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骨之人 作者:阳关大盗

    第3节

    古骜也知道自己家那几块地在哪里,便顺着田埂走去。他走得极慢,边走边看着田野上的风景。到了地方,那几家人早把要交的稻谷装在牛车上了,见古骜来了倒也有人认得他,叫道:“古小爷来了!”

    他点过了数,便和当家的交谈了几句,又画了字据。

    “还请古小爷回时,把牛牵回来哩!”

    他答应了“好”,便赶着牛车,向田家的粮仓走去。

    粮仓在深山,牛不能爬山,因此要绕到很远的山路上,不过古骜一点也不怕麻烦,他一边走,一边看着山中的风貌,一路缓缓地行进着。

    他知道,也许他出山以后,就没有那么多机会怀念家乡了。他想趁着现在,多看一眼。

    也许是靠近路边的原因,古骜倒是遇见了和之前田家庄园的宁静不相称的一幕。

    只见路上蹒跚着一队衣衫褴褛的人,他们扶老携幼地哭着向前走着。古骜问过以后,才知道是邻县逃荒来的,一共有三十多口人。

    古骜一直生活在田家,所谓逃荒这样的事,也只在书中见过……这也是古骜第一次认识到,这个世上食不果腹的人,原来离得不远,其实就在身边。

    读书不如亲见,古骜看着这些人,顿时觉得十分可怜。

    又联想到书上说,前朝的匪乱,就是流民太多,处处揭竿而起才弄得王朝凋敝。

    他便留足了自己一家的口粮,收在一边,其他全都分给了流民。

    然后他赶着空车回去了。

    将自家吃的那几袋米扛进院子里,他又赶着车把牛还给了那家人。回来的时候,古贲问他:“今日怎么是你去收了租子?”

    古骜说:“我不收还不知道呢,原来外面的路上有逃难的,我把其余的粮食都分给他们了。”

    古贲一怔。

    古氏在一边听到了,责怪他道:“怎么能随便给人?”她当年父母流落的时候,可是没有人给她的。如今好不容易跟了古贲衣食富足了,田家还送了地,自然也不愿给别人。

    古贲叹了口气,拍了拍古骜的肩膀:“莫听你娘说,你有侠义心,是好的。”

    古骜点了点头,又去院子里帮忙干活了。

    “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太善了,不过也真勤快。”古氏有些矛盾地感叹着。古贲道:“他很好,你日后莫要以妇人之见说他。”

    经过了一个月的准备,简璞终于带着古骜和田榕上路了。田老爷和古贲共乘一车相送,送了三十多里才回去。

    对于这次三人的离去,田老爷是高兴的,田夫人虽然舍不得,却也是高兴的;古贲自然也高兴了,古氏虽然舍不得,但也知道儿子不能拘囿在这山中,便抹着泪笑了。不高兴的有好几个人,第一个便是田柏:“怎么夫子居然选了那个古骜!”他不得其解,倒是田松开解他说:“古骜是三弟的陪读,自然是要跟过去的!”

    田松其实觉得走了也好,他从小是田家长子,一直是以继承人自居的,现在看见田榕走了,也松了口气,觉得免得以后田榕和自己相争,兄弟面上不好看。辛夫人之前在家也安慰他说:“走了就走了,以后田家就是你们兄弟二人互相扶助。”

    田柏见兄长这么说,便朝着大路尘土飞扬处叹道:“……唉……夫子怎么就看上田榕了呢?”

    田松对于这一点,倒是很有自信地揣测着:“其实是因为田榕长得好看。”

    “是么?”田柏奇道。

    田松若有所思:“听说去山下做官,是要看姿仪的。”

    田柏闻言,这才泄了不平之气……是啊,谁叫自己胖呢!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不是自己不够好,谁叫自己生来就是如此呢。

    这边田松安抚了田柏,那边管家二舅的儿子也当了送行随队的小仆,看着古骜和三少爷一道,坐着马车渐行渐远……他心里有说不出的不甘……他还没坐过马车呢,更别说是和少爷一道了……

    直到古骜的影子在山云处消失,他这才回过神来……

    古骜出去了,自己却被留了下来……

    他也想挣个好生活哩!

    他有使不完的力气,可是自己勤恳了这么些年,又得到了什么?

    他乳名唤作二狗。可后来在历史上为人所知的,却并不是这个名字,而是‘古谦’。姓‘古’是因为他有军功而被赐姓,叫‘谦’是因为起名的人想时刻提醒他谦虚谨慎……不过……那是后话了。

    这时候,二狗只是不平,这股不平让他从此叛逆起来,成了田家庄远近闻名的地痞无赖,再也不像小时候那样,听他父亲的话了。

    这倒成就了他。

    ☆、第11章

    有句歌谣唱得好,“楚江水碧楚山青,江衢暮雨朝还晴。”

    说的便是芒砀山下的江衢郡,江衢郡物产富饶,在天下有鱼水之乡的美称,这里四通八达,乃是数郡通衢之地。过去百年中,南朝流落的文人陆续栖息此处,将这原本脱离于世事沧桑之外的闭塞天府之国,一度变成了南朝的中心。

    如今新朝建立,万象更新,江衢郡在初生的王朝里,更是占据了分量不菲的一席之地。八王之乱后的凋敝天下,让更多的骚客才子,聚集到了江衢。

    曾有诗为证:“上有求贤意,放眼望江衢。”

    诗中所言,便是当年秦王马上得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还需要来江衢求贤的故事了。

    而整个江衢郡,最有名的学府,便是山云书院。

    山云书院原是两百年前被戎人破都的北朝遗老所建,初衷只是想在此水美富饶之地,研究兴亡成败之法,以警戒后人,莫重蹈颠亡的覆辙。往后百年间,山云书院一直默默无闻,直到一百五十年后的新朝,出了一位官拜太尉的名将。这位名将专擅剿匪,平定了肆虐七郡的叛乱,捉拿了号称“大明天王”的匪首,从此声名显赫。

    山云书院亦在那时,名震天下。

    原本‘剿匪’一门,只是山云书院兴亡成败学问的末支,却不想从此发扬光大了。四海的学子慕名而来,竞相学兵,以至于后来的八王之乱中,八位王麾下都有山云书院的弟子为将,如今,山云书院倒是以“兵家”闻名于世了。

    当今天子,也就是当年的秦王,据说也曾受过山云书院中有德之人的点拨,这才一举征服了天下。如今秦王登基,便派兵将山云书院层层“守卫”了起来,有人说,是因为山云书院研习兵家,犯了天子的忌讳;又有人说,是秦王想让山云书院为他所用,变成第二个国子监。可“兵围书院”的举动,不久却受到了世家大族的纠弹,山云书院也竟一夜之间人去楼空。

    时人有谏讽言:“秦王此举,尽失天下士子心矣。”

    当年秦王能鞭及四海,睥睨兄弟,靠的还是地方豪强,一见此状,只好作罢,撤去了围困山云书院的兵力,而只派了驻军在十里之外遥瞰。

    山云书院,便如此屹立在了云山之巅,秉承了从建立起便传承的“笑看风云变幻,不为权势所累”的宗旨。而简璞的师承,便是传自这位当年带着弟子们举院迁徙以抗暴秦的山云书院院首,山云子。

    简璞带着古骜和田榕,踏上了前往山云书院的路途。一路出了芒砀山,简璞坐在车里,望向窗外山下一望无际的平原良田,见有许多新垦,以前并不曾有,便不禁感叹道:原来我已经入山那么久了!世事变幻,还不知道如今外面怎么样了呢!

    如此这般想着,简璞的心思也开始活络了……

    六年前进芒砀山的时候,简璞还有股“看一叶而知变”的宠辱不惊,那时他尚孤身一人,恣意随性;如今他带了古骜,肩上便感觉不如以前轻巧了。想要好好地栽培这个弟子,是免不得对当今天下大势心中有数的。

    这么一想,简璞便打算先去访友,了解一下现在的形势。只是古骜和田榕不太好办,再者这马车中有他从前带入山里的许多藏书和他这六年间写的文章,现正高高地摞起来,垒在车后呢,别说是山路了,就是遇到不怎么平坦的土坡,都颠簸难耐。而自己那些好友,皆是些心慕羽化之人,属于无山不居的。

    古骜发现了简璞的踌躇,便问道:“夫子许久不下山,如今再看这青山碧水,定然又有一份感触罢?”

    简璞道:“是,从前看山不是山,如今这山倒还是山了。”

    田榕也在一边笑道:“夫子看起来倒是归心似箭。”

    简璞失笑:“大丈夫四海为家,我归去何处?”

    “那为何夫子面带焦虑之色?”

    简璞感慨般地把自己寻思访友的打算说了,又道:“可惜,可惜!要看顾你们两个小娃,我与他们有缘无分也!”

    古骜心想,这赶车的是田老爷寻来的田家老仆,从前帮着田老爷来往郡里运米的,定然识得去山云书院的路,便问了一声,那御者果然说认得,古骜便对简璞道:“夫子,你有马,不若你去访友,我们先去山云书院等你便是。”

    田榕知道田老爷不仅派了赶车的车夫,还派了几位田家仆人随护,一路上走得都是大路官道,路边也有驿站,所以心里并不害怕,便跟着古骜一起说:“正是如此,我与古骜不用夫子担心。”

    简璞心想:这一路上要走一个月,若过了前面那几个县,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再去见几位友人了。如此两眼一抹黑地便去见老师山云子,怕是不妥,还是多问问如今时事方可。诸友都是世外之人,定然有独到之见,却不像现在书院中那帮营营汲汲的追名逐利之徒了。

    然后又想:这一路上有田家老仆相护,倒也无妨,这两个弟子也都是懂事的。便道:“那为师便写荐信一封。你们到了书院,将信交守门之人,送至我师山云子处,自会有人替你们安排。”

    说罢,简璞便将举荐信挥笔而就,收在锦囊中,予古骜带好,自己则策马朝着良友处奔去了。

    话说自从简璞走了以后,古骜与田榕便互相扶持起来,又增了亲近,平日便以“骜兄”“榕弟”相称。这么行进了一个月,终于来到云山脚下的郡城所在之处,正是江衢郡的中心,繁华所在。田榕将脑袋伸出马车外,有些新奇地看着:“骜兄,快看,这里路上的人,都是骑马的哩!”

    古骜在另一边挑起车帘往外面望去,也叹道:“这街道鳞次栉比,果然和书里写的一样。”

    他们准备在郡城中住一夜,便来到了一方客栈。下了车,田榕有些激动:“这里的地都是青石板铺的,竟丝毫泥土地也看不见……”

    古骜点点头,见那田家的老仆与客栈掌柜的交涉谈价去了。田榕好奇,也跟了过去。不一会儿田榕便跑了回来,说道:“这间客栈如此干净整洁,可竟还是下等的,我适才听人说,在西街二里处,有用黄金雕琢的客栈,那才是真正的好去处,据说住一晚,要十多两银子!”

    “怎么打听得这么清楚?”古骜笑了,“就你淘气。”

    田榕吐了吐舌头:“佃户一年劳作,风调雨顺也才能得二两。住一晚,就是田里人白干五年的,你说我怎么能不在意?”

    古骜也叹了口气:“郡城想必与山中不同罢……”

    说着,古骜举目望向远近的高垣阔屋,果然都气派非凡;街上车水马龙的人流也让他有些目不暇接……只见他们有做挑夫做商贩的,也有店铺卖金银件玉器的,甚至还有卖丝绸的店铺。田榕的眼睛随着古骜的目光而动:“我还说街上衣锦着缎者可真多啊……此处竟还贩售……适才那人也说,那边极贵的客栈,据说穿锦衣才能入内呢。”

    古骜和田榕穿的都是布衣,在田家庄园的时候,还能和村民衬托出干净整洁来,如今进了郡城,再加上行路间又没怎么打理,和满街的马上华服之人一比,立即显出了落魄与糟蹋。

    有小贩一看见两个少年在街边东张西望,便招呼道:“两位小爷,快来看看这边的糖人哩!”

    田榕的注意力立即便被吸引了过去,拉着古骜道:“……看那边五颜六色的小东西,是什么?”

    古骜尚被目所能及的景象冲击着,便被田榕一把拉到了糖人铺子边,田榕在旁笑道:“骜兄,你看,好漂亮的小人!”说着田榕便花了五钱,买了一个拿在手上,一口舔了上去——真是甜得沁人心脾,田榕就问古骜:“你要不要?”

    古骜摇了摇头,见那田家的老仆从街对面的客栈中走出,喊他们过去,他这才牵着田榕一道回了原地。

    那老仆是个有经验的,带着田榕和古骜上了楼上的房间,又细细地嘱咐了喝水在那里接,饭食何时送,洗浴出恭在哪里等等一干,这才住到田榕和古骜的隔壁,说:“有事敲门,我便在。”

    古骜和田榕点点头,关起门来准备休息片刻。古骜自己倒了水喝了,就见田榕在一边吃完了糖人,咋了咋嘴道:“骜兄,我们今晚去看一看,那金雕的客栈,究竟是什么样子罢?”

    古骜一怔,道:“不去。”

    “为何不去?你在街上也见了,这里与我们那边不同。”

    “在街上看一看,是为了等老伯给我们定下客栈的房间,闲来也无事。你晚上出去,可不是要耽误明日赶路?”

    “明日赶路不过是坐进车里罢了。”

    “明日可是去山云书院。”

    “夫子不是说了,就把信给了就行,自有人会安排我们。”

    “还是精神点好,我不去。”

    “骜兄……”田榕撒起娇来,把调子拖得长长的。

    古骜叹了口气,他没想到田榕会把猎奇看得比去山云书院还重。按照古骜的想法里,他自觉背井离乡,放下年迈的父亲不管,便是为了求学,不是为的来看这花花世界的,他以为田榕也和自己一样。毕竟田老爷送行的时候,那注视田榕的殷切目光,古骜也是看在眼里的。那时候古贲将他拉住了手,嘱咐说:“大丈夫以天下万世为身,不以一家一身为身。”

    他道:“我晓得的。”

    古贲严厉地道:“我送你出去,不是为了让你担忧家里,是为了让你能有出息!”

    古骜当时便给古贲跪了下来:“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好!”古贲这才将他扶了起来。

    有了这么一段记忆,古骜的‘求学之志’更是坚定,如今见田榕如此,便有些生气地说:“我不去,你也不要去,明日就要上路去云山了,别出乱子为好。”

    田榕不依不饶:“能出什么乱子?你不去便算了,我却是想去的。”

    古骜听田榕如是说,心中十分地不舒服。他这一刻不由得有些看不起田榕,便摆了一张冷脸,不言语了。

    到了夜里相安睡下,古骜还睁眼悄悄瞟了田榕一眼,见他也在旁边的床上睡下了,这才心安。可半夜里古骜因为日间喝了太多水便醒了,爬起来却已不见了田榕。他还想田榕莫不是也和他一般出恭去了,可古骜回来后,还是没有看见田榕。

    对着空空的床铺,古骜便知道他出去看那“金雕的客栈”了。

    蒙起被头,古骜气得又睡了过去。第二天田榕倒是回了,还懒床,古骜也不拆穿他。心道,你只要别走丢了便好,我以后不管你了。

    ☆、第12章

    第二天晨光微曦,老仆来便来敲了门,古骜与田榕收拾了东西,再次踏上了路途。那老仆如是说:“今日申时,该就能到山云书院了。”

    一路上,古骜看见田榕一直在打瞌睡,便不再理他。马车被石子坑了一下,车身一抖,田榕这才醒来,然后眯着眯着,又睡去了。

    古骜对于田榕这样昼寝十分看不过眼,便索性不看了。反而掀起布帘望向窗外,却见随着越走越深,这山路上到是越来越潮湿起来,四处都能看见蔓藤罗织,和苍天古树一道,将这幽深的碧色衬托得更加静谧了……

    车辙咕噜噜地响着,古骜抬眼望去,只见林间的缝隙中,露出天际高远的湛蓝,随着车行越走越高……周围弥漫起了云雾。整个翠山在这云雾的缭绕下,显得更是清远。

    古骜被这美景打动了,他不禁出神地望着这座如有仙居的大山,在内心感叹着:“看见书中诗言‘青山独归远’之句,当初我还不能了解说得是怎样的情境,今日一见,若是这座‘云山’,倒是当得那句诗了。”

    古骜沉浸在美景中,起心动念,便也想让田榕来看,推了好几次,田榕迷迷糊糊地问:“做什么?”便又睡去了,古骜只好作罢,心里替田榕没有看见这山景而惋惜。

    而此时沉浸在美梦中的田榕,却也是为古骜惋惜的。

    田榕昨天偷偷摸摸地出了客栈,一路小跑便向西街那传说中的“金屋”奔去了,近了还没到,就发现路上的树都用丝绸吊了彩带,田榕一见之下,大为震惊,身心都不禁为此静穆了起来……他自己都没有一件丝绸的衣服呢,这里居然用丝绸做的彩带系树?

    田榕是知道的,田家三位少爷中,只有田松那个身体快长定了的,才按照更大一些的尺度地量裁了,为他做过一件锦衣,而田松田榕却都还是没有锦衣的。

    田榕看着街边的“锦木”在流光溢彩的烛光衬托下,更是绚烂缤纷,不自觉便痴了,及再跑近,田榕不由得放缓了自己的脚步……只见明明夜色撩人,此处却灯火通明如白昼一般,到处都荡漾了欢声笑语。

    而伫立在自己面前的“金屋”,在黑夜中更是生了辉色,满目金碧辉煌,好不绚烂……田榕只悄悄往里面看了一眼,便知道所谓‘雕栏画栋’,‘富丽堂皇’并非虚言。

    碰巧看门的奴役是个新来的,见田榕气喘吁吁的跑来,穿的也干净,还长了一张讨巧的圆脸,便以为是报信的童子呢,就对他说:“牡丹姑娘在厢房等着呢,你在门口徘徊作甚么,还不快去?”

    田榕如何的乖巧,立即便道:“正是呢!”说着他一步蹿进了楼里,一进到内里,田榕更是迷醉了……他从未见过如此多华服贵衫的丽人,也从未见过如此巧丽的建筑,他不由得被自己的双腿带着在其中乱走起来……

    所谓鸳鸯帐暖,迤逦春光。田榕是不懂这个的,所以当看见的时候,他就被那场景吓了一跳,手忙脚乱中,碰倒了一只银质的酒杯,他听见周围有人对他呼喝,就拔腿朝出口奔了去……总算是跑了出来,他不敢停,又连着跑了两条街才气喘吁吁地瘫软在地。

    ……那是一条漂亮而细长的白腿,衬托在桃红色的鲜艳帷帐里,更显得娇嫩魅惑……田榕想着之前的那一幕,感到血都涌上了头顶……便又拔腿狂奔起来,一直跑回了客栈,在门外平静了呼吸,这才上了楼。

    田榕不知道的是,在他看见的俏娘阁楼对面的恩客,怀里搂得却不是女子,而是少年了。那少年十二三岁的年纪,看见田榕撞翻了酒盏吓的拔腿狂奔的样子,就捂嘴笑了,还得了身边恩客一个亲昵的吻。

    也亏得田榕没有注意到,否则他昨天晚上,又还哪里睡得着……

    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想了自己亲眼所见的声色犬马,田榕是很想和古骜一诉衷肠的,可是看见古骜背对着他,呼呼地睡着,他又不敢开口,这才终于躺了下来。咀嚼着记忆中的每一段,田榕花了很久才进入梦乡……

    对于自己的经历,田榕是十分珍惜的,他想,如果昨日,古骜也一起去就好了。

    就这么一路行去,终于到了山云书院。古骜下了车,看着被嶙峋山石簇拥着翠竹,轻雾环绕间,依稀能见到云山书院的亭台楼阁,还有山泉淙淙,不禁叹道:“茂林修竹,清流急湍。便是说得如此美景了。”

    田榕打了一个哈欠从车后下来,却道:“你是没见过更美的。”

    古骜不说话了,自己拿了简夫子给他的信,便走到门处,拜谒道:“在下受夫子简璞之托,先行拜访山云子,这是荐信,还劳烦这位小哥代为通告。”

    那守门的仆役原本在小憩,这么一听,便把眼睛睁开了一线,上上下下打量了古骜一番,心道:“这小子好不狂妄,开口就要见院首,‘山云子’是谁都能见的么?就算不看他是个少年,瞧他的衣饰,就知道他不是个富贵的。如今来山云书院游学的,都是世家大族的公子,今日如此穷酸的一个小子,倒还要让我通报,我若是通报了才要骂我没眼色哩! ”

    于是两眼一闭,便又睡觉去了。也难怪这看守的仆役不知道,对于山云子的弟子,如今在世俗之中有名气的那几个,都是做了官的。就比如简璞的师兄荀于生,如今乃是江衢郡太守眼中的红人,郡中幕府的郡丞,又兼郡守长公子的夫子。在这江衢郡,对于他,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可要说道他那个在士子中颇有清名的师弟简璞,倒不是这样的看门人能知道的了。

    也是简璞离开书院太久了,所以也没有预料到会有这样的事。

    古骜见那看门仆役不理他,还道是他没听清,便又说了一遍:“在下受夫子简璞之托,先行拜访山云子,这是荐信,还劳烦这位小哥代为通告。”

    那看门人见他还不依不饶了,便挥了挥手:“去去去!这里不是你等小子胡言乱语的地方。”

    古骜刚要反驳,便见那送他们来的田家老仆走了上来,手里拿着一吊钱,往那看门人手里塞道:“不成敬意,还劳烦这位小哥。”

    那看门人手一抖,钱就掉在地上了,他冷笑了一声:“干什么干什么?!再不走我让人来赶了!”那田家老仆见他凶恶,这才讪讪地退了回去。

    看门人心道,孝敬本小爷,一吊钱?当是打发要饭的呢!那些高门贵族的公子,随手就给一两二两,自己也乐得担待;如今这一吊钱,是来侮辱人的罢!

    田榕在一边看着,见古骜和自家被称作“见多识广”的老仆都一道碰了壁,心中也焦急起来,就说:“早知道如此,该等夫子一道来的!夫子是山云子的学生,学生要见老师,难道还能被拦住不成?”

    他这句话是说给看门人听的,可看门人凭那一吊钱已经认定了这三人是没权没势的且没眼色的破落户,如今越发作起脸来:“不给进就是不给进!云山书院你当时什么阿猫阿狗都能进的?”

    古骜有些生气了,便大声地道:“山云书院招天下学子,天下学子都进的得!我如何进不得!”

    “进不得!我说进不得就进不得!!”那看门人的声音也高了起来。

    古骜怒道:“山云书院立院宗旨在此,凭你就改了?你是何人?敢将天下学子耍弄?”

    田家老仆和田榕见古骜这么义愤填膺地在山云书院门口与看门人争执起来,都觉得不妥,可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在一边等着古骜。

    就在这时,江衢郡的郡丞荀于生正巧坐着轿子来了,他也是准备来拜访山云子的。远远地他就看见山云书院门口停着辆马车,还有个少年在门口与看门人争执,荀于生便让人停了轿。那看门人也看见荀于生坐着两人抬的小山轿来了,忙停下了与古骜的争执,打着千儿跑到荀于生面前,道:“郡丞大人怎么来了?”

    荀于生穿着官服,连领口绣边的暗纹都是千针万线,更别说这一身锦衣缎裁,腰间还有玉佩,看上去派头十足,见状便淡淡问了一句:“何事与人争执?”

    那看门人刚要说话,古骜便上前一步抢先作礼道:“弟子受夫子简璞之托,先行拜访山云子,弟子有荐信,这位守门人却拦住弟子的去路。”

    荀于生一听自己师弟“简璞”的名字,便立即抬手让人把他从轿子上放了下来。他起身捋了捋衣冠,十分郑重地回礼道:“在下荀于生,乃是简璞师兄,不知我师弟,近来可好?”

    古骜道:“夫子十分好。芒砀山中六余载,夫子自叹说闭户山中,连学问也精进了。”说着,古骜边将简璞的信恭恭敬敬地呈给了荀于生。

    荀于生看了信,见信中师弟对老师山云子毫不吝啬地褒赞着一名唤作“古骜”的弟子,竟还说“以弟子愚见,定不输于荀师兄那位……”看完了信,荀于生再次上下打量了眼前的少年一番,问道:“你便是古骜?”

    古骜点了点头:“弟子正是。”

    荀于生笑道:“‘山云书院招天下学子,天下学子都进的得’这句话,是谁跟你说的?”

    古骜道:“我想天下纷杂多年,将帅多出自山云书院,若不是招揽了天下学子,如何能成此气候?”

    荀于生一听,不禁哈哈大笑。觉得这少年倒也有趣,不过恐怕他不知道,山云书院还真不是‘天下学子’都进得的。山云书院向来只为世家大族的子弟开放,寒门之人,除非有特别之才干,由山云书院中享有威望的夫子推荐,才能入院一学。

    当年自己,便因出自寒门,可谓费了千辛万苦,在文人圈子中转了千山万水,才凭了机缘得以一窥山云书院的究竟。而与自己同时在书院求学的几位世家大族的子弟,除了简璞外,如今不是在地方任太守,便是在朝中掌兵,只有自己因为出身低微,不得不委身幕府。

    不过古骜说出“天下学子都进得”的话,倒还是让荀于生乐了一乐,笑毕了,他又仔细打量了古骜,见他虽然穿着粗布衣衫,那神采里却有一股英武之气……荀于生在心中忖度着,依照寒门的尺度来说,材质的确是上佳。不过相比于自己那位出自名门的弟子,倒还是差远了,师弟简璞在信中简直太过于夸誉。

    “不知师弟何时能来?”荀于生又问道。

    “归日可期不可知。”古骜回答。

    得到师弟将在有限时间内抵达的消息,荀于生还是很高兴的。

    想当年求学的时候,只有身为“辽阳简氏”的简璞一身怪癖,与他相交,其他的世家弟子倒是连话都不屑于和他说的,时间一长荀于生便和简璞极为要好了,如今六年不见,荀于生着实想念师弟,如今知道他要来,心下更是涌上一股兴奋之情。这股兴奋之情在师弟未到的时候,便被荀于生移情到了师弟的弟子古骜身上。这时荀于生便上前一步拉起古骜的手,亲切地对古骜道:“来!跟我来!”

    那看门人一看郡丞竟如此看重适才被自己拒之门外的小子,不禁一时间哑然,想:难道我无意间得罪了贵人?这可怎么好?这么想着,他忙开了门,恭恭敬敬地退到一边去了,见田家的老仆带着田榕跟在古骜身后走入书院的时候,他不由得弯下腰去,把自己刚才抬手打掉的那一吊钱给捡了起来,谄媚地笑着对田榕道:“多谢小爷的赏赐。”

    田榕也对他甜甜一笑:“不谢。”

    那看门人立即就感觉身后冷汗冒了出来。

    ☆、第13章

    话说荀于生将古骜一行带到了一袭茂密的竹林边,远处钟声响起,在山岳回崖间沓沓传至,衬着凌苍悠翠,更显了清肃之境。荀于生对古骜道:“你暂且在这里等着,我去把师弟的信呈给山云子老师。”

    “是。”

    荀于生踩着错落的石子跨过涓涓的溪流,绕到一座竹舍旁,与那守在外面的童子交谈了几句,便进到了内室。田榕见荀于生离开了,这才上前了几步,靠近古骜轻声问道:“这里倒是僻静,既然是书院,怎么不闻读书声呢?”

    古骜的目光往荀于生离开的方向一动,也放低了声音:“这里想必是夫子的老师,山云子的居处了,所以这般僻静。”

    田榕刚才离得远,没有听见荀于生和古骜的交谈,这下便立即猜了出来:“刚才那位大人,是将夫子的信带过去了罢?”

    古骜点了点头:“正是。”

    田榕叹了口气:“没想到竟还有这样的波折,若是刚才那位大人不来,我们还不知要被门口的恶仆为难到什么时候……”

    古骜笑道:“我们求的是天下第一等的学问,哪有这么容易的道理?田夫事稼樯,尚要劳作一年,精耕细作,汗水和流才有收获;如今我们来这里,得到的比田夫在田里得到的宝贵得多,怎么会有轻轻松松的事?”

    田榕闻言不由得苦了脸:“……你还笑呢,亏你这样想得开。”

    田榕不知道的是,古骜从小和他虽然一道学书,所得环境却是不同的。田榕从一生下来,便有父亲田老爷给他张罗着穿衣吃饭还能上学,可古骜却并非如此。

    古骜深知,自己就连进学的机会,都是古贲用了心思算计,向田老爷争取来的。这些年,古骜更是时时刻刻都处在“因身份低微,若做不好便可能被简夫子逐出家塾”的重压中,内心早懂得了“不患无位,患所以立”的道理。

    如今被看门人为难了这么一下,对于古骜来说可谓无关痛痒,可同样的事落在田榕心里却激起了不一样的涟漪,‘受辱’这个词第一次被田榕如此深切地感受到,它像一个悄无声息的烙印,在田榕自己都不曾察觉的时候,藏进在了田榕的心里。

    荀于生不久便出了竹舍,前来到古骜身前道:“我已禀明了山云子,等师弟一来,便能引荐你。如今你便住在后山的学子房舍中罢,我带你去。”

    “劳烦大人了。”古骜跟上荀于生的步子,随着他朝后山走去。

    荀于生笑道:“不必如此,你叫我‘师伯’便是。”

    古骜点点头,便从善如流地道:“是,师伯。”

    荀于生将古骜带到了学子们的房舍前,交代舍仆扫出了一间空房,田家老仆又帮着古骜和田榕一道把被褥、衣衫、锅碗瓢盆等一类用具搬入,都布置好了,荀于生道:“老师还在山上给师弟留了一间竹舍,已经好些年无人入住了,你们过去打扫一下,把师弟的书卷都放进去罢。”

    古骜和田榕依言而行,荀于生就一直在外面等着他们搬完。有人看见荀于生这样闲而无事地指挥着两个少年做事,都觉得新奇,不禁互相问道:“那两个小子是什么人,怎么得了郡丞大人时时的照拂?”

    世家子弟的小厮仆役们几个围成一团,都来看了,不认得古骜田榕二人,都说着:“不知道。”又说:“这样土气的布衣,怕不是郡城里的人罢,其他郡里的不敢说,郡城里的各家公子,我们倒都是认得的。”

    见荀于生带着古骜和田榕越走越近,他们便一哄而散了,走到近处,荀于生亲自向古骜田榕二人介绍道:“这‘元蒙院’,是弟子们休息议事的地方。”

    古骜随之望去,见这院子不及适才山云子居处清幽,倒高起了阁楼,有些危耸壮丽之感,听到‘元蒙’二字,便知道取的是周易“蒙卦”中一元初始,童蒙贞吉的意思了。倒也不怪这里巍峨,原来“元蒙院”曾在八王之乱时,充作山上的观望台所用,所以才建的如此逶迤。后来定为“少学”议论的场所,则是带了“少年之人,有声必高,有志必远”的殷切祝福之意。

    荀于生介绍毕了,便带着古骜和田榕一起进了元蒙院中。步入青庭,吟诗作赋的声音隐隐约约传来,绕过层叠的扶柳,出现了一个个石椅石桌。只见许多身着锦衣的风雅少年,正围着曲水流觞在吟诗作赋呢……

    田榕看到这一幕,不禁一下子屏住了呼吸……只见眼中之人一个个看上去都十分娇贵的模样,白嫩的面容上粉唇开阖着,流淌出华丽的骈句,他们的帽子上镶嵌着或是白玉翡翠,或是其他宝石的贵重珍品……绸缎的衣衫上用金线绣着繁复的花纹,乍看上去,简直如仙境中的仙子一般。

    田榕在田家庄中,还有些白净得可爱,长相算得上是乖巧甜美了。可如今和这里少年的唇红齿白一比,自己简直是又黄又胖……更别说那些少年张口而笑时,露出的一颗颗贝齿,更是皎白如月……再加上华服轻裘,贵气逼人,便看上去人人一副玉树凌风的出彩气度。

    古骜也将这一幕看在眼里,他想:我本以为榕弟算是娇贵的,没想到这里的少年看上去似乎更加娇贵,皮肤如此水嫩,怕是经不起风沙罢。这样的人,以后就算学成掌了兵,果真能镇守边疆么?

    古骜这么疑惑间,便有少年看见了荀于生,作礼道:“原来是郡丞大人来了,不知到元蒙院,有何指教?”

    荀于生牵着古骜就走到了他们面前,笑道:“诸位公子,这位是我师弟简璞的弟子,姓古名骜,日后还请大家多多担待。”

    那为首的一听,心想“似乎没有听说过姓‘古’的世家”呢,再将古骜一看,心里便明了了,这古骜想必是寒门的罢……怎么长得这么黑壮不说,脸上还一副冰冰冷冷的,丝毫没有风雅之色?

    其实这少年不曾明白,古骜这样的身形,放在寻常少年里是英挺有余了,那神色亦可以称之为坚毅,可从小衔金含玉之人大多作风柔弱,又无机会多见一些“寻常少年”,于是这位便在心里就认准了古骜“黑壮”,又见古骜身上穿的灰布衣,简直连自己小厮穿的都不如,心里就更看轻了两分,但碍于郡丞的面子,便还是有礼有节地说:“既然能来此,便都是同道,在下李璟。”见古骜无动于衷的模样,他又貌似随意地加了一句:“便是河东李氏。”

    古骜神色不动,还礼道:“在下古骜。”

    田榕躲在一边,观察着情势。他从小便是一个情况不明便从不挺身的孩子,他敏锐地感觉到了这些少年对自己和古骜的轻视,便蛰伏般地藏进了古骜的影子中。就如当年田松田柏嘲笑他时,他躲在古骜背后抓住古骜袖子一样。

    荀于生也没有介绍田榕,这不怪荀于生。他在信中没有看见师弟提起另一个“弟子”,通篇讲了古骜一人,他还以为田榕是古骜带的陪读呢,如今便也不曾和田榕说过一句话。

    这倒是正得了田榕的心意了,他静悄悄地藏旁边看着这一幕,没有漏过那自称“河东李氏”的少年脸上一闪而过的自得之色。

    荀于生看见两位少年说上了话,倒觉得古骜所面对的可比自己当年所面对的友善多了,至少还有自己为古骜引荐,见都介绍了彼此,荀于生便十分地满意:“你们以后好好相处。”又说,“我还有些事,先行一步。”

    说罢荀于生便向诸位世家公子告辞,离开了元蒙院。

    古骜和田榕被留下,一时不知如何自处,荀于生刚走自己便也告辞似乎不妥,便在旁边的石椅上坐下了,可那些锦衣少年并不带他们一道作诗,古骜坐了一会儿便想走,田榕却拉着他,小声道:“等我再看看!”

    古骜道:“你想看便留在这里,我回舍中收拾一下东西,也安顿一下老伯。”

    田榕见古骜要走,这才有些不情愿地站起来,跟在古骜身后。走到元蒙院出门之处,古骜正满怀着心事,一个没留意,便差点撞上迎面而来的一人。那人退了一步,轻声道:“借过。”

    古骜抬头一看,只见那人生得一张端正的脸庞,倒不如刚才里面的那些少年姿颜娇美,只是一双眼睛精光慑人。那衣着更是华贵,锦衣上隽秀的暗纹,看似不张扬,却随着阳光微微反出雅致图案的亮泽,如此从明绣变成暗绣,看似敛去了外露的光华,却不知道暗里要多费多少手工。

    那少年见到古骜亦是一怔,勾唇道:“想必这位便是古骜罢?”

    古骜没想到这里还有人能认出自己,不由得一惊,皱眉道:“你是……?”

    古骜身后的那群少年倒是看见了来人,都叫着:“廖兄来了!”

    适才差点与古骜相撞的少年作礼道:“荀夫子正是不才恩师,适才遇见,还听他谈起古兄。”

    古骜见他看上去比自己大两三岁的样子,却还称自己为“兄”,倒是十分不好意思:“今日多亏尊师引路了。”

    少年道:“古兄客气,在下姓廖,名去疾。古兄此来,想必今后相见之时便要多了罢。”

    “是,我等在此处待简夫子前来。”

    廖去疾点了点头,问道:“你这便要走了?何不与我们一道畅谈一番?”说着他便招呼那些少年公子道:“还不快来请古兄入席?”

    廖去疾今日来山云书院,其实是来借书的。

    山云书院藏书浩瀚,哪怕是廖家这样世代钟鸣鼎食之家,也未必能及。他与这里求学的学子不同,倒更像“游学”,父亲如今见他已经年过十四,便将郡中一系事务交予他处置,还给了他廖家的部曲聊做练兵之用。

    今日郡丞荀于生前来,便是想寻他传太守的话,也顺道拜访山云子,想让山云子点拨廖去疾一番。却不想一到门口便遇上了古骜一行,荀于生一时间被师弟所托冲昏了头脑,便忘记了寻找廖去疾一事,倒是廖去疾的小厮跑到藏书院跟廖去疾说:“我看见郡丞大人带着两个穿布衣的小子在书院中到处逛哩!也不知在做什么!”

    廖去疾这才知道自己夫子来了,便闻声寻来,在元蒙院前遇见了荀夫子,荀夫子完成了传话,又有公务在身,且因照看古骜和田榕本就是晚了的,便匆匆离去。

    廖去疾还记得荀夫子兴冲冲地对他说:“我师弟简璞的弟子来了!免不得我照拂一番,倒是耽误到许久,你父亲怕还等着我复命,为师便先行一步。”

    廖去疾对于“简璞”二字是有印象的,“辽阳简氏”他也早在世家族谱中见过,简家这一代出了个狂士,他也是知道的;可真正让他在意的,是曾经有一次荀夫子对他说:“我师弟简璞放出话来,说不找到能媲美于你的弟子,绝不出山!我看他是要老死在山中了!”

    如今简璞不仅出来了,还带出了一个弟子,被称为“能媲美于自己”,廖去疾便想见上一见。

    门口的几乎擦肩而过,让廖去疾看清了这位“简璞弟子”的样貌,只见在阳光下略带古铜色的健康肤色,显出他不是一个出行有马车的人,而手上略起的细茧更昭示着这位弟子不仅致力于学,似乎还致力于农活。

    那面容仔细看去,倒的确是有些英俊的影子,可惜被肤色遮蔽了……行路又矫健,倒显出一股山野之人的野性来……那面色更是沉冷无言,似乎对于人情世故丝毫不通般地冷硬……看见自己,目光竟然直直地望着,又似藏着一股如山中虎豹般的锐利……

    观察到这里,廖去疾哑然失笑——这哪里是“能媲美于自己”的学子,这分明是不通礼仪的山野少年。

    廖去疾对自己专门赶来看这位“古骜”感到莞尔,便索性招呼他与自己一道交游了。

    廖去疾并不知道的是,他从小生在世家贵族优中选优的美人堆里,许多亲朋好友生来便是“美姿仪”之人,他对于审美是疲劳的,因此并非发现古骜的好来。如今的古骜,远离家乡又增了他的沉稳神态,若是让简璞来说,必要赞一句“少年之人,却藏俊杰廉悍之色;俊朗无双,复生果敢坚毅之志。”

    要问为何同是世家之子,简璞和廖去疾看得相去千里,其实倒也简单:

    因为廖去疾看的是形,

    而简璞观的是神。

    ☆、第14章

    廖去疾的发言:“还不快来请古兄入席?”话音一落,那些少年便在那为首的李璟带领下,纷纷来到了古骜的身边,请古骜入席。

    都说:“你方来这么一回便走,实在是不妥呀!”

    或说:“你既来了云山书院,便当入乡随俗与我们一道,怎么竟先走了?”

    又或说:“适才我们想请你,见你一人坐在旁,面色森冷,我们还以为有什么得罪之处,倒是不敢相请了。”

    再又或说:“若不是廖兄提醒,竟还是我们失礼了。”

    古骜看了看周围形势,心下想:他们倒还都信服这廖去疾。我还以为但凡世家子弟都自恃家世,不愿意屈尊呢,看来也不尽如此。

    古骜不知道的是,虽然同为世家子弟,但世家与世家却是不同的。比如廖家,四方天下十三个郡,廖家兄弟做太守的,便足足占了三处,廖去疾的父亲更是盘踞于江衢这一方富美水土之上。

    要说世家之中如今还有哪家能排在廖家之上,那一定是执掌京师的雍家,与手握四十万西征军的虞家了。可惜那两家一家执掌京城,一家龟息于黔中与巴蜀之间,在江衢郡这一块地界上,却是比不得廖家经营多年。如今天下士人,要想在江衢郡有所作为,非得廖家首肯不可。

    不仅是廖家显赫,作为廖家嫡长孙的廖去疾,更是自有一番风采。他从小便有“神童”之名,及长,文章学问在江衢世家子弟中,也都是一等一的好;再加上最近又开始掌兵操练廖家部曲,据说十分严整有纪。世家少年凡是见过廖去疾本事的,大多对他不乏敬仰。

    见廖去疾发了话,少年们忖度着连廖公子都能纡尊降贵结交寒门,如此礼贤下士,恭谦爱人,倒衬得他们浅薄了,于是便争相请古骜入座。

    古骜适才还想回去,见众人力邀,不好意思拒绝,便随着他们一道入了席。

    只见回环弯曲的水渠边,顺流而漂浮着质地轻盈的漆器酒盏,它们正随着曲折反覆的水流缓缓而下。

    众人依次坐好,再次申明了规矩,酒盏飘到谁面前,谁便要赋诗一首,若不能做,便要袭古风之尚,饮尽杯中之酒,以寄游心翰墨之思。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尽兴即止。

    这些少年都尚未加冠,正是喜欢攀学成人的年纪,见古骜加入,便有人在曲水流觞旁说:“我听说‘披香楼’又出了一位才女,曾作诗道‘春风十里江衢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自比花容无双,我读此诗,倒是别有一番情态。不如我等今日趁春意,以此为题作诗,倒也雅致。”

    田榕躲在一边听了,不禁心道:“这‘披香楼’三个字好生熟悉,好像我昨天去的那座‘金屋’,上面挂的匾额就写了这么三个字。”

    听了提议,公子们都说好,杯盏到处,便有人吟道:“杨花雪落覆白颊,青鸟飞去衔红巾。”众人道:“这哪里是你做的诗?这分明是《朝律》千首中的一句。”

    那吟诗的人争辩着:“我到现在一个妾也没有,要我作这样的诗,怎么做得来?只好寻觅一句,你们倒还说我了。”

    众人笑了,廖去疾道:“你们这些人里,若是没有与女子相好过的,便许你们借诗不自作,若有过的,一定要自己作来。”

    杯盏再停时,又有人道:“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众人又道:“你不是才赞了你家侍婢,怎么又借?”

    那吟诗人也笑:“我自己倒想作,可没有《朝律》中的风雅,可不坏了诸位兴致?”

    杯盏三停,有人亦道:“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众人都说:“竟全是借的诗!”

    轮到廖去疾的时候,他自是不屑于借自他处,一开口,一篇瑰丽骈文便娓娓言出:

    “元蒙院中春已归,披香楼里作春衣。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江衢一郡并是花,金谷从来满园树。

    出丽华之金屋,下飞燕之兰宫。钗朵多而讶重,髻鬟高而畏风。眉将柳而争绿,面共桃而竞红。影来池里,花落衫中。

    吹箫弄玉之台,鸣佩凌波之水。芙蓉玉碗,莲子金杯。新芽竹笋,细核杨梅。美姬捧琴至,王母送酒来。

    玉管初调,鸣弦暂抚。马是天池之龙种,鞭乃荆山之玉梁。艳锦安天鹿,新绫织凤凰。镂薄窄衫袖,穿珠帖领巾。池中水影悬胜镜,屋里衣香不如花。”

    廖去疾话音一落,众人都喝彩起来。古骜听到这里再不通风雅也明白了,什么“红湿”、“花重”、“花+径”、“蓬门”、“杨花雪落”——这是在做艳诗啊!

    更别说廖去疾咏出的句子中,都描述得那样的直白了:“花落衫中”、“马是天池之龙种”“荆山之玉梁”,简直就是在说:“我们在这里赏春,披香楼的娇娘也在准备接客。她们打扮得很美,吹箫弄玉,花落衫中。我们这样的贵公侯都是龙马之种,有‘荆山之玉梁’。我们在凤凰织的被褥里快活,香衣被挂在一边,衣服再美,也没有怀中的美人美。”

    就在古骜这么心中难堪地思索着,那曲水流觞的杯盏正好到了古骜处,古骜一怔,他别说从未上过青楼,就算女子的手也不曾碰过一下……他那被留在大山中的童年时光里,甚至从不曾体会过能被称为“两小无猜”的感情……

    在古骜的想法里,人生来便是要建功立业的,哪里能让这等灭人心智的骄奢淫逸如此张狂?他自然不知道,世家子弟从小豢养通房丫环,红袖添香早已蔚然成风。

    古骜一言不发地看着停在眼前的曲水流觞,耳边响起起哄的声音来,有人见古骜似乎不懂其中奥妙,就提醒道:“古兄,轮到你了。”

    古骜为了确认心中所想,不禁问道:“你们讲的这些,可是儿女情态之事?”

    众人闻言,都哈哈大笑起来,廖去疾见了古骜的窘迫,倒不愿为难他,让场面不好看,便道:“古兄还年少,你们莫要捉弄他了。”

    公子们都掩袖而不语,心道:这不是还小罢,是家里养不起丫鬟。

    古骜却抬头扫了众人一眼,冷冷地道:“你们若是说做这些‘艳诗’,我的确是不会!”

    话音一落,周围便安静了下来。

    廖去疾刚为古骜解了围,原本古骜说一句“我自罚一杯”便能揭过这件事去。却没想到自己给古骜搭好了台阶古骜不下,反倒说了一句落场这样话,廖去疾不由得有些不悦,他从小自有威仪,见古骜如此,便淡淡地道:“古兄不懂风雅,可莫笑他人低俗呀……”

    众人见廖去疾这么说,也都纷纷嘲笑起古骜来:“自己不懂,却要装出一副道貌岸然,岂不可笑!”

    古骜这时也生气了,站起身道:“你们车肥马,衣轻裘,远不想如何保国安民,近不想如何光耀门楣,就在这里沉寂于淫词艳曲中么?”

    话音一落,适才还热闹带着玩笑般的气氛,霎时间像蒙了一层寒霜般,廖去疾闻言也变了脸色,道:“这里皆公侯族子,祖上皆为定国重臣。我倒要问,古兄祖上与国于家可有尺寸之功?便在这里训斥忠良之后?”

    古骜昂然道:“不错,然至少我有此心。你们便继续躺在功劳簿上尸位素餐罢!”

    说罢,古骜转身便拂袖而去。

    田榕刚才站在一边,这时立即跟上了古骜,还在古骜身后小声道:“你说得真好……”

    他原来在田家的时候不觉得,总是一副娇憨模样,如今到了外面,才总算知道了尊荣贱辱的道理,这会儿他连自己最拿手的乖巧也丢了去,满脸义愤填膺地跟在古骜身后道。

    ☆、第15章

    廖去疾看着古骜远去的背影,身边响起的不平呼喝之声将他拉回了思绪……

    廖去疾不禁出言安抚众人道:“诸位稍安勿躁,与寒门计较,别自落了身份!”

    “廖兄说得正是,识抬举的狂徒而已!”李璟跟着附和。

    廖去疾一抬眼,只见古骜已经走出了元蒙院,门前片空落,只余扶柳依依垂曲水旁,微风轻拂而过,柳枝随之律动……

    ……廖去疾不禁微微皱了眉头……其实相比于适才耳边响起的对古骜的责难,他倒是想到了另一层,心中那句“能媲美”的话也不由得再次浮现——这个古骜初来乍到,便在元蒙院中闹出如此大的动静,不像是个思虑周全的人会做的事,可是荀夫子的师弟、出自辽阳名门的简璞难道是信口开河之辈?就算比不上自己,就算从山野中来……但其弟子也不至于如此鲁莽无知吧?

    难道……古骜是故意的?

    是了……

    如果是有意而为,那今天发生的看似冒失愚鲁的行为,倒都能说得通了……

    廖去疾如此思索着,觉得自己摸到了一些门道,嘴角不禁漏出一丝笑意:这是想踩在他廖去疾的脸上扬名立万呀!这便能解释为何这个古骜装得如此不苟言笑、不通世故、不近人情了!

    看来自己之前是小瞧他了。

    如此一闹,倒也不失为寒门进身的一种方式……只是……那尺度要把握得恰好才行。

    虽然廖家父子素有仁雅爱人的名声在外,但毕竟江衢郡是他廖家的地方,古骜若一个不留神,以为能踩着郡守长公子上位,那可得小心尸骨无存呐……

    思毕,廖去疾见众人面上还有愤愤之色,不禁笑道:“我等近日实在无聊,有这样一个莽人倒是能给诸位解闷。”

    公子们听廖去疾这么说,也都笑了:“也是呢,廖兄如果要拿他解闷,可别忘了让我等看好戏呀!”

    廖去疾微一挑眉:“你们等着吧。”

    既然这个名叫古骜的少年,能第一日初次见面就对自己起心动念,那日后肯定有别的动作,自己只用以静制动便可。想到这里,廖去疾勾起嘴角,他想看一看,所谓能媲美于自己,这个古骜,究竟能做到什么程度。

    话说古骜从元蒙院一路行出,便回到了书院安排的小舍中,与田榕一道进了房关了门,这才舒了一口气。今天古骜的发作是在他自己预计之外的,其实能来到山云书院学习,谁不打算与同学之人友好相处呢?古骜一开始也的确努力为之,可这份努力之心,却在古骜发现这些世家子弟居然放着家国天下纵马关山的豪情不去抒发,而选择在这青天白日去做那“艳诗”的时候,给激怒了。

    古骜倒真没考虑过后果……如果所谓读书人的理想要通过隐忍屈伏与阿谀权贵才能实现的话,那要理想何用?如果“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是一句空话,那读书何用?

    廖去疾认为人趋利避害,不会做损害自己的事,古骜如此,定有所图。

    可在古骜心中,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绝非虚言,而是真正读书人应该有的气节。所以对于今日,他本能地做出了反应。

    第3节

    恋耽美

章节目录

反骨之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书屋只为原作者阳关大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阳关大盗并收藏反骨之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