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士 作者:雾十
第10节
天生就拥有某种奇怪的容易吸引别人注意的气场的傻太子,也跟着卫玠摇了摇头。
卫玠一脸惊悚,大哥,别告诉我,你通灵啊!
傻太子也一脸惊悚的看着卫玠。
卫玠慢慢觉出了些味道,他抬起自己的一只手,实验性的戳了戳身边的枣哥。
果不其然,傻太子也抬起了自己的手,戳了戳嵇绍。
枣哥:“……”
嵇绍:“……”
拓跋六修:心机女表!简直不能忍!
“殿下,您这是在?”卫璪替弟弟开口询问道。
“我在模仿仙人!我也想像仙人这么漂亮!”司马衷是个有什么就说什么的性格,完全不会撒谎,也藏不住心事。
常山公主看不见,却也从几人的对话里,大致猜出了车内发生了什么。她赶忙搂过自己这个兄子,既好笑又心疼。念及他们类似的处境——都是受了宫斗殃及池鱼而变得残缺,常山公主对司马衷不免心生怜惜,放柔了的声音道:“小娘可不是什么仙人,他是我的妹子,也算是你的弟弟。”
“真的啊?”司马衷不仅没失望,反而听起来声音更加的兴奋了,他仰着头问姑母,“那我能常和阿弟玩吗?”
常山公主没想到司马衷会是这样的反应,一时卡了壳。
还是由卫璪开口:“我弟弟患有心疾,体质较弱,不能时常出门走动。”说完他还很照顾傻太子智商的又贴心补了一句,“心疾就是,呃,心会经常痛,容易晕倒。”
司马衷回头,看着卫玠的圆眼睛里,一下子就涌起了泪水,毫不夸张。司马衷离开常山公主的怀抱,凑过来把卫玠抱了个满怀,在车内的人都没能反应过来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安慰卫玠:“不痛,不痛,我有糖。阿兄和阿娘不在了之后,我的心也很痛,吃糖就不痛了。”
简简单单的话,犹如赤子一般的心。
嵇绍也红了眼。不管外面是怎么说太子的,在嵇绍看来,太子始终很好的、是很善良的,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太子的时光停驻在了小时候,迟迟不肯长大。不过嵇绍愿意等,十年、百年,他都会等下去。
拓跋六修很是时候的给卫玠科普起了“嵇侍中血”的典故。
当时司马衷正流亡在外,乱军之中,司马衷身边的官员黄门四散而逃,根本没人顾得上什么天子不天子的。唯有嵇绍挺身而出、以身捍卫着司马衷,最后被残忍杀害。鲜血溅了司马衷满身满脸。等战事平息,有人要为司马衷换衣服,洗去血迹时,司马衷只呆呆的问了一句话:“这是嵇侍中的血,为什么要洗呢?”
很多人都在嘲笑司马衷说过的“何不食肉糜”,却嫌少有人提及他也说过“此嵇侍中血,勿去”。
司马衷智力低下,却并不代表着他没有自己的感情。
卫玠也抱紧了眼前的司马衷,从这一刻开始,司马衷在他心中就只是司马衷,而不是傻太子了。
“心疾吃糖可治不了。”常山公主的软肋就是王氏和王氏的孩子,见司马衷对卫玠这么关心,常山公主的心就更软了,她耐心的教导着这个心智如孩提的兄子,“心疾是病,要吃药才能好。”
“药很苦的,”司马衷皱了皱秀气的鼻,对卫玠道,“不过母后说,虽然苦,也要乖乖喝,因为这样才能好起来。”
“我会的,谢谢殿下关心。”卫玠冲着司马衷笑了笑。
司马衷的脸一下子就红了,“嘿嘿”傻笑了一会儿,这才想起要放开卫玠,重新坐回自己的位置上,但明眼人都能感觉的到,他很开心,开心的快要爆表。
等一行人回了北邙别苑,常山公主就开始忙着安顿太子和卫玠。虽然太子智商不高,却也是全天下第二尊贵的人,怠慢不得。卫玠的身体更是不容有失。在这两者面前,王济什么的都得靠边站。
王济从始至终就跟个小可怜似的,一直跟在常山公主身后转悠,却连句话都不敢说。
等司马衷和卫玠终于都歇下了、客人们也四散回了客房之后,常山公主这才有空和王济夫妻夜话,讨论一个问题:“知道错了吗?”
王济猛的点头,不管什么错,他都认!
事实上,王济已经骑马想了一路了,冷风彻底吹醒了他酒后过热的脑子:“一,我不该粗心大意到没注意到延祖把太子也带了来;二,我不该去砍李子的时候还带着小娘,不过我有记得为小娘带上疾医,两个;三,我不该让卫熠哄骗和峤别苑的老伯给我们开门,那有可能会害他没了生计,我已经打算好了,如果和峤真的惩罚于他,我就让他一家找来给我看别苑。”
常山公主神色未变,只是冷冷淡淡道:“还有呢?”
“还有?”王济皱眉,搜肠刮肚后,这次又想到了一条,“呃,我不该带着太子也去李子园?我真的不知道他是怎么混进去的,明明我召集人手的时候并没有他。”
“没了?”常山公主又问。
王济自省一圈,肯定的点点头:“恩,没了。”
常山公主微微一笑,起身,道了一句:“送客!”
送客?
送什么客?谁是客?
当然是王济啦。
常山公主生王济气的时候,他就是她眼中的客人,赶他去旁边的院子睡都是轻的,最后的终极大招是赶王济会洛京本家自己睡自己。因为北邙别苑其实有一多半都是常山公主出资建的来着,她这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
常山公主给王济布置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功课——想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就别想回主院睡!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一晚就这样过去了,睡在书房里的王济,天不亮就起了,因为他还是想不明白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对着烛火独坐到天明,王济始终皱眉紧锁,很是苦恼。年少无知时,他不懂事,曾狠狠伤了常山公主的心,如今好不容易才苦尽甘来,他实在是不想再让常山公主不痛快了。可他真的是想不通他昨晚还做错了什么啊啊啊。
常山公主起来后,也没问王济到底想明白没有,因为她还有比和王济生气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送走司马衷和嵇绍。
来的时候,嵇绍和太子两马一车,就这样简单朴素的悄悄离了京。
回去的时候,常山公主本想让她的亲卫队护送的,但是却被嵇绍阻止了:“这样的大张旗鼓反而会害了殿下。”
常山公主不是不懂这个道理,只是……“没有人跟着,你又怎么保护太子的安全呢?”
嵇绍这才介绍道,其实他和太子这次来,看上去是轻车简从,其实暗中下的功夫并不少。因为他们此行是得到了晋武帝的同意的。为了保护儿子,从洛京到北邙的这一路,其实早已经被秘密封锁了,除了王济请的客人和别忙别苑的仆从,最近三天,谁也甭想从这儿走。这附近本是荒山野岭,嫌少有人路过,封路倒也没引起什么麻烦和注意。
藏在暗处为太子保驾护航的士兵,更是多不胜数,司马衷的人身安全是绝对有保障的。
常山公主这才放下心,对嵇绍道:“因为还有客人在,我和武子不便离开。还请舍人回京后,替我回禀皇兄,等送走客人,我便会和武子亲自入京请罪。”
太子微服出巡没有错,但没有认出太子微服出巡的他们,就有错了。
这事没什么道理,因为天家就是道理。
嵇绍很懂常山公主的这种苦逼心情,因为他也是。他真心一点都不想带司马衷出京,但是没办法,傻太子求了晋武帝,他这个小小的太子舍人只能奉旨行事。出于感同身受,嵇绍宽慰常山公主道:“不说殿下有惊无险,直说陛下明察秋毫,必不会错怪好人。”
常山公主点点头,没有多言。
晋武帝的多疑,再没有比他身边的人更能了解的了。说不定此时此刻,晋武帝就已经在怀疑是他们故意放出有关于卫玠的风声,引得太子蠢蠢欲动了。
晋武帝就是这么一个人,错的都不是他看重的人,而是带坏了他看重的人的人。
所以,常山公主必须去解释一番。她现在只在心中暗暗祈求佛祖保佑,他们这边的差错,千万别和京中最近的传言遥相呼应才好。
司马衷起来后,得知了今天就要走,拉着卫玠的手很是不舍。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他总感觉跟在卫玠身边一晚后,第二天早上起来他迟钝如浆糊的大脑,突然运转的灵活了很多。很多以前不会想明白的事情,如今也一下子就想通了。好比他在宴会上被人刻意引导,走丢,很显然是有心人在刻意为之,要害的却不太可能是他,而是丢了他的嵇绍,以及作为主人的王济和常山公主。
因为他,差点连累了那么好的嵇绍和那么好的姑母,这让司马衷有些忐忑不安。所以虽然心中一直想要打滚耍赖求不走,但他最后还是生生忍耐住了。
司马衷乖乖的与嵇绍一起上车,挥别了“小伙伴”卫玠。
“也不知道下次来看仙人是什么时候。”司马衷恋恋不忘的扒在马车窗户口,一直不断的向外往,哪怕已经看不到卫玠了,他也还是执意的不肯好好坐回车内。
“仙人?”不是已经解释清楚了吗?嵇绍一愣。
傻太子却很有一些奇怪的脑洞,他神神秘秘的对嵇绍道:“仙人下凡,肯定是要隐藏身份的啊。父皇说,他是天子,是上天的儿子,我是上天的孙子,仙人来到人间,扮作我的阿弟,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
“……”槽多无口在不知道该怎么反驳的情况下,嵇绍发现傻太子今天的思路,格外的有条理呢。
“这个秘密我只告诉你哦,咱们要给仙人保密。”
嵇绍就差具现化的从嘴里冒出一个乳白色的灵魂了,他只能恍恍惚惚的点点头,依照本能道:“好的,殿下。”
送走了司马衷后,就有北邙别苑的下仆,风尘仆仆的从京中赶了回来。对王济一阵耳语,终令王济开怀而笑。
一直在假装鹌鹑,不想惹常山公主连他们一起生气的卫玠、卫璪和卫熠,三个站列呈凹字形的的小萝卜,终于齐齐仰头看向王济,渴望的想要分享喜悦。
王济也没客气,手舞足蹈的就说起了昨晚砍倒李子树后的后续。
卫玠听后瞠目结舌,简直不敢置信。原来像孙大圣那样砍了人生果树泄愤也未能令王济觉得满足,他还十分欠揍的把砍倒了的李子树和李子装车,当做一个惊喜礼物“快递”给了在京中的和峤。王济还特意留了人,只为告诉和峤树,树是大爷他砍的:“我请的这车李子和你的李子比怎么样?”
王济在脑补了n种和峤收到一车李子树后痛彻心扉的表情后,自然是住不住的眉开眼笑,越想越开心。
卫玠看向拓跋六修,眼神里只有一个意思,历史上,我舅舅也干出过这种事?
拓跋六修点点头:【《世说新语》,俭啬卷,开篇第一段,讲的就是和峤小气,答应给你舅舅李子,却只敷衍给了十颗,你舅舅气不过就带着一众少年趁着和峤当值,吃了他的李子,砍了他树,还送给了和峤。这个事,要说有错,他们都有……错。但要说没错,也能说的通。魏晋名士多任诞,率性而为的事情有很多,和峤只给十颗李子就是他的性情,你舅舅砍了和峤的李树也是他的性情。】
卫玠觉得拓跋六修说“有错”的那一刻,其实更想说他们都有病。
咳,不管如何,反正王济是觉得他没有错的,他做人的信条一向如此,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反正他是不会忍的。他连忍字怎么写都不知道。
等等,王济终于意识到了,这不会就是常山公主觉得他做错的地方吧?
王济赶忙为自己伸冤:“是和峤毁约在先!他要是不想给,就别答应。答应了,又只给我十颗,是在玩人吗?”
常山公主给出的回应是,留下卫玠三个小萝卜头给王济照顾,她自己直接拂袖而去。
卫玠默默翻译了一下常山公主的表现:对方不想和你说话,并向你扔了三个妹子。
一个大人,三个孩子,面面相觑,均不知道常山公主到底在气什么。最后还是靠卫玠卖萌,从将离口中知道了真相。
“驸马晓得让人千里送李,只为斗气,怎么却不晓得多关心关心在京中的娘子呢?”
将离口中的娘子,只可能有一个人,卫玠三人的阿娘王氏。
“令淑怎么了?”王济一愣。
王氏怎么了,自然只有去了京中才能知道。本来三日的清谈会,被生生缩减成了两日。第三天一早,王济就与众位客人一起,套好马车再一次赶去了京城。
卫璪也跟着他老师张华走了,卫熠和卫玠则留下陪着常山公主晚走一步,卫玠的身体真的是想不拖后腿都不可能。常山公主又不放心卫玠一人(仆从在常山公主眼里暂时没人权)住在北邙别苑这样偏僻的地方,所以只能派了王济和卫璪先行。
常山公主心里的算盘打的很精明,其实先放王济走也好,京中有个比常山公主和王氏加起来都精明的钟氏,她肯定会善用王济。
好比如果卫家真的做了什么对不起王氏的事,那就可以直接投放黑脸王济。
如果没事,钟氏肯定会拦着王济的。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卫玠问卫熠。
卫熠其实也懵懵懂懂,她只知道阿娘临行前交给她的使命,别让常山公主听到京中的风声,结果……天知道人在北邙的常山公主,是怎么悄无声息的就掌握了比卫熠更多的京中情报。卫熠唯一能告诉卫玠的是:“家中无事,只是阿娘和叔母在联手演戏,要钓鱼。”
“哦哦。”无事就好,具体的细节可以去了京中听当事人讲,就不用一知半解的唯一误传了。
王济在赶去了洛京后,也从钟氏口中知道了王氏没事的真相。
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王济也心声了另外一个让他不太痛快的问题:“既然是联手设套,为何无人告诉我?”
钟氏轻轻吹拂着了一口茶汤中的嫩芽,哪怕三千青丝已成雪,她的一举一动依旧如一副安静细腻的仕女画,处处透着那份百年世家才能拥有的贵气与优雅。她漫不经心的看着自己的儿子,淡淡的问了一句:“告诉你,又能如何?”
有些时候,你甚至连参与游戏的资格都没有。
“我……”王济不甘。
“你在北邙住的那么开心,我和你妹妹怎么忍心打扰你。”钟氏这话说不上来是发自真心,还是在讽刺,她只是又说了句,“昨日你二姐和二姐夫上门了。”
“和峤告我状了?!”
钟氏摇了摇头,还是那副波澜不惊,不咸不淡的模样,就像是真的在和儿子话家常:“京中昨日开始流传一个新故事,王武子送一车枝与和公。和既得,唯笑而已。”
意思就是说,王济把和峤家的李树砍了,并送给和峤送了一车树枝后,和峤大大方方的收下了树枝,只是笑一笑,便罢了。
王济没想到和峤会是这样的反应,却也倔强的不肯认输,他问钟氏:“阿娘也觉得我错了?”
钟氏没说话,只是抬头看着王济:“你觉得呢?”
“我当然没有错!没有错!没有错!”
“我离开这么多年后,你就是这么对阿娘说话的?”有故人踏月而来,声如磬,温如玉。依旧是那一身温暖了王济整个年少时光的月白色。
“阿、阿兄。”王济愣住了,不知何时,坐在廊下的阿娘已经不见,只有他与模样始终未变的大兄王尚。
王尚翩然而至,没有再开口责怪王济的不是,也没有和他说话,只是默默的陪他跪坐在一边,一起看着廊下不知道何时下起的细雨。风铃在风中发出清脆的声音,小雨淅淅沥沥的滴下,院中的绿叶景致在顽强生存。
王济默默想起,在阿兄上战场前的最后一天,好像也是这样的天气,他与王尚一起赏雨,听王尚嘱咐他:“此去经年,不知归时。你要替我照顾好阿娘和阿妹,不要让她们受到欺负啊。”
王济是怎么回答的呢?“当然啦,不要小看我好吗?虽然之前总累阿娘操心,但我已经长大了!”
王尚突然回首,看着眼前的王济,他问他:“阿弟,你长大了吗?”
王济低头,就看到了水影中的清晰的自己,还是那么的年轻,那么的稚嫩,那么的……无所顾忌。水影中的他再一次与钟氏起了下午的争执,但他却看到了很多当时看不到的东西。钟氏抬头看着他的目光依旧温柔,如往昔岁月。可是斑白的两鬓,还是让王济一阵心酸,那个事事为他撑起一片天的阿娘,真的已经老了。
“阿弟,令淑和阿娘瞒你,并不是真的觉得你无用,而是不想累你担心,你可明白?”
然后,王济就醒了,一如他被王尚用温柔的声音敲醒的心。
与王尚有七八分相似的卫玠,恰探头探脑的往王济的屋子里看来,他眨巴眨巴眼睛,问王济:“舅舅怎么在这里小睡?小心着凉。”
王济问卫玠:“如果你遇到事,你会找谁帮忙?”
卫玠一愣,然后理所当然道:“找祖父啊,外祖母、阿爹、阿娘、舅舅。”
“是啊,你会找大人。”王济哈哈大笑,他知道梦中王尚的话是对的,王氏和钟氏瞒他,不是因为觉得他没用,只是担心他。可如果他很厉害,像卫瓘卫玠心中那般,他母亲和妹妹又怎么会担心他呢?
我长大了,哥,这一次是真的。
☆、第35章 古代三十五点都不友好:
不过,在长大之前,王济还有另外一个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搞清楚——卫玠怎么在这里?
王济此时在的并不是王家在洛阳京郊的别苑,而是王家位于上东门的主宅,这还是王济的祖父王昶获封关内侯时,魏明帝在京中赐下的汉式宅院。后来又因王昶屡屡升迁而扩建了数次,从武观亭侯,到京陵侯,再到一个朝臣所能达到的巅峰——司空。
当然,爵位和官职是两套完全不同的系统。
王昶死后,谥号穆侯,家门前还有表彰王昶两朝功绩的双出陵阙。至今这座精妙绝伦、重阁回廊的园林建筑,还总被人称为穆侯宅。
王浑继承了王昶的京陵侯,后又因军功,晋升为京陵公。所以虽然王浑如今官做的没有他父亲大,但住宅所能享受的规制却比他父亲还高。
王济生于斯、长于斯,后来却以厌恶它的陈旧古板为由,嫌少回来。在钟氏因为身体的原因,大半的时间都住在了更适合她休养的京郊别苑后,王济就跟不愿意回来了。每次入京,王济都是专挑钟氏在别苑住的日子,以孝顺母亲为由住在别苑。
这一次王济之所以会在主宅,也是事发突然,钟氏搬回了京里,他不得已而为之。
而除了自己不愿意住进来以外,王济心里第二不愿意让住在这里的就是卫玠。因为卫玠与王尚长的真是太像了,每次看到卫玠熟悉的面容,再搭配上王家这熟悉的汉式风格,王济就总有一种分不清现实与过去的错觉。
王济甚至会不敢面对卫玠的眼睛,因为他怕从里面看到大兄王尚对他的失望。
今天却不一样。王济迫不及待的想要和卫玠对坐说话,他透过卫玠仿佛再一次与交错的时空里的大兄有了接触,他想让他大兄知道他的决心。
“我与舅母、阿姊一起来的啊。”卫玠一边脱鞋进屋,一边回答了王济虽然没说却明晃晃的写在脸上的问题,“舅舅你睡蒙了吗?我记得舅母派人回来说过啊,我们今天下午就要到了啊。阿娘要和叔母演戏,我还不能回家,要暂时和外祖母一起住。”
这已经王济回京的第三天了,他与卫璪先行,两天后,收拾妥当的常山公主就马不停蹄的带着卫玠和卫璪也入了京。
卫玠走过没有花纹的菀蒲席,发现11区的榻榻米较之它真正的祖先可要差远了。卫玠坐在了王济身边,王济此时就随性的侧躺在席地上,这也是卫玠怕他着凉的原因。虽然古代的席面确实有用来坐卧休息的功能,但是魏晋时期的世家也已经渐渐习惯了高一些的家具。外面下起了蒙蒙细雨,王济却连一个单子都没盖,还敞着衣领就睡着了……嫌自己身体太好了吗?
王济看了一眼被扔在一旁的空酒罐,头疼的捏了捏自己的太阳穴,记忆开始回笼。常山公主确实提前遣了人来说过她和两个妹子什么时候到,他却因为喝酒误事,生生错过了去接他们的时间,他重获母亲和妹妹信任的可能性又降低了。
王济懊恼的皱起了眉,想要改变,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也不能自暴自弃,要尽力抢救啊,王济开始关心的问了卫玠一连串的问题:“一路还顺利吗?身体怎么样?疾医诊过脉了吗?”
卫玠点点头,一切顺利,身体很好,疾医都给他诊过脉了。
王济又想招呼卫玠吃东西,却发现……他这里一点除了酒,就是五石散,没有任何东西适合给孩子吃:“来人!”
“不用了,舅舅,我刚刚在聿(yu)哥那里才吃过。”
“阿聿?他找你做什么?”王济皱眉,王聿是他的庶幼子,比卫璪还要大一岁,因母亲早逝,曾养在常山公主身边一段日子。不过开蒙之后,王聿就被王济扔给了父母照顾,他自己则带着常山公主搬去了北邙逍遥快活,“他今天不上学吗?怎么在家里?!”
卫玠赶忙给他可怜的表哥解释:“是舅母让卓哥和聿哥请了半日假陪我玩的。”
“哦哦,那就玩吧,开心吗?”王济一听这话,立刻转变了态度,他对庶子不甚看重,觉得他们连一个小拇指都比不过卫玠。
卫玠的内心却很复杂,舅舅你这样的态度,是成心不想让我和你儿子交好了是吗?qaq
常山公主无子,王济和她的爵位很可能就会让庶子继承,而人选嘛,从这次常山公主的态度里已经十分明显了,王卓与王聿。这二人年龄都不大,却早早显露了才华,又都小小年纪就没了母亲,只能依靠于常山公主这个嫡母。
王济脑补了一下与他有几分相似的王卓、王聿与卫玠在一起的画面,觉得这不是他阿兄和他儿时的样子?莫名的心情就好了几分,难得问起了他儿子的日常。
“阿卓和阿聿都与你玩了什么?”
“讲故事。”卫玠可以发誓,王卓和王聿绝对是事先请教过了枣哥,这才准备了这么一个既不会累到卫玠又能打发时间的活动。
王济对两个儿子更满意了,能想到要照顾卫玠的身体:“都讲了什么故事啊?”
“讲了舅舅年轻时的故事,说舅舅勇力绝人,气盖一时,有名当世,与二姨夫(和峤)及大姨夫(裴楷)齐名(改编自《晋书》选段)。”很显然王卓和王聿这是在想借着卫玠之口,来隐晦的对王济表达他们对父亲的孺慕之情。卫玠也乐于做回好人,顺水推舟。
卫玠原原本本复述了王卓与王聿告诉他的有关于王济之前的小故事。
讲真,王二舅真的是个很有故事的boy,围绕在他身边发生的或奇葩或神奇的往事,说上一天一夜都说不完,最主要的是这些事都是有资格被记在《晋书》or《世说新语》里的。
简直是分分钟就引领一个潮流有木有!
自带某种pikapika的闪亮气场,天生就具有话题性。如果在未来混娱乐圈,那就是让人想忘记他都不可能的争议王。
因为王济虽然有放浪形骸的一面,却也有不少为人津津乐道的才华往事。
王济在听卫玠说了这些之后,果然更开心了,因为那是他最辉煌的时候,也因为此时的他最需要的就是这样被人崇拜依赖的肯定。等卫玠说的口干舌燥之后,王济便开心的把王卓与王聿也叫了来,在考问了一番他们最近的学业后,更是耐心的陪着三个孩子玩了一下午。
王卓与王聿已经十几岁了,虽然不再像是小时候那么渴望父爱,但还是因为王济难得的和颜悦色而激动不已。
在几人有意无意的努力下,王济也过的十分畅怀。
等送走三个孩子,王济这才终于有了满满的动力,着人送了笔墨进来,开始写写画画,筹划他的改变之旅。
什么时候想让自己强大起来,都不算晚。
只要有足够的脑子。
王济首先简单梳理了一下自己目前的身家情况:
一,他丢了官职;
二,他丢了王家继承人的身份;
三,他丢了圣心;
四,他丢了年少时的好名声;
五,他丢了家人对他的信任。
……当王济一笔笔的列下来的时候,他这才发现自己这些年到底做了多少混账事,他父母这样都能忍他,果然他是他们的亲儿子啊。
三省吾身,除了要问自己失去了什么,自然也要掂量掂量自己手上还有什么筹码。
那么,他有什么呢?
一,他爹王浑还在位,明年有望胜任司徒;
二,王家还没有决定出真正的继承人,因为王家两支往上数四代就一直在内斗,王济这一辈的佼佼者,除了已逝的王尚,就唯他和堂兄王佑而已。他站了少傅卫瓘,王佑选择了太傅杨骏。如今京中局势混乱,杨骏是龙是虫还犹未可知;
三,他老婆常山公主圣眷还在;
四,他还有一众名士好友可以给他造势;
五,他的家人虽然对他失望,却从未绝望,他们并不想放弃他,并一直在为之努力。
只要操作得当,王济想要起复其实并不是难事。
最后,王济又列了一个最近京中盛传的三个都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的八卦,其中有些甚至会影响到整个王家的未来走向:
一,他妹子卫玠被齐云塔的净检法师亲自预言为救世主;
二,他与二姐夫和峤的争李之战,让他的“名声”再上一步;
三,繁昌公主和他妹妹令淑为了揪出诬陷她们丈夫的幕后黑手,正在联手演戏,假装闹和离。
这些事情琐碎又凌乱,没个三五年好像根本不可能彻底解决,但王济现在眼下最缺的时间。不要说三五年了,说不定三五天后,他妹妹和卫家就自己解决了。从此以后,他妹妹将会更加不再信任与依赖于他,这是他绝对不想看到的结果。
可是……他不想,又能如何呢?
算了,不想了,明天继续,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去和常山公主赔礼道歉啊。
王济终于明白常山公主最生气他的地方了,一是他只顾自己的意气之争,不小心忽略了妹妹;二则是……
“我不该在砍李子树的时候,全然没有想好后面该如何收场。”王济诚心反省。
是的,这就是常山公主真正在意的地方。说实话,长在皇室那样混乱的地方,常山公主的三观也不见得有多正。相反,她帮亲不帮理到了极致,特别护短。在王济与和峤的事情上,常山公主并没有觉得王济有什么错。和峤既然敢只给十颗李子,就别怪王济敢砍了他的李树。
但王济千不该万不该的是,只为图一时爽快,却又泼了自己一身污水,成全了别人的名士风度。
“说实话,二姐夫在这点上,确实比我做的好。”和峤是真的有风度,不是在装模作样。只是这样一来,枉做一回恶人的王济就显得很被动了。
常山公主点点头:“你知道就好。”
这个世界上最没用的就是没本事还脾气大,没能力还野心大。没有自知之明的人,最可怕。当然,王济还是有些本事的,最起码他有能力砍了和峤的李树为自己出气,就是欠缺了如何完美的收尾。
“你知道在后宫之中,最可怕的是什么吗?不是一个大家都知道她嚣张跋扈的人,而是一个明明她欺负了你,却没有任何一个人相信她会欺负你的人。”
虽然说大家都讨厌装样子的白莲花,但是比起被人吃的连骨头渣都不剩下,常山公主宁可选择当一朵怒放的黑莲。
“那你现在想好怎么收场了吗?”
王济嘿嘿一笑,他蔫坏蔫坏的表情重出江湖:“下午小娘来找我讲了一桩往事,给了我一些灵感。”
常山公主摆出了一副“愿闻其详”的侧耳倾听样,全然没有就是她下午故意指使着王卓、王聿给卫玠特意讲了那一段往事的痕迹。
“你还记得我三叔(王湛(zhan))吗?”
常山公主更满意了,果然是她希望王济发现的那段:“你慢慢和我说说,叔父怎么了?”
女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虚虚实实,以退为进,这些政治手腕,女人生下来全有。……女人不必学政治,而现在的政治家要成功,都得学女人。——钱钟书
☆、第36章 古代三十六点都不友好:
王济和他三叔王湛之间的故事,是直接写在《晋书》里的,人尽皆知。
那已经是发生在二十几年前的事情了。王济的祖父王昶去世,三子王湛在为父亲守孝三年之后,选择了继续在墓地结庐而居,不与外界来往。王湛与几个才华横溢的兄弟、兄弟的孩子相比,名声不显,让王家分支的不少人觉得王湛是个傻子。
这话王济本是不信的,但是三人成虎,说的人多了,那个时候还是个真中二少年的王济,就有点觉得面子上挂不住了。
与现在“谁敢说骂我家人,老子neng死谁”的凶残王济相比,过去的王济还只会迁怒家人。
王济甚至干出过全家一起吃饭时,就是不给他三叔放菜的事儿。当然,王济这不是刻意在为难王湛,他只是想王湛能大闹一场,让大家知道王家三郎也不是好惹的,如果王湛能打他一顿,那就更好了。世人大多欺软怕硬,如果王湛凶狠,旁人肯定不敢再笑话他是个傻子。
结果……
王湛根本就没和王济计较,只是从容的让下人重新给他端了菜。
这事就过去了。
过去了。
了。
(卫玠:我感觉我好像听到了少年二舅心碎的声音。)
王济彻底恼了他三叔,怒其不争,便想着那我也不管你了!后来因为王尚的死命令,王济这才会在扫墓的时候,偶尔去看看王湛,频率大概是五次里看一次。
后来王济姑且试着问了一次王湛的日常(还是王尚命令的),惊喜的发现王湛回答的条理十分清晰,最近在读《易经》。王济很是意外,便和王湛深入的聊了下去,越谈越尽兴,王湛有很多独到的见解都是王济闻所未闻却又觉得十分有道理的。
听完后,王济对王湛可以说是肃然起敬,之后更是坐而论道数日,王济自愧不如。离开后感慨叹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
后来,王济发现王湛不仅在学术方面比他成就高,在骑射武力值上也远甚于他。
晋武帝总会和王济开玩笑的问“卿家痴叔死未(你家傻叔叔还没死?)”,王济每每无言以对。但这一次不同了,当晋武帝再问的时候,王济便一本正经的回答“臣叔不痴”,还把他发现的王湛的种种厉害讲了出来。晋武帝没想到骄傲的王济能如此推崇一个人,便问“你叔叔的才华能与谁比?”,王济给出了“山涛以下,魏舒以上”这样的极高回答。
于是,王湛得晋武帝钦点出仕,一路从秦王文学(官名)做到了汝南内史。
如今王湛就在汝南,官声极好。
王济和他三叔这段“先误解,后推心置腹”的往事,成为了一时的美谈,王湛的不与小辈计较,和王济知错能改的耿直,是当时不少人心中的名士风度。
那个时候的王济,名声还是极好的。
“所以,我便想着,不如再效仿一次。”回到现实里的王济,对常山公主道。只不过当年王济是发自真心的服了王湛,如今嘛……也算是发自真心,为了家人,王济可以豁出一切。面子又算什么呢?最主要的是,如果操作的当,就又是一场佳话,不仅不会失了面子,里子都有了。
还可以……
“对啊,还可以借此重回主流视野!”王济说着说着,便茅塞顿开,有些问题就是这样,一通百通,王济曾经觉得苦恼的问题,其实都只需要一个解决办法,“只要和峤愿意配合,我便能重新起复。”
在这个皇权至上的年代里,与晋武帝重归于好,就代表着一切牛鬼蛇神就都降的住了。
和峤如今是中书令,最清贵不过,位高权重,建言朝政,基本相当于宰相了。只要和峤能在晋武帝面前把这事当趣谈说上一说,那便是王济和晋武帝之间各退一步的台阶。
常山公主安静的面容,一半在烛光下,一半在阴影里,不喜不怒,她只是问:“决定不和皇兄闹别扭了?”
“一家人,哪有隔夜仇?”王济笑道。
王济真正想说的是,他辞去官职后,总觉得事事不顺心,人人都跟他有仇,他以前总想不通为什么,如今才渐渐意识到,因为别人根本不怕他发脾气啊,他生气了又能如何呢?顶多是砍个李子树。而等他忍到位高权重能砍人的时候,他倒要看看谁敢再给他气受!
就像是兄长王尚还在时那样,整个太原王氏上上下下,有谁敢挑衅王尚的权威?哪怕王尚看上去是那么温润如玉好说话,但只要是王尚决定了的事,他们这一辈中就不敢有不同的声音。
王济想变成他兄长那样,不止是在王家,在朝堂上也是!
常山公主就像是完全不知道王济在想什么一样,只是附和着王济的话说:“是啊,你们年纪也都不小了,还闹什么呢?”
“就是……”
“恩?”
万事俱备,只欠和峤配合。王济有些踟蹰:“姐夫会愿意吗?”
能对王济砍李树一笑了之,和在被砍了李树之后还帮王济造势回朝,这两件事之间绝对隔着n个北邙山。
常山公主长叹一声:“你是在告诉我,你想了这么多,其实是在空想吗?”
“不!我会努力的!”不就是让和峤真正的原谅他吗?他一定会做到的!
常山公主笑了,决定不再为难王济:“小娘没给你吗?”
“给我什么?”王济一愣。
“王濬冲家李园的地契。”
濬冲是王戎的字。之前介绍过了,王戎与和峤是西晋两大著名葛朗台,王戎有好李,卖李还钻核。和峤家的李子树,就是想办法从王戎家得到的。没介绍的是,王戎出身琅琊王氏,是竹林七贤之一,如今在朝为官,是九卿之一的光禄勋。
“太原王与琅琊王,虽然是不同的两个世家,但毕竟姓是一样的,关键时刻总会守望相助。”常山公主这话说的好听极了。
但事实上,同样的王姓世家,总是要争个高低的。如今两家旗鼓相当,其实暗地里谁也不服谁。不过两家小辈倒是按照长辈嘱咐,时常走动往来,王济的清谈会就请了好几个琅琊王家的人。两家算是一个比较纠结的相爱相杀的关系。
“王戎怎么会把李园的地契给你?”这简直是要了王戎的命。
“令淑与王戎的母亲有些交情。”王戎最大的软肋,就是他的老母。虽然世家子大多都很孝顺自己的母亲,却很少有像王戎那么孝顺的。
这种很私密的内宅事,常山公主和王氏本不该知道,但谁让卫老爷子有外挂呢。
“王戎死孝,和峤生孝”的典故就在《晋书》里大大咧咧的写着,而王戎的老母还有一年就要去世了。试问,在这种时候,给王戎的母亲送去能缓解她痛苦的良药,只求买下王戎名下一个李园,王戎又怎么可能不同意?王戎可不止一个李园。
事实上,小气的王戎难得大方的表示要白送,但王氏坚持要给钱,超出了市面上很大的价值。王戎自然是心满意足,两家皆大欢喜。
地契在今天常山公主与卫玠入京时,就由卫璪给送了过来,交到了卫玠手上保管。
卫老爷子不知道王济会抽风自己想通,打的主意还是让卫玠在想办法说服王济之后,再把地契拿出来。
“怎么能累妹妹花钱!”王济被臊的不行,脸颊通红。他这个哥哥的,竟然还需要妹妹帮着扫尾。最可怕的是,这才过去几天,他妹妹连地契都准备好了。
“交好王戎的母亲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当时交好,也只是为了给日后一个保障。你瞧,如今不就用上了?”常山公主安慰王济,希望他能不要过于介怀,“这是我们妇人惯用的内宅手段,你不懂,很正常。”
“不,是我确实不如你和妹妹还有母亲。”王济的性格里,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如人就是不如人,他不会因为是亲戚、是女人,就有什么区别对待。
常山公主笑了,灯下美人,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这就是她爱王济的地方啊,纵他有千般讨厌,万般烦人,只他会尊重她这点,就足以弥补了他全部的不是。当然,王济会真心真意的尊重一个人的前提,是要他能认可才行。
为了这一个认可,常山公主等的差点绝望,幸好,她还是等到了苦尽甘来。
……
隔壁院子里,卫玠看着地契,愁的头发都快掉了,他小声问与他对坐的拓跋六修:“你说我祖父是怎么想的?把地契给一个三岁的孩子,他难道就不担心我根本不知道地契的价值,把它随随便便丢了吗?”
【那你会吗?】
“我当然不会。”
拓跋六修耸肩:【所以咯,你祖父有他自己独到的看人眼光。你不能总拿现代标准来衡量古代,你知道本应该还在上中学年纪的王卓和王聿,已经在考虑出仕的事情了吗?】
“……”什么?!
【现在你知道了。】拓跋六修面无表情道,【有个不靠谱的爹,孩子自然只能早早当家。你舅舅要是还不幡然醒悟,不出明年,你外祖大概就会推举王卓为官了。】
卫玠真的没办法想象,今天还和他玩的孩子,明年就要去当官了。
【这就是古代,平均寿命不高,成家立业自然也早。】
“那三岁的我,也没办法说服舅舅不要犯中二病啊啊啊。”卫玠一个头两个大,“要不干脆我替舅舅,打着他的名义把地契送给二姨夫得了。”
【你不怕王济知道生气?】
就是怕王济生气,卫玠才会如此犹豫啊。
【为什么我感觉你并不想改变王济呢?】
“因为越是了解他,我越是明白他这样没有被世俗打磨了棱角的性格有多难得。有可能这话说的有点酸了,但是你知道当我看到明知世事黑暗,却始终不肯弯下自己的脊梁的舅舅时,我觉得他有多帅吗?!”
拓跋六修……不想知道王济有多帅,也不想卫玠知道王济有多帅!
幸好,这个乌龙在第二天,就被善于打直球的舅甥俩轻松化解了。王济说:“相信舅舅好吗,站在你和你阿娘前面,为你们遮风挡雨的舅舅的背影,只会更帅!”
因为那样的风景我见过,只沉溺进去一次,便再也不想出来。
☆、第37章 古代三十七点都不友好:
对于王济这种“不高调会死星人”来说,哪怕是浪子回头,他也要浪的轰轰烈烈,浪的满城皆知,浪的摧枯拉朽!
【……最后这个成语用的绝对不对。】
卫玠怒视。
【但用的很巧妙!】拓跋六修的话锋转的不要太快。
谁说面瘫就不能狗腿的?这两种属性并不矛盾。相反,卫玠很吃这一套。每当拓跋六修一脸严肃、用他苏到不可思议的声音说些没下限的话时,卫玠的心都会变得痒痒的,如被羽毛尖轻轻划过,战栗心弦。
“这、这还差不多。”卫玠慌忙的重回一开始的话题。
咳,他舅舅的重点是浪子回头的“回”,不能“浪”。
在王济因为“一言不合就砍了自家二姐夫的李树”这个八卦,而重霸京二十四小时热聊第一之后,他就没打算再下来过。想要老死在那上面也容易,“知错能改、砍李赔园”这个梗,就再次为王济的蝉联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阵名为王济的龙卷风,向整个洛京正式宣布了王济的王者归来。
卫恒和他四弟卫宣逛章台、王氏与繁昌公主妯娌反目什么的过时新闻,早已经不知道被王济的八卦挤到了哪个犄角旮旯。
赔礼临行前的早餐桌上,大家都看到了有所“改变”的王济。
卫玠差点把酪浆喷出来。
王济充分运用了他的颜值和财力,将自己打扮一新,如一个会行走的玉石架子。身为王钟两家的优良合资产品,王济的颜值底子放在那里,无论他怎么作妖,都挺好看的,但是……
知道的,王济这是去赔礼道歉,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要去孔雀开屏呢。
钟氏并王家的其他人,倒是挺满意王济这幅打扮的。因为在他们看来,又或者是整个魏晋的社会风气看来,打扮的越好看,才能越体现出对一个人的尊重。王济如此盛装,足可见对和峤的诚意。最主要的是,魏晋多颜控,王济这么好看,和峤自然不忍多为难。
卫玠:这个逻辑我给满分,不怕你们骄傲。
王浑王老爷子垂足而坐,看着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嫡子,心中一阵恍惚,他觉得他好像再一次看到了王尚还在时,那个令他和老妻都十分满意的次子王济,仅仅是从院中走过,就有带着说不上来的钟灵毓秀。
王浑还记得那时他为自己能拥有这样一个次子,是多么的骄傲与高兴。他对老妻说:“生儿如此,足慰人意。”
钟氏却与他调笑:“若我和参军(王浑的弟弟王沦)结婚,生下的儿子肯定不止这样。”
无论回想多少次,王浑都觉得这段过去很有趣。钟氏总是这般敢说,他也从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因为夫妻之间最难的就是互相信任。他信钟氏只是开玩笑,钟氏信他一定不会怀疑她的玩笑。
那个时候他们多好啊。
从什么时候开始,一切就变了呢?对,王尚战死。曾经怎么看怎么优秀的次子,变成了怎么看怎么闹心的继承人。对待次子和对待继承人的标准,自然是不一样的。虽然王济顾及了妻子的情绪,从未说过,但他一直是很担心王济的不成器的,觉得他会就此垮掉。
幸好,王济好像终于幡然醒悟了。他们还是等到了,不枉钟氏对王济那份殷勤的期待。
王老爷子忍不住对老妻钟氏道:“你总是对的。”
这话让餐桌上的人都面面相觑、匪夷所思,不懂王浑在打什么哑谜。唯有钟氏笑的如二八少女,重换生机:“我自然是对的。”
第10节
恋耽美
第10节
天生就拥有某种奇怪的容易吸引别人注意的气场的傻太子,也跟着卫玠摇了摇头。
卫玠一脸惊悚,大哥,别告诉我,你通灵啊!
傻太子也一脸惊悚的看着卫玠。
卫玠慢慢觉出了些味道,他抬起自己的一只手,实验性的戳了戳身边的枣哥。
果不其然,傻太子也抬起了自己的手,戳了戳嵇绍。
枣哥:“……”
嵇绍:“……”
拓跋六修:心机女表!简直不能忍!
“殿下,您这是在?”卫璪替弟弟开口询问道。
“我在模仿仙人!我也想像仙人这么漂亮!”司马衷是个有什么就说什么的性格,完全不会撒谎,也藏不住心事。
常山公主看不见,却也从几人的对话里,大致猜出了车内发生了什么。她赶忙搂过自己这个兄子,既好笑又心疼。念及他们类似的处境——都是受了宫斗殃及池鱼而变得残缺,常山公主对司马衷不免心生怜惜,放柔了的声音道:“小娘可不是什么仙人,他是我的妹子,也算是你的弟弟。”
“真的啊?”司马衷不仅没失望,反而听起来声音更加的兴奋了,他仰着头问姑母,“那我能常和阿弟玩吗?”
常山公主没想到司马衷会是这样的反应,一时卡了壳。
还是由卫璪开口:“我弟弟患有心疾,体质较弱,不能时常出门走动。”说完他还很照顾傻太子智商的又贴心补了一句,“心疾就是,呃,心会经常痛,容易晕倒。”
司马衷回头,看着卫玠的圆眼睛里,一下子就涌起了泪水,毫不夸张。司马衷离开常山公主的怀抱,凑过来把卫玠抱了个满怀,在车内的人都没能反应过来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安慰卫玠:“不痛,不痛,我有糖。阿兄和阿娘不在了之后,我的心也很痛,吃糖就不痛了。”
简简单单的话,犹如赤子一般的心。
嵇绍也红了眼。不管外面是怎么说太子的,在嵇绍看来,太子始终很好的、是很善良的,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太子的时光停驻在了小时候,迟迟不肯长大。不过嵇绍愿意等,十年、百年,他都会等下去。
拓跋六修很是时候的给卫玠科普起了“嵇侍中血”的典故。
当时司马衷正流亡在外,乱军之中,司马衷身边的官员黄门四散而逃,根本没人顾得上什么天子不天子的。唯有嵇绍挺身而出、以身捍卫着司马衷,最后被残忍杀害。鲜血溅了司马衷满身满脸。等战事平息,有人要为司马衷换衣服,洗去血迹时,司马衷只呆呆的问了一句话:“这是嵇侍中的血,为什么要洗呢?”
很多人都在嘲笑司马衷说过的“何不食肉糜”,却嫌少有人提及他也说过“此嵇侍中血,勿去”。
司马衷智力低下,却并不代表着他没有自己的感情。
卫玠也抱紧了眼前的司马衷,从这一刻开始,司马衷在他心中就只是司马衷,而不是傻太子了。
“心疾吃糖可治不了。”常山公主的软肋就是王氏和王氏的孩子,见司马衷对卫玠这么关心,常山公主的心就更软了,她耐心的教导着这个心智如孩提的兄子,“心疾是病,要吃药才能好。”
“药很苦的,”司马衷皱了皱秀气的鼻,对卫玠道,“不过母后说,虽然苦,也要乖乖喝,因为这样才能好起来。”
“我会的,谢谢殿下关心。”卫玠冲着司马衷笑了笑。
司马衷的脸一下子就红了,“嘿嘿”傻笑了一会儿,这才想起要放开卫玠,重新坐回自己的位置上,但明眼人都能感觉的到,他很开心,开心的快要爆表。
等一行人回了北邙别苑,常山公主就开始忙着安顿太子和卫玠。虽然太子智商不高,却也是全天下第二尊贵的人,怠慢不得。卫玠的身体更是不容有失。在这两者面前,王济什么的都得靠边站。
王济从始至终就跟个小可怜似的,一直跟在常山公主身后转悠,却连句话都不敢说。
等司马衷和卫玠终于都歇下了、客人们也四散回了客房之后,常山公主这才有空和王济夫妻夜话,讨论一个问题:“知道错了吗?”
王济猛的点头,不管什么错,他都认!
事实上,王济已经骑马想了一路了,冷风彻底吹醒了他酒后过热的脑子:“一,我不该粗心大意到没注意到延祖把太子也带了来;二,我不该去砍李子的时候还带着小娘,不过我有记得为小娘带上疾医,两个;三,我不该让卫熠哄骗和峤别苑的老伯给我们开门,那有可能会害他没了生计,我已经打算好了,如果和峤真的惩罚于他,我就让他一家找来给我看别苑。”
常山公主神色未变,只是冷冷淡淡道:“还有呢?”
“还有?”王济皱眉,搜肠刮肚后,这次又想到了一条,“呃,我不该带着太子也去李子园?我真的不知道他是怎么混进去的,明明我召集人手的时候并没有他。”
“没了?”常山公主又问。
王济自省一圈,肯定的点点头:“恩,没了。”
常山公主微微一笑,起身,道了一句:“送客!”
送客?
送什么客?谁是客?
当然是王济啦。
常山公主生王济气的时候,他就是她眼中的客人,赶他去旁边的院子睡都是轻的,最后的终极大招是赶王济会洛京本家自己睡自己。因为北邙别苑其实有一多半都是常山公主出资建的来着,她这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
常山公主给王济布置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功课——想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就别想回主院睡!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一晚就这样过去了,睡在书房里的王济,天不亮就起了,因为他还是想不明白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对着烛火独坐到天明,王济始终皱眉紧锁,很是苦恼。年少无知时,他不懂事,曾狠狠伤了常山公主的心,如今好不容易才苦尽甘来,他实在是不想再让常山公主不痛快了。可他真的是想不通他昨晚还做错了什么啊啊啊。
常山公主起来后,也没问王济到底想明白没有,因为她还有比和王济生气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送走司马衷和嵇绍。
来的时候,嵇绍和太子两马一车,就这样简单朴素的悄悄离了京。
回去的时候,常山公主本想让她的亲卫队护送的,但是却被嵇绍阻止了:“这样的大张旗鼓反而会害了殿下。”
常山公主不是不懂这个道理,只是……“没有人跟着,你又怎么保护太子的安全呢?”
嵇绍这才介绍道,其实他和太子这次来,看上去是轻车简从,其实暗中下的功夫并不少。因为他们此行是得到了晋武帝的同意的。为了保护儿子,从洛京到北邙的这一路,其实早已经被秘密封锁了,除了王济请的客人和别忙别苑的仆从,最近三天,谁也甭想从这儿走。这附近本是荒山野岭,嫌少有人路过,封路倒也没引起什么麻烦和注意。
藏在暗处为太子保驾护航的士兵,更是多不胜数,司马衷的人身安全是绝对有保障的。
常山公主这才放下心,对嵇绍道:“因为还有客人在,我和武子不便离开。还请舍人回京后,替我回禀皇兄,等送走客人,我便会和武子亲自入京请罪。”
太子微服出巡没有错,但没有认出太子微服出巡的他们,就有错了。
这事没什么道理,因为天家就是道理。
嵇绍很懂常山公主的这种苦逼心情,因为他也是。他真心一点都不想带司马衷出京,但是没办法,傻太子求了晋武帝,他这个小小的太子舍人只能奉旨行事。出于感同身受,嵇绍宽慰常山公主道:“不说殿下有惊无险,直说陛下明察秋毫,必不会错怪好人。”
常山公主点点头,没有多言。
晋武帝的多疑,再没有比他身边的人更能了解的了。说不定此时此刻,晋武帝就已经在怀疑是他们故意放出有关于卫玠的风声,引得太子蠢蠢欲动了。
晋武帝就是这么一个人,错的都不是他看重的人,而是带坏了他看重的人的人。
所以,常山公主必须去解释一番。她现在只在心中暗暗祈求佛祖保佑,他们这边的差错,千万别和京中最近的传言遥相呼应才好。
司马衷起来后,得知了今天就要走,拉着卫玠的手很是不舍。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他总感觉跟在卫玠身边一晚后,第二天早上起来他迟钝如浆糊的大脑,突然运转的灵活了很多。很多以前不会想明白的事情,如今也一下子就想通了。好比他在宴会上被人刻意引导,走丢,很显然是有心人在刻意为之,要害的却不太可能是他,而是丢了他的嵇绍,以及作为主人的王济和常山公主。
因为他,差点连累了那么好的嵇绍和那么好的姑母,这让司马衷有些忐忑不安。所以虽然心中一直想要打滚耍赖求不走,但他最后还是生生忍耐住了。
司马衷乖乖的与嵇绍一起上车,挥别了“小伙伴”卫玠。
“也不知道下次来看仙人是什么时候。”司马衷恋恋不忘的扒在马车窗户口,一直不断的向外往,哪怕已经看不到卫玠了,他也还是执意的不肯好好坐回车内。
“仙人?”不是已经解释清楚了吗?嵇绍一愣。
傻太子却很有一些奇怪的脑洞,他神神秘秘的对嵇绍道:“仙人下凡,肯定是要隐藏身份的啊。父皇说,他是天子,是上天的儿子,我是上天的孙子,仙人来到人间,扮作我的阿弟,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
“……”槽多无口在不知道该怎么反驳的情况下,嵇绍发现傻太子今天的思路,格外的有条理呢。
“这个秘密我只告诉你哦,咱们要给仙人保密。”
嵇绍就差具现化的从嘴里冒出一个乳白色的灵魂了,他只能恍恍惚惚的点点头,依照本能道:“好的,殿下。”
送走了司马衷后,就有北邙别苑的下仆,风尘仆仆的从京中赶了回来。对王济一阵耳语,终令王济开怀而笑。
一直在假装鹌鹑,不想惹常山公主连他们一起生气的卫玠、卫璪和卫熠,三个站列呈凹字形的的小萝卜,终于齐齐仰头看向王济,渴望的想要分享喜悦。
王济也没客气,手舞足蹈的就说起了昨晚砍倒李子树后的后续。
卫玠听后瞠目结舌,简直不敢置信。原来像孙大圣那样砍了人生果树泄愤也未能令王济觉得满足,他还十分欠揍的把砍倒了的李子树和李子装车,当做一个惊喜礼物“快递”给了在京中的和峤。王济还特意留了人,只为告诉和峤树,树是大爷他砍的:“我请的这车李子和你的李子比怎么样?”
王济在脑补了n种和峤收到一车李子树后痛彻心扉的表情后,自然是住不住的眉开眼笑,越想越开心。
卫玠看向拓跋六修,眼神里只有一个意思,历史上,我舅舅也干出过这种事?
拓跋六修点点头:【《世说新语》,俭啬卷,开篇第一段,讲的就是和峤小气,答应给你舅舅李子,却只敷衍给了十颗,你舅舅气不过就带着一众少年趁着和峤当值,吃了他的李子,砍了他树,还送给了和峤。这个事,要说有错,他们都有……错。但要说没错,也能说的通。魏晋名士多任诞,率性而为的事情有很多,和峤只给十颗李子就是他的性情,你舅舅砍了和峤的李树也是他的性情。】
卫玠觉得拓跋六修说“有错”的那一刻,其实更想说他们都有病。
咳,不管如何,反正王济是觉得他没有错的,他做人的信条一向如此,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反正他是不会忍的。他连忍字怎么写都不知道。
等等,王济终于意识到了,这不会就是常山公主觉得他做错的地方吧?
王济赶忙为自己伸冤:“是和峤毁约在先!他要是不想给,就别答应。答应了,又只给我十颗,是在玩人吗?”
常山公主给出的回应是,留下卫玠三个小萝卜头给王济照顾,她自己直接拂袖而去。
卫玠默默翻译了一下常山公主的表现:对方不想和你说话,并向你扔了三个妹子。
一个大人,三个孩子,面面相觑,均不知道常山公主到底在气什么。最后还是靠卫玠卖萌,从将离口中知道了真相。
“驸马晓得让人千里送李,只为斗气,怎么却不晓得多关心关心在京中的娘子呢?”
将离口中的娘子,只可能有一个人,卫玠三人的阿娘王氏。
“令淑怎么了?”王济一愣。
王氏怎么了,自然只有去了京中才能知道。本来三日的清谈会,被生生缩减成了两日。第三天一早,王济就与众位客人一起,套好马车再一次赶去了京城。
卫璪也跟着他老师张华走了,卫熠和卫玠则留下陪着常山公主晚走一步,卫玠的身体真的是想不拖后腿都不可能。常山公主又不放心卫玠一人(仆从在常山公主眼里暂时没人权)住在北邙别苑这样偏僻的地方,所以只能派了王济和卫璪先行。
常山公主心里的算盘打的很精明,其实先放王济走也好,京中有个比常山公主和王氏加起来都精明的钟氏,她肯定会善用王济。
好比如果卫家真的做了什么对不起王氏的事,那就可以直接投放黑脸王济。
如果没事,钟氏肯定会拦着王济的。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卫玠问卫熠。
卫熠其实也懵懵懂懂,她只知道阿娘临行前交给她的使命,别让常山公主听到京中的风声,结果……天知道人在北邙的常山公主,是怎么悄无声息的就掌握了比卫熠更多的京中情报。卫熠唯一能告诉卫玠的是:“家中无事,只是阿娘和叔母在联手演戏,要钓鱼。”
“哦哦。”无事就好,具体的细节可以去了京中听当事人讲,就不用一知半解的唯一误传了。
王济在赶去了洛京后,也从钟氏口中知道了王氏没事的真相。
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王济也心声了另外一个让他不太痛快的问题:“既然是联手设套,为何无人告诉我?”
钟氏轻轻吹拂着了一口茶汤中的嫩芽,哪怕三千青丝已成雪,她的一举一动依旧如一副安静细腻的仕女画,处处透着那份百年世家才能拥有的贵气与优雅。她漫不经心的看着自己的儿子,淡淡的问了一句:“告诉你,又能如何?”
有些时候,你甚至连参与游戏的资格都没有。
“我……”王济不甘。
“你在北邙住的那么开心,我和你妹妹怎么忍心打扰你。”钟氏这话说不上来是发自真心,还是在讽刺,她只是又说了句,“昨日你二姐和二姐夫上门了。”
“和峤告我状了?!”
钟氏摇了摇头,还是那副波澜不惊,不咸不淡的模样,就像是真的在和儿子话家常:“京中昨日开始流传一个新故事,王武子送一车枝与和公。和既得,唯笑而已。”
意思就是说,王济把和峤家的李树砍了,并送给和峤送了一车树枝后,和峤大大方方的收下了树枝,只是笑一笑,便罢了。
王济没想到和峤会是这样的反应,却也倔强的不肯认输,他问钟氏:“阿娘也觉得我错了?”
钟氏没说话,只是抬头看着王济:“你觉得呢?”
“我当然没有错!没有错!没有错!”
“我离开这么多年后,你就是这么对阿娘说话的?”有故人踏月而来,声如磬,温如玉。依旧是那一身温暖了王济整个年少时光的月白色。
“阿、阿兄。”王济愣住了,不知何时,坐在廊下的阿娘已经不见,只有他与模样始终未变的大兄王尚。
王尚翩然而至,没有再开口责怪王济的不是,也没有和他说话,只是默默的陪他跪坐在一边,一起看着廊下不知道何时下起的细雨。风铃在风中发出清脆的声音,小雨淅淅沥沥的滴下,院中的绿叶景致在顽强生存。
王济默默想起,在阿兄上战场前的最后一天,好像也是这样的天气,他与王尚一起赏雨,听王尚嘱咐他:“此去经年,不知归时。你要替我照顾好阿娘和阿妹,不要让她们受到欺负啊。”
王济是怎么回答的呢?“当然啦,不要小看我好吗?虽然之前总累阿娘操心,但我已经长大了!”
王尚突然回首,看着眼前的王济,他问他:“阿弟,你长大了吗?”
王济低头,就看到了水影中的清晰的自己,还是那么的年轻,那么的稚嫩,那么的……无所顾忌。水影中的他再一次与钟氏起了下午的争执,但他却看到了很多当时看不到的东西。钟氏抬头看着他的目光依旧温柔,如往昔岁月。可是斑白的两鬓,还是让王济一阵心酸,那个事事为他撑起一片天的阿娘,真的已经老了。
“阿弟,令淑和阿娘瞒你,并不是真的觉得你无用,而是不想累你担心,你可明白?”
然后,王济就醒了,一如他被王尚用温柔的声音敲醒的心。
与王尚有七八分相似的卫玠,恰探头探脑的往王济的屋子里看来,他眨巴眨巴眼睛,问王济:“舅舅怎么在这里小睡?小心着凉。”
王济问卫玠:“如果你遇到事,你会找谁帮忙?”
卫玠一愣,然后理所当然道:“找祖父啊,外祖母、阿爹、阿娘、舅舅。”
“是啊,你会找大人。”王济哈哈大笑,他知道梦中王尚的话是对的,王氏和钟氏瞒他,不是因为觉得他没用,只是担心他。可如果他很厉害,像卫瓘卫玠心中那般,他母亲和妹妹又怎么会担心他呢?
我长大了,哥,这一次是真的。
☆、第35章 古代三十五点都不友好:
不过,在长大之前,王济还有另外一个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搞清楚——卫玠怎么在这里?
王济此时在的并不是王家在洛阳京郊的别苑,而是王家位于上东门的主宅,这还是王济的祖父王昶获封关内侯时,魏明帝在京中赐下的汉式宅院。后来又因王昶屡屡升迁而扩建了数次,从武观亭侯,到京陵侯,再到一个朝臣所能达到的巅峰——司空。
当然,爵位和官职是两套完全不同的系统。
王昶死后,谥号穆侯,家门前还有表彰王昶两朝功绩的双出陵阙。至今这座精妙绝伦、重阁回廊的园林建筑,还总被人称为穆侯宅。
王浑继承了王昶的京陵侯,后又因军功,晋升为京陵公。所以虽然王浑如今官做的没有他父亲大,但住宅所能享受的规制却比他父亲还高。
王济生于斯、长于斯,后来却以厌恶它的陈旧古板为由,嫌少回来。在钟氏因为身体的原因,大半的时间都住在了更适合她休养的京郊别苑后,王济就跟不愿意回来了。每次入京,王济都是专挑钟氏在别苑住的日子,以孝顺母亲为由住在别苑。
这一次王济之所以会在主宅,也是事发突然,钟氏搬回了京里,他不得已而为之。
而除了自己不愿意住进来以外,王济心里第二不愿意让住在这里的就是卫玠。因为卫玠与王尚长的真是太像了,每次看到卫玠熟悉的面容,再搭配上王家这熟悉的汉式风格,王济就总有一种分不清现实与过去的错觉。
王济甚至会不敢面对卫玠的眼睛,因为他怕从里面看到大兄王尚对他的失望。
今天却不一样。王济迫不及待的想要和卫玠对坐说话,他透过卫玠仿佛再一次与交错的时空里的大兄有了接触,他想让他大兄知道他的决心。
“我与舅母、阿姊一起来的啊。”卫玠一边脱鞋进屋,一边回答了王济虽然没说却明晃晃的写在脸上的问题,“舅舅你睡蒙了吗?我记得舅母派人回来说过啊,我们今天下午就要到了啊。阿娘要和叔母演戏,我还不能回家,要暂时和外祖母一起住。”
这已经王济回京的第三天了,他与卫璪先行,两天后,收拾妥当的常山公主就马不停蹄的带着卫玠和卫璪也入了京。
卫玠走过没有花纹的菀蒲席,发现11区的榻榻米较之它真正的祖先可要差远了。卫玠坐在了王济身边,王济此时就随性的侧躺在席地上,这也是卫玠怕他着凉的原因。虽然古代的席面确实有用来坐卧休息的功能,但是魏晋时期的世家也已经渐渐习惯了高一些的家具。外面下起了蒙蒙细雨,王济却连一个单子都没盖,还敞着衣领就睡着了……嫌自己身体太好了吗?
王济看了一眼被扔在一旁的空酒罐,头疼的捏了捏自己的太阳穴,记忆开始回笼。常山公主确实提前遣了人来说过她和两个妹子什么时候到,他却因为喝酒误事,生生错过了去接他们的时间,他重获母亲和妹妹信任的可能性又降低了。
王济懊恼的皱起了眉,想要改变,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也不能自暴自弃,要尽力抢救啊,王济开始关心的问了卫玠一连串的问题:“一路还顺利吗?身体怎么样?疾医诊过脉了吗?”
卫玠点点头,一切顺利,身体很好,疾医都给他诊过脉了。
王济又想招呼卫玠吃东西,却发现……他这里一点除了酒,就是五石散,没有任何东西适合给孩子吃:“来人!”
“不用了,舅舅,我刚刚在聿(yu)哥那里才吃过。”
“阿聿?他找你做什么?”王济皱眉,王聿是他的庶幼子,比卫璪还要大一岁,因母亲早逝,曾养在常山公主身边一段日子。不过开蒙之后,王聿就被王济扔给了父母照顾,他自己则带着常山公主搬去了北邙逍遥快活,“他今天不上学吗?怎么在家里?!”
卫玠赶忙给他可怜的表哥解释:“是舅母让卓哥和聿哥请了半日假陪我玩的。”
“哦哦,那就玩吧,开心吗?”王济一听这话,立刻转变了态度,他对庶子不甚看重,觉得他们连一个小拇指都比不过卫玠。
卫玠的内心却很复杂,舅舅你这样的态度,是成心不想让我和你儿子交好了是吗?qaq
常山公主无子,王济和她的爵位很可能就会让庶子继承,而人选嘛,从这次常山公主的态度里已经十分明显了,王卓与王聿。这二人年龄都不大,却早早显露了才华,又都小小年纪就没了母亲,只能依靠于常山公主这个嫡母。
王济脑补了一下与他有几分相似的王卓、王聿与卫玠在一起的画面,觉得这不是他阿兄和他儿时的样子?莫名的心情就好了几分,难得问起了他儿子的日常。
“阿卓和阿聿都与你玩了什么?”
“讲故事。”卫玠可以发誓,王卓和王聿绝对是事先请教过了枣哥,这才准备了这么一个既不会累到卫玠又能打发时间的活动。
王济对两个儿子更满意了,能想到要照顾卫玠的身体:“都讲了什么故事啊?”
“讲了舅舅年轻时的故事,说舅舅勇力绝人,气盖一时,有名当世,与二姨夫(和峤)及大姨夫(裴楷)齐名(改编自《晋书》选段)。”很显然王卓和王聿这是在想借着卫玠之口,来隐晦的对王济表达他们对父亲的孺慕之情。卫玠也乐于做回好人,顺水推舟。
卫玠原原本本复述了王卓与王聿告诉他的有关于王济之前的小故事。
讲真,王二舅真的是个很有故事的boy,围绕在他身边发生的或奇葩或神奇的往事,说上一天一夜都说不完,最主要的是这些事都是有资格被记在《晋书》or《世说新语》里的。
简直是分分钟就引领一个潮流有木有!
自带某种pikapika的闪亮气场,天生就具有话题性。如果在未来混娱乐圈,那就是让人想忘记他都不可能的争议王。
因为王济虽然有放浪形骸的一面,却也有不少为人津津乐道的才华往事。
王济在听卫玠说了这些之后,果然更开心了,因为那是他最辉煌的时候,也因为此时的他最需要的就是这样被人崇拜依赖的肯定。等卫玠说的口干舌燥之后,王济便开心的把王卓与王聿也叫了来,在考问了一番他们最近的学业后,更是耐心的陪着三个孩子玩了一下午。
王卓与王聿已经十几岁了,虽然不再像是小时候那么渴望父爱,但还是因为王济难得的和颜悦色而激动不已。
在几人有意无意的努力下,王济也过的十分畅怀。
等送走三个孩子,王济这才终于有了满满的动力,着人送了笔墨进来,开始写写画画,筹划他的改变之旅。
什么时候想让自己强大起来,都不算晚。
只要有足够的脑子。
王济首先简单梳理了一下自己目前的身家情况:
一,他丢了官职;
二,他丢了王家继承人的身份;
三,他丢了圣心;
四,他丢了年少时的好名声;
五,他丢了家人对他的信任。
……当王济一笔笔的列下来的时候,他这才发现自己这些年到底做了多少混账事,他父母这样都能忍他,果然他是他们的亲儿子啊。
三省吾身,除了要问自己失去了什么,自然也要掂量掂量自己手上还有什么筹码。
那么,他有什么呢?
一,他爹王浑还在位,明年有望胜任司徒;
二,王家还没有决定出真正的继承人,因为王家两支往上数四代就一直在内斗,王济这一辈的佼佼者,除了已逝的王尚,就唯他和堂兄王佑而已。他站了少傅卫瓘,王佑选择了太傅杨骏。如今京中局势混乱,杨骏是龙是虫还犹未可知;
三,他老婆常山公主圣眷还在;
四,他还有一众名士好友可以给他造势;
五,他的家人虽然对他失望,却从未绝望,他们并不想放弃他,并一直在为之努力。
只要操作得当,王济想要起复其实并不是难事。
最后,王济又列了一个最近京中盛传的三个都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的八卦,其中有些甚至会影响到整个王家的未来走向:
一,他妹子卫玠被齐云塔的净检法师亲自预言为救世主;
二,他与二姐夫和峤的争李之战,让他的“名声”再上一步;
三,繁昌公主和他妹妹令淑为了揪出诬陷她们丈夫的幕后黑手,正在联手演戏,假装闹和离。
这些事情琐碎又凌乱,没个三五年好像根本不可能彻底解决,但王济现在眼下最缺的时间。不要说三五年了,说不定三五天后,他妹妹和卫家就自己解决了。从此以后,他妹妹将会更加不再信任与依赖于他,这是他绝对不想看到的结果。
可是……他不想,又能如何呢?
算了,不想了,明天继续,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去和常山公主赔礼道歉啊。
王济终于明白常山公主最生气他的地方了,一是他只顾自己的意气之争,不小心忽略了妹妹;二则是……
“我不该在砍李子树的时候,全然没有想好后面该如何收场。”王济诚心反省。
是的,这就是常山公主真正在意的地方。说实话,长在皇室那样混乱的地方,常山公主的三观也不见得有多正。相反,她帮亲不帮理到了极致,特别护短。在王济与和峤的事情上,常山公主并没有觉得王济有什么错。和峤既然敢只给十颗李子,就别怪王济敢砍了他的李树。
但王济千不该万不该的是,只为图一时爽快,却又泼了自己一身污水,成全了别人的名士风度。
“说实话,二姐夫在这点上,确实比我做的好。”和峤是真的有风度,不是在装模作样。只是这样一来,枉做一回恶人的王济就显得很被动了。
常山公主点点头:“你知道就好。”
这个世界上最没用的就是没本事还脾气大,没能力还野心大。没有自知之明的人,最可怕。当然,王济还是有些本事的,最起码他有能力砍了和峤的李树为自己出气,就是欠缺了如何完美的收尾。
“你知道在后宫之中,最可怕的是什么吗?不是一个大家都知道她嚣张跋扈的人,而是一个明明她欺负了你,却没有任何一个人相信她会欺负你的人。”
虽然说大家都讨厌装样子的白莲花,但是比起被人吃的连骨头渣都不剩下,常山公主宁可选择当一朵怒放的黑莲。
“那你现在想好怎么收场了吗?”
王济嘿嘿一笑,他蔫坏蔫坏的表情重出江湖:“下午小娘来找我讲了一桩往事,给了我一些灵感。”
常山公主摆出了一副“愿闻其详”的侧耳倾听样,全然没有就是她下午故意指使着王卓、王聿给卫玠特意讲了那一段往事的痕迹。
“你还记得我三叔(王湛(zhan))吗?”
常山公主更满意了,果然是她希望王济发现的那段:“你慢慢和我说说,叔父怎么了?”
女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虚虚实实,以退为进,这些政治手腕,女人生下来全有。……女人不必学政治,而现在的政治家要成功,都得学女人。——钱钟书
☆、第36章 古代三十六点都不友好:
王济和他三叔王湛之间的故事,是直接写在《晋书》里的,人尽皆知。
那已经是发生在二十几年前的事情了。王济的祖父王昶去世,三子王湛在为父亲守孝三年之后,选择了继续在墓地结庐而居,不与外界来往。王湛与几个才华横溢的兄弟、兄弟的孩子相比,名声不显,让王家分支的不少人觉得王湛是个傻子。
这话王济本是不信的,但是三人成虎,说的人多了,那个时候还是个真中二少年的王济,就有点觉得面子上挂不住了。
与现在“谁敢说骂我家人,老子neng死谁”的凶残王济相比,过去的王济还只会迁怒家人。
王济甚至干出过全家一起吃饭时,就是不给他三叔放菜的事儿。当然,王济这不是刻意在为难王湛,他只是想王湛能大闹一场,让大家知道王家三郎也不是好惹的,如果王湛能打他一顿,那就更好了。世人大多欺软怕硬,如果王湛凶狠,旁人肯定不敢再笑话他是个傻子。
结果……
王湛根本就没和王济计较,只是从容的让下人重新给他端了菜。
这事就过去了。
过去了。
了。
(卫玠:我感觉我好像听到了少年二舅心碎的声音。)
王济彻底恼了他三叔,怒其不争,便想着那我也不管你了!后来因为王尚的死命令,王济这才会在扫墓的时候,偶尔去看看王湛,频率大概是五次里看一次。
后来王济姑且试着问了一次王湛的日常(还是王尚命令的),惊喜的发现王湛回答的条理十分清晰,最近在读《易经》。王济很是意外,便和王湛深入的聊了下去,越谈越尽兴,王湛有很多独到的见解都是王济闻所未闻却又觉得十分有道理的。
听完后,王济对王湛可以说是肃然起敬,之后更是坐而论道数日,王济自愧不如。离开后感慨叹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
后来,王济发现王湛不仅在学术方面比他成就高,在骑射武力值上也远甚于他。
晋武帝总会和王济开玩笑的问“卿家痴叔死未(你家傻叔叔还没死?)”,王济每每无言以对。但这一次不同了,当晋武帝再问的时候,王济便一本正经的回答“臣叔不痴”,还把他发现的王湛的种种厉害讲了出来。晋武帝没想到骄傲的王济能如此推崇一个人,便问“你叔叔的才华能与谁比?”,王济给出了“山涛以下,魏舒以上”这样的极高回答。
于是,王湛得晋武帝钦点出仕,一路从秦王文学(官名)做到了汝南内史。
如今王湛就在汝南,官声极好。
王济和他三叔这段“先误解,后推心置腹”的往事,成为了一时的美谈,王湛的不与小辈计较,和王济知错能改的耿直,是当时不少人心中的名士风度。
那个时候的王济,名声还是极好的。
“所以,我便想着,不如再效仿一次。”回到现实里的王济,对常山公主道。只不过当年王济是发自真心的服了王湛,如今嘛……也算是发自真心,为了家人,王济可以豁出一切。面子又算什么呢?最主要的是,如果操作的当,就又是一场佳话,不仅不会失了面子,里子都有了。
还可以……
“对啊,还可以借此重回主流视野!”王济说着说着,便茅塞顿开,有些问题就是这样,一通百通,王济曾经觉得苦恼的问题,其实都只需要一个解决办法,“只要和峤愿意配合,我便能重新起复。”
在这个皇权至上的年代里,与晋武帝重归于好,就代表着一切牛鬼蛇神就都降的住了。
和峤如今是中书令,最清贵不过,位高权重,建言朝政,基本相当于宰相了。只要和峤能在晋武帝面前把这事当趣谈说上一说,那便是王济和晋武帝之间各退一步的台阶。
常山公主安静的面容,一半在烛光下,一半在阴影里,不喜不怒,她只是问:“决定不和皇兄闹别扭了?”
“一家人,哪有隔夜仇?”王济笑道。
王济真正想说的是,他辞去官职后,总觉得事事不顺心,人人都跟他有仇,他以前总想不通为什么,如今才渐渐意识到,因为别人根本不怕他发脾气啊,他生气了又能如何呢?顶多是砍个李子树。而等他忍到位高权重能砍人的时候,他倒要看看谁敢再给他气受!
就像是兄长王尚还在时那样,整个太原王氏上上下下,有谁敢挑衅王尚的权威?哪怕王尚看上去是那么温润如玉好说话,但只要是王尚决定了的事,他们这一辈中就不敢有不同的声音。
王济想变成他兄长那样,不止是在王家,在朝堂上也是!
常山公主就像是完全不知道王济在想什么一样,只是附和着王济的话说:“是啊,你们年纪也都不小了,还闹什么呢?”
“就是……”
“恩?”
万事俱备,只欠和峤配合。王济有些踟蹰:“姐夫会愿意吗?”
能对王济砍李树一笑了之,和在被砍了李树之后还帮王济造势回朝,这两件事之间绝对隔着n个北邙山。
常山公主长叹一声:“你是在告诉我,你想了这么多,其实是在空想吗?”
“不!我会努力的!”不就是让和峤真正的原谅他吗?他一定会做到的!
常山公主笑了,决定不再为难王济:“小娘没给你吗?”
“给我什么?”王济一愣。
“王濬冲家李园的地契。”
濬冲是王戎的字。之前介绍过了,王戎与和峤是西晋两大著名葛朗台,王戎有好李,卖李还钻核。和峤家的李子树,就是想办法从王戎家得到的。没介绍的是,王戎出身琅琊王氏,是竹林七贤之一,如今在朝为官,是九卿之一的光禄勋。
“太原王与琅琊王,虽然是不同的两个世家,但毕竟姓是一样的,关键时刻总会守望相助。”常山公主这话说的好听极了。
但事实上,同样的王姓世家,总是要争个高低的。如今两家旗鼓相当,其实暗地里谁也不服谁。不过两家小辈倒是按照长辈嘱咐,时常走动往来,王济的清谈会就请了好几个琅琊王家的人。两家算是一个比较纠结的相爱相杀的关系。
“王戎怎么会把李园的地契给你?”这简直是要了王戎的命。
“令淑与王戎的母亲有些交情。”王戎最大的软肋,就是他的老母。虽然世家子大多都很孝顺自己的母亲,却很少有像王戎那么孝顺的。
这种很私密的内宅事,常山公主和王氏本不该知道,但谁让卫老爷子有外挂呢。
“王戎死孝,和峤生孝”的典故就在《晋书》里大大咧咧的写着,而王戎的老母还有一年就要去世了。试问,在这种时候,给王戎的母亲送去能缓解她痛苦的良药,只求买下王戎名下一个李园,王戎又怎么可能不同意?王戎可不止一个李园。
事实上,小气的王戎难得大方的表示要白送,但王氏坚持要给钱,超出了市面上很大的价值。王戎自然是心满意足,两家皆大欢喜。
地契在今天常山公主与卫玠入京时,就由卫璪给送了过来,交到了卫玠手上保管。
卫老爷子不知道王济会抽风自己想通,打的主意还是让卫玠在想办法说服王济之后,再把地契拿出来。
“怎么能累妹妹花钱!”王济被臊的不行,脸颊通红。他这个哥哥的,竟然还需要妹妹帮着扫尾。最可怕的是,这才过去几天,他妹妹连地契都准备好了。
“交好王戎的母亲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当时交好,也只是为了给日后一个保障。你瞧,如今不就用上了?”常山公主安慰王济,希望他能不要过于介怀,“这是我们妇人惯用的内宅手段,你不懂,很正常。”
“不,是我确实不如你和妹妹还有母亲。”王济的性格里,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如人就是不如人,他不会因为是亲戚、是女人,就有什么区别对待。
常山公主笑了,灯下美人,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这就是她爱王济的地方啊,纵他有千般讨厌,万般烦人,只他会尊重她这点,就足以弥补了他全部的不是。当然,王济会真心真意的尊重一个人的前提,是要他能认可才行。
为了这一个认可,常山公主等的差点绝望,幸好,她还是等到了苦尽甘来。
……
隔壁院子里,卫玠看着地契,愁的头发都快掉了,他小声问与他对坐的拓跋六修:“你说我祖父是怎么想的?把地契给一个三岁的孩子,他难道就不担心我根本不知道地契的价值,把它随随便便丢了吗?”
【那你会吗?】
“我当然不会。”
拓跋六修耸肩:【所以咯,你祖父有他自己独到的看人眼光。你不能总拿现代标准来衡量古代,你知道本应该还在上中学年纪的王卓和王聿,已经在考虑出仕的事情了吗?】
“……”什么?!
【现在你知道了。】拓跋六修面无表情道,【有个不靠谱的爹,孩子自然只能早早当家。你舅舅要是还不幡然醒悟,不出明年,你外祖大概就会推举王卓为官了。】
卫玠真的没办法想象,今天还和他玩的孩子,明年就要去当官了。
【这就是古代,平均寿命不高,成家立业自然也早。】
“那三岁的我,也没办法说服舅舅不要犯中二病啊啊啊。”卫玠一个头两个大,“要不干脆我替舅舅,打着他的名义把地契送给二姨夫得了。”
【你不怕王济知道生气?】
就是怕王济生气,卫玠才会如此犹豫啊。
【为什么我感觉你并不想改变王济呢?】
“因为越是了解他,我越是明白他这样没有被世俗打磨了棱角的性格有多难得。有可能这话说的有点酸了,但是你知道当我看到明知世事黑暗,却始终不肯弯下自己的脊梁的舅舅时,我觉得他有多帅吗?!”
拓跋六修……不想知道王济有多帅,也不想卫玠知道王济有多帅!
幸好,这个乌龙在第二天,就被善于打直球的舅甥俩轻松化解了。王济说:“相信舅舅好吗,站在你和你阿娘前面,为你们遮风挡雨的舅舅的背影,只会更帅!”
因为那样的风景我见过,只沉溺进去一次,便再也不想出来。
☆、第37章 古代三十七点都不友好:
对于王济这种“不高调会死星人”来说,哪怕是浪子回头,他也要浪的轰轰烈烈,浪的满城皆知,浪的摧枯拉朽!
【……最后这个成语用的绝对不对。】
卫玠怒视。
【但用的很巧妙!】拓跋六修的话锋转的不要太快。
谁说面瘫就不能狗腿的?这两种属性并不矛盾。相反,卫玠很吃这一套。每当拓跋六修一脸严肃、用他苏到不可思议的声音说些没下限的话时,卫玠的心都会变得痒痒的,如被羽毛尖轻轻划过,战栗心弦。
“这、这还差不多。”卫玠慌忙的重回一开始的话题。
咳,他舅舅的重点是浪子回头的“回”,不能“浪”。
在王济因为“一言不合就砍了自家二姐夫的李树”这个八卦,而重霸京二十四小时热聊第一之后,他就没打算再下来过。想要老死在那上面也容易,“知错能改、砍李赔园”这个梗,就再次为王济的蝉联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阵名为王济的龙卷风,向整个洛京正式宣布了王济的王者归来。
卫恒和他四弟卫宣逛章台、王氏与繁昌公主妯娌反目什么的过时新闻,早已经不知道被王济的八卦挤到了哪个犄角旮旯。
赔礼临行前的早餐桌上,大家都看到了有所“改变”的王济。
卫玠差点把酪浆喷出来。
王济充分运用了他的颜值和财力,将自己打扮一新,如一个会行走的玉石架子。身为王钟两家的优良合资产品,王济的颜值底子放在那里,无论他怎么作妖,都挺好看的,但是……
知道的,王济这是去赔礼道歉,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要去孔雀开屏呢。
钟氏并王家的其他人,倒是挺满意王济这幅打扮的。因为在他们看来,又或者是整个魏晋的社会风气看来,打扮的越好看,才能越体现出对一个人的尊重。王济如此盛装,足可见对和峤的诚意。最主要的是,魏晋多颜控,王济这么好看,和峤自然不忍多为难。
卫玠:这个逻辑我给满分,不怕你们骄傲。
王浑王老爷子垂足而坐,看着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嫡子,心中一阵恍惚,他觉得他好像再一次看到了王尚还在时,那个令他和老妻都十分满意的次子王济,仅仅是从院中走过,就有带着说不上来的钟灵毓秀。
王浑还记得那时他为自己能拥有这样一个次子,是多么的骄傲与高兴。他对老妻说:“生儿如此,足慰人意。”
钟氏却与他调笑:“若我和参军(王浑的弟弟王沦)结婚,生下的儿子肯定不止这样。”
无论回想多少次,王浑都觉得这段过去很有趣。钟氏总是这般敢说,他也从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因为夫妻之间最难的就是互相信任。他信钟氏只是开玩笑,钟氏信他一定不会怀疑她的玩笑。
那个时候他们多好啊。
从什么时候开始,一切就变了呢?对,王尚战死。曾经怎么看怎么优秀的次子,变成了怎么看怎么闹心的继承人。对待次子和对待继承人的标准,自然是不一样的。虽然王济顾及了妻子的情绪,从未说过,但他一直是很担心王济的不成器的,觉得他会就此垮掉。
幸好,王济好像终于幡然醒悟了。他们还是等到了,不枉钟氏对王济那份殷勤的期待。
王老爷子忍不住对老妻钟氏道:“你总是对的。”
这话让餐桌上的人都面面相觑、匪夷所思,不懂王浑在打什么哑谜。唯有钟氏笑的如二八少女,重换生机:“我自然是对的。”
第10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