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满宫堂 作者:木兰竹

    第18节

    而太子的出现,则打破了凌蔚和外界的隔阂。

    凌蔚十二岁的时候,太子才六岁,整一个精力旺盛的小魔王,和锦阙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凌蔚一进宫,就被疯跑的太子撞到,然后太子觉得,这人很合眼缘,就扒拉着凌蔚不动了。

    太子是凌蔚在这个世界,第一次亲密接触到的人。

    当抱着这个小孩子,感觉这个小孩子对自己的亲近的时候,凌蔚不知道怎么的,就突然想通了。

    到了这个世界就好好过吧,浑浑噩噩的也不是办法。

    凌蔚哄着孩子,如是想到。

    有时候也觉得这转变很奇怪的,但就是这么突然一下,一个非要闹着凌蔚抱的小孩子,就把他和这个世界的隔膜给折腾没了。

    后来凌蔚因无意间救下了呛奶的双胞胎——当时下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孩子呛奶,凌蔚有过一定的医学知识看了出来,连忙把孩子抱起来抖动,让孩子把奶吐出来。当御医来的时候,两孩子已经开始缓过起来,但脸色因为憋气憋久了,都不怎么好看。御医当时说,若两小孩再窒息一段时间,就算救得回来,估计身体也会出问题。

    且不管御医是不是有夸大说辞的迹象,也不说那些宫人们的疏忽最后给他们自己造成了多大的灾难。凌蔚因为这件事彻底在帝后心中留下了印象,并被真正当做子侄看待。而太子也可以和他更亲近了。

    在两双胞胎长大前,别看凌蔚才十二岁,但抱起六岁的太子可以走的非快。他的怀里和背上,也是太子专用位置。

    帝后常常笑话,凌蔚简直不像个十二岁的小少年,倒像是溺爱孩子的成年人。

    凌蔚有时候也觉得,这太子就是个被宠大的孩子,没城府没心机偶尔有点熊,天真烂漫傻白甜。但就是这种孩子,才会让凌蔚在最开始放下心防,开始接纳这个世界。

    孩子是小恶魔,也是小天使。

    所以凌蔚对太子的感情,可想而知。那真的是当自家儿子看待。即使理智上告诉自己,太子长大了,以后牵扯的越来越多,他不适合再和太子走的过近。

    但理智是一回事,行为会不会跟着理智走又是一回事。

    看着太子对他一如既往的亲近,人也越来越懂事越来越聪慧,凌蔚心中的自豪是与日增长,哪还提什么疏远。

    这不,太子一诉苦,凌蔚就琢磨着,能不能在力所能及,又不威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来帮帮忙。

    ……黎膺这段时间一直在兵营,对凌蔚的事不是很了解。

    在凌蔚解释了他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之后,他首先对凌蔚“威胁”当地豪强的行为表示认可,然后就开始思考凌蔚帮太子小忙的行为。

    凌蔚这忙,帮的很委婉。至少从目前来看,是看不出和太子有什么关系的。

    前面说了,这劝谏最厉害言辞最激烈的国子监司业郑博,正好是凌蔚老师赵昭的副手。凌蔚作为赵昭的关门弟子,自然和郑博也有往来。

    凌蔚曾经向郑博讨教过学问,也被郑博赞扬过。总的说来,郑博跟凌蔚的关系还不错,特使凌蔚分家出来后,第一波向凌蔚送贺礼的人家之一。

    因此凌蔚以不愿意耽误学业为由,继续往京中送书信,讨论学问、见闻、疑惑,都是不会让人怀疑什么的。

    凌蔚除了向郑博写信,他老师赵昭,以及其他几位有学之士,他都有写信。

    当然,因为黎隶选的东宫辅臣都是顶尖的大学问家,自然这些人都囊括在内。

    凌蔚现在写的问题,是史书上的一些见闻,再结合社会上见到的一些事,装作自己涉世未深,来向那些大学问人讨教。

    凌蔚写了历史上关于劝谏的一些例子,比如《韩非子·喻老》里关于“一飞冲天”的故事等,史书上很著名的机智劝诫的例子,然后又结合了史书上一些很著名的“死谏”的例子,提出疑问。历史中,死谏并怒骂的没有一个成功,机智劝说的基本上都成功。面对的君主当时可能都是昏君暴君,但结果完全不同。这是君王的问题还是劝诫方法的问题?

    凌蔚还问,换位思考,若是他被一个人天天责骂,即使知道自己有错,也会产生逆反心理;但若有人好言相劝,即使他觉得自己没错,也会考虑一下是否有不妥。君王也是人,人无完人,不然连曾子都要“三省吾身”,何况普通人?既然圣人都不完美,怎么能要求君王是完美的?但是历史上一直以死谏未荣,即使死谏从未产生过任何利国利民的效应(至少史书上没有),除了彰显出自己的清高和气结,对国对民的用处也不大。虽然说彰显了正气,但是国家少了一个有才有德的人,本来就是损失。何况极端的行为可能激化和君王之间的矛盾,让君王更加变本加厉,是不是本末倒置?

    那么名声和结果,到底哪个更重要?

    凌蔚一封信一封信,一个典故一个典故的问。每一个讨教的人问的问题都不一样,但又殊途同归。看着就像是一个一腔热血一腔正气的少年,初次步入官场,然后发现官场和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样的新手官员一样,对未来充满着迷茫,开始质疑自己曾经学过的东西。

    而凌蔚这种迷茫之后,就从史料和社会交往中,寻求答案的做法,也会让大部分人对他产生好感,觉得凌蔚是一个会思考的聪明人。

    而在场的人多是官场老油子老狐狸,对官场哲学也有自己的一分见解。而凌蔚,只要长了眼睛都知道,他是皇帝宠爱的新贵,给个人情反而是自己受益更多。所以这些人也不会吝惜指点凌蔚。

    虽然从京城到这里,花了凌蔚近一个月的时间,但若是驿站,也就半月时间。一个月就能一个来回。

    凌蔚来到这里已两月,这书信已经轮换了两拨,目前为止,还没有人看出凌蔚不良的居心。

    而不出凌蔚所料,这些人就算是文人,能身居高位,也都是很注意说话的技巧的。教导凌蔚,也是劝说他,那怒骂和死谏什么的,那是面对已经用各种巧劝劝说不动,明摆着已经没用的君王,才用的最后的笨办法。人若是能活着,谁不想或者。一心求死,那就是死心的表现。

    所以凌蔚别看了几本歌颂文人忠骨的诗文,就想着要向那种方向学习,跑到皇帝面前什么怒骂指责之类。人无完人,皇帝也不可能不犯错,就跟凌蔚自己也不可能不犯错一样。真觉得不对,好好说就成,当今皇上是明君,会接纳意见的。

    特别是赵昭,都直接写信来骂凌蔚了,那话里意思特别明显,说凌蔚别向朝里那几个搅屎棍学习,天天想着死谏死谏,屁大点事就嚷着要长跪不起要撞柱子,说是为国为民还不如说是给自己刷名声攒名气,你老师我特别看不起那种其实一丁点用都没有的人,你要是想向那些人学,我就把你逐出师门。

    凌蔚看着是满头冷汗。老师也想的太多了吧……他是这种沽名钓誉的人吗?好吧,他确实沽名钓誉,但是也不会用这种笨办法啊。

    “鹰飞,你说明明他们写信教导我,都头头是道,怎么面对太子,就那么……苛刻?”凌蔚不解。

    他其实除了学问之外,和这些人的交流肯定不多,所以他还以为这些人在官场上就是这副摸样呢,心中还想着皇帝陛下这剂药下的挺猛,是不是又揠苗助长了。

    结果这不是挺正常吗?

    黎膺不由失笑:“若真是遇到芝麻大小的事就嚷着死谏的这种人,如何能得到皇兄重用,并被皇兄任命为东宫辅臣?诸位大人平时还是很懂得如何说话的。不然你看看,他们教导的学生如何?”

    凌蔚想想也是。那郑司业的学生,可都对郑司业亲近的很,即使学生有过错,郑司业也是以温言细语的劝说为主。郑司业曾经说过,责骂什么的,并不能让一个人变成好人。教育,就是言传身教,让不好的人自己感觉到惭愧。

    有这种思想的老师,其实已经是一个好老师了。所以皇帝陛下被前太傅坑了之后,好好扒拉了一下京城中著名的大学问家和他们的教学方法,以及弟子情况,才选出这么个班底给太子用。

    说起来,也是颇为辛苦了。

    但谁知道,对别人算个好老师,对太子就完全变了个人似的。

    “那接下来,就要问人为何在面对不同的人的时候,会有不同的应对方式。而明知道不对,还要坚持下去。”凌蔚叹气,“我是越发搞不懂了。”

    黎膺道:“有何不解?不过是因为太子是国之储君,寄托的希望太大,乱了方寸而已。而且太子年纪不大,在他们看来,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想法,他们也不会考虑太子的心情。”

    “明白了。”凌蔚这下子搞懂了,这就是现代社会一些家长老师的通病嘛。即,孩子什么都不懂,所以孩子不会难过不会抑郁不会有自主思想,如果孩子觉得心里难受那一定是无病呻吟。

    “小孩子有什么心情”。许多大人常挂在口中的话。

    太子的地位让这些人寄予很大的希望,不只是对未来国家的希望,也是因自己能辅佐出一代明君的野心。

    有野心,思想就会被蒙蔽。

    而太子偏偏年纪不大,威信不够,不足以让那些人考虑太子的意见和心情。又有皇上亲自下令让他们劝诫太子这“尚方宝剑”在,他们的行为自然就有些过分了。

    没有畏惧之心,就不会有谨慎的思维。

    “好了,别想了。”黎膺把凌蔚拉起来抱在怀里,“你能不能别天天想着别人的儿子?”

    “那也是你侄子。”

    “就算是我儿子,也不准你想。”

    “只是个孩子……”

    “小孩子最讨厌。”

    “鹰飞你这是吃醋吗……”

    回答凌蔚的是,扑倒,吃干抹净!

    就吃醋怎么着?

    ……太子很快也知道了凌蔚的“多管闲事”。在观看了凌蔚的来信和众位大臣的回信之后,太子陷入沉思中。

    原来那些辅臣并不是那么讨厌。

    原来那些辅臣在面对其他人的时候也并不是那么可恶。

    只是因为他是太子而已。

    这么想,太子心气就顺了不少。

    凌蔚趁着太子心气顺,就更加使唤他,基本上把和豪强打交道的事都交给了太子。

    “以后长庚要面对比这些人势力更强,性格也更狡猾的人。就当拿这些人先练手吧。”凌蔚觉得,这些人应该感到荣幸才是,“你可是太子啊,管的可是整个晏朝最聪明的一批人。”

    太子嘟囔:“我才十岁。”

    “古代人十岁出将入相的还少吗?”凌蔚指旁边,“鹰飞十一二岁就带兵打仗了,十四岁就封大将军了。”

    太子看了看“传说中的”王叔那张冷脸,老气横秋的叹了口气,继续做苦力去了。

    “其实我也没想到长庚真能玩转。”凌蔚摸着下巴,“真是虎父无犬子啊。鹰飞,你说我写信给陛下,陛下会不会很高兴。”

    “当然。”黎膺被凌蔚一顿夸,正高兴着,连凌蔚说太子好时语气中的骄傲也没感觉到不舒服,“也是瑾堂教的好。”

    “那是。”凌蔚更加得意。

    ……经过连续几个月的折腾,那些本来底气就不足的豪强们内部的联盟终于开始瓦解了,已经有人偷偷向钱捷拉关系,想要通过钱捷,向钦差大人们显示自己对朝廷的忠心。

    本来嘛,朝廷没来的时候,他们即使是豪强,也是日日提心吊胆,睡不了个安稳觉。现在朝廷来了,有人保护了,这纳税什么的,哪个王朝不纳税?

    只有乱世不纳税,谁想回乱世去?

    再说了,他们又拿什么反抗?人家名正言顺,自己罪名一箩筐,何况还有军队在这。

    凌蔚的威胁可不是假话,真要以通敌卖国的罪名把他们砍了,那砍了也是砍了,他们毫无办法。

    若是中原望族,凌蔚还不敢威胁。毕竟这些中原的望族和朝中的大臣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基本上都是某某大臣的家族或者姻亲,连皇帝都不能随便砍。

    但甘州不一样啊。

    甘州是个边远地区,这里还被异族匪徒轮番占领,哪来的和中央权贵联姻的机会?

    钱捷这种,算是策划了很多年并且有相当的运气,才会和钱琥连宗。

    而钱捷祖上,也确实和钱琥祖上是一家的。

    其他人没这个运气,也没这个眼光,未雨绸缪。

    在没有权的时候,有钱,其实并没有多大用处。

    当官的说抄家,还怕罗织不出罪名?况且他们本身就不算正。

    那么……就妥协了?

    一部分人是认命了,甚至觉得这个钦差还蛮好说话,至少说老老实实的跟着朝廷走,还有赏赐。没说一来就把他们一窝端了。

    但是有些人还是不想认命啊,口袋里的钱不想拿出来啊,所以歪主意还是得出。

    有人就想了,那凌蔚也就是个户部小官,三元及第又怎么样,这么年轻,还这么毛躁,肯定也没多大能耐。

    这里主事的人,明明是王爷啊。带兵的人,也是王爷啊。

    凌蔚说他们有罪就有罪吗?置王爷于何地!王爷还没说话呢!

    对,突破口就是王爷!

    然后某王爷路上接连遇到卖身葬父青楼逃奴强抢民女。

    黎膺:“……”

    凌蔚&太子:“哈哈哈哈哈!”

    第五十三章 遇袭

    黎膺那边的破事他自己解决,凌蔚一点都不担心。

    说真的,真的非常好笑。

    这些人也是话本看多了吧?

    而且,这一天好几拨什么的,肯定是事先没有窜通好对吧?

    更可笑的是,当这些都没有效果之后,一些人铤而走险,居然来刺杀黎膺和凌蔚。

    且不说钦差要是真的被刺杀,朝廷得有多震怒,这些人什么好都讨不了。就说凌蔚等人住的地方,被黎膺的亲兵层层护卫着,有谁能有那个能耐,跑去刺杀?

    所以那个刺杀的傻缺很快就被抓住了。

    不过凌蔚还是有些提心吊胆。

    他不常出门,出门也带着一大帮人,这才没让人得逞。

    若是正常情况下逛街,突然来这么一下子,他还不一定不会受到伤害。

    更何况他身边还跟着一太子。

    黎膺非常愤怒,居然真的有人敢造反(杀王爷和钦差,和造反没啥差别了)。而这傻缺的事,也让其他豪强叫苦不迭。

    本来好端端的还有后路可选,磨蹭磨蹭的最后配合钦差丈量土地缴纳税款,说不定不但不会被责罪,还有奖励可拿。

    之前那些小手段也没有触及底线,一切都可商量。

    但是这刺杀的性质就不一样了,这明白着是要造反啊。

    如果是乱世之中,死就死了。

    现在晏朝统治已经稳固,带了脑袋的人都知道甘州已经被朝廷抓稳了。盛世的时候想造反?脑袋被驴踢了吗?

    黎膺是火急火燎的审问犯人找凶手,凌蔚则是利用这件事对豪强们造成的心理恐慌,再次试压,开始推行一系列政策。

    不想被怀疑的豪强们,此刻是一个比一个老实,甚至连本来是自己的土地,都拿了一部分出来,以表示自己对晏朝的一片红心。

    凌蔚的工作进度瞬间加快了不少。那丈量土地登记造册,是累的人仰马翻,凌蔚和太子都受了一圈。

    太子苦哈哈道:“我已经好久没吃一顿好东西了,天天啃干粮。”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凌蔚很感动。娇生惯养的太子虽然偶尔抱怨一下,但从未表示过抗拒和不满,实在是太难得了。

    “等回去,一定要好好吃一顿。”太子恶狠狠的咬下一口干馍馍,然后灌了一口凉水。

    其实饿极了,干粮也还是不错的。太子想。

    凌蔚其实最开始并没有想要亲力亲为——这些细碎工作,其实应该由小吏完成。

    但凌蔚带来的人虽然不少,但是甘州可耕种的土地也不少。这也就罢了,关键是凌蔚想在甘州试验推广新粮种。

    京城附近已经耕种的土地,要让他们该种完全没见过的作物,那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但甘州这里都是“荒地”,本来就什么都没种。既然是朝廷分发的土地,那么前几年种朝廷要求的粮种,那能让人接受。

    而且凌蔚还带了一批来食用,准备等土地量好了,税则实施了,然后用新的粮食大宴宾客。让他们吃到嘴里,知道这是好东西。这里的上层封建主们若认为那是从京城传来的好东西,那么及时为了跟风装逼,那也会求种子来种植。

    但现在这些事还要保密,不然后来隆重推出的时候效果就没有那么明显了。因此知道这件事的只有寥寥数人。

    除了凌蔚和太子之外,就是自清降职的司农寺少卿胡晨。

    他们三人带队,分头对土地进行勘测,看这些土地适合种植什么养的作物。

    这推广新的作物,可不是把种子分发下去就成了。他们带的那些工匠们,将会通过对土质和供水的条件,判断哪些土地可以种植什么作物,并且在种植过程中,凌蔚和胡晨带来的这一批人还会全程指导。

    这种农业技术指导,也是凌蔚曾经在给皇帝的“忽悠”中说漏嘴时,被皇帝采用,然后让司农寺试着推广。

    在京城附近,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所以,这次胡晨才热情高涨的想要在京城之外大展手脚。

    凌蔚非常敬重这种干实事的官员。或许这种官员没有那种天天找存在感的文人大臣在史书上的名声响亮,但这种官员,可比那些天天没事死谏的官员于国于民有用的多。

    而且虽然是勋贵外加正统科举晋身,胡晨却能和农人工匠们一起下地,共同讨论,虽说本身的架子肯定是有的,但也绝对没有任何歧视。

    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少见。

    凌蔚看着太子对胡晨的态度也越来越好,从不解渐渐变得尊敬,心里非常高兴。

    太子就该和胡晨这种踏踏实实的官员多接触。所谓国家大事,就是从点滴做起。太子反正地位稳固,所以与其和那些阴谋家空谈治国,还不如学学怎么踏实做事。

    晏朝已经稳固了,以皇帝陛下的年龄和干劲,在他在任期间,晏朝的隐忧就会全部拔除。太子是守国之君,肯干实事才是最重要的。

    胡晨虽然没有近距离见过太子,但眼力不差,也能看得出太子绝对不是什么破落宗室子弟。皇家的人确定了,是哪一位王爷的儿子就不清楚了。但这个人肯定地位很高。

    胡晨看出凌蔚有意让太子和他接触,并示意自己多教导太子。他也不吝啬的将自己的经验和想法悉数相告。太子的学习能力很强,最开始可能还有些浮夸浮躁,现在也踏实下来。做事情越来越利索,问问题也越来越言之有物,胡晨感到十分欣慰。

    如果这真的是得用的王子王孙,那么其成长对国对民,肯定是有大用处的。

    当然,到后来他得知这个是太子的时候,那就不是惊喜是惊吓了,从此绕着凌蔚走路。

    可见并不是人人都和凌蔚一样,拉着太子到处转悠,还非常淡定的。

    ……凌蔚这里有了大的进展,黎膺那里也审出了头绪。

    而就在黎膺收网的时候,凌蔚等人又遭到一次袭击。

    这次袭击还是光明正大的,还有人放弓箭。

    凌蔚是第一次直面死亡。

    但他这时候并没有害怕的情绪——或许是太害怕太紧张,反而什么情绪都感觉不到了,就想着怎么护着太子,护着自己。

    他先是后悔怎么今天偏偏和太子在一起,让太子遇袭。后来又庆幸,说不准这些人是分头截杀,太子在他身边,他至少可以看护着。

    凌蔚虽然之前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但经过宫中骑射师傅和之后黎膺的细心教导,他又因为要给太子做榜样,很是下了一番苦功,所以无论是弯弓射箭,还是提刀砍杀,都没有问题。

    只是朝着靶子和朝着人是两回事,他的手不自觉的抖动。即使人家刀往自己这边砍了,他都下不了决心砍回去。

    正常人对砍人这种事,都是会忧郁的。

    不过当他还算认识、甚至知道名字的护卫在他面前倒下,鲜血喷了他一脸的时候,那胆怯和忧郁就突然一下全蒸发掉了。凌蔚论起刀,红着眼来一个砍一个,其凶狠不下于周围的护卫和死命往上扑的刺客。

    太子被凌蔚护在身后,最开始的时候也吓懵了——这一点上凌蔚心理素质还强些,至少还清醒着。不过在凌蔚开始毫不犹豫的砍人的时候,太子也清醒过来。

    他知道他虽然武艺还不错,但这小身板去跟人对砍,肯定没用。毕竟他不是他王叔,十一二岁就能带兵打仗还能连连获胜。但小也有小的好处,他们虽然出来不可能带弓箭,但是……

    太子从怀里掏出一个弹弓,一个装满铁球的袋子,打!

    然后正在偷袭凌蔚的那个人鼻子被打中,哀嚎一声,被凌蔚砍了个正着。

    凌蔚回过头,看着虽然脸色惊恐未定,但拿着弹弓的手还算稳的太子,在护卫们都叫着保护“小少爷”让“小少爷”躲起来的时候,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扯着嘴皮笑道:“虎父无犬子,不愧是舅舅的儿子!跟在我背后,给我做掩护,看准了打!”

    太子被凌蔚一肯定,心中惊恐又散去几分:“好!一起!”

    说罢,一个人弹弓铁球支援,一个人大刀砍人,再加上周围护卫也不是吃素的,虽然人数比刺客少,但一时半会儿还真奈何不了他们。

    在坚持了约一炷香的时间,两方人都死了不少,凌蔚和太子被护卫们团团围在中间,除了防卫弓箭之外,基本上没多大危险,已经开始进入拉锯战的时候,突然想起一阵马蹄和马的嘶鸣声。

    凌蔚一抬头,心终于落到了实处:“鹰飞!”

    黎膺是满脸煞气,他带的一队骑兵很快就将刺客冲散,他冲在最前面,一个翻身下马,就把浑身血污的凌蔚和太子搂在了怀里。

    “没事,我和长庚都没事。”凌蔚感觉到黎膺的颤抖,忙连声安慰,“这不是我的血,我没受伤。”

    太子也闷声道:“王叔,我没事,瑾堂保护我。不过瑾堂有事,他被砍到了。”

    凌蔚:“……”

    熊孩子!现在是说这种话的时候吗!还嫌你王叔受的刺激不够吗?

    果然,黎膺一听,眼睛立刻充血,那样子,简直想把周围的刺客都碎尸万段:“伤到哪了?!”

    凌蔚干笑:“左手手臂被划了一条口子,不算是砍到了,已经用布扎紧,没流血了。”

    太子情绪低落:“都是我太没用。”

    凌蔚道:“要是没有长庚支援我,我肯定不止受这种伤。长庚不怪我让你受到惊吓就好。”

    太子忙摇头:“我也是想上战场的,这算什么。”

    黎膺一声不吭,把凌蔚被碎布草草裹了一下的左臂拉到眼前仔细看。

    为了及早治疗伤员,也有医生跟着一起来,而黎膺带的那些兵士们也是懂得外伤包扎的。现在已经安全,立刻有人取来伤药和水囊,要给凌蔚重新包扎伤口。

    黎膺接过伤药和水囊,仔细帮凌蔚清洗伤口。

    凌蔚不停皱眉。刚太紧张,还没感觉到。现在怎么这么疼。

    “你轻……啊,别哭啊。”凌蔚看着黎膺一边给自己擦拭伤口上药,一边居然开始滴落眼泪了,忙慌张道,“我这不是没事吗?就一个小伤口。”

    “没哭,眼睛进了沙子。”黎膺揉了一下眼睛,沉声道。

    凌蔚闭上嘴。好吧,进了沙子就沙子吧。

    这边黎膺刚止住,太子看了凌蔚那从外表上来看,很是狰狞的伤口,也开始掉泪珠子。

    “都是我不好。”太子很是自责。那一下若不是自己没反应过来,停顿了一下,凌蔚也不会用手臂给自己挡刀。

    如果他不是弱小到只能用弹弓打人,如果他也能提起刀枪和凌蔚并肩作战,也不会成为凌蔚的累赘。

    “长庚护了我那么多次,我护长庚一次,怎么就叫不好了?”凌蔚现在尽全力扯出一个平和的笑容,连眉头都不敢皱了。这一大一小的男子汉,居然都开始掉金豆子,他觉得自己罪孽深重啊。

    “嗯。”太子揉了揉眼睛,又揉了揉鼻子,开始给他王叔打下手。

    钱捷和胡晨心急火燎的赶到的时候,正是这一副和血肉横飞的背景有些不搭的温馨画面。

    “见过王爷。”钱捷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差点没急得晕过去。好歹他现在还是刺史,在他的地盘上,居然出现这么嚣张的事,别说乌纱帽,他的人头还保得住吗!

    而且这匪徒不是被清光了吗,这么嚣张的一群人是哪来的?

    “是突厥。”黎膺面色铁青,“有人投靠了突厥……或者说,一直都是突厥的内奸。”

    钱捷一个踉跄,差点栽倒过去。

    凌蔚之前说“叛国”的罪名,钱捷知道,那是在吓唬人。结果还真的出现了一个确凿的叛国投敌的人,钱捷觉得,简直心脏都要被吓停了。

    “下官……下官……”钱捷支支吾吾了半天,也说不出完整的句子。

    他现在脑袋已经一片空白,之前引以为傲的才智都跟飞走了似的。

    “这事和钱刺史关系不大,钱刺史不必自责。”凌蔚见黎膺沉着脸不说话,只得自己打圆场,“接下来,还需要钱刺史配合一下,好把这群叛国贼一网打尽。”

    “那是自然!”钱捷松了口气。有了凌蔚这句话,他应该……还是没问题的吧,“下官一定尽力协助!”

    “突厥那群人,还没被打够。”黎膺一脸凶狠。

    “淡定,淡定,回去再说。”凌蔚收回被重新包扎好的伤口,环视了一下周围受伤的……甚至死亡的护卫和普通工匠,心中悲愤无比。

    他觉得,自己现在都没感觉到害怕,一定是因为仇恨和悲伤的缘故。

    “……好好……收敛,无论是回家乡还是在哪,都要厚葬。”凌蔚哽咽着说不下去。

    无论是厚葬还是抚恤,就能抵得过这些人命了吗?

    凌蔚记忆力好,这死亡的每一个人的脸,他都能回忆起来。他见过的,这些人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能回忆起来。

    就像最开始将鲜血喷洒了他一身的那个护卫,他记得就在前几天,他还在到处炫耀自己离京前刚出生的儿子。

    就这么,命没了,全没了。

    凌蔚觉得,不能就这么算了。

    及时不能和黎膺一样带兵打仗,对于那些人,也绝不能这么算了。

    凌蔚之前一直生活在和平环境中,及时在史书上看到过、也在别人口中听到过,晏朝周围的侵略和骚扰,但是毕竟没有实感。

    在亲眼见到之后,他才知道,这种仇恨有多么刻骨铭心。

    他决定,就算打乱自己之后的计划,甚至会违背自己安稳过日子的初衷,这件事,这次的仇,也绝对不能这么算了。

    不然,他记忆中那些鲜活的脸,会成为他一辈子的噩梦。

    “回去吧。”黎膺知道第一次面对这种惨烈场面的人,心里或多或少都会有些不舒服。凌蔚和太子撑到现在,已经不易。

    凌蔚点点头,拉着太子,上了马。

    太子在离开之前,回头看了一眼:“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死人。”

    虽然之前也有宫人被处罚而死,但都不会在他的面前。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血。

    “可怕吗?”凌蔚问道。

    “可怕。”太子低头,“讨厌这种感觉。”

    “北方、东南、西南、西边,到处都有人对咱们晏朝虎视眈眈,时时刻刻都有人侵扰我们晏朝的国土。”凌蔚扬起了鞭子,“将士们无时无刻不在浴血奋战。”

    “我知道……北边被王叔打老实了,东南现在战事还未平。”太子皱眉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凌蔚挑眉:“也不能这么说,非我族类,也有好人的。只是敢犯到我们头上的人,就不能姑息了。”

    “你看,我教你读史书,那些历朝历代想要所谓和平解决,和亲送礼分封的朝代,哪一个解决了问题,让外族停止了侵略?只有把他们打怕了,才有之后的边疆安宁,国泰民安。”凌蔚叹息,“真想让那些嚷着送钱送女人给异族,好不打仗的渣滓们,好好来边疆看看。”

    太子嘀咕道:“瑾堂,你说的那些渣滓可是朝中重臣……不过我也这么认为。”

    “有陛下在,有你在,一切都会好的。”凌蔚道。

    黎膺骑马跟上来,脸色很不好看。

    他想骑马带着凌蔚走的,至于太子……又没受伤,自己骑马呀。

    但是凌蔚拉着太子同骑,他就只能跟在后面,心情非常不好,特别不好。

    “王叔,突厥不是已经被打怕了吗?”大概因为今天的刺激,太子也不太怕黎膺,敢跟对着臭脸的黎膺说话了。

    黎膺冷声道:“打怕了,又不是打死了。正因为打怕了,才会做些小动作。”

    只是这次误打误撞,差点真的把太子给伤到了。

    若不是审问之后确定那些人真的只是想要对付凌蔚,他还以为太子的身份暴露了。

    正好可以趁这个机会,把太子赶回去。黎膺想着。

    太子还不知道黎膺已经打定主意要把他送走了。

    凌蔚和太子回去之后,洗掉了身上的血污,就睡了一天一夜,才起来。

    这一场战斗,还是给他们心中落下了不小的阴影。

    不过所幸两人心理素质都不错,又有仇恨支撑着,很快就走出了阴影,开始摩拳擦掌准备报复行为了。

    太子是被这件事刺激成了坚定的主战派,以后登基之后,对胆敢侵略捣乱的异族更是凶狠。

    而凌蔚已经开始画地图,脑袋里谋划着怎么给异族挖坑,并用利益劝服朝中大臣跟着他一起挖坑了。

    ……胡晨到了战斗现场的时候,作为一个文人,虽然不怎么柔弱,还是被吓的半晌说不出话来。

    不过还好之后很快调整过来,在凌蔚和太子休息的时候,他召集人手继续工作,并且向皇帝上疏,请求增派人手。

    抚恤肯定是黎膺说了算,胡晨不便插手,他也相信黎膺不会亏待那些人。

    但司农寺的工作要继续,还要继续派农人和工匠来,这就是他的分内之事。

    他也被激起了火气。

    好端端的帮助当地人吃饱穿暖,结果还被刺杀,哪能忍?在知道是异族之后,胡晨咬牙切齿。怪不得,这种见不到晏朝好的,可不是异族吗?

    那些嚷着要“以德服人”,用仁义感化突厥的腐儒们,真应该全部来边疆转转,等他们见识到了异族的凶狠,再来说说什么以德服人!

    第五十四章 馊主意

    凌蔚这段时间被“勒令”在屋子里养伤。太子精神萎靡了一阵子,又生龙活虎的,甚至比之前热情更加高涨的投入工作。

    黎膺则带着他新练的兵到处“扫荡”,看样子是准备把贼寇的底子掀个底朝天。

    黎膺这次是发了狠了,凌蔚见着他,都感觉到一股煞气惊人。

    天啊噜,居然真的有煞气杀气这种东西,还真的会吓到人。

    每当这时候,凌蔚就会上前捏捏脸捏捏耳朵,等黎膺气势弱下来,脸也红了,才松口气。

    不过黎膺平时做事的时候没看怎么羞涩了,结果还是这么容易脸红。还是说他只是脸皮比较薄,但是心比较黑……

    因为凌蔚手臂手上,黎膺倒也没做什么咳咳的事,就是除了出兵之外,每天回来就跟在凌蔚身后当小尾巴,好像深怕一个打眼,凌蔚就不见了似的。

    凌蔚想着,这次还真是把他吓到了。

    虽然有些愧疚有些心疼,但也有些甜蜜。

    能有这么个男神级别的人时时刻刻关心着自己,重视着自己,真是打心底幸福。

    凌蔚虽然左手不能用,但右手写字还是没问题的。

    凌蔚这段时间就继续他的和东宫辅臣们的沟通计划…

    大概是日子久了,一来二往,那些人也嗅出点味来了。凌蔚看着那些人有些促狭的书信,顿感尴尬。不过尴尬他也决定要继续下去。

    他想让太子别那么难受是一回事,但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敬重那些东宫辅臣们。

    说真的,皇帝陛下选的这些东宫辅臣,真的个个都是能人。以后也是安邦治国的栋梁之臣。现在和储君闹矛盾了,无论是对太子还是对他们,都不是一件好事。

    只是凌蔚本以为自己的小九九被揭穿之后,自己肯定会挨骂。

    没想到他们都表示很理解的样子,并且就算意见和自己有所不同,但也都为自己的行为表示了感谢。

    赵昭还特意写信来把凌蔚好一顿夸。但是夸赞之余,也让他少管闲事。虽然每次闲事都是管的好,但并不是次次运气都这么好。

    凌蔚看着自家老师把自己夸得跟朵花似的,简直自己已经成了高风亮节的代表人物,简直嫩脸一红,想挖个坑把自己埋了。

    那些东宫辅臣们作为重臣,皇帝陛下把太子偷渡出去的馊主意,自然是瞒不了多久的。但是他们都没发难,反而为皇帝陛下隐瞒着。

    凌蔚觉得,自己的书信可能还是有点用?不过更多可能是,皇帝陛下也找那些东宫辅臣聊天了吧。

    想起自己给皇帝陛下写的信中的“馊主意”,凌蔚又是一阵尴尬的不能自已。

    他怎么就怂恿皇帝陛下去找那些辅臣扮慈父,忆苦思甜,让那些辅臣换位思考,若是自家孩儿,该怎么教导。别动不动就上纲上线,人家小孩子也不是圣人,就算是圣人,孟子还要有孟母三迁来教导呢。人家孟母也没有劈头劈脸把孟子骂一顿,而是委婉的教导。

    这教育,还是要按照圣人所说的来才成。

    皇帝回信,把凌蔚臭骂了一顿,说凌蔚胆大包天,连这种让他丢脸的馊主意都出。

    不过据黎膺小天使告密,最后皇帝陛下还是照着凌蔚所说的做了,把几位辅臣感动的不行也愧疚的不行,所以那些辅臣对自己的态度才会那么好。

    他们估计觉得皇帝陛下都已经忍无可忍了,若不是凌蔚从中周旋,估计就不是好言相劝,而是直接给他们也来个上纲上线了吧?

    他们就记着太子是国之储君,怎么就忘记了太子还是皇帝陛下最宠爱的儿子了呢?这样逮着人家最宠爱的儿子骂,要换做他们,也不能忍。

    凌蔚见太子这件事解决的差不多了,就和黎膺想的一样,把太子送回去。

    毕竟太子这样偷跑是不好的,而且遇上上次那种事,凌蔚也觉得太危险了。

    说句自私的话,先不说太子和他感情多好,就是感情不好,太子要是出什么事,他肯定要跟着陪葬。

    危险系数太高了。

    然而作为一个普通人,凌蔚实在是猜不透皇帝陛下的心思。

    按理说,太子遭遇这种陷阱,皇帝陛下这个当爹的,肯定心急火燎的把人接回去吧?

    但是皇帝陛下并没有这么做。

    他不但没有把太子接回来,还特意下旨,让太子出京办事,把太子不在宫里的事落实了。

    不过这出京时间,是下旨开始,算是打了个时间差。而且皇帝陛下也没说太子去哪了,要去多久,办什么事。

    而大臣们询问,皇帝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他们也不知道问什么好。

    皇帝要派什么人,哪怕是太子,也不是他们能问的。

    倒是有人打着“太子作为储君太重要,不能派出京城,就算派出京城也要让他们知道在哪,让臣民们安心”的大招牌来打探消息。

    皇帝陛下就“呵呵”了。他当太子的时候不但秘密出京跟他那该早死的老爹办事,还带兵打仗呢。照这么说,他这个太子当的不好,还是那该死的爹当皇帝当的不好?

    上蹿下跳的大臣们不敢说话。

    这还怎么说?

    太子也担心自己会被接回去,当接到他爹让他安心呆在这里,好好办事,辅佐(皇帝陛下用词不对啊)黎膺和凌蔚的密旨后,高兴的一蹦三丈高。

    黎膺很不高兴。

    他决定再用严厉的言辞给他哥写信。

    宠儿子是不对的,他也应该宠一宠自己这个好不容易结束单身的弟弟。

    如果黎膺知道“蜜月”这个词的话,一定会跟他哥说。快把小牛皮糖带回去,他还要度蜜月呢。

    但是有了儿子,就对弟弟没那么宠了的皇帝陛下顾左右而言他,反正就是不照做。

    虽然太子遇袭,他吓了一跳,但是太子没事,他就安心了。

    第18节

    恋耽美

章节目录

桃李满宫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书屋只为原作者木兰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木兰竹并收藏桃李满宫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