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 作者:管仲
第 50 章
輕穀重,上分上歲之二分在下,下歲之二分在上,則二歲者四分在上
。則國穀之一分在下,穀三倍重,邦布之籍,終歲十錢。人家受食十
畝加十,是一家十戶也。出於國穀筴而藏於幣者也。以國幣之分復布
百姓,四減國穀,三在上,一在下,復筴也,大夫聚壤而封,積實而
驕,上請奪之以會。桓公曰:何謂奪之以會。管子對曰:粟
之三分在上,謂民萌皆受上粟,度君藏焉,五穀相靡而重,去什三為餘,以國幣准穀反行,大夫無什於重,君以幣賦祿,什在上,君出穀什而去七,君斂三,上賦七,散振不資者,仁義也。五穀相靡而輕,數也,以鄉守重而籍國,數也。出實財,散仁義,萬物輕,數也。乘時進退,故曰:王者乘時,聖人乘易。桓公曰:善。
桓公問管子曰:特命我曰:天子三百領,泰嗇,而散大夫
,准此而行,如何?管子曰:非法家也,大夫高其壟,美其室,
此奪農事及市庸,此非便國之道也。民不得以織為縿綃,而貍之於地
。彼善為國者,乘時徐疾而已矣,謂之國會。桓公問管子曰:請
問爭奪之事何如?管子曰:以戚始。桓公曰:何謂用戚始。
管子對曰:君人之主,弟兄十人,分國為十。兄弟五人,分國為
五。三世則昭穆同祖,十世則為祏,故伏尸滿衍,兵決而無止,輕重
之家,復游於其間;故曰:毋予人以壤,毋授人以財。財終則有
始,與四時廢起。聖人理之以徐疾,守之以決塞,奪之以輕重,行之
以仁義,故與天壤同數,此王者之大轡也。
桓公問管子曰:請問幣乘馬?管子對曰:始取夫三大夫之
家,方六里而一乘,二十七人而奉一乘,幣乘馬者,方六里。田之美
惡若干,穀之多寡若干,穀之貴賤若干,凡方六里用幣若干,穀之重
,用幣若干,故幣乘馬者,布幣於國,幣為一國陸地之數,謂之幣乘
馬。桓公曰:行幣乘馬之數奈何?管子對曰:士受資以幣,
大夫受邑以幣,人馬受食以幣,則一國之穀在上,幣在下。國穀什倍,數也。萬物財物去什二,筴也。皮革筋角,羽毛竹箭,器械財物,苟合于國器君用者,皆有矩券於上,君實鄉州藏焉。曰:某月某日,苟從責者,鄉決州決。故曰:就庸一日而決。國筴出於穀軌,國之筴,幣乘馬者也。今刀布藏於官府,巧幣萬物之輕重,皆在賈之,彼幣重而萬物輕,幣輕而萬物重。彼穀重而穀輕,人君操穀幣金衡,而天下可定也,此守天下之數也。
桓公問於管子曰:准衡輕重國會,吾得聞之矣,請問縣數?
管子對曰:狼牡以至於馮會之日,龍夏以北,至于海莊,禽獸羊牛
之地也,何不以此通國筴哉?桓公曰:何謂通國筴?管子對曰
:馮市門一吏書贅,直事若其事,唐圉牧食之人,養視不失扞殂者
,去其都秩,與其縣秩,大夫不鄉贅合游者,謂之無禮義,大夫幽其
春秋,列民幽其門山之祠,馮會龍夏牛羊犧牲,月賈十倍異日。此出
諸禮義,籍於無用之地。因捫牢筴也,謂之通。
桓公問管子曰:請問國勢?管子對曰:有山處之國,有氾
下多水之國,有山地分之國,有水泆之國,有漏壤之國,此國之五勢
,人君之所憂也;山處之國,常藏穀三分之一,氾下多水之國,常操
國穀三分之一。山地分之國,常操國穀十分之三,水泉之所傷,水泆
之國,常操十分之二。漏壤之國,謹下諸侯之五穀,與工雕文梓器以
下天下之五穀,此准時五勢之數也。
桓公問管子曰:今有海內,縣諸侯,則國勢不用已乎。管子
對曰:今以諸侯為●,公州之飾焉,以乘四時,行捫牢之筴。以東
西南北相彼,用平而准。故曰:為諸侯,則高下萬物以應諸侯,●
有天下,則賦幣以守萬物之朝夕,調而已,利有足則行,不滿則有止
,王者鄉州以時察之,故利不相傾,縣死其所,君守大奉一,謂之國
簿。
地數第七十七
桓公曰:地數可得聞乎?管子對曰:地之東西二萬八千里
,南北二萬六千里,其出水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銅之山四百
六十七山,出鐵之山三千六百九山,此之所以分壤樹穀也。戈矛之所
發,刀幣之所起也,能者有餘,拙者不足。封於泰山,禪於梁父。封
禪之王,七十二家,得失之數,皆在此內,是謂國用。桓公曰:
何謂得失之數皆在此?管子對曰:昔者桀霸有天下,而用不足。
湯有七十里之薄,而用有餘。天非獨為湯雨菽粟,而地非獨為湯出財
物也。伊尹善通移輕重,開闔決塞,通於高下徐疾之筴,坐起之費時
第 50 章
恋耽美
第 50 章
輕穀重,上分上歲之二分在下,下歲之二分在上,則二歲者四分在上
。則國穀之一分在下,穀三倍重,邦布之籍,終歲十錢。人家受食十
畝加十,是一家十戶也。出於國穀筴而藏於幣者也。以國幣之分復布
百姓,四減國穀,三在上,一在下,復筴也,大夫聚壤而封,積實而
驕,上請奪之以會。桓公曰:何謂奪之以會。管子對曰:粟
之三分在上,謂民萌皆受上粟,度君藏焉,五穀相靡而重,去什三為餘,以國幣准穀反行,大夫無什於重,君以幣賦祿,什在上,君出穀什而去七,君斂三,上賦七,散振不資者,仁義也。五穀相靡而輕,數也,以鄉守重而籍國,數也。出實財,散仁義,萬物輕,數也。乘時進退,故曰:王者乘時,聖人乘易。桓公曰:善。
桓公問管子曰:特命我曰:天子三百領,泰嗇,而散大夫
,准此而行,如何?管子曰:非法家也,大夫高其壟,美其室,
此奪農事及市庸,此非便國之道也。民不得以織為縿綃,而貍之於地
。彼善為國者,乘時徐疾而已矣,謂之國會。桓公問管子曰:請
問爭奪之事何如?管子曰:以戚始。桓公曰:何謂用戚始。
管子對曰:君人之主,弟兄十人,分國為十。兄弟五人,分國為
五。三世則昭穆同祖,十世則為祏,故伏尸滿衍,兵決而無止,輕重
之家,復游於其間;故曰:毋予人以壤,毋授人以財。財終則有
始,與四時廢起。聖人理之以徐疾,守之以決塞,奪之以輕重,行之
以仁義,故與天壤同數,此王者之大轡也。
桓公問管子曰:請問幣乘馬?管子對曰:始取夫三大夫之
家,方六里而一乘,二十七人而奉一乘,幣乘馬者,方六里。田之美
惡若干,穀之多寡若干,穀之貴賤若干,凡方六里用幣若干,穀之重
,用幣若干,故幣乘馬者,布幣於國,幣為一國陸地之數,謂之幣乘
馬。桓公曰:行幣乘馬之數奈何?管子對曰:士受資以幣,
大夫受邑以幣,人馬受食以幣,則一國之穀在上,幣在下。國穀什倍,數也。萬物財物去什二,筴也。皮革筋角,羽毛竹箭,器械財物,苟合于國器君用者,皆有矩券於上,君實鄉州藏焉。曰:某月某日,苟從責者,鄉決州決。故曰:就庸一日而決。國筴出於穀軌,國之筴,幣乘馬者也。今刀布藏於官府,巧幣萬物之輕重,皆在賈之,彼幣重而萬物輕,幣輕而萬物重。彼穀重而穀輕,人君操穀幣金衡,而天下可定也,此守天下之數也。
桓公問於管子曰:准衡輕重國會,吾得聞之矣,請問縣數?
管子對曰:狼牡以至於馮會之日,龍夏以北,至于海莊,禽獸羊牛
之地也,何不以此通國筴哉?桓公曰:何謂通國筴?管子對曰
:馮市門一吏書贅,直事若其事,唐圉牧食之人,養視不失扞殂者
,去其都秩,與其縣秩,大夫不鄉贅合游者,謂之無禮義,大夫幽其
春秋,列民幽其門山之祠,馮會龍夏牛羊犧牲,月賈十倍異日。此出
諸禮義,籍於無用之地。因捫牢筴也,謂之通。
桓公問管子曰:請問國勢?管子對曰:有山處之國,有氾
下多水之國,有山地分之國,有水泆之國,有漏壤之國,此國之五勢
,人君之所憂也;山處之國,常藏穀三分之一,氾下多水之國,常操
國穀三分之一。山地分之國,常操國穀十分之三,水泉之所傷,水泆
之國,常操十分之二。漏壤之國,謹下諸侯之五穀,與工雕文梓器以
下天下之五穀,此准時五勢之數也。
桓公問管子曰:今有海內,縣諸侯,則國勢不用已乎。管子
對曰:今以諸侯為●,公州之飾焉,以乘四時,行捫牢之筴。以東
西南北相彼,用平而准。故曰:為諸侯,則高下萬物以應諸侯,●
有天下,則賦幣以守萬物之朝夕,調而已,利有足則行,不滿則有止
,王者鄉州以時察之,故利不相傾,縣死其所,君守大奉一,謂之國
簿。
地數第七十七
桓公曰:地數可得聞乎?管子對曰:地之東西二萬八千里
,南北二萬六千里,其出水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銅之山四百
六十七山,出鐵之山三千六百九山,此之所以分壤樹穀也。戈矛之所
發,刀幣之所起也,能者有餘,拙者不足。封於泰山,禪於梁父。封
禪之王,七十二家,得失之數,皆在此內,是謂國用。桓公曰:
何謂得失之數皆在此?管子對曰:昔者桀霸有天下,而用不足。
湯有七十里之薄,而用有餘。天非獨為湯雨菽粟,而地非獨為湯出財
物也。伊尹善通移輕重,開闔決塞,通於高下徐疾之筴,坐起之費時
第 50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