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 作者:管仲

    第 111 章

    〔三〕元材案:斤、鋸,解已見《海王篇》。釭,車釭。《方言》:車釭,齊燕海岱之間謂之鍋,或謂之錕。自關而西謂之釭。盛膏者謂之鍋。錢繹《箋疏》:釭之言空也。轂口之內,以金嵌之曰釭。《說文》:釭,車轂中鐵也。王氏以中字義未明,改為口,並云:口者銜軸之處。每一轂,內外兩口,皆有釭。一轂兩輪,當有四釭,謂之一釭者,蓋此處只計算製車時需要用鐵之各種器物,非按件數計算也。孫詒讓不悟此理,謂此云一釭,則不可通。釭當為鉏之誤者失之。鑽,《說文》:所以穿也。即穿孔用之鑽子。《海王篇》作錐。鑿,解已見《海王篇》。銶,尹注云:奇收切,鑿屬。《詩.豳風》又缺我銶《傳》:木屬曰銶。《釋文》:鑿屬。一解云:今之獨頭斧。軻,丁士涵云:軻當為柯,即斧柄。今案:斧柄乃木製,何必列為鐵製工具之一?《說文》:軻,車接軸也。貫於車轂中持輪而轉者謂之軸。車接軸,即將軸之兩端以鐵包之,以免為車釭所磨損。丁說失之。又案:據《方言》,鎌及釭皆關以西人用語,在齊則稱釭為鍋。此亦本文作者不是齊人而是關以西人之一證也。

    〔四〕元材案:刀,解已見《海王篇》。此處錐字與《海王篇》車工之錐不同。彼處錐字即此處車工之鑽,此處錐字則為女工用以打鞋底之錐子。箴即針,《海王篇》作鍼。《太平御覽》學所謂商工市井之利未歸於民,民望不塞也之意,猶言放任人民自由經營也。

    〔九〕安井衡云:十當為七,字之誤也。元材案:此說是也。此謂政府應將山鐵交由人民經營,並按三七比例分配盈利,無須自行經營也。

    〔一0〕元材案:雜,雜亂。雜之以輕重猶言蕩之以高下。言使物價或輕或重,不可捉摸。

    〔一一〕丁士涵云:虜乃庸字誤。李哲明說同。張佩綸云:虜,《說文》:獲也。為上虜,言為上力戰而大獲。對懷怨不戰言。元材案:諸說皆非。疾,力也。《呂氏春秋.尊師篇》疾諷誦,注:疾,力也是也。虜即下文為天下虜及《地數篇》然則吾民常為天下虜矣之虜,即俘虜之意。謂民之力作,有如俘虜者然,雖欲不為上用而不可得。《國蓄篇》所謂故民無不累於上也,義與此同。又案此文係對於衡所主張之山鐵國營政策表示反對之意見。其理由即為勞動力之來源問題。如以徒隸為之,則恐其不易管理而或致逃散,若以良民為之,又因其為額外的力役之征,必將引起其對於政府之惡感。不僅平時有下疾怨上而令不行之現象,而且一旦邊境發生戰爭,亦皆懷宿怨而不肯為君致死。故山鐵國營,不惟無益於國,而且其害實有不可勝言者。此種思想之發生,實亦有其時代之背景,決非無病呻吟之談。考漢代鹽鐵政策,在孔僅時,本為官民合營。所謂募民自給費,因官器作煮鹽,官與牢盆是也。至桑弘羊主政,始一律改為國營。故《鹽鐵論.復古篇》大夫云:故扇水都尉彭祖寧歸,言鹽鐵令品,令品甚明。卒徒衣食縣官,作鑄鐵器,給用甚眾,無妨於民。夫既曰衣食縣官,給用甚眾,其為純粹國營而非民營或官民合營可知。又曰卒徒,則其所用勞動工人,有奴隸(徒)亦有良民(卒)又可知。此一政策施行之結果,較完全由私人自辦者,據代表政府之大夫所言,其優點固甚多。《鹽鐵論.禁耕篇》大夫云:卒徒工匠以縣官日作工事,財用饒,器用備。家人合會,褊於日而勤於用,鐵力不銷鍊,堅柔不和。故有司請總鹽鐵,一其用,平其賈,以便百姓公私……吏明其教,工致其事,則剛柔和,器用便。括而言之,即山鐵國營為私人自辦所不可及者,約有六端。即(一)有充分之時間(日作工事),(二)有雄厚之資金(財用饒),(三)有統一之規格(一其用),(四)有公平之價格(平其賈),(五)有擔任設計指導之工程師(吏明其教)及依照設計指導而工作之熟練的勞動工人(工致其事),(六)有合於當時科學水平的冶金比例(剛柔和)。如此,則由私人自辦而發生之(一)褊於日而勤於用(時間及資金不足),(二)鐵力不銷鍊,(三)堅柔不和等種種弊端,便可完全免除,而所鑄造之器物,亦自無不適用之患矣(器用便)。然以上所論,不過從理論上言之耳。事實上能否如其所期一一實現,則全視各地主持人──鹽鐵官長吏等之是否嚴格奉行法令以為決定。據《鹽鐵論.水旱篇》賢良云:縣官鼓鑄鹽鐵,大抵多為大器,務應員程,不給民用。民用鈍弊,割草不痛。是以農夫作劇,得獲者少,百姓苦之矣。又云:今縣官作鐵器多苦惡,用費不省。卒徒煩而力作不盡。家人相一,父子戮力,各務為善器。器不善者不集(售)。農事急,輓運衍之阡陌之間。民相與市買,得以財貨五穀新弊易貨,或時貰。民不失作業,置田器,各得所欲,更繇省約。縣官以徒復作繕治道橋,諸發民便之。今總其原,一其賈,器多堅硬,善惡無所擇。吏數不在,器難得。家人不能多儲,多儲則鎮生。棄膏腴之日,遠市田器,則後良時。鹽鐵賈貴,百姓不便。貧民或木耕手耨,土耰啖食。鐵官賣器不售,或頗賦與民。卒徒作不中程,時命助之。發徵無限,更繇以均劇。故百姓疾苦之。又《禁耕篇》文學云:故鹽冶之處,大抵皆依山川,近鐵?。其勢咸遠而作劇。郡中卒踐更者多不勘,責取庸代。縣邑或以戶口賦鐵而賤平其準。良家以道次發僦運鹽鐵,煩費。邑或以戶。百姓病苦之。可見漢代鹽鐵國營政策中,所用工人主要皆出於徒隸。但亦有因卒徒作不中程而臨時徵發良民以時命助之者。故一則曰百姓苦之矣,再則曰百姓疾苦之,三則曰百姓病苦之。下疾怨上甚矣。鹽鐵會議舉行於漢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志》及《五行志》亦各有記載。《天文志》云:永始三年,十二月庚子,山陽鐵官亡徒蘇令殺傷吏民,篡出囚徒。取庫兵、聚黨數百人為大賊。踰年,經歷郡國四十餘。《五行志》云:山陽亡徒蘇令等黨與數百人盜取庫兵,經歷郡國四十餘。皆踰年乃伏誅。一則曰山陽鐵官亡徒,一則曰山陽亡徒,足證當日鐵官徒隸之逃亡不守,實已成為不可否認之事實。而其暴動所經歷之地方竟達四十餘郡國之多,占漢代全國郡國一百三之百分之四十餘。其範圍之廣,聲勢之大,與羅馬之以斯巴達卡斯(?──紀元前七一)為首之奴隸大起義,可謂東西相映,無獨有偶。於此,吾人可得下列結論,即本文著者在鹽鐵政策上之意見,與桑弘羊實已完全不同。其所以發生不同意見之原因,第一,由於著者對於財政經濟,素持物之所生不若其所聚之主張,故認為與其自行生產,不如使人民生產而以輕重之筴操縱之,反可收到

    一可為十,十可為百之效果。第二,由於吸收桑弘羊鹽鐵國營政策施行以後發生流弊之實際經驗與教訓,故遂提出此修正之意見。惟於此有應特別注意者,即善者不如與民一語,亦自有其時代背景。漢武帝實行鹽鐵專賣政策,一開始即遭到不少人之反對。東郭咸陽、孔僅所謂沮事之議不可勝聽(《史記.平準書》)者,全屬事實。董仲舒即曾提出鹽鐵皆歸於民之建議(《漢書.食貨志》),司馬遷亦發為上者因之,……最下者與之爭(《史記.貨殖列傳》)之言。至昭帝始元六年,舉行鹽鐵會議時,代表反對派之賢良文學,更大肆鼓吹其宜修孝文時政(《漢書.杜延年傳》)的復古主張,一則曰今郡國有鹽鐵、酒榷、均輸,與民爭利,……願罷鹽鐵酒榷均輸(《鹽鐵論.本議篇》),再則曰文帝之時,無鹽鐵之利而民富(《非鞅篇》),三則曰設機利,造田畜與百姓爭薦草,與商賈爭市利,……愚以為非先帝之開苑囿池?可賦歸之於民(《園池篇》),四則曰商工市井之利,未歸於民,民望不塞(

    《相刺篇》),五則曰罷利官,一歸之於民(《能言篇》)。可見以鹽鐵與民,乃是自董仲舒、司馬遷以來直至賢良文學,所共有之一貫主張。今本書在許多經濟政策方面,基本上是與桑弘羊一派相同,獨至山鐵一項,卻又採取與桑弘羊相反之賢良文學的意見。因此,不僅可以證明本書之寫成,當在成帝時兩次鐵官徒暴動以後,而且還可以證明本書與《鹽鐵論》間之關係,確實是本書抄《鹽鐵論》而不是《鹽鐵論》抄本書,殆已毫無疑義矣!又案:郭沫若於引用拙稿本節前半段文字之後,又加以案語云:馬氏以《管子輕重》諸篇作於王莽時,故以此徒隸逃亡作為成帝時鐵徒暴動之反映,說雖新穎,但大有可商。考春秋中葉齊靈公時器《叔夷鐘銘》,已有造鐵徒四千為汝敵寮語,而秦代亦有鐵官(見《史記.自敘》司馬昌為秦主鐵官,當始皇之時)。是可證鐵初發現時固主要為官營。官營,則徒隸逃亡乃經常事,不必至成帝時始有鐵徒暴動發生。奴隸暴動,非至大火燎原,例為史官所不載。且如陳涉吳廣起義,亦為徒隸大暴動,雖非鐵官徒,然不能斷言其中固毫無鐵官徒存在也。《漢書.食貨志》董仲舒疏:(秦)田租口賦,鹽鐵之利,二十倍於古。……民愁無聊,亡逃山林,轉為盜賊,此語尤足證鐵徒逃亡暴動之事,不始於漢。今案:此處有兩點應該注意。第一,關於《叔夷鐘銘》造鐵徒四千云云,原文作●(省作陶,或釋造)●徒四千,近已有人認為與鐵無關。據稱:叔夷鐘為齊靈公(公元前五字衍變看,●、●的出現,自應早於鐵。●、●與●同,都是指黑色,引申為隸徒或庶人的代名詞。所指身份,與土馭(即徒御)相近。有人認為●人和陶●徒都應是一種服兵役的自由民。從上引《叔夷鐘銘》的前後文義看,陶●。也有可能是地名。總之,這個字與鐵無關。(見一九七六年《文物》第學之意見完全相同。而其所謂兼霸之壤三百有餘里,則竟下與《漢書.刑法志》所論毫無二致。至汝漢之金禺氏旁山之玉,亦皆為漢代現實事實之反映,前者見於《鹽鐵論.力耕篇》,後者據王國維考證,亦漢文景時事。此外,本節所列農工業生產工具,比《海王篇》所列為多,僅農器一項,即有鎌、鎒、椎、銍四種為《海王篇》所未有。而鎒與銍,乃王莽巡狩時所親自?帶以為天下之倡導者。又車工所用之釭,據《方言》乃關以西人用語,在齊人則稱之為鍋。則此文作者似亦是關以西人,而非齊人。又通貨一詞,在《鹽鐵論》中,尚只稱為通施,本書《國蓄篇》亦稱為通施。至本篇乃忽改稱為通貨。若與上面所述各事聯系觀之,則此貨字亦只能認為是王莽所造寶貨五品之反映,而不是所謂齊邦法化即墨法化之化,亦甚明顯。總而言之,本書所言鹽鐵政策,從其全部建制,及由此建制而派生之各種有關專門術語,如管籠鄣衡准長度巧幣公幣公錢平賈月賈,殆無一而不是漢代現行經濟政策及現實社會經濟生活之反映。當然,亦有若干字句或事實,曾孤立地見於古時文物之中,如銍字見於《詩.周頌.臣工》,鐵官見於秦始皇時。此如《墨經》中有關於光學之紀錄,確為事實。但如果據此即斷定今日之聲光化電等科學原理及其規律,在二千餘年前之《墨子》書中即已形成,則未能免於但見樹木不見森林之譏矣!

    桓公曰:請問壤數〔一〕。

    管子對曰:河●諸侯,畝鍾之國也〔二〕。●〔三〕,山諸侯之國也。河●諸侯常不勝山諸侯之國者,豫戒者也。

    桓公曰:此若言何謂也?

    管子對曰:河●諸侯,畝鍾之國也,故穀眾多而不理,固不得有。至於山諸侯之國,則斂蔬藏菜,此之謂豫戒〔四〕。

    桓公曰:壤數盡於此乎?

    管子對曰:未也。昔狄諸侯〔五〕,畝鍾之國也,故粟十鍾而錙〔六〕金。程諸侯,山諸侯之國也,故粟五釜而錙金。故狄諸侯十鍾而不得倳戟〔七〕,程諸侯五釜而得倳戟。十倍而不足〔》未收,當是磧之誤字。《說文》:磧,水渚有石者。謂山諸侯者乃沙磧之國。猶杜甫之言今君渡沙磧,累月斷人煙矣。丁士涵以●為百負二字之誤,百負即百倍,言畝鍾之國百倍於山諸侯之國,張佩綸以●當作饋,謂河淤諸侯為畝鍾之國,山諸侯為饋食之國,常資河淤諸侯之饋遺,郭沫若謂●疑作漬,當在山諸侯下者皆非。

    〔四〕元材案:理,治也。《國蓄篇》云人君不能治,《漢書.食貨志》引,治作理,是其證。下同。又《地數篇》云:本富而財物眾,不能守,則稅於天下。五穀興豐,吾賤而天下貴,則稅於天下。即此處穀眾多而不能理,固不得有之義也。此言畝鍾之國,得天獨厚,故不知愛惜,而有粒米狼戾及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斂等現象。結果,其穀必流越而之天下,雖有而亦等於無。山諸侯之國則自知其不足,故能未雨綢繆,不僅五穀無所浪費,且能歛蔬藏菜,以備不虞。《國語.魯語》所謂沃土之民不材,瘠土之民莫不向義,此之謂矣。

    〔五〕元材案:狄諸侯程諸侯,不知何所取義。大抵亦是隨意假託之名詞,猶言甲諸侯乙諸侯也。

    〔六〕元材案:錙,古衡名。《說文》:六銖也。重六百黍。或曰六兩為錙,見《淮南子.詮言篇.高注》。或曰下文所謂家足其所者不從聖人之意。何如璋謂泉者泉刀也。雨五尺,泉流於下也。幣在下則國貧,故辱。食謂穀也。稱之,謂如泉之流於下也。穀散則無積,故亡。張佩綸謂:食稱無義,疑當作稱貸,脫去貸字耳。李哲明(郭沫若說同)謂:稱即稱貸,言國恃稱貸而食,其國必亡。許維遹謂:泉雨疑為暴雨之訛。暴雨數臻,而水入地五尺深,言災之甚也。食稱當作饋食。皆與原義不符,故不從之。

    〔二〕王念孫云:露當為雪。木勝霜雪,則經冬而不凋,故曰不受令於天。《侈靡篇》曰:樹木之勝霜雪者不聽於天。是其證。何如璋說同。元材案:以霜露連言者,漢人亦多有之。《史記.公孫弘傳》君不幸罹霜露之疾。《索隱》:言罹霜露寒涼之疾。《漢書》同。又《漢書.淮南厲王長傳》:高帝蒙霜露,沐風雨。又《爰盎傳》:淮南王為人剛,有如遇霜露行道死,……似不改字亦可通。足其所,解已見《輕重甲篇》。此蓋承上文待五穀者眾也之意而申言之。謂樹木之能後凋者即非天所能制。人民皆家給人足,則無求於人,雖聖人亦無能役使之。《侈靡篇》云:魚鱉之不食咡者不出其淵,樹木之勝霜雪者不聽於天,士能自治者不從聖人。彼作能自治,從政治言。此作足其所,則從經濟言。是其不同也。

    〔三〕元材案:奪然後予者,謂善為國者必先運用輕重之筴,將人民之五穀財物及貨幣轉移其所有權於政府手中。然後通過政府之號令,或以爵祿之形式,或以賞賜之形式,或以平糶之形式,或以賑濟之形式以回歸於人民。《國蓄篇》所謂予之在君,奪之在君,《揆度篇》所謂富能奪,貧能予是也。高然後下者,謂政府應先使物價高漲,然後以平價售之於民,《山國軌篇》所謂歛萬物應之以幣。幣在下,萬物皆在上,萬物重十倍。府官以市●出萬物,隆而止是也。喜然後怒,似專指戰士而言。謂必先使其心中喜悅,方能激動其同仇敵愾之情。本篇下文所謂素賞之計,《輕重甲篇》所謂

    輿死扶傷,爭進而無止,非大父母之仇也,重祿重賞之所使也,是其義矣。舉即《孟子.梁惠王篇》五旬而舉之之舉,天下可舉,猶言天下可攻而取之。

    桓公曰:強本節用〔一〕,可以為存乎?

    管子對曰:可以為益愈〔二〕而未足以為存也。昔者紀氏之國〔三〕強本節用者,其五穀豐滿而不能理也,四流而歸於天下。若是,則紀氏其強本節用,適足以使其民穀盡而不能理,為天下虜〔四〕,是以其國亡而身無所處。故可以益愈而不足以為存。故善為國者,天下下我高,天下輕我重,天下多我寡〔五〕,然後可以朝天下。

    〔一〕元材案:強本即彊本。《淮南.修務篇.高注》:彊,力也。本,與《地數篇》吾欲富本之本作國字講者不同,此處指農業而言。彊本即力農,意謂加強農業生產。《鹽鐵論.力耕篇》文學所謂尚力務本,《漢書.溝洫志》所謂令吏民勉農,盡地利者是也。節用即節約開支。《荀子.天論篇》云:彊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至司馬遷在《史記.自序》中引其父司馬談論墨家要旨語,更特別對此一主張予以肯定。一則曰:然其彊本節用,不可廢也。再則曰:要曰彊本節用,則人給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長,雖百家弗能廢也。將問題提到既是不可廢,又是雖百家弗能廢的重要地位。而本篇著者則以為專務彊本節用,不但不足以為存,而且還可以引起人民苟且偷安之心,其結果,必然將如紀(范)氏之國亡而身無所處。此處特別提出一個存字,極可注意。存與廢互為對文。證明此一段文字,不是在批判荀子,而是對司馬遷的《史記.自序》的針鋒相對的有力批判。

    〔二〕張佩綸云:《說文》無愈字,愈即瘉。《爾雅.釋詁》及《詩.角弓.傳》:瘉,病也。《樞言篇》:病加於小愈。益愈謂益之疾,故其弊至於國亡而身無所處。郭沫若云:益愈即差可之意,張說殊泥。下文言紀氏之國強本節用,其五穀豐滿而不能理,乃不能理之為害,非強本節用之為害也。強本節用而能理,則可以存矣。元材案:益,《漢書.高紀.顏師古注》云:多也。愈即《漢書.淮南王安傳》王亦愈欲休之愈。王先謙《補注》引王念孫曰:愈讀為偷,故《史記》作王亦偷欲休。言偷安而不欲發兵也。此言彊本節用,雖然可以使五穀豐滿,但同時亦能引起人民苟且偷安之心,而國家又不能運用輕重之策以守之,以致粒米狼戾,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而四流歸於天下,則與紀(范)氏之國亡而身無所處者,同為亡國喪身之資而已。兩氏說非。

    〔三〕元材案:紀氏當依《鹽鐵論.力耕篇》作范氏。《

    力耕篇》云:昔管仲以權譎霸,而范氏以強大亡。使治家養生必於農,則舜不甄陶,而伊尹不為庖。故善為國者,天下之下我高,天下之輕我重。以末易其本,以虛蕩其實。與此文略同。惟彼處強大當是強本之誤。《國語.晉語》載范中行氏自晉亡齊,以宗廟之犧為畎畝之勤,當即兩文所本。各書皆無言紀氏彊本節用之事者。顧廣圻以彼處范氏為紀氏之誤,何如璋、張佩綸均以此紀氏為即左莊四年傳紀侯大去其國之紀國者皆失之。

    〔四〕何如璋云:為天下虜者,強本節用則穀多,多而上不能守,則價輕,為人所泄,而穀流於天下。是我民力農而鄰國坐而食也。非奴虜而何?

    〔五〕元材案:此數語,又見《鹽鐵論.力耕篇》。惟《力耕篇》僅有天下之下我高,天下之輕我重兩句,本篇則於上述兩句之外,又增加天下多我寡一句。此點極重要。《力耕篇》所言輕重高下,皆只就原則言,本篇則進一步提出多寡二字,作為實現此一原則之具體措施。如果說《國蓄篇》散則輕,聚則重二句,是對《史記.貨殖傳》計然學說之發展,則本篇天下多我寡一句乃是對《鹽鐵論.力耕篇》桑弘羊學說之發展。天下多我寡者,多則輕,寡則重,物重則至,輕則去,故天下多而我寡,亦所以致諸侯之穀而來天下之財之術也。惟寡之之法,並非將現有之穀與財物盡行消滅,但須由政府設法歛而藏之,勿使其在市場中流通,即可以達其目的矣。《山至數篇》所謂:吾國歲非凶也。以幣藏之,故國穀倍重,故諸侯之穀至也。義與此同。餘已詳《乘馬數篇》。

    桓公曰:寡人欲毋殺一士,毋頓一戟〔一〕,而辟方都二〔二〕,為之有道乎?

    第 111 章

    恋耽美

章节目录

管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书屋只为原作者管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管仲并收藏管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