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政客 作者:风中的失落
第 1207 章
“周爱卿,站起来说话吧。”
朱由检的声音依旧是平和的,但平和之中,带有了一丝的激愤。
“朕不知道该如何做了,南方全部被苏天成占领了,北方也没有多少地方了,唯有这京城四周,尚在朝廷的控制之下,恐怕春节之后,这些地方都不会在朝廷的控制之下了,朕没有颜面了,这亡国之君的耻辱,朕是要背定了。”
周延儒低着头,没有开口说话,这个时候,他也不知道该说一些什么了,任何安慰性的话语,都是没有多大作用的,江宁营占据了天津,恐怕马上就要展开进攻了,这样的时候,除非是能够想到打败江宁营的办法,其余的都是空话。皇上说出来的这些话,令他想到了崇祯初年,那个时候,皇上不过十多岁的年纪,骤然间肩负重任,满腔热血想要振兴大明王朝,十六年时间过去了,皇上步入了中年,却迎来了这样的局面,心中的悲怆是可以想象的。
“朕非亡国之君,可朝廷里面,都是亡国之臣。”
朱由检说出来这句话的时候,周延儒的身体再次颤抖,忍不住跪下了,这句话非常严重了,等同于完全否决了满朝的文武大臣了。这也说明了,皇上已经到了绝望的边缘了。
想当初皇上刚刚登基的时候,是想着依靠诸多的文武大臣的,也是给予了很多信赖的,最明显的就是袁崇焕,可后来发生很多的事情,让皇上越来越失望了,特别是朝廷之中的党争和争权夺利,几乎让皇上到了无可奈何的境地,只能够再次开始信任太监和锦衣卫了,这里面透露出来的转变,其实就是王朝衰落的前兆了。
或许是感觉到自己的话语说的太重了,朱由检放缓了语气。
“周爱卿,平身吧,朕不是针对你说的,朕是想到了这么多年的事情。”
过了好一会,朱由检慢慢恢复了情绪,罪己诏和退位诏书的事情,他暂时不提了,其实这也是他发泄内心苦闷的一种方式,皇上就是寡人,没有朋友,高处不胜寒,内心的委屈没有地方诉说,只能够自己承受,到了这样的境地了,面对周延儒发泄一下,也是解脱的方式,他相信周延儒是能够理解和承受的。
“周爱卿,朕想到了辽东边军的事宜,后金鞑子在辽东虎视眈眈,朕心里很清楚,若是全部撤走了辽东边军,关宁锦防线很快就要落入到后金鞑子的手里,京城一样危险了,饮鸩止渴的事情,朕不想做,可朕还能够有什么办法啊。”
说到应对江宁营进攻的事宜,周延儒的注意力开始集中了,其实他早就知道了,皇上面临无法选择的局面,一面是虎视眈眈的后金鞑子,一面是势不可挡的江宁营,两边都是无法应对的,不管哪一边,盯着的都是京城。
“周爱卿,朕想着问问你,可否有其他的解决之道啊。”
周延儒楞了一下,没有及时开口回到。
其实周延儒哪里知道,苏天成放出来的话语,朱由检已经知道了,也就是苏天成拿下京城之后,不会伤害皇家诸多人员的性命,更不会做什么屠城和劫掠的事宜,这本来是一种善意的体现,但在朱由检看来,就是莫大的耻辱了,皇家身份尊贵,岂能遭受如此的羞辱。
朱由检内心的想法,周延儒不得而知,但他觉得,目前的情况之下,能够退一步,或许将来还有机会,迟疑了一下之后,周延儒终于开口了。
“皇上,臣有一个想法,苏天成已经占领了天津,下一步肯定是准备进攻京城了,皇上可派出官吏,与苏天成商谈,苏天成若是愿意退兵,控制南方,朝廷就承认他的大晋王朝,若是苏天成执意要进攻京城,那就只有鱼死网破了。”
周延儒说的很是谨慎,边说边看着皇上的神色,果然他发现皇上的神情变化了。
“周爱卿怎能说出来如此的话语啊,朕乃是顺应天意,继承大统,就算是苏天成造反称帝了,就算是他建立了什么大晋朝廷了,就算是他通知了整个的南方,甚至是中原了,朕岂能认可,朝廷岂能认可,如此的做法,岂不是认为苏天成造反是有道理的,朕可不愿意给列祖列宗脸上抹黑,朕宁愿与苏天成决一死战。。。”
周延儒低着头,不再说话,其实他内心里面想到的,就算是皇上你想着与苏天成决一死战,恐怕都没有这样的机会了,大晋朝廷已经控制了绝大部分的地区,人家凭借着雄厚的实力,就算是不马上进攻京城,朝廷也是无法维系的,户部已经拿不出来银子了,秋收季节的时候,苏天成已经占领了南方大部分的地区,而且连续的征伐,消耗了大量的银子,府库里面几乎空了,这个时候不需要苏天成征伐,朝廷收不到赋税,自身就会垮掉了。
周延儒更加的清楚,调动辽东边军,需要大量的银子,至少粮草是需要保证的,朝廷已经拿不出来这些银子了,还能够指望人家拼死厮杀吗。
离开养心殿的时候,周延儒有些糊涂了。
王承恩所言之事,应该是有关辽东边军的调动事宜,可皇上为什么没有直接说到这件事情,难道是知道府库没有银子了,难以维系几十万辽东边军的开销吗,还是因为其他的什么事情,按说辽东边军暂时是能够维系的,辽饷至少还能够维持几个月的时间,今后的事情就不要考虑了,失去了京城,什么都没有了,还考虑辽东边军的今后干什么。
周延儒虽然有了脚踏两只船的做法,可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是想着大明王朝兴旺起来的,不管怎么说,两度成为内阁首辅,这等的荣耀,其他人是没有享受过的,拿了俸禄就要做事情,在能够想到办法的基础之上,还是要为朝廷的生存考虑的。(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辽东危局]
史可法万万没有想到,他就任辽东巡抚,竟然会遭遇到如此的局面,尽管说是以兵部尚书衔就任的,说来完全是重用了,但他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刚刚来到辽东的时候,局面非常的平静,那个时候,尽管说苏天成造反的迹象已经很是明确了,但后金鞑子的臣服,还是让辽东有了一丝兴旺的局面,多年紧绷的情绪得到了舒缓,不管是身居辽东的汉人,还是内地迁过去的老百姓,都认为能够安安心心过日子了,史可法也乐的放松。
可局面很快就出现变化了,首先是皇上对苏天成的猜忌公开化了,接着就是苏天成的放抗,一旦这种情势开始恶化,最终导致的就是苏天成造反,皇上开始在京城大规模的清洗与苏天成有关系的官吏。
就算是在这段时间之内,史可法也没有多少值得担心的,毕竟他和苏天成之间没有任何的交集,甚至都没有见过面,这类的清洗,自然与他没有关系,但没有关系不代表史可法不关心这些事情,辽东距离京城不远,零零碎碎的情况传到辽东,史可法感觉到这样的做法,最终会出现大问题,这是在毁掉大明王朝的基础,可惜这个时候,无数上奏提出异议的文武大臣,都遭遇了惩戒,身在辽东的史可法,更是不可能提出来什么反对的意见。
苏天成开始出兵浙江和福建之后,形势急转直下,大量朝廷的军队被剿灭,不长的时间之内,南方全部被苏天成占据了,特别是在大晋王朝成立、苏天成称帝之后,局面开始变得微妙起来了。朝廷的注意力已经开始转向了辽东,因为这里有近三十万的辽东边军。
史可法是有苦自己知,朝廷拨付的军饷根本不充足,以前是考虑到江宁营的骁勇、朝廷预防苏天成会造反,故而大规模的扩充辽东边军和大同边军,可惜财力上面的支撑没有能够及时的跟上。好在靖边、安宁堡和广宁的互市,所有的收入都归辽东边军支配,此外还有辽饷,这样算起来也差不多,缺口不是太大,但随着朝廷与苏天成战事的扩大,户部渐渐无法拨付军饷和粮草了,辽东边军开始感受到空前的困难。
朝廷之中曾经有过争论,认为后金鞑子既然臣服了。就可以大规模调动辽东边军,参与到与江宁营的厮杀,毕竟辽东边军还是有着不错战斗力的,可这样的观点,不仅仅是很多的文武大臣不同意,就连到辽东时间不长的史可法都不同意,后金鞑子的野心是非常明确的,一旦辽东空虚。后金鞑子一定会有动作,失去了赖以支撑的关宁锦防线。京城就危险了,说不定不需要苏天成攻打京城,后金鞑子就会直接包围京城了。
在这种观点的支撑之下,辽东边军最终还是没有调动。
沧州之战前,朝廷再一次议论到辽东边军,这一次是因为后金鞑子与朝廷大军联合作战。有人建议调动辽东边军,既然后金鞑子与明军都联合作战了,辽东也没有多少的大事情了,放着强悍的辽东边军,这是一种损失。但那个时候,要求派遣大同边军的意见占据上风,故而辽东边军还是没有动作。
沧州之战和天津之战惨败之后,朝廷能够调动的军队,也就剩下京营和辽东边军了,这个时候,史可法做好了准备,他很清楚,辽东边军恐怕要赶赴京城作战了。
偏偏在这个时候,辽东的局面开始恶化了,首先是多尔衮在联合作战的时候,擅自撤离,而且沿着保定、真定府和山西一带劫掠,给老百姓造成了巨大的恐慌和痛苦,接着后金鞑子派出了重兵,屯聚在辽河一带,广宁一带的小规模冲突慢慢开始出现,最后是代善和济尔哈朗率领后金鞑子,越过了辽河,在多尔衮以前驻扎的地方开始安营扎寨了。
这样的动作,意思非常明确了,那就是准备在辽东动手了。
辽东边军大规模的撤离,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史可法是非常清楚的,实实在在的说,辽东边军的战斗力是比不上后金鞑子的,依靠着城池能够固守,加之后金鞑子在前些年与江宁营的作战之中,遭受到了惨重的损失,一时间也难以恢复元气,所以双方能够相安无事,但如今的局面出现变化了,后金鞑子认为机会来了,以前大明最为强悍的江宁营,如今也在调转枪头,开始对付朝廷了,这等千载难逢的机会,后金鞑子岂会错过。
如何的做出来选择,;令史可法陷入到深深的痛苦之中。
史可法这人的优点和缺点都非常的明显,清廉正直是他说不掉的优点,但优柔寡断也是他最为明显的缺陷,特别是在遭遇原则性的大事情的时候,往往难以拍板,瞻前顾后,以至于丧失了最好的时机。
放弃辽东,意味着承担巨大的罪责,万一京城被后金鞑子攻陷,史可法将成为历史的罪人,永远留下污点,无法抹去,但若是坚守在辽东,任由苏天成进攻京城,大明王朝覆灭的罪责,一样会令他痛不欲生。
历史和选择往往就是这样的残酷,史可法没有办法回避。
尽管临近春节了,但史可法感觉到度日如年。
辽东边军的两个主要的将领祖大寿与祖大乐,在军队之中有着很高的威望,这两人在苏天成开始造反之后,从来不评论江宁营,尽管说他们与江宁营有着非同一般的交集。
从这件事情里面,史可法也感觉到了危机,江宁营的骁勇,史可法是清楚的,他在南直隶率领的京营军士,就时常议论江宁营,谓江宁营是不可战胜的,苏天成曾经担任蓟辽督师,亲自坐镇辽东,对付后金鞑子,而且苏天成率领江宁营和辽东边军,一举收复了大凌河城,彻底稳固了关宁锦防线,辽东边军对苏天成的信仰和崇拜,也是短时间之内抹不掉的。
这等的情况之下,就算是拉着辽东边军去抵抗江宁营,谁知道会不会出现哗变的局面,而且因为军饷的缺乏,下面的军士已经有着不小的意见了。
史可法来到辽东之后,发现了一个公开的秘密,那就是辽东边军当年骨干的军官和军士,其实都是想着进入江宁营的,江宁营优厚的待遇是最大的吸引力,受到了江宁营的影响,辽东边军在对付后金鞑子方面,是义不容辞的,将这件事情视为自身的责任,可在对付江宁营方面,那就说不清楚了。
史可法曾经征求祖大寿与祖大乐的意见,想着看看他们究竟是什么态度,若是在固守关宁锦防线的前提之下,适当的调集部分江宁营的将士,前去保卫京城,两人是不是同意,没有想到两人不反对这样的安排,但就是不同意由自己来领兵。
调动辽东边军,就意味着可能要失去广宁、西平堡、义州等城池,意味着辽东边军与后金鞑子的对峙,主要在黑山、大凌河城一带,辽东边军依托着关宁锦防线,抵御后金鞑子的进攻,这等于是恢复到了崇祯十年左右的局面,但如今的局面不同了,也许后金鞑子会直接绕过关宁锦防线,进攻北直隶。
多尔衮驻扎在大同一带,迟迟没有进入草原回到沈阳,就是最好的证明。
朝廷所能够控制的地方不多了,若是后金鞑子突然发动进攻,直接围困京城,朝廷已经没有能够勤王的军队,这令后金鞑子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放心大胆的进攻,这样的局面,不要说后金鞑子能够察觉到,就算是寻常的百姓,也基本清楚了。
第 1207 章
恋耽美
第 1207 章
“周爱卿,站起来说话吧。”
朱由检的声音依旧是平和的,但平和之中,带有了一丝的激愤。
“朕不知道该如何做了,南方全部被苏天成占领了,北方也没有多少地方了,唯有这京城四周,尚在朝廷的控制之下,恐怕春节之后,这些地方都不会在朝廷的控制之下了,朕没有颜面了,这亡国之君的耻辱,朕是要背定了。”
周延儒低着头,没有开口说话,这个时候,他也不知道该说一些什么了,任何安慰性的话语,都是没有多大作用的,江宁营占据了天津,恐怕马上就要展开进攻了,这样的时候,除非是能够想到打败江宁营的办法,其余的都是空话。皇上说出来的这些话,令他想到了崇祯初年,那个时候,皇上不过十多岁的年纪,骤然间肩负重任,满腔热血想要振兴大明王朝,十六年时间过去了,皇上步入了中年,却迎来了这样的局面,心中的悲怆是可以想象的。
“朕非亡国之君,可朝廷里面,都是亡国之臣。”
朱由检说出来这句话的时候,周延儒的身体再次颤抖,忍不住跪下了,这句话非常严重了,等同于完全否决了满朝的文武大臣了。这也说明了,皇上已经到了绝望的边缘了。
想当初皇上刚刚登基的时候,是想着依靠诸多的文武大臣的,也是给予了很多信赖的,最明显的就是袁崇焕,可后来发生很多的事情,让皇上越来越失望了,特别是朝廷之中的党争和争权夺利,几乎让皇上到了无可奈何的境地,只能够再次开始信任太监和锦衣卫了,这里面透露出来的转变,其实就是王朝衰落的前兆了。
或许是感觉到自己的话语说的太重了,朱由检放缓了语气。
“周爱卿,平身吧,朕不是针对你说的,朕是想到了这么多年的事情。”
过了好一会,朱由检慢慢恢复了情绪,罪己诏和退位诏书的事情,他暂时不提了,其实这也是他发泄内心苦闷的一种方式,皇上就是寡人,没有朋友,高处不胜寒,内心的委屈没有地方诉说,只能够自己承受,到了这样的境地了,面对周延儒发泄一下,也是解脱的方式,他相信周延儒是能够理解和承受的。
“周爱卿,朕想到了辽东边军的事宜,后金鞑子在辽东虎视眈眈,朕心里很清楚,若是全部撤走了辽东边军,关宁锦防线很快就要落入到后金鞑子的手里,京城一样危险了,饮鸩止渴的事情,朕不想做,可朕还能够有什么办法啊。”
说到应对江宁营进攻的事宜,周延儒的注意力开始集中了,其实他早就知道了,皇上面临无法选择的局面,一面是虎视眈眈的后金鞑子,一面是势不可挡的江宁营,两边都是无法应对的,不管哪一边,盯着的都是京城。
“周爱卿,朕想着问问你,可否有其他的解决之道啊。”
周延儒楞了一下,没有及时开口回到。
其实周延儒哪里知道,苏天成放出来的话语,朱由检已经知道了,也就是苏天成拿下京城之后,不会伤害皇家诸多人员的性命,更不会做什么屠城和劫掠的事宜,这本来是一种善意的体现,但在朱由检看来,就是莫大的耻辱了,皇家身份尊贵,岂能遭受如此的羞辱。
朱由检内心的想法,周延儒不得而知,但他觉得,目前的情况之下,能够退一步,或许将来还有机会,迟疑了一下之后,周延儒终于开口了。
“皇上,臣有一个想法,苏天成已经占领了天津,下一步肯定是准备进攻京城了,皇上可派出官吏,与苏天成商谈,苏天成若是愿意退兵,控制南方,朝廷就承认他的大晋王朝,若是苏天成执意要进攻京城,那就只有鱼死网破了。”
周延儒说的很是谨慎,边说边看着皇上的神色,果然他发现皇上的神情变化了。
“周爱卿怎能说出来如此的话语啊,朕乃是顺应天意,继承大统,就算是苏天成造反称帝了,就算是他建立了什么大晋朝廷了,就算是他通知了整个的南方,甚至是中原了,朕岂能认可,朝廷岂能认可,如此的做法,岂不是认为苏天成造反是有道理的,朕可不愿意给列祖列宗脸上抹黑,朕宁愿与苏天成决一死战。。。”
周延儒低着头,不再说话,其实他内心里面想到的,就算是皇上你想着与苏天成决一死战,恐怕都没有这样的机会了,大晋朝廷已经控制了绝大部分的地区,人家凭借着雄厚的实力,就算是不马上进攻京城,朝廷也是无法维系的,户部已经拿不出来银子了,秋收季节的时候,苏天成已经占领了南方大部分的地区,而且连续的征伐,消耗了大量的银子,府库里面几乎空了,这个时候不需要苏天成征伐,朝廷收不到赋税,自身就会垮掉了。
周延儒更加的清楚,调动辽东边军,需要大量的银子,至少粮草是需要保证的,朝廷已经拿不出来这些银子了,还能够指望人家拼死厮杀吗。
离开养心殿的时候,周延儒有些糊涂了。
王承恩所言之事,应该是有关辽东边军的调动事宜,可皇上为什么没有直接说到这件事情,难道是知道府库没有银子了,难以维系几十万辽东边军的开销吗,还是因为其他的什么事情,按说辽东边军暂时是能够维系的,辽饷至少还能够维持几个月的时间,今后的事情就不要考虑了,失去了京城,什么都没有了,还考虑辽东边军的今后干什么。
周延儒虽然有了脚踏两只船的做法,可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是想着大明王朝兴旺起来的,不管怎么说,两度成为内阁首辅,这等的荣耀,其他人是没有享受过的,拿了俸禄就要做事情,在能够想到办法的基础之上,还是要为朝廷的生存考虑的。(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辽东危局]
史可法万万没有想到,他就任辽东巡抚,竟然会遭遇到如此的局面,尽管说是以兵部尚书衔就任的,说来完全是重用了,但他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刚刚来到辽东的时候,局面非常的平静,那个时候,尽管说苏天成造反的迹象已经很是明确了,但后金鞑子的臣服,还是让辽东有了一丝兴旺的局面,多年紧绷的情绪得到了舒缓,不管是身居辽东的汉人,还是内地迁过去的老百姓,都认为能够安安心心过日子了,史可法也乐的放松。
可局面很快就出现变化了,首先是皇上对苏天成的猜忌公开化了,接着就是苏天成的放抗,一旦这种情势开始恶化,最终导致的就是苏天成造反,皇上开始在京城大规模的清洗与苏天成有关系的官吏。
就算是在这段时间之内,史可法也没有多少值得担心的,毕竟他和苏天成之间没有任何的交集,甚至都没有见过面,这类的清洗,自然与他没有关系,但没有关系不代表史可法不关心这些事情,辽东距离京城不远,零零碎碎的情况传到辽东,史可法感觉到这样的做法,最终会出现大问题,这是在毁掉大明王朝的基础,可惜这个时候,无数上奏提出异议的文武大臣,都遭遇了惩戒,身在辽东的史可法,更是不可能提出来什么反对的意见。
苏天成开始出兵浙江和福建之后,形势急转直下,大量朝廷的军队被剿灭,不长的时间之内,南方全部被苏天成占据了,特别是在大晋王朝成立、苏天成称帝之后,局面开始变得微妙起来了。朝廷的注意力已经开始转向了辽东,因为这里有近三十万的辽东边军。
史可法是有苦自己知,朝廷拨付的军饷根本不充足,以前是考虑到江宁营的骁勇、朝廷预防苏天成会造反,故而大规模的扩充辽东边军和大同边军,可惜财力上面的支撑没有能够及时的跟上。好在靖边、安宁堡和广宁的互市,所有的收入都归辽东边军支配,此外还有辽饷,这样算起来也差不多,缺口不是太大,但随着朝廷与苏天成战事的扩大,户部渐渐无法拨付军饷和粮草了,辽东边军开始感受到空前的困难。
朝廷之中曾经有过争论,认为后金鞑子既然臣服了。就可以大规模调动辽东边军,参与到与江宁营的厮杀,毕竟辽东边军还是有着不错战斗力的,可这样的观点,不仅仅是很多的文武大臣不同意,就连到辽东时间不长的史可法都不同意,后金鞑子的野心是非常明确的,一旦辽东空虚。后金鞑子一定会有动作,失去了赖以支撑的关宁锦防线。京城就危险了,说不定不需要苏天成攻打京城,后金鞑子就会直接包围京城了。
在这种观点的支撑之下,辽东边军最终还是没有调动。
沧州之战前,朝廷再一次议论到辽东边军,这一次是因为后金鞑子与朝廷大军联合作战。有人建议调动辽东边军,既然后金鞑子与明军都联合作战了,辽东也没有多少的大事情了,放着强悍的辽东边军,这是一种损失。但那个时候,要求派遣大同边军的意见占据上风,故而辽东边军还是没有动作。
沧州之战和天津之战惨败之后,朝廷能够调动的军队,也就剩下京营和辽东边军了,这个时候,史可法做好了准备,他很清楚,辽东边军恐怕要赶赴京城作战了。
偏偏在这个时候,辽东的局面开始恶化了,首先是多尔衮在联合作战的时候,擅自撤离,而且沿着保定、真定府和山西一带劫掠,给老百姓造成了巨大的恐慌和痛苦,接着后金鞑子派出了重兵,屯聚在辽河一带,广宁一带的小规模冲突慢慢开始出现,最后是代善和济尔哈朗率领后金鞑子,越过了辽河,在多尔衮以前驻扎的地方开始安营扎寨了。
这样的动作,意思非常明确了,那就是准备在辽东动手了。
辽东边军大规模的撤离,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史可法是非常清楚的,实实在在的说,辽东边军的战斗力是比不上后金鞑子的,依靠着城池能够固守,加之后金鞑子在前些年与江宁营的作战之中,遭受到了惨重的损失,一时间也难以恢复元气,所以双方能够相安无事,但如今的局面出现变化了,后金鞑子认为机会来了,以前大明最为强悍的江宁营,如今也在调转枪头,开始对付朝廷了,这等千载难逢的机会,后金鞑子岂会错过。
如何的做出来选择,;令史可法陷入到深深的痛苦之中。
史可法这人的优点和缺点都非常的明显,清廉正直是他说不掉的优点,但优柔寡断也是他最为明显的缺陷,特别是在遭遇原则性的大事情的时候,往往难以拍板,瞻前顾后,以至于丧失了最好的时机。
放弃辽东,意味着承担巨大的罪责,万一京城被后金鞑子攻陷,史可法将成为历史的罪人,永远留下污点,无法抹去,但若是坚守在辽东,任由苏天成进攻京城,大明王朝覆灭的罪责,一样会令他痛不欲生。
历史和选择往往就是这样的残酷,史可法没有办法回避。
尽管临近春节了,但史可法感觉到度日如年。
辽东边军的两个主要的将领祖大寿与祖大乐,在军队之中有着很高的威望,这两人在苏天成开始造反之后,从来不评论江宁营,尽管说他们与江宁营有着非同一般的交集。
从这件事情里面,史可法也感觉到了危机,江宁营的骁勇,史可法是清楚的,他在南直隶率领的京营军士,就时常议论江宁营,谓江宁营是不可战胜的,苏天成曾经担任蓟辽督师,亲自坐镇辽东,对付后金鞑子,而且苏天成率领江宁营和辽东边军,一举收复了大凌河城,彻底稳固了关宁锦防线,辽东边军对苏天成的信仰和崇拜,也是短时间之内抹不掉的。
这等的情况之下,就算是拉着辽东边军去抵抗江宁营,谁知道会不会出现哗变的局面,而且因为军饷的缺乏,下面的军士已经有着不小的意见了。
史可法来到辽东之后,发现了一个公开的秘密,那就是辽东边军当年骨干的军官和军士,其实都是想着进入江宁营的,江宁营优厚的待遇是最大的吸引力,受到了江宁营的影响,辽东边军在对付后金鞑子方面,是义不容辞的,将这件事情视为自身的责任,可在对付江宁营方面,那就说不清楚了。
史可法曾经征求祖大寿与祖大乐的意见,想着看看他们究竟是什么态度,若是在固守关宁锦防线的前提之下,适当的调集部分江宁营的将士,前去保卫京城,两人是不是同意,没有想到两人不反对这样的安排,但就是不同意由自己来领兵。
调动辽东边军,就意味着可能要失去广宁、西平堡、义州等城池,意味着辽东边军与后金鞑子的对峙,主要在黑山、大凌河城一带,辽东边军依托着关宁锦防线,抵御后金鞑子的进攻,这等于是恢复到了崇祯十年左右的局面,但如今的局面不同了,也许后金鞑子会直接绕过关宁锦防线,进攻北直隶。
多尔衮驻扎在大同一带,迟迟没有进入草原回到沈阳,就是最好的证明。
朝廷所能够控制的地方不多了,若是后金鞑子突然发动进攻,直接围困京城,朝廷已经没有能够勤王的军队,这令后金鞑子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放心大胆的进攻,这样的局面,不要说后金鞑子能够察觉到,就算是寻常的百姓,也基本清楚了。
第 1207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