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373部分阅读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 作者:肉书屋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373部分阅读
将这一大家子交给他,不必担心。”
开解儿子们这功夫,曹颙原本有些冲动的内心也渐渐平静下来。
他下个月初赴任,正是隆冬时节,即便三百里的路程不远,对于老弱妇孺来说,也是辛苦。外加上,他上任伊始,肯定是最忙的时候,未必有时间照看家人。
就算想要奉李氏出京散心,也要等到明年二月,春暖花开才好……
葵院门口,恒生止住脚步,带了几分懊愠,道:“大哥,若我方才说吃力,父亲是不是就允我跟着去了?”
天佑脸上仍是收不住笑,道:“二弟就多担待些,省得父亲操劳公务时,还要担忧家里。二叔、五叔虽住的近,到底分了府,照应几日还好,却不好长期插手管这边府里的事。”
要是其他人家,家主外放,将剩下的家人屋子托付给兄弟,也是常有的;可曹府不同,曹府寄住的亲戚故旧太多,有亲家老太君高氏,有怜秋姊妹与妞妞,还有田氏与左住、左成母子,还有宫里出来养老的田公公与两个小公公。这些人,尽管不是曹府的正经主子,但是跟自家人一般无二。将这边家务托付给东府,要是有哪里处罢不当,说不定就要伤了情分。
恒生听了,也想到此处,垂头丧气道:“也是,看来我也是没福气随父亲出门了……”说到这里,有些不忿地瞥了眼天佑,道:“这本是大哥的差事,怎么就落到我身上?大哥才是父亲长子,理应留在京中代父看家。”
天佑见他沮丧,笑着哄道:“保定府离京城又不远,往后得了空,二弟过去探望老爷就是。家务这块儿,二弟也不用愁,你每日还要往上书房读书上进,谁就真能你当管家使?内院可以托给田婶子或是田公公,外边之事有大管家在,并不会使二弟太费心。”
事已至此,恒生只能认了:“也好,单留我一个,总比将大哥也留下好。”
天佑见弟弟通达,倒是有些不好意思,道:“等到下回父亲再外放,我就留下看家……”
不提这一家人,为即将变化的生活雀跃,圣旨下次日起,曹府就成了京城最热闹的官邸之一。
正如曹颙所料,他压根就不用担心上任时会人手不足,因为荐人的人实是太多了。
总督府书吏,虽不是朝廷正式官员,可按照世情,也要拿一份高俸的。只是这发俸的不是朝廷而是总督府这边出。这银子的来路,就是地方上的火耗银子。
除了高俸不说,能入总督府为班底,搭上曹颙这条线,以后想要谋仕途,也大有进益。官场上,从幕入仕的,大有人在。
曹颙早年为道台时所用幕僚,没有跟着进京,众人所知不多,可却有个已故的庄席与活着的蒋坚在。
曹颙视庄席为师长,对庄席之女待如骨肉,这份重情义,在官宦人家是极难得的。
蒋坚以刑名见长,投曹府前,已经是名幕,却是甘愿屈就书吏之职,留在曹家多年,没有求去。若不是曹颙能理礼贤下士,宾主怎会如此相合?
开始时,曹颙还没放在心上,只想着不管谁举荐,总归是自己挑人。以他现下的身份地位,能到他面前指手画脚的人有数。
不想,过了几日,曹颙就觉得不对劲。
官场上的同僚故旧替帖子上门道贺举荐子侄弟子不说,连几家王府也有了动静。讷尔苏同淳亲王都得跟他开了口不说,连十六阿哥也找上门来荐人。
曹颙觉得头皮发麻,将十六阿哥请到书房,敲着脑门道:“我的十六爷,还嫌我这不够乱,您怎么也跟着凑热闹?”
十六阿哥见曹颙焦头烂额,很是不厚道地笑道:“这就撕撸不开了?等你到任上,怕是遇到的热闹更多。”
曹颙还没领会到封疆大吏的风光,都能预见到将遇到的麻烦,翻了个白眼道:“我真是个棒槌,怎么会觉得这是个好差事?”
十六阿哥哼了一声道:“别得了便宜又卖乖,在这个位置上溜达一圈,再回京一个尚书跑不了的。以你的年岁,再进一步为阁臣也不稀奇,就算操心些,总比你在六部混日子强。”
曹颙知道他说的是实话,也就不再侥幸,走到书桌前,指了指一尺多高的名帖,道:“从下旨至今,还不到十天,往我这里茬人的就有这些了。这几日,又加上平王府与淳王府。”说到这里,压低了音量说道:“十六爷,我不是怕自己麻烦,是担心你们……”
直隶总督府,虽在京外,可曹颙相信,皇上对那边的掌控,不会弱于京城衙门。
十六阿哥听了,摇摇头道:“孚若,你错了。那位防着宗室不假,可宗室要是都跟你似的谨慎,那位未必高兴。不摊开来,更让人胡思乱想。这官员外放,亲戚朋友荐人都是旧例,越是遮头遮尾的,不是越发显得有鬼?旁人既能大大方方的荐人,你就坦坦荡荡挑合适的人手便是。左右不过是个人情,要是不稳当的,大家伙儿也不好意思茬到你跟前。否则,出了纰漏,岂不是连我们也跟着没脸……”
他说的大义凛然,曹颙却一句也不信。
“十六爷,花哨话先歇歇,您就实话说了吧,怎么也跟着荐人来?岳父与姐夫那边,我不好多问,要不然他们还以为我驳他们面子,倒显得我轻狂。”曹颙见十六阿哥滔滔不绝,没有停下的意思,端了盏茶,放到他手边。
十六阿哥见曹颙愁眉苦脸,不好再逗他,不再说漂亮话,端起茶盏润了润嗓子,道:“无他,人情尔。谁没有几个穷亲戚,求到跟前,还能尽数驳了不成?”
曹颙听了,目瞪口呆,过了好一会儿,方道:“十六爷,以几位爷的身份,想要成全几个人,还用这么大一圈子?我那里的差事薪俸过的去,却是没品级的。我又不是爱伸手的,身边人跟着也不少有什么油水,哪里值得几位爷张一次嘀?”
十六阿哥横了他一眼,道:“是举荐两个人到你这里费劲,还是在吏部以权谋私费劲?这些人跟着你身边历练两年,要是真有本事的,不用爷举荐,自然有人赏识;要是没本事的,趁早歇了入仕的心思,也省得给爷丢份儿。”
曹颙叹了口气,道:“感情,我这边成了试炼场!”
十六阿哥摸了摸下巴,笑着说道:“你也不必着忙。你头一回任疆臣,运管辖的地盘又大了些,多预备下人手有备无患也是好事。要是用着不顺手,辞了便去。都是至亲,谁还真为了个外人为难你不成……”
曹府,大门外。
李诚翻身下马,看着前面停着的马车,神情有些踌躇,低声道:“舅母的马车……”
第十三卷 雍之始 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李孙
先李诚一步,到曹府的,正是曹颖。
对于不告而来的大姑奶奶,门房虽是意外,仍是使人往二门通禀。至于随后而来的李家表少爷,则是引到客厅。
实在是这些日子,上来的客人太多,如何应对,大管家早交代下来,也不会仓猝之 下失了礼数。曹颖在二门下车时,初瑜已经得了消息,往二门这边迎了上来。
自从孙家进京,曹颖回曹府的次数就少了,倒不是她疏远娘家,而是上面多了公婆,总归是不便宜。见初瑜出迎,曹颖脚步缓了缓,苦笑道:“今日做了不速之客,弟妹莫怪。”
初瑜笑道:“大姑奶奶外道了,这两日我们老太太还念叨大姑奶奶,想要接大姑奶奶回家串门子。只是想着礼哥儿要备考,怕大姑奶奶不便宜,才没有使人去接。”今科会试,孙礼中了二甲,如今正准备翰林院的庶吉士考试。
听提及儿子,曹颖脸上也添了丝光彩,道:“阿弥陀佛,可盼着早点考过,看着礼哥儿整 日里用功,也叫人心疼。”二人说话间,到 了兰院门口,一起进了院子。
兰院上房,李氏坐在炕上,手边有半叠礼单,都是这些日子接的贺礼。这些贺礼入库前,曹颙与初瑜就将礼单送这边来,李氏挑到喜欢的,就留下来。
李氏这一辈子,见惯了好东西,还真没有什么能入眼的,只挑了两件佛像香炉给高太君那边送去。
见曹颖来了,李氏心中纳罕,还是笑着招呼她坐下,又使人泡茶上饽饽。
看着一团慈爱的李氏,想着冷言论语逼迫自己回娘家为小叔子谋差事的婆母,曹颖眼圈一红,几乎要掉下泪来。她忙低下头,掩饰道:“伯娘的屋子真暖和,今儿外头可是冷得很。
李氏嗔道:“既知道冷,出门也不多穿些,要是冻着 岂是好玩硌?”
曹颖身上穿着绛色江绸灰鼠皮袍,正是应节的衣裳,哪里会冷着 ?只是她清减的厉害,这袍子又有些旧,哐当当地挂在身上,瞅着显得单薄,引得李氏生怜。
满屋的光鲜,曹颖察觉出自己的寒敞,带了窘迫,涨红了脸,很是不自在。还好李氏这边,问起孙礼、孙娴兄妹,将话岔开,她才没有失态。
李氏瞧出她的魂不守舍,看了媳妇一眼,笑道:“别陪我这老婆子磨牙了,你弟妹那边得了 几件好玩意儿,你也去瞧瞧。中午就在这边用饭,刚好城外庄子送来几只野鸭子。”
曹颖此来,正是跟初瑜说项,听李氏这般说,忙起身道:“如此侄女就跟着弟妹过去长长世面。”
初瑜也跟着起身,引曹颖到去了梧桐苑。
李氏既是说了,初瑜少不得也指了几件新添的拜见,给曹颖看了。
曹颖赞了两句,两人才在西次间坐下吃茶。
虽说曹颖为长,但是她也不敢在初瑜跟前托大,东一句西一句活着家常。
直吃了三碗茶,茶水颜色都淡了,曹颖才长吁了口气,不再兜圈子,道:“弟妹,我实是没法子,只好厚颜来求弟妹了。”
初瑜淡笑道:“瞧大姑奶奶说的,都是亲戚,也忒客气。能帮的,您吩咐一声便是;帮不上的,您也定不会叫我们为难。”
曹颖闻言,神情僵住,半晌方讪笑两声,将给小叔子请托的话咽下去,提及丈夫来:“还不是为了我们爷。如今儿子都中进士,能领俸禄,总不好当老子还一味在家吃白食。礼哥儿与娴姐儿也大了,眼看就要婚嫁,处处都要使银子。”
原本她是被婆婆强逼了,才会曹府来请托,可坐到初瑜跟前,想起自己处境,就真的生出几分酸楚来。
以前还好,夫妻情断,丈夫是好是坏,她都不放在心里,只守着一双儿女过日子;如今,儿女大了,到了说亲的年岁,却不得不顾忌。
就算走出自官宦人家,可摊上个失德丢份的父亲,在亲事上也变得艰难。
儿子还好,毕竟有了功名,内务府已经有两户相熟的人家透过结亲的话;女儿却是没有倚仗,又没有丰厚嫁妆,想要寻户好人家实是不容易。她虽没有掉眼泪,可神情比哭还难看。
初瑜想到难处,心中也不忍,可是也晓得,这不是自己能应承下的。这些日子,上门荐人的不少,也有攀上表亲的,可都是拐了好些个弯。
孙珏这边,同曹府的亲戚太近,又是曹府的大姑爷。
且不说他人品让人放心与否,只说他的身份,放在衙门中,就容易生事。那些想要巴结曹颙没门路的,自然要先挑与他关系亲之人。
想到此处,初瑜放下茶盏,直言道:“大姑奶奶,不是我推脱,我们爷的脾气,从不许家人插手公事。倘若大姑奶奶有此意,还需大姑奶奶直 接同我们爷说说看。”
说也奇怪,按说初瑜身份远比曹颙尊贵,可曹颖对于弟妹只是敬,对于堂弟则是带了畏惧。
见初瑜推得干净,曹颖白了脸,道:“弟妹,不过是给我们爷安排个差事,就这么艰难?听说这些日子,不少人过来送礼,外人都能安排,多我们爷一个,又有什么?难道还让我预备厚礼再登门?”
这话说得有些不中听,初瑜心中有些不耐,抬起头来,吩咐乐春:“往二门传话,就说大姑奶奶来了,请老爷过来说话。”曹颖看出初瑜不耐烦,心下也着恼,想要起身就走,又舍不得这个机会,只能打量着四下里的摆设来消磨功夫……
前院,客厅。十六阿哥已经走了,曹颙正同李诚说话。
八月 李诚与孙礼一道参加会试,显然他的运气没有自己的表弟好,最终名落孙山。不过他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执意功名,气色看着倒是比过去好上许多。
“你能为兄长谋划,有心了……可是你想过没有,你兄长即便得了差事,也不过多一份薪俸贴补家用,又有何助益?”听明李诚来意,曹颙想了想,道。
听曹颙如此说,李诚不由怔住:“表叔的意思?”
“你家兄弟之中,只有你有了功名。若要谋差事,也当你去,历练一番,才更便宜。”曹颙缓缓地说道。
“侄儿……侄儿……”李诚神色有些激动,吭哧半天,方低声道哦:“侄儿晓得,表叔素来不喜侄儿,不必因侄儿之故,使得表叔为难 ……”
曹颙看着他,眼前闪过李煦、李鼎父子的面孔,又浮出高氏与李氏的脸,叹了口气,道:“我只是不喜算计。要是陌生人还罢,也不会平白来算计谁,看着不顺眼的不理睬便是;亲戚之间算计来算计去,叫人心累。早年见你行事狠辣,不留余地,还当你是自私心狠之人;这些年看下来,你倒也不是绝情之人,比过去懂事多了。
李诚羞惭不已,站起身来,不敢抬头。
“我并不是要扶持你做什么,不过是给你的机会,要是你出息了,担待起李家,也省得老太君与老太太惦记。”曹颙道:“虽说亲戚名分,我也不会太照顾你,到时候要是你办差不经心,或是不适应官场,也没有人会纵容你。”李诚心潮激荡,眼泪簌簌落下,哽咽着说道:“侄儿谢过……谢过表叔……”
并不是曹颙发善心给自己找麻烦,而是因孙家如今日子渐渐好了,李家却全无起色,李氏到底放不开,即便没有在儿子面前说什么,提及李家时也带了惦记。
曹颙因忌讳李家,还在犹豫该如何行事,方才听了十六阿哥那番话,才想着能帮上一把也好。
见李诚失态,曹颙摆摆手,道:“不必谢我,并不是让你享福去了,说不定要过苦日子。你若有心,往后办差就精心些,早日出人头地也好复兴家门……”该说的都说完,刚好二门使人传话,曹颙便没有留李诚,使管家送他出府。
正如初瑜所料,曹颙拒绝了收孙珏入总督府之事,也没有想过将他推荐到旁人处。
长幼尊卑,可不是闹着 玩的。收个名分比自己长的亲戚当差,那不是给自己挖坑么?
像李诚那样的,即便是担着表亲的名,可是子侄辈,要是有什么不对之处,自己随意教训呵斥处置,都站的住脚;平辈或者亲长的话,就要顾忌悠悠众口。
曹颖见堂弟想也没想就回绝,满心绝望,脸上添了哀色,哭着脸道:“难道就让我们爷这样在家当一辈子废物么?不说贴补家用,就说礼哥儿、娴姐儿说亲,可怎么同人介绍我们爷?”
或许,孙珏除了私德有损,也不算太坏。可他与李诚不同,李诚是聪明人,知道什么时候行什么事,对于人心也会拿捏,轻易不会吃亏;孙珏却是不着调,受不得旁人的哄。
要是他真成事,孙文成又怎么会眼看着正值壮年的长子闲赋存家,早就会替他安排……
李氏与高氏知晓曹颙收李诚在身边办差,都很是欢喜。
不过,她们也怕李诚在彼处有什么纰漏,不仅于前程有碍,还丢曹颙的面子,少不得特意叫他过来一趟,嘱咐再三……
第十三卷 雍之始 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项归
到了十月下 旬,曹颙的日子就越发忙碌。预备万寿节贺礼,了结户部差事,还有官场上的迎来送往。不说旁人,就说伊都立这边,就是十月二十出的京城。
他素来人缘好,出京之前摆了好几次酒。曹颙这个新出炉的总督,少不得被拉着做了两回陪客。等到十月二十这天,曹颙又跟着出城送别了一趟。
伊都立家虽是大族,但是在他父亲去世后,门庭也渐渐没落。等到新皇登基,他青云直上,这上门的族亲也就多了起来。
伊都立不是爱记仇的,并不为旧事挂怀。对于这些送上门的亲戚。,能帮也就帮 一把。如此,等他出京,跟着同往的三十多人中,有不少是落魄族人。
这个时候,讲究家族宗法,这些“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也是世情,倒是无人觉得稀奇,反而要赞伊都立一声仁义。
曹颙见状,想起自己定下的扈从名单,只有一个姓曹的,倒是认了自己为世叔,可实际上同曹家扯不上半点干系,是正红旗满人,满洲老姓索佳氏,祖辈开始用“曹”做汉姓。
他也想要多带几个子侄辈在身边,官场上有时候不好亲自露面的,晚辈出面对便宜。有什么不妥当的,也不过是“管教不严”。
可谁让曹家子侄辈都年幼,还不到当差的年纪;丰润那边族人倒是多,可自打曹寅移坟分宗,那边就同京城渐渐少了往来。
京城这边,大宗宗子曹颀如今在内务府当差,因办差精心,还被皇上赞了一回,赐了官房。不过许是他官位不高,随之进京的族人并不多。倒是留在江宁的那几房族人,早年受曹家父子恩惠太多,时常有请安的书信过来,并没有因曹家这支分宗而断了诠来。
伊都立离京没两日,曹项一家抵京。
他离京前,是从五品的翰林院侍读,两任学政下来,升了从四品的翰林院侍读学士,也算风云得意。只是因这两月往返京城的督抚大圣太多,曹项这个学政,就显得不打眼。
曹府诸人,几多欢喜几多愁。
除了前几年生下的嫡子,曹项去年还添了嫡女。看着四房嫡子嫡女俱全,静惠同素芯虽面上带笑,心中不无酸楚。
至于兆佳氏,就算不自在,也晓得留几分余地,对春华道了几声辛苦。接下来,少不得又在儿子媳妇面前,念叨几声嫡孙。
倒是西府这边,阖家上下,对于曹项一家到京,都是欢喜的。
李氏抱着曹项嫡子天豫,将他同天宝放在一块,笑着说道:“他们小哥俩年纪相仿,往后倒是有个伴儿。”而后,又接过襁褓中女婴逗弄了一会儿,道:“这就是咱们四姑娘,小模样长得真俊。”
因是宗亲的缘故,初瑜与春华早年就比较投契,虽说隔着好几年没有见面,可到了一起依旧觉得亲近。
初瑜早年虽随着丈夫放过外任,可因为曹颙只是道台,守地离省城又远,所以初瑜在外地官场上的应酬有限。不过是逢年过节,在道台府宴请几位知县太太什么的,并不需要她怎么尽力。这次去直隶,却是不同。
手下人多,势力错络复杂,就算他们夫妻不安排“夫人交际”外头打这个主意的也不会少。
如何应对牛鬼蛇神,如何成为贤内助,初瑜这个做嫂子的,不耻下问,少不得请教春华一番。
曹项这个学政,虽品级不高,可贵在清贵,又不归地方官统属。即便面对巡抚,也不过是平礼相见。因此,河南官场的上下官员,曹项都有应酬的时候。
春华想了一番,道:“官场上女眷们往来,同外头的男人一般无二。哪两家老爷交好,连络有亲,诰命们也亲密些,吃酒上香都要结伴;要是两家结了仇怨,女眷们彼此敬而远之。哪里都一样,但凡人多了,便离不了内斗。巡抚同布政使没几个对付的,按察使看似作壁上观,背地里总要投向一家,公事才不掣肘。武官那边,同文官这边倒是没什么利益冲突,内里却也不太平。提督与总兵,驻守八旗与地方绿营,都有一番热闹。不过,以大伯的身份与大嫂的尊贵,倒是并不需要刻意交好哪个,只看个热闹,不要让小人钻了空子做耗就是。官场上就有那起子小人,没脸没皮粘上来,最是让人心烦。若是与之计较,则失了身份;要是不计较,那起子人就要蹬鼻子上脸,越发捉幺。”
初瑜听出春华口中忌惮之意,好奇问道:“人在仕途,总要几分脸面,竟有人下作至此?”
春华笑道:“大伯久任京官,往来的又多是勋贵,大嫂自是没见过那些小人的手段。说起来都都要笑死人,有个训导太太,家中的闺女都要出阁,只因娘家姓曹,每次过来请安,就一口一个“舅母”拦也拦不住。他家的纨绔少爷,出去就敢打着学政外孙儿身份招摇,将四爷气得不行。其他的,认爹认娘,想要结娃娃亲的,大有人在。
这些攀附手段,初瑜倒是也见过,笑着听了……
前院,客厅。曹颙与曹项兄弟两个,叙起别情。
对于堂兄外放直隶总督,曹项是且喜 且忧。东府三兄弟中,只有他做过外官,晓得外官的艰难。
做京官,做的是关系,有家族被倚仗,很是容易;做外官,也是做关系,却是地方上的关系。
朝中助力,虽可以为倚仗,但是地方上自有一番格局。如何梳理关系,还得自己费心。勋爵子弟,外放混不下去、灰溜溜的回京的大有人在。曹颙所在的直隶总督,是最显贵的外缺不假,却是最容易受攻讦。
见堂弟真心担忧自己,曹颙颇觉欣慰,道:“要是不放心我,四弟就勤勉差事,早日入阁,好在京中助为兄一臂之力。”
曹颙说的是真心话,曹项却以为堂兄不过是劝勉自己,忙道:“弟弟不足而立之年,便擢升从四品,已是借了家族余荫,哪里还敢奢求?”在他看来,要是堂兄遇到难处,也不是自己这个翰林官能援手的。
外头有平王府与淳王府两处姻亲,还有十六爷、十七爷两个至交,都是强援;家中还有二哥是御前一等侍卫,结交往来的都是勋爵子弟,轮不到自己出面。
虽说曹项不在京中,可曹颙也始终关注着这个堂弟。不能说河南那边事无巨细都知晓,对于曹项这几年的官场作为也都清楚的很。这个堂弟,早年为了生母,一心步入仕途。
可进了官场上,不知是不是在翰林院待的,性子倒是平和许多,并没有太大的野心。或者说,他觉得满足。毕竟,以他的年岁,从四品的官职,已经是幸进。
曹颙却是不能看着他满足,有些话曹颂、曹瑕不好说,曹颙却是要说的:“想想小五。钱先生说过,以小五的资质,散馆后留在翰林本不成问题。小五却考了中等,去了六部做司官。你当晓得,他从小就爱读书。翰林院编书的差事,既体面又清闲,要不是为了你这个哥哥,他为何不留在翰林院?”
曹项头一回听说此事,不由怔住,好一会儿方白了脸道:“五弟信中,只说这馆庶吉士才子如云,他考了二等已是侥幸。”
曹颙长吁了一声,道:“他跟我们也说的这个话。要不是钱先生提了一句,我还不知这小子藏拙。想来也是,老爷在世时,就曾褒赞过小五,说他资质是我等兄弟中之最。”
曹项心里很是混乱,扶着额头,眼神有些发直。
曹颙见他如此,倒不好意思逼迫他太甚,道:“谁也没指望你立时封阁拜相,你也无需太心急。只是心里要记得,我总有退下的那天,到时候家族重担说不定就要落到你头上。”
曹项闻言,立时转过头,望向堂兄,直觉得不可思议:“大哥正值盛年,即便有一日荣养,侄儿也长大成|人,哪里轮的着我……”
话没说完,就见曹颙出言打住:“难道偏要我熬到花甲,就不能让我也享享清福?最多再熬个七八年,我就要隐退。前半生为家族活着,年岁大了,也要过几日随心日子。到时我这富贵日子,还要指望你们几个给撑着,你可别想着偷懒。”曹项回到东府时,还带了几分恍惚。
他有些不敢相信,弟弟为了成全自己,避开了翰林院的差事;堂兄话里流露出让自己接家族重任的意思。
曹项摸了摸自己的荷包,才想起自己忘了一事,那就是将这几年堂兄陆续给的银子还回去。
堂兄此举,走出于善意,怕自己手头窘迫的话容易为外物所诱,办差砸了差事。曹项身为成年的弟弟,却厚不下面皮去占堂兄的便宜。幸好娶了贤妻,勤俭持家,减少了许多抛费。东府这边,每年又使人送上一千两银子过去。因此,曹颙给的这份银子,并没有动用。
曹项觉得心里乱糟糟的,并没有回自己院子,而是将自己关在书房里,呆坐了半响……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sail007
粉丝:65607金币:3541威望:162348注册时间:20120104发私信 关注ta
发表于20120706 09:26 只看该作者
410
第十三卷 雍之始 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突如其来
万寿节没到,户部就有了大动作。
不知雍正怎么想起国库亏空之事,让十三阿哥清查亏空,这一查可好,竟然查出二百五十余万两的亏空来。
要知道,在雍正登基伊始,曾追缴过一次官员亏空。康熙朝的旧账,有的追缴完毕,有的则因隔得年久,最终不了了之。
没想到,这短短两年工夫,户部又出来二百多万两的亏空,这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全年的税赋。
雍正气了个半死,下令十三阿哥追缴此项亏空。
不说旁人,只六部官员处,就追缴出一百多万两。剩下一百余万两,账目不清,追缴无力的,则归置在户部头上,由户部分十年还清。
为了此事,户部满尚书孙渣齐被革职,汉尚书遭申斥,两位侍郎被降级调用,其他牵连的郎中、主事等司官罚俸半年到三年不等。
曹颙这个即将离职的侍郎,因名下没有亏空,又没有直接插手过国库钱粮之事,倒是没受什么牵连。
曹颙觉得蹊跷,户部亏空是宿症,皇上为何会选择此时追缴此事。
没几日,便有流言出来,听着那话的意思,是户部出了“内鬼”,在御前揭开此事,才引得皇上震怒,使得京官不安。
曹颙虽没有动什么手脚,但是听了这话,却是不做贼也觉得心虚。
毕竟,在此次户部大地震中,他丝毫无损。 又因即将就任直隶总督,在外人看来,就是皇上其中的心腹臂 膀。
这样想的人,绝不止曹颙自己。
他再去户部时,同僚属下看着他的眼神,都复杂莫名。
就是那种畏惧中带了鄙视,殷勤中带了提防,使得曹颙气闷不已。
他正寻思,要不要使人追查下流言的来路,省得被有心人推波助谰,真的“栽赃”到自己头上。
没等他有动作,就开始有人指名道姓地点名“内鬼〃,却不干他曹颙之事,而是皇上门下的奴才云南布政使李卫。
李卫早年在户部三库任郎中的履历,同老庄亲王的结怨,都被人翻出来说唱。
开始流言还有鼻子有眼,说得不算离谱;后面不知为何传走样,连老庄亲王之死都同李卫扯上关系。
而此次户部大变动的根本,则成了李卫想要谋户部缺才进的谗言。
官场上最不缺的,就是算计人;可最令大家忌讳的,就是这种牵连众多,激起众怒之事。
数日后,就有不少弹劾李卫的折子递到御前。弹劾的内容五花八门,似是而非。从李卫最早的官起,到他在云南傲视上官什么的,都没有落下。
十六阿哥同 曹颙说起的时候,都带了几分幸灾乐祸,道:“这就应了那句老话,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大用前,先敲打一番,那位才能安心。”
曹颙听他一说,也想明白其中关键,道:“江南要地,财帛动心,真人入眼,多少官员折在那里。也只有放个孤臣下去,才不会被外力掣肘。”
话这样说着,曹颙暗道侥幸。
李卫受这番“敲打”,是因为雍正要他百分百忠心,有点“爱之深,责之切”的意思。 可想而知,只要李卫抱出雍正大腿,前程一片大好。
曹颙不是雍正的潜邸之臣,又同宗室有理不清、断不了的干系,雍正能用他,可也不会视之为心腹。
如此正好。
转眼,到了万寿节。
因还没出大行皇帝三年孝期,宫里并没有举行宴饮。
可今年外地督抚进京,加上朝中文武百官,总不能一点表示没有,皆到宫门外运叩恭贺。
曹颙已经卸下户部差事,交回印信,只等着给李氏过完寿就出京就职。
李氏过寿,曹颙外放直隶总督,曹项回京,曹家可谓是“三喜临门”
即便曹颙没怎么张罗,府里也较往年热闹。亲朋故旧自不必说,亲自上门者众多。
就是许多官场上的点头之交,也使人送了 寿礼过来。
寿宴进行一半,宫 里就赐下好几份寿礼,有密太妃的,有皇后还有两串朝珠是皇上钦赐。
这般体面,使得不少贺客目瞪口呆。
只有知道些根底的,想起李氏身份不同,自以为明白曹颛出任总督的隐情,少不得一肚子酸话,却是恨不得自己也是有个出身 尊贵的娘。
曹颙这日,被惯了不少酒下去。等到宾客散去,他已经站不稳,由人扶着才能送客。次日,曹颙在头痛欲裂中被唤起。因他还要陛辞,得递牌子陛见,耽搁不得。喝了浓浓的醒酒汤,用冷水洗了脸,曹颙才觉得精神些。
骑马到宫门外,已经有不少递了牌子的官员在候见。
曹颙近前,递了名牌,而后便同候见的山东巡抚陈世倌与原任河南巡抚石文焯寒暄起来。
这两位今日也是来陛辞的,陈世倌依旧是留任山东巡抚,石文焯则从河南巡抚调陕西 巡抚。原陕西巡抚范时捷调回京中,至于石文焯空出的河南巡抚一职,则有河南布政使田文镜接任。
雍正朝的三大模范总督,都是早年名声不显,如今却崭露头角,都在地方任布政使。
如今,年纪最长的田文镜先升了总督。鄂尔泰时任江苏布政使,李卫顶着云南布政使的官职在京候官。
曹颙心中一动,早先他还奇怪,雍正既然要用李卫,为何云南那边还不使人下去。毕竟鸦片也好,被李卫梳理通的云南盐政也好,都是内库的钌袋子,需要心腹料理。
现下看来,这去云南馈守的,八成就是鄂尔泰了。
雍正能信任的臣子不多,自不会一个地方浪费两个心腹重臣。
正想着,就有内侍过来传口谕,召曹颙陛见。
该交代的话,上次陛见时已经说完,曹颙还以为是是个过场,昭显皇上时直隶总督的重视。
没想到,到了养心殿,雍正又有一番交伐。
练兵,竟然是练兵!
曹颙有些懵了,他实想不通,为何直隶需要练兵。
难道雍正就不担心,磨刀伤了自己的手?
等到雍正使内侍将一 份折子递给曹颙时,曹颙才知道为何雍正会关注地方绿营。
实在是,地方绿营失去战斗力不说, 吃空饷还厉害,使得朝廷与地方的负担很重。
可以这么说,六十人吃着一百人的饷,却只有三十人的战斗力。百姓钱粮赋税,养的不是保家卫国的将士,而是一堆喝兵血的禄蠹。
“兵强则国不辱,朕不是吝惜银子,却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绿营毁掉。朕加赏你兵部尚书衔,节制诸提镇,给你两年的功夫练兵。”雍正掷地有声。
曹颙却不敢大喇喇地应 下,忙道:“圣命所指,臣自当鞠躬尽瘁,以报君恩。 只是臣并不谐军政,皇上是否再委个懂军政之人,臣从旁辅佐,省得耽搁皇上大事?”
雍正听了曹颙的话,皱眉想了想,道:“事起仓促,朕一时也没有什么人选,你先跪安,朕会想着派个帮手给你。”
曹颙闻言,松了口气,退了出去。
直隶不比其他地方,绿营兵马要比其他省份多的多。 曹颙可不愿沾手,这是容易惹忌讳之事。
现下雍正一时心起,过后要是心中不乐意,少不得要迁恕到曹颙身上。
不过出了这番变故,使得曹颙丝毫摸不着头脑,他只能去寻十三阿哥打探,到底是什么章程。
“准格尔有变?”听了十三阿哥的话,曹颙愣住:“策妄阿拉布坦不是遣了使臣过来,主动要求和谈么?”
自打先皇驾崩,朝廷就派了人去西北和谈。
这一谈,就谈了两年,都没个准信。直到数月前,策妄阿拉布坦遣使,才算有 了眉目。
如今,带着诏书的议和大臣,出京还不到两月,许是刚到西北地界,怎么准格尔又有变故?
“策妄阿拉布坦老了,他倚仗俄罗斯人,想要借俄罗斯人的火器来杞大清,却差 点被俄罗斯人抄了老巢。 西北对峙这些年,朝廷损了兵马钱粮,准格尔的日 子也不好过。他的长子噶勒丹策凌,近年威望日盛,有取而代之之势。策妄阿拉布坦想要废长立 幼却是无能为力。如今准格尔面临分裂,他的领位置不稳,只能先一步与朝廷和谈,省得背腹受敌。”十三阿哥道。
策妄阿拉布坦的长子噶勒丹策凌,据说骁勇尤胜其父,前两年曾亲白带部落勇 士,击退了 进犯准格尔部的俄罗斯人。
同老去的策妄阿拉布坦相比,正值壮年的噶勒丹策凌才更加需要提防。
准格尔生内乱后,不管谁获得最后的胜利,为了整合与团结族人,他们就有可能再次犯边,祸水外引。
雍正这才决定“练兵”,以应对准格尔将引起的动荡。
从户部出来,曹颙恨得牙痒痒。
这小小的准格尔,在西北蹦腿几十年,就没有几天安份的时候。
“摊丁入亩”、“整顿北河道”这两样差事办好已经是不容易,如今又加了“练兵”这一项。
十三阿哥说道明白,为 了国家安定,皇上不好拿八旗开刀,只能磨刀霍霍向绿营。若非皇上信任,这差事也不会交给曹颙。
皇上的信任啊,看来做人还是当厚道,之前委实不该幸灾乐
第十三卷 雍之始 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脚炉、皮袍、幕僚
虽说保定府离京不远,可既是外放,无旨不能轻离守地。幸好直隶总督督抚京畿,并不缺回京陛见的机会。
同行的,家人子侄有初瑜、天佑、李诚等人,管事有魏黑、张义、吴盛、曹满等人,另外还有蒋坚与数十位的幕僚书吏。
府中家务,则是交到妞妞与天慧手中。有李氏坐镇,也不怕有人做耗。
外头早有人打探曹颙出京的日子,曹府这对外却说的含糊,只有亲近的几家才得了消息。
因此,等辰初早行七点,曹颙与初瑜的马车出京时,来相送的人并不多。
等众人得了消息,曹府一行,已经出城,往保定去了。
正是数九严寒天气,今日又扬雪花,使得天地间一片苍茫。
除了曹府的随从侍卫,其他人等,多是乘车而行。浩浩荡荡,也有二十几辆车。
天佑本想骑马,但是因下雪的缘故,被初瑜吩咐乘车,便与表兄李诚同车。
如同蒋坚没有带家眷一样,李诚也没有带家眷。这批幕僚书吏先随同曹颙赴任,要是想带家眷,则是过去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373部分阅读
欲望文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373部分阅读
将这一大家子交给他,不必担心。”
开解儿子们这功夫,曹颙原本有些冲动的内心也渐渐平静下来。
他下个月初赴任,正是隆冬时节,即便三百里的路程不远,对于老弱妇孺来说,也是辛苦。外加上,他上任伊始,肯定是最忙的时候,未必有时间照看家人。
就算想要奉李氏出京散心,也要等到明年二月,春暖花开才好……
葵院门口,恒生止住脚步,带了几分懊愠,道:“大哥,若我方才说吃力,父亲是不是就允我跟着去了?”
天佑脸上仍是收不住笑,道:“二弟就多担待些,省得父亲操劳公务时,还要担忧家里。二叔、五叔虽住的近,到底分了府,照应几日还好,却不好长期插手管这边府里的事。”
要是其他人家,家主外放,将剩下的家人屋子托付给兄弟,也是常有的;可曹府不同,曹府寄住的亲戚故旧太多,有亲家老太君高氏,有怜秋姊妹与妞妞,还有田氏与左住、左成母子,还有宫里出来养老的田公公与两个小公公。这些人,尽管不是曹府的正经主子,但是跟自家人一般无二。将这边家务托付给东府,要是有哪里处罢不当,说不定就要伤了情分。
恒生听了,也想到此处,垂头丧气道:“也是,看来我也是没福气随父亲出门了……”说到这里,有些不忿地瞥了眼天佑,道:“这本是大哥的差事,怎么就落到我身上?大哥才是父亲长子,理应留在京中代父看家。”
天佑见他沮丧,笑着哄道:“保定府离京城又不远,往后得了空,二弟过去探望老爷就是。家务这块儿,二弟也不用愁,你每日还要往上书房读书上进,谁就真能你当管家使?内院可以托给田婶子或是田公公,外边之事有大管家在,并不会使二弟太费心。”
事已至此,恒生只能认了:“也好,单留我一个,总比将大哥也留下好。”
天佑见弟弟通达,倒是有些不好意思,道:“等到下回父亲再外放,我就留下看家……”
不提这一家人,为即将变化的生活雀跃,圣旨下次日起,曹府就成了京城最热闹的官邸之一。
正如曹颙所料,他压根就不用担心上任时会人手不足,因为荐人的人实是太多了。
总督府书吏,虽不是朝廷正式官员,可按照世情,也要拿一份高俸的。只是这发俸的不是朝廷而是总督府这边出。这银子的来路,就是地方上的火耗银子。
除了高俸不说,能入总督府为班底,搭上曹颙这条线,以后想要谋仕途,也大有进益。官场上,从幕入仕的,大有人在。
曹颙早年为道台时所用幕僚,没有跟着进京,众人所知不多,可却有个已故的庄席与活着的蒋坚在。
曹颙视庄席为师长,对庄席之女待如骨肉,这份重情义,在官宦人家是极难得的。
蒋坚以刑名见长,投曹府前,已经是名幕,却是甘愿屈就书吏之职,留在曹家多年,没有求去。若不是曹颙能理礼贤下士,宾主怎会如此相合?
开始时,曹颙还没放在心上,只想着不管谁举荐,总归是自己挑人。以他现下的身份地位,能到他面前指手画脚的人有数。
不想,过了几日,曹颙就觉得不对劲。
官场上的同僚故旧替帖子上门道贺举荐子侄弟子不说,连几家王府也有了动静。讷尔苏同淳亲王都得跟他开了口不说,连十六阿哥也找上门来荐人。
曹颙觉得头皮发麻,将十六阿哥请到书房,敲着脑门道:“我的十六爷,还嫌我这不够乱,您怎么也跟着凑热闹?”
十六阿哥见曹颙焦头烂额,很是不厚道地笑道:“这就撕撸不开了?等你到任上,怕是遇到的热闹更多。”
曹颙还没领会到封疆大吏的风光,都能预见到将遇到的麻烦,翻了个白眼道:“我真是个棒槌,怎么会觉得这是个好差事?”
十六阿哥哼了一声道:“别得了便宜又卖乖,在这个位置上溜达一圈,再回京一个尚书跑不了的。以你的年岁,再进一步为阁臣也不稀奇,就算操心些,总比你在六部混日子强。”
曹颙知道他说的是实话,也就不再侥幸,走到书桌前,指了指一尺多高的名帖,道:“从下旨至今,还不到十天,往我这里茬人的就有这些了。这几日,又加上平王府与淳王府。”说到这里,压低了音量说道:“十六爷,我不是怕自己麻烦,是担心你们……”
直隶总督府,虽在京外,可曹颙相信,皇上对那边的掌控,不会弱于京城衙门。
十六阿哥听了,摇摇头道:“孚若,你错了。那位防着宗室不假,可宗室要是都跟你似的谨慎,那位未必高兴。不摊开来,更让人胡思乱想。这官员外放,亲戚朋友荐人都是旧例,越是遮头遮尾的,不是越发显得有鬼?旁人既能大大方方的荐人,你就坦坦荡荡挑合适的人手便是。左右不过是个人情,要是不稳当的,大家伙儿也不好意思茬到你跟前。否则,出了纰漏,岂不是连我们也跟着没脸……”
他说的大义凛然,曹颙却一句也不信。
“十六爷,花哨话先歇歇,您就实话说了吧,怎么也跟着荐人来?岳父与姐夫那边,我不好多问,要不然他们还以为我驳他们面子,倒显得我轻狂。”曹颙见十六阿哥滔滔不绝,没有停下的意思,端了盏茶,放到他手边。
十六阿哥见曹颙愁眉苦脸,不好再逗他,不再说漂亮话,端起茶盏润了润嗓子,道:“无他,人情尔。谁没有几个穷亲戚,求到跟前,还能尽数驳了不成?”
曹颙听了,目瞪口呆,过了好一会儿,方道:“十六爷,以几位爷的身份,想要成全几个人,还用这么大一圈子?我那里的差事薪俸过的去,却是没品级的。我又不是爱伸手的,身边人跟着也不少有什么油水,哪里值得几位爷张一次嘀?”
十六阿哥横了他一眼,道:“是举荐两个人到你这里费劲,还是在吏部以权谋私费劲?这些人跟着你身边历练两年,要是真有本事的,不用爷举荐,自然有人赏识;要是没本事的,趁早歇了入仕的心思,也省得给爷丢份儿。”
曹颙叹了口气,道:“感情,我这边成了试炼场!”
十六阿哥摸了摸下巴,笑着说道:“你也不必着忙。你头一回任疆臣,运管辖的地盘又大了些,多预备下人手有备无患也是好事。要是用着不顺手,辞了便去。都是至亲,谁还真为了个外人为难你不成……”
曹府,大门外。
李诚翻身下马,看着前面停着的马车,神情有些踌躇,低声道:“舅母的马车……”
第十三卷 雍之始 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李孙
先李诚一步,到曹府的,正是曹颖。
对于不告而来的大姑奶奶,门房虽是意外,仍是使人往二门通禀。至于随后而来的李家表少爷,则是引到客厅。
实在是这些日子,上来的客人太多,如何应对,大管家早交代下来,也不会仓猝之 下失了礼数。曹颖在二门下车时,初瑜已经得了消息,往二门这边迎了上来。
自从孙家进京,曹颖回曹府的次数就少了,倒不是她疏远娘家,而是上面多了公婆,总归是不便宜。见初瑜出迎,曹颖脚步缓了缓,苦笑道:“今日做了不速之客,弟妹莫怪。”
初瑜笑道:“大姑奶奶外道了,这两日我们老太太还念叨大姑奶奶,想要接大姑奶奶回家串门子。只是想着礼哥儿要备考,怕大姑奶奶不便宜,才没有使人去接。”今科会试,孙礼中了二甲,如今正准备翰林院的庶吉士考试。
听提及儿子,曹颖脸上也添了丝光彩,道:“阿弥陀佛,可盼着早点考过,看着礼哥儿整 日里用功,也叫人心疼。”二人说话间,到 了兰院门口,一起进了院子。
兰院上房,李氏坐在炕上,手边有半叠礼单,都是这些日子接的贺礼。这些贺礼入库前,曹颙与初瑜就将礼单送这边来,李氏挑到喜欢的,就留下来。
李氏这一辈子,见惯了好东西,还真没有什么能入眼的,只挑了两件佛像香炉给高太君那边送去。
见曹颖来了,李氏心中纳罕,还是笑着招呼她坐下,又使人泡茶上饽饽。
看着一团慈爱的李氏,想着冷言论语逼迫自己回娘家为小叔子谋差事的婆母,曹颖眼圈一红,几乎要掉下泪来。她忙低下头,掩饰道:“伯娘的屋子真暖和,今儿外头可是冷得很。
李氏嗔道:“既知道冷,出门也不多穿些,要是冻着 岂是好玩硌?”
曹颖身上穿着绛色江绸灰鼠皮袍,正是应节的衣裳,哪里会冷着 ?只是她清减的厉害,这袍子又有些旧,哐当当地挂在身上,瞅着显得单薄,引得李氏生怜。
满屋的光鲜,曹颖察觉出自己的寒敞,带了窘迫,涨红了脸,很是不自在。还好李氏这边,问起孙礼、孙娴兄妹,将话岔开,她才没有失态。
李氏瞧出她的魂不守舍,看了媳妇一眼,笑道:“别陪我这老婆子磨牙了,你弟妹那边得了 几件好玩意儿,你也去瞧瞧。中午就在这边用饭,刚好城外庄子送来几只野鸭子。”
曹颖此来,正是跟初瑜说项,听李氏这般说,忙起身道:“如此侄女就跟着弟妹过去长长世面。”
初瑜也跟着起身,引曹颖到去了梧桐苑。
李氏既是说了,初瑜少不得也指了几件新添的拜见,给曹颖看了。
曹颖赞了两句,两人才在西次间坐下吃茶。
虽说曹颖为长,但是她也不敢在初瑜跟前托大,东一句西一句活着家常。
直吃了三碗茶,茶水颜色都淡了,曹颖才长吁了口气,不再兜圈子,道:“弟妹,我实是没法子,只好厚颜来求弟妹了。”
初瑜淡笑道:“瞧大姑奶奶说的,都是亲戚,也忒客气。能帮的,您吩咐一声便是;帮不上的,您也定不会叫我们为难。”
曹颖闻言,神情僵住,半晌方讪笑两声,将给小叔子请托的话咽下去,提及丈夫来:“还不是为了我们爷。如今儿子都中进士,能领俸禄,总不好当老子还一味在家吃白食。礼哥儿与娴姐儿也大了,眼看就要婚嫁,处处都要使银子。”
原本她是被婆婆强逼了,才会曹府来请托,可坐到初瑜跟前,想起自己处境,就真的生出几分酸楚来。
以前还好,夫妻情断,丈夫是好是坏,她都不放在心里,只守着一双儿女过日子;如今,儿女大了,到了说亲的年岁,却不得不顾忌。
就算走出自官宦人家,可摊上个失德丢份的父亲,在亲事上也变得艰难。
儿子还好,毕竟有了功名,内务府已经有两户相熟的人家透过结亲的话;女儿却是没有倚仗,又没有丰厚嫁妆,想要寻户好人家实是不容易。她虽没有掉眼泪,可神情比哭还难看。
初瑜想到难处,心中也不忍,可是也晓得,这不是自己能应承下的。这些日子,上门荐人的不少,也有攀上表亲的,可都是拐了好些个弯。
孙珏这边,同曹府的亲戚太近,又是曹府的大姑爷。
且不说他人品让人放心与否,只说他的身份,放在衙门中,就容易生事。那些想要巴结曹颙没门路的,自然要先挑与他关系亲之人。
想到此处,初瑜放下茶盏,直言道:“大姑奶奶,不是我推脱,我们爷的脾气,从不许家人插手公事。倘若大姑奶奶有此意,还需大姑奶奶直 接同我们爷说说看。”
说也奇怪,按说初瑜身份远比曹颙尊贵,可曹颖对于弟妹只是敬,对于堂弟则是带了畏惧。
见初瑜推得干净,曹颖白了脸,道:“弟妹,不过是给我们爷安排个差事,就这么艰难?听说这些日子,不少人过来送礼,外人都能安排,多我们爷一个,又有什么?难道还让我预备厚礼再登门?”
这话说得有些不中听,初瑜心中有些不耐,抬起头来,吩咐乐春:“往二门传话,就说大姑奶奶来了,请老爷过来说话。”曹颖看出初瑜不耐烦,心下也着恼,想要起身就走,又舍不得这个机会,只能打量着四下里的摆设来消磨功夫……
前院,客厅。十六阿哥已经走了,曹颙正同李诚说话。
八月 李诚与孙礼一道参加会试,显然他的运气没有自己的表弟好,最终名落孙山。不过他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执意功名,气色看着倒是比过去好上许多。
“你能为兄长谋划,有心了……可是你想过没有,你兄长即便得了差事,也不过多一份薪俸贴补家用,又有何助益?”听明李诚来意,曹颙想了想,道。
听曹颙如此说,李诚不由怔住:“表叔的意思?”
“你家兄弟之中,只有你有了功名。若要谋差事,也当你去,历练一番,才更便宜。”曹颙缓缓地说道。
“侄儿……侄儿……”李诚神色有些激动,吭哧半天,方低声道哦:“侄儿晓得,表叔素来不喜侄儿,不必因侄儿之故,使得表叔为难 ……”
曹颙看着他,眼前闪过李煦、李鼎父子的面孔,又浮出高氏与李氏的脸,叹了口气,道:“我只是不喜算计。要是陌生人还罢,也不会平白来算计谁,看着不顺眼的不理睬便是;亲戚之间算计来算计去,叫人心累。早年见你行事狠辣,不留余地,还当你是自私心狠之人;这些年看下来,你倒也不是绝情之人,比过去懂事多了。
李诚羞惭不已,站起身来,不敢抬头。
“我并不是要扶持你做什么,不过是给你的机会,要是你出息了,担待起李家,也省得老太君与老太太惦记。”曹颙道:“虽说亲戚名分,我也不会太照顾你,到时候要是你办差不经心,或是不适应官场,也没有人会纵容你。”李诚心潮激荡,眼泪簌簌落下,哽咽着说道:“侄儿谢过……谢过表叔……”
并不是曹颙发善心给自己找麻烦,而是因孙家如今日子渐渐好了,李家却全无起色,李氏到底放不开,即便没有在儿子面前说什么,提及李家时也带了惦记。
曹颙因忌讳李家,还在犹豫该如何行事,方才听了十六阿哥那番话,才想着能帮上一把也好。
见李诚失态,曹颙摆摆手,道:“不必谢我,并不是让你享福去了,说不定要过苦日子。你若有心,往后办差就精心些,早日出人头地也好复兴家门……”该说的都说完,刚好二门使人传话,曹颙便没有留李诚,使管家送他出府。
正如初瑜所料,曹颙拒绝了收孙珏入总督府之事,也没有想过将他推荐到旁人处。
长幼尊卑,可不是闹着 玩的。收个名分比自己长的亲戚当差,那不是给自己挖坑么?
像李诚那样的,即便是担着表亲的名,可是子侄辈,要是有什么不对之处,自己随意教训呵斥处置,都站的住脚;平辈或者亲长的话,就要顾忌悠悠众口。
曹颖见堂弟想也没想就回绝,满心绝望,脸上添了哀色,哭着脸道:“难道就让我们爷这样在家当一辈子废物么?不说贴补家用,就说礼哥儿、娴姐儿说亲,可怎么同人介绍我们爷?”
或许,孙珏除了私德有损,也不算太坏。可他与李诚不同,李诚是聪明人,知道什么时候行什么事,对于人心也会拿捏,轻易不会吃亏;孙珏却是不着调,受不得旁人的哄。
要是他真成事,孙文成又怎么会眼看着正值壮年的长子闲赋存家,早就会替他安排……
李氏与高氏知晓曹颙收李诚在身边办差,都很是欢喜。
不过,她们也怕李诚在彼处有什么纰漏,不仅于前程有碍,还丢曹颙的面子,少不得特意叫他过来一趟,嘱咐再三……
第十三卷 雍之始 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项归
到了十月下 旬,曹颙的日子就越发忙碌。预备万寿节贺礼,了结户部差事,还有官场上的迎来送往。不说旁人,就说伊都立这边,就是十月二十出的京城。
他素来人缘好,出京之前摆了好几次酒。曹颙这个新出炉的总督,少不得被拉着做了两回陪客。等到十月二十这天,曹颙又跟着出城送别了一趟。
伊都立家虽是大族,但是在他父亲去世后,门庭也渐渐没落。等到新皇登基,他青云直上,这上门的族亲也就多了起来。
伊都立不是爱记仇的,并不为旧事挂怀。对于这些送上门的亲戚。,能帮也就帮 一把。如此,等他出京,跟着同往的三十多人中,有不少是落魄族人。
这个时候,讲究家族宗法,这些“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也是世情,倒是无人觉得稀奇,反而要赞伊都立一声仁义。
曹颙见状,想起自己定下的扈从名单,只有一个姓曹的,倒是认了自己为世叔,可实际上同曹家扯不上半点干系,是正红旗满人,满洲老姓索佳氏,祖辈开始用“曹”做汉姓。
他也想要多带几个子侄辈在身边,官场上有时候不好亲自露面的,晚辈出面对便宜。有什么不妥当的,也不过是“管教不严”。
可谁让曹家子侄辈都年幼,还不到当差的年纪;丰润那边族人倒是多,可自打曹寅移坟分宗,那边就同京城渐渐少了往来。
京城这边,大宗宗子曹颀如今在内务府当差,因办差精心,还被皇上赞了一回,赐了官房。不过许是他官位不高,随之进京的族人并不多。倒是留在江宁的那几房族人,早年受曹家父子恩惠太多,时常有请安的书信过来,并没有因曹家这支分宗而断了诠来。
伊都立离京没两日,曹项一家抵京。
他离京前,是从五品的翰林院侍读,两任学政下来,升了从四品的翰林院侍读学士,也算风云得意。只是因这两月往返京城的督抚大圣太多,曹项这个学政,就显得不打眼。
曹府诸人,几多欢喜几多愁。
除了前几年生下的嫡子,曹项去年还添了嫡女。看着四房嫡子嫡女俱全,静惠同素芯虽面上带笑,心中不无酸楚。
至于兆佳氏,就算不自在,也晓得留几分余地,对春华道了几声辛苦。接下来,少不得又在儿子媳妇面前,念叨几声嫡孙。
倒是西府这边,阖家上下,对于曹项一家到京,都是欢喜的。
李氏抱着曹项嫡子天豫,将他同天宝放在一块,笑着说道:“他们小哥俩年纪相仿,往后倒是有个伴儿。”而后,又接过襁褓中女婴逗弄了一会儿,道:“这就是咱们四姑娘,小模样长得真俊。”
因是宗亲的缘故,初瑜与春华早年就比较投契,虽说隔着好几年没有见面,可到了一起依旧觉得亲近。
初瑜早年虽随着丈夫放过外任,可因为曹颙只是道台,守地离省城又远,所以初瑜在外地官场上的应酬有限。不过是逢年过节,在道台府宴请几位知县太太什么的,并不需要她怎么尽力。这次去直隶,却是不同。
手下人多,势力错络复杂,就算他们夫妻不安排“夫人交际”外头打这个主意的也不会少。
如何应对牛鬼蛇神,如何成为贤内助,初瑜这个做嫂子的,不耻下问,少不得请教春华一番。
曹项这个学政,虽品级不高,可贵在清贵,又不归地方官统属。即便面对巡抚,也不过是平礼相见。因此,河南官场的上下官员,曹项都有应酬的时候。
春华想了一番,道:“官场上女眷们往来,同外头的男人一般无二。哪两家老爷交好,连络有亲,诰命们也亲密些,吃酒上香都要结伴;要是两家结了仇怨,女眷们彼此敬而远之。哪里都一样,但凡人多了,便离不了内斗。巡抚同布政使没几个对付的,按察使看似作壁上观,背地里总要投向一家,公事才不掣肘。武官那边,同文官这边倒是没什么利益冲突,内里却也不太平。提督与总兵,驻守八旗与地方绿营,都有一番热闹。不过,以大伯的身份与大嫂的尊贵,倒是并不需要刻意交好哪个,只看个热闹,不要让小人钻了空子做耗就是。官场上就有那起子小人,没脸没皮粘上来,最是让人心烦。若是与之计较,则失了身份;要是不计较,那起子人就要蹬鼻子上脸,越发捉幺。”
初瑜听出春华口中忌惮之意,好奇问道:“人在仕途,总要几分脸面,竟有人下作至此?”
春华笑道:“大伯久任京官,往来的又多是勋贵,大嫂自是没见过那些小人的手段。说起来都都要笑死人,有个训导太太,家中的闺女都要出阁,只因娘家姓曹,每次过来请安,就一口一个“舅母”拦也拦不住。他家的纨绔少爷,出去就敢打着学政外孙儿身份招摇,将四爷气得不行。其他的,认爹认娘,想要结娃娃亲的,大有人在。
这些攀附手段,初瑜倒是也见过,笑着听了……
前院,客厅。曹颙与曹项兄弟两个,叙起别情。
对于堂兄外放直隶总督,曹项是且喜 且忧。东府三兄弟中,只有他做过外官,晓得外官的艰难。
做京官,做的是关系,有家族被倚仗,很是容易;做外官,也是做关系,却是地方上的关系。
朝中助力,虽可以为倚仗,但是地方上自有一番格局。如何梳理关系,还得自己费心。勋爵子弟,外放混不下去、灰溜溜的回京的大有人在。曹颙所在的直隶总督,是最显贵的外缺不假,却是最容易受攻讦。
见堂弟真心担忧自己,曹颙颇觉欣慰,道:“要是不放心我,四弟就勤勉差事,早日入阁,好在京中助为兄一臂之力。”
曹颙说的是真心话,曹项却以为堂兄不过是劝勉自己,忙道:“弟弟不足而立之年,便擢升从四品,已是借了家族余荫,哪里还敢奢求?”在他看来,要是堂兄遇到难处,也不是自己这个翰林官能援手的。
外头有平王府与淳王府两处姻亲,还有十六爷、十七爷两个至交,都是强援;家中还有二哥是御前一等侍卫,结交往来的都是勋爵子弟,轮不到自己出面。
虽说曹项不在京中,可曹颙也始终关注着这个堂弟。不能说河南那边事无巨细都知晓,对于曹项这几年的官场作为也都清楚的很。这个堂弟,早年为了生母,一心步入仕途。
可进了官场上,不知是不是在翰林院待的,性子倒是平和许多,并没有太大的野心。或者说,他觉得满足。毕竟,以他的年岁,从四品的官职,已经是幸进。
曹颙却是不能看着他满足,有些话曹颂、曹瑕不好说,曹颙却是要说的:“想想小五。钱先生说过,以小五的资质,散馆后留在翰林本不成问题。小五却考了中等,去了六部做司官。你当晓得,他从小就爱读书。翰林院编书的差事,既体面又清闲,要不是为了你这个哥哥,他为何不留在翰林院?”
曹项头一回听说此事,不由怔住,好一会儿方白了脸道:“五弟信中,只说这馆庶吉士才子如云,他考了二等已是侥幸。”
曹颙长吁了一声,道:“他跟我们也说的这个话。要不是钱先生提了一句,我还不知这小子藏拙。想来也是,老爷在世时,就曾褒赞过小五,说他资质是我等兄弟中之最。”
曹项心里很是混乱,扶着额头,眼神有些发直。
曹颙见他如此,倒不好意思逼迫他太甚,道:“谁也没指望你立时封阁拜相,你也无需太心急。只是心里要记得,我总有退下的那天,到时候家族重担说不定就要落到你头上。”
曹项闻言,立时转过头,望向堂兄,直觉得不可思议:“大哥正值盛年,即便有一日荣养,侄儿也长大成|人,哪里轮的着我……”
话没说完,就见曹颙出言打住:“难道偏要我熬到花甲,就不能让我也享享清福?最多再熬个七八年,我就要隐退。前半生为家族活着,年岁大了,也要过几日随心日子。到时我这富贵日子,还要指望你们几个给撑着,你可别想着偷懒。”曹项回到东府时,还带了几分恍惚。
他有些不敢相信,弟弟为了成全自己,避开了翰林院的差事;堂兄话里流露出让自己接家族重任的意思。
曹项摸了摸自己的荷包,才想起自己忘了一事,那就是将这几年堂兄陆续给的银子还回去。
堂兄此举,走出于善意,怕自己手头窘迫的话容易为外物所诱,办差砸了差事。曹项身为成年的弟弟,却厚不下面皮去占堂兄的便宜。幸好娶了贤妻,勤俭持家,减少了许多抛费。东府这边,每年又使人送上一千两银子过去。因此,曹颙给的这份银子,并没有动用。
曹项觉得心里乱糟糟的,并没有回自己院子,而是将自己关在书房里,呆坐了半响……
ta共获得: 评分共:0 条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sail007
粉丝:65607金币:3541威望:162348注册时间:20120104发私信 关注ta
发表于20120706 09:26 只看该作者
410
第十三卷 雍之始 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突如其来
万寿节没到,户部就有了大动作。
不知雍正怎么想起国库亏空之事,让十三阿哥清查亏空,这一查可好,竟然查出二百五十余万两的亏空来。
要知道,在雍正登基伊始,曾追缴过一次官员亏空。康熙朝的旧账,有的追缴完毕,有的则因隔得年久,最终不了了之。
没想到,这短短两年工夫,户部又出来二百多万两的亏空,这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全年的税赋。
雍正气了个半死,下令十三阿哥追缴此项亏空。
不说旁人,只六部官员处,就追缴出一百多万两。剩下一百余万两,账目不清,追缴无力的,则归置在户部头上,由户部分十年还清。
为了此事,户部满尚书孙渣齐被革职,汉尚书遭申斥,两位侍郎被降级调用,其他牵连的郎中、主事等司官罚俸半年到三年不等。
曹颙这个即将离职的侍郎,因名下没有亏空,又没有直接插手过国库钱粮之事,倒是没受什么牵连。
曹颙觉得蹊跷,户部亏空是宿症,皇上为何会选择此时追缴此事。
没几日,便有流言出来,听着那话的意思,是户部出了“内鬼”,在御前揭开此事,才引得皇上震怒,使得京官不安。
曹颙虽没有动什么手脚,但是听了这话,却是不做贼也觉得心虚。
毕竟,在此次户部大地震中,他丝毫无损。 又因即将就任直隶总督,在外人看来,就是皇上其中的心腹臂 膀。
这样想的人,绝不止曹颙自己。
他再去户部时,同僚属下看着他的眼神,都复杂莫名。
就是那种畏惧中带了鄙视,殷勤中带了提防,使得曹颙气闷不已。
他正寻思,要不要使人追查下流言的来路,省得被有心人推波助谰,真的“栽赃”到自己头上。
没等他有动作,就开始有人指名道姓地点名“内鬼〃,却不干他曹颙之事,而是皇上门下的奴才云南布政使李卫。
李卫早年在户部三库任郎中的履历,同老庄亲王的结怨,都被人翻出来说唱。
开始流言还有鼻子有眼,说得不算离谱;后面不知为何传走样,连老庄亲王之死都同李卫扯上关系。
而此次户部大变动的根本,则成了李卫想要谋户部缺才进的谗言。
官场上最不缺的,就是算计人;可最令大家忌讳的,就是这种牵连众多,激起众怒之事。
数日后,就有不少弹劾李卫的折子递到御前。弹劾的内容五花八门,似是而非。从李卫最早的官起,到他在云南傲视上官什么的,都没有落下。
十六阿哥同 曹颙说起的时候,都带了几分幸灾乐祸,道:“这就应了那句老话,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大用前,先敲打一番,那位才能安心。”
曹颙听他一说,也想明白其中关键,道:“江南要地,财帛动心,真人入眼,多少官员折在那里。也只有放个孤臣下去,才不会被外力掣肘。”
话这样说着,曹颙暗道侥幸。
李卫受这番“敲打”,是因为雍正要他百分百忠心,有点“爱之深,责之切”的意思。 可想而知,只要李卫抱出雍正大腿,前程一片大好。
曹颙不是雍正的潜邸之臣,又同宗室有理不清、断不了的干系,雍正能用他,可也不会视之为心腹。
如此正好。
转眼,到了万寿节。
因还没出大行皇帝三年孝期,宫里并没有举行宴饮。
可今年外地督抚进京,加上朝中文武百官,总不能一点表示没有,皆到宫门外运叩恭贺。
曹颙已经卸下户部差事,交回印信,只等着给李氏过完寿就出京就职。
李氏过寿,曹颙外放直隶总督,曹项回京,曹家可谓是“三喜临门”
即便曹颙没怎么张罗,府里也较往年热闹。亲朋故旧自不必说,亲自上门者众多。
就是许多官场上的点头之交,也使人送了 寿礼过来。
寿宴进行一半,宫 里就赐下好几份寿礼,有密太妃的,有皇后还有两串朝珠是皇上钦赐。
这般体面,使得不少贺客目瞪口呆。
只有知道些根底的,想起李氏身份不同,自以为明白曹颛出任总督的隐情,少不得一肚子酸话,却是恨不得自己也是有个出身 尊贵的娘。
曹颙这日,被惯了不少酒下去。等到宾客散去,他已经站不稳,由人扶着才能送客。次日,曹颙在头痛欲裂中被唤起。因他还要陛辞,得递牌子陛见,耽搁不得。喝了浓浓的醒酒汤,用冷水洗了脸,曹颙才觉得精神些。
骑马到宫门外,已经有不少递了牌子的官员在候见。
曹颙近前,递了名牌,而后便同候见的山东巡抚陈世倌与原任河南巡抚石文焯寒暄起来。
这两位今日也是来陛辞的,陈世倌依旧是留任山东巡抚,石文焯则从河南巡抚调陕西 巡抚。原陕西巡抚范时捷调回京中,至于石文焯空出的河南巡抚一职,则有河南布政使田文镜接任。
雍正朝的三大模范总督,都是早年名声不显,如今却崭露头角,都在地方任布政使。
如今,年纪最长的田文镜先升了总督。鄂尔泰时任江苏布政使,李卫顶着云南布政使的官职在京候官。
曹颙心中一动,早先他还奇怪,雍正既然要用李卫,为何云南那边还不使人下去。毕竟鸦片也好,被李卫梳理通的云南盐政也好,都是内库的钌袋子,需要心腹料理。
现下看来,这去云南馈守的,八成就是鄂尔泰了。
雍正能信任的臣子不多,自不会一个地方浪费两个心腹重臣。
正想着,就有内侍过来传口谕,召曹颙陛见。
该交代的话,上次陛见时已经说完,曹颙还以为是是个过场,昭显皇上时直隶总督的重视。
没想到,到了养心殿,雍正又有一番交伐。
练兵,竟然是练兵!
曹颙有些懵了,他实想不通,为何直隶需要练兵。
难道雍正就不担心,磨刀伤了自己的手?
等到雍正使内侍将一 份折子递给曹颙时,曹颙才知道为何雍正会关注地方绿营。
实在是,地方绿营失去战斗力不说, 吃空饷还厉害,使得朝廷与地方的负担很重。
可以这么说,六十人吃着一百人的饷,却只有三十人的战斗力。百姓钱粮赋税,养的不是保家卫国的将士,而是一堆喝兵血的禄蠹。
“兵强则国不辱,朕不是吝惜银子,却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绿营毁掉。朕加赏你兵部尚书衔,节制诸提镇,给你两年的功夫练兵。”雍正掷地有声。
曹颙却不敢大喇喇地应 下,忙道:“圣命所指,臣自当鞠躬尽瘁,以报君恩。 只是臣并不谐军政,皇上是否再委个懂军政之人,臣从旁辅佐,省得耽搁皇上大事?”
雍正听了曹颙的话,皱眉想了想,道:“事起仓促,朕一时也没有什么人选,你先跪安,朕会想着派个帮手给你。”
曹颙闻言,松了口气,退了出去。
直隶不比其他地方,绿营兵马要比其他省份多的多。 曹颙可不愿沾手,这是容易惹忌讳之事。
现下雍正一时心起,过后要是心中不乐意,少不得要迁恕到曹颙身上。
不过出了这番变故,使得曹颙丝毫摸不着头脑,他只能去寻十三阿哥打探,到底是什么章程。
“准格尔有变?”听了十三阿哥的话,曹颙愣住:“策妄阿拉布坦不是遣了使臣过来,主动要求和谈么?”
自打先皇驾崩,朝廷就派了人去西北和谈。
这一谈,就谈了两年,都没个准信。直到数月前,策妄阿拉布坦遣使,才算有 了眉目。
如今,带着诏书的议和大臣,出京还不到两月,许是刚到西北地界,怎么准格尔又有变故?
“策妄阿拉布坦老了,他倚仗俄罗斯人,想要借俄罗斯人的火器来杞大清,却差 点被俄罗斯人抄了老巢。 西北对峙这些年,朝廷损了兵马钱粮,准格尔的日 子也不好过。他的长子噶勒丹策凌,近年威望日盛,有取而代之之势。策妄阿拉布坦想要废长立 幼却是无能为力。如今准格尔面临分裂,他的领位置不稳,只能先一步与朝廷和谈,省得背腹受敌。”十三阿哥道。
策妄阿拉布坦的长子噶勒丹策凌,据说骁勇尤胜其父,前两年曾亲白带部落勇 士,击退了 进犯准格尔部的俄罗斯人。
同老去的策妄阿拉布坦相比,正值壮年的噶勒丹策凌才更加需要提防。
准格尔生内乱后,不管谁获得最后的胜利,为了整合与团结族人,他们就有可能再次犯边,祸水外引。
雍正这才决定“练兵”,以应对准格尔将引起的动荡。
从户部出来,曹颙恨得牙痒痒。
这小小的准格尔,在西北蹦腿几十年,就没有几天安份的时候。
“摊丁入亩”、“整顿北河道”这两样差事办好已经是不容易,如今又加了“练兵”这一项。
十三阿哥说道明白,为 了国家安定,皇上不好拿八旗开刀,只能磨刀霍霍向绿营。若非皇上信任,这差事也不会交给曹颙。
皇上的信任啊,看来做人还是当厚道,之前委实不该幸灾乐
第十三卷 雍之始 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脚炉、皮袍、幕僚
虽说保定府离京不远,可既是外放,无旨不能轻离守地。幸好直隶总督督抚京畿,并不缺回京陛见的机会。
同行的,家人子侄有初瑜、天佑、李诚等人,管事有魏黑、张义、吴盛、曹满等人,另外还有蒋坚与数十位的幕僚书吏。
府中家务,则是交到妞妞与天慧手中。有李氏坐镇,也不怕有人做耗。
外头早有人打探曹颙出京的日子,曹府这对外却说的含糊,只有亲近的几家才得了消息。
因此,等辰初早行七点,曹颙与初瑜的马车出京时,来相送的人并不多。
等众人得了消息,曹府一行,已经出城,往保定去了。
正是数九严寒天气,今日又扬雪花,使得天地间一片苍茫。
除了曹府的随从侍卫,其他人等,多是乘车而行。浩浩荡荡,也有二十几辆车。
天佑本想骑马,但是因下雪的缘故,被初瑜吩咐乘车,便与表兄李诚同车。
如同蒋坚没有带家眷一样,李诚也没有带家眷。这批幕僚书吏先随同曹颙赴任,要是想带家眷,则是过去
完结 重生于康熙末年(雁九)第373部分阅读
欲望文