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骨之人 作者:阳关大盗
第39节
皇帝深吸了一口气,抬头对雍驰道:“爱卿,朕看……这件事还要好好彻查才是……不……不可冤枉了好人。爱卿你刚才说……说车骑将军、长水校尉、议郎诸人、还有御史仇信、太医太史……都……都接到了这诏书,他们……可都是国之重臣呐……朕看……他们也不太会伪造诏书,定……定是有人在挑拨离间,栽赃嫁祸……里面一定有误会……误会……”
雍驰一把抓起了小皇帝的后领,将他一把拖下了床。
“爱……爱卿……你……你要做什么?”
雍驰一把将他按到旁边一个案几之上,只听啪的一声,一只毛笔被拍在了他面前,很快,锦绢和大印都被拿了过来,雍驰指了指案几上准备好的空文书道:“既然皇上说,这衣带诏不是皇上所写,那皇上这就颁旨,捉拿车骑将军、长水校尉、议郎诸人、御史仇信、太医太史,以证清白,如何?”
“这……这……事情还未查清楚……爱卿……能……能不能缓一缓……明日,等……等天亮了……再议?”
雍驰冷笑了一声:“皇上写,臣也要抓他们,皇上不写,臣还是要抓他们。臣看,皇上既然还喊臣一声舅舅,不如这就依了臣的意思,颁旨罢。”
“朕……”
“写!”
写圣旨的时候,皇帝的眼泪一滴一滴地落了下来,落在了圣旨上,沾湿了字迹。他知道,这个圣旨一旦颁发出去,他就连最后的羽翼也要被雍驰减除了,之后,他只不过是一个待宰的猎物,被这个名为摄政王的臣子永远囚禁在名为皇帝的笼子里。
写着写着……他的笔停了下来,倏然,他抬起头,道:“朕既是皇帝,这件事朕想明天再议,行么?”
雍驰看着面前穿着皇袍的人,他摆了摆手,虎贲从门外拖进来一个女子,乌发披肩,正是刚才被抱出去的皇妃,她的脖子上架着一柄闪着寒光的利刃,雍驰道:“你不写,我就杀了她。”
皇帝咬了咬牙:“你……你欺人太甚。”
“拖出去,杀了。”雍驰命令道。
“皇上……皇上……”爱妃的呼唤与眼泪似一把利刃,刺入了少年皇帝的心里。
皇帝一把抓住了雍驰的前襟:“……放……放开她。朕写……朕……朕这就写……”
雍驰冷漠地看着面前乞求的人,他微一抬下巴,示意虎贲放开那妃子,对皇帝点了点头:“那你就写罢。”
诏书上的最后几个字,是小皇帝不停地颤抖着手臂艰难地写完的,字迹看上去有点模糊扭曲。最后大印压上去的那一刻,皇帝像瘫软了一般从案几上滑落坐在了地上。雍驰扫了一眼圣旨,立即将它折起放入了胸口衣襟中,然后大步流星地走出了皇帝的寝宫。
走到门口,却见太后已经带着她的太监宫女们来了,正被几个虎贲押住在门前,她一看见雍驰步出寝宫就喊道:“摄政王,你……你深夜进宫,是为何?”
雍驰笑了笑,指了指脸上的伤痕:“你儿子要杀我,可惜没杀成。也不想想他是怎么坐到这个位置上的,不自量力。”
说着雍驰翻身便上了乌骓,带着人一路驰出了皇宫:“走!捉拿反贼!”
“是!”
车骑将军、长水校尉、议郎诸人、御史仇信、太医太史深夜被擒,牵连九族的消息传到北地的时候,古骜正在与虞君樊、陈江等人商讨军务事宜。
古骜先看了密报,随后将密报递给了虞君樊,虞君樊叹息了一声:“……看来本朝这气数,是要尽了。”
说罢虞君樊将密报给陈江过目,陈江抬头道:“这皇帝也是忒没志气,这事就被雍驰这么压下来了?皇上登基这么久,一开始的时候还不至于沦落如此,怎么几年下来,竟被雍驰盘弄于掌中,如斯!”
虞君樊道:“一个富贵乡中长大的稚子罢了,好不容易熬了这么些年,又怎么及得上摄政王自小就有九州之志?他也是可怜……所以我才说,本朝这气数,怕是要尽了。”
“怎么,雍驰已有践位之想?”古骜问道,“可有依据?”
陈江道:“雍驰这些年数次率军北攻,都有朝廷之人龃龉在后,他才次次无功而返。他每回朝后,都会借战事清理异己,这么一来一去之间,倒早已是独断朝纲,朝中再也没有人能与他抗衡了,与他不睦的贵族子弟,不是来了北地抗戎,就是去了江衢避祸。如今出了衣带诏的事,他再次血洗朝廷,也是情理之中,似乎也未必有践位之意。”
虞君樊微微一笑:“郡丞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雍驰若没有践位之想,为何这次如此心狠手辣,不给皇上留一丝颜面余地?”
古骜靠在椅子内,闭上了眼睛:“再看看……再等一等。”
☆、第174章
陈江离去后,虞君樊起身走到古骜身侧坐下了,屏退了左右。轻轻地为古骜捏了捏肩,虞君樊道:“最近典不识回来要招待封赏,郡务的事情又多,天下也不安宁,这些日子可累了罢?”
古骜睁开了眼:“……也还好。”
虞君樊道:“我们虽料到必有这么一天,可真没想到来的这么快。如今雍驰下此重手,直接囚帝于深宫之中,看来是决心已定。上京的事,也要早作准备了。”
古骜点了点头:“我知道。”
虞君樊抬手,缓缓地梳理着古骜脑后的发:“你是不是还在担心戎地的事?”无限好文,尽在123言情
古骜道:“……南征之前,不见到怀歆,我心里还是有些不踏实。”
“他和典不识镇守戎地,一文一武,这些年也算相得益彰。你要见他也不难,不过要等典不识先回了戎地,再换怀歆前来,否则戎地那些宵小之辈,见两员大将都赴了渔阳,怕是要趁机作乱了。”
古骜道:“最近戎地动荡,女戎王新薨,小戎王新立,还有许多事等着他们处理。典不识离开戎地,尚有其他将领可为驱策,可若是怀歆离了戎地,这戎地那么多事务,谁是主心骨呢?怀歆不能来渔阳,不如我去北地见他,也看看他治戎之功究竟如何,也听一听,他对南下的意见。”
虞君樊道:“如今天之将变,汉王轻动,怕是不宜啊。”
古骜叹了口气,站起身来:“君樊,正是因为天之将变,我得去戎地一趟,整理好后方,才能在今后有朝一日,放手一搏。”
虞君樊低下了头:“那好罢,依你,不过我要多派些人护卫你,明日我就把驻守牧场的白羽军召回来。”
古骜拍了拍虞君樊的手背:“轻车简从罢,大张旗鼓的,反而引人注目,再说有典不识在,你还怕什么。”
虞君樊抬起脸:“一路行来,汉中、黔中、渔阳,我们好不容易走到今日,有城池有兵甲,万不能出纰漏。”
古骜道:“我此次去戎地,没有太多的时间。书言兵贵神速,现在四海激荡,事也贵神速。若你实在是担心,便多派些暗曲跟着我便是,又是调防、又是召白羽军,时候就耽误了。”
虞君樊道:“你这就要走?”
古骜道:“我与典不识一道去戎地,午后便动身。”
虞君樊道:“……那好罢。”
“我去十日,若有什么变故,我们书信联络。”
虞君樊道:“你小心些。”
古骜笑了笑:“嗯。”
古骜当日便与典不识一道踏上了归往戎地的旅途,虞君樊到城门相送。典不识与古骜同乘一车,向北面驶去。典不识笑道:“大哥,我上次与你日夜同乘,还是那时游历天下的时候,那会儿咱们刚来到这北地这地界呀,雪花就飘,还是虞太守在上京送了我们衣物皮草,为我们御寒,现在想起来,历历在目,就好像是昨日才发生的一样。”
古骜点点头,笑道:“我也记得,那时候,你说你要学大明天王,要为天下寒门申义,在北地,怀太守还教了你怀家的功夫。记得从那会起,你就看不上雍驰,酒席间你还骂了他。”
典不识嗤笑了一声:“我到现在也看不上他,他是什么东西?咱们在这儿抗戎,他别说不帮忙了,还尽可地操乱子。就他也配当摄政王?我妹妹的帐也算他一笔,我今后饶不了他。”
古骜道:“为小女报仇这件事,我也一直放在心里。”
典不识沉默了下来,过了一会儿才说:“大哥,咱们好久没有这么坐着一块聊天了,也没别人,就像以前一样,咱们聊点有意思的。”
古骜苦笑:“……那好罢,你知道么?廖清辉现在啊,可出息了,已升任义军左将军,帐下统帅三万轻骑兵,这些年来对戎作战,连战连捷。听说他在江衢、河间那些世家子中,声望不可谓不高。怎么样,你当初第一眼见他的时候,可想到了他今日?”
典不识嘿嘿一笑:“没想到!没想到!我第一眼在别馆看见他,他吓得往后直退,我心想这小子怎么如此胆小!没想道他今天还真是让人刮目相待!”
“战争历练人呐。”
“也是,陈家子那么些人,我以前也就觉得陈江还算条汉子,至少小时候看了我不跑,其他的都是些饭桶,没想到这次他们来给我送贺礼,竟然一个个都出落得又伶俐,又威风,人模狗样的。”
“你看你说的。你也是念过书的人,怎么说话如此粗俗?”
“嘿嘿!我是实话实说,真的,他们真是这样。”
两人说话间,第二天天刚破晓,就来到了戎都。这是古骜第一次望见戎都的模样,虽然人口繁蓄、马牛羊的数量,军队的人数和装备,早在无数份怀歆与典不识的上报中了然于胸,但古骜还是令人放缓了车驾,又让人备了马,与典不识两人一道向几处军营行去。
典不识道:“这边的西大营,是之前我带来的那三千汉军与戎人混编的,现在属于戎王的禁卫军,兵符我与怀歆一人一块。前阵子怀歆找人在营中给他们教汉话、学汉礼,现在戎地灵凋敝,渔阳却繁盛,让他们学汉话,能与汉人做生意,他们为今后家里的生计,都是非常乐意的。”
古骜勾唇:“也有不乐意的吧。据说有好几队人马不愿,口出不逊之言,不愿尊汉礼,后来经查,他们与暗杀女戎王和东西二王子的事有关,已经军法处置了,是也不是?”
“大哥你怎么知道?”典不识嘿嘿一笑,口中吐出一丝浊气:“我的地盘上,还有他们说不的份儿?我是小戎王的生父,我说的话,在戎地就是圣旨。”
古骜微一挑眉,又道:“怀歆今日在西大营?”
典不识道:“刚才来报的人说,他又在那里练兵了。大哥,我们骑快些,一会儿就到西大营了。”
古骜和典不识的身后跟着一队队的护卫,代表典不识名号的旗帜迎风招展着,路遇戎人,他们不知古骜是何人,都躬身向典不识以王礼致意,典不识微微颔首以还。
不久便来到了西大营,典不识刚到门前,还没下马,便洪声喊道:“妹夫,你看谁来了?”
☆、第175章
声音在旷野上悠悠传了开去,不一会儿,只见一个穿着戎衣的青年骑着马,身后扬起尘土,朝营门缓驰而来,来人正是怀歆。古骜望去,见他面目中少了些从前的俊秀羸弱,倒多了些草原风霜,皮肤也晒黑了许多,眼角甚至有了一丝丝细纹。
他一见古骜便翻身下马:“不知汉王来此,有失远迎。”
典不识笑道:“你怎么这地见外?”说完典不识又望向古骜:“大哥,你看看,我这妹夫就是这点嫌人,规矩太多。”
古骜也下了马,走到怀歆面前,扶起他道:“这么多礼节做什么,快起来。”怀歆这才抬起头,古骜微笑道:“三年不见了,身体可还好?”
怀歆擦了擦脸上的细汗:“身体还好,吃得香,睡得好。”
古骜道:“喔?这可是好事啊,总比你以前那样耽误自己身子要好多了。我这次看你,似乎精神也不错。”一边说着,两人一边牵着马往营中走去。
怀歆低下头,勾了勾唇角:“我也想通了,折腾自己身体,忧思于内,最后还误了报仇之志,岂不是得不偿失。我要活的久久的,看着那些有负于怀家的人,进了坟墓才好。”
“你身体好了,我就放心了。”古骜停住了脚步,叹息了一声:“我这一路上来,看见戎地这都城到处都是断壁残垣,凄凉之景满目……也就此处西大营,被你和典不识拾掇得还整洁有序。现在戎地情况,你怎么看?”
怀歆道:“正如我多次向汉王建言的,今日之戎地,五年之内已经没有打大仗的能力了,但是十年之后呢?二十年之后呢?要让他们十年之后仍然如今日一般,不对我中原觊觎,只在攻心。一是要迁重军在戎地屯边震慑,以断其念;二要在戎地促进汉文、汉礼的教化之功,以灭其志;三是要在戎地推举小戎王,尊燕王之威,以抚其心。”
说着怀歆顿了一顿:“还望汉王明鉴,我此次为燕王请王爵,并非是为了燕王,而是为了汉王。燕王汉王并立,有利于戎地人心归附,屯兵戍边。”
古骜一边走一边道:“这些道理,我都明白,封典不识燕王,亦是希望他以王爵镇恶。你一心为了靖边,我也明白。屯兵戍边的事,我已经交给虞太守协理了。”
“那就好,虞太守行事,我最放心不过。”怀歆跟上古骜的脚步,问道:“汉王此次来戎,可是有要事?”
古骜道:“是有要事。第一件要事,便是看看戎地的情况,这几日,你带我走一走。”
“是,这个不难。”
古骜道:“第二件事,是上京的事。”
怀歆细眉微动:“是雍驰要废帝自立了?”
古骜道:“有这个迹象。”
怀歆道:“汉王,那事到如今,你还在等什么呢?”
古骜看着怀歆:“你说说看。”
怀歆道:“汉王,这里风沙大,我们帐中小叙。”
古骜点了点头,跟着怀歆进了帷帐,典不识本来一直跟在古骜身后不远,见古骜进帐,也一撩帘子钻进了帐中。
三人分坐于矮榻,怀歆让人端上了羊奶,又令人守好了门口,这才对古骜开口道:“汉王,臣觉得,这时正是汉王逐鹿中原的好时机。”
古骜看着怀歆:“为何呢?”
怀歆道:“若是雍驰称帝,江衢廖家是一定会反的。廖家一反,五王俱动,天下大乱。汉王如今手握雄兵三十万,北地铁骑四海难有敌手,再加上虞太守之蜀军,汉中又有粮仓,天下几近在握矣。”
古骜看了一眼怀歆,道:“书言:‘秦失其鹿,天下共逐’。如果天下局势真如怀兄所言,我也真如怀兄所言出兵南下,为了一家一姓争鼎,那我与以前那些把百姓看做豚鹿的诸侯,又有什么分别?”
怀歆神色微动,古骜从榻上站起,在帐中踱步:“江东大旱,百姓流离失所,这个时候,你不劝我如何安民,不劝我如何收拾人心,却与我说让我加入他们的混战?”
怀歆沉默了下来,古骜皱眉,变换了语气:“本王之所以有雄兵三十万,那是因为本王抗戎,人心所向,天下仁人志士从九州四海赶赴北疆。若本王此次率兵南下,以什么旗号?为那个被雍驰废掉的朝廷复辟招魂么?那个朝廷武不能靖边,文不能安民,如今流民四起,民心尽丧,饿殍遍野,又有谁是真心愿意为这样的朝廷舍身献命?到时候,在北地愿为抗戎马革裹尸的人,在诸侯混战中,难道也愿意为本王一家一姓之荣而牺牲么?你怎么不想一想?几年未见,你是怎么了?如今简直是不足与谋!”
说罢古骜负手便朝外面走去,典不识忙起身拦住了:“汉王……大哥……我妹夫,也是为你好啊,想让大哥你……你……”
古骜挑眉:“我怎么样?”
典不识咧嘴道:“……当……当皇帝。”
古骜冷哼了一声:“你脑子如今也不清不白。”一边说着,古骜一边疾步向帐外走去。
身后忽然传来低低的笑声,古骜回头,只见怀歆用袖子掩住了脸,正“嗬嗬”地笑着,这时两行清泪竟顺着怀歆的脸颊流了下来。
“……你笑什么?”
怀歆哽咽了片刻,这才抬袖擦干了泪水,跪在榻上,他向古骜行了一个礼:“臣失礼了。臣不该试探汉王。”说罢怀歆抬起脸,仰面道:“臣是笑自己这三年来,一直为汉王白操了心,忧虑汉王富贵乡中,失去了当年在云山求学时,那番匡合天下于正的气魄。如今看来,汉王并未忘记初心,是臣多虑了。”
古骜这才叹了口气,转过身来:“……你起来罢,说说你的想法。”
☆、第176章
怀歆仍跪在地上,平复了呼吸,他再次俯首:“还请汉王恕罪。”
“唉……”古骜叹了口气,走到怀歆身旁,撩袍坐下了:“你呀……我不会放在心上,尽管直言。”
怀歆低头道:“是。汉王今日一席话,臣心里就放心了,也明白了。”说着怀歆坐直起了身子,续道:“汉王担心的是,今日北军虽然骁勇善战,可却是因为抗戎人心凝聚;若是汉王流露出争鼎之意,那义军中的世家子会怎么想?他们还会为了汉王在诸侯之战中拼杀而死么?汉王此次若是率兵南下,旗号无外乎是诛窃国贼子,可是雍驰所窃之国,也没有什么值得留恋之处,那么汉王争鼎之意便昭然,若是那样,许多江衢河间来的世家子,恐怕会返乡支持江衢王了。”
古骜道:“你只说对了一半;还有另一半,你没有说。”
怀歆道:“还请汉王赐教?”
古骜看着怀歆的眼睛,半晌,这才道:“你该知道的……我当年起兵,是看不惯天道不公,这才投身戎马。今后天下若是要长治久安,有几个祸患不得不除。一是士庶不平,徒增动荡;二是黎民含苦,朝廷不济;三是私兵盘踞,无人可制;四是戎人外患,北方不宁。现下戎人之患始解,但是其他三患,在四海却有愈演愈烈之势啊。”
怀歆点了点头,古骜续道:“这次若是天下有变,如何将这个激荡之变,利用成为解决三患的契机,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汉军,能有解决这三患之势,那我相信,不仅天意会眷顾我们,就连义军中从四海来的将领,也都会众志成城。他们都是有心人,没有心,不会抛了温软之乡,来北地,跟着我一个寒门之人抗戎,你说是也不是?”
怀歆道:“汉王鸿鹄之志,如此一说,臣方才豁然开朗。既然如此,现在的形势,倒有几个现成的好机会,能为汉王解决当下之难。”
“愿闻其详。”
“如今江东大旱,流民无处安置,四郡推诿,不如汉王昭告天下,以渔阳之军粮开仓赈济。”
古骜道:“这么远的路途,流民要从江东来渔阳,怕是在路上就要押不过去了罢?”
怀歆道:“正是。所以如此这般一提,汉王既能在天下收获人心,又不用真正付出多少粮草。”
古骜摇了摇头:“这个方法不好,要做就要做到底,我回去和君樊商量一下,让他把那些各地商铺都动用起来,送流民一程,沿途提供米粥,一路至于渔阳。这样不仅做了实事,救了人,渔阳开仓济民的事,也更能广播天下。”
怀歆笑道:“汉王高论,如果这些流民来了渔阳,正好有大用处!”
古骜道:“……你是说……”
怀歆道:“不错,流民正好可用于戎地的移民戍边。已经看过了,戎地有几处肥沃的草场完全适合农垦。到时候依着河流湿地开农田,修据点,屯兵,十里一营,十年之后,就再也不怕戎人作乱了。不仅江东的流民可以比照如此处理,今后天下再有流民,都可以如此处理。”
古骜击掌道:“好!移民戍边,我还正想着,渔阳少地、无地之农,怕是才愿意移民,可是抗戎以后,各家分田,这样的人不多了。现今,若是能引江东流民来此,真是一举两得。既解决了流民之生计,又充实了戎地的汉人。”
怀歆微微一笑:“正是,如此一来,在天下大乱之前,汉王便已经站在了人心高地之上了。”
古骜前倾了身子:“然后呢?”
怀歆笑道:“适才是第一步,第二步,便是在北地、汉中、黔中、巴蜀,再次明确颁布汉王所主张,并深入推行。汉王所主张,便是人人要有地,不仅均田地,还要平世庶,广开科举,广开言路。据我所知,这几点,在渔阳做的最好,汉中次之,黔中又次之,巴蜀再次之。深入推行之事,还需要汉王下功夫啊。
不仅如此,汉王还要广告天下,引导时风:之所以流民遍地,就是因为流民没有地,流民没有地,是因为世庶分立;要让凋敝之四海变成王道乐土,就一定要行汉王在北地、在汉中所行的中庸之道——不偏倚世族、庶族任何一方,论功分爵。此事的宣传,也离不开虞太守在四海的人脉。如果这件事完成,那汉王就雄据了大势的高点。”
古骜点了点头,缓缓道:“如此一来,人心、大势之高点都占,还有第三项举措么?”
怀歆道:“有,第三,待诸侯混战之时,向天下提出倡议之书,呼吁中原停止交战,共同安置因战乱流离失所之人。并上书朝廷,请求雍驰之新朝亦颁布法令分田地,平世庶。到时候,雍驰必然大怒而北攻,廖家也必然声讨。如此一来,天时、地利、人和齐聚,汉王便可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攻之’为由,反击雍驰。到时候,天下汤汤,皆为汉王所动。汉王由此,便可率义军,倾泻天下!”
“好、好、好!”古骜长叹道:“不愧是怀兄,真是神机妙策。我还记得,你数年前,给我献的平北地之策,以对付义军之大患,女戎王、右贤王、上京、五王——可谓攻其可攻之处,守其必守之时。
对于上京五王,守字为要,竭力结好,并上表朝廷表忠,而对于戎地之患,攻字为要。之所以能北攻,乃是因为能南守。能守一日,就能攻一日。一旦南面失守,北面之攻,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虽攻之爪牙在北,但着力之重当在南。此阴阳之策,三年便不仅仅解决了百年的戎地之患,而且还引得上京自乱了阵脚。今日又有奇谋,有臣于此,夫复何求?”
怀歆道:“汉王过奖了。多亏汉王今日宏论,臣才得以狗尾续貂。”
古骜笑道:“你这些计策,果真妙哉。不说这个了,带我出去,我们一道看看西大营!”
典不识这才蹭地站了起来:“好,大哥,我带你去看!”
“走!”
☆、第177章
典不识领着古骜入了西大营的军营,众汉将都来参见,古骜一一见过。
只见戎地天苍野芒,倒将这些汉将熏染得满身野莽之气,煞是英气逼人。
天空中孤雁飞过,消失于原野尽头,更衬了天空廖阔。古骜骑在马上检阅而去,目光从众将身前依次扫过,忽见其中一人身形酷似典不识年少时,只是满脸的青须,瞧不清面目,古骜勒马笑问道:“这可是小男?”
那将领声音洪亮地应道:“末将典彪参见汉王!”
怀歆拍马小步上前,向古骜禀道:“这是臣给他改的名字。如今典彪也是千夫长了,从前乳名用在军中,总归是不合适。”
古骜点了点头:“典彪,好名字。彪,虎文也。书言,‘炳如彪如,尚文昭如。’果如其兄,有悍将之风。”
怀歆道:“典彪,你还不快把最近练的一套新战法,演给汉王看看?”
“是!”
只见典彪走出队列,翻身上马,朝校场中央驰去。怀歆对古骜道:“汉王,这战法是我尚在渔阳时,就一直想改进操练的,戎地这三年,终于得成,还请汉王过目。”说着怀歆退了一步,做了一个请的姿势,古骜点了点头,下了马,走上了校场旁边的高台。典不识、怀歆随之。
俯望而去,宽阔的场地中央,插着一杆径三尺的巨大原木。古骜眯起了眼睛,仔细地瞧了片刻,朝怀歆道:“我还记得,第一次去上郡时,你在家中接待我,我们一起研究骑兵战法,那时候,怀家校场中也有一根原木,被骑兵一劈两段。可当时那木桩较细,径不过寸,堪堪削砍,已是极限。今日我看这木桩如此巨硕,难道也能砍得断?”
怀歆微微一笑:“汉王且看。”
只见典彪抽出了弯刀,喝了一声,拍马一鞭向那原木冲去,眼见手起刀落——刷的一声,那木桩立即被砍成了光滑而平整的两节!
古骜一愣。他如何不知,骑兵对于步兵之强,在于人之勇武、马之彪悍、铸刀术之高超,三者合一。在这茫茫的原野上,一个重甲骑兵用速度带着巨大的身形与力量,对于步兵可以形成几近毁灭的打击。
原以为这已经是草原上能训练出的最强的兵力,可是没有想到,怀歆今日给他展示的,竟然能将已经无可抵挡的骑兵威力,从原本的基础之上,又提高了两倍!
——所以这段粗壮的原木才被如泥般削去。
古骜怔忡之下,终于叹道:“如此悍兵,究竟何以练成?”
怀歆道:“汉王,请看典彪马鞍下马脚踏处。”
古骜一怔,心道骑马脚便悬在空中,哪里有脚踏?一眼望去,只见典彪座下的马鞍上,竟然悬挂了一个踏脚的铁具。怀歆遥指:“汉王看到了罢?就是这一个小小的改动,可以让骑兵盔甲穿更重,所以奔跑起来,力量也越大。如此一来,虎贲、奋武,江衢——全都不会是汉军的对手。”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古骜慨然:“若有如此骑兵,何愁九州之城不破?何愁汉军不能倾泻四海?”
典不识笑道:“大哥,所以适才,我们才说,你若是想当皇帝,真是简单得很。”
古骜目光中难掩兴奋之色,对怀歆道:“让人把图纸送至渔阳,立即打造,配备三军。”
怀歆道:“是。早已备好,只等汉王一声令下。”
这日古骜看了西大营,又看了几处戎人军营,晚间便直接歇在军营之中了,虞家暗曲守卫在旁。夜里远远地响起了狼嚎之声,怀歆的帐中仍然灯火明亮,他正在地图边推演战法,这时只听窸窣声起,帘子一挑,原来是典不识钻了进来。
“哟,妹夫,还没歇息啊,怎么还在研究这个?”
怀歆看着地图,没有抬头,烛光的笼罩下,看不清他的神色:“多筹谋方能万无一失。”
典不识一屁股坐到了榻上,看着怀歆的侧影,从牛皮袋中倒出一口酒,仰头喝了,咂咂嘴:“这一年来,我瞧你一直在盘算这些。为什么今日大哥来的时候,你不直接告诉他呢?兜了那么大一个圈子,还把他给惹生气了。妹夫,我说你这是图什么呀?”
怀歆这才抬眼看了一眼典不识:“今日又喝酒了?”
典不识道:“就喝了一点儿。”
怀歆道:“叫你不要喝。现在粮食不多,酒也少,酒要留着办宴的时候,与众将一道喝,你自己一个人晚上就喝一袋,醉醺醺的,像什么样子?”
典不识摇晃着手里的酒袋,嘿嘿笑道:“我虽然是醉了,可我心里清楚得很。你自己明明想好的事,却不直接和大哥说,你怕你说的,不合他的心意,所以你才试探一句说一句,是不是?还是说,你怕自己显得太聪明了,大哥心里猜忌你?”
怀歆没有说话,典不识叹了口气,伸手脱了靴子,嗙的一声砸在地上:“……唉,你们这些人,我真不懂你们怎么想的!妹夫啊,你和汉王还是同窗呢,我跟汉王那是师徒;私下里,他对我都不摆架子,更何况是你?你怎么就这么小心翼翼呢?”
怀歆从地图上抬起头,看着典不识:“读过七史吗?”
“读过,怎么没读过?”
“那你该明白,如今我们二人身处北地,远离渔阳。将在外,又手握重兵,王会作何想?”
“你把大哥看成七史里那些王一样么?”典不识皱眉:“大哥怎么会一样呢?”
怀歆浅浅地笑了一下:“不一样么?你以后就知道了。”
☆、第178章 (捉虫)
典不识重重地叹了一口气,穿好靴子,站起身,走到怀歆的身前,伸手拍了拍怀歆的肩膀:“我不知道你们这些世家子,是不是把那些古人留下来的死文字,看得比大活人还重要。反正在我眼里,大哥他不一样。大哥心怀天下,能和那些富贵乡中出来的王侯公子们一样?”说罢典不识又仰头灌了一口酒,摇着头走了。
怀歆放下了笔,望着典不识的背影,直到典不识消失在门帘之外了,他才回过神来,继续低头研究战时地图。
门前再一次传来声响,怀歆道:“怎么又回来了?”
他抬起头,原来这一次进来的不是典不识,而是典彪。典彪如今正是介于少年与青年之中的年纪,壮悍的身形和脸上冒出的胡渣,掩盖了他最后一丝残余的稚嫩。一进门,便遮挡住了烛光,荫下好大一片黑影。
“原来是你,我当是你哥哥呢。”怀歆再一次低下头,关注于他手头的事。
典彪却把头盔取了下来,挂在了门边,走到怀歆身后,带着些讨好地笑道:“姐夫,刚才我带着几个人去打狼了,有些上好的狼皮呢。姐夫,我瞧你冬天护手也没个换的,不如我给你做一幅护手罢,好不好?”
“不用了。”
“姐夫……”典彪拖长了声音。
“……嗯?”
“我想和你说说话,你能别看地图了好么?”典彪问。
怀歆这才抬起脸,看着典彪:“……怎么还像个孩子似的。现在都做千夫长了,还毛毛躁躁的?”
“嘿嘿……”典彪一屁股往榻上一坐,“我不管,姐夫你说过我姐走了,你要好好照顾我的,你今日累不累?也坐过来嘛,休息一会儿!”
怀歆叹息一声,只好走到榻前,坐在典彪对面了,典彪道:“姐夫,害死姐姐的仇人已经被我们杀了一些,但那个勾结戎人的上京的摄政王,我们却一直没机会下手,汉王有没有跟你说,他什么时候带我们南下杀贼?”
怀歆给典彪倒了一杯羊奶,推到典彪面前,道:“南下的事,总有这么一天的,你放安心。你哥哥和我都不急,你急什么。”
典彪耸拉下了脑袋,挠了挠头:“这件事我可一直记在心里,有消息了,你得告诉我。”
怀歆点了点头,道:“把羊奶喝了,正是你长身体的时候。”
“喔。”典彪将面前的羊奶一饮而尽。
怀歆又问道:“……你今日,打了多少只狼?”
典彪见怀歆相问,脸上立即出现兴奋的神情,他抬手擦了擦嘴边残余的奶渍,笑道:“四十多只呢,狼王也落在我们手里了!”
“真的?”怀歆问道。
典彪笑道:“真的,而且狼王与众不同,脖子上这一圈长了白毛,特别显眼,好看极了。”
怀歆道:“这是个好兆头,既然如此,你为何不把狼王的皮毛献给汉王呢?”
典彪愣了一下:“……我……我想留给姐夫做护手的。”
怀歆道:“我也不缺这一个护手,你还是献给汉王罢。”
典彪忽然僵硬了脸色,“蹭”地站了起来,头也不回地掀帘快步走了出去。
怀歆摇了摇头,撑起身子,再一次走到地图边,继续看着地图。
过了一会儿,只听门外“嘭”的一声,重物落地,典彪背着狼王的尸体,扔在了怀歆的帐子门口。
怀歆走上前,喊道:“……典彪!”
典彪这才转过身来,双目喷火地看着怀歆。怀歆缓缓走了过去,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缓声问道:“……怎么啦?”
典彪别开了脸,一副气鼓鼓的模样,怀歆道:“你在生什么气啊?”
典彪一头钻进了怀歆的帐中,叉着腰,背对着怀歆,道:“若是姐姐给你说想为你做个护手,你也让她把毛皮献给汉王么?”
怀歆道:“怕是不会。”
典彪怒道:“……那为何对我就如此?”
怀歆没说话,自己走到榻上坐了,沉默了半晌,这才沉声道:“在我心中,没人能和你姐姐的地位相比。”
典彪低下了头:“……姐……姐夫,我错了。”
“知道错了,就把这头狼扛出去,献给汉王,跟汉王说,这是你打的。”
典彪站起身,一把就把那狼王的尸体扛在肩膀上了,转身,他向门口走去。挑起帘子的时候,典彪回头对怀歆说:“……姐夫,你别生我的气。”
怀歆摆了摆手:“……你快去罢。”
而正在这时,不远处脚步声起,门外响起古骜的声音:“这不是典彪么?这么晚了,这肩上背着的是什么?”
怀歆一怔,忙走到门口,道:“汉王来了?”
只见古骜身后跟着一个侍者,那侍者手中拎着一只烤鸡,和一壶酒,古骜笑道:“三年未见,一直不曾好好聊一聊,晚上有些睡不着,便过来了,看你睡了没有。怎么,有事要出去?”
怀歆道:“哪里,今夜呀,典彪出去打狼,可巧打了一匹狼王,适才正和我商量着,准备献给汉王呢。”
古骜笑道:“那可巧了,我看看?”
典彪一把将那狼从肩上放了下来,古骜招了招手,侍者上前,将灯笼递给古骜,古骜引着烛火看了一看,道:“这条狼身形不仅健硕非常,而且最独特的,是脖子上有这么一圈白毛,倒是好看。典彪好本事啊。”
怀歆招呼那侍者道:“叫人来,给汉王抬回去。”
古骜伸手止住了,对怀歆道:“这是戎地的狼,你看这皮毛,最保暖了。我要着有什么用,你们长年在戎地,不如你跟典彪,一人做个护手、披肩的,多好啊。”
典彪一愣,张口就道:“我也是这么说,可是姐夫说要献给汉王。”
怀歆瞪了典彪一眼,古骜哈哈笑了,对典彪道:“那行,我收下了,多谢你。不过我再将它赐给你,你想拿它做什么,就做什么,好不好?”
典彪大喜道:“多谢汉王。”
☆、第179章
此时的北地还风平浪静,可上京却早已是草木皆兵,暗潮汹涌。这日,雍驰令人抱着一个器物,叩开了封禁了许久的后宅院门。
院中一颗古木,旁边架着一个梯子,落叶萧索,一片残叶落在雍驰脚下,雍驰仰头而望,只见仇牧正坐在分叉的树干上,荡着脚。
他手里拿着半个脏兮兮的果子,口水糊了满脸。
仇牧一看见雍驰,就高兴地喊道:“小驰来了?”一边说着,仇牧一边把果子塞进衣服里,顺着树干滑了下来,裤脚前衣上,又多出了几道划口。脚落了地,他向雍驰跑来:“小驰,你从哪里来的?累不累?我让人给你倒水!”说着仇牧朝屋内喊道:“来人,倒水来!”
过了一会儿,一个中年的仆妇端出一套脏兮兮的杯具,推开了吱吱呀呀的木门,一看雍驰,她手中的杯子‘啪’的一声摔在了地上。那仆妇跪了下来:“不知摄政王驾到。”
雍驰摆了摆手:“还不快下去?”
“是。”那仆妇拾起碎片,忙匆匆离开了。虎贲守在门口,将大门掩上。
雍驰上下打量着仇牧,只见仇牧脸上脏兮兮的,倒将他清俊的面目遮蔽了起来,只露出一双眼,愣愣地盯着雍驰。
两人这么对视了一阵,仇牧小心翼翼地道:“小驰,你现在看起来好像有些不一样。”
雍驰挑眉:“有什么不一样?”
仇牧用伸出左手挠了挠头,将右边的袖子藏在了身后:“你脸上多了一道好长的疤。是不是坏人害你的?”
雍驰眼神微动:“你知道是坏人害我的?”
仇牧大力点头:“不是坏人害你,你又不可能是自己走路摔的。”
雍驰脸色一沉,仇牧忙摆手道:“我不是笑话你,你别误会。你走路,我没见你摔过。”说着仇牧把怀中的脏果子掏了出来,递给雍驰:“这个给你,你别不开心了。”
雍驰推开了仇牧递来的果子,这才从唇间漏出一声笑来:“我不开心?我开心得很。”说罢,雍驰指了指令人抱来的那只木盒子,对仇牧道:“去看看。”
仇牧眼睛一亮:“是小驰给我的礼物吗?”
雍驰的目光没有放过仇牧脸上一丝一毫的表情:“……你看了就知道了。”
仇牧开心地蹲下身,打开盒子,然后他“哇——”地叫出了声。原来这木盒之中,装的正是御史仇信的首级。雍驰的眼睛一眨也不眨地凝视着仇牧。只见仇牧仰起脸,拍手道:“怎么是二叔,二叔怎么进了盒子里了?”
雍驰道:“因为他谋反。”
“他做了坏事,所以小驰就把他放进盒子里。”仇牧心有戚戚焉地道:“小驰真厉害。”
雍驰上前一步,掰起仇牧的下巴,令他正对着自己,雍驰看进仇牧的眼:“……你不伤心?”
仇牧痴痴地道:“小驰你好漂亮,睫毛好长。”
“你真是疯了。”雍驰笑了起来,“既然如此,我告诉你一件事。”说着雍驰俯近仇牧的耳边,耳语般地低声道:“我要做皇帝了。”
仇牧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推开了一步,惊恐道:“我……我没疯,你才疯了呢。你不是皇帝……你是小驰啊。”仇牧颤抖着嘴唇,喃喃道:“你才疯了呢!你不要做皇帝,你是小驰。”
啪的一声,仇牧被扇了一个耳光,滚倒在了地上,仇牧忽然记起了什么似的,倏地抱紧了雍驰的腿:“……别打我,别打我,我怕疼……我怕疼……你上次打我,我现在睡觉还疼……”说着仇牧将那截断掌从袖中伸了出来,给雍驰看:“这里好疼。”
雍驰一脚揣在了仇牧胸口,转身便走。忽然身后被一股极大的力抱住了,什么湿润的东西卷上了颈项——是仇牧的舌头。仇牧使劲地吸允着雍驰的后颈,热气全喷在雍驰耳边:“小驰,别走,别丢下我……别做皇帝了好不好……”
雍驰一手抓住了仇牧的领口,就这么将他过肩摔到了地上。然后雍驰慢条斯理地从怀中抽出一条手帕,擦干了颈上的黏湿,这才一步跨过呻/吟着的仇牧,走了出去。
门嗙的一声关上了,落了锁。雍驰走远了,门后传来一阵一阵的砸门声:“小驰!小驰!”
雍驰快步离去,面前曲径通幽,几处转折回廊之后,雍府的花园美景展现在了面前,雍驰这才松了口气。他闭上了眼睛,闻着草叶的香味,心道:“若是我做了皇帝,就再也没有人能背后掣肘于我了,如今戎患已解,看我如何荡平天下。”
古骜和怀歆两人分榻而坐,古骜看了看房里的摆设,笑道:“这么晚了,我若是不来,还在推演兵法呀?”
怀歆低下了头,道:“天下未平,总是一桩心事。”
古骜叹道:“真是辛苦你了。”说着古骜亲自给怀歆满上酒:“你给我出的平天下的三策,的确是极好,多亏了你平日做的这些功夫,才能九州大势了然于心呐。”
“汉王过奖。”
“别拘束,来,吃片烧鸡。”说着古骜为怀歆布菜:“其实我今晚来,也是想向你请教一件事。诶,你坐下,咱们就还是像以前在书院那样便好了。”
“是。”
“先喝口酒,吃点东西。”
怀歆依言夹了一块烧鸡送进嘴里,两人对饮了酒,古骜道:“……对了,前阵子,我派人去了江衢,将云公子的墓地修缮了一下,也让人代我向老师拜了坟。可是做学生的,不能亲往祭奠,心中还是不免遗憾。”
怀歆道:“山云子先生是希望汉王能实现志向,若是弟子能在战场上不负他所教,老先生九泉之下,也必定欣慰。”
古骜苦笑:“话是这么说。”
“汉王今日此来,说是有事与我相商?”
“……是南征的事,你觉得,到时候拜谁为征南大将为好呢?”
两人聊到深夜,古骜便告辞而去了。几日在戎地四处看查,每日晚上,古骜就邀典不识与怀歆两人一道说话,这天三人正在笑谈的时候,一名虞家暗曲匆匆来报,古骜打开密信,是虞君樊亲笔。
“大哥,出了什么事?”典不识在旁问道。
古骜抬眼:“雍驰,称帝了。”
☆、第180章 (捉虫)
“父王!父王!”廖去疾匆匆走过庭院中小石子堆砌的幽径,绕过残荷片片的池塘,穿过一道回廊,来到了父亲小憩的亭台前,江衢王廖勇发须皆已灰白,面目之中早有老态,这时正由一个姿色貌美的小丫鬟为他捏着腿。
听见声音,廖勇微微睁开了眼,瞥了一眼廖去疾:“什么事啊,这么急急忙忙的?”
廖去疾赶到的时候,呼吸急促,却只看着他父亲,并未开口。江衢王廖勇摆了摆手,对众丫鬟与侍人道:“都下去罢。”
见仆役都走远了,廖去疾这才几步上了台阶,道:“父王,果然如您所料,摄政王雍驰,废帝自立了!”
廖勇一瞬间睁大了眼睛,从卧榻上猛地坐起了身子:“什么时候的事?”
“这是我才得的飞鸿密报。朝廷告天下的皇帝退位诏、禅让诏、还有登基之诏还在驿路上,估计尚要耽误三日才能到江衢。”
“好呀……雍驰这小子,年纪不大,野心却不小。这九州四海,能装得下他的心么?”廖勇眯着眼睛,站起身来,在小亭中不停地踱步:“……巨鹿、济北、汝阴、广平离上京比江衢近,这四王该是比我们江衢先得信。他们是怎么看,现在有消息吗?”
廖去疾上前一步,笑道:“我正要和父王说呢,四王都来信,说是唯江衢王马首是瞻。”
“好!好!好!”廖勇闻言,抚须长笑,“雍驰啊雍驰,这是自己挖了坟头,要埋他自己啊!”
廖去疾笑道:“正是,父王广积粮、高筑墙,如今江衢兵强马壮,粮草富集,各将军亦早已在山云书院习兵数年,早已整装待发,如今雍驰行桀虏之态,污国害民,江衢士子早已尽归心于父王,只等父王一声令下,便能举国上下,讨伐窃国之贼。”
“去,找人把郡丞叫来,共商大事!”
“是!”
廖家部曲中的传信之人赶到山云书院,寻找郡丞荀于生的时候,荀于生正巧在竹舍外,和简璞下棋。
如今的山云书院,早已不复昔日空竹悠远的意态,与当年笑看风云变幻、不为权势所累的风骨。
山云书院曾经是一个天下读书人都向往的圣地,可现在的它,已经变成了江衢王翅展之下的一只危卵。院首简璞竭尽全力,不过靠师兄荀于生从中周旋,在江衢地界求得些许自主之权,愿书院的精神传承于数位入门弟子之中,令书院藏书不至于被人劫掠殆尽。
“师弟,我看这天啊,是要变了。你究竟有什么打算,与我说一说,我也好为你筹谋啊?”荀于生的指节不断敲打着藤椅之背,微皱着眉头,说道。
看着面前的棋盘,简璞不慌不张地落子:“师兄,你照顾我良多,我不是不念你的好。可你也知道,我已不问世事很久了。今日你就算劝我出山,我也是不会走的。”
第39节
恋耽美
第39节
皇帝深吸了一口气,抬头对雍驰道:“爱卿,朕看……这件事还要好好彻查才是……不……不可冤枉了好人。爱卿你刚才说……说车骑将军、长水校尉、议郎诸人、还有御史仇信、太医太史……都……都接到了这诏书,他们……可都是国之重臣呐……朕看……他们也不太会伪造诏书,定……定是有人在挑拨离间,栽赃嫁祸……里面一定有误会……误会……”
雍驰一把抓起了小皇帝的后领,将他一把拖下了床。
“爱……爱卿……你……你要做什么?”
雍驰一把将他按到旁边一个案几之上,只听啪的一声,一只毛笔被拍在了他面前,很快,锦绢和大印都被拿了过来,雍驰指了指案几上准备好的空文书道:“既然皇上说,这衣带诏不是皇上所写,那皇上这就颁旨,捉拿车骑将军、长水校尉、议郎诸人、御史仇信、太医太史,以证清白,如何?”
“这……这……事情还未查清楚……爱卿……能……能不能缓一缓……明日,等……等天亮了……再议?”
雍驰冷笑了一声:“皇上写,臣也要抓他们,皇上不写,臣还是要抓他们。臣看,皇上既然还喊臣一声舅舅,不如这就依了臣的意思,颁旨罢。”
“朕……”
“写!”
写圣旨的时候,皇帝的眼泪一滴一滴地落了下来,落在了圣旨上,沾湿了字迹。他知道,这个圣旨一旦颁发出去,他就连最后的羽翼也要被雍驰减除了,之后,他只不过是一个待宰的猎物,被这个名为摄政王的臣子永远囚禁在名为皇帝的笼子里。
写着写着……他的笔停了下来,倏然,他抬起头,道:“朕既是皇帝,这件事朕想明天再议,行么?”
雍驰看着面前穿着皇袍的人,他摆了摆手,虎贲从门外拖进来一个女子,乌发披肩,正是刚才被抱出去的皇妃,她的脖子上架着一柄闪着寒光的利刃,雍驰道:“你不写,我就杀了她。”
皇帝咬了咬牙:“你……你欺人太甚。”
“拖出去,杀了。”雍驰命令道。
“皇上……皇上……”爱妃的呼唤与眼泪似一把利刃,刺入了少年皇帝的心里。
皇帝一把抓住了雍驰的前襟:“……放……放开她。朕写……朕……朕这就写……”
雍驰冷漠地看着面前乞求的人,他微一抬下巴,示意虎贲放开那妃子,对皇帝点了点头:“那你就写罢。”
诏书上的最后几个字,是小皇帝不停地颤抖着手臂艰难地写完的,字迹看上去有点模糊扭曲。最后大印压上去的那一刻,皇帝像瘫软了一般从案几上滑落坐在了地上。雍驰扫了一眼圣旨,立即将它折起放入了胸口衣襟中,然后大步流星地走出了皇帝的寝宫。
走到门口,却见太后已经带着她的太监宫女们来了,正被几个虎贲押住在门前,她一看见雍驰步出寝宫就喊道:“摄政王,你……你深夜进宫,是为何?”
雍驰笑了笑,指了指脸上的伤痕:“你儿子要杀我,可惜没杀成。也不想想他是怎么坐到这个位置上的,不自量力。”
说着雍驰翻身便上了乌骓,带着人一路驰出了皇宫:“走!捉拿反贼!”
“是!”
车骑将军、长水校尉、议郎诸人、御史仇信、太医太史深夜被擒,牵连九族的消息传到北地的时候,古骜正在与虞君樊、陈江等人商讨军务事宜。
古骜先看了密报,随后将密报递给了虞君樊,虞君樊叹息了一声:“……看来本朝这气数,是要尽了。”
说罢虞君樊将密报给陈江过目,陈江抬头道:“这皇帝也是忒没志气,这事就被雍驰这么压下来了?皇上登基这么久,一开始的时候还不至于沦落如此,怎么几年下来,竟被雍驰盘弄于掌中,如斯!”
虞君樊道:“一个富贵乡中长大的稚子罢了,好不容易熬了这么些年,又怎么及得上摄政王自小就有九州之志?他也是可怜……所以我才说,本朝这气数,怕是要尽了。”
“怎么,雍驰已有践位之想?”古骜问道,“可有依据?”
陈江道:“雍驰这些年数次率军北攻,都有朝廷之人龃龉在后,他才次次无功而返。他每回朝后,都会借战事清理异己,这么一来一去之间,倒早已是独断朝纲,朝中再也没有人能与他抗衡了,与他不睦的贵族子弟,不是来了北地抗戎,就是去了江衢避祸。如今出了衣带诏的事,他再次血洗朝廷,也是情理之中,似乎也未必有践位之意。”
虞君樊微微一笑:“郡丞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雍驰若没有践位之想,为何这次如此心狠手辣,不给皇上留一丝颜面余地?”
古骜靠在椅子内,闭上了眼睛:“再看看……再等一等。”
☆、第174章
陈江离去后,虞君樊起身走到古骜身侧坐下了,屏退了左右。轻轻地为古骜捏了捏肩,虞君樊道:“最近典不识回来要招待封赏,郡务的事情又多,天下也不安宁,这些日子可累了罢?”
古骜睁开了眼:“……也还好。”
虞君樊道:“我们虽料到必有这么一天,可真没想到来的这么快。如今雍驰下此重手,直接囚帝于深宫之中,看来是决心已定。上京的事,也要早作准备了。”
古骜点了点头:“我知道。”
虞君樊抬手,缓缓地梳理着古骜脑后的发:“你是不是还在担心戎地的事?”无限好文,尽在123言情
古骜道:“……南征之前,不见到怀歆,我心里还是有些不踏实。”
“他和典不识镇守戎地,一文一武,这些年也算相得益彰。你要见他也不难,不过要等典不识先回了戎地,再换怀歆前来,否则戎地那些宵小之辈,见两员大将都赴了渔阳,怕是要趁机作乱了。”
古骜道:“最近戎地动荡,女戎王新薨,小戎王新立,还有许多事等着他们处理。典不识离开戎地,尚有其他将领可为驱策,可若是怀歆离了戎地,这戎地那么多事务,谁是主心骨呢?怀歆不能来渔阳,不如我去北地见他,也看看他治戎之功究竟如何,也听一听,他对南下的意见。”
虞君樊道:“如今天之将变,汉王轻动,怕是不宜啊。”
古骜叹了口气,站起身来:“君樊,正是因为天之将变,我得去戎地一趟,整理好后方,才能在今后有朝一日,放手一搏。”
虞君樊低下了头:“那好罢,依你,不过我要多派些人护卫你,明日我就把驻守牧场的白羽军召回来。”
古骜拍了拍虞君樊的手背:“轻车简从罢,大张旗鼓的,反而引人注目,再说有典不识在,你还怕什么。”
虞君樊抬起脸:“一路行来,汉中、黔中、渔阳,我们好不容易走到今日,有城池有兵甲,万不能出纰漏。”
古骜道:“我此次去戎地,没有太多的时间。书言兵贵神速,现在四海激荡,事也贵神速。若你实在是担心,便多派些暗曲跟着我便是,又是调防、又是召白羽军,时候就耽误了。”
虞君樊道:“你这就要走?”
古骜道:“我与典不识一道去戎地,午后便动身。”
虞君樊道:“……那好罢。”
“我去十日,若有什么变故,我们书信联络。”
虞君樊道:“你小心些。”
古骜笑了笑:“嗯。”
古骜当日便与典不识一道踏上了归往戎地的旅途,虞君樊到城门相送。典不识与古骜同乘一车,向北面驶去。典不识笑道:“大哥,我上次与你日夜同乘,还是那时游历天下的时候,那会儿咱们刚来到这北地这地界呀,雪花就飘,还是虞太守在上京送了我们衣物皮草,为我们御寒,现在想起来,历历在目,就好像是昨日才发生的一样。”
古骜点点头,笑道:“我也记得,那时候,你说你要学大明天王,要为天下寒门申义,在北地,怀太守还教了你怀家的功夫。记得从那会起,你就看不上雍驰,酒席间你还骂了他。”
典不识嗤笑了一声:“我到现在也看不上他,他是什么东西?咱们在这儿抗戎,他别说不帮忙了,还尽可地操乱子。就他也配当摄政王?我妹妹的帐也算他一笔,我今后饶不了他。”
古骜道:“为小女报仇这件事,我也一直放在心里。”
典不识沉默了下来,过了一会儿才说:“大哥,咱们好久没有这么坐着一块聊天了,也没别人,就像以前一样,咱们聊点有意思的。”
古骜苦笑:“……那好罢,你知道么?廖清辉现在啊,可出息了,已升任义军左将军,帐下统帅三万轻骑兵,这些年来对戎作战,连战连捷。听说他在江衢、河间那些世家子中,声望不可谓不高。怎么样,你当初第一眼见他的时候,可想到了他今日?”
典不识嘿嘿一笑:“没想到!没想到!我第一眼在别馆看见他,他吓得往后直退,我心想这小子怎么如此胆小!没想道他今天还真是让人刮目相待!”
“战争历练人呐。”
“也是,陈家子那么些人,我以前也就觉得陈江还算条汉子,至少小时候看了我不跑,其他的都是些饭桶,没想到这次他们来给我送贺礼,竟然一个个都出落得又伶俐,又威风,人模狗样的。”
“你看你说的。你也是念过书的人,怎么说话如此粗俗?”
“嘿嘿!我是实话实说,真的,他们真是这样。”
两人说话间,第二天天刚破晓,就来到了戎都。这是古骜第一次望见戎都的模样,虽然人口繁蓄、马牛羊的数量,军队的人数和装备,早在无数份怀歆与典不识的上报中了然于胸,但古骜还是令人放缓了车驾,又让人备了马,与典不识两人一道向几处军营行去。
典不识道:“这边的西大营,是之前我带来的那三千汉军与戎人混编的,现在属于戎王的禁卫军,兵符我与怀歆一人一块。前阵子怀歆找人在营中给他们教汉话、学汉礼,现在戎地灵凋敝,渔阳却繁盛,让他们学汉话,能与汉人做生意,他们为今后家里的生计,都是非常乐意的。”
古骜勾唇:“也有不乐意的吧。据说有好几队人马不愿,口出不逊之言,不愿尊汉礼,后来经查,他们与暗杀女戎王和东西二王子的事有关,已经军法处置了,是也不是?”
“大哥你怎么知道?”典不识嘿嘿一笑,口中吐出一丝浊气:“我的地盘上,还有他们说不的份儿?我是小戎王的生父,我说的话,在戎地就是圣旨。”
古骜微一挑眉,又道:“怀歆今日在西大营?”
典不识道:“刚才来报的人说,他又在那里练兵了。大哥,我们骑快些,一会儿就到西大营了。”
古骜和典不识的身后跟着一队队的护卫,代表典不识名号的旗帜迎风招展着,路遇戎人,他们不知古骜是何人,都躬身向典不识以王礼致意,典不识微微颔首以还。
不久便来到了西大营,典不识刚到门前,还没下马,便洪声喊道:“妹夫,你看谁来了?”
☆、第175章
声音在旷野上悠悠传了开去,不一会儿,只见一个穿着戎衣的青年骑着马,身后扬起尘土,朝营门缓驰而来,来人正是怀歆。古骜望去,见他面目中少了些从前的俊秀羸弱,倒多了些草原风霜,皮肤也晒黑了许多,眼角甚至有了一丝丝细纹。
他一见古骜便翻身下马:“不知汉王来此,有失远迎。”
典不识笑道:“你怎么这地见外?”说完典不识又望向古骜:“大哥,你看看,我这妹夫就是这点嫌人,规矩太多。”
古骜也下了马,走到怀歆面前,扶起他道:“这么多礼节做什么,快起来。”怀歆这才抬起头,古骜微笑道:“三年不见了,身体可还好?”
怀歆擦了擦脸上的细汗:“身体还好,吃得香,睡得好。”
古骜道:“喔?这可是好事啊,总比你以前那样耽误自己身子要好多了。我这次看你,似乎精神也不错。”一边说着,两人一边牵着马往营中走去。
怀歆低下头,勾了勾唇角:“我也想通了,折腾自己身体,忧思于内,最后还误了报仇之志,岂不是得不偿失。我要活的久久的,看着那些有负于怀家的人,进了坟墓才好。”
“你身体好了,我就放心了。”古骜停住了脚步,叹息了一声:“我这一路上来,看见戎地这都城到处都是断壁残垣,凄凉之景满目……也就此处西大营,被你和典不识拾掇得还整洁有序。现在戎地情况,你怎么看?”
怀歆道:“正如我多次向汉王建言的,今日之戎地,五年之内已经没有打大仗的能力了,但是十年之后呢?二十年之后呢?要让他们十年之后仍然如今日一般,不对我中原觊觎,只在攻心。一是要迁重军在戎地屯边震慑,以断其念;二要在戎地促进汉文、汉礼的教化之功,以灭其志;三是要在戎地推举小戎王,尊燕王之威,以抚其心。”
说着怀歆顿了一顿:“还望汉王明鉴,我此次为燕王请王爵,并非是为了燕王,而是为了汉王。燕王汉王并立,有利于戎地人心归附,屯兵戍边。”
古骜一边走一边道:“这些道理,我都明白,封典不识燕王,亦是希望他以王爵镇恶。你一心为了靖边,我也明白。屯兵戍边的事,我已经交给虞太守协理了。”
“那就好,虞太守行事,我最放心不过。”怀歆跟上古骜的脚步,问道:“汉王此次来戎,可是有要事?”
古骜道:“是有要事。第一件要事,便是看看戎地的情况,这几日,你带我走一走。”
“是,这个不难。”
古骜道:“第二件事,是上京的事。”
怀歆细眉微动:“是雍驰要废帝自立了?”
古骜道:“有这个迹象。”
怀歆道:“汉王,那事到如今,你还在等什么呢?”
古骜看着怀歆:“你说说看。”
怀歆道:“汉王,这里风沙大,我们帐中小叙。”
古骜点了点头,跟着怀歆进了帷帐,典不识本来一直跟在古骜身后不远,见古骜进帐,也一撩帘子钻进了帐中。
三人分坐于矮榻,怀歆让人端上了羊奶,又令人守好了门口,这才对古骜开口道:“汉王,臣觉得,这时正是汉王逐鹿中原的好时机。”
古骜看着怀歆:“为何呢?”
怀歆道:“若是雍驰称帝,江衢廖家是一定会反的。廖家一反,五王俱动,天下大乱。汉王如今手握雄兵三十万,北地铁骑四海难有敌手,再加上虞太守之蜀军,汉中又有粮仓,天下几近在握矣。”
古骜看了一眼怀歆,道:“书言:‘秦失其鹿,天下共逐’。如果天下局势真如怀兄所言,我也真如怀兄所言出兵南下,为了一家一姓争鼎,那我与以前那些把百姓看做豚鹿的诸侯,又有什么分别?”
怀歆神色微动,古骜从榻上站起,在帐中踱步:“江东大旱,百姓流离失所,这个时候,你不劝我如何安民,不劝我如何收拾人心,却与我说让我加入他们的混战?”
怀歆沉默了下来,古骜皱眉,变换了语气:“本王之所以有雄兵三十万,那是因为本王抗戎,人心所向,天下仁人志士从九州四海赶赴北疆。若本王此次率兵南下,以什么旗号?为那个被雍驰废掉的朝廷复辟招魂么?那个朝廷武不能靖边,文不能安民,如今流民四起,民心尽丧,饿殍遍野,又有谁是真心愿意为这样的朝廷舍身献命?到时候,在北地愿为抗戎马革裹尸的人,在诸侯混战中,难道也愿意为本王一家一姓之荣而牺牲么?你怎么不想一想?几年未见,你是怎么了?如今简直是不足与谋!”
说罢古骜负手便朝外面走去,典不识忙起身拦住了:“汉王……大哥……我妹夫,也是为你好啊,想让大哥你……你……”
古骜挑眉:“我怎么样?”
典不识咧嘴道:“……当……当皇帝。”
古骜冷哼了一声:“你脑子如今也不清不白。”一边说着,古骜一边疾步向帐外走去。
身后忽然传来低低的笑声,古骜回头,只见怀歆用袖子掩住了脸,正“嗬嗬”地笑着,这时两行清泪竟顺着怀歆的脸颊流了下来。
“……你笑什么?”
怀歆哽咽了片刻,这才抬袖擦干了泪水,跪在榻上,他向古骜行了一个礼:“臣失礼了。臣不该试探汉王。”说罢怀歆抬起脸,仰面道:“臣是笑自己这三年来,一直为汉王白操了心,忧虑汉王富贵乡中,失去了当年在云山求学时,那番匡合天下于正的气魄。如今看来,汉王并未忘记初心,是臣多虑了。”
古骜这才叹了口气,转过身来:“……你起来罢,说说你的想法。”
☆、第176章
怀歆仍跪在地上,平复了呼吸,他再次俯首:“还请汉王恕罪。”
“唉……”古骜叹了口气,走到怀歆身旁,撩袍坐下了:“你呀……我不会放在心上,尽管直言。”
怀歆低头道:“是。汉王今日一席话,臣心里就放心了,也明白了。”说着怀歆坐直起了身子,续道:“汉王担心的是,今日北军虽然骁勇善战,可却是因为抗戎人心凝聚;若是汉王流露出争鼎之意,那义军中的世家子会怎么想?他们还会为了汉王在诸侯之战中拼杀而死么?汉王此次若是率兵南下,旗号无外乎是诛窃国贼子,可是雍驰所窃之国,也没有什么值得留恋之处,那么汉王争鼎之意便昭然,若是那样,许多江衢河间来的世家子,恐怕会返乡支持江衢王了。”
古骜道:“你只说对了一半;还有另一半,你没有说。”
怀歆道:“还请汉王赐教?”
古骜看着怀歆的眼睛,半晌,这才道:“你该知道的……我当年起兵,是看不惯天道不公,这才投身戎马。今后天下若是要长治久安,有几个祸患不得不除。一是士庶不平,徒增动荡;二是黎民含苦,朝廷不济;三是私兵盘踞,无人可制;四是戎人外患,北方不宁。现下戎人之患始解,但是其他三患,在四海却有愈演愈烈之势啊。”
怀歆点了点头,古骜续道:“这次若是天下有变,如何将这个激荡之变,利用成为解决三患的契机,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汉军,能有解决这三患之势,那我相信,不仅天意会眷顾我们,就连义军中从四海来的将领,也都会众志成城。他们都是有心人,没有心,不会抛了温软之乡,来北地,跟着我一个寒门之人抗戎,你说是也不是?”
怀歆道:“汉王鸿鹄之志,如此一说,臣方才豁然开朗。既然如此,现在的形势,倒有几个现成的好机会,能为汉王解决当下之难。”
“愿闻其详。”
“如今江东大旱,流民无处安置,四郡推诿,不如汉王昭告天下,以渔阳之军粮开仓赈济。”
古骜道:“这么远的路途,流民要从江东来渔阳,怕是在路上就要押不过去了罢?”
怀歆道:“正是。所以如此这般一提,汉王既能在天下收获人心,又不用真正付出多少粮草。”
古骜摇了摇头:“这个方法不好,要做就要做到底,我回去和君樊商量一下,让他把那些各地商铺都动用起来,送流民一程,沿途提供米粥,一路至于渔阳。这样不仅做了实事,救了人,渔阳开仓济民的事,也更能广播天下。”
怀歆笑道:“汉王高论,如果这些流民来了渔阳,正好有大用处!”
古骜道:“……你是说……”
怀歆道:“不错,流民正好可用于戎地的移民戍边。已经看过了,戎地有几处肥沃的草场完全适合农垦。到时候依着河流湿地开农田,修据点,屯兵,十里一营,十年之后,就再也不怕戎人作乱了。不仅江东的流民可以比照如此处理,今后天下再有流民,都可以如此处理。”
古骜击掌道:“好!移民戍边,我还正想着,渔阳少地、无地之农,怕是才愿意移民,可是抗戎以后,各家分田,这样的人不多了。现今,若是能引江东流民来此,真是一举两得。既解决了流民之生计,又充实了戎地的汉人。”
怀歆微微一笑:“正是,如此一来,在天下大乱之前,汉王便已经站在了人心高地之上了。”
古骜前倾了身子:“然后呢?”
怀歆笑道:“适才是第一步,第二步,便是在北地、汉中、黔中、巴蜀,再次明确颁布汉王所主张,并深入推行。汉王所主张,便是人人要有地,不仅均田地,还要平世庶,广开科举,广开言路。据我所知,这几点,在渔阳做的最好,汉中次之,黔中又次之,巴蜀再次之。深入推行之事,还需要汉王下功夫啊。
不仅如此,汉王还要广告天下,引导时风:之所以流民遍地,就是因为流民没有地,流民没有地,是因为世庶分立;要让凋敝之四海变成王道乐土,就一定要行汉王在北地、在汉中所行的中庸之道——不偏倚世族、庶族任何一方,论功分爵。此事的宣传,也离不开虞太守在四海的人脉。如果这件事完成,那汉王就雄据了大势的高点。”
古骜点了点头,缓缓道:“如此一来,人心、大势之高点都占,还有第三项举措么?”
怀歆道:“有,第三,待诸侯混战之时,向天下提出倡议之书,呼吁中原停止交战,共同安置因战乱流离失所之人。并上书朝廷,请求雍驰之新朝亦颁布法令分田地,平世庶。到时候,雍驰必然大怒而北攻,廖家也必然声讨。如此一来,天时、地利、人和齐聚,汉王便可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攻之’为由,反击雍驰。到时候,天下汤汤,皆为汉王所动。汉王由此,便可率义军,倾泻天下!”
“好、好、好!”古骜长叹道:“不愧是怀兄,真是神机妙策。我还记得,你数年前,给我献的平北地之策,以对付义军之大患,女戎王、右贤王、上京、五王——可谓攻其可攻之处,守其必守之时。
对于上京五王,守字为要,竭力结好,并上表朝廷表忠,而对于戎地之患,攻字为要。之所以能北攻,乃是因为能南守。能守一日,就能攻一日。一旦南面失守,北面之攻,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虽攻之爪牙在北,但着力之重当在南。此阴阳之策,三年便不仅仅解决了百年的戎地之患,而且还引得上京自乱了阵脚。今日又有奇谋,有臣于此,夫复何求?”
怀歆道:“汉王过奖了。多亏汉王今日宏论,臣才得以狗尾续貂。”
古骜笑道:“你这些计策,果真妙哉。不说这个了,带我出去,我们一道看看西大营!”
典不识这才蹭地站了起来:“好,大哥,我带你去看!”
“走!”
☆、第177章
典不识领着古骜入了西大营的军营,众汉将都来参见,古骜一一见过。
只见戎地天苍野芒,倒将这些汉将熏染得满身野莽之气,煞是英气逼人。
天空中孤雁飞过,消失于原野尽头,更衬了天空廖阔。古骜骑在马上检阅而去,目光从众将身前依次扫过,忽见其中一人身形酷似典不识年少时,只是满脸的青须,瞧不清面目,古骜勒马笑问道:“这可是小男?”
那将领声音洪亮地应道:“末将典彪参见汉王!”
怀歆拍马小步上前,向古骜禀道:“这是臣给他改的名字。如今典彪也是千夫长了,从前乳名用在军中,总归是不合适。”
古骜点了点头:“典彪,好名字。彪,虎文也。书言,‘炳如彪如,尚文昭如。’果如其兄,有悍将之风。”
怀歆道:“典彪,你还不快把最近练的一套新战法,演给汉王看看?”
“是!”
只见典彪走出队列,翻身上马,朝校场中央驰去。怀歆对古骜道:“汉王,这战法是我尚在渔阳时,就一直想改进操练的,戎地这三年,终于得成,还请汉王过目。”说着怀歆退了一步,做了一个请的姿势,古骜点了点头,下了马,走上了校场旁边的高台。典不识、怀歆随之。
俯望而去,宽阔的场地中央,插着一杆径三尺的巨大原木。古骜眯起了眼睛,仔细地瞧了片刻,朝怀歆道:“我还记得,第一次去上郡时,你在家中接待我,我们一起研究骑兵战法,那时候,怀家校场中也有一根原木,被骑兵一劈两段。可当时那木桩较细,径不过寸,堪堪削砍,已是极限。今日我看这木桩如此巨硕,难道也能砍得断?”
怀歆微微一笑:“汉王且看。”
只见典彪抽出了弯刀,喝了一声,拍马一鞭向那原木冲去,眼见手起刀落——刷的一声,那木桩立即被砍成了光滑而平整的两节!
古骜一愣。他如何不知,骑兵对于步兵之强,在于人之勇武、马之彪悍、铸刀术之高超,三者合一。在这茫茫的原野上,一个重甲骑兵用速度带着巨大的身形与力量,对于步兵可以形成几近毁灭的打击。
原以为这已经是草原上能训练出的最强的兵力,可是没有想到,怀歆今日给他展示的,竟然能将已经无可抵挡的骑兵威力,从原本的基础之上,又提高了两倍!
——所以这段粗壮的原木才被如泥般削去。
古骜怔忡之下,终于叹道:“如此悍兵,究竟何以练成?”
怀歆道:“汉王,请看典彪马鞍下马脚踏处。”
古骜一怔,心道骑马脚便悬在空中,哪里有脚踏?一眼望去,只见典彪座下的马鞍上,竟然悬挂了一个踏脚的铁具。怀歆遥指:“汉王看到了罢?就是这一个小小的改动,可以让骑兵盔甲穿更重,所以奔跑起来,力量也越大。如此一来,虎贲、奋武,江衢——全都不会是汉军的对手。”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古骜慨然:“若有如此骑兵,何愁九州之城不破?何愁汉军不能倾泻四海?”
典不识笑道:“大哥,所以适才,我们才说,你若是想当皇帝,真是简单得很。”
古骜目光中难掩兴奋之色,对怀歆道:“让人把图纸送至渔阳,立即打造,配备三军。”
怀歆道:“是。早已备好,只等汉王一声令下。”
这日古骜看了西大营,又看了几处戎人军营,晚间便直接歇在军营之中了,虞家暗曲守卫在旁。夜里远远地响起了狼嚎之声,怀歆的帐中仍然灯火明亮,他正在地图边推演战法,这时只听窸窣声起,帘子一挑,原来是典不识钻了进来。
“哟,妹夫,还没歇息啊,怎么还在研究这个?”
怀歆看着地图,没有抬头,烛光的笼罩下,看不清他的神色:“多筹谋方能万无一失。”
典不识一屁股坐到了榻上,看着怀歆的侧影,从牛皮袋中倒出一口酒,仰头喝了,咂咂嘴:“这一年来,我瞧你一直在盘算这些。为什么今日大哥来的时候,你不直接告诉他呢?兜了那么大一个圈子,还把他给惹生气了。妹夫,我说你这是图什么呀?”
怀歆这才抬眼看了一眼典不识:“今日又喝酒了?”
典不识道:“就喝了一点儿。”
怀歆道:“叫你不要喝。现在粮食不多,酒也少,酒要留着办宴的时候,与众将一道喝,你自己一个人晚上就喝一袋,醉醺醺的,像什么样子?”
典不识摇晃着手里的酒袋,嘿嘿笑道:“我虽然是醉了,可我心里清楚得很。你自己明明想好的事,却不直接和大哥说,你怕你说的,不合他的心意,所以你才试探一句说一句,是不是?还是说,你怕自己显得太聪明了,大哥心里猜忌你?”
怀歆没有说话,典不识叹了口气,伸手脱了靴子,嗙的一声砸在地上:“……唉,你们这些人,我真不懂你们怎么想的!妹夫啊,你和汉王还是同窗呢,我跟汉王那是师徒;私下里,他对我都不摆架子,更何况是你?你怎么就这么小心翼翼呢?”
怀歆从地图上抬起头,看着典不识:“读过七史吗?”
“读过,怎么没读过?”
“那你该明白,如今我们二人身处北地,远离渔阳。将在外,又手握重兵,王会作何想?”
“你把大哥看成七史里那些王一样么?”典不识皱眉:“大哥怎么会一样呢?”
怀歆浅浅地笑了一下:“不一样么?你以后就知道了。”
☆、第178章 (捉虫)
典不识重重地叹了一口气,穿好靴子,站起身,走到怀歆的身前,伸手拍了拍怀歆的肩膀:“我不知道你们这些世家子,是不是把那些古人留下来的死文字,看得比大活人还重要。反正在我眼里,大哥他不一样。大哥心怀天下,能和那些富贵乡中出来的王侯公子们一样?”说罢典不识又仰头灌了一口酒,摇着头走了。
怀歆放下了笔,望着典不识的背影,直到典不识消失在门帘之外了,他才回过神来,继续低头研究战时地图。
门前再一次传来声响,怀歆道:“怎么又回来了?”
他抬起头,原来这一次进来的不是典不识,而是典彪。典彪如今正是介于少年与青年之中的年纪,壮悍的身形和脸上冒出的胡渣,掩盖了他最后一丝残余的稚嫩。一进门,便遮挡住了烛光,荫下好大一片黑影。
“原来是你,我当是你哥哥呢。”怀歆再一次低下头,关注于他手头的事。
典彪却把头盔取了下来,挂在了门边,走到怀歆身后,带着些讨好地笑道:“姐夫,刚才我带着几个人去打狼了,有些上好的狼皮呢。姐夫,我瞧你冬天护手也没个换的,不如我给你做一幅护手罢,好不好?”
“不用了。”
“姐夫……”典彪拖长了声音。
“……嗯?”
“我想和你说说话,你能别看地图了好么?”典彪问。
怀歆这才抬起脸,看着典彪:“……怎么还像个孩子似的。现在都做千夫长了,还毛毛躁躁的?”
“嘿嘿……”典彪一屁股往榻上一坐,“我不管,姐夫你说过我姐走了,你要好好照顾我的,你今日累不累?也坐过来嘛,休息一会儿!”
怀歆叹息一声,只好走到榻前,坐在典彪对面了,典彪道:“姐夫,害死姐姐的仇人已经被我们杀了一些,但那个勾结戎人的上京的摄政王,我们却一直没机会下手,汉王有没有跟你说,他什么时候带我们南下杀贼?”
怀歆给典彪倒了一杯羊奶,推到典彪面前,道:“南下的事,总有这么一天的,你放安心。你哥哥和我都不急,你急什么。”
典彪耸拉下了脑袋,挠了挠头:“这件事我可一直记在心里,有消息了,你得告诉我。”
怀歆点了点头,道:“把羊奶喝了,正是你长身体的时候。”
“喔。”典彪将面前的羊奶一饮而尽。
怀歆又问道:“……你今日,打了多少只狼?”
典彪见怀歆相问,脸上立即出现兴奋的神情,他抬手擦了擦嘴边残余的奶渍,笑道:“四十多只呢,狼王也落在我们手里了!”
“真的?”怀歆问道。
典彪笑道:“真的,而且狼王与众不同,脖子上这一圈长了白毛,特别显眼,好看极了。”
怀歆道:“这是个好兆头,既然如此,你为何不把狼王的皮毛献给汉王呢?”
典彪愣了一下:“……我……我想留给姐夫做护手的。”
怀歆道:“我也不缺这一个护手,你还是献给汉王罢。”
典彪忽然僵硬了脸色,“蹭”地站了起来,头也不回地掀帘快步走了出去。
怀歆摇了摇头,撑起身子,再一次走到地图边,继续看着地图。
过了一会儿,只听门外“嘭”的一声,重物落地,典彪背着狼王的尸体,扔在了怀歆的帐子门口。
怀歆走上前,喊道:“……典彪!”
典彪这才转过身来,双目喷火地看着怀歆。怀歆缓缓走了过去,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缓声问道:“……怎么啦?”
典彪别开了脸,一副气鼓鼓的模样,怀歆道:“你在生什么气啊?”
典彪一头钻进了怀歆的帐中,叉着腰,背对着怀歆,道:“若是姐姐给你说想为你做个护手,你也让她把毛皮献给汉王么?”
怀歆道:“怕是不会。”
典彪怒道:“……那为何对我就如此?”
怀歆没说话,自己走到榻上坐了,沉默了半晌,这才沉声道:“在我心中,没人能和你姐姐的地位相比。”
典彪低下了头:“……姐……姐夫,我错了。”
“知道错了,就把这头狼扛出去,献给汉王,跟汉王说,这是你打的。”
典彪站起身,一把就把那狼王的尸体扛在肩膀上了,转身,他向门口走去。挑起帘子的时候,典彪回头对怀歆说:“……姐夫,你别生我的气。”
怀歆摆了摆手:“……你快去罢。”
而正在这时,不远处脚步声起,门外响起古骜的声音:“这不是典彪么?这么晚了,这肩上背着的是什么?”
怀歆一怔,忙走到门口,道:“汉王来了?”
只见古骜身后跟着一个侍者,那侍者手中拎着一只烤鸡,和一壶酒,古骜笑道:“三年未见,一直不曾好好聊一聊,晚上有些睡不着,便过来了,看你睡了没有。怎么,有事要出去?”
怀歆道:“哪里,今夜呀,典彪出去打狼,可巧打了一匹狼王,适才正和我商量着,准备献给汉王呢。”
古骜笑道:“那可巧了,我看看?”
典彪一把将那狼从肩上放了下来,古骜招了招手,侍者上前,将灯笼递给古骜,古骜引着烛火看了一看,道:“这条狼身形不仅健硕非常,而且最独特的,是脖子上有这么一圈白毛,倒是好看。典彪好本事啊。”
怀歆招呼那侍者道:“叫人来,给汉王抬回去。”
古骜伸手止住了,对怀歆道:“这是戎地的狼,你看这皮毛,最保暖了。我要着有什么用,你们长年在戎地,不如你跟典彪,一人做个护手、披肩的,多好啊。”
典彪一愣,张口就道:“我也是这么说,可是姐夫说要献给汉王。”
怀歆瞪了典彪一眼,古骜哈哈笑了,对典彪道:“那行,我收下了,多谢你。不过我再将它赐给你,你想拿它做什么,就做什么,好不好?”
典彪大喜道:“多谢汉王。”
☆、第179章
此时的北地还风平浪静,可上京却早已是草木皆兵,暗潮汹涌。这日,雍驰令人抱着一个器物,叩开了封禁了许久的后宅院门。
院中一颗古木,旁边架着一个梯子,落叶萧索,一片残叶落在雍驰脚下,雍驰仰头而望,只见仇牧正坐在分叉的树干上,荡着脚。
他手里拿着半个脏兮兮的果子,口水糊了满脸。
仇牧一看见雍驰,就高兴地喊道:“小驰来了?”一边说着,仇牧一边把果子塞进衣服里,顺着树干滑了下来,裤脚前衣上,又多出了几道划口。脚落了地,他向雍驰跑来:“小驰,你从哪里来的?累不累?我让人给你倒水!”说着仇牧朝屋内喊道:“来人,倒水来!”
过了一会儿,一个中年的仆妇端出一套脏兮兮的杯具,推开了吱吱呀呀的木门,一看雍驰,她手中的杯子‘啪’的一声摔在了地上。那仆妇跪了下来:“不知摄政王驾到。”
雍驰摆了摆手:“还不快下去?”
“是。”那仆妇拾起碎片,忙匆匆离开了。虎贲守在门口,将大门掩上。
雍驰上下打量着仇牧,只见仇牧脸上脏兮兮的,倒将他清俊的面目遮蔽了起来,只露出一双眼,愣愣地盯着雍驰。
两人这么对视了一阵,仇牧小心翼翼地道:“小驰,你现在看起来好像有些不一样。”
雍驰挑眉:“有什么不一样?”
仇牧用伸出左手挠了挠头,将右边的袖子藏在了身后:“你脸上多了一道好长的疤。是不是坏人害你的?”
雍驰眼神微动:“你知道是坏人害我的?”
仇牧大力点头:“不是坏人害你,你又不可能是自己走路摔的。”
雍驰脸色一沉,仇牧忙摆手道:“我不是笑话你,你别误会。你走路,我没见你摔过。”说着仇牧把怀中的脏果子掏了出来,递给雍驰:“这个给你,你别不开心了。”
雍驰推开了仇牧递来的果子,这才从唇间漏出一声笑来:“我不开心?我开心得很。”说罢,雍驰指了指令人抱来的那只木盒子,对仇牧道:“去看看。”
仇牧眼睛一亮:“是小驰给我的礼物吗?”
雍驰的目光没有放过仇牧脸上一丝一毫的表情:“……你看了就知道了。”
仇牧开心地蹲下身,打开盒子,然后他“哇——”地叫出了声。原来这木盒之中,装的正是御史仇信的首级。雍驰的眼睛一眨也不眨地凝视着仇牧。只见仇牧仰起脸,拍手道:“怎么是二叔,二叔怎么进了盒子里了?”
雍驰道:“因为他谋反。”
“他做了坏事,所以小驰就把他放进盒子里。”仇牧心有戚戚焉地道:“小驰真厉害。”
雍驰上前一步,掰起仇牧的下巴,令他正对着自己,雍驰看进仇牧的眼:“……你不伤心?”
仇牧痴痴地道:“小驰你好漂亮,睫毛好长。”
“你真是疯了。”雍驰笑了起来,“既然如此,我告诉你一件事。”说着雍驰俯近仇牧的耳边,耳语般地低声道:“我要做皇帝了。”
仇牧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推开了一步,惊恐道:“我……我没疯,你才疯了呢。你不是皇帝……你是小驰啊。”仇牧颤抖着嘴唇,喃喃道:“你才疯了呢!你不要做皇帝,你是小驰。”
啪的一声,仇牧被扇了一个耳光,滚倒在了地上,仇牧忽然记起了什么似的,倏地抱紧了雍驰的腿:“……别打我,别打我,我怕疼……我怕疼……你上次打我,我现在睡觉还疼……”说着仇牧将那截断掌从袖中伸了出来,给雍驰看:“这里好疼。”
雍驰一脚揣在了仇牧胸口,转身便走。忽然身后被一股极大的力抱住了,什么湿润的东西卷上了颈项——是仇牧的舌头。仇牧使劲地吸允着雍驰的后颈,热气全喷在雍驰耳边:“小驰,别走,别丢下我……别做皇帝了好不好……”
雍驰一手抓住了仇牧的领口,就这么将他过肩摔到了地上。然后雍驰慢条斯理地从怀中抽出一条手帕,擦干了颈上的黏湿,这才一步跨过呻/吟着的仇牧,走了出去。
门嗙的一声关上了,落了锁。雍驰走远了,门后传来一阵一阵的砸门声:“小驰!小驰!”
雍驰快步离去,面前曲径通幽,几处转折回廊之后,雍府的花园美景展现在了面前,雍驰这才松了口气。他闭上了眼睛,闻着草叶的香味,心道:“若是我做了皇帝,就再也没有人能背后掣肘于我了,如今戎患已解,看我如何荡平天下。”
古骜和怀歆两人分榻而坐,古骜看了看房里的摆设,笑道:“这么晚了,我若是不来,还在推演兵法呀?”
怀歆低下了头,道:“天下未平,总是一桩心事。”
古骜叹道:“真是辛苦你了。”说着古骜亲自给怀歆满上酒:“你给我出的平天下的三策,的确是极好,多亏了你平日做的这些功夫,才能九州大势了然于心呐。”
“汉王过奖。”
“别拘束,来,吃片烧鸡。”说着古骜为怀歆布菜:“其实我今晚来,也是想向你请教一件事。诶,你坐下,咱们就还是像以前在书院那样便好了。”
“是。”
“先喝口酒,吃点东西。”
怀歆依言夹了一块烧鸡送进嘴里,两人对饮了酒,古骜道:“……对了,前阵子,我派人去了江衢,将云公子的墓地修缮了一下,也让人代我向老师拜了坟。可是做学生的,不能亲往祭奠,心中还是不免遗憾。”
怀歆道:“山云子先生是希望汉王能实现志向,若是弟子能在战场上不负他所教,老先生九泉之下,也必定欣慰。”
古骜苦笑:“话是这么说。”
“汉王今日此来,说是有事与我相商?”
“……是南征的事,你觉得,到时候拜谁为征南大将为好呢?”
两人聊到深夜,古骜便告辞而去了。几日在戎地四处看查,每日晚上,古骜就邀典不识与怀歆两人一道说话,这天三人正在笑谈的时候,一名虞家暗曲匆匆来报,古骜打开密信,是虞君樊亲笔。
“大哥,出了什么事?”典不识在旁问道。
古骜抬眼:“雍驰,称帝了。”
☆、第180章 (捉虫)
“父王!父王!”廖去疾匆匆走过庭院中小石子堆砌的幽径,绕过残荷片片的池塘,穿过一道回廊,来到了父亲小憩的亭台前,江衢王廖勇发须皆已灰白,面目之中早有老态,这时正由一个姿色貌美的小丫鬟为他捏着腿。
听见声音,廖勇微微睁开了眼,瞥了一眼廖去疾:“什么事啊,这么急急忙忙的?”
廖去疾赶到的时候,呼吸急促,却只看着他父亲,并未开口。江衢王廖勇摆了摆手,对众丫鬟与侍人道:“都下去罢。”
见仆役都走远了,廖去疾这才几步上了台阶,道:“父王,果然如您所料,摄政王雍驰,废帝自立了!”
廖勇一瞬间睁大了眼睛,从卧榻上猛地坐起了身子:“什么时候的事?”
“这是我才得的飞鸿密报。朝廷告天下的皇帝退位诏、禅让诏、还有登基之诏还在驿路上,估计尚要耽误三日才能到江衢。”
“好呀……雍驰这小子,年纪不大,野心却不小。这九州四海,能装得下他的心么?”廖勇眯着眼睛,站起身来,在小亭中不停地踱步:“……巨鹿、济北、汝阴、广平离上京比江衢近,这四王该是比我们江衢先得信。他们是怎么看,现在有消息吗?”
廖去疾上前一步,笑道:“我正要和父王说呢,四王都来信,说是唯江衢王马首是瞻。”
“好!好!好!”廖勇闻言,抚须长笑,“雍驰啊雍驰,这是自己挖了坟头,要埋他自己啊!”
廖去疾笑道:“正是,父王广积粮、高筑墙,如今江衢兵强马壮,粮草富集,各将军亦早已在山云书院习兵数年,早已整装待发,如今雍驰行桀虏之态,污国害民,江衢士子早已尽归心于父王,只等父王一声令下,便能举国上下,讨伐窃国之贼。”
“去,找人把郡丞叫来,共商大事!”
“是!”
廖家部曲中的传信之人赶到山云书院,寻找郡丞荀于生的时候,荀于生正巧在竹舍外,和简璞下棋。
如今的山云书院,早已不复昔日空竹悠远的意态,与当年笑看风云变幻、不为权势所累的风骨。
山云书院曾经是一个天下读书人都向往的圣地,可现在的它,已经变成了江衢王翅展之下的一只危卵。院首简璞竭尽全力,不过靠师兄荀于生从中周旋,在江衢地界求得些许自主之权,愿书院的精神传承于数位入门弟子之中,令书院藏书不至于被人劫掠殆尽。
“师弟,我看这天啊,是要变了。你究竟有什么打算,与我说一说,我也好为你筹谋啊?”荀于生的指节不断敲打着藤椅之背,微皱着眉头,说道。
看着面前的棋盘,简璞不慌不张地落子:“师兄,你照顾我良多,我不是不念你的好。可你也知道,我已不问世事很久了。今日你就算劝我出山,我也是不会走的。”
第39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