢复漕运的主要大臣之一。
多尔衮很看重金之俊,因此才派他来宣大,巡抚地方,监视姜襄。
金之俊五十多岁,脸上清瘦,一张黑脸,看上去就不太好说话。
姜襄笑脸相迎,金之俊却是一张冷脸,他目光往院子内瞟了瞟,“有些急事要找将军商谈,便直接过来了。”说完,他便主动提出道:“去军门书房谈吧!”
语毕,金之俊便疾步向前走去,姜襄心头一凛,看来他府上应该是有清廷安插的密探,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姜襄见此只能疾步跟上来,金之俊闯进姜襄的书房,四下张望,却什么也没有。
“金侍郎,可是要找什么东西?”姜襄跟进来,板着脸道。
“呵呵,姜军门以为本官再找什么呢?”金之俊脸上尬笑,遂即正色道:“姜军门,现今是非常时期,有些事情太敏感,希望军门不要做出事什么糊涂事来,以免引起误会啊。”
金之俊打着哑谜,不过话里的意思却相当的明显,算是一种警告。
虽然心里很不舒服,但是姜襄还是道:“金侍郎可能对本将有所误会,本将对朝廷一向是很忠心的。”
“那朝廷让军门发兵,军门何故拖延?”金之俊盯着姜襄:“军门这样做,让本官很难做,也让朝廷不放心啊!”
姜襄却心痛道:“侍郎这么说,让本将很心寒啊!本将对朝廷可是赤胆忠心啊!前段时间,肃王出征,大半的粮草都是大同、朔州提供,朝廷现在让本将出兵,本将确实难啊!“
金之俊见他这么说,严厉道,“那好,这次朝廷不让你准备粮草,太原会留一批粮草给你。军门先调一万人,前王晋南给英亲王助战吧!这是军令,姜军门不得违抗,懂吗?”
姜襄非常厌烦金之俊这种姿态,大家都是汉奸,你凭啥那么横,居然命令本将。
在明朝时,这些伪君子就看不起他们这些丘八,芝麻大点的文官,也能给他摆脸色,现在投靠满清,这群孙子居然还是压他一头,让姜襄心里很不舒服。
不过感受到金之俊的目光,姜襄知道他已经快触及到清廷的底线了,如果再次拒绝,恐怕满清将会对他采取强硬的手段。
“呵呵~”姜襄正色道:“既然朝廷备好了粮草,那本将还有什么话说?金侍郎放心,我不日就调拨兵马南下!”
金之俊见姜襄答应,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姜军门能服从朝廷的命令,本官深感欣慰,来日定替军门向摄政王请功,届时山西提督军务总兵官,非军门莫属。”
姜襄眉头一挑,满清也开出价码了,不过要是满清能早点给他,他或许真的会为满清卖命,但现在却有些迟了。
当初老子为了支持清军攻入关中灭李自成,不仅派兵,还提供粮草,结果清军灭了李自成,就把老子踢到一旁,现在又想用个提督挽回老子,当老子是夜壶吗?
姜襄心中冷笑,脸上却兴奋道:“那本将就先谢过侍郎了。”
金之俊目光又在书房内扫视了一眼,才道:“那好,军门尽快发兵吧!本官就先回衙里办公了。”
姜襄同意发兵,那事情就好办多了,等将他的兵马掉出大同,然后便能找机会控制姜襄。
当下,姜襄将金之俊送到府外,两个各怀鬼胎的人行礼告别。
姜襄看着金之俊上了八抬大轿走远,脸色立时沉了下来,“有光,你将府上的人清查一遍,隐秘一些,把监视本将的细作找出来!”
“是,军门!”姜有光一抱拳,遂即又问道:“军门,咱们到底站哪一边啊?”
姜襄道:“本将心中已经有了决断,清廷已经怀疑我们,你通知众将,今晚来府上商议大事!”
……
蒲州府,吕梁山南路的山坡上,一阵呼啸,腾起一团团的白烟,二十多枚炮弹,砸向远处的魏军阵线。
阿济格骑马驻立在山头,身后大旗迎风猎猎,山坡上清军火炮轰鸣,山脚下,三千多绿营兵正集结着,准备冲击明军阵线。
这时阿济格看了看魏军阵线上的旗帜,一面写有“黄”字的帅旗,十分的惹眼。
对明的将领,应该是高义欢的心腹大将黄秉忠,军中诨号“神射黄三郎”,是最早追随高义欢的魏将之一。
据说魏军中,有五虎上将“关张赵马黄”,还有二十四将“小尉迟、秦琼”之内的诸多诨号。
这个黄秉忠应该是魏军中第二梯队,是二十四将中的一人,他擅长防守作战,一直镇守蒲津渡和潼关一线,是魏军中难得的人才。
阿济格正观察着魏军防线,一匹战马爬上坡来,准塔大声道:“王爷,李本深的三千绿营为第一个梯队,已经准备好了!”
阿济格闻语,抬起马鞭,指着远处魏军的防线,开口道:“蛮子兵马分布在三条防线后,他们的防守面太广,兵力便比较稀薄。传令李本深,不要散开攻击,集中攻击一点,先拿下涑水边上的下阳堡,只要突破一点,蛮子防线就破了。”
准塔行礼道:“喳!卑职这就去传令。”
“等等!”阿济格却一挥手,“进攻前炮击半个时辰!”
(感谢书友亱空の彩虹的1000,剑非刀的999,小竹子哥哥的打赏,求月票,推荐,订阅,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